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培训

2024-07-19

建筑培训(精选十篇)

建筑培训 篇1

24项体验项目

“北京基地安全体验馆设置了‘一室两馆’,即:安全试听培训室、个体防护体验馆和安全实景体验馆,包括24个体验项目,针对建筑业多发的‘六大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事故、触电),培训内容涵盖了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临边防护、综合用电、消防安全、有限空间作业和应急自救等多个方面的安全体验。”安全培训中心副主任李波说,要想让学员对自己的不安全意识及行为有所触动,十分考验体验培训师的素质,因此除了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外,在课程设计方面,也需要充分考虑到体验项目的效果,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简单相加到体验项目中去。安全培训中心教师于燕驰就体验项目一一向记者作了介绍。

安全防护用品体验培训各种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穿戴及使用方法,告知作业人员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以及未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时可能带来的危害,引导作业人员自发地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安全冲击帽体验模拟佩戴安全帽时被重物撞击。要求体验者穿戴好安全帽,直立站在模拟撞击棒的下方,撞击棒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自由坠落,击打下方人体穿戴的安全帽,使体验者意识到如果不佩戴安全帽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增强体验者自觉佩戴安全帽的意识,以达到减少建筑施工现场频繁发生的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的目的。

安全鞋冲击体验体验者穿好安全鞋,将鞋头部位放置于撞击棒下行垂直位置,对安全鞋头部进行撞击,让体验者切实感受正确穿戴安全鞋所起到的保护作用,增强培训者在施工现场自觉穿好安全鞋的意识。

综合电气体验培训预防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所引起的触电事故。通过综合电气体验,让体验者直接体验及学习临时用电中应该注意的安全知识,并通过漏电、触电体验,增强体验者在施工现场正确使用临电的安全意识;教育作业人员使用各种用电设备时应提高警惕,同时培训触电急救的方法。

灭火器体验主要培训灭火器的储存方法及使用方法,体验发生火灾时灭火的处理方法,熟知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要求体验者亲自操作使用灭火器,通过对模拟火灾装置进行灭火,达到体验者在面对火灾时,能够及时、高效地处理初期火情的目的。

应急演示培训体验利用人体模型为体验者演示心肺复苏术等相关急救方法。体验者在体验时,演示器会给出各种提示,以便于体验者提高技术水平,真正达到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

平衡木体验该项目共设直行线和“Z”型平衡木,要求体验者佩戴好安全帽,上身保持直立,水平张开双臂,一次性正常通过平衡木。此项目主要检查劳动者的平衡力,可以检测出饮酒、身体不适或不安全作业的人员,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以达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垂直爬梯倾倒体验要求体验者提前做好自我保护,分别体验稳固与易倾倒的垂直爬梯。当体验者攀爬劣质垂直梯到一定高度时,梯子会发生约30°左右倾斜,让体验者感受攀爬劣质垂直梯子倾斜时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向体验者介绍垂直爬梯的安全防护要求。

人字梯倾倒体验通过人字梯的倾倒体验,了解梯子倾倒及坠落的危险性,目的是教育作业人员正确的梯子使用方法。

安全带使用体验要求体验者佩戴好安全带后,提升器将体验者提起,在下降过程中突然停止,体验坠落时安全带的保护作用,目的是让体验者了解安全带的正确佩戴方法,坠落后作业人员通过三点式安全带与五点式双挂钩安全带对人体的支撑程度对比,了解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及不良安全带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带来的后果,预防高处坠落的发生。

吊装作业体验让体验者通过培训掌握塔吊基本构成、安全装置和基本操作。通过正确的起重操作方法向体验者讲解起重作业时吊点位置及吊索具选择的重要性及不正确吊装导致的后果,教育体验者在吊装作业时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移动式作业架倾倒体验向体验者介绍在施工现场常用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种类及使用规定,并介绍优良及劣质操作架的区别。体验中,让体验者登上劣质操作架顶部,将安全带挂在护栏上,提拉系有绳子的水桶,当水桶提升至一定高度时,操作架发生倾倒。这一体验的目的,是通过两种操作架的对比,让学员能够使用正确合格的操作架,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其自身安全。

洞口坠落体验要求体验者采用蹲马步的姿势站立,双臂交叉,手放置于肩部,按钮启动后,模拟洞口盖板瞬间打开,工人随即坠落,下方海绵泡沫作为最后的保护措施;坠落后,要求体验者不能立即起身离开,应稍作休息,防止由于惯性而晕倒,教育体验者在施工现场有坠落危险的地方提高警惕。

挡土墙/墙体坍(倒)塌体验要求体验人员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品,直立站立离模拟墙板1 m处位置,此时按遥控器按钮,模拟墙板发生30°左右倾斜,模拟施工现场发生的挡土墙/墙体坍(倒)塌现象,目的是让体验者在遇到此类危险时,掌握正确的自护自救办法,保护自身安全,增强安全意识。

有限空间作业体验向体验者讲述进入封闭空间作业的注意事项,缺氧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进入有毒有害气体操作环境下的注意事项,封闭空间氧气及有害气体的简单测定方法,以及防护面具的穿戴方法,目的是让体验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减少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搬运重物体验教授体验者搬运重物时的搬运方法,告知体验者错误的搬运姿势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避免在施工现场因野蛮搬运而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标准楼梯体验体验者按顺序依次通过标准楼梯,使体验者体会到正确使用标准楼梯在施工现场的重要性,同时学习临时阶梯的安装标准。

安全通道和不良水平通道对比体验要求体验者平稳地通过铺满脚手板的安全通道,对比体会安全通道在施工当中的重要性,目的是让学员掌握正确使用安全通道的方法。

安全栏杆体验体验者将安全带挂在安全栏杆上,身体接近防护栏杆横杆被包裹处,让体验者体验若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护栏倾倒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着重向体验者讲解正确安装安全栏杆的标准及要求;并通过栏杆倾倒体验,让体验者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整理整顿体验针对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在安全通道堆放杂物的情况,其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通行,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要求体验者将安全通道内乱摆乱放的脚手板清理干净,保障通道畅通;体验有障碍通道和无障碍通道对人员通过的影响,目的是培养施工人员养成对场地施工设备进行整齐、有序的整理习惯。

不良水平通道体验要求体验者体验施工现场中常见的在劣质脚手板等通道通行所带来的危险性。体验者通过该劣质通道后失去重心甚至倾倒,若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将会坠落,下方安全网为最后一道保护措施,来反衬优质安全通道的重要性。

高空作业体验要求体验者将身上的安全带挂在钢丝绳上,模拟操作施工过程,体验高空作业与地面作业的区别,向体验者讲解高空作业的注意事项、安全操作和紧急情况下自救的方法,让体验者掌握高空作业规程,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不良倾斜路体验要求体验者顺序通过不良斜坡,体验通过不良斜坡带来的安全隐患。由设置于斜坡上的安全绳起到辅助安全上下斜坡的作用,使体验者认识劣质斜坡的危险性,增强安全施工的责任心。

