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办公建筑设计研究

2024-07-24

智能办公建筑设计研究(精选十篇)

智能办公建筑设计研究 篇1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 对建筑智能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要求尤为重要。针对不同的使用要求, 智能建筑出现了各种类型, 有智能学校、智能工厂、智能图书馆、智能车站、智能机场等, 在设计上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本文在此, 主要针对目前建设数量最大的智能办公楼建筑设计, 从建筑师的角度做以探究, 对智能化办公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特殊要求进行空间设计, 以期对其他类型的智能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启迪和帮助。

1 智能办公建筑的发展背景

智能办公建筑的形成除了经济、社会、技术及生活需要这些客观因素以外, 智能办公楼本身独有的一些特点也加速了其本身的发展。也就是说, 现代办公方式不仅仅需要办公建筑的智能化, 而且也适应这种智能化的趋势[1]。

信息在现代办公中的重要地位, 促使办公建筑必须智能化。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战场, 还是在商场, 信息往往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它通过调节人流、物流的数量、方向、速度、目标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以使人类劳动避免浪费, 从而释放最大潜能, 提高工作效率。信息交流越通畅, 则这种效率越高。因此, 现代办公比其他行业更加追求信息流通的高效性。

2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对智能办公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

办公环境是工业社会的产物。科技、管理、环境三者是不可分的。环境的改变, 科技是第一动力。新的共有策略, 不在乎空间形式和空间大小, 以适应知识经济新时代的环境形态。以下几个方面都对办公建筑的设计从功能到形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工作和生活共有空间的发展, 产生新的环境形态。为适合个人或合伙的小型事务所租用, 将空闲办公楼和库房, 改造成工作与生活共有型公寓。

现代电子通信技术, 使工作和生活环境能够双向互动。公司管理权下放, 人们不再拘泥于时间、空间限制, 可以在任何一个条件允许的地方, 以电脑网络、电话传真、扫描及打印机等进行工作[2]。

办公空间布局要具备私密和开放的要求, 随着使用者的不断变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要求建筑结构和建筑空间具有可变性和灵活性。

3 智能办公建筑的空间设计

智能建筑是数字化时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它己经给设计理念与方式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新发展, 还将从本质上或者说从更深入的层次上对建筑物的创作思维、建筑审美和建筑文化产生影响。作为建筑师, 我们的关注的重点不是智能建筑的设备、系统、布线等自动化技术层面, 而是从建筑设计角度, 对建筑本体的智能化、建筑与智能化的适应性, 智能大楼的环境影响及控制等层面的问题, 寻找对建筑设计共性的东西。

3.1 智能办公建筑的核体空间

高层建筑中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重要作用的“核”, 决定着高层建筑的构成模式。

l) 核体的布局形式。通过将核心筒和办公空间的不同组合, 可以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平面形式, 每个形式的特性如下所述[3]:

在设计中, 到底选择哪一种核体布局方式, 还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视具体情况而定。智能建筑中大量应用计算机和电信通信设备, 其光缆与电脑网络管道井、配线箱、中继装置等, 每层都必须设置三处以上才算合理。许多建筑设计为了满足机电设备经常变动的需要, 将“核”分散化, 分置多处设备用房和管道井, 以便于局部更改、结构抗震、避难疏散及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

2) 智能办公楼核体空间的规模。实际工程中, 在满足了消防安全检查、交通、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要将核体的规模控制在最小范围, 这是提高平面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智能办公楼中, 核体的规模将有所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其技术空间中的智能布线所需面积的增加而导致的。

3.2 中庭空间

智能建筑中插入一个或数个封闭或开放的中庭, 这种内部空间设计手法提供自然化的休息空间, 改善封闭的室内环境, 体现了建筑的气派和空间变化, 使得楼层间的自然通风换气成为可能并利用中庭节能。

3.3 办公等使用空间布局

3.3.1 决策空间

其空间面积、照度、家具和办公设施等建筑标准应很高, 以便于向决策者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工作环境与辅助决策支持手段。

3.3.2 会议空间

增设现代化通信与办公手段, 利用通信网络将分处两地的人, 通过声音与影像举行会议。设置于安静、无回音的场所, 面积大小与形状根据须能容纳所需的设备与人员、开会人员均须在摄影机范围内、都能看到影像与画面等条件的决定。会议坐席背面的墙面不可开窗或有强光, 空间形状及装饰能防回声, 使用隔声、吸声装饰材料。

3.3.3 接待休息空间

布置在靠外窗周边区, 设有谈话站桌, 内部设小会谈桌椅供员工协商交流。

3.3.4 办公空间

建筑平面布置合理、采光设计良好, 具有安全、健康、温馨、便利等特点, 配备先进信息环境、自动化办公条件。

以上布局形式只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 实际工程中的布置方式是千差万别的。相互紧凑是为了节省办公面积, 便于办公区内环境设备的集中和配管布线;合理分隔是为了减少交叉、避免干扰。

4 智能办公建筑的特殊功能需求及其专用空间设计要求

在智能办公建筑的设计中, 有一些与智能布线相关的, 具有特殊功能需要的内容, 相应地在建筑空间设计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有时被称为智能建筑接口环境要求, 对此建筑师应当有所了解并在设计中给予重视[4]。

l) 监控室。监控室内主要设置各类监视及控制设备, 如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设备、电梯运行监理所控设备、电源工作监近代设备等。监控室对环境要求通常较高, 要求与周围房间进行防火分隔, 室内照度应充足、均匀, 尽量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显示屏上产生眩光, 温温度亦应有一定控制。

2) 电信间。电信间是电缆在垂直方向及干线和水平通道在水平方向的连接点, 它包括有源语音设备、数据通信设备、终端区和交叉连线。建筑师要了解目前的弱电竖井并不单单是走线缆桥架, 它是楼层设置间。电信间的位置通常置于每层的中部, 距建筑的外缘距离宜均等, 以有利于电缆的进线与出线。

3) 电话程控室。由于智能办公楼内通讯量的大幅度提升, 对电话、传真等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智能办公楼内往往要独立设置电话程控室。它的大小应由大楼内的电话门数确定, 并应留有发展余地。为了缩短布线距离, 减小信号衰减, 电话程控制室宜设在五层以下。

4) 智能化布线方式及对建筑层高的影响。智能化布线是针对智能办公楼提出的全新概念, 它是智能办公楼的“神经系统”, 它不仅与办公楼内的自动化工作站息息相关, 和室内的陈设及装修紧密相连, 更和建筑物的层高、总高及主体建筑结构选型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小结

本文分析了智能化办公建筑的发展背景, 深入探究智能办公建筑的主要空间构成。通过分析计算机在智能办公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 明确了智能化系统所要求的一些专用的技术空间的布局和技术处理, 以此来更好的做好智能办公建筑设计。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建筑行业市场兴旺, 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认识到现代建筑必须要有智能化方面的建设内容。人们也认识到缺少智能化系统设计内容的建筑设计是不完整的。笔者结合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智能办公建筑发展背景的分析阐述, 明确了计算机对智能办公建筑的影响, 详细的对智能办公建筑空间进行设计研究。

关键词:智能,办公,建筑,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川窦志, 赵敏.建筑师与智能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87, 2003.

[2]谷口泛邦.办公楼[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49, 2002.

