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对策

2024-07-28

写作教学对策(精选十篇)

写作教学对策 篇1

首先应从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入手。传统的作文教学, 把写出文章作为每一次作文练习的终点。其实,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 需频改之方入妙耳。”可见文章“入妙”是“频改”的结果, 因而在“频改”过程中也最容易领悟“入妙”之法。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 忽视了“改文”这一重要的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环节, 自然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的“文章得失”漠不关心的态度, 也影响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 作为批改的改革, 事实上是关系到整个作文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 也是语文教学思想改革在作文上的反映。只有明白了这一点, 作文评改的改革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作文评改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处理好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知识与智能等的关系。明确评改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为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所谓主导作用, 重点在于“导”, 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发挥组织、指导、启发、鼓励的作用。教师要在这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支配力量。若支配无力, 以至整个过程目的不明, 效率不高, 就是“导”的软弱;若支配失当, 以至启而不发, 或越俎代庖, 就是“导”而无方。正确有力的“导”, 必须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加强, 也就是要使学生在整个批改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保证。

作文批改, 随着教改的深入, 不断地映现出新的方法。这里举出几种供参考。

1、评语批改。

就是教师用简要的眉批、总批, 指出应当修改的原因, 然后让学生推敲教师的评语去修改定

在谈话时如何耐心, 如何善良、殷勤, 不管你如何关心体贴学生, 仍不会博得学生真正的尊敬。”

纵观各级各类教师的课堂, 每个老师在课堂上都有其独特的教态, 有的是温文尔雅型的, 有的是热情洋溢型的, 有的幽默睿智, 有的略显沉闷, 有的则活泼好动, 但是无稿。这种只批不改的方法, 也能较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比较迅速地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培养认真批改的习惯。评语批改, 必须注意修改重点, 每次改作文只抓学生习惯中的毛病, 不必面面俱到;评语要简明扼要, 重在积极引导;要多用眉批的方式, 便于学生查找。

2、示范批改。

教师当众就某一篇作文进行公开批改, 以示范例。这种批改方式如果能在投影仪上作, 则更见方便。示范批改的目的各异, 有为指导自改方法的, 有为讲评服务的, 有研究克服某种文病的, 也有为推介优秀习作的。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目的, 选择合适的示范作文。示范批改过程中, 可辅之以适当的课堂讨论, 让学生发表意见, 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 避免教师单向灌输, 但又要注意教师示范为主。

3、传阅批改。

具体做法是在抄正作文之前, 学生以四五人为一组, 个人的草稿后面夹上一页空白, 然后让组内同学轮流传阅, 随时写上修改意见, 使作者得到许多建议。最后由小作者仔细阅读这些意见, 吸收扬弃, 累索修改。待修改妥贴后再抄写。这种批改方法可以显示个人独特见解, 使大家在互动启发下增长作文才干。

4、自批自改。

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应当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教师要注意三点。a、针对实际, 因势利导, 激发自改兴趣。b、在读写结合中引导和指点自改作文, 使学生逐步提高自改质量。C、让学生掌握六种修改方法:批、改、增、删、换、理;掌握一套修改符号;培养三读三改:默读, 修改内容结构;轻声读, 修改用词用句;朗读, 全面润色修改。

修改是写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写”和“读”是写作实际中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把无形的思想语言变成有形的文字语言, 是“写”出来的, 而对文字语言的去粗取精, 则是由“改”来完成的。“写”只一次, “改”可以无数次。可以说修改是一种再创造, 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和素质。

论其教态如何, 我觉得一个教师上课不能缺少一种激情。教师有激情, 学生才能焕发出上进的情感, 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对知识的追求状态, 也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写作教学对策 篇2

根据初中语文大纲的教学要求,记叙文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训练的主要文体。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实际水平,是衡量初中写作教学效率的主要依据之一。为了切实了解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发展水平,客观评价初中写作教学现状,笔者随机抽取城乡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学生各一百名,以《最难忘的一件事》为题,进行了记叙文测试和有关问卷调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答卷,对两类被试用同一标准评定,结果统计列表如下:

表一:中小学问卷调查结果比较题材来源项目亲身经历想象虚构的事在作品作文上兼而作文修改项目全文写好边写边改很少修改从不修改差异极显著差异不显著差异极显著差异不显著

z=4.14z=3.42

表二:中小学生作文测评分项比较表二(1)