典型事故案例教育通过建筑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案例来分析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加强对安全隐患的警惕,使作业人员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培训体验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施工阶段安全相关知识教育和事故案例教育;第二阶段为互动讨论学习阶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员找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探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情形,预知危险;第三阶段为亲身体验阶段,通过体验各种危害“事故”,教育体验者自觉预防不安全行为,遵守标准化安全操作规程。

发展方向

建筑施工人员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标准及上级的指示决议,总经理组织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和技能培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提高我单位的民工素质和技能。综合运用上级的政策,充分调动各部门机构和民工的积极性,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民工作业安全和作业技能培训,提高民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促进多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企业良性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开展民工安全和技能培训,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坚持引导性培训与就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扩大培训覆盖面,全面提高参训者的综合素质;坚持培训与配套服务、专业工种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坚持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实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现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民工安全技能培训,使参训人员增强纪律观念和安全意识,掌握一技之长,树立新的作业观念和艰苦创业精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力求进步和发展。 三、培训实施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新老工人

(二)培训内容

民工安全技能培训是建立在民工作业安全、作业技能基础上,以适应本单位需要和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目的,以技能为主的培训。主要培训的工种是电焊工、高空作业架子工、起重信号指挥司索工等。 四、培训安排

根据董事会的工作安排,我单位计划民工技能培训60人,为了能顺利完成培训工作任务,现对培训进度作如下安排:

20企业安全生产和特种作业技能培训计划表

浅析建筑劳务人员安全生产培训 篇3

[关键字]建筑;劳务人员;安全生产、培训

1、我国建筑劳务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管理现状

由建筑行业的施工生产环境复杂性、设备工艺多样性等特点决定在众多建筑劳务人员中多以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农民工为主,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些建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愿对农民工劳务人员的安全生产环节做过多的投入,因此行业内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种机制规范、渠道稳定的培训模式,虽然一些企业提取了相关的安全生产培训费用,但真正将其用于实践培训环节的却少之又少,在一些小型建筑企业中,由于劳务人员的工资金额较低,致使其能够提取的培训费用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的需求。再者,当前我国各类建筑企业的管理层与基础劳务层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也就是说企业多数并不直接组织劳务工人队伍,而是将项目施工任务继续外包给相应的农民建设队伍,因此他们也就不需承担安全培训的相关义务了。同时由于农民工劳务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在同一单位中长期工作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因而也就失去了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另外基于农民工收入较低的现状,他们更没有经济能力自行参加外界组织的施工技能培训。究其原因不难看出,在建筑行业相关安全生产培训的管理权责落实不到位、领导层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强、缺乏安全施工意识、片面注重施工进度强化却忽略了安全生产、安全培训的防范意识,仅想雇佣廉价劳动力却不为安全风险买單、宁可在出了事故后弥补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培训费用,相关培训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民工自我强化意识有限等均成为影响我国建筑行业安全发展的主要因素。

2、改善我国建筑行业劳务人员培训工作的科学策略

2、1重视农民工教育培训、扩充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积极筹集各项培训经费

建筑企业在使用我国中央财政拨款中关于专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资金时,应合理兼顾对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类地方财政对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的资金强化支持,并努力拓展培训费用的筹集渠道,使各项经费来源更加丰富。在建筑项目生产实践中,各建筑企业应严格遵循相关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定要求,一般建筑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1.5进行足额提取专项职业教育培训经费,并将其全面应用于培训环节中。对从业人员施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涵盖培训任务较繁重、经济运营效益较好的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五进行提取,并将其列入成本开支细则中。同时在实践管理中我们应确保各项培训费用重点用于对农民工相关安全施工技能、工作意识的强化培训。另外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合理制定人性化的激励与补偿机制,从而充分调动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劳务人员安全生产与工作的积极性。

2、2扩充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建设,有效提升培训工作质量提

为了促进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益,相关管理部门应完善安全生产培训的机构建设,并成立相应的培训质量评估考核部门,科学制定相关评估细则,加大考核力度,履行不定期抽查制度,通过实时的宏观监控对培训不规范、质量不完善的机构予以处罚、降级或淘汰等处理,同时对评估成绩优秀、办学条件完善、培训水平高端的机构我们应给予相应的鼓励,从而令那些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或专业技能培训定点部门积极申报安全生产的相关培训资质。另外对有条件的大型建筑企业或中小企业的集中区域,政府部门可有效支持他们成立制度健全、结构完善的安全生产专业培训机构。在机构实践管理中我们应有效加强其内部结构与制度的完善建设,努力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同时注重对先进教学思路、方法与手段的引进,有针对性的开展对高危建筑行业农民工安全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完善,切实增强培训效果、提升培训水平。再者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依据适当的构建规模与合理的结构安排遵循专兼结合、实时动态管理的原则切实优化与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教学水平。另外我们还可有计划的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集中培训,注重从建筑企业与安全施工生产的第一线选聘教师,不断充实教学基础力量。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应本着不求多、但求精的原则,促进教材选用的实用性、内容丰富性,并充分适应农民工知识结构单一、学习素养不高的特点尽量编制的浅显易懂,尤其应注重对多媒体创新教材的开发与使用。

2、3更新培训方式、促进农民工的全面发展

民工学校是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的实践课堂,同时也是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践管理中我们应切实加强建筑企业内部民工学校的建设与改革,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丰富教育资源令农民工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在内部办学的实践管理中,我们不仅可招收企业内部的农民工人,还可面向社会进行广泛招生,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内部农民工来到课堂指导教学,并切实丰富建筑企业的多渠道经营效益。同时我们应结合自身企业的生产实际进行统筹教学安排,采用高效的集中培训方式、保证企业施工生产的半工半培方式、深入企业施工现场的实践教学方式充分满足农民工对不同形式的学习需求。同时我们可为农民工创造丰富的教学素材,将企业承担的有代表性建筑项目作为教学实例,将项目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农民工,令他们充分了解安全生产操作的各项规范、各项步骤流程与各项创新思路。另外我们应合理针对农民工的文化素养特点强化日常生产环节的安全教育培训,在企业内部为其开设有关安全生产培训信息的宣传栏,尽量选用通俗易懂、利于农民工消化的宣传资料,采用多媒体、漫画、视频等图文并茂的直观宣传方式进行渲染教育,并促进文化教育与安全生产培训的合理融合,深入拓展丰富的培训方式,令培训效果切实体现为建筑企业的少事故生产、多效益增加,并促进农民工在安全的生产中实现全面发展。

3、结语

过快的发展环境之下我国建筑劳务人员的安全管理机制呈现出构建不完善、培训体系不健全、发展渠道有限的不良局面。因此我们只有从加强基础安全生产培训入手,规范培训行业秩序、从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与企业的发展特点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策略才能切实提升培训水平并促进建筑企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宿燕.对我国建筑劳务人员培训及鉴定的研究及思考[J].山西建筑,2008(20).

