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档案管理研究

2024-07-15

高校教务档案管理研究(精选十篇)

高校教务档案管理研究 篇1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高校最近几年的迅猛发展, 学生人数逐年递增, 教务部门的管理工作量也大幅度提高, 这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不少高校引进了教务管理系统, 逐渐实现“无纸化办公”, 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然很多。教务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纽带, 是领导、教师、学生联系的桥梁, 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中出现的好方法, 运行良好的高校教务工作, 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圆满地完成各学期的教学任务。

目前, 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 部分高校领导缺乏对教务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 认为教务管理仅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 对教务管理的投入不足, 主要以手工形式来组织和统计海量教学信息和各项事务, 这种管理手段严重影响了教务管理效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2) 部分高校缺乏对教务人员的定期培训, 部分人员的管理水平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素质参差不齐。在管理观念上过于死板, 在具体操作上, 更多地强调规范性操作, 只满足领导布置什么就做什么, 缺乏处理复杂多变情况的能力, 在管理模式上存在僵化现象, 非常容易出现教学事故。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务管理员重视不足, 缺少合理的待遇和激励措施, 造成教务人员的流失比较严重, 人员更换比较频繁。3) 教务管理工作方式落后, 管理面宽, 容易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界限模糊, 职责不清。目前部分高校教务领导的权力过于集中, 导致了教务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自主性, 不能从本系科的实际出发开展工作。工作上相互推诿, 这种方式影响了教务管理的现代化, 改革教务管理方式已是必然趋势。因此, 完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关系到高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和对教学过程的宏观控制, 科学的教务管理水平是目前高校实现教务管理高效运行的关键。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在具体问题的落实上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 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 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要在国家和省教育厅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 由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自主制定。教学计划既要符合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格, 具有相对稳定性, 又要根据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的新情况, 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实施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完成教学任务、稳定教学秩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教学运行管理师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最核心的管理。整个教学运行灌流, 要抓住两个核心:一时课程教学的管理,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贯彻教学相长的原则;二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为主体的教学行政管理, 应制定教学工作规程, 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都要提出规范的要求, 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和各项制度, 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进行, 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要从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些因素入手, 严格把好质量关,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督导体系, 形成分析、评析、反馈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师资队伍管理师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 逐步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学校特色的关键。学院要明确各级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岗位职责分工。实行聘任制, 建立教学岗位责任制, 实行目标管理。对教师的政治表现, 业务水平和工作成绩定期进行考核, 一般每年度考核一次, 考核情况载入教师业务档案。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过程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的安排、课程编排等工作, 而是更加注重如何通过教务管理工作促进高校思想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提高教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才能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高校现有资源,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教务管理活动内容以高校教学为主要指向, 其全部活动都在人文情境中实现, 是存在于高校内的, 并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及相关人员所共同经历或体验。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只有通过良好的教务管理才能更加有效的利用高校资源, 促进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建立正确的教务管理理念既是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绩效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也是具体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法》相关规定的需要。它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尊师重教、尊重学术的良好风气,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调动学者钻研学术、积极参与教学和管理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对高校教务管理理念的自觉探讨还相对缺乏, 还需要人们结合自己的实践, 做多方面的努力。因此, 高校教务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管理情景不断调适和改造自己的制度安排, 使之在目标、制度、手段等方面得到体现和尊重。

为了实现教务工作的科学管理, 我们可以借助于管理系统软件这一信息化平台, 促进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 降低出错率,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教务管理系统能让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为实现教务管理网络化和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它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学生信息的查询更加方便、及时;学生成绩规范合理, 增加了严密性和严肃性;学生学籍管理清楚规范, 信息准确及时;教务工作人员可随时查询教师及教室课表, 对于课程调整等安排有极大帮助。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是当前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然趋势, 是提高办公效率的重要途径, 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证;是教务管理适应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和关键。

高校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 教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规范有序的高校教务管理可以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具有积极性, 有利于圆满完成各学期的教学任务, 有利于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培养。要提高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水平, 应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优化教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 不断创新教务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学秩序稳定,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教学自由与学生的学习自由。

参考文献

[1]王剑军, 李承先.论高等院校教务管理的发展与革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徐明辉.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春大学学报.

[3]洪丹丹.浅谈如何做好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浅谈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篇2

摘 要:本文通过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开发工具,Microsoft Access进行后台数据库的开发,使用ADO(ActiveX Data Objects)控件进行数据库的连接。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实现了学生基本信息的维护、教师基本信息的维护、课程信息的维护、学生选课、课表查询、成绩输入、成绩查询等功能。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开发工具介绍

1.1 Visual Basic的简介。Visual Basic是一个可视化的、面向对象和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程序。它编程简单、效率高,且功能强大,可以与windows的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

1.2 ADO控件的简介。ADO(ActiveX Data Objects)Active数据对象。ADO设计为一种极为简单的格式,通过ODBC的方法同数据库接口。可以用任何一种ODBC数据源,如:SQL Server、Oracle、Access、Excel、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和无格式的数据文件。

1.3 Micrsoft Access简介。Micrsoft Access是Micrsoft Office系列中数据处理软件,Access2003是关系数据库开发工具,在Access中,用户不需要编写复杂的程序就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数据库系统,它可以和Windows下的其他应用程序共享数据库资源。系统功能模块和系统流程图介绍

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和系统流程图如下:

图1 功能模块图

图2 系统流程图

本应用程序系统采用的是多文档窗体程序,每一功能模块对应一个窗体。现在将逐个介绍各个模块的功能:(1)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设置,包括添加用户、修改密码、删除用户,这三个功能模块各自独立,完成该系统的用户管理。(2)教师信息维护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全校教师信息的管理工作,包括:教师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入职时间、职称等教师信息的维护。(3)学生信息维护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学生的个人信息的管理工作,包括学生信息增加、学生信息查询等功能,从而方便学校教务部门对学校的基本情况的快速查询和了解。(4)课程信息维护模块:该模块对各个课程信息进行设置,包括对课程信息记录的添加、修改、删除、保存和搜索等功能,以便教务部门可以快速的查询和修改课程信息,完善高校专业建设。此外,还设置了学生选课模块,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课程信息选择本学期的课程。同时,学生还可以查看自已的课程表,包括上课时间、上课地点。(5)成绩管理模块:学校的成绩管理工作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主要手段,设置了成绩输入、成绩查询等功能模块。(6)考试安排模块:该模块可实现各班考试时间、考试科目的输入,同时可以按系别进行各科目考试时间的查询。设计过程及各大模块的功能实现

