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方式

2024-07-08

建构方式(精选十篇)

建构方式 篇1

1.连接旧基点, 建立新通道, 认知结构自然地扩张———同化。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内容时, 教师往往会以待解决问题的形式刺激他们, 此时学生就会从脑中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去搜寻可用的资源, 即结构图中的有关基点及附点, 主要是基点。倘若, 这些基点能对解决的问题作出解释或处理, 那么新的数学内容就与原有的基点建立起了有意义的联系, 解决问题的有效通道 (可能是多条) 就得以形成, 问题就得以解决。这就是同化的过程, 即把新的数学内容纳入到了原有认知结构中, 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自然扩张的过程。

2.断开原通道, 改组旧网络, 认知结构主动地调整———顺应。当新知不能被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时, 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原有认知结构, 剖析结构中的瑕疵乃至错误, 并对它们进行调整, 以适应新的学习内容的需要。从理论上分析, 这种瑕疵或者错误, 主要是因为原结构中的点与点之间的连接通道存在问题, 导致新的数学信息进入时, 与原有结构发生矛盾, 即产生认知冲突, 这种现象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 那就是他们遇到了学习的难点。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启示——遇到教学难点时, 我们可有意地制造并放大认知冲突, 然后将问题抛还给学生。学生应对的过程, 就是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就是他们调动经验、深刻内省、激扬思维的过程。而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完善, 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

互动装置艺术的建构方式 篇2

关键词:互动装置 艺术 虚拟

“人类艺术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媒体与科技的演变史,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必然会相应地带来艺术形式上的巨大变革。”[1]在不同阶段技术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家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进行创作,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高科技和新媒体等因素,为互动装置艺术颠覆现实提供了可能,进而将艺术带入众多的领域。

1 互动装置的概述

在装置艺术范畴中,互动装置艺术作为一个分支,属于新媒体艺术。互动装置艺术是装置艺术与高科技不断融合的艺术形式,是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它是多学科的综合体。其表达方式比较直观,侧重于观众的互动性,凭借独特的语言形式创造出视觉幻境,将全新的感知方式与审美体验呈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近几年来,互动装置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逐渐成为国际上颇具活力的艺术形式。本文希望通过对当代优秀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的收集、整理、分析,结合个人的艺术创作实践,从文化情景的角度对它的高新技术的建构方式进行集中探析。

通过上述分析,互动装置侧重艺术作品本身的制作方式,与艺术性效果紧密联系。通过研究分析对互动装置艺术,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与传统的艺术作品存在很大的差异,互动装置艺术作品更多地是彰显艺术形式,技术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2 互动装置对现实进行虚拟

在本文中虚拟现实是互动装置艺术中的一种建构方式,也是一种最基本的互动形式。

受研究角度的影响,虚拟现实的含义有所差异,有人认为虚拟现实是“由交互式计算机通过仿真构成的一种媒体,借助各种交互设备它能够感知参与者的位置和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感官反馈,从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精神沉浸和身体沉浸,这是一种数字化的人机接口技术。”[2]也有人认为“借助技术和设备通过对现实模拟出一个可交互的三维空间场景,讓参与者获得一个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与现实一样的感觉场景。”[2]

迈恩·柯尤格(Myron Krueger)在《人工现实》(Artificial Reality)一书中宣称:“设计人性化的科技如同工程技术一样”是一个美学问题。在设计人性化科技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是否能够理解和选择所造成的结果。”[3]

虚拟现实技术从软件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建模以及绘制方法的差异,分为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基于图形的虚拟现实技术两种。所谓基于图象的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采集离散图形和视频,获取一系列的图片,再将图片拼成全景图象,进而组装成虚拟全景空间。这种软件技术的优点是易制作,速度快,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强。

对于图形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各种方式对真实世界进行抽象、建模、输出(转换)、构造出虚拟场景,为增强场景的真实感,在场景中使用纹理、材质、灯光和声音等。

将真实物体进行虚拟化处理在虚拟画册、虚拟博物馆、虚拟文化遗产展示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对真实物体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展示的费用以及制作成本,进而对文物或文化遗产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3 互动装置与网络链接和远程交互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资讯媒体和网络科技得到迅猛发展,网络空间为艺术的发展营造了宽广的舞台。凭借独特的观察力和艺术视角互动装置艺术家把网络纳入到他们的作品中,将不同的话题、空间、时间进行相互的派生,以网络为平台创造了远程信息交互的建构模式。

基于网络链接为平台的远程信息交互方式比较复杂,在互动装置艺术创作的软硬件为前提的基础上,加上局域网或广域网,使得作品不仅可以在一个展场进行展示。观者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和地域进行人机交互,而且互动的层次不断提高。

本文认为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建构方式,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建构方式。艺术家借助各种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空间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输入计算机,经计算机处理,进而得到随机的图形、图像,以及音效等。

作品经上述处理后,逐渐显示了作品的独特魅力。这些生成的图形、图像或音效具有随机性,进而展示了作品的不确定性,并且作品与人的交互效果也是不可预测的。只要观者不断地与作品进行互动,每次都会出现异样的画面效果,其观赏性、娱乐性都比较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体现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进而将互动艺术的特色发挥到极致。

4 结论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在尊重技术的同时需要作出思考:如何将艺术形式以新的观念、审美经验、表达逻辑与技术进行融合。

艺术作品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关,由观念驱使的创作是艺术性的创作,而借助技术进行创作就不能称为艺术创作。[4]同时,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士都遵守赋予科学技术以哲学思维这一艺术法则。正如白南准所言:“科学技术的议题不是制作另一个科学玩具,而是在于如何将急速变化的科学与电子媒介人性化。[2]

参考文献:

[1]杨华,任丙忠,高明武.新媒体艺术之互动影像装置艺术[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2]王荔.新媒体·新观念·新生活——2008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10).

