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苷含量

2024-06-25

芍药苷含量(精选九篇)

芍药苷含量 篇1

1 影响因素

1.1 芍药类型

芍药药材有白芍和赤芍之分, 一般, 白芍指人工栽培的芍药根经去皮水煮干燥后加工而成的, 而赤芍是由野生川赤芍、毛赤芍等的根直接干燥而成的[2]。研究表明, 白芍和赤芍中的芍药苷含量差异很大, 周红涛等[3]测定了13种赤芍和7种白芍中药样品的芍药苷含量, 结果显示, 赤芍的芍药苷含量为6.41~10.31%, 平均含量为7.65%, 而白芍的芍药苷含量为1.73~6.01%, 平均值为3.42%。

1.2 芍药部位

同一生长年限的毫州芍药根茎部的芍药苷含量为3.648~3.861%, 根中的含量为0.901~1.91%, 差异4倍以上[4]。宋俊英等[5]以浙江产的赤芍、白芍及芍药不同部位叶、茎、花为试材研究表明, 芍药苷含量由高到低次序为:赤芍主根 (4.25%) 、白芍主根 (2.51%) 、叶 (2.12%) 、茎 (2.09%) 、花 (2.01%) 。另外, 赤芍根的直径与芍药苷的含量成反比, 即根越细含量越高, 芍药苷主要存在于赤芍的根皮部[6], 未去皮生品中芍药苷含量高于去皮生品中含量, 未去皮熟品中芍药苷含量高于去皮熟品中的含量, 表明芍药苷在根皮中的含量高于在根中心的含量。

1.3 芍药生长年限

生长年限对芍药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有很大影响。浙江产的赤芍不同生长年限的芍药苷含量为:2年生 (2.29%) >3年生 (2.06%) >1年生 (1.78%) [7], 但2年生的赤芍根还未充分生长, 产量较小, 综合考虑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药材产量及药材品质, 一般采收3~4年赤芍根。黄明远等[8]研究同一种植地3~5年生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差异, 发现生长年限越长芍药苷的含量越高, 因此提出白芍采收年限最好在五年或五年以上。但4年以上的芍药根加工后外观质地粗糙, 纤维多, 色泽差, 因此从药材性状与芍药苷含量相结合考虑, 采收年限以3~4年为宜。

1.4 芍药产地

N.Ikeda等测定了67种产自日本、中国、朝鲜和韩国的芍药药材中几种主要单萜化合物的含量, 结果发现不同产地的药材有显著差异。芍药苷含量变幅在0.12~9.61%, 最高值与最低值竟相差60倍。张克荣等[9]对我国26个不同产地、不同批号的白芍及其炮制品中的芍药苷含量进行比较, 发现各地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分布在0.606~3.165%, 差异很大。安徽毫州、江苏徐州和四川中江产的芍药中的芍药苷的含量相对较高, 分别为3.165%、2.550%、2.325%。张克荣等[10]对17个产地的赤芍中的芍药苷含量分析的结果显示, 芍药苷的含量在2.27~4.00%, 在不同产地差异显著, 具体分别为:宁夏 (3.67%) 、兰州 (3.46%) 、山西 (3.34%) 及四川 (3.48%) 所产的赤芍中芍药苷含量较高, 吉林 (2.40%) 、长春 (2.40%) 、辽宁 (2.30%) 及内蒙 (2.27%) 的赤芍中芍药苷含量相对较低。

1.5 气候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芍药生物活性物质的积累也有较大影响。胡世林等[6]发现野生芍药根的芍药苷含量为3.72%~6.59%, 而栽培芍药为2.46~2.87%。进一步分析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及年太阳总辐射量等气候因子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发现, 与栽培区相比, 野生区的年平均气温偏低, 年降水量偏少, 年日照时数及年太阳总辐射偏高。因此适当的低温、干旱、长日照时间以及多太阳总辐射有利于芍药根内有效成分芍药苷的积累。

1.6 土壤

不同的土壤肥力对芍药苷含量也有影响。大量元素N和P的对芍药根中有效成分的影响较大, 土壤含N含量较高, 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也偏高。芍药是深根药材, 喜肥沃土壤, 生长期应多施氮肥、磷肥或有机肥料, 促进根部膨大和质量提高[11]。少量施用Mn、Fe、Zn及Cu这4种微量元素可以提高芍药产量并提高芍药根中芍药苷的含量, 其中Zn可能对芍药苷的形成起关键作用[12]。微量元素Cd、Pb和Ni的含量也影响到芍药根中芍药苷的含量, 适量的施用可以提高芍药苷的含量。

