立足自主

2024-08-18

立足自主(精选十篇)

立足自主 篇1

其实, 在语文学习领域, “自主”并非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20世纪80年代, 钱梦龙就广泛宣传过“以学生为主体”, 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可见, 所谓的自主学习, 是学生从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策略选择到学习过程调适等各个环节都能做到主动自觉, 充满热情的一种学习。与之相对的是课改前普遍存在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而教师角色要随之作相应的调整, 要成为学生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不能再充当教学中的霸语者。然而新课改已实施多年, 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了吗?

请看下面这一节课的设计, 它是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课例一】《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

首先导入新课, 了解《左传》相关知识。接着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重点是掌握本课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然后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主要是对部分重点字词句的理解翻译。再让学生“自主学习”, 赏析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可以看书思考, 可以默读, 也可以与同桌小声议论。8分钟之后, 集中研讨问题, 主要方式是教师提问, 学生随意回答, 对正误教师不置可否, 等讨论差不多后, 教师便作总结, 表扬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说得都挺好, 根据大家的看法, 作一个总结。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 没有学生查工具书及资料, 很少学生记笔记。

【反思】也许有人认为这一节课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前要求学生翻译课文, 这是自主学习;课上有8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 这是自主学习;课堂气氛好, 学生讨论热烈, 师生间互动正常, 挺热闹, 说明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综观整个课堂, 教学任务完成得挺顺利, 应是一堂好课。

这真的算是一堂体现了自主学习精神的“好课”吗?

首先, 自主学习需要时间保证, 但有时间保证的学习一定就是自主学习吗?况且, 学生课堂上“自主”的时间还是教师“恩赐”的。课前用时间来疏通文意就是自主学习吗?学生的主动性是多少?学生自己动手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人数是多少?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 是与“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相对的, 并非只是一个时间概念。

其次, 自主学习需要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 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需要靠学生自己。然而本节课, 学生貌似有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但问题是教师设计好的;研讨环节, 由于教师的随意性和辨析评价的缺失, 使得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显得无关紧要, 走走过场而已, 最终还得听教师的所谓“总结”出的答案。

再次, 学生真的是发自内心产生学习的热情吗?还是已经习惯于这种被牵着鼻子走的学习?

可见, 这节课的主体部分其实仍然是由教师主宰的, 从教学内容到形式都是。因此说, 这节课仅仅具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形”。实际上, 教师仍视教科书为圭臬, 问题的提出仍是“请君入瓮”, 还是把学生当成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展示自身才华的道具, 学生仍是承袭掌握结论式的学习。所谓的自主学习, 只是贴贴标签而已。

不妨再看看同一教学内容的另一个课例。

【课例二】《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

课前, 学生将自主学习———疏通文意中的疑难问题写在预习本上交给教师, 教师将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好课件带入课堂。导入新课后, 从举手的学生中选一位读课文, 在教师点拨下, 学生自行纠正字音、朗读节奏;在读顺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把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的疑难字词句在屏幕上展示出来, 留给学生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时间, 再加以点拨, 直到学生明了。然后, 学生自学———研读文本, 将疑难之处及质疑之处在小组内交流汇总, 形成各小组的问题, 记录下来交给教师。教师快速筛选各组问题, 集中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在展台上投影。代表性的问题有:秦晋为何要围郑?秦国为何出兵?烛之武说退秦师的艺术性在哪里?第四段为何不改为表达简洁的“秦军乃还, 晋军去之”?接着, 在学生继续研究学习的基础上, 对这些集中后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组织、引导、点拨, 从未越俎代庖, 并提倡答案的多样性, 对明显错误的说法反复引导学生去思考。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不时做笔记, 仍有疑问的学生课后会主动找教师交流。

【反思】也许有人会认为, 这一节课虽说符合了自主学习的课改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中也一直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真正为学生的活动尽量提供充分的“服务”工作, 始终不用相对完美的答案来代替或者拒斥学生稚嫩的理解, 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并提倡结论的多样性。但是这节课也太“玄”了, 让人暗暗捏把汗, 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他们怎能知道思考哪些问题, 提出的问题也会没什么价值、意义。

自主学习需要学习方法的指导, 需要能力和习惯的基本形成。而课本篇目类别无外乎文言文、古诗文、现代文, 分别该如何学习, 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比如文言文的自主学习, 首先要读顺课文, 疏通文意, 归纳文言知识。研读文本时, 可思考:文章段意是什么?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结合背景, 揣摩文章的中心、主旨及写作特点。再选择最有特色的一两段话进行赏析 (赏析=手法+内容+效果) 。思考阅读中还有什么疑难的地方, 有什么质疑的地方。当学生清楚了阅读的要求和任务, 就有了正确的思考方向, 就可以从中发现问题, 而且是在正确的轨道上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比如“课例二”中, 学生产生的问题就很有价值。

自主学习的课堂, 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呈动态的特点, 教师无须预设问题, 更不能代学生“嚼饭”, 代学生“走路”。

立足自主发展 彰显和谐教育 篇2

WW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0.9—2013.9)

一、基础分析

(一)学校的历史与现状

1、学校的办学历史

WW第一中学是一所农村乡镇初中,创建于1982年秋,开办时没有校舍,租用上陶村祠堂上课,只有15名教职工、2个教学班、120名学生,后在WW镇东垟路建有老校舍,占地19亩。新校园于2004年3月开工建设,2005年8月峻工投入使用, 2006年2月,原虹桥第五中学撤并,师生由WW镇第一中学全部接收,学校现有169名教职工、48个教学班、2195名学生。

学校曾被评为WW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WW市文明单位、WW市“平安校园”先进单位、WW首批三星级初中、WW市现代化教育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先进集体、WW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WW市毒品预防教育五星学校WW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WW德育特色学校、WW示范初中、WW教学规范化建设示范学校、WW教育信息建设Ι类达标学校、WW市首批现代化学校、省Ι类标准化学校、省示范初中、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学校所处的区域条件

学校位居QQ,前有104国道,后有H路,交通便捷。但周围环境不理想,南有污染源较大的电镀厂和噪声较大的工厂,校园周边临时食品流动摊点多,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严重,钱家垟村中有黑网吧、黑书店、黑电子游戏厅存在,并有社会青年敲诈学生现象经常发生。

3、学校的生源基础

学校义务教育招生辖区域15个村、2个居民区,其中只有4个村居即东街、上陶、五居、六居生源基础尚可,其他13个村生源基础较差,行为习惯不良,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薄弱,家长文化程度偏低。

4、学校师资水平

学校现有教职工169人,其中女教职员工85人,有硕士研究生 1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145人,大专学历教师23人;23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资格,76人具有一级教师资格。学校拥有WW市级“骨干教师”14人、其中骨干10人、新秀3人、中坚1人,WW市名校长1人、名师1人、WW市级“骨干教师”27人、其中骨干6人、新秀20人、中坚1人,WW市网络教师7人,获市级以上其它荣誉有60人。他们中有温州市先进个人,还有省市县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他们有个性特点、有教学专长,能够较快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正是在这样一大批教师的带动下,我校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争创示范性现代化文明学校的前列。

