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访谈

2024-08-23

调查访谈(精选十篇)

调查访谈 篇1

从业10年之际, 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促成微博的出现, 这一新的社交媒体给予邓飞从记者身份向他处转型的契机:2011年2月, 发起“微博打拐”社会运动;同年4月, 发起“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运动”, 这两项运动改变了中国诸多弱势人群的生存困境———“免费午餐运动”让几百万贫穷孩子吃上了中午饭;“微博打拐”让众多家庭破碎者重新实现了团圆梦。邓飞以及这两项运动吸引了社会的关注, 还触发了政府相关政策的迅速调整。通过这两项运动, 身为记者的邓飞从一个单纯的报道者转变为公益项目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时至今日, 邓飞掌舵下的公益项目已增至六个, 包括四个儿童项目和两个环保项目, 这些项目确立的标准是按其社会严重程度来定的。当前, 邓飞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公益, 所供职的《凤凰周刊》保留其职位和待遇。

本次就邓飞身份的转型进行深入访谈, 以期透过这一转型来探究中国传媒生态及记者转型现状的身份话题。

从调查记者转型公益的原因

赵智敏:您做调查是2000年开始, 其实, 您在读大学期间就已经开始做调查了, 算起来已有13年。回顾您的调查生涯, 十几年前做调查和现在相比, 您感觉这个空间有变化吗?

邓飞:2003年以前, 调查环境是比较宽松的, 出现了像《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那样的市场化媒体。后来, 舆论监督一度跌入低谷。到了微博时代, 我们有新的渠道可以传播信息和表达意见, 它是有起伏变化的。现在已经无法压制信息的流动了, 所以国家要采取新的办法管理微博。

但《南方周末》只是一个湖泊, 微博是面大海, 管理者要付出更多的人手、付出更大的成本才能管住微博。但即便管住了微博, 还有新的技术和工具, 比如微信。你不知道还会出现什么,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信息流通必然更加快速, 人和人的联合合作也必然更方便。

赵智敏:在做调查记者时您对自己的要求和今天做公益您对自己的要求有何异同?

邓飞:相同的第一点是人要正派, 做调查记者如果想着搞人家的钱, 报道失实伤害到他人就会成为被告, 做公益如果贪钱, 就会失去信任, 所以都需要正派正直。第二点是人要诚挚。做调查记者时人不诚挚, 不被人当人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去采访, 得不到这样的采访者, 他就不会帮助你。每次我采访的时候, 心里都是很感激很感恩的, 因为他给我提供了信息。就好像现在大家对我的捐款, 我是感恩的。第三点是要理性、克制。用正确的方法, 去做正确的事情。

不同的地方是:做调查记者时我只需要把这个问题报道出来, 但是做公益只发现问题是不够的, 你还要去找解决方案并尝试。所以, 以前是单纯的记录者、观察者, 现在是一个行动者、执行者、组织者。

赵智敏:以前做记者对您有无帮助?

邓飞:我做了10年的调查记者, 调查中国问题出在哪里, 形成一定的判断力、洞察力。另外, 数年的特稿训练, 意外地帮助我得到一种能力———除了发现问题之外, 还要去尝试提出解决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不停地锻造思考力。

当我们得到一个工具后, 就可以尝试去改变我们的观察、思考, 变成一个行动者, 水到渠成。感激我以前做记者的积累。

赵智敏:这种准备也是不自觉的?

邓飞:不自觉的。阴差阳错, 造化弄人。

赵智敏:在微博、微信上您说对中国要有信心, 这是基于您当时的心态还是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邓飞: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以前是去做调查记者, 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并解决它, 让这个国家能变得更好一些。所以我以前调查那么黑暗的新闻事件, 自己没有被负能量打倒, 没有沉浸到黑暗中去, 就是因为自己心里是有希望的、有信心的。

赵智敏:怎么看自己有这样一种信心的根基?

邓飞:第一, 我是个乐观主义者。第二, 从逻辑上看, 现在的黑暗丑陋是不正常的, 这种不正义、不正常的东西注定是要失败的, 我有这样的认识。第三, 如今我们得到微博这样的工具一方面促使大家觉醒, 加速推动思想启蒙;另一方面我们有行动力, 我们自己去改变。在我没有发现微博之前, 我认为我们可以改变是因为这样的东西是不正确的, 这样的东西注定要被清除, 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微博缩短了这个时间。

赵智敏:问您一个私人问题, 从照片上看您很辛劳, 像快四十岁的人了吧?

邓飞:你看到过我两年前的照片吗?我不是这个样子的, 这两年头发白了。

赵智敏:做公益之后这种外形上的变化很大?

邓飞:变化很大, 我做记者, 开始写一些黑暗的新闻, 都是皱着眉头去采访, 皱着眉头写稿子, 因为这都需要调查, 你要沉浸到那种氛围里面, 需要不停地思考。但做公益之后, 我发现心态更加开放、更加有希望, 因为你自己就在促成改变。但是因为我自己没把握好节奏, 一路狂飙, 飙了六个项目, 全部都在那里运行。两年里, 我把很多人一辈子的事情做完了, 但是我又是个外行, 做公益比做企业还要难。

赵智敏:为什么难, 是没钱吗?

邓飞:不是没钱, 是我拿着大家的钱, 接受大家的委托, 在众目睽睽之下去完成一个公益任务。如果是自己的钱, 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我拿着大家的钱, 要让他们满意, 并且要让大多数人满意, 这个就很难了。更难的是, 我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支出是被严格控制的, 又要马儿跑得快, 又要马儿不吃草。

但这些艰难, 可能就是我要接受的训练, 需要更用心去解决。

赵智敏:2011年4月为何会转型到公益, 您在凤凰周刊的领导对您做公益是什么态度?

邓飞:4月做“免费午餐”得到了全国爆炸式的反应, 因为以前打拐也得到了良好评价, 在单位写了11年的报道, 他们看到我做公益也有良好的评价, 我们社长一直很支持我, 所以他们到现在还给我开工资。

赵智敏:如果没有单位的支持, 会干下去吗?

邓飞:那我也要干呀。

赵智敏:也要干?

邓飞:对呀, 当然干。

赵智敏:那还要一边完成单位的任务, 一边做公益?

邓飞:没有, 不用完成任务了, 没任务给我。没有领导支持的话我肯定就会辞职了, 因为我做的事情需要我完全投入, 我不能脚踏两只船, 这样的话两边都做不好。左手监督, 右手公益, 现在监督更多的是通过微博, 但如果要我写篇报道, 现在我已经没有这样的精力了。

另外, 我不想再写一篇篇报道了, 改变太少。

赵智敏:您觉得一篇报道改变得太少, 这也是您当初转型的理由吗?

邓飞:对, 很少有像我这样写了11年报道的记者。写了11年, 是人都会有疲劳。另外, 我看到我写的报道以后又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只是换了个人名地名, 会很失望, 会有沮丧感。虽然用报道救了两条人命, 但我觉得改变太少。

赵智敏:您曾写过一段话, 中国不缺少写文字的人, 但缺少行动者, 这是不是您当初转型的原因呢?

邓飞:对。我写了本书叫《我这样使用生命》。

微博和微信之于公益的价值

赵智敏:您微博上现有300多万粉丝, 可以说您是个微博控吗?微博与您所做的事业是什么关系?

邓飞:别人发微博是他额外的工作, 但我发微博本来就是我的工作。我利用我所有的零碎时间发微博。微博一方面是展示我们在公益领域的努力, 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另一方面, 我还要表现我记者职责的存在, 监督公权力。公益和监督, 我两个都没有停止。如果你在微博上只是去做公益, 你的微博影响力就会衰败, 因为好事不出门, 大家对一个天天做好事的人不会那么有兴趣, 这就是传播的特点。更重要的是, 我还是一个记者, 监督的天职是不能放弃的。

所以, 我的微博会有两种不同的力量, 会呈现两种面貌。我只要停下来, 有一点时间, 我就会发微博, 和大家的互动还是比较多的。

赵智敏:但是现在很多人对微博功能的认知有些沮丧, 过去觉得微博可以围观改变中国, 最近有一种论调, 觉得围观不能改变中国, 好像大家有种纷纷退去的趋势, 您没有退去的原因是什么呢?

邓飞:中国这么大、这么复杂, 从来不可能有一味灵丹妙药, 吃下去就会好, 它需要我们持续的思想启蒙、公共教育和训练———这个过程不可避免, 围观就是实现启蒙、教育和训练的第一步。所以, 我赞同围观可以改变中国, 当然, 我认为行动会更加有力地改变中国。

赵智敏:现在微博上不仅仅是围观, 还有博弈, 争吵得不可开交, 令人无所适从。

邓飞:微博上出现了很有趣的变化。过去, 公知几乎一边倒, 现在出现很多人来和公知们骂战, 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虽然有争吵、有骂架, 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到洞若观火, 免予被蒙蔽的。一件事是有规律的, 是有基本是非曲直的标准的。比如湖南临武瓜农被打死, 不管有人怎么跳, 一个人被打死了, 这就是恶, 是大恶。

网络水军说瓜农也打了人, 瓜农是自己死的, 肯定会有这种声音, 我们要容忍这种多元性。如果微博上都是一边倒的声音, 这也很可怕, 这和我们反对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呢?信息就是通过公开、自由流动而实现自我净化, 真相和真理得以凸显。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后, 就会明白即使我们挨骂了, 我们也不会离开微博。

赵智敏:您说过:“做公益必须要依靠网络的力量。”这是您做了两年多公益的深切体会吗?您在运用网络这个力量时是怎样整合的?

