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账户

2024-09-08

国民经济账户(精选八篇)

国民经济账户 篇1

关键词:温州农业,UV表,投入产出,技术经济系数

一、2008年温州农业投入产出基本情况

(一) 2008年温州农业投入情况

2008年, 温州全市耕地总面积236.61万亩, 其中水田174.89万亩, 旱地61.7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约在240万亩左右, 蔬菜播种面积110万亩, 水果面积60多万亩, 茶叶面积21万亩, 笋竹70多万亩, 花卉苗木2.5万亩。2008年, 温州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47.82万千瓦, 比1978年的21.03万千瓦增长702.90%, 年均增长6.72%;农村总用电量62.45亿千瓦时, 比1978年的0.43亿千瓦时增长14423.26%, 年均增长18.05%;农用化肥施用量84477吨 (折纯法) , 比1978年的21682吨 (折纯法) 增长289.62%, 年均增长4.64%;有效灌溉面积192.88万亩, 比1978年的198.81万亩减少2.98%, 年均减少0.10%;财政农业投入 (支出) 24.299亿元, 比1978年的0.2144亿元增长11233.56%, 年均增长17.08%。

(二) 2008年温州农业产出情况

2008年, 温州全市粮食总产量89.418万吨, 产值17.18亿元;蔬菜总产量125.09万吨, 年产值15.5亿元;瓜果产量38.51万吨, 产值10.2亿元;茶叶面积21万亩, 产量4438吨, 产值4.08亿元;笋竹70多万亩, 年产值6亿元;花卉苗木2.5万亩, 产值3亿元。征收的农业税是14.68亿元。

(三) 2008年温州农业产值与工业和商业产值的比较

2008年, 温州全市农业总产值50.92亿元 (增加值36.72亿元) , 从1978年至2008年年均增长7.45%。而2008年温州的工业总产值是5319.35亿元 (增加值为1170.35亿元) , 商业总产值为1082.95亿元, 同期工业总产值和商业总产值年均分别增长22.84%和18.72%。温州农业总产值规模上远远比工业和商业小, 增长速度上远比工业和商业的慢, 甚至比同期GDP增长速度还低很多。

二、基于SNA式UV表的温州农业投入产出相应技术经济系数的测算

为测算温州农业投入产出相应技术经济系数, 我们在编制农业、工业和商业产品账户和部门账户基础上编制出温州农业投入产出UV表。

⒈部门消耗系数的测算与分析。经计算得到的U表中各元素及各部门生产的总产出为:

在农业产出成本构成中, 人工成本应该是最大的组成部分, 但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规定, 人工工资归属于增加值部分, 不属于中间消耗, 因此, 在农业部门消耗中, 本部门产品消耗所占比重甚小, 而对工业产品的消耗所占比重较大。事实上, 在现有农业生产中, 农业机械、化肥购买、农业灌溉和农业用电等工业产品费用占了农业产品的相当比重。当然, 农业部门的消耗中商业产品也占了一定的比重。与农业消耗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工业产出以本部门产品消耗为主, 消耗系数分别达到了0.4303。商业部门的产出以本部门和工业部门产品消耗为主, 消耗系数分别为0.2046和0.249。工业部门每一单位“混合”产出消耗农业产品和商业产品的系数分别是0.004和0.0193。与工业部门产出消耗相同的是, 商业部门每一单位“混合”产出消耗的农业产品很少, 其消耗系数是0.0299;而与工业部门产出消耗不同的是, 商业部门每一单位“混合”产出还消耗了较多的工业产品, 其消耗系数是0.249, 该消耗甚至大于对本部门产品的消耗。农业部门对工业产品和商业产品消耗系数较大, 如果从消耗部门出发, 追溯最终需求的变动对各供给部门产出的影响, 是否就说明农业的发展对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影响很大?这个假定, 需要等到影响力系数测算出来之后才能确定。

⒉生产构成系数的测算与分析。生产构成系数矩阵:

该生产构成系数说明, 在温州, 农村虽然仍从事本部门的传统产业——农业的生产, 但已经以生产工业产品为主, 除此外, 还从事商业活动。温州农业部门生产的工业产出占其总产出的绝对比重, 是与遍布温州全境的农村工业密不可分;而农业产出所占比重较少是与其耕地面积、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05亩有关。工业部门中一般是以生产工业产品为主, 商业部门中亦有商有工。因此可以看出, 温州的工业和商业遍地开花。尤其是工业, 其发展已渗透到温州的各个角落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事实上, 温州人亦工亦商, 忙得不亦乐乎, 但偏偏农业的发展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据温州统计局综合处核算专家介绍, 近几年随着遍布农村各地的农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归口到工业部门进行核算, 温州农业部门中所生产的工业产品比重才逐年有所回落, 之前的比重还更高。

⒊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测算与分析 (关联度分析) 。

⑴直接消耗系数的测算与分析。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是:

由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来看, 农业部门生产一单位农业产品直接消耗的农业产品是0.1686, 直接消耗的工业产品为0.0024, 直接消耗的商业产品为0.0444;工业部门生产一单位工业产品直接消耗的农业产品是0.0024, 直接消耗的工业产品为0.4406, 直接消耗的商业产品为0.0095;商业部门生产一单位商业产品直接消耗的农业产品是0.0589, 直接消耗的工业产品为0.038, 直接消耗的商业产品为0.4248。由直接消耗系数可知, 农业部门一单位农业产品的生产, 按消耗多少顺序排列的依次是:农业产品、商业产品和工业产品, 说明农业与自身和商业的直接联系和依赖性要比与工业的强;工业部门一单位工业产品的生产, 主要消耗的是本部门产品, 农业和商业产品都很少, 说明工业与自身的直接联系和依赖性最强, 而与农业和商业的直接联系和依赖性并不突出;商业部门生产一单位商业产品, 主要消耗的是本部门产品, 也有一定比重的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 说明商业与自身的直接联系和依赖性最强, 但也离不开农业和工业。

