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市建筑艺术

2024-07-22

山水城市建筑艺术(精选十篇)

山水城市建筑艺术 篇1

《山水城市》这本书就能告诉你答案, 本书的作者马岩松, 被誉为新一代建筑师中最重要的声音和代表, 也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

从2002年设计浮游之岛开始, 他以“梦露大厦”、胡同泡泡32号、鄂尔多斯博物馆、中国木雕博物馆及假山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在世界范围内实践着“山水城市”这一未来人居理想的宣言。2014年, 马岩松赢得芝加哥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的设计权, 成为首位获得海外标志性文化建筑设计权的中国建筑师。这是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的一部建筑宣言。在积聚了十年的思考、创作与实践之后, 马岩松首度推出“山水城市”的理念。

对于山水城市的概念, 作者理解为:应该有一批建筑师为未来城市描绘新的理想, 将城市的密度与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 建造以人的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未来城市, 并可以为每一个城市居民所共享, 或可称其为“山水城市”。

中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山水城市”构想。针对当时中国城市刚刚出现的大规模的水泥方盒子建筑, 他提出要以中国的山水精神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 让“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但这一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城市设想, 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践和发展。马岩松在书中表达了他对这种观点的认同, 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今天的中国已经出现了大量缺乏灵魂的货架城市。他指出现代城市对权力和资本的崇拜, 导致了城市对利益最大化和功利主义的追逐。“城市中的建筑不应该成为居住的机器。再强大的技术和工具也无法赋予城市以灵魂。”

在马岩松看来, 山水不只是自然, 更是人对于世界的感性回应, 每个人的心中皆有山水。山水城市就是将城市的密度、功能和自然山水意境结合起来, 希望构建以人的精神和情感为核心的未来城市。

作者以极富个人特征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山水城市”, 整本书贯穿着他的老北京童年、青年求学时代、以及作为建筑师周游世界的所感所悟, 还倾注了他在每一件建筑艺术作品中的思考, 在过去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之中发掘出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山水城市》反映的不仅是马岩松的个人道路, 更向世界发出号召, 请大家共同思考城市的未来。“每个人的心中皆有‘山水’, 是一种对自然的理解与记忆, 对外部世界的情感体验。”有灵魂的建筑与有归属感的城市, 不再只有冰冷的钢筋水泥, 而是最终以关注人的情感为中心的现代城市。

《山水城市》是一本建筑艺术与平面设计完美结合的惊艳之作, 书中有数十幅堪称艺术创作的建筑摄影作品, 充分表达了马岩松设计作品的思想意境, 是超越语言的视觉呈现。

山水城市建筑艺术 篇2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延续着马岩松一直在追寻的“山水城市”之路,是中国古老的自然哲学思想在当代城市中的演绎。该项目是以商务办公和居住为主的生态综合体,但它已经超越了惯常的绿色建筑的概念,而是以“精神的绿色”去开创中国式绿色建筑。如何从传统脉络中找寻当代建筑和城市的新方向,是马岩松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建筑是否能以自己的方式为未来城市寻找发展道路的问题。

“未来城市的发展将从对物质文明的追求转向对自然文明的追求,这是人类在经历了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工业文明之后的回归。自然和人将在山水城市之中重建情感上的和谐关系。”

——MAD建筑事务所马岩松

马岩松

被誉为新一代建筑师中最重要的声音和代表,

他的作品已广泛在世界各地媒体刊登和展出。

2001年,马岩松获得美国建筑师学会(AIA)建筑研究奖金。

2006年,获得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

2008年,他被ICON杂志评选为全世界20位最具影响力的青年设计师之一。

2009年,Fast Company把他评为世界十大最具创作才华的建筑师之一。

2010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授予他RIBA国际名誉会员。

MAD建筑事务所

2004年,马岩松创立MAD建筑事务所。

2006年,事务所首次得到世界的关注,其作品在一个为加拿大多伦多附近设计超高层住宅的国际竞赛里中标,这个项目将在2012年底圆满落成。

MAD 在不断地寻求一条与环境共存的道路,

以东方的自然体验为基础诠释着未来主义建筑。

MAD 所有的项目,不论是住宅、办公楼还是文化中心,

都在始终秉承着维护和谐的公共环境和趋于自然的理念,让人们充分体验生活在其中的自在。

天人合一的城市山水

骏豪·中央公园位于北京朝阳公园南侧的大湖之畔,延续着马岩松一直在追寻的“山水城市”之路,是中国古老的自然哲学思想在當代城市中的演绎。在极端现代主义建筑泛滥的中央商务区,马岩松希望通过该项目将一种生机勃勃的山水文化注入新的城市实践。

比邻这座世界第二大城市公园,马岩松不希望该项目如周边的方盒子塔楼一样,成为公园与城市的分界,而是通过造山治水的设计,让建筑与公园的景观融为一体,成为自然向城市的延伸;同时又把公园的自然元素引入建筑群内部,创造城市中的世外桃源。设计的开端就是主动地把地块理解为公园的一部分:借湖光山色,以高层写字楼为峰、独栋写字楼为坡、高端办公区为脊、住宅为峦;结合古典山水的湖、泉、林、溪、谷、石、峰等丹青要素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富有未来色彩的城市山水画卷。整个建筑群不是被“建”出来的,而是仿佛从环境中生长出来一般,并再现出山水自然的空间文化格局。置身其中,人们既能感受到整体的山水气势,又能于细微之处感受一花一世界的心境。

该项目是以商务办公和居住为主的生态综合体,但它已经超越了惯常的绿色建筑的概念,而是以“精神的绿色”去开创中国式绿色建筑。如何从传统脉络中找寻当代建筑和城市的新方向,是马岩松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建筑能否以自己的方式为未来城市寻找发展道路的问题。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模山范水”应当以继承传统山水的精神、重拾自然的传统价值观为先导,而后才是对建筑形式的革新乃至城市形态的转型。本着这样的理念,马岩松将继续对城市山水进行探索和实践。

骏豪·中央公园立足北京中央商务生态板块——朝阳公园板块绝版地段,汇聚燕莎、国贸、央视等多重资源,敬献中国时代城市地标。项目自然环境独特,东侧为“棕榈泉”、“公园大道”等高档社区,西北侧是涉外公寓区,人居氛围得天独厚;项目东北侧的地铁14号线朝阳公园站与项目无缝对接,南侧1公里为地铁6号线站点、西侧1公里为地铁10号线站点,配合密集的公交线路,交通便利通达全城;周边医院、学校、银行林立,配套十分成熟。

山水城市建筑艺术 篇3

本次沙龙由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指导,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主办,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内江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承办,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省城市设计与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建筑与文化》杂志等单位协办。

四川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副厅长于桂女士、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郑怀女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先生、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及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纯女士、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秘书长及《建筑与文化》杂志执行主编张耘先生,出席了本次盛会。

游走于城市与山水间 篇4

作为索尼最新的旗舰微单相机,在性能上有着实质性的提升,通过几天的全面体验,让我对它充满了好感,而我直担心的是:自己的Photoshop能力会不会就此退化呢?