题材审题项目真实真实但不真实准确不够很不差异不显著差异不显著

立意结构项目准确中不够准确很不无中心详略不够很不差异不显著差异不显著

结构项目首尾及其作文长度人均字数

呼应相似百分比年级及其他小学六年级46%662n=100n=100初中三年级47%814比例差异检验p>0.05p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透视教学对策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小学写作教学困境及对策 篇3

从笔者执教多年的情况来看,目前小学写作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曾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事实上,我们教师过度的扶、牵、抱、乃至越俎代庖,将学生身上固有的灵性逐渐消灭殆尽。

1.学生作文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如果任由学生自由地写,小学生其实有很多很有创意的想法及个性化的表达。然而这种创意与个性化,也许并不能给学生的考试带来好看的分数,由是,教师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功利心和短视行为开始出来了。教师开始给学生灌输“摹、背、套、抄”的行为了,以为这样就能达到作文速成的目的。却扼杀了孩子对作文的创造性与乐趣,倒了孩子的胃口。特别是有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考试考个好成绩给自己装点门面,就去教学生背作文书上的优秀作文。更有“聪明”的教师为了让能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还教给学生改头换面、移花接木的“绝招”,告诉学生只要紧扣题目,将背的作文开头结尾变换一下,围绕题目去写,那一篇作文便可应付多个题目。这样追求短期效应,急功近利的行为纯粹误人子弟!

2.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脱节的矛盾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原本是相辅相成的。可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脱节,大多数教师的阅读教还停留在分析文章“写了些什么”上,而极少分析“为什么这样写”。分析前者,其实只是停留在阅读层,只有分析后者,才能进入到写作层。其实,不少教师教阅读归教阅读,教写作光教写作,而不知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阅读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是怎么样写的,好在哪里,并将课文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迁移到写作任务中。教写作时,光谈写作技巧,而忘记了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这些被时光证实过的经典之作比什么“优秀作文选”里的习作都要好太多了。

3.陈旧的写作教学理念与学生接受到的日新月异知识之间的矛盾

至今绝大多数的小学教师的写作教学都还停留在“技巧写作”,既没有“过程写作”,更不懂“交际语境写作”。教师的写作教学一味地进行“技巧写作”,以为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学生就会用。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买一本“写作兵法”岂不可以写作家了,一教就会的话还需要老师教吗?

现代社会,知识、理念更新是非常快的。学生大量地接触到新鲜的事物,新鲜的知识,这样他就会不满足于老师教给他的陈旧的知识,或者觉得老师教的这些知识在生活中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久而久知,他们便不愿意听课,不愿意写老师要求写的内容了。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呢?

1.要更新作文教学的理念

承认作文是一门科学,一门科学,有意识地将作文从以讲读为主的语文中分离出来,改变其处于附庸的地位,只有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发挥它在创新教育中特有的功能。其实,教师一定要做个阅读型的教师,自身不断成长,不断学习,用新的更科学的理念武装自己,这样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才不会盲人骑瞎马式,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避免低效、无效、甚至是错误的教学。

2.给学生写作内容上更大的自由度和时间上的宽松度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主题与时间上的限制。如果把学生的所有习作都框定主题、内容范围,锁定在在作文课有限的时间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兴趣、缺乏写作素材和充足的时间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在缺乏兴趣、缺乏写作素材的情况下,成人也很难写完一篇文章,何况是学生。且时间又有限,让作家在有限的时间内写限制了题目范围的文章,也写不好。不是有作家同学生一起写作高考作文交上去一起批改而得分不理想的吗。

3.挖掘课文中的写作资源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着较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新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我们熟知的扩写,缩写,续写,改写等,教师只要能驾轻就熟,就可以避免学生由于习作材料的欠缺而造成无从下笔的局面。

首先,从文章优美语句入手进行积累和仿写。让学生通过熟读、抄写等手段积累了文中优美语句,而后就教学生运用,可有选择性的可让学生运用其重点词语造句或句中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等,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中引导学生学习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自然风景。学《师生情》一课时,教学生仿照书中“首先……然后……最后……”练习说话。其实,抓住教材中的典型篇章进行迁移和练笔。课文《童年的发现》作者的“梦中飞行”写得形象生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一次教研组活动中,我们充分引用这一教材内容,学习这篇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以《我做了一个神奇的梦》为题进行小练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4

