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与陌生

2024-07-06

熟悉与陌生(精选十篇)

熟悉与陌生 篇1

我回答:“过两天, 我要上一节公开课, 刚才我在想怎样进行教学。”

“你准备上第几课时?”没想到他竟如此追问。

“第一课时。”

“这还不简单!你首先把课题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提一提问题, 然后检查同学们预习生字词和读书的情况, 最后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番对话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步入了程式化、模式化的窠臼, 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流程早已了然于心, 长此以往, 他们势必会因熟悉而产生“审美疲劳”, 对语文学习将日趋麻木, 机械应对, 兴致殆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其实, 语文教学模式化的现象在日常教学中屡见不鲜。必须承认, 这些模式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把它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唯一的教学方式, 就有忽略文本属性、窄化教学形式、丧失教师个性、抹杀学生学习兴趣之嫌了。那么, 如何让语文教学耳目一新, 变得异乎寻常、鲜明可感, 从而引起学生的新颖之感和专心关注呢?我们的回答是“:在‘熟悉’与‘陌生’之间行走!”

在“熟悉”与“陌生”之间行走, 首先意味着“守正”。即坚守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及语文教育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 积极落实课程目标和内容, 上出地道纯正的语文课。唯有“熟悉”这些“规定性动作”, “陌生”才有根基, 创新就不会偏离语文教学的正道。具体说来, 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其一, 要发扬我国母语教育所创造和积累的丰硕成果, 准确理解历代大师的精辟见解, 在此基础上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发展观和适应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新理念, 为创新奠定能量。其二, 要本着语文课程最本质的核心目标和内容, 即“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让他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植语文情感, 丰富语文积累, 建构语文知识, 发展语文能力。其三, 要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的角度来改善“学习状态”, 教师要站在学生“学”的立场上, 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恰当的教学内容、合宜的教学策略, 尽量满足学生的共同需要、特殊需要、个别需要, 保证每一位学生接受到高质量的语文教育。

在“熟悉”与“陌生”之间行走, 还意味着要“出新”。借用英国文论家特伦斯·霍克斯说的话, 就是“要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 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即在“熟悉”“规定性动作”的基础上, 创新出“陌生”的“自选动作”, 不断推陈出新, 努力开辟语文教学的新路径, 以唤醒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全新的审美感受, 进而以新的激情和敏锐的感觉沉醉于语文教学之中。具体来说,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引入“陌生化”理论, 在教学内容、流程、策略、情境等诸多方面进行“陌生化”处理, 使学生感到新鲜, 并快速聚合自己的审美注意, 始终保持好奇感、期待欲, 从而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二是丰富语文课型, 诸如读写结合、单元整体教学、主题阅读、演读、赏读等, 以此来激活课堂, 使学生钝化的审美知觉得以复活, 在多姿多彩的课堂情境中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三是创新教学思路, 比如以达标式、境遇式、批注式、辩论式、剧场式、复述式等为教学主线来推进教学, 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审美感觉, 从而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之中, 不断释放潜能, 体验学习的意趣。

熟悉与陌生作文 篇2

她那苍白的四方形的脸颊,布满了一道道的皱纹,原本饱满的眼皮显得很浮肿,还有深锁的眉头像永远也打不开的结,奶奶真的老了,老的让我有点不认识了,唯有那张厚厚的嘴唇还是那么熟悉。曾经有人说过,奶奶的嘴唇很特别,它预示着奶奶晚年会很幸福。

药液在滴瓶内发出轻微的震荡,顺着那根橡皮滴管随着那根闪亮的针头,流进了奶奶的手臂的静脉中。那条瘦得皮包骨头的手臂上青筋暴起,勾勒出让人心惊肉跳的线条。那皱着的皮肤像枯了的藤叶,耷拉着,还有上面那颗深褐色的老人斑,也都无精打采的贴在皮肤上。

奶奶为了下一代,历经了千辛万苦,但她不抱怨,奶奶为了下一代,付出了太多太多,但她不后悔。也许是我祷告有了效果,也许是这个世间还有很多眷恋着奶奶的人,奶奶出院后,不到半个月,病慢慢好了起来,竟然走得动了,我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可几个月后,奶奶的病又出现了原来的状态:脸肿脚肿手肿,全身都肿了,甚至连说话都说不清楚了。

难道这就是人们说的奶奶会幸福吗?

我望着奶奶的眼神,好像要对我说什么似的,可是肿肿的嘴唇使她再也没法说话了。就这样安静的度过了一个星期,9月28日,噩耗从医院传来……奶奶那慈祥的笑容永远的从我视野里消失了!

海外华商:熟悉的与陌生的 篇3

——编者

海外华人与华商

关于海外华人的称谓,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海外华人是指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华族人口,所以有“海外华人逾3000万”这句口头禅。西方学者和中国大陆的人说海外华人,往往是指中国大陆以外的所有具有中华民族血统的海外同胞(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约有5700万,这是广义的说法。港澳台地区之外的海外华人90%以上己经加入其所在国国籍,他们因此成为有别于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的“华人”,所以对海外华人一般又联称“华侨华人”。在国外出生的华侨华人的子女为华裔,但往往又用“华裔”统称所有的华族人群。

中国移民国外的历史虽然很长,但大规模迁移发生在19世纪中叶以后。近20年来,中国人移居国外的主要移出地为中国大陆和港、台等地区,也有东南亚国家的华裔向外再移民。港台移民的动因是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为主:香港移民多为专业和投资移民,台湾移民主要为留学和投资移民。大陆新移民则多为留学未归、家庭团聚,还有专业移民、投资移民、劳工移民等。