5、学校的办学条件

新校园占地面积 113亩,校舍建筑面积 28093平方米。校园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学校拥有国际标准400米环形塑胶跑道、8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活动中心、标准篮球场8对、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4个、乒乓球桌12张及单杠、双杠、平梯等体育设施;80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智能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系统、通讯系统、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班级小媒体、电子阅览室等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齐全;实验设备器材按省 I 类标准配臵;学校图书馆藏书达43941册,电子图书1万余册,报刊100多种,有560平方米图书阅览。合理的布局,现代化的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校成为一座具有浓浓的学术气息和人文气息的现代化学校。

6、学校的管理水平

学校已基本配齐领导班子与各类组织机构。几年来虹一中人发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务实创新、合作进取、自强不息”的虹一中教师精神。学校迅速发展,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校风建设卓有成效,特别是教学质量的长足发展,使学校综合实力位居乐清市公办初中一流水平,学校整体管理已基本走上规范化轨道。

(二)学校发展优势与主要挑战

1.学校主要办学优势:

(1)坚持“队伍建设”不动摇,提升了师资整体水平

多年来,学校一方面通过课改实践锻炼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和调整,提升和优化教师队伍,使学校基本形成了一支在学历、职称结构上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学校进一步培养骨干教师乃至“名师”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础。

(2)坚持“德育核心“不动摇,形成了德育管理体系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健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年级-班级的分级管理机制,同时将德育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年级,使年级组的德育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3)坚持“教学中心”不动摇,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形成了较规范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注重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测验分析、学生辅导等教学工作的各环节,积极探索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力图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4)坚持“科研兴教”不动摇,推动了学校整体发展

学校坚持把科研的源头落实在班级、课堂;坚持把科研的重点落实在教研组、备课组,促进了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各类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专业的成长,同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市级骨干教师比例迅速提升,各项学科竞赛成绩显著,为学校的整体提升提供了保障。2.学校主要挑战:

(1)因学校规模扩大、生源结构、办学模式、办学思路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提高有寄宿制办学模式的学校管理实效,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2)因是公办学校,教师流动机制不够灵活,现全校教师平均年龄为37.5岁,如何克服教师职业的倦怠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提高发展的激励机制?

(3)如何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还需整体化思路?学校急需培养打造一支能自主管理好班级各项工作的优秀班主任队伍,以适应现代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4)因小学毕业生“知与行”还存在一定距离,升入初中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才能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一)办学理念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学明荣耻,日新其知”的办学理念。提出这一理念的出发点有三:一是义务教育的本质是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教育培养人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所以学生在校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二是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做人够不够格,固然有很多标准,然而是否有“明耻”之心,则是不可或缺的。“耻”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根深蒂固的做人行为准则之一。古代的先哲圣贤历来把“明耻”作为修身做人的一个较高境界,也是现代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学明荣耻”要求师生通过学习懂得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即明是非、知荣耻,才能健全和提升自己的人格,才能自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三是“日新其知”要求师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周而复始,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它是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体现,也是我们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天天有进步,日日有新知的积极进取向上的一种创新精神。

“学明荣耻”即学做真人;“日新其知”需要我们一辈子的自觉修炼。

(二)办学思想

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育人的看法和主张,也是学校办学育人的教育观念、办学目的、办学主张、治校策略和领导观念的综合体现。我校的办学思想是“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合格”。没有合格就没有优秀,我校的办学思想体现了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核心教育思想,教育培养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学校的办学思想也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校以师贵,师以生贵,尊重人格,发展个性,把学校每项工作做合格;教师管理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人人做好自己的每一项细小工作是教师敬业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的体现;学生管理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一切着眼于调动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一切为了培养学生个个成为中国合格公民而奠基。

(三)办学总目标

高举教育的“三个面向”旗臶,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构建素质教育新体系,以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推动学校办学综合水平与实力的全面提升,把学校打造成一所领导班子坚强,师德师风优良,德育工作扎实,育人氛围浓厚,校园美观整洁,教育成绩显著的WW市具有知名度的省示范学校。

(四)学生培养目标

学校教育在公民教育思想、学习型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学习为本,力求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和谐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品格高尚、身心健康、习惯良好、自主学习、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而奠基。

三、项目目标与推进计划

(一)学校管理 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构建和谐、高效的学校管理体系。以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深入实施寄宿制办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品质,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打造温州市具有知名度的省示范学校。

推进计划:

2010学年:制定并深入实施学校第一个三年自主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构建绩效工资下的高效学校管理体系,深化寄宿制办学思路,努力减负提质。

2011学年:以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为载体,努力实现学校和谐管理,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推进学校现代制度创新,走向自主管理。

2012学年:使学校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精良化,环境精美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创建温州市具有知名度的省示范学校。

实施策略:

(1)宣传、学习、深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不断丰富其内涵与外延。使师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融入与体现;使我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思想、教师精神、校训、校风等内容贯彻落实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专业发展中,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2)完善制度,依法办学,规范管理。树立“制度挂帅”意识,推进学校绩效工作制度建设,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以严格执行绩效工作制度,落实各处室职责、目标来促进全体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校实现管理的人文化和高效化。

(3)健全机构设臵,加强班子队伍建设,走向自主管理。实行“四纵三横”管理体系,发挥“一办四处二中心”管理职能;发扬“顾全大局,勤政廉洁,团结协作,规范管理,求实创新,公正高效”的领导作风,完善班子成员学习、会议、考核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与工作效能。

(4)建立教代会议事工作小组,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积极发挥教职工大会制度、教师代表大会制度、中层干部述职评议制度、学生自治委员会制度、课程联席会议制度等的作用;涉及学校改革、发展方案的决策,都实行民主协商;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通过多种形式让师生参与民主监督。

(5)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校园”主题实践活动。需对学校形象再设计、再塑造,建设现代化的校园先进文化;积极开展和谐年级段、和谐教研组、和谐班级、和谐办公室评比活动;开展教职工凝聚力工程建设,工会组建教工文体活动俱乐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6)探索寄宿制办学新思路,努力“减负提质”。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社区、家长在寄宿办学、教育沟通、减负提质中的作用;大胆改革学校招生、分班方案,教育教学要抓两头促中间,实施九年级分层教学。

(7)深入开展与仙溪中学联合办学、帮扶工作及与片区兄弟学校教研联谊活动。全面实施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办学品位,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达成标志:

(1)学校有完整的绩效工作管理制度和机制。(2)学校有和谐管理经验集汇编。(3)建有现代化的校园先进文化。

(4)政府、社区、家长、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高。

(二)德育管理 工作目标:

坚持德育为首,形成“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合格公民”的育人共识。通过学科教学、管理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营造温馨的育人氛围,达成规范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夯实人生基础,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信、文明、智慧的的阳光少年。

推进计划:

