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向特征

2024-06-23

趋向特征(精选三篇)

趋向特征 篇1

服装作为人的人体美与内涵美的显性表达方式,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审美的满足指数。服装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也能展现一个人的精神品质以及生活理念和追求。要想理解一个人的文化取向以及生活态度,服装是最直观的审视点:要想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以及民族的时代特征,服装的流行趋向是最显性的渠道。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服装流行的趋向进行探究也将对服装文化的拓展给予理论指导。

一、服装的审美要求

服装是一种审美性与实用性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的文化产品,所以服装的美要在突出个性、美观的同时兼顾合时、得体与适俗的实用型的特征。而具体来说人们对于服装的审美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装的形式美

服装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

1. 服装的线条美

服装的线条也有美丑之分,同时多种线条的综合运用也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美的特性。比如贴体的流线型的旗袍能够给人以娟秀温婉的美感,而直线型的T恤则给人以闲适直率的美感。

2. 服装的色彩美

视觉的感触在服装的整体的造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服装的情感色调以及整体风格。比如在服装中白色能够衬托优雅与纯洁,而红色可以点缀出热情与狂放,紫色则能显露出一种尊贵与低调的华贵。

3. 服装的材料美

服装材料的肌理、舒适程度、感光度、悬垂性、伸缩性以及挺括性都是设计师塑造不同风格服装的重要依托点。而不同的材料加上合适的造型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于服装的审美诉求。比如喜好流浪的作家三毛就极端地钟情于亚麻料的披肩以及长裙,三毛的衣着与文笔都通过这样的亚麻料服饰给人一种吉普赛式流浪气息。

4. 服装的工艺美

一件面料与款式都普通的服装只要它的工艺精妙、超群便足以做到瑕不掩瑜。晚礼服与演出服都要求工艺美,比如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在做世界巡回演出时设计师帮她设计的都是手工点缀亮片与手工刺绣这种工艺要求极高的礼服。

5. 服装的整体美

可以说服装要在结合以上几种服装的审美要求的同时体现一种整体性的美。服装的色彩,面料,工艺要互相帮衬才能够使得服装呈现出一种整体的、和谐的美感。正如同歌德对艺术的整体性所理解的那样,所谓的“整体”是一种生气灌注的、能够显现出独特特征的整体。这样的整体不是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累加,而是各部分呈现出水乳交融的整一性。而服装同样需要这样的完美的融合了色彩、面料、工艺、线条的整体的美。

(二)文化内涵美

一件时尚的服装不仅仅要有外在的形式美,更要有能够体现一种符合时代特性、紧随世界风尚、体现穿着者独特个性的内涵美。服装是一种无声的表达,它是对生命的展示与诉说,好的服装设计要能够体现一种人文精神,能够把人的美好的精神素养幻化成显性的表述。服装的文化内涵彰显是穿着者的精神面貌,从而使观赏者体验到强烈的美感。

结合以上的服装的独特美学特征以及服装的审美要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接下来要论述的影响服装流行趋向的各种因素。

二、影响服装流行的诸因素

“流行又称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社会上或某一群体中广为流传的生活方式。它通过社会成员对某一事物的崇尚和追求,达到身心等多方面的满足。”[1]而“服装流行是一种典型的流行现象,与其他流行现象一样,服装流行的产生与发展也是人们心理欲望的直接反映。服装流行中既有个性追求、自我表现,也有趋同从众,而服装流行的发生却是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服装的流行不同于流行的服装。”[1]服装的流行是一种整合性的文化现象,它能够反映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人们审美的需求与意向,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综合风貌,整个民族的人文价值取向,人们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心理。服装的流行能体现如此繁多的信息是因为影响服装流行的因素有很多。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因素

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气候条件以及人口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服装的流行。服装要做到合时、舒适,就要能够适应人们的居住环境以及生理需求。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群对于服装的审美需求也都不尽相同,所以服装的流行呈现出一种多层次的各种形式同时存在的流行趋向。

(二)社会因素

人是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诉求依据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氛围以及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经历、人生经历而呈现出不同的接受趋向。比如,在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由于魏晋风骨的高扬而流行具有宽松、飘逸的下摆的衣袍。而在革命年代服装的流行趋向则是军装的干练与规范化。所以众多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服装的流行。

(三)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因素

服装是实用功能与社会功能的综合,人们对于服装的选择在潜意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整体的文化与审美趋向。同时只有在经济发达与科学、文化繁盛的民族中才能够产生人们对于服装的越来越自主的审美趋向,而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集体记忆也能够对服装的流行形成制约。比如代表中国民族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一种内敛,的含蓄的美,于是中国人都在潜意识中拒绝西方流行的服装中的大面积的裸露与高度的透明,所以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势必会影响服装的流行趋向。