世界华商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那一部分华族群体,其核心部分是指具有华族人经营特征的华商企业及其经营者。泛泛地说,世界华商也泛指包括华族经济界和非经济界的各种机构、团体和人士。世界华商在历史、文化等诸方面的共同性,使得他们具有特殊的方便条件,进行他们在世界范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我们说到“海外”华商,一般是指中国大陆以外的华商,或仅指中国大陆以外的华商企业及其经营者和企业家。

海外华人经济活动的发迹点是小规模的商贩活动。人们通常把早期海外华人的经济活动称为依靠“三把刀”,即理发刀、裁剪刀和菜刀。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东南亚一些华人家族企业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商贸集团、农业产业集团、工业制造业集团、房地产业集团,以及金融、保险、证券及财务服务集团。随着东南亚国家普遍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各国华商企业的经营也进一步多元化,不少华人企业集团开始发展部分基础工业和重工业,投资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到了90年代,华人企业的跨国经营迅速发展。

50年代华商就开始在国外开办高技术公司,王安电脑公司曾在美国高科技行业风光一时,资产高过50亿美元。80年代以后,一些具有高知识背景的华人或实力雄厚的东南亚国家华商的第二代,开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泰国等地开办高科技产业,香港和台湾的某些华裔企业也在向高科技领域扩展。

海外华商网络的族群特征及国际化

当代世界华商的经贸网络,主要是以东南亚地区的华商网络为基础而发展、扩大起来的;而东南亚地区华商网络的形成,更集中地体现华商网络的基本特点,它是依托于华族移民的族群关系,随着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包容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之中,而扩散到全球。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华商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华商经贸网络的企业形态多种多样:母公司之下设立分公司、转投资企业等;在企业外部发展联营,建立合资企业、联营公司、联系公司、联号公司、控股公司、跨国公司等。华商传统的合伙制向股份制发展。特别是70年代以后,华人财团的崛起,在传统伙伴制的基础上互相渗股,组成具有实力的集团,进行多角跨国经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海外华商经贸网络国际化的发展,也带有浓烈的宗亲关系的色彩。50年代~60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人族群出现向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向新加坡等邻国及世界五大洲扩散的再移民高潮。从许多家族企业的内部构成看,往往是父在甲国,子在乙国;兄在丙国,弟又在丁国,依其国籍属性像是个小小的联合国。分居各国的家族成员往往既是统属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司,又分别属于世界各地的跨国经营。70年代以后,东南亚各国的华人资本大举向中国投资。这个向世界范围扩展的过程,对当地华商来说,既能有效地避开所在国国内政策对它发展的限制,或地区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外部网络的办法来分散风险;又能适时、有效地占领世界市场。世界性的华商网络对市场信号的反应和多元选择,比单纯依靠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淘汰转移要优越得多,它能直接参与新兴产业上游产品的销售并很快引进技术,进行高效投资生产。华人企业通过网络寻求的是市场优先效益,这就是为什么华人企业在规模、资金、技术甚至服务都无法与美日企业抗衡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企业高效运转的原因。华商经贸网络在全世界的拓展,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华商经贸网络建立及其在全世界的扩展,主要不是通过某种制度结构来实现的,而是以族群联系和人际关系为基础,进而通过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而形成的。华商网络具有网状开放性和共通性的特点。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把华商企业之间的关系比作当今电脑的互联网网络,认为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特征上二者都十分相似。互联网电脑网络中没有统一的控制中心,任何一位入网成员都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独立和自由,网络的价值来自于信息市场的扩大;在华人圈,企业网络也可以无限扩大,没有权力中心。奈斯比特说:“那是很隐形的、复杂微妙的网络。华人家族企业其实就是宗族和同乡之网,许许多多小网交织成一大面铺盖全球的网络。”

华商网络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发展起来的全球经济网络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

作为华商网络形态之一的华商社团,日益呈现国际化、经济化的发展趋势。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华文报纸,历来被称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海外华人分布范围的扩大以及华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世界性的华人社团组织相继成立。这些社团目前已多达70多个,其中近70%是80年代以后建立的。

海外华商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所在地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巧妙结合

促进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和华商成功的因素很多。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东南亚地区及世界范围华商的发展激起巨大的活力,除了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发展变化之外,还得益于其特有的华商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海外华商文化的基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世代流传。海外华商的亲缘、地缘、业缘网络,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要素。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对许多华商的经营活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华商经济活动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当然也有不尽人意的一面。华商企业的家族管理形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迫使人们深刻反思受华商文化影响的华人经济活动的缺限。例如,依人情和过分依赖人际关系的信贷扩张,势必是很不稳当的,必须改革。

海外华商文化不可能只包括华人从中国大陆带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而应该也必然要包括华人在居住地所吸收、所兼容并包的其他文化。华侨华人久居异国他乡,政治、经济、文化、习俗,都已融入当地社会。华族文化以外的他族文化包融于衣食住行、教育、工作、社交以至习俗、语言和娱乐活动等方面,这些外族文化对华商经济活动都产生重要影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华,都会被久居那里的华侨华人所学习,所汲取,并构成世界华商文化的组成部分。

如今,世界华商文化的相当大的部分,已经包含当代西方的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了。在华族人口占80%的新加坡,那里的市场经济秩序、商业活动程序,基本上是按西方国家的方式进行。东南亚很多华人企业,是典型的华人家族企业,企业集团主要公司的领导人多由家族成员出任,或拥有相当大的股份。与此同时,他们重视现代化管理方法,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办法,聘请了一批学有专长、精明能干的人员主管企业。这种中国亲缘文化与西方现代化企业管理文化的有机结合,不仅确保了华人家族企业的长久繁荣,而且有利于这些企业向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第二代、第三代人接受过良好的现代化教育,许多人在西方受到现代企业管理的训练,精通西方国家的语言,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拥有当代科学技术,这些人正在继承他们父辈的事业。加之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青年学子不断地涌向美欧求学深造,正在形成庞大的海外华人族群的科技精英层。这个科技精英层正在与传统的和新兴的华商资本结合,不但可使华人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居于优势竞争地位,也会使华商文化在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结合当代世界文化精华,如壮木逢春,茂盛盎然。

