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资源

2024-06-07

企业信息资源(精选十篇)

企业信息资源 篇1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较早提出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 是大连海事大学高复先教授。他对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定义是:企业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的信息, 从产生、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企业信息资源规划, 是从信息工程和信息资源管理等理论发展而来的。企业可以通过信息资源规划梳理企业业务流程、明确企业的信息需求、建立企业信息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 再用这些标准和模型来衡量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及各种应用, 符合的就继承并加以整合, 不符合的就进行改造优化或重新开发, 从而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2.企业信息资源规划方法

虽然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或服务的范围、内容和对象有所不同, 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也是大体相同的。信息资源规划方法论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模型 (起指导作用的一组概念和规则) ;二是语言 (用于描述建模结果的表达法) ;三是方法 (实施设计的具体做法) ;四是工具 (支持方法的软件) 。

在对企业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的过程中, 首先要从需求分析阶段开始, 以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为基本出发点, 调查分析信息需求和数据流。在需求分析基础上, 企业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的系统建模阶段。在这一阶段, 要在整体上构思和把握信息系统框架, 包括建立系统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信息体系结构模型。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工作, 还包含了大量的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在众多人员参与下, 需要保持定义与理解的一致性。总之, 信息资源规划方法论, 是将方法、标准和工具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套科学、简明、实用的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方法。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必要性

1.企业信息化的推动

目前, 我国企业普遍重视信息资源, 而如何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管理, 却明显不够。据调查表明, 企业75.2%的软件与服务占其信息化投资的比例超过30%, 而45%的企业甚至超过50%。这说明大部分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开始以信息系统应用为重点, 企业更加关注如何通过信息化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2.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为适应企业发展战略要求, 提升企业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水平, 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 进而实现信息资源商业价值最大化已经迫在眉睫。对于企业来说, 信息资源规划保证了企业战略数据规划得以执行, 促进了企业数据环境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 实现了最终的数据共享与系统集成, 是企业IT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方向。同时, 良好的信息资源规划不仅可以方便信息产品开发和信息服务提供, 还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企业信息资源规划与企业总体战略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仍然停留在单一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上, 没有从企业整体视图的维度去深层次考虑企业信息资源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1.严重缺乏有效的基础信息

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信息, 但目前企业只注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搭建信息化的软硬件平台, 却不重视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信息的准确性, 致使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成为一个空壳, 使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与回报比例失调, 最终导致企业对信息资源管理失去信心。

2.信息化人才缺乏, 存在经济效益评估“瓶颈"

人才缺乏、人才流动大是大部分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引入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是企业加快信息管理知识普及和提高信息管理水平的唯一出路。聘请信息管理领域的专家做顾问则是企业提高信息管理水平的快捷途径。同时, 企业存在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估难的问题。一是部分无形效益难于计算。由于信息化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效益, 而是要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会产生效益。传统的会计方法只能对现有的、显性的业务进行核算, 而科学综合的评价方法应用还不普遍, 一些对于无形效益的评价方法尚在探索阶段。二是传统计算方法缺乏系统性。目前传统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仅从几个方面计算了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它没有考虑企业的高速成长, 也没有估算每年因业务增长而带来的各项基数和指标收益的增长。

3.“信息孤岛”现象难以克服, 无法满足企业应用需求

目前大部分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跨部门、跨平台的孤立信息系统普遍存在, 在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形成了由不同团队主持、规划、开发的应用不同技术及模式实现的信息资源管理软硬件平台。这些系统平台的应用, 提高了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但是, 由于它们之间技术不同或者设计模式不同, 相互之间没有通信的接口, 使得它们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信息交流效率低下;1T部门和业务部门各自为政, 没有形成合力。信息系统没有在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之间产生化学反应, 信息系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IT与业务的融合问题急需解决。二是数据冗余、一致性差;各信息系统都使用专用的数据文件, 这些互不关联的数据文件增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出现数据项重复定义、同一数据以不同的格式、甚至不同的值、存在于不同的系统等现象。

发展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建议

如何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规划, 及有效利用, 是当下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积极获取和更新基础性信息, 规范基础信息管理

企业要规范基础性信息, 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积极获取基础信息。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基础信息做支撑, 那么将导致信息系统运行的后继工作难以进行。企业要积极取得基础信息, 从源头上把握基础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及时更新基础信息。企业经营环境及其竞争对手的信息无时不在变化中, 企业如果不能够及时掌握基础信息的变化, 将造成基础信息失真, 误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企业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基础信息。三是完善基础信息管理。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有效的信息管理, 从而造成信息的海量增加, 信息的价值含量无法测度, 为企业信息利用的有效性带来困难。只有规范企业的基础信息管理, 才能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

2.树立信息化人才观, 完善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

信息化综合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动力, 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树立信息化人才观和完善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要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树立信息化人才观, 保障和促进信息化人才的健康成长。企业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上必须克服短视心理, 树立正确的信息化人才观, 扎实有效促进信息化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时, 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评价上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 要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短期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推行科学的奖惩制度。

3.有效实现信息资源整合, 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

由于我国企业面临“信息孤岛”的难题, 所以如何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如何在统一的体系框架下, 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指导新系统的开发, 从根本上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实现有效的信息资源整合, 要做到以下两点:

(1) 实现企业业务与IT技术内部的有效整合。管理和技术的融合是保证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信息化进程中, IT和业务的关系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IT的地位也从支持企业经营业务活动的附属角色向主导业务、创新业务的决策性角色转变。IT与业务的融合既需要理论的支持, 更需要方法的创新。

(2) 实现企业信息的外部有效整合。企业可以将其信息系统扩展到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等企业面对的基本外部环境, 实现企业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在企业信息外部有效整合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随时获取顾客需求、竞争态势、供应行情等信息的变化, 并及时调整策略, 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篇2

摘要

企业档案是企业信息源的核心,现代企业的经济循环极大程度依赖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要高效获取和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有效满足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信息需求,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

关键词

企业档案

信息资源

信息化

一、企业档案是是企业信息源的核心

企业在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中,需要各种各样的信息。根据信息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包括人才资源、财务、销售、设备、新产品开发、日常生产、广告及企业会议记录等信息;企业外部信息资源,包括政府各部门文件、客户、市场竞争对手及图书资料等信息。其中,人才资源、财务、销售、设备、新产品开发、企业会议记录、政府各部门文件属于企业档案范畴。由此可见,企业信息源的主体是企业档案,企业档案是以科学技术档案为主体,生产经营档案为重点,其中包括方案统计、经营销售、物资供给、财务管理、人事档案、教育卫生和党、政、工等方面的档案,是同企业人、财、物具有同等地位和意义的一项管理财富,它的储藏实际上已成为企业技术储藏的一种形式,其丰富程度常常是企业技术潜力的大小和开展后劲的一种标志。国外企业家都把自己的档案资料看作企业存在和开展的财富。

二、开发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的阻碍

〔1〕档案观念依然落后,档案价值未被充分认识

现在,仍有大局部企业员工,甚至不少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档案意识薄弱,档案观念落后。他们对档案的认识仍停留在“档案就是历史记录〞,“档案就是保密材料〞,“档案只要被保管好、不丧失就行了〞,“档案就是写在纸上的书面材料〞的层面上,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作为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除了记录历史、收藏秘密外,档案还具有效劳于企业现实的重要价值。除了纸质档案之外,电子档案是企业档案的新成员,数字化平台是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和效劳的新舞台。

〔2〕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分散,无法提供系统效劳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或企业合并,涌现了许多大型公司或集团公司。这些公司或集团公的下属机构或分公司,出于方便自己利用的目的不愿向公司或集团公司档案机构移交档案。特别是一些企业的分公司,由于产权关系不明,或者由于驻地分工不愿向总部档案机构移交档案。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倡导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但至今仍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即便一些企业将图书情报机构和档案机构合并,成立信息中心,但也只是停留在机构合并的层次上,并没有真正地将图书、情报、档案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供系统的、综合的、集成的信息效劳。

〔3〕企业领导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

企业领导应有的重视,是档案工作好坏的关键一环。有些企业领导就忽略了企业档案对企业经济开展有着重要性的认识,有的企业档案机构被撤销,档案工作无分管领导,档案人员被削减或一岗多职,或把机构改革优化下来的干部硬性安排在档案部门,人员更换频繁,使档案人员处于新手上岗的局面。还有一些档案人员耐不住寂寞和冷落,想方设法下海、跳槽或从事第二职业,这些都导致了档案部门的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下降,根底管理出现严重滑坡现象。不少企业原有的档案库房条件不符合“