1.7 采收时间

芍药苷的含量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金昌东等[13]测定了毫州芍药在不同物候期 (1~12月) 根中芍药苷的含量, 结果发现芍药苷含量在5月初花期最高 (11.4%) , 在7月下旬~8月下旬果期含量最低 (2.5%) 。张桂贤等[14]发现, 在4~9月期间, 黑龙江产的芍药、草芍药和日本芍药根中芍药苷含量均在5月初显蕾期最高, 分别为:5.45% (芍药) 、1.04% (草芍药) 及1.08% (日本芍药) , 因此认为黑龙江赤芍以春季采挖质量最高。采收时既要考虑芍药苷的含量, 又要考虑药材的出材率, 虽然5~6月的芍药苷含量高, 但此时根的含水量也高, 药材的干/鲜重比值较低, 而在8~9月白芍根中苷类成分积累逐渐增加, 且药材干鲜重比较高, 因此8~9月为最佳采收期。

1.8 加工方法

采收下来的芍药鲜品, 要经过修削、去皮、煮制和干燥等几个环节后才成为药材, 加工方法对芍药苷含量影响很大。经过处理后, 芍药苷有很大损失, 周红涛等[15]对比同一产地栽培的芍药根加工前后的芍药苷含量, 发现去皮水煮后芍药苷的含量下降了37~56%。童富淡等的[16]研究结果显示, 未去皮蒸制或煮制的杭白芍内芍药苷含量为2.078%或1.544%, 均分别高于去皮后蒸制或煮制 (1.689%或1.439%) , 表明皮在加工过程中能起到保护作用, 可防止芍药苷的流失。

不同的干燥方法对芍药苷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烘干干燥法损失最高, 达39.3%, 其次是炒制芍药损失15.6%, 损失最小的是减压干燥法7.4%。烘干干燥法由于温度高, 烘干时间长, 所以使芍药苷含量降低最多;而炒制白芍炒制时间长, 使部分芍药有损失;减压干燥法能避免这些不利因素, 所以芍药苷含量高, 因此提倡减压干燥法[17]。但是药材生产上一般采用日晒法。

炮制方法不同, 炮制品中的芍药苷含量不同。彭百承等[18]研究显示, 生品中芍药苷含量比炮制品含量高, 而 (下转第129页) 炮制品中芍药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麸制品, 酒制品, 炒制品, 盐制, 醋制品, 土制品, 喂制品, 焦制品, 制炭品。刘皈阳等[19]研究显示, 不同的炮制品中的芍药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白芍、炒白芍、酒白芍和醋白芍。

2 小结

芍药苷是芍药最主要的药用成分, 具有镇静、解痉、抗炎、镇痛、护肝等作用。芍药苷含量越高, 药用价值越大, 不同芍药的芍药苷含量差别巨大, 受多种因素影响。赤芍的芍药苷含量比白芍的高近1倍, 根的芍药苷含量最高, 其次叶、茎、花。一般, 3~5年生的芍药, 生长年限越长, 芍药苷含量越高, 但是综合考虑应在3~4时采收。芍药苷含量受产地的影响很大, 主要是因为气候、土壤不同, 在适当的低温、干旱、长日照时间以及多太阳总辐射条件下, 芍药苷的含量高。采收期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5~6月芍药根中芍药苷含量较高, 但根的干鲜重比值较低, 8~9月为最佳采收期。芍药采后需要加工, 造成芍药苷的很大损失, 可以采取带皮蒸煮的方式减少芍药苷流失, 减压干燥法能够在最小限度上降低干燥过程中芍药苷的损失。炮制方法也影响芍药苷含量, 生品芍药根的芍药苷含量最高, 其次是:炒白芍、酒白芍和醋白芍。

摘要:芍药苷是芍药的主要药用成分, 在芍药中的含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分别从芍药类型、芍药部位、生长年限、芍药产地、产地气候与土壤、采收时间及加工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为芍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黄芩及其提取药渣黄芩苷含量的比较 篇2

为了研究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药材提取前后黄芩含量变化,分别以6倍于药材的`水提取黄芩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2次,每次1.5 h.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药材和提取药渣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然后比较.测试结果显示:提取后黄芩药渣中黄芩苷的含量是黄芩药材黄芩苷总含量的70.3%,多数黄芩苷遗留在黄芩药渣中.从而得出:水提法不能有效提取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需优化黄芩提取工艺,减少工业浪费.