⑵完全消耗系数的测算与分析。为了求得各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 (包括后面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 先要测算投入产出模型中的里昂剔夫逆矩阵:

那么,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为:

从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可以看出, 农业部门对工业和商业的完全消耗系数都较小, 说明农业的发展对工商业, 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工业部门对农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很小, 这说明农业与工业产业的关联度小, 温州工业产业的发展并没能有效地带动农业的发展;而商业部门对农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是0.1242, 说明温州商业产业的发展对农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但作用也是很有限。因此, 总体上说, 温州农业产业基本上还是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⒋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与分析 (波及效果分析) 。

⑴影响力系数的测算与分析。根据计算完全消耗系数时测算的里昂剔夫逆矩阵, 就可以先计算出各部门的产出系数, 各部门的产出系数计n算公式是:

农业部门的产出系数是1.31, 工业部门的产出系数是1.82, 商业部门的产出系数是1.99, 国民经济的部门平均产出系数是1.71。

农业、工业和商业各部门影响力系数分别是:0.77、1.07和1.16。从各部门产出系数计算结果来看, 产出系数依大小顺序为:商业部门、工业部门、农业部门;说明商业部门的单位最终产品发生变动时, 工业或农业部门总产出所受影响最大;而农业部门的单位最终产品发生变动时, 工业或商业部门总产出所受影响最小;工业部门的单位最终产品发生变动时, 商业或农业部门总产出所受影响居中。从各部门影响力系数来看, 商业部门最大, 为1.16;工业部门居中, 为1.07;而农业部门最小, 只有0.77。说明温州农业在这三大部门中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力较低, 小于工业和商业的影响力, 而且低于平均水平。这个结论, 也是对在部门消耗系数中的假定———“农业的发展对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否定。

⑵感应度系数的测算与分析。

那么, 各部门的感应度计算公式是:

农业部门的感应度是1.34, 工业部门的感应度是1.92, 商业部门的感应度是1.87, 国民经济的平均感应度是1.71。

农业、工业和商业各部门感应度系数分别是:0.78、1.12和1.09。从各部门感应度计算结果来看, 工业部门最大, 为1.92;商业部门居中, 为1.87;而农业部门最小, 只有1.34。说明受其他部门最终产品变动影响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依次是:工业部门、商业部门、农业部门。从各部门感应度系数来看, 农业的感应度系数最低, 只有0.78;而工业部门最大, 为1.12;商业部门居中, 为1.09。说明当温州各个部门的最终需求都增加时, 农业受到别的部门的带动效应不明显。这也是导致温州工业产值和商业产值乃至GDP增长速度快, 而农业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他们, 农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一) 结论

由温州农业投入产出技术经济系数的测算结果来看,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⒈由测算的部门消耗系数结果可知, 农业部门每生产一单位的“混合”产出消耗最多的是工业产品, 商业产品消耗居中, 而农业产品消耗的最少。因此似乎可以认为:农业的发展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最大, 对商业的发展影响也较大。然而这个结论, 却被影响力系数的测算结果予以否定。

⒉由测算的生产构成系数结果来看, 农业部门所生产的工业产品占绝对比重, 商业产品次之, 农业产品最少。说明受人多地少自然环境所迫, 温州农村正大力发展工业, 同时由工业生产带动商业活动, 而农业的发展却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⒊由测算的直接消耗系数结果可知, 农业部门生产一单位农业产品直接消耗最多的仍是农业产品, 其次是商业产品, 而直接消耗最少的是工业产品。说明农业与自身的直接联系和依赖性最强, 与商业有一定的直接联系和依赖性, 但与工业的直接联系和依赖性最少。

⒋从测算的完全消耗系数结果可以看出, 农业的发展对工商业, 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农业与工业产业的关联度小, 温州工业产业的发展并没能有效地带动农业的发展;温州商业产业的发展对农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但作用也是很有限。因此, 总体上说, 温州农业产业基本上还是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⒌从各部门产出系数的测算结果来看, 商业部门最大, 工业部门次之, 农业部门最小。说明其他部门受农业部门的单位最终产品变动的影响最小, 而受商业部门的影响最大, 工业部门居中。从影响力系数来看, 也是农业部门的最小, 商业部门最大, 工业部门居中。说明温州农业在这三大部门中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力较低, 小于工业和商业的影响力。

⒍从感应度的计算结果来看, 农业部门最小, 工业部门最大, 商业部门居中。说明农业部门受其他部门最终产品变动影响最小, 工业部门最大, 商业部门居中。从各部门感应度系数来看, 农业的感应度系数最低, 工业部门最大, 商业部门居中。说明当温州工业和商业部门的最终需求都增加时, 农业受这些部门的带动效应不明显。

总之, 目前的温州农业、工业和商业产业发展现状是:工业和商业相对发展较快较好, 民间资金比较充裕;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受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影响有限, 对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很有限, 即农业部门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且温州农业的后续发展还受到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的限制。