八防〞要求,升过级、达过标的企业,很长时间档案工作没有开展,等等。

〔4〕企业形成的文件材料收集难。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收、管、用〞

。收集文件材料是一项重要的根底工作,可以说是档案工作的源泉。只有收集到齐全完整的文字材料,才可能有丰富的档案内容,也才能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效劳作用。个别企业建厂多年,开展到今天,也有些规模,可案卷数量少得可怜,根本不能反映企业的历史面貌和开展情况,更谈不上案卷的标准标准化。通过调查分析这一问题,应该归档却收集不上来的材料领导手中有、业务部门有、做具体工作的个人手中有。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严重影响了档案工作效劳作用的发挥。如此薄弱的档案意识,档案工作的地位不能提升到相应的位置,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

〔5〕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企业档案工作几年来开展缓慢,档案人员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偏低也是一个制约因素。从基层调查局部企业档案人员的根本情况来看,企业中档案人员的文化素质、年龄结构、业务水平,很难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档案工作的需要。企业档案人员更换频繁,同样是制约企业档案工作的因素,为什么文化业务素质不高的同志任档案人员而还时常更换呢主要是企业领导头脑中有一种思想上的认识偏差,认为做档案工作量小、要求低,不需要太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

〔6〕档案工作转身慢,信息效劳跟不上。

在市场经济改革中,许多新鲜事物不断出现。有些地方根据企业开展的需要,对企业进行重组转制,鼓励二次创业。在这种活动中,迫切需要企业一些原始性的文件材料。在这种需要档案工作大显身手的时候,许多企业的档案室由于前面的诸多原因,不能迅速提供出准确无误、充分的档案证明,造成许多不应该的遗憾。如此种种,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档案工作转身慢、主动效劳差,还停留在“

守摊〞的水平上,早已不能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

四、如何做好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档案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划时代的要求。档案信息的收集、存贮、处理和传递将以“

数字化〞、“

网络化〞为主,如馆藏档案的数字化、电子文档管理的一体化、档案信息提供利用的网络化等。因此,强调档案管理的多方面、多角度和综合性、信息化,是现代档案工作的新特点,是对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思想、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的重大突破。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及社会开展的主题,它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改变和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办公自动化、资源配置联动化、产品销售信息化等管理体系的建立,已成为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条件。企业档案作为企业内部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对企业的生产和开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加快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及时高效地向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传递企业所需要的信息,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档案管理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在保管好档案实体的同时,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

要做好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首先要在传统档案工作根底上做到四个创新:

〔1〕档案工作的观念创新

树立档案是信息资源的观念。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日渐扩大,网上交易、电子商务、远程交流、涉外经济技术合作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新型的、不同载体的档案。这些档案是流动和传播中不断增值的知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生成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企业必须将档案信息列入企业整体信息化进程中,将档案作为企业开展的重要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树立档案信息管理创新的观念。知识经济是以科技为导向,要在竞争中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赢得优势,既要靠整体战略的实施和物质资源的整合,也要靠最新的信息、最新的知识和知识人才的相对优势,谁最先掌握了第一手信息,谁就会在竞争中取胜。所以,档案信息资源的储藏和利用状况直接影响企业资源的配置和工作效率,影响到企业整体开展水平。树立档案信息资源的新效劳观念。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它要效劳于企业整体创新开展,就必须打破封闭状态,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为企业谋求开展提供开放式、全方位的效劳。

〔2〕档案工作业务的创新

面对知识经济和国际化趋势,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主流,档案工作内容和创新必须以此为向导不断开展。首先应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扩展信息资源的范围,增加信息资源的储藏,特别是加大对有关企业资本运营、科学管理、企业开展定位等信息的收集管理。其次,要优化档案资源的结构。一方面继续增加企业现实业务开展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从开展和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室藏结构和质量,增加高层次档案信息含量,丰富档案的载体形式。另外,要加强档案的整理、鉴定,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制定合理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以确保档案室藏的精炼和优化。在档案鉴定的根底上,对永久保存的纸质档案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对可以通过计算机建立的档案,利用逻辑组合方法设立“虚拟卷〞。

〔3〕档案工作的管理创新

企业传统的档案管理是一种封闭式管理体制,室藏资源主要局限于本企业特定的经营范围内,效劳的对象也主要是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随着企业走向市场,企业经营开展对信息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未来的档案部门应成为开放的企业信息效劳咨询机构。所以,企业档案工作必须进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扩大信息交流渠道,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网的辐射作用,使档案真正成为企业信息效劳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企业档案管理创新要求在观念和体制创新的根底上对档案管理全程进行创新。一要增强整体思维,注意档案利用效益的整体性、长效性。摆正档案利用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追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规模效应。二要注意开发与企业开展密切相关的编研课题,使档案编研工作贴近企业经营工作的实际。三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如编目、检索、统计、借阅等等工作可利用计算机完成。四要根据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开展的需要,对现有档案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体系。

〔4〕档案工作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档案信息工作创新的根本手段。企业档案信息管理要改变原有的手工操作方法和分割的组织体系,就要大力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档案信息中心,实现档案信息收集、整理、鉴定、保存、检索、利用和传播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实现文档一体化,实现各种门类档案的自动化管理。借助多媒体技术,对企业档案进行存储、加工,使档案信息资源到达图、文、声一体化传输效劳,使重要的历史资料得以长久保护和有效修复,也为未来档案信息资源进一步转换利用创造条件。借助档案信息数据库、档案信息资源网络,通过网络的辐射作用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全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档案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此外,企业领导必须提高认识,重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企业领导必须认识到开发档案资源是企业科学决策及管理的需要,投入必要的设施,培养专业人才,在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同时,逐步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提升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鼓励档案工作者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活动,使其在充分了解企业工程进展及经营情况的同时,深挖馆藏内容,有目的、有方案地收集社会信息,对馆藏及各种信息分析处理,撰写调研报告,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情报。

总之,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坚持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并重的原那么,有效地存贮档案,并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围绕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不断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价值最大化,为企业提供切实可靠的管理决策依据,从而使企业获取有效信息,实现持续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徐鸿.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管理走向——从“后保管模式〞谈起[J].档案学研究,2004,(06)

.[2]王显来.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J].兰台世界,2007,(23)

[3]王淑云.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J].兰台世界,2005,(08)

[4][J].山西档案,2005,〔S1〕

[5]张秋印.转型期企业档案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档案天地,2005,(01)

[6]吴荣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J].浙江档案,1989,(09)

浅谈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 篇3

【关键词】信息资源;解决方案;管理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信息资源是企业继材料、能源之后的最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将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比比皆是的商机环境中,企业要在竞争中领先一筹,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关键是要占有信息资源、管理运用信息资源。目前少数企业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视不够,信息资源观念没有深入人心、意识不强。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一、企业信息资源的特性

(1)专业性。企业信息资源与其他信息资源有着很大的差异,表现出极强的专业性。企业信息资源以企业自身为本体,根据其特点和行业需求、开发、收集、加工整理的本企业生产经营及有关的政策、法规、技术创新、行业发展动态、新产品开发、竞争对手状况等方面的资料。(2)及时性。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企业与其他单位相比更加强调信息的及时性和动态性。作为要现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其生产、经营、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变化。及时更新更中性的信息,并可以随机应变的适应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准确恰当的决策依据。如果信息失去及时性,就无法对企业做出正确的引导作用,也就不再是有效信息了。(3)共享性。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各部门之间必须建立紧密的联系,企业信息可被企业内部多个部门和个人使用,具有共享性。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就要打破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管理的限制,进行集成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信息的开发、收集的重复和交叉,提高采集效率和降低管理费用;另一方面可以相互协调,分工协作,发挥整体优势,便于信息的综合利用。

二、信息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企业的核心是决策,而有效及时的信息对于一个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企业信息资源是增强企业竞争里的基础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信息资源以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信息科技等到迅猛发展,并且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企业信息化和信息管理也迫在眉睫。企业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省时省力,并且与国内过市场接轨,把握最新动态做出及时并且准确的决定,这都是在过去无法实现的。