索尼微单相机NEX-5N在外观上依然保持了NEX-5C的风格,在原有黑色银色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加漂亮的白色外观,并对一些细节处做了新的设计和处理,外观的改变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性能上NEX-5N的提升却是非常的大,采用了新的1620万有效像素Exmor APS HD CMOS传感器和BIONZ影像处理器,具有ISO 100-25600的超高感光度范围、0.02秒的超短快门时滞、以及10张/秒的高速连拍速度等。它可以拍摄1920x1080 50P全高清动态影像。

此外,在操控方面,NEX-5N发生了重大改变,使用了一块3英寸、92.1万像素触摸屏,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操作方式和感受,菜单的调用、控制滑块调整、对焦点的选择都可以触摸完成,在拍摄运动物体时非常简单。特别是在触摸屏上进行“照片创作”模式的操作更为方便,可以同时对背景散焦、亮度、色彩、生动和照片效果五大项目进行触摸选定,再用指尖带动右侧滑块调整完成。其中,NEX-5N的照片效果也由原来的11种增加到15种,新增了HDR绘画、微缩景观、柔焦和丰富色调黑白4种特殊的照片效果。以上种种无一不是实质性的升级,让这样一款消费级的。微单相机拥有了超具吸引,力的诸多亮点。

升级归升级,那些不需要升级的优秀性能自然而然地被保留了下来,例如创意风格、自动HDR、扫描全景等,如此之多的特色不能不让人心动。而这一切都集中在这样一台小巧的微单相机之中,把单反的高画质轻松放进你的口袋。带着它出去旅行,游走于城市与山水间,都能方便你随时随地捕捉到精美的画面

首次按下索尼微单相机NEX-5N的快门,让我立刻感觉到了快门的舒适感,用惯了专业相机,对NEX-5N 0.02秒的超短快门迟滞感觉非常的友好,在两天的游走中,拍下了许多精美的照片。

老码头

位于上海黄浦区中山南路505弄,前身为上海油脂厂(十六铺),有着最上海的传奇,这里的临江弄堂、老式石库门群落流传着上海滩大亨们的故事。重新装修后的仿旧建筑焕发新的活力,在夜晚灯光的掩映下,勾勒出老上海独特的味道,各种西餐厅、咖啡厅,酒吧吸引着往来的游客和当地的居民。在这样的地方散步,你不会想带着三脚架去拍照吧?如果这样,势必打破了街拍的乐趣,也破坏了别人对老码头的感觉。好在索尼微单相机NEX-5N不仅有着优秀的高感光度表现力,手持夜景合成功能又如虎添翼,随时掏出相机,对着美丽的夜景按下快门,就能得到一张清晰度很好的夜景照片。以下照片均为手持拍摄,APS-C画幅的BlONZ影像处理器大大抑制了噪点,再叠加上照片效果中的流行色彩,让颜色更加鲜艳,出来的照片在整体的对比度上更上一层楼,总体效果讨人喜欢。

上海新天地

《钱学森论山水城市》 篇5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6月

装帧:平装开本:16开

定价:49.00元【内容简介】

“山水城市”是一种思想理念,是城市的一种形态模式。本书包括序、导言、论文篇、书信篇几个部分,收入了钱学森先生有关山水城市论述的4篇文章,以及135封与国内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哲学等领域众多专家、学者讨论、切磋山水城市命题的书札。全书凝聚着钱学森先生在研究建筑科学,特别是山水城市问题方面倾注的宝贵心血,并使得建筑科学不论从深度上或广度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中国传统特色山水城市理论 篇6

0 引言

中国自先秦时期便有“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理念, 但谈及确切、系统、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生态城市理论却为数不多。首先, 由于我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学, 其主要思想分散在经、史、子、集四类文献典籍中, 当代中国的生态学是以西方学科为范本仓促重新建构而成的[1]。其次, 我国近代的城市建设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 重点建设的城市以工业城市居多, 可以说我国近代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识考虑生态城市的建设。自1990年以来, 城市环境不断恶化, 当我国开始注重生态城市的建设时, 国内学者将西方生态城市理论作为最主要也是最便捷的理论来源, 从而忽视了对本土生态城市理论的探索。本文从为数不多的本土生态城市理论中选取“山水城市”作为研究内容, 主要从其理论形成与发展、理论内涵、古代山水城市营造法则、当代山水城市建设方法进行阐述。

1“山水城市”的理论形成与发展

“山水城市”概念最早出现在1990年7月31日钱学森先生写给吴良镛教授的信中。钱学森先生最初是想将中国古代山水诗词、中国山水画和古典园林融为一体, 从而创造“山水城市”[2]。吴良镛教授认为:“山水城市”——“山水”泛指自然环境 (Natural Environment) ;“城市”泛指人工环境 (Human Environment) 。“山水城市”是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 (以“城市”为代表) 与“自然环境” (以“山水”为代表) 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3,4]。

2“山水城市”理论内涵

2.1“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

钱学森先生的“山水城市”概念以“天人合一”这一我国传统生态哲学为主旨, 其实质反映了我国对城市环境的一种理解与期望。我国古代道家主张“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管子则视水为“万物之本源”。这表明我国古代哲学家已经意识到人与自然世界关系的重要性。而就自然而言, 其最鲜明的形象主要就是河川山岳。“天人合一”中的“天”指的就是自然。“天人合一”观在生态学上有3层含义:在要素之间, 强调天与人的关系, 并将其定位为天人一体, 共同构成完整的系统;在生态道德目标层面, 强调天人共生共荣;在生态道德准则层面, 强调人应遵循自然规律。对于山水城市而言, “天人合一”可以理解为:人与山水的整体、人与山水的共生共荣、人应当尊重山水特质。

2.2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在山水城市理论形成之初, 钱学森先生就提出“充分应用祖先留下来的园林艺术珍宝, 重视并搞好环境美”“在社会主义中国, 把一个现代化城市建成一大座园林”[5]。山水城市的理论内涵与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密切相关。古典园林山水布局的阴阳五行内涵直接影响了山水城市的方位布局和景观格局, 使之强调使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方位, 对应四方四灵[6];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建筑和植物的造园要素和营造手法理论能够应用到“山水城市”的规划和构建中, 例如掇山理水、山水建筑空间营造、植物配置等。以植物配置为例, 中国古典园林在植物配置前强调生态原则, 注重充分认识每种植物的生态习性, 并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特征, 分辨其观赏价值。这一点可有效应用于“山水城市”中绿地系统的规划。即“山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尊崇生态优先的原则, 注重自然森林资源保护, 实施退耕还林;在新增绿地规划时, 优先考虑乡土植物的使用, 并建立健全“山水城市”绿地系统;注重绿地规划与景观相结合, 例如构建城市绿脉、选择对城市景观提升大的物种、打造山林季相, 避免山体季相单一等[7]。