(二) 政策含义

⒈利用工业产业发展优势,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利用工业产业资金优势, 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基本建设力度, 改善农业生产水利条件, 改善农业生产用电条件, 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引导工业企业投资农业开发。二是利用工业技术优势, 帮助与扶持农业产业的发展。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三是利用工业企业的组织优势, 引导农村大力发展各类中介组织,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⒉利用商业产业发展优势,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一是利用商业企业的信息优势, 引导农户生产名特优农产品, 为订单农业的发展打好物质基础。二是利用商业“诚信守约”交易规则优势, 帮助和教育农民, 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做好市场准备。三是加强商业产业的服务优势, 完善各种标准体系, 为订单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⒊利用温州充裕的民间资本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但温州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应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 强化特色农业的区域专业化特征, 形成都市型、设施型、生态型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虽然当前温州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森林旅游发展较快, 各种形式的“农家乐”、“渔家乐”、森林旅游已经成为发挥农业多功能性,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但休闲农业服务内容还比较单一, 主要是以观赏和餐饮为主,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服务水平较低。

⒋充分挖掘现有农业发展潜力, 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有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适当压缩水稻种植面积, 合理调整经济作物面积, 调优水稻品质。同时, 加大科技兴农力度, 加快农业科技载体建设,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营。重视和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 制定农产品标准, 引导农村种植户、农业加工企业对自己生产和加工的特色农产品制定标准, 建立和形成品牌, 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下基础。发挥区域优势, 针对东、南部和西、北部的不同特点, 布局不同农业产业,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

[1].廖明球.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起运, 陈璋, 苏汝劼.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华初.关于我国农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统计观察, 2007 (9)

[4].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我国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J].统计研究, 2006 (11)

国民经济账户 篇2

从2009年7月1日开始, 镇江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 可以用个人二级账户的资金为自己或家人缴纳保费、支付医疗费用、抵冲个人支付、参加健康维护等。“改革不光是着眼于家庭互济, 更在于从纵横两个方面延展了个人账户的功能, 这有利于完善统账结合的医保制度。”镇江医保局局长陈新中解释。

镇江医保改革借鉴了新加坡医疗个人账户的运作经验, 比如“限额积累”、“灵活支付”、“多层次保障”等。新加坡1984年开始实施“医疗储蓄制度”, 是最早设立个人账户的国家, 被公认为成功的典范。

延展个人账户功能

镇江改革医保个人账户的直接动力, 来自于账户积累与基金增值之间的矛盾。

目前镇江城镇职工医保的筹资水平, 是社会职工平均年工资的11%, 包括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两部分。自1995年先行改革至今, 镇江的积累期较之于其他城市长3~5年;再加上社会平均工资的逐渐增长, 个人账户资金沉淀日多。

镇江医保结算中心统计显示, 截至2006年底, 镇江市区个人账户资金结余达3.2亿元, 而当年基本医疗基金应支出3.05亿元 (不包括大病基金支出) ——也就是说, 市区参保人员一年的医疗费用仅通过个人账户结余就足以平衡。

2008年市区人均个人账户沉淀资金更达1000元左右。而在江苏全省, 即使存在着地区差异的因素, 人均账户沉淀也达近800元。

多次到镇江调研的医保专家、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王保真教授指出, 医保费用控制的目标是为了抑制不合理的医疗消费, 而不是追求结余。换言之, 如果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征收和基金支付是合理的, 在管理中却出现过多结余, 说明压抑了被保险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同时对定点医疗单位的偿付不足。

对个人而言, 基本医疗保险当年收费和其他收入形成的基金当年不能使用, 而留到今后使用是不经济的, 因为医疗费用的增长远高于工资和综合物价的增长幅度。

从整个基金运作的角度看, 个人账户资金是医疗保险基金的一部分 (镇江这一比例已远远超过50%) , 如果长期沉淀并且数额不断加大, 将直接影响到基金效率的发挥。

到2007年底, 全国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的累计结余额高达2476.9亿元, 当年,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平均每月支出130.2亿元。依照这一支出速度, 2476.9亿元的巨款可以支出19个月。2008年, 全国医保基金当年结余占当年收入的比重高达32.8%。这一局面的形成, 与医保个人账户的功能单一有很大关系。

陈新中指出, 个人账户应该实现时间上的纵向平衡, 即无病时、年轻时储蓄, 而大病、年老时进行医疗消费, 但单个账户积累率不高, 不足以切实抵御大病风险, 实现家庭账户转移后, 可望接近这种平衡;在横向上, 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个人账户没有互济性。“如果对个人账户的功能进行适度延展, 使用方式更为灵活, 比如用结余购买补充保险, 就可以使其基金互济性得到体现。对此新加坡的做法是, 规定个人账户资金可以灵活支配、多范围支付, 这样就使个人重视账户资金积累, 自觉约束不合理消费。

参照这一思路, 镇江此次改革赋予个人二级账户助保、助医、个人支付、家庭账户和健康维护五大功能。具体来说, 个人二级账户的结余资金, 可用于为参保人自己及其直系亲属缴纳参保费用, 支付医疗费用, 以及参与医保部门定点监管的健康维护项目。按照规定, 直系亲属包括参保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陈新中指出, 把个人账户资金投入预防和保健, 不仅有利于减少疾病和医疗费用的发生, 更有助于提高医保基金运行效率。

