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状况

2024-07-21

参与状况(精选十篇)

参与状况 篇1

关键词: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

0 引言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在各高校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每周两课时的体育课,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健身的需要,而课外体育正好可以补偿体育课的不足,对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获得体育能力,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学习并养成健康的终生体育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女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为研究对象,选取陕西省非体育院、系高校二年级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对陕西省非体育院、系高校二年级的女大学生进行访谈。

1.2.2 问卷调查法

调查的高校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咸阳师范学院、陕西教育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渭南师范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宝鸡文理学院、西藏民族学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共10所高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5份,有效问卷367份,回收率93.75%,有效率91.75%。

2 结果与分析

2.1 女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调查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主要表现在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情感(即喜欢或厌恶)和意向方面。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在态度上喜欢的人居多,占女生总人数的近70%,不喜欢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女生仅占10.90%,说明大多数女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在态度上是积极的,仅有少数人不喜欢参与,统计结果见下表1。

2.2 女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调查

兴趣是人们认识需要的表现,指人在参与某项活动时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从下表2统计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呈现多元化趋向,前三位分别是羽毛球、健美操和乒乓球。其中羽毛球250人,健美操230人,乒乓球178人。羽毛球、乒乓球排序靠前是因为这两个项目趣味性大,活动轻松且不易造成运动伤害,故为女大学生所欢迎。

2.3 女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动机调查

21世纪的女大学生是具有现代思想、智慧并充满青春活力的知识女性,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仅体现出当代青年女性对待体育锻炼的一般参与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仅仅是单纯的增强体质,而是呈现出多元化趋向,走访了解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动机是在基于增强体质的基础上更是为了塑造健康形美的体态、满足兴趣爱好,此外还有一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调节心理、交际娱乐等,这正是体现出了21世纪女大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与传统女性的不同,她们的思想已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文化领域———敢于挑战自我展现自我。

2.4 女大学生实际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调查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不能仅仅停留在态度和理解上,只有切实的投身于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价值所在。为了更好了解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状况,笔者专门对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平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人并不多,从不参与和偶尔参与人数近乎80%。结合上表1的统计情况,经比较可以看出,当问起女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时,其结果是近70%的女生喜欢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然而在实际参与中付诸于行动的女生却不足25%,这一点应引起高校的重视。

3 促使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建议与对策

3.1 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只有充分兼顾学生的自身需要,合

理选择与安排活动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与动机,逐步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使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经常持久地开展。

3.2 构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锻炼角,促使女大学生积极、主动的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健身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3.3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较为完善,主要问题集

中在课外体育方面,发展水平低、同体育课的差距大,课内外一体化在实践中难以落实,致使高校体育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整体效益,建议建立一种新的高校体育体系模式,将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课外体育上来,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努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高校体育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兰自力,赵克.我国部分省(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3):22-23.

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问卷调查 篇2

调查对象:年龄在18周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龄:A:18-25岁B:26-35岁C:36-45岁D:46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A:文盲 B:小学 C:初中D:高中或中专E:大专及以上

4、您的月薪是:A:2000以下B:2000-2500C:2500以上D:3000以上

5、您关心国家大事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吗?A:非常关心B:一般关心C:不关心

6、您希望参加您所在的单位或社区的政治活动(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吗?A:非常希望 B:一般希望 C:不希望

7、您认为参与城市政治活动(如社区居委会选举、城市管理、单位民主管理等)的作用是什么?A:维护农民工利益 B:实现人格上的平等C:能反映农民工的真实想法 D: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E:没什么实际意义F:其它

8、如果您有机会参加城市的政治活动,您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利益B:实现个人利益C:为政府决策出谋划策D:没什么目的E:其它

9、您最希望得到政府哪方面的帮助?A:拥有城市户口B:享有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福利C:提高工资D:提供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E:其它

10、您进城务工后有回乡参加过村委会选举吗?A:每年都参加 B:经常参加C:偶尔参加D:从未参加

11、您认为农民工较少回乡参加村委会选举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来回花费和损失太大B:没有时间,单位请假难C:村里谁当选与自己关系不大D:自己这一票影响不了结果E:没人通知具体时间F:对候选人情况不了解G:其它原因

12、您有参加过所在社区的居委会选举吗?A:有B:没有

13、您认为农民工较少参与城市政治活动(如社区居委会选举、城市民主管理、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等)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城市户口没资格参加B:没人通知我们参加C: “农民工” 的想法不

受重视D:生活压力大没时间关心政治E:自身文化水平和政治素养不够F:其它原因

14、您的政治面貌是:A:共产党员 B:共青团员C:民主党派党员D:群众

15、您有加入工会组织吗?A:有B:没有

16、您希望有代表“农民工”的组织成立,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吗?A:非常希望B:希望C:不希望

17、您在城市里遇到问题或麻烦后一般怎么解决?

A:打官司B:上访C:找组织解决D:找电视台、报社等媒体曝光E:不知道找谁,只能自认倒霉F:采取抗议、罢工等过激行为G:其它

18、您有接受过工作技能培训吗?A:有B:无

参与状况 篇3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学界对于“现代大学制度”的讨论逐渐从“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转移为“如何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作为现代大学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管理制度构建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高校学生参与式管理的研究多局限于高校的局部管理领域,如公寓管理、宿舍管理等方面。对此,本文将从理论上将参与式管理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为学生与学校平等沟通建立渠道。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运用参与式管理的体制理论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理论框架来分析我国高校学生参与式管理的体制存在的问题,试图让高校学生参与管理工作从纷乱、强硬、低层次和小范围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研究重新审视参与管理的本质,结合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参与式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实践意义

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和机构还不是很完善,只有通过克服目前学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的缺失,在制度层面不断革新,努力创新参与途径,才能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推动学校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研究内容

(一)學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理论基础

管理学上的参与是指“与正式职位上的人从某种程度上分享管理权”(刘恬,2008)。参与是组织成员主动地分享管理权,并非被动地卷入管理活动中。达赫勒与威尔波特认为,参与关乎企业员工个体利益的决策方式,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现象,可分为四个方面:(1)潜在的价值观是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与目标的前提;(2)参与系统的设计特征;(3)参与过程中由结构、环境及社会带来的约束和机会;(4)从个体、组织和社会层次上分析参与所带来的后果及意义。

参与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参与主体。参与主体作为组织成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事某种具体活动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在本研究中,参与主体就是在校大学生。二是参与行为或者参与活动过程。参与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合作有效的和创造性的。在谈到参与的价值时,郭洁阐述了三点:一是参与主体和组织目标一致,参与主体的个人尊严受到尊重,个人价值得以凸显;二是参与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主体意识和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三是参与对于组织目标的完善和质量的提高都非常重要,参与主体的智慧得到发挥的同时促使组织的不断创新。

(二)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制度不健全。制度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规范,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能够防止管理的随意性。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将导致一些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第二,主体错位。当前多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强调以管理人员为中心,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学生管理者处于主体性、决定性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服从的地位。这种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强调的是给学生灌输什么、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忽视了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如何达成目标等问题。