海外华商对祖国大陆建设的特殊贡献

1985年日元升值,工资和成本日益高昂,使得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制造业难以为继,纷纷设法将工厂转移到劳动力便宜的地方。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入,无疑对它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中国内地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上仍存在较大差异,许多事情一时不易达成官方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港台等地中小资本便利用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民间的网络设法将资金、设备和技术引进内地。东南亚华商也不甘落后,纷纷以香港为据点,利用华人商贸网络打入了中国内地市场。一位海外华人企业家引用一句歇后语形容这一时期中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情况:鸭子过河——暗中使劲。

1994年,中国大陆接受外资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列居世界第二。在外商投资额中港澳台资金占非常大的比重,其中当然也包括东南亚地区的华商通过港台对中国大陆的投资。据计算,1979年~1996年间,港澳台投资占协议金额的68.4%,占实际投资额的68.8%。至2000年12月底,中国大陆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0.32万户,其中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13.64万户,占全部外商投资企业的67.1%。

给祖国大陆亲人汇款和对祖国、家乡公益事业的赞助,是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海外华商帮助祖国大陆建设的传统形式。广东是第一大侨乡,改革开放20年间,海外乡亲捐款赠物总值150亿人民币,兴办公益事业2.6万多宗,建桥修路,投入教育、卫生事业。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侨乡,大量的侨汇还转化为生产性资金,转化为企业的启动资金,许多技术设备无偿转让。侨乡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侨乡的面貌焕然一新,欣欣向荣。

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有如此众多的海外华人的合作和支持。这是中国经济呈现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海外人士比较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和吸收外资情况,感到中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强有力的海外华人的积极参与,而俄罗斯则缺乏这样一批“海外俄人”。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港澳台同胞和国外华侨华人提供了最可直接借鉴的经验。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莱斯特·瑟罗也说,海外华人对中国大陆改革的最大贡献不仅是外资,而且是教会了他们的民族同胞运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对邓小平说:“新加坡的华人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的文盲和无恒产的农民的后裔。学者、官员和有文化的人都留在了中国。因此,新加坡已经做到的任何事情,中国不可能做不到,而且应做得更好。”

华商携手新世纪

中华民族的亲和性和优良传统,造成天下华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民族文化认同大于政治观念差异。这使海外华人在族群内部形成一种向心力,以保持华人商贸网络赖以存在的基础。所以,不论潮州帮、福建帮、浙江帮、上海帮,不管亲大陆派、亲台派,不限老华人移民、新华人移民,不拘科技移民、商务移民,大家都是华人,都能在商贸活动中保持密切的联系,彼此沟通商情,合作经营,共谋发展。虽然政治干戈伤情,市场竞争激烈,但由于族亲联结、文化认同和共同的商业利益,华商们总是频频相聚,亲亲携手。

熟悉与陌生 篇4

音乐对人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那是因为人们天天都听到它, 歌唱它, 演奏它, 甚至在学习它, 但它却依然会冷不丁地给人们一个陌生的“微笑”。

美术是静态的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美术, 这是被普遍认同的熟悉的观点。笔者发现乐谱 (含总谱、钢琴伴奏谱等) 本身就是一幅幅美术作品, 它们之间竟然如此相似, 这或许有点“陌生”。

以下是笔者根据张大千大师的作品, 用音符的形式临摹的“总谱画”。 (按实际音高记谱)

笔者尝试根据画作画面和色调, 用音符作画笔, 勾勒出和原画画面近似的平面效果, 再借助电脑用MIDI制作, 以“虚拟”的乐队达到仿真“演奏图画”的目的。令人诧异的是, 音乐和笔者原来的风格竟然大不一样, 俨然有“大师”之风范。这“熟悉又陌生”的音乐, 令笔者联想起当今医学界的新技术——换心。即假设乐谱是笔者的躯干, 而音乐之心则换成了张大千大师的“心”。虽然只是电脑制作, 但其奇妙的神韵与声响, 还是让笔者惊叹不已!

更让人震惊的是, 美术界的“黄金分割线”原理竟然也适用于总谱当中。

远处的长笛模仿着山脉的走向划出一道波浪线, 将天与地轻轻地分开。双簧管则在下方平行位置穿插着, 默默地做着“素描”, 给绵长的山脉扮演着配角。木管组很适时宜地出现在山与水之间, 令人感觉水和天还是有分别的。大管和单簧管偶尔不安静地、像老青蛙一样低吟着什么, 给平静的山水平添几分生机。一向比较低调的低音提琴在最下方默默地给别人做好坚实的基础, 它与长笛虽然相隔天地之遥, 但它们却是“游戏”的规则所在。是方还是圆, 就看它们的呼应与互动了。

在这个规则框架下, 近景的几棵小树显得格外吸引眼球。它们挺拔向上的模样为竖琴奏出喘急的流水声提供了鲜活的形象素材。不知不觉中, 它们成了作品的主角。而他们的根, 就植在厚厚的、也是最有亲和力的岸边的黄土上。这时, 弦乐群当仁不让地利用他们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和变幻莫测的音色, 在流动中层层叠加。仿佛大地之神拥抱着世间万物, 几棵小树在它的怀抱里是那样的安静祥和。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是多么令人神往。

至此, 也许有人会说;这未免太牵强了吧?况且单凭一副风景画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确, 风景画毕竟有其片面性, 那么用人体画转化成音乐又会不会更“靠谱”些呢?