邓飞:网络是手段、工具, 功力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我要找什么样的人去微博上喊一嗓子, 这些人和资源就会跳出来, 我再通过微信把他们放到一个微信群, 用群的方式开始工作。

很多人看到我以前做的事情, 觉得我靠谱, 志同道合的人就在一起, 我为大家提供良好制度———透明、公开、民主和道义等, 让大家各得其所, 最后拼装起来, 形成合力。

赵智敏:身为媒体人, 利用微博发展公益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吗?

邓飞:我的优势就是快速传播、整合资源和良好的视野, 但我不是一个专业公益人, 执行中不会做得那么精细, 但是我们可以找专人去做, 去做精细。

赵智敏:您粉丝量超大, 所以估计每天@您微博的信息一定很多, 您会对哪些类别的信息加以转发?

邓飞:标准就是符合我的价值观, 合乎我关注的焦点, 或者是有传播价值的。比如瓜农被打死, 我关注这个事件就是为了避免更多这样的人被打死。比如贺卫方老师的文章, 他合乎我的价值观, 我会转发它。还有孩子、污染的问题我会转发, 因为那是我关注的焦点问题。

赵智敏:现在大众对微博有厌烦症, 认为上面的负面东西比较多。如果大家以后对微博厌烦了, 会对免费午餐有影响吗?

邓飞:肯定会有影响, 一个社会热点不可能持续成为社会热点, 大家对免费午餐的关注肯定不止一年, 我们需要不停地研发制度, 采取更多的方法, 比如拍卖, 让它持续获得大家的关注, 成为热点。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帮助我们的工具, 比如现在最火的微信, 还有最新的易信。

赵智敏:对, 您在微信上玩的时间多吗?

邓飞:微博对我来讲是一片大海, 微信是一个加工厂, 我把大海中捞的资源在微信中进行整合, 对我而言, 两者都很重要。

赵智敏:其实, 民众通过微博、微信在做更多的沟通, 有时会对一个公共事件去表达不满, 您觉得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不满态度会持续吗?

邓飞:会持续的。我一直说微博是上帝给中国人最好的礼物, 它赋予了人民更多的力量, 让人民可以迅速联合, 联合既可以做公益, 也可以抗议, 或者维权行动。政府试图使用以前的方法, 不适用对付微博微信, 用控制湖泊的方法去控制大海显然是虚弱的。现在已经无法阻挡信息的快速流通, 他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体系、执政方式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公益改变了什么

赵智敏:您认为做公益比写调查报道影响更大, 目前看来, 您已经改变了哪些?

邓飞:第一, 我们激活了人们的爱和善良, 改变了国民人格。第二, 我们采取行动, 激发民间自治能力, 民间开始建立新的组织体系和建设能力。第三, 我们改变了和政府的关系。以前和政府的关系有三种, 其一求政府, 其二骂政府, 其三对政府绝望, 不信任政府。现在, 我们还和政府合作来解决社会问题, 因为政府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这是常识。我们每个人都是问题的制造者, 因此也要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我们是公民, 要参与行动, 和政府一起去解决我们的社会问题, 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就可以改变。

赵智敏:微博上您有一段说给李克强总理的话, “李总理, 他们把您的钱是怎么用的”, 您还记得吗?当时为什么要发这样的话?

邓飞:对, 因为现在国家160个亿的国家营养改善一直在出问题, 我们觉得正确的办法是要给孩子们去做饭而不是牛奶和面包, 也不是食品伤害和有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我们觉得给孩子们做午餐是这160个亿最恰当的使用方法。但是我们国家领导人不一定能掌握这些信息, 所以我们才在微博上喊话。

赵智敏:您觉得他们听得到吗?

邓飞:我不管他们听不听得到, 告诉他们是我的职责。只要我们持续地喊, 他们会听得到。

赵智敏:您说这是您的职责, 这时您的身份是什么?

邓飞:公民。你说我是记者也好, 志愿者也好, 都行。不管是记者、志愿者还是一般的公民, 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要让正确的声音传播, 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

赵智敏:你们做公益、做水污染、打拐, 做得很成功, 是不是有上层的支持?

邓飞:我们不可能有上层的支持。因为我们做调查记者, 不和公权力保持距离的话, 你就不可能有较大的作为。

赵智敏:那您的公益呢, 有上层支持吗?

邓飞:我们拿到了很多奖, 最高是李克强总理颁发的“中国慈善奖”, 有很多部委表达了对我们的敬意和谢意, 但具体什么支持, 确实没有。

赵智敏:那你们的生存之道是什么?

邓飞:我觉得我们的生存之道就是中立, 只有中立才能做到融合, 如果你自己不中立、不公平, 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赵智敏:您现在全力做公益了, 还保留着记者身份, 是这样吗?在微博里, 您还是用记者这个身份来监督一切的, 这两个身份有没有冲突?

邓飞:一个是好人形象, 一个是严厉的批评者形象, 会有冲突的。我不是一个单纯的记者, 除了批评, 我还有建设的方式。我有两种力量, 但是不管是公益还是监督, 我都努力让自己公平、诚实、正派, 没有私利没有私心。所以更多的人认可我, 觉得我敢言, 这是记者的职责。还有我不去抱怨, 带着大家去改变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形象也很好, 认可我的人还是很多的, 所以我也没想着要去改变自己。这也是特色。

赵智敏:如果说当初您做调查记者的时候会有来自各方面的控制, 那您现在做公益有没有有形无形的控制?

邓飞:没有。现在控制我的是我的组织治理能力。

赵智敏:这是来自自我的问题, 不是来自于社会的力量。

邓飞:所以说我希望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能够解决他们更多的问题。但是我也会有自己能力的瓶颈, 所以我选择去读中欧国际商学院, 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赵智敏:那现在您的角色是什么?

邓飞:我联合了环保界、法律界、学界、媒体界各个类别的精英形成了一个团队, 我们的方法包括展现、检测、救济 (止水) 、追责、综合治理 (包括和环保局合作, 我们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动员当地人民) 、政策的游说, 推动政策的改善。我们联手政府解决中国的水污染问题。可以这样说吧, 我是一个融合者了。

赵智敏:融合者, 能具体谈谈吗?

邓飞:我要争取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 来做成每一件公益大事。对政府来说, 我要呼吁政府购买民间组织的服务, 但是我不会去接受他们的采购, 因为我是做模型的, 我的任务不是承接政府多少采购, 而是要做出模型, 我不能变成一个包工头, 否则就丧失了我的优势和核心资源。我和政府合作的前提是必须保障我们的模型和运行公开透明, 你不透明的话我不和你合作。

在寻求地方政府支持方面, 我通过各种途径说服地方政府的加入:一个是通过媒体, 继续游说, 媒体 (党报、党媒) 和政府的关系不错。另一个是摆明利害关系, 约定规则。政府认为这个事情是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我们不干预, 做的是增量, 纯粹是帮助政府来增加资源。我们采取透明公开、平等合作的方法, 让政府觉得我们靠谱, 可以控制。

我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以微博为例, 微博就像大海, 透过微博可以捞到鱼虾, 还有共同领域的志愿者看到我们会主动联系, 把社会的各类资源激活, 比如天猫店、银联都有, 不期待大家每个人都捐款, 我希望大家变成我们的伙伴, 大家结合起来, 这样我们就会多姿多彩无处不在, 这就是联合的力量。

赵智敏:您在2013年开始这样说:2013年, 我将如此使用生命。1.建立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 统筹儿童公益。2.联合多界, 阻止中国地下水污染。您觉得您的时间够用吗?

邓飞:我现在要做的三件事, 是人、流程标准化和系统的优化, 实现专业治理, 保障项目能够自我运行。我不是火车头, 整个团队有内生动力, 那我就可以功遂身退了。

赵智敏:最后呢?

调查问卷访谈提纲 篇2

您好,我们是华侨大学06级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探讨城市的扩张给农村的环境带来的利与弊,提供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为政府制定社区环境方面的有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合理化建议。我们进行了社区环境状况方面的调查。

本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希望您在填卷时不要有所顾虑,怎么想的,就怎么填。问卷的质量取决于您的态度,希望您能如实填写。

衷心感谢您的合作!

填表说明

① 请在符合您的情况的想法的问题答案号码上划上“√”号

② 如果所列问题答案项不适合您的情况,请在问题下的空白处填写您的具体情况

调查问卷

1.您对政府或者居委会对社区管理的总体满意度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 D、不满意

2.与以前相比,你对你目前生活的环境满意程度如何?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

B.不满意

3对社区生活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

A、十分满意 B、较满意 C、不太满意 D、十分不满意

4.对于引起社区环境变化的因素,你赞成下列哪种说法 A.外地人口的不断涌入 B.社区居民个人素质因素 C.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问题 D.城市的不断扩张

E.其他(请说明)_____

5.对泉州市政府实施的一些占用田地的重大工程是否满意

A、都满意 B、多数满意 C、少数满意 D、不满意 E、不了解

6.对于政府对社区管理的措施,你持什么样的态度?

A.赞成 B.比较赞成C.不太赞成 D.不赞成

7.外来人口出现后,你觉得对你们村的影响

A 有利 B 有害 C 有利也有害 D 不知道

8.在目前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中,你意见最大的是(多选)A..水污染问题 B.噪音问题 C.废气物问题 D. 交通设施问题 E.安全问题

F. 混杂的公共停车场和文化娱乐设施 G. 其他(请说明)_______

9.和以前相比较你居住的社区治安状况 A有改善 B没变化 C 变差

10.你对你所居住的社区,安全感程度如何 A.很强 B.较强 C.凑合 D.不满意

11.你认为社区治安秩序出现状况,原因归咎于 A.社区保安不尽职责,玩忽职守

B.外来人员流动量大,成分复杂,素质低下 C.政府不重视,管理制度不健全 D.其他________

12.你怎样看待外来人员对社区环境的影响 A.承担全部责任 B.承担部分责任 C.承担一部分责任 D.其他(请说明)____

13.认为社区绿化面积缩小的原因在于 A.外来人口的进入,从而减少了绿化面积

B.城市的扩张,在原有的绿地上兴建工厂厂房,与树争地 C.人们随意乱丢乱弃垃圾废物导致植物生存环境遭破坏 D.政府对绿化方面管理的力度不够

14.据你所知,在你所处的社区中居民在茶余饭后的活动主要有 A.到邻居家串门

B.与家人呆在家中看电视,休息,不出家门 C.到平常邻里常聚集的地方活动 D.散步

E.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_.随着外来人口的剧增,和过去相比,现在与邻里相处最大的变化是 A.文化交融,凝聚力更强

B.语言和生活习惯存在障碍。难于沟通,互动频率低 C.为保持地方特色而对外来人口排斥

16.在你现在所处的社区,居民是否经常串门? A.频繁

B.基本正常

C.不太正常

D.不正常.