第三,管理队伍滞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和院校级的专职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首先,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按规定每120~150个学生需要配备一名思想政治工作专职人员,当前许多高校在大肆扩招的情况下却没有配备足够的学生管理者。其次,管理人员的选拔不严格。有人认为辅导员和班主任就是打杂的,谁都可以去做,所以不注重选拔,许多行政工作人员都兼任班主任,导致这支队伍总体学历较低。最后,缺乏培训。

(三)江西某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态度及意向分析

那么,作为高校主要成员的大学生是否具有参与学校相关事务管理的愿望呢?江西某高校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92.034万册;有教职员工2389人;现有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16个,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全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0000余人;办学70余年来,为社会输送了近4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

1.抽样调查及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有权利参与到学校重要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对于“是否赞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问题,75.6%的学生选择“赞同”,明确表示不支持的占少数,而这其中不乏部分学生对参与式管理缺乏认识从而随意选择。

其中,持支持态度的学生在回答“学生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应起到什么作用”时,49.2%选择“参与政策的制订”,28.3%选择“监督政策的执行”,22.4%选择“实施具体措施”。

持相反态度的学生的反对理由,45.5%选择“一味迎合学生的想法会导致学校的政策不连续”,25.7%选择“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18.7%选择“学生应以学习为主”。

以上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和大学生自己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为学校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了渠道,同时也是学校实现民主办学的重要途径。

2.学生参与管理的意向

关于“如果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水平”的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没有的和不确定的占多数,5.5%的学生认为“没有”,近50.4%的学生选择“不确定”,只有44.1%的学生回答“有”。对于“如果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你觉得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个问题,42.6%的学生选择“个人的能力和知识不足”,34.1%的学生选择“学校老师不配合”,23.2%的学生选择“同学不支持不理解”。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江西某高校大多数学生对参与学校管理持积极的态度,能够充分认识到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且具备一定的参与意识,认识到自己拥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并且希望担任学生干部,以更好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中,这反映了学生民主意识的增强和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识。

(四)江西某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影响因素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学生参与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学校、学生个人以及社会三方面。其中,学生自身因素包含参与动机、能力等;学校因素中,管理者对学生的态度、参与途径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的行为和效果;而社会环境因素则涉及就业需求导向和社会对于人才的价值评判标准以及民主等问题。

第一,就学生自身而言,结合所做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其参与学校管理的主要因素不外乎参与动机以及自身能力问题。目前,该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动机是多样化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值得肯定的。

第二,就学校而言,学生参与管理的力度、深度及序度不够高,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于参与形式上,学校对学生开放的参与途径过于狭窄,形式过于单一,很多事务的管理仅限于少部分学生干部,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参与的兴趣。

第三,就社会环境而言,包含利于参与式管理发展的因素,也包含阻碍学生参与管理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就业需求、社会对于人才定义狭窄、学校迫于社会民主压力三方面原因影响着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五)国外经验借鉴

由于国外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体制建立比较早,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比较完善,对我国高校实行学生参与式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國外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相关制度

(1)学生参与管理的法律制度。国外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真正从校规到法制的飞跃是在20世纪70年代。此后,为了提高办学质量、调动学生积极性、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国外高校改革纷纷把学生参与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学生参与高校决策的制度。国外高校管理是围绕学生利益开展的,学生与管理者处于平等地位,学生不仅是被管理者,还可以参与管理,并且参与的方式多样化、参与程度较深、参与效果较好。多渠道的参与机制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3)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制度。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是一种参与管理的间接方式,教师和课程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学生联系最密切,是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整个学校运行的核心。在美国,学生对教师的评估与教师的职称、晋升、薪水等结合,每门课程结束后学生都要对课程和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和课程,间接否定了其他教师和课程,这种“优胜劣汰”的过程间接实现了学生参与教学管理。

(4)学生参与后勤管理的制度。后勤管理涉及到图书馆、宿舍和食堂管理,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学生对此关注度较高,参与其中是保障学生权益的重要方式。美国高校在后勤管理方面,让学生充当管理员、顾问和教师三重角色,在许多方面承担了专职人员的责任。

2.国外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制度完善、机构健全、职责明晰,学生参与意识较高,其制度实施成效显著,我国国情和高校教育体制虽与国外差距较大,但是根据彼得·德鲁克的观点“所有的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的管理层面”,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国外的先进制度值得我国借鉴参考。

第一,健全法律规定,推进高校管理的法制化。我国应参考国外的做法,制定一套科学、完整、操作性强的学生工作法规,与高等教育改革配套衔接,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建立完善的制度,形成长期、稳定的机制。在建立学生参与管理制度过程中,应着重加强以下两项制度:一是学校教学改革发展方面的重大决策须让学生列席讨论;二是学校定期召开座谈会,学校领导直接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是一种直接、最有成效的学生参与形式。

(六)推进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已经具备实行学生参与式管理的现实基础,部分高校已经采取了不同手段试图使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治理中,但是现实中凸显出的问题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去完善这项工作。针对我国高校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现状,如何有效推进学生参与式管理,笔者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转变理念,坚持以生为本

近年来,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意识逐渐增强,学生的满意度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转变管理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为重心来开展各项管理活动,而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也必须转变思路,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入到学校的管理中,这是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2.把握原则,保障参与式管理的效果

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改革的初级阶段,与学生参与管理相关的规定还比较模糊,尚未出台大学生参与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在此背景下,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施行必须严格贯彻参与管理的原则性规定,宜严不宜宽。

3.提高素质,推进专业化管理

任何制度、理念都是依靠作为个体的人来加以实现的,高校学生参与管理要落到实处,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团队。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建设,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学生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管家婆”的角色,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4.健全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

当务之急是各高校应依据现有法规、结合各自特点制定相应的学生参与管理制度,以迎合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5.改变理念,拓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渠道

参与状况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的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大批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使得农村出现了大批缺少父母监管、关爱、教育的孩子,通常将这群孩子称之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健康与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广大社会学者和专家关注的话题,体育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分析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对策, 以便使留守儿童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河北省部分农村留守儿童。

2.2研究法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方面的论文、论著,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的发展动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需要,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调查问卷。

2.2.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数据,运用SPSss.8.0进行统计处理。

2.2.4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知识与方法, 进行分类与比较,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3.研究结果

3.1留守儿童体育课开设情况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必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应在每周开设四节体育课,三、四、五、六年级应在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初中每周应开设二节体育课。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体育课时数不足,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仅有34%的学校基本符合要求, 主要原因是缺少体育教师,场地器材缺乏,领导不重视,追求升学率,等等。

3.2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通过对河北省部分村装的留守儿童调查表明:篮球、乒乓球、打沙包、踢毽子、弹玻璃球、羽毛球、跳皮筋、游戏等体育活动深受留守儿童的喜爱。