2.3 自然人文特性并存

我国的山水城市思想并不是单纯的对城市物质空间的营造, 同时还包含了城市空间格局独特的文化意义, 使城市空间具有物质和精神两重含义。中国古代诗词、山水画、文人士大夫对城市建设的贡献都是山水城市格局意象的重要载体。首先, 中国古代诗词与山水城市格局创造源泉具有相似之处, 从山水环境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其次, 文人阶层亲身参与城市建设, 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他们是山水城市格局创造的主体, 创造并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三是山水城市构建集中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大局观及布局的收与放、主与次、虚与实。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指导着城市在营造时应结合城市文化脉络和自然资源, 合理开发景观资源、分清山水城市构建要素的主次关系、正确处理城市远景和实体近景的关系。

可以说, 山水城市格局对城市人文精神的提升和对城中居民人格的完善化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中国古代山水城市格局所要表达的不仅是一种物质空间概念, 更是一种“情”“意”“气”的文化内涵和城市气质[8]。

2.4 批判性地域主义

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 由于城市环境的极度恶化, 他们开始赞美和引入田园风光为理论核心的城市改造。而中国山水城市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特有的人文气质, 它的内涵不仅限于城市绿地景观空间, 同时注重中国城市自身的特征和文脉。由于我国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建设框架基本源自近现代西方注重功能的现代主义城市理论, 因此, 在该理论结构的前提下, “山水城市”应作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失误而产生的一个重大理论调整[9]。

3 古代山水城市营造法则

3.1 山水城市环境格局构成要素考量

我国古代山水城市要素包括:城市选址、城郭形态、城市轴线与城市朝向、道路走向等 (见图1) 。对于城市选址而言, 中国古代的城市选址, 自然山水环境是重点考察的先决条件。《管子·骑马篇》记载:“凡立国都, 非于大山之下, 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 下毋近水而沟防省”[10]。《周礼·夏官》主张建城“若有山川, 则因之”[11]。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 自然山水环境宏观上决定了城市的存在方式;对于城郭形状而言, 城墙是我国古代城市的重要标志, 其主要功能包括防御和空间限定。我国古代城墙以方形为主, 但受山水格局的影响也存在不规则城郭。古代城市因借自然, 就地修势, 使自然山水无形中成为城市的一道城外之“城”, 并将自然山水纳入城市之中。代表城市包括古代延安、紫阳、宁州等。另外古人将山水纳入城郭之中, 除了考虑其军事性质外, 从另一个层面说, 也是人文精神的考量;对于城市轴线, 我国古代山水城市营造强调城市轴线与山体变坡处吻合, 城市轴线还影响着城市整体朝向, 城市整体朝向强调与主轴线走向一致, 注重“辩方正位”, 并以南北为最佳, 例如秦朝阿旁宫和隋代洛阳宫城;对于道路轴线, 城市街道强调呼应周围山水、与主要景观形成对景关系。自然山水环境和人文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格局街区的大致划分, 从而展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亲近, 与周围人文环境的融合。

3.2 城市格局尺度设计

古代山水城市格局受水域流域等级、周围山水格局的影响。以沟壑区山水城市为例, 其河谷空间体系可划分为3个等级的地域空间, 从而形成流域河谷空间等级与人居环境空间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城市主要位于一级支流河谷;镇区主要位于二级支流河谷;乡村主要位于三级支流河谷, 从而划定土地空间条件基础。我国古代城市内部尺度, 通常以自然山水中的风景建筑为基准, 采用模数网络进行控制。古人在规划丈量土地时, 通常以50步或100步的整数作为基本单位。以古代延安府城为例, 其城市尺度就是在“50清步见方”为模数的网络内进行控制。

3.3 风景建筑完善山水格局

山水是自然的产物, 其形态格局无法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理想人居模式。古代山水城市通过添加人工标志物、改变微地形来改变其原始状态, 从而使其达到理想或接近理想的状态。我国古代山水城市中数量繁多的塔、楼、阁等风景建筑是人们主动“完善”山水格局的例证。

3.4 立体空间视觉系统

古代山水城市注重将城市选址、轴线定位、尺度控制、城内标志物的营造等与城外风景建立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国古代山水城市营造活动不仅停留在平面上, 还在较大尺度上结合自然山水环境对三维立体空间进行梳理, 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城市立体空间视觉系统。我国古代的山水城市格局是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综合考量创造的结果 (见图2) 。

4 当代山水城市建设方法

4.1 山水城市适用面

古代山水城市建设强调风水, 即在城市选址阶段便会注重自然山水, 强调山环水抱、坐北朝南。但现代城市建设选址无法完全遵从自然环境布局。交通枢纽型城市、工矿型城市等的选址更多依据城市功能、自然资源等要素。因此, 当代城市建设并不强调所有的城市均建设山水城市, 而是针对自然山水条件好的城市。对于平原城市、缺水城市不提倡人工挖渠造山, 体现了因循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宗旨;其次从城市规模层面讲, 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超大型城市, 不强求在现有城市肌理和脉络上添加中国特色的“山水”意境, 而更加关注城镇发展转型期中的中小城市建设, 对于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地域文化保存相对完好的中小城市应是山水城市建设的重点。

4.2 山水城市总体规划原则

山水城市总体规划应从保护城市景观的异质性着手, 建立城市多级层次结构。控制城市景观要素的嵌块体总数分布的均匀程度、集聚与散布趋势、连接程度, 从而控制城市的随机、无序蔓延和连绵。通过总体规划维护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生态系统自外向内的衔接与过渡。在城市开发过程中保障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4.3 山水城市空间构型

在山水城市空间构型之初, 应全面掌握城市自然环境的历史、特征、区位和构成。通过分析研究, 量化指标确定软质景观 (即由植物形成的, 山脉河流为骨架的人化景观) 的区位和数量, 作为城市构成的基础和骨架;其次建造城市硬质景观 (即相对软质景观而言, 包括除绿化、山脉、河流以外的城市一切有形构筑) , 使其围绕软质景观, 因山就水、因势利导地组织建设, 使城市不仅具有宽松的经济环境, 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软质景观的选取应注重积极开敞性, 使其自成一体, 综合均衡地分布在城市总体空间中;硬质景观应根据软质景观的区域特征和自身不同的功能要求, 在多元化的大趋势下, 把握城市总体风貌, 正确确立城市空间构图、空间过渡和空间发展[12]。