17.在你所处的社区中居民的主要文化活动有 A.阅读书,刊,报,杂志等

B.观看社区播发的电影,电视,录像等

C.参加一些由社区举行的文体活动,如安全知识宣传。体育项目竞赛等 D.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_ 18.你认为在你所处的社区内在,在生活基础设施状况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A.无停车场或停车场小 B.邮政不便

C.医疗卫生状况不佳

D.电,气,水,暖等生活资源供给不足 E.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

19.你认为社区治安秩序出现状况,原因归咎于 A.社区保安不尽职责,玩忽职守

B.外来人员流动量大,成分复杂,素质低下 C.政府不重视,管理制度不健全 D.其他_________.您对社区及周围空间在下列问题的严重性进行打分。(最高5分)

河水的污染 ______

工厂噪音的污染_______

工厂废弃物的污染________

大片绿地 树木的流失________

空气质量的下降__________.随着外来人口的剧增,和过去相比,现在与邻里相处最大的变化是 A.文化交融,凝聚力更强

B.语言和生活习惯存在障碍。难于沟通,互动频率低 C.为保持地方特色而对外来人口排斥

22.您对下列问题的看法?

非常满意 满意 无所谓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社区治安 社区医疗 社区娱乐 社区教育 社区文化活 23.你对以下设施的满意度是?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图书室 ____________

活动中心____________

体育设施____________ 超市______________

邮_______________ 银行______________ 24.对所居住的社区的综合印象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E、较差 E、差

访谈提纲

1.田地消失了,随着而来的是一排排的高楼大厦,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面对这不断变化的环境,您认为给您带来了什么? 3.您对社区总体生存环境的评价?

4.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您有没有感觉到越来越幸福?如果没有,为什么? 5.您认您所处的社区内存在着哪些不足?依您看应该如何解决? 6.您认为政府搞开发区建设对自己及周边居民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7.您对政府相关部门处理社区事务的方法有何看法? 8.您认为当地过去的环境问题有: 9.您认为当地目前的环境问题有: 10.您认为当地将来的环境问题有:

调查访谈 篇3

关键词:相异构想;教学策略;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97-01

本次问卷八年学生答案错误率在31.7%。九年级由于是学完后调查,错误率在百分之11.2%。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访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错误思维的顽固,教师对“相异构想”的“顽固性”认识不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能有效促使学生发生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学生为什么会存在“相异构想”而“相异构想”又有什么特点?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和成长过程的了解、分析,我们认为形成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相异构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些生活感受导致错误的理解。如在“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学生在学习之前总认为作用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当推动物体的力停止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就静止下来;对落体运动,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对于钢笔吸墨水现象,认为是钢笔的胶皮管具有“吸力”;冬天放在室外的金属块的温度比同样条件下的木块的温度要低,等等。与此同时,学生把这种看法视为“常识”,认为这已是千真万确的了。

2、在某些教学情境中,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发生偏差。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于某些科学概念缺乏感知经验,他们会想当然地去理解,如在学了分子运动理论后,他们会认为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和原子可以膨胀;

3、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不愿接受正确的概念。

4、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正确的观点和概念难以建立。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初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他们的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相异构想”。正是这些“相异构想”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起着十分消极的影响,它们错误地阻碍着正确知识的接受,也错误地“同化”着一些新知识和新材料。

那么促进“相异构想”转变有什么教学策略呢?建构主义十分重视促进学生观念的转变。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会忽视学生头脑中的“相异构想”,他们习惯于传统地传授知识,即使知道学生头脑中存在着各种非科学的认识,但总是想当然地以为只要把正确的概念传授给学生,学生错误的东西就自然会无立足之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相异构想”的“顽固性”认识不足。如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相异构想”,这种顽固的“相异构想”持续阻碍着科学概念的建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能有效促使学生发生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为了实现“相异构想”向“科学概念”的转变,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巧妙设置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2、借助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认知顺应。

3、引用实验观察操作,增加学生感性经验。

学生的感性经验对于转变他们头脑中顽固的“相异构想”,重新构建新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许多“相异构想”的形成,正是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感性经验。因此,建构主义十分重视旧经验在构建新知识过程中的作用。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按知识的逻辑进行教学,不能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那么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往往是肤浅的,而对于“相异构想”的抛弃也是不可能彻底的。于是,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往往会形成“既有一知半解的新知识,又有挥之不去的旧概念”这样一种模糊混乱的认知结构。因此,笔者认为,增加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是转变“相异构想”的又一有效策略。

如在教学“物体浮沉条件”时,教师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相异构想”,可先这样设问:两个不同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当撤去外力后,哪个下沉?哪个上浮?学生讨论后或认为“重者下沉,轻者上浮”,或认为“受浮力大者上浮,受浮力小者下沉”。

接着,教师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来否定自己的“相异构想”:针对同学们的第一种认识,让他们将一大木块和一小铁钉(木块的重力大于铁钉的重力)浸没于水中,放开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重者上浮,轻者下沉”;而针对同学们的第二种认识,让他们将一大石块和一小木块(石块的体积大于木块的体积)浸没于水中,放开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受浮力大者下沉,受浮力小者上浮”。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物体浮沉的条件,并再将它应用于具体实例中。

通过这样连贯的、系列的实验操作,学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感性经验,从而促使他们以大量的事实依据转变头脑中固有的“相异构想”,构建起科学的新知识体系。

调查访谈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平顶山市所辖10个县 (市、区) 疾控中心的流行病科 (手足口病主管科室) 科长和副科长, 均从事手足口病疫情管理、现场处置和督导检查等一线工作, 共计20名。

1.2 方法与内容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形式, 访谈员事先经过统一培训, 一对一在被访者办公室进行访谈, 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 由访谈员负责其访谈对象的录音转录整理工作。访谈内容包括:被访者基本信息、手足口病防控督导组织设置、聚集性病例发生及发现情况、托幼机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托幼机构聚集性病例发现和处置中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托幼机构类型及数量由各县区疾控中心前期统计获得。

2 结果

2.1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20名访谈对象中, 副高级职称4名, 中级职称12名, 初级职称4名;主管科长10名, 副科长9名, 业务骨干1名;均自2008年手足口病纳入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管理以来, 从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至今。

2.2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督导责任科室

10家县级疾控中心中, 5家由流行病科负责, 1家由消杀科负责, 2家由学校卫生科负责, 2家由流行病科和学校卫生科共同负责。

2.3 托幼机构类型及发生聚集性病例情况

经初步统计, 平顶山市非注册托幼机构相对较多, 占44.17%。见表1。

2012年1-9月, 全市共发生聚集性疫情46起, 其中托幼机构发生14起, 占30.43%。托幼机构发生聚集性病例中, 按发生地理位置分类, 城区8起, 城乡结合部2起, 乡镇2起, 村托幼机构2起;按托幼机构类型分类, 注册公立3起, 注册私立6起, 非注册5起;有13起造成托幼机构停课, 1起造成托幼机构停园 (发生在非注册托幼机构) ;14起均由疾控机构监测发现, 均未通过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报告发现。

2.4 托幼机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 各项防控措施注册公立托幼机构优于注册私立托幼机构, 非注册托幼机构整体较差。其中, 教室通风大部分托幼机构均能够执行, 但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等措施, 仅有注册公立托幼机构能够开展, 私立托幼机构普遍执行不到位;在洗手设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执行上, 注册公立托幼机构整体优于私立托幼机构, 而非注册托幼机构普遍较差。

2.5目前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被访者认为目前缺乏部门联动, 不能及时发现发生在托幼机构的疫情, 易造成蔓延;幼教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整体薄弱, 负责传染病报告人员设置不足;托幼机构用于传染病防控资金较少, 投入不足;非注册托幼机构在某些地区占一定数量, 多处于无明确管理状态, 其硬件建设整体较差。

2.6看法及建议

被访者认为要完善与教育部门信息沟通机制, 托幼机构发现疫情, 及时报告;应与教育部门联合, 开展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防控指导督导工作, 将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作为托幼机构审批的重要依据;可适时开展消毒监测工作;要开展对幼教人员知识培训, 做好对适龄儿童家长健康教育;要加大对非注册托幼机构的监管力度, 有被访者不赞成盲目取缔。对于托幼机构目前所采取的防控措施, 大部分被访者认为有效开展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是避免手足口病患儿入学的重要手段;教室勤通风、勤洗手是避免托幼机构内传播的最简单有效的途径;做好托幼机构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和健康教育等措施虽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 但也十分必要;部分被访者认为出现聚集性疫情后停课 (停园) 存在一些弊端, 可以适当调整。

2.7不同类型托幼机构内发生暴发疫情的可能性

被访者均认为非注册托幼机构发生暴发疫情的可能性最大, 注册私立托幼机构次之, 注册公立托幼机构最低。

3 讨论

3.1 非注册托幼机构比例相对较高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 地处伏牛山山区, 所辖有1个国家级贫困县,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农业人口基数大, 比例高, 外出务工人员多, 目前注册托幼机构数量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托幼机构服务需求, 加之非注册托幼机构多位于农村或城乡结合部, 地处偏僻, 多以家庭为依托, 查处难度大, 这些客观因素, 共同造成了全市非注册托幼机构比例较高的现状。