3.3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调查表明:有46.3%的留守儿童与同学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31.3%的儿童个人单独活动,有22.4%与兄弟姐妹在一起活动,但多数是留守儿童一起参与活动。

3.4留守儿童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

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就是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可以反映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每周1次,占6.5%;每周2次,占44.5%;每周3次,占27.7%;每周4次 ,占21.3%,可见留守儿童每周都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次数偏低。

3.5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时间段

留守儿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段:下午的,占53.2%;早晨的,占26.2%;晚上的,占11.4%;中午的,占9.2%。大部分农村下午放学时间较早,一些留守儿童放学后,便与学生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因此,下午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多。

3.6留守儿童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体育活动持续时间决定运动强度,锻炼的时间长,心肺功能、身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调查表明:每次活动持续时间在21至30分钟 ,占35.3%;31至60分钟 ,占28.1%;60分钟以上 ,占37.7%;20分钟以下 ,占9.3%。从持续时间看 ,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强度普遍较弱。

3.7留守儿童对学校体育课 、场地器材满意度

调查显示 :留守儿童 对所在学 校体育课 十分满意 的占23%;基本满意的占45%;不满意的占32%。对学校场地器材十分满意的占17%;基本满意的占49%;不满意的占34%。

4.结论建议

4.1结论

大部分学校体育课时数不足, 场地器材缺乏, 领导不重视。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单一、形式简单,每周都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次数偏低,其体育活动强度普遍较弱,对学校体育课、场地器材满意度不理想。

4.2建议

学校应积极开展内容丰富、适合儿童的体育活动,提高课间体育活动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比如拔河、跳绳等,使留守儿童融入班集体中,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与状况 篇5

在当今日益重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的背景下,目前国内几乎所有高校都把学生评教纳入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评教已从纸质问卷调查人工统计和读卡机操作,发展至目前的网上教学质量评价。由于网上评教具有学生参与面广,统计功能强大,信息反馈及时等诸多优点,网络评教已逐渐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评教活动的主流形式],评教结果也越来越多地被学校管理层作为教学管理与改革的宏观决策依据。由于网络评教采取的是背对背的模式,学生可在宿舍、机房、网吧,在没有教师及管理人员现场监督的情况下,毫无顾虑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为了了解近期学生在网评时的真实状况及评教结果可信度,我们进行了此次实证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2009年5月,在广州大学一、二、三年级学生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40份,回收322份。有效问卷322份。其中理工类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2%,文史、经济、管理类学生占46%,体育、艺术、外语类学生占22。从年级分布来看,一年级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5%,二年级学生占33%,三年级学生占22。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满意程度、对网上评教活动的认识及态度、教师与学生关系对评教的影响、学生对网评组织工作的满意程度、学生个人对评价指标的看法等10个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将回收的问卷利用卓越网知彼知已问答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满意程度

调查发现,只有12.4的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表示“很满意”,77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学生分别为17和9.3。当谈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课堂管理时,有9O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提高教学质量,敢于创新,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认为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爱学生”的占68。

(二)学生对网上评教活动的认识及态度

如表1所示,关于网上评价的必要性,有36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无所谓”或“没必要”。对自己在网评时的表现,有77的学生选择了“会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表现认真勾选每一题”,选择“随意勾选,管它三七二十一,只要完成网评任务就行”的达12,选择“每位老师都给最高分,谁也不得罪或因为评价门次多,对网评感到很烦,干脆找人代评”的占11。在关于代评现象的调查中,只有52的学生认为班上没有代评现象,25的学生认为班里请人代评现象在2O以上,如表2所示。

(三)教师与学生关系对评教的影响

92%的学生表示“不会因为教师要求严格而对该教师评价打低分”;909/5的学生表示“评价前,任课教师没有明示或暗示希望学生对该门课程评价打高分”;8的学生表示“因担心任课教师给的课程成绩太低,而做老好人给教师打高分”;有17的学生感觉“教师因担心学生评价打低分而降低对他们的学业或纪律要求”。

(四)学生对学院的网评组织工作的满意程度

对于学院是否及时通知学生上网评价、补评、核对未评课原因等,9的学生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的占73,“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达18。

(五)学生个人对评价指标的看法

在“评判一位老师教学是否令人满意时,你认为哪项更重要”的问卷中,把“教师授课有个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活跃”排在第一位的学生比例最高,达47。“学生能较轻松地理解与掌握教师讲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备课充分,对教学内容熟悉”排在第一位的比例分别达23和279/6,相对来说,学生认为“当学生有疑惑时,随时可以联系到教师获得解答”等方面不是特别重要。

三、分析及讨论

(一)网上评教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支持

广州大学的网上评教从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开始。纵观几年来的网评数据,学生的参评率逐年攀升,最近两学期,学生平均参评率已达98以上。根据本次调查,77的学生以比较积极和认真的态度参加评教;90的学生都不会根据个人与教师关系的好恶给予评分;73学生对学院的网评组织工作比较满意。结果反映,大多数学生都在放心地、实事求是地参与网上评教。但是,也有23的学生参与评教是出于遵守学校规定,在无可奈何情况下参与的。48%的学生认为存在有代评现象,这对评教数据的信度会有一定的影响,因而,这部分学生参与网上评教的认识尚待进一步提高。

(二)学生参与评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学校每学期召开的期中教学检查教师座谈会上,经常可听到教师对学生评教的认同。教师认为,学生自始至终和教师一起共同进行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学生的评教信息能及时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学生的教学评价能从整体上反映自己的授课情况和教学效果,由于学生评价结果反馈及时,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网上评教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网上评教实行的是全员评教,无形之中给教师带来一定的约束和压力,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行课堂管理,注重教学的效果。在对课堂管理情况的调查中,有4的同学认为所有老师都会认真选择课堂管理秩序,51%的学生选择了“大部分老师会管理课堂秩序”,认为“偶尔会有老师管理课堂”的同学占42。从学生对课堂管理的满意度来看,对目前课堂管理觉得“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调查样本的79。可见,在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的老师是认真负责地管理课堂秩序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管理也是比较满意的。

(四)网评结果为教学管理与决策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每学期网评结束统计结果出来之后,我们都会将学生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院和教师本人,并对网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在学校开展的特岗、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优秀奖申报及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晋升活动中,学生网评成绩已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其中教学名师、教学优秀奖的评选,其网评成绩成为一票否决的关键指标。

(五)教师的素质与个性特征受到关注

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何种表现令人满意的调查中,学生最关注的是老师的讲课技巧、专业水平和讲授风格。他们喜欢授课有个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活跃的老师,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进行的《课堂教学管理状况》调查问卷显示,老师讲课缺乏创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极易导致学生无心学习,是课堂教学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的症结所在。学校在教师教学能力、个人修养、个性及风格上应下大力气加以培养和提高。

