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中的自我

2024-06-05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精选十篇)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 篇1

1 社交网络中微营销的产生

首先需要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社交网络,另一个是微营销。

社交网络是微营销的大环境,是在互联网普及以后形成的,它可以在网络世界建立人际交往和交流,是在网络世界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桥梁。社交网络的起点是互联网形成之后发展起来的电子邮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社交网络包括了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多种社交平台建立起来的人际之间的关系。社交网络在我国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众多,参加社交网络的人数更是多于其他国家,且在我国参加社交网络的人群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非常大。

随着参与社交网络人群数量的日益增加,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社交网络以获得转型发展。企业通过社交网络,如微信、微博等多种社交平台来发布产业商品的相关信息,如新产品促销,或企业周年庆活动,或折扣商品等消息,以谋求在广大社交参与者或者说是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 何为微营销

微营销是市场营销模式的一种,是在社会大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兴起的一种以营利为目的,以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平台为桥梁,与社交网络参与者建立起来的一种销售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从而一方面提升企业品牌效益,另一方面谋取更大利益的营销模式。微营销具有灵活性、即时性和互利性等特点。

2.1 灵活性

2.1.1 企业内部运转的灵活性

通过社交网络这一免费平台就可进行产品宣传和产品销售,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有利于企业内部的运转,提高了企业内部运转的灵活性。

2.1.2 销售市场组成的灵活性

微营销通过免费平台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反响,微营销这种营销模式不仅对大型企业有突出的意义,更使微小企业一夜兴起,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宣传门槛,使产品销售和销售市场组成成分更加灵活。

2.1.3 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灵活性

销售者通过社交网络建立关系,跨越了地域空间的界限,更便于消费者进行互动,体现了其关系的灵活性。

2.2 即时性

微营销通过社交网络发布企业动态和产品信息,不仅消息的传播没有界限,而且产品的消息动态可以即时地发布在有参与者的地方,使社交参与者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产品实情,促进其向消费者的角色转变,提高销售额,从而增加企业的收益。

2.3 互利性

微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模式,有着很大的互利性。一方面,销售者可以即时传播消息、售出产品,增大收益和利润;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了解到销售产品,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产品,满足生活需要,实现消费者和销售者之间的互利。

3 微营销的具体实例

微营销的具体实例,这里举两个典型例子,一个是微博营销,另一个是微信营销。

3.1 微博营销

微博主要有热搜榜和粉丝数两个指标。上热搜榜的用户和粉丝数多的用户,发布的信息都会受到很多微博用户的关注。而且明星、作家等知名人士大都开通微博,而他们发布的内容包罗万象,如宣传电影、宣新歌专辑和图书,或者直接宣传自己旗下的销售产品。这种微博用户通过增加粉丝数和关注热度,扩大宣传和销售的影响力,从而形成了微博营销。

3.2 微信营销

微信营销主要是通过朋友圈和公众号来发布产品消息,并进行产品销售。例如,微商通过添加微信好友,增加好友数,从而扩大社交圈子,提高自己产品的影响力。他们的产品既有知名品牌,也有自创品牌的产品,对这些产品进行销售,这便是微信营销。

4 结语

社交网络的大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网络中的微营销如雨后春笋,迅速渗入人们日常生活。通过上文的探究,人们可以对社交网络中的微营销产生一定的新认识。但要看到,虽然目前这种微营销发展势头不错,但在未来依然会面临很多未知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去解决。

参考文献

[1]陈永东.企业微博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网络社交中的礼仪 篇2

如美国计算机协会制定的10 条戒律:

① 不用计算机伤害别人;

② 不干扰别人的计算机;

③ 不窥探别人的文件;

④ 不用计算机进行偷窃;

⑤ 不用计算机作伪证;

⑥ 不使用或复制没有付钱的软件;

⑦ 未经许可不可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

⑧ 不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

⑨ 应考虑所编程序的社会后果;

⑩晼晫应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使用计算机。

国外有些机构还明确规定了被禁止的.网络违规行为,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关于网络伦理的声明指出了6 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的类型:

① 有意的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连的系统;

② 商业性地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

③ 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

④ 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

⑤ 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为;

⑥ 伪造电子邮件信息。

了解网络礼仪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互联网给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所以,应注意上网礼仪。

一、记住人的存在

在网络世界漫游的时候,不要忘记网上还有许多朋友,其中有网络管理人员、网络维护者、网友、“黑客”等。因此,要控制上网时间,尊重其他网友。另外,玩网络游戏时不得作弊。此外,要注意做好保密工作等。

二、网上网下行为一致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遵纪守法,注意用法律及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样,互联网上的道德和法律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也是相同的。因此,在网上交流时,也需要用法律和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入乡随俗

不同的网站、不同的论坛有不同的规则。在某个论坛能做的事情,在另一个论坛可能不易做。例如,在聊天室畅所欲言和在一个新闻论坛发表意见是不同的。最好先观察后才发言,以便了解论坛的气氛和可以接受的行为。

四、尊重他人的时间

别人为你寻找答案需要花费时间和资源。在你提出问题之前,应先花些时间进行搜索和研究。也许同样的问题以前曾提出过多次,现成的答案垂手而得。

五、在网上留个好印象

由于网络交流的匿名性,因此文字成为网民相互之间印象的惟一判断。交流和沟通时,如果对某一方面不熟悉,可以先阅读相关资料。在发帖前应仔细检查语法和用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脏话和挑衅性语言。

六、分享你的知识

除了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外,包括当你提出的问题得到较多的答复,特别是通过电子邮件得到答复后,最好写份总结与大家分享。

七、平心静气地争论

争论是正常现象,但要注意以理服人,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八、尊重他人的隐私

电子邮件是隐私的一部分。如果你熟悉的某人用笔名上网,你未经征得本人同意便将他的真实姓名公开,则不是一种好的行为。再则,当你无意中看到别人打开电脑上的邮件或秘密,更不应该“广播”。

九、不要滥用权利

作为管理员、版主,比其他用户享有更多权利,应珍惜这些权利,而不要滥用特权。

十、宽容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 篇3

关键词 社交网络表现;自我效能感;大学生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ite,简称SNS),专指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它的蓬勃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全球范围的社会现象,各国社交网络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球社交媒体报告》调查称世界范围内已有超过10亿人使用社交网络,占全球网民的70%;美国皮尤媒体研究中心2013年8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72%的美国网民使用社交网络,与2005年的8%相比,8年间的增长幅度巨大;我国也有约一半以上的网民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交网络交流互通(殷乐,2012)。网络的兴起与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个体在互联网中能够接触到日常社交圈之外的信息。另外,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功能日渐强大,社交网络的使用已经突破了电脑的范畴,不断向移动设备和第三方应用的方向扩展。不再局限于电脑,且使用起来更方便快捷等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

在我国,大学生是最大的网络文化参与群体,调查显示,20~29岁网络使用者占全体网民的60.2%。国内目前比较典型的社交网络网站为人人网,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经常访问该网站。可以说,社交网络为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形成提供了全新的环境。我们经常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很多人在现实世界中不得意,在网络上却积攒了极高的人气,达到了对自我肯定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社交网络中活跃的表现将会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具备完成某种特定目标的能力所持有的信心或信念(Bandura,1977)。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里,人们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当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时,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的判断和信念往往对行动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这种对自我能力的认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心理学界,自我效能理论就是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理论,有关的内容也是当今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

迄今为止,虽然先前的研究均涉及社交网络对使用者的影响,但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对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将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结合起来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然而,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相当大,且其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本研究旨在从先前的研究范围拓展开去进行研究,预期社交网络中的表现将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力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被试

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大学的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发放量表100份(男女各5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为100%。

2.2 研究工具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该量表最早的德文版本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完成,开始时共有20个项目,后来改进为10个项目。中文版的GSES最早由张建新和Schwarzer于1995年在香港的一年级大学生中使用,后由王才康等人于2001年翻译修订,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王才康,胡中锋,刘勇,2001)。

GSES只有一个维度,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编制。对每个项目,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评分时分别记为1分、2分、3分和4分。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最终得分越高,表明被测者的自我效能感越高。

2.3 研究程序

在社交网络网站中,用户间互动的方式有很多,但主要包括三种:评论、点赞和分享(转发)。在正式施测前,通过人人网和QQ在线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人人网用户进行了调查,有65%的用户选择评论数作为自己最看重的指标,而点赞数和分享数的选择百分比分别只有18%和17%,所以,本研究最终选择评论数作为社交网络表现的研究指标。