3.2 非注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相对薄弱

非注册托幼机构大部分教师是未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人员, 未接受过专业培训, 对儿童仅能起到看护的作用, 在传染病早期发现上, 更是无从谈起;基础设施较差, 多租用民房, 活动场地小、空气流通差、采光不足, 容易造成部分传染病的传播;卫生状况较差, 存在生熟不分、食品加工人员无健康证明、儿童共用毛巾餐具等隐患, 缺乏必要的消毒柜、紫外线灯和消毒液等消毒设施及用品[3]。有被访者认为盲目取缔非注册托幼机构, 可能会带来儿童看护难的问题, 造成较大的家庭负担, 认为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加大政府公共设施投入, 将现有非注册托幼机构纳入监管视野, 逐步进行改造和有机整合。因此, 非注册托幼机构的管理策略应进一步探索。

3.3 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14起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均由疾控机构监测发现, 这应与托幼机构疫情报告制度不健全和相关人员配置不足有关。托幼机构未能及时将疫情信息报告给疾控机构, 部分托幼机构还存在着报告疫情后实施停课 (停园) 影响经济收入和以后招生的顾虑, 非注册托幼机构在报告疫情后还面临着关闭的风险, 托幼机构尤其是非注册托幼机构在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报告上整体主动性较低, 这也是14起聚集性疫情中非注册托幼机构所占比例并不大的原因。在手足口病网络病例报告中, 存在着将托幼儿童报告为散居儿童的现象[4], 增加了通过监测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难度。因此, 不断完善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体系十分重要。

3.4要完善对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防控管理

目前, 对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技术督导多由卫生系统承担, 在卫生系统内, 又多由疾控机构的流行病科等某一个科室承担。现有以单一系统、单一科室开展技术督导的模式, 不利于托幼机构防控中存在问题的整改, 不利于手足口病的整体防控。应在手足口病高发期, 形成卫生系统主导、教育系统配合的手足口病防控联合督导模式, 在卫生系统内部, 形成疾控机构流行病科、消杀科 (学校卫生科) 等多科室联动, 具有执法权的卫生监督机构参与的督导模式。逐步将现有对托幼机构在手足口病高峰期的技术督导, 转变为定期不定期的汇集传染病知识、疫情报告和消毒卫生等整体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导, 形成对托幼机构常态化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导机制, 逐步改善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现状。此外, 有被访者认为托幼机构出现聚集性疫情后停课 (停园) 存在一些弊端, 易在群众中造成恐慌情绪, 也会影响托幼机构与卫生部门配合的积极性, 建议仅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 开展医学观察, 对病例接触物品进行消毒。有报道表明停课措施可降低托幼机构疫情持续时间>7 d的病例数量, 但不能缩短疫情的平均持续天数, 对控制聚集性疫情的效果不明显[5]。停课在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此次调查, 通过与手足口病防控基层一线人员访谈, 初步了解了平顶山市托幼机构类型及数量、托幼机构防控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结合目前非注册托幼机构所占比例及存在的诸多问题, 提示在平顶山市非注册托幼机构发生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可能性较大, 应加强对各类托幼机构监管力度, 按照卫生部于2012年5月印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6], 规范各类托幼机构的建设, 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参考文献

[1]谢清梅, 李宗瑾, 李艳艳, 等.平顶山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空间聚集性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28 (5) :614-615.

[2]闫芳.黑龙江省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情况简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1, 27 (2) :165-166.

[3]刘利英, 闫雪.北京市怀柔区民办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发病因素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10, 26 (12) :1389-1390.

[4]田靓, 朱仁义, 范俊华, 等.上海市2009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 (5) :596-598.

[5]肖新才, 陈纯, 丁鹏, 等.停课措施对控制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 (5) :529-530.

农村文化调查访谈提纲 篇5

2016年9月30日

第一部分总体情况调研 访谈对象:村干部(姓名)

1.您村子的名称:县乡(镇)村村民小组 2.您村子有多少户、多少人

3.从性别划分您村子男性、女性各有多少人

4.从年龄段划分,您的村子目前居民中16—30岁有多少人,30—60岁多少人,60—70多少人,70以上多少人

5.从收入情况划分,您村子富裕家庭有多少,中等家庭有多少,贫困家庭有多少 6.您村子居民主要从事什么职业: 主要种地的有多少户 主要发展经济作物的有多少户 主要做小生意的有多少户 主要从事养殖业的有多少户 主要从事其它行业的有多少户 7.您村子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大约是多少 8.您村子交通情况如何

9.距离您村子最近的镇政府有多远,县城有多远 10.您村子居民去乡镇的频率有多高 11.您村子居民去县城的频率有多高 12.他们去乡镇或县城主要是做什么

13.您村子有没有定期电影播放、戏剧演出或舞蹈表演

14.您村子多长时间放映一次电影、进行一场戏剧表演或者举办舞蹈表演 15.您村居民喜欢看电影、戏剧或舞蹈吗 16.电影、戏剧或舞蹈是否收费?

17.如果不收费,村民会不会去观看电影、戏剧或舞蹈? 17.如果收费,村民会不会去看电影、戏剧或舞蹈?

18.村民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戏剧或舞蹈? 19.您村居民有没有经常性的文娱活动 20.文娱活动的类型主要是什么 21.这些文娱活动是不是自己表演 22.这些文娱活动是不是外部邀请的 23.谁来邀请,花费有多大? 24.您村子有没有专门的图书阅览室 25.图书阅览室面积有多大 26.书籍的数量和种类主要是哪些 27.有没有专人管理 28.经费主要来源是什么 29.您村子有没有麻将馆 30.是公益性还是盈利性 31.参与者主要是消遣还是赌博 32.参与人员主要是哪个年龄段 33.麻将馆平时有多少人 34.在麻将馆逗留时间平均有多长 35.他们一般什么时间段打麻将 36.他们一般什么季节打麻将 37.您村子外出务工人员有多少 38.主要从事什么职业 39.外出时间一般有多久 40.举家外出有多少户 41.季节性外出有多少人 42.您村子有没有宽带

43.您村子没有电视机的有多少户人家 44.您村子规模较大的集体活动每年有几次 45.主要是什么样的集体性活动 46.您村子有没有庙会 47.每年有几次庙会 48.庙会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49.庙会参与的人数有多少

50.参与庙会的村民主要集中在哪个年龄段

51.您村有没有其它形式的祈福活动,是什么,参与人数有多少

52.您村居民春节时主要娱乐活动是什么

第二部分:具体情况调查 访谈对象:农村居民(姓名)1.您的年龄 2.您的民族 3.您家里有几口人

4.您家庭成员中文化程度最高的是谁 5.您家庭成员文化程度最高达到什么程度 6.您的每年纯收入大约是多少 7.您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8.您每月支出大概有多少

9.支出的主要项目是什么(改善生活条件、身体健康方面、投入农业生产、文化娱乐方面)10.支出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现金支付、网络支付、银行卡支付)11.您一年在农村居住多久 12.您一年有多少闲余时间 13.您在闲余时间主要做什么 14.您家里是否有电脑 15.您的手机有没有上网功能 16.您是否喜欢上网

17.您上网主要做什么(购物、推销产品、打游戏、看新闻时事、看电影、看电视剧、看戏)18.您每天上网几个小时 19.您家庭有几台电视机

20.您现在使用的电视机购买几年了 21.您每天看电视几个小时 22.您看电视主要集中在哪些时间段 23.您喜欢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 24.您村子里有没有庙会活动 25.您是否会参与庙会活动

26.您村子里参与庙会活动的主要是哪个年龄段的人 27.您对庙会活动的态度是什么 28.您喜不喜欢看电影 29.您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30.您看电影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电视、网络、村子里播放)

31.您想不想村子里能够定期播放电影 32.您村子里目前多久播放一次电影

33.您村子里播放电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婚丧嫁娶、庙会等)34.您喜欢什么内容的电影

35.您的村子或附近村子有没有定期的戏剧表演 36.您想不想本村或邻村有定期的戏剧表演 37.您希望多久有一次戏剧表演 38.您喜欢什么内容的戏剧表演 39.您平时读书吗 40.您多长时间看一本书 41.您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42.您愿不愿意村里有图书室 43.如果有图书室,您会去读书吗 44.如果图书室收费,您会去读书吗

45.您愿意为定期电影播放、定期戏剧表演等活动支付金钱吗 46.如果愿意支付,愿意支付的限度是多少 47.如果不愿意支付,为什么

48.您觉得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水平怎么样 49.您觉得今后应该怎么来推动农村文化发展 50.您村里有没有民众教育馆

调查访谈 篇6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农业投资。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显示, 2010年底, 490多家中国涉农企业开展了海外投资业务, 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的涉农企业数量达到768个。[1]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海外农业投资,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总体态势。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从2003年的3.3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6.1亿美元, 增长了近8倍。2003~2010年,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2010年达到最高值, 为5.3亿美元。[1]

在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国外一些媒体开始关注中国企业的海外农业投资行为, 尤其是在非洲的农业开发行为。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农业投资有很大的偏见: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农业投资是为了“圈地”以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在进行“新殖民掠夺”。还有一些西方媒体把造成“非洲之角”饥荒的原因归结于中国企业在非洲进行的农业开发。

为了对西方媒体的观点进行剖析, 我们需要清楚地回答如下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农业投资的动因是什么, 仅仅是为了“圈地”吗?开展海外农业投资的过程中, 企业会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方式, 到哪些国家进行投资, 投资什么样的环节和品种?在海外生产的农产品中有多少产品回销中国, 对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比较大的帮助吗?中国企业的海外农业投资对企业本身、东道国和中国 (母国) 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仅仅是对东道国的掠夺吗?

