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2024-09-06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精选十篇)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篇1

一、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1) 以教师讲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数学课中注入式、一言堂的教学现象还普遍存在, 课堂成了讲堂, 教师成了“讲师”, 学生则成了观众。这种灌输式教学, 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 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然这样的课是不成功的。数学教学效果, 不是看教师“表演”得多么精彩, 而是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教学。教师要突破“自我中心”,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主动”中学习。启发学生自主发现规律, 让学生自主寻找恰当的学习方法, 能逐渐掌握解题思路, 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不要一味地做教学活动的主宰, 而应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人。为此, 我在教学中坚持以启发式为教学指导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重“自学”重“讨论”, 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做到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以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为主。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学活动中, 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 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 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 让学生多观察。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 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 得出结论, 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 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 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 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 让学生多思考。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公式的推导, 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 问题的辨析, 知识的联系与结构, 如知识的横向联系, 纵向比较, 前后的衔接等, 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 以优化课堂设计为主

教师施教之初, 贵在引导。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教师的真正本领, 主要不在于会讲授知识, 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 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学会发现, 学会创造。教学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 具有双边性, 没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即使教师的“独角戏”演得再好, 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 我在进行课型设计时, 就很注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立体几何中的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这一节, 叙述了斜线、垂线、斜线在平面内射影以及平面内一条直线与这三者的关系。这一节课开始, 可在复习平面的垂线与斜线的概念后提出以下问题: (1) 平面的垂线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直线关系怎样? (2) 平面的斜线难道不可能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吗? (3) 该平面内的直线满足什么条件就和斜线垂直了呢? (4) 三垂线是指什么?由此引入课题、层层展开论证, 既开辟了知识的新领域, 又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新兴趣。通过这四个问题的回答, 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另一方面使学生对三垂线定理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 以学生答转为问为主

传统教学中,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控制者, 而且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问、学生答, 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积累, 而轻视知识的创造和运用, 学生很难摆脱被动的地位。这种“学答”式教学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 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 要进行生动的创造。”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而“疑”这一重要环节往往被忽视, 这正是造成学生“学而不思”的症结所在。学生在学习中生疑并敢于发问, 是学习主动性的表现。因此, 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不断地生疑、释疑,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状态, 这对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大有益处。教师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 保留有价值的问题放到课堂上解决, 使学生逐步明白提问的方法, 提高问题的质量和层次感。在教学中, 我努力提高“问”的质量, 并诱导学生互问, 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鼓励学生另辟蹊径, 别出心裁,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 以激活课堂教学为主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 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主渠道。若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力, 不仅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思维, 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善教者, 必善问。”深入研究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方式和技巧, 并在教学中灵活实施课堂提问, 应该是每个数学教师的必备技能。职校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围绕某一特定教学目标展开的, 教学的中心是“传授知识, 解决问题”, 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集疑、释疑的过程。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问时应注重坚持适度原则、适时原则、梯度原则。同时必须注重课堂提问的反馈评价环节, 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恰当中肯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不仅是知识反馈交流的重要环节, 而且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 必须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和技巧性。

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体 篇2

高考作文已经由原来的60分增加为现在的70分,作文是语文不可忽视的半壁江山,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至关重要!新课标对于中学阶段的写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当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与现行的作文教学由教师一人包办的模式(命题——指导——批改——讲评)不无关系。教师为学生批改作文,既有圈点勾画的旁批,又有言简意赅的尾批,但学生对此总是简单过目,草草了事,以致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点燃其写作的兴趣之火,提高其写作效率,教师不妨打破常规的作文批改方法,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作文评改呢?

第一,组织学生集体评改。

我实习时所在的学校有位教师的方法很值得借鉴。他的做法具体如下:建立班级互评互改四人小组,选定认真负责、作文程度稍高的同学担任组长。由小组一个同学朗读文稿,其他同学注意听,做简要记录。朗读前,该同学先介绍作文提纲,讲清文章思路。朗读中,每读一段,说明一下段落中心。读完全文,要说明全文中心意思、主要写法。朗读后听小组同学提出修改意见,作好记录,并回答同学提出的疑问。这种方法用声音传递信息,多人评说一篇文章,集思广益,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培养写作兴趣。最后由组长综合四人意见,给每篇文章打出分数,写出评语。需要说明的是,组织学生集体评改要防止走过场、求热闹、图省事。

第二,组织好学生的自批自改。

学生一篇作文写完后,教师应该在阅读后指出其习作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给学生留下自批自改的练习。这种再练习,从要求上说,包括单项、多项或全篇练习;从内容上说,包括字、词、句、段、篇章结构、内容写法;从方法上说,包括做出各种批改符号、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各种比较;就对象来说,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有所侧重:有的同学字词句上问题多、有的同学篇幅结构问题多、有的同学内容主旨问题多,教师都要在具体指导时因人而异,落到实处。