[3]童芳.新媒体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企业高效团队的建构方式研究 篇3

关键词:角色设置,整体协调,激励体系,创新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团队管理理论是一门来自实践的理论, 它是西方管理界极力主张的一种管理思想。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企业内部的工作组织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而团队合作能使能使原先以个人为单位而无法达成的企业目标有效实现。

对于我国的现代化企业, 其团队管理体制也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尤其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 面临工作任务的相互依赖性和技术复杂性的不断提高, 更应当倡导和利用一个高效团队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如何建设高效团队已成为亟待完善的重要课题。

二、现阶段团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团队内部成员的角色设置不明确

我国多数企业管理者简单地将团队视为群体, 仅认为找一批能胜任工作的人即可, 没有意识到团队成员间技术专长应具有互补性, 性格、处事方式间应重视互利性, 因而造成团队中大量的人才浪费, 甚至使成员之间产生矛盾。

2、团队内部成员的沟通、协调不力

企业团队的个体成员之间只有通过沟通和协调才能保证项目的高效完成。我国多数企业管理者倾向于只将任务布置下去, 而忽视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成员的沟通和协调。这种做法导致团队成员只满足于对自己的细化任务负责, 忽视与其他成员任务之间的有效衔接, 从而使整个项目流程出现整合不畅甚至失败。

3、团队管理的激励体系不完善

高效的团队激励机制应该是以科学合理的团队业绩评估机制为基础, 以经济激励为核心, 辅之以地位荣誉激励和企业文化激励的综合立体激励机制。本文认为现存的团队激励形式至少存在三大方面的问题: (l) 管理者通常认为团队激励机制仅限团队薪酬激励机制, 这也是目前我国管理者应用最广泛的激励形式。 (2) 团队激励大多是基于个人业绩而不是团队业绩。 (3) 缺少科学合理的团队业绩评估机制。这些缺陷造成我国企业中的团队难以形成自己的团队文化, 没有远景目标, 团队成员仅仅根据薪酬的高低来决定自己的去留, 对团队的忠诚度差, 造成大量人才流失。

三、团队及团队管理理论

1、团队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管理学界对于团队的定义都是从社会学和行为科学角度展开的, 强调通过团队成员互助协作使组织绩效得以提高。本文较认同以下两种定义方式: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斯蒂芬.罗宾斯 (1994) 认为, 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K a t z e n b a c h&smith (1993) 则从团队的工作方式角度认识团队, 认为团队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共同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斯蒂芬.罗宾斯 (1996) 根据团队成员的来源、拥有自主权的大小以及团队存在的目的不同, 将团队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问题解决型团队, 组织成员就如何改进工作程序、方法等问题交换不同看法, 并就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问题提供建议。二是自我管理型团队, 这是一种真正独立自主的团队, 它们不仅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亲自执行解决方案, 并对工作承担全部责任。三是跨功能型团队, 这种团队由来自同一等级、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 他们能够使组织内 (甚至组织之间) 的员工交流信息, 激发新观点, 协调完成复杂项目。

2、团队管理理论

关于高效团队的特征, 学界已经有了很多研究, 其中斯蒂芬.罗宾斯、Lar Son&La Fasto和Carr等人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都强调目标、成员、领导和激励等等。因此, 作为一支高效团队, 它应具有以下八个基本特征:一是明确的目标。团队成员清楚地了解所要达到的目标, 以及目标所包含的重大现实意义。二是相关的技能。团队成员具备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并能够良好合作。三是相互间信任。每个人对团队内其他人的品行和能力都确信不疑。四是共同的诺言。这是团队成员对完成目标的奉献精神。五是良好的沟通。团队成员间拥有畅通的信息交流。六是谈判的技能。高效的团队内部成员间角色是经常发生变化的, 这要求团队成员具有充分的谈判技能。七是合适的领导。高效团队的领导对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 而不是试图去控制下属。八是内部与外部的支持。既包括内部合理的基础结构, 也包括外部给予必要的资源条件。

四、企业高效团队的构建方式

1、合理配置团队中的成员角色

角色配置是团队管理理论的研究基础。角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 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下文罗列出一个团队所需要的几种关键角色及他们必备的优点。 (1) 技术骨干:他所必备的优点是富有创造力及战略思想, 性格冷静, 能顾及到项目的各个方面。 (2) 谈判代表:他所必备的优点是善于交流、合作性强;处事灵活、善于平息矛盾和冲突。 (3) 团队领导:他所必备的优点是成熟自信、在团队中有较强的号召力;目标明确、计划周详, 能果断做出决定。 (4) 团队人员:他所必备的优点是埋头苦干、尽职尽责;值得信赖, 能将方案高效的付诸实现。

当管理者确定了上述团队角色后, 根据英国管理学家梅雷迪斯.贝尔宾 (R.M.Belbin) 的理论, 检验该团队角色配置的合理性要看是否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 每位成员都能通过一定的职能角色和团队角色为完成团队目标做出贡献。 (2) 每位成员的职能角色和团队角色需要达成最佳均衡, 且这种均衡的具体要求要取决于团队的任务目标。 (3) 团队的效率取决于成员正确认识彼此间的相对优势以及相互适应配合的程度。 (4) 成员的个性和智力状况使其适合某些角色, 而不适合另一些。 (5) 只有在拥有完备且均衡的团队角色以确保高效运作时, 团队才能将其技术资源配置至最优。

2、加强团队整体的协调与沟通能力

团队内部的有效沟通、协调是团队成员合作的基本前提, 在整个协调、沟通的过程中, 管理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利用情感诉求来协调时, 正确把握情感诉说强度, 并学会有效的倾听。传统理论认为沟通时随着管理者情感强度的上升, 团队成员对其所提建议的接受程度也上升。而研究表明, 情感强度处于很高或很低水平时都可能对管理者所提建议有钝化作用, 中等情感强度是最利于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 (2) 当沟通构筑在理性说服的基础上时, 论据的给出最好是双方向的。一方面, 根据信息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研究, 在劝说型的沟通中, 当团队成员刚开始不同意沟通者的主张时, 通常明确的给出结论比让成员自己得出结论更为有效。另一方面, 虽然令人信服的单方向沟通可以能使沟通对象暂时的转向沟通者所期望的方向, 但他们听到逆向论据的可行性时, 他们的立场就很容易被动摇。、 (3) 依据团队成员的的个性差异程度及其所在的背景采取适当的沟通策略。在一个团队中, 成员常来自于不同的背景, 有着不同的性格、气质、和说话方式等, 这些差异都造成了沟通的障碍。而很多管理者片面地认为, 培育团队合作精神就是要求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放弃个性, 否则就有违团队精神, 这种做法造起团队成员间的沟通障碍。 (4) 注意各种沟通方式的有效结合, 选择合理的沟通方式。最常见的沟通方式是口头沟通与文字沟通。口头沟通的优点在于它为沟通双方提供了更多的平等交换意见的可能性, 同时促进上下级感情的培养。但其局限性在于容易产生歧义。因此在进行非专业性语言沟通时, 管理者可以借助手势语言和表情动作, 以增强沟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相比口头沟通, 文字沟通使沟通者可以精确地表达其所想传递的信息, 并有机会在沟通前做充分的准备。就目前而言, 在一个超过数千名职员的组织中, 文字沟通仍是最方便的沟通方式, 其缺陷在于传递速度通常较慢, 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3、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体系