实验正式流程如下:(1)首先对所调查的100名大学生通过加好友后获取主页信息的方式,统计每位学生从2014年3月1日到2014年3月31日一个月时间内发表的所有人人网内容(包括状态、日志和照片)所获得的评论数之和;(2)采用GSES量表进行集体施测,整个测验过程严格按照测验的实施程序规则,施测时间大约5分钟,完成后当场回收量表;(3)最后,采用SPSS 18.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2.4 研究设计

将统计后的评论总数从低到高排列,男女生分别按照28%、44%、28%的比例分成低评论数组、一般评论数组和高评论数组,人数分别为男生14人、22人、14人;女生14人、22人、14人。所以,本次研究为2(性别:男、女)×3(以评论数为指标的社交网络表现分组:低、中、高)的组间设计,因变量为GSES量表得分。

3 研究结果

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100名在校大学生的GSES量表平均得分为2.78(SD=0.32)。可见受测的在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为中偏上水平,但是仍有待提高。

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性别[F(1,94)<0.001,p>0.1]和社交网络表现分组[F(2,94)=0.45,p>0.1]的主效应均不显著,表明这两个因素对于GSES的得分没有影响,但二者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F(2,94)=4.93,p<0.05]。

nlc202309021441

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男生而言,社交网络表现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p>0.05),甚至还出现了评论数越高,GSES得分略微下降的情况;而在女生中,社交网络表现显著影响自我效能感(p<0.05),其中高评论数组的GSES得分明显高于低评论数组(边缘显著,p<0.10)。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非常一致。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组中,评论数与GSES得分的相关非常低(r=-0.02,p>0.05);而女生组中,评论数则与GSES得分呈现高相关(r=0.64,p<0.001),见图1。

图1 性别与社交网络表现分组对GSES分数的影响

4 讨论

前期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最关注的是所发状态的评论数,为了了解这其中的原因,调查过程结束后我们抽访了部分大学生。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分享可能只是别人觉得这条状态有给更多人看的价值,而点赞则很可能是某些被称为“点赞狂人”的“顺手之作”。另外,分享和点赞不能很好地让他们了解到看到该条状态的人的想法。而所发状态下的评论内容能够很好地展现评论者的真实想法,通过被评论与回复评论,用户能够与自己的同学、朋友、亲人甚至是不认识的人交流,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了解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通过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相对于不包含任何具体互动信息的分享和点赞,受访者表示他们更愿意看到评论上“活生生”的文字。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满足了社交需求之后就会开始追求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这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而评论中的互动就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用户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研究结果中我们发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在人人网平台上获得评论数多的女生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分数,而评论数较少的女生具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分数。然而,对男生而言,人人网平台上状态的评论数对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为此,我们对几名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访谈。结果发现,女生更在意外界的看法。当被问到“你怎么看待别人给你的评论”时,女生的回答是:“当然是评论越多越好啦,这说明我人气高嘛!”有的女生表示自己会定期使用电脑网页或者手机客户端上人人网检查自己发的内容是否有人给予评论,并会在看见评论的第一时间回复他人,随后再次开始等待对方的回复。也有女生有时会去回顾自己以前所发的状态,重新浏览当初的评论记录,回忆与同学、朋友和亲人之间的互动。还有的女生表示虽然没有特意去看自己所发的状态是不是有人评论,但是在上人人网看到系统提示有新的评论时还是很高兴的。这种虚拟世界中高人气带来的兴奋感甚至会延伸到现实世界中,提高她们的自信心;而一旦获得的评论数较少,就可能会让女生怀疑自己受欢迎的程度,从而影响女生的自信心。

然而,在对男生的访谈中,他们却表示评论与否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他们不会刻意去看自己的状态有没有获得评论,但是在有评论的时候也会给予回复。总的来说,男生觉得发表状态只是表达自身想法的一种方式,他们并不怎么在乎别人的想法,别人评论与否也不会改变他们发人人状态的频率。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女生相比于男生更加依赖于社交网络上的互动。

社交网络作为一个用户群正在不断扩大的平台,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尤其是校园用户的关注,有的教师甚至将作业、班级相关事宜的消息公布在了人人网上。根据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社交网络表现结合性别因素对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影响,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特点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可以由学校或者教师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组织一些活动或者开发一些应用,适当地引导大学生用户予以关注,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开拓大学生的交友圈,让女生更好地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提高男生在社交网络使用中的积极性。

5 结论

(1)社交网络的大学生用户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上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2)在各种社交网络表现中,大学生最关心的是所发内容的评论数。

(3)社交网络表现会对大学生用户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受到性别因素的制约。女生更在意评论数的多少,而男生则表示无所谓。

参考文献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200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应用心理学,7(1),37—40.

殷乐.(2012). 全球社交网络新态势及文化影响. 新闻与写作,(1),16—18.

Bandura,A.(1977). 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84(2),191—215.

社交网络中的位置隐私保护研究 篇4

位置也是一项非常敏感的信息,除了位置信息本身涉及个人隐私,通过位置信息还可以推测出用户的其它信息。根据爱伦·威斯汀 (Alan Westin) 在《Privacy and Freedom》一书[2]中的定义,隐私是指个人或团体决定何时、在何种程度下、以何种方式把关于自己的信息传达给他人的权利。换句话说,隐私是指用户不想泄露的个人信息。因此,位置隐私保护主要针对上述第一类位置信息,使用时做到既能保护位置信息,又不影响正常的位置服务。

位置信息的不当使用或外泄可能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通过统计用户常去的地方,攻击者可推测用户的私人信息,如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等。又如,知道了用户晚上经常待的地方,攻击者可以推断用户的家庭住址,进而估计用户的收入水平等。另外,如果广告商获知了用户的当前位置,就可以向用户推送与位置相关的广告,可能对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骚扰。随着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位置信息外泄的风险变得更大了,原因在于攻击者从各种渠道可获取的数据更多更广,运用多数据源的交叉比对、协同分析等手段可对个人隐私信息进行更精准细致的推测[3]。

目前,工业界对位置隐私保护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基于规则协议的策略,在访问用户位置前需取得用户的授权。比较好的方法是遵循“最小特权原则”,即服务提供商只会在必要的情况下存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并且不会长期保存用户数据而用于其它非授权的用途。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对服务提供商有足够的信任度,同时也对服务提供商的系统可靠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幸的是,即使是完全遵从安全规范的服务提供商,也无法避免系统性的安全漏洞,用户的个人信息依有可能外泄。另一种做法是移除用户的ID标识信息,对位置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150多万移动用户长达15个月的轨迹数据分析发现,人们的移动模式是非常独特的,只要给出4个独立的位置点,就能识别出95%以上的用户[4]。换言之,对位置数据进行简单的匿名化处理(如去掉ID标识)不足以保护用户的位置隐私。

因此,学术界近年来致力于研究更可靠的位置隐私保护技术,希望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位置等个人信息。该项研究主要面临以下挑战:首先,位置隐私保护是个性化的需求。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隐私保护要求。即使是同一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隐私保护的要求也可能不同。其次,位置隐私保护与位置信息可用性是一对矛盾体。服务提供商需要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来处理与位置相关的服务请求,而这又恰恰是用户希望保护的个人隐私信息。因此,位置隐私保护技术需要在隐私保护与信息可用性之间取得一个很好的平衡。

针对这些挑战,现有的位置隐私保护技术大致分为两类:1)时空匿位(cloaking)技术[5,6,7,8,9,10,11,12]:降低位置信息的时空粒度,根据易受到基于背景知识的攻击,用一个时空区域来表示用户的大概位置。2)零隐私泄露技术[13,14,15,16,17,18]:采用计算密码学的方法,对位置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进而在密文空间内进行相关信息搜索服务的计算。时空匿位技术对位置隐私的保护力度有限,容易受到基于背景知识的攻击,但其计算代价比较低。而零隐私泄露技术的计算代价比较高,但可以做到对位置隐私的完全保护,但降低了位置信息的可用性。