第三,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后记。

当一篇习作经过学生写作、师生评改、学生自批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学生写作文后记。只有经常总结得失,才会不断进步,每训练一次习作,写作水平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一开始,也许师生都不习惯,为了打开局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由写,内容不拘一格,只要写出来就予以肯定;进而要求提高“后记”质量,做到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一定要实际、中肯,言之有物。同时为了防止走过场,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后记经常进行简评。

品读: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篇3

抓住课题,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时候,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去读课文,可有些学生刚拿到新书时,就已经凭着好奇心将部分有故事情节的课文粗看了一遍,对一些说明文或散文觉得没意思就不看,所以,再要他们认真去读,大部分同学即使读起来也是有口无心、不知所云,这样就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无法读好课文,并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在教《十三岁的际遇》一课时,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想当一次解说员吗?我们将要学到的这篇新课文给你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你愿意试一试吗?”同学们都是好奇而又好胜的,听到激发性的话语一下子就来了兴致,一个个跃跃欲试。兴趣和好奇心的激发,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应成为阅读主体

教学千法读为本。教师示范朗读,可以使学生直接获得听觉上的美感体验。书页上的文字,原本是毫无生命的语言符号。教师倾注情感,个性化地美读,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将自己和作者所进行的心灵的对话、灵魂的拥抱、跨时空的交流,借助声音艺术地传达出来,将冰冷的符号转化为有声世界,引领学生进入到作品所描述的艺术境界中。教师范读,在诠释课文内容、传达文本意义的同时,更能够给学生以直接的听觉上的美感享受,从而使他们真正从情感上认同作品,愿意成为阅读的主体。试想,课文是对生活的反映,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那些生动地描写就会唤起学生地联想和思考。也就是说,渗透着教师理解地范读,可以沟通文本内涵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生搭建一座能够积极参与解读的桥梁,打通一条“对话”的通道,从而使他们更快地融入作品,成为阅读的主体。

比如,教授《背影》一课时,王春伶老师先作示范朗读,那感人的故事情节使教室渐渐安静了,学生们都沉浸其中。一遍读完,有的学生竟然要求老师再读一遍。王老师又读了一遍之后,让学生们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这篇文章主要写父亲买橘子这件事,表现出他很爱护“我”,关心“我”……有的说:“这篇文章的感情很真实。去年暑假,我表姐到外地上大学,从家走的时候,她爸爸给她带了很多吃的,是留给她车上吃的。寒假回来时她对我说,当到火车站后,她爸爸又给她买了好几种饮料,怕她路上渴,怕她到学校不能及时找到水。等车时,又嘱咐了她很多话。临上车时,还给了她不少钱,告诉她别亏待自己。她觉察出了爸爸对她的爱是很深沉的。听完朗读,我想起了这件事。”

这些感受,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他们就文章的内容、语言等方面各抒己见,就连平日成绩最不好的一位同学也说:“从‘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能看出父亲怕‘我’路上不安全。”

教室里,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也有同学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比如:“老师,平时我们写作文,都要求开头开门见山。这篇文章既然是写父亲的背影,为什么前边还写祖母死,我们回家奔丧,到南京游逛?”这表明,学生们已经融入课文中了,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说:教师的示范朗读有助于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中,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感悟和思考,受到了熏陶,获得了审美乐趣。教师范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思想的空间。

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它的本质是获取信息,需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去探寻作品的思想内容,在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反过来咀嚼语言文字的作用,经历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的解读过程。

怎样从文字入手,捕捉住其中的深层含义呢?怎样把文字符号(文本)还原为具有特定的个人特征和社会情境特征的“意思”呢?要完成这种把“言”变为“意”的释义过程,单靠学生自己的感悟是不行的,这种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老师指导,教给学生操作方法。

比如,对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的理解。学生不一定能意识到这是一句重要的话,即使意识到了,也未必说得清楚其深刻含义。这时,需要老师提供帮助:“大约”的字面义是表示揣测,“的确”的字面义是表示肯定。鲁迅先生是文学大家,他难道不知道这是矛盾的两个词、不能同时用吗?在这里,同时用了,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两个词都是为合理、深刻地表达句意服务的。句中之所以用“大约”,那是因为二十多年来没有人知道孔乙己生死的消息;说“的确”,那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情景,“我”做的判断——这样的人肯定无法生存下去了,必惨死无疑了。解读出了这两个词语的真正含义及相互联系,我们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含义,认识到这句话对于小说前边的内容做了深刻的总结。这个难题,离开教师的指导,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恐怕也是无法解决的。