建筑行业安全教育培训初探 篇4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它辐射城市、乡村的各行各业, 面广人多, 且分散。随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建设跨越式的发展, 全国各省、市的大力支援, 自治区建筑业呈现的特点是:基本建设投资放大, 密集快速型建设多。为适应快节奏建设发展需求, 近年来, 自治区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培训高度重视, 加强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建筑行业问题依然不少, 困扰建筑行业的难题依然是安全问题。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有些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经营单位甚至存在着对从业人员不经过安全培训就上岗作业的现象。有的虽然经过培训, 但是培训的内容方式简单、时量不充分、达标效果不明显。

(2) 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有章不循, 认识不到位, 措施跟不上, 操作不规范, 监督不从严、惩戒上失之于宽等。

(3) 安全技能欠缺。违章现象屡禁不止, 事故时有发生。据有关报道的数字显示, 我国建筑业每年伤亡事故发生和死亡人数都在2 000起次以上。

(4) 安全生产成本投入与基本建设规模工程量成反比。近年来, 建筑业投入多, 工程量放大, 劳动强度高, 环境恶劣条件差, 又在高空风险区作业, 发生事故的几率相对较大。

2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培训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11月1日实施)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不得上岗作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 (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 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 增强从业人员和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 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防范事故的能力”“各级人民政府鼓励、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如实记录培训时间、内容以及考核情况”, 并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

如何提高建筑行业预防、应对各类安全事故的能力是建设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全社会应该深思和研究的问题。加强安全生产培训管理, 防止和消除隐患事故的发生。推进安全生产培训长效机制的建设, 为企业腾飞给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

2.1 严格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国家法律法规中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是建筑施工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工作指南。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 制定了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从业人员应当认真学习, 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建筑施工企业结合本企业实际以及同行业历次事故的教训和实践经验, 制定的具体的可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实施细则是建筑企业施工者的行为准则。通过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提升自我安全品位意识。

2.2 率先垂范, 抓高管带队伍

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预防事故发生。分层次、抓重点, 强化对高管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某些企业安全生产挂嘴上, 制度贴墙上, 只顾抓经济效益, 忽视安全生产培训。如每年度建设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有的企业高管领导每每缺席, 就足能说明问题。因此, 必须增强高管领导对安全生产培训重要性和为他人生命高度负责的意识。营造改进安全管理的新思路, 制度上要创新, 管理上出新招。

2.3 高度重视普及型专项教育培训

遏制岗位事故发生率是企业获得生机提升经济效益的保证。企业必须依据年度承接的任务编制本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根据培训内容、对象定位, 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大多数的教学方法, 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讲, 学员听。高管人员实践经验比较丰富, 有独到的见解, 应采取向各企业传媒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培训, 以解决行业内较大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 也可采取多媒体技术培训, 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

普及型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主要指一般操作工, 涉及人数多、面宽分散、层次不齐, 这是培训的重点对象。应遵循易懂、易记、易操作、趣味性的原则,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发放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手册, 在最大程度上使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寓教于乐, 获得最大的培训效果。现场的技能专项培训适用于专项工种, 如架子工、抹灰工操作人员以及特殊工种人员。另外, 班前活动作为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重要补充, 也应予以重视。通过排除当日存在的危险及采取的相应措施作为现场经验, 当天作业完成进行安全点评。

预控危险源专项培训。项目危险源的识别与分阶段专项安全教育培训是建筑施工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分阶段的专项培训主要是按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 (作业活动) 来进行分类, 一般分为基础阶段、主体阶段、装饰装修阶段、退场阶段。进入施工现场, 首先要核查该项目的软件保证资料是否齐全, 各项安全台账记录是否及时, 是否有完备的手续, 是否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生产责任保障制度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等。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从业人员, 发现问题要当即排除, 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工人自身的生命安全, 推进安全生产, 提升经济效益。

2.4 加强安全培训督查力度, 做到应培必培

有的小企业主安全意识淡薄, 短期行为严重, 只想利用廉价劳动力赚钱, 有的个体从业者也不愿参加培训。对于这种情况, 作为行业的主管机构要加强督查力度, 督促各企业按规定做好职工的安全培训, 尤其对新招录的人员, 必须实施强制性安全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相关部门考核认定、持证上岗, 对不参加培训上岗作业的“钉子户”要依法严厉处罚。

2.5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指导企业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涉及企业管理的多个领域和部门, 从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的角度审视, 两者主要针对企业培训的计划、实施、评估、检查、改进等几个环节。要加强政府指导力度, 为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出招护航。

2.6 规范安全培训发证制度

考核发证是行政许可的一个组成部分, 更是安全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建设行业培训的主管部门应坚决根除培训不顾质量效果, 流于形式, 不培领证、代考取证等行为。使发证工作严格程序, 遵章办理, 发证规范, 资料归档, 有序进行。

3 小结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安全培训必须和安全责任有机结合起来。主管部门和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要切实担负起安全教育培训的主体责任。严格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 履行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确保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摘要:建筑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为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杜绝事故隐患, 提升建筑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本文提出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策, 为自治区企业腾飞给力。

关键词:建筑行业,安全教育,杜绝隐患

参考文献

[1]郭丽丽, 郑晓薇.浅谈建筑行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0 (18) .

[2]夏滨.改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现状的对策初探[J].改革与开放, 2009 (12) .

建筑培训学习心得感受 篇5

课程特点:课程由多位有经验的教师完成,现场施工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亲自率学员到材料市场及施工场地进行全方位实习,保证现场实习时间及整套图纸的实战分析和预算。让学生能掌握各类施工材料认识及报价和施工方法,掌握各类施工技巧及各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办法,系统地掌握预算及招标整个流程。

适合对象:课程从零基础开始学起,适合于高中或以上毕业生;以及没有建筑施工和预算工作经验也可参加学习。

课程组成:本课程由制图、识图、施工、材料、预算、造价、计价软件、招标、验收、实习等十个部分组成。

学习内容:(土建部分)

1、建筑行业概况和建筑识图 2、天正和各类定额

3、建筑材料的认识 4、施工工程管理及施工方法

5、工程造价构成和费用组成 6、工程造价计价依据

7、工程量计算和相关规则 8、工程计价(定额套价和清单计价)

9、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10、建筑工程预算审核与竣工决算结算

11、招标文书规范与制作 12、采购与招标流程的管理与控制

13、工程竣工验收基本知识 14、广联达(三维算量与清单计价的方法)

15、实例分析 16、工程合同

17、咨询单位资质审核及执业范围 18、现场实习

19、诚信教育与相关法规

杭州土建预算造价员全日制实战培训班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的探讨 篇6

【关键词】建筑业 农民工 岗位技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04-0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12年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6261 万人,其中将近6000万人从事建筑业。农民工进入建筑业,虽然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但是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人数严重不足,进而导致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隐患。如何尽快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有理想、懂技术、会操作、出业绩的新一代建筑产业工人,是建筑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现状及原因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7%,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5.6%,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9.2%(见表1)。具体到建筑行业,目前在岗农民工接受过短期技能培训的不足10%,接受初级岗位技术培训的占3.4%,接受中等技术培训的仅占0.13%,没有接受过技能提升培训的高达86.4%。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表1 2012年不同年龄组农民工参加培训情况(单位:%)