4.4 山水城市色彩规划

山水城市色彩需向自然靠拢, 尽量保护并凸显自然色;注重继承和发展城市文脉, 以城市传统色调为基准, 显示城市历史文化的真实性;服从城市总体功能和分区功能;坚持自然环境色彩的和谐, 山水城市在有自然色的情况下, 尽量使其构成山水城市的城市底色, 使文化色服从于自然色[13]。

5 结语

山水城市建筑艺术 篇7

我国幅员辽阔, 地貌多变, 自然景观丰富。古代文人学者十分重视山水环境与人居环境融合的审美情趣。与崇尚自然的传统哲学一脉相承,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二十世纪末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 着重强调城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与协调发展。对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追求理想人居环境的目标有着特殊的意义。

本文通过浙江省永嘉县三江半岛城市设计实践, 充分利用其依山傍水的独特的禀赋条件, 研究分析设计方案中对当地景观的利用与山水城市特色塑造的设计方法。

一、基地自然条件分析

城市设计基地位于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的三江半岛, 被楠溪江和瓯江所环绕, 半岛面积约420公顷。受制于交通条件和当地政府的严格管控, 尽管多年来周边地区城市建设迅速蔓延, 但基地仍然处于待开发状态。三江半岛以山铺底, 以江勾廓, 水、岛、山相依相融, 绝妙的空间特征与地貌特色似乎是大自然在排山布水时精心构建, 呈现负阴抱阳、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三江半岛的自然条件可以概括为——“两江环绕”、“相望两城”、“山岛结合”三个方面 (见图1) 。

(一) “两江环绕”的基地轮廓

三江半岛位于瓯江与楠溪江交汇处, 古称三江口, 三面临水, 一面临山, 呈半岛型的轮廓形态, 具有独特的滨水空间形态 (见图2) 。

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 呈东西走向, 三江段宽约2000—2200米, 流经北岸的永嘉县瓯北镇和南岸的温州市后, 汇入东海;楠溪江是永嘉县重要的河流, 呈南北走向, 蜿蜒曲折, 三江段宽约500—800米, 其上游的楠溪江国家风景区以田园山水风光而闻名。此外, 基地内部河道水系纵横交错, 共有大小河道13条。

(二) “相望两城”的城市格局

三江半岛向南隔瓯江与温州市区相望, 向西隔楠溪江与瓯北镇城区相望。两江三岸遥相呼应, 互为借景。开阔的江面拉开三岸的视距, 放大了视野, 山—水—城的宏大景观有了充分展示的平台。半岛沿岸皆为景色, 瓯江一侧开阔壮观, 楠溪江一侧紧凑清晰, 置身江岸观景颇为引人入胜, 鳞次栉比的楼宇、绵延错落的山体、穿梭不息的江船如同画卷展现在眼前 (见图3) 。

(三) “山岛结合”的地貌特征

野树山是三江半岛的天然背景, 山与岛共同构成立体化的自然形态。野树山山势险峻, 姿态巍峨, 气度非凡、植被茂盛。山上建有寺庙, 与西岸的瓯北双塔遥相呼应。登高野树山可俯瞰两江三岸全景。最高峰乌山尖与基地落差达460米, 山体东西向平均坡度约20%, 南北向平均坡度约40%。

二、城市意向的总体分析

三江半岛城市设计方案的构思分析首先从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大的布局关系着手, 在两江三岸的区域景观平台上, 寻找内在联系, 推演城市轮廓, 实现城市意向的审美追求。三江半岛城市轮廓的意向分析沿着由外及内的基本思路, 一是考量三岸城市实体形象的对比与关联, 二是构建水平动线上两岸天际轮廓线的总体脉络。

(一) 三足鼎立的景观局面

外围的人工景观是三江半岛未来空间形象的重要参照物, 现状温州市和瓯北镇滨江城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城市轮廓。城市设计将基地的城市滨江景观与外围城区相呼应, 凸现出两江三岸繁华的现代化都市风貌。

瓯江南岸的温州市和楠溪江西岸的瓯北镇的沿江地区已经形成了高层建筑为主的城市景观, 并且未来将出现多处标志性建筑。瓯北镇沿江建筑群高度以50—100米为主, 最高建筑高度达到150米;温州市沿江建筑群高度以100—150米为主, 在建的鹿城广场——温州市未来的标志性建筑, 高度达到300米;规划的杨府山CBD高层建筑群, 沿江建筑群高度以50—150米为主, 两栋标志性建筑高度分别达到320米和350米 (见图4) 。

为形成三岸城市景观相互呼应, 三江半岛在城市设计方案中, 沿江建筑高度以50—100米为主, 考虑在沿江第二层面安排1—2栋超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为280米。三岸间的城市建筑轮廓大体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见图5) 。

(二) 错落有致的景观脉络

受中国传统山水画重视横向布局的启发, 三江半岛城市天际轮廓线方案的设计强调乘舟江上形成的动态视线, 实现精彩而有序的总体景观序列, 突出地区形象的标志性和识别性, 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形成和谐交融的理想关系。城市设计将三江半岛放入瓯江沿线20千米较大尺度范围内考察, 将基地的城市天际线设计与外围的城市和山体轮廓联系起来, 从而构建错落有致的景观脉络。同时, 将天际线研究的成果与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相结合, 对地区的建筑高度控制提出引导, 用以指导三江半岛的城市开发建设和景观塑造 (见图6) 。

在城市设计的设想中, 在温州—三江—瓯北长达20千米的沿江水平动线上, 城市天际线有如音乐般起承转合, 富于变化且内含秩序。三江半岛的城市轮廓作为整个乐章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仅应谱写自身精彩的音节, 还要兼顾乐章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沿瓯江自东向西溯江而上, 进入温州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岸规划中的温州杨府山CBD, 通过高层建筑群及2处标志性超高层建筑形成沿江第一个兴奋点, 与北侧的自然山体共同界定两岸空间;继续向西, 北岸山体渐次跌落, 进入三江半岛, 建筑高度控制在50—100米, 展示城市韵律界面, 并且建筑轮廓逐级升高;到达两江交汇口, 设计方案中的三江半岛核心区280米超高层双塔建筑可为点睛之笔, 与西岸和南岸的标志性建筑遥相呼应, 塑造出三江口鲜明的景观。

三、山、水、城融合的设计营造手法

对未来的三江半岛的整体城市视觉意向基本明确后, 城市设计进一步深化结构, 方案通过“以路勾廊、以水塑轴、以岸出彩、以河通脉、以山藏居”等多种手法, 体现山—水—城融合的和谐关系, 营造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整体。