四、几点建议

(一)修订现行评价指标

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有26.3的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不太满意。近两个学期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网上评价,被评为“优”的教师却占受评教师总数的90以上。这说明评价指标体系尚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课堂质量的真实看法。修订现行评价指标,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应从学生最关注的方面入手,在评价指标中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个性特征所占的比重。现行的评价指标虽然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但所有指标权重相同,没有区分度,而且所有指标的设定都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应该从学生的视角修订现行评价指标。基于高校教学的特殊性,评价指标设置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知能力[2]。例如,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学生的感知能力就较强。评价指标应该内在关系明确,要素内涵清晰,文字简练,便于学生判断。尽量避免设置一些学生鉴别能力不足的指标。

第二,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构建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广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课程类型差异明显,因此,要对参与教学评价的课程进行分类,确保不同的课程类型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如可将课程划分为理论课、分散性实训课(分散在课堂教学中以训练学生实际能力为主的课程,如大学物理实验、素描、建筑设计、钢琴等)、集中实践类课(如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或设计等),并分别设置评价指标。

第三,指标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以学生——教师为本的价值取向。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3]。在修订指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和教师的意见,让全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教指标的修订工作,使评价工作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同。

(二)加强组织引导,提高学生参评热情

参与状况 篇6

1研究对象

对佳木斯大学(以下简称佳大)22686名学生运动参与状况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研读了《教育学》、《体育心理学》等多方面的书籍,并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及方法依据。(2)问卷调查法:请专家审核问卷的内容,并进行效度检验,发放与回收实行专人管理。(3)数理统计法:将有效问卷在计算机软件SPSS11.0和EXCEL下进行统计处理。(4)逻辑分析法: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比较,制定对应的方式、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关于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参与场所选择状况的分析

运动参与场所是学生运动参与的基本保障之一。调查显示(表1)大学生进行运动参与场所表现为校内免费运动场馆359人占45.79%;学校空地294人占37.5%;校外免费场馆229人占29.21%,这说明以我校现有经济条件学生还不能承受一些收费场馆的消费,尤其是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尽管一些免费场馆条件差,但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这些无偿使用场地;选择校内、外收费场馆的人数较少。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说明学生运动参与时多数会选择校内或校外的免费场地,但佳木斯大学的运动馆还不能完全免费提供给学生(这也是全国高校所面临的同一问题),有的只是室外的一些免费篮、排运动场运动,场所是保障学生运动参与的必要条件,这说明学生运动参与情况与学校的场地不足有很大关系。

2关于研究对象运动参与的季节分析

由于佳木斯大学是一所地处北方偏远山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所谓“学坏容易,学好难”,“学懒容易,学勤难”,“流水不腐,户枢不动”。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付出汗水,长期坚持的项目。由表2可以看出学生在运动参与时是进行季节选择的,这说明由于受气候和地理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利于养成学生长期坚持参与运动的习惯。

3关于研究对象运动参与时有无运动处方的调查分析

运动处方是根据个体的健康、体力状况及心血管功能状态,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种类和运动负荷,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锻炼,达到增强健康的目的而预先设计的体育锻炼方法。

由表3可以看出有运动计划的学生98人占12.5%,这说明多数学生在运动参与时是随心所欲的,这不利于运动锻炼的效果,也不利于运动习惯的养成;不一定有运动计划的同学有424人占54.08%,这些同学有这方面的意识,应该积极的引导培养;没有运动参与计划的同学有262人占33.42%,这说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制定运动性处方计划,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关于研究对象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分析

从表5中发现被调查的对象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不太理想。国家对学校学生实施全民健身的要求是保障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开展2次远足野营活动,学生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由此可见佳木斯大学的学生距离全民健身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研究结论

1佳大学生经常进行运动参与的人数较少,每周锻炼次数和时间均不足

大学生不能常年坚持运动,春冬两季锻炼人数相对减少。这说明佳木斯大学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参与习惯,同时这与所处的地理条件相适应的体育运动项目较少有关,各部门应大力加强与之相关的学生体育活动,以此缩短学生运动参与程度与全民健身要求之间的差距。

2佳大学生运动参与场所体现高度集中趋势,主要集中在校园空地和免费运动场馆

通过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佳木斯大学学生的经济条件还不能负担起长期使用有偿的活动场所,所以无偿活动场所是大学生运动场所的首选,佳木斯大学应大力提高免费运动场所的使用面积,同时这也是大多数高校所面临的经济困难。

3佳大学生没有很好的运动处方,随意性很强

87.5%的大学生在进行运动参与时没有运动处方,这说明指导服务还不能同步,这不但影响运动效果,而且影响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

4影响佳大学生运动参与原因很多,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有自身惰性、没有恒心、对运动健康的不以为然、不能控制的一些诱惑等。外部因素有经济的制约、运动场馆的不足、缺少指导和运动知识等。

四建议

第一,参与体育制度改革的领导及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体育制度的相关理论,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在为下一步实施体育制度改革作好充分准备。

第二,一个学校要在领导的积极倡导下把运动参与作为一项时尚,最终形成一种风气,以便于这种良好风气届届传接下去。

第三,高校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体育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在体育制度改革前,努力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大体育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另外,无论是在体育专项课教学中还是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把终身体育观念渗透给学生(尤其是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使学生逐步了解和接受,从而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第四,高校体育制度改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以增强学生运动参与兴趣及能力,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为前提,探索符合我校实际和特点的更科学、更合理的体育教改模式,以促进我校及全国各高校体育教改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休育大学出版社,2001.

[2]纪烈维.大学体育理论教程[M].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4.

[3]廖万民.论学校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6):62.

[4]张亚晶.激励机制对大学生运动参与习惯的研究[J]. 2010(9).

[5]刘诗林.社会运动参与的激励因素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11(1).

参与状况 篇7

一、残疾人极易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

(一) 自卑心理

残疾人之所以产生自卑的心理, 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身体存在着缺陷, 经常与他人进行比较, 然后否定自己并且时常贬低自己, 这样就使残疾人常常带有消极的生活情绪。对于有较强烈自卑感的残疾人来说,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容易绕开走, 经常性的逃避, 造成残疾人的内心非常脆弱, 对于有些他们本可以做好的事情也缺少自信心, 认为自己根本做不好。残疾人产生了自卑感, 那么正常的思想就会受到自卑情绪的牵制。

由于残疾人的自身身体以及心理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使他们不能正常的投入到生活当中, 于是残疾人经常在家庭这个小圈子里长时间的生活, 他们不去与外界接触, 整个生活都是处于封闭的状态, 致使他们的心理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这样就会加重残疾人自身的自卑感, 破坏了他们建立起生活自信心的勇气。

(二) 焦虑心理

残疾人所体现出来的焦虑心理, 主要是不满于自身肢体上体现出来的残障,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激烈, 残疾人常常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活、工作、家庭都会产生焦虑情绪, 他们不能预知和把握自己的未来, 所以, 这种焦虑情绪长期积压在心理就会形成巨大的生活压力, 使他们无法发现自己在社会中所具有的价值。