1 时空匿位保护技术

1.1 基于粒度的空间匿位

时空匿位技术允许用户定义可暴露的位置粒度。文献[5~6]着重考虑如何在满足用户隐私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将匿位区域最小化,并没有考虑服务请求的内容。以最近邻查询为例,假设用户想搜索最近的餐馆,但只允许在面积为T的范围内暴露位置。一个简单直接的做法是根据用户当前的位置随机生成一个面积为T并且包含该用户的区域(如图1(a)中黄色框所示)作为匿位区域向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服务器返回该匿位区域内所有可能点的最近邻(g, g1, g2) 给用户,然后用户根据自己的精确位置提炼出真正的结果(g)。

这种方法有两个不足:一是服务器查询处理时间较长,因为需要处理匿位区域内所有可能点的最近邻查询;二是查询结果返回时间较长,因为没有考虑服务请求而随机生成的匿位区域可能导致太多的最近邻结果需要返回,增加了数据传输量。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文献[7]提出利用沃罗诺伊元(Voronoi cell)的概念来生成匿位区域。一个对象的沃罗诺伊元定义为一个多边形区域,在此区域内所有查询点的最近邻都是该对象(如图1(b)所示)。因此,一个匿位区域的最近邻结果就是它们的沃罗诺伊元与该匿位区域相交的对象。这样,对于给定的一个匿位面积T,为了将返回结果的数目最小化,最优的匿位区域应该选取和最少个数沃罗诺伊元相交的区域,比如图1(b)中的匿位区域。另外,既然沃罗诺伊元是潜在的查询点集合,一个更优的方法是直接请求返回对象,比如图1(c)中的g。这意味着用户可能的位置是在g的沃罗诺伊元内,所以g的沃罗诺伊元可以理解为该用户的匿位区域。如果g的沃罗诺伊元面积没有达到匿位面积T,就可以要求返回邻近的更多对象,直到它们的沃罗诺伊元面积之和超过T。为了实现此方法,该文设计了新型的沃罗诺伊元索引,以便用户可以快速有效地选取需要返回的结果,同时又满足空间匿位的粒度要求。此外,对于连续查询中基于用户移动模式的攻击,该文提出移动感知的匿位区域生成方法[8],通过信息熵理论将用户位置的不可推测性最大化。

1.2 位置K匿名

基于粒度的空间匿位技术比较直观,但有可能导致查询隐私的泄漏。假设图2中用户从绿色的匿位区域发出一个内容敏感的匿名查询请求。如果攻击者从其它数据源得知当时只有用户A在该匿位区域内,那么就可以把用户A和该敏感查询关联起来。为了解决此问题,文献[9]最早把K匿名的概念应用到位置隐私保护上,提出了位置K匿名,即一个用户的匿位区域应覆盖至少K-1个其它用户,以至于这K个用户是不可分辨的。在图2中,设K为3,那么用户A的匿位区域可以为红色框包围的区域。这样,即使攻击者知道用户的位置,也无法和匿位区域内3个用户中的某一个关联起来,从而降低了隐私泄漏的风险。不过,在用户密集的地点单独使用位置K匿名生成的匿位区域面积较小(如图2中蓝色的匿位区域)。为了兼顾位置隐私及查询隐私保护,一般要求空间的匿位粒度也要达到一定的阈值。

为了实现位置K匿名,文献[5,6]需要一个可靠的代理服务器来搜集不同用户的位置信息,然后进行匿名及匿位化处理。然而在此过程中,代理服务器可能获知用户的精确位置。为了消除由代理服务器泄漏位置信息带来的风险,文献[10]提出了一个无须用户提供具体位置信息的方案,主要思想是利用用户的邻近信息来生成匿位区域。具体来说,服务器首先获取用户的邻近信息,计算出最优的K用户群组;然后用安全界定的方法动态地产生能覆盖全部K个用户的匿位区域。此外,针对连续查询中基于历史K匿名位置的攻击及位置数据发布中敏感事件的K匿名保护,文献[11,12]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 零隐私泄露的位置保护技术

2.1 近邻检测

鉴于地理位置社交网络的日趋活跃,近邻检测(proximity detection)成为一种基础服务。一般而言,近邻检测要求移动用户向服务器上传明文空间中的位置,后者以此检测两个或多个移动用户是否是近邻,即判断距离是否小于某一阈值。文献[13]提出了一种“grid-and-hashing”的方法,将空间用网格整齐划分为均一的单元(cell),然后把用户所在单元的标识符(ID) 进行不可逆哈希转换后发送给服务器,使得服务器仍然可以进行近邻检测,但无法得知每个用户的具体位置。

然而该项技术的问题是,由于网格的划分是预先指定的,因此存在假阴性的检测结果,即虽然两个移动用户距离很近,但由于被划分到不同的单元中,导致他们上传到服务器的哈希值不同。鉴于此,文献[14]提出了“网格覆盖”技术(如图3所示):通过应用一系列相互交错的网格,使得每个用户有一个对应的哈希向量,如果两个移动用户在某一向量维度上拥有相同的哈希值,则表明他们是近邻。显然,网格的摆放和布局会对减少假阴率产生很大影响。在文献[14]给出了用户位置随机分布模型下的最优网格覆盖方案。通过实验,发现最优布局比随机布局减少了一半的网格需求,例如16个网格在最优布局下可以达到32个网格在随机布局下同等的10%左右的假阴率。

文献[14]研究了在网格覆盖技术下,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哈希值的更新上传问题。传统技术要求用户在离开本单元后立即更新,以保证近邻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然而考虑到很多情况下用户可能与所有需要进行近邻检测的好友都相距甚远,这样的更新策略费时费力,因此文献[14]提出了基于网格层阶的更新策略,将每个用户在当前位置上无须进行更新的范围最大化,最大程度地降低因用户移动带来的更新代价。实验证明,对于一个数万人的地理位置社交网络,该策略可将每检测点(checkpoint)的用户上传开销控制在数百字节范围内。

2.2 零知识地理信息检索

基于位置的信息检索是移动社交网络中最基础的服务之一。用户通过向网络服务器提交自己的位置,来检索与该位置相关的信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这些位置相关的信息已成为服务提供商的无形资产,故而保护它们防止用户恶意攫取也成为重要的问题。一个流行的例子是用于分享各类安全和非安全(例如有钓鱼风险)的Wi-Fi热点共享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提交自己的位置获取附近的该类Wi-Fi热点信息。可是考虑到上述数据隐私的问题,不能仅仅为了保护用户位置隐私而将整个数据库保存在客户端。

文献[15]集中研究了可以同时保护用户位置隐私和数据库隐私的零知识检索算法,即用户无法获取除查询结果外的任何数据,而服务器亦无法得知用户的查询内容:鉴于过去密码学所提出的技术[16,17]由于代价过高而无法直接应用于海量数据,文献[18中整合最新的同态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和有条件不经意传输(conditional oblivious transfer)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树形索引的不经意遍历框架,包括索引、剪枝、预计算等,解决了键值存储下海量数据查询中的双向隐私保护问题。实验证明,与直接应用密码学技术相比,该方法将原本线性的时间和传输复杂度压缩到对数级,从而使得在大数据时代下保护双向隐私成为可能。

3 结束语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 篇5

目前,我国政府机关对社交网络的应用多局限于政务公开与公众服务等方面,在机关内部作为一种工作协助和交流平台的情况较为少见。目前政府机关内部管理中OA与外部网络社交软件互补使用的情况非常普遍,然而,从工作敏感信息保护角度考虑,作为国际互联网的SaaS应用模式也并不适用于政府内部人员工作使用,特别如果互联网和政务网进行了隔离,就更不便。全国改革发展新形势对政府部门的服务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社交网络的存在优势不容忽视,在种种现状要求下,笔者认为企业网络社交技术引入电子政务以优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合作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

3.2应考虑差异问题

由于企业与政府运作模式的差异,我们在借鉴企业网络社交技术的同时应当根据实际加以调整,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3.2.1信息安全

首要关注的就应当是在社交平台中流动的信息的安全性,做好防泄密保护。企业的泄密会对企业自身产生负面影响,而政府机关作为国家机器的特殊性决定其敏感信息泄密将会影响社会秩序,严重的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3.2.2层级管理

应当考虑层级管理与平等交谈的结合尺度。相对企业而言,政府机关的层级管理更清晰、严谨一些,企业社交的“一个面”、全网状式关系结构,在政府内部管理中并不完全适用,而同时我们又应当从同步协作、人文关怀等方面对传统过于层级分明的工作方式加以变革。