[3]薛志峰.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浅谈智能办公建筑的设计要求 篇2

【关键词】智能;办公;建筑;设计研究

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智能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需求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建筑,智能工厂、智能学校、智能图书馆和智能机场等,其在设计上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目前应用最多的智能办公建筑设计,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探讨和分析智能办公建筑设计,为其他类型的智能建筑设计提供启迪和帮助。

1.智能办公建筑的发展背景

智能办公建筑的形成除了经济、社会、技术和生活需要这些客观因素,智能建筑本身的一些独有特点也加速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说,现代办公方式不仅需要智能办公建筑,还须适应智能化的趋势。

信息重要的地位在现代办公中凸显,促进建筑智能化的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购物中心,信息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通过调整的人数、物流、方向、速度、目标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降低人类的劳动,并释放的最大潜力,提高工作效率。信息沟通越顺利,效率越高。因此,现代办公比任何其他行业更加追求信息流通的效率。

2.计算机应用对智能办公建筑的影响

办公环境是工业社会的产物。科学和技术、管理和环境是分不开的。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的共同战略,不在乎空间形式和空间规模,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环境。以下几个方面都对办公建筑的设计从功能到形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工作和生活的发展空间,创新的环境形式。为适合个人或小公司使用,将空闲办公室和仓库,转化为工作和生活类型的公寓。现代电子通讯技术、使工作和生活环境双向互动。公司管理权下放,人们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个计算机网络、电话、传真、扫描和打印机展开工作。办公空间布局应注重私密和开放,变化的使用者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和建筑空间应更加的灵活。

3.智能办公建筑的空间设计

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它已经把设计理念带来了的新发展,也将从本质或更深层次上对建筑物的创造性思维,审美和建筑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建筑师,我们不只关注设备、系统和线路等智能建筑自动化技术的水平,还要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构建建筑本身的智能化、建筑与智能化的适应性,智能大楼的环境影响及控制等层面的问题,寻找对建筑设计共性。

3.1智能办公建筑的核体空间

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和管道设备在一起,并发挥重要作用,决定着高层建筑的构成模式。

3.1.1核体的布局形式

通过核心筒和办公空间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平面形式,每个形式的特征如下:在设计中,选择哪一种核身体布局,也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这取决于具体情况。智能建筑中大量应用计算机和电信通讯设备,其光缆与电脑网络管道井、配线箱、中继装置等,每一层都必须设置上面的三个地方才合理的。许多建筑设计为了满足机电设备的需求经常变化,将“核”的多元化,分配多处设备和管道井,以便于局部更改、结构抗震、避难疏散及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

3.1.2智能办公大楼核体空间的大小

在实际工程中,在满足消防安全检查、运输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核体的规模应尽量缩小,这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提高平面利用率。在智能建筑中,核规模将会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技术在空间智能布线区域需要的面积更大。

3.2中庭空间

智能建筑中插入一个或多个关闭或或开放的中庭,内部空间设计手法可以提供良好的休息空间,改善封闭的室内环境,反映了建筑风格和空间变化,使得楼层间的自然通风换气成为可能并利用中庭节能。

3.3办公等使用空间布局

3.3.1决策空间

其空间区域、照度、家具和办公设施等建筑标准应该是非常高的,所以为决策者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工作环境和辅助决策支持工具。

3.3.2会议空间

添加现代的通讯手段和办公室使用长途通信网络,可以进行语音和视频会议。设定在安静的地方、减少回声,根据需要容纳的设备和人员来决定面积大小和形状、会议人员均在摄像区域内,可以看到图片和影像。会议坐席背面的墙面不得开窗或有强烈的光线,空间形状和装饰可以使用防止回声、隔音、吸音装饰材料。

3.3.3接待休息空间

布置在靠外窗周边区,放置谈话桌,内部设小会谈桌椅供员工交流。

3.3.4办公空间

建筑布局合理,良好的照明设计,满足安全、健康、温暖和方便等条件,配备先进的信息环境及自动化的办公条件。以上只是几个代表性的布局形式,实际项目的安排是不同的。紧凑是彼此为了节省办公空间,便于办公区内环境设备的集中和配管布线;合理的空间来分隔是为了减少干扰。

4.智能办公建筑的专用空间设计

智能办公建筑的设计中,存在与智能布线相关,特殊功能要求的内容,相应的建筑空间设计也有其独特的需求,被称为智能建筑界面环境要求,建筑设计师应当有一定的了解。

4.1监控室

监控室内主要设置各种各样的监视和控制设备,如火灾报警和消防设备、电梯操作监督工作的设备,电源控制的现代化设备。监控室环境要求较高,通常在房间内进行防火分隔,室内照度应该充足,尽量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屏幕上产生眩光的现象,对温度和湿度也需进行控制。

4.2电信间

电信间是电缆在垂直方向及干线和水平通道在水平方向的连接点,其中包括有源语音设备、数据通信设备、终端区和交叉连接。建筑师应理解当前弱电竖井不仅仅是走线缆桥架,它是楼层设置间。电信间的位置通常是在每一層的中部,距建筑物的外边缘的距离应适宜,以方便电缆的进线与出线。

4.3电话程控室

由于智能办公大楼通信需求的增大,对电话、传真等使用较多,智能办公大楼须独立设置电话程控室。房间的大小应取决于办公建筑内电话数量的多少,并应该留有发展的空间。为了缩短线路距离和减少信号衰减,电话程控室应该位于五层以下。

4.4智能化布线方式及对建筑层高的影响

智能布线是智能建筑提出的新概念,它是智能办公建筑的“神经系统”,它不仅与自动化工作站密切联系,和室内家具和装饰也联系紧密,同时也与建筑物的层高、总高及建筑结构主体相关。

5.结语

本文分析了智能办公楼的发展背景,进一步探索智能办公建筑的主要空间构成。通过分析计算机在智能办公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已经清楚一些特殊要求的智能系统技术、空间布局和技术处理,以更好地对智能办建筑进行设计。 [科]

【参考文献】

[1]吕超,张晶晶.办公建筑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2006(05).

[2]毛荣华.社会背景因素下的现代行政办公建筑空间类型转换趋势研究[J].科技信息,2011(13).

[3]黄杰.高层办公建筑形式设计中的优势和基本特征分析[J].科技风,2012(15).

[4]张险峰.浅谈宾馆和办公建筑的发展趋势和设计理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

办公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要点 篇3

关键词:办公建筑,智能化,信息设施,信息化应用,公共安全,设计要点

1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办公建筑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办公场所的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节能、环保、健康的办公环境是办公建筑智能化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关新产品的推陈出新,为办公建筑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和手段上的保障。

办公建筑是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物。智能办公建筑简单地说就是以办公建筑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及相关系统的最优化组合——系统集成,能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节能、环保、健康的办公环境的建筑。

2 智能化系统设计

办公建筑智能化设计宜由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等要素构成。

2.1 智能化集成系统

办公建筑宜配置智能化集成系统,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确保对各类系统监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管理,以实施综合管理功能,使各个系统发挥更大作用。

2.2 信息设施系统

信息设施系统宜包括通信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时钟系统和其他相关的信息通信系统。

办公建筑应配置通信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宜配置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时钟系统和其他相关的信息通信系统。商务、行政办公建筑还应配置卫星通信系统,金融办公建筑还宜配置卫星通信系统。

2.2.1 通信接入系统

通信接入系统根据办公建筑具体工作业务的需要,宜将公用或专用通讯网经光缆引人办公建筑内。可根据具体使用的需求,将通信光缆延伸至用户工作区。

对于出租或出售的办公建筑,由建设方和物业管理方统一建立通信接入系统,并将语音、数据等引人至出租或出售的办公单元或办公区域内。

2.2.2 电话交换系统

电话交换系统应根据办公建筑中各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工作业务实际需求配置,并预留裕量。