所以说,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并且带领他们运用这些方法去深入文本,形成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有能力成为阅读的主体。

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 篇4

一、教师要避免用“教”和“讲”代替学生的探究活动

探究的过程应该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教师却往往习惯于用“教”和“讲”代替学生的探究活动, 使“探究”仅仅成为一种形式。如六年级上册“做框架”一课, 教师用埃菲尔铁塔的图片导入, 让学生观察其稳固的原因,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学生完全可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 发现其奥秘, 并动手去探究如何做一个稳固的框架, 但教师却不愿给学生这样的机会, 不等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 就急于告诉学生, 埃菲尔铁塔采用的是三角形构架, 利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生已经知道了答案, 探究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再如, 三年级上册“水”一课, 教师准备了石块、木块、树叶、袋装的水、牛奶、醋、空气等七种物质, 让学生进行观察、分类, 但不等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 教师就告诉学生:“根据物质的存在形态, 可将上述物质按固体、液体、气体分为三类。石头、木头、树叶等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是固体, 可分为一类;水、牛奶等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是液体, 可分为一类;空气是气体, 分为一类。”整个过程, 学生的探究活动很少, 几乎都是教师讲学生听, 科学概念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建构的, 而是教师“告诉”的。教师一方面让学生探究, 另一方面却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探究的机会和空间, 学生获得了教师教给的知识, 探究能力却并未得到同步发展, 探究流于形式。因而, 要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就应避免用“教”和“讲”来代替学生的探究活动, 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 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没有问题就无法探究。探究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切不可用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去代替和限制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 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例如, “它们吸水吗”一课,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纸片、塑料条、木条、金属条和瓷片等材料, 让学生通过实验, 探究其吸水性能, 教师原来是准备让学生比较纸片、塑料、木头、金属和瓷的吸水性, 但提供给学生的瓷片一面是瓷, 一面是陶, 一个小组的同学在瓷片的两面都做了实验, 发现滴在陶上面的水很快就被吸干了, 学生已经发现问题, 但教师却限制了学生, 只让学生在瓷的一面做实验, 这很遗憾, 学生的探究仍然脱离不了教师的“预设”。这时, 教师如果抓住契机, 因势利导, 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比较一下, 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材料吸水性强, 有的较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不难发现, 材料的吸水性能与材料的结构有关, 粗糙、有缝隙的吸水性较强, 光滑、无缝隙的弱。这样,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 自主发现并解决了问题, 探究变得真实有效, 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 课堂教学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所以, 教师要注意鼓励和指导学生学会在探究中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 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

三、教师要少干预, 多指导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中, 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 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尽可能做到少干预、多指导。如上例“它们吸水吗”中, 当学生发现瓷片的两面吸水性能不一样时, 教师就可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发现二者在结构上的不同, 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在学生有“疑”的地方进行指导, 但却不可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过多的干预、甚至包办代替。例如, 三年级上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金属、塑料、木头三类材料制成的物品, 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浮?当学生的猜测出现分歧时,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然而, 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教师则不放心学生, 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断进行干预, 甚至先往水缸里放哪种材料、怎么放, 都要干预、演示, 这实际上已不是学生在探究, 而是教师在做、在教, 学生丧失了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探究仅仅流于一种形式。所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少干预, 多指导,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探究的主体。

四、探究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 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 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所以, 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时, 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利用他们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 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并引导他们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如“它们吸水吗”一课,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知道, 当桌子上有了水渍, 我们通常会用纸巾、抹布去擦, 而不会用塑料去擦, “运动与摩擦力”一课, 学生都熟知, 现实生活中, 汽车轮胎的底部总是凹凸不平的, 我们穿的鞋子, 鞋底也有着各种各样凹凸不平的纹路, 而溜冰鞋的鞋底则是光滑的,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学生在开门、拧水管、梳头等的时候, 都不同程度的感受过静电现象, 等等。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的这些知识和经验, 就能够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大自然中有的东西易吸水、有的不易?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什么是静电?为什么会产生静电?”迫切的想要一探究竟, 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就会积极地去动脑、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 教师一方面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 帮助其建立起学习科学的“前概念”, 一方面又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和欲望, 充分发挥学生在科学学习和探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有效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

总之, 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和探究的主体, 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才能得到真正提高。正如科学课标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 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 内化形成, 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就告诉我们, 小学科学主要是以探究式学习为主, 探究的真正主体是学生,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要对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 但不能取代学生在科学学习、探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过多的干预、甚至包办代替, 只会扼杀学生的聪明才智, 不利于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 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 才能有效的避免科学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简讯