笔者试图通过使用对20多家企业的深度访谈调查资料来研究中国企业海外农业投资的行为。20多家企业中, 70%以上的企业已经开展了境外农业投资业务, 其余企业则有近期到海外投资农业的意愿。这些企业中既有国有企业, 也有民营企业;既有农业企业, 也有非农企业;既有大型企业, 也有中小型企业。因此, 这些被调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企业开展海外农业投资的动因

1.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给

对于一些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 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给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基础条件之一。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对一些农产品原料竞争的日渐加剧, 一些企业开始到海外建设农产品基地以保证原料的稳定供给。

广西MY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木薯深加工企业之一。近年来, 由于木薯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多, 木薯价格不断上涨, 企业对木薯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种情况下, MY公司开始在越南归仁市工业园区内建立木薯加工、仓储和物流基地, 同时在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建立木薯种植基地, 通过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和当地农户进行合作。把在越南的加工产品回销国内。原在广西的企业主要承担研发职能。

2.扩大对外贸易

对于种子出口和农机出口企业, 在出口对象国建立试验、示范、培训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是扩大出口的必要措施之一。

湖北某种子公司是国内种子出口量最大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自1999年开始“走出去”战略布局与实施, 2000年成立国际贸易部, 组建了一个专业从事国际农业技术推广与贸易的专业队伍。公司先后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菲律宾、越南等国开展了品种试验、示范与技术合作, 效果比较显著。2010年, 该公司种子出口量达4000多吨, 出口额1000多万美元。该公司的种子出口量曾一度占据孟加拉国水稻种子消费量的“半壁江山”。湖南某种子公司是国内一家在种子行业内处于技术领先的企业。为了扩大对菲律宾的种子出口, 公司于2008年在菲律宾投资了100万美元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 该中心具有种子试验、示范和研发等功能。

3.构筑国际性的生产流通网络

目前, 国际跨国公司控制了一些农产品的国际市场, 比如ADM、邦吉 (Bunge) 、嘉吉 (Cargill) 和路易达孚 (Louis Dreyfus) 四家公司控制了80%的世界粮食交易量。这对中国从事粮食加工的企业非常不利。为此, 中国的一些企业开始构筑国际性的生产流通网络, 以参与全球粮食市场竞争。

JS企业是国内一家大型的油脂加工企业。JS企业和另一家中国企业共同出资在巴西圣保罗注册成立了境外分公司, 主要业务是负责采购、收集巴西大豆原料、产销信息、协调与当地大豆经销商的合作关系、调查研究当地仓储码头及运输方面的情况, 为下一步建立稳定的原料采购物流体系做准备。此外, 该企业已在美国芝加哥和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 目的是要在未来建立以跨国经营和区域优势为重点的国际物流体系。2009年, 该企业从国外采购转基因大豆原料361万多吨 (其中巴西大豆164万吨) , 主要运往该企业设立在天津港、广西防城港、大连港的三座榨油厂加工, 采购过程中由于改变了以往由中间商操作的常规做法, 减少了贸易环节, 降低了产品成本, 为加工销售环节预留了利润空间。

4.开发土地资源

我国在农业技术、管理、资金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气候条件比较好。中国周边一些国家, 诸如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土地资源丰富, 且土地开发程度不高。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农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农业企业到国外投资提供了空间。

2009年, 某农垦集团在俄罗斯累计开发土地面积达到80万亩。共有28个农场参与了境外租种土地, 外派劳务和输出农业管理技术人员1529人次, 输出生产机械567台套, 采伐木材5.5万立方米, 饲养生猪2000头。

2008年5月, 企业BA和浙江某民营企业达成协议, 在巴西注册成立了“巴西阳光农业有限公司”, 合作在巴西开发农业种植项目。浙江企业负责在巴西购买土地、租地、总体生产经营管理, 企业BA负责购买配套农机具, 提供农业管理、农机作业等各项技术服务。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在巴西的南大河州和托莰廷斯州分别购买了637公顷熟地和1.6万公顷牧场荒地。

5.提升技术

通过购买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外企业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是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动因之一。尽管我国在一些农业技术上具有优势, 但也有一些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比如, 中国在大型农机的关键制造技术上就落后于一些欧美国家。通过兼并发达国家的农机制造企业有助于中国农机企业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2010年, 河南YT集团出于这个目的就收购了法国的一个农机制造企业。

6.规避贸易壁垒

规避贸易壁垒也是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农业的一个动因。比如, 中国企业可利用其他发展中国家原产地以及这些国家在别国的市场准入优势转移中国生产地, 减少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重庆SC公司是一家从事丝绸生产的企业。2009年, 印度认为中国丝绸出口中存在倾销行为, 导致中国对印度的丝绸出口大幅度下降。为了打破这一贸易壁垒, 该企业在柬埔寨建立桑蚕生产基地和丝绸加工厂, 然后再把丝绸出口到印度。

7.占有投资国市场

一些企业投资海外农业主要出于占有投资对象国市场的原因。这些企业把境外生产的产品主要在当地市场进行销售, 并不出口到第三国市场或返销回母国市场。辽宁HF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饲料加工的企业。该企业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在朝鲜、尼泊尔投资100多万美元和200多万美元建立了饲料加工厂。两个境外饲料加工厂生产的饲料全部在东道国当地销售。2000年, 山东省某蔬菜集团以3.6万美元/年的价格在委内瑞拉租赁50公顷土地种植蔬菜, 生产的蔬菜全部就地销售。

8.开发新事业

近年来, 全球能源价格上涨, 开发生物质能源受到很多企业的重视。一些农业企业和非农企业为了获取利润, 进一步延伸公司产业链, 开始涉足生物质能源生产领域。山东GF企业原本是一家从事种子生产、销售业务的企业。2007年初, 该企业为了延长产业链, 拓展经营范围, 成立了生物柴油集团有限公司, 以生物柴油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主营业务。2009年, 该企业成功签署了境外投资巴西油棕种植与加工一体化项目。目前, 该企业已经在巴西注册成立了公司并正在种植5万公顷的油棕榈。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农业投资的动因是非常复杂的。仅仅用单一因素, 比如开发土地资源, 来解释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农业投资的动因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海外农业投资的方式、领域与投资国家 (地区)

1.投资方式

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可分为两种方式:“绿地投资” (Greenfield Investment) 和跨国并购 (M&A, 即“褐地投资”) 。在笔者调查的16个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案例中, 只有河南YT集团采用了“褐地投资”的方式并购了法国的一家拖拉机厂 (见表1) ;14个对外直接投资案例采用“绿地投资”的方式。2009年的《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农业生产与发展》中指出, 国际大型农业跨国公司采取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多为“褐地投资”。[3]而被调查企业开展海外农业投资中, 为什么大多不采取“褐地投资”的方式?多数被调查企业认为, 农业企业的优势在于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 在资本运作上则没有什么经验, 因而多采取“绿地投资”的方式。

在“绿地投资”方式中, 采取独资方式进入东道国的行为比较多, 采取与东道国企业合资的方式进入东道国的行为比较少。这与日本企业在开展海外农业投资过程中所采用的投资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日本的企业通常选择合资 (东道国企业占51%的股份, 日本企业占49%的股份) 方式进入东道国开发农业。被调查的企业认为, 以独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的好处在于企业能够独立做出决策。当然, 也有少数企业选择合资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辽宁HF公司在朝鲜和尼泊尔的投资中都采取合资方式。中方在朝鲜设立的饲料加工企业中占55%的股份, 朝方企业占45%的股份;中方在尼泊尔设立的饲料加工企业中占51%的股份, 尼方企业占49%的股份。这家企业认为, 采取合资方式有助于企业能够在比较短的时期内适应东道国的市场。

资料来源:笔者调查。

一些被调查企业还有通过合作方式开展农业海外开发业务的情况。这种方式中, 外方企业主要提供土地与经营管理, 中方企业负责农业生产, 产值共享。黑龙江某企业与缅甸一家华商企业就通过合作开展农业海外开发业务。缅甸企业负责提供3万亩土地, 中方企业负责水稻生产。缅甸企业按128元/亩的价格向中资企业支付耕作成本。此外, 15%的水稻产值归中资企业。

被调查企业在开展海外农业投资的过程中还存在中方企业和中方企业进行合资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的行为。这种方式中, 中国企业发挥各自优势, 有助于降低海外农业投资的风险。在开发巴西大豆种植项目的过程中, BA企业发挥了农业企业所具有的农业生产和技术优势, 浙江某民营企业则发挥了资金和企业管理的优势。

2.投资领域

投资环节上, 约有一半的被调查企业投资于农业产中 (生产) 环节。这与国际跨国公司开展对外农业直接投资的行为有所不同。2009年的《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农业生产与发展》中指出, 绝大部分跨国公司不投资农业生产环节, 他们主要投资农业产前环节 (种子、农药、化肥等) 和产后环节 (加工、物流、贸易等) 。[3]国际跨国公司通常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联接东道国农户。跨国公司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信贷和生产技术, 回购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通常情况下, 农业生产环节的风险比较大, 利润率比较低。那被调查企业为什么还要投资于农业生产环节呢?可能与被调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有关。

从投资的品种看, 投资粮食品种居多, 其中又以水稻、大豆为主。投资于经济作物的品种主要有木薯、油棕榈、桑树、蔬菜。这种格局与中国在杂交水稻上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和国内大幅度依赖某些战略性农产品 (大豆、棉花、天然橡胶、棕榈油、木薯等) 进口的情况有关。

3.投资国家 (地区)

