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程教学艺术设计

2024-06-05

基础课程教学艺术设计(精选十篇)

基础课程教学艺术设计 篇1

结合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 基础课有这样三个基本作用:首先, 使刚入校的学生造型能力水平均衡。因为刚入校的学生造型能力与基本功水平参差不齐, 在课堂内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以后才有利于日后的专业训练;其次, 使学生的表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均衡。我国各地的学生在表现方法上有着较大的差异, 有的严谨, 有的粗放, 有的用色对比强, 有的色彩含蓄自然, 而设计艺术不同于绘画创作, 在表现方式上有着比较明确和比较共通的表现方法, 所以在基础课训练中使学生的表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均衡, 有助于其日后的手绘技法课训练;另一方面, 从绘画向设计的观念转化。刚入校或低年级的学生常以绘画的角度认识事物, 比较容易关注色彩搭配, 光影等美感, 而容易忽视, 结构, 空间, 功能等艺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现如今的基础课教学在整个艺术教学环境中尚显得比较混乱, 表现为:同一专业内侧重点不同, 标准不一, 不同的教师教学方法迥异等, 其原因也容易理解, 这源于艺术的灵活性、多面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虽然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但艺术自身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标准的, 讲授什么样的知识, 怎样的基本功训练是开放性的, 可以生长的。弄清这个问题是授课的前提。

在造型艺术的世界中, 有太多的语言、观念, 值得花长时间去学习去研究, 但作为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的基础课, 那些表现微妙光影的长期素描训练, 或是那些表现微妙的灰色调关系的色彩写生训练则应该尽量避免。一则容易使学生陷入反复画色调排线条的绘画感很强的局部观察。再则容易给学生跳出绘画感的视觉表象, 形成抽象式的, 跳跃式的, 或是象征式的设计思维造成障碍。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结合毕业生的反馈。以下几点应当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

一、主观与客观

在我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的教学过程中, 这个问题很突出。学生经常会在表现对象时犹豫, 分不清是否应该按照对象的客观情况表现。也就是分不清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经常通过一味的模仿完成作品。在这个问题上艺术批评家勒维迪给出了清晰的见解, “……重点应在创作独立的艺术作品而不是轶事性的或是模仿性的作品。” (1) 不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的学习总是充满疑虑, 很难获得艺术表现上的主动性, 更谈不上设计了。

对于这一问题, 我提倡学生“感受先行”。感受是一种同时包含主观与客观的东西, 每个人的感受来源于客观对象, 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知识背景、成长经历的不同而不同。在具体的设计素描或设计色彩的训练过程中, 先不要过多思考对象, 凭第一印象把感性化的视觉感受扑捉到, 然后再理性的思考分析对象与作品的关系, 然后再分析作品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想。比如, 自己的设想是尽可能概括和洗练的表现对象, 当作品完成时应当从色调, 形体两方面分析作品是否还存在可以删减的因素。

设计与绘画的不同点之一也在于此, 绘画可以将“主观”极致化, 获得独特的个人风格, 而艺术设计则不同, “客观性”永远都是拷问设计师的底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其中一方, 应当两者兼顾, 相互促进。

二、平面意识

平面是造型艺术的源头, 不管造型艺术如何发展, 其根本性的问题在平面艺术上都能触及。所以不论是工业造型、环境艺术、广告专业等艺术设计类专业都应该充分的研习造型语言在平面的问题, 而且需要长期的锻炼形成较为完善的平面意识。

平面意识的培养在设计色彩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接受基础训练的学生, 对色彩关系的认识比较多的停留在写实色彩的范畴内, 一提到色彩关系, 只下意识的想起环境色, 光源色, 而忽视色彩的同时对比, 邻近色对比, 补色对比等问题。

但在艺术设计领域对色彩的关注却是于此正好相反, 比如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 首先考虑的是服装本身色彩的搭配关系, 色彩的面积对比, 形状关系等一系列平面关系。这一系列平面关系是设计的核心问题, 如何平衡各种平面色彩关系也就成了设计师水平高下的准绳。所以, 平衡就是平面意识的训练的核心。

推而广之, 设计素描中的黑白灰, 点线面, 肌理材质等造型因素同样需要合理的运用, 在构成上如何做到平衡, 依然是其基础训练的要点和难点。

三、美术史的基本线索

在基础训练中教师所讲授的各种观念、理论都美术史作为背景, 都有其上下文的关系。如果学生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他对理论的学习就比较深入, 也能够触类旁通。反之, 则使理论的理解局接受具有极大地局限性, 也很难在实践的过程中自觉的运用, 更谈不上理论的创新了。

而现在的教学情况恰恰是学生重视技法课、软件课的学习, 因为这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就业, 而忽视例如美术史, 艺术概论等理论课的学习。这种饮水不思源的现状极大地危害了一个艺术专业学生的发展。对专业的学习, 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论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 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职业技术学校, 美术史基本线索的教育都应该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一方面, 美术史的教育可以为艺术专业的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好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只是反映艺术家的观念, 还可以与社会形成一种互动, 与时代特征交相呼应。好的艺术家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并非偶然, 而是源于他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与观察, 还有则是其对美术史的掌握。不能充分理解过去, 怎么能看清现在, 如何去创新呢?不是所有的新事物都能为人所接受。所以, 美术史教育在基础教学中再不能缺席了。

另一方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那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古今中外如同一个宝库。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多向大师学习, 向经典学习。这样能使你大量的吸收到美术史上的资源, 使你在艺术设计上拥有大量的素材。如果还能够了解美术史上不同时期各种艺术流派的观念, 就可能会为你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灵感。