以上是一幅人体画作, 笔者根据其天然形成的身段布局和婉约的线条, 分别用四小节钢琴谱来完成人体临摹, 每小节的末端都假设为人体的一个节点, 从而使音乐动机更具统一性, 又尽量贴近原画。

请看图8;

图8第一小节, 笔者直接用一串下琶音形象地交待出“脚部”的“L”形走向, 考虑到人体作为美术的形式出现, 音乐内涵上应蕴含少许既自然坦诚, 又有些忐忑不安的矛盾元素, 因此, 笔者于落笔处即用了减和弦, 为主题的出现做了铺垫。

第二小节以同向进行为主线, 沿着“下肢部”的形状缓缓级进下行, 而上下声部各有一个保持音, 仿佛透视出骨肉是如何相依相连的。该小节的尾部, 适时地出现一串小波浪式的音型。显然, 腿部, 就是靠它得以屈伸的。

第三小节沿袭着前一小节的基本动机, 不同的是, 高低音声部分别向反方向级进延伸。对, 就是这个级进延伸, 把略显丰满但十分健美的“上肢部”恰如其分地演示出来。接着, 是一个更小的反向级进, 这时, “黄金分割线”从这里开始了。

启承转合, 是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如果说一二三小节完成了启和承。第四小节则趋于“转”。这里打破了前三小节的基本乐思, 以略带流动与稍显不安的高低音错落互动为主。最低音, 是自然垂直的略带支撑作用的左手部。最高音, 则是托着脸颊的有些羞涩的右手部。中音部音符的平稳进行, 则描述着那阴柔之美而又坦荡无邪的主躯体。随后急促的上行下行级进音型, 便是女性“特征”的一种形象思维的直白模仿。然而, 它并不是生搬硬造出来的, 而是从前几小节里承袭下来的动机之一。

人体, 都有其共同性。但脸部, 却是人与人之间得以区分的重要标志。启、承、转都已进行过了, “合”呢?有些遗憾, 图8并不能算最佳答案。第五小节本该走向“合”, 但笔者大胆地运用了之前未出现过的大三连音作为“脸部”的音乐形象。原意是突出“脸部”与“躯干”的区别。因为这毕竟是实验性质的“作品”, “合”也就这样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了。最后的一串琶音是什么意思, 我想就不必多说了。

这样的实验, 到底“靠谱不靠谱”呢?笔者以为, 这在实际创作中不一定有直接价值。但作为寻找音乐灵感, 则可能不失为一种方式之一, 也是一种练习技巧的手段之一。请勿小看这短短几小节, 也许它赋予你的将是几个乐章的乐思与参考素材。

更有意思的是, 该钢琴谱的MIDI制作文件所呈现出的有趣画面, 则一点都不比钢琴谱本身逊色。这不得不佩服音乐软件的设计者们, 能够设计出如此直观性、形象性和人性化的软件。

值得玩味的是, 图9与原画从画面上看非常吻合, 竟然连一只胳膊一条腿的位置分布都是那样恰如其画。这不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现象吗?

不禁感叹!美术赋予音乐创作的灵感也许真的无穷无尽。反之, 音乐也会为美术带来更加绚烂的、难以复制的色彩。

下面, 让我们继续做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有些另类。

以上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股票走向图, 具有一定的黄金分割线基础。看上去, 它让笔者想起了钢琴伴奏谱。它以三条横向的主线组成基本的架构, 纵向则由矮小而密集的“柱形”发光物编列而成。于是, 笔者根据其图形试图找一下音乐灵感。笔者注意到, 最上方的那条横线跌宕起伏, 密密麻麻的“小光柱”一个连一个, 找不到半点空隙。假设把它交给长笛等吹奏乐器, 我想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位演奏家能够一口气把它吹完。把它交给竖琴应该更加合适, 但由钢琴伴奏竖琴, 却显得太过非主流和另类, 因为他们都是“短音”类乐器。衡量再三, 笔者决定把它交给小提琴。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图形的内涵, 就像错综复杂的股市一般;暗流涌动, 危机四伏。密集的“小光柱”成了漫天飞舞的一只只沾满血和泪、悲与喜的股票。故此, 这个音乐也就注定了飞沙走石般的、近乎疯狂的形象效果。用小提琴演奏这样的音乐, 只要编配合理, 巧妙地运用其空弦的独特优势, 演奏者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图10和图11从图形角度看, 是比较吻合的。无论横向还是纵向, 该起伏的都做到了, 该密集的一个不落。旋法上也较有条理性、统一性。但从配器的角度看, 则犯了一些忌讳。

我们看到小提琴声部以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从头贯穿到尾, 但是钢琴的高声部因为模仿股市走向图的需要, 也同样配以十六分音符 (作为伴奏形式出现) 。这在配器法里是需要尽量避免的, 至少是不够高明的。因为很显然, 这会导致相互干扰、听觉混乱, 是不足取的手段 (特殊效果除外) 。

因此, 笔者想到另一种方式。

图12和图11的区别在于调整了钢琴的高声部, 这样的变化比较符合配器法。它既起到了伴奏的作用, 又自成一体, 各司其职, 且相互协作。去除小提琴声部, 钢琴也能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形式, 而不是乏味的、单调的动机在无休止地重复。从而达到多声部之间错落有致的配器效果。简单地说, 当一个声部是密集的时候, 别的声部就要考虑较之宽松的结构, 且可以见缝插针般为伴奏注入一些呼应性或填充性的“点”。否则再好的主题也会被凌乱的线条所破坏, 这是多声部音乐的关键所在, 也是美术作品的一个基本常识。