从表1可以看出, 被调查企业的海外农业投资的国家或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周边地区, 比如俄罗斯、朝鲜、尼泊尔、东盟的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家, 也有一部分被调查企业的投资对象国是南美洲的巴西和委内瑞拉, 还有少部分被调查企业在美国、法国和香港等发达国家 (地区) 进行投资。没有一个被调查企业到非洲国家进行农业投资。

大部分被调查企业为什么会选择到中国周边国家进行投资呢?大部分企业认为, 中国周边国家距离中国比较近, 人员往来和产品运输都比较方便;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比较相近, 尤其是大湄公河次区域 (GMS) 国家, 企业容易适应投资国环境;周边国家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条件比较好;周边国家华人相对多一些, 可以利用华人这一纽带以便更好地适应东道国市场。企业为什么到南美洲进行农业投资呢?企业认为, 南美洲的土地、气候资源丰富是吸引他们的最重要原因。

被调查企业还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展农业投资业务。这是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难以解释的。因为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建立在发达国家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投资行为基础上的, 难以解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为什么会有企业到发达国家进行农业投资。

笔者对被调查企业到非洲投资农业的意愿也进行了调查。绝大部分企业都表示不愿意到非洲投资农业开发。企业认为, 尽管非洲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但水资源、水利设施缺乏, 很多国家政局不稳定, 且非洲距离中国比较遥远。企业投资地区的意愿表明, 非洲不是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

四、海外农业投资的影响

1.对企业的影响

由于被调查企业开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业务的时间不长, 因而很难全面判断海外投资行为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就正面影响看, 海外投资业务有助于被调查企业积累国际化经营的经验, 这为企业进一步扩大国际化经营的宽度和提升国际化经营的深度打下基础。一些被调查企业在海外投资业务中实现了投资目标, 获得了一些盈利, 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然而, 被调查企业中也有失败的海外农业投资的经历, 海外投资失败甚至影响了企业在国内的发展。比如, 吉林某企业自2003年开始尝试在菲律宾种植玉米。2007年年初, 该企业计划投资38.3亿美元在菲律宾开发100万公顷土地, 但2007年9月份就被宣布暂停。目前, 该企业已经撤出在菲律宾的投资。海外投资失败严重影响了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 也给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对东道国的影响

第一, 增加了东道国的农业投资, 有助于促进东道国的农业发展, 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挑战就是农业投资不足, 中国海外农业投资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农业投资不足的问题, 从而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如大部分已经开展海外农业投资业务的被调查企业都雇佣了一定数量的东道国劳动力, 促进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

第二, 有助于增加东道国的农产品供给。我们的调查表明, 很多被调查企业在海外生产、加工的产品主要以满足当地市场为主, 少部分产品用于出口第三方市场, 返销国内市场的并不多。截止2009年底, 某农垦集团在俄罗斯累计生产粮食和大豆20多万吨, 但只有5000吨大豆返销中国, 大部分就地销售;采伐木材5.5万立方米, 只有1.5万立方米返销中国, 其余的4万立方米都在本地进行销售。BA企业在巴西生产的大豆则是全部在巴西本地销售。

第三, 有助于提高东道国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在采取订单农业的合作模式下, 中国企业会给东道国农民提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信贷支持, 这些都增加了东道国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比如, 重庆SC公司为柬埔寨农民提供桑树苗、桑树种植技术、蚕种、蚕养殖技术。中国企业自主生产和经营的农场则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从而提高周边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比如, 俄罗斯地方政府在中国某农垦集团在俄的作业区召开了农业现场会。中国的海外农业投资起到了给俄罗斯农民进行技术示范的作用。

第四, 少部分被调查企业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给东道国带来了负面影响, 但并非普遍现象。大部分被调查企业在海外进行大规模土地开发时, 都考虑了开发可能给东道国带来的环境影响 (森林毁坏、动植物保护等) 和给当地农民造成生计困难问题, 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 吸纳当地农民到中资农场就业, 为当地滞销农产品联系销路、帮助当地农民联系专家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等。广西FW公司在柬埔寨种植木薯的同时, 积极为当地农业协会和农民提供帮助, 并与当地建立了很好的民间联系。2009年, 该企业促成柬埔寨13省地方农业市场发展协会、商会以及商务局代表为柬埔寨木薯出口中国访问中国, 2010年, 促成广西农业专家组对柬埔寨西部三省的橙子树病虫害进行技术援助。

3.对中国 (母国) 的影响

尽管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很快, 但规模非常小, 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还非常小。

第一, 对帮助中国解决粮食安全的直接作用微乎其微, 可能只具有比较弱的间接作用。上文已经提及, 被调查企业在海外生产的粮食很少返销国内, 因而对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并没有产生直接的积极作用。也许, 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的粮食在缓解东道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 增加了中国在国际上购买粮食的空间。但由于中国海外农业投资规模比较少, 这种间接作用也比较弱。

第二, 中国海外农业投资带来的外交、政治收益也许大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收益。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中国的国际发展环境将面临新的挑战。中国的农业技术在国际上的输出和推广将有助于解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 有助于为中国发展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这也许是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农业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上文分析的那样, 被调查企业开展的海外农业投资业务着实有助于提高东道国的粮食供给水平。

五、结束语

中国企业开展的海外农业投资受到了国际舆论的热议。西方一些媒体认为,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农业投资的目的是“圈地”, 进而帮助中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在“圈地”过程中, 中国企业缺乏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 是一种“新殖民掠夺”方式。笔者对相关企业的调查表明, 企业到海外投资农业的目的非常复杂, 开发土地只是诸多目的中的一种。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的农产品主要以在东道国本地销售或出口第三国为主, 返销中国的比例很小。尽管少部分企业在海外农业投资中缺乏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 但不是普遍现象。因此, 西方媒体的宣传是不符合事实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农业投资对于东道国和中国是双赢的 (Win-Win) 。

被调查企业的海外农业投资行为与国际跨国公司投资农业的行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比如, 国际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多采用“褐地投资”的方式, 而中国被调查企业则多采用“绿地投资”的方式;国际跨国公司多投资于农业产前和产后环节, 而中国被调查企业则多投资于农业产中环节。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被调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不足有关。

摘要:通过对中国20多家已经开展或有意愿开展海外农业投资业务的企业进行深度访谈, 本文分析了被调查企业进行海外农业投资的动因、投资的方式、投资的领域和国家、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投资产生的影响。被调查企业到海外投资农业的原因是多样的, 开发土地只是其中的一种原因。企业海外生产的农产品主要以在东道国本地销售或出口第三国为主, 返销中国的比例非常小。尽管少部分企业在海外农业投资中缺乏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 但不是普遍现象。西方一些媒体认为中国进行海外农业投资是一种“新殖民掠夺”方式且试图通过“圈地”以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中国被调查企业的海外农业投资行为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农业投资行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这与被调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不足有关。

关键词:海外农业投资,直接投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003~2010年度) 。

调查访谈 篇7

大脑具有非常巨大的潜能。研究表明,普通人的左右脑功能开发的不够,尤其是右脑。可以发现充分利用左右脑的人大多是对人类科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如爱因斯坦是左右脑均比较发达。斯佩里以裂脑人为被试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具体形象的联想与右半脑有联系,抽象逻辑推理与左半脑有联系,解答代数题时,大脑左半球的电活动明显加强;相反,解答几何题时,是大脑右半球。则解答不同的数学题时,左右半脑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在中高考中有很多数学材料是需要学生进行很好的阅读与理解,在材料中会有文字、图形、符号,经常会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能将三者很好的理解、转化与应用,题便迎刃而解。则空间想象能力必然会对几何阅读产生一定的影响。空间想象能力对几何阅读能产生怎样的影响,怎样开发学生的左右脑,怎样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能够很好的进行数学文字、符号、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是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被试的选取

选择山西省原平市原平一中高中数学教师作为访谈对象,为了对教师的尊重,将他们真实姓名分别以字母为代号。S老师(男)教龄32年,中教高级职称;F老师(女)教龄5年,中教二级职称;X老师(男)教龄33年,中教高级职称;Z老师(女)教龄9年,中教二级职称。

2、研究方法

本次访谈在2016年6月6日进行,访谈提纲如下:1)您认为学数学需要阅读吗?几何中需要吗?2)谈谈对几何阅读教学的认识,您认为几何阅读理解是什么?3)您在几何课上运用数学阅读吗?您谈谈几何课上用(不用)阅读教学的情况(原因)。4)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重要吗?高中有哪些内容是注重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5)空间想象能力对几何阅读理解有影响吗?若有,有怎样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

1、对数学阅读、几何阅读的认识

笔者:新课改之后,中考、高考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阅读方面的发展,首先请大家谈谈对数学阅读、几何阅读的看法。

S:数学教学中非常需要阅读,几何也是数学,当然也需要阅读,一方面会领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另一方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几何阅读是领悟空间的点线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有实践认知。

F:我认为几何中的阅读在于读书过程中感受与体会实际生活对应的几何体以及点线面位置关系,更多角度认识多维的世界。

X:当然需要阅读,阅读就是提取关键信息。

Z:哪门学科都需要阅读,你要学你必须要阅读,阅读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数学也是么,在学以前,学生肯定必须阅读课本,只有学会阅读,才会学习。几何当中也需要阅读。几何当中主要有立体几何,主要解决立体几何方面的问题,理科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还需要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

反思:一线教师对于几何阅读是没有什么具体和深刻的理解,只是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指导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所以需要对几何阅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高中必修2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2、几何阅读教学的情况

笔者:您在几何课上运用数学阅读吗?谈谈您对几何阅读教学的认识,您认为几何阅读理解是什么?谈谈在几何课上用(不用)阅读教学的情况(原因)。

X:最近不是搞课改嘛,让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中经常用阅读教学,在高二中几何阅读比较频繁,但有时效果好,有时效果差。