最后, 在美术史的学习过程中, 最应该重视的是那些美术史发展曲线上的转折点。应该仔细去了解这些转折出现的原因, 促使他变化的动力是什么, 前提条件、社会的思想准备如何。这些细节对于一个艺术设计师来说尤其重要, 它会帮助你理解和洞察今天的艺术状况。

综上所述, 在艺术设计专业内虽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课程设置, 不同的讲授方法, 但作为艺术设计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不能随着就业的需要或是其他外在因素所随意改动。应该在基础训练当中鼓励学生勇于发现, 勇于尝试, 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去消化各种规律, 这些规律在每个学生那里成为可以生长的生命, 伴随他走入艺术设计的殿堂。

摘要: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中, 如何引导学生从被动描摹的阶段过渡到主动构想的设计阶段。在教学重点的转移过程中应当抓住“主观与客观”“平面意识”“美术史基本线索”这三方面的内容, 给予学生有效的训练, 形成较为完善, 能够支撑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关键词:基础课作用,主观与客观,平面意识,美术史基本线索

注释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2

课程编号: INDE2021

大纲执笔人:杨宏兵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大纲审稿人:王传洋 英文名称:Prectice Course of Machine Design 课程学时:54

课程设计学时:2周 授课单位:机电学院 指导方式:集中分散相结合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及近机类专业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工业工程等近机类专业本科生的设计实践必修课,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把在机械设计基础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等)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设计工作中综合地加以运用,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并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机械装置与产品的全过程设计训练,激发学生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意识,了解机械产品设计的一般步骤,完成从方案构思与方案设计,到技术设计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的全过程,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初步具备一个机械设计工程师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进行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每个学生都应该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并拟定设计计划,注意掌握进度,按时完成。设计分段进行,每一阶段的设计都要认真检查,没有原则错误时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段设计,以保证设计质量,循序完成设计任务。设计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课程设计的内容:设计满足功能要求的常用机构(四杆机构、凸轮机构、或齿轮机构)。

1.设计方法:

应用功能分析与分解、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参数设计、结构工艺设计和分析评价,及机构创新方法;机械运动方案的构思与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简单系统和机械零件的参数设计、结构设计;确定标准零件的工程设计要求,预测可能发生的失效形式,采用正确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根据设计规范设计机械系统和机械零件。

2.设计训练:

对某简单功能机器进行设计,给定一个产品的功能和要求,运用方案设计方法,形成产品设计方案,从功能、制造、设计投入和现有的条件出发,对方案进行评估,然后进行详细设计,收集参考资料(如:产品目录、手册和教科书等资源),来分析其中特殊的机械零件进行失效分析,包括刚度、静强度和疲劳强度,从而确定通用零件的尺寸,如:带传动、滚动轴承、齿轮和轴,决定某个零件是采用标准件还是自己设计、制造。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设计成果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说明书和可视化的设计方案。设计训练的最终成果体现为设计说明书打印文本、设计方案的三维视图、装配图、零部件图。通过设计训练,不仅强化学生对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基本机构和零件设计、设计成果表达、设计文档等方面的动手能力,还强化计算机在设计工作中的应用和工具的能力。

设计小组应具有协同合作精神,设计训练采取设计小组的形式,以培养学生在设计活动中的分工、协作的合作精神,以提高对实际设计工作的适应能力。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应包括:方案设计,图纸设计,计算说明书等内容。

2.答辩,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问题。

3.课程设计成绩:成绩由平时成绩(30%)、图纸成绩(30%)、设计说明书成绩(20%)、答辩成绩(20%)综合构成。

五、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设计准备(布置任务、看录像,减速器装拆实验,看展览、资料)1天; 1.设计基本计算(传动方案确定,选电机,传动计算)

1天; 2.装配草图设计(完成所选方案的装配草图)

4~5天; 3.绘制装配图

1.5~2天; 4.绘制零件图

1天;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准备答辩

1天;

6. 答辩

0.5天。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基础课程教学艺术设计 篇3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题;课程设计;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电类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是一项实践性教学,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学习的交接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把《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力学》等所修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课程设计时需要查阅大量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手册等相关资料,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掌握一套完整的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

通过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做到:(1)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通用零件的结构设计。(2)根据机器的结构和使用要求能够进行外观造型设计。(3)使学生通过绘图及运用设计资料等方面的训练,达到提高基本技能的目的。

课题的选用和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课题的选用必须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着手,课题应具有普遍性和实践性。所谓普遍性是指能够充分反映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即通过课题的完成能够将课程大部分知识加以应用;实践性是指课题的选择要符合生产实际和尽可能与专业相结合。此外,设计工作量应当适合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鉴于上述要求,以常规减速器为主的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课题符合上述两个条件,所以此设计课题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课题,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巩固、提高和拓展所学内容。然而经常采用这样的课题无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课程设计的选题上既要科学,切合实际,又要具有多样性。

课程设计的学时安排为两周。对于整体的设计内容,以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为例,通常采用“带式运输机”,设计输入为运输机所输出的基本数据,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工作:(1)拟定、分析传动设置的设计方案。(2)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3)进行传动的设计计算,即带传动、齿轮传动的计算;两根轴的结构设计、校核以及选用轴承、键和联轴器的计算;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等。关于设计输出的内容有:装配图(A1);轴或齿轮零件图(A3);技术和使用维护说明书(大约20页)。最后环节为学生的设计答辩,陈述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讲清整体的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设计的质量