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初装容量宜按电话用户设计数量与预测近期发展的容量之和再预留约20%的备用量确定。

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系统设备的出入中继线数量应根据实际话务量等因素确定,并预留裕量。宜按交换机容量的8%~10%考虑,特殊情况按15%~20%考虑。

办公建筑物内所需的电话端口应按建设单位实际需求配置,并预留裕量。建设单位无法提供需求时可按办公用面积每5~10m2不少于2对电话线配置。

2.2.3 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应符合各类办公建筑网络业务信息传输的安全、可靠和保密的规定进行分类配置;重要的网络系统设备应考虑冗余性、稳定性及系统扩容的要求。

出租或出售办公单元内的信息网络系统,宜由承租者或入驻的业主自行建设。

建筑物内流动人员较多的公共区域或布线配置信息点不方便的大空间等区域,宜根据需要配置无线局域网络系统。

2.2.4 综合布线系统

(1)行政办公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楼内各类信息传输时安全、可靠和高速的要求,应根据工作业务需要及有关管理规定选择配置缆线及机柜等配套设备,系统宜根据信息传输的要求进行分类。对于有保密(或较高安全)要求的部门或单位的内网(或专网)和外网两个网络,其布线系统应是相互独立的,线路敷设不得共管共槽,为防止信息在传输通道中泄露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信息插座的配置可按实际需求确定,当网络使用要求尚未明确时,宜按下列原则配置:

采用铜芯对绞电缆组网,每个工作区(可按5~10m2估算)设置1~2个单孔或一个双孔的信息插座,每个信息插座配置一根5类或5类以上的4对对绞电缆,电话网干线宜选用3类大对数电缆,每个信息插座至少配1对对角线,数据网干线宜5类或5类以上电缆,每24个信息插座配2对对绞线或每个集线器(HUB)至少配4对对绞线。

采用光缆和铜芯对绞电缆混合组网,每个工作区设置2个或2个以上单孔或一个或以上双孔的信息插座,每个信息插座配置一根5类或5类以上的4对对绞电缆,电话网干线电缆对数宜按信息插座所需线对的25%配置,或按用户要求考虑适当备用量,数据网干线每个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至少配2芯光纤。如有用户需要光纤到桌面(FTTD),光缆可经或不经FD直接从BD引至桌面。上述光纤芯数不包括配置所需的主干光纤数量在内。

(2)对于多单位共用的商务办公建筑,宜由各单位建立各自独立的布线系统。对于出租、出售的商务办公建筑,物业管理部门应统筹规划建设设备间、垂直主干线系统及楼层配线设备等。由于用户位置具有流动性或不确定性,工作区设计可采用设置多用户信息插座和集合点(CP)或转接点(TP)设计的方法:

多用户信息插座宜安装在墙面或柱子等固定结构上,每组多用户信息插座最多含12个信息插座,工作区缆线长度不应超过20m;

小型配线驾或配线盘,但不需跳线,也不接有源设备;同一水平配线电缆路由只允许存集合点或转接点宜安装在离FD不小于15m的墙面或柱子等固定结构上,可以采用在一个TP或CP;进出TP或CP的电缆对或光纤芯数1:1对应。

上述两种方案都难以实施时,可考虑进行二次装修时,综合布线系统与之同时实施。但应预留好缆线线槽及通道位置。

(3)对于金融办公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垂直干线系统和水平配线系统应具有扩展的能力。

2.2.5 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办公建筑需配置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以克服建筑物的屏蔽效应阻碍与外界通信,确保商务及金融办公建筑各类移动通信用户对移动通信使用需求。

对室内屏蔽移动通信信号的局部区域,宜配置室内屏蔽系统。

该系统一般采用将无线基站的信号,通过有线的方式引入到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盲(弱)区,再通过设在室内的小型天线将信号发送出去的方式,从而达到消除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盲(弱)区的目的。

2.2.6 卫星通信系统

金融类办公建筑需配置卫星通信系统,以满足对业务的数据等信息实时、远程通信的需求;应在建筑物相应的部位,配置或预留卫星通信系统的天线、室外单元设备安装的空间、天线基座、室外馈线引的管道和通讯机房的位置等。

2.2.7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办公建筑需配置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对需提供上网和点播功能的有线电视系统宜采用双向传输系统,向用户提供多种电视节目源,并根据各类建筑的内部功能需要配置电视终端。传输系统的规划应符合当地有线电视网络的要求。

2.2.8 广播系统

办公建筑需设广播系统,内容主要是公共广播系统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公共广播是满足业务及行政管理为主的语言广播要求;火灾应急广播满足火灾时引导人员疏散的要求。应急广播系统扬声器宜采用与公共广播系统的扬声器兼用的方式。应急广播系统应优先于公共广播系统。扬声器选用符合下列规定:

(1)走廊、门厅及公共场所的扬声器箱宜采用3~5 W。

(2)办公室的扬声器箱宜采用1~2W。

2.2.9会议系统

办公建筑内的大、中型会议室宜设括声、投影等音响、声光系统。根据需要宜设同声传译及电视电话会议的功能。

2.3 信息化应用系统

办公建筑的信息化应用系统需配置办公工作业务系统、物业运营管理系统、公共信息管理系统;商务办公建筑需配置公共服务管理系统;行政及金融办公建筑需配置智能卡应用系统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宜配置其他业务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系统。

2.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办公建筑需配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建筑物内的供电、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电梯、停车库的管理等机电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实时自动监测、控制和管理,确保所有设备处于高效、安全、节能的最佳运行状态。

2.5 公共安全系统

2.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般场所选用智能型火灾探测器,单一火灾探测器不能有效探测时采用复合型火灾探测器,高大空间等特殊场所可视情况采用红外对射探测器、线型光纤感温探测器、空气采样烟雾探测器等类型探测器。

对一、二类办公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机宜设有热备份,当系统的主用主机出现故障时,备份主机能及时投入运行,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预留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通讯接口,并宜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互联,实现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效的辅助手段。

消防监控中心机房宜单独设置,当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等合用控制室时,各系统设备应占有独立的工作区,且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机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备均应设在其中相对独立的空间内。

2.5.2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办公建筑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根据工程项目的建筑类别、建设规模、使用性质、建设投资和管理要求等实际情况,确定选择配置相应的系统。系统宜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等。

(1)入侵报警系统

办公建筑的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贵重仪表间和计算机中心等室内宜设入侵报警装置。

该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并能与出入口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联动。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从安全保卫管理考虑,办公建筑主要在出入口、大厅、财务出纳室、主要通道、楼梯出入口、电梯轿厢、地下停车场等部位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该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并能与出入口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联动。

(3)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对受控区域的位置按各种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对其进出实施实时控制与管理,并应具有报警功能。

办公建筑一般根据其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在楼内(外)通行们、出入口、通道、重要办公室、财务出纳室、重要库房、部门分隔等处考虑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

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在火灾确认后,应能自动解除所有安装在消防通道、防火分区隔墙、疏散楼梯及建筑物出入口处的门禁系统。

该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并能与电子巡查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联动。

(4)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应根据办公建筑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按照预先编制的保安人员巡查程序,通过信息识读器或其他方式对保安人员巡逻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记录,并能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

巡更点宜设于楼梯口、楼梯间、电梯前室、门厅、走廊、拐弯处、重点保护房间及室外重点部位。

该系统可独立设置,也可与出入口控制系统或入侵报警系统联合设置。独立设置的电子巡查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网,满足安全管理系统对该系统管理的相关要求。