参加过农业

技术培训参加过非农

职业技能培训两项培训

都没有参加过

16-20岁4.022.376.0

21-30岁6.231.666.0

31-40岁11.026.768.0

41-50岁14.923.169.5

50岁以上14.516.974.5

(一)劳务分包制度不完善

2001年,《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设置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三个层次,首次提出了劳务分包用工方式,原来固定的劳动用工方式逐渐被多元化的用工方式所取代。但十余年过去了,规范的劳务分包制度尚未建立,明确的、强制性的法规政策依据依旧缺乏,国家对劳务分包管理还仅停留在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层面,同时现行法律法规对肢解发包、转包、挂靠等行为的界定也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界定标准。由此导致建筑市场上劳务分包复杂、混乱,劳务分包企业自身建设与发展大多流于形式,“包工头”带队组织农民工成为建筑劳务的主流群体。包工头组织农民工,聚散相对自由,培训与鉴定难以规范与要求。

(二)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

实际生产中,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落实不到位、人证不符现象严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偏重经济增长的干部考核体系,使人们更多的看重GDP而忽视劳动力技能培养,农民工岗位培训更是问津者甚少。一些地方政府对持证上岗、农民工继续教育等公共管理和服务严重缺位,公共财政预算也未得到充分体现。

(三)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方式单一

尽管近年来农民工教育培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由于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管理部门培训力量有限,上岗作业人员无法普遍得到培训;很多培训只是走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如培训教材滞后,培训只是下发一些培训资料,没有进行理论讲解和时间操作等,无法满足农民工群体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农民工素质无法得到实际提高,技能也无法得到加强。劳务分包企业获得施工资质的条件之一,是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要达到100%,但目前全国仅有800多个技能培训机构和700多个鉴定机构,全国累计培训和鉴定的建筑劳务人员仅300万人左右,总持证率还不到一线操作工人总数的9%。农民工频繁的岗位流动使企业花费在其身上的培训投入与收益不对称;农民工一旦“跳槽”,企业投资即变成“为他人作嫁衣”。鉴于此,多数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时,较少考虑农民工;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时,没有农民工的份。农民工没有被当做稳定的产业工人看待,生产中仅有的组织培训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申报资质,“人证不符”现象十分普遍。

二、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劳务企业规范化发展

1.政府部门要完善建筑劳务分包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建筑劳务分包的法律地位,使得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在交易时有章可循,行业主管部门在执法监督时有法可依。简化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审批程序,多渠道建立和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加强对劳务带头人、召集人、包工头等的政策培训和分类指导,对具备条件的队伍,引导他们合资入股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引导建筑业企业进行内部机制创新,通过参股、入股等方式,对信誉良好但不具备建立企业条件的劳务队伍进行收编,促使“包工头”转为合法的企业职工或股东。

2.严格落实劳务企业资质条件,创新开展劳务企业农民工培训。劳务输出基地应从源头上重点开展建筑业务工人员的初级培训,做到“先培训,后输出”。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务工人员身份管理,大力推广建筑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不折不扣落实“企业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条件。创新机制,设立和规范劳务分包企业、培训单位、技术鉴定单位、用人单位、农民工等各方的行为准则和权利义务关系,就农民工职后培训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内容与要求,提高劳务企业重视农民工培训的程度。

3.加强劳务企业管理投入,转变劳务企业管理模式。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及市场化手段,促进劳务企业管理水平快速提高,促进建筑劳务企业尽快从粗放的无序管理模式向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endprint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广泛开展农民工培训

政府作为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者,当把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战略决策来抓时,应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提高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基础工作的支持,加大整合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补贴资金的力度,统筹使用,提高效益。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在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同时,应将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纳入正常职工培训范畴。对于承包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加强使用监管;对于劳务作业分包的工程项目,要求承包企业必须将“职工教育经费”单独计列,专项支出,确保农民工技能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和使用。借鉴德国“建筑社会银行”(SOKA-BAU)做法,建立农民工培训提升共享制度,即根据地区建筑业发展情况和当地建筑企业聚集程度,由政府和当地所有建筑企业按比例共同出资建立培训提升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师资由企业岗位能手和建筑类职业院校教师组成;中心经费由企业提交的职工教育经费、国家职业培训补贴及社会捐赠等组成;中心根据国家培训规划与计划,结合当地企业培训需求,分年度公布自己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标准,全年滚动式反复进行;农民工无论在哪个企业,均可根据自己和企业的时间,合理安排培训与提升;培训达到相应标准时,即可进行技能鉴定,同时颁发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必须在建筑现场进行时,可委托有培训能力的企业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并就培训工作给予经费补偿或其他方面的优惠。共享制度可以消除为他人做嫁衣的担心,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同分、效益最大化。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建筑行业受建筑技术、工期及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除歇工期外,正常施工期间职工技能培训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集中脱产进行。鉴于此,正常施工期间,应充分发挥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作用,推动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道德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动员引导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成才、岗位建功。其次要充分利用建筑现场班组组织特点,将课堂搬进工地,通过师傅带徒弟、岗位大练兵等方式,激发农民工学习知识、提高技艺的兴趣和爱好,解决农民工培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一线建筑业农民工中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技能提升、技术创新活动,扩大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在建筑业农民工中的参与程度。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农民工业余学校平台作用,立足工地现场,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积极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工地建校、社会参与”的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模式,丰富农民工业余学校内涵,将农民工培训发展与企业战略发展相结合,形成农民工培训战略规划。

歇工期,除前文述及的培训提升中心模式外,还应积极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建立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培训提升中心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贯通技能劳动者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教学内容应以施工现场面临的问题为中心,以施工现场需求为主导,简化高深理论,强化一线应用;教学方法应强调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受教育者以理解为中心;借助已知知识教未知知识;先掌握整体(概要),再消化细节。学校培训需注意: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同时得以提高。

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高发领域,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建筑领域农民工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更加匮乏。为此,本着“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原则,建立“上岗就业培训—技能素质提升—安全生产达标”的就业、成才“一条龙”服务模式,是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技能素质和生存能力的根本。同时,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制度上保证、政策上支持、形式上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岗位技能的提升,才能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才能统筹城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连江,蒙定明.国外企业职工教育[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3

[2] 刁慧颖.素质教育工程是提升农民工素质的有效途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院报, 2007(22)

[3] 李银.论实施农民工继续教育工程[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4] 陆启光. 农民工继续教育政策支持系统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0(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三批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易著梁(1968- ),男,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Linux技术。