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于提高团队绩效至关重要, 本文根据斯蒂芬?罗宾斯对项目团队的分类具体分析问题各类型团队应采取的激励方式。 (1) 问题解决型团队。针对这种更关注领导者的权威、协调能力和决断力的松散团队, 提升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尤为关键。根据Thompson的问卷调查, 得出这种团队的成员认为其领导者具有以下品质时, 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第一, 工作方面:要求领导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及优秀的工作技能, 拥有优异的策划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同时对任何工作都显示出可以胜任的通材能力。第二, 人性方面:富有魅力和责任感。首先, 领导者既要敢于及时纠正成员的错误, 又能做到不减弱成员对工作的热忱度。其次, 领导者能做到严以律己并宽以待人, 比下属成员深思远虑。 (2) 自我管理型团队。这是一种高度自治的组织形式, 它一般都是由员工自己控制项目节奏、决定任务的分配流程、安排工间休息。对此类型的团队员工激励应采取的应做到:第一,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塑造良好的团队工作环境及优秀的团队文化, 这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第二, 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 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 (3) 跨功能型团队。该类型的团队具有高水准、多样化的特性, 因此对其采取激励前要确保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以便能够形成统一的行事方针与方法。此类型团队的成员一般都有较高的学历文化, 较强的创新精神, 较高的精神需求, 并以渴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研发人员为主。

4、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

团队创新能力是指团队成员通过彼此协作和分工提出并完成创新思想的能力。成功高效的创新团队能够在既定的时间、经费条件下完成创新目标, 同时, 每个团队成员也能实现个人目标。为使创新团队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创新知识的系统整合。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础。创新知识的整合化, 需要科学地优化组合, 即鼓励团队成员在加强基础知识体系学习的同时, 更要注重各种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 并使知识不断地更新优化。 (2) 团队研发文化的创新。研发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培养吐故纳新, 并勇于迎接挑战、良好向上的研发文化, 对团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企业对于国外已有的技术, 可采用从借鉴学习再到自主创新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整合。团队创新能力是创新社会因素和个性因素内在整合的结果, 除团队成员本身的创新能力外, 团队所处的社会构成要素对团队创新能力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激发个体成员创新潜能的同时应注重培养个体的社会性因素, 如先进的社会主流文化和催人奋进的社会精神等, 使之内化为成员的创新精神。

五、结语

现代企业的团队成员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仅用单一的团队管理理论已显得不足。本文尽可能将构建高效的团队管理方式放在当今企业竞争的大环境中思考, 对企业高效团队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罗宾斯著.黄卫伟, 孙建敏, 王凤彬等译.管理学 (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2]、Katzenbach J.&Smith D.The Wisdom of Teams—creating the high-performance organization[M],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3.

[3]、郑文生.浅析团队角色理论的若干问题[J].农业与技术.2007 (5) .

[4]、刘江花, 陈加洲.团队激励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 (6) .

新课改中语文学习方式的建构策略 篇4

一、建构新的语文学习方式必须强调自主性

要帮助学生建构有效的学习方式,首先要遵循汉语的学习规律,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极其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1. 重视自主建构。建构主义心理学最基本的观点是:让学生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新知识的学习要基于已有的经验,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积极的建构者。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理想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地体验性学习。因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要使每个学生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就要彻底改变以往的语文课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枷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教学内容和教师,使得语文课习惯于用“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进行。而新课程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将通过“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 引导充分自读。充分自读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获得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语文课上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对、读好,这是意义建构的前提和基础。要让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对读不懂的内容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再将查到的资料在班上予以公布。其次,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快乐。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阅读,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愿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体验,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自读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教师事先要有所估计,再有意识地去关注、去倾听、去指导,保证自读的效度。第三,建构新的学习方式必须强调选择性。没有选择就没有真正的自主,也不会呈现丰富的多样。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句段、事物、情节、人物进行欣赏。学习过程中,目标自己定,内容自己选,方法自己试,问题自己找……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知识能力水平,掌握独特领悟方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二、建构新的语文学习方式必须关注合作性

在语文课上引导共享合作学习,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指导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开展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是建构新的学习方式的必由之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不单纯指个人意义的建构,更要借助于反复的协商,即与他人进行广泛的交流、互动,形成一致的或共同的理解。

1. 组织有效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学习者之间的争论、交流、协商能促成他们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使学生超越简单的纯粹个人化的建构,达到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目的。合作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共同学习、分工合作来实践其社会技能的提升。那么,怎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维持合作情趣,讲究合作方式,丰富讨论形式,提高合作效率呢?关键在于有效组合。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在小组建构中,要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才有利于组间竞争,激发合作冲动。推荐并培训好组长,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人人有责。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2. 促成有效互动。实践表明,讨论和对话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获得有效知识意义建构的重要方法。教学活动是在学习者的讨论和对话中自然地展开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广泛对话。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各组选代表在全班陈述组里的意见。教师不对任何一方的观点予以评价,教师的观点也仅供学生参考。当然,讨论不是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机械的不需思考的问答,而是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讨论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所产生的不同建构之间的相互碰撞;讨论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而是师生双方都在明确教学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互相提问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互相提问,可以男女互相提问,也可以是小组间互相提问。学生总期望能提出难住对方的问题,他们的阅读会比以往认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有人已知的,有的是大家都不懂的,有的问题甚至可以延伸到课外。所以,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建构新的语文学习方式必须突出探究性

探究式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其实质是“问题解决式的学习”。它以“问题”为核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流程呢?