(5)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应根据办公建筑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停车库的车辆通行道口实施出入控制、监控、行车信号指示、停车管理及车辆防盗报警等综合管理。

办公建筑的停车库宜设置停车库管理系统,在停车库出入口宜设置管理室。设计时,可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和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合理配置各项功能。

该系统可独立运行,也可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合设置。可在停车库(场)内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并与停车库(场)管理系统联动。该系统也可与安全防范系统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联动。

(6)机房工程

办公建筑一般设控制机房(消防、安防、设备管理),通信机房(信息设施、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

机房一般设在建筑物内首层或在地下1层(当建筑物有地下多层时)方便进出线的位置。

应注意需远离粉尘、油烟、有害气体、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场所,并不应直接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也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

机房还需考虑空调、通风、电源、接地等相关问题。

3 结束语

办公楼的智能化系统设计经常面临需求或标准与投资费用的矛盾,特别是待售或待出租办公楼需求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智能化系统的设置。设计时,应根据不同使用对象,在满足使用要求并符合规范的基础上,使系统设计最优化、合理、经济并充分考虑系统的灵活性。本文仅是作者对办公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一点粗浅理解,不妥之处敬请指正。E

注:●需配置;○宜配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智能办公建筑设计研究 篇4

本工程施工期3年,基础、结构各经过两个冬季两个雨季,装修施工经过冬雨季各一个季节,施工安排对工程质量和效益影响甚大。因本工程采用桩墙合一、盖挖逆作法等施工技术,形成周边无回填土局面,这样雨季周边墙体稍加高用以挡水,既节约用料又整齐可靠,保证了基础、结构施工顺利度过雨季。装修施工应抢在雨季前完成屋面防水层,并把正式雨水管线安装接至地面。冬季基础、结构施工均采用综合蓄热法,因工程地处闹市,场地狭小,现场不设搅拌站和锅炉房,冬季使用热商品混凝土,由搅拌站掺外加剂和确保混凝土温度。模板采用18mm厚高密度纤维板和12mm厚竹面板,能够满足低温非严寒天气要求,而在暂短的严寒天气,则主要以掺抗冻剂和加顶封闭保温等措施,保证冬施质量。冬季装修施工只安排室内立轻钢龙骨装石膏板、安装珍珠岩板、地下3层抹灰等项目,对于关系全局的设备系统试压则采取特殊措施强行于冬季完成,确保天气转暖后全楼顺利全面转入内装修。

二、雨期施工措施

(1)雨季前做好现场有组织排水准备,砌好基坑周边、地下入口处、电井

等临时挡水台,维修临时道路,找好道路排水坡度,修好路边排水沟。准备好雨季抢险物资,尤其要备足完好的排水泵。

(2)机电设备采取防潮、防雨、防淹措施,安装接地安全装置,机动电闸

箱、漏电保护装置要安全可靠。

(3)雨季前应对塔吊和其他垂直运输设备进行检查,其周围场地不应积水。

雨季要对塔吊轨道作沉降观测,检查脚手架有无沉陷。

(4)雨期施工应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并及时调整配合比。

(5)雨期进行室外装修时,应提前将雨水管一次安装到底,端部要加弯头,弯头向外。

三、冬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设专门冬施领导小组,全面控制冬施各方面工作。要加强对测温工作的领导,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掌握混凝土入模温度和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变化。如有特殊情况,要及时报告冬施领导小组。

(2)保证混凝土受冻前达到临界强度,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4Mpa,拆模时间以现场同条件试块强度为准。

(3)冬季进行室内抹灰、喷浆、油漆等施工作业时,施工温度不应低于5℃。

办公系列家具竹材设计研究 篇5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办公建筑的兴起带动了对办公家具的需求,并使办公家具成为家具行业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原材料结构、工艺结构、技术装备和专业化生产等方面的变革,促进了办公家具工业的快速發展。随着办公家具市场需求量的急剧增长和对品种、款式的需求向多元化发展,办公家具生产在原材料结构、工艺结构、技术装备、部件专业化等方面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一.办公家具企业设计与销售现状

目前我国的办公家具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逐渐形成门类,品种多样的形势,办公家具技术水平和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办公家具企业拥有巨大的生产基地,生产办公系列综合类产品,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强项。一般的,椅子、沙发类产品多为协作厂家生产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各有千秋,笔者介绍几个颇有影响力的办公家具企业,竹办公家具厂商可效仿和借鉴,趋利避害。美时以班台、班椅为最佳,生产“APEC”会议各国元首用的系列产品。主要营销方式为直销、特许经营商,这两种方式的效果收获甚佳。主要客户为金融系统、电信系统、知名的外资企业,如大型跨国公司、政府项目。震旦是台湾办公家具品牌,钢制办公家具是它的生产强项,是办公家具行业率先引进ERP软件实施公司内部管理的企业。主要营销方式为直销,经销商基本上不设在中国市场,有数千人的营销队伍,主要顾客有: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上海市政府、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电信、中国石油、中国华电、花旗银行、中央电视台、IBM、GE、LG、宝洁集团、微软、联想集团、新浪、百度、北京大学、中央美院、沃尔玛、诺基亚、索尼、可口可乐、肯德基等知名企业。圣奥办公家具是行业内自主研发的一座标杆,圣奥坚持“内外销并举,直经销共进”的原则,目前内销网点已经遍布全国二线以上城市。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及周边辐射区域设立直销分公司,采用“人人是老板”的责任中心模式,其他区域采用品牌授权的方式。这两种模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是今后办公家具领域中最具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销售模式。荣业的产品主要有板材、高档饰面板、办公家具、民用家具、宾馆成套家具、橱柜、沙发、地板、五金配件、新型零排放环保建材,产品远销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澳洲、南非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在近期的广州办公家具展会上率先推出楠竹系列办公家具,并获得最新材料奖。优比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较晚于震旦,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与震旦相似,钢制、屏风常为强项,油漆类产品较弱,多为外协生产。多款屏风为它所独创,但在大陆营销管理(主要骨干为马来西亚人)、推广方式、业绩影响远不及震旦。另有佛山日昌的代表作为“审判庭”系列产品;兆春的代表作为班台、会议台系列,几乎每次家具展都获金奖;光润主要产品为贴纸类,品质较好,价格较低;名档主要产品为屏风类,价格较低;华丽的强项产品为班椅。

二.竹材办公家具的目标市场

市场需求来自国家政府机关、银行、企事业单位等高端团体用户。全国生产办公家具的厂家约有上万家,63%为小型加工厂,供应低端零售市场;32%的中型家具厂,主要供应各地市的家具商场,供中小型企业现场选购;但是作为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及500强企业此类的高端客户,他们的规章制度、采购程序及需求量,都不允许单人或者几个人去家具卖场选购产品,所以剩余5%的大型品牌家具厂就成为该市场需求的分配者。这些厂家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为高端客户提供从CAD平面设计、3D效果图展示、产品安装及售后保修等全方位的服务。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因素:

(1)国家政策。例如:2008年经济危机,国家为拉动内需,把未来五年的规划提前执行,因此筹建了许多新的部门,加大了市场的需求。

(2)产业结构转变。例如:联通、电信、网通的拆分重组,调整后的企业从LOGO到业务范围都有变化,营业厅的重建加大了市场需求。

(3)企业发展。例如:中国银行于2007年在全国率先推出“个人理财中心”,减少营业网点内封闭式柜台,增加面对面敞开式服务区及贵宾理财区,每个营业网点的产品需求在20~30万元,仅山东省就有近5000万的市场需求。