二、全面分析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状况

不同的残疾人可能在身体上会产生不一样的身体障碍, 由于他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 肢体上的残疾会加大他们的体育运动的难度, 此时就要求残疾人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力。残疾人身体上的残疾不仅仅对他们的生理机能造成影响, 而且还会在他们的心理留下阴影, 承担非常重的负担, 甚至更为严重的还会对其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同的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不同的。当一个人的身体上出现残疾时, 其心理方面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那么抓住残疾人的心理变化, 是及其重要的。残疾人在承受着肢体给他们造成的巨大痛苦和不便时, 也促使他们的意志力得到了发展。他们敢于与困难作斗争,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 常常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超强的毅力。然而从残疾人的情感体验方面出发, 更多的残疾人常常会产生比较强烈的自卑感, 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生活压力所迫, 很容易刺激到他们最脆弱的神经,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各个方面都不能和他人相比较, 总是低于他人, 于是经常性地忽视和诋毁自己的能力。对于盲人来说, 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温文尔雅的气质, 性格的内向, 使得他们的心理更加细腻, 愿意用心体验身边的真情实感, 然而他们的所有举动比较含蓄, 很难用开放式的方式将其流露出来。因为盲人失去了视觉, 他们对于空间没有一个大概和清楚的范围, 在视觉上根本就无法产生对事物的种种印象, 于是盲人的听觉能力是及其灵敏的, 使他们养成了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同时他们的记忆力也是非常强的。一些盲人在生活中愿意和他人打交道, 在话语表达方面也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充分了解残疾人的心理特征, 才能使他们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 不管残疾人致残的原因是什么, 对他们自身的身体和生活产生的影响都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从表面上看, 残疾人只是遭受着身体残疾的痛楚, 但是从更深刻的心理方面来看, 心理因素方面的困扰是不容易进行清除的。

在医学方面进行探究, 残疾人所承受的身体残疾是不会损害到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只要对他们进行反复的教育, 并且让他们积极参加锻炼, 鼓励、支持和引导残疾人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 而且还能使他们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得以改善。

(一) 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树立生活的自信心

由于残疾人自身存在着一定的肢体缺陷, 这样就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多的不便, 和常人的各方面进行相互比较, 残疾人的各方面都会略显薄弱。现实生活赋予他们的一切致使他们心情长时间的处于压抑的状态, 从心理方面会感觉到不平等性和不公平性, 于是自身常常产生无力感, 对事物产生不了任何兴趣。残疾人过分的担心自己生活成为问题, 他们不想用他人照顾自己的生活, 所以常常感觉到自己没有用处, 给别人带来麻烦, 而产生消极的情绪。通过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 可以让他们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通过体育运动来展开生活的新的希望和梦想, 从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整个过程中, 能够有利于残疾人挖掘自身的实用价值, 进而使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自信心。

(二) 参与体育运动可以让残疾人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残疾人所遭遇的身体上的残疾对其身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因为他们身体存在着很多的不便, 很多的思想愿望常常破灭。然而运动对他们的身体有益无害, 他们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强身健体, 可以扩大他们的生活空间, 与外界接触, 认识更多的人, 与他人建立起友谊。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将内心中积压已久的心理负担释放出来, 还可以使他们的性格渐渐地开朗起来, 这样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三) 参与体育运动可以使残疾人勇于面对生活中各种挑战

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大大提高残疾人的身体体质, 在体育运动中, 由于环境会经常变化, 这就考验残疾人的适应能力, 同时体育运动中残疾人还要与他人进行团结协作, 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增进残疾人与他人之间的感情, 通过情感体验, 让残疾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另外, 每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都离不开竞争, 通过竞争, 会让残疾人遇事能够执着冷静, 当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失败的结果时, 能够教会他们寻求方式更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以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找到快乐。

(四) 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拓宽他们的生活空间

因为残疾人在社会中经常会被人轻视, 他们的内心非常脆弱, 接受不了他人的异样目光, 这样就使得他们常常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范围里。然而长期在封闭状态下生活的他们, 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使他们的精神更加紧张和抑郁, 这样就使他们的自卑感更加的强烈。为此, 残疾人打开自己的心门, 接受外界的一切, 参加体育活动, 与社会保持联系, 是他们新生活开始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 参与体育运动可以使残疾人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参加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并不是需要一时的热情, 这样对其身体也不会有好处, 对于残疾人来说, 他们可以从体育运动中找到归属感和社会价值, 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体育特长, 这样对他们日后的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残疾人当中广泛宣传体育运动知识, 让他们结束封闭的生活, 积极参与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来, 通过国家和社会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困境, 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残疾人在参与体育运动中, 深刻体会到社会的公平性和平等性, 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 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不断增强他们会生活的勇气。

参考文献

[1]戴昕, 王浦, 杨铁黎.发展残疾人体育----全民健身运动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J].安徽体育科技, 2010 (08) .

[2]庄茂花.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状况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2 (04) .

[3]吴燕丹, 黄汉升.融合与共享:论和谐视域中残疾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科学, 2012 (06) .

[4]谭丽清.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历程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 2012 (12) .

[5]高威.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心理健康的维护[J]贵州体育科技, 2013 (01) .

参与状况 篇8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最后磨练的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社会的关注, 其平安和稳定也不容忽视。在当前社会形势下, 高校的一举一动都容易引起学生家长和社会大众的热切关注。特别是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在部分教师或学生的推动下, 高校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这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稳定, 不利于高校发展。对此, 高校必须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而在此过程中, 有必要充分发挥法学专业学生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法学专业学生参与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现状, 本项目小组对省内外多所高校的5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①, 同时, 还走访了部分高校学生处、保卫处、校团委及开设法学专业学院的主要负责人, 从而形成了该成果。

1 当前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状况

1.1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与特征

笔者认为,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指, 高校师生员工为了表达共同的诉求和主张、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发泄不满、制造影响等目的, 通过集体请愿、集中上访、静坐请愿、游行示威等方式, 对学校管理和教学秩序造成影响的群体行为。

高校群体性事件可以细分为:学生利益受损产生的群体性事件, 学校管理不当产生的群体性事件, 学生群体之间矛盾产生的群体性事件, 突发性自然灾害后产生的群体性事件, 学生面临的诸多压力产生的群体性事件, 学生因意外死亡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等。

居于对高校群体性事件概念的认识, 笔者认为, 高校群体性事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被动参与者多;二是持续时间不长, 事件发生不久即告平静;三是行为具有非暴力性, 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人员伤亡;四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制造与事实不符的效果。

1.2 大学生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认识及参与情况

作为一名大学生, 应该有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学生活动、结交各地朋友、积累社会经验之外, 也应该关注校内外动态, 其中包括群体性事件。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只有3.33%的受访者非常了解高校群体性事件, 还有32.22%的受访者比较了解, 其他受访者都是不了解或没有听说过。