以往的程序是这样的:在设计任务下达之后,前三天的计算工作量相当大,教师和学生需要加班赶任务,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十分劳累。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余地,随之会出现应付心态,出现问题马上就问,过分依赖指导教师。也有一部分学生急于求成,做事马虎,设计计算时喜欢照搬照抄,一错都错,问题成堆。这对学生的设计质量和学习成绩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讲,课程设计的前三天,几十位学生争相提问,教师要不停地答疑讲解,疲惫不堪。如此以往,学生的设计质量和工作进度都难有太大的进展。为此,我们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化整为零”就是根据教学大纲,在不减少学生设计任务的前提下,把课程设计和课程的讲授结合在一起,即在学期初就将设计任务书下达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任务,有针对性地学。可以将课程设计的部分计算内容(如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的强度计算,轴承的选择和键的强度校核,还有联轴器的选择和校核等)放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作为课后的作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在日常授课期间,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适时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敦促他们及时纠正。课程设计的结构部分可以放在学生“装拆减速器试验”一节中同步进行。在装拆试验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剖分式减速器的结构,轴的结构,轴承的安装和固定方法,为以后对轴和箱体的结构设计和画装配图打下基础,并要求学生在完成试验报告的同时,完成轴和箱体的结构设计。课程设计采用这种方法,使得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学生的课后时间完成的。周期长,学生和教师都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学生遇到困难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也可以从容不迫地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学生一起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设计、绘制装配图和编制设计说明书,对于装配图的绘制通常用AutoCAD软件,可以帮助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的能力。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软件有拷贝性特点,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鼓励、监督学生自觉、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防止个别学生的拷贝行为。

(二)多样化的设计内容

几十年来,课程设计的选题千篇一律,都是以减速器为题,这是因为减速器作为机器中的一个独立部件所包含的零件覆盖了机械设计课程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便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适合学生学习。另外,减速器的类型和原始数据的不同,便于学生设计出不同的结果。因此,选择减速器是可行的。然而,减速器只是一个部件,每届学生都重复同样的设计内容,会影响教师的创新精神。另外,有些学校关于制图课的测绘练习也选择减速器,这就使得课程设计的题目过于重复。鉴于此,笔者认为必须拓宽课程设计的选题。比如带领学生到建筑工地参观,观察卷扬机的结构和功能,将其作为设计课题;还可以把起吊重量分成多个参数供学生分组设计,这样就把带式输送机构改为提升机构,增加减速器以外的如卷筒、钢丝绳等零件的设计。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尽管做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适当延长一些时间,并辅以教师的精心指导,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普通机床的传动系统,例如,给出电动机的转速和功率,通过皮带传动到主轴箱,在这样的传动中,可以让学生练习带传动和减速器传动的设计,内容拓宽了,效果也提高了。实践证明,适当拓宽课程设计的选题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工程设计训练,而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开拓设计思维,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内容,课程设计也不例外。就传统设计题目减速器而言,在设计之前必须让学生有一次装拆减速器实物(不是模型)的机会,条件允许的,还可以让学生去减速器生产厂家参观或观看录像。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减速器内部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和装配关系,对加工制造的工艺过程形成初步的认识。装拆的重点是轴系零部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便于学生在设计中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结构和尺寸。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凡是没有认真参加这一过程的学生在结构设计方面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

总言,课程设计的改革方向应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在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到生产实际现场进行教学,选取现场中的机器典型机构作为设计课题,然后再回到课堂教学中来。课程设计就是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设计密切结合,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建中,黄达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3]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黄瑷昶(1952—),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现代制造技术。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篇4

1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先修课程开设不足及部分教学内容取舍不当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讲解需要综合运用《高等数学》、《工程制图》、《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等基本知识,这类先修课程的知识作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将上述先修课程安排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开课之前设置,为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好充分的知识储备。但目前绝大部分近机类、非机类专业在开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之前,先修课程开设不足甚至严重缺失,给课程的讲解、分析带来诸多困难,对一些概念的认识学生有时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机械设计基础》包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部分的内容,内容纷繁复杂,涉及面广,很多教材在内容上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近机类、非机类各专业对该课程的要求又有很大区别,目前,近机类和非机类各专业对该课程的讲授学时存在随意压缩、调整,教学内容随意增减、取舍不当等现象。

(2)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或者受到教学设施的限制,目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尽管大部分教学采用了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教学效果却不显著。

(3)工程性和实践性不够突出及未能及时引入“现代机械学”的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机械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基本没有现代机械理论相关内容介绍,如适当增加这方面的相关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行业的发展及整个机械大系统的理解。《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以工程应用为背景,通过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灵活运用各章节所学的知识,消除由于章节多而带来的“繁杂”感,才能保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但近机类、非机类各专业在理论教学与工程性和实践性方面存在脱节现象,缺乏整体感。

(4)课程设计与理论讲授联系不够密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在理论知识学习后开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虽然设计课题可以提前布置,但如果没有细致的指导方案,课程设计与理论知识学习联系不密切,阻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不易改善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

先修课程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由于受人才培养方案对总学分的限制及制定人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背景知识及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连续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经过充分的讨论,听取多方的意见和建议。若确实受人才培养方案对总学分的限制无法开足先修课程,需留有一定学时方便任课教师在讲解时能够补上先修课程相关欠缺内容,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连续性。教学内容取舍不当的问题,任课教师需认真分析教学要求,对非机类、近机类各专业来说,要研究后续专业课对本课程的要求是什么,对不同专业学生本课程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需分层次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类别的教学大纲。

(2)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意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但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思维疲劳,甚至厌烦,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刚接触课程时,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设置的目的,对后面其它专业课程学习有何作用,对今后工作中可以用来解决哪些技术问题以及本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充分的介绍,引导学生意识到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该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动态的多媒体电子课件,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表现力,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使学生从原来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书本知识还原于生活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多媒体教室现虽配备已普遍,但如何应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应仅限于PPT文稿的展示,三维动画基本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例如轴部件动画相当于让学生经历了一次课堂上的拆装实验,对零件的安装、定位以及工艺性等都有了感性认识,既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哪些动画需要制作,如何制作,目的是什么,需任课教师认真思考。可借助播放与课程内容匹配的简短现场录像以及在参观、实习等各种机会现场DV,这类方法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对老师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剪辑或拍摄与授课的PPT更好地融合,可以向学生传达更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常见机械、机电设备中的动作、工作原理,让学生找出其存在和应用到哪些机构,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例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讲解间歇运动机构时,为什么在看电影的时候,总感觉画面有停顿感?多数同学的意见是不完全正确的,事实为适应人们视觉暂留现象,要求影片作间歇运动,所以放映机采用槽轮机构,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停留。采用这类方法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还拓展了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