作 者:冷桂华 LENG Gui-hua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5(10) 分类号:O657.7+2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芩   药渣   黄芩苷   含量  

芍药苷含量 篇3

【摘 要】 目的:建立逍遥散中芍药苷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Durashell 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6∶[KG-*2]84);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芍药苷在0.0423~0.4234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1.73%,n=6)。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可用于逍遥散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逍遥散;含量测定;芍药苷;HPLC

【中图分类号】R286.0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01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aeoniflorin in Xiaoyao Powder. Method Eighteen using C18 column chromatography (Durashell C18 column;250×4.6mm,5μm);The mobile phase of acetonitrile -0.1% phosphoric acid solution (16∶84);Detection wavelength: 230nm;Flow rate: 1.0ml/min;column temperature:30℃.Result Paeoniflorin in 0.0423μg ~ 0.4234μg range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r=0.9996),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95% (RSD=1.73%, n=6).Conclusion The method has strong specificity and high accuracy,Good reproducibility,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Xiaoyao Powder.

Keywords:Xiaoyao Powder;Determination; Paeoniflorin; HPLC

逍遥散为云南省个旧市中医院制剂,执行标准为滇ZJGF/2005-721.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薄荷等七味药制备而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的功效。处方中白芍为方中主药,白芍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芍药苷,现行质量标准未测定芍药苷不够全面,为保证该制剂的内在质量,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处方中白芍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进行定量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Agilent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Sartorius BP211D电子天平,奥豪斯AR224CN电子天平。

1.2 试药 芍药苷对照品(批号:110736-20143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逍遥散(批号:20150814、20151013、20151108、20151215,云南省个旧市中医院)。乙腈、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urashell C18 (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6∶[KG-*2]84);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1]: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瓶中,加甲醇制成每1ml含芍药苷40μg的溶液,即得。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 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35ml,超声处理(功率240W,频率45KHz)30min,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缺白芍的阴性样品0.3g,按“2.3”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即得。

2.5 专属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阴性样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呈现与對照品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阴性样品在与芍药苷对照品相同的保留时间处未显色谱峰,可见其他原辅料对主成分无干扰。(见图1)。

2.6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2中对照品溶液(每1ml含芍药苷42.3389μg)1、2、4、8、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芍药苷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为横坐标作线性回归,结果峰面积Y与其进样量X(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0423~0.4234μg,回归方程为:Y=1265.48236X-8.172520,r=9996。

2.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逍遥散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在0、1、2、4、8、12h时进样测定,测得芍药苷峰面积分别为472.49792、476.46701、476.68494、476.56143、475.38214、477.20706,RSD为0.3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h内稳定。

2.8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连续测定5次,测得芍药苷峰面积分别为:537.34906、537.89551、538.09821、538.14862、538.51733、527.16009,RSD为0.83%,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

2.9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批号20150814)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操作,平行制备6份,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芍药苷的平均含量为6.2130mg/g,RSD为0.76%,结果表明重复性良好。

2.10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6份供试品(批号:20150814,已测芍药苷含量为6.2130mg/g),每份约0.15g,按1∶[KG-*2]1比例加入芍药苷对照品,即加入芍药苷对照品溶液(芍药苷浓度0.2117mg/ml)4.5ml,挥去溶剂。然后按供试品溶液处理方法同法处理,将处理好的供试品溶液按含量测定方法同法测定,计算回收率,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1.73%。结果见表1。

2.11 样品含量测定 取4批逍遥散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操作,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芍药苷[2] 具有扩张血管、镇痛镇静、抗炎抗溃疡、解热解痉、利尿的作用。芍药苷是处方中主药白芍的主要活性成分,且其含量也相对较高,现行质量标准未测定芍药苷不够全面,通过试验用HPLC法测定逍遥散中芍药苷的含量。

3.2 方中白芍直接粉碎入药,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白芍含量测定项 下的提取方法,用稀乙醇超声30min提取白芍中芍药苷较为完全 。

3.3 经试验,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6∶[KG-*2]84),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nm,测得结果比较理想。本法专属性强,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可以用于逍遥散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05.

[2]吴春福.芍药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学研究概况[J].中药通报,1985,10(6):43-46.