3.1 创建空数据库及数据表。本系统是使用Microsoft Access2003创建后台数据库的,因此下我们就介绍一下在Microsoft Access2003创建数据库文件。本根系统的需求,首先要创建一个“教务管理系统.mdb”空数据库并建立下面的表:教师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成绩表、考试安排表、用户表。

3.2 实现数据库连接模块。对于系统前端应用程序和后台Access数据库的链接则采用编写全局模块的方式,实现的代码如下:

Public Sub Main()

Dim strAccess As String

strAccess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D:\教务管理系统\ACCESS\学生选课.mdb”

If ADOcn Is Nothing Then

Set ADOcn = New Connection

ADOcn.Open strAccess

End If

logon.Show

End Sub

以后各模块中实现对数据库的链接都是通过本模块中定义的数据库连接数据连接对象ADOcn来实现与后台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后面将不再详细绍介。

3.3 实现系统登录功能模块。对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设计良好的安全机制能确保用户的合法操作的简单、容易,同时可以尽量避免非法操作和意外破坏。

3.4 实现用户管理功能。本系统中设置的权限有三种分别是:管理员权限,教师权限和学生权限,根据用户所具有的权限不同能够使用该系统中的功能模块也不同。系统通过在登陆时保存的登陆用户的信息来决定用户所能执行的操作。在此模块中教师只能修改自己的密码,而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则可以执行用户管理和添加用户的功能。

3.5 实现基本信息维护模块。在本系统中基本信息维护模块分为教师信息维护、学生信息维护、课程信息维护,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主窗菜单中的各菜单项进入相应的功能模块。

3.6 实现教学管理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学生选课和教师授课情况查询的管理工作,教务工作人员通过对所调查到的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录入,对于每个系不同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直观的查询。

3.7 实现考试管理模块。该模块实现了对考试相关的信息进行设置,包括对考试科目和时间的计划安排、考试成绩的录入、考试成绩的修改和历次考试相关的信息。

3.8 实现信息查询模块。在主窗体中图标栏中分为课表查询、考试时间查询和程序查询,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务管理人员实现对整个系统关键的信息的直观浏览和各系各个科目平均成绩的统计。同时也方便学生对自己考试成绩的查询。

参考文献:

[1]孙健鹏.VB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王晟,韩泽坤.Access数据库开发经典案例解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李真文.Visual Basic 6.0全实例教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作者简介:杨志辉(1974.10-)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2009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同济大学软件学院2012级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

高校教务管理教师职业困境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职业困境

一、教务管理教师的界定和职责

依据《教育大辞典》所述,教务管理教师是指高等学校招聘的协助其进行学院一级教务管理工作的教师。其岗位职责是:根据学院领导的要求,辅助其拟定和修订学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协助其进行日常的教学管理(包括学籍管理),以保障教学正常有序地进行。

本文所指的教务管理教师,包括学院内的教学秘书、教务秘书,也包括学校内其他教学部门的兼职或者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其编制在行政业务上接受学院(部)的领导,日常业务工作上受校一级教务处的指导。学院的教务管理教师主要负责所在学院(部门)的教学事务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学第一线,确保教学及其相关事宜顺利进行。

二、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务管理者所面临的困境

我国高等院校一般实行的是党委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这一体制下又实行校院两级的分级管理模式,而对学院(部)而言,实际上是院系两级的管理模式。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水平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基层院系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是不容忽视的。

1.工作积极性缺失与倦怠的表现及原因

(1)表现

高校教务管理教师在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级的压力,在日常教务管理工作之余,许多教务管理教师还承担了院内各级领导的秘书工作,既要完成领导下派的各种任务,又要及时处置学生以及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此外,一些不可预见突发的事情也要及时处理。但是繁重的工作却没有相应的待遇、考核机制和晋升机会。

首先,从其相关待遇上看,与教学一线教师相比,由于工作性质和岗位设置的约束,教务管理教师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其次,对教务人员的工作考核,学校没有规范化的量化考核机制。再次,在职称评聘上,学校一般都要优先考虑任课教师。教务管理教师大多都在本身职业道路上彷徨着,即便想通过提升学历或者进行科研项目来改变自身处境,但往往受到时间等各方面的限制。以我校为例,管理岗位的教务教师须工作满5年并有相关论文发表才能申请高一级职称,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年轻教务管理教师工作5年之后都处在了婚育等人生的重要阶段,没有充足的时间继续学习和进行相关专业的研究。此外,教务管理教师在行政管理岗位上的工作比较繁重,面临教学与行政双重的压力。

(2)原因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高校教务管理教师产生了身心双重倦怠。很多人很少主动抽出时间深入地学习教育管理学,更不想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更多、更普遍的教育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只是被动完成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性。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工作种类多样化且负荷重。教务管理教师的常规工作囊括了学生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安排、教学文件管理、排课、选课等方面。实际上,大部分学院一级的教务管理教师还承担着学院(部门)其他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除以上每学期例行的教务工作任务之外,还要协调处理各种临时性突发状况,负责教师和学生涉及教学与教学管理的相关问题的咨询工作,还要完成学校、学院领导委派的党务、行政管理工作。不难看出,教务管理教师工作量巨大,通常是进了办公室便脚不着地从学期初忙到学期末,工作负担重、时效性强。

二是精神压力大。由于教务管理岗位的日常工作都与教学运转直接相关,稍有疏忽就会出现纰漏。例如,漏排一门课、错登一个考试分数,都会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影响到学校教学大局。来自学校教务处、系领导、任课教师或学生等各方面的指责会使其不堪重负。平时,他们常常担心自己的工作是否准确无误地落实,担心任课教师的各项教学相关工作是否到位,时时刻刻如履薄冰,导致精神时刻高度紧张。