(3)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须从全局的角度来考察对象,不仅要关注该问题涉及的相关因素,还要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需从完整的工业产品设计的角度介绍各章节内容的存在意义,使学生对课程有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将各章内容对应划归到机构设计和机械零部件设计的范畴中,强化了章节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培养目标。

重视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理论科学以严谨性和逻辑性见长略有不同,技术科学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落脚点,只有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好知识,最终在实践中创造知识、发展知识。《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特别是在设计方案结构化的过程中,零件加工的工艺性、零件结构的合理性均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息息相关,对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极其重要。除去传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法外,应努力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过三维软件实现零件实体模型生成、虚拟装配、运动仿真及干涉检查等演示,以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尊重客观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认识世界是获得正确科学知识的基础。机械系统的传动方案千差万别,常见的有齿轮传动、轮系、带传动和链传动等,而不同传动方式有各自的特点,需根据使用场合和要求进行灵活、合理的配置。授课中客观评价各传动方式的存在意义,对比着它们的功能和作用,才可达到传授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有科学的态度及合适的设计方法。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活动,首先来自于强烈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将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坚持启发性教学,树立人人均能创新的意识,应将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学会创新为主的教学,坚持启发性教学、开展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思考、探索、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树立人人都能创新的思想意识,需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发散性思维习惯,如在机构设计中,可选择以欲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讨论,启发学生运用横向、纵向、逆向、分合、对称等思维方法,考虑所有因素的后果,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从诸多的方案中,寻找出最佳的一种,以便最有效地解决问题。应尽可能利用实物教学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增强学生对所学机构、机械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起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实物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能有效的帮助与促进学生理解、掌握与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直观展示和动态模拟机构运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难点内容,在增强学生对机构、机械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拓其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及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学生学习兴趣与科学素质及创新意识培养、多媒体手段应用等方面探讨。实践表明这些教学举措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能将其余后续专业课课程教学方法同该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使整体的教学计划形成通畅脉络,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专业领域的综合的设计能力,能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十分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的能力。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现状及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学生学习兴趣与科学素质及创新意识培养、多媒体手段应用等方面探讨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方式。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兴趣,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雪飞,韩维娜.《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初探[J].科技资讯.2010(.01).

[2]魏军英,李学艺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1(.01).

[3]庬姗.《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09).

[4]李占奎,刘元林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02).

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篇5

万礼蓉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学模式的选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教学要清晰,教学过程要有效,教学质量要提高,必须正确的理解教学模式并合理运用。

一、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当前高职课程教学模式落后,比较单一,没有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记。这不能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需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这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许多学生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不大,语言知识掌握与语言实践能力有较大差距。

长期以来,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导入——讲解单词和短语——分析翻译课文中的单句——课内少量的口笔头训练。我院英语教学采用的是2+2的模式。以班级为单位,第一年的两学期里进行基础语言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们通过国家英语A、B级的考试。在第2个学年的两个学期里进行语言知识的实际应用锻炼,使得学生能够将习得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过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学校要求的英语等级考试,但是,最后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学生却极少。而且,学生口头交流能力未有很大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a.学生英语水平不一,不利于教师整体教学。

随着大学扩招和各类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也越来越低,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老师作为指导者,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根据班级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来制定教学方法和内容的侧重点,这样就会忽视对英语学习好的学生的提高。

b.学生阅读能力有一定提高,但是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课程课时少,教学任务重,使得课上几乎没有充裕的时间供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有的学生甚至单词的发音都不准确。一部分学生不能用简单的口语回答问题,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提问到了,要么英汉结合,要么是拼凑几个单词,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交流了。

c.第二课堂活动不完善,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持续性。四个学期的基础阶段教学完成之后,没有了英语课,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就受到了制约,几乎是放任自流。没有第二课堂,学生就没有了语言习得的良好环境,其英语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目前这种状况,若不加以改变,将很难培养出适合社会和专业需求的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人才。

二、实施新模式预计达到的目标

1、提高学生英语A级、B级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同时,提高英语四级和六级的通过比例。

2.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英语交流。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课堂上由“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参与”。

三、实现目标的分阶段安排计划及具体措施 1.分层教学模式

学生刚入校的时候,英语水平高低不一;有的同学想升本科,英语成绩很重要,而有的同学既不想升学,毕业后用到英语的机会也不多。为了保证最佳教学效果、优化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a.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在新生入学后马上进行。考虑到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英语水平普遍下降的现实,测试的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上,包括音标、词汇和语法。在测试题型上,选材和设计题项十分重要,正确答案应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正确的阅读技能,而不能靠常识和背景知识或猜测而得,干扰项应当起到干扰作用。随着考试的进行,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加填空题、简短回答、完型填空。

b.层次划分

根据学生测试的英语水平,可以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A:该层次学生占全体新生的15%。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毕业时应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或以上水平。

B:占年级绝大部分。要求掌握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毕业时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A级水平。

C:剩下的学生要求掌握教材内容,毕业时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水平。

c.升降级考核

定期进行测试,随着学生能力及成绩波动,对三个层次进行调整,这样既可以鼓励低层级的学生刻苦学习,不断进步,也可以让成绩好的同学随时保持警惕。

2.实践教学模式

现有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认识不足。当今的英语教学,应打破传统模式,通过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多种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

