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建设

2024-07-01

独立学院建设(精选十篇)

独立学院建设 篇1

学风与教风联系紧密, 优良学风的形成, 必须依赖于优良教风的导向作用, 要通过学生的自觉行动来实现。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 很大程度上受教育环境的影响, 它是通过教风和管理直接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影响。良好的教风建设, 对于独立学院的学风有着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 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目前独立学院情况看, 学风建设总体比较薄弱, 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文化基础相对较差, 学习动力不足。

独立学院在本科第三批次招生, 从近几年来独立学院的招生情况来看, 与一批本科和二批本科在录取分线上有巨大差距。以辽宁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类招生为例, 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520分, 二批本科录取分数线452分, 三批本科 (独立学院) 录取分数线390分, 独立学院与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相差130分, 与二批本科分数线相差68分,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韧性等方面与其他高校学生的差距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客观存在, 这成为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瓶颈。

2. 学习目的不明确, 态度不端正。

独立学院的学生中很多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他们当中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感觉不到社会的强烈竞争和就业压力, 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这对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 自控能力较差, 缺少钻研的精神。

独立学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读高中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在进入大学后, 自我管控能力薄弱, 自学意识不强, 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习中经常迟到旷课, 对所选专业和所学课程根本不感兴趣, 缺少钻研精神, 这些行为严重地影响和破坏了校园学习风气。

4. 部分教师工作热情不高, 责任心不强。

独立学院由于自身具有特殊性, 所教授课程大多由承办的院系承担, 部分教师缺乏责任感, 对学生缺乏爱心, 把教学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 满足于现状;也有些教师不努力钻研业务, 个别独立学院教师年轻化, 甚至把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年轻教师的试验田, 导致恶性循环。

三、夯实独立学院教风基础, 提高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加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要重视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独立学院应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便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引导新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的主攻方向进行初步的选择和设计。

2. 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

加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重点强化管理在学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独立学院应严格加强考勤管理, 加强课堂考勤的检查力度, 杜绝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现象, 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处理。

3. 抓好独立学院教风的制度建设。

为了改善独立学院教师存在的问题, 院领导要不断完善教师行为规范、教学运行程序、教学督导等制度和办法。院各级领导应深人课堂听课, 了解教师与学生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还应定期召开专题教学研讨会进行研究, 保证通过教风改革, 促进学风建设的顺利开展。

4. 提高教师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关键是教风, 而建设优良教风, 要靠培养优秀的教师。因此, 教师要以身作则, 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自身责任意识, 加强工作积极性, 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独立学院应在教师中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 为形成良好的教风奠定基础, 发挥教师在良好学风形成中的主导作用。

5. 加强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课堂、宿舍及学生活动中, 与学生近距离沟通, 及时掌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加以解决。同时,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来影响学生, 言传身教。班主任要在学风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 做好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使学生自觉的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6. 形成教风、学风良性互动。

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独立学院整个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抓学风首先要重视教风建设, 而好的教风必将促成刻苦勤奋、求真务实的良好学风的培育。教风是保证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基础, 引领学院学风的形成, 是独立学院校风的支撑点。没有好的教风, 不可能有好的学风, 也就难以形成优良的校风。因此, 对于新时期的独立学院来说, 以教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 以学风建设促进教风建设, 是学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蔡炎斌.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高校管理, 2005 (01) .

[2]何凌霄.浅议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

[3]德铁婴.教风和学风建设是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7 (11) .

[4]王丽辉等.独立学院学风调查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05) .

独立学院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篇2

独立学院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建设生态文明高校,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指出独立学院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结合其自身发展的实际,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开展和加强学院生态文明建设.

作 者:陈为旭 陈燕红 CHEN Wei-xu CHEN Yan-hong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福州,350002刊 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10(5)分类号:G641关键词:独立学院 生态文明 建设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刍议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把教育称为民族振兴的基石。2008年4月1日,教育部下发了《独立学院机构设置管理办法》(26号令)文件,对于独立学院规范办学、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独立学院应运而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验田和先行者,其发展之势有如雨后春笋。它有效地缓解了适龄青年入学的压力,满足了当前教育需求。同时,随着高校的扩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网络中不良因素的渗透,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从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现状入手,调查分析探究所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优良学风的思路和措施,以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一、独立学院的学风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06级、2007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学习的问卷调查,调查了16个专业3000人,占总人数33% 的,收回问卷2986 份。其中,一年级学生1700名,二年级学生1300名。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学生的学风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学生珍惜时光,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严格自律,自觉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习态度方面:调查结果表明,56.4%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其中只有41.1%的学生做好了规划并为之努力,17.1%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无所谓;43.6%的学生承认自己有过“偶尔逃课”,其中经常逃课的学生占22.3% ;能独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学生只有38.2%,在多数情况下能完成作业的学生也只有62.9% ;40.2% 的学生每天玩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超过3小时。对于各种荒废学业的现象,譬如上课任意迟到、早退、无故旷课逃学、通宵达旦沉湎于网络游戏、玩扑克、热衷谈恋爱和搞营销、互相抄袭作业、考试舞弊等,90%的学生认为应该杜绝,但58% 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60% 的学生把考试前突击作为通过考试的主要途径,抱着“分不在高,及格就行”思想,认为考试通过就可以。可见,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没有规划、处于迷惘状态,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

(二)学习品质方面:大学生大都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勤于思考,渴望成功,自我评价高,但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不考研的学生中,61.4% 的学生认为主要是因为考研太苦。由于心理素质较脆弱,进入大学后又面临着竞争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甚至经济压力,使得他们考虑问题过多、心理负荷过重,遇到挫折时容易自暴自弃。26.6%的学生承认在学习过程中曾有放弃学业的想法,73.4% 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中缺乏恒心和毅力。种种情绪波动则使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不定,学习成绩飘忽不定,学习风气亦随之大打折扣。

(三)学习氛围方面:大学同学之间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同学,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相互影响。调查显示,对于本班的学风,只有55.3% 的学生认为班级学风好或较好,而36.5% 的学生认为一般,还有8.2% 的学生认为班级学风较差。46.4% 的学生认为能遵守考试纪律,42.5%的学生认为对于作弊“应视情况而定”,8.8% 的学生认为“应放宽处理”。

(四)学习环境包括软环境(师资力量)和硬环境(办学设施等)两方面:软环境方面:近40.5% 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28.8% 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素质与水平一般;23.6% 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7.1% 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73.4%的学生证实自己的老师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耐心解答问题,52.3% 的学生希望给老师提出改进意见,改进教学方法,48.3% 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考试方式不能反映同学的学习效果。硬环境方面: 66.7% 的学生认为校园环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很大影响,69.7%的学生对学校的办学环境很满意,30.3% 的学生对学校缺少认同感,其中近半的学生认为这是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动力、不合理安排学习的主要原因。