创新制度设计

镇江改革的作用范围, 都只限于个人二级账户。这是为了规避通道式个人账户偿付风险的制度设计。

中国统账结合的医保制度分为两种模式:通道式和板块式。通道式统账结合不论门诊、住院, 发生的费用首先由个人账户支付, 账户用完后由个人自付一定比例, 到一定数额后再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支付。而板块式规定门诊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 住院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 分工明确互不挤占。

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医保制度采用的是板块式, 而两个医保试点城市:镇江和九江, 实行的是通道式。这种方式显然更利于账户功能的拓展, 但管理不善也很容易造成偿付风险。2008年起, 镇江市把个人账户分设为一级账户和二级账户, 当年补缴、继承、受赠的账户基金划入一级个人账户, 二级账户为上年度积累额超过3000元以上的部分。3000元的封顶额度是根据镇江情况测算出的经验值。

二级账户的设置, 直接借鉴了新加坡的“限额积累”制度。新加坡的医疗储蓄分别设置了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设置最低限额, 是为防止个人账户支付能力不足, 并促使个人谨慎使用医疗储蓄, 确保大病和老年医疗消费。而最高限额既是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也是为了防止用这种方式避税。

此次改革是一种规避风险的制度设计。首先, 账户功能的拓展和家庭转移支付, 限定在二级账户, 这就使参保人基本医疗费用的支出得到保障;另一方面, 二级账户内的家庭转移是一种规范化的做法, 避免了医保基金运作的效率损失。

镇江市医保局规定, 参保人员在拓展使用二级账户资金时, 涉及账户变动的当事人必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签字确认;对于账户变动涉及两个以上当事人的, 当事人各方必须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

新加坡在建立了灵活高效的个人账户之后, 又建立了解决大病和年老后医疗消费的医保统筹, 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医疗保障网。

这也是镇江下一步要探索解决的问题。陈新中透露, 镇江市还将研究调整现行退休人员确立个人账户资金的办法, 将个人缴费的数额、年限与退休后个人账户的建账挂钩衔接, 改变“个人账户积累只体现在支付期限的后移”、不能解决老年化时期医疗费用增长问题, 引导参保人群更自觉地进行资金储备。

一般账户转个人账户 篇3

第三十九条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用于办理个人转账收付和现金存取。下列款项可以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一)工资、奖金收入。

(二)稿费、演出费等劳务收入。

(三)债券、期货、信托等投资的本金和收益。

(四)个人债权或产权转让收益。

(五)个人贷款转存。

(六)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和期货交易保证金。

(七)继承、赠与款项。

(八)保险理赔、保费退还等款项。

(九)纳税退还。

(十)农、副、矿产品销售收入。

(十一)其他合法款项。

第四十条单位从其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每笔超过5万元的,应向其开户银行提供下列付款依据:

(一)代发工资协议和收款人清单。

(二)奖励证明。

(三)新闻出版、演出主办等单位与收款人签订的劳务合同或支付给个人款项的证明。

(四)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奖券发行或承销部门支付或退还给自然人款项的证明。

(五)债权或产权转让协议。

(六)借款合同。

(七)保险公司的证明。

(八)税收征管部门的证明。

(九)农、副、矿产品购销合同。

(十)其他合法款项的证明。

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应纳税的,税收代扣单位付款时应向其开户银行提供完税证明。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应出具本办法第四十条规定的有关收款依据。

(一)个人持出票人为单位的支票向开户银行委托收款,将款项转入其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

(二)个人持申请人为单位的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向开户银行提示付款,将款项转入其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

第四十二条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款项的,银行应按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认真审查付款依据或收款依据的原件,并留存复印件,按会计档案保管。未提供相关依据或相关依据不符合规定的,银行应拒绝办理。

国民经济账户 篇4

一、零余额账户的基本概念

零余额账户是指财政部门为本部门或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 用于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银行结算账户。所谓零余额账户主要是由代理商业银行所办理的财政对预算单位实施的一种直接支付方式及授权支付方式。因为在代理商业银行和国库存款账户或非税资金专户进行清算之后, 每日余额均已结平, 即余额为零, 所以被称为零余额账户。此账户并非先由财政部门拨款给各预算单位, 而是在财政部门审批相应的用款额度给预算单位之后, 由预算单位在相应额度之中用款。因为并非实际划拨资金, 而只是一个额度而已, 所以有零余额之称。该账户的使用范围主要是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

二、实施零余额账户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消除了财政资金的二次沉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 虽然各预算单位都撤销了银行支出账户, 全部资金均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进行管理, 使在分散支付制度下原本沉淀在各预算单位的闲置资金实现了有效的集中, 但在实拨资金的管理模式下, 仍会在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形成大量的资金二次沉淀。而进行资金清算、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方式后, 财政资金全部在国库存款账户或非税资金专户下运行, 各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都集中于国库及财政非税专户。各预算单位的经费只有在实际发生支出时, 才将资金从国库存款账户或财政非税专户中拨出, 从而使在实拨资金方式下原本沉淀在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闲置资金被有效地盘活, 消除了资金的二次沉淀。

二是使财政支出数据更为客观。在原先的实拨资金管理模式下财政总预算会计采用“以拨作支”的会计处理方法, 即按照实际拨款数作为财政支出数, 但事实上这些资金尚未支付给商品或劳务提供者并未形成真正的对外支出。而在进行资金清算、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方式后, 财政总预算会计在各预算单位付款实际发生时才加以记录、确认支出, 这就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数据更为客观。