(4)特殊重大事件的机遇。例如:奥运会、全运会的召开,为办公配套产品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市场需求,是发展中的机遇。例如:国泰的直销较为成功,中南海、中央政委、人民大会堂等部分标段都是其代表作。其自产的椅子、沙发宾馆套房配套质量甚佳。健威在广州电信系统、金融系统、高级写字楼有相当的客户群,但国内市场并不多见。无论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当前办公家具的材料不比民用家具,多数是刨花板、密度板,还有极少数的水曲柳或者橡木等。而竹办公家具若大举进军办公家具市场,由于原材料加工工序复杂而引起的材料价格不菲,导致竹办公家具的出厂价格高,所以竹办公家具的目标市场应该是高端客户。凭借着竹材料的环保性、以及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竹办公家具会在办公家具高端市场中分到“一杯羹”。

三.国内外知名办公家具企业

办公系统中家具部分大致有:办公椅、大班台、会议桌、办公桌、文件柜、沙发、办公屏风。还有些特殊场所使用的家具如:图书馆家具、学校家具、医疗家具、设计院家具、13法院家具、商业空间家具、银行家具等。世界知名的办公家具公司有:HAWORTH、HERMANMILLER、FANTONI、VITRA、KNOLL、STEELCASE、SAMAS、BIGLA。国内知名办公家具公司有:震旦、圣奥、励致洋行、美时等等。就算世界最大的办公家具公司也不能囊括全部的办公家具种类,竹办公家具企业必须针对竹材的特性、国家政策及销售渠道等各种因素对竹办公家具的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利用“材料替换法”、“开发新材料构件法”,从表面上看,特殊场所使用的家具更容易使用竹材料,例如:法国香奈儿等很多奢侈品牌的直营店道具都使用的竹材料。当然随着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的增大,竹办公家具将在市场占越来越大的份额。

四.竹材流行特征的分析

(1)设计和制造一个功能单元和结构基础,称之为“子系统”,它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通用接口的单元,通过和其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者过程。

(2)让家具拥有智能,将现代化的生产制造技术与数字信息处理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相结合,赋予产品更主动的功能已渐成新趋势。[24]产品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会使使用者更有存在感。

(3)线条多变、色彩绚丽、充满个性和艺术气息,明快的色调、风格化的主题设计更是直追民用家具。注重办公整体环境氛围的塑造。

(4)大量使用低碳环保材料,低碳化不仅仅体现在新材料的使用,尤其是低碳设计方法。

五.我国竹办公家具在产品研发上的弊病

国内目前的办公家具相对还比较单调。此外,国外家具业非常重视原创设计,视原创设计为产品的灵魂。我国无论从宏观的社会环境,还是从微观的家具从业人员来讲,对此重视的程度都显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家具业行业的发展。国内家具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国内的家具生产受到人力、物力和工艺设备的制约致使外商纷纷把办公家具生产的目标瞄向国内。其原因有三点:一是随着与世界接轨,国内外企业、机构日益增多,都需要一个与国际通讯、办公相和谐的环境,而国产办公家具满足大众化的层次,而外商则以高格调、高品位的精品亮相于国内市场。第三是办公家具企业产业链的不完整,制约了原创设计的实现。第四是企业老板并不愿意在花大量人力物力研发新产品。

六.未来竹材办公环境解决方案

1.未来的办公形态

未来的工作形态将以项目型工作为主,许多人因为某一项目而结合,形成自我管理的团队,透过网络联系,各自贡献专业,办公空间无定点,因此造就了下列四种办公室新族群的产生。这四种类型的办公形态几乎在每一个企业都存在。

(1)庶务型:朝九晚五的工作,工作内容具有重复性及一些行政事务(例如:财务、行政总务、人资)。封闭式结构较多,工作间的交叉没有其他部门明显,一般采用独立式办公形态。

(2)管理型:工作內容是协调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具体事务,较为灵活,有的空间会比较开敞,有的空间会较为封闭(例如设计、行销)。通常有密封型、蜂巢型、小组型办公家具形式。

办公照明智能控制设计 篇6

办公照明节电应在采用高效电光源、高效灯具的前提下,推广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即利用各种照明传感器将与照明有关的各种信号采集到智能控制模块,利用智能算法计算输出一个控制值,实现对光源的合理控制。

智能控制系统中,现场检测装置传感器的选用及设计直接影响着对灯具的调控,进而影响节能效果。本文介绍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相结合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案。

1 办公智能照明控制方案设计

图1为办公室典型布置图,根据使用情况将其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荧光灯配有可调光的电子镇流器,灯具由安置在办公室内的控制面板或远程主控上位机控制,现场检测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S1~S4和光敏传感器S5~S7实现。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检测物体辐射红外能量的传感器,利用具有极化现象的热晶体制作。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当红外线照射热释电元件时,其极化强度发生变化,变化部分作为电荷被释放出来,从外部取出该电荷就变成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输出信号的强弱取决于温度变化的快慢,从而反映出入射红外辐射的强弱。利用热释红外传感器,可分别对各办公区域进行动静探测,即主动式(检测静止或移动极慢的人体)和被动式(检测运动人体)的监测。在夜间或加班工作状态,它可起到重要的节能作用。

光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其工作的物理基础是光电效应。办公室智能控制系统中,光敏传感器S5~S7用于检测各办公区域工作面照度。自然光随时间在强度和光谱上都会发生变化,会使室内工作面的照度不均匀。通过光敏传感器的检测,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平衡室内的照度分布,使工作面照度保持相对稳定。预设2个极限照度值E1和E2 (E=ΦNUK/S。式中,Φ为光源的光通量;N为光源数量;K为灯具的维护系数;S为探测区域面积),当探测到的工作面照度E≤E1时,探测区域的灯具全部打开到额定光通量;当探测到的照度E>E2,并持续15min时,探测区域的灯具全部关闭。另外,设置2个照度阀值E3 (高于预设值E1的25%)和E4(高于预设值E3的25%),若探测到的工作面照度E>E3,并持续15min,则降低人工照明,通过电子整流器调节荧光灯到额定光通量的80%;若探测到的工作面照度E>E4,并持续15min,则调节荧光灯到额定光通量的50%。工作面照度持续15min是为了防止因短时天然采光的变化导致照明控制系统频繁变化,这在多云天尤为重要。

2 结束语

热释红外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的综合应用,可实现办公照明管理中的照度感应控制、人体感应控制,以便充分利用自然光源,达到自动化绿色节能减排效果。

办公智能照明控制措施的应用,不仅能使办公室的视觉环境舒适,而且方便日常管理与维护,节约了能源,可推广应用于各类照明用电场合。

参考文献

[1]周希章.电技术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唐海.筑电气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办公照明智能控制措施设计 篇7

对于现代化的办公大楼,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费用是业主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办公照明智能控制已成为当今建筑发展的主流技术。针对办公照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典型办公室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案。

1 办公照明现状

目前,我国办公照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照明技术比较落后,高效节能新光源使用量很少,故照明电能消耗大;照明设计不合理,偏爱美观,考虑发光效率少,照明功率很大而发光效率差,造成电能浪费;照明控制装置的应用少;照明维护管理水平低,不按时正常开关,缺乏维护管理。