二、建设独立学院良好学风的举措

建设独立学院良好学风应围绕坚持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这一中心,加强学风管理求创新的理念,重视优良学风的培养和建设,把学风建设工作做到实处。笔者认为,学风建设不是学生、辅导员、教师等单一层面上的工作,而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管理和实施的一个系统性长期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全院狠抓到课率,构建学生出勤情况监控和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学生第一课堂。独立学院的学生个性强,思维活跃,但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要从学院、系部、班级、学生等多个层面着手,狠抓学生到课率。学院应严格执行任课教师考勤制度,建立院、系、班三级督导听课和反馈机制,院领导抽查到课率制度;各学科部组织辅导员每周开展互查到课率、建立学生干部检查制度;在所有班级建立辅导员听课及联系任课老师制度、班级设立工作台帐、建立学生考勤日报告制度等。

(二)加强领导,完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独立学院在现有灵活高效的工作体制下,应加强领导和协调,教务、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在学科部可以配备党总支副书记和学工秘书,负责学科部学生的学风建设,切实解决好教学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建立“辅导员包班,任课老师包堂”的负责制,建立良好的教风,任课老师应作为学生第一课堂的第一责任人,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班级学风作为教师教风的一部分进行考核、评估。

(三)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学生学风建设。独立学院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部分学生会自我放纵,逐渐堕落,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坚持激励和处罚并重的机制还是很必要的。学院在制定如《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办法》、《专职辅导员考核办法》、《学生课堂考勤制度》、《宿舍管理规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时,都应把学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学院要坚持依法治学,规范管理,发挥规章制度的育人功效。加重违纪处罚力度,完善奖惩制度。发挥榜样模范带头作用,定期开展优秀学生事迹宣传、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优秀学生表彰大会等激励学生。

(四)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以考风建设推动学风建设。学院教务处要令行禁止,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纪律处分办法》并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对学生考试全程监督,定期向学生印发作弊学生警示录和考试作弊相关处理规定,做到“众人皆知,个个都晓”。设立考风考纪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提高学生诚信文明素养,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到表里如一。让学生意识到,作弊是不必要的付出,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五)加强学院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沟通,形成院内院外包围式教育。辅导员要尽量多到学生班级、楼栋宿舍和班级活动中去了解学生,与学生本人多交流,结开学生心中厌学的心结,做好思想工作;学院通过建立家长联系卡、给家长的一封信、电话联系制度等及时将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增进家长对学生、学校的了解,寻求家长的支持,达到家长与学校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六)把准学生脉搏,建立动态学情监控体系。针对现代信息化特点,学院加强网络管理,实施对学院学生论坛网站的全程监控,以便及时掌握信息;建立学生工作调研小组,挑选思想政治好、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干部担任学工调研工作,及时收集和反映学生动态;辅导员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群体档案。对于贫困生群体、恋爱群体、厌学群体、有心理问题倾向的群体等各类群体,分别由辅导员与之结对,给予一对一的指导与帮助,使他们及早走出困境,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特别是对于出现较多科目不及格的学生, 应及时向学生送达学业预警通知,加强过程管理,及时规戒,以免退学。

(七)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以党风带学风。学院在选聘专职辅导员的时候,可以优先聘用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党员,这对于学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组合起来,形成“一帮一”或“多人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业帮扶”活动。另外,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建立良好学风的骨干力量,因此要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培养和使用。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更加严格要求,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八)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学生的实际搭建有效的平台,大力开展以理想、成才、自强等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举办名人讲坛、学术报告和科技创新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广大同学的求知欲;大力扶持学生社团开展社团活动,强化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通过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等大力开展各类科技、才艺、文体、创业等竞赛和实践活动,丰富与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总之,学风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独立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学风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院上下多部门齐心协力才能做好。良好的学习风气的形成并得到巩固,需经长期努力,并通过学校有系统的教育培养和教职工的榜样示范,以及新老学生的相互积极影响,才能得以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田国强.关于改善学风、教风的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2]郑毅,钱科娜.如何搞好独立学院学风建设【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刘湘桂,韦茜.独立学院学生工作新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5,(3)。

独立学院教师素质建设初探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教师素质,“双师型”教师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与各种社会力量联合举办的独立二级学院 (以下简称“独立学院” ) 异军突起, 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内成长最快的办学形式之一。试办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和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 是更好和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此,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十分重视, 采取了“积极发展, 规范管理, 改革创新”等一系列方针政策, 为推动独立学院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制度保证。

1 独立学院的界定与培养目标定位

所谓“独立学院”, 是依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 我国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与社会力量采用新机制和新模式联合举办的、以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的、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它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公办二级学院, 也有别于典型意义上的民办高等学校, 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一种新经济成分或新办学模式。

独立学院能否科学和准确地定位, 事关独立学院发展的成败。发展需要科学而准确定位, 而科学和准确地定位是为了学院健康发展。与学院母体的“学科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独立学院受现有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的制约, 大多以“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 介于学科型 (或研究型) 和职业技术型 (或技能型) 的目标之间。但是, 独立学院培养目标转型的难点和关键都并不在于理论上的取舍, 而在于实践中的创新, 在于如何把这种转型后的培养目标具体化或操作化为可执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历史的经验证明, 脱离职业导向性的专业教育是社会难以接受的, 是脱离社会需求的, 这种类型的学生毕业后必然会面临就业困难。然而, 历史的经验同样也证明, 过分强调职业导向性, 把本科学院办成职业培训所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也是失败的, 是违背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这种类型的毕业生专业基础薄弱, 视野狭窄, 发展的后劲不足, 难以跟上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变革的时代步伐。

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学科的系统性与职业导向性两者之间的度, 在基础知识宽度、厚度和技能培养实用度之间寻求新的、甚至是多样性的平衡点;重新区分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必须的, 哪些是可有可无的, 哪些是可增可减的, 哪些是必须下决心坚决剔除的, 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核心课程体系和多样性的辅助课程体系。既要有所为, 有所不为, 又要有所保留, 有所舍弃, 有所创新, 经过实践的不断探索与检验, 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历史正在把培养专业性和应用性人才的重任交付于处在本科教育末端和专科教育前端的独立学院的肩上, 独立学院将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种培养目标转型的探索责任和义务。否则, 独立学院将难以找寻到市场的支点。