2010学年:实施公民教育,分阶段学生德育达标,落实德育常规,加强班主任队伍培养;

2011学年: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创设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创建绿色学校;

2012学年:全面提升学生素养,达成师生“双主体”和谐,实现班级自主管理,形成一所有多处德育亮点的学校。

实施策略:

(1)合格公民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三全”(全员、全面、全程)“三为主”(学生为主、活动为主、渗透为主)的德育工作模式。落实《虹一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旋律,与学校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

(2)德育活动开展。根据德育目标确定每学年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四节活动具体内容,确定每月的活动主题,寓德于乐,陶冶情操。利用好每周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和学科渗透,加强对学生的爱校、爱国、社会公德、民族精神、革命传统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3)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落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开设心理辅导课,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活动中。

(4)德育队伍建设。逐步形成由年级组长、班主任、思品教师、团队干部、学生干部和政教处人员组成的德育工作骨干队伍。对班级和班主任进行量化考核,做到考核有据、奖惩分明,两周一次召开班主任会议,并加强班主任专题培训。

(5)德育资源整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自主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功能,寓安全教育于实践之中,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6)德育导师制度。开展以“亲情化教育、零距离沟通”为特征的德育导师帮带,选拔部分

优秀教师为导师,与“学困”、“德困”学生结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7)学生转变落实。政教处建立行为困难学生的档案,注重转变的过程,发挥正确的导向。

(8)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班干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由团委、学生会组织学生干部开展“五星班级”等常规检查,组织文体活动,培养优秀学生加入团组织。

达成标志:

(1)学生成长方面。学生合格公民教育成效显著,文明行为习惯逐步加强,行为偏差生得到有效帮助,德育亮点不断呈现,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初具规模。

(2)德育队伍方面。20%班主任和相关德育教师参加市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并获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C级)”,50%以上班主任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

(3)德育环境方面。环境育人效果得到体现,优秀班集体建设和特色班级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学校文化建设具有特色,争取成为市级绿色学校,整洁、有序、优雅成为校园生活的一种常态。

(三)教学管理 工作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测控模式,教学质量整体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重视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推进计划:

2010学年: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常规,逐步规范课程的设臵,开展有实效性的校本研训活动,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011学年:狠抓教学过程的管理,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展示活动和教学研讨活动,积极探索和拓展探究型课堂教学,探索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012学年: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探索,并及时反思总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做为课题研究,形成以教科研来提高质量的教学氛围。整理校本课程开发,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

实施策略: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教育常规管理以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落实细节管理。(2)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改进教学行为,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理念,逐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更新课堂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深入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学优生和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做好“培优、抓中、转差”工作,实现抓中间促两头的目标。优化作业,实施分层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作业库和试题库。努力提高后20%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主招生的录取人数。

(4)严格课程管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5)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习空间,培育综合素养,配备专职综合实践教师,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方案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6)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先进的教学资源起到教学辅助作用。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搜索信息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进一步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要求,开展大课间健身活动,推动体育、艺术各项工作的开展。

达成标志:

(1)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明显改变,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体现时代特色。

(2)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业考试、会考的各学科平均成绩达到同类学校领先水平。

(3)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获得发展,每位教师具备三种能力:教法改革能力、学法指导能力、独立科研能力。做到备好一份教案、上好一堂课、出好一份试卷、写好一篇论文、掌握一种好教法。

(4)学生的学习品质全面提高。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学习基础扎实,自主发展。

(四)队伍建设 工作目标:

以和谐教育为引领,转变工作观念,搞好教师的培训和管理,通过构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个性教学风格的学习型、创新型、科研型教师队伍。

推进计划:

2010学年:制订教师三年自我发展计划,注重“教书”与“育人”的融合,贯彻减负精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011学年: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在学科教学中能发挥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

2012学年:打造团结互助的学习型、科研型团队。教师在教研、科研、技能比赛等方面有不同层次的提高;争取市级以上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大幅增加,争取高级教师比例占20%左右。

实施策略: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提高教职工以德治教的自觉性,严格执行学校教代会各项规章制度,每学期加强考核,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2)调查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促进教师自我发展。(3)建设学习型组织,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不定期派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活动,形成以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为目的的管理观念。

(4)完善激励机制构建工作,采取目标激励、榜样激励、评价激励、情感激励、条件支持激励等方法,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朝着学校期望的方向发展。(5)继续实施“师表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活动,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创造机会,促进骨干成长。

(6)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与兄弟学校结对帮扶,拓展学习空间。

达成标志:

(1)初步建成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团结和谐,廉洁奉公,关心师生的领导班子。

(2)转变教师工作观念,形成良好的师德群体,树立想学习、想成功的思想意识。

(3)学校各教研组具有课程开发能力。

(4)形成敬业精业、协作高效的教师与教学文化,培养WW市级以上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5名,市级名师1名。

(五)教育科研 工作目标: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理念,积极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不断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构建教科研网络,加强对教科研骨干的培养,促进教科研工作的常态化实施。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研究,改善、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推进计划:

2010学年:细致分析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真实现状,发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对教师和 学生评价方面的不足,确定下阶段教科研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在学校的整体规划下,以教研组、备课组或教师个人为研究单位确定研究内容。争取有20%的教师能积极参与研究过程。

2011学年:延续、发展、细化课题研究,通过骨干教师的影响使参与教科研研究的老师人数提升到30%。争取立项温州市级教科研规划或教学研究课题,同时搭建平台评

价和推广教师的初步研究成果,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2012学年: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方面的规范要求与评价,在校园内营造一个教、学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稳步提升学校品质。在此基础上争取立项一项省级课题。

实施策略:

(1)加强专家引领

请上级专家进入教师教研和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调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有针对性指出问题,引导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剖析和研究,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搞好“研、训、教”一体化研究。做到教育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教育科研与培训优秀教师结合,教育科研与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结合。(2)成立教研工作室,成立由各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带头人的教研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成员5-6人,设立专项活动经费,围绕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业务研究和理论探讨。在培养校内“高端人才”的基础上,引领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发展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3)实施课题化研究

围绕学科教学和德育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引领教师成长,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实现疑难问题的逐一解决、教学品质的不断提升。(4)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以考核课、研讨课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科教学研究,以校内常态教研和校外专题教研相结合进行比较研究。把握住每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使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和日常实践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达成标志:

(1)初步找到解决目前阻滞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问题的策略。

(2)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群体有所增大,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有一定提高。(3)教师的教科研水平获得发展,论文撰写与课题研究从数量向质量转化,获奖和发表档次逐年提高。

(4)逐步建立一套有我校特色的教和学的规范要求和评价体系。(5)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一定比例的进步。

(六)信息技术 工作目标:

保障现代化设备和软件的投入,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在95%以上,办公电脑人机比在1:1以内,生机比在6:1以内,逐年增加软件及音像教材的购臵。争取用2-3年的时间,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深入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服务。

推进计划: 2010学年:

(1)继续硬、软件投入,其中主要有:办公电脑添臵与更新、无线校园网络的建设、电子显示屏的添臵、软件及音像教材的购臵等。

(2)对学校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对学校网站、班级网页和资源库平台的内容进行逐步更新与完善。

2011学年:

(1)部分小媒体设备和数字化摄录编系统设备的更新,电脑室部分电脑的添臵与更新,以及软件和音像教材的购臵等。

(2)做好学科资源库建设完善我校资源库平台,提高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努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服务,并建立 “数字化校园”平台,努力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2012学年:

(1)进一步加强现代化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更新部分小媒体设备,基本配齐各类专用教室设备,确保设备的更新和完善。

(2)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管理新模式,努力实现无纸化办公的设想。

实施策略:

(1)我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依靠制度科学管理。建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完善我们的管理体系。

(2)积极筹措资金,保证设备和软件添臵、更新、升级和维护维修能够按计划进行。

(3)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

(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课改教学实践,积极撰写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或经验总结,将一些有较高价值的论文向有关报刊推荐发表,在校内外广泛交流推广,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达成标志:

(1)机构健全,人员配备齐全到位,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2)所承诺添臵、更新的设备和软件能够按计划及时到位。

(3)学校网站内容丰富、充实,使之成为学校管理、宣传、办公、科研、学习和交流的重要窗口。

(4)建设好“数字化校园”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并充分予以应用,使教育教学资源年均增长达50G以上。

(5)90%的专任教师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30%的专任教师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

(七)后勤服务及硬件建设 工作目标: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观念。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努力使后勤服务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推进计划:

2010学年:增强后勤人员岗位责任感,初步建立各项后勤管理制度;后勤服务基本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为学校“减负提质”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全面后勤保障;完成女生宿舍建设;启动食堂扩容工程建设。

2011学年: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后勤服务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有效管理、使用好学校的资金和校产,创建节能环保型绿色校园;确保女生宿舍在2011年8月份投入使用;完成食堂扩容工程建设。

2012学年:后勤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在全区兄弟学校中达到一流水平,合理、有效地发挥教育教学设施的作用,努力形成一套“和谐校园”型后勤管理新模式。

实施策略:

(1)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财产管理制度》、《学校内保安工作制度》、《食堂管理工作制度》、《实物进出库制度》、《学校寄宿管理制度》等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工作。

(2)合理规划校园绿化,确保校园绿化的成活率,100%完成学校绿化。(3)加快女生宿舍建设,能基本满足目前寄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启动第三幢学生宿舍的建设。

(4)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后勤服务精细化,师生满意度高;根据工作实际,补充并修订有关后勤管理制度,使后勤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优质高效地发挥教育教学设施的最佳作用,师生满意度达到90%以上。

(5)加大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投入,提升校园文化档次;增添办公设备,改善教师办公条件。(6)建立《教室、校舍及其它设施安全制度》,排查校舍不安全因素,确保学校零事故发生。

达成标志:

(1)后勤服务分工清晰,效率提高,得到师生肯定。(2)学生食宿质量稳步提高,形成吸引生源的突出优势。(3)有一整套完备的后勤管理和考核制度。

(4)学校学生宿舍、绿化、教师的办公条件等硬件见成效,达到具有知名度的省示范学校。

四、目标达成标志:

(1)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深化发展、创建温州市具有知名度的省示范学校。

(2)学校领导班子成为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公认的先进、务实、高效的领导集体;教师队伍的结构更加合理,研究型教师团队和研究型学校文化初步形成。

(3)和谐教育的办学特色彰显,和谐发展的办学品质鲜明;校园文化成熟,各项工作领先,学校创建乐清名校品牌稳步确立。

(4)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校园建成。

(5)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在同类学校领先水平,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五、保障措施

以和谐发展为核心,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发挥后勤工作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点,为学校实现和谐教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为和谐校园的打造作出奉献。

(一)思想保障

办学理念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只有将办学理念内化为教职工的共识,并成为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职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本职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学校发展与建设工作,提出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修正的意见,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2、发挥学校校务会、校长办公会、党支部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保障监督作用。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坚持学校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制度。通过教代会形式,将学校规划内化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奋斗目标。

3、积极争取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监督、支持和帮助,形成制度,使之能监督检查学校规划的执行情况,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制度保障

1、规划实施实行分工负责制。由校长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具体目标和主要工作分解到部门实行专人负责,要求相关部门制定规划实施的计划,保证规划落到实处。

2、完善校本培训制度。以保证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能适应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四)后勤保障

学校以认真扎实、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业绩,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经费政策支持,合理配臵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保证规划的落实。

WW市虹桥镇第一中学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及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奋斗,会用近三十年发展历史所积淀下来的经验与智慧,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完成规划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实现我校新的跨越式的发展,努力打造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名校。

立足自主 推动自能 篇3

一、创设实际的生活情境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家都知道孩子喜欢信息技术课,可这种喜欢往往都体现在爱玩游戏、上网聊天、看视频、听音乐上;而对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技能却不愿积极认真地学习。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诱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教法

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可这些目标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具体行为中去。而课上一些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养成及提高都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知识迁移法”、“自主探究法”等。例如,在教学《认识我的电脑窗口》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来认识我的电脑窗口。这样一个以认知为主的简单内容,学生已经拥有一些现成的知识经验,将其作为自学内容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如在《初识Word》一课中认识word窗口组成环节时,将Word窗口与已经学过的记事本窗口进行比较,同时通过适时的点拨,让学生更易于掌握。在讲解进行“Word的启动、保存、退出”时,我将这些操作与画图相结合,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孩子们始终保持一种兴趣高昂的状态。又如,我在上《logo画正多边形》一课时,渗透数学归纳与演绎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不同正多边形的图形和程序,得出repeat语句的一般语法结构,通过观察图形正多边形边数增多后图形变化的一般规律找出画圆与画正多边形的相似之处,从而归纳出画圆形的方法。在学会repeat语句的同时,掌握通过观察与归纳学习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对于画正多边形一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再让学生演绎出画半圆、画弧甚至是画半个正多边形的方法,让学生由一般推导出特例,从而灵活运用REPEAT语句。

三、课堂教学评价新颖独到

这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创造精神有力的原则进行,关注评价过程,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教师是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主要方面,平时经常说:“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你能把方法给其他同学介绍一下吗?”“你真棒”,“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等等教学用语。充分体现教师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正面教育为主,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他们、教育他们、感染他们,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表扬的滋味,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例如,学生在刚接触logo语言编写时,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人敢上来演示或者说没有学生愿意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也只能自圆其说,自导自演。可是经过老师将学生电脑屏幕广播给全班同学欣赏、在老师充分肯定的评价下,孩子们也开始愿意来回答问题,也敢于上来演示给大家看,课堂氛围也就一下子活跃了许多。又如,在进行《初识WORD》一课教学评价时,我利用学生喜欢游戏中修炼升级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此评价方式形式独特,简单易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了修炼升级的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四、课堂练习富有趣味行、层次性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注重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学科,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多练,给学生一定的操作练习时间,故课堂练习要设计得有富有趣味性和层次性。首先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课堂练习设计要富有兴趣性。例如,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入门介绍中,采用计算机自带的一些游戏引入新课,展示计算机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鼠标操作的学习中,只要做简单的演示后,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玩,利用“七巧板”“打地鼠”等游戏进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结果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找到其中的一些窍门,最后再进行小结并表扬这些学生,让他们拥有一种自己成功获取知识的喜悦和自豪。