一、重读轻写现象严重

古人把学习称之为“读书”“念书”, 这确实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然而, 当今的语文课上虽然书声琅琅, 但学生的写作水平依旧低下, 探究其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因素。

从教材编排看, 一是绝大多数教材, 一个单元只有一次习作练习, 学生练笔机会甚少;二是教材编排基本上都是读写分离的, 读写整合不到位;三是教材中几乎没有写作方法的指导。从教学时间看, 作文课一般都未单设, 由教师自由安排, 这样一来, 作文课就远远达不到它应有的比例。

2.主观因素。

这里的“主观”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一是对习作教学重视不够。不少教师认为, 学生只要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 写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自然提升。二是读与写的教学截然分开。一些教师认为, 阅读课与写作课是两种没有交点的课, 对许多可以在阅读课上进行写作方法提示与引导的契机视而不见。三是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尽如人意, 教师没有正确的指导方向。

二、习作教学本身存在诸多问题

1.形式入手机械化。

部分教师的习作教学还是“穿新鞋, 走老路”, 一味抽象地要求学生内容要具体, 经过要详细, 感受要独特等。这样死板的习作指导必定导致学生写出呆板的文章。有的教师虽注意鼓励和督促学生写日记, 但平时不安排有感而发的练笔活动, 如此按部就班, 学生脱离了生活实践, 写作水平得不到提高。

2.任其内容自由化。

有的教师错误地理解了“从内容入手”的要求, 每次习作都让学生先读习作要求, 然后自由习作, 教师既无具体习作要求, 又没有重点提示。学生写完后, 也不及时批改, 更不进行习作讲评, 习作指导与训练完全虚化。

3.提高要求成人化。

有的教师在习作指导时用成人的思维和语言来要求小学生, 致使学生一头雾水, 将作文看成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习作教学的改革方向或趋势

1.激发兴趣, 让学生爱上动笔。

学生“厌写”“畏写”的首要原因是缺乏写的兴趣。首先, 教师要想方设法消除学生对写作的厌恶感和畏惧感。其次, 教师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习作情境, 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再者, 教师要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多动脑筋、下功夫。最后, 要因人因文而异, 要摒弃模式化、机械化的习作指导, 要善于标新立异, 推陈出新。

2.拓展时空, 让学生迷上练笔。

仅仅依靠有限的几节单元习作指导课, 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其实, 教师只要善于发掘, 动笔的机会随处可见, 如:阅读教学中练笔, 开展活动后练笔, 参观游览后进行练笔……

3.提倡“广开言路”, 让学生自主写作。

从“我手写我心”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角度讲, 学生的写作题材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往往不留心观察生活, 因此, 捕捉素材也是需要教师着力培养和训练的一种写作技巧。

4.坚持读写整合, 让学生读中悟写。

阅读是训练写作的最佳途径和最有效的方法。因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的过程,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必然会对文章的写作方法有所感悟。这种读中悟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做法, 对于学生感知和领悟每一篇课文的写作技巧是十分有利的。

写作教学对策 篇5

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一般的初中语文测试题中,包括中考,“写作”作为与“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阅读分析”相并列的一块内容,占有30%~40%的分值。因此,写作也倍受广大学生、教师、家长的重视,作文教学自然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现状却不乐观,它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而我们农村初中更是如此。

一、存在的问题

我校由于地处偏远农村,教师和学生流失较为严重,2007-2008年较为好转,有大批外留学生相继回流。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作文水平更是低下,每次上交的作文不是只字片言,就是语句不通,十字五错,更不要提选材、构思、立意了。面对这一现状,我校课题组和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学生作文水平低的症结所在,探求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途径。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普遍不浓,也缺乏修改的习惯,大部分学生把完成作文当作一种任务,一旦完成便把它投掷一边,而不愿去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并仔细的修改,除了老师布置的每周练笔外,几乎没有人愿意主动写文章,课外阅读量相对也少,对老师的批改及评语作一般性的浏览,甚至根本不去理会。这也是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几点对策

1、降低要求培养兴趣

由于我校学生基础差,写作水平低下,我们应该对学生降低要求,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切不可对学生过高要求,让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

当前,有些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每次作文都对学生给出硬性要求,如字数必须达到600字,否则重写,于是,那些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为了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只好不断重复相同或类似的语句,结果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有的学生干脆抄袭,敷衍了事,还有的甚至懒得动笔。结果,不少学生都产生一种惧怕作文的心理,每当作文时,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怨声四起。

面对这一现状,教师无不摇头叹息,也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使学生喜爱作文呢?我认为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感觉到自己能够达到要求,乐意去写,然后,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不断修改,通过多次的修改,学生感觉到自己越写越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尝到写作的甜头,此外,教师还应不断鼓励学生,充分表扬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生的兴趣一旦得以激发,学生乐于写,写作水平也自然会逐渐提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是“乐之者”,还怕不愿意主动动笔写?