了解群体性事件的大学生不多, 参加的也就更少了, 所以近年来媒体报道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并不多, 只是在特殊时期偶尔发生。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受访者对于“是否参加过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问题, 有252人表示“从不参加”, 152人表示“偶尔参加”, 126人表示“从没听过类似事件”, 只有10人表示“经常参加”。应该说, 调查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属于高素质人才, 在处理纠纷和解决问题时也比较理性, 保持克制, 即使在参与群体性事件时也是如此。当前高校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借助网页、微信、微博等途径造势”和“集体写请愿书”, 其次是“聚众起哄”、“集中上访”和“游行示威”, 很少发生“集中静坐”、“拦路堵车”和其他形式。

任何事件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 高校群体性事件也是如此。多数师生参与群体性事件是为了“表达诉求”和“发泄不满”, 包括工资待遇、食宿条件、课程安排等方面;其次是为了“给发起人造势”和“寻求刺激”, 参与者并非有自身的目的, 更多是为了声援他人, 甚至是为了好玩;只有少数人是为了制造危机和其他目的, 容易触犯法律。

2 法学专业学生参与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的现状

法学专业学生学习了基本的法律常识, 接受了比较完整的法律技能训练, 通过参加法律援助和法律旁听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社会经验, 可以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发挥作用。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认为法学专业学生“可以发挥作用”, 也有近三成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总体来说, 法学专业学生在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2.1 法学专业学生参与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中发挥的作用

对于高校而言, 尽量不要发生群体性事件, 预防比处置更重要, 一旦发现事件再进行补救, 就得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且有些影响无法消除。在预防群体性事件中, 法学专业学生可以发挥专业优势, 主要在“普法宣传”和“及时引导”方面开展工作 (七成以上的受访者也是这样认为的) , 还可以参与“法律咨询”活动, 及时解答师生的法律困惑, 消除他们某些方面的不满, 还可以“向老师报告情况”, 方便老师全面了解情况, 及时进行引导。

如果事件确实无法避免, 高校就必须正确面对,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处置, 以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造成负面影响。在这个过程中, 法学专业学生的作用依旧重要, 他们可以重点参与“普及法律知识”和“组织协商、调解”方面的活动 (75%以上的受访者也是这样认为的) , 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双方消除矛盾、解决问题;还可以及时“传递双方信息”和“引导参与人回归理性”, 搭建双方沟通桥梁, 引导双方冷静面对事实, 积极商讨解决方案,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 法学专业学生参与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掌握专业知识是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事件的基础,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由于培养模式、接收能力、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 并非所有法学专业学生都能掌握与群体性事件相关的专业知识, 调查显示, 77.5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掌握的与群体性事件相关的专业知识“不多”, 8.48%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只有13.94%的受访者认为“多”。据了解, 只有通过学生社团培训的法学专业学生才会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 其他的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不多。

当然, 掌握了基础知识还不代表参与了实际工作, 虽然很多同学都希望通过实践检验知识的有用性, 但并非每个同学都有这种机会。调查显示, 只有11.52%的法学专业学生参与过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或处置工作, 另外88.48%的法学专业学生明确表示从来没有参与过。由此可以看出, 法学专业学生参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情况不佳, 参与率非常低, 其作用确实难以得到发挥。

3 充分发挥法学专业学生在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3.1 重视法学专业学生的作用

首先, 要重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工作。调查显示, 六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群体性事件是可以预防的。对于高校而言, 为了预防各种事件的发生, 一般都会积极制订各种预案或处置方案, 群体性事件也不例外, 之前有制订的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完善, 之前没有制订的要尽快制订, 同时将方案付诸实施, 以实际行动加强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其次, 要重视法学专业学生在其中的作用。多数学生认为, 如果他们是群体性事件的组织者或参与者, 会考虑事先征求或事后听取法学专业学生意见, 可见, 法学专业学生的意见非常重要。如果他们能够正确引导, 化解潜在矛盾, 可以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即使不能够避免, 最起码能够帮助参与者采取合法途径, 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3.2 加强技能培训, 提升法学专业学生自信心

对于参与预防或处置群体性事件, 38.79%的法学专业学生认为“基本可以胜任”, 29.09%的“不清楚”, 26.06%的认为“无法胜任”。由此可以看出, 法学专业学生对于这方面工作的自信心不足, 这也是导致他们不敢积极参加这方面工作的原因, 我们有必要对法学专业学生在心理上进行引导, 在专业上进行提升, 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专业技能提升方面, 要重视将理论运用于实际, 通过实际检验理论的不足, 实现整体提升。我们要重点组织学生参与模拟调解训练, 增加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专业实践。此外, 还要督促他们加强理论学习, 学生社团也要邀请专业老师指导相关活动, 不断提升法学专业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能力。

3.3 发挥法学专业学生的舆论引导作用

对于学校动态的了解, 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表示是通过微信、网站和老师、同学口头相传而获得, 其次是通过微博、QQ和会议获得。因此, 舆论引导非常重要, 引导正确了, 后续的工作就很好开展;引导错误, 就会前功尽弃, 结果越来越复杂。因此, 我们要借助3.15、12.4等法制宣传时机, 充分发挥法学专业学生特长, 普及基本法律常识, 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 确保师生不造谣、不传谣。

3.4 发挥法学专业学生的宣传及咨询作用

当法学专业学生被问及“如果学校希望您在预防群体性事件方面发挥作用, 您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时, 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有“普法宣传”、“及时引导”和“法律咨询”, 还有少数人认为“向老师报告情况”和其他方面。对于高校而言, 在重视法学专业学生作用的基础上,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法学专业学生在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方面的作用, 减少矛盾存在, 避免事件发生。

3.5 发挥法学专业学生的协商、调解作用

调解作为法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技能, 对于缓冲矛盾, 解决问题, 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法学专业学生在“组织协商、调解”方面的作用, 及时传递双方信息, 全面普及法律知识, 帮助引导参与人回归理性, 从而有效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

4 结语

法学专业学生参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最基本是先要学好法学知识, 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去解决问题, 进而加强对校园学生的普法宣传, 引导大家合理合法表达诉求。当然, 解决高校群体性事件需要多方面协调处理, 学校要积极听取学生想法, 认真思考学生想法并给予合理解释与处理办法, 同时学校也应给予渠道让法学专业学生参与到预防与处置中来;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要合理合法表达诉求, 可以事先征求法学专业学生意见, 询问该做法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法学专业学生要积极为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提供积极的意见, 加强双方沟通, 提供合理渠道。

参考文献

[1]洪惠珊.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1.

[2]王琭璐.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1.