然而, 这种修正却和股市走向图有了较大的出入, 也就是说, 其结果并没有忠实于原图, 而因为音乐效果的需要无奈地放弃了准确模仿原图的初衷。

通过以上实验, 我们至少掌握了某些既熟悉又陌生的信息。那就是;理清了图形与画作的两个不同概念, 虽然他们在我们看来都是“画面”的一部分。但“图形”是机械性的, 它的每个细节都只是为了机械而组成。而“画作”是艺术性的, 它的每一个动机都是为了艺术而降生, 为了艺术而存在。

我们要把所看到的“画面”内容转化为音乐语言, 或从中找到灵感, 其“画面”来源性质的不同, 则将直接影响到音乐所含的技术性问题。

熟悉与陌生作文800字 篇5

“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空旷的大山里,我不停地大声呼唤着爸爸妈妈,每叫一声,回声便会很快随之而来。

我走丢了。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山里玩,不幸的是,因为我的一时逞能不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而迷路了。时间推回到30分钟以前,我一蹦一跳地在前面走着,边走还边回头,嫌弃爸爸妈妈走太慢。那时我年龄较小,还尚未成熟,所谓“年少轻狂”,总觉得自己很强大,什么都可以做好,于是便提出了自己先往前走,爸妈抵不过我的软磨硬泡,只好同意了。

我一路又蹦又跳的,也不看路,只管往前走,碰到岔路口,也不看那条路人多走哪条,没头没脑地随便走,殊不知自己越走越偏,越走越深。起先,我并没有看到人群越来越少,只是感觉耳边似乎比先前清静了。走着走着,我突然感觉有些不太对劲,怎么没有一点声音?我便停下了脚步,发现四周竟然没有一个人!我开始有些害怕了,本能地呼喊爸爸妈妈,可是喊了大半天也没有人搭理我。

突然,我感觉头上有什么东西落下,我抬头望向天空,竟然下雨了!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天空落下,似乎是老天爷在为我哀鸣。阵阵凉风袭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虽然是夏日,但山中温度本就比外面低,加上老天爷突然哭泣,我冷的把背上的背包取下来放在怀中,下来双手抱住背包,为自己取暖。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难道有人来了?我心中窃喜,连忙向四周张望,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了一个阿姨。我背好书包,快速向那个阿姨走去。“阿姨,那个,我……我可以用……用一下你的手机吗?”我吱吱呀呀了半天才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我本以为阿姨会拒绝的,毕竟我们都不认识,这还是在景区,可没想到阿姨竟然和蔼地笑了一下,把手机掏出来,笑着问我:“小朋友,你妈妈电话多少?”最终,在阿姨的帮助下,我终于又见到了那两张熟悉的面孔。

陌生的熟悉世界 篇6

“悠悠!”她听见有人叫她。努力睁眼看过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神情焦灼,满含关怀的脸。

“你是……”杜悠悠在脑中一番搜索,终于在对方期盼的眼神中想起来:“傅一鸣。”

这个她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男孩子,她不会忘记。

傅一鸣似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又安抚了她一会儿才出门去叫医生。

杜悠悠望着他的背影,心里升起一股感激。她记得,自己是在第四教学楼的实验室里等教授回来时,突然晕倒的。说是晕倒,但并非全无知觉,迷迷糊糊中,她感觉到一个结实的臂膀将她抱了起来。

后来,医生给她注射了一管针剂。直到现在醒过来,她也完全不明白之前究竟为何会晕倒。

杜悠悠环视一周,看见病房的窗帘半开,窗外的草地上似乎由远而近传来一阵的脚步声,像有什么人逐渐走近窗台。她凝神屏气感应了一番,却完全预测不到谁会出现在窗外。

不禁一愣。她明明应该知道的啊——

就在她忍不住探身坐起来时,病房门突然被人一把推开,哐当一声撞在墙上。跟着傅一鸣大步迈到窗台前,唰地拉上窗帘。

做完这些之后,他才在她惊讶的目光中走到她床前,神色慌张:“我……只是觉得你需要休息。”

这个理由显然不能说服杜悠悠。难道窗外有什么东西或人是不能让她看见的吗?

“你要不要吃个苹果?”他小心翼翼地问,小心翼翼地观察她的情绪。

这样的他,是她19年来都不曾见过的。

直到出院之后,杜悠悠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有一点错乱。

其实,杜悠悠从小就是一个拥有预感异能的孩子,对于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能感应到它们未来将要发生的状态。这段“未来”虽然不算太长,仅限于半小时内,但已足够她在平时的生活中游刃有余。

比如,当她路过足球场时,能感觉到十分钟后一个足球将会飞向她现在所在的方向。

比如,当她早晨不想起床上课时,能感应到二十分钟后教室里的老师会点到她的名。

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周遭发生的一切都曾在预感中出现过。然而这样一个让她感觉到熟悉与安全的环境,自她从医院醒来后,全都变了。