(责编 丁 梦)endprint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广泛开展农民工培训

政府作为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者,当把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战略决策来抓时,应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提高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基础工作的支持,加大整合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补贴资金的力度,统筹使用,提高效益。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在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同时,应将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纳入正常职工培训范畴。对于承包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加强使用监管;对于劳务作业分包的工程项目,要求承包企业必须将“职工教育经费”单独计列,专项支出,确保农民工技能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和使用。借鉴德国“建筑社会银行”(SOKA-BAU)做法,建立农民工培训提升共享制度,即根据地区建筑业发展情况和当地建筑企业聚集程度,由政府和当地所有建筑企业按比例共同出资建立培训提升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师资由企业岗位能手和建筑类职业院校教师组成;中心经费由企业提交的职工教育经费、国家职业培训补贴及社会捐赠等组成;中心根据国家培训规划与计划,结合当地企业培训需求,分年度公布自己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标准,全年滚动式反复进行;农民工无论在哪个企业,均可根据自己和企业的时间,合理安排培训与提升;培训达到相应标准时,即可进行技能鉴定,同时颁发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必须在建筑现场进行时,可委托有培训能力的企业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并就培训工作给予经费补偿或其他方面的优惠。共享制度可以消除为他人做嫁衣的担心,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同分、效益最大化。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建筑行业受建筑技术、工期及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除歇工期外,正常施工期间职工技能培训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集中脱产进行。鉴于此,正常施工期间,应充分发挥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作用,推动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道德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动员引导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成才、岗位建功。其次要充分利用建筑现场班组组织特点,将课堂搬进工地,通过师傅带徒弟、岗位大练兵等方式,激发农民工学习知识、提高技艺的兴趣和爱好,解决农民工培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一线建筑业农民工中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技能提升、技术创新活动,扩大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在建筑业农民工中的参与程度。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农民工业余学校平台作用,立足工地现场,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积极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工地建校、社会参与”的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模式,丰富农民工业余学校内涵,将农民工培训发展与企业战略发展相结合,形成农民工培训战略规划。

歇工期,除前文述及的培训提升中心模式外,还应积极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建立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培训提升中心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贯通技能劳动者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教学内容应以施工现场面临的问题为中心,以施工现场需求为主导,简化高深理论,强化一线应用;教学方法应强调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受教育者以理解为中心;借助已知知识教未知知识;先掌握整体(概要),再消化细节。学校培训需注意: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同时得以提高。

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高发领域,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建筑领域农民工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更加匮乏。为此,本着“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原则,建立“上岗就业培训—技能素质提升—安全生产达标”的就业、成才“一条龙”服务模式,是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技能素质和生存能力的根本。同时,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制度上保证、政策上支持、形式上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岗位技能的提升,才能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才能统筹城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连江,蒙定明.国外企业职工教育[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3

[2] 刁慧颖.素质教育工程是提升农民工素质的有效途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院报, 2007(22)

[3] 李银.论实施农民工继续教育工程[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4] 陆启光. 农民工继续教育政策支持系统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0(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三批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易著梁(1968- ),男,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Linux技术。

(责编 丁 梦)endprint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广泛开展农民工培训

政府作为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者,当把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战略决策来抓时,应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提高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基础工作的支持,加大整合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补贴资金的力度,统筹使用,提高效益。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在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同时,应将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纳入正常职工培训范畴。对于承包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加强使用监管;对于劳务作业分包的工程项目,要求承包企业必须将“职工教育经费”单独计列,专项支出,确保农民工技能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和使用。借鉴德国“建筑社会银行”(SOKA-BAU)做法,建立农民工培训提升共享制度,即根据地区建筑业发展情况和当地建筑企业聚集程度,由政府和当地所有建筑企业按比例共同出资建立培训提升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师资由企业岗位能手和建筑类职业院校教师组成;中心经费由企业提交的职工教育经费、国家职业培训补贴及社会捐赠等组成;中心根据国家培训规划与计划,结合当地企业培训需求,分年度公布自己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标准,全年滚动式反复进行;农民工无论在哪个企业,均可根据自己和企业的时间,合理安排培训与提升;培训达到相应标准时,即可进行技能鉴定,同时颁发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必须在建筑现场进行时,可委托有培训能力的企业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并就培训工作给予经费补偿或其他方面的优惠。共享制度可以消除为他人做嫁衣的担心,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同分、效益最大化。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建筑行业受建筑技术、工期及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除歇工期外,正常施工期间职工技能培训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集中脱产进行。鉴于此,正常施工期间,应充分发挥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作用,推动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道德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动员引导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成才、岗位建功。其次要充分利用建筑现场班组组织特点,将课堂搬进工地,通过师傅带徒弟、岗位大练兵等方式,激发农民工学习知识、提高技艺的兴趣和爱好,解决农民工培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一线建筑业农民工中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技能提升、技术创新活动,扩大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在建筑业农民工中的参与程度。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农民工业余学校平台作用,立足工地现场,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积极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工地建校、社会参与”的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模式,丰富农民工业余学校内涵,将农民工培训发展与企业战略发展相结合,形成农民工培训战略规划。

歇工期,除前文述及的培训提升中心模式外,还应积极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建立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培训提升中心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贯通技能劳动者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教学内容应以施工现场面临的问题为中心,以施工现场需求为主导,简化高深理论,强化一线应用;教学方法应强调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受教育者以理解为中心;借助已知知识教未知知识;先掌握整体(概要),再消化细节。学校培训需注意: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同时得以提高。

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高发领域,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建筑领域农民工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更加匮乏。为此,本着“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原则,建立“上岗就业培训—技能素质提升—安全生产达标”的就业、成才“一条龙”服务模式,是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技能素质和生存能力的根本。同时,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制度上保证、政策上支持、形式上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岗位技能的提升,才能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才能统筹城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连江,蒙定明.国外企业职工教育[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3

[2] 刁慧颖.素质教育工程是提升农民工素质的有效途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院报, 2007(22)

[3] 李银.论实施农民工继续教育工程[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4] 陆启光. 农民工继续教育政策支持系统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0(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三批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易著梁(1968- ),男,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Linux技术。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培训基地建设探析 篇7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建工程点多面广, 一般其二级单位分散于全国各地。在建国际国内工程数以万计, 覆盖五大洲, 涉足风电、核电、水电、火电、公路、桥梁、码头、港口、航道、机场、市政、工民建等建筑领域。如何保证工程质量, 如何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技术技能人才是基础。所以, 充分发挥企业培训基地作用是关键。针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外营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工学矛盾突出等特点, 如何建设培训基地, 笔者从建设的意义、形势和要求、思路和目标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职工培训基地建立的意义

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我国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化, 国外业务越来越多, 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为适应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战略, 在各外营点有组织、有计划的建立职工培训基地显得极为重要。

第一, 建立职工培训基地的目的是为使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贴近企业、服务企业, 真正实现“项目走多远, 培训走多远”的培训理念。

第二, 建立职工培训基地, 对职工培训资源进一步整合、加大培训力度、稳定职工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职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第三, 建立职工培训基地, 方便外营项目部人员的培训学习, 切实解决工学矛盾, 节约培训成本, 促进校企合作, 实现“工学”双赢。

第四, 发挥职工培训基地的作用, 提高一线人员的素质、技能, 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国际化奠定基础。

三、职工培训基地建设的形式和要求

(一) 根据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 培训基地形式可以以下两种思路开展

1. 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合办学力度, 在就近院校设置培训实习基地。同时, 充分发挥他们的培训资源和专业特长, 积极整合, 合理开发, 使其在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中发挥骨干作用。

2. 根据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 按行业领域或按地区建设培训基地。

(二) 为了确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 基地建设应分别从软件上和硬件上加强

软件上突出“五个要”即培训基地条件要好、培训资质要硬、师资队伍要优、联系企业要紧、培训质量要高。

1. 培训基地条件要好。

培训基地应具备良好的条件, 即培训的场所和条件要好, 能满足企业各级各类干部职工的培训要求。努力营造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良好环境, 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