(一) 以路勾廊

外围山体和水体是三江半岛景观的基底与资源, 在构建城市景观构架和空间秩序时应充分注意将这些重要的景观要素引入城市内部, 从而实现城市与环境景观的有机融合。因此, 基于构建三江半岛内外一体的空间结构, 半环加放射状路网成为三江半岛新城区的合理选择。

放射状道路空间指向性强, 是视线通廊的载体, 它使三江半岛与外围山体、水体和城市景观在视觉上内外呼应, 在心理上紧密联系。城市设计方案中, 结合现状和规划跨楠溪江的3处桥位, 基地形成3条通向瓯北的放射状主干道路, 三江与外围山、水、城达成实体的廊道联系;9条放射状次干路和支路借助视线通廊的延伸, 达成与外围山、水、城视觉和心理的沟通联系。

半环状道路走势与江岸线相平行, 体现人工景观对自然景观的协调。外环是滨江公共活动通廊的载体, 大大增强滨江绿地的可达性与开放性;内环同样与江岸走势一致, 可以建立内外统一的空间秩序 (见图7) 。

(二) 以水塑轴

三江半岛的南北向核心轴以地区主干水系——中心河为导向展开。中心河宽15米, 长度为1.9千米, 贯通半岛南北。中心河的小水系与两江的大水系联通, 城市内部的人工小景观与城市外部的自然大景观产生奇妙的对话, 并且使三江城区面向自然空间更加通透和开放。

城市设计方案中, 核心轴依托水景组织公共活动, 是富有商业价值和城市凝聚力的精彩区域。核心轴两侧建筑界面沿水岸走向, 统一中带有变化, 增加空间趣味感。水景串联两侧丰富的设施与空间, 以综合消费为核心, 休闲漫步为特色, 通过不同的商业定位和空间形式, 碰撞出引人入胜的休闲活动体验, 为人们提供了繁华、亲近自然并具有归属感的活力都市场所 (见图8) 。

(三) 以岸出彩

水岸是城市与水体的媒介, 也是生态活跃、景观丰富的地区。三江半岛的滨江水岸景观带长约6.6千米, 进深20—50米。设计中的水岸空间集游览观景和休闲活动为一体, 为处于城市空间区的人群提供舒缓宜人的景观场所, 并将沿江开敞自然环境引入城区内部。三江半岛的水岸空间将成为两江三岸地区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设计将水岸创造成为城市的活力场所, 强调沿线的滨水绿带与人群公共活动的结合, 突出亲水性、生态性和主题性的景观特色, 创造一个连续开放空间系统, 提供市民和游客共享的丰富多样的观光休憩空间。设计采用以点带线的空间组织方式, 以庆典广场、三江广场、多彩广场、星海广场、瓯江广场、生态公园为节点, 结合硬质步道和软质绿色连结为线所形成的空间构架, 支撑起整个滨江地区的景观环境, 从而串联其中的各个滨江公园成为景观带。

在确保防洪措施及安全的同时, 设计针对堤岸采用多种布置类型, 以拓展水岸体验效果。滨江断面结合滨江绿地和周边街坊建筑与环境设计, 创造立体岸线, 提高滨江空间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确保公共步行通道的畅通和全天候开放, 加强滨江空间与纵深腹地的联系, 完善开放空间体系;配合楠溪江旅游功能的开发, 结合游船码头设置人群集散和活动广场 (见图9、图10) 。

(四) 以河通脉

内河水系是搭建城市景观网络必不可少的载体。内河深入以硬质景观为主体的城区内部, 打通软质景观脉络, 并且增加视觉空间的流动变化 (见图11) 。内部水系与外部水系联通, 半岛内河、城融合的小布局与两江三岸山、水、城融合的大布局相得益彰。

三江半岛基地内拥有良好的自然水环境开发资源, 但现状水系分布较杂乱, 不成系统。为提高规划区内汛期洪水容纳能力以及提高环境品质, 在现有的水网基础上进行重新优化布局, 与规划道路网、绿化系统相衔接, 兼顾排水半径和山洪拦截等安全因素。基地内规划总河道长度8.1千米, 水面率为3.9%。水、绿、城相互交融, 规划内河网络成为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的关键要素, 并且在维护生态系统和防汛排涝方面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五) 以山藏居

在开发商的动议和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下, 三江半岛城市设计创新构想, 拟规划一处高档山中酒店, 借助登高望远的绝佳景观优势, 将整个三江两岸的场景收入眼中, 并营造出幽静舒适的居住氛围 (见图12、图13) 。

古代文人雅士常常隐居山野, 回归自然, 追求静谧的生活情趣。然而在当今, 因为地质安全和建设难度等原因, 山体极少纳入规划建设的范围内, 山中酒店设计极富挑战性。在获得地质勘测资料后, 设计者选择接近野树山山顶一处地质条件较好的缓坡地作为项目基地, 平均海拔约220米, 面积约10公顷。设计草案吸取中国传统山地建筑的精髓, 本着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原则, 将整个酒店隐藏在绿树掩映的山体上。出于保护山体轮廓完整性的考虑, 方案对山中酒店设计条件进行了严格的界定, 综合容积率为0.4, 建筑高度12米以下, 建筑密度10%以下, 绿化率达65%。酒店建筑形体低调, 布局灵活, 与周边环境浑然天成, 体现了对山体自然景观的充分尊重。城市设计还对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评估, 针对大量的工程困难提出了实施建议, 包括配套道路、市政管线等。在当地用地空间极为紧缺的情况下, 从节约用地的角度来看, 此案例也具有现实意义。

四、结语

为满足现实的容量需求, 城市景观将不可避免地向郊区空间蔓延。但是, 城市永远是环境中的城市, 不可能脱离外部环境而存在。自古以来, 人们内心都存有山水情结, 对自然的向往和审美追求从未停止过。因此城市的发展应该从人地和谐的视角追求内涵和深度。设计者在城市设计方案中需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关系, 本着对环境的尊重, 寻找城市与环境积极的互动关系, 以及城市与山水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鲍世行, 顾孟潮.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浅析长治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篇8

钱学森在1990年就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并首次把中国的山水文化、古诗词、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山水城市代表了人与自然、生态与人类、科学与艺术、历史与未来、物质与精神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系”。

城市景观涵盖着城市地表自然和人造景色。它包括了自然界的山水、植被、人工建筑物、构筑物、街道、广场等各色景观。现代火柴盒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仿欧式景观与广场在长治市的现代化建设中鳞次栉比,样式雷同。因此如何合理规划经营好长治市的城市面貌,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浅析长治市山水城市景观的创建,希望长治市的城市建设能够更趋合理与优化。