2 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组成应当是专兼职结合。主要包括了4部分:一是近期聘任的硕士毕业生, 紧俏专业本科毕业生;二是普通高校退休返聘教师, 以及来自企业、事业单位, 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三是申办高校选派的在职教师;四是外聘带课教师、在读硕士研究生, 兼任独立学院课程。其中, 前三部分人员是独立学院自有专职教师的主体, 而第四部分人员多为兼职教师身份。这样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构成, 使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突现了年龄、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 流动性强, 教学效果差异性大的问题, 同时, 也为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与协调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一般来看, 独立学院所倚重的专职教师队伍以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居多, 而中年、中青年骨干教师短缺, 因此, 其年龄结构呈现“葫芦型”的特点, 不利于教师梯队的形成。部分普通高校退休返聘教师因身体健康原因, 而不能委以过重的教学任务;部分退休教师存在知识老化问题, 无法担当新兴学科的教学任务;也有不少社会来源的教师和青年教师, 包括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内, 缺乏教学经验, 一时难以担当重任。不少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瞄准市场, 着力培养社会紧俏、急需专业人才, 而这方面的师资往往又是很难配备的。并且, 由于专业设置上独立学院适应市场热门需求来建设, 就形成了专业发展的“短、平、快”的特征, 相应的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就存在“重实用专业人才引进, 轻学科基础人才配备”的操作, 造成专业发展不平衡的学科建设隐患, 影响到学科专业建设的长远规划。独立学院采取民办机制, 在教师的聘用程序、权责义务的约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灵活性, 不少独立学院办学者也持有“不为我所有, 但为我所用的”观点。这在客观上淡化了教师的主人意识, 助长了独立学院教师工作的临时性观念, 造成教师队伍较大流动性的特征。此外, 就外聘任课教师情况来看, 教师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申办院校与独立学院之间的办学层次跨度较大, 大多教师并不能适应学生层次上的落差。不少教师在本部所适用的一套授课内容、方法、形式均不能顺利移植到独立学院, 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其二, 部分年轻教师将独立学院当作培养能力的 “试验田”, 视自己的精力状况利用额外时间搞教学, 不能全身心投入;其三, 外聘教师对独立学院在实践教学上的一些要求并不能完全贯彻执行。凡此种种, 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 独立学院要想实现“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就必须提高自己专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 提高独立学院教师基本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基于上述问题, 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首先, 必须加强素质教育。而在一所大学, 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只有加强和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才能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也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依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应该着力培养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而培养“双师型”教师也就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1 加强学习, 提高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的内涵应该是广义的, 它包括一名教师的思想品行, 道德修养, 工作热忱, 政治见解, 教育观念, 改革意识等。一个教师如何在这些方面得到加强, 应该首先增强自我教育和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努力学习, 逐步改进, 不断吸收新知识, 这样才能帮助加强和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具体地说, “教师要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生观”, 这是教师思想素质的本质。如果这几点做不到, 所谓提高思想素质就是一句空话。

教师的思想素质首先体现在对本职工作是否热爱, 是否有责任心。中国是一个教育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教师的素质和作用。《礼记·学记》中指出:“既知教之所由兴, 又知教之所由废, 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意思是说, 一个教师既要知道教育因为什么而兴旺, 又要知道教育因为什么被败坏, 然后才可以做教师。换句话说, 教师必须懂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 否则不能胜任。因此, 一个大学教师必须注重发展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 要在专业教学中不断钻研, 勇于探索创新, 虚心学习, 扬长补短, 始终热爱自己的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时时处处把搞好教学摆在首位, 把教学事故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多花点功夫研究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尽力使每次课都得到优良效果, 让学生真正学而有得。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素质逐步得到加强。此外, 提高思想素质还体现在教书育人方面。一名有修养的教师, 应该事事处处以好的形象引导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学生, 又要与学生和蔼相处, 尊重学生人格,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解决一切困难。尤其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 做到这些是自己的根本职责。辅导员或班主任不仅要敬业爱生, 还要能杜绝偏爱, 平等待人, 以高尚的情操, 积极向上的精神, 经常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 鼓励学生勤奋学习, 号召他们遵纪守法, 带领他们抵制一切歪门邪道, 与他们一同批判歪理邪说, 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风和人生观, 指导他们开展第二课堂各种有益的活动, 使他们在大学这个社会的摇篮里努力奋进, 不断积累经验, 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真正的栋梁之材。

3.2 努力深造, 提高业务素质

一位教师的业务能力的强弱和学术水平的高低, 充分体现了这个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好坏。在大学的讲台上, 教师的学识应该是渊博的, 教学质量也应该为优良。要真正做到, 就必须加强学习和创新, 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特别是要不断钻研专业知识, 努力深造。高校教师必须具有精湛的业务素质。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要有渊博的专业技术知识, 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 高校教师必须肯于钻研业务, 善于接受新观念, 勤于吸取新知识, 勇于探索进取。要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懂得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掌握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能够掌握正确处理教材的方法, 授课既有深度, 又能深入浅出, 使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效果显著。注重科学研究, 强化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 加强学习, 勇于创新, 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 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3培养具有双证的“双师型”教师

所谓“双师型”教师, 其基本内涵是:一是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 也能从事实践教学; 二是教师既能担任教师, 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双师型”教师已成为独立学院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

“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 因此, 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其次必须具备“双证” (教师资格证、行业技术等级证等) ,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 其本身就应该具备过硬的动手能力, 做好在教师资格之外拥有实验室资格证, 或行业工程师认证。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引导教师参加“双职称”评定, 并提高其待遇。专业理论课教师, 以偏重于教师职称系列为主, 如, “教授——工程师”, 专业实践课教师以偏重于技术职称系列为主, 如“高级工程师——讲师型”。并且使“高级工程师—讲师型”教师与“教授—工程师型”教师享有同等高的待遇。 “双师型”教师主要从事专业课教学, 是实践教学的主体, 对其能力和素质方面还应有特殊的要求。

(1) 行业职业道德。

所谓行业职业道德是指行业中约定俗成的, 从业人员应共同遵守的行业规范和准则。“双师型”教师要投身并引领学生进入行业、职业领域, 首先必须按照行业职业道德办事。因此, “双师型”教师除熟悉并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外, 还要熟悉并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 清楚其制定过程、具体内容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作用等, 并通过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 自觉按照行业职业道德办事。

(2) 洞悉市场素质。

“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因此, “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了解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动向。注重对学生知识、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市场, 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技能的要求, 以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

(3) 组织、管理能力。

“双师型”教师在具备较强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企业行业管理规律, 能指导学生参与行业管理, 并且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社会活动。

(4) 协调、交往能力。

“双师型”教师不但要在学校内部进行交往与协调, 而且还要与企业、行业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协调, 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进市场, 因而, 接触面较大, 活动范围更广, 其协调、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5) 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行业、职业界的发展也可谓日新月异。因此, “双师型”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 分析新情况、新现象, 解决新问题, 不断提高自己, 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主动适应变化的新形势, 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 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 并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传谱, 齐铁峰.关于高校独立学院发展的若干问题[Z].