三、信息资源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

一般的大中型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有多个重要部分组成,如生产流程自动化系统科研开发系统,网络运用软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等。虽然看似分工明确,信息全面,然而毕竟作为新兴产物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和缺陷。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落后,信息资源的滞后,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成为企业飞速发展的巨大绊脚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对它们有深刻的认识。(1)认识不足。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对信息资源的认识很片面,还没有认识到在这个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及时准确的信息,先进创新的技术,企业科学的管理等对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浪涛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战略性的影响。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决策者对信息资源的价值及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在受旧的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制约,使得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形同虚设。所以要想很好地发挥其有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2)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信息技术是高科技新型技术,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必须具备较高的操作能力,还要懂得企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但是目前国内的信息资源管理人员都没有得到过系统、全面、专门的训练,所以在综合素质方面较差,多是经验型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也不系统,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信息开发、处理、及综合运用的要求。由此可见,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及道德素养都已势在必行。(3)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由于企业信息资源这一概念对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所以绝大多数企业对自己的信息资源储备分布、投入及应用情况等,都没做过系统分析,信息资源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有的企业还不习惯依靠信息资源来做出恰当决策,有的企业则可能对信息的有效性没有经过筛选、提取、整合就妄下决断,就误认为信息资源不足以作为有力依据而忽略其重要性,仍然对经验决策情有独钟,这一方法在过去是很有效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局限性会越来越明显,所以正确认识和使用信息资源是每个企业决策人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4)信息处理手段落后。在上文中提到过,部分企业决策人对于信息没有经过处理就妄加使用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对于信息处理的手段比较落后。由于企业信息资源具有及时性,专业性,增值性及共享性等特征,企业要活的及时准确,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对原始信息尽享跟踪分析和综合整理,这样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实用信息。就目前国内处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而言是相当落后,这也为企业决策人带来了麻烦,所以信息资源管理已成为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四、企业信息资源解决方案

(1)大力贯彻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知识。把普及信息资源管理知识这一内容加入到企业员工培训的项目中要求员工充分认识到其在企业存亡中的重要性,了解到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与时俱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大实施力度,通过决策人员对信息资源进行最终审核来支持公司的目标,是企业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之路。(2)完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大部分企业的决策依据是企业现有的信息资源,然而由于信息资源处理不足或者信息的不客观性导致决策失误。为了避免以上情况我们有必要完善我们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从信息的采集,筛选,处理,整合,归类等每一步都要努力做到“去伪存真”。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随时保持与市场,商家,客户等多个资源之间的密切联系,随时掌握信息,随时更新信息,让完善的信息资源可以有效且高效的服务于企业。(3)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团队的素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面对资源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的情况,企业应该能够为员工创造学习环境和条件,如为信息资源相关人员创造培训机会,请专业人士举办讲座,或经验交流会等。再者就是从高校吸收具有专业知识的新型人才,培养起较好的管理才能和经营头脑,再后来的企业实践中磨练成为综合型人才。关于员工的道德素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就要不断强调企业精神,合作意识,让每个员工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才能自觉保护企业信息资源安危。

当今,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企业面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信息被视为企业兴衰存亡的生命线。信息资源管理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他对于信息资源的敏感和处理程度。所以,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也将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效的信息资源管理绝对是一个企业最有力筹码。

参 考 文 献

[1]徐刚,邓胜利.《2004~2007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2009(4)

[2]王冬.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08(2)

[3]王爱玲.《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的策略》.2008(4)

[4]蓝春花.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战略[J].企业导报.2009(10):176

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研究 篇4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包含的信息资源非常广泛:CAD/CAM/CAPP;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PDM)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供应链管理系统 (SC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CRM) 等。这样复杂的大工程不可能整体实现, 一步到位, 必须“化整为零”, 各个突破。由于这些系统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各不相同, 在实施当中没有考虑到彼此间的整合,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信息孤岛”现象导致了业务数据的不一致性, 信息无法共享和反馈, 影响了决策支持。要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必须走“第二步”, 即“化零为整”, 把各自为战的信息系统整合在一起, 达到“1+1>>2”的效果。

无论是从企业信息化建设历史的角度, 还是从系统规模和功能的角度, ERP都应该是信息整合的核心系统。ERP本身就是一个集成系统, 它以供应链管理为基本思想, 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内部运作效率为目标, 涵盖了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质量控制、财务、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等。以下着重分析ERP与PDM的整合、ERP与SCM的整合、ERP与CRM的整合。

二、ERP与PDM的整合

目前, CAD等设计软件在制造企业得到了普及, 已经替代了工程师传统使用的图板和绘图仪器, 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如图纸管理标准不统一, 图纸管理的调用不一致等。作为3C (CAD/CAPP/CAM) 的集成管理平台, 产品数据管理PDM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使企业运用CAD软件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PDM的基本功能包括图纸文档管理、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分类与查询管理 (零部件管理) 、项目与工作流程管理。

长期以来, 由于一些企业的PDM和ERP分期实施, 难免形成信息孤岛现象:首先, ERP系统所需的产品数据不能从PDM系统中自动获得, 而必须用手工重新录入;其次, 由于PDM系统无法对生产制造过程中数据的频繁更改进行跟踪和反馈, 因此不能保证系统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实践证明, 只有将两个系统整合才能使设计和制造部门之间快速、精确地传送信息, 加速工作流程, 促使整个企业各部门协调工作。例如:通过整合, ERP系统的基石-产品基础性数据可以从PDM系统中获得, 包括产品、部件、零件的属性定义, 产品结构, 工艺路线数据, 工艺规程中的工序顺序, 工序名称, 每道工序所用工装编码, 零件材料定额, 每道工序的工时定额等数据。因此, 在产品开发的整个生产周期中, PDM和ERP的整合是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三、ERP与SCM的整合

随着“价值链”和“过程链”管理思想的发展、Internet/Intranet和网络计算的热潮的再次掀起、制造业的国际化倾向以及制造信息技术的深化, 企业的效益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流程的加速运转和自动化, 还将取决于企业将这种效率传递给由它的客户以及供应商组成的整个业务系统的能力, 即把效率传递给它的整个供应链的能力。而传统的ERP达不到这种要求, 因为ERP面向企业内部管理, 无法承担企业之间的集成和协同。

供应链管理 (SCM) 是指把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等处于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 从而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 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 最后到达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手中。它不仅可以降低成本, 减少库存而且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 通过信息网络、组织网络实现了生产及销售的有效连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相比于ERP系统SCM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1.SCM把生产行为突破企业的限制而将其视为整个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 在这条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是一个互利互惠的整体, 彼此共享信息资源, 共同使利益最大化。

2.SCM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数学模型, 使其在编排计划时更合理并具灵活性, 模拟性更强, 因此更具指导性;

3.与ERP固定提前期不同, SCM系统可以动态计算提前期, 这些使得生产计划排产的时间大大缩短, 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 SCM还涉及了很多ERP中没有涉及的模块或功能, 比如: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链决策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支持平台等。

尽管SCM有很多优势, 但离不开ERP的数据支持。例如在SCM中的可供定货量的计算, 就必须与ERP的订单、库存、BOM、工艺路线和采购系统相连接。所以, 两者之间的整合是必不可少的。

四、ERP与CRM的整合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从以往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所以, 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龙头应该是客户资源管理。虽然ERP也有销售模块, 但ERP的核心主题是生产计划, 客户的数据分散在销售、市场、客户服务、库存等各个子模块内, 使企业无法对每一个客户有统一、完整的认识, 也就无法对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CRM) 弥补了ERP的不足, 它既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经营理念, 也是一套完整的软件系统, 它的目的是降低销售成本, 发现新市场和渠道,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CRM把企业内分散、孤立的客户数据统一起来, 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客户的企业全局视图, 在此基础上, 运行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的客户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知识。有了这些知识, 企业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营销手段吸引新客户, 留住老客户, 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针对客户的现实或潜在需求提供不同批量的个性化产品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新法宝。客户有什么个性化需求, 这要靠CRM系统来发现;但能否及时按量做出这样的产品, 这就要依靠ERP了。所以要想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作用, 必须将客户的需求、企业的生产制造活动和供应商的制造资源进行整合, 将企业内外部资源产生的价值形成一条增值的价值链。整合后的系统核心还是企业的客户资源, 企业的其他资源和生产经营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分配和组织。

五、整合策略及关键技术

无论从管理的角度, 还是从信息技术的角度, 采用SOA (面向服务架构) 整合信息资源是最佳的策略。SOA不是一种语言, 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技术而是一种软件系统架构。它将应用系统的不同功能单元 (称为服务) 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 它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目前, Web Service是最适合实现SOA的一些技术的统称, 事实上SOA日益受到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Web Service标准的成熟和应用的普及为广泛的实现SOA架构提供了基础。Web Services包含的几项关键技术分别是:

1.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使用标记来界定内容, 允许用户定义任意复杂的结构, 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平台无关性。