三是岗位待遇差。教学管理的作用是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转和教学秩序稳定,其工作具有隐蔽性,难以量化,导致工作的价值不能直接显示或不被承认。教务管理教师相对一线教师,工作时间更长,工作量更大,强度更高,但职务工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却比他们更低。

四是职业遭遇困境。教务管理教师每天都在与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个性修养的教师及学生打交道,处理大量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再加上繁重的事务性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会产生工作倦怠。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高校教务管理教师的职业倦怠,这是摆在广大高等教育管理者和高等教育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

五是职称晋升、评定难度大。一般来说,高校的教务管理教师没有明确的晋升体系,其职称评定方面要求和一线任课教师岗位一样,但是评定比例偏向一线任课教师一方。此外,提供给教务管理教师的科研、培训机会少,造成他们职称评定非常困难,晋升的机会非常少。

2.高校教务管理教师的职业发展缺失

目前的高等院校,特别是综合性高校,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随着国家对高等国民教育政策的不时调整,学科专业的类型也日益繁多,相应的培育方式也日趋多样,如本科教育、本硕连读教育、工学硕士教育、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在职工程硕士教育等,不同的专业存在不同的教育形式,不同的教育形式自然要采取不同的教务管理方式。教务管理教师在高校中的角色就像交通枢纽,他们与学院的领导、教师、学生乃至上级教学管理部门都关系紧密,因而他们的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变革创新能力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上诸多要素对教务管理教师的综合管理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办公和网络办公,管理软件在不时升级,现代化的发展对教务管理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务管理教师很需要进一步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应对日益变化发展的教学管理工作。可惜的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教务管理教师进修体制,他们更多地依靠自身学习、闭门自修等形式。面对如此快节奏的教育教学的变化,而无更佳的途径进修和提升自我,对工作势必产生很多的消极影响,甚至部分教务管理教师会觉得在教务管理岗位太辛劳,没有出路,想方设法进行转岗或者辞职。这样必然会出现教务管理教师频繁更换岗位的现象,导致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衔接出现问题,不利于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和管理。

三、高校教务管理教师改善现状的研究

1.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2002年,教育部出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并对教学管理队伍提出了“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深化服务”的要求,这无疑表明了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地位。高校领导应着眼于建立专业教学管理队伍,对任课教师、教务管理教师等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对教务管理教师的业绩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使其绩效考核与工资和职称晋升挂钩。建立完善的薪酬涨降标准,对教务管理教师的工作时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消除教学管理教师的不公正感。

2.从身心方面尊重高校教务管理教师

在高校中,总有这样一种负面的声音传播在教学管理人员中间,“高校教师是学校的主体,而教务人员是学校的边缘群体”。这样的声音,无论对于教务管理教师本身还是广大的高校教职工,都会产生一种不好的效应,似乎在高校中教务管理教师的地位要远低于一线教师。教务管理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用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工作。而学校以及学院领导也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福利、培育、职称晋升等各个方面公平、公正地对待高校教务管理教师,更人性化地看待这个群体,使教务管理教师能在心理需求上具有归属感。

3.形成高校教务管理教师的专项培育机制

高校应该像培养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那样培养并鼓励教务管理教师,而不是明里或者暗里给教务管理教师和一线教学教师划分等级。学校要安排专项资金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制订教学管理的长期培育计划,使得教务管理教师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管理的发展。高校应把教务管理教师从烦琐、重复、低效运行环境中解放出来,并鼓励他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进行创新,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4.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教师的工作能力

高校教务教师应在工作之余,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己的涵养。

首先,要积极学习高等教育理论、教育方式、大学生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产生责任感与工作动力,与一线教师和学生多进行沟通,提高管理水平。

其次,要用积极和创新的头脑武装自己,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对工作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教学,给学校和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立新.新时期高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与能力培养[J].才智,2014(35).

[2]姜海艳.关于高校教学秘书队伍梯队建设的几点建议[J].华章,2013(5).

[3]王孝如.浅析边疆地区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学刊,2014(5).

高校教务档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篇4

本文结合燕山大学几年的教务档案管理实践, 提出一些有效地管理举措。

1 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的有力保障

首先教务处建立了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从收文, 立卷, 归档都严格的按照流程开展, 以确保教务档案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教务处为了能系统, 全面的收集教务档案, 制订了一些列的规定:a.在学校档案室的领导下成立了教务档案组, 有十几个兼职档案员和一个教务档案统计员组成, 档案员负责自己岗位上需要存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员对各兼职档案员收集整理的教务档案进行统计、分析、移交、保管、鉴定。b.每学期必须按档案类型和保管期限整理一次, 填写好电子档案内容, 纸质档案编排好目录后统一装订成册。c.教务处也专门设立教务档案资料室, 划分到各科各岗在档案架上标好标签, 这样即整齐又方便, 在需要时更能有效的查询档案。d.对于需要长久保存的档案, 每年6月份提交前一年的教务档案至学校档案室, 要求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时提交, 一些教学文件类的教务处留上复印件以备查询。学校档案室每年都会对全校各单位移交的档案进行汇总、通报、评比、表彰。

2 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的前提基础

档案管理是一个系统性比较强的工作, 且工作任务繁杂、责任重大。只有不断提高兼职档案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素质, 才能更好的管理好教务档案。

2.1教务处在选拔兼职档案员时特别注重人品, 选择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守国家机密的政治素质比较高的人员, 以确保试卷、试题库、学生信息、成绩排名等等档案的保密性, 严格要求管理人员尽量做到对外严格保密, 对内该说才说, 不该说绝对不说。

2.2学校教务处还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以确保档案工作的不间断, 克服人员频繁流动所致的档案管理拖延和不熟练。

2.3档案室在每年总结表彰上一年档案工作的同时都会给新来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对档案管理系统不熟悉的管理员进行讲解, 现场演示直到都会。