其次课堂练习还需富有层次性。一个是练习题的难度和量上要有层次,由简单到复杂,逐层深入,这样做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练习,这样可以让学得扎实的学生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训练,也能让水平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能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学习。例如,在上《翻转与旋转》一课时,我设计了玩七巧板游戏,分2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根据例图完成七巧板的拼接,总共有3张图,这个练习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完成;第二个层次,用老师给的七巧板完成自由创作完成一张图的拼接,并能简单介绍作品的创意。这个练习是针对第一部分完成速度快的学生设计的,让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课堂练习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既要让学得好的孩子“吃得饱”,又要让学生稍差的孩子“吃得好”!

以上这些就是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我们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导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及课堂练习,并使用新颖独到的教学评价,激励学生去进行学习、思考和练习。

立足自主阅读 关注主体发展 篇4

一、自主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

小学阅读教学的教材多是现成的文章, 新知识是螺旋式上升而不是直线上升的。学生对每篇课文的理解, 除了借助自身的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感受外, 还可以凭借语境 (上下文) 和工具书 (字典) 来自学掌握。

1. 要激发并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的兴趣

对于枯燥无内容的事物, 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与被动的, 如果能够主动发现, 往往会是风光无限, 其乐无穷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如上《我要的是葫芦》时, 用幻灯片来演示长长的葫芦藤、可爱的小葫芦、雪白的小花以及和葫芦有关的根、藤。我们给葫芦施肥浇水后, 养料被根吸收, 通过藤, 送到叶子, 叶子被阳光照射后, 把养料加工成葫芦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这样葫芦就慢慢地长大了。学生天生好奇, 再加上生动的动画效果, 自然学习兴趣就有了。这时教师把葫芦叶子的中间加上了蚜虫 (用动画来显示) , 一只只的蚜虫是那么开心地蚕食着叶子, 聪明的学生一定会想到: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没长大就落了呢?相信学生会很有兴趣地去寻找答案, 得出结论:叶子生了蚜虫, 蚜虫吃掉了能制造给葫芦生长提供营养的叶子, 没有了养料, 葫芦就慢慢地“饿死”了!

2. 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的精神与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主学习, 彻底改变老师的“全盘授予”。放下教师的架子,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要善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 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二、自主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因素, 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 小学生作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与创新精神, 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而不是老师教一句, 学生学一句, 应是老师教一句, 学生问三句。作为教师, 要努力创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民主环境, 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 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让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看法, 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 要有新意。当然也不是让学生孤立地去创造, 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

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的训练。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者是统一的。下面就谈谈培养学生思维的语言训练。

1. 丰富表象与培养学生语言的形象性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组成部分, 是指人过去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儿童的表象积累多了, 就会促进形象思维, 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积累表象。比如让学生观察春天, 当学生看到柳绿了, 花开了, 自然就会说出有关春天的语句:春天来了, 粉红的桃花开了, 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芽……

2. 创造性的语言训练培养想象

(1) 揭示关键词语、句子。如《黄河象》中有这样一段话:“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 石头往下, 已经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 一下子就踏进河里, 踩在河底的淤泥上, 深深地陷了进去。”老象是怎样陷进淤泥中的呢?阅读时就可以抓住“椭圆”“陷”“来不及”“一下子”“踏进”“踩”等词语展开想象。

(2) 抓标点符号。如在《金色的鱼钩》一文中, 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 还嘱咐三个小战士:“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 吃完了, 一定要走出草地去!”从这段话中的省略号和感叹号中, 我们如果展开丰富的想象, 老班长痛苦却又坚毅的神情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从而也能进一步体会到他宁可牺牲自己, 也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的高大形象。

立足自主学习与探索高效课堂 篇5

概念界定和应注意的问题

“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课本为纲,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线设计一份学案,让学案和教师的指导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载体和抓手;“六环节”是指课堂教学实施的六个流程,包括“呈现目标,明确任务”“合作预习,问题导向”“生问师答,定向释疑”“收获展示,拓展提升”“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小组评价,师生反思”等六个环节,以此来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最初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能有较大的改变,独霸课堂,以“灌输”为主的现象能基本杜绝,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会不断增强,但还是注意以下问题:教师对新模式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总是由于学生成绩的原因,教师在思想上有抵触情绪,使全面实践不能落实。对学生的培训相对滞后,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积极性不高,或者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很透彻。学生的小组荣誉感不强,使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下降,合作学习的兴趣不大。小组合作学习的气氛不浓,单打独斗的现象时有发生,组内学生的分工不明确,学习的效率不高;班级管理对每节课小组评价后续工作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学生展示、小组竞赛的积极性。教师的课堂教学放不开手脚,主导作用不能充分体现,或者过多的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探究、情感激发,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考虑很少。

实施方法

“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中,应注意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和实施方法,教师的灵活引导,有助于课堂的高效,在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方法归纳如下:

呈现目标,明确任务 每节课的复习与引入可放在本环节之前,教师用多种方式,如听写、调板、纸条考查等方式复习,也可由组长组织小组集体回顾。用精炼的语言或情景引入课题,之后准确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学生读后就知道了自己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让学生有目的的进入学习状态。

合作预习,问题导向 这一环节学生根据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小组进行合作预习,对个人不会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解决,让全部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或小组指导,并注意收集学生不会、不懂和易错的信息,集中后及时进行二次备课。对学案中的问题简单的、学生会的没必要重复讲解,以便节约时间;对学生难理解,或者需要大量知识链接的问题,在二次备课后进行第一次精讲。

生问师答,定向释疑 此环节主要集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一节课第二次精讲的部分,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学生质疑的学法指导需要明确且有针对性,学生的质疑更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思考深度,能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收获展示,拓展提升 本环节方法比较灵活,可让学生整理笔记,或准确记忆,或展示所学,或根据学生的质疑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或在组内由组长负责对知识点逐一落实,总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消化,并与之前所学的知识有机联系,达到对知识系统掌握的目的,为下一步的当堂检测打好基础。

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本环节对学生必需要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合上课本、笔记本,不能相互讨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要独立完成学案中的检测题目,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收集学生答题信息,为课后的个别辅导提供依据。用具体的分值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将小组结果记入小组的最终得分,来激发学生小组竞赛的积极性,又为最后的小组评价做好准备。

小组评价,师生反思 本环节既是对学生和小组在本节课中具体表现的整体评价,以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反思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课后反思,能对下一节课的方法进行改进,教学知识的导向上更加明确,对本节课的缺失进行弥补。