她再也感应不到什么。还好,每一次傅一鸣都及时出现,保护了她。

说到傅一鸣——这个曾经远离她在另一个城市上大学的人,不知使了什么方法,居然换到了她所在的学校,并且整天盯梢一般贴在她身边。

比如现在,杜悠悠考完数学出来时,一眼就看见傅一鸣坐在走廊的椅子上。他双手抱在胸前,头耷拉着一点一点,好像睡著了。

“真是的,这样也能睡得着,昨晚没睡觉吗?”她嘟囔着走过去,一本书吧嗒一声从傅一鸣的手中滑到了地上。

杜悠悠瞥见封面的几个字——《平行世界》。

熟悉的陌生人 篇7

———题记

善行无疆

我总是喜欢在经过教学楼楼道口时, 向狭窄的拐角处张望一眼, 偶尔地, 迎上两道友善的目光, 里面满含笑意。顿时, 如同春风抚过全身, 这目光来自一位不知姓名的单薄的中年妇女———这栋楼的清洁工。每一次张望总能看到她忙忙碌碌的身影, 或者替楼上的学生们缝补坏了的拉链及被罩。她门前的自行车上, 总是挂着一把伞, 那是为了给来回寝室的同学提供不时之需的。曾在一个大雨天, 我借了那把伞回家, 她甚至没有问我的姓名, 只是一如往常地点头示意, 笑容在那并不饱满的脸颊上荡漾成花。

有时, 我甚至想, 当我年老, 当她的模样在岁月中迷离, 我会依然记得, 在生命中有过一些微笑, 有过一些善行, 不惊天动地却使我的心灵瞬间芬芳。

此情不关风与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就是我——一个走读生, 男主人公是一位身着职业衣装的青年。每天早晨6点, 我, 还有不期而遇的他, 都乘坐同一趟公交车。我, 自然是上学, 他, 或许是去上班。车上人多时, 他总会用手臂轻轻地撑在我的身后, 挡住了各方人的挤撞却也保留一段距离。这时, 他温润的呼吸就拂在我的发丝上, 但似乎并不看我, 我也不好意思转身看他, 就这样静默着, 享受着他的呵护, 直到下车。

有时, 我突发奇想, 假如若干年后的一天, 我和他又乘坐同一辆公交车, 我们会不会倏然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样的追忆

夕阳斜斜地从山那边洒过来时, 那位老人就安静地坐在门前, 端详着一个个像我一样的骑单车回家的学生, 在橘红色的光里身影融成一座雕像。老人有着深山一样悠远的目光, 记不清多少次, 我一碰撞到那深邃的目光, 心里就会有微微的颤动:那眼光里满是欣羡, 又分明藏匿着一份失落, 是对年华的追忆吗?我这样想着, 那眼光在我眼中便无比神圣起来, 仿佛那里藏着一个古稀之人坎坷不平的一生, 仿佛那目光与我相接, 霎时串连起一个人宝贵的年华光片, 铺展在我前方的路上……

熟悉与陌生 篇8

什么样的设计才是美的设计?这是一个关于价值判断的很难把握的问题。从古至今,“美”都被认为是人的主观的社会意识,每个人对美都有自己的特殊判断。审美是任何人都有的亲身体验,而且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有差异,所以寻求美的规律,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美学研究课题。

而设计学科主要探讨的正是如何根据人们的审美规律来创造美。无论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工业设计,都兼顾着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目的。如何能够把握人们审美的一般规律,做出符合人们审美需要的设计,一直都是设计学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那么能否用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来概括审美的一般规律呢?能否给美下一个简单的定义,让设计师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有规可循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试做探讨。

二、形式学派与设计美学

在传统美学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美学体系有这样三个派别:模仿学派、表现学派和形式学派。模仿学派认为,美是一种模仿,或者说,模仿的东西能使人产生美感。比如一幅画,它是对自然风光或者社会生活的一种模仿,因此能够使人产生美感。表现学派认为,美是一种表现,也就是说,凡表现了某种功能、规律、目的、秩序、意识、生命力、人的本质力量、价值观念或感情的东西,都能使人产生美感。而形式学派认为,美是某种特殊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某种东西具备了这些特殊的形式,那么这种东西就能使人产生美感,比如对称、平衡、比例、尺度、节奏、韵律等,具有这种特殊形式的东西就是美的。这三大理论体系各有千秋,都能够针对特定的审美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其中,形式学派在设计美学领域影响深远。

对设计而言,形式是其艺术表现的方式和手段,形式是设计表现美的主要方法,研究设计美学的关键就是研究形式美的规律。

从理论上讲,形式美是指事物外在表现形式给人的审美感受,它与物品的外观造型、色彩搭配、大小比例、光泽质感、节奏韵律、图案纹样等有密切关系。形式美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对事物的美的抽象形式,总结出的一般规律,它包括: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安定与轻巧、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这些规律的运用能够给设计带来美的表现,其应用范例从古至今比比皆是。(如图1、图2)

形式学说能够很好地解释设计中的美,形式美法则有助于设计师创造美。但形式学说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运用了对称、均衡、比例、尺度等法则的形式就能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感。形式美法则的内容也因其过于空泛和教条化而不易被设计师准确运用。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先来研究人们的审美过程。

三、审美过程

(一)陌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班级来了一个新同学,她马上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进而引发人们对其容貌、打扮的打量和议论;班级里的一个老同学,突然换了一身新衣服,或者烫了个新发型,也会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引发人们对她或褒或贬的评论;爱美的女性朋友总是频繁更换自己的服装、发型,增加陌生感,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使其进一步欣赏自己。所以,艺术家和设计师总是费尽脑汁地创作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让人们感觉新奇的作品,因为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使观者进入审美的第一阶段。

“陌生”是美的基本要素之一,起着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首要作用,可以说,如果一个事物能使人们产生美感,那么这件事物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是陌生的。但是,陌生只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还不能使人产生美感,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元素。

(二)熟悉

好奇是人类的生理本能,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要对陌生事物加以注意并保持警觉的本能。陌生的事物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人们好奇地反复打量这件事物,如果发现这件事物和自己头脑中既有的、所存在的“定式”相似或者相同,就会消除警觉,并进而产生共鸣,最终产生美感。也就是说,在“陌生”中发现“熟悉”,使人们的审美心理得到了满足。更具体一点,审美的过程就是从陌生的事物、陌生的角度、陌生的排列组合、陌生的装饰及陌生的时间和陌生的对比中,发现熟悉的图示,或熟悉的范式、熟悉的模式、熟悉的关系、熟悉的行为等定式的过程。