[2]林璇.青年科研基金与人才培养[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 2003, 16 (13) :175-176.

[3]王瑜.职业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经济师, 2004, (7) :276-278.

[4]王荣成, 丁训言, 伍学雷.产学研结合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1) .

[5]李晓波, 鄢烈洲.关于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分析与思考[M].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6]李雪贞, 朱慧, 王河江.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有关问题思考[J].文教资料, 2007, (25) .

[7]阙海宝, 杜伟, 顾美玲.关于独立学院发展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3) .

独立学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篇5

独立学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生事物,其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自身特点,构建优质校园文化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校园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探讨了如何建设适舍独立学院发展的校园文化.

作 者:隆麒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0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关键词:独立学院 校园文化建设 有效途径

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策略探析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策略

独立学院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为国家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起着应有的作用。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过程中必备的基本工具。当前,独立学院教材建设工作相对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推进独立学院教材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笔者现就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讨。

一、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们对全国35所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现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独立学院教材建设工作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受传统教材建设观念的影响,对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重视不够。经过10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规模和影响日趋扩大,但由于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尚在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体系很不成熟,新建专业更是无教材体系可言。目前独立学院使用的教材品种主要是以理论教材为主,在呈现形式上则以纸质为多。新建专业在开设之初很少有适合其生源特点和符合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教材,专业性强的课程教材、实验教材以及实践实训教材可选品种单一,更谈不上选用优秀教材。独立学院学科专业快速发展、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已经成为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了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以此为契机开发、编写适应独立学院的教材是时代的需要。但目前各级领导和教学人员对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重视不够,使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工作明显滞后。

2.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特色不足,教材内容跟不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独立学院有其独特的生源情况和人才培养定位,要求教材具有实用性、适用性、操作性、前瞻性等特点,而目前很多教材为了追求较宽的适用面而放弃了自己的特色,大多课程直接共用母体学校教材,沦落为内容庞杂、面面俱到的大众化教材,从而加剧了基础课教材低水平重复而专业课教材短缺的现象。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多年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教育界形成共识,就是要转变以往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要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使其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的教育新模式。独立学院教学正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注入式”、“传授型”模式向以学生独立研究、主动参与的“应用型、复合型”模式转变。目前教材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线,注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并且内容重复的情况非常严重。教材出版的种类很多,但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精品教材还不多。教材的体系也缺乏创新性,雷同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情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学和研究。

3.独立学院缺乏适合教材建设的编写队伍。独立学院的自身属性使教材编写的难度大。教育部明确指出独立学院“优”“独”“民”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独立学院的民办属性,强调优质教育资源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必须利用本部的智力、人才资源优势,参加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教师是教材的编写者和使用者,是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的主体,教材的编写需要教师从理论到教学的反复实践过程,一本教材从教师讲课、选题立项、编写、出版至少需要2年或更长的时间,而独立学院以本部和外聘教师为主的教学运行机制,受聘教师有临时观点,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临时受聘的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积累和足够时间的提炼总结;还有的教师的教学经历和知识结构不适合编写教材,以上原因使独立学院教设建材的编写队伍很难健全。

二、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目前的共识使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就人才培养目标而言,教学型大学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我国的高考制度现状决定了高校的生源特征,独立学院是本科第三批招生,其生源的文化基础属于本科的低层次,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强化综合职业素质训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独立学院教材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方面的原则:

1.定位要准确。教材的主编应长期从事独立学院一线的教学工作,对教学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充分了解教学需求和教材建设情况,保证教材在内容组织和结构安排上更加贴近实际教学。教材的编写人员也应在典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讲授课程教学方法,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需求,充分把握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内容,引导教师严格按照科学方法实施教学。

2.侧重培养应用能力。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侧重于其应用能力,培养应用能力,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是增强实践能力的基础,必须掌握相应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基本训练。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专业技术问题。

3.突出教改适用特色。教材应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教学理念和教育体系,适应目前经济、社会对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新要求、新动向,尤其适合于各专业教学改革的特色,要更加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集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应性于一身,同时要贴近市场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注重理论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以及实际操作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实际需求做好准备。

三、加强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策略

教材建设本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而言,由于基础较差,要做好教材建设工作难度更大。然而,根据笔者所在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材建设工作体会,结合他人相关经验,我们认为,加强独立学院教材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独立学院教材建设体制,严把自编教材质量关。教材研究是教材建设的先导和基础。在编写教材之前,应组织专家和教师研究已经出版并使用过的教材,找出现有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新版的教材进行评价,为编写教材和选用教材创造条件打下一定的基础。教材编写的主力军是教师,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因此,独立学院应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同时,重点组织和鼓励学校优势学科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较高学术造诣的教师编写出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学校可设立教材建设基金,扶持高水平教材的出版,并且应定期开展优秀教材的评选活动,晋升晋级给予优先。与此同时,建立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选用教材的评估体系,对选用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跟踪调查,建立教材档案库,使高质量的符合专业特点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教材进入课堂,从而带动和促进高校教材建设的发展。

2.独立学院应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的优秀教材。每所独立学院都有其优势学科和专业,应通过各种奖励措施鼓励这些学科的教师利用其自身优势编写优质教材。为激发教材工作的活力,应该采用“招标”的管理模式,选择若干独立学院重点学科的教材采用招标的办法落实编者,通过这一措施建设一批精品教材,以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设立教材建设基金,鼓励本校有特色有实力的学科的教师出版优秀教材。对于优秀教材,要作为教学成果给以重奖,调动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对于教材建设成效明显,教材选用和评估管理科学、规范,教材使用效益显著,学生满意,教学质量高的教学单位及其教学管理人员,独立学院应提供一定的经费并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对于由本校教师主编、参编和独立撰写获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的教材,以及由本校教师主编或撰写的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教材,学校应予以奖励。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方向,广泛征求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编写出适合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的教材。另外,各院校联合,在广泛交流本校经验的基础上,吸纳多所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经验,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交流,综合各院校的长处,找出大家的共性,可以更好地解决目前各专业特色教材短缺的问题,并保证教材编写质量,满足各校教学需要;同时,参编教材培养和锻炼了各校的师资队伍,从而达到共同受益、共同提高的目的。