《规划纲要》将用制度保证中小学生减负

孩子的书包为何这么沉?面对家长日益高涨的减负呼声, 《教育规划纲要》将通过“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等方式, 为中小学生减负。

在具体操作上, 《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调整教材内容, 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篇5

平远县冬青实验中学刘喜新

内容提要:开放性的语文作业不仅包括动笔写的,还包括动手画的、动嘴说的、动用肢体语言演的,与大语文观主张的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外延与生活相等理念相吻合。充分尊重不同个性和不同层面的学生的需求,就作业的内容、答案、完成作业的思维方式、途径以及作业的评价等方面实行开放,打破了“一刀切”的桎梏,营造出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对陶冶学生性情、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发展和完善自我提供了条件,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开放性语文作业学生学习主人

新课标要求:语文学习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强调积累和感悟,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跳起来摘到“苹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作业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搞好预习和复习、巩固知识向训练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是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和纽带。语文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语文作业主要是指课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或教师指定的抄、写、读、背,或某一固定的练习资料,内容和形式都是硬性统一的;广义的语文作业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语文活动;开放性的语文作业包含了广义和狭义的内容。它不仅包括动笔写的,还包括动手画的、动嘴说的、动用肢体语言演的,与大语文观主张的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外延与生活相等理念相吻合。近年来,我着手进行开放化作业的尝试, 它充分尊重不同个性和不同层面的学生的需求,就作业的内容、答案、完成作业的思维方式、途径以及作业的评价等方面实行开放,打破了“一刀切”的桎梏,营造出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对陶冶学生性情、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发展和完善自我提供了条件,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下面着重谈谈课文学习进行开放性作业的基本做法:

一、用好“例子”,变讲堂为学堂

语文能力的形成“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例子’”。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法”, 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只有规律性的知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使学生受益无穷。教师千万不能只让学生死记答案,要教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概括 ,能筛选出关键信息,善于抓重点句、关键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和分析;设问时,要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机会;回答问题时,要鼓励学生有创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多读多想。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入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指导学生不断探究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知识的规律,才能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某类文体的知识点后,结合课文这个例子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例子”这一类文体的文章的写法。通过系统训练逐步养成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学会提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使之能抓住不同的文体要素,熟练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结合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阅读实践。指导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也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例如指导学生学完一篇说明文后,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1)学 1

习一篇说明文要注重哪些要点?(2)如何去分析掌握这些要点?引导学生体会出:学好说明文,一是要从文题入手,结合课文内容把握说明对象及其主要特征;二是要从说明对象和语言表达入手分析说明类别;三是要从课文结构入手分析说明顺序;四是要从具体说明中分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的引导就是帮助学生总结出学习的一般规律,学生就能用于指导自读实践,培养自读能力。这样学生才能从“入门”到“出山”,从“学会”到“会学”,从一般的“读懂”到“懂读”。

二、因材施教,化被动为主动

学生就学习内容进行巩固性温习的狭义语文开放性作业,要求把学习内容编成作业题,学习小组开展竞赛,要求小组成员人人参与,看谁编得快、编得多、编得好, 题型不论、题数不限。

对活动类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思想,原则上紧扣每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保持一致,就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编出作业题。同时也允许灵活性、多样性,允许多种方式并存。充分尊重不同个性和不同层面的学生的需求。

常用的方式有:(1)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习过程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创造性作业:可编写理解和应用型的语言文字辨析题、简答题、质疑题,可就课文的某个方面或整个内容进行解读、质疑,发表个人见解。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没有一成不变的题目内容与数量。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结论”,讲究个性与灵性,注重心得与感悟,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支持“一千个读者再造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就课文重点编写作业题,自问自答。基础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编多做,体现个性化阅读;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小组帮扶下尽力而为,力争循序渐进,日有所得。(2)拓展延伸类作业就是根据所学课文向课外拓展延伸。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 课前可让学生课外收集整理古人写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诗句,也可让学生就有关诗词扩写、改写,或者用笔把诗句绘成自己的画,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领悟、提高自我文学的素养。课后可让学生阅读有关朱自清的作品,查阅朱自清其人的生平事迹,感悟朱自清的语言特色、艺术风格,进而写朱自清印象、或探究性文章,作读书笔记,包括写读后感、做摘抄。这种类型的作业,一般是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进行。相当于写了一篇小作文,比如读了某篇课文联系实际写读后感,摘录名人名言、警句、格言,或者围绕一个话题自由发挥。(3)实践活动类作业是指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如成立校园文学社团、组织文体卫兴趣小组、组建舞蹈表演队、主持校园之声广播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学习语文,形成语文的综合能力。如主持国旗下讲话、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会,进行环保小课题探究等。也可从社会生活中吸取养分:进行课前三分钟的“ 新闻联播”“百家讲坛”、“壹周立波秀”等讲述,关注国内外大事;就某个热点话题,开展演讲辩论,抒发感想;收集媒体、路边的广告语,给错误的广告改错,进行校园广告语征集等;节假日布置“为父母做件事”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或外出游玩,观察体验生活,写游记,积累生活素材等。同学们之间亦可开展手抄报评比的活动,如学完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新闻后,可结合综合性学习开展小记者采访、编辑等体验活动。