1 山水资源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形象是城市特色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我国古代风水学说,还是现代人居理论,都阐述了自然山水与人居环境的紧密关系,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的主要依据。“天人合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中。

自然山水资源是不可再塑的城市形象要素之一。山体因有丰富的植被和矿物质,为多种动物提供了栖息地,也能有效调节微气候。山体体貌的蜿蜒起伏与重峦叠嶂也使城市面貌丰富多彩。长治又称上党,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神话传说又给这块上党盆地笼罩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长治市经过几年的努力,连续被评为“魅力城市”“山水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称号。而这一切又与长治的山水资源丰富紧密相连。

2 初探长治市城市观建设

长治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内陆小城。上党地区众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文景观,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为了更好的发掘城市内涵,创建宜居城市,长治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工作。

2.1 合理规划,确定山水资源的利用范围

合理确定开发和利用自然山水的对象和范围,把山水资源作为城市建设中的自然财富来规划,是建设山水城市中利用自然山水的首要步骤。

它既是维护城市景观的需要,也是维护城市生态的需要。

从宏观上控制破坏性建筑,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与技术手段划定自然山水的保护范围。

2.2 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长治地区东临老顶山,西傍漳河水,城郊地区还有大片的湿地,真正是“东山西水”,对此应尽可能的加以保护。忌讳用人工硬材料铺砌的岸壁直墙或护坡取代湖滨的自然景观。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并加深道路两旁的绿化,确保整体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3 建立绿地系统,引导多样化发展

快速增加绿化的数量,才能跟上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坚持用生态学的观点指导城市绿化建设。从本地气候、地貌、植被、水源和物种等实际出发,进行多层次、多品种、多形式布局。长治市北有八一广场,南有生态苑遥遥相对,东边是连绵不绝的老顶山森林公园,西边水天一色的漳泽水库和湿地公园遥相呼应。城市中还有随处可见的绿化小品点缀,这些都是专家经过了精心策划、周密论证的成果。它实现了我市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景观效应的完美统一。

3 整合文化,丰富自然山水的内涵和意蕴

我国幅员辽阔,造成了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巨大差异,不但形成了各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园林植物,也成就了不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景观。

作为处于不同环境下的城市,在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充分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园林文化气息,使其更具内在韵味,只有这样的城市才能享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长治市具有悠久的文化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神话传说令文人墨客留连忘返,交口称奇。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山水景观建设中应当加以运用,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我市西有后羿射日;南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还有炎帝传说、神农尝百草等等,是众所共知的神话传说发源地,令上党地区拥有了神秘而厚重的文化色彩。我们应大力开发利用这些神话传说的魅力,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知道在这太行山之颠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那么,上党地区一定会大放异彩,给城市建设增加一道辉煌的光环。

景观创造的成功取决于能否与观景者在心灵方面产生共鸣,让人为之心动,触景生情。

在城市建设中,建筑与景观设计应深入实地勘察,考究地方志,了解文脉、习俗等,了解过去,把握现状,引导将来,创作出富有长治地区艺术特色的城市景观,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舒适、优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

摘要:论述了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在长治市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应妥善处理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关系,维护整体山水景观的连续性,整合长治市的山水资源的文化底蕴,以提升长治市山水园林城市的内涵。

关键词:山水园林城市,城市建设,景观

参考文献

中国未来山水城市的规划构想 篇9

关键字:山水城市 自然生态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美学设计

前言: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使人类与“原始”逐渐剖离,使人类走出了野蛮进入了文明,并将其逐渐推向了生命者的尖端。人类对于城市的讨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今,我们又沿着时间的河流溯洄到生命的源头,用一种新的思维去修补、填充那些古老的墙壁。

站在世纪之交,人们回顾着即将逝去的20世纪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展望新世纪,探索着未来城市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我国也掀起了一场有关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发展的大讨论。这其中说法有很多,诸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田园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山水城市等等。由此可见,生态、环保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大趋势,从而相应的还有“生态经济”、“生态美学”、“生态产业”、“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的确,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所居环境的健康及精神的需求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

一、核心精神:

(一) 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

说到生态和历史,也就是城市生态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生态城市是山水城市的物质基础,所以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现在有许多的建筑外表简单,或者干脆十几个几何图形的的拼凑,整体呈现一种粗糙的灰色调,屋内昏暗少见绿色,也就是现在许多人常说的后现代风格。这难道就是21世纪中国居住的城市吗?人离开了自然又返回自然,为此,我们要发扬、学习并集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特别是大规模的皇家园林像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城市建成一座大型的园林,这就叫做山水城市。中国古代的园林布局完美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才真正意义上的出现了“人在画中游”境界。

(二) 现代科学技术和环境美学 ,

当大家第一次接触到山水城市这个词时,你的第一反映也许会认为,它仅是一种回归自然,是完全意义上的原生态,是绝不可能与现代科技挂钩的,其实不然,它也是一个高技术的城市,且还要充分运用现在科学技术的成果。 关于环境艺术方面其着重表现为:整体美、特色美、意境美三个方面,对于整体美的布局,早在很久以前人们便实践了,比如古代皇宫的布局,它讲究的就是整体美,它们的布局大部分恢宏、大气,显示着帝王的权力与威严。关于特色美无论是民族、国家还是城市,每一个地域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但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是不能遗忘的,它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与象征。对于意境美的领悟,最为深刻地应该是中国,可以说意境美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较高层次的美的境界,山水城市应该有更高层次的概念,山水城市必须有这种意境美,梁思成先生说过“建筑情,园林意”。所谓诗情画意是需要有某种程度的修养,自身去体味的,这同时也是中国特有的,东方文化的特色。

(三) 为了市民大众,面向未来发展。

任何的布局和规划总结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那么“以人为本” 就是首当其冲的。只有真正适合与人的才是最具有可行性的,人民大众是最为有效的试金石,并引导我们的发展方向,从而研究出更为舒适、健康、便捷的方案。对于未来的发展现在讲的最多的就是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发展的同时更要为后代考虑,为其创造更良好的生存空间。

二、理论依据:

(一)合理规划,确定山水资源的利用范围

合理确定开发与利用自然山水的对象与范围,是建设山水城市中利用自然山水的首要步骤。每个城市都应将所拥有的山水资源作为一种宝贵财富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城市景观的需要,二是对自然生态保护的需要。所以要把自然山水资源的保护纳入到规划之中,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地域特色决定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并划定自然山水的保护范围。在保护自然山保护自然山水要根据城市的用地特点合理规划,再保护自然山水时要根据城市的用地特点合理规划,将其与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并因地制宜。