白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比较 篇4

1 资料

1.1 仪器使用

岛津LC2010高效液相色谱仪, Agilent色谱工作站, 频率25k Hz的KQ2200DA型数控超声波清洗仪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

1.2 材料选择

芍药苷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为110736-200933) 。色谱纯甲醇 (美国Tedia试剂公司) ;水为重蒸馏去离子水。生白芍 (天津饮片厂产品) , 白芍炮制品 (按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自制产品) 。

2 方法

2.1 白芍炮制

酒白芍:清水洗净闷润两天, 按白芍100kg用黄酒10kg的比例, 将白芍片喷淋黄酒拌匀、润透, 晒干, 麸皮炒热后放入白芍片再炒至微黄、发出香味, 取出筛净麸皮。醋白芍:按白芍100kg加米醋20 kg将白芍片用米醋拌匀, 用文火炒干放凉。炒白芍:白芍片放锅内用麸以文火炒至微黄, 略带焦斑, 取出筛去麦麸, 晾凉。

2.2 芍药苷检测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ichrom Bond-AQ C18 (4.6mm×150mm) , 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 (14:86) 。柱温:30℃, 进样量20μl, 流速1.0ml/min。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约为4000。

2.2.2 供试品溶液

将以上白芍炮制品中粉分别称取0.1 g, 置80℃真空干燥箱内干燥, 放冷, 转移至50ml量瓶内, 加乙醇稀释至刻度, 放置后取上清液微孔滤膜过滤后制成1.0mg/ml的溶液, 为供试品溶液。

2.2.3 对照品溶液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用甲醇定容到5ml量瓶内, 摇匀, 配制成1.0mg/ml的对照品溶液。

2.2.4 芍药苷测定

用供试品溶液10μl, 对照品溶液5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中, 按色谱条件测定, 样品含量按干燥品计算, 外标法计算芍药苷含量。

3 结果

芍药苷在白芍生药材中含量最高, 白芍片和酒白芍含量相当, 含量较少的是炒白芍和醋白芍。RSD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体见表1。

4 讨论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 洗净, 除去头尾及细根, 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 晒干。中医认为生白芍为原药去杂质, 润透切片, 生用入药者, 具有养血柔肝、平肝滋阴功能, 西医认为有抗菌、镇静、抗惊厥、镇痛、降温、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并能抑制胃液分泌、保护肝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而加工炮制后酒白芍为白芍片用黄酒淋洒拌匀, 然后炒干入药者, 有使寒性缓解, 补中、行散的功效;炒白芍为白芍片用麸以文火炒至微黄, 略带焦斑, 筛去麦麸, 晾凉入药者, 有养血和络、缓脾止痛等功效。白芍药材以芍药苷为指标性成分, 还含有芍药苷内酯、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甲酯等[2], 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主要用于月经不调, 经行腹痛, 崩漏, 自汗、盗汗, 肝气不和所致的胁痛、腹痛, 以及手足拘挛疼痛, 肝阳亢盛所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本资料中检测芍药苷在白芍生药材中含量最高, 白芍片和酒白芍含量相当, 含量较少的是炒白芍和醋白芍, 说明炮制工艺对主要成分有一定的影响。理论上, 醋炒就增加了芍药苷水解的机会, 降低了芍药苷的含量。而酒炒可以提高芍药苷的溶解度, 芍药苷的损失较小。各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有所变化, 同一规格内芍药苷含量酒白芍>醋白芍, 但芍药苷单一成分的含量变化并不能完全说明不同炮制品之间的功效差异, 仅以芍药苷含量来评价白芍药材质量有一定的局限性, 还应综合考虑其他的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

[1]孙俊杰.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与质量标准及GMP实施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986-990.

益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篇5

关键词:益胃颗粒,芍药苷,高校液相

益胃颗粒由白芍、黄芪、当归、麦冬、五味子、枸杞子、延胡索、莪术等中药组成, 具有补中益气, 理气活血, 消炎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该药的主药白芍的主要成分是芍药苷。对芍药甙的测定, 文献巳报道的方法有薄层比色法、棒状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1,2,3,4,5]。故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芍药苷进行测定, 以控制益胃颗粒的质量。

1 仪器与试药

安捷伦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安捷伦1100泵, 安捷伦检测器, 安捷伦色谱工作站。益胃颗粒 (批号20061201, 20070107, 20081219) 。芍药苷对照品 (110736-200320) 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为色谱纯, 水为注射用水, 其它试剂试药均为分析纯。

2 含量测定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 (4.6×250mm, 5μm) ;甲醇—水 (35∶65)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1.0ml·min-1;柱温为30℃。