如果说狭义的语文作业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方法和习惯,那么拓展延伸类作业和实践活动类作业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三、了解学情,由帮扶到放飞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老师说了算,事先定框框,容易造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局面,这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开放性作业评价是以学生学习小组自评、互评为主,进行思维激荡,实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以教师评价为辅,教师宏观调控,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立体评价体系。教师、小先生(科代表)和学习小组长在抽查作业时,要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如何,哪些问题已基本解决,哪些问题只需略加点拨即可,哪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启发引导才能解决,都要了解清楚。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各类型学生作业能力的高低,学习自觉性的强弱,也要了解清楚。只有全面地掌握学情,才能作出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效果,从而增强学习兴趣,逐步养成自能作业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待学生养成自学习惯,且已具备一定的作业能力后,设计好的作业导学案,便可提前布置到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课堂上的时间则主要用于学生展示作业情况。各学习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共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感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此,疑是激发创新思维的钥匙,问题使学生产生困惑,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这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心理学认为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为让学生通过独立地思考、质疑,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几年来,我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开放性作业中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尊重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探索,试图找到一条适合素质教育要求,又符合农村中学生源实际的语文作业之路。由于开放性作业的实践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也调动了学生的展示意识,正如魏书生所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因而开放性作业模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2、张志公《教材改革要面向现代化建设》,《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1期

3、《广东语文报》,1995年第4期

4、于漪《弘扬人道 改革弊端》,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5、庄文中《审订中的语文新大纲体现了新思想、新观念》,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学习》,1996年第1期

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 篇6

一、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德育往往是旗帜鲜明地提倡或反对某种观念或行为。学生生活环境除学校还有社会和家庭。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学校的教育不可能完全预想和控制,支配学生行为的是其道德的判断能力。道德判断的发展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德育要把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但是,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走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没有将学生当成德育教育的主体,用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对学生进行标榜式德育教育,让学生以这些人物事例为标本,按照这种模式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检验自己的思想品质,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产生距离感,也难于使学生准确理解,难于接受。尤其对现代的中学生而言,那些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太遥远,太虚,太大,不可能在自己身边发生,自己无法学习、无法体验,自然就起不到教育效果。所以我在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中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个案,将他们作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总结、学习,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能够明辨是非,作出道德判断,去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从中受到德育教育。

二、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力求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生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对班主任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并不是机械地、全部予以接受,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以及各种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接受的部分会逐步转化为品德意识,并指导自己的道德判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就是要发展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的要求。如果没有做好这一点,学生就会出现我们通常说的“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沒有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此看来,如何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我认为,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体,要使他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在德育过程中,如果学生通过道德行为而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他今后会主动重复这些行为。在学生履行道德的行为后,要及时地表扬,以增强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方面,抑制消极方面。很多老师都会在学生履行道德的行为后对他进行表扬、奖励,但他们往往会忽视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进行教育,没有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受表扬、奖励的学生为什么会受到表扬、奖励,包括受表扬、奖励的学生自己也没有更深一步的得到自我教育。例如,当我发现一件好人好事时,我往往不急于给他表扬、奖励,甚至不判断他的行为得失,而是先集中所有的同学,将事件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判断、评价,也让这个道德行为的主体学生自我评价,这样不仅让所有的学生都同时接受教育,也会使受表扬的同学更有荣誉感,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更能使他在今后的学习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这时作为老师所要做的只是从提高认识入手,讲明为什么要表扬,以增强受表扬者的荣誉感、上进心,促使其他学生学有榜样,使之产生带动他人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

在传统的观念中,道德教育是使做好事的学生得到表扬和奖励,这固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但仅仅是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功利观念,就好像有学生将自己的钱当成捡到的钱交给警察一样,目的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这就有悖德育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觉得要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要使学生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现实中获得一种崇高感,体验到一种幸福,感受到一种享受,才能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与限制,而是作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自身的主动要求,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如果学生不断深化提高对道德享用价值的内心体验,在接受教育时就会更具主动性。比如,有时我发现某位同学帮助了另外一位同学,我并没有大张旗鼓去表扬这位同学,而是私下找受帮助的同学和其他同学,要他们以各种形式去肯定这位帮助人的同学的行为,要他们去感激甚至是回报那位同学,让那位同学从中获得一种崇高感、幸福感、享受感。在我进行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我常常会让学生自己去列举、总结哪些是应该去做、值得去做的事,加以引导,使他们明白哪些才算是好人好事,再让他们去做,并要求他们做完后去体会感受。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去做自己认为该去做的事,才会从中获得一种享受感。

四、要注重德育主体的“个性”

自主学习,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生,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 但这一教学原则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 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课程教材改革提出的新理念, 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那么, 理念将如何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能力呢?