1. 引导充分质疑。研究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包括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研读问题的提出,应当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的问题,一旦独立思考后有了正确的结论,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反过来又能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自读中的困难时,就会产生疑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插图、课中文字、课中标点、课中空白、课中结尾等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水平高低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性倾向,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障碍。让学生把困难提出来,浅显的可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取向且指向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启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找出关键问题所在。

建构方式 篇5

一、基于课标的视角, 比较、分析三个版本教材能量观的呈现方式

课标中, 每个二级主题都从“标准”和“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 对化学学习内容进行了说明, 还有可供选择的情境素材。其中, 在“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二级主题中明确指出:“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着能量的变化, 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笔者尝试基于课标, 分析三个版本教材能量观呈现的基本视角 (见表1) 。

教材还以蜡烛燃烧为素材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能量观渗透在火焰温度的测定之中, 若能在描述“发光、发热、火焰”等具体现象的基础上再提出更为深刻的问题———“为什么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转化?”实验就不再局限于蜡烛燃烧的具体现象和产物的检验上了。使学生了解该反应是持续发生的自发反应, 先反应释放的能量可引发后续反应, 从而将化学的基本观念与化学过程的方法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7]。

物质的化学变化包括了质的变化、量的变化与能量转化, 从能量观的角度理解物质结构及其转化是化学的基本视角。教学过程中, 要联系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葡萄糖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煮熟”鸡蛋、化学电池等日常现象作为情境素材, 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和建构性的学习,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二、初中化学能量观建构的基本策略

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研究化学反应合成物质同样重要。因此,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建构不同知识之间、理论与事实之间、新旧经验之间的有意义联系, 在关注情境的选取与创设、问题的构思与引导、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活动的设计与安排的交互过程中经过螺旋式递进, 使学生初步认识化学反应中有能量变化, 在燃烧和燃料的学习中得以强化, 了解如何应用化学变化实现能量的转化和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 形成和发展能量观。

1.借助实验表征建构能量观

借助实验表征, 引导学生理解吸、放热除了对温度有影响, 还会引起气体压强、体积、溶解度、物质状态等的变化。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 让学生用手感知, 或通过合适的实验装置 (如图1、2) , 借助实验现象, 加深学生对化学能量观的理解。

还可以借助铁丝、镁条、氢气的燃烧、干电池和充电电池等实验探究, 使学生宏观感知、理解化学体系是一种储能体系, 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 常见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且电能与化学能可以相互转化。借助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水的电解, 观察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等实验, 使学生了解有些化学反应需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条件, 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反应就不能发生。从而有效调节和控制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过程, 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使化学反应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明白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帮助学生建构能量观。

2.深化对燃料和燃烧的认识, 发展能量观

教材中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利用燃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 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化石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上。因此, 关于能源问题, 一要让学生了解燃料燃烧反应释放能量, 帮助学生研究怎样才能使燃料完全燃烧, 提高燃烧的效率;二要让学生考虑燃烧的安全问题, 学习怎样运用化学知识防火、灭火;三要讲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怎样减少燃料燃烧时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四要讲燃料的选择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讲化学科学为开发清洁、高效的能源能做些什么[8]。利用核心概念的文字表达方式揭示有关燃料问题的化学学科本质 (如图3) :

设置问题组: (1) 燃烧能为我们做什么? (2) 选择燃料时应综合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3) 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作为燃料, 有些则不能? (4) 燃烧生成物为什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有哪些对策? (5)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什么规律? (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我们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制备和选择反应条件有什么启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通过问题组的解决, 借助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 从化学反应热现象认识到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获得能量, 通过对燃烧概念的发展性理解, 使学生了解燃烧是强化物质转化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的重要内容, 形成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对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条件的认识, 初步感知可以通过改变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影响化学反应。了解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居于首位,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化学, 认识化学在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中的重要作用, 从自我做起, 节约能源, 引导学生建构能量观。

3.借助微粒观, 了解能量观的内涵

微观层面认识能量观, 这部分内容既基于物理学习, 又与微观世界联系, 抽象程度很高, 鲁教版以水为例, 创设连续性问题情境:在水的状态变化时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间隔怎样变化?在水天然循环的各个环节上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怎样运动的?以分子或原子不断做无规则运动为切入点, 推论出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热能。溶解现象并非单纯的物理现象, 其伴随的能量变化涉及微粒的运动和相互间的作用力。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两种能量变化:溶质的分子 (或离子) 向水中扩散的吸收热量过程;溶质的分子 (或离子) 和水分子形成水合分子 (或水合离子) 的放出热量过程。溶质不同, 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 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

核外电子运动也是一种能量的反映。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取决于原子中电子的能量,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较高能量状态, 不稳定, 原子间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的方式成键, 使体系能量降低, 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学生形成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思维方式, 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维方法等[4]。因此, 可把物质转化过程看作是诸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 (化学能) 转化为热能、光能等释放出来, 或者是热能、光能等转化为物质内部能量 (化学能) 被储存起来的过程。在水的电解教学中, 若能从微观视角解释为什么水需要通电, 引导学生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行为, 深入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及其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 那么学生对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会达到更高的水平[9]。

初中学生的能量观建构是一个不断深化、有机联系、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化内容, 随着对能量观认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将从微观表征对化学和能量关系本质加以构建, 形成更合理、完整的能量观。因此, 学生能量观的建构应该注重认识和理解的完整性, 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加本质化, 自身的观念更加清晰化, 实施以观念建构为本的课堂教学。

摘要:化学能量观是化学观念中的核心观念, 是从能量角度对物质及其化学变化本质的深层次理解。尝试基于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将能量与物质、能量与化学反应建立起实质性联系。对2012年修订的三个版本教材能量观建构的方式进行分析、归纳, 提出能量观建构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能量观,微粒观

参考文献

[1]王晶, 郑长龙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九年级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2]王祖浩, 王磊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

[3]毕华林, 卢巍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九年级上、下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2.

[4]梁永平.论化学学习中的能量观建构.化学教育, 2008 (8) .

[5]姚远远, 陈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能量观的建构.化学教育, 2013 (5) .

[6]徐敏.中学化学“能量观”的构成要素及内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3 (7) .

[7]魏锐, 如何由实验观察提出科学问题——以蜡烛燃烧为例, 化学教育, 2012 (1) .