结束语

以上是在“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践中的一些思考与反思,也是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具体作法,教师应该在不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通过理念转变、熟练操作、创新发展,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立足自主 篇6

一、创设环境, 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

创新不仅是一种心智活动, 还是一种发现知识、积极探求知识的心理取向, 是一种探索行为。这种探索往往比创新活动更有意义, 因为它是创新的原动力, 是创新智力活动的前提。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更要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如在教学《跳水》一文时, 有人问“船长为什么用枪逼着自己的孩子往海里跳?”经过讨论后我们就会发现, 当时孩子采取别的方法生命都有危险, 跳水是最佳选择。而当学生得到满意的答案或教师的肯定, 便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极大地诱发了他用求新求异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意识。久之, 学生就会形成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创造条件, 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

1. 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要关心学生的生活, 对学生遇到的困难, 要及时给予帮助;要注意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及时给予表扬:要鼓励学生放开思想, 独立思考, 大胆发言, 给他们的学习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2. 给学生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时间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需要有时间保证。课堂上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 学生也只有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三、加强指导, 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主要包括:搜集、分析、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 合作的能力, 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1. 学会搜集信息

要获取知识, 首先要获取有关信息。如果像传统学习中只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 信息量就太小了, 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因此, 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非常重要。

(1) 查阅资料让学生学会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 为进行探索打好基础。其有效途径, 可以查阅图书, 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从网上获取信息。如在教《北京天安门》前, 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最喜欢的有关天安门的剪报图片、画册、照片等, 他们有宽裕的时间去收集, 趣在其中。教师持之以恒地让学生搜集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资料, 学生就会养成遇到问题就查阅相关资料的好习惯。

(2) 调查访问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到社会上做调查访问, 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的好机会。例如, 在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对地球知识、环保知识了解得更深刻, 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自觉地担负起环保的责任, 我们将思想教育活动从知识的运用延伸到课外, 组织学生到水利局调查家乡的水资源, 到气象站了解大自然状况, 到环保局调查环保措施实施情况。这样, 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 拓宽了视野, 而且了解了社会。

2. 学会分析、加工、运用信息

下个世纪, 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 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对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 选取有用的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 学生可能积累了很多和作文题目有关的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素材一一分析, 只选取和文章中心有关的材料加以整理、运用。

立足自主 篇7

一、“读”中引导

在语文教学中,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读”尤为重要, 读是基础。古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以读来促听、促写, 以读来增进理解, 达到以语文交际的目的。在小学阶段, 有些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还不够强, 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还存在一些偏差,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在教师分类指导下的自主性朗读。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首先要在读中呼唤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1. 在初读中自主感知课文。

初读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指出不懂的问题等。在初读课文时, 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练读时间。学生在初读中的自主性表现在:1) 读的方法自主:学生可以高声朗读, 轻声速读, 可以默读, 也可以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来读。2) 读中完成自学任务的自主: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需要自学和探索的重点, 不必人人雷同。如有的学生可以在初读中借助工具书解决一些读不准的字音, 对不理解的字词意思, 有的学生可以划出一些难理解的句段或把课文读得更熟练些。3) 学生自学汇报的内容自主:学生可以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或存在疑问的内容。

2. 在读中自主选择课文重点理解课文。

选择课文的阅读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利是主体自由活动的重要体现。因为选择权是学生自己作出的, 不是被迫的, 学生一旦作出选择, 就意味着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此刻学生将步入自己独有的生活, 自己阅读, 自己欣赏, 自己感悟, 表现出充分的自由。教师的作用是为他们提供机会和可供选择的学习材料, 并且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重点, 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在精读中自主积累。

精读要培养学生两种能力:1) 举一反三能力, 这是学生精读的基础, 凭借课文的“例子”作示范,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内省的方式, 掌握规律。2) 分析能力, 通过熟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精读, 让学生自主分析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有关内容, 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图像。如我在教《黄山奇松》一课时, 鼓励学生读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并说说为什么喜欢他们。学生在自读和继后的交流中进行比较和赏析, 陶醉在黄山那美丽的山水景色之中, 并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及丰富的遐想,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美丽如画的祖国河山的热爱眷恋之情, 并能情不自禁地完成背诵课文的任务。

二、“议”中引导

课堂中的讨论是学生自己真实的活动方式之一。它能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讨论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 目的是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讨论可分两步进行:1.小组讨论, 由小组长负责, 一人先发言, 其他组员作补充, 小组每个成员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后由小组长归纳、总结。2.小组代表轮流汇报, 其他小组作补充。可以针对自读中的问题, 在自学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讨论。学生在读书、圈画、思考以后, 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回答问题, 其他学生在注意听清楚别人的发言之后评述。评述的范围不仅要有内容方面, 而且要有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连贯性等方面。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 也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加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这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学生不但可以自主地获得有关信息, 而且思维能够受到启发, 学到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 能够使原来模糊的问题得到澄清, 错误的内容得到及时修正。通过讨论交流, 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发展了思维。

自学是讨论的基础, 而讨论是自学的深化和发展。学生的讨论, 需要教师艺术化的点拨, 这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思考问题方法。同时, 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就自主学习过程中, 就自己及同学的参与度, 自主学习的质量、速度等方面展开适当的评议, 改进原有的学习方法, 并归纳出新的学习策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等。

三、“用”中引导

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 离不开语言实践。学生通过自读、交流和评议, 对教材的内容掌握如何, 还需要通过运用来趋于完善。

1. 在朗读中运用。

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 再通过讨论交流, 这样不仅能了解课文内容, 更重要的是能掌握某些语言现象和语言表达规律。如学生学习了《大江保卫战》一课后, 通过交流分析归纳, 总结出了这一课语言表达形式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作者在第二自然段, 着重写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 让我们看到了群体的英雄形象精神面貌;第四自然段着重写四连连长黄晓文个人的行为表现, 以点代面, 通过这个典型, 具体、生动地反映整个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学生通过阅读理解, 掌握了“点面结合”的写法特点, 在联想其他有关生活场景变化时, 也会自主运用规律加以创新。

2. 在表演中运用。

如学生学习了第九册第八课《成语故事》后能根据课文内容模拟表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及《画龙点睛》三个小故事。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情感的表露、联想的产生等,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 通过表演, 学生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各方面素质。

3. 在练习中运用。

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获得的语言文字现象和规律对学生的继续内化起着很重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趁热打铁, 鼓励学生勇于实践, 通过各种类型的作业或模仿写各种题材的作文, 既做到读写对应、讲练结合, 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学生学完了第九册练习三“诵读与感悟”《幸福》一文, 可续写除文中树、桥、蚕以外的人和事物的幸福。通过续写可以看出学生对原文理解的程度, 可以看出学生的思想感情及愿望, 还可以看出学生有无丰富的想象力。

在运用中, 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让学生把课内所学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让语言文字进一步得到创造性运用。