3 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是档案管理的精髓

档案工作除了责任重大, 任务繁杂之外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 同时也具有使用频率较高的特点。因此要求教务档案必须准确、及时、科学, 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研、案卷的数量、移出、利用等每个环节都要求很严格, 都有相应的操作程序, 只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爱岗敬业, 扎实工作才能保证教务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才可避免档案分散甚至文件的格式不正确, 行文过程中缺乏文字的准确性、简洁性、严肃性;才可避免电子档案信息不全, 检索不便和纸质档案用纸及装订不规范统一, 甚至是用笔不注意字迹的耐久性, 对文件拟稿至签收的流程不清楚等。同时在归档时及时的查漏补缺, 以免附加资料不全, 或是由于当时资料还在使用, 后来又没有及时归档等等现象的存在。

4 网络现代化的管理是档案管理的得力助手

随着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档案信息表现出多元化趋势, 出现了电子文档、光盘、影像等载体收集存储着庞大的信息。加之目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 已普遍使用教务管理系统软件来进行网上排课、选课、成绩管理、教材管理等, 资料信息早已实行网络化了, 所以在档案收集整理的过程中运用网络会更加的准确便捷。因此档案管理必须注重运用网络、数据库等现代化手段, 以提高教务档案的利用率, 更好地发挥教务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如:在高校教学评估中, 多数材料都需要用教务档案来反映, 教务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对于教学评估结果的作用往往是直接而重要的, 是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此时通过网络对教务档案的查阅, 专家组可以凭借教务档案提供的信息, 迅速地对学校的教学计划及完成情况、课程设置、科研成果、学生成绩等内容进行定量分析和准确判断, 依据教学评价体系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客观评价。其次档案网络化最受益的是广大利用者, 他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随时随地以最快的方式获得价值, 满足他们的迫切需求。如新引进教师可查阅优秀教师的教案讲稿, 从中可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改进教学方法, 开拓新的教学思路。另外想查询教育部或者省厅的教学文件, 不用花费时间在档案柜里逐个寻找, 只要在档案目录库里搜索一些关键字或者在当年的目录上查找然后在对应的档案架里找即可, 方便快捷, 利用网络化还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总之档案管理网络化使管理更加规范、准确、便捷。

综上所述, 高校教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教务处功能的发挥, 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地位、声誉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全体教务工作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的重要作用, 从行动上参与教务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 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上认真细心的收集整理才能使高校教务档案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摘要:高校教学档案直接反映着高校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而真实、完备的教学档案源于规范、系统的教务信息管理。本文结合燕山大学教务档案管理实际阐述了高校教务档案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内容以及加强档案管理和建设的新举措。

关键词:高校,教务档案,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教务百科全书.第三卷[M].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2]王春临.试析高校教务档案的利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1 (4) .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应用 篇5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高效;设计;应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体制不断深化,受学生扩招、校区扩建、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的更新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依靠一个良好的教务管理系统来完成教务管理工作,促使其向规范化、效率化方向发展,推动高校的良好发展。

一、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一)系统的工作流程

在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中,从总体上来讲,其工作主要包括三条主线:(1)以教学培养计划为基础,监控学生的学习结果,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为学生的学习进程提供咨询,管理学籍直至学生通过毕业资格审核;(2)对学生的课程和考试进行管理,包括选课、排课、开课,学校所有教学资源的协调调度,学生各项考试的管理等;(3)教学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比如对教师的授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等),教材与其他教学保障体系的管理等。

(二)系统需求

在设计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其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逐一满足各项需求,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具体来讲,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1)功能性需求。这个需求主要是根据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内容,结合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用户,其中包括适用教务处管理员的校级管理用户、教学秘书用的院系级管理用户、各科教师的教师用户、学生用户等,根据用户的不同,其所拥有的使用权限、使用功能均不同。(2)性能性需求,即需要系统满足多方面的性能,包括操作需求、扩展性和兼容性需求等。(3)安全需求。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安全、硬件设施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

二、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在此次设计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其中涉及几个关键技术,需要特别加以注意。

(一)b/s体系结构设计。据大量实践证实,b/s结构具有开发周期短、适应性强等优势,并且可以与internet/intranet完美的集成。因此,采用b/s体系结构,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网络资源,实现高校各类信息的及时发布。与此同时,该结构可以被应用到地理位置分散、通讯介质各异的网络中,既可以更好的为用户服用,同时又可以减少客户端的维护量。

(三)ado.net技术。采用该技术设计的目标如下:对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简单访问,将前一个数据库与xml访问统一起来,协助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在网络上充分、高效使用多层数据库应用程序。采用该技术后,用户通过登录网站的后台管理程序,可以实现多种操作,比如信息的更新、插入等。

三、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整体性设计。在设计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时,根据用户身份角度,在此做出不同的功能分配,包括部门管理员、教师、学生以及访客四个部分。

(二)功能模块设计。在功能模块设计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1)用户登录模块。首先,在登录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用户需要选择登录身份,即部门管理员、教师、学生或者访客,对于不同的用户,其权限是不同的。其中,在这四个用户中,部门管理员的权限最高,访客无需登录即可浏览学校相关教务信息。

(2)部门管理子系统。该系统相当于系统的后台管理,其涉及两个身份,一个是教务管理处管理员(具有最高的管理功能,学校的一切教学事务均可被管理),一个是学校各个二级学院的教务秘书。该子系统包括8个模块,即公告管理(学校各项通知、安排等)、学生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管理(各个院系、专业等的课程安排)、考试管理、系统维护。

(3)教师管理子系统。用户以教师身份登录到系统后,就可以直接进入该子系统,起重工包括5个模块,即成绩管理(学生成绩的登记、核对等)、信息查询、信息维护、毕业设计、系统维护。

(4)学生管理子系系统。高校学生以学生身份登录后即可进入该系统,其主要包括5个功能模块,即网上报名、网上选课(根据开课情况,在网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信息查询(比如成绩查询等)、教学质量评估(比如给授课教师打分等)、系统维护。