[8]王祖浩, 王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建构方式 篇6

个性化建构, 是指教师依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个体学情, 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 引导学生依据学习方案自主选择开展学习活动, 以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教材知识结构, 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个性化建构包括两方面: (1) 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2) 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它具有独特性、内隐性、复杂性、结构性等特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 由于每个人具有其本身的独特性, 再加上学习情感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肯定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笔者就此对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建构进行了浅谈。

一引导学生在个性释放中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如何引导学生在个性释放中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呢?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可以自由选择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多角度感悟、多层次体验进而产生多元化思维。重点不是教师的讲解而是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及个性化理解。教学中可设计富有情趣性、思考性的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实践、交流建构知识。

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 教师结合例题把重要的理论知识讲解完后, 设计了一个探究环节, 让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解答如下题目:把2/9米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多少?学生先自己找出答题方法后再交流, 有学生通过画线段图, 得出2/9÷2=1/9 (米) ;有学生根据分数值的变化规律, 用分子除以2, 得到答案;有学生把分母扩大2倍;有学生根据一般的除法运算公式直接得出答案。综合比较几位学生的答题过程, 学生普遍发现最后一位同学的运算方式相对来说要简便好用得多, 而且容易学会。在这一活动过程中, 学生通过先自己亲身实践再合作探究然后比较优劣, 最后把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就是典型的学生个性化建构过程。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深刻体验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新课改也重点强调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使数学成为一门活的学科, 否则只会理论不会实践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本来意义。因而在教学中, 教师可适当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在生活中进一步升华数学知识。现在大多数小学都会给学生提供午餐, 这是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 教学中教师可拿来一用。

如学习了平均数的知识后, 教师即可提问学生:学校食堂中午至少要做出多少米饭才能让大家既吃得饱又不浪费?因为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的兴趣立马被激起, 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根据平均数的知识点, 首先, 指导学生调查在校吃饭的人数和每个人的饭量。这又涉及调查范围问题, 是调查全部人数呢还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群体?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就会发现调查全部人员太麻烦也不现实, 于是选择在每个年级段随机选择10个人调查, 然后再运用平均数的知识算出食堂至少要做出的米饭量。

三帮助学生在提问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自觉学习。”在实践个性化建构教学中, 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敢问、愿问, 随着问题意识的增强, 学生会逐步达到会问和善问的层次。

如近年来, 雾霾现象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雾霾中的数学问题:雾霾分级的数学标准是什么?雾霾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如何对雾霾的成因进行量化分析?怎样进行调查研究?……这些真实有效的问题激发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他们自发成立了研究小组, 分工明确, 有人负责调查访问, 有人负责拍照取样, 有人负责整理数据。研究小组连续12天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对着学校大门上方固定的位置拍照取样, 完成实验报告。他们将研究成果对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展出, 并且联名给市长写了一封环保建议书。正是这样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中来, 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 提升数学思考, 发展思维能力, 自觉完成了个性化建构过程。

建构方式 篇7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保健班的面向对象主要是一些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某部位肢体畸形、残缺、侏儒症或是因神经系统受损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残疾, 表现出来的还是肢体功能的障碍以及体质较弱的处于大病、重伤康复期的大学生, 此外还有少量的听力、视力障碍者。这部分群体参加正常的体育课学习和考核存在确实的困难, 他们与普通大学生共同生活、学习、竞争, 有着同样正常的思维, 却明显存在着运动功能不健全的缺憾, 这点通常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对他们的成长也产生较大的影响。他们对参加体育运动有着典型的矛盾心理特点, 一方面, 他们渴望象常人一样参加体育运动, 欣赏和羡慕别人雄健的体魄、潇洒的英姿;另一方面, 又为自己某些部位的缺陷而感到自卑和压抑。复杂、矛盾的心理特点使他们不太愿意与正常人一起参加或欣赏体育运动与竞赛, 在大众场合表现为寡言、郁闷、内向的个性特征。

如何才能更好地让这部分大学生在体育这片天空同样树立起身残志不残,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良好品质形象, 让他们也来热爱体育运动, 通过适宜的体育锻炼和学习, 掌握一些适合自身的健身方法和保健知识, 并进一步塑造和发展自身体魄, 加强对高校体育保健教育教学的研究, 在当下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1 高校体育保健班教学模式分析

高校体育保健班长期以来在教育教学上并没有严格的规范, 存在的现状比较普通体育更为复杂, 既有静态纯理论讲授浇灌养生保健常识, 也有放羊式室内外实践, 或者统一安排, 学习练习某项体育运动, 无论哪种都不能算是合宜的保健体育教学方式。因为在实际情况下, 高校体育保健班的学生虽然人数可能还没有普通体育教学班多, 但是却可能是来自不同年级, 有多种残疾类型, 多种疾病的患者, 同种残疾又有不同的轻重级别, 体弱或患病者在其不同的阶段所能承受的运动荷载也不会相同, 另外性别差异也是要必须考虑的。这些实际存在的情况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捉襟见肘:怎么来解决班里不同学生的自身需求、问题和困难;选择何种锻炼手段和方法;运动负荷究竟多大为宜;显然无法再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症下药, 对个体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实施。遵循学术界对“运动处方”的定义, 我们可以称之为处方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对高校体育保健教学的认识、观念的提高和改变上凸显出一定的科学性, 充分体现人本理念, 因人而异, 针对残弱大学生身体具体状况以及兴趣爱好和运动能力等特点, 在运动项目、强度、时间和频次各方面精心设计, 科学甄选,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锻炼, 克服运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展现每位“弱体”大学生的潜能和才华, 既满足他们锻炼身体的需求, 又容易体验到运动的愉悦, 进而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理、心理、意志品质、气质性格等多方面, 体现出了体育的价值和魅力。

2 高校体育保健班处方式教学模式建构

2.1 教学目标合理定位

残弱大学生参与体育的目的不应是对成绩、功利的狂热追逐, 而应是对参与体育的外在价值 (康复身体、强健体魄、克服病魔、超越缺陷、开发潜能) 和内在价值 (陶冶情操、愉悦心灵、体验和享受生命) 的把握和体悟, 切不可用对普通健全人那样来要求他们, 否则会使保健体育教育误入歧途, 所以在保健班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该是能够满足残弱大学生的健身、健美、娱乐、竞赛等不同层面的体育需求的, 同时又充分体现以基本生活发展为中心, 重视残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生活化水平和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促进其积极向上, 全面更好的生存和生活。

2.2 教学内容因人而异

保健班大学生在体适能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实践中必然是只能有部分体育运动项目适合他们, 所以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 譬如:听障大学生的体育教学可以安排一些“刺激—反应—做动作”的练习内容, 比如“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影子跑”等体育类游戏, 训练他们眼观六路、迅捷的反应能力, 但是要注意有些强烈旋转, 导致聋人头颅内压增大的运动则应尽量避免。单上肢残者可以练习羽毛球、网球、壁球等单肢挥拍类项目;下肢残疾者可以练习射箭、飞镖、击剑、游泳等项目, 以及引体向上、翻滚、倒立等基本活动技能;体弱或大病康复期的学生可以练习简化太极拳 (剑) , 八段锦之类舒缓套路。通过量身定做, 选择一些既简便易行, 又对其生活有实用性的体育教学内容, 多采用一些以游戏题材为主, 兼顾培养、塑造和缺陷改变并存的内容, 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融入体验体育的美好。