一、兴趣, 是开启自主学习的大门

布鲁纳认为:好的学习动机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内在的兴趣。因此,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促进并推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

1.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诱发学习兴趣

“生活中的数学”,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点, 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背景是小学数学的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 通过身边的生活事例学习数学, 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解决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如教学120+35+65这类题目时, 我出示:操场有120个学生在跳绳, 35个同学在打羽毛球, 65个同学在跑步, 操场上一共有多少同学在参加体育活动?由于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 很快便得出了不同的解法。

2. 积极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激发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参与、探索。因此, 教学中要精心设问置疑,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32×25”简算时, 让学生出题, 一因数是25, 另一个因数是4的倍数, 学生题一出, 老师即报出得数, 学生感到惊讶:“老师算得怎么这么快?”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发问:“想知道老师是怎样算得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 强烈得好奇心驱动他们求知的欲望。

3. 满足学生内在需求, 调动学习内驱

学习本身无所谓苦和乐, 若学习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对学习产生乐的情感体验, 就能调动兴趣。数学课堂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教学“年、月、日”时, 一上课, 我就问:“同学们每年都过生日吗?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可是晓明今年12岁, 才过了四个生日, 你知道为什么吗?想知道吗?”一个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个个都想快一点知道答案, 在这种氛围下进行学习, 学生的求知欲强、参与率高。

二、气氛可以促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和谐、民主、信任、理解、友爱的师生关系, 有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形成, 有助于促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孕育与萌发。创设良好的、师生共鸣的、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努力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快乐氛围, 尽力激励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让他们想说、敢说、愿说, 让他们“在发展中求愉快, 在愉快中求发展”。浓厚的教学气氛, 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 让学生从苦学到乐学, 从乐学到善学。

三、情境是形成自主学习的基石

在课堂教学中, 合理创设情境,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加深印象, 提高教学效率, 还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 拓展思维, 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列方程应用题时, 先要训练孩子们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在教学中, 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下图数据:

然后将如下卡片提供给各学习小组, 请各小组将卡片剪开, 根据黑板上的数据摆出相等的关系式, 比一比, 哪组摆出的关系式多。

交代清楚后, 全班同学非常活跃:各组同学有的窃窃私语, 也有的激烈的争论…最后汇报时, 同学想出了以下关系: (1) 原有大米-每袋重量×卖出袋数=剩下重量; (2) 原有大米-剩下重量=每袋重量×卖出袋数; (3) 每袋重量×卖出袋数=原有大米-剩下重量;……

四、方法是自主学习的保障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 而在教学生学。”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 引导学生学会探索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材料, 文本知识是编者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组织编排, 并非学习主体的直接认识。对文本知识的学习, 实际上也是探索性的学习。教师要重视利用数学课本,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前, 要边看边动笔, 划出要点,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教师要做到学生会的坚决不讲, 学生通过努力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绝不提示, 长期坚持自学, 养成探索的好习惯, 掌握了阅读的自主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追求与自己情况相适应的较高目标, 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功欲望、竞争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创造教学契机, 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 培养合作精神。鼓励所有学生都成为数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参与者。通过参与达到自主学习,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取长补短。

3. 鼓励学生合理置疑

问题意识是数学学习的前提,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够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固然很重要, 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有意义、更具有价值。课堂上教师要促使学生发问, 启发学生提出与教材中难点密切相关的问题, 帮助学生从不敢问到敢问, 从不会问到会问, 逐步养成置疑问题的习惯。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除法》时, 有的学生问:“为什么不将被除数移动小数点变成整数后再进行计算, 而要把除数是小数的变为整数呢?”针对这一问题可组织学生讨论比较, 让学生在讨论、辩解中发现规律、得出方法, 长此以往, 可提高了学生勤思善问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格, 程鸿勋, 唐曾磊.自主学习.新世界出版社.