F:在高中数学必修2中,指导学生读书,在阅读的同时找寻和发现生活中的对应模型,从而使几何更形象、生动。

反思:在课改的推动下,有些课堂模式采取了自学模式,阅读教学,但是仍处于浅层状态。

3、空间想象能力对几何阅读理解的影响

笔者: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重要吗?高中哪些内容是注重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几何阅读理解有影响吗?若有,有怎样的影响。

S:教材是很好的体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在教学中注重教材阅读是教学过程很重要的一环,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体点线面关系以及空间直角坐标系都是用来培养写生的空间想象力。

F:有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涉及空间想象力有空间几何体、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X:高考题关于几何知识的考查难度降低,会有一道大题,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立体几何中三视图与模型之间的转换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理科生还会进一步学习选修中的空间向量,空间想象能力强的,模型会立即出现;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的几何图都看不懂,三视图画不出来,更谈不上从图形中观察出证明思路。

Z:空间想象能力好的,学几何相对容易些,空间想象能力对几何阅读理解应该是有影响的,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边读边想象图形是什么样的,遇到比较简单的图形,空间想象能力强的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构建出图形结构是什么样的。一般高考题中选择题中的三视图是必出的,有些同学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拿到一个几何图形根本就没有立体感,根本就没有思维,但是立体感强的人,立体结构非常明朗,在加上对定理熟练应用,就能顺利地将几何题解决了。

反思:研究空间想象能力对几何阅读理解的影响能够寻找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高考中的三视图题和几何大题。

四、结语

调查访谈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闵行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的莘庄、梅陇2家, 各调查10名居委会干部, 共20名, 均来自不同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所辖小区居委会, 担任居委会主任、书记、卫生干部等职务。

1.2 方法

采用专题小组访谈形式, 访谈内容包括对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认识、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小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问题及建议。访谈现场采取录音及记录的方式, 根据记录和录音内容就定性调查中有关对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了解、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居民的需求及建议等3个方面进行总结。

2 结果

2.1 居委会干部对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了解

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立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 梅陇建立6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均逐步下沉, 贴近社区, 服务居民。访谈中发现, 居委会干部对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所了解, 对健康教育和慢性病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访视工作耳熟能详并能积极参与, 但对整个公共卫生工作概念模糊, 访谈20名居委会干部只有1名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多数居委会干部倾向于医疗服务等民生问题。

2.2 居委干部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访谈20名居委会干部,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均满意, 尤其对团队医生在提供医疗就诊、定期对病人进行跟踪、随访、健康咨询和用药指导, 每月定期为辖区居民进行慢性病和常见病防治知识讲座, 发放科普宣传材料等零距离服务满意率达100%。同时, 居委干部均参与社区“六位一体”服务中相关医疗卫生的政策宣传、组织协调、健康教育和慢性病访视等, 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2.3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建议

2.3.1有半数居委普遍反映就诊服务半径偏远, 社区团队服务点就诊频次和就诊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居民求医的需求。建议在毗邻的2~3个小区中心区域建立“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卫生服务站, 配置相应的医防工作人员, 适当延长就诊时间, 增加相应服务项目, 以满足居民求医需求。

2.3.2 不少空巢老人由于子女工作忙, 年岁大, 行动不便, 感到就医有困难。建议对空巢老人和纯老户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上门就诊, 减少其就医压力。

2.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一定社会性, 而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公共卫生意识不甚了解, 有需求但仅局限于从新闻媒体上获取。建议卫生部门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认知性宣传力度, 在建立防控体系中增加群众的参与性。如, 开展相关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时扩充社会力量的参与, 从而提升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 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能自上而下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

3 讨论

居民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均比较满意, 但仍希望社区卫生改革更深入。尤其希望在医疗保障政策上能进一步贴近众多老年患者, 减少看病压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 加强卫生服务网底建设, 充分贴近百姓, 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卫生服务。同时, 能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 拓展卫生服务方向, 如建立健康档案, 实行“社区服务+全科团队服务+家庭服务”为内容的贴心服务等。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理解仍停留在医疗为主上, 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了解甚少。居委会干部普遍反映的都是老年人的呼声, 他们目前最根本的需求就是医疗服务, 而众多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则认为自己无病无灾很健康, 若有需求也是医疗服务为主, 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观念淡薄, 甚至认为很遥远。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以医疗服务为主, 预防为主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 医疗服务只是其中的一项。所以, 在开展日常医疗服务的同时, 要强化预防为主的服务理念, 服务对象要从单个病人向整个社区健康人群拓展;服务内容要从提供单纯的医疗服务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服务倾斜;服务过程要从短期医疗服务向终身健康服务过渡。只有社区卫生服务自身理念突破, 从倡导民众健康生活方式入手, 使预防为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从而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韩幼平, 陈继根.新型全科服务团队运行机制的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 2006, 4 (6) :709-710.

[2]庞连智, 祝友元, 姚有华, 等.全科团队服务新模式转变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对策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 (3) :190-191.

调查访谈 篇9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批评,新闻框架,新闻语言,批评语言学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的重要职责。舆论本身并没有实际的行为能力, 而舆论监督的客观效果就是进行公开报道之后因公众的传播而产生的社会共鸣对监督对象造成精神上、道德上的压力。[1]传播学创始人拉斯维尔很早便提出了大众传播所具有的社会监视功能, 在我国则逐步发展为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新闻批评是新闻媒介实现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新闻批评通过公开的报道事实、树立典型、批评越轨、及时褒贬、设置议题、组织讨论等手段, 一方面对社会公众进行广泛的道德风尚教育, 引导人们按照法律、规章、制度的要求从事社会活动, 另一方面, 对各种落后、阴暗、消极、腐败现象进行公开的揭露和谴责。[2]《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是我国新闻媒介践行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构建舆论监督、揭露社会问题并积极组织新闻批评报道的典范。

《焦点访谈》于1994年4月1日正是开播, 它的开播对于我国电视新闻发展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焦点访谈》是一档日播型新闻评论类电视栏目, 17年来《焦点访谈》始终坚持以“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为选题标准, 以“用事实说话”为栏目宗旨。《焦点访谈》在舆论监督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我国的新闻评论类电视栏目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仅以央视为例, 1993年5月, 《东方时空》的问世象征着我国新闻评论改革的正式起步, 《焦点访谈》成为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向“专业化”发展的“行业尖兵”。而《新闻调查》的出现则代表着我国电视业内深度新闻评论节目的“新锐力量”, 它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深刻的社会思考以及专业化的新闻实践在社会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均做了大量的关于社会各个层面的批评性报道, 但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关注视角和叙事策略。进而经过长期的新闻实践, 形成了各自特点鲜明的叙事框架。加拿大社会学家高夫曼 (Goffman, 1974) 在文化社会学范畴内提出的框架理论可以看成是我们定义社会文化类型、定义大众传播类型的重要依据, 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 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再如我国也有研究者对框架形成了这样的观点, 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呈现事物的架构, 经过对事物的选择和加工, 凸显特定内涵, 表达某种思想, 而这些思想又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3]政治传播学家Gamson认为, “媒体框架是构成特定的新闻意义而被组织起来的思考样式 (idea) , 用于提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问题所在”。[4]新闻评论类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发展模式正逐步的构建着自己独有的新闻叙事框架, 而最终这种叙事框架的形成旨在构建一种大众审视社会问题, 并且形成某种观念塑造的思考模式, 即人们对媒介现实的认同。作者认为在批评性报道中《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各自不同的批评叙事框架分别为观众构建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观察视角。新闻报道中所使用的语言则成为了新闻叙事框架的物质载体。有学者认为, “语言有助于发展概念化思考, 并为表达思想、传播文化以及对付抽象概念提供了一种手段”。[5]为了分析这两种新闻叙事框架的本质特征, 我们需要对特定新闻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有学者提出“新闻语言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 即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6], 因此我们在进行内容分析时可以运用语言批评学的相关方法针对特定新闻事件的新闻叙事话语进行具体分析操作。语言批评学的核心观点有语言本体论和语言功能论两个方面。批评语言学家Roger Fow le r在《Language in the Ne w s》中提到了语言本体分析法, 他认为“语言结构在任何方面, 包括文本, 句法, 词汇, 语义, 语音等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义”。[7]而Halliday则是功能论的主要理论创建者, 他将语言功能分为:客观世界观念化功能、人际交流功能和文本功能。

本文通过选取2011年3月30日在《焦点访谈》播出的《黑哨的代价》专题节目和同日在《新闻调查》播出的《黑哨内幕》专题节目为分析依据, 并以栏目官方网站公布的原始节目稿件为分析对象。由于以上两个新闻节目是针对同一社会事件进行的不同角度解读, 因此在对其进行文本分析时具有可操作性。针对相同或相似新闻事件进行具体分析, 能够定义统一的分析维度以体现分析的合理性, 所得出的结论更为准确客观。

黑哨是指足球运动中的裁判违反公平性原则的一种行为。一般指裁判员收受贿赂或受人指使违背公平、公正执法的裁判原则, 在比赛中通过有意的误判、错判、漏判等个人行为来主导比赛结果。2011年3月30日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1+1》以及《法治在线》均以“黑哨”为核心话题, 对原中国足球裁判员陆俊、黄俊杰、周伟新收受贿赂, 操纵比赛的事实进行了大量密集型批评报道。

以下我们通过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在当日围绕“黑哨”进行批评报道使所使用的新闻语言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面分析

宏观分析则主要说明叙事文体的整体结构。通过对叙事文本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在新闻叙事中所展示的不同视角。

(一) 新闻标题分析

《焦点访谈》在对这则批评性报道进行整体描述时使用的标题为“黑哨的代价”, 从“代价”这一词中可以看出《焦点访谈》在组织新闻报道时更倾向于事件后果的呈现与反思, 同时能够体现其鲜明的社会警示意义。而《新闻调查》则用“黑哨内幕”进行新闻报道的总体描述, “内幕”一词可以看出《新闻调查》在新闻话语的组织建构中更倾向于纵向的深入性挖掘, 从而帮助观众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