立足自主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自主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提倡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摆脱老师, 使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学习。因此, 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下用掌握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进而真正成才。

一、我国高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过程过于古板。教师在进行备课和编写教案时, 对于整个教学的目标却不够明确, 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在课堂上, 教师在讲解听力知识点时, 并不能突出教学重点, 很多的听力课程主要都是由教师播放听力内容, 学生进行答题, 最后教师再逐一进行解答, 这个过程十分古板, 并没有真正传授给学生听力学习的要点。

(2) 没有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在英语听力教学中,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是智力因素, 另一方面是非智力因素。听力习惯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一项, 成为困扰许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要难题。一部分同学在进行听力训练时, 只是用耳朵听, 而不用笔进行重点记录, 整个片段在大脑中只留下了模糊的印象, 听力反馈很难有成效。还有的同学在听力时对听力片段的所有信息都进行记录, 结果在进行听力反馈的时候由于记录了太多的信息, 而不能进行有效的反馈。

(3) 缺乏一个英语环境。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 学生只有在英语课堂上可以进行英语学习, 而在平时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很少, 缺少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差, 在考试时容易紧张, 一些在平时可以听懂的片段在考试时就会答不上来。有的学生词汇、句型没掌握, 一旦遇到听不懂的生词就慌了手脚, 直接影响后面的听力甚至整堂考试。

(4) 偏重对听力材料的教学, 忽视对学生听力方法的指导。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要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同时,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听力方法和听力技巧, 训练和形成学生的听力技能。实践证明, 科学的听力方法是防止学生在听力中少走弯路、迅速掌握听力材料大意、逐步形成听力技能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有效的听力方法与技巧的基础上才能独立而又准确地听, 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独立听力的能力。

二、高中英语听力自主性学习的培养策略

(1) 教师角色的定位。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习, 就应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进行转换, 学生自主培养的前提是教师应该是在教学中也是自主学习的。自主学习应该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师首先应该走下一切权威的神坛, 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去改变。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要成为自己的老师, 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一些学生还没有这个能力成为自己的管理者, 在这个时候, 教师可以承担一个辅导的作用, 辅导他们建立自己的目标, 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 教师就成了学生的帮手, 在必要的时候去进行辅导并加以修正。

(2) 教学策略的改变。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解决在英语听力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对课程进行精心安排, 要做好课前准备, 在课堂上也要提供给学生许多实践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时, 要结合自己班级的情况, 整合听、说、读、写各项内容, 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的职责并不是为了传授知识, 还应该教会学生们主动地去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 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 学习习惯的培养。英语听力的学习离不开课堂上的学习, 但是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阶段也是提升英语听力水平的重要阶段, 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给学生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以及英语电视题材作为课外听力材料, 这样既可以让大家在课余时间提升英语听力水平, 又可以让学生避免产生厌学情绪。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所留的听力材料中一些难点加以注释, 帮助学生加深了解;还要鼓励学生多去学校内的英语角, 与一些留学生进行语言交流, 并积极参加英语社团的活动, 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 自己爱上英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 听取材料的内容和性质, 培养学生养成自我管控的能力, 不断地去完善学习英语听力的方法。

(4) 借助网络技术。网络知识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提升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建立一个邮箱、QQ或者微信平台, 这样能便于学生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立足自主 篇9

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尊重幼儿的兴趣、好奇心以及探究的欲望尤其重要。同时,还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并掌握探究方法。集体教学流程大致分为教材分析、制定目标、设计流程这三大方面。下面,我就立足人才成长,从这三个方面来提出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的策略。

一、选择合理教材内容,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幼儿知识量的丰富,幼儿对于生活中的现象的好奇心也日益增长。其实,科学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经常能遇到幼儿“我从哪里来?”“树叶为什么会掉?”“人为什么会生病?”等这样的提问,幼儿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教育契机,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现象,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现象作为活动内容,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引导幼儿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

二、制定合理目标,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选择好适合的教学内容,就要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指定合理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科学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其探索性、严谨性,所以目标的制定除了让幼儿学会简单的科学原理,还要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认识各种科学小仪器或者小工具,初步吸引幼儿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会探索的方法,懂得如何操作来更好地来得到科学现实;从中还要学会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发现科学的奥秘,体验成功的乐趣等。目标的制定是多范围的、多维度的,但是都离不开以幼儿的探索和幼儿自身年龄阶段的需要为主。

三、合理设计流程,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1)导入新颖奇特,引发幼儿兴趣。导入旨在引发幼儿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认知活动,他们会怀有极大的热情去主动地探索感兴趣的事物,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一般科学活动都是以神奇的科学现象或者是教师的直接提问作为导入,简单明了的引出主题,吸引幼儿的眼球,让幼儿在心中形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这个疑问,促使着他们有方向、有目的地操作和探索。如在大班科学“神奇的药水”中,教师用白色的米汤在白纸上进行作画,然后滴上碘酒,一个神奇的现象就出现了,白色的米汤瞬间变成了蓝色……其实这就是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的简单小实验,就是以这种简单的化学实验导入,直接把幼儿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很多幼儿都开始跃跃欲试,探索其中的原理。

(2)活动内容丰富,增加幼儿探究的方法。1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究。在科学活动中,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操作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幼儿敢于进行各种实验,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体验探究的快乐。如在“神奇的漩涡”的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搅拌棒、玻璃杯和水,让幼儿通过探究来发现漩涡的形成,同时鼓励他们通过猜测、操作实验、验证等几个步骤,更进一步了解漩涡的大小、深浅的影响因素。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之中。通过让幼儿自由的尝试搅拌棒和玻璃杯之间的操作,使得他们思维活跃,不再受到教师的限制,真正了解和探索漩涡的奥秘。这样的尝试不仅能调动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从中获得正确的经验。2教师巧用方法,引导幼儿探索思考。科学活动中,除了要促使幼儿形成获取知识的兴趣,还要扩展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增强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是以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进行介入,与幼儿共同进行尝试、探索、研究,积极调动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解决问题情境,使其学习和发展变得有意义。如在“神奇的影子”这一科学活动中,教师先问幼儿“在黑暗中,我们能看到影子吗?”,让幼儿对比白天与黑夜的区别,发现形成影子的要素之一———光,然后当幼儿在了解光是形成影子的重要条件的前提下,给幼儿观看图片,找出图片中早上的影子和中午的影子有大小不同,从而引导幼儿探索思考其中的原因。当幼儿对影子大小不同的现象提出假设后,教师不急于给予对错评判,而应是反问他们是如何想到的,让他们明白假设的提出不是无根据的,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进行联想。可能有些幼儿会猜想到和光的大小有关,教师则可以为幼儿提供小电筒和大电筒两种光源,让幼儿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有时幼儿的猜想可能会有一些错误,有时甚至是无厘头的,这时教师不能马上进行否决与批评,这样会削弱幼儿继续探究的欲望,而应该组织讨论,让他们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的错误。如果幼儿在交流中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就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推翻错误的假设。3科学探究,引导幼儿学会探究方法。由于科学的严谨性,科学结果的得出往往需要通过多次的实验、观察与记录,所以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探究方法,有利于幼儿进行以后的探究。