3.2.3实现目的

企业运用社交网络是为了加快信息流通、提高协作效率、节约办公成本等从而达到增加自身经济效益的目的`,而政府机关运用社交网络是为了优化内部管理、知识有效累积、工作协同快速、行为有效追溯从而达到更好的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3.3应用实例――“e浙检快信”

该项目是笔者所在单位基于云计算环境和社交网络技术的新一代政务协同工作和信息交流平台应用软件,是企业社交网络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探索。

3.3.1主要内容

为了与政府机关实际工作模式相协调、适应,平台构建时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1)应用系统架构。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私有云平台,开展多租户机制,保证其在应用系统大用户量、大数据量下的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2)信息交流和共享。工作信息即时发布、更新和信息快速、准确和及时的推送;信息有效过滤和汇聚;对信息的分类和识别;通过多种类型的消息即时传送替代邮件传送等方式;防止平台中出现的不良信息。

(3)协同工作。线上协同工作内容扩展、创新;建立个人或部门工作日志,工作安排清晰;按需动态创建协作组,有效汇聚交流信息和控制信息传播范围;多人多人、多组织、跨地域的政务协同工作,协作者能够在线讨论,共享任务的布置、执行、结束,并实现任务状态的实时监控,共享文档资料。

(4)文档的分享和集中管理。使多种格式文档(包括音视频等多媒体文件)能够支持在线浏览;使文档集中存储、分类和版本管理;使文档便于分享;达到文档的权限控制。

(5)人员管理。人员、部门、小组等按照类别和层级进行注册;人员行为记录,提供追溯和管理;安全准入许可和权限设置。

(6)移动终端上的协同工作。多种类型消息、通知、任务状况更新实时推送;使文件双端共享。

(7)其它便捷协同工作应用。自建讨论组、发起投票、发布活动等。

(8)集成第三方应用门户。提供标准开发接口,用HTML5技术定制现有成熟应用,以OA为例,融合多种应用,提升使用性能。

3.3.2效益评估

该项目将对检验检疫的政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起到较好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提升信息化程度,使业务信息化不断深化;引进社交网络、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发挥社交网络与云计算技术优势,提升内部协同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升信息化安全水平,通过集中存放、限定传递范围、严格权限与安全保护等,降低敏感信息传输风险,提供可靠的追溯手段。

4结语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 篇6

关键词 社交网络平台 高职 思想政治教学 应用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06-02

一、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机遇

以当前社交网络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火热程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应用社交网络平台的思路似乎理所当然应运而生,相关的新型教学模式也逐步建构,似乎从最大程度上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具体表现在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通过丰富教育资源,开拓多种教育渠道,加强师生课下交流等形式,巩固了自主型学习的效果,弱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实体课堂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打开了新思路。

(一)丰富了教育资源

思政教育理论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所能利用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应用最多的无非是课本及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件。社交网络平台资源更新迅速,信息获取便捷,利用到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说,借助社交网络平台,我们能够获取更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的实时资讯,能够自我获取法律相关基础知识。譬如通过人人网一类的社交网站,我们能够及时获取全国甚至国外的其他院校关于该课程的一些主流观念和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资源不再仅限于僵死的课堂以及单一的“教—学—教”模式,这也充分体现了发挥自主型学习优势所在。

(二)开拓了教育渠道

充分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即意味着一个学习交流平台的形成。这就开拓了教育渠道,结合理论实体课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能够双管齐下,势必能够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能够打破时空界限,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学习新知识,对于理论实体课堂有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当下大学生对网络社交所带来的较好互动体验乐此不疲,对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热情逐步提升,能够不被传统教学模式所束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另一方面,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在思政教育信息上互通有无。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家长、教师之间良好的交流互动,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社会也可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声,向学生群体科普法律意识,促进法律基础的理论教学效果。

(三)加强了师生互动

自社交网络平台的构建日趋成熟以来,人与人之间的线上沟通交流也日渐增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合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促进师生交流也成为了必然之势。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因为性格原因或是其它现实条件不足而与教师缺乏沟通交流,出现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失范或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察觉的情况,也有因此而出现许多不可挽回的不良事故的发生。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来说,社交网络平台的利用似乎显得尤为重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问题关乎一个学生能否端正品行,避免做出伤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则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显然,师生间融洽频繁的互动存在很大不足。社交网络平台的利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打破了面对面交流可能会出现的尴尬;另一方面,实时交流增强了互动双方的平等性。这最终是有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

(四)实现了自主学习

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实现的自主学习仍然是有教育者介入参与其中的,但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却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声,可以使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分享给受教育者,而最后的学习过程却是由受教育者自主完成的。学生通过与其他同为受教育者的群体交流沟通,资源共享,自主地甄选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地领会众多资源的精髓,甚至自主地评价学习效果。全世界的新闻资讯,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快速传播,并为人们所知。受教育者可以主动接收新知识,而不需要端坐在课堂上听教育者的“喋喋不休”,这无疑是实现自主型学习的良好开端。

二、社交网络平台给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也是科学技术成果之一,社交网络平台亦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因此,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也具有这样的两面性。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滋生了一些新问题。譬如,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影响学生自我学习效果;偏激思想的诱导,致使不少学生树立错误的“三观”,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过分依赖社交网络,影响线下人际交往。

(一)虚假信息的传播

当前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并以铺天盖地之势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自娱自乐的最佳体验,便捷的网络服务节约了时间成本,快节奏的工作导致的生活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信息纷繁复杂,真真假假虚实难辨,影响人们的判断力,轻信网络虚假信息,导致上当受骗。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基于信息真实可靠,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示范的前提,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信息的真实性是及其重要的,这关系到受教育者是否能从社交网络平台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教育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分享给受教育者的教育资源往往也来自网络,即是说,我们很难保证教育资源的分享源是真实可靠的,而这时受教育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的自我教育仅仅得到了便捷的实惠,而本末倒置地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最后效果,这反而无益于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这是社交网络平台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第一个挑战。

(二)偏激思想的诱导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前,我们尚且处于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而当下,网络的发展使得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自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甚至每个人对多元的文化触手可及。因此,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而消极之处也不可忽视。多样的社会思潮通过网络的肆意传播,对意识形态的建立和控制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其中有正能量的弘扬,也充斥着偏激思想的诱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国家人才,思想道德观念必须正确。然而,当前不少媒体为了博眼球,不惜制造噱头,进行虚假报道,曝光未经查证的新闻,放大社会负面形象,传播不良偏激思想。社交网络平台作为媒体发展的基础,往往推动了这些不良思想的快速传播,譬如对拜金主义的大肆宣扬,对社会上道德失范现象过度解读,对违法犯罪案件的歪曲报道等等,都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不少学生在媒体不实报道的诱导下,怀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质疑树立正确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的意义,教材反而成为了他们眼中的“歪理邪说”。这大大削弱了社交网络平台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三)影响线下人际交往

电子科技的迅速崛起是当前社交网络平台能够呈如火如荼之势继续跃进的基础,智能手机从初入大众视野,到现在融入大众生活,社交网络很自然地转变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大学生群体因此而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深,他们享受着线上社交的快感,尝试着一波又一波新潮APP。大多数高校学生在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已然转向线上网络平台,基于自主型学习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是层出不穷,譬如各类小语种学习软件,各类考试软件。此时,若是各类教育课程亦转向社交网络平台线上交流,那么必定会弱化受教育者线下人际交往。生活中不少大学生成为“低头族”“手机党”,课堂之上或是课余的任何时间,都离不开手机。这不仅使得线下活动都以各自玩手机结束,也使得人际交往产生障碍,人际关系日渐疏远,更有甚者因为低头看手机而发生安全事故。这完全背离了应用社交网络平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初衷,因此,在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也要注意线上交流的频率不可过度,不可将人际交往全权付于社交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赵石强,戎辉.社交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SWOT分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04).

[2]叶菁,夏婷婷,余松林.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因应[J].法治与社会,2014,(06).

[3]张妍妍.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浅述[J].青年与社会,2014,(13).