三是更有利于实现财政性资金的有效调度。在进行资金清算、实施零余额账户管理方式以后, 财政资金支出先由代理商业银行暂付, 再由国库存款账户或非税资金专户和代理商业银行进行清算, 资金调度从间接转成直接, 资金管理由过去的“多池蓄水”转变为现在的“一库调节”, 这就加大了政府对于财政资金的管理力度, 并可利用资金收支的时间差, 灵活调度库款, 从而提高了政府资金的整体利用能力。同时, 各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都集中在国库存款账户和非税资金专户财政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财政资金的运行信息, 为政府合理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了依据, 从而使政府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的管理目标。

四是便于预算单位的用款, 能够提升财政资金的运行与使用效益。在进行资金清算、实施零余额账户管理方式以后, 财政资金能够直接支付给商品或劳务供应者, 减少了资金划拨的中间环节, 加之高效、快捷的电子网络的运用, 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 用款也变得更为便捷。

三、零余额账户方式下继续加强银行账户管理的建议

一是要健全完善财政及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制度。鉴于实施零余额账户管理之前的原有账户管理制度和现行账户管理工作已无法相互适应, 尤其是有关预算单位社保账户、个人所得税账户、食堂账户等的开设及基本账户的定性缺乏明确的依据。有鉴于此, 很有必要尽快制定实施新的管理制度, 以求落实财政及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 进而规范对财政及预算单位开户行为的管理工作。

二是要强化银行账户管理的内部衔接工作。首先是要明确财政部门内部各科室对于银行账户管理的职责分工。要对于财政及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开立、更名、撤销等的受理、审批权限及流程做出明确界定。其次是要形成银行账户管理协作体系。财政部门各业务科室与国库管理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合作, 实施共同年检和共同处理违规事项。最后是要形成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以及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 以实现加强对财政及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的彼此互动。

三是要落实对财政及预算单位的账户日常管理。一方面要全面清理核实财政及各预算单位现有的银行账户, 从而为巩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形成银行账户管理系统。财政部门应当设立银行账户管理档案, 并且逐步构建起完善、动态、规范的银行账户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 还应当全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开发银行账户管理软件, 从而推进财政及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四是要强化人员培训。要积极创设条件,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 为各预算单位财务工作者开展账户管理知识培训, 通过提升预算单位账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更好地适应财务管理改革之所需。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 零余额账户的有效运转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成功构建的重要一环。财政部门、商业银行和各预算单位必须要通力合作、形成有效合力, 才能实现对零余额账户方式下银行账户的有效管理。也只有强化零余额账户方式下银行账户的监管工作, 才能巩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背景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建设成果。

摘要:零余额账户是指财政部门为本部门或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 用于办理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以及资金清算。零余额账户的构建, 将直接关系到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设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进程。本文概述了零余额账户的基本概念以及实施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在零余额账户方式下继续加强银行账户管理的四项建议。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管理

参考文献

[1]金琳.零余额账户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4 (12) .[1]金琳.零余额账户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4 (12) .

[2]徐志新.对国库单一账户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 2007 (1) .[2]徐志新.对国库单一账户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 2007 (1) .

国民经济账户 篇5

在遵循系统设计原则的前提下, “翼支付平台”的技术方案设计中综合吸收了银行金融支付系统, 移动支付系统的经验, 对比同类系统、提炼共性, 构筑核心应用平台, 分析业务个性, 构筑业务管理平台。按照“组件化、参数化、产品化、客户化”的思想建设系统, 以满足需求。

其中, 产品化和客户化是建设“翼支付平台”的总体思路, 通过产品化的方法, 综合抽象出电信统一支付系统的核心平台, 可以应对行业内普遍的业务功能需求, 保证核心系统的基本稳定。客户化的思想则是为了适应各个省电信系统的特色业务需求, 在核心系统的基础上, 进行客户化处理, 从而满足特色业务需求。

1 账户系统实现方案

1.1 系统应用关键技术

目前, 应用系统多采用三层或者多层的软件架构。典型的划分为:表示层、商业逻辑层、交易核心层和数据服务层。表示层主要负责与用户的交互;商业逻辑层主要负责完成传统上的具体业务功能;交易核心层主要负责账户交易处理功能呢个;数据服务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保存和管理。 (见图1)

采用多层架构方式的优势:从开发角度和应用角度来看, 多层架构适合群体开发, 每人可以有不同的分工, 协同工作使效率倍增, 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发的难度。

多层架构属于瘦客户的模式, 用户端只需很小的代价就能实现业务处理的需求。用户端只发送请求和接受最终处理的结果。不存在复杂的处理逻辑, 且最大程度减轻了用户端和服务器端的通信量。

多层架构的最大优点是它的安全性。客户端只能通过逻辑层来访问数据层, 减少了入口点, 把很多危险的系统功能都屏蔽了。由于增加了中间的应用服务层, 增加了对于后台访问的控制, 并且可以保证后台系统的安全性。后台系统并不是直接开放给B/S结构中的Client端, 而是在中间服务器端的既定逻辑代码。对于客户端, 只有调用这些现成应用逻辑的权利, 并且可以通过认证/授权等方式对客户端的这种调用访问行为进行控制。

由于代码的集中化, 维护过程中更加方便。采用了multi-Tier的结构, 将界面呈现, 访问控制逻辑, 业务/数据访问逻辑和后台系统逻辑成功分离开, 使得代码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得到重用。

1.2 系统体系结构 (见图2、图3)

账户系统功能包括:业务接入层、业务处理层、服务层、后台批处理层等, 按子系统来划分, 可以分为安全认证子系统、清结算与报表子系统、支付引擎子系统、管理与支撑系统、商户自助服务门户6个子系统。