3.独立学院应推行教材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独立学院应该加大推行教材信息化的管理。使教材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学院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熟悉教学全过程,掌握有关教材的编审、采购、发行等环节,提高教材管理的水平。教材管理工作涉及到采购计划、财务、库存、数据的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仅量大、单一,而且重复、枯燥、劳动强度大,要求精度高。在教材管理工作中引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管理方式,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教材管理的工作效率。在实践中,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或购买切实可行的教材管理软件,利用校园网络这一平台,让师生可以实现网上预订、网上查询、网上评价,让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预订和评价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机会,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当前教材管理工作进行革新,以便更好地实现教材管理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标。首先,开发具有实际效应的教材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更新教材管理手段、提高教材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教材管理部门应当争取高校支持,开发专门的教材管理系统,以适应学校教材发展的需要。其次,建立加强教材信息收集及发布机制。教材管理人员应当摒弃传统的教材管理“收—发”观念,树立教材管理工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及时有效地将目前最新最好的教材信息传递给师生,供他们选用。第三,实现教材征订与选用的无缝对接。教材管理工作引用网络资源来进行信息交流,实现教材征订与选用的无缝对接,是教材管理工作的一大创新。学校教材供应离不开与教材供应商的联系,连通一个学校与供应商之间互动的信息交流渠道,是十分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第四,提高教材管理队伍信息技术能力。教材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专门的技术管理人才。因此,独立学院要着重培养、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要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补充专业或管理知识,熟练掌握教材管理工作知识。

参考文献:

[1]王英芳.高校教材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教研究,2010,(28).

[2]付延友.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0).

[3]高志强.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实证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09,(8).

[4]孙亚辉.我国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特色化路径[J].云梦学刊,2008(5):115-116.

作者简介:阳会兵,女,(1982-),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高教管理及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邹冬生,男,(1959-),博士,博士生导师,东方科技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高教管理及农业生态学方面的研究。

民办独立学院品牌建设思考 篇7

我国大学数量的逐年增加, 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要赢得竞争, 必须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学校形象, 培育自己的品牌。因此, 大学品牌的塑造对于大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在高等教育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都是极为必要的。

一、民办独立学院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体制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民办高校数量迅速成长, 竞争越发激烈, 面对公立大学的挤压, 不得不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 品牌战略也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青睐。然而由于起步较晚, 大多数独立学院还只是处于扩张阶段, 还处在生存、发展阶段。发展至今, 我国民办独立学院还没有形成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目前, 我国独立学院品牌建设主要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 品牌意识不强, 将品牌与名牌混为一谈

目前, 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对品牌不够重视, 仍是将生源放在第一要务, 平时不注重品牌的经营, 每次都在学生毕业之时花重金大力宣传, 然而效果却不一定尽人意, 没有把学校的品牌作为资源来经营, 上不了规模, 办不出特色, 形不成品牌效应。更有一些高校错误地认为品牌学校则是名牌学校, 大部分民办独立学院仍然沿用承办大学的名气, 虽说这种策略在一定时期内能有一定效果, 却不利于独立学院的长期发展。

(二) 过分重于形象工程, 忽略核心实力的培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校园环境优美及各种设施的好坏程度也成为许多大学生选择的条件之一, 但始终不是主要原因, 学生们更看重的是高校的教学质量。然而, 一些大学却只顾形象工程, 而忽视了师资、学科、教学资源等建设。过分注重形象建设并不是高校品牌建设的关键因素, 只有在核心建设上下工夫才有可能成为有精神内涵的品牌高校。

(三) 注重规模扩张, 忽视质量的提高

民办独立高校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 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然而质量却没有同步提高, 往往受害的却是无辜的大学生。纵观我国独立高校, 除个别院校较早注重发展规模的同时, 也注重内涵建设外, 大多数情况下学校是很难顾及大学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内涵建设的。由于学校的教师队伍、教学设备以及基础设施配备均跟不上, 导致数量与质量不同步, 进一步降低了教学质量。质量下降, 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也就很难达到社会要求, 加上专业设置不合理, 造成了一方面社会人才需求短缺, 另一方面大学生又找不到工作的局面。

(四) 定位不明确, 办学特色模糊

万事开头难, 品牌定位是很关键的一项, 也是很头疼的一项, 需小心谨慎。目前, 困扰我国独立学院品牌提升的关键问题之一便是定位不明、缺乏个性和特点。在我国不少的高校中, 缺乏对学校条件及办学规律的研究, 不从实际出发, 脱离学校的实际水平和现实条件, 提出不合理的品牌定位, 一味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而有些则理论是一套, 真正实施又是另一套。许多高校为了利益都急功近利, 没有好好经营, 脚踏实地, 最终仍使得学校踏着别人的老路前进, 没有创新, 千篇一律。

二、品牌建设途径

(一) 注重创新

随着整个社会的前进, 任何事物, 任何思维模式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 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大学品牌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理念的创新。理念创新越来越成为大学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大学理念创新对大学其他方面的创新起着统领的作用, 它渗透并推动着大学其他方面的创新, 并使其具有增值的效益。一个先进、切合实际的办学理念可以推动大学持续的发展, 提升高校的品牌价值。

二是大学制度的创新。独立学院制度一直沿用母体学校的旧模式, 从中不难发现许多弊端, 不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另一方面民办独立学院一般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 如何处理好学校与母校, 校领导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是学校面临的问题。

如今, 国内的大多高校近乎趋同, 看不出各自的特色。一所高校如果缺少创新, 就如一潭清水没有活水, 一开始清澈见底, 时间长了就会污浊不堪。创新能给学校注入鲜活的力量, 所以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二) 杰出的领导者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一位领军人物, 高校的领导者当然是校长,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 掌握着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掌握着数千名学子的前途命运。大学校长是一所学校思想、行为的集中体现。因此, 对民办独立学院而言, 董事会应该做的就是聘请一流的校长, 给予足够的空间, 对学校的影响不容小觑, 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命运。

(三) 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力量, 没有教师就没有学校的一切。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在于有好教师,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一所大学实力的象征, 是声望的象征, 更是品牌的象征。因此, 必须高瞻远瞩以包容的心态, 开拓多种途径, 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同时, 学校要注重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鼓励资质好的教师出国学习, 同时建立教师考评制度, 对优秀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 激励越来越多的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四) 注重高素质人才培养

学生的素质和竞争力直接体现了高校品牌的价值。学生在挑选大学时, 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 家长为孩子挑选大学也是如此。培养越多的高素质人才, 也就能吸引大批高素质的学生, 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应分外重视。高校要注重教育理念的创新, 坚持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体化培养, 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既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突出特长,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 加强与企业合作