(二)深化设计,确立山水资源的利用目标

规划确定的山水资源应进一步深化设计,切实把受保护的山水资源用活用好,是发挥自然山水作用的重要措施。要根据城市的功能要求、景观设计要求,确定其利用的目标并及早提出山水资源利用的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案。

(三)利用植物创造景观, 发挥山水资源生态作用

植物对与城市的绿化是必不可缺的但并不意味着就可随意的堆砌,倘若将它作为一种景观出现:1、合理的布局于规划可以使其所具有的净化、减音、防风等作用全面的发挥。2、美化城市,培养良好的心情,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活氛围如设计规划和理它将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对于山林进一步加强对山林植被的保护与改造,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绿化生态功效。

(四)糅合文化,增加自然山水的意蕴内涵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物质载体这一理论。而城市的文脉延伸在建设中首推寄情山水,使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园林艺术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追求意蕴深厚的诗情画意,而这高于自然的意境离不开文化的启迪。画龙须点睛,点睛之作才能称为上乘之作,因此,在自然山水的开发与利用中不但要画好龙,而且要点好睛。画好龙,指的是保护山水、完善植被等基础工作;点好睛,则是要运用各个城市自己独有的地方历史文化去诠释城市的建设。

三、江城武汉为例(结合理论)的实例分析

1、现状分析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交通、工业等方面承载着巨大的环境压力,部分地区因规划不当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2003年,湖北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市政建设,武汉实施“园林山水城市”、“美化”工程将进入实质性招标和发布实施阶段,掀起一个新的城市环境景观建设的高潮。

2、总体规划理念

以人为本

围绕山水生态主题

体现地域特色

*对于武汉(合理规划,确定山水资源的利用范围)的分析:

武汉作为中部的大都市,背山靠水,依江而居,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自古以来便有“九省通衢”的美誉,那么就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布局。虽然资源较多但真正合理有效使用的却不多,所以我们现在要运用城市内存在的山林、湖泊进一步的进行开发,争取做到不荒废每一寸资源,并采取由这些景观逐渐向周围递进式规划的布局,根据城市各处不同特点合理分配范围因地制宜,比如在景区周围可以建设为生态旅游区,这样既不会浪费资源同时可吸引大量旅游者,(因为景区就在市区,灵活、便捷)又有客观的经济收益,一举双赢。

*对于武汉(深化设计,确立山水资源的利用目标)的分析:

武汉的磨山早已确定为建设以风景林地为主的公园, 在山中设立了几处园林建筑。我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对山体的详细设计,把它建设成为集登高、游览、锻炼、教育、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对于江滩也应如此我们并不能只将景观当作一种摆设或是标志,应将它们真正的投入与生活中为人服务。我们可看到人们成群的嬉戏,斑驳的树影倒映在流淌的江面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另外一些尚未开发利用的自然山体也应根据不同的特点尽早利用。如将山设计成居住区级的小游园,成为当地居民的游憩乐园;对于那些处于城市边远地带的山林可根据不同的特点分别确立为风景林地、特色果园或郊外游乐园。

*对于武汉(利用植物创造景观, 发挥山水资源生态作用)的分析:

〈1、武汉城区内在加强绿化量的同时可以将观念转到植物的艺术感,塑造生态设计。将平常的绿化带设计为植物景观不仅美化了环境更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着不但是一种形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2、对于山地,可营造特色果园、竹园作为增加山林经营发展的途径。同时,在建设山体公共游园时,可重点种植适量的观赏树种,以丰富景观。总之,通过绿化山体的各种方式增加立体绿化,在丰富山体景观的同时增加绿量,营造青山绿树。

*对于武汉(糅合文化,增加自然山水的意蕴内涵)的分析

武汉既有历史留下的优美婉约的楚文化又有李白、杜甫、王维等文豪巨匠的泼墨挥毫, 将其巧妙地把它们运用到自然山水的开发建设中,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比如建筑设计中运用编钟、鸟纹)并使山水富有灵气,是在山水资源利用和构筑山水城市中应着力解决的又一重要问题。

3、目标:

自古美誉“九省通衢”之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及区位优势,历为商家必争之地;据国家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将成为世界十大超级城市之一。得武汉者得天下,巨大的市场,诱人的商机,涌现在人们的面前!

四、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所关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环境的完善是城建工作者研究的永恒课题。但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创造速度与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由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竞争变得有为激烈,人们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到物质文明的创造, 而对于精神文明深化却有了明显的忽略。有其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我们有义务传承与保护好我们的文化。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山水文化, 强调山水环境对自身提高素质、陶冶情操的作用所谓“诗书乐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所以,山水城市是现代文明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的体现。21世纪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

自然山水是人类的天然财富,它渴望人类的保护。同时,自然山水也因为人类的合理开发利用而焕发生机与活力,让每一个营造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者都能为人们留下经过“滋润”、“活化”而变得更加美好的山水。

参考文献:

[1]钱学森 《 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陈伯超 《地域建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黄龙德 《城市环境与景观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山水城市建筑艺术 篇10

随着党的“十八大”对“美丽中国”和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2013年重庆提出要建设“美丽山水城市”,其内涵包括“突出生态之美”“彰显文化之美”“塑造形态之美”。在“美丽山水城市”目标的指导下, 主城区开展了《重庆都市区美丽山水城市规划》及各分区的美丽山水城市规划,意在划定生态红线、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质。 以生态文明为目标,既严格保护大山大水, 也着力管控小山小水,由山、水、绿系构成网状山水格局,建设美丽宜居的山城、江城和绿城。“美丽山水”思潮已经成为了当前重庆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力。

2诉求

重庆市是一个特殊的直辖市,除了主城九区外,还有相对独立的31个区县,形成了32个大中小城市群(见图1)。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临近大山大水)决定了城乡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在空间资源利用、城镇空间拓展中面临较大的压力与挑战; 另外,随着各区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区县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形象和品质的提升, 这对区县的城市规划及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区县同样需要走“美丽山水城市” 之路,但如何走、如何维持自然山水的风貌、 挖掘城市特色、彰显地域文化是区县建设“美丽山水城市”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然而由于城市规模、发展状况、经济能力等种种因素,区县又有别于主城区,对于各区县,照搬主城区的方式专门增加一项 “美丽山水城市规划”未必恰当。所以就需要将 “美丽山水城市”的思想、方法灌输到其他常规规划设计中,以此走出区县自己的“美丽山水城市”之路。

3问题

打造“美丽山水城市”的实质是塑造优美、 宜人、富有特色的城市外部空间环境,这也是城市设计擅长解决的问题。然而城市设计并非法定规划,而且以往城市设计意图纳入法定规划的情况又不尽如人意(区县总体城市设计此类情况尤为突出),这样导致城市设计构想无法最终指导实施建设。