2. 培训资质要硬。

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要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 不断提高和拓展培训的资质, 为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急需的教育培训。要用好用足已有的培训资质, 同时还要根据各企业的发展规划, 申报新的培训资质, 以满足大批量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训需求。

3. 师资队伍要优。

从企业、高校和研究所等方面组建培训教师师资库, 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金牌工人、首席技师、能工巧匠等高级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培训, 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深受企业欢迎的培训师资队伍。

4. 联系企业要紧。

培训基地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 落实企业培训计划, 明确培训任务, 做好培训准备, 有针对性的提供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服务。实施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模式。企业内部的继续教育活动与企业科研、生产实际相结合, 围绕科研项目进行研修。研修课题都是施工生产中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有重要实际意义的项目, 研究成果可以及时得到推广,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参加研修的人员应多吸收高技能人才参加, 学校专业课教师也要参加相关专题的研修, 既锻炼双师型教师队伍, 也培养高技能人才。

5. 培训质量高。

培训基地应牢固树立“融入企业、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的培训思想, 加强培训的计划性, 优化资源, 苦练内功, 努力提高培训质量。顺应各企业业务发展的要求, 拓宽渠道, 源源不断的输送胜任国际工程项目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同时, 要加强硬件建设, 不断完善培训保障措施。根据项目大小, 应配备相应规模的培训基地, 包括教室及配套的多媒体设备, 能够实现对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的播放和远程视频授课, 并接通相应带宽的网络。

四、培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一) 培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1. 优化教学过程, 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重视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水平的培养。根据施工项目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 安排相应的课程和实训以及职业素养教育。同时, 以满足施工需要、提高学员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为原则, 完善对培训基地相关培训功能的教学培训质量的评估机制。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 进行跟踪指导, 提高基地的培训能力。

2. 根据项目部生产特点, 实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培训基地要针对工作实际需要, 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教学和分时间段教学。

根据学员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所学专业、上班时间组织学员进行培训。根据以上原则,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保证学员培训学习时间。

3. 根据就业岗位 (工种) 技能提升需要, 构建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工作岗位 (工种) ,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 加强课程建设, 突出特色培训内容, 及时把相关专业领域的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用于企业在职职工、转岗职工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培训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二) 培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运用现代信息手段,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建设一流企业职工队伍。

1. 政治文化培训基地。

主要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建设,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宣贯的同时, 维护企业文化。同时, 可以加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以培训基地为载体, 加强项目部党建工作, 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以项目施工为中心, 按时完成项目部的施工生产任务。

2. 技术技能实训基地。

结合施工现场, 实现对企业职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培训, 从而提高企业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 满足企业施工一线对相应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3.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

重点建设消防安全, 用电安全等安全示警教育, 重点建设安全法规、安全管理知识、安全管理技术、安全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同时, 提高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五、总结

建筑市场未来竞争会更加激烈, 而人才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培训基地项目的建设, 掌握技术技能人才培训的基本规律和科学方法, 总结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为基地建设和规范化、系统化培训技术技能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不断扩张, 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突显。为解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文章提出建立培训基地, 并从建设的意义、形势和要求、思路和目标几个方面对如何建设培训基地进行探讨。

关键词:培训基地,技术技能人才,一体化教学,工学双赢

参考文献

[1]黄保东, 方东平.中央建筑企业国际化的探索-中国水电实践[J].工程管理学报, 2013 (06) .

[2]谢晋宇.企业培训管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

[3]王安全, 陈劲, 沈敏跃.21世纪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战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1 (06) .

[4]马丁·所罗门.培训战略与实务[M].商务印刷馆国际有限公司, 1999.

建筑培训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70 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建筑业的发展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 7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 572亿元,占GDP的7%,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3 893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3%以上。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

建筑业以其巨大的“波及”效应,对众多物质生产部门和相关服务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和调节作用。随着我国的入世,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增加,还必将会带动我国综合性出口和输出。由于我国入世、申奥成功、世博会的申办,据预测,我国的建筑市场规模将增加4.4%。我国建筑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良性发展时期,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也必将进一步增强。

建筑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基层操作人员素质较其他行业低得多,近年来已经成为影响工程质量提高和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各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工程质量低劣、市场缺乏规范、生产方式粗放、技术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

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从事土木建筑工程中最基层的技术工作,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管理,使得建筑工程质量不高,甚至建筑安全和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因此,拥有3 800多万低素质从业人员的中国建筑业,如何迅速提高队伍素质已成燃眉之急,迫切需要研究提高队伍素质的办法和对策。

2 我国建筑业发展中农民工的培训现状与问题

2.1 建筑业农民工的素质结构特点

近年来,建筑劳务人数的年均增长速度达1.6%,高于全国从业人员总数同期增长1.2%的增长速度。建筑业吸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约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1/3。分析建筑业农民工的素质现状,有以下主要特征:

1)建筑业农民工整体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素质偏低。

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进城农民工的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的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程度占65%,高中文化程度占1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

2)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程度低,业务素质不高。

分析建筑业人力资源结构,可以看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工人构成了宝塔形结构,在这个塔形结构中,塔基是2 500多万的施工工人,其中高级技师仅占0.3%,技师不足1%。80%是农民工,而且绝大多数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未经培训就上岗的现象普遍存在。

3)建筑业农民工的流动性大,但安于做类似的工作。

建筑业农民工的流动性大,他们在当前企业工作的时间一般都较短,据调查,1个月以内的占14.47%,1个月~3个月的占60%,3个月~6个月的有近20%,半年或以上的仅有6.12%。

虽然他们的工作流动性大,但安于做类似的工作,求稳心里较强。农民工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应会的不多,应知的就更少,这一工种做过了,多少有点经验,所以很少尝试去换岗。

2.2 建筑业农民工的培训现状

从建设部获悉,2004年4月,教育部、建设部、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六部门联合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该工程由财政资金给予补贴,依托全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同时,建设部及其下属单位还先后颁布了96个工种的职业技能标准、鉴定规范和鉴定题库,编写了近百种农民工培训教材,设立技能培训机构1 236个,鉴定机构982个。

目前,建设部已逐步建立起覆盖一线操作人员、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大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可见,建设行业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制度,操作层人员的“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制度以及工人技能鉴定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都有力地推动了建筑教育的培训和发展。

此外,国家和建设部相关政策和文件的颁布,使建筑业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建筑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共同培训的局面[1]。然而,由于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才刚起步,它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发展也很不平衡。大多农民工缺乏组织、受教育程度较低、未经职业培训就进入建筑业,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不高。

2.3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是施工一线的主力军。就理论而言,农民工经正规培训后再就业的收入会大大增长,这应该是他们非常乐意参加的。但是目前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中愿意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却很低。

究其原因,仅培训本身而言,除了培训费用较高、培训时间地点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外,对建筑业从业农民工进行培训所面临的问题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针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资格培训火爆,而一线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招生难。

建筑业虽然从2002年开始实行生产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但执行力度却远远不够。原本要求砌筑工、抹灰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油漆工、架子工、框工、木工、放水工、测量放线工等工种均要参加培训鉴定,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进入操作一线,但几年来,施工现场有证无证一个样,大大削弱了工人参加培训的热情。