2.2 提取方法确定。

2.2.1 提取溶媒的选择。

在供试品溶液制备中, 分别选用了水、75%甲醇、甲醇进行超声提取, 结果表明75%甲醇分离效果、峰形及含量均为最好, 所以选择75%甲醇进行超声提取。

2.2.2 提取时间的选择。

取供试品适量, 用75%甲醇溶解, 超声波振荡分别提取20、30、45分钟, 制备供试品溶液, 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提取时间结果无明显差异, 为保证提取完全并缩短处理时间, 采用超声提取30分钟。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益胃颗粒适量, 研细, 精密称取2.0g,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75%甲醇100m,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20min使溶解, 放至室温, 称重, 加75%甲醇补足失重, 摇匀, 用微孔滤膜 (0.45μm) 滤过, 即得。

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10.20mg, 置100ml容量瓶中, 用75%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吸取上述溶液5ml置10ml量瓶中, 加入75%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 (每1ml溶液中含芍药苷51ug) 。

2.5 阴性干扰试验。

取按处方比例中去白芍的其他药材, 依照样品制备工艺方法制成阴性制剂, 照2.3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的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用以上选定的测定条件进行测定, 观察在与芍药苷相同的保留时间处是否存在吸收峰, 结果表明:阴性液在芍药苷相同保留时间处不存在吸收峰, 因此说明选定的条件测定芍药苷无干扰, 具有较强的专属性。

2.6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2.4项下对照品溶液4μl, 8μl, 10μl, 15μl, 20μl, 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注入色谱仪, 测定, 以峰面积 (A) 为纵坐标, 以进样量 (μg)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回归方程为Y=156569X+2301, r=0.9999 (n=5) 。试验表明, 芍药苷对照品在0.204~1.0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7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10.18mg, 照2.4项下方法制备对照品溶液, 精密吸取10μl重复进样5次, 测定峰面积积分值, 对照品RSD为0.97%, 结果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2.8 重现性试验。

分别称取同批益胃颗粒样品6份, 照2.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 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含量, 并计算样品的RSD值为1.51%, 结果表明本方法有良好的重现性。

2.9 稳定性试验。

照2.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 精密吸取10μl对照品溶液分别在0, 4, 6, 8, 10h注入色谱仪, 进样测定, 结果峰面积的RSD为0.86%, 结果表明溶液在10h内稳定。

2.1 0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益胃颗粒同一批样品6份, 精密称定, 分别精密添加一定量的芍药苷对照品, 照2.3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按上述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吸取各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 测定, 记录色谱图, 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2.1 1 含量限度的确定。

取按益胃颗粒样品三批, 照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按上述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 计算含量及RSD值, 结果见表。

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差异, 每袋不低于0.5mg。

3 结论

芍药苷对照品溶液,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扫描芍药苷对照品溶液, 结果在230nm有吸收。且灵敏度受到波长、噪音的影响, 综合考察后确定检测波长为230nm。本文对益胃颗粒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的试验方法, 结果表明该法不受其它成分的干扰, 分离度好, 精密度、重现性佳, 回收率高, 可用于益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本实验表明益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 快速, 专属性好, 结果准确, 适宜用于控制益胃颗粒质量。益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为每袋不低于0.4mg。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2005版第一部) [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展丽贞, 等.薄层层析一紫外分光法测定芍药属中药及明目逍遥散制剂中芍药甙的古量[J].药物分析, 1985, 5 (1) , 18.

[3]胡宝华, 等译.汉方制剂分析技术[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255-260.

[4]李万章, 等.高教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及14种古白芍药成药中芍药甙的古量[J].药物分析, 1990, 10 (6) :331.

桃红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篇6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SK3300HP功率可调台式超声器 (上海垒固仪器有限公司) ;Aeris PEPTIDE XB-C18 (广州菲罗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HP无油真空泵 (天津市恒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P230高效液相色谱仪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R-215旋转蒸发仪 (瑞士步琦有限公司) ;RS2200QSS超纯水系统 (上海瑞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UW120D电子分析天平 (上海圣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1.2 色谱柱:Aeris PEPTIDE XB-C18 (广州菲罗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1.3 对照品:芍药苷, 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4 试剂: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5 试药:桃红颗粒 (桂龙药业 (安徽) 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20053004) 。

2 测定方法确定

2.1 色谱条件

依据查阅文献及考查的结果, 确定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乙腈-水-0.05%磷酸 (16∶74∶10) , 检测波长:230nm, 流速:1.0m·min-1。柱温:35℃。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得低于3000。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 置容量瓶中, 加甲醇制成每1m L含0.5mg的溶液, 即得。