[4]杜朝晖.利用社交网络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5,(1).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自主性学习的社交网络平台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53353)的阶段成果。]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 篇7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兴起, 社交网络用户数量的发展呈现几何数量级的增长。社交网络一词也在网络中广泛传播。而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中坚力量, 任何网络上热传的新事物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的参与, 社交网络在大学生中以极快的速度传播着。学生们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言论、照片、视频等个人信息, 进行互动交流, 形成了极大的个人、群体信息流, 而这些信息流是传统学生工作中想获取却无法获取的。依托于这些信息流, 教师们可以和学生们进行生活、学习上的交流,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这些信息流上进行信息加工, 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 对一些突发事情做出提前预防, 避免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 妥善的使用社交网络进行学生工作是互联网时代老师的一项必修课程。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社交网络在大学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1 社交网络的特点

社交网络作为互联网时代最新兴的媒体,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依托于互联网虚拟化社会的基础上, 它更是将多元化的展示方式发挥到了极致。学生们可以在网络上分享文字、视频、音频、图片、计算机程序等多元化的素材, 更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自己的心情、学习心得、生活感悟等。最令学生们兴奋的是, 信息可以通过一种订阅的方式, 在自己设定的好友圈中, 以网状的方式扩散给圈中的每一个人, 极大的提高了信息流的扩散范围和扩散速度。下面从四个方面阐述社交网络的特点。

1.1 社交的虚拟性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虚拟化社会。人们早期在互联网上交流的方式和传统社会中“看听说闻触”的方式完全不同, 只能通过文字进行匿名交流。由于互联网身份隐藏及开放互联的特点, 人们在网络上交流的心理、想法、行为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许多在实际社会中沉默寡言的人在互联网上却十分健谈, 许多在社会中教养很好的人, 进入互联网却变成了胡乱谩骂的暴民。学生们如果在虚拟社会中停留过久, 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 进而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作为教师, 应当及早注意这些变化,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虚拟社交网络的特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1.2 社交的多元性

一般社会中, 人们受到地域、场所、社会阶层的限制, 其社交圈较为狭隘, 人们往往只和自己的同事、同学有交往。可是在社交网络上, 人们可以和任何阶层、任何年龄、任何地域的人交友, 并且可以与他们进行信息交互。这导致了社会各阶层之间极大的信息交流, 让社交的层面变得更加多元化了。学生们可以和作家、科学家、新闻工作者、工程师等等在社交网络上建立朋友关系, 但是由于网络虚拟性的特点, 这些身份的人群发布的消息却不得不打上一些问号, 即学生们不能完全相信他们发布的信息, 这就是社交多元性的另一重特点。学生们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同时, 必须学会如何筛选和鉴别这些信息, 而教师们应当在社交网络中充当过滤网的角色, 帮助学生们过滤垃圾信息, 留下有价值的信息。

1.3 社交的自由性

由于社交网络的虚拟性和多元性, 学生们在其中能获得相比现实社会中更大的自由度。学生们可以在社交网络中随意的发言, 查看各自想看的信息, 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聊天。没有任何组织对其进行言论控制、内容审查。可想而知, 在这种自由度下, 学生们会接触到许多虚假甚至负面的信息。而教师们需要帮助学生适当的控制自由度, 不要去随心所欲的尝试各种社交网络上新奇的事物, 防止他们误入歧途。

1.4 社交的网络性

社交网络最大的特性就是它在拓扑学上的改变。以往人们的交流方式往往是点对点, 即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沟通;或点对面, 个人与群体的沟通。这些沟通方式受到地域、阶层、时间的限制, 沟通上会有许多障碍。可社交网络是一种即时的、订阅式的、群体对群体的沟通, 并且他们的沟通情况是可以被计算机记录的。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的限制, 并且信息交换历史可以被记录。这不仅是传统信件沟通方式的发展和延伸, 更是对传统沟通渠道的极大扩展。人们可以实时的了解自己关注人的信息, 并且与其进行信息交互, 同时可以向自己的朋友分享该信息。正是由于这种网络性的模型, 社交网络才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才会在全世界快速的普及开来。

2 学生工作的特点

学生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尤其是近几年高校学生事件频发, 学生工作也被各方广泛关注, 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们也是煞费苦心。如何让学生们安全、有价值的度过四年大学时光是辅导员们工作的核心。学生工作基本具有以下几点属性:琐碎性、时效性、多元性、稳定性。

学生工作是十分繁琐的, 辅导员们需要帮助学生们解决日常生活的一切问题, 学习、选课、组织活动甚至还要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 这些看似是小事, 实则可能是重大问题的隐患, 所以说学生工作无小事。这需要辅导员们付出大量的心血、时间, 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学生的需求往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所以辅导员们晚上还需要在学校值班, 以解决学生的应急需求。现在高校的学生往往来自于五湖四海、社会各个阶层, 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因此, 辅导员们在工作时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 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不能使用单一手段应对。即便是在寝室和睦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上, 辅导员也需要根据寝室成员的特点进行人员调整, 避免学生发生冲突矛盾, 进而引发严重问题。更重要的特点是稳定性。辅导员们所做工作的目的就是维护学生群体的稳定性, 保证他们能专心的学习, 平安的生活, 顺利的毕业, 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误入歧途。由于近年来学生中发生多起令人遗憾的事情, 所以辅导员们在维持学生群体的稳定上需要更加的费心, 提高对学生工作以及学生群体的认识, 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3 社交网络时代学生工作的建议

社交网络时代对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她们需要结合虚拟化社交网络的特点, 对学生工作进行一个全新的认识。她们必须认识到在这个新的时代中, 学生工作会发生一些怎样的变化。对此, 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以期帮助辅导员们更好的做好社交网络时代的学生工作。

3.1 社交网络的自由性、多元性与学生工作的多元性相结合

上文已经提到了社交网络具有自由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同时, 学生群体也有多元性的特点。因此, 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运用。由于社交网络时代的不可逆性, 辅导员们只能引导学生们正确的认识社交网络的特点。因此, 辅导员们可以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划分, 将不同类型的网络人群、信息引导向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 引导、帮助学生们与其感兴趣的人群接触。同时, 要做好信息防护措施, 帮助学生们正确分辨虚假信息和不法分子, 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虚拟社会的现状。更进一步, 可以组织线下活动, 将学生阶层中相同群体的人群组织起来进行交流, 更好地促进学生们在学习、兴趣、生活等多方面的发展。

3.2 社交网络的网络性与学生工作的琐碎性、及时性相结合

由于学生工作的琐碎性和及时性的要求, 辅导员们可以结合社交网络的网络性与实时性的特点, 将学生们在社交网络上组织成社区群体。依托于社交网络产品, 利用自己的琐碎时间, 实时的为学生们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高了辅导员们的时间利用率, 解放了辅导员坐班的束缚;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体验性, 他们可以更方便、更随意的联系到辅导员。由于平时在社交网络上的接触很多, 学生们也把辅导员作为了自己中的一员, 能更好的进行沟通交流。并且, 由于社交网络的数据会被记录下来, 之后在发生问题时, 能够作为证据进行提取, 可保障教师、学生、学校的多方权益。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技术快速的诞生, 学生们作为时代的弄潮儿, 总是最先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因此, 学生工作的特点总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应对学生们的要求, 还要不断了解新时代下学生们心理、需求等多方面的变化。因此, 本文总结了社交网络这一新兴事物对学生工作的影响, 希望能帮助辅导员们提高工作水平, 提高学生群体的安定性。

参考文献

[1]吴昊.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高校辅导员博客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3.

[2]刘正.辅导员SNS网络平台构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1.

[3]朱冬香, 蔡瑞龙, 韩伟莎.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应对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11) :93-96.