2.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它提供了应用系统和Web服务之间的通信手段, 实现了异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3. WSDL。采用XML Schema定义, 能够对各种语言实现的服务接口进行描述, 具有语言无关性。

4. UDDI。UDDI注册中心是对所有提供公共UDDI注册服务站点的统称, 是为了使服务申请者能够查找需要的服务。

六、结束语

无论多复杂的产品都是由不同的零部件组装而成, 这个组装过程通常是标准化作业, 效率高并且质量能得到保证。但是, 要将不同的信息系统整合起来, 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涉及面广, 技术要求高, 实施难度大, 整合得不好反而降低原来系统的作用, 甚至导致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失败, 所以信息整合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瓶颈。企业具体采用什么整合技术和整合解决方案, 这有待于以后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 健 于 洋:CRM与ERP的整合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1) :15~18

[2]夏 虹 姜大志:ERP与SCM的集成[J].商场现代化, 2007, (1) :131~132

[3]周至明 闫 鑫:PDM与ERP集成研究及其实现[J]. 工程机械, 2006, (2) :4~8

服装企业营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篇5

袁铁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摘要:信息化在现代企业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公司、制造企业还是消费者都不能离开信息的支持而独立存在。所谓信息化就是对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反映,信息化包括消息、知识、数据、情报、信号等,这就需要企业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及网络对销售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处理、加工利用。销售组织的建设为销售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这些来辅助销售管理活动进行,使企业的销售活动能够良好稳定的进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资本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使得中国企业的业务模式、市场拓展、管理营运、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都在期待着突破,通过创新和变革带来新的竞争优势。面对挑战,我们都期望信息技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之一。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继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信息化 服装 营销 管理

一、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二、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1、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2、信息化管理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3、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我国与国外服装企业营销的现状

1、“拍脑袋”式的营销决策

2、“命令式”和“放鸭式”的销售管理

四、营销信息管理“一团糟”

1、企业在信息管理上的两种倾向

2、形成营销信息管理的两种原因

五、应对现状的策略

1、重新塑造品牌内涵

2、启用品牌文化形象大使

3、推动一系列网络营销方案

4、推动经销商开设体验工作室

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的实现,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检验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企业和部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化既是社会需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转变。为适应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就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建设。

完整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应该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活动。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一直把管理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等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方向、预定规则运行,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这会导致企业管理长期以来半死不活、效率低下的情况。

如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必须摒弃以前滞后的管理模式,大胆探索,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以赢得竞争。而信息化建设,将对企业管理创新起到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见在服装营销管理过程中,谁掌握了服装信息,谁的营销能力可能就会大幅度提升。在市场持续低迷的当下,基于服装信息管理的营销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管理创新要求企业创新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以及知识等环境而变化。而且,它还要求整个组织及其成员能不断学习知识、分享知识和利用知识,把创新作为在企业中的主要活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是赢得竞争的根本保证,创新管理是企业未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它能够帮助企业由单项创新向综合创新发展、由个人创新向群体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全面创新。

二、信息化管理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运作透明化,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难以监控等问题,从而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生产能力低下、组织机构冗余等问题。同时,它还可以指导促进企业内各部门、各环节的沟通和协调,帮助企业收集外部、内部信息,经过研究和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使得企业全面发展。

三、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信息社会,企业的取胜必须依靠信息与创新,信息与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工程已经不仅是企业的效益工程,更是企业的生存工程,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势必会被市场淘汰

可见信息化不单单是办公自动化,更不只是一套软件,它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必然过程。我们要打造中国百年企业,就必须在这条路上走得快、走得稳、走得好。

信息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大家长期不懈的努力,最终能使企业有一个质的飞跃。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从耕耘到收获再到耕耘的转变过程,有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的加入,才能发现我们的不足,我们才能作大作强,我们才能走到强者的前列。也只有到达了顶峰,我们才又能发现,原来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好,还可以攀上更高的顶峰

我国服装企业营销的现状

一、“拍脑袋”式的营销决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很短,很大程度上来自营销管理职能发挥不足。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任何企业都有两项职能,也仅有这两项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而营销结果如何,很多时候在营销决策时已经显示出来。

很多中小企业的营销决策都是机会主义,“模仿跟风”和“炒作概念”是中国服装业的专长,缺乏系统的市场研究和论证。企业在营销目标制定、新产品上市、区域市场开发、广告传播等方面往往是“拍脑袋”式的。中国服装企业的“拍脑袋”式决策,一方面由于国内企业数量比较多,规模比较小,普遍缺乏竞争力,短视行为和快速“致富”心理存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缺少科学决策的体制和方法。例如国内服装企业开发一个新产品可能只需要2、3个月,而国外品牌开发一个新产品则需要3、4年,可见两者在营销决策上的差异。

二、“命令式”和“放鸭式”的销售管理

“命令式”销售管理是很多企业普遍采取的管理方式。对营销总监,老板不断下命令,从营销目标到单个营销事件,老板亲自发号施令。对营销团队,营销总监将老板命令“技巧”处理后,放大地、严厉地传递给各级业务人员。营销团队很多时候“敢怒而不敢言”,很多真实的意见和想法不敢表露,只能被动地、消极地执行。在命令式管理下,营销团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动性,而是听命令便行事,表面上营销结果是营销团队负责任,实际上变成了领导在负责任。“命令”一旦取代了“授权”、“指挥”和“沟通”,企业的营销管理体系就不合理了,一潭死水的营销氛围下,营销效率和效益会大大降低,而企业营销成本会大大增加。

“放鸭式”管理也是企业销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业务人员一旦回到市场,公司对他们的管理基本没招,仅通过报表和电话是无法了解市场真实情况的。身在外,心在外,行为自如,业务人员的工作状态如何,企业根本无法掌控。人员能力强、责任心强,客户好,则市场兴隆,成为“重点市场”;人员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如果客户再有问题,则市场矛盾突出,成为“钉子市场”或“垃圾市场”。

无论“命令式”管理或者“放鸭式”管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上下级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公司也缺少有效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营销信息管理“一团糟”

目前企业在营销信息管理上有两种倾向:

一、是什么信息都想收集;

二、是认为信息不重要。现实情况要么就是经常填写各种报表,下发各种调查问卷,把营销团队“烦死”;要么就是没有什么报表,把业务人员“闲死”。很多企业都是在两者之间徘徊,知道销售团队不反馈信息是不行的,但又不知道该收集哪些信息,就是销售团队反馈上来的信息也不知道如何分析利用。业务人员填写的报表、报告,到了公司层面就束之高阁,没有反馈,久而久之,业务报表、报告的质量越来越低,弄虚作假现象特别突出。

总部不知道需要什么信息,区域不知道反馈什么信息,有了信息不知道如何分析利用,很多企业营销信息管理“一团糟”。

营销信息和营销决策、销售管理成了两张皮。信息具有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可处理性、价值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和真伪性等特征,企业需要加强管理。

营销信息管理混乱实际上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信息管理制度的缺乏或者不合理,二是企业营销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其中营销管理体系的不健全起到决定作用。无论是营销目标制定、新产品上市、品牌规划、市场监督、绩效考核等南帛湾管理机构见意各企业都必要的了解市场信息

服装作为一个面向跨地域经营的商品,因此服装企业对营销渠道的有效管理,也就成为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概括的说,服装营销渠道主要的终端组成可以分为:

1、分公司和代理商;

2、专卖店和加盟店;

3、商场的柜台场地。三类营销机构在角色及履行职能方面各有侧重,分公司或代理商起到了地区的物流中、促销中心及管理中心的作用;专卖店作为特许经营方式更多的体现在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及在客户二次消费时产生心理暗示的作用。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消费市场的转向,三类营销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也重新赋予了新的含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从服装行业营销渠道的转变中可以看到: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销售环境的改变、消费群体购买意识的提高,迫使中间商、终端零售商、商业辅助商这些销售终端环节进行了巨大改变,并且促使服装企业自下而上的改变或整合原有营销渠道。企业作为整合的主体,为了达到更好的整合效果,逐步改变其原有的单边思维模式,统筹考虑资源的优化、销售梯队的配合、完善营销政策、关注零售终端的反馈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营销手段。根据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营销实践经验、市场环境的新变化,以及从众多终端营销渠道的变革中,服装企业选择了一种脱胎一传统金字塔式的营销渠道结构,利用原有资源配以最新的营销理念,结合科技发展的成果,适合于市场环境的新型营销渠道模式。