图3、图4展示的是两把椅子,显而易见,观者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左图吸引,他们首先会惊诧:“这样的形态,这样的颜色,这是什么?”之后便会走近它,仔细打量:“哦,上面是靠背,下面是坐垫,这是一把椅子!和沙发一样的皮革材料,很柔软,颜色也很漂亮……”观者从这件独特(陌生)的事物中找到了熟悉的形式构成法则,审美愉悦感得到了满足。而右图所示的椅子和观者头脑里的椅子范式几乎完全吻合,观者获得的陌生感较弱,所以产生的审美愉悦感相对较轻。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一件事物如果想使观者对它产生美感,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个要素是“陌生”,另一个要素是“熟悉”。因此,从美的要素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给美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美就是陌生加上熟悉。用公式表达就是:陌生+熟悉=美

四、实例解析

当人们看到一个标志,判断它美或者不美,首先是出于直觉,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生理反应。这个阶段是直接审美阶段,是品味陌生的阶段,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标志图形的“新奇”之处。之后观者就进入了联想阶段,也就是间接审美阶段。这是参与最后结论的重要阶段,人们在这一阶段会去寻找这个标志图形中有哪些熟悉的因素,这些熟悉的因素有没有与人们以往的关于美好的体验有联系。

1909年,在选择奔驰车的标志时,评委们面前摆放着成千上万套设计方案,究竟哪个设计方案最为贴切,专家们也举棋不定。经过反复讨论,专家们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对一个图形印象深刻,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奔驰车标志(图5),所以最终该方案入选。为什么评委们会有这样一致的感觉呢?首先,这个图案在所有的设计方案中最为简洁,与另外相对复杂的方案相比较,它给人们的感觉更为陌生;同时这个图案又是人们在以往的经验中能够搜索并感知到的——圆形能够让人们联想起行驶的车轮,包括了三菱星的整套图形看起来又像是汽车的方向盘。经过对这些具象图形的取舍和概括,标志图案具有了高度象征性,而不再是一个具象的实物轮廓。人们熟悉的多种事物经过高度的提炼和概括,重新被设计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人们惊讶于整体形式的同时,也能够感觉到它的美感和意义所在。奔驰标志的设计案例充分体现了“熟悉加上陌生”的公式内容,是形美和意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同样,夏利汽车的标志(图6)也是运用这一公式的设计典范。与奔驰标志不同,夏利车采用了椭圆形作为标志的基本形。这个立意显然不是车轮,椭圆形和人们经验中的汽车后视镜的形状相吻合;椭圆形的中间部分,由横竖三条弧线组成,像一条由近及远的公路消失在地平线上。这几个象征符号既能够表达出汽车的内涵,形式上能被人们所感知,同时又超出了人们的日常视觉经验,成为既熟悉又陌生的图形符号。

可能有的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陌生加上熟悉等于美,那么一只小鸟长三条腿,难道它就是美的吗?在此说明,本文中提到的“陌生”,指的是陌生的感觉,而不是陌生的事物,有三条腿的小鸟显然是陌生的事物。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过设计所创造的只是陌生的感觉,而不是陌生的事物,因为人们的审美心理具备着对传统的继承性,这也正是为什么陌生里面要有熟悉的因素。设计要遵循这一法则,否则当足球被设计成不用脚去踢的产品时,我们就有理由给它再换一个名字了,因为它已经陌生得成为了另一个事物。

也许设计的使命就在于它完美地协调了熟悉和陌生之间的关系,让这对本来就共存共生却又截然相反的矛盾体介入人们的审美过程中,最终体现在美的设计作品中,并成为设计师们有章可寻的设计美学公式。

摘要:一件事物如果想使观者对它产生美感, 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 一个要素是“陌生”, 另一个要素是“熟悉”。我们可以给美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即:美就是陌生加上熟悉。用公式表达就是:陌生+熟悉=美。设计的使命就在于它完美地协调了熟悉和陌生之间的关系, 让这对本来就共存共生却又截然相反的矛盾体介入人们的审美过程中, 最终体现在美的设计作品中。

参考文献

[1]宋建林.艺术传播的要素及其互动过程[J].郑州:美与时代 (下半月) , 2009 (3)

[2]邓伟志.人生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宁、张军辉.论标志“设计外的设计”[J].郑州:美与时代 (下半月) , 2009 (4)

[4]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5]戎小捷.陌生+熟悉=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师生不该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篇9

最接近中学时“班主任”角色的辅导员, 直到第一学期结束, 我也就在入学教育时、逢年过节前的班会上见过几次;如果在路上偶遇, 我都不敢保证我能与他“相认”, 辅导员就更不可能认得我——我当时读的是志愿填报中最火爆的“实验班”, 全班加在一起得有一百二三十人, 这样的大班, 这样少的交集, 任凭辅导员天资如何聪颖, 恐怕也很难做到对这么多张脸过目不忘。后来赶上第二学期换了辅导员, 大二上学期分系又进了其他学院, 大二下学期系里又分专业方向, 辅导员也就一换再换, 师生关系自然疏淡。

而任课老师们呢, 大多是一位老师只上一学期中的一门课, 基础课学时多些也不过一周两三次课, 选修课更少, 有些一学期才16学时。课堂相处时间短暂, 老师来去匆匆, 再加上自己原本就不爱主动和老师“热乎”, 和老师也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本科四年和老师的这种稀薄关系, 比和来自天南海北、似乎完全不同的“陌生人”同室相处更让我难以适应。老师们看起来总是客客气气, 比中学老师似乎更和蔼、更尊重学生, 也绝不可能拒绝回答我提出的任何学习问题;但这些亲切都只在课堂, 最强烈的感受是, 我和老师们之间没有情感联系。