2 各子系统功能

2.1 账务核心子系统

账务核心子系统主要包括账户管理模块、支付管理模块、支付处理模块。

账户管理模块负责提供支付自有账户的建立与管理, 主要功能包括:账户管理 (包括开户、销户、批量开户/销户等) 、账户风险控制等。

支付管理模块负责设定支付交易的风险控制等。

支付处理模块为支付业务系统的业务逻辑处理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联机交易功能、脱机交易功能、调帐功能、退货功能、风险控制等:联机交易功能:支持所有联机支付业务, 主要负责与账户相关的交易指令的逻辑控制与处理, 其中主要包括:账户充值、查询、支付等。同时支持所有联机支付业务。脱机交易功能:主要负责与现场脱机支付相关的管理和交易指令的逻辑控制与处理, 其中主要包括:现场脱机子账户的消费。风险控制功能:按照风险规则, 对实时交易中的风险的进行监控操作。调帐功能:主要负责所有调帐业务, 包括个人调帐和机构间调帐。退货功能:主要负责退货业务。

2.2 清结算子系统

主要负责支付业务系统的清分、对账、清算以及结算功能。

2.3 密钥系统

密钥系统主要提供以下功能:生成根密钥、分散应用密钥、初始化加密机、装载加密机密钥、制领导卡、制传输控制卡、制密钥母卡、制密钥策略卡、PSAM卡母卡发行、PSAM卡一次发卡、PSAM卡二次发卡、用户发卡母卡发行、区域主密钥导入 (磁条卡应用) , 应用包括:工作密钥的生成及下发, MAC的生成及验证, 及PIN (密码) 的保护。

2.4 综合管理子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权限管理:根据不同管理角色提供不同权限。用户管理:负责管理统一支付平台所有用户:包括用户的添加、删除和修改。实体管理:包括商户管理、机构管理、渠道管理。业务管理:实现对业务定制管理。报表管理:包括运营报表、清算报表、财务报表。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不同维度的统计分析, 为不同层面的用户提供决策依据。支持管理:为统一支付服务平台提供统一的支撑管理服务, 日志管理、数据维护、参数配置、系统监控。客服管理:接受咨询和投诉建议。

2.5 报表子系统

主要提供各种报表的具体实现。

2.6 商户自服子系统

主要提供的管理功能包括商户资料管理 (增/删/改/查) 、商户信用和评价管理、以及与商户有关的各类运营管理参数设置、清分清算参数设置等功能。

2.7 卡片管理子系统

卡片管理系统包括RF-UIM卡以及贴片卡管理功能, 负责制卡数据的生成和卡片的发行管理。主要功能包括:制卡基础数据管理、安全域管理、码号资源管理、预置密钥管理、卡片数据生成和卡片的发行管理。贴片卡的卡号与账户系统的帐号资金帐号存在对应关系。

2.8 个人门户网站系统

个人门户网站主要提供客户自服务功能, 包括提供客户开户、余额查询、交易明细查询、投诉、修改密码等功能。

2.9 支付网关子系统

负责和银行系统、第三方商户系统、以及其他业务系统实现对接, 完成联机账户支付交易。

2.1 0 POS接入子系统和POS交易转接子系统

POS接入子系统负责提供对POS机具的交易接入与转发, 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转发处理POS联机交易指令和处理批量交易数据等。POS交易转接子系统主要负责POS接入子系统和账务核心子系统之间的通信转接。

2.1 1 OTA前置子系统

负责和OTA平台实现对接, 完成手机圈存、交易查询等交易。

2.1 2 短信前置子系统

负责和短信网关实现对接, 完成短信开户、销户, 交易查询等交易。

2.1 3 短信发送服务子系统

负责和短信网关实现对接, 完成账户变动通知短信发送。

3结束语

翼支付账户体系是中国电信转型业务的又一重要业务应用, 集中了电信的优势资源在金融领域的一次转型。新疆省平台的建设可以跟着集团的转型快车, 扩大翼支付在省内的消费网点和应用, 扩大天翼手机的应用范围。而选择一家实力雄厚及经验丰富的合作单位则可以加快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中国店信翼支付产品 (基础版) 业务规范 (试行) -修订模式[S].

[2]中国电信融合支付平台技术规范-总册 (试行) [S].

[3]中国电信融合支付平台技术规范-互联网接入规范 (V2.0.1) [S].

个人账户应该保留 篇6

那么, 到底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要不要保留?如何保留?2010年, 江苏就此类问题在全省范围开展了专题调研, 全面回顾了建立个人账户的初衷和功能作用, 收集总结了个人账户在各地的实际运行情况, 在此基础上, 对个人账户的利与弊, 理性客观地作了分析评估, 最终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设置是必要的, 应该保留。建立统账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 是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 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来的, 经过十多年的运行, 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尽管在现行制度的政策框架下, 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还存在着一定弊端, 但个人账户对增强个人费用意识, 支付门诊或小病费用, 以及为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革平稳过渡到基本医保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应该给予肯定。