2、及时修改注重点评、讲评

批改作文、讲评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学生的作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修改、点评,那就无法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最初布置作文的目的自然也无法达到,而且还会抑制学生的写作热情,影响写作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必须及时批改,那么如何进行批改讲评呢?

首先,批改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传统的批改方法是学生的作文教师改,然而由于语文教师的教学事务多,大部分兼任班主任工作,靠教师一人之力去批改一个班级甚至两个班级的作文,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批改作文花费的时间长,拖延了作文本的发放时间,而且无法按时讲评作文,收效自然甚微。此外,学生作文教师改,也使学生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学生们的作文水平自然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其实,除传统的批改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经常采用学生自我修改、学生互动批

改、师生共同修改等办法,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自身的工作负担,而且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产生教学“共振”的最佳效果。《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 学生在参与批改的过程就是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从教学角度而言,也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因为学生养成的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终身受用的。学生们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其次,评语不应笼统空泛,修改不应面面俱到。作文修改时,评语不应过于空泛,千篇一律,如“语句通顺,层次分明,但语言欠生动。中心欠突出„„”这种空洞的模式化的评语无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应该针对学生的习作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让学生对批阅后作文进行再修改、再点评。此外,评语还应具有激励性和商榷性,如在学生作文的批语中,批上“在„„方面,你有了较大的进步”,“要是„„就更好了”,“这地方如果加上„„就更具体了”,这样,学生无论面对自己作文中优点还是缺点,都能欣然接受,写作的热情也会高涨。

此外,作文讲评应多样化。不少的作文讲评课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教师评学生听,教师改学生看,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往往还是无动于衷,有的心不在焉甚至打瞌睡,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实,这种讲评课,学生处于被审判者的位置,又怎么能打起精神,产生兴趣呢?长此以往,学生不但会失去写作兴趣,而且会产生厌恶情绪。因此,作文讲评课应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双向交流,生生双向交流,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从而加大信息量,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在这样的讲评课中,通过相互切磋、互动交流,学生各显其能,取长补短,成为作文讲评课的主人,其鉴赏能力、表达能力也得以提高。此外,交流切磋不能流于形式,还应内化、吸收,即进行再创作,这样,写作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3、加强阅读勤写多练

阅读是人类获取各种知识、了解各种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词汇,开拓视野,还能学习各类文章的写作规律,解除作文难的顾虑。鲁迅先生在总结自己写作经验时曾说过:“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可见,多读课外书籍对提高写作水平是不无裨益的。当然,课外阅读不能随意的,毫无目的的进行,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可读篇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组织学生互动交流。

光读不写也不行,还应读写结合、勤写多练,把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文字及思想感情,写作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即读是吸收,写是输出,阅读和写作是互为因果的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叶圣陶指出:“写作的历练在于多作”。可见,读后必须让学生动笔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他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么怎样勤写多练呢?叶老说:“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养成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我校还为学生建立“课内课外阅读链接卡”,使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获,长此下去,作文时自然能妙笔生花,也就不会望“题”兴叹,害怕作文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4、开展活动丰富生活

写作来源于生活,生活之水一旦枯竭,学生又如何能写好作文,因此,我们必须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作提供源泉。如我们可以展开各类竞赛,交流,创办班刊、校刊,开展“寻找家乡的文化”、“探访身边的名人”、“亲近大自然”、“观察可爱的动物”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的接触社会生活,让学生开阔眼界,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

识新事物、新现象,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通过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写作素材得以增加,写作欲望逐渐增强,学生愿意主动动笔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非被迫进行闭门造车。

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教学对策探究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 作文教学 对策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88

一、中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困难

(一)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写作能力无法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少兴趣。在中国现有的教学环境下,初中生无法拥有英语语言环境,因此许多学生对英语持有畏惧心理和不熟悉感,他们不敢说,不愿写,缺乏对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他们只把英语写作当作应试考试的一部分,很少有人真正有兴趣。也许,由于不同文化和用语习惯问题,英语写作和中文存在较大差别,英语写作对初中生来说就显得尤为困难。有很多同学跟我表达过:“老师,我真不会写英语作文,中文里面的话是这样说,为什么英文里面就不对了。英语句子考虑起来真的很难啊,一点都不愿意写。”因此,学生的兴趣问题成为了英语写作教学中遇到的首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词汇量缺乏问题突出