当下, 高校与企业合作已经越来越越流行, 民办独立学院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 可让高校减少成本, 获得收益, 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高级应用型人才对企业有吸引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教育进行投资, 可能目的是出于对提高生存率和利润的追求, 也可能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声誉, 或者是为了向本企业职工提供福利性的教育资助等。这是一个双赢互惠的过程, 也为各自品牌的建立打下基础。

(六) 国际影响的开拓

在我国加入WTO后,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已是势不可挡。国际化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高校应增强国际化意识, 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而是瞄准国际, 在不断积累、增强实力的前提下,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 扩大品牌的国际影响力。首先, 要放宽教育视野, 鼓励学生出国留学, 支持教师出国访学、进修等, 积极接受外国留学生。其次, 开设更多关于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 学习其中的国际观点, 开放学生思维。最后, 要加强与外国高校的合作,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打造国际品牌。

(七) 浓厚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和思想氛围等。它不仅体现在制度与文化上, 而且体现在建筑物、标识等具体物体上。大学校园文化以校徽、校歌、建筑物等为依托, 传播大学理念。近年来, 许多学校推行的“形象标识系统”就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二是切实可行的制度与行为文化。如升旗仪式毕业典礼、文化艺术节、学校运动会、学术研讨会等各种风俗习惯。规章制度应不仅是规范师生的行为, 更应是促进校园文化的培养;三是校园精神文化, 这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全体师生员工将学校传统与办学理念融为一体, 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有特色的精神风貌。

民办独立学院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高校不应惧怕, 应着眼当前, 高瞻远瞩, 不断进行品牌建设, 才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陈搏.新创高校的品牌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7) :195-197.[1]陈搏.新创高校的品牌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7) :195-197.

[2]朱登潮.当前我国高校品牌建设现状及其实施策略分析[J].时代报告, 2010:26.[2]朱登潮.当前我国高校品牌建设现状及其实施策略分析[J].时代报告, 2010:26.

[3]高朝华.试论高校品牌发展战略[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44-46.[3]高朝华.试论高校品牌发展战略[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44-46.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新思考 篇8

关键词: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机制

从独立学院学风现状出发, 分析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 是独立学院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从独立学院学风现状分析, 概括说来有下面几点影响因素:

1.独立学院因素

众所周知, 独立学院对于母体学校的“依附性”是与生俱来的, 其办学目标服务于母体学校的整体利益, 具体表现为:一是服务于母体学校的高校扩招的需要, 二是服务于母体学校增加收入的需要。这一依附性质, 直接加重独立学院自负盈亏的生存发展压力, 从而导致独立学院片面注重办学规模的粗放式发展, 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学风建设方面的资源投入, “缺少立足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发面的考虑”[1], 难以保障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提高。这样,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任重道远。

2.教辅管理责任

当前, 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辅导员, 绝大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研究生, 他们苦于没有“传帮带”的优良产统和系统的上岗培训, 以致学生管理工作毫无章法可言, 对于违纪学生的批评教育更是平淡无力。加之辅导员的行政事务多、乱、繁、杂, 若要进行学风建设则分身乏术。此外, 一小部分专任教师疏于课堂管理, 对于课堂上的打瞌睡、玩手机等行为听之任之, 只教书不育人, 甚至把育人责任全部推卸给辅导员, 这就增大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难度。

3.学生个人因素

独立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与一本、二本的差距逐年加大, 至少说明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以前就形成不良学习风气, 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客观存在。在没有父母、亲人督促的情况下, 他们既未能改掉不良学习习惯和纪律松散, 又无法正确处理课堂学习与社团活动的关系, 甚至对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无力排解, 心理负担过重。此外, 他们对于独立学院认同感低, 加之学费昂贵, 遂有一种“学非所用”、“花钱买文凭”的错误认识, 从而使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困难重重。

二、加强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引导是创建优良学风的先导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通过教育引导才能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行为上实现“我要学”。[2]独立学院要积极营造优良学风, 必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强教育引导, 应突出抓好“三个教育”, 正确引导他们学习成才。

1.新生入学教育

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 面临全新的学习环境和管理模式, 正处于适应教学方法的必经阶段。必须看到新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起点, 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有利时机, 对大学新生开展适应性教育, 做到早教育、早引导。在新生军训期间, 辅导员可以加强校规校纪方面的教育, 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目标理念, 切实加强大学新生学习《学生手册》, 特别是课堂纪律、考试纪律、宿舍管理规定及纪律处分规定等方面的内容。新生入学教育, 让大学新生清楚地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以期解决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的纪律观点淡薄和自我控制能力欠缺的突出问题。

2.专业培养教育

绝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都不甚了解或者了解不够全面, 因此, 设置一门专业导论课程, 让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主干课程与课程结构、就业现状与前景方向, 尽早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意识, 教会他们专业学习的重点与技巧。独立学院不能照抄照搬母体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计划, 应根据学分制的制度要求与学生的兴趣、爱好, 适时推进教学改革, 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根据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偏科的不同情况, 开设不同层级的基础课程教学班,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根据独立学院学生兴趣、爱好, 对立志考研的学生多开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 对一心增强计算机能力的学生多开计算机课程, 对热衷职场的学生多开实验课、社会实践课。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应贯穿于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全过程,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级式引导。针对大一新生, 重在引导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分析职业兴趣和性格特征, 了解特长优势和不足, 基本拟定职业方向。针对大二学生, 重在引导学生围绕职业方向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职业或专业相关的工作, 提高专业素养。针对大三学生, 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适应, 学习制作简历、收集招聘信息, 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调研和专业实习, 提升专业认同感。针对大四毕业生, 重在引导学生就业, 对学生进行求职技能的指导培养, 教育学生合理利用家庭和社会优势资源, 理性对待自身职业发展。

三、创建优良学风必须优化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从独立学院的师资结构入手, 锻造独立学院自己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才能避免推诿责任, 促进建设优良学风。独立学院的专任教师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母体学校的在职教师;二是包括母体学校在内的退休教授;三是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

首先,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有关合作办学协议, 按照市场原则充分有效地利用和盘活母体学校在职教师, “选聘教师时严把入口关”[3], 不仅重视其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还要考察其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修养。一是加强教学督导工作, 主要对课堂纪律、师生配合程度进行检查, 要求教师不单要做经师, 更要为人师。二是实行学生评教制度, 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 促使教师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备好课, 上好课。