一、重新塑造品牌内涵

我们重新提炼出产品独特的销售卖点,重新设计、升级了品牌LOGO和VI系统,给直销模式下几个子品牌贴上“文化标签”,即运用品牌背后的故事赋予品牌新的灵魂,而且故事的背景正好贴合其市场定位23到33岁的女性白领,这些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出生的女性消费者有较强的个性需求,追求高品质、有文化内涵的小资生活,品牌故事能让直销员和经销商在介绍产品的时候有很好的切入点,用故事来引出产品的功能和效用,要比冷冰冰的单刀直入和产品演示更能引发顾客心灵的共鸣,容易取得极大的情感认同,为促成销售更好地搭桥铺路。

二、启用品牌文化传播大使

通过市场部人员的宣导和培训,挑选聘用了具有亲和力、影响力和广泛人际网络的业务员、团队领导人作为公司的品牌文化大使,颁发公司最高层领导亲笔签字的精美聘书,还有与高层的合照,这些东西让他们可以在展业的时候向顾客展示,摆放在工作室的办公桌或挂在墙上,都能起到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借此向市场强势传播品牌文化。

通过公司的组织和策划,以及品牌文化大使的参与下,开展一系列与品牌有关的营销活动如《生命中最感动的第一次》有奖征文、《平淡最真的生活》摄影比赛等等,获奖作品均刊登在公司内部刊物和网站、论坛等,广泛传播到市场的每个角落,极大地调动了市场对品牌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三、推动一系列网络营销方案

从L公司的资金实力看,与其像安利、雅芳那样花大钱到收视率高的电视台打广告、请代言人,不如多花点精力在互联网营销上寻求突围。由于市场定位决定了消费者大多是经验丰富的网民,而且面对日益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网络低价销售,尽早实行网络营销是大势所趋,但由于互联网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要很好地控制并不容易,所以更需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的一面,就是“精准”和“互动”这两个功能。首先,要做到精准营销,必须明白目标消费者在哪里,他们通常会用什么互联网功能,基于此,我们在人气较高的直销论坛、直销门户还有部分白领的生活频道作了链接广告,链接的对象都是互动营销的活动主页,以此吸引更多眼球。

第二,鼓励经销商以上级别的客户在淘宝等C2C网站开网店,并且通过官方宣布专卖店和网店实行统一价格销售,凡是购买了低价产品的顾客将不享受售后服务,揭露低价销售者经公司核实之后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而违规操作低价销售的业务员、经销商公司将被处以重罚,甚至取消销售资格,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整顿了市场秩序,网店和经销商们营销目的的不再是价格,而是服务速度和质量。

再者,在互动营销方面,启用了粉丝论坛、即时沟通的QQ群、最美博客空间秀、品牌广告词有奖征集、活动策划达人比赛等等,既拉动了销售又吸引了更多的新人加入,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蹿升。在这当中,都有大量的品牌文化大使参与进去,及时引导正面讨论,发现负面信息就会马上和公司公关部联系,做到防范危机于未燃。

四、推动经销商开设体验工作室

利用首次进货有折扣优惠的方式,发动有实力的经销商开设“体验工作室”,工作室的地点规定选择在企业办公密集的写字楼里,相对临街铺面来说,租金更低而且又靠近目标消费者,通过发传单、广告牌等指引消费者找到工作室,白领们可以在午休或下班的时候到工作室免费体globrand.com验或者购买产品,工作室也会不定时举办产品沙龙或小型培训活动。人性化的布置使得来工作室的顾客感到宾至如归,有家的舒适感,线下的亲身体验和网店销售形成了良性的互补。

另外,经销商通过自己的博客记录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描述每次体验活动的心得,甚至上传分享活动的照片、视频,这让新人能够从各方面很快熟悉团队作风,迅速融入团队的氛围。而且,团队领导人通过QQ、MSN,甚至是搜索引擎广告等各种社会化媒体工具取得了极大的影响范围,把“水泥+鼠标”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结语: 由于整个中国的直销业仍处于盘整规范的阶段,因此,中小服装企业首先要通过合法性审查,争取早日拿到直销经营许可证,方可大展拳脚。而对于中小服装企业来说,品牌营销是一项“优化原有直销模式、结合创新营销手段”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企业要按照品牌的定位和规划,对直销体系进行调整、创新并有效整合。任何企业的品牌策略都不能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条腿走路,向潜在市场多方位延伸。

中小服装企业在品牌推广上,一定要保证品牌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关注品牌背后的内涵,告别赤裸裸的、粗放式的手段,取而代之的是精耕细作、人性化的市场引导,利用强大的互联网工具,充分发挥直销应有的口碑营销、互动营销的功能,方能以小博大,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1】王伟: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探讨[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4(10)

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篇6

关键词 企业 档案信息资源 开发利用

一、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1、凝聚企业文化

企业的档案信息资源,记载着企业从创始之初的弱不禁风到成长为参天大树,记载着企业所面临的一个个困境,也记载着企业领导者一次次正确抉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历程,记载着企业的坚韧不拔、企业员工的同心协力、企业的不断创新等等,而这些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的档案信息资源就是这个企业的“史记”,就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根源所在。

2、积累经验教训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现有资源,而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教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企业也需要从发展历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之后的工作中规避类似问题的发生,让企业少走弯路,改进生产、管理、经营和销售方式。企业的档案信息资源,就是将企业所面临的一个个问题加以解决所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材料,企业如果能够经常性的翻阅档案信息资源,用现有档案信息资源来指导未来的工作,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风险。

二、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存问题

1、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从当前国内企业当信息资源的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依然延续着原始的手工封规整、封存和保管工作,不能与时俱进配备计算机等硬件设施,也不能配置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等软件设施,很难实现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而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需要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为基础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低,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低,无疑增大了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2、重档案信息资源收集而轻利用

档案信息的管理不仅仅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的封存,同时还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才是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全部。而反观当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大多只注重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归档和保存,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则重视不够,让宝贵的档案信息资源成为了装饰品,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3、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员队伍缺失问题严重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工作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养和保密意识,为了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一般而言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人员不作调整。但从国内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现状来看,由于岗位工资水平低,岗位工作枯燥乏味,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经常性人才流失、人才调动,这给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制造了很大阻力。

三、提高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1、加紧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信息化建设

要想做好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就必须从规范好企业档案信息归档、保存等初期管理工作,必须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的信息化。一方面,企业应为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人员配备专门的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另一方面,企业应与软件公司、网络公司合作,针对企业特点制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软件,设置企业内网,在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

2、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成果运用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贡献上,如果企业一味的收藏信息资源而不能够加以充分利用,那就好比是埋在地下的宝藏,虽然贵重但很难实现其价值。所以对于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而言,不仅仅要注重平时企业档案信息的收集、归档,同时还要注重档案信息归档后的开发与利用,养成开展工作先查阅档案信息资源的良好工作习惯,少走不必要的弯路。

3、加快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员队伍建设

一方面,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企业应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引进专业开发利用人才,提高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加强人才的培训工作。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着力提高其职业道德,提高其保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政治素质等,保证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企业信息系统资源池设计 篇7

关键词:资源池,信息化,虚拟化,资源调度

随着企业信息化工作不断深入, IT系统规模不断扩大, 硬件设备快速扩充, 带来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幅增加了机房空间、电源、空调等基础设施资源的消耗, 造成基础环境频繁新增和扩建。二是增加了信息系统复杂程度, 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加大了运行维护难度。三是资源利用不充分, 相当一部分服务器负载率较低, 新建业务系统还要再新增服务器, 造成资源的浪费。

随着应用、数据不断增多, 服务器数量也逐年增加, 服务器端在管理、日常维护方面的需求逐渐显现。针对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服务器维护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等特点, 基于云计算、虚拟化等先进信息技术开展信息系统硬件资源池建设工作, 将提高硬件资源利用效率、节省机房空间、降低运营成本、加强硬件资源建设管控能力、提高应用系统部署效率, 降低应用系统对物理服务器的依赖性。

1 设计原则

通过采用云计算、虚拟化、资源调度等技术建设实施信息系统硬件资源池, 资源池的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满足业务需求:资源池作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要为业务应用提供资源使用服务, 因此资源池的设计一定要结合业务的发展战略, 满足企业当前的业务现状以及未来业务发展需求。安全性和可靠性:资源池建设过程中, 必须遵循企业相关的信息系统安全和运行管理规范, 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在技术和方案的选型上也要体现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以保证整个系统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可扩展性:在资源池建设过程中, 需要加强系统的资源动态扩展、资源快速供应、资源灵活调配等方面的设计, 使之成为一个易扩展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可靠性和可用性原则:资源池各部分的设计方案满足高度的可靠性要求,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 必须对整体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规划、整体和各单元不存在单点故障隐患, 保障在业务系统出现重大故障后能迅速恢复。此外, 还应避免关键性资源形成瓶颈影响整体业务的正常运转。