四、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

(一)登录模块

进入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时,用户根据自身的身份,通过输入用户名、密码来登录,访客则可以直接访问。其中,实现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教务管理系统的登录界面

(二)考试管理模块

在教务管理系统的考试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多种功能,比如考试课程安排,考试时间、地点安排等。其中,该模块子菜单的实现界面如表2所示:

图2 教务管理系统考试管理模块主界面

(三)学生管理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是针对高校学生,它可以实现新老学生数据导入、报到、注册等。当新生报到后,对其分班编学号、学生基本信息维护、各类表格的输出打印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该模块,可以在线网上查询或修改系统授权的个人信息。

结束语

高校教务档案管理研究 篇6

【关键词】URP;教务管理系统;二级学院;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URP”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项目编号:JY13-176)。

数字校园环境下的URP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为教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于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教育教学和教务管理改革以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URP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基础

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网络及其基本服务已经商业成熟,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如缺乏统一的组织、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以及应用系统不集成、不统一。

清华大学对URP的定义为:URP是大学信息资源与系统的总集成,它利用统一的平台和接口规范,将大学的各种信息系统与资源集成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界面,并为后续的应用系统设计和实施提供统一的、规范化的要求,以期实现大学运作中资源的统一规划与管理。

二、URP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功能简介

“URP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能够充分满足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需要,全面支持学分制下的弹性修读年限、培养方案体系、教学任务管理流程、课程排选模式、考试管理等管理工作,涵盖了教务、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体现了柔性化管理机制、以教学目标管理为基础,管理过程的监管控制等特征,为学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URP的特征

1.集成化为本质:URP是数字校园的一部分,数字校园中的各种应用系统之间以同步或异步方式共享数据,并且各系统之间可以互相访问。

2.规范为前提:URP作为一个集成的系统,需要统一的数据和软件规范作为研发过程中的执行标准。

3.服务为核心:URP面向全校师生、各级管理部门乃至校外机构与人士提供服务,内容涉及教务管理、个人培养、人力资源、办公、教学评估、科研、设备管理、后勤、外办、对外信息发布等各种管理工作。

4.应用为重点:为了满足校内各类用户对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URP应用直接和校园内的教学、管理等各种业务相关。

四、“URP”系统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学生管理。该模块主要维护二级学院学生的学籍信息和学生培养信息,其中学籍信息包括学生的学籍信息维护、学籍异动情况维护、奖惩情况维护及学生的照片管理,学生培养方案包括参数设置、主修、辅修培养方案的维护、培养方案的变更及方案注册学生维护。

2.教师管理。该模块主要维护二级学院对教师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包括教师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的统计分析和教师工作量计算等功能。

3.课程管理。课程是学校教学的基础单元,课程的结构体系和管理模式会影响一个学校的运行模式,因此高校学分制改革首先体现在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调整上。

4.培养方案管理。用户通过培养方案管理模块维护和管理学校为学生制定的各层次、各类型的培养方案,包括校级、院系、专业和专业培养方案的维护和管理;主修和辅修培养方案管理的维护管理。

总之,URP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和教务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网络化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必将成为未来教务管理的核心组件,也会成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支撑系统。

【参考文献】

[1]徐永志.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7:3-5

[2]连东坡.基于Internet的济南陆军学院函授教务管理系统[D].山东大学,2005:2-3

[3]于万涛.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14):691-692

[4]顾爱红.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教务管理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2(05):39

[5].李一鸣.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转型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0-32

[6].李一鸣,姜宁,刘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音乐发展概述[J].艺术科技,2014(7).8-9

[7].李一鸣,常亮,郝祁霞.高校德育实践缺位的原因分析[J].高教论坛,2013(8).17-18

[8].李一鸣,李卓妮,黄城锐.文理分科视域下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现状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111-112

作者简介: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研究 篇7

目前高校教务管理的队伍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教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也不符合实际要求,原因有教务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并且教务管理岗位相关人员自身定位不到位等,这些都导致高校的教务管理不能适应现代化高等教育的需要。因此要求教务管理人员要提高专业素养和协调能力。专业素养也就是指业务能力。提高业务能力是提高服务的必要条件。教务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教务管理兼有行政管理职能和学术管理职能。除了要求对一般的行政管理事务负相关的职责,还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做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要注意以教学活动为核心,把教学质量的水平提高作为目标,并且以科学的管理作为主线。协调能力也就是对学校教学流程中相关的“三力”即人力、物力和财力要进行科学的安排,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备,从而保障教学工作的高效率。因此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好的协调能力,有效调动相关方的积极性,以使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计划任务能够顺利地得以实施并完成。

2 创新能力的开拓

教务管理是为学校教学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直接协调师生教学关系重要环节,同时还是体现高校服务质量的领域,所以说教务管理在学校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教务管理是保证顺利实施教学计划,保障教学目标的前提,是众多专业任课教师的汇聚点,是学生成长成材维护学生权益的场所。所以说,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动服务意识,这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的方法策略上要进行变更改善,同时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在对自身建设以及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将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差错有很大的意义。教务人员可适当深入到教学的第一线,深入教研室和学生班级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并积极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了解反馈信息,解决与职责相关的一些具体问题,尽可能使教务管理的水平跟上教学改革进程的要求。

3 政策学习

高校教学当中,对于各种法规和政策的了解熟悉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一些文件如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等。教务管理同样要以依法、民主为原则,并考虑到人性化。这要求教务管理人员要对相关政策予以及时关注,深刻思考和领悟从而能够准确地落实和全面地予以贯彻。

4 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

高校要增加对教务管理投资的数额,同事废除并更新过时的教务管理系统,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务的管理,从而达到使教务管理人员的劳动量得到减轻的目的。另外,高校的领导也要主动关心并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当中所碰到的困难,提出可参考意见,共同改善,并监督实施。对他们的政治待遇、职称评定等都要实事求是地按照相关政策进行妥善到位的解决,并且适当地鼓励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在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中我们还应当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4.1 加强业务学习