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 篇8

学生不是被动的德育对象, 教育的任何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许多道德知识学生虽能理解, 但并未真正进行内化, 得到认同, 不能成为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奉行的行为准则, 更不能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愉悦。有鉴于此, 必须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

一、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德育往往是旗帜鲜明地提倡或反对某种观念或行为。学生生活环境除学校还有社会和家庭。在很多时候, 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学校的教育不可能完全预想和控制, 支配学生行为的是其道德的判断能力。道德判断的发展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 德育要把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但是, 在德育的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走入另外一个误区, 就是没有将学生当成德育的主体, 用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对学生进行标榜式德育, 让学生以这些人物事例为标本, 按照这种模式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检验自己的思想品质。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产生距离感, 也难于使学生准确理解, 难于接受。尤其对小学生而言, 那些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太遥远, 太虚, 太大, 不可能在自己身边发生, 自己无法学习、无法体验, 自然就起不到教育效果。所以我在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 采用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个案, 将他们作为主体, 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总结、学习, 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思考, 能够明辨是非, 作出道德判断, 去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 从中受到德育。

比如, 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活动课, 创设情境, 创设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难题的办法, 并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如在一节班会课提出:“你看见自己的好朋友拿了别人的铅笔, 你会怎么办?”“你看到别的同学在吵架或打架, 你该怎么去做?”“操场前的水龙头没有关, 你会怎么做?”等问题, 让学生发言、争论, 达成共识。因为这些事情确确实实会每天都在他们身边发生, 结果学生们反应很强烈, 踊跃发言, 作出是非判断。他们从而得到教育, 这样就达到了德育的预定目的。

二、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 力求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是教育者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生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对班主任所提出的德育要求, 并不是机械地、全部予以接受, 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以及各种需要有选择地接受, 接受的部分会逐步转化为品德意识, 并指导自己的道德判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就是要发展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 激发其自我教育的要求。如果没有做好这一点, 学生就会出现我们通常说的“左耳进, 右耳出”, 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 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此看来, 如何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我认为, 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 要使他们在德育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

在德育过程中, 如果学生通过道德行为而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 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 他今后会主动重复这些行为。在学生履行道德的行为后, 要及时地表扬, 以增强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方面, 抑制消极方面。

很多老师都会在学生履行道德的行为后对他进行表扬、奖励, 但他们往往会忽视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进行教育, 没有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受表扬、奖励的学生为什么会受到表扬、奖励, 包括受表扬、奖励的学生自己也没有更深一步地得到自我教育。例如, 当我发现一件好人好事时, 我往往不急于给他表扬、奖励, 甚至不判断他的行为得失, 而是先集中所有的同学, 将事件告诉他们, 让他们去判断、评价, 也让这个道德行为的主体学生自我评价。这样不仅让所有的学生都同时接受教育, 也会使受表扬的同学更有荣誉感, 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 更能使他在今后的学习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时作为老师所要做的只是从提高认识入手, 讲明为什么要表扬, 以增强受表扬者的荣誉感、上进心, 促使其他学生学有榜样, 使之产生带动他人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

在传统的观念中, 道德教育是使做好事的学生得到表扬和奖励。这固然是德育的重要一环, 但仅仅是这样, 会使学生产生功利观念。就好像有学生将自己的钱当成捡到的钱交给警察一样, 目的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 这就有悖德育的目的。

因此, 我觉得要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要使学生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现实中获得一种崇高感, 体验到一种幸福, 感受到一种享受, 才能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与限制, 而是作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 成为自身的主动要求。只有这样, 道德教育才能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如果学生不断深化提高对道德享用价值的内心体验, 在接受教育时就会更具主动性。

比如, 有时我发现某位同学帮助了另外一位同学, 我并没有大张旗鼓去表扬这位同学。而是私下找受帮助的同学和其他同学, 要他们以各种形式去肯定这位帮助人的同学的行为, 要他们去感激甚至是回报那位同学, 让那位同学从中获得一种崇高感、幸福感、享受感。

在我进行的德育过程中, 常常会让学生自己去列举、总结哪些是应该去做、值得去做的事, 加以引导, 使他们明白哪些才算是好人好事, 再让他们去做, 并要求他们做完后去体会感受。这样, 学生就会乐于去做自己认为该去做的事, 才会从中获得一种享受感。

四、要注重德育主体的“个性”

坚持“个性”就是指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成为德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与老师同等地位的特殊主体。当今学生越来越有个性, 尊重他们的个性也就越来越重要。前不久有报道称, 某大学为了资助贫困学生, 特地购置了大批军大衣免费发放给贫困学生, 但几乎没有贫困学生去领、穿这种军大衣, 原因是穿上了军大衣就等于你时时刻刻向其他同学暗示你是贫困生, 这就是当今学生个性的体现。

在我们传统的德育中, 过分强调了课本的重要性、老师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其实坚持个性是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的正确关系的体现。坚持德育工作的个性又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逻辑起点与内在要求。坚持德育工作的个性, 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 给思想上“松绑”, 正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起点。所以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会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来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 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各自个性的同时又使他们能得到教育。