教师应鼓励幼儿运用多种途径动手解决问题,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正确顺序———发现问题,探索,交流,搜集资料,再探索。如在科学活动“沉与浮”中,先让幼儿发现问题“为什么有些东西放进水里会浮起来,有些东西放进水里会沉下去?”,并与小伙伴们进行交流。在一次实验的资料搜集中,幼儿很容易发现,重的东西放进水里容易沉下去,轻的东西放进水里容易浮上来,但是怎样把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把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呢?发现问题之后幼儿再次通过交流和搜集资料,并通过老师给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终于找出了方法:把重的东西放在轻的东西上面,重的东西就会浮上来;在水里加盐,重的东西就会浮起在水面上。通过教师的提示,在探索性活动中,幼儿将自己发现的现象与自己原有的认识加以比较、分析、判断,进而获取了探究科学知识的经验。幼儿们呈现出主动尝试、探究知识的浓郁气氛,主动性和操作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于是,我们听到了很多幼稚而又科学的语言,看到了幼儿们学会用事实的眼光看待事物,尝试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在正确的科学探究中探索科学成果,更有利于发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立足自主 篇10

随着全国一批名校落户朝阳区,作为首批朝阳区区级示范校的三里屯一中面临着严峻考验,全体教职工表现出深刻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为此,学校坚定了走“立足自主,不断创新”特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努力建设“创全面发展之优,树素质教育之范”的特色学校。

■ 科学规划,树立特色办学意识

成功学校的共性是“三全”,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色学校是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融入了自身标志性的特点与个性,它要求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历史,充分发挥本校优势,选准改革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优化,逐步形成独特而稳定的办学风格。

1.面向未来,规划特色创建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学校兴衰变化周期短,学校管理千头万绪,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因此,要保持学校在发展壮大时期仍具有建校初期的激情,校长一定要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并把握特色创建的关键环节——差异性策划,统筹学校资源、拓展校外空间、深化理论研究,实现学校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从粗放发展向内涵发展、从同质发展向特色发展的转变。

2.研究历史,定位发展特色

三里屯一中始建于1963年,现一校三址,高中部位于使馆聚集的黄金地带。学校文化底蕴深厚,50年的艰苦奋斗硕果累累,其突出的办学业绩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办学“定式”的影响,学校创新活力不够、特色不鲜明、发展后劲不足。为此,学校提出了“立足自主,不断创新”的特色目标。

“立足自主”就是要构建“自管自育”模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是教育的根本。为此,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明确地提出:让学生思想上自主、行为上自控、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学,全力构建适应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发展的“自管自育”模式,给学生选择的自由、评价的权力、表现的机会、追求的目标、创造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张扬,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治管理实现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成为屯一学子心灵的呼唤、努力的目标、行动的宗旨。

“不断创新”就是要创新管理机制,实现精细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精细管理是重过程、重定量的管理,它要求学校各处室将发展规划分解细化并逐步落实,将学校发展战略贯彻到每个细节并发挥作用,以提升学校行政的整体执行能力。精细管理使学校管理未雨绸缪,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更加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全面进步和个性发展。

■ 与时俱进,强化学校特色创建

1.继承优良传统,形成群体风格

三里屯一中以“爱家、爱校、爱国,求真、求善、求美”为校训,确立了“当朝阳名师,育一流人才,重科学管理,创品牌学校”的目标。管理中注重“把小事做成精品,把细节做到极致,把服务做出价值”,规范办学行为,着力“减负增效”。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治管理,自主发展”,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学校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打造“立足自主,不断创新”的办学特色。

特色创建来源于学校的优良传统。学校特色的形成会对学校未来起到凝聚、迁移和导向作用,学校的传统来自于长期积累形成的特色,而特色必然成为学校品牌的标志。三里屯一中的“起飞”需要扬长避短,通过特色创建实现卓越。学校鼓励教师张扬个性,合作互助,形成学科特色,通过优秀教师和学科的优势,辐射、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通过继承优良传统,发展成为学校的风格,打造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特色创建需要“追求卓越”的精神。学校要实现“立足自主,不断创新”的办学特色,就需要“只争朝夕”,唤醒和激活行政管理。朝阳区引进名校,为三里屯一中的发展提供了榜样。为此,学校要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追赶名校。

特色创建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任何规章制度,无论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替代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作用。”要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建设一支个性鲜明的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的自主发展才能成为现实。为此,学校在干部教师中开展传统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北京精神教育,围绕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结合量化管理细则,认真开展“五好团队”评选,逐步形成“敬业、爱生、和谐、创新”的教风;不断加强干部教师对朝阳教育规划和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使队伍具备“立足自主,不断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使学校工作具有活力和合力。

2.立足学生发展,突出“自管自育”

明确德育内容,为学生点亮“自管自育”的航灯。建立德育思想教育系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的表现。学校在德育实践中,将始终坚持以邓小平同志的“四有新人”和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观”为核心,以朝阳教育规划为指导,以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结合社会发展、学校管理和学生实践,形成年级、班会、时令三大思想教育系列,为学生点亮“自管自育”的航灯,引导学生“在多元中树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编织德育网络,为学生拓宽“自管自育”的途径。以前学校德育实效性不强,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工作采用的是 “德育处—班主任”的单一线性模式。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将着力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使“自管自育”的途径立体化、网络化,形成育人合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创新德育模式,为学生搭起“自管自育”的舞台。德育认知只有在德育实践中才能逐步内化为道德习惯与信念。为此,学校“坚持思想创新,实施情感育人;坚持内容创新,实施渐进育人;坚持载体创新,实施氛围育人;坚持机制创新,实施系统育人”,努力改变原来教育者居高临下,以说教、灌输、训诫为主要手段的育人模式,为学生搭起“自管自育”的舞台。学校积极开展管理自律、活动参与、实地调查、走进社区和模拟体验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设计、自主组织中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自管自育”模式的构建,其影响和成效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德育,由此培养出来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做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探索教改新路,突出自主学习

优化课程结构,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根据朝阳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学校将尽快实施“套餐”课程,推行灵活走班和学分管理等模式。

加强学法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插上“翅膀”。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超越知识,走向智慧。

立足高效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教学遵守“低起点、缓坡度、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课堂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不直接教”,鼓励学生自学,指导学生探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要“精要”,主要作用是创设氛围、培养兴趣,完善知识体系、诱导灵感迸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使课堂立足学生自主学习,充满活力、充满情趣。■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立足自主】相关文章:

立足生本课堂 激发自主潜能05-19

立足岗位立足本职工作01-18

立足本职07-29

三个立足05-09

立足服务05-12

立足主体05-31

立足专业06-08

立足教材06-08

立足学生07-26

立足本土08-09

上一篇:科学态度的评价下一篇:学术期刊的使命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