2 照明智能控制措施

推行照明节电,应遵循“在保证照明效果下点着灯节电”,即不应牺牲照明效果,否则会导致办公效率降低。办公照明节电应在采用高效电光源、高效灯具的前提下,推广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即利用各种照明传感器将所需的和照明有关的各种信号采集输入到智能控制模块,利用智能算法计算输出一个控制值,实现对光源的合理控制。

照明控制装置是控制照明的使用时间、调节照度、限制照明设备电流和电压的节电设备,可使照明系统运行在全自动状态。办公楼照明控制系统依据工作场所的环境特点,通过对光线的强弱和室内是否有人的判断,按预先设置切换若干个基本工作状态,自动在各种工作状态之间转换,达到节能的目的。例如,上班时间来临时,系统自动将灯打开,而且亮度会自动调节到工作人员最合适的水平;在靠窗的房间,系统能智能地利用室外自然光;当天气晴朗时,室内灯会自动调暗,天气阴沉时,室内灯会自动调亮,以始终保持室内恒定的亮度。当每一个工作日结束,系统自动进入“晚上”工作状态,自动缓慢地调暗各区域的灯光;同时,系统的动静探测功能自动生效,让没有人的办公室的灯光自动关掉;相反,动静探测能保证有员工加班的办公区灯光处于合适的亮度。系统还能使公共走道及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的灯协调工作,当办公区有员工加班时,楼梯间、走道等公共区域的灯就保持基本的亮度。此外,还可通过手动、遥控方式,随意改变各区域的光照度。

作为智能控制系统中现场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在整个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办公室的走向与太阳光的夹角不同而造成亮暗区位置不同,传感器的选用及设计直接影响对灯具的调控方案,进而影响灯具的节能效果。下面主要介绍一种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相结合的智能照明控制措施。

3 办公智能照明控制方案设计

图1所示为办公室典型布置图,根据使用情况将其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荧光灯配有可调光的电子镇流器,灯具由安置在办公室内的控制面板或远程的主控上位机来控制,现场检测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S1~S4和光敏传感器S5~S7实现。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检测物体辐射红外能量的传感器,利用具有极化现象的热晶体制作。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当红外线照射热释电元件时,其极化强度发生变化,变化部分作为电荷被释放出来,从外部取出该电荷就变成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输出信号的强弱取决于温度变化的快慢,从而反映出入射的红外辐射的强弱。利用热释红外传感器,可分别对各办公区域进行动静探测,即主动式(检测静止或移动极慢的人体)和被动式(检测运动人体)的监测。

图1中,在办公室中央天花板上安装4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S1~S4分别对4个区域进行动静监测,在晚上或加班工作状态,它可起到重要的节能作用。

办公室智能控制系统中光敏传感器S5~S7用于检测各办公区域工作面照度。自然光随时间推移在强度和光谱上都会发生变化,会使室内工作面的照度不均匀。通过光敏传感器的检测,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平衡室内的照度分布,可以使工作面照度保持相对稳定。预设2个极限照度值E1和E2,其取值可依据光源的光通量Φ、光源数量N、灯具的维护系数K、探测区域面积S,由平均照度的计算公式E=ΦNUK/S得出。当探测到的工作面照度E≤E1时,探测区域的灯具全部打开到额定光通量;当探测到的照度E>E2,并持续15min时,探测区域的灯具全部关闭。另外,设置2个照度阀值E3和E4,E3高于预设值E1的25%,若探测到的工作面照度E>E3,并持续15min,则降低人工照明,通过电子整流器调节荧光灯到额定光通量的80%;E4高于预设值E3的25%,若探测到的工作面照度E>E4,并持续15min,则调节荧光灯到额定光通量的50%。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的综合应用,可实现对办公照明管理中的照度感应控制、人体感应控制,以便充分利用自然光源,达到自动化绿色节能减排效果。

4 结语

以上办公智能照明控制措施,不仅能够提供办公室舒适的视觉环境,而且方便日常管理与维护,节约了能源,可推广应用于各类照明用电场合。

摘要:针对办公照明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相结合的智能照明控制措施,达到节能目的。该方案提升了照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于各类照明用电场合。

关键词:办公照明,智能控制,传感器,节电

参考文献

[1]周希章.节电技术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唐海.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贾正松.基于单片机实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9,(17)

智能办公建筑设计研究 篇8

项目管理从宏观上来讲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满足和超过项目干系人(一般是业主)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项目管理是一般管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它涉及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范围管理、整体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九个知识领域。纵观这九个知识领域的项目管理,笔者认为,该银行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的主要控制要素是质量、时间和成本,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寻找进度和成本的最优解决方案。

在担当该项目智能化建筑总负责人期间,笔者对项目的管理和具体实施有了些浅显的认识和心得,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该项目的管理质量、成本、进度控制等几方面内容进行论述,其中成本控制是本文的重点。

1 质量控制的要点

质量的重要性已经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建筑智能化行业也是一样。项目实施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该银行业主对所交付的项目产品的满意度。因此,对于项目的质量管理需要从项目质量的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保证及控制上进行重点控制。

建筑智能化项目,特别是建筑智能化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工程施工涉及面非常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诸如信息系统设计、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要做到质量第一,就要确实搞好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应该充分了解质量管理的内涵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每一个步骤,根据人、材、机三大要素的管理理论和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一般性的分析,明确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笔者认为通过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技术来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能够促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同时,在整个项目管理中要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在该银行建筑智能化项目中,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是项目质量管理基本要素,保证材料设备按质、按量的供应和使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项目管理中的采购管理对提供给项目实施的材料设备采取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

工程质量控制的另一项重要的控制是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发现偏差和分析并消除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将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建筑智能化工序质量控制标准及要求可以参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及施工规范以及银行业主的要求。

2 进度控制的重点

由于业主方面对大楼功能、形象,以及办公室数量等方面的多重考虑,该银行项目的设计图纸发生了数次变更,进而导致了工期的多次拖延,因此必须对工程进度拖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进度控制不应仅限于施工阶段,还应涉及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等,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进行进度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工作中,进度控制的两个最实际的过程一个是进度计划,一个是跟踪调整。

(1)制定进度计划

有两个在实际工程管理中比较关键的进度计划数据非常有用,一个是WBS,一个是估计工期。估计工期一般可以根据分项的工时消耗情况与资源配置情况综合得出,WBS则需要依靠一些经验及理论知识的结合得出。

(2)进度跟踪调整

建筑智能化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与众多其他专业进行交叉实施配合,当其他专业实施进度作出调整时,智能化项目实施进度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工程的施工工序、人员安排、设备材料的采购方面,必须作出与实施进度相适应的调整。

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融汇在一起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是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为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提供依据,是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对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从中找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进度计划的偏差,以便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进度控制的综合性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组织协调是实现有效的进度控制的关键。该银行项目中,系统集成涉及到的单位较多,涵盖变配电、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梯、消防、智能照明、泛光照明等众多专业,如果不能有效地与这些单位做好协调,进度控制将十分困难。因此笔者在实施工程中,首先把好合同关:在与配合单位签订的十三个合同中,对涉及设备质量、工期进度、重要节点、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的条款进行严密、严格的说明和控制,很大程度上避免因实施工程中产生纠纷和责任不清等问题导致的进度拖延,有效地控制住了工程进度。当然,在BMS集成过程中,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的。例如,虽然有些分包单位在合同条款中承诺了提供配合协议的相关代码,但是有些品牌的系统兼容性差,只能识别英文版,对于很多国内设备中英文掺杂的代码无法进行识别。在这种情况下,依照合同条款来审视,分包并未有违规行为,但此种事件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个别专业集成不完全甚至无法集成。因此,合同相关条款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就对合同的制定人、审核人提出了更多、更专业的要求。