总而言之, 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就是要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这就是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觉进行思想转化。有了缺点要自尊、自重, 遇到困难要自信、自强, 犯了错误要自督、自制, 日常生活要自立、自理。不能光凭规章制度和抽象的政治说教, 必须有生动活泼、丰富多样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 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而收到实效。另一方面, 从学生来看, 也只有在多种活动中才能提高认识, 增长才干, 陶冶情感、磨炼意志、锤炼性格, 实现在教育者指导下的自我管理。让学生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而向自己提出要求和任务, 进行自觉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只有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才能在学生的成长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这才是德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卢秀安.现代心理学纲要.广州出版社, 1994.

[2]李方, 叶瑞祥.教学与班主任技能训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篇9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 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关键是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学生的这种自主性是其自身产生的一种对学习的需要, 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善于运用、巧用多种教学手段,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眼看、耳听、脑思、嘴说、手做的积极性。并且不随便打扰、干涉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 还可以用图片、实物、幻灯、多媒体课件、录音与课文有关的直系景象提问或设问, 把学生带进具体形象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就会很活跃, 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随之得以发挥。

二、唤起学生主体意识

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主体意识愈强, 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 从而也愈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 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陶行知先生讲过, 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 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它, 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如此, 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兴趣愈浓, 注意力就愈集中, 观察也就愈细致, 反映也就愈清晰, 记忆等多种智能活动也就最有成效, 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同时, 学生还能自发学习, 自主探索, 并在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成果的过程中, 受到感染和熏陶, 形成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求知欲后, 教师要及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的主体作用。如:运用朗读、讨论、观察、训练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知识。并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 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 进行动态处理, 变静为动, 让学生在画一画、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想一想等多种方法中积极参与形象主动地获得知识。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 教师决不代替, 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 让学生投身其中,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在课堂上,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进入课堂情景中, 有意识地设置、激发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富于探索性, 提出探索性问题,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通过各种方式, 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学习的实践去尝试、体验和感悟。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创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品质, 如主动性、质疑性、想象力、严密性等, 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因为, 好的问题是创新的源头, 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树立真正的创新意识, 支持学生敢于提出他想, 大胆提出任何疑问, 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 并能分析问题, 达到创新的目的。

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教师作用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素质。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是现代教育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更凸显了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不断将社会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但是教育者不能将其观点、立场移植或强行灌输给学生。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对象需要和可能教育的基点之上的。但是,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绝不是被动、消极、机械地承受教育者影响的客体,而是积极、能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着的人。他们有不同层次的需求、理想、信念,并会形成动机,进而展开自觉的活动;他们对教育者的活动常常给予有选择的反应,而这种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会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进程。“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影响能否接收,接收多少,总是根据自己对已有知识、经验的理解,对教育影响加以选择,并通过自身内部矛盾斗争作出相应的反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矛盾,而且要解决信与不信、爱与不爱、知与行的矛盾。诸多矛盾的解决仅靠外在力量是不行的。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完全不顾及学生的主观情感和理智,以教育者的教导、解惑为主,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的过程,这一切都影响和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影响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体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是要注意转变教师作为教育者高高在上的观念,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和促进学生成才成长来开展,将学生真正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的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从而使学生成为自主地、能动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必须摆正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位置,正确地对待学生,切忌把学生仅仅当做任意改造的对象或消极被动接收教育的受动者,居高临下,缺乏平等交流,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一道人为的感情屏障,导致双方只有“形”的结合,失去“神”的沟通。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造就独立人格、理想人格的人格教育。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灌输教育的形式,老师做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无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选择,基本上都是我说你听,我讲你记,包办代替,也不顾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在方法上往往采取压服式、说教式,把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强加给学生。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道德规范与学生无关,或相差甚远,或为学生的能力所不及,其结果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反而限制了其发展。所以,西方一些教育家指出:“任何强制或灌输的方法都不可能把基本价值体系变成我们内心的信念。”尽管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有助于一元化价值目标的形成,但是它具有限制个性发展的不足却是事实。因此,改变以灌输为中心,以说教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理智能力和自主意识,是现代思想政治的必然趋势。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观点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并使之主动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这就需要在有效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开拓学生个体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只有投身到各种活动之中去,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形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人类现实据为己有”的内化过程,另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将自己的心理品质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和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的、发展和完善的。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教师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熏陶和锻炼,直接体验人生和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接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通过了解各行各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和学生之间交流思想和感情的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芳.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及其潜能开发.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 (2) .

[2]李革.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6) .

上一篇:儿童画中的情感诉求下一篇:念珠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