2.3 提取方法确定

2.3.1 提取溶媒的选择

在供试品溶液制备中, 分别选用了水、60%甲醇、甲醇进行超声提取, 结果表明甲醇分离效果、峰形及含量为最好, 所以选择甲醇进行超声提取。

2.3.2 提取时间的选择

取供试品适量, 用60%甲醇溶解, 超声波振荡分别提取15、25、35分钟, 制备供试品溶液, 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提取时间结果无明显差异, 为保证提取完全并缩短处理时间, 采用超声提取25分钟。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供试品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10g,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60%甲醇50m L, 密塞, 精密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240W, 40k Hz) 25min, 放冷, 精密称定, 用60%甲醇补足重量, 摇匀, 滤过。取续滤液, 即得。

2.4 专属性试验

依照处方取红花、枳壳、桔梗、牛膝、黄芪、当归、川芎、桃仁、麦冬、天花粉, 按样品制备工艺制成阴性对照样品, 照2.3.3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液, 依上述方法测定, 结果在芍药苷出峰处阴性液无色谱峰, 结果阴性试验没有干扰, 表明本方法专属性良好。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 加60%甲醇使溶解, 制成浓度为0.5mg·m L-1的供试品溶液。照上述色谱条件, 精密吸取10μl, 连续进样6次, 记录峰面积。结果, RSD=0.58%, 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2.6 对照品的线性考察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20.0mg, 置10ml容量瓶中, 加入60%甲醇溶液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分别精密吸取1、2、4、6、8m L, 置于10m L量瓶中, 加60%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分别精密上述溶液吸取10μL, 注人液相色谱仪, 依照2.1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 记录色谱峰。以峰面积 (Y) 为纵坐标, 对照品进样量 (X) 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 芍药苷在0.2~2.0m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7 重现性试验

称取同一批的桃红颗粒样品6份, 按测定方法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测定含量, 并计算样品的RSD值, 结果RSD为0.56%, 结果表明此方法的重现性良好。

2.8 准确度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6份, 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芍药苷对照品, 上述方法进行测定, 计算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1%, RSD为0.61%。

2.9 样品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桃红颗粒样品, 按2.3项下的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 将供试品置室温下放置, 分别于第0、2、4、6、8小时,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 记录色谱图。测定桃红颗粒中芍药苷的RSD=0.85%。结果表明供试品8小时内稳定。

3 讨论

分别考察乙腈-水-0.05%磷酸 (20∶70∶10) , 甲醇-水-磷酸 (46:54:0.2) , 甲醇-水-冰醋酸 (46∶43∶1) , 乙腈-水-0.05%磷酸 (16∶74∶10) 不同比例的流动相, 结果以乙腈-水-0.05%磷酸 (16∶74∶10) 为流动相, 供试品各峰分离效果最好, 故选用, 乙腈-水-0.05%磷酸 (16∶74∶10) 为流动相。芍药甙具有显著的镇痛、镇静、抗惊厥、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抗肿瘤、对脑缺血后再灌注期间血脑屏障及脑缺血神经病理改变症状、对抗急性心肌缺血、降低血压等功效, 为桃红颗粒主要成分。对桃红颗粒中的芍药甙进行测定对控制桃红颗粒的质量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永寿, 顾永福.维吾尔医常用药材[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1992:307-308.[1]顾永寿, 顾永福.维吾尔医常用药材[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1992:307-308.

不同产地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篇7

关键词:赤芍,芍药苷,含量测定

赤芍[1]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药典要求饮片中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8%。其炮制品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5%。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岛津(SHIMADZU)LC-10AT泵,SPD-10A紫外检测器,N2000色谱工作站;岛津CLC-ODS(6.0mm ID×15cm)柱;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型号:SARTORIUS GMBH GOTTINGEN YDPOZ-OD)。

1.2 试药

芍药苷对照品编号:0921-871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腈(色谱级,Fisher,USA),重蒸水。甲醇(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二厂),磷酸(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二厂)。

实验样品为已鉴定的商品药材,见表1。

2 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药材粉末(过40目筛)约0.5g,精密称定,置100m L圆底烧瓶中,加50%甲醇20m L,浸泡30min,水浴回流30min,滤过,加50%甲醇再回流提取2次,合并滤液于50m L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过0.45μm微孔滤膜,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 L含芍药苷2.01mg的对照品贮备溶液。

2.3 色谱条件

2.3.1 检测波长

精密吸取浓度为2.01mg/m L的芍药苷对照品溶液,分别在226、228、230、232和234nm处测定其峰面积,在波长为230nm时峰面积为最大,因此,选择230nm为检测波长。