学生掌握的词汇会对他们的写作能力造成直接的影响。因为没有足够的词汇量,许多学生不知该运用哪些单词或词组来正确表达他们的想法,造成他们无法流畅地在写作中表述自己。此外,拼写错误和单词、词组的误用在他们的文章中随处可见,这也是学生在写作上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例如,在我的学生中,每次让练习描写人物的作文,有一个学生的习作中总是写:My mother is beautiful. I like her. 第一次题目是描写妈妈,看到这样的句子,我表扬了他。但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第二次习作描写爸爸,甚至第三次描写爷爷的时候,他仍然用了这句话:My father is beautiful.I like him. 这个同学很明显出现了词汇量不足和词汇混乱的情况(将beautiful 和Kind 的意思混淆)。由此可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是作文的根本,没有丰富的词汇就没有烹制出美味文章的基础。

二、优化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对策

(一)重视英语写作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方面应安排足够的时间写英语。虽然中学英语教学不会有专门的写作课,但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些写作活动很有必要。有这样一种说法,“Tell me, I’ll forget; teach me,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learn.”写英语就是一种语言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不同的几种形式:有抄写课文。要求学生在课后抄写学习的课文。学生往往可从最初一词一词地抄发展成一句一句地抄,抄写的速度快了,字也写得工整了,而且在抄写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英语,还真正“感觉”到了英语。有默写段落。用几分钟把一个段落背诵下来,然后马上默写,之后与原文对照,找出不符之处,改正之后再默写一遍,直到正确无误地默写下来为止。可以先从短段落,甚至从单句开始,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二)精选听力素材,以听促写

每一段听力往往都是精选的语言材料,真实的语言风格和思维能让学生从中了解英美文化,熟悉英美习俗,开阔眼界,为英语的语言输出做好铺垫。因此,听力是有效的促进写作的策略之一,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听懂和复述听力材料内容,还要帮助他们欣赏材料中的写作手法、写作思维以及其遣词造句谋篇的技巧。下面是一篇听力,从中我们可以挖掘许多重要信息。

初中阶段的英语写作主要还是以描述人物和事件为主,要求清晰明确的表达。因此听力给了我们很多可以学习的句型和短语:he decided to…; He really wanted to …; by plane; take the train; try to; expect to; 還有连词however;because;but 等得运用,这些都令文章逻辑和时间顺序清晰自然。

(三)加强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词汇量

如前文中所提到的,词汇量的多少及正确运用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英语表达能力,词汇量是初中生英语习作所遇到的一大困难之一。而加强阅读教学,增加阅读量就是最好的有效提升学生词汇量的方式。阅读与写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思想,也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朱熹曾说过: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就是写作的“活水”。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面,增加自己思想的宽度和思维的广度。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和揣摩原文的语言特点、用词造句、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找出主题句,总结概括文章大意,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遇到地道的或者精彩的习语或者语篇就要求学生记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减少文章的语法错误,又能令文章地道老练、熠熠生辉。

(四)由仿写入手,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写作就像盖房子一样,有了材料,要把这些材料以一定的形式堆放在一起才能形成房屋。如何把句子组合到一起,就成了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 练,可以先从仿写作文开始。如在教学 Schools in China 一文写作时,可从单词、词组的复习入手,为学生下一步的写作罗列出会用到的一些词组。然后,通过对知识点的复习加深学生对句型的印象,以防止中式英语的出现。最后再要求学生完成Schools in China 一文,通过这一系列层层深入的练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本文的写作。

参考文献

[1]冯占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课外阅读,2012(08).