总体城市设计其实是针对实际感知层面上觉得“协调有序”的城市空间形态,以及城市品质中包含的“文化理性”,如城市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艺术特色等目标,探询科学合理的、可具体操作的、同时又具有普适意义的研究切入途径和技术方法;也是从整体层面护山、理水、展文的最有效途径, 尤其在区县更为明显(由于各区县城区范围并不很大,相比重庆主城区来说,更有条件、 也更便于从总体层面进行把控)。

作者通过《区县城市设计实施情况调查研究》1课题研究工作,对“十一五”期间 (2006—2011年)重庆区县总体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做了大量的对比研究,并进行了实地考察,总结出当前区县总体城市设计存在的共性问题。

3.1大动干戈、难见成效

区县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时序通常处在总规刚刚修编之后,大的空间结构、交通体系、 用地布局很难改变,即使城市设计中做了较大的调整,也常常因为总规修编的困难及城市设计自身论证深度问题而无法纳入法定规划,以至于之后的控规修编只能“跳过”总体城市设计(或借鉴内容较少),以总规为依据进行编制。

3.2一味遵从、未显价值

由于处在较为宏观的层面,总体城市设计往往停留在空间系统层面,在不突破总体的情况下,常常被认为是对总规从城市设计角度的归纳与再描述,虽然有一定意义,但终究无法充分体现城市设计应有的价值。

3.3巧思悬空、无法落实

另外,总体城市设计中的一些好的想法常常因为其控制深度、控制方法或表达方式最终较难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得以落实。

4途径

在美丽山水城市目标与当前区县总体城市设计存在问题的双重导向下,同时结合实际参与项目《石柱县总体城市设计》的探索, 提出区县总体城市设计编制的改进途径。

4.1遵从总规、弥补空缺

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 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总规整体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绿地、道路系统及街区尺度等已经过多方博弈与专项论证,对之后的总体城市设计有较高约束力。 总体城市设计不宜在大的空间结构、系统层面对总规做出调整(确实发现总规存在重大问题,且城市设计论证深度已经达到修改总规依据的除外)。

但是现行总规在城市特色、城市文化、 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等方面涉及较少,或仅限于提出一些原则性的要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中对城市风貌分区控制仅提出几大分区类型及原则性的风貌控制要求,例如对滨河景观风貌区的控制要求:“规划沿龙河及其支流常年水位线外30米范围为滨河景观风貌区…… 沿河以‘点、线、面’的方式布局绿地与亲水广场,形成沿河自然开敞空间”,该表述严格意义上说是一个目标愿景。但事实上, 龙河沿线并非同一化特质,具体如何分段打造总规并未提出明确要求,何况由于现状及沿河规划用地差异,“30米”这一概念几乎无法指导实施建设;石柱总规中对城市文化同样仅以原则性内容加以表述,实则仍属规划目标范畴。显然,城市景观、风貌、文化等方面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必须成为总规之后的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其次,总规侧重宏的战略部署与系统组织,与现状结合度必然存在一定偏差,总体城市设计自然要更加关注重点公共空间要素的可实施性的问题,以便将核心设计意图更好的与控规衔接。

另外,由于总规受编制年限限制,又掺杂人口、用地规模等影响,仅能对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给出明确的边界,对于远景用地拓展边界已经缺乏控制力度。然而,重庆区县城区多以滨水临山为主体特征,城市周边、城市内部自然山水的保护边界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有着不可回避的冲突与矛盾,而总体城市设计正应弥补这一空白,如参考主城区四山保护规划,通过借助等高线、其他明确界限等方式划定自然山水的生态红线(见图2)。

4.2特殊受控、一般放任

在总体规划大框架的约束下,总体城市设计既然难以突破,便只能弥补与深化了。 前文已对“弥补”进行阐述,至于“深化”, 本文认为“特殊受控、一般放任”是最佳方式。

事无巨细的阐述既无法面面俱到,又无法明确发展重点。城市空间同样存在均质部分与特质部分,其中特质部分便往往能成为城市的缩影,或最足以体现城市的特色。所以,在总规各大系统已大致明晰的基础上,如何准确挖掘各区县自身的特色,如何发现各系统中公共性最强、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空间要素,进而进行提取归纳,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要求才是总体城市设计对总规深化的最佳选择。也就是说在设计分析中,要辩证地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突出重点。《石柱县总体城市设计》中,以凯文 · 林奇《城市意象》 中归纳的城市五要素为理论借鉴,以石柱自身特色挖掘与现存问题归纳的双重导向,提炼归纳出“石柱之门”“摆舞水岸”“青山城廓”“多彩半岛”“织锦舞台”“山歌步道”“风情大道” 七大“特色空间要素”,并对各空间要素提出简明扼要的城市设计控制要求;而对于通常总体城市设计中各大系统平均展开的控制及表达方式进行相应弱化,从而实现重点明确、有的放矢。

4.3定性定界、接驳管控

为了让城市设计中好的构思不被付诸东流,充分纳入法定规划的管控之中,除了要从控制内容入手外,控制方法及表达方式也至关重要。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的共同特征都采用了边界控制及性质控制的表达方式:是以二维方式划定控制区范围并明确控制区内相关控制要求的表达方式,该方式通俗、简明,利于作为管理依据进行法定管理。以往的区县总体城市设计多以示意的表达方式对设计意图进行阐述,如具有符号意义的分析“线”“圈”等,该方式仅仅能表明点、线空间的大致位置或趋向, 但由于没有明晰的控制边界,在纳入法定规划管理时,经常遇到各种问题,以至于牺牲了很多好的设计构思。

另外,由于以往总体城市设计中轻视控制边界及特定范围内的硬性控制要求的重要性,进而对现状认知缺乏重视,致使规划流于概念层面,甚至很多总体城市设计仅成为了“纸上谈兵”。

以往的总体城市设计还存在 “设计过度” 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摆房子”。由于规划范围较大,加上思考深度及未来不确定性的限制,设计中常常将对今后毫无控制及指导价值的“房子”信手摆来,结果仅能显示“工作量”及其虚幻效果。

所以,以类似法定规划的方法,将城市设计特色要素分解为各个控制单元,并明确划定各单元控制范围,同时给出控制底线要求是总体城市设计易于接驳法定规划的一个非常可取的表达方式。《石柱总体城市设计》在要素引领的前提下,对各空间要素通过类似控规图则的控制方式, 提出简明扼要的城市设计控制要求,力争便于接驳管控(见图3)。

5结语

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方法的改革是区县走出自己 “美丽山水城市”之路的有效途径,其中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的有效衔接是编制方法改革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遵从总规、弥补空缺,特殊受控、一般放任, 定性定界、接驳管控”是当前重庆区县总体城市设计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校园导视系统设计下一篇:优质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