其次, 适度聘用包括母体学校在内的退休教授, 发挥退休教授余热, 帮助培养独立学院自己的青年教师。一是启动精品课程评选工程, 激发退休教授的教学热情, 为独立学院学生答疑解惑。二是建立“传帮带”制度, 促进退休教授与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 让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更快更好地获得教学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大力培养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队伍, 关心和支持独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一是增加独立学院董事会的教职工代表席次, 努力确立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的“建设者”地位和主人翁意识。二是建立独立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牢固增强对独立学院的归属感和共同价值观念, 形成独立学院自主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 鼓励辅导员参加在职学习, 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独立学院创建优良学风重在落实教学管理机制

独立学院要转变发展模式, 适时推进教学改革, 探索和落实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及共性素质全面发展”[4]的教学管理机制,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独立学院的生源决定其培养目标和计划不同于公办院校, 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高层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采用“1.5+1.5+1”人才培养模式[5], 即第1-3学期学习公共必修课程和学科类基础课程, 第4-6学期完成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第7-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在这种培养模式下, 学生在完成公共必修课程和学科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后, 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 在同一专业内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 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有效化解专业受限、学非所好的两难处境。

2.上课出勤监控机制

独立学院健全上课出勤监控机制, 包括领导抽查到课率制度、任课教师考勤制度、辅导员查课制度、学生干部纪检制度, 在学校与班级、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监督、相互反馈的系统机制, 确保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考勤结果的真实权威性。上课出勤监控机制切实担负起监督员的角色, 既敦促学生培养起自主的学习意识, 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完善教师和辅导员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格局, 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教师主导学生学习, 影响学风发展方向;辅导员监督学生出勤, 促进优良学风建设的发展方向。教师和辅导员的紧密配合, 共建独立学院优良学风。

3.学业预警机制

独立学院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对于欠修学分多、挂科门数多、考试违纪作弊等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困难档案, 辅导员及时向他们发送学业预警通知, 并安排校内优秀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对于迟到、早退、旷课且屡教不改的学生, 辅导员为其建立批评教育档案, 定期召开思想教育会议进行规劝和个别谈话进行引导, 安排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随时跟踪督促上课出勤, 并建立家长联系沟通渠道, 达到共同教育目的。对于学习方面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 辅导员为他们建立心理档案, 交由心理健康中心给予心理咨询方面的援助,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碍, 正确面对学习上的压力。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是需要长期建设和治理的系统工程, 学院各部门必须共通努力, 才能建设优良学风。

参考文献

[1]王显玲.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5:71-72.

[2]何凌霄.浅议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6.1:39-42.

[3]冯丽梅.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12:3-7.

[4]王瑜.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方法探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12:108-111.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问题及对策 篇9

一、学风内涵

学风, 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大学是拉动社会进步的源头, 大学学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因此我们必须要搞好学风建设,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学风问题, 结合国内独立学院的观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 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知道该学习什么”———学习方法不得当, 存在着被动灌输的倾向。“不想学习”———专业思想不稳定, 存在厌学情绪。“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学习与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关系。

二、独立学院学风现状及问题

1. 学习态度不端正, 自控力差, 吃不得苦。

大学学习环境和中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成为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而那些成绩差、补考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学习自觉性差的同学, 他们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 容易受不良习气的影响。

2. 学习目的不明确。

一些同学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也是造成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人认为大学生活就是高中紧张学习后的解放, 进入大学就可以轻松地混张文凭。这些人在行为上表现为“懒”、“混”, 在思想上表现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学习就缺乏主动性和目的性。

3. 沉溺网络、忙于恋爱。

据调查, “挂科”多的学生有50%以上是沉溺网络。20%是忙于恋爱, 无心学习。逃课上网、通宵泡网吧的现象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 还有的学生沉溺于谈恋爱, 所有心思都花在恋爱上面。每天都想着怎么讨对方欢欣, “爱情第一, 学习第二”。一旦失了恋, 更是一蹶不振, 无心学习。

4. 学习方法不科学。在学习方法上表现出来的不科

学性主要是因为一些学生仍然沿袭高中的学习习惯, 没有注意到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在学习方法上应有的改变。大学生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摸索出一套自主的、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5. 重专业轻基础, 或者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

有些大学生认为大学中开设的公共课、基础课没有用, 他们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 学习的功利性很强, 最后出现这些公共基础课普遍“挂科”;还有些学生由于在高考前对所填报的专业不了解, 草率填报志愿, 导致在日后的学习中缺乏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于是学习没劲头, 学习成绩差。

三、加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几点对策

1.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学校、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让学生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中心任务。

2. 转变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断营造“考研热”、“考证热”。

3. 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务必加强校园的文化建

设, 高校应多开展各种学风建设的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风, 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4. 加强管理, 强化学习纪律, 巧妙抓住学校与学生家长联系的纽带。

没有严格的学习纪律, 就没有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院要制订完善的、能够保证学习纪律的规章制度, 并且要严格执行, 这样可以使同学逐渐养成学习自律的习惯。

5. 考风是对学风、教风的最终检验。

独立学院要把加强考风、严肃考纪工作作为全面实施学风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考风考纪教育和学习贯彻考试相关管理规定入手, 规范、强化考试及相关环节的管理, 重点要提高教师对考试的认识与责任心, 使监考教师监控有效, 预防有力, 同时抓好学生的学习目的与考试态度的教育。

摘要:在高校, 学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加强学风建设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文章对高校中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和在学风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如何改进学风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大学生,对策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王秦辉.综合治理考风考纪加强高校学风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2) .

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策略探析 篇10

一、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们对全国35所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现状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目前独立学院教材建设工作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受传统教材建设观念的影响, 对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重视不够。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独立学院规模和影响日趋扩大, 但由于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尚在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体系很不成熟, 新建专业更是无教材体系可言。目前独立学院使用的教材品种主要是以理论教材为主, 在呈现形式上则以纸质为多。新建专业在开设之初很少有适合其生源特点和符合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教材, 专业性强的课程教材、实验教材以及实践实训教材可选品种单一, 更谈不上选用优秀教材。独立学院学科专业快速发展、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已经成为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了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以此为契机开发、编写适应独立学院的教材是时代的需要。但目前各级领导和教学人员对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重视不够, 使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工作明显滞后。