2 设计方案

2.1 总体目标

实现对现有部分信息应用服务器资源的整合, 以资源池形式支撑信息应用的资源需求, 优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维管理模式, 提高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按需分配、统一管理、动态调度能力, 充分发挥设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能耗, 实现物理资源虚拟化、软件资源标准化、资源调度自动化、资源服务一体化, 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管理水平[1]。

2.2 总体架构

信息系统硬件资源池总体采用集中管理、分布服务模式:

图中包括服务器池、存储池、配套网络、云资源管理系统和介质库等要素体现在一个统一的视图中, 资源池基础架构包含:

1) 服务器池的设计, 进一步细分为x86虚拟化池、小型机池和X 86物理机池等;

2) 存储池设计, 存储网络、备份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3) 配套网络措施的设计, 主要围绕着资源池动态环境对网络的要求。

具体如下图所示, 根据目标架构设计要求, 信息系统硬件资源池包括网络域、存储域、服务器域, 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地支撑资源池的功能。

2.3 逻辑架构

根据资源池资源分区要求, 资源池划分为x86虚拟化池、小型机池和X 86物理机池。

X 86服务器适合大规模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将有效提高X 86服务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小型机适合用于计算可靠性、吞吐量高的O LTP/O LA P等数据处理服务, 小型机主要通过硬件分区和逻辑分区等机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X 86物理机池用于支撑那些不适合入池虚拟化的应用和应用组件 (应用和应用组件包含特殊硬件或者对于IO资源开销非常大则不适合入池) 。

资源池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

2.4 物理架构

资源池将纳管多台X 86服务器, 资源池物理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

2.5 服务器设计标准

资源池建设的重点就是服务器域的建设, 根据目标架构设计, 服务器域主要包括物理主机、虚拟机、操作系统、平台软件和高可用应用支持。

1) 利用虚拟化技术整合物理服务器, 建立资源池实现资源动态分配;

2) 利用虚拟化技术创建虚拟机和弹性添加主机实现业务的弹性扩展;

3) 利用虚拟化群集技术实现业务连续性和高可用性;

4) 已有虚拟化池保持不变

X 86服务器虚拟化采用专业的虚拟化软件, 如V M w are v Sphere产品。

X 86服务器虚拟资源是指在X 86服务器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引入虚拟化层, 将一台物理服务器从逻辑上划分成多个虚拟服务器。每台物理服务器构成一个可划分的资源单位[2]。

IB M小型机可部署N IM服务器实现软件自动化部署及操作系统分发, 并通过H M C实现远程管理;同时, 对于H P小型机部署Ignite服务器实现软件自动化部署及操作系统分发;

2.6 网络设计标准

资源池的网络分为应用网、管理网为实现网络相的互隔离和每个网络的高可用及高带宽。通过采用虚拟交换技术, 将承载不同应用业务的虚拟机划入不同子网, 实现各应用系统的安全隔离。通过V LA N将虚拟机划分为不同区域, 实现分区分域的要求。

每台物理主机上均使用2块千兆网卡设为冗余, 并将应用网、资源池管理网网划分为不同的V LA N。同一个虚拟交换机上的不同物理网卡/口连接到不同的物理交换机上, 避免单点故障, 提高系统可靠性。

信息系统硬件资源池的网络构成有别于传统网络, 其自身不仅包含传统物理网络部分, 同时也包含虚拟网络结构以及虚拟网络与实体网络所交互的部分。

传统网络互联对象是物理服务器的网卡, 在资源池中, 物理服务器被虚拟化为虚拟机, 物理网卡也被虚拟化为虚拟网卡 (v N IC) , 因此在资源池的网络互联将演变为面向虚拟机的互联。虚拟机与物理服务器相比, 有着规模大、动态迁移等特点, 这将对网络的性能、规格、安全策略及管理等多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与传统网络相比, 网络资源池具有较大变化:

1) 网络对象涉及实体物理机、虚拟机, 存在从物理服务器到虚拟服务器的互联;

2) 资源池安全边界模糊, 计算资源会随时进行调度与调整, 网络安全从静态实体安全延伸到动态虚拟安全;

3) 网络资源与存储资源、服务器资源统一交互, 全局调度和资源分配, 涉及从孤立管理到智能联动管理。

从系统部署、运维以及系统硬件使用最大化等方面考虑, 资源池网络设计中, 将网络划分为应用网、管理网, 两个网络相互隔离, 且每个网络应具有高可用性及足够的带宽。

应用网是运行在虚拟机和非虚拟化的物理机中的应用系统对外提供服务的专用网络。

管理网是资源管理层的云资源管理系统和资源控制层的主机虚拟化及控制调度系统对资源池中各虚拟/物理机进行通信监控、虚拟机迁移的专用网络。

2.7 存储设计标准

通过基于硬件的存储虚拟化系统将网络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集合起来协同工作, 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 并根据业务系统的存储需求, 提供相应类型的存储服务。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集合协同工作的前提是实现对企业现有存储的统一管理, 通过存储虚拟化技术实现异构存储的统一管理。

为实现虚拟机可以在不同物理主机之间在线迁移, 虚拟机数据应部署在共享存储中。同时为保障数据传输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每台物理主机需配置2块H B A卡并通过两台光纤交换机与共享存储连接。

2.8 安全设计标准

依据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信息安全防护共包括四个层次:边界防护、网络防护、主机防护、应用防护[3]。资源池安全规划主要是针对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及虚拟机安全。

2.8.1 网络安全

资源池网络划分为相互隔离的应用网、管理网。在应用网中, 采用V LA N技术和M A C地址保护实现虚拟机的安全。管理网通过采用虚拟交换技术, 将承载不同应用业务的虚拟机划入不同子网, 实现各应用系统的安全隔离以达到应用系统二级等保要求[4]。资源池模式下的网络边界防护包括防火墙安全与入侵防御、网络访问控制、高级行为分析技术以及威胁检测引擎等内容。

2.8.2 主机安全

主机是虚拟机运行的载体, 控制着所有的硬件, 并调度虚拟机之间的硬件资源分配, 因此采取如下措施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对系统的基本要求[4]:硬件冗余配置, 采用双电源、双H B A卡、双网卡等;及时安装升级虚拟化系统软件补丁, 仅使用原厂提供的升级包;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仅打开必须的端口, 严格限制在管理虚拟机所需的A PI;操作系统用户口令复杂度策略, 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 限制非法登录次数, 限制同一用户连续失败登录次数。

2.8.3 虚拟机安全

虚拟机是运行应用程序和客户机操作系统的容器。在设计上, 所有的虚拟机均互相隔离。通过此隔离, 多个虚拟机就可在共享硬件的同时安全地运行, 既确保能够访问硬件, 又保证运行不受干扰。没有虚拟机管理工具系统管理员明确授予的特权, 即使是在虚拟机的客户机操作系统上具有系统管理员特权的用户, 也无法突破该隔离层来访问另一台虚拟机。如果某个虚拟机上的客户机操作系统运行时发生故障, 则虚拟机隔离将确保同一台主机上的其他虚拟机可以继续运行。

虽然虚拟机本身具有一定的隔离性, 但其本质与物理机相类似, 为防范安全风险, 同时应满足主机的安全要求。

2.8.4 应用安全

应用安全主要包括主机虚拟化管理系统安全及云资源管理系统资源调度适配器安全。主机虚拟化管理系统安全保障管理系统用户身份真实可信, 防止恶意用户、非授权用户访问;云资源管理系统资源调度适配器安全保障用户传输及交互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

为防范主机虚拟化管理系统安全风险, 同时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对系统的基本要求, 应遵循统一的安全策略, 可采取如下措施:用户口令复杂度要求, 应用软件不采用明文存储口令数据;启用应用系统登录失败处理功能, 用户登录错误锁定策略;设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系统文件及系统配置信息的访问并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开启系统的审计功能, 对系统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安装虚拟化管理系统的主机必须采取虚拟机安全所规定的安全措施。

为防范云资源管理系统资源调度适配器安全风险, 应遵循统一的安全策略, 同时需采取如下措施:云资源管理系统和资源调度适配器之间采用SSL来实现会话初始化验证以及敏感信息字段加密;云资源管理系统和资源调度适配器之间通过心跳线机制确保应用系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 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安装资源调度适配器的主机必须采取虚拟机安全所规定的安全措施。