二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应该完善。虽然个人账户在劳保、公费医疗向职工基本医保制度的平稳过渡和正常运行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其弊端和缺陷也非常突出, 如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 他人不可调剂使用, 缺乏共济功能;使用范围偏窄, 资金沉淀过多, 起不到抗风险作用;个人账户面广量大, 管理成本高, 监管困难等等。因此, 社会上引发对职工医保统账结合模式是否可行的争议, 甚至有不少学者、专家提出取消个人账户的想法, 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三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功能和使用范围, 应该拓展。遵循保险的共济作用和保障健康比积累基金更重要的理念, 按照统账分开的原则, 在个人账户主要支付门诊日常小病医疗费用开支的基础上, 应鼓励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尽可能用于本人当期的医疗消费, 或向其他保障功能方面拓展, 发挥个人账户资金最大的效益。也可进一步探索拓展支付家庭成员健康保障等方面的投资, 购买商业保险、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等个人缴费部分的费用功能, 充分发挥个人账户的作用。

心理账户研究概述 篇7

心理账户的定义, 目前尚未统一。萨勒提出心理账户是人们对金融行为记录和评估的认知运算过程[1]。Kivetz认为, 心理账户是一种内在心理认知过程, 人们对不同来源的财富划归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2]。我国学者李爱梅认为, 心理账户即个体对经济行为进行进行编码、分类、估价的过程[3]。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 但综合而言, 心理账户就是依据不同的来源、不同的支出、不同的存储, 在内心认知系统进行划分、归类, 进而对经济决策等产生非理性影响。

1999 年, 萨勒在对心理账户进行总结时指出, 心理账户包含三个重要成份:第一, 对当前结果的感知和体验, 涉及对成本和收益的分析;第二, 对特定账户的分类, 根据账户不同来源和支出划分成不同类别;第三, 账户被评估的频率, 可以是每天、每周、每年等[1]。

一、心理账户的理论研究

(一) 心理账户基本特征

非替代性按照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 金钱具有可替代性。现实恰好相反, 人们根据财富来源、支出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账户, 各个账户有不同的用途, 不会很好的相互转移, 萨勒将此特点称为非替代性。研究表明, 不同来源的财富所设立的心理账户具有非替代性[4]。意外得到的钱财如奖金、彩票中奖等更容易使人们去消费, 而辛苦得来的钱如工资却被人们存起来。不同消费项目设立的心理账户具有非替代性。同样一件1000 元的上衣, 以日常生活品的形式购买人们会舍不得, 而家人以礼物的形式购买送给自己却很开心[4]。可见不同的消费在人们内心有不同的心理账户。不同的存储方式设立的心理账户也具有非替代性。例如, 人们将5 年后计划买车的10 万元预存在银行中, 当人们此时需要用钱买房子时, 很多人会选择去贷款而不是去预支那10 万元车钱[4]。

与此同时, 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Cheema指出, 消费类别的模糊性是影响非替代性的一个因素[5]。一顿价格昂贵的午餐可以认为是享乐消费归为娱乐心理账户, 也可以认为是基本生活需要归为生活心理账户。White则通过发放礼品卡的实验得出, 奢侈享受与自我控制也是影响非替代性的一个因素[6]。由此可见, 给替代性特征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灵活性心理账户的设立、归类、运算在内部具有很大的弹性, 即灵活性。表现出人们对心理账户的自我控制。时期不同、情景不同、或者经济状况不同时心理账户的分类均会不同, 都会受到个人自我控制的影响。灵活性强的人会常常变动各个账户的收支情况。经济水平好的个体, 心理账户灵活性更强, 而较经济水平差的个体, 灵活性则较弱。

(二) 心理账户运算规则

值函数假设为了更好解释人们的经济决策行为, 卡尼曼提出值函数假设[7]。其包括三个特点:一是参照点依赖。即决策者进行决策时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点而言, 而不是绝对的财富或经济。所以, 人们的得与失是相对的, 取决于人们内心的参照水平。二是敏感性递减。即越是距离参照点近的差额, 人们越是敏感;反之则不敏感。所以, 人们对5 元到10 元的价格增量要比100 元到105 的价格增量感受更强烈。三是损失规避。即同等数量的损失比获益对人的影响更大。

综合可知:同样的决策结果, 当参照点不同时人们的认知不同;同样的价格差距, 当面对不同的原始价格时, 人们的感受性不同。

享乐主义编码萨勒根据值函数特点, 进一步推导出享乐主义编码规则[8]。一是分开收益。当有多个收益时, 分开收益比整合收益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二是整合损失。当有多个损失时, 整合损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要少于分开损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三是大得小失应整合。当人们有较小的损失、较大的收益时, 整合起来的结果能使人们减轻较小的损失所带来的体验。四是小得大失具体分析。当小收益和大损失差距很大时, 应分开感受;当小收益和大损失差距不大时, 应整合感受。

享乐主义编码规则尽管得到了现实生活的不少验证, 如Lim对证券交易所的数据分析研究[9], 但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Heath, Chatterjee, France指出, 事件的框架即表达方式的不同对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有不同影响[10]。基于百分比表达的相对值价格信息会更加激发人们运用局部账户进行感知。Cowley通过赌博实验, 发现对金钱持无所谓态度的被试更倾向于使用享乐主义编码规则;对金钱持谨慎态度的被试则较少使用享乐主义编码规则[11]。从而提出个体差异是影响心理运算规则的一个因素。由此可见, 享乐主义编码规则有待于更深一层次的探讨。