2.3 教学方法人文关怀

在保健班体育教学中要充分注意“人文关怀”, 这也是“以人为本”体育内涵的体现, 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残弱大学生的自由度和主体性, 满足他们的体育需求, 丰富他们的体育生活, 进而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能力。改变过去单一说教、指令或以知识、技术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 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 体现平等参与、机会均等的教育理念。把生存、生活、健康、学习技能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从而达到育体、育心、育人, 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在实践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基本原则, 因人而异, 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增强课堂组织方法的新颖性和娱乐性, 灵活运用、适时创新, 鼓励残疾大学生组织并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充分体现对残疾大学生的体育人文关怀,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

2.4 教学评价动态全面

教学评价是体育教育课程实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与主体需要和价值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体性活动。保健班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 更不能与普通健全生相等同。在保健班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上, 充分关注他们的生命个体多样性和发展性, 可以考虑按其不同的残弱情况、根据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 因人、因时进行考核评估。在进行实际教学评价操作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残弱大学生体育认知层面和身体层面的考查, 重视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活技能提高等方面的表现, 正视他们的现实生活世界, 从而建立以残疾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本, 充分考虑其个体提高的幅度, 确立动态的、发展的、全面的体育教学评价模式。

2.5 教学计划制定流程

处方式教学计划的针对性要求很强, 计划应该是个体方案, 具体如下。

掌握学生个体资料 (性别、年龄、性格、残弱类程度) →全面体适能鉴定诊断→选定运动项目、设计运动方式→确定运动强度、时间、频次→提出性的注意事项、实施原则→监控、记录个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反应、主体感受→教学效果评价, 总结完善。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步骤6监控、记录个体反应、感受的过程中, 若学生个体反应良好, 则可以继续施行, 否则需返回到步骤3, 重新审视修正。

2.6 其它事项及策略

首先, 为确保教学质量, 保健班学生人数必须严格控制, 建议以15~20人为宜, 切忌因任何缘由大班化编制;其次, 任课教师最好专人化, 担任保健班教学的任课教师除了具备常规的高校体育教育基本业务能力之外, 还要有深厚广博的体育保健专业知识和运用技能;再次, 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校本教材、教学进度及基本考核办法, 既规范化又提高操作性, 有的放矢;最后, 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学生自我感觉及时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 修改体育教学处方, 尽早争取他们回到普通体育教学班。

3 结语

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指导下, 在高校体育保健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运用处方式体育教学模式, 定位合理的教学目标, 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按照流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注意即时调整优化, 结合动态全面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实施过程中, 积极吸纳其他教育观念和思想, 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模式, 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体育保健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欧云海, 张莉斌.残疾人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 .

[2]郄爱萍, 田振生, 袁玉涛.处方式体育教学的理论分析与研究[J].2007 (5) .

建构方式 篇8

关键词:意象造型,平面构成,雕塑样式

一、人物形象的意象表现

90年代兴起的水墨实验派为人物画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水墨人物画是画家依据主观情绪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粗放和简洁的绘画方式, 其核心就是用生宣、墨与水的特性对东方文化写意性的表现。具体体现在造型观念上就是不注重具体物象的刻画, 而倾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 人物造型只是提供出视觉的可视成象。

格式塔心理学证实: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 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 其把握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独创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中国水墨人物画家在创造视觉形象时, 常常能发挥独特的想象能力和展现个性才情的趣味感, 画面形象处理试图留给观赏者以发挥想象的余地, 并附加暗示、启发和诱导。水墨人物画的画面传达方式是基于对物象的整体性把握, 画家极少刻画特定对象的局部特征, 甚或是对人物五官特征的准确把握, 而表现出来的只是对人物整体性特征或是精神状态的视觉概念, 更多的是把客观人物作为绘画创作的依据或灵感的来源, 通过想象、联想、解构、简化等形式手段塑造、幻化出传达画家情思的形象。

水墨人物画主张意象造型, 是由于这种造型方式与生宣纸产生水墨的笔墨表现相适应, 适用于对人物形神的总体性把握, 也就是意象表现。意象造型观认为, 绘画作品不能也不必去模仿生活之真, 它应该是画家主观感情与意念的外化。人物形象的意象表现是以客观物象为依据, 又与现实人物拉开一定距离, 与真实的形象相比艺术的意象是处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形态。中国画的形神论向来强调神似、意似, 所以对形似的要求减弱了。但是要达到神似, 又不能抛弃形似, 经过前人的实践创造, 提出了“不似之似”的造型主张, 这是意象造型的核心内容。这样可以使水墨人物画家能够较自由地选择和利用形象的各种因素, 舍去外光和物体的明暗因素, 把体面的变化转化为线, 把立体的三度空间转化为二度空间。

水墨人物画意象造型把人的意识、意志、意念与客观对象, 看成是一个互通共识的有机体, 寻求画家本体与对象感应式的认识, 是画家对客观人物形象个性化的处理, 借对象所生存的状态来表现画家对社会及人的现实感悟能力, 赋予对象形象化、本质化、内心化的具体体现。钟家骥在《水墨画新论》中谈到:“意象即表象, 又叫心象, 一是指文艺家构思的意趣和物象的契合;二是指艺术形象;三指饶有意味、饱含情思、充满理趣的形象”。水墨人物形象的意象表现是运用水墨在宣纸上的特殊表现力, 遵循“黑白成象”的原则与审美体现, 以中国文化所持有的阴阳相生观念植入其对形象的表现之中, 来传达出画家与对象共生、共融的境界。画家可以根据形式美感的需要, 对人物形象进行适度的概括、夸张和变形, 并且移入个人的情感, 意趣和个性, 从而加强水墨人物画的抒情性、表现性和艺术性。

二、平面化的形象处理

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水墨人物画家们也常寻找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 来变革传统水墨人物画造型的单一模式。在日趋平面化、抽象性的画面结构意识中搜索中国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现代之路。他们始终将普通的大众作为艺术关注与表现的对象, 呈现我们民族文化精神中的某些永恒价值, 这也是近年来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发展趋势。