后来上研究生以后, 导师带的学生很少, 才再次感受到师恩的“温暖”。这种温暖不是只来自学术指导, 虽然这也让我受益颇多。它更多来自导师给我更多相处时间与机会——在面对面的交往中, 亲眼观察导师的为人处事, 才会有更好的成长。

我的导师杨东平教授在我修读的教育领域固然是有名的学者, 但他也关注社会公共领域, 希望对社会进步有积极影响。他给我们机会去接触打工子弟小学, 了解流动儿童的真实受教情况;他带我们一起去贫困的山村支教、调研……在他身边真切感受到的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比从小学思想品德课到本科思想道德修养课累积起来的所有说教, 都要让我受到震动。杨老师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并且不只是说, 自己也用行动实践——他自己不买车, 上课常常就骑辆自行车, 碰上我们时就和我们一起悠悠然穿行在校园里;他的行为让我真的去躬身自省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怎样的责任。杨老师做事投入, 近六十仍然亲自在各地跑, 常常工作到深夜, 好多次我快夜里十二点时给他发电子邮件, 当天凌晨一点左右就收到了回复;我后来工作努力也有他的榜样作用在里面。在杨老师略有空闲的时候, 有时也会招呼我们师姐妹几个一起吃饭, 随便聊聊天, 最近的新闻啦、电影啦、看过的书啦, 等等;他看待事件时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对他人观点的尊重和不同观点的包容……都在闲谈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到后来找工作时, 我坚持选择了一家专注于高等教育改进的创业企业, 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他理想主义的影响, 也源于他给我的鼓励。

再想起本科时老师们给我的“近在眼前, 远在天边”的感觉, 不免有些喟叹。本科生远比研究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却没有得到所需要的支持。很多像我一样的人, 拎着家当, 远离亲人, 不远万里, 到大学渴望感受名师风采, 却只能看到他们“神坛”上高高在上的谈笑风生, 很少有机会把个人成长与老师们联系起来。这种疏离, 不仅仅是老师和大学对本来负有的对学生责任的推卸, 也是对高校自身的一种伤害。

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服务机构, 学生, 或者说校友, 是高校的产品和资源。在如今强调教育质量的今天, 学生正是高校培养质量的体现。而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在校体验, 进而影响到他们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发展, 并且会影响到他们对母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麦可思对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就发现, 在不愿意推荐母校给亲友就读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 有12%是因为“师生课外交流不够”。

熟悉与陌生 篇10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 办什么事都需要打点好人际关系, 这样的背景下, 名片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每逢见到生面孔, 酒未下肚, 名片先行。它可以让两个彼此陌生的人找到联结点, 从而快速地“熟悉”起来, 成为以后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块“敲门砖”。名片是一个人的面子, 代表着他在这个社会阶层里的位置, 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部分。名片面世以来, 发展速度惊人, “一下子就像漫天的雪花, 飘得满地都是了”。在不同场合里, 人们收到的名片太多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 可能你并没有和这些名片上的人变得熟络起来, 有的反而更加陌生, 因为你记不起来曾和他有过怎样的交集, 是一起把酒言欢, 还是某个重要会议的畅谈?在清理时你毫不犹豫地扔掉了它, 这段关系就戛然而止了。

小说讲了两个关于名片的故事, 都是王友的经历。第一件事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小插曲。杜中天是王友名片夹里的第一个人, 这并不能说明他在王友心中有多重要, 他们甚至只见过一面, 话都不曾说一句。所有的印象都来自名片——杜中天递出去的名片被一个“朋友”当面扔掉, 场面变得有点尴尬。发明名片的本意是拉近人们的距离, 却不料造成了新的摩擦和隔阂。第二件事是王友按照名片上的地址, 到许有洪家回访, 聊天之后发现许有洪已于半年前去世, 他老伴只是试探有没有人会来, 最后王友发现就连自己的名片, 都是老太太在路上捡的。他的名片什么时候被谁扔了?他随手捡起的那个叫钱勇的人的名片, 又会发展出怎样的情节?没有人关心这些, 大家各自沿着自己惯常的生活轨道行走, 像一群收缩着尖刺随时提防伤害的刺猬。

回到题目, 我们到底丢失了什么?只是一张张名片吗?名片夹里, 多是一群熟悉的陌生人, 你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和头衔, 却从不曾和他们真心交流过, 彼此带着沉重的面具, 看不清对方脸上的表情。戴的时间久了, 难免连自己都忘了原本的模样。生活在城市这座钢筋水泥构建的丛林里, 人们被隔离成了孤独的个体, 缺乏相互的沟通和理解。熟悉的陌生人这种现象的出现, 是都市人互不信任的后果, 高楼大厦成了一堆堆积木, 身处其中的人迷了路, 再难找回旧时温暖的家园。我们丢失的, 是信任, 是友爱, 还有那浓浓的人情味。许有洪的老伴说, 她“挨个给名片薄里的人打电话, 却没有人记得许有洪”, 更不用说来看看他了, 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在我们这个“人情社会”里, 社会物质文明踏上了快车道, 真正的人间真爱却被人为地遮蔽起来了, 关心和尊重, 被遗失在城市拥挤的大街上, 只留下一张张印着功利和孤单的名片, 尖锐地戳破了那些貌合神离的应酬和谎言。

上一篇:孕妇血糖控制下一篇:韩国的网络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