3 结束语

基于云计算、虚拟化等先进信息技术的资源池建设, 将提高企业硬件资源利用效率、节省机房空间、降低维护成本, 提高对硬件资源管控能力, 提高应用系统部署效率, 灵活性, 降低应用系统对物理服务器的依赖性。

参考文献

[1]雷万云.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 (美) 斯穆特等著, 潘怡译.私有云计算:整合, 虚拟化和面向服务的基础设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3]雷万云.信息安全保卫战——企业信息安全建设策略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篇8

一、引进知识管理模式, 建立标准化体系

知识管理就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 在知识的获得、创造、创新等过程中都能不断地回馈到这个系统当中, 形成一个永不间断积累知识的循环, 作为组织管理的智慧资本, 有助于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档案部门同样适用知识管理模式:首先, 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整合企业内部的所有档案信息, 形成企业内部的档案积累;其次, 这部分档案信息一定要在企业内部做到有效的共享, 使得每一位档案利用者都能够利用到这部分档案;再次, 需要档案部门去建立一个交流平台, 收集利用者对于档案信息的满意程度, 形成反馈机制。同时, 必须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标准体系, 才能发挥出其潜在价值, 为企业经济建设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有用的信息。对于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应该保证前端控制, 在文件形成时就规定统一格式, 尤其是电子文件, 统一用PDF格式保存和提交, 以实现资源共享。

二、重视先进技术手段, 提升档案部门价值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打破传统纸质档案的束缚,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将载体与内容分离开来, 实现信息的高效管理。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 对企业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化、共享式的管理, 发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用, 满足于企业各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高效、准确、方便的要求, 适应企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以往企业管理中对于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 档案部门一直处于松散管理状态, 未能体现出档案部门的重要作用, 致使在改革、改制过程中档案部门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为提升档案部门价值和地位, 应对企业档案部门进行重新整合, 整合后的档案部门一定要从自身出发, 开发出有价值的档案产品, 间接地为企业盈利提供服务, 这样才能使得档案部门受到领导重视, 稳定档案部门人员及分工, 做到档案开发的前后连贯。对于如何统一档案的形式, 做到有利于开发利用, 就需要从档案产生部门和档案保管部门两方面考虑。对于档案产生部门, 应当组织部门的工作人员学习档案相关知识, 明确档案的价值和整理档案的方法, 使档案在产生之初就具备统一的形式;对于档案保管部门, 需要从多视角来组织档案信息资源, 进行档案的编研, 形成系统的档案产品。

三、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为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保障

市场经济条件下, 档案信息资源的正确合理利用, 对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企业中必须强化法制意识, 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使档案事业健康成长,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第一, 依法强化档案管理体制, 加强档案执法监督, 切实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与专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 制定群众性的档案违法举报和有关奖惩制度, 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制订档案利用监督措施, 使档案既得到充分利用, 又保证《档案法》和《保密法》的实施, 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维护《档案法》的严肃性, 有效制止档案信息资源的破坏和流失, 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与安全。第二, 依法利用好档案。要充分利用好向社会开放的档案, 按严格的程序利用好未开放的档案, 使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档案管理要有制度, 档案的收集、归档、分类、组卷和编目等要有程序和制度, 尤其要做好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 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制度, 找出工作薄弱面, 加强岗位工作责任制。第三, 依法优化档案软、硬件建设。各企业应把加强档案法制宣传工作, 组织各种档案业务培训, 增强企业档案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企业正常管理轨道。

四、提高整体素质, 培养一支复合型档案工作队伍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与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形势下,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 档案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较高的思想和政治觉悟, 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档案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参加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适应时代的要求, 具备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职业道德, 想企业之所需, 急企业之所难, 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第二, 档案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具有现代知识结构。既要有档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还要有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与技能。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 不断提高、充实完善自己, 培养科学管理档案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适应档案开发利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汤玉英.温小英.浅析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北京档案, 2010.4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篇9

一、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它原始地记录了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对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和历史面貌、为企业发展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档案记述和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行政管理、组织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财务审计、人事劳资以及会计及产品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基本建设、设备仪器等重要内容,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例如企业档案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在实施技术改造时,科技档案作为一种技术资源,它的开发利用,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处理产权纠纷时,它可以提供历史凭证;在判明是非曲直时,它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合法权益;在进行企业资产评估时,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企业档案是企业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宝库,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不因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变化,这就为我们开发档案这一重要信息资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企业壮大竞争实力振兴发展的需要

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越来越成为比资产更重要的资源。企业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企业要壮大竞争实力,振兴发展,就要大力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从企业档案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例如:我公司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主动为企业、为生产、为一线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开发利用档案,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我公司从1994年开始探讨对4台125MW和4台200MW机组全面改造方案,我公司综合档案科提供了汽轮机、发电机、锅炉及其辅助设备总图等大量有参考价值的科技档案,利用科技档案卷次共800余卷,从1997年至2001年,先后对8台机组进行了现代化技术改造,改造后的机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同类型机组的先进水平。通过技术改造,不仅延长了机组的寿命,使老机组焕发了青春,而且大大提高了机组安全可靠性、可控性、可调性和自动化水平,增强了企业实力,对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迎接新世纪挑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改造中,以汽机通流部分改造为重点,对发电机部分、锅炉部分以及相应辅机进行了全方位配套改造,热控部分改DCS、调速系统改DEH纯电调,使机组综合技术装备和安全健康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并取得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

2、发挥档案的依据凭证作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例如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电公司)为了贯彻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政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华电力发展规划,决定关停拆除徐州电厂1-6号老机组,并利用1-4号机组场地建设2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目前,关停1-6号机组的申请已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机组拆除出售工作也已于2008年3月开始。在1-6号机组拆除与出售过程中,档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徐电公司“上大压小”项目筹建处拆迁部门在机组拆除前和参与机组拆除出售工作的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山东金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王军、闻陈军、吴永利、张开东、张鑫、李光忠等同志一同到公司档案室查阅了1-6号机组基建期的竣工档案和主机的设备档案,并以档案为重要依据,编制机组拆除方案,使机组拆除工作顺利进行。在1-6号机组设备拆除后的出售工作中,作为购买方的山东金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把档案视作机组出售的一个基础条件。当他们在徐电公司档案室看到保存完整、齐全、系统的档案,表示满意。正是由于1-6号机组设备档案保存的完整齐全,并可以与1-6号机组整体发电设备出售同时移交,能为购买企业今后设备的安装、运行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使山东金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愿意出2亿元买下1-6号机组设备。由此可见,完整齐全并管理良好的档案,在徐电公司1-6号机组拆除与出售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否则,1-6号机组设备只能作为废铁或报废设备处理。档案价值的发挥,使机组设备变废为宝,为企业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再如为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保护大气环境,完成江苏省政府和省环境保护厅下达的“十五”期末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防治计划,我公司在#7、#8机组配套安装烟气脱硫设备。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和我公司生运部、锅炉公司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到综合档案科查阅了0308-8266-1、0308-8835-1、0307-8022-17、03-839-01、03-836-00等有价值的科技档案,为改造工作的前期初步设计、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7、#8机组安装脱硫装置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145吨,脱硫洗涤塔具有50%的除尘效率,烟尘排放浓度可进一步降低,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因此项目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又如2000年10月,山西省某煤矿二位同志来我公司要求查阅1995年和1996年两笔煤款未收到,要求徐州发电厂支付此款。我公司财务部同志来到综合档案科查1995年度(431-1、8、9、17)、1996年度(431-6、7)燃料明细帐及1995年度(433-199、200)、1996年度(433-3、4、5、6、37、99、149)会计凭证档案,我公司分别于1995、1996年度向对方已付过款,使对方承认了此款已汇出这一事实。为我公司挽回了经济损失。

3、提供档案为企业经营决策、查处经济案件、惯标认定、编史修志等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2002年12月我厂朱厂长借阅徐州发电厂征地实况及红线图以及#1、#2灰场等处征地问题的批准通知书及协议书等(0300-8030-1、8、9),为领导关于我公司机组扩建提供了参考。再如1997年我公司编写《徐州发电厂志》,厂编委先后调阅了综合档案科大量档案资料(89-073-45、92-601-01、02等)编写厂志共查阅各种档案案卷202卷次,复印资料近5000张,为厂志的顺利完成立下汗马功劳。

4、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做好资料汇编

我们坚持调查研究,确立实用、可行的编研课题,做好经常性的资料汇编工作,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各项管理需要。几年来,我公司档案管理人员自己编研或与有关部门合作完成了《生产经济统计指标分析》、《历年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汇编》、《科研成果汇编》、《安全经济指标分析》等22种165万字的编研材料,其中,通用性编研资料17种,深层次编研资料5种,同时还编制了检索工具28种161册,对生产经营等管理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如《电气设备铭牌手册》、《征地文件汇编》等,都成为了管理人员日常办公离不开的工具,深受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

三、怎样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对档案工作质量的有效检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部门的中心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服务呢?