每单元进行一次和单元内容相关的口语表达练习。提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其课下去积极准备。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英语对话、英语情景短剧、演讲、辩论等。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打分,算作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练习之后老师进行讲评,以便学生在下次的练习中能够有所进步。

3.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既可以节省课堂学习时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步骤为:布置任务——课上检查——讲解分析。

基础课程教学艺术设计 篇6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项目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241-04

一、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占有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局看,还存在着办学特色不甚鲜明、教学基本建设薄弱、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亟待改革等问题。

为整体推进高职高专教学建设与改革,解决好高职高专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上述三个突出问题,必须花大力气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的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各个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起来。作为教师的一员,就从自己熟悉的课程做起,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下面就将笔者所教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的项目化教学设计做一介绍。

二、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几个理念

为了更好地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首先提出以下几个理念。

1.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服从整个专业的建设和改革。然而,如果针对全系(院)的所有专业全面开展改革和建设将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系(院)教师乃至学院多个部门的协调和共同努力,制订完善的实施计划,而在短期内制订出周全的计划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们认为:先从任课老师自己熟悉的课程领域做起,分模块地进行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探索,积累经验,将来逐渐纳入全系(院)的整体改革和建设。反过来,全系(院)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也正是由各部分模块叠加而成的,是各个老师的成果积累和综合。

2.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课题,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坚持。同时,教学改革本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不必指望一次教学改革就会提出十分完善的方案,并完全成功定型,在其后的教学中就固定不变了,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3.不等不靠,立足现有。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大部分内容取决于主讲教师自己,但是同时也会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如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教学管理与质量监督等多个方面和学校的多个管理部门,甚至会出现部门间的协调不一致等问题。我们广大教师不要抱有“等到条件具备了,我再进行课程改革,我现在的教学不是很好吗?”的观点,应积极行动起来,不等不靠,立足现有条件,开始课程的教学改革。

4.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繁杂、头绪众多,再加上每个老师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的不同,每人都会提出自己的教改方案。另外,对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等概念又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课程的教学中又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习惯。所有这些,都可能产生一定的争议和分歧。我们的观点是:争议是难免的,而且争议还会有利于方案的进一步完善。然而,我们不能陷入争议或等统一意见后再行改革,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各自在自己的课程中,提出并实践自己的教改方案。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交流提高,相互取长补短。

三、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总体设计。课程的总体设计重点围绕“两构”—“机构和结构”来进行,即常用机构的基本分析与综合能力、常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选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此外,再通过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结构与设计项目、综合实训项目的实施,形成小型机械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能力。同时,强调综合应用能力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综合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本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決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制订合理的设计方案,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进行结构设计,达到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能力。设计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等。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项目化单元设计。课程的单元设计主要以将常用机构的基本分析与综合、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结构与设计、常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选型、综合实训这四个大项目再分解成小项目(任务)来进行,每个项目(任务)以“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为原则。表1是机类专业多学时的教学内容项目分解一览表,其他专业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酌减。

3.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流程。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一般流程,见图1。

4.第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摒弃传统的、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拖拖拉拉的“绪论”,开门见山,让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有个鲜明的第一印象,对课程的进行充满兴趣和期待。第一堂课的任务是“机器的认知”,具体设计如下:(1)课程的引入。机械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在生产和生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机械举例(生产、生活、战争中用到的)。(2)提出问题。任何机器都是为实现某种功能而设计制造的。什么是机器?机器的特征是什么?机器和设备的区别?机器由几个部分组成?机器的定义?机构的定义?机械的定义?(3)布置项目。机器是通过执行部分的机械运动来实现相应功能的。找出你所知道的机器。(4)能力实训。划分你找出的机器的组成:原动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分析该机器的执行部分的运动形式(工作原理)、原动部分的运动形式。全班同学要找出不同的机器。(5)评价总结。不同的执行部分运动形式和原动部分运动形式形成了不同机器的工作原理。机构的作用是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所以研究机构问题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

机器工作时,其零件会受到力的作用而破坏或失效,所以零件必须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合理的形状和尺寸(结构)、保证较好的表面质量。零件都是制造后安装再使用的,在保证实现预定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经济合理,力求投入的费用小、工作效率高、使用维护简便。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格外重视,对舒适性要求也很高。所有这些都是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是本课程的学习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进行小型机械及其传动装置的设计。

四、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建设

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必须有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做为物质保证。我们将前三个大项目合并为两个,建设两个实训平台和理实一体化教室,分别为:《常用机构的基本分析与综合实训平台及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机械传动装置与零件结构实训平台及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综合实训利用系里共用绘图室和CAD机房。

五、结束语

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高等院校的永恒课题,课程的教学设计也是一个在教学改革中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里主要是和大家进行交流,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邓昭铭,张莹.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叶伟昌,陈辽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上册)——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陈辽军(1963-),男,副教授,江苏阜宁人,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CAD/CAM、图形图像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基础课程教学艺术设计 篇7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求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以“必须、够用”为度.。经过多次教学综合化的改革, 突出了理论教学的应用性, 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理解, 同时也便于了专业课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过程中, 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如学生不能很好的将学过的相关知识有机进行联系, 在设计中“照猫画虎”, 为了赶进度, 采用抄袭等办法应付差事等等现象。如何完善这一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 在对其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优化改革的尝试。

目前, 各高职院校使用的课程设计题目大都是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这主要是因为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常用零件是机械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零件。而现在多数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几乎都是基础知识处于较低水平的初高中学生。他们很难在两周内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为了达到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 将课程设计的有关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把各章内容相互联系起来, 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只会做作, 不会设计的毛病, 又减轻了进行课程设计时学生的负担。