二、心理账户的应用研究

(一) 心理账户内部结构

关于心理账户内部结构, 不同学者从不同观点出发进行了划分, 目前尚不一致。Kivetz通过实验把心理账户分为固定收入、意外横财[2]。Henderson依据财富来源将心理账户分为礼品、偶然所得、彩票、奖金、归还的欠款、销售收入、遗产等[12]。Thaler从支出角度, 将心理账户分为日常消费品支出、奢侈品支出[13]。我国学者李爱梅考虑到文化因素,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我国人民心理账户为“3-4-2”的内部结构, 即收入账户为固定的工作收入、非固定的收入、投资经营收入;开支账户分为生活必需品支出、家庭和个人发展的支出、享乐支出、情感维系支出;存储账户分为安全保障型、风险投资型[3]。孔亮则进一步考虑到地区、对象等的差异, 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收入账户为劳务收入、非劳务收入、借贷收入、无偿给予性收入;支出账户分为基本生活开支、一般生活开支、精神生活开支、人际交往开支、享受开支、意外开支;存储账户分为投资存储、安全存储[14]。

由此可见, 心理账户因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对象的原因, 其内部结构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心理账户普遍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 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

单个因素心理账户发展初期, 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的收支对经济行为的探讨。李爱梅通过数理统计、实验等方式得出, 人们对不同心理账户的认知评价不同, 不同收入来源有不同支出结构和支配模式, 即意外之财倾向于人情开支、娱乐消费、储蓄;正常的收入则倾向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储蓄、家庭个人建设[15]。之后, 李爱梅又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的优惠策略对人们价格感知的作用。结果表明, 相对值优惠与绝对值优惠受原始价格影响, 原始价格较小时, 相对值优惠突出;原始价格高时, 绝对值优惠更突出[16]。

多个因素随着心理账户研究深入, 学者开始着手探讨多个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李爱梅从认知标签、情绪标签2 个因素入手探讨其对经济决策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两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常规收入的个体不受情绪影响, 个体倾向于享乐规避;意外收入的个体, 在积极情绪时倾向于享乐消费, 在消极情绪时倾向享乐规避[17]。与张栅栅的研究结果一致[18]。孔亮则从收入账户、金额2 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金额较高时, 意外之财倾向于消费, 常规收入倾向于谨慎支配;金额较低时, 不同收入都倾向与生活必需品消费[14]。孔亮还指出, 资金支出项目与有无外部标签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由此可见, 心理账户与多种因素存在联系, 共同作用于经济决策行为。我们应探讨是否还有其他因素与心理账户产生联合作用, 或深入探讨3 个以上的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三) 关于消费预算研究

Heath提出人们在消费时都有设置心理预算的倾向, 每个项目有不同的预算[19]。人们在某一类项目消费后, 会减少未来在同一项目的消费, 然而对其他项目的消费却没有影响。人们对自己的消费支出控制在预算之内。Chip的研究则表明, 人们会对某个支出设定预算, 它要么高于实际价格, 要么低于实际价格, 进而使人们产生了“穷鬼”“富翁”的心态, 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消费倾向。即人们因此会出现消费不足或消费过度的行为[20]。

三、心理账户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心理账户是否具有普遍性首先, 国外学者Kivetz, Thaler等人分别就心理账户内部结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国内学者李爱梅、孔亮等人也分析并提出了国内的心理账户内部结构。综合发现, 学者们均认为人们普遍存在心理账户, 但具体的内部结构却产生众多不一致。国内国外结果不一致、国内以大学生和普通人分别为对象, 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所以, 未来应重点分析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对象下, 心理账户结构是否具有普遍性。其次, 心理账户非替代性特征、享乐主义编码规则等, 已经得到大量研究者的证实, 但同时也有学者产生质疑。如文中提到的消费类别的模糊性、事件的框架等。所以, 心理账户的特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是否有一致性, 值得我们深一步的研究。

心理账户内在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自心理账户提出以来, 就因与传统理性人假设相违背的一些特征而备受关注, 但其特征背后的认知机制却尚不清楚。心理账户之间的认知资源如何被分配;心理账户之间的组合和分离是受动机影响还是目标影响还是其它影响;心理账户的评价频率又是如何形成等均尚不清楚。此研究对心理理论的解释、决策判断等具有显著意义。所以, 未来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应受到重视。

门诊统筹不能取代个人账户 篇8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8]44号, 以下简称44号文件) , 对个人账户的地位、性质和管理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 在“一、改革的任务和原则”中明确提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这里明确告诉我们“统账结合”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一项原则。所谓原则, 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 不可轻率改变或放弃, 否则就称不上原则。改变“原则”涉及制度模式, 是大事, 应该格外慎重。这是笔者不赞成用门诊统筹取代个人账户的依据之一。

依据之二, 是44号文件规定的“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要划定各自的支付范围, 分别核算, 不得互相挤占。”“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 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这样的规定, 保证个人账户发挥了支付功能, 减轻了参保职工门诊医疗负担和起付线以下的负担;发挥监督功能, 促使参保单位按时足额缴费;发挥自我约束和激励功能, 控制过度医疗消费;发挥宣传功能, 增强了参保职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等等。到2012年末, 全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结余2697亿元, 这是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节省或自我控制的结果, 是一笔有效的健康储备资金。这些积极作用充分说明一个道理——个人账户的生命力。有的说“个人账户没有共济作用”, 并企图将它全盘否定, 这如同因噎废食是一个道理。还有的说, 个人账户对高收入、健康人积累过多, 对多病的人群不够用, 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如同有了住院统筹基金并非人人都去住院一样, 也不能因为有了个人账户而人人都去看病。多病的人群个人账户基金不够用, 可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而不可从别人的账户上打主意, 如果把“归个人所有”的个人账户资金拿来共济, 并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 上面所述的那些积极作用还会存在吗?

上一篇:创新机制降低成本下一篇:地方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