1、树立服务意识,增强效益观念

企业的需要,是企业档案存在的前提,企业是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档案工作也必须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和位置,坚持服务宗旨,在服务中求生存,在提高服务质量中求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利用需求,尽可能多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员工认识档案的价值,感到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效益经济,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任何活动都要服从于效益原则。拥有用户是档案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最初“重藏轻用,以藏为主”的观念一直到今天还在一部分档案工作者的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我认为档案部门可以借鉴一些服务行业的做法,开展优质服务、规范服务、承诺服务,改良服务态度,提高查全率、查准率,使利用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重新强调档案机构的服务性宗旨是十分必要的,即要“一切为了用户”。以档案用户为中心,积极开展各种深层次的档案信息服务。近年来,我公司累计利用档案材料6000多卷次,而且还以翔实的资料性和权威的原始凭证性,解决了多起经济纠纷,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档案管理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档案工作者是幕后英雄。要让人们认识自己、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取得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支持,首先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宣传,让广大员工了解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档案用户的档案意识强弱与否对档案利用很有影响。客观地说,目前企业需要利用档案的人并不少,但实际利用档案的人数并不是那么多。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少人缺乏档案意识,不懂得或者不知道利用档案。反之,经常利用档案的用户,其档案需求一般比较专深复杂,并且极力希望、要求业务水平较高的档案人员进行更深入的档案咨询服务。

档案部门必须借鉴现代企业的经营思想和市场营销观念,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具体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和举办档案展览、举办培训班、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加强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宣传,着力普及档案知识和提高企业员工的档案意识,逐渐改变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神秘感和陌生感,培养人们自觉利用档案的意识。同时教会人们怎样利用档案,交给人们打开档案信息宝库的钥匙。

3、加强档案人才培养,建立学习型的企业档案机构

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人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会有出色的工作,所以,优质的档案工作者将成为当代档案事业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我国档案事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上,更表现在档案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上。档案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档案事业是传承社会记忆、再现历史面貌的重要文化事业,而具有创新精神的档案工作人员又恰恰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把档案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建设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档案工作队伍。档案工作者是档案利用中不可缺少的、最有活力的、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档案工作者能否正常地发挥其整体功能,这不仅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之间关系的协调状况,同时还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努力建立学习型的档案组织机构。“学习型组织”是指有目的地构造相应的组织结构和战略,来实施和增强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强调了组织持续变化的特征。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组织的学习需求也越大。组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效率。通过组织学习,能够保持组织的革新能力,提高竞争力。

4、采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档案

受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企业利用档案信息的要求提高,企业渴求快捷有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与传统档案服务受时空、地域和服务方式等因素制约的矛盾突出起来,企业档案信息服务受传统档案服务框架的束缚,影响了用户利用档案信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户与档案部门以及用户与档案信息之间的距离拉大。一个档案室只作为阅读和储存档案的场所、维持开展传统档案服务一成不变,则不利于企业在最大范围内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利于实现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和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以现代化手段取代传统手工管理档案的模式。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等日常管理工作,实现日常办公的自动化;为方便利用、传输和联网,将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文件;以机读目录、光盘、多媒体等逐渐取代手工操作的目录和卡片;通过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密集存贮和快速检索功能,这些工作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基础。

档案信息管理自动化,是多媒体计算机、光电扫描仪、光盘机通讯网络等高新技术,将载体有纸张、胶片和磁性记录介质的档案转换成电子信息,建立起一个能对档案文献和档案目录中图、文、声各种形态的一、二次信息存贮、处理、检输出复制,融档案保护与信息处理于一体并能实现信息近、远程传递。在一定意义上讲,档案管理技术与设备自动化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础标志,计算机技术是实现档案自动化管理的主要基础。利用计算机及光盘技术对档案进行存贮、处理、检索、输出,目前已由探索变成了现实。清华紫光工程图档管理系统(电力版)是一套通过不断的开发、实施、总结和提高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适合于电力行业要求的工程图档管理系统。在我省电力系统中已经在连云港供电局、无锡供电局、扬州供电局、苏州供电局、南京热电厂、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了工程图档系统的实施,并获得了用户的好评。并且,它与电力系统现行的基于LOTUS NOTES的档案管理系统有无缝的连接。我公司新近购置了清华紫光工程图档管理系统,包括绘图仪、激光打印机、扫描仪、浏览器、软件等设备。

5、积极开展编研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逐步深入,在档案利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中之一即是档案部门对档案用户的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求档案部门提供档案原件,而且要求档案部门编写出他们所需要的参考资料;他们不仅要求档案部门提供原始的档案信息,而且要求档案部门要提供二次档案信息,甚至是深加工的三次档案信息。一方面档案人员要熟悉或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了解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及时、准确地把档案信息输送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和部门,及时解决和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另一方面,编研工作一定要紧密结合企业需要,从大量的档案材料中提炼出结论性、规律性的数据和论据,将其浓缩、概括,编篡出结构严谨、文字精练、系统完整的档案信息集合体。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人类精神财富的升华和再创造,是一项功在当今、利于后世的伟业。因此,要在实践中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做好企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是对企业档案部门和人员的基本要求。企业档案部门极其人员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发企业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发展服务。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发展服务,是现代企业制度中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档案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的。但如何使档案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本文对此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

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篇10

1.1企业信息资源的基本内涵。在当前我国的企业正处在转型的重要时期, 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方面显得非常重要, 这也关乎着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发展。企业的信息资源主要就是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经过一些有序加工处理并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在这一过程中就包含了竞争对手的信息以及内部的信息等[1]。

1.2企业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特点分析。在企业信息资源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市场的动态以及市场趋势和市场预测的信息, 在这一环节当中包含着企业的产品以及服务, 市场规划和市场支持的手段以及新兴市场的地域分析等等, 另外还有竞争性分析信息以及技术前瞻和分析信息, 客户信息, 人力资源开发信息, 财务以及利润分析信息, 企业管理信息, 企业文化等诸多的信息资源。在企业的信息资源的自身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 主要有对抗性和增殖性以及再生性, 超前性。

二、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在近些年我国的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首先就是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和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在当下的一些企业认为信息资源和其它的能源资源是相同的, 所起到的经济作用也是相同的, 但是实际上信息资源的储量是无限的, 企业对于信息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已经是愈来愈急迫, 在范围上也是愈来愈大。

另外就是在企业的管理信息的系统方面比较的落后, 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 我国的企业对于信息资源的重视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上却缺乏实施的动力, 在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信息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在信息技术的设备方面还比较的落后, 在合理的总体规划方面比较的缺乏, 并且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 由于我国的企业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所以没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 在企业的环境变化下的应对措施没能完善的制定[2]。在企业的信息收集方面还存在着相关信息少以及缺乏专业的信息人员收集信息, 硬件设施不完善等。

2.2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解决策略。在对企业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解决策略上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实施, 首先要使政府在宏观调控上进行有效的加强, 要能够尽快地制定或者是推动世贸组织制定的相关法律以及标准等, 在我国的这一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在宏观的整体环境还没有得到完善的形成, 所以要对宏观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加强调控。同时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商不断地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 主要是由于没有统一考虑数据标准以及信息共享的问题, 故此要能够在这一方面进行对法律进行完善, 要能够有效地引导企业整合资源, 对出现的“信息孤岛”现象进行有效的消除。

另外, 要能够加强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对信息资源的认识, 将其自身的管理素质进行有效的提高, 要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信息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加大对其的管理力度, 进而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得以提高。还要能够注重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及引进和任用, 在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的运作和应变能力方面进行加强。

最后, 要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信息资源, 并要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深度以及广度进行加大力度, 要能够运用知识管理来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我国的企业在经营管理的方式以及管理的理念方面在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在当下已经不能有效的适应, 所以要能够重视企业的内外部的资源整合以及对信息管理的能力进行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对我国的企业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 同时也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 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 加强企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科学以及信息技术重新的建立新的企业信息网络系统, 这将对我国的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摘要:在我国的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信息化已经和企业的资源开发利用得到了有效结合,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而信息化正是以信息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基础, 信息资源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 对其进行开发以及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主要就我国的企业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希望能够对实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信息,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速度测试系统下一篇:电镀含铬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