2)培训未能很好地结合培训对象,不能因材施教。

当前的砌筑工、钢筋工、架子工等一线工人几乎都由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所取代,这些人员的文化程度差距非常大,只有小学文化或者文盲、半文盲的大有人在,许多工人根本无法记住或理解一些专业用语,更不清楚一些相关的技术流程等。

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a.加强舆论引导,为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b.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待遇激励、完善劳动力工资与技术水平挂钩制度;c.加强对持证上岗的监督,完善建筑行业的就业准入制度;d.实现部分时间制办学形式;e.实现教学内容面向企业生产和个人需要的转变;f.实现新型培训方法的转变。

总之,建设行业真正落实对农民工的培训,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去克服。实施农民工培训是一场总体战,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同合作、密切配合,需要利用政策手段和经费手段等作保障。

3 对建筑业农民工培训问题的展望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各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支柱地位,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在增强国民经济实力,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建筑业具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除服务业外,主要靠建筑业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农民工进入建筑业不仅是完成大规模施工任务和促进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不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建筑业就业,切实维护建筑领域从业人员的利益,有利于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不可否认,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失衡,就是城乡教育的差距,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忽视。现在农民教育开始进入决策视野,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加强农民工的培训,是推动新阶段农村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摘要: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建筑业农民工的素质结构特点、培训现状、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对策,最后对建筑业发展中农民工的培训问题进行了展望,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对策

参考文献

[1]刘登云.我国建筑业发展中“民工荒”问题[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2):58-60.

[2]邵华.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任重道远[J].职业与教育,2004(1):28-35.

[3]傅雯娟.总结经验开拓思路大力推进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J].中国建设信息,2005(5):9-13.

建筑培训 篇9

智能建筑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执业继续教育培训启动以后,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以下简称智能分会)2012年共举办了10场培训,得到了企业及学员的一致好评和热烈欢迎。应广大学员的要求,智能分会制订了2013年的培训计划,并于2013年3月21~22日在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举办了首场培训——绿色数据中心设计、施工及运维管理,从事数据中心设计、施工、运维等的相关人员共百余人报名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由智能分会专家、北京科计通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群骥主讲,内容主要涉及数据中心概述、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绿色数据中心等三方面。黄群骥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深厚的实践经验,他从数据中心的选址、保温、节能设计、利用自然能源、提高基准温度、冷热通道封闭等方面阐释了数据中心的节能建设。关于数据中心的培训,智能分会去年已举办3次,均由黄群骥主讲,可见学员对这方面的迫切需求。

此次培训拉开了智能分会2013年培训工作的序幕。据悉,智能分会今年暂定在全国各地开展16场培训,内容涉及楼宇自动化、安防、会议系统、智能建筑控制与节能、博物馆智能化、体育场馆智能化与酒店智能化建设等,力争切实促进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整体提高。

建筑培训 篇10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1]。建筑施工企业中, 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良、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如何消除,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教育培训的开展[2]。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通常是指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培训、安全知识讲座等, 虽然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已积累和建立了一整套安全生产培训的经验和制度, 但是培训的效果却令人堪忧[3]。为了降低建筑施工事故率, 必须加强建筑工人的安全培训, 安全教育和培训为治本之策之一[4]。在安全教育培训时需注意的是, 只有人的意识、知识技能达到了相应的水平, 实现“物本”到“人本”的转变, 企业的安全管理才能上升到新的阶段。因此, 针对施工不安全行为的形成机理, 确定施工企业不同层级人员的安全培训需求, 并根据培训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是建筑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施工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分析

一般来讲,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 包括两个内涵:一是指引发事故概率较大的行为;二是指在事故过程中不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的行为[5]。从行为心理学角度看, 人的行为都是由外部刺激、大脑判断控制然后最终再通过行为反映出来, 是由一系列模块传递构成的。而任何一个模块出现错误, 都有可能会导致最终的行为表现是不正确的。事故的发生70%左右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虽然不安全行为的形成机理是相同的, 但是一个企业不同层级的人员在同一模块的表现却是不同的。

施工不安全行为因层级的不同而表现不同, 影响也不同。决策层的行为对管理层、操作层起到表率作用, 严重影响这两个层级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概率;管理层因其直接与操作层接触, 对操作层行为影响最大。通过对近几年228个典型安全事故深层原因分析[6]可知, 企业决策层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安全投入少、确定企业战略目标过分倾向于经济利益、对于安全监督缺乏、对于国家法律漠视。决策层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如图1所示。

管理层在企业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既向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 又向操作层分配具体执行策略, 管理层的行为安全与否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开展与执行影响重大, 其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如图2所示。

操作层的不安全行为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同时也使自己身心受到巨大伤害。从操作层心理、身体及外在环境因素分析得出其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如图3。

综上, 决策层决定安全生产的投入大小, 对管理层和操作层起着示范引导作用, 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管理层的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纽带, 操作层的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直接表现。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不安全行为环环相扣, 影响由上至下, 最终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如图4所示。

2 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设计

企业不同层级的人员所需的安全培训内容是不一样的, 需要对各层级人员的安全培训目标、知识结构、技能状况等方面进行系统地鉴别与分析, 以确定他们不同的安全培训需求[7], 施工企业不同层级人员的安全培训需求是不同的, 见表1。

要使安全培训内容与施工企业各层级不同的需求相吻合, 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首先, 要对培训需求进行分解、细化, 可用工作结构分解法 (WBS) 对需求目标进行树状分层分解, 得出安全培训内容的初步方案;其次, 要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初步方案进行评估调整;第三, 进行试培训;第四, 对培训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总结, 以此来对培训内容进行进一步调整。流程见图5。

经过几轮循环制定相对稳定的培训内容 (课程) , 见表2。

3 施工安全培训方法选择

在选择培训方法时需要权衡培训成本、操作性、效果等因素, 选择适当的方法[8,9]。例如凯罗 (Carroll 1972) [10]等人调查了美国500家大公司的培训指导者, 让他们用九种培训方法分别对六方面培训内容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见表3。

基于此, 本文对国内若干家建筑公司的200名员工做相关调查, 让他们用九种类似的培训方法分别对六方面培训内容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其结果如表4和图6所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决策层应以灌输理念能力为主, 采用短期密集的方式, 参训人数不宜过多, 以专题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商业游戏、课题讲授等方法为宜;管理层主要侧重于高级专业知识教授、协调控制等方面, 故可采用决策层的培训方法及敏感性训练等, 只是培训内容应针对具体项目;操作层需要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培养, 可以用大班制的方式采用师父带徒弟、课堂讲授、竞赛、现场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多媒体培训等方法。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培训方法, 在适当的条件下, 组合使用各方法以提高培训效果。

4 安全培训频率和培训次数设计

一般意义上说, 安全培训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学会安全的行为, 二是养成安全工作的习惯。学习安全行为有一个“学习—遗忘—再学习”的过程, 安全习惯的养成也有一个“监督则执行—不监督则不执行—再监督又执行”的过程。研究发现, 出现较简单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图省事、怕麻烦、心存侥幸等, 这类安全培训属于习惯养成类, 如安全帽的佩戴。较为复杂的安全行为则需要一个学习掌握的过程, 出现不安全的行为, 主要是安全知识的遗忘和匮乏造成的错误判断等, 这类的安全培训属于知识学习类, 如灭火器使用。因此须针对两种不同情况进行培训频率和培训次数设计。