加强教务管理相关人员的业务学习是对高校教务管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教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并且具有较强的业务性,工作内容设计到诸多方面,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广泛而丰富的业务知识。同时教务管理人员要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现状予以了解,掌握教育方面的相关方针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掌握教务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对各项原则和程序性文件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另外还要加强对业务方面理论政策的学习,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不断使得教务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有所提高。

4.2 专业培训

学校应当重视教务管理相关人员的在职培训的进展,使教务管理人员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与教学管理的需要。要鼓励教务管理相关的人员参与到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去参加各类教务管理专业的团体活动,使教务管理相关人员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进修和专业交流的机会,从而实现专业技术和技能水(下转第240页)(上接第185页)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在制定相关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方案的时候要针对本校教务管理团队的人员的实际情况,并且开展培训时要注意针对性和动态化。绝对不能够因循守旧,对于那种只注重形式却不注重培训效果的情况,一定要增强培训针对性以及培训的时效性,不断地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要增强和促进,以提高管理水平。

5 管理制度的建设

教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关键因素。只有在明确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科学并能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运营机制,努力为教务管理人员创造一个公平且合理、有秩序的维持有竞争的激励的有效的管理环境,才能够更好地使得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动力有所增强。另外,制度建设也会对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起到间接作用,为提升人员素质提供相应的平台。所以说,确保制度有效推行,会对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很大的正面作用。

6 系统的信息化教务管理

6.1 统一认识

教务管理人员以及执行人员在思想上要有统一的认识。教务管路人员要建立完善的领导决策机制,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在规划具体方案时,要结合实际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在教务管理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实现管理的“三化”,也就是信息化、规范化和网络化,这样可以增加教务管理软件的实用性。

6.2 高度集成、信息共享

我们要避免出现相关问题,如:信息标准不一致,信息资源分散等等。在这类问题出现的情况下系统会呈现出网状的构造,而导致维护和升级工作难以实施。

6.3 优良配置硬件设备

软件和硬件两者的相互作用才能够使管理有效到位。软件和硬件配备是教学管理在系统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加大投入使得信息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我们必须考虑的,购买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进行有效配置,或者进行软件开发,为更好的教务系统信息化管理而服务。

6.4 教务管理人员的合理安排

合理的教务管理人员的配备和他们的业务素质取决于与负责教务管理的相关人员所具备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同时与教务管理相关人员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他们对于现代信息化教育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学校应当对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团队的建设给予一定的重视,在提升总体教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同时,能够给管理负责人员提供较多的渠道和多方位的发展方向。

7 提高奉献意识

高校的教务管理相关人员不仅要面对着较复杂的工作内容,面对全体教师和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校的运行,各种事项有常规的和临时性的,既包括学籍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常规事务的处理,同时也包括各种教学情况的检查和突发性工作的处理,有时还会有领导临时指派的工作需要办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自身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且对自身工作内容在整个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

8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的提高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作,我们要认真理解以上对策并落实,增强服务意识,以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教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摘要:教务管理是一项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工作,本文从如何增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入手进行研究,探讨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王瑛,郭亦鹏.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J].高教高职研究,2010(11).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篇8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 它的定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更新。

众所周知, 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教务管理无疑是核心工作, 其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必将对学校的总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教务软件应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 使传统的教务管理走向数字化, 无纸化, 智能化, 综合化。

1 总体设计

1.1 相关技术

在设计过程中将使用Visual Foxpro6.0语言进行完整的系统开发。Visual Fox Pro 6.0与其前期的版本相比, 有更高的性能指标和鲜明的特点。在Visual Fox Pro 6.0中可以借助“项目管理器”创建和集中管理应用程序中的任何元素;可以访问所有向导、生成器、工具栏和其他易于使用的工具。同时增加了面向对象的语言和方式。借助Visual Fox Pro 6.0的对象模型, 可以充分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所有功能。并且充分利用已有数据:Visual Fox Pro 6.0为升级数据库提供了一个方便实用的转换器工具, 可以将早期版本中的数据移植过来使用;对于电子表格或文该文件中的数据, Visual Fox Pro 6.0也可以方便的实现数据共享。而数据库采用的是SQL-Server2000, 高性能设计, 系统管理先进, 支持Windows图形化管理工具, 支持本地和远程的系统管理和配置。强壮的事务处理功能, 采用各种方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支持对称多处理器结构、存储过程、ODBC, 并具有自主的SQL语言。SQLServer以其内置的数据复制功能、强大的管理工具、与Internet的紧密集成和开放的系统结构为广大的用户、开发人员和系统集成商提供了一个出众的数据库平台。

1.2 系统功能整体设计图

在设计MIS时, 每一个功能都要按照模块化思想, 使系统的操作达到“泾渭分明”, 这样不容易出错。图1为整体设计图。

2 系统功能模块

2.1 课表管理

课表的管理主要是围绕教务任务进行的, 它的安排受教室、人员分配、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编排课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比如: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同一时间不能安排两门及以上课程;同一教师在同一时间也不能安排两门及以上课程;同一个教室在同一时间不能安排两门及以上课程的教学活动;一个教室安排上课的人数不应该小于某个班级的人数;同时排课时还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根据事先拟定好的教学计划进行排课, 不得随意增减。同一课程同一周的安排, 要有一定的间隔性。根据课程的性质尽量为所排课程安排该课上课效果最好的时间。对同一教师、同一上课对象应尽量选择相对固定的几个教室。在课表编排时, 注意先排公共课, 然后排专业课;先排合班课, 后排单班课;先排多课时, 后排少课时的课。在排课的方式上可以选择按照教师的上课节次的要求进行, 后者也可以按照教室使用节次的要求进行。同时还可以进行单双周的排课。

2.2 成绩管理

根据班级添加课程成绩信息, 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按照学期计划添加;另一种可以按照课程添加;按照计划, 主要是根据本学期系统里已有的课程信息进行添加。按照课程, 主要是手动输入寻找所需添加课程的相关信息, 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上课教师等。此系统应该可以根据已有的学生成绩添加补考或者重修的成绩。这个是针对不及格课程的辅助维护。这样可以不用覆盖掉原有的考试成绩。对系统里已有的成绩进行维护, 可以添加、修改成绩, 可以修改课程类别、学时学分等。成绩数据库的导入、导出:根据已经创建好的成绩数据库表, 对数据进行导入、导出操作。学生可以对个人成绩信息进行查询。教学管理员可以将系统里的成绩单输出打印。