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对策 篇7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对策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而写作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 是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听、说、读作为基础, 反过来, 又可逐步增强听、说、读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一定的词组、句型、语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而且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但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容乐观。英语写作表现较差, 如语法错误百出、词不达意、句子结构混乱、体裁、格式模糊不清、观点不明确、内容空洞无物。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和写作成绩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现状不容乐观。所以,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应成为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异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 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 学生方面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普遍低于其他各项英语基本技能水平, 在考试中甚至会出现作文交白卷、照抄题目要求、胡乱拼凑与题目无关的内容等现象。再加上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学生往往会把母语的特征迁移到英语当中去, 出现语言错误。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更惧怕写作文, 把作文当成负担, 甚至在各类英语考试中会主动放弃作文部分, 导致作文也成为各类英语考试得分率最低的项目之一。

(2) 教师方面

部分教师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讲课时对写作部分往往是一带而过, 没有认真研究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 多数教师现在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模式。先讲授一些写作技巧, 分析范例, 讲解常用句型, 让学生先对范例进行模仿, 再把作文写下来, 运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点评。课后很少布置作业, 学生所学知识无法在写作中得以运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学对策

(1) 学生方面:打好语言基础, 词汇量是写作的基本建筑材料之一。词汇量不足或掌握得不好, 肯定会给写作带来困难。学生只有在较好地掌握了充足词汇量的基础上, 写作时才能选择恰当的词汇, 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加强记忆的同时, 扩展阅读量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要加强学生对名篇课文的背诵, 加强语感, 在教师的指导下, 日后写作时恰当的引用、借鉴。同时, 让学生多写, 在写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有意识地用一些好的词组、句型、连接词和复合句等, 使文句更优美生动;对一些好的英语范文, 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其形式, 模仿其结构, 模仿其句子, 模仿其用词。常言道:熟能生巧。学生要有意识地在篇章布局上精雕细琢, 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之间积极开展讨论、自改、互改和交流等活动, 做到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2) 教师方面: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来说, 在重视英语写作教学的同时, 重在不断尝试和改进教法。近年来, 许多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尝试与探索, 将一些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如成果写作教学法、过程写作教学法、项目驱动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在这些教法的指导下, 笔者进行了积极尝试与总结。

1)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敢于开口、敢于下笔、乐于实践并获得成就感。

2) 教师应适当穿插读、听和说的活动。因为听和读是输入, 说和写是输出, 只有达到足够的语言输入量, 才能保证正确的输出。因此, 写的训练应与读、听和说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3)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写作策略与写作技巧的指导。例如, 让学生多运用典型句式, 适当地运用成语和谚语, 恰当地运用一些平行和对比结构, 指导学生在表达时如何运用回避或迂回策略等。

4) 在平时的批改过程中, 可将学生的错句、病句收集起来, 到了一定数量后, 打印出来, 给学生做改错练习。这样, 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大大降低类似错误的出现率。

综上所述, 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师要通过实践, 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逐步接受英语思维表达, 从而确保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切实和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 2001 (4) .

[2]龙芸.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语法翻译法与项目教学法比较研究[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

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透视与教学对策 篇8

最近, 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 让初三六个班和初二五个班的学生同写一篇题为《我童年最有趣的一件事》的记叙文, 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记叙文水平普遍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现状甚忧, 问题严峻。透视初中生的写作水平现状, 笔者以为存在着下列主要问题。

1. 写作兴趣不浓, 纯属应付。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初中生在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中, 写作兴趣普遍没有提高, 76%的仍停留于小学六年级的写作水平上。从现象上看, 是写作习惯、技巧问题, 而实质是态度问题。绝大多数初中生对作文抱任务观点, 处于应付状态。如此态度, 是导致初中生作文水平普遍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

2. 作文题材失真平淡, 不善于留心、观察生活。

笔者命题测试时要求写真人真事, 写出真情实感, 因为“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按理说, 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感受深切、扣人心弦的事情, 都有过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 都经历过童年的欢乐或成长中的坎坷……而这些真实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经历和感受都是该命题极好的题材。我们本该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绚丽多彩的生活和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 感受到清新的气息和真情的流露。然而, 遗憾的是, 他们在作文中所反映的生活是那样的平淡、失真, 难以看到个性的光芒。大多数学生所叙之事或胡编乱造、虚假离奇;或拾人牙慧、陈旧乏味;或套用范文, 似曾相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做人无心体验生活, 为文不善于调动生活经验。

3. 表达能力发展不平衡, 语言大多苍白贫乏。

初中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平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现象上看, 一是部分学生语库贫瘠, 尤其是形容词、动词, 往往同一个词在文中出现多次;二是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用概括叙述代替具体描写的现象, 如该测查作文中全文叙述或少有描写且大多是缺乏个性的对话。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 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逐渐占主导地位, 概括能力增强, 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对事情的细节、现象感兴趣, 而开始注意事情的特点、意义, 因而语言的概括性增强, 也不屑于写一般的细枝末节, 但由于缺乏具体描写和细致刻画的技能和一定的语言积累, 追求新颖典型的描写和高雅语言又不得, 眼高手低, 语言愈加笼统、空泛。