2.3.2 色谱条件

色谱柱:岛津CLC-ODS(6.0mm ID×15cm);流动相:乙腈-0.1%磷酸(14:86);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不低于2000。

2.4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对照品溶液,再分别从中吸取10、20、40、80、100μL至2m 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0.01、0.02、0.04、0.08、0.10mg/m L的对照品溶液。分别滤过0.45μm微孔滤膜,取续滤液,分别进样20μL。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回归计算,得回归方程:Y=1.0×107X-1405.3(n=5,R=0.9999),说明芍药苷浓度在10~100μg/m L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见图1。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20μL,连续进样5次,记录色谱图。结果芍药苷峰面积的RSD为1.13%,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次样品5份,按本节2.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平行制备,精密吸取各供试品溶液20μL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样品中芍药苷含量的RSD为2.34%,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分别在0、2、4、8、24和48h进样20μL,记录芍药苷峰面积。结果芍药苷峰面积的RSD为1.6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h内稳定。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0.25g已知芍药苷含量的赤芍药材(中检所标准药材),再精密加入一定量芍药苷对照品,同样品测定法处理,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30%,RSD为1.67%。

2.9 不同产地赤芍药材中芍药苷的测定

取药材粉末各0.5g,精密称定,按本节2.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20μL,测定,即得。

3 讨论

3.1目前市售赤芍药材质量几乎都能达到国家药典标准,但是不同产地的药材所含有效成分含量差距比较大。可能与产地加工方法,保存方法等有关。

芍药苷含量 篇8

关键词:白芍,芍药苷,影响因素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白芍项下收载了白芍主要化学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1],但在用该方法对抽验的一批样品进行测定时,结果含量达不到限度且重复性差。现有文献[2,3]在供试品溶液制备时,多直接参考《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白芍项下方法,未对药材粉碎度进行考察。为此,本文对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并找出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Waters 515-717-2487高效液相色谱仪;KQ-5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样品为在山东收集到的一份白芍商品药材,经鉴定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白芍项下的规定。芍药苷对照品(批号为110736-200526,含量测定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柱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60μg的溶液,即得。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研细,过4号筛,取细粉约0.1 g,精密称定,置50 ml容量瓶中,加稀乙醇35 ml,浸泡12 h,超声处理(功率240 W,频率45 k Hz)30 min,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含芍药苷60μg/ml)4、8、12、16、20μl,注入色谱仪,测定。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样量(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芍药苷进样量在0.24~1.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2 017X-19 637,r=0.999 8。

2.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重复进样6次,芍药苷峰面积RSD为1.12%,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放置0、2、4、6、8、12 h后,依法测定,芍药苷峰面积RSD为0.9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

2.6 重复性试验

取白芍样品6份,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芍药苷平均含量为0.88%,RSD为1.34%,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较好。

2.7 回收率试验

取本品(含量为0.88%)6份,分别加入芍药苷对照品贮备液溶液(0.485 mg/ml,以稀乙醇为溶剂,按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1 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2.8 粉碎度及浸泡时间对含量的影响

取白芍样品,粉碎,取约0.1 g(平行取2份),精密称定,置50 ml容量瓶中,加稀乙醇35 ml,浸泡,超声处理(功率240 W,频率45 k Hz)30 min,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照以上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2。

3 讨论

对白芍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白芍粉碎成中粉,由于稀乙醇渗透力较弱,不能较好地渗透到细胞内部,故不能充分提取芍药苷;但原方法的回收率较高,由于芍药苷对照品加入后,经过超声处理,芍药苷对照品能充分溶解,故回收率不受影响。粉碎成细粉,经过浸泡12 h,可使植物组织得到充分的浸润,可充分提取,该方法可供药典修订时参考。

白芍粉碎成中粉,粉碎的粒度较大,由于不同的部位芍药苷含量有区别,取样时易造成取样不均匀,以致于重复性较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8.

[2]刘献洋,蒋道英,侯佳伟,等.HPLC法测定桂芍镇痫片中芍药苷的含量[J].中成药,2008,30(4):附6-附8.