参与状况 篇9

一、相关概念引界

1.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个人或团体以某种方式涉入政治过程并对政治系统的运行及其结果施加影响的努力和活动[1]。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政治参与, 则是指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影响社会公共事务的决定及政府决策的行为[2]。

2.高校社团组织

高校社团组织是以高校的专业性、学术性为背景依托, 以大学生共同的生活理念、业余爱好、专业兴趣、学术观点或其他方面的共同追求而自发建立起来的, 有着既定目标和规范的“公益性组织”或“互助性组织”, 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公民社会组织[3]。

二、高校社团组织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分析

1.高校社团组织政治参与现状

据调查显示, 一般高校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社团组织, 60%以上的学生都参加过社团, 而大部分社团在日常管理、组织活动、学习培训等的过程中都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政治参与的内容。可以说, 高校社团的存在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组织化平台, 成为大学生了解政治、学习政治、参与政治的重要渠道。

2.对高校社团组织政治参与的问题分析

目前社团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引领大学生参与政治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一是文艺性、娱乐性社团居多, 理论政策性和学术性社团较少, 缩小了学生参与政治的平台;二是缺乏专业的、有效的指导, 导致学生社团的政治参与往往是自发的, 停留在浅层次的层面;三是社团规模和成员水平参差不齐, 影响了政治参与水平的发挥;四是关于社团的相关制度规定不完善, 难以形成对社团政治参与的有效引导等。

三、“软硬兼施”拓宽高校社团政治参与渠道

基于上述讨论, 笔者认为应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着手拓宽高校社团政治参与的渠道。

1.“软”件建设

(1) 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窗口, 是以社团为载体、以个人兴趣为基础自愿结合的学生群体而形成的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

(2) 开辟社团活动网络专区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以网络为平台的政治参与成为一种新型的参与模式, 并以其参与面广、信息传递迅速等特点占据了政治参与方式中的重要位置。

2.“硬”件建设

(1) 建立“1+x”教师辅导队伍

要着眼于建设一支专门的教师辅导队伍。每个社团都应有一名固定的指导教师, 负责社团发展中大方向的把握。此外, 还应根据社团性质、活动开展情况、阶段性发展需要等, 不定期邀约专业教师、知名教授、社会名人等进行辅导, 形成“1+x”的立体式、全方位教师指导队伍, 从而提升社团成员素质和社团的整体水平。

(2) 完善社团相关制度

健全、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社团政治参与水平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团自身的制度;二是学校对社团管理的制度化规定。正是规范、完善的制度的存在使社团政治参与做到了有章可循。

(3) 加强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的引导

笔者认为, 在高校社团组织中成立党团组织的确可以提升社团成员层次。在有条件、社团发展较成熟的地方可以尝试在社团内成立党团组织, 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但在条件不成熟或规模较小的地方则可以通过重视对社团骨干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吸收学生干部加入社团组织等形式实现社团整体政治参与水平的提升。

(4) 丰富社团活动内容

一方面应加强社团间联系, 使不同社团间可以互通信息, 增强社团活动的能力, 另一方面有计划的组织各种知识竞赛、理论报告会、专题讲座、讨论会等活动, 并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各种有效媒体扩大这些活动的影响, 让青年学生在接受社团活动积极影响的同时, 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4]。

四、小结:高校社团组织政治参与的发展预期

民主政治历来是社会政治发展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5]。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迅速发展并被广泛认同的今天, 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其水平高低被誉为衡量政治民主化、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实行社会主义民主, 其本质要求人民对政治过程的自觉参与。大学生社团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 他们的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 影响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 因而必须高度重视。笔者认为,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民主政治理念的传播、高校社团政治参与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以及拓宽高校社团政治参与措施的推进, 高校社团政治参与的水平、层次、方式及组织化程度等都将会有所突破, 并朝着良性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180.

[2]蒋研川, 刘佳.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 :167.

[3]陈旭雯, 傅阳栋.加强高校社团建设推动大学生政治参与[J].黑河学刊, 2011 (5) :131.

[4]许均招.论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6) :295.

参与状况 篇10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我国生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食品日趋多样化。在这繁荣的景象背后, 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却频频发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在此背景下逐渐凸显的新技术食品的代表——转基因食品, 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的焦点。

如何处理我国公众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疑虑, 是新技术食品安全管理行业的一个新挑战,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如今公众对于新技术食品的参与状况, 本文将以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以及参与状况的调查为切入点, 深入研究, 以了解食品安全领域的公众参与的程度, 完善食品安全领域中公众参与机制, 健全食品安全领域中公众参与政策。

1 对于转基因食品公众参与状况的调查

自1994年转基因食品上市以来, 由于转基因食品具有的增产、增收、抗逆、抗虫害、保温时间长等优点, 给人类带来诸多益处。同时, 转基因食品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对转基因食品有两种看法:支持者认为, 转基因食品在上市前已通过多个阶段的安全评估,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出现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事故, 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反对者认为, 当前的“实质性等同”的安全评价存在缺陷, 不足以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中所含有的某些蛋白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隐性的损伤, 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假设转基因食品确实存在着不可知的危害, 无论这种损失是轻是重, 给予消费者以机会进行购买或者不购买转基因食品的自由选择极为重要, 而自由选择的基础就是对转基因食品的公众参与。

笔者于2009年4月针于北京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预计公众参与状况, 进行了偶遇调查。选取三个大型超市, 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81份, 有效问卷率为90%。

调查结果显示, 对转基因食品“一知半解”者占53%, “完全不了解”者占33%, “了解”者占14%。消费者中“完全不了解”和“一知半解”者占85%以上, 多数北京消费者不清楚什么是转基因食品。了解转基因食品的途径68% 来源于电视、广播、电脑等媒介, 12%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途径来源于学校, 15%来源于周边亲戚朋友传播, 5%来自于非政府组织的宣传。

访谈调查过程中, 被访者全都表示不相信广告, 即使是某样产品得到了科技专家的承认,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专家, 怕是假的”, 市场上的几乎每一种产品, 都标明是专家推荐, “专家”这个曾经让消费者膜拜的名称也就失去其神圣性了, 广告不能成为消费者获得知情权的一个途径。此外, 大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表现出不知情, 而笔者所访谈的几位“精英”却对转基因食品非常排斥, 一位大学教授表示, “那种转基因西红柿不能吃”;另一位刚从欧洲留学回国的金融企业中层管理者认为, 在欧洲, 人们不愿意吃转基因食品, 所以她也不愿意购买。一位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在读博士则表示, 如果价钱相同, 他会选择购买非转基因食品。无论处于何种行业, 处于社会上层的消费者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且理解转基因食品的各种信息。在多数消费者缺乏转基因食品知情权的同时, 消费者内部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更易于获得知情权与参与权。

2 我国新技术食品安全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分析

2.1 我国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中知情与公民参与的层次分析

根据我国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的知情与公众参与的形式, 可以把参与的内容分为四个不同层次, 每次层面都有不同的途径和目的。

(1) 公众接受的系统的新技术食品安全教育, 目的是普及新技术食品安全知识, 提高公众的新技术食品安全意识和参与的能力, 积累良好的分辨新技术食品安全系数的知识储备, 途径是通过各类院校、讲座、讨论等。

(2) 公众参加社会的新技术食品安全宣传以及公益活动, 目的是提高公众的新技术食品安全意识和参与意识, 其途径是公众自发地或者是通过政府、群团组织以及新技术食品安全NGO的宣传活动。