4. 审题立意能力不强, 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欠佳。

本次测查命题学生虽然十分熟悉, 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审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审题不准确、不能突出重点“最有趣”的就有很多一部分;题意范围、特点不明, 导致文题不符, 把“一件事”写成数件事, 把记事为主写成写人为主甚至写景为主了。学生反映在审题立意上的弊病不仅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写作技能, 更是缘于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欠佳。

二、教学对策

初中记叙文教学普遍存在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做法, 如要求学生背几篇不同类型的范文, 教给学生写作记叙文常用的几个套路等, 教法简单僵化, 教学模式陈旧。久而久之, 就使初中生写作记叙文虽有一两招花拳绣腿, 但终究没有练就扎实的功底。初中记叙文教学要改变两极分化, 面向全体学生并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达到甚至超过《大纲》的要求, 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 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1.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初中生的思想是最活跃的, 他们富于向往和追求, 生活最富有少男少女的青春色彩。初中生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的纷繁复杂而又色彩斑斓。然而, 遗憾的是, 他们写作的记叙文却难以看出个性的光芒, 竟然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千人一面。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是由于他们不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 不善于感悟、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使学生懂得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美, 时时有美。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与事, 就会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只要善于捕捉, 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着各种情趣, 鼓励他们多写日记。总之, 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使之养成体察生活美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大力提倡自由练笔, 就一定会具备鲜明的写作个性。

2. 发挥范文的示范功能, 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习写作。

习字有字帖, 练武有套路, 初中生写作自然也离不开模仿, 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精髓, 也是学习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在作文教学中, 让学生模仿范文学习写作, 是使复杂的思维对象条理化、抽象的写作思维过程具体化的一种有效方法。有人说范文对于写作来说是“实物教授”。但问题是如何使学生从范文中得到启示与借鉴, 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技巧, 进而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 而不是死搬硬套、作茧自缚。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范文的示范功能, 就是要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为了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与范文比较, 从中找出差距, 总结得失, 作前指导要用好范文, 作后讲评也要用好范文。作前要使学生明确写作要求, 打开思路;作后要使学生对照范文, 找出自己的不足, 为进一步修改提供方向。这样做既可以密切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注重课外阅读, 丰富更多的词汇。

初中阶段的学生写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其他作品进行模仿。学生在小学里的写作, 往往是教师读一篇范文, 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模仿写作。到了中学虽然学生对于范文的依赖性有所降低, 但是他们的写作还是无法避开对一些类似作品的模仿。学生在写作上的创新是缓慢发展的, 但是其基础也是大量的阅读, 因此学生阅读什么样的书对于学生能写出什么风格的文章, 其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喜欢读散文的学生其文章中的优美语句自然就会运用熟练, 喜欢读微型小说的学生其文章多以编故事为主, 喜欢读杂文论文的其文章的语言逻辑性会很强, 这种观点恐怕很多老师会赞同, 当然前提是这些学生会读书。因此阅读兴趣对于形成学生写作风格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将阅读与写作直接挂钩, 从作品中汲取有效的因素服务于写作。但是要避免全盘模仿, 风格是在长期练习中形成的, 是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将自己独到的感悟和认识, 融入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 全盘模仿就失去了自我。对于一些思想深刻的、批判性较强的作品, 特别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定要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思想去认识了解, 避免在写作中犯一些大的错误。

参考文献

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一) 写作教学脱离了其他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英语教学是系统工程, 阅读教学、词汇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具有互动互补与彼此关联的整体性。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并没有真正把写作教学置于这个整体性框架之中, 存在着“为写作而写作”的教学现象。

(二) 学生缺乏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提出的理念, 对新课程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与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比较, 写作教学的改革相对滞后。很多教师未能真正做到对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训练, 未能有效采取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三) 跨文化意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增进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无论从词汇、句法上还是从篇章结构上, 一种语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 因此“跨文化”应是英语教学的显著特点。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 很多教师未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写作教学缺乏有效的批改方法。

在实际的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师未能采取适当的写作教学策略, 缺乏科学和系统的批改方法。学生交上作文后, 教师评改的重点往往在词汇、语法、句子的正误上, 而忽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显现。有些教师甚至对作文不进行讲评, 多采用让学生课下抄写背诵范文等形式。这种批改方法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不是在主动地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不是积极的参与者, 而是被动的接受者, 所以出现了教师反复改、学生反复错的局面, 进而导致学生对写作望而生畏, 消极应付, 写作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那么,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呢?