首先, 合理布置课程设计题目的时间。以往, 课程设计题目的布置是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 在课程设计专用周来布置的。经过优化, 将课程设计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 课程设计的题目的布置安排在将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常用零件之前。这样, 对于刚接触机械, 对机械设备的感性认识几乎空白的学生来讲, 即达到学习课程的要求, 又对常用零件在机械中的作用有所了解;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 完善课程设计内容的处理。以往课程设计都集中在设计专用周, 与理论教学完全脱节, 不能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经过优化, 将课程设计中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的结构设计和轴承的选用等主要设计内容,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 作为相应章节的作业布置, 融入理论教学之中。这样, 学生搞清了问题的来龙去脉, 同时也使得轴的设计、轴尺寸的确定及轴承的组合设计等教学难点问题一目了然, 很容易的便解决的。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尽量以课程设计内容为例进行讲解。例如, 利用寿命计算法选用轴承, 我们就要利用课程设计中德州为例来讲。这样安排教学, 实际上是将课堂设计的内容合理的分散在教学过程之中去完成。避免了学生过去在课程设计中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课程设计内容联系起来, 搞课程设计时无从下手的弊端。

最后, 妥善安排课程设计专用周。在课程设计专用周内, 先要求学生把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所完成的部分设计内容充分消化理解, 弄清各传动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尚未选择的零件, 如键、销、联轴器等进行选择设计, 最后制定出减速器的结构, 绘制减速器装配图及零件图。这样, 通过优化安排实践教学, 在课程设计专用周中只需选用几个标准零件,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动手确定课程设计内容结构, 搞懂轴上零件的安装和固定、轴承润滑和密封等实践应用技术知识。使得课堂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优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过程, 既避免了选题过简, 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又避免了任务过于集中, 学生应付差事, 学不到“真功夫”, 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可能。在不断的改革尝试中, 使学生具有独立的设计简单传动机械的能力, 达到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要求, 为候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S

摘要: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克服目前课程设计时间短、任务重, 而达不到课程设计要求的问题, 将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过程融为一体,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设计,理论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浅谈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 篇8

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服务于后续专业课、服务于本专业的基础课程, 这就要求该课程的任职教师不仅要精通本课程的知识, 还要熟悉本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不仅要懂理论知识, 还要有实践技能;不仅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还要不断研究, 总结教育教学方法。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和能力, 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如何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贯穿于本课程的教学中, 从而使该课程的教学更贴近专业, 更好地实现该课程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 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2]。

理论和工程素质俱佳的现代高职教师是保证高职学生学好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前提。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没有生产一线工作的经历, 实践经验不足, 工程意识较单薄, 在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 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教学显得死板而不活跃, 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为此, 教师在上课之余, 应多去一线生产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以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另外, 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实验室的改造与建设, 投身到具有工程实践性和设计性的科研工作中去,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程素质。

2 建设专业特色教材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 作为高等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远远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 以至于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合适的教材。大多数的高职教材只能借用传统模式下的本科、专科教材, 而实训教材更无可借用, 只有各校自编。这势必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也不利于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国内各高职院校原有的机械设计基础系列教材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结构体系上是分散地介绍各种机械零件和机构的知识和设计方法, 只见局部, 不见整体;二是从内容上看, 旧教材很多地方显得陈旧和落后, 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缺乏工程应用实例和背景的介绍。合适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应以简练、实用为主要特点, 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原则, 辅以对机械设计最新方法和成果的介绍, 以利学生开拓视野, 了解机械设计发展的最前沿。鉴于上述原因, 笔者认为必须加快具有专业特色教材建设的步伐, 积极组织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 以满足高职院校教学的需要, 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3 优化教学内容

在课程学时压缩的前提下, 必须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要针对生产一线的需求来优化教学内容, 达到“必须够用”的目标[3]。在这一主导思想的指导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必须以讲授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根本, 加大实例分析, 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 把机械设计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引入教学之中, 拓宽知识面, 增加信息量。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化制造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现行教材中的机械设计方法, 经验公式学生很难理解, 只是按部就班地边查标准边计算, 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明显不符合当前的设计潮流, 也不符合职业发展的要求, 很难达到设计思维训练的目的。因此,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势在必行。教学中删除常用零件有关设计计算的内容, 如螺栓强度计算、齿轮强度计算等, 有些公式的推导和一些结论也不用做详细的理论分析, 公式会用、结论记住就行。补充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的内容, 向学生简单介绍综合使用MATLAB和AUTOCAD进行机械设计的方法, 课后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简单的设计任务。这样, 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 使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能够更有效地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4 改进教学方法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论教学仍然以讲授教材内容为主, 不同专业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千篇一律, 大同小异, 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时, 由于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明确, 学生缺乏了解这门课与其专业之间的关系而对学习目标感到茫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不仅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很浮浅, 而且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再用到这些知识时仍然感到很陌生, 这必然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最终影响其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为改变这种状况, 尝试新的、科学的教学法势在必行。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师生关系是单向传授的关系, 教师严格地按课题教, 处于主动位置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 课堂气氛压抑, 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很容易开小差。而互动式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要有对话和交流师生关系为双向互动的关系, 要求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响应。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 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随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节奏, 确保学生能接受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 在不同的阶段提不同的问题, 还要考虑在什么地方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4]。例如, 当讲到齿轮传动可以把转动变成直线移动时, 可以提问还有没有其他传动形式也能达到相同目的呢?这样就会把带传动、链传动、螺旋传动等和齿轮齿条传动联系在一起了[5]。通过不同传动方式的思考和重新组合搭配, 就可以得到两个或更多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方式, 为机械创新设计提供多种可能。所以, 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 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