4.1 简单安全行为的培训频率和培训次数设计

4.1.1 培训频率与培训次数的一般规律描述

对较简单的安全行为的培训, 其一般规律是“监督则执行—不监督则不执行—再监督又执行”的过程, 见图7。

图7中tn1为第n次监督延续的时间, PL为监督间隔期末的安全行为执行率 (从100%下降至PL) , 为第n次监督后到第n+1次监督的间隔时间。由实践经验知, 当经过第n次的时间监督后, 的时间越来越长, 即安全行为执行率下降缓慢并无限接近100%, 监督间隔期无限延长, 这样就达到了对简单安全行为培训的目的, 即简单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4.1.2 培训频率与培训次数的概化模型

施工企业希望在相同的监督成本下, 寻求一个合适的培训频率和培训次数, 使得安全行为养成时所用的时间最短。在此目标要求下, 构建培训频率与培训次数的概化模型, 模型建立的假设条件如下:

假设条件1:受训人员的知识背景相同、学习能力相同;

假设条件2:受训人员所在企业的安全氛围相同;

假设条件3:受训人员的价值取向相同;

假设条件4:企业用来安全培训 (或安全监督) 的经费是一定的, 为C*。

目标函数为:

minΤ (Ν) =n=1Ν (tn-1, 2+tn, 1) , t0, n=0 (1)

约束条件:

(1) Ρ=1, i=1n (ti, 1+ti, 2) <ti=1n (ti, 1+ti, 2) +ti+1, 1n=0, 1, , Ν时;

(2) Ρ=ki (t) piki (t) 1ki (t) <0, ki (t) <0i=1n (ti, 1+ti, 2) -tn, 2<ti=1n (ti, 1+ti, 2) n=0, 1, , Ν

(3) Ρ=Ρi, t=i=1n (ti, 1+ti, 2) n=1, 2, , Ν时;

(4) tN, 2>>tN-1, 2;

(5) C (Ν) =β×n=1Ν (tn, 1) C*

式 (1) 中目标函数minT (N) 表示, 求经过第N次培训并养成简单安全行为习惯所需的时间总和T最短。

4.2 复杂安全行为的培训频率和培训次数设计

4.2.1 培训频率与培训次数的一般规律描述

复杂知识的安全行为培训, 其一般规律是“学习掌握—遗忘—再学习掌握”的过程, 见图8。

图8中为第n次安全知识学习掌握的时间, PL为受训人员在培训学习间隔期末对复杂安全行为知识的掌握率 (从100%下降至PL) , tn2为第n次培训学习后到第n+1次培训学习的间隔时间。由实践经验可知, 当经过第n次的tn1时间的培训后, tn2的时间越来越长, 即对复杂安全行为知识的掌握率下降缓慢并无限接近100%, 监督间隔期无限延长, 这样就达到了对复杂安全行为知识的掌握的目的。需研究的是经过多少次培训后复杂安全行为知识能被牢固掌握并养成习惯, 且每次培训学习的时间为多长。

4.2.2 培训频率与培训次数的概化模型

施工企业希望在相同的培训成本下, 寻求一个合适的培训频率和培训次数, 使得安全行为养成时所用的时间最短。在此目标要求下, 构建培训频率与培训次数的概化模型。模型建立的假设条件如下:

假设条件1:受训人员的知识背景相同、学习能力相同;

假设条件2:受训人员所在企业的安全氛围相同;

假设条件3:受训人员的价值取向相同;

假设条件4:企业用来安全培训 (或安全监督) 的经费是一定的, 为C*。

目标函数为:

minΤ (Ν) =n=1Ν (tn-1, 2+tn, 1) (2)

约束条件:

(1) Ρ=Ρi, t=i=1n (ti, 1+ti, 2) n=1, 2, , Ν时;

(2) Ρ=1t=i=1n (ti, 1+ti, 2) +ti+1, 1, n=0, 1, 2, , Ν时;

(3) Ρ=gn (t) , pign (t) 1gn (t) <C, gn (t) >0i=1n (ti, 1+ti, 2) -tn, 2<ti=1n (ti, 1+ti, 2) , n=1, 2, , Ν

(4) Ρ=hn (t) , pihn (t) 1, hn (t) >0, hn (t) <0i=1n (ti, 1+ti, 2) <ti=1n (ti, 1+ti, 2) +ti+1, 1n=0, 1, 2, , Ν

(5) tN, 2>>tN-1, 2;

(6) C (Ν) =β×n=1Ν (tn, 1) C*

式中目标函数minT (N) 表示, 求经过第N次培训, 完全掌握并执行复杂安全行为知识所需的时间总和最短。

5 结语

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不安全行为环环相扣, 影响是自上而下的。在培训内容上, 决策层应主要从危险源、安全效益、法律认知、安全意识、安全道德水平等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管理层主要从安全管理技术、风险管理、事故应急等方面入手教育;操作层则需要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知识、安全态度、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在培训方法上, 针对各层特点灵活选用, 适当组合。在培训频率和次数设计上应将安全行为分为简单安全行为和复杂安全行为分别考虑。对简单安全行为, 是一个监督执行的反射性安全行为养成, 对复杂安全行为则是一个知识学习与积累的安全行为养成。具体的安全培训频率和次数今后将通过现场行为观察实验获得。

参考文献

[1]方东平, 黄吉欣, 张剑.建筑安全监督与管理:国内外的实践与进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3-5

[2]Robson L.S.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training[J].ScandJ Work Environ Health, 2012, 38 (3) :193-208

[3]颜伟文, 张文海, 王磊, 等.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其培训的建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10) :51-55YAN Wei-wen, ZHANG Wen-hai, WANG Lei, et al.Present status of quality of safety personnel in enterprisesand suggestions on their training[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6, 16 (10) :51-55

[4]李钰, 矫利寅.加强建筑工人安全培训的构想[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 (9) :92-96LI Yu, JIAO Li-yin.Conceiving of safety training rein-forcement to construction worker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7, 17 (9) :92-96

[5]Zhang Li, Zhang Ning, Wang Jin, et al.A model for hu-man factor data management system[C].In:Proc.1999Inter.Conf.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arbi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9:515-518

[6]杨高升.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软性路径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 2011 (12)

[7]王俊, 隋旭.安全培训与社会需求[C].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427-429

[8]De Koster, RenéB.M.Accidents happen:The influenceof safety-specific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safety con-sciousness, and hazard reducing systems on warehouseaccident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1, 11 (29) :753-765.

[9]Walker Warren E., Giddings Jordan, Armstrong Stuart.Training and learning for crisis management using a virtu-al simulation/gaming environment[J].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Work.2011, (9) :163-173

[10]Carroll S.J.Jr, F.T.Paine, J.J.Ivancevich, “The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Methods, Expert opin-ion and Research[M].Personnel Psychology, 1972, (25) :495-509

上一篇: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下一篇: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