(一) 注重英语写作的基本功训练。写作的基本功包括词汇、惯用法、习惯搭配、各种句型、语法结构等。

1. 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是写作的前提, 不掌握一定量的词汇, 写作寸步难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授新课时, 必须要求学生记住本课的重要词汇, 从读音、词形、词性、词义、基本用法和固定用法、固定搭配方面去全面把握, 把词汇放在课文中去教学, 这样下来, 重要词汇在一定的语境里才有了生命, 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容易, 体会起来更深刻, 记忆得更牢。我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 将遇到的高频词及时地记录在一本“财富本”上。为了检查效果, 我隔一段时间还组织学生进行听写训练或小测验, 没有写正确的立即纠正。

2. 注重简单句型的练习。

针对学生对句子成分认识模糊的情况, 我结合教材, 反复和学生一起研究句子成分, 分析句子结构, 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 什么词能做什么句子成分。

(二) 注重写作教学训练的多样化。

1.体裁多样化。高中英语作文常见的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每种体裁都要进行充分训练。历年来我坚持抓好范文的教学, 规定学生背诵若干基本篇目, 然后将范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情景等作适当改变, 让学生模仿练习。

2.写法多样化。结合课文教学, 对课文进行缩写和改写。在缩写、改写课文前, 教师可以首先给出关键词和词组, 然后要求学生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组织句子和篇章结构的能力, 又提高了语言的精练性, 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 提倡学生多读、多做摘记, 多写日记。

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英语课外读物, 阅读量大了, 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也会增强, 这对于写出地道的英语语言是有很大帮助的。课后随时记录一些有用的词汇、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 并经常去翻阅诵读, 使这些优美的句子、语段和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成为自己的财富。记英语日记有助于复习并巩固所学的语言要点, 有利于及时掌握词汇及其用法, 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对策 篇10

不少学生对写作有恐惧心理或畏难情绪, 这不足为奇。因为写作是综合能力的反映, 即使是我们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 也会常遇到此类情况。学生在初写作文时, 常常会不知所云, 言不达意, 错误百出。要对学生实施“教育爱”和“情感教育”, 缩短师生距离, 使他们从依靠老师复习转变为学生共同组织复习。再通过适当的优化方法, 如“遗忘曲线”等, 提高复习效果, 以激发学生的“成功的喜悦”, 进而增强其自信心。还可以利用自我竞赛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锻炼其意志。考试中的成败经验、要点、技巧固然要介绍, 但切忌用考试去压制学生或分裂学生群体。

二、强化训练基本句型

文章是由许多句子组成的, 句子是写文章的基础。要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 首先要帮助学生从练习写句子开始, 指导他们学会用句子表意。英语有五种基本句型: (1) S+V; (2) S+V+O; (3) S+V+P; (4) S+V+LnO+DO; (5) S+V+O+C。除此之外, 英语还有其他若干个常用句型, 如:There be句型, What/How引导的感叹句、祈使句等。当然还有一些较难的句型。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操练, 达到熟练表达的目的。

三、搞好词汇学习, 夯实基础, 挖掘创新思维

英语写作是综合使用英语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涉及造句能力、语法知识, 逻辑思维等等。学生要想掌握这门技巧, 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有计划、有步骤的严格训练。鉴于写作过程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学生应在平时注意积累知识, 努力扩大词汇量, 还要多掌握些语法, 学会串联前后语篇。只有一定的词汇和训练还不够, 还要注重写作技巧, 特别要做好篇章的起、承、转、合。

四、加强阅读, 开展多方面的写作训练,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包括抄写、听写、默写、缩写、改写和仿写等, 其中, 抄写、听写和默写是较简单的机械运作, 而缩写、改写和仿写属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 对学生进行多种写作训练, 使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特别要加强阅读训练, 因为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语言素材和多种题材的范例, 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如果要求学生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分析, 再进行改写或缩写练习, 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和分清文章内容的主次, 还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五、注重细节, 融会贯通, 做到词、句、段、篇循序渐进

上一篇:澳门大赛车下一篇: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