5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新的机械设计技术也在不断被开发出来, 书本上的知识永远跟不上现实技术的发展, 高职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大包大揽, 要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 及时进行指导, 多表扬和肯定, 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建立学习自信心, 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平时注意把生活中的有关机械设计的细微发现与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习效果。

对机械设计兴趣较大的同学, 尽可能提供条件, 引导他们积极地投入到科研中去, 使他们不只是为考试而学习, 有利于挖掘出他们的内在潜力。课余时间布置一些创新性的题目让学生去动手实践, 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比如, 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 可以分成几组, 让他们分别对现有的车门锁闭机构进行研究和讨论, 分析现有机构优缺点, 进而让他们动手设计出更好的锁闭机构。看似简单的活动, 在整个过程中, 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性思维活动得到了训练。

6 结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紧密围绕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教方法改进、学习能力培养等几方面对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阐述, 提出的自己的看法。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 首先要培养一支既精通基本理论知识又懂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 然后探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方法, 如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及任务向导式教学,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校学习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适应生产一线急需和职业技术变化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摘要:文章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分析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改善教学效果, 文章从提高教师工程素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魏军.高职高专机械设计教学模式的改进研究与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2]高华, 张世刚.高职汽车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7) .

[3]陆萍, 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1) .

[4]杨恩霞, 应丽霞.机械设计基础课实践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1)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 篇9

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 已成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推行双语教学可以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利用英语掌握专业知识, 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 以便熟练地用英语来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推行双语教学能使学生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迎接挑战, 有利于学生快速直接地掌握本学科的世界先进理论和前沿技术, 掌握发达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能促使教师不断学习, 提高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因此, 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两种语言;有利于学生理解、吸纳除本民族文化之外的他国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可用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思维, 增加适应不同民族、国家要求的能力。[2,3,4]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以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 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思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 课程学习仍是第一位的, 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方法理论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希望学生通过原版教材, 了解学习国外先进的工程理念思维研究方式和应用成果, 而且可使学生大量接触本专业的特定词汇及特定表达方式,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提高外语能力。

2 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

目前在教育界, 对于双语教学的方式存在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应该全程实行全英文式教学方式, 有人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将专业词汇教给学生, 有人认为应当在课堂上中文和英文交换使用, 互相补充。双语教学有多种模式:a.在课堂上全部使用外文教育, 即所谓的沉浸型双语教学;b.学生在接收专业知识之前进行外文强化训练, 在课堂上学生开始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母语, 在学生熟悉了语言环境后逐步过渡为以外文为主, 以母语为辅的教学方式, 即所谓过渡型双语教学;c.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 综合以上两种方式, 如果内容难度不大, 采用沉浸型双语教学方式, 如果内容难度大, 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 另外再结合一些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即所谓综合型双语教学。d.学生的部分课程实施双语教学, 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即所谓保持型双语教学[5]。

本人根据调查和研究总结如下:a.对于没有开展过双语教学的专业学生, 还有对于刚开始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 在最初不适宜采用沉浸型双语教学, 因为学生可能无法接受这样的语言上的跨越, 从母语的听说读写思维一下子跨度到用英语听说读写和思维, 在加上又是专业基础课, 相对基础课来说, 增加了很多的专业术语, 理解起来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基于这些情况, 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比较好。b.当课程开展到一定的程度, 学生已经习惯了双语教学的模式, 可以渐渐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向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过渡, 或者对于某些简单的章节采用沉浸型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个适应的过程, 授课老师本身也有个适应的过程, 这样会双语教学的效果相对提高。

3 有效开展双语教学的措施

3.1 强调学生课前预习, 适应双语教学

双语课程课堂上信息量非常大, 学生除了要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 还要掌握大量专业词汇及表达。因此, 要保证课堂质量, 课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课前掌握了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 了解了课堂讲授的内容, 那么老师上课时, 学生就更易理解老师所授的专业知识。

3.2 提高授课教师英文水准,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由于双语授课教师一般都不是专业英语老师, 因此学校应该组织他们进行英语培训,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即便老师们进行了一些双语教学的培训, 但或多或少都会有口音问题, 加之专业术语单词读音难, 所以加大了授课难度。因此, 授课教师首先要强化技能, 其次是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沟通, 最后还要在课堂内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3.3 灵活调整中英文授课比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内容理论性很强、抽象、难以理解, 所以笔者在非双语教学的课堂上一向都是很注重师生互动环节的。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学, 学生也觉得该课程互动教学越多, 效果就越好。双语授课不能严格控制中英文授课比例, 而应该在课堂上灵活地调解英汉比例, 采用混合型教学方式[6]。同时对于课堂上同学的发言及作业也是鼓励他们尽可能用英语, 这样来提高同学们的英语表达能力[7,8]。

3.4 精心选择双语教材

教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双语教学的教材的选用尤其要慎重对待。教育部对双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有明确的规定:使用外语版教材是双语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双语教材既要有专业英语的味道, 又要能反映专业的最新发展方向, 并且符合学生实际。因此授课教师除了要精心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外, 有时还应根据需要,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与删减, 自行补充一些章节内容。[9]。

结束语

我校还没有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 为了能顺利可行的实施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模式,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为保证教学质量, 需要教师们认真进行双语教学法研究, 就双语教学的难度、深度、方式与方法等进行全面的设计与规划, 认真选择教材, 认真准备教案、模型及原版参考资料, 使双语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同时还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使学生们具备了相应的学科能力, 使机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能与国际机械工程教育接轨, 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付筱娜.试析高校“双语”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7) .

[2]郑晓雯.机械原理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高教论坛, 2007, 4 (2) .

[3]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4) .

[4]宋利明.机电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职教论坛, 2004, 9.

[5]张铁, 李杞仪, 李琳.机械原理双语教学实践初[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1) .