3 成本控制

《IT项目管理》中对项目成本管理的注释为:“包括确保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各个过程”。IT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一般包括资源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一旦项目启动,项目资源计划及成本预算完成之后,技术成本控制就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检测成本的执行情况与成本预算的偏差,并针对偏差采取综合的措施进行控制,具体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

对于IT企业而言,一般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为完成施工项目的工程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以工资补偿费形式分配给劳动者个人消费的那部分成劳动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他费用开支和其他管理工作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将成本控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或实施的各个阶段内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也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这项工作始于工程项目中标、确认之时,一直持续到工程项目竣工后的保修期结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为了做好成本的控制,应该就每一个工序和每一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确保一切开支都控制在计划成本内,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消耗。

笔者在该银行项目中从事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经验显示,成本控制比较有效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1)组织措施

组织,是项目实施中的第一要素。分析一个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要从组织措施来分析,看是否存在无组织方面的失误。因此,工程项目实施需要通过在组织管理上进行协调、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落实,保证成本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全面、及时和正确的执行。责、权、利的正确落实和保障机制的建立是项目组织措施中重要的一环。成本控制需要落实到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即项目经理,因此对于该银行项目成本的控制,笔者个人要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工程中,着意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笔者要求他们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业务管理部主管合同实施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和催款工作,处理施工赔偿问题;统计分析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应随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在此银行项目中,笔者要求大家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互相推诿,踢皮球,建立起了一个协作、灵活、高效的组织团队。

(2)技术措施

不管是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还是其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首先,施工方案不同,工程项目的工期、使用的施工机械、发生的费用也就不同,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难易程度、现场情况、设备情况和人员素质,分别制定几个施工方案,在进行比较、对照后,最终确定最先进、经济和合理的一个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其次,及时应用最新和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及时修正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尽可能地降低材料消耗和人工消耗。笔者在选择、安装、调试软件的过程中,选择经过可行性研究证明了可行性的软件,并以各种可能的数据和操作条件对程序进行试验,找出问题、加以修改,从而使之完全符合设计和业主的要求。

(3)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管理费用的控制。人工费控制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减少误工浪费;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强化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设备材料费控制主要是加强和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减少、避免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机械费控制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管理费控制主要是精简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等。

项目成本控制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是融为一体、相互作用的。项目经理部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中心,因此笔者组织了预算员、造价员等公司人员,以投标报价为依据制订了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各部门和各班组通力合作,形成了以市场投标报价为基础的施工方案经济优化、物资采购经济优化、劳动力配备经济优化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中程科技有限公司走在了行业的前沿,在浙江省第一个引入ERP系统(ERP的概念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顾问咨询公司,加特公司提出的)进行包括成本管理在内的综合性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成本管理的质量。该系统运行一年多以来,笔者在项目部受益匪浅,但也发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对企业三种资源,即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全面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统。概括地说,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企业的所有资源,帮助企业进行决策、计划、控制和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系统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而不仅仅是信息系统。它利用企业所有的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市场资源,为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制定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帮助企业达到经营目标。任何企业要构筑ERP系统,都需要在全面分析企业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其核心是关键业务流程的分析与重组,目的是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并快速地做出反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项目组的ERP运行过程中笔者发现,在采购单审批、材料库导入和审批后的变更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大。审批流程过长,人员过多会导致决策无法快速完成。例如:由于个别人出差在外,造成某个采购审批单在客观上无审批条件,导致该单材料延期两周才进场,影响了关键节点工作的进度。材料库导入中,对部分材料的单位,例如“台”、“个”、“套”的区分十分严格,这导致很多设备无法按要求导入材料库中;如果材料采购发起人在申请单通过审批后发现错误,是无法进行修改的,只能重新发起申请,重新走一遍流程,这将导致采购进度的推迟。因此,笔者认为IT企业管理中,ERP系统需要一个素质非常良好的员工团体。在ERP实施前,IT企业对员工相关方面的知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ERP的实施需要基层管理人员全面参与,确保项目实施到位。企业基础数据、基础资料是否准确、完备,是决定ERP项目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保证第一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ERP项目小组应进行全面动员,组织各部门人员全面参与,结合不同部门的特点对项目有效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完整有效,为项目的成功运行提供信息来源。ERP系统的运行是一个IT企业和IT项目部全员参与的活动,在其设计、试运行阶段必须全面地融入成本意识,降低企业的成本,全面进行成本控制;否则即使企业引入了ERP,也不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因此,IT企业管理工程中,必须要时刻向员工灌输全员参与、协作配合的意识,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笔者认为,对于一个企业的项目经理来说,最大的责任是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尤其是像银行这样的项目,工程进度拖了很久,最开始招投标时的设备很多已经面临更新淘汰或已过时,业主虽然提出不改变原方案的原则,但通过细致、周到的讲解,还是能够实现变更设备,最大化地满足客户在质量、感官、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提高利润。而要达到以上的目的,作为一个项目经理,尤其是智能化建筑专业的项目经理,是需要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信息大量储备和不断更新的。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银行大楼项目在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方面的重点内容以及ERP管理系统在具体项目上的运行情况, 工程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经验,ERP,系统

参考文献

[1]凯西·施瓦尔贝.《IT项目管理》.邓世忠等译.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智能办公建筑设计研究 篇9

一、绿色办公建筑特征及设计原则

1、绿色建筑要满足本土化条件。

地区不同, 自然环境也不同, 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当更加本土化, 针对地域特点采取必要的节能减排措施来实现绿色办公。绿色办公建筑的本土化, 要充分考虑气温、气候、人文、空间和材料等因素, 环境是绿色办公建筑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2、整体节能设计方案。

整体节能方案的设计, 首先要对建筑的空调通风、室内照明、能源监控、墙体保温和再生能源利用等须有进行分析, 然后针对不同的模块选择合适的节能解决方案。整体化节能设计, 就是将不同的节能设计方案进行系统优化, 确保软硬件相适应, 减少功能重复而增加设计投入, 宏观角度以最大限度降低功耗。

3、健康无害化的室内设计。

传统的办公建筑空间封闭, 空调系统缺少自然风的循环, 缺少必要的自然光照, 而且室内环境也比较差。比如室内装修材料, 缺少绿色植物等等。在综合考虑了建筑的预算后, 将绿色建筑思想延伸到室内, 改善室内环境。采用无污染低污染的绿色建筑材料, 保证室内的空气环境, 增加办公环境的绿植, 改善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 多采用可再生材料, 降低室内装修成本。

二、绿色建筑在办公园区应用案例分析

2.1深圳智慧广场

1. 项目简介。

深圳智慧广场有四栋办公建筑构成, 并有大面积的景观花园, 是低密度、高绿化的生态商业集群。项目占地超过三万平方米, 但容积比例还不到4, 绿地面积超过总面积的四成, 低密度写字楼主导环保低碳。

2. 绿色建筑技术的实践。

深圳智慧广场项目从外观来看, 建筑外形不同于传统建筑造型, 整体呈现出一定的弧度, 外形更加融合, 体现出一种和谐的主题。设计理念方面, 智慧广场充分的利用地面空间, 大比率的绿化面积为办公建筑提供了自然绿色的室外景观,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办公建筑室内的环境质量。智慧广场采用了架空空间的设计结构, 地下架空来构建下沉的广场空间, 这种结构很好的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让室内也能有接近自然的环境。而且架空的结构良好的分割了办公区和地下空间, 下沉广场借助自然光照和架空结构强化自然通风, 所以在建筑的照明设备和空调系统上, 减少了很多能源消耗。