[4]何艳.浅谈如何利用网络做好高校学生工作[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0, (01) :116.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 篇8

本文以Researchg Gate、Google Scholar、百度学术和Research ID四大学术社交网络平台为例, 研究这四大学术平台的功能和应用情况, 并以2015年国家杰出青年 (以下简称杰青) 为研究对象, 介绍其在平台中的使用现状, 进一步了解学术平台在科技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

1 四大学术社交网络平台简介

Google Scholar简称GS, 是谷歌于2004年11月发布的免费搜索平台, 到2006年扩展到中文学术领域。谷歌推出GS, 旨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为全球用户提供可广泛获取学术文献的简便方法[5]。该平台文献收录覆盖范围广泛, 支持数十种语言, 充分体现了传统搜索平台的实力。

Researcher ID由汤森路透于2008年1月正式推出, 是一个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的学术平台。用户不能自动在该平台上传学术成果, 需要在Web of Science中批量同步WOS账户下的论文到Researcher ID平台中。该平台提供了论文推荐、Tweeters和Mendeley访问人数记录、论文下载功能, 还提供了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功能。

Research Gate创建于2008年5月, 是一个为全球科研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社交网络平台。其能够向用户反馈学术论文被浏览、下载和引用的信息, 并向用户推送与其研究领域相近的作者和研究成果, 在全世界范围内构建了一个基于用户学术背景的学科联系网络[6], 是一个新兴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

2014年6月, 为了更好的满足中国学者对于中文文献的需求, 百度公司推出了百度学术[7], 免费提供海量中英文学术文献搜索服务, 展现合作学者、合作机构的信息, 以及收入文章的来源与数量信息。并为用户提供管理学术成果, 实时追踪科研动态, 添加感兴趣领域, 订阅获取相关研究领域论文的服务。

Google Scholar和百度学术主要偏向于学术文章的搜索和使用, Research Gate更偏向于社交网络的交流和学习, Researcher ID主要为用户提供了认证和文献计量指标分析的功能。四大学术平台的优缺点对比见表1。

2 学术社交网络平台指标对比分析

当前, 采用文献计量指标对科研工作人员进行定量评价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因为文献计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 能够对研究人员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因此各大学术平台也相应提出了发展相对成熟的各项学术指标。学术平台不同, 提供的指标也存在差异, 并且平台提供的指标都是基于其所在的平台收录情况计算的。现归纳总结了各平台提供的计量指标如表2。其中“√”号表示学术平台拥有该项指标。由下表知, 四个学术平台都提供了发文数量、被引频次和h指数三个指标值。其中Research Gate中的h指数要通过该平台中的Scores才能获取, 另外, 该平台还提供了排除自引后的h指数。

百度学术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基于该平台计算的g指数;Google率先提出了i10指数, i10指数表示作者发表文章的被引次数在10次以上的文章篇数。此外, Google Scholar平台还给出了近5年来的指标统计结果;Research ID平台单独提供的指数为篇均被引和被引用的论文数;Research Gate平台特有的指数为Reads、RG Score、Following和Followers。Reads表示科研人员的论文被关注的程度, 它综合计算了论文被阅读的次数和被下载的次数, 在Research Gate中, 通过Stats可以清楚的查看每天或每周的Reads。RG Score指标根据学者的研究被其他同行接受的程度计算学术声誉, 该指标的计算方法没有被公开, 但它考虑的是学者上传的文章被谁访问和下载了[8]。Following指作者关注的Research Gate用户的数量, Followers表示关注该作者的Research Gate用户数量。从指标上看, 除Research Gate外, 其他平台还是偏于传统计量。但百度学术添加了追踪最新科研动态, 订阅感兴趣领域文章的功能, 只是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社交化计量指标。

每个平台提供的指标都有共同点和各自特点,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 各种学术平台不断兴起, 提供的功能也日益丰富, 除提供传统的学术计量指标外还增加了很多新兴的指标, 如Research Gate提供的Reads指标、Following指标和Followers指标等。这些指标的产生促进了新一代计量指标的发展, 也不断促使传统学术平台的社交网络化发展, 为科技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案例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学术平台在科研人员中的使用情况, 本文以杰青为研究对象, 对其在学术平台中的使用进行研究。杰青即国家杰出青年,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实施, 是我国国家层面第一个面向4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学工作者的专项基金[9]。自设立以来, 已有20余年的历史, 培养了一批批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 带动了我国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 在学术界有着较高威望。本文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上选取了2015年的200位杰青获得者进行分析, 通过姓名字段和机构字段在各学术平台中进行检索, 采集其在学术平台中的文献计量指标信息, 以了解各学术平台在较年轻的科研人员中的使用现状。

3.1 杰青在学术平台中的整体覆盖程度研究

由图1可以看出, 杰青使用百度学术的比例最高, 使用Researcher ID的最低。可见, 百度学术在杰青中的认知度和普及度非常高。Google Scholar在科研人员中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但其服务器从国内撤离后, 访问受到限制, 因此, 国内科研人员对其的使用受到影响。Research Gate当前也得到了科研人员的普遍认可, 在杰青中的使用比例排名第二, 但与百度学术平台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

进一步分析杰青在四个学术平台中使用个数占比知, 杰青使用1个学术平台和同时使用2个学术平台的比例相当, 均在32%左右, 同时使用3个学术平台和4个学术平台的杰青较少, 占比9%左右。有18位杰青没有使用任何平台, 占比9%。可见, 绝大多数杰青都会选择使用学术平台进行学术交流, 并且有一半以上的杰青会选择1个或2个学术平台进行使用。

由表3可知, 使用1个学术平台的64位杰青中, 有48人选择使用百度学术平台, 9人选择使用research Gate平台, 4人选择使用Researcher ID平台, 3人选择使用Google Scholar学术平台;使用2个学术平台的65位杰青中, 有34位杰青同时使用百度学术平台和Research Gate平台, 有15位杰青同时使用百度学术平台和Google Scholar平台, 同时使用其它两个平台的人数较少。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只有9%的杰青没有选择上述任何学术平台, 并且在这4个学术平台中, 使用最广泛的是百度学术, 其次是Research Gate;选择使用学术平台的杰青中, 使用1到2个平台的杰青人数最多, 且使用1个学术平台的杰青中, 75%的杰青选择百度学术作为学术交流平台, 在使用2个学术平台的杰青中, 较多的杰青选择同时使用百度学术和Research Gate, 其次是选择同时使用百度学术和Google Scholar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因此在杰青中, 百度学术和Research Gate的使用要大于Google Scholar和Researcher ID的使用。

3.2 不同学部杰青在学术平台中的使用覆盖度研究

国家杰出青年, 按研究领域的不同, 分为8个学部:数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地球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和管理科学部。各学部杰青对于学术平台的使用覆盖程度也有所差异, 如图2。图中的百分比表示各学部杰青在每个平台中的使用人数占该学部总人数的比例。因为各学部的人数不同, 因此本文采用杰青的使用比例进行比较。

由图2可以看出, 就平台而言, 百度学术平台在各个学部中的使用覆盖度都要高于其他平台。就学部而言, 信息学部在百度平台中的使用比例要高于其他学部;地球学部在Research Gate和Google Scholar中的使用比例要高于其他学部;数理科学部在Researcher ID中的使用比例要高于其他学部。医学科学部除在Research Gate中的使用比例较高外, 在其他平台中的使用比例都偏低。生命科学部在所有平台中的使用比例几乎都小于其他学部。工程材料学部, 化学科学部和管理科学部杰青在各平台中的使用覆盖度均处于中等水平。

3.3 各学术平台文章收录情况分析

由上文知, 平台收录的论文数量和论文的被引频次是4个学术平台均直观拥有的学术指标。为了更好地比较不同学术平台的论文收录情况, 我们以200位杰青为检索对象, 获取其在学术平台中的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频次两项指标值, 由于各平台的使用对象不同, 使用人数也有较大差异, 因此采用每个学术平台的人均发文数量和人均被引频次进行比较得出图3。

虽然选择使用Google Scholar的杰青不如选择使用百度学术和Research Gate平台的人数基数大, 但Google Scholar平台人均收录的文章数量最多, 论文的被引用频次也居为榜首, 其收录范围之广泛, 被引之频繁可见一斑。百度学术和Researcher ID人均收录数量差距不大, 但是Researcher ID的人均被引要远远高于百度学术, 因为Researcher ID的论文主要源于WOS平台, 因此论文质量得到了保障, 被引也较为频繁。百度学术平台被引较少, 可见其知名度虽然很高, 但还未成为科研人员权威的学术平台。Research Gate人均收录数量和人均被引都偏低, 其还有待扩展收入范围, 并有待进一步在科研人员中推广使用。

4 结论

通过社交网络学术平台进行科技传播在学术界已得到普遍认可, 学术平台的发展已蔚然成风, 本文选取的这四大平台是用户知名度比较高且使用较为广泛的平台。通过分析发现, Google Scholar充分体现了传统搜索平台的实力, 文献来源众多, 类型丰富, 存在很高的应用价值, 但其退出中国市场后, 在大陆范围内的使用有所下降, 不如百度学术使用广泛, 但仍不能影响其文献的收入与引用情况。百度学术作为中国排名第一的搜索引擎百度旗下的新服务, 对于中文文献的支持具有先天的优势, 并且容纳了国内用户最为关注的8种期刊索引和核心目录的收录情况[10]。数据来源广泛, 对于中文期刊文献的覆盖率要远远高于Google Scholar。但其权威性还有待商榷, 因为平台的被引情况不甚乐观。Research Gate上线比较早, 主要收录外文文献, 因此在中国用户中的使用没有拓展开来, 但其近年来在中国用户中的知名度日益提升, 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学术交流平台, 也体现了学术平台从传统搜索到文献计量再到社交网络计量的发展方向。Researcher ID是基于WOS用户认证的学术平台, 因此主要收录外文文献, 使用范围不广, 但收录文献的影响力较高。