2.3 教材管理功能

随着教学管理的深化, 教材的数量跟品种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操作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为了提高教材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 所以增加教材管理的功能。这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也为管理者提供了准备的教材管理信息。当购进新的教材是应该先登记入库, 教材的信息包括开课院系、使用院系、教材名称、课程名称、使用班级、使用人数、编著者、书号、出版社名称、出版年月、教师用书数量、学生用书数量以及优秀教材使用情况等内容。2、要能够对系统里的数据进行维护。当有数据输入错误时, 应该可以很方便的对其就行操作。

2.4 毕业审核功能

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审核是高校教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学分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管理方式。所以特别在系统中加入此项功能。毕业资格的审核可以分几个方面:学生课程学分的审核, 同一专业不同学生的总学分应该不低于某个值;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对等级考试情况进行审核;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对外语能力情况进行审核。

2.5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是建立在用户需求分析基础上来进行的, 并且要考虑到将来的需求。

2.6 需求分析

根据教学管理的要求, 设计出了课表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毕业资格审核的管理, 并设计了以下几个数据库表:

课表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了各学期课表的安排情况, 包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任课教师、上课班级等内容。各院系可以查询全院的课表情况, 但是只能对本院系的课表做维护。

成绩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了各年级各班级各学期的成绩情况。包含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补考成绩等内容。只有教务处才有查询维护全院的学生成绩情况, 各院系只有修改本院系学生成绩的权限。学生只能查询自己的成绩, 无修改权限。

教材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了课程名、教材名、使用班级、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内容。

毕业资格审批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了学生信息、专业毕业要求信息、课程成绩信息等内容。

3 系统E-R图

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 (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 , 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根据前面的需求分析, 功能设计, 可以规划出各模块E-R图:

(1) 课表信息实体图, 如图2所示。

(2) 成绩管理信息实体图, 如图3所示。

(3) 教材管理实体图, 如图4所示。

(4) 毕业资格审批实体图, 如图5所示。

4 结束语

教学管理工作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本教务管理系统对学院的教务信息进行了有序的管理, 目的在于使教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更加合理, 更加高效。为教师更好的教, 学生更好的学, 为了学校正常的工作顺利进行做好保障工作。该文首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发展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 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进行总体设计。当然此系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功能还需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管岭.基于B/S结构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6.

[2]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306-328.

[3]王晶莹, 王国辉.Visual Fox pro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高校教务档案管理研究 篇9

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学校在校人数的迅猛增加, 但是大量的信息只是简单地存储在数据库中, 隐藏在这些数据中的潜在信息被闲置, 不能被充分利用。而现有的学生数据库也仅作为事务管理和信息检索 (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等) , 利用信息化管理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紧密结合, 大大提高综合教育质量, 这些恰恰是数据挖掘所能帮助解决的问题。

1 高校教务管理现状

整合系统中不同的数据, 形成统一的模式以方便处理。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工具处理这些信息, 从中挖掘出一些规律和方法, 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支持, 让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信息变成知识, 这些将是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学生信息数据库中的一系列数据挖掘操作必将对教师的教学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有用的知识, 以使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的放矢, 从而帮助学校决策或调整策略。

各学校也在不断改进教学管理体制如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等等, 同时不断更新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努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良好的教育。所有这些政策的出台都要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而这些依据是在普通的教务管理系统所无法实现的, 本文以高校教学管理为例, 结合高校管理的具体要求, 提出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高校管理中的设想。通过对数据挖掘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寻找并设计合适的数据挖掘算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在校学生相关课程成绩的数据挖掘, 对课程的设置做适当的调整,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凝练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

2 数据挖掘技术

到目前为止, 相关学者已经提出了: (1) 利用OLAP分析和数据挖掘进行知识发现。 (2) 决策树算法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应用研究。 (3) 分类规则在高校管理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4) 传统关联规则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5) 聚类规则挖掘高校教学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聚类:与分类分析不同, 聚类分析输入的是一组未分类记录, 并且这些记录应分成几类事先也不知道。聚类分析就是通过分析数据库中的记录数据, 根据一定的分类规则, 合理地划分记录集合, 确定每个记录所在类别。它所采用的分类规则是由聚类分析工具决定的。聚类分析的方法很多, 其中包括系统聚类法、分解法、加入法、动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运筹方法等。采用不同的聚类方法, 对于相同的记录集合可能有不同的划分结果。

Apriori是关联规则中最经典的布尔关联挖掘算法, 为了使提出的挖掘算法不失一般性, 选择Apriori作为混合关联挖掘中关联规则部分的基本算法。Apriori性质为:“频繁项集的所有非空子集都必须也是频繁的”。该性质属于一种特殊的分类, 称作反单调, 意指如果一个集合不能通过测试, 则它的所有超集也都不能通过相同的测试。Apriori算法的执行过程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连接步, 即为了寻找Lk, 通过Lk-1与自己连接产生候选k-项集的集合, 记为Ck;其次是剪枝步, 即由于Ck是Lk的超集, 扫描数据库, 确定Ck中每个候选的计数, 删除不满足计数要求的项集, 从而确定Lk。

3 数据挖掘的系统分析

对于数据问题, 目前采用高校的实际信息, 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对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特点与高校学生成绩信息相结合, 建立了适用于高校管理的数据挖掘模型。目前采用Fayyad过程模型, 它偏向于技术方面。根据Fayyad的数据挖掘过程模型, 数据挖掘可以理解为一个循环迭代过程, 该模型从数据入手, 到知识结束。对于算法, 目前采用关联规则挖掘, 用Apriori算法来实现。对离散数据采用泛化, 以保证系统对挖掘的精度, 分析大学阶段各科目学习成绩之间的关联关系。