[6]钟政.双语教学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案例[J].高教论坛, 2007, (6) :15-16.

[7]凌丹, 庄万玉.机械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5) .

[8]李慧芳.基于非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讨[J].高教论坛, 2006, (5) :122-123.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篇10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 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方向的后继专业课学习和独立学习计算机高级语言打下基础。配套的课程有“程序设计基础实验”, 该课程配合“程序设计基础”理论课教学,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课程主要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共用体及文件等实验内容。本课程拟进行的实验, 将充实课程教学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应用设计能力, 它为学生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其他与程序设计有关的后继课程打下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是教学难度较大的语言类课程。作为计算机程序的入门课程, 是学生进一步接触计算机学科领域知识的首门课程, 因此, 学生往往对理解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困难, 对教学内容难以很好的消化, 对掌握良好的程序设计方法产生畏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应让学生了解计算机高级语言设计的特点, 熟练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掌握程序设计的系统分析方法和将一般的数学模型转换为程序的步骤以及编程设计方法, 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分析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关于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讨论, 已经有若干论述[1,2]。本文就该课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提出以下见解。

2 课程的目标定位与教学设想 (Targeting and curriculum ideas)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 包含了过程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内容, 及其程序设计方法学、算法基础与数据结构等相关方面的初步内容。该课程定位为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平台课。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并具有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优秀的团队精神”。在教学实践中, 根据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课程自身的定位, 应该重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建立良好的编程编写能力和实践训练体系, 使大多数学生能达到应有的基本编程训练, 并且使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得到更加多的训练机会。

(2) 教学内容的传授和组织。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 使之更好地反映课程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对程序设计方法的认知规律;从而进一步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能较好地理解。

3 组织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 teaching inquiry)

探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该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究, 并从中获得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体验, 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良好个性品格,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及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经常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每个知识点的背景, 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教学, 使学生通过观察、类比、联想、拓展, 发现新问题, 对知识进行深化和再创造。在思维活动的教学中, 问题是诱发思维的直接动因, 创设问题情景, 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 激发学生兴趣, 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采取这种模式进行, 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尝试以程序语言知识为主线的方式进行探究式进行教学, 这种方式主要是根据语言的表达功能, 同时考虑到程序设计的相关学习进程, 以较完整的语言表达模块为基础进行的教学探究。程序设计语言的核心主要是两种表达功能:数据表达与控制表达。为了实现使用有限的语法表达客观世界中的各式各样的数据类型, 程序设计语言在提供标准数据类型的同时, 也提供了构造数据类型的相关手段, 比如数组、结构、指针等;在控制表达语句方面, 则提供了相关语句级控制 (如分支、循环) 和模块级控制 (如函数) 。所以, 以语言知识作为主线的教学探究组织方式, 一般是以上述语言表达模块为单位, 并且考虑程序设计的学习进程来进行组织教学内容。典型教学内容的组织路线是:概论—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标准类型) —分支—循环—数组—函数—指针—结构—文件。

4 处理好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Deal with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teaching)

本课程重点为:算法设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思想。包括:程序的流程控制、模块化程序设计 (函数的定义, 函数间的数据传递, 参数结合规则等) 、数据组织 (批量数据组织、表单数据组织、动态数据组织) 。

本课程难点为:与指针相关的内容, 包括变量指针, 指向数组的指针, 指针数组, 指向指针的指针, 文件指针, 函数指针, 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指针作函数参数, 基于指针实现的动态数据结构等。

针对上述重点和难点, 从思维方法入手, 引导学生独立思维, 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的目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体会“学”之困惑, 不断反思“教”之缺陷, 才能因材施教, 明了如何通过“教”帮助学生学习, 树立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 教师不但要研究教学内容, 而且更要研究教学的对象——学生,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 研究教学内容传授中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办法。授课过程中突出算法概念, 对C语言采取“有所取、有所不取”的策略, 对与讲授程序设计方法密切相关部分重点介绍;对与讲授程序设计方法关系不大的部分根本不介绍;注意由浅入深地介绍程序设计知识, 把难点化解和分散到各个章节中去。以多媒体为主, 板书为辅, 并现场编程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相互补充, 使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为了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借助于课程网站等网络教学方式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 拓展“教”与“学”的空间。

5 课程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iculum and textbooks)

课程教学效果如何与教材的选取密切相关, 有经验的老师体会到, 教材选好了就已经有了上好该课程50%的把握。因此在“程序设计基础”的教材选取时, 应当从教学内容的制定, 学习素材和呈现方式等方面在基于我们国情的前提之下, 发扬传统教材的优点, 突破其缺点, 为课程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做出实质性的工作。根据社会科学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渐渐普及, 数学教材也要与时代紧紧结合, 因此在教材的选取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应力求使内容全面广泛、生动活泼, 能突出所用教材的重点难点。除此外, 要适当增加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2) 尽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所选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体现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杜绝出现那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

(3) 要针对不同层次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兴趣都有所不同, 这样的话, 学习的层次也不可能一样。因此对教学对象的考虑分析要全面,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教学发展的支持。

6 结论 (Conclusion)

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实践探讨还必须通过大量的教学过程不断总结, 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3,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同时应注意与后续课程“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的联系, 通过前后教学环节的更好衔接, 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同时我们对学生, 应该将学习方法的探究摆在首位, 正所谓:“授人与鱼, 不如授人与渔”, 这一精神应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摘要:“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平台课程之一。我们对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围绕教学内容的组织、重点与难点的处理、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有关探讨, 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程序设计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华, 刘万海.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论意义[J].教育科学研究, 2005, 1:42-45.

[2]张华,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9:37-440.

[3]张志青.C语言可视化编程实验在电路辅助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大学学报, 2007, 7:28-31.

上一篇: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下一篇:秘书的参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