刘庆和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表现性水墨画家之一, 在创作中不断的寻求水墨话语的当代表达。其主要的艺术把握方式与许多视水墨语言转型为唯一目标的水墨画家不同, 刘庆和进行艺术创作时, 注重从当代文化的发展中寻求水墨画需要解决的艺术问题, 这使得他能够在充分尊重个人感受的基础上, 将寻找新的文化图像与寻找新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从他所选择的艺术图像与艺术手法来看, 他对水墨画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性是把握的非常好的。为了突出现代都市中边缘人物的生存状态, 进而涉及无奈、无聊、失落、空虚等话题, 他从不刻意再现客观对象, 而是努力将客观对象转换成易于表现的水墨意象。这些水墨意象通过渍染而成, 具有平面化与超现实的特点。在人物造型方面, 他并不讲求细节的精确, 人物的轮廓有时和衣服、环境融为一体, 这显示出他对人物造型的看法, 其造型形象具有某种共性的类型化, 通过人物与环境的组合, 着重传达出明晰的时代气息。特别是他的渍染人物, 已经衍化为一个平面化的影像而具有了某种符号性, 其水墨人物形象使人一看到就想到了它代表的内容, 从而使人产生某种超现实的幻觉, 难以确认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 那种在空间中飘浮的形象, 更强化了人在城市中的无根状态。这种进行了适度概括和变形的人物形象处理, 其人物形象有着自身特有的审美功能体现。

绘画本身就是一种视觉语言的方式, 它是以画面形式来正视生存体验的。因为有了生命的空间也才有了形式的语言, 而生命的空间是以过程的方式来体悟其意义所在。在不同时期, 田黎明的水墨人物画也呈现别样的图式。作品中由娴熟的技巧表现出人物形象的灵动之美, 已是其作品的象征。而早期的水墨试验常运用纯水色平铺于 (平染) 宣纸上, 以一种单色的平面处理方式融入宣纸的特征, 使其平中有内涵, 此法多用来表现宁静、自然、协和对生命的感悟。如《远山》画中, 此画在构成中运用连体法, 画面人物形象和色彩的呈现显然已经是平面化的处理, 对人物形象造型的塑造已是整体画面平面化的一部分。此后的《过街桥》、《汽车时代》、《清晨》等作品, 其人物形象的处理上多少有些平面造型的意味。

由此, 平面化的水墨形象不是对对象外观或具体形态的表现, 其呈现出的是现实对象的象与画家赋予对象的象征意味的融合, 其水墨造型方式与中国文化、哲学观物取象的方式和行为有关。这种造型观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式的理想认识观, 也突出了中国文化强调主观意识的特性, 这种特性是孕育创造性的先决条件。水墨人物画作品中存在的造型样式, 并非只是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的固定模式或一成不变的程式, 一些画家在创作中更多注重的是对生命的感悟方式和对人在现实中真实生存状态的思考, 各种不同的形象处理样式都源于此意念之中。

三、水墨形象的雕塑感

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家及其作品中所具有的个性化特质, 不是只通过视觉就可以获知的。那些个性化的笔墨形式、个性化的色彩处理、个性化的形象特征、个性化的空间表现, 再加入纯私人化的想象、幻想与狂放, 都使得作品独具特色而触动人的心灵深处, 观者的神经和思维也随着作品营造的氛围而畅想。在这里形象的个性化处理当是最易被视觉所接受的, 在某些表现性水墨人物画作品中甚或是最重要的构成因素。

周京新作品的影响力不仅在于他采取加法式的造型原则, 追求“使造型呈现笔墨化, 使笔墨具有雕塑感, 被称之为“水墨雕塑”。还因为周氏水墨雕塑潜藏着许多新的笔墨造型的可能性, 而被当下关注, 并引领着水墨画创新的航路。其水墨表现方式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他在艺术上的终极目标是要在水墨人物方面开辟出一个新境界。从古代人物到少数民族, 再到当下的都市现实生活是周京新为自己设定的艺术发展三部曲。在创作主题的选择上, 如何把传统纯正的水墨意味体现于现代人物的表现之上, 也就是如何把传统的精神作出比较准确的现代演绎, 始终是周京新关注的艺术命题。在造型表现形式上, 他把现在自己痴迷的水墨人物戏称为水墨雕塑。他试图用笔墨替代线条, 画出一种没有线的中国画来, 他现在的人物画造型和结构不再是由线来完成, 而是通过墨色的排列组合和对比来显现, 在视觉上使人产生了一种因塑造而获得的浑厚感。

周京新的水墨人物画作品, 重视笔墨的完整性甚于内容的完整性。即使一个局部不具有完整的内容, 但它具备了笔墨的完整性, 同样可以传递出艺术家的感情和构思, 这种较纯粹的语言表达, 也具有精神上的表现价值。由于水墨画的偶然性, 艺术家也许会画出一些精彩的局部, 但更大的困难在于整体的构成, 在局部笔墨的完整性的基础上, 达到整幅作品的完美性。把个别的画面元素结合成整体, 而使每个元素的原有特性得到表现。正如马蒂斯曾说过:“所谓‘表现’, 对于我并不就是在脸上爆发出来的热情, 或通过一个强烈动作的表示。它更多的是存在于我的画面上的完美的布局:各物体所占取的空间, 环绕它们的空白, 各项比例, 这一切都对表现有它的一份。”在周京新看来对水墨人物的表现重要的不是画出人物的清楚轮廓, 而是散布整个画面的墨线, 以及不同质感和墨色所形成的节奏韵律。

另一位以水墨表现见长的乡土人物画家晁海, 其作品具有的浑厚感, 溢于形象 (质朴的农民) 的表现中。他的技艺非常实用, 即利用传统水墨中的积墨方法, 当然他的积墨并非简单的原样照搬, 而是将它的元素强化和提炼, 变成单独的关照对象。观者可以在他的画中看到墨迹之美, 看到晕化之美, 看到墨色层层叠叠的积淀之美。那些看似腻味的斑块 (墨块或色墨混用) 和看似沉闷的面目不清的人物形象, 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浑厚感和雕塑般的坚实与牢固。蕴涵了画家深厚的功力, 这是多年来逐渐积累起的, 也是灵性和才华的实际展示, 其中有许多难以言传的奥妙。因为视觉艺术转化为语言, 只能暗示、类比、破译, 艺术的原意永远只是作品本身。