三、从接受美学角度探析服装流行趋向特征

结合服装的审美要求,制约服装流行的诸多因素,可以在归纳总结这些现象的基础上依托接受美学的有关理论进而探析服装流行趋向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期待视野引导下的善变性与多元性

在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原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它“主要分两大形态:一是既往的审美经验,二是既往的生活经验。”[3]而在服装的流行趋向中,由于人们各自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以及职业、性别、年龄的不同进而对于服装拥有各自不同的期待视野。但具有相同期待视野的人们对于服装的款式、面料、工艺的审美诉求则是相同的,这样的群体则可以引起一种服装的流行趋向。而期待视野不同的人群所呈现出的流行的趋向则是不尽相同的,这样的一种期待视野形成了服装流行趋向的一种善变性与多元化的特征。

(二)空白点构成模糊性与雅俗共融性

在接受美学中,“‘空白’指文本中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填充的‘未言部分’,或称为未定的‘空域’。具体说来,它是指文本结构中文本自身未作说明,因而读者也不易觉察的联结点。”[4]伊塞尔认为这种空白和未定点乃是一种倾向于达成文本与读者交流的可能性。“‘空白“与‘未定点’并非仅仅被动地等待读者填补,而恰恰是‘一种寻求缺失的连接的无言邀请’,即请读者自己把‘空白’填上,把未定点确定下来,把情节接上。”[3]而在服装的流行中这样的空白指设计师在从人们的期待视野这一信息基础上设计出的服装毕竟仍然是服装设计师自己设想中的一种审美意念,而当服装被穿到模特身上或被普通消费者穿在身上,不同的穿着者表现出了对服装的文化韵味不同的诠释与展示,这样的服装在穿着者与观赏者的理解中不断丰富着甚至改变着设计师原本的设计理念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美学内涵。不同的穿着者对同一款的衣服诠释出的不同的韵味也就使得服装的流行呈现出一种文化内涵解读上的模糊性。即使是同一种流行风潮,不同的人对这样的流行也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这也使服装的流行趋向呈现出模糊性的特征。

由于服装的接受者对于服装的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的重新演绎以及全新解读,就使服装风格雅俗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进而体现出一种雅俗共融的服装流行趋向。正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将时尚推向了普通人的生活中,不再以设计艺术化的个性鲜明的展示性极强而实用性较弱的服装为主要的设计方向。众多的设计师开始依据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需要来设计一些时尚性十足又简练、实用的服装。而这些仍旧是由雅致的流线与精湛的工艺制成的服装已经不再是橱窗中的装点或荧屏上的艳羡,而是走进了生活,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被穿在无数普通的消费者身上,由不同的穿着者演绎着各不相同的适俗性的风格。可以说服装的流行趋向在人们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逐步呈现出一种雅俗共融的特征。

依据人们的期待视野以及服装的接受者对于服装的全新的演绎使得服装的流行趋向呈现出的善变性、多变性、模糊性与雅俗共融性等特征。而这样的结论对于今后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方向以及服装品牌的确立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在服装产业化、大批量复制化的今天,服装设计者更应该通过掌握广大消费者的审美期待视野来把握服装流行的趋向,进而设计出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服装。真正的时尚应该流行于服装穿着者与服装设计者之间的互相交流中,通过服装本身存在的“未定点”来拓展服装的文化与精神内涵。与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以及影视作品一样,服装同样也是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把握服装的流行趋势特征能够帮助服装设计师更好地打造时尚与流行共存的服装,同时把握服装流行的趋向可以深入地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乃至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与审美观念以及在这背后深藏的一种文化内涵。

摘要:服饰,在现代社会已不只是遮体御寒的手段,而是人塑造形象、显示个性、表现气质的工具。时代瞬息万变,服饰设计就万花筒般变换,让设计师大显身手。服饰设计栏目,将是研究者、设计师们纵论古今服饰的园地。

参考文献

[1][2]朱广舟.邱香林.服装流行发生的心理分析[J].防治科技进展.2005(1)

[3][5]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二十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243页、248页

六大投资新趋向 篇2

基金:“风景这边独好”。自首批封闭式基金成功发行至今,基金一直备受国内个人投资者的推崇,2003年基金已经明显超过存款,成为投资理财众多看点中的重中之重。据有关资料,2004年国内基金净值已近2000亿元,占A股股票流通水平的10%以上。据调查,2006年许多投资者依然看好基金的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等优势,希望能够通过基金的投资以获得理想的收益。

国债:选择空间越来越大。专家预计,2006年将是国债市场的创新之年,不仅增加了国债品种,使广大投资者能有更多的选择,对国债发行方式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国债发行的市场化水平,尽量减少非市场化因素的干扰。另外,国债的二级市场也将成为今年的发展重点。由此可见,国债的这一系列创新之举,必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更大的获利空间。