3.1 数据准备

数据挖掘进行之前对数据进行选择的必要性, 数据选择和预处理的步骤、方法。数据选择操作一般包括3步:数据源中数据表的选择、数据表中的各属性间进行选择、多个数据表中相同属性的整理和统一。数据预处理一般包括3个步骤: (1) 数据清理; (2) 数据集成; (3) 数据规约。

3.2 挖掘系统的设计

包括:系统的设计思想、数据的准备、系统采用的挖掘过程模型以及主要的算法。界面显示前, 必须对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进行参数设置。不同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得到的挖掘结果也不一样。

3.3 系统结果分析

包括:学生信息管理结果、数据预处理结果、关联规则挖掘的频繁项集、关联规则并对挖掘的结果进行说明与分析, 见图1和图2。

规则1看出:部分课程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门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另一门课程的学习。高等数学成绩为优良的学生中, 有60%的学生C语言与数据结构成绩也优良, 这说明了高等数学成绩优良, C语言与数据结构成绩优良的可能性达到60%。

规则2看出:计算机软件基础成绩为优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成绩为优良的学生中, 有60%的学生计算机软件工程成绩也优良。这说明计算机软件基础成绩为优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成绩为优良, 计算机软件工程成绩为优良的可能性达到60%。

课程间的先序和后继关系决定了学生学习效果, 好的课程间先后关系能够让学生学有动力, 学有兴趣, 事半功倍。不好的课程间先后关系能让学生不及格率增加, 学得费劲, 不想学, 甚至厌学。

4 结论

数据库挖掘技术全面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 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提升至更高层次。通过对教学管理数据进行微观、中观直至宏观的统计分析、综合和推理, 发现各类教学活动数据间的关联性、变化趋势以及一般性的概括知识, 以这些信息再开发所得的知识来指导高校教学管理和决策活动, 可以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管理和决策, 有利于教学活动有序、正常地进行。

通过本文的研究, 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一套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为高校全面进行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邵峰晶, 于忠清编著.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08.

[2]符开耀, 朱文湘, 朱建军.关联规则分析及其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 2007, 28 (7) :692-695.

高校教务档案管理研究 篇10

一、高校教务管理的意义

教务管理是将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并按照内容或者部门的区别进行分类,以便于统一管理和调取使用。在各个高校中,教务管理已经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使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信息。但是对于信息中所包含的规律、隐藏的价值,还没有办法进行充分的发掘与利用。如何将这些数量巨大的经过长期积累的信息转化为有用的知识,是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库进行挖掘整理,不仅解决了教务管理问题,还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对于改善教学质量和加快校园建设也有着不小的助益。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要认真做好每一项教务管理工作,使高校的教务管理素质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

二、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是对特定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的分析,以找出其中所隐含的规律。它通常应用于大型的数据观测,以便管理者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类和管理。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且技术重心从简单的数据分析归类转移到发现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使管理者重新发现数据中所蕴含的价值。可以说,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使数据存储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它既有传统数据存储的特点,能够大量收集信息并进行准确的分类,以便于后期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更改;还能够发掘出数据之间的潜在规律,特别是一些重要数据中往往隐藏着平时难以察觉的规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使这些规律得以有效利用,对管理层的决策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数据挖掘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融合了机器学习、统计分析和数据库等多项技术,在社会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它应用到高校教务管理当中,既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也能够为校园管理提供好的建议,极大地推动了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教务管理应用

建立教务管理系统,首先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这样在进行数据挖掘的时候才能实现其内在价值的发掘与利用。可以将数据挖掘的过程看作循环迭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Fayyad模型;它的算法采用Apriori,通过关联规则来进行挖掘。对离散型数据要采用泛化,这样可以保证系统的数据挖掘精度。

1、数据准备

在数据挖掘之前一定要进行数据准备,即数据的选择和预处理。数据选择是对数据范围进行划分,例如在数据源中选择若干数据表,并在表中选择要挖掘的相关属性,这样在进行数据挖掘的时候能够提高精确度。数据预处理主要有三个步骤,数据清理、数据集成和数据规约。数据清理是将不必要的数据从数据源中清除掉,减少数据挖掘的工作量;数据集成是将所选择的数据或者数据表中具有相同属性的归纳到一起,便于整理;整理和统一;数据规约则进一步剔除掉重复的无意义的数据,并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者感兴趣的数据挑选出来。

2、分类预测

在高校教务管理中,分类预测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制定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方案。当代高校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倡发展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务管理要把培养个性化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分类预测是通过日常积累的数据,如学生的个人信息、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进行分析,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培养方案。同时结合教学资源信息、课程设置信息、教师教学水平等情况,建立分类预测模型。在这个模型内对学生及其周围的教学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然后制定出最佳的教学培养方案。可以将多个具有类似特点的学生统一安排进行该方案的教学,并对反馈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这样既有利于高校改良课程设置,也充分保留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3、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主要有两个部分,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关联分析是高校教务管理应用中最值得研究的,它能够透过数据表面发掘出其内在的联系,例如考试成绩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两者看似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经过分析就能得出,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学生的成绩有着一定的提高作用。校方可以根据这个结果来进一步优化课程顺序,提高教学质量。聚类分析主要应用于数据整理中的类型总结,例如总结考试成绩的分布状态,如果呈双峰状,说明成绩两极分化严重,试题难题划分不合理;如果呈陡峭状,说明试题难题不足,学生成绩较为集中。在这个总结当中,主要是以峰态系数和偏态系数作为判断指标,对成绩类型进行分析。校方可以根据这个结果来改良试题结构,提高命题质量。

四、总结

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仍然有很多的不足,如数据源过于庞杂,学生信息记录不够准确,分类预测模型中的未知因素较多,结果分析不能得到良好反馈等。想要进一步提高教务管理的水平,就要深化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从不同角度对教务管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发现数据中所隐藏的联系和规律之后,要及时整理上报,以使这些信息用于指导改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支持学校管理层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保证了高校正常有序地发展下去,也为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丽丽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教务管理的应用与研究价值工程2014.

上一篇:列车控制策略下一篇:产品色彩设计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