2.2深圳建科大楼

1.项目简介。

深圳建筑科学研究大楼建成建科大楼, 是典型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师范工程, 适合本土化低功耗的绿色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 容积率约4, 绿化面积覆盖38%, 是密度较高的建筑模式。建科大楼主要以节能为主要目标, 也是南方地区比较少见的绿色建筑, 针对南方的气候特征和地方条件, 建科大楼项目与紧密的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 是典型的环境和谐项目。项目绿色要求除了高效节能外, 运行成本也大大缩减, 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实现了可持续。

2.绿色建筑技术的实践。

首先, 从项目外形的设计上可以看出, 充分考虑了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将采光和通风考虑到实际结构中。整体来看建筑是一个“凹”字形设计, 这种建筑结构即利于通风也便于增加自然采光面积。建科大楼的核心位置处, 由六楼开始指导顶楼, 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建筑结构, 而是采用面向东的“凹”字形结构, 就是为了实现更高的自然采光率。“凹”字形建筑很好的避免了笨重的结构, 设计了大量的半开放空间, 可以直接的与室外自然环境接触, 这也让办公建筑内的工作人员能够享受更加舒适的环境。

三、绿色办公建筑的设计展望

绿色科技发展速度很快, 自然元素越来越多的融入到建筑中。绿色建筑理论的实践还不够完善, 还处于探索的阶段, 但是未来绿色建筑必定会成为主流。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人类的使用, 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因其优势已经融入到多个领域, 在办公建筑领域我国也已建成多个示范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以定会不断走向成熟, 关于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绿色建筑的未来研究以绿色科学为基础, 全方位的建立绿色建筑设计体系, 有系统的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杨维菊主编, 《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06

[2]林宪德著,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 (第二版)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11

[3]顾永兴主编, 《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指南》[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01.

智能办公建筑设计研究 篇10

关键词:市政府办公建筑;设计;发展规律;建筑风格;方法;研究

市政府办公建筑作为当代城市中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不但是有着其重要的社会职能功效,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同国家,不同城市,根据当地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市政府办公建筑所体现的人文内涵也有着其自身独特之处,并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的布局导向。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市政办公建筑的设计也因此不断地在进行完善革新,以往的市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理论早已无法适应当今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在以往保证市政府办公建筑功用的基础上,加入其内在所要表达的人文内涵和城市标志性象征意义,从而使当代市政办公建筑可以更好地体现其在现代城建建设中所展现的作用,这也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市政府办公建筑的设计核心

市政府办公建筑不但要满足应有的职能功效,还要保证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内涵,其内部设计与布局,必须保证空间的合理应用,确保与行政机构的各个职能相互契合,图1为市政办公建筑内部的主要职能与空间构成。

在外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以此可以作为城市形象的直观体现,通过内外在有机结合,共同构建出当代市政府办公建筑的整体结构与内在精神风貌。

2 当代市政办公建筑设计的特点与要点

普通办公建筑主要是以营造和谐的办公环境和空间最大化使用效率为构建要点,可这种建筑要点不能应用于市政办公建筑当中。市政办公建筑不但要重视其功用性,还要重视其体现内在所表达的意义,要兼顾功用性和文化性,特别是建筑要注意对于市政办公建筑的使用人群以及服务人群的特殊意义,因此在建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其与普通办公建筑的差异,要彰显政府的形象、满足群众的需求、展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并保证其功能的严肃以及机密性。因此这些内容的体现也正是市政办公建筑的设计要点。

3 市政办公建筑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很多城市在进行行政机构改革中,都需要进行市政办公建筑的重建与改建工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采取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市政办公建筑的建筑要求,这也是通过市政建筑体现民主的直观表现,主要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筑的施工设计:

3.1 优化市政办公建筑的选址工作

市政办公建筑作为城市文化建筑中的一個重要标志性建筑,主要是由公共财政负责支出,因此在工程策划选址中,应当充分体现出建筑所展现的民主性,当今很多城市的市政办公建筑重建工作,都不是在原址进行。因此要广泛采取民众意见,并且以最优化办公环境为选取导向,最终选择出工程建筑地点。总之无论选择任何地点,都是要以能为民众带来便利为选择基本条件。

3.2 采取复杂多样的建筑群模式

在市政办公建筑的施工设计中,勇于打破千篇一律的传统模式,采取开放式布局,市政办公建筑作为行政与公共活动的场所,应当以广场的建筑形式取代传统的大院模式,不再建以往的市政办公建筑围墙,使市政办公建筑可以与周围环境完美契合,形成一个开放性空间,真正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让市民们与之更具认同感,充分体现市政办公建设的民主与人文关怀,例如我国上海人民广场就是这种形式的典范。

3.3 市政办公建筑的生态化建设

当今许多城市的市政办公建筑重建工作,都已经将规划设计向生态化广场形式发展,不但重视建筑外在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还要重视外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契合,包括外部空间的舒适性、生态性,要充分体现人文风貌,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的布局、周围环境的绿化等广场设施进行优化,并可以改善市政办公环境,增加市民对市政办公建筑的亲近感,进而更加认可并支持市政相关工作。

3.4 内部空间设计与行政功能的契合

市政办公建筑不但是相关人员工作的场所,更是市民与政府机构人员直接沟通并获得服务的重要窗口,此外市政办公机构的工作还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以及严肃性。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划分出不同的空间,进行不同的功用。如同本文图1所示,将办公建筑的建筑内部主要分为政府官员工作的办公主体功能区域,以及供市政办公服务人员与市民使用的公共服务客体功能区域。设计时将客体功能区域设计于办公建筑的最底层,方便市民进出参与活动或获得服务,往上是基层普通市政工作人员办公区域,随着空间上移,市政人员的级别越高,通过这种方式,各部门的所在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由于市政部分工作的私密性,可以将进行严密工作的场所,设计在远离楼层出入口的位置,而接近出入口的区域往往是公共性场所。

办公建筑的内部设计也需要体现当今的建筑设计理念,在以往廊道式空间的基础上,加入庭院式空间、休息平台、流线型空间等多种空间模式,使内部设计更加丰富充实,体现办公建筑的人文科学性。此外可以打破传统不同职位办公于不同空间的传统模式,而是采用在同一楼层中,将中基层人员集合于大型空间内办公,不但可以节省空间,更能消除阶级间的对立情况,使市政办公工作可以更加有效开展。

4 结束语

市政府办公建筑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城市中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设施,当今我国正处于体质转型期,原本的市政办公建筑理论与设计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需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存在一定的理论误区,使市政办公建筑表现的人文内涵过于空洞,甚至无法承载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城市文化,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在实践中积极探求出符合当今时代需求的城市办公建设理论与方法,以满足工作市政办公建筑的社会功效职能为基础,加入其自身应当具有的人文内涵,从而成为城市的标志,直观反映出城市中人们的思想、精神面貌以及城市的文化底蕴,最终发挥出市政办公建筑在现代化城建事业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向科.当代市政办公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8).

[2]米歇尔沃尔德罗普著.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陈玲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07).

[3]张洛先,徐水利.中国现代行政中心建筑的演变[J].时代建筑,2010(11).

[4]陈秀刚.城市行政中心选址的原因探讨[J].规划师,2013(5).

[5]吴华根.西方企业化政府与我国行政改革[J].深圳大学学报,2012(10).

上一篇:档案化建设下一篇:儿童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