2. 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特色不足, 教材内容跟不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独立学院有其独特的生源情况和人才培养定位, 要求教材具有实用性、适用性、操作性、前瞻性等特点, 而目前很多教材为了追求较宽的适用面而放弃了自己的特色, 大多课程直接共用母体学校教材, 沦落为内容庞杂、面面俱到的大众化教材, 从而加剧了基础课教材低水平重复而专业课教材短缺的现象。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通过多年的教育思想大讨论, 教育界形成共识, 就是要转变以往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 要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 使其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的教育新模式。独立学院教学正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注入式”、“传授型”模式向以学生独立研究、主动参与的“应用型、复合型”模式转变。目前教材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线, 注重知识灌输, 忽视能力培养, 并且内容重复的情况非常严重。教材出版的种类很多, 但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精品教材还不多。教材的体系也缺乏创新性, 雷同现象十分严重, 这种情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学生自学和研究。

3. 独立学院缺乏适合教材建设的编写队伍。

独立学院的自身属性使教材编写的难度大。教育部明确指出独立学院“优”“独”“民”的原则, 进一步明确独立学院的民办属性, 强调优质教育资源参与举办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必须利用本部的智力、人才资源优势, 参加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教师是教材的编写者和使用者, 是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的主体, 教材的编写需要教师从理论到教学的反复实践过程, 一本教材从教师讲课、选题立项、编写、出版至少需要2年或更长的时间, 而独立学院以本部和外聘教师为主的教学运行机制, 受聘教师有临时观点, 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临时受聘的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积累和足够时间的提炼总结;还有的教师的教学经历和知识结构不适合编写教材, 以上原因使独立学院教设建材的编写队伍很难健全。

二、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目前的共识使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就人才培养目标而言, 教学型大学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国的高考制度现状决定了高校的生源特征, 独立学院是本科第三批招生, 其生源的文化基础属于本科的低层次, 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强化综合职业素质训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独立学院教材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方面的原则:

1. 定位要准确。

教材的主编应长期从事独立学院一线的教学工作, 对教学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充分了解教学需求和教材建设情况, 保证教材在内容组织和结构安排上更加贴近实际教学。教材的编写人员也应在典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讲授课程教学方法, 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需求, 充分把握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而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内容, 引导教师严格按照科学方法实施教学。

2. 侧重培养应用能力。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侧重于其应用能力, 培养应用能力, 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是增强实践能力的基础, 必须掌握相应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 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基本训练。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专业技术问题。

3. 突出教改适用特色。

教材应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教学理念和教育体系, 适应目前经济、社会对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新要求、新动向, 尤其适合于各专业教学改革的特色, 要更加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 集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应性于一身, 同时要贴近市场对人才的能力要求, 注重理论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以及实际操作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实际需求做好准备。

三、加强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策略

教材建设本是一项系统工程, 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而言, 由于基础较差, 要做好教材建设工作难度更大。然而, 根据笔者所在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材建设工作体会, 结合他人相关经验, 我们认为, 加强独立学院教材建设,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完善独立学院教材建设体制, 严把自编教材质量关。

教材研究是教材建设的先导和基础。在编写教材之前, 应组织专家和教师研究已经出版并使用过的教材, 找出现有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对新版的教材进行评价, 为编写教材和选用教材创造条件打下一定的基础。教材编写的主力军是教师, 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因此, 独立学院应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同时, 重点组织和鼓励学校优势学科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较高学术造诣的教师编写出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学校可设立教材建设基金, 扶持高水平教材的出版, 并且应定期开展优秀教材的评选活动, 晋升晋级给予优先。与此同时, 建立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选用教材的评估体系, 对选用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跟踪调查, 建立教材档案库, 使高质量的符合专业特点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教材进入课堂, 从而带动和促进高校教材建设的发展。

2. 独立学院应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的优秀教材。

每所独立学院都有其优势学科和专业, 应通过各种奖励措施鼓励这些学科的教师利用其自身优势编写优质教材。为激发教材工作的活力, 应该采用“招标”的管理模式, 选择若干独立学院重点学科的教材采用招标的办法落实编者, 通过这一措施建设一批精品教材, 以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设立教材建设基金, 鼓励本校有特色有实力的学科的教师出版优秀教材。对于优秀教材, 要作为教学成果给以重奖, 调动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对于教材建设成效明显, 教材选用和评估管理科学、规范, 教材使用效益显著, 学生满意, 教学质量高的教学单位及其教学管理人员, 独立学院应提供一定的经费并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对于由本校教师主编、参编和独立撰写获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的教材, 以及由本校教师主编或撰写的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教材, 学校应予以奖励。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 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方向, 广泛征求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才能编写出适合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的教材。另外, 各院校联合, 在广泛交流本校经验的基础上, 吸纳多所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经验, 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交流, 综合各院校的长处, 找出大家的共性, 可以更好地解决目前各专业特色教材短缺的问题, 并保证教材编写质量, 满足各校教学需要;同时, 参编教材培养和锻炼了各校的师资队伍, 从而达到共同受益、共同提高的目的。

3. 独立学院应推行教材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

独立学院应该加大推行教材信息化的管理。使教材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学院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 熟悉教学全过程, 掌握有关教材的编审、采购、发行等环节, 提高教材管理的水平。教材管理工作涉及到采购计划、财务、库存、数据的管理等工作, 这些工作不仅量大、单一, 而且重复、枯燥、劳动强度大, 要求精度高。在教材管理工作中引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管理方式, 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教材管理的工作效率。在实践中, 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 编制或购买切实可行的教材管理软件, 利用校园网络这一平台, 让师生可以实现网上预订、网上查询、网上评价, 让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预订和评价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机会, 按照信息化的要求, 对当前教材管理工作进行革新, 以便更好地实现教材管理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标。首先, 开发具有实际效应的教材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更新教材管理手段、提高教材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教材管理部门应当争取高校支持, 开发专门的教材管理系统, 以适应学校教材发展的需要。其次, 建立加强教材信息收集及发布机制。教材管理人员应当摒弃传统的教材管理“收—发”观念, 树立教材管理工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 及时有效地将目前最新最好的教材信息传递给师生, 供他们选用。第三, 实现教材征订与选用的无缝对接。教材管理工作引用网络资源来进行信息交流, 实现教材征订与选用的无缝对接, 是教材管理工作的一大创新。学校教材供应离不开与教材供应商的联系, 连通一个学校与供应商之间互动的信息交流渠道, 是十分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第四, 提高教材管理队伍信息技术能力。教材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专门的技术管理人才。因此, 独立学院要着重培养、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 要积极创造机会, 让他们参加各类培训学习, 补充专业或管理知识, 熟练掌握教材管理工作知识。

摘要:教材建设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 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应伴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发展和完善, 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分析了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现状及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加强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王英芳.高校教材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教研究, 2010, (28) .

[2]付延友.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0) .

[3]高志强.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实证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 2009, (8) .

上一篇:历史的碰撞下一篇:有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