以上学术平台在在不同学部科研人员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使用, 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对网络环境下的科技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为学术平台开发者提供了借鉴。未来的学术平台应进一步完善数据库, 拓展文献类型, 增加网页容量, 更多的提供社区化的学术交流, 从而在促进科技传播的道路上站稳脚跟, 走得更远。

摘要:本文以Research Gate、Google Scholar、百度学术和Research ID学术社交网络平台为例, 通过研究其提供的学术功能和学术指标介绍其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并选用杰青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证分析, 研究科研人员的学术平台使用情况, 以深入了解平台之间的差异与特点, 从而为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取学术平台进行科技传播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社交网络平台,科技传播,学术指标

参考文献

[1]Oison G M, Zimmerman A, Bos N.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on the Internet[M].MIT Press, Cambridge, 2008:1-12.

[2]BOYD D M, ELLISON N B.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8, 13 (1) :210-230.

[3]Martín-Martín A, Orduna-Malea E, Delgado LópezCózar E.The role of ego in academic profile services:Comparing Google Scholar, Research Gate, Mendeley, and Researcher ID[J].Researchgate, Mendeley, and Researcherid (March 4, 2016) , 2016.

[4]周义刚.学术社交网络:改变我们的科研方式[J].数字图书馆, 2014.

[5]刘敏.中英文学术搜索引擎的对比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4 (24) :29-35.

[6]CRAWFORD M.Biologists using social-networking sites to boost collaboration[J].Bioscience, 2011, 61 (9) :736.

[7]百度学术搜索[EB/OL].[2015-04-10].http://baike.baidu.com/view/5844732.htm.

[8]Martín-Martín A, Orduna-Malea E, Ayllón J M, et al.The counting house:measuring those who count.Presence of Bibliometrics, Scientometrics, Informetrics, Webometrics and Altmetrics in the Google Scholar Citations, Researcher ID, Research Gate, Mendeley&Twitter[J].ar Xiv preprint ar Xiv:1602.02412, 2016.

[9]苗艳荣, 刘合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文献计量指标实证分析[J].情报探索, 2015 (12) :62-66.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 篇9

校友是学校最富饶的人才资源。目前的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友的管理, 研究国内校友会的发展及校友管理不难发现, 现在的学校与校友之间存在很多的问题。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 用什么技术来连接学校和校友, 维系难得的校友情感, 开发利用好校友资源是我们研究的一大课题。

社交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 在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交网络可以提供用户之间多种的互动, 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 实现个人数据处理, 个人社会关系管理, 可信的商业信息共享, 也可以安全地与信任的人群分享自己的信息和知识, 利用信任关系拓展自己的社会性网络, 达成更加有价值的沟通和协作。最终, 人们的社会性资本完成累积。社交网络蕴涵着巨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将社交网络应用于校友将开创校友管理的新纪元。

1 中美校友会发展现状

1.1 美国大学校友会发展现状

分析中美两国校友会的发展,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条件、宏观制度政策、高等教育发展背景的不同, 将美国大学校友管理模式完全照搬到中国大学来, 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对美国大学校友管理的研究, 他们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还是能带给我国大学校友管理一点启示的。第一, 美国有捐赠的传统, 但真正促使美国大学校友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大学与校友的互利互惠, 这一点需时刻注意。第二, 注重校友工作的平等性、一致性, 不仅关注知名校友, 更应该调动最广大校友的热情。第三, 为校友服务应该多形式化, 专门化、专业化的校友工作团队是必须的。第四, 校友捐赠以校友基金会的形式专业运营, 这一工作也需要由专业团队来实现。第五, 重视互联网技术在校友管理平台上的运用, 社交网络的作用巨大[1]。

很多美国大学在学校主页上, “校友网”点击选项都在醒目位置, 校友点击链接后, 通过浏览、登陆校友网页, 可以更改自己的最新信息, 比如联系方式和工作信息;可以了解许多校友活动信息;可以在线捐赠;可以在线报名参加学校旅游项目或研讨会;可以在线观看学校专为校友提供的视频继续教育教程;可以在线申请校友卡或校友信用卡, 只需在线填写信息, 经审核后, 几个工作日后便可以收到申请的校友卡或者信用卡, 即使是在线捐赠或者报名一些有偿服务也可以在网上在线付款以完成报名或捐赠程序, 所有功能都实现了足不出户。既方便了校友, 又节省了校友管理人力物力, 可谓一举多得。

美国大学还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形成了强大的校友关系网络。通过校友关系网, 校友不仅为学校吸引优秀生源, 还为在校学生提供各种实习机会, 为毕业生提供各类就业机会。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还包括校友信息数据库, 一旦学校拥有了资料齐全的校友信息数据库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也就拥有了一个校友管理尤其是校友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良好起点, 对学校校友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2 国内校友管理现状

我国开展高校校友管理已有20余年的历史。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加上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由国家统一包办, 学校自主权较小, 我国高校几乎没有意识到要发挥校友的作用, 校友管理也并未得到重视。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 一些高校开始恢复校友管理, 但也仅仅局限于开展一些联谊活动, 展示校友风采等。90年代以来, 随着高等学校的自主权逐步扩大, 市场竞争逐渐加剧, 高校开始寻求外界力量以缓解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经费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了发挥校友作用的重要性, 许多高校纷纷成立了校友会, 在团结校友、增强母校凝聚力、支持母校发展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即使如此, 我国校友管理和美国大学校友管理相比, 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主要表现为:高校校友会开展活动的历史短、目的认识不足;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良好的网络工作平台;缺少专职校友管理人员;经费不足且来源单一等等[2]。

目前我国大学校友管理开展的重点为联络校友感情和开发校友资源, 在很大程度上还偏重于为学校发展服务, 很多学校还停留在“一份刊物、一个网站、一张联络表”上, 有些学校每到筹备校庆时才开始重视校友管理, 过了校庆活动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2 社交网络及其作用

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 BBS把网络社交推进了一步, 从单纯的点对点交流推进到了点对面交流。即时通信 (IM) 和博客 (Blog) 更像是前面两个社交工具的升级版[3]。

2.1 社交网络的概念及作用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简称SNS) , 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在线社区。这类服务往往是基于互联网, 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交互通路, 如电子邮件、实时消息服务等[4]。多数社交网络会提供多种让用户交互起来的方式, 如聊天、寄信、影音、文件分享、博客、讨论组群等。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它是指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关系的集合。也可以说, 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点 (社会行动者) 和各点之间的连线 (行动者之间关系) 组成的集合。其中, 行动者 (人与人、群组) 和关系是两个关键词, 这两个词都是将人的社会化及社会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当作核心。作为一个社会化网络平台, 社交网络目的是为了“节约社交时间和物质成本, 获取高速、有效的信息”, 它依靠特定的功能诉求, 把特定的用户群体聚集在这个平台之上, 实现社会关系在网络上的虚拟延伸, 使时间、空间差异等因素不再成为交往障碍。

社交网络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概念化阶段、结交陌生人阶段、娱乐化阶段、社交图阶段。整个发展过程是循着人们逐渐将线下生活的更完整的信息流转移到线上进行低成本管理, 这让虚拟社交越来越与现实世界的社交出现交叉。如果说电子邮件时代, 网络仅仅可以满足人们5%的社交需求, 那么今天丰富的社交网络已经把这个数字至少提升了10倍, 除了接触型的社交行为, 或者说是接触型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之外, 网络社交已经开始承担大部分传统社交的作用。实际上, 非接触型的社交原本就占据了人类社交的80%以上, 这意味着网络社交对传统世界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网络社交不仅仅是新潮的商业模式, 从历史维度来看, 它更是一个推动互联网向现实世界无限靠近的关键力量。目前, 社交网络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 互联网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 社交网络使得互联网从研究部门、学校、政府、商业应用平台扩展成一个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