(3) 公众的参加新技术食品安全监督, 对新技术食品的制作加工过程和销售过程进行监督, 对新技术食品安全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目的是维护公民的新技术食品安全权益。

(4) 公众参加新技术食品安全立法与管理决策, 其目的是使得新技术食品安全立法与决策更能代表公众的利益, 更能确保实施。

这四个层面是从下到上、从难到易的过程。第一个层面是被动的过程, 第二个层面公民开始自觉地参与到新技术食品安全权益的维护。第三、第四个层次上升到法律和政治的层面, 需要强大的知识后盾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政意识。从调查可以得知, 转基因食品的知情和公众参与状况还主要是集中在前两个层次上, 主要是通过学校中的科学普及教育, 以及媒体的宣传得知转基因食品的相关信息。

2.2 我国的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的公众参与意识开始加强, 但是我国的新技术食品公众直接参与的总体水平比较低。其表现在:

(1) 公众参与的自发性。由于我国消费者没有自觉形成维护新技术食品安全的意识, 对新技术食品的信息获取不通畅, 公众参与的行为更加淡漠。主要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即使参与维护食品安全的活动, 一般也没有明确的个人目标, 缺乏主动性。

(2) 公众参与的被动性。在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 公众参与明显表现出“依赖政府型”, 被动地参与政府部门和团体组织的维护新技术食品安全活动。只有在新技术食品安全直接侵害了个人的权益时, 才会采取行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公众参与的有限性。表现在形式单一, 作用有限。公众参与大多数是对已经造成损害的食品的时候反映的参与。是一种消极的被动参与, 而在法律、政策的制订过程中, 公众参与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4) 公众参与的无序性。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很多, 也很活跃, 对公众维护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维护自身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得非常迅速。但是总体上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无论是内部的管理还是外部的环境都存在很多的问题。

3 影响我国新技术食品安全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因素

维护新技术食品安全的意识是实现消费者公众参与的行为和基础的先决性条件, 个人的新技术食品安全意识会受到很多的因素的影响。在调查和分析中, 总结有如下的因素会影响食品安全领域中的消费者公众参与。

(1) 文化程度总体水平不高

文化程度是影响公众新技术食品安全意识的显著因素。在相关的调查中, 文化程度与新技术食品安全意识是成正比的。即文化程度越高, 对新技术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高, 维护食品安全的行为越积极。同时, 新技术食品知情权以及参与权的获得, 需要具有一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处于优势地位的消费者, 拥有较丰厚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 对于自身的生活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也有能力获得更多的信息。只有受过更多的教育、具备较完备的知识含量的消费者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转基因食品的相关信息。

(2) 本土新技术食品领域非政府组织的缺失

某些西方国家, 新技术食品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某些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甚至延伸到了国外。如总部位于荷兰的绿色和平组织, 在国际上表现异常活跃, 多年来致力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工作, 在我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 绿色和平组织在我国的关注重点在于影响政府的决策, 对于普通民众的教育宣传领域极少涉及。而我国本土与新技术食品有关的非政府组织数量极少。

(3) 消费者公民参与意识的缺乏

早在2002年, 国家就已出台《对于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提倡公民举报含有转基因食品但不标识的食品企业。但是, 大多数本国消费者对自身的权利漠然, 访谈结果表明, 大部分的受谈者表示即使发现未标识的食用油等食品, 也不会去投诉。在现代社会中, 仅仅存在基本制度的正义是远远不够的, 一项法律只有在公民都尽力支持的前提之下, 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公民的价值认同一直是互相影响, 积极的价值认同能够使得法律得到更好的执行, 从而保障公民权利。

4 建立我国新技术食品安全管理中公民参与的政策体系

第一, 建立并完善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公民参与的宣传教育政策, 完备的宣传教育政策是保证公民参与的基础与导向。总的来说, 宣传和教育的途径分为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 其贯穿于人的一生, 包括从入学前、学校、就业、退休等所有的阶段。因此, 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公民参与的宣传教育可具体从三个方向来实行, 即学习、工作、生活。要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条件, 把新技术食品的相关知识纳入教育各阶段的学习内容, 并定期制定有关内容的考核与教师的相关培训, 保证新技术食品相应知识教育质量。根据不同年龄实施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如邀请生命科学领域专家来学校做讲座, 或者是学生走出校门去实验室、博物馆参观等形式, 培养学生对新技术食品安全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 建立以社区为导向的教育方式, 从工作、生活层面引导、规范新技术领域的公民参与。把新技术食品安全管理纳入基础社区管理体系中。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社区设立专门渠道, 把社区作为宣传新技术食品安全信息、公民参与信息的一个窗口。二是在社区中组织各种宣传活动, 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技术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打下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公众参与的坚实基础。

第二, 促进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是一种社会运行有利的现象, 对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公民参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西方一些国家的相关组织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纵观其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历史, 可以发现, 其监管的目的有从“入口”管理, 逐步向“过程”管理转移的变化过程。而我国目前所实行的还是“入口”管理与“过程”监督双管齐下的监督机制, 这种做法对包括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在内的多数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不利, 所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 将政府有限而宝贵的资源浪费在限制非政府组织的成立上;另一方面, 为数众多的准非政府组织不能通过合法的渠道进行注册。政府的政策对新技术食品领域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加速其规范化、法制化的进程, 急需尽快完善有关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非政府组织的注册管理法规, 简化规范新技术食品非政府组织的申请程序, 促进“监管”过程的科学化、有序化。政府在制定新技术食品相关政府和行政法规的过程中, 应当提供给相关非政府组织咨询和协商的权利, 对其建议建立专门档案予以研究。

第三, 促进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信息公开, 建立公众监

督激励制度和公众监督评议会制度。应由食品安全管理机关负责收集、整理新技术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将搜集的相关信息作出区分, 利用多种方式向媒体、社区提供, 同时对媒体与社区应承担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监督激励制度是集合公众力量, 对新技术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由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实施, 制定相关标准, 规定具体办法。公众监督评议会制度是针对一些违规标识、不标识、已发现未经允许在食品中添加非传统原料 (转基因原料) 的重点关注企业。这个制度在实施过程中, 对公众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较高, 但不仅可以对违法违规企业实行监督作用, 还缓和社会矛盾, 起到了“减压阀”的作用。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市民在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的公众参与状况的实证调查, 总结我国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中公众参与状况的现状。参与的层次分别有:公众接受新技术食品安全教育、公众参加新技术食品安全宣传和新技术食品公益活动、公众参加新技术食品安全监督。发现我国的新技术食品领域公众参与状况存在自发性、被动性的特点, 对新技术食品安全领域中公众参与机制模式以及政策导向提出建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参与状况】相关文章: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05-22

公众参与04-15

有限参与05-02

参与05-03

重在参与05-05

参与作用05-07

全程参与05-10

员工参与05-14

动手参与05-16

市场参与05-19

上一篇:诗词教学的一点尝试下一篇:积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