债券:再度火爆正成定局。近年来,债券市场的火爆令人始料不及。种种迹象表明,企业债券发行仍有提速的可能,企业可转换债券、浮息债券、银行次级债券等都将可能成为人们很好的投资品种。再加上银监会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以增补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使银行发债呼之欲出,将为债券市场的再度火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外汇:投资获利机会大增。近年来美元汇率的持续下降,使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个人外汇买卖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也使汇市一度火爆。各种外汇理财品种也相继推出,如商业银行的汇市通、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外汇宝、建设银行的速汇通等,供投资者选择。今年,我国政府将会继续坚持人民币稳定的原则,采取人民币与外汇挂钩以及加大企业的外汇自主权等措施,以促进汇市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在汇市上投资获利的空间将会更大,机会也会更多。

股票:机会与风险并存。有专家分析,2006年国内股票市场资金供给量有可能达到1500亿元以上,资金供求形势相对乐观,这对于资金推动型的中国股市无疑是打了一剂强心针。再加上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计算、融资额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加强了对股市的调控,这将给投资者带来盈利的机会。但不管怎么样,股市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因此,投资者应继续保持谨慎态度,看准时机再进行投资。

趋向特征 篇3

脱口秀源于英国,在美国的广播节目中被世界听众接受,蓬勃发展后被接种到电视业并火热发展延续至今。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借鉴、学习脱口秀节目形式,从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艺术人生》,到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壹周立波秀》《鲁豫有约》,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再到后来的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等谈话类节目,已从简单的具有脱口秀节目特点发展到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符合中国受众欣赏品味的完全的主持人脱口秀节目,在二十年的发展中节目内容也不断更新丰富,逐渐形成交流谈话类脱口秀节目、时事信息类脱口秀节目和文化娱乐类脱口秀节目三种类型。

电视脱口秀节目能在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并成为大众传媒的宠儿,与其独特的传播特征是分不开的。以下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探讨电视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特征。

我国电视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特征

电视脱口秀节目的传播主体是主持人,所以有人说脱口秀是主持人艺术。每个优秀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节目制作团队,主持人要具有全面的素质、独特的魅力和整体的公信力,才能推动整个节目的传播。

优秀的电视脱口秀节目都有着极高的公信力,传播主体的公信力决定着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可信性。脱口秀节目的公信力是在节目长期发展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产物,是节目在社会公众的信誉度和权威性,是媒体的灵魂和生命。在我国电视脱口秀中经常采用邀请社会权威人士作为嘉宾进行主持人互动,为节目内容的公信力提供保证,让观众更为信服并乐于接受主持人所要传达的信息。

传播内容包括节目内容和节目推广,并且依靠有效的传播技巧才能达到很好的预期传播目的。首先,谈话式节目形式能够把人际传播巧妙地融入到大众传播中。人际传播的内容针对性强,具有很好的信息反馈效果,这种口口相传无拘无束,接地气,颇具亲切感,能够拉近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和空间。以电视脱口秀节目《鲁豫有约》为例,主持人鲁豫在开场做嘉宾介绍简洁明快,快速引导嘉宾进入状态,然后像两个好久不见的好朋友相互倾诉,给人亲切自如的感觉,让人的心里在临睡前安静、温暖。第二,节目内容的多样化丰富了脱口秀节目的类型。比如东方卫视的《今晚80后脱口秀》内容愉快轻佻,充满年轻人的幽默感,针对的受众是当下青年观众。主持人王自建充分发挥自己相声艺术家和80后青年的特质,对工作、生活中的琐事进行调侃和逗乐,引起同龄人的共鸣和好感。而在《壹周立波秀》中,周立波团队对新近的热点事件进行总结归纳,并写成冷嘲热讽的段子,上至国家大事下至鸡毛蒜皮,观众在捧腹大笑之后也对内容所反映的尖锐社会问题进行反思。第三,节目的播出策略适宜性也为脱口秀增加了闪光点。我国的脱口秀类节目通常在晚上黄金时间之后播出,或者周末黄金时间,这个时间档能够拥有更好的受众群体。据调查显示,我国电视观众中的年轻人和业界精英通常在晚上黄金时段之后或周末观看,这就让脱口秀节目准确的把握了受众群体。

我国电视脱口秀节目的发展趋向

脱口秀节目在我国电视界二十年发展中不断成熟并具有了本土化特点,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一些节目存在选题缺乏价值性,文化内含较低,创新元素匮乏等缺点。我国脱口秀节目应当积极与国外节目沟通交流,学习借鉴,并接受世界电视产业的竞争和压力,做好脱口秀质量的“把关人”,彰显传统文化价值,紧跟时尚热点潮流,积极推进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讲究节目宣传策略,推动节目的健康快速发展。

上一篇:财政信息化与阳光财政下一篇:法舒地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