芍药苷含量 篇9

白芍为茅根科多年生草本芍药的干燥根。味苦酸, 性凉;入肝、脾经, 对胸腹胁肋疼痛, 泻痢腹痛, 自汗盗汗, 阴虚发热, 月经不调等症有较好治疗效果[1]。白芍的主要成分是芍药苷, 然而芍药苷的药用开发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如改进分离、提取工艺, 以获得更多的有效成分。本试验通过改变芍药苷前处理方法, 简化实验步骤, 并通过改变洗脱溶剂, 尽可能多的除去杂质, 以减小试验系统误差、增加实验的准确度、同样使样品得到更好的分离, 并延长色谱柱使用寿命, 为白芍提取物的含量测定提供简便可行的方法。

1 超高效液相色谱 (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 是分离科学中的一个全新类别, 其原理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相同。UPLC借助于HPLC (高效液相色法) 的理论及原理, 涵盖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技术, 增加了分析的通量、灵敏度及色谱峰容量。目前,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已经开始逐渐地投入液相实验中。主要应用于药物分析 (如天然产物中复杂组分的分析) [2]、生化分析 (如蛋白质、多肽、代谢组学等生化样品) 、食品分析 (如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3]和环境分析 (如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 [4], 此外, 还用于化妆品中违禁品的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尤其对中药研究领域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中药的组分复杂, 分离困难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逐渐解决。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药品

实验仪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UPLC;Waters T3。

实验药品:芍药苷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甲醇 (分析纯) ;甲醇 (色谱纯) 。

2.2 实验方法

(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实验是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甲醇-异丙醇-柠檬酸水溶液 (5mol/L) (18∶2∶80)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配制流动相用甲醇及异丙醇采用色谱纯, 其余试药及溶剂采用分析纯。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芍药苷对照品10mg, 置50ml容量瓶中, 加80%甲醇溶解, 定容, 摇匀, 精密量取5ml于50ml的容量瓶中, 加80%甲醇制成每1ml含芍药苷20μg的溶液, 摇匀即得。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0.08g (天平:万分之一) , 精密称定于25ml容量瓶中, 加入80%甲醇适量, 超声处理使充分溶散, 用80%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吸取2ml至25ml量瓶中, 加80%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过0.22um滤膜, 即得。

(4) 测定法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μL, 依次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 根据色谱图的积分值按公式进行计算, 即得。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线性和范围

以峰面积为纵坐标, 以对照品进样浓度 (mg/ml) 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得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 r≥0.999。

3.2 重复性

取同一批号样品, 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 并按其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计算6份样品测定结果的RSD值。经测定白芍提取物中芍药苷的平均含量为75.4mg/g, RSD%=0.61%, 重复性良好。

3.3 稳定性

制备对照品溶液, 进行对照品溶液稳定性实验。分别在0、2、4、8、16、24小时进样测定, 计算峰面积的RSD值。经计算芍药苷对照品溶液在24小时内进样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8%, 24小时内稳定。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实验方法同上, 经计算芍药苷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进样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2%, 24小时内稳定。

3.4 回收率

采用加入50%量的对照品, 以同一批6份样品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取同一批白芍浸膏约0.04g, 精密称定, 再分别精密加入浓度为32.02mg/ml的对照品溶液10ml, 相当于加入芍药苷对照品3.202mg。按照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并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

结论:平均回收率为98.2%, RSD为1.4%, 准确度良好。

3.5 耐用性

按照上述实验方法和条件, 分别用2种色谱柱 (色谱柱 (1) Waters T3;色谱柱 (2) Waters BEHC18) 对一批样品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 观察不同色谱柱对含量测定的影响。经观察两种色谱柱测得芍药苷含量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53%, 耐用性良好。

取3批样品, 按同样方法及色谱条件进行检测, 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样品测定中两份平行相对样品的相对平均偏差均小于2.0, 耐用性良好。

4 结语

本文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浸膏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 包括线性与范围、精密度、重复性、溶液稳定性、准确性 (即回收率) 、耐用性及样品含量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利用UPLC方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有很多优点, 如可以提高实验效率, 简化实验步骤, 减小实验系统误差、增加实验的准确度, 使样品得到更好的分离, 提高分离度, 为白芍提取物含量测定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

摘要:本实验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 以甲醇-异丙醇-柠檬酸水溶液 (5mol/L) (18:2:80) 为流动相, 在流速为1.0ml/min, 柱温为35℃, 检测波长为240nm的条件下, 通过建立UPLC (超高效液相) 法测定白芍提取物中芍药苷的含量。

关键词:白芍提取物,芍药苷,含量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考文献

[1]黄兆胜, 中药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452.

[2]王芸.复杂天然产物特征组分HPLC筛选方法的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 2011.

[3]Chen L.G., Lan D., Jin H.Y.et al.T h e determination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based on dymanic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coupled with on-line solid-phase extraction of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Analytic Chimica Acta, 2007, 589:239-246.

上一篇:小学生有效阅读培养下一篇:长期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