晁海的《一九九一系列》、《一九九七系列》水墨人物画, 不但把人画出了石头的固体性和简朴性, 而且还表现出了石涛所说的人与山石“神遇而迹化”的禅境, 即就是韵味。晁海的水墨人物, 有局部笔墨的清晰与锐利, 也有整体的混沌与苍茫。他以重墨构成画面的骨架, 用浓墨、色墨并用的方法增添了画面的厚重与浓密, 而淡墨则使画面的各个局部获得一种有机的衔接和生动的气韵。这正是中国水墨画意味的特殊价值, 是一种精神的感性享乐。画中皆以墨团作为基本的造型语言, 将传统水墨画中的墨趣进行了现代转化。他的作品有一种悲苍的、苦难的、崇高的精神, 主要表现出个人对农民的生存状态、命运和内在品质的一种认识和体验, 所以他没有把着眼点放在对线的描绘上, 而是在表现上下功夫。晁海的人物画常把农民当作山岳、土塬、天地、大宇宙来画, 画面中的形象多体现出一种苍茫的感觉和厚重的笔墨结构, 使得形象具有一种强烈的雕塑感。当然把人画成石头并不是晁海的创造, 清代任伯年的《女娲补天》和潘天寿的《达摩禅师》等都是此类的佳作。这就告诉我们山水画中画石头的技法也可以用来画人, 用以拓展水墨人物画的形式语言, 增强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表现力及审美思维的相互关照。

结语

当代水墨人物画极其重视精神的价值, 物象本身则被划为次要。画家笔下的人物实际上是作者精神追求的载体, 是画家抒发自己和表现自我精神的一个媒介。画家将自己实践的经验、对生活现实的体悟和精神追求集中于所刻画的形象之中, 通过创造新的造型符号来实现对自我的确认, 其是被赋予中国的审美哲理、艺术创造和人生感悟于一体的重新创造。

参考文献

[1]辛华泉.空间构成[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2.8.P13

[2]《美术文献》编辑部.当代水墨画专辑[J].湖北美术出版社.总第17辑1999.12.P17、23

[3]田黎明.名家绘画与技法田黎明-走进阳光[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12.P5

[4]范淳奇.香港书画报增刊[N] (晁海现代水墨展—香港专刊) .书艺出版社.2003.4第1版

建构方式 篇9

“建构式生态课堂”在操作上拥有“三案、六模块”,三案是指教案、学案、巩固案;六模块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自学质疑、互动探究、交流展示、经典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老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其中的任意模块或者组合,根据学生进行调整,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起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的明确、具体、适切。

建构式课堂最大的优点在于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相互配合、师生的共互经营与配合,合理设计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学习活动,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切合学生兴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和丰富了情感。

建构式生态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老师与学生实行互动式教育。在交流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以学习理论为依据,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积极互动探索;这样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并提高课堂效率。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与成人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潜能,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成人的教育关怀,而不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讲,学生背,机械性的师生互动形式;在教学中,师生应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老师在课堂上根据情况灵活设置课堂活动及讨论内容,从而引发学生讨论热情,让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真正的交流、合作和共享,让学生们在学习上相互参与相互学习,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学习论点与话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让他们学会探究方法并具备实践与创新技能。

建构式生态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只授业解惑,老师不仅仅担任引领者和解惑者,而是要启迪学生思想,让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产生思想的碰撞,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实施互动式合作学习,它是相对于个体学生而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与老师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中的共同任务,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学习。”例如生态作文,学生在写作时要以自己为中心,主要表达内心的情感,结合实践与现实生活的领悟,让学生在写作中表现自我。

建构式生态课堂要求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与个性发展。这对老师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老师制定行之有效的互动方案来吸引同学学习知识。

首先,教师建立教育奖励机制,建立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建构式生态课堂主体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建立学生的自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多鼓励学生、信任学生,适当的奖励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思考发言,让学生们个性得到发展。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的,通过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方法,结合游戏、故事等创造因素,创建出有趣的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情景思考答案。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方向,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创办语文竞赛活动。

再次,教师要建立学生自我展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展示,让学生带着自己观点进行表达叙诉,并创建小组讨论,让论点不同的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从而碰撞衍生出新的论点,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还有,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及暗示,如果是稍难的问题老师可以提供学生参考资料,让学生自主查询问题答案,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想明白问题的解决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语文建构式生态课堂里,语文教师要积极运用“三案,六模块”科学方法,为学生努力创建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还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观察看待学生,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思考方式,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在教学上对学生开展富有人情味的教育。

建构方式 篇10

关键词:flash动画,自主学习,课程改革

1 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目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知识更新周期缩短,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显然不能满足他们今后发展的需要, 而能力的获得使他们终身受益。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注重学生独立思考, 要让学生在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中获取知识,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进而获取今后生存所必需的能力、意志、品质, 等等。本文也是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提出课堂教学中采取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 重点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 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模式构建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

1.1 构建新型学习模式

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构建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的不同形式, 寻求各种形式在教学中具体操作程序,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活动加以逐步完善。在逐步建立起多种合作学习模式的同时, 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对合作学习组织的策略, 调控的方法。最后, 探索出一套针对合作性学习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强、具有实效性的评价机制。同时, 项目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生成, 是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 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 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 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1.2 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体系

强调教学策略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理念, 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并根据活动主体的学习特征来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构建出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的教学策略体系。

2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方式的建构与评价策略的实施

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如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 转向以学生的交往与合作学习为中心, 指导我们更好地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 不是每节课都要搞, 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才能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项目要求对课程使用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积极选择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案例。

2.2 切实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知识需求与心理需求

自主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知识需求与心理需求基础之上。在自主合作学习中, 教师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使其处于一种合作的冲动之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情感。近年来, 高职生源的层次参差不齐表现的很突出, 学生基础较差, 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观点和见解的意识欠缺, 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更为薄弱, 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合作讨论, 无人举手回答老师问题;有些学生想回答, 但看到老师的目光只盯着学习好的学生, 便放弃了回答问题的念头;如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真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课堂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2.3 合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 如何优化合作学习小组是我们研究的另一问题。在合作学习中, 大部分是6人一组, 每个班4~5组。根据学生性别、学习成绩、个性特征、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 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就有了一定的难度。我校的研究围绕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 运用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 小组之间力求均衡, 便于公平竞争展开。

2.4 优化教学的评价方法

决定合作学习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老师评价不合理, 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合作的积极性, 影响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如何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对合作学习制度及评价体系的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研究意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建构方式】相关文章:

建构意识建构能力09-13

个体建构05-07

人格建构05-21

整体建构05-26

建构新知05-26

素质建构05-27

经验建构05-28

形象建构05-29

性别建构06-11

建构创新06-18

上一篇:生态环境特征下一篇:文科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