2.2 社交网络在校友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

校友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有交流的愿望, 有社交的需求, 这个群体相对单纯, 素养较高, 关系牢固, 充满友谊和温情。把这种关系构建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中, 其凝聚力将是巨大的。

2010年2月,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网站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刊登了《5 Colleges That Inspire Alumni Giving, and How They Do It (五个学院鼓励校友捐赠, 他们是怎么做的) 》一文, 以五个院校为例, 讲述了美国院校如何面对低迷的经济, 想方设法做好校友筹集资金的工作, 积极提高校友捐赠率。其中, 米德尔伯里学院 (Middlebury College) :利用Twitter和Facebook。该校去年捐赠超过了100万美元。2009年, 学校共有校友25000名, 学校的预定捐赠率为60%, 在还有一个月就到截止日前, 捐赠率才达到39%, 这个时候校友办公室利用网络媒体, 在Facebook上建立群组, 消息越传越广, 在最后六小时里, 学院收到超过900份捐赠, 最后一分钟的时候, 学校终于达到了捐赠率的预期目标。贝内特女子学院 (Bennett College for Women) :告诉校友你的捐赠可以做什么。去年, 1/3的校友捐款给这所黑人女子学院, 来自校长的电子邮件一月两次, 讲述了学生奖学金和校园发展所需要的支持, 都会对校友的捐赠表示感谢。学校负责人说校友对学校的请求表示理解, 纷纷解囊,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奖学金基金以吸引校友捐赠, 从而提高了校友捐赠率。

3 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校友会平台建设

在国内校友网做得较好的有浙江大学, 其建设理念充分体现了“我为校友、校友为我”的理念, 其社交网络已深入应用于校友网建设, 其基本功能和服务有:

校友卡, 校友毕业时可自动把校园一卡通转为校友卡, 离校学生可再次返校使用, 提供学校图书馆、体育场馆、档案查询、停车门禁、住宿餐饮等服务;

校友专属信用卡, 每次刷卡都是对学校的支持, 低利息, 免年费等;校友卡及信用卡可在线提交申请, 做到足不出户, 方便快捷;

校友在线社区, 以IM及Blog功能为主, 在校的校友可以以此交友, 记录大学生生活点滴, 毕业在外校友可以记录创业及生活经历;提供校友名录功能, 在线寻找昔日校友, 及时更新个人信息以便于他人可以找到你;提供在线捐赠、活动浏览、志愿者报名、旅行信息及报名、校友最新信息、在线更改个人信息等功能;

校友职业网络, 是一个密码保护的在线数据库, 让校友自愿为校友和在校学生提供工作面试信息;

电子邮件转发, 免费将学校电子邮箱的邮件自动转发到校友目前使用的邮箱;

校友保险计划, 提供多种针对校友、教职工、学生以及家属的优质保险;

校友俱乐部, 开发餐厅住宿资源并为校友提供优惠。

同时, 校友刊物, 里面不仅有校情校史, 更多的应该是校友的介绍和最新信息, 这些普通校友的普通信息, 使校友刊物真正成为“校友家园”, 起到把校友凝聚起来的作用[5]。

具体实施校友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与学校的校友文化关系紧密, 需要长期经营。在学校期间培养校友意识, 建设校友社交网络, 提供沟通校友的平台, 不受时空限制, 校友在校时可用平台进行记录与学习, 交友与沟通, 离校后仍可使用平台, 记录工作及创业, 作为学校的一种精神财富, 也体现了学校的人文资源。使用社交网络, 也能体现校友在关注母校发展中是平等的, 一视同仁。在目前我国校友管理缺乏人员和资金的情况下, 利用社交网络提供服务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束语

应该说, 中国的校友管理发展是具有一定基础的, 随着高校扩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继毕业, 成为了毕业校友。同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校友具备了给学校捐赠、为学校发展出力的能力。把校友管理当作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是时代的需要;全方位服务校友是校友管理走向理性的必然趋势;切实提高办学质量是校友回报母校的基础;强大的工作人员队伍及充足的志愿者是校友管理工作开展的保证;给予校友适当的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有助于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社交网络的充分利用和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加快校友管理工作开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宓佳.美国大学校友管理研究[M]].上海师范大学, 2010.

[2]孙燕群.浅谈中美大学校友会发展的比较研究[J].集体经济, 2011 (21) :122-123.

[3]张升平.基于Web2.0的高校数字校园建设[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7 (2) :145-148.

[4]何璐.我国SNS社交网络的发展与人们交往方式的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 2011.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 篇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开展, 诞生了社交网络这一新兴事物。社交网络也称为社交网络服务, 英译为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 。社交网络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社会关系网。社交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 建立了庞大的交际网络, 信息从单对单的传播, 发展到单对多、多对多、多对单等新型传播模式, 大量新兴的信息媒介载体随之不断涌现, 极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模式。社交网络改变了以往内容至上的理念, 而是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发布、查询信息, 用户需求是社交网络的核心。如:国内早前出现的电子布告栏 (BBS) 、博客 (Blog) 、人人网、开心网……到现在普遍流行的微博、微信……;还有国外的My Space、facebook等社交网站。

2. 图书馆应用社交网络展开服务的必要性

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中心,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交网络发展的影响。但社交网络的深入人心不仅不会影响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生机。现在人们利用社交网络中的新兴媒介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地获取所需信息, 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对信息进行筛选、对比。社交网络的应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 让读者通过网站随时访问图书馆, 消除以往阻碍交流的隔膜;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参考咨询, 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读者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从而知晓读者的需求, 改善工作中的不足, 而且也调动了读者参与图书馆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读者还可以与图书馆、出版商之间进行零距离的交流, 通过留言板表达自己对图书的喜好, 图书馆与出版商之间可以据此调整购书类别, 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提高馆内图书的借阅率。

社交网络在图书馆的应用丰富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模式, 是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助力。图书馆要想加强与读者的紧密联系, 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势必要利用好社交网络这一媒介工具, 根据它的模式和相关理念, 搭建起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创新自己的服务模式, 为读者提供定制化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3. 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展开服务的方式

3.1 建立符合本馆特色的数字移动图书馆

让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到图书馆的优质服务, 一直都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追求的目标。随着我国手机、个人电脑用户的激增和3G、4G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 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接受图书馆的相应服务, 是图书馆服务工作未来发展的趋势。图书馆可以依托集成的海量信息资源与云服务共享体系, 对馆内外的中外文图书、学术论文、期刊杂志、报纸等各类文献进行整合, 建立符合本馆特色的数字移动图书馆, 为用户提供自助借阅管理、资源搜索和信息服务定制的一站式服务, 让用户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实现信息资源的搜索导航和全文获取服务。为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数字移动图书馆还可以以短信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手机、电脑用户提供最新的书讯和好书排行榜, 同时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来构建自己的个性化服务平台, 例如“我的图书馆”、“我的好书单”、“我的收藏夹”等。

3.2 通过社交软件建立书友会和讨论区

社交网站上有共同爱好兴趣的用户往往会集结在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热门话题, 从而使用户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形成自己的好友圈。图书馆可以把社交网络的这一特点应用到创新读者服务工作中来。微信、微博和QQ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社交软件, 图书馆可以通过在微信上设立群组或者公众号;在微博上设立官博、讨论板块;在QQ上成立读者群等方式建立书友会和讨论区, 把读者们都聚集到一起, 每天设定不同的讨论主题, 让他们针对馆内的图书信息资源和服务工作进行自由讨论、建言献策, 激发读者不断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率, 并且可以在世界读书日、读者服务月时组织读者进行一些线下活动, 分享读书心得, 促进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同时图书馆也可以从中听取、收集读者建议, 解答读者疑惑, 并有的放矢地改进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

结语

目前, 社交网络的应用已经普遍化, 并且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图书馆在面对这一趋势时, 应该考量的是如何将其为己所用。社交网络的这一独特优势对未来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通过社交网络读者可以更加便捷充分地获取所需的图书信息资源, 而图书馆也可以借由社交网络为读者提供更加细致专业的服务, 并使服务水平趋于完善。总之,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 以读者沟通为桥梁、以知识服务为导向、以读者阅读需求为核心的的新型社交网络信息化服务模式必将成为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圣韬, 崔旭峰, 涂二伟.基于社交网络的图书馆应用服务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 (25) .

[2]叶莎莎.社交网络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探讨[J].图书馆论坛, 2012, (4) .

上一篇:动物习语西方文化下一篇:食品安全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