(二) 新闻导语分析

新闻导语的写作在平面新闻叙事中意义重大, 一个精彩的导语会给新闻报道增色不少。不少读者通过快速阅读新闻导语进而决定他是否愿意读完此后的新闻细节阐释。《路透社记者手册》 (麦克道尔, 1992) 曾这样描述:“这是任何新闻报道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值得花费时间。导语的20或30个字成就或毁掉整个新闻报道”。[8]下面我们来看看《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在关于“黑哨”的报道中体现出各自怎样的导语写作特色。《焦点访谈》中的开篇导语这样写到:喜欢足球的观众对这些名字不会感到陌生, 他们是:陆俊、黄俊杰、周伟新。他们是曾经活跃在绿茵场上的国际级裁判, 甚至还有着金哨、银哨的头衔, 今天, 随着媒体的报道, 这几个名字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这一次引起热议的, 是历年来足球场上发生的与他们有关的几起悬案, 以及这些悬案背后令人吃惊的真相。而《新闻调查》之中的开篇导语是这样写的:这一次中国足坛的“打假扫黑反赌”行动, 其实是从中国警方收到的一纸红色通缉令开始的。

不难发现《焦点访谈》的新闻导语设计属于新闻叙事结构中典型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是一种以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事实的文本结构。[9]而这种以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事实的结构方式正是体现媒介观点的一种隐性手段。《焦点访谈》在节目一开始就以较为详实具体的新闻陈述告诉观众本期节目的核心事件, 正如它的名称“焦点访谈”那样, 通过节目的开篇叙述首先告诉观众“焦点”在哪里。这种导语写作可以更为有效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事实陈述, 对所要讲述的事件核心内容进行介绍, 以便于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焦点访谈》的节目时长仅为13分钟, 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某一新闻事件清晰且全面地呈现给观众, 需要节目策划者的苦心经营。而这种“全知型”导语的设计为后面的深入陈述与评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可谓争分夺秒。而《新闻调查》的导语是以较为宏大、抽象的概念阐释引出节目话题, 同时又恰当地为之后的事件述评设下悬念与铺垫, 突出“调查”的特点, 事实真相需要通过之后的大量调查采访得以呈现。“黑哨内幕”的核心事件终于在对开篇“一纸红色通缉令”的解密, 即辽宁广原足球俱乐部担任总经理兼领队王鑫因在新加坡操纵比赛被通缉以及此后一大批涉及“假、赌、黑”的人员被相继逮捕的相关叙述之后给予事实陈述。更多的事件细节与媒介观点阐释则是通过新闻导语之后的尽40分钟时间进行详实的叙述。

(三) 新闻整体写作风格分析

《焦点访谈》的叙事结构清晰明了, 通过进行文本分析发现, 《焦点访谈》围绕段落标题“金哨”的“最高境界”、“关照”毁掉前程、“官哨”成就“最牛裁判”以及“金钱致命诱惑”进行新闻叙事。而前三个标题实则是对新闻核心当事人陆俊、周伟新、黄俊杰三位原中国足球顶尖裁判在“黑哨”大幕遮盖之下各自所扮演角色的抽象概括。这三个标题也正是媒介观点的一种显性呈现, 而对陆俊、周伟新、黄俊杰三人更为详实深入的事实陈述与观点评论则是通过编导将其分别安排在与之相对应的三个标题版块中进行。最后通过“金钱致命诱惑”这一章节对本期新闻节目所形成的总体观点行进总结概括。在本期《焦点访谈》的结尾, 主持人敬一丹对节目内容作了如下概括:“人们常说:足球是圆的, 足球比赛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胜负总在最后一刻才见分晓, 这也是足球的魅力所在。而在那些黑哨和腐败官员的眼中, 足球的确是圆的, 金钱和权力可以让一切成为可能。为什么官哨、钱哨和赌哨屡屡出现?为什么多年查处却难以杜绝?足坛不正之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查处黑哨也不能仅限于个案, 足球场上的腐败是不是也应该从球场之外找找根源”。而在《新闻调查》中没有明确可见的段落标识, 相关事件的各种细节以及新闻观点陈述在新闻叙事中交错呈现。

二、微观层面分析

(一) 确立分析维度

本文通过以《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围绕“黑哨”事件进行批评报道的具体新闻稿本为事实依据, 构建分析维度并进行相关指标的量化对比分析。新闻叙事从构成形式上说主要由“新闻解说”和“当事人言论”共同组建, 因此本文在微观层面将新闻叙事文本进行“新闻解说”和“当事人言论”的拆解, 并分为下述三项主要分析维度:

·《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之中针对特定新闻当事人的解说文本, 有关核心事件的关键语汇

·《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之中针对新闻事件总体评价所使用的关键语汇

·《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中新闻当事人言论中的关键语汇

(二) 确立分析单位并构建分析指标

根据批评语言学家Roger Fowler在《Language in the Ne w s》中提到的语言本体分析法中的相关定义, 我们以语言结构中的最小单位即词汇及短语为分析单位进行框架构建。根据相关框架理论, 我们以“细节性陈述”和“观点性陈述”两个分析指标进行新闻语言的分析。

基于分析维度的构建, 我们将需要分析的新闻文本依据“细节性陈述”和“观点性陈述”两项分析指标并以词或短语为分析单位进行样本抽取 (样本计数单位:个) 。以下为抽取结果:

(三) 表格分析

1. 通过测量《焦点访谈》之中“针对特定新闻当事人的解说文本, 有关核心事件的关键描述”和《新闻调查》之中与之相对应的分析维度在相应指标上的表现, 我们能够发现上述两个新闻栏目在“观点性陈述”方面均强于“细节性陈述”述如表1、2所示。于此同时《新闻调查》中体现出的“观点性陈述”总体水平为73.33%, 而《焦点访谈》之中的“观点性陈述”总体水平为63.49%。《新闻调查》表现出比《焦点访谈》拥有更为丰富的观点概括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通过统计显示《焦点访谈》中针对特定新闻当事人进行解说的“细节性陈述”总体水平为36.51%, 而在《新闻调查》中, “细节性陈述”总体水平为26.67%。由此能够发现, 在以“《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之中针对特定新闻当事人的解说文本, 有关核心事件的关键语汇”为分析维度进行的“细节性陈述”指标测量中《焦点访谈》要优于《新闻调查》。《焦点访谈》每期节目时长为13分钟, 其在解说词方面拥有更多的关于新闻事件的细节陈述。

2. 通过以“《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中新闻当事人言论中的关键语汇”为分析维度进行分析统计发现, 《新闻调查》中新闻当事人的“细节性陈述”总体水平为60.25%, 而《焦点访谈》则是31.1%, 因此能够证明陆俊、周伟新、黄俊杰三位新闻当事人在《新闻调查》中向记者说出了更多的在“黑哨”内幕下的各种细节事件。周伟新曾在2004年10月2日,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14轮, 沈阳金德对北京现代中参与执法。北京现代因不公判罚最终上演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罢赛第一案。周伟新在《新闻调查》中向记者详细描述了当时比赛的整个过程, 而针对同样事件, 《焦点访谈》只是在解说词中进行了简要叙述。再例如周伟新还在《新闻调查》中向记者表示在澳门2007年曼联巡回赛的比赛中, 他曾和参与此次比赛执法的黄俊杰联手赌球并赢取赌资20万元港币的详细经过。而关于周伟新、黄俊杰参与赌球的事实陈述在《焦点访谈》的新闻解说以及记者与当事人的谈话内容中均未涉及。通过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已经能够对《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在进行批评性报道时的新闻叙事框架进行梳理总结。

三、结论

基于以上对《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分别以“黑哨的代价”、“黑哨内幕”为核心话题进行的新闻批评从语言批评学角度对其进行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新闻批评框架实证调查研究, 对以上两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闻批评框架方面的实质性差异进行概括总结, 并由此形成基本观点。

《焦点访谈》在组织媒介话语进行批评性报道时通常是以体现媒介观点为主进行新闻叙事框架构建, 即观点性叙事框架构建。在这种框架之下, 新闻话语主要体现为一种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观点性的阐释, 进而通过长期的观点构建完成媒介观点的社会化, 即构建媒介现实。《新闻调查》在组织媒介话语时是以新闻事实的细节构建为叙事框架, 即细节性叙事框架构建。通过细节性叙事框架的构建, 《新闻调查》能够展示较为完善的事件原貌, 并且能够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媒介思考。新闻批评报道若想让受众对某一事件或社会问题有更为客观的理性认识, 新闻叙事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细节支撑, 进而用细节去支撑观点阐释。因此, 观点性叙事框架和细节性叙事框架也就分别成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在新闻批评中所使用的基本叙事框架。

参考文献

[1]郭镇之, 展江.守望社会电视暗访的边界线[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48.

[2]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87.

[3]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十一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 2010 (9) :19.

[4]Gamson, w.A.“, News as Framing”, American BehavioralScientist, 1989, 33-2, 157.

[5]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M].7版.蔡骐,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72.

[6]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7:228.

[7]Roger Fowler, 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press, London:Routledge, 1991:67.

[8]史蒂文.拉克斯.尴尬的接近权[M].禹建强, 王海, 译.新华出版社, 2003:156.

调查访谈 篇10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式, 从长沙心翼会所及湘雅二医院精神科门诊征募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及家属作为焦点小组访谈成员。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概念界定采用余潇[9]的观点:患者符合CCMD-3诊断标准中分裂症缓解期的诊断标准, 曾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经药物治疗后现在临床症状消失, 自知力和社会功能恢复至少2个月, 无明显精神衰退、躯体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史的这一阶段。

小组访谈成员患者入选标准: (1) 长沙社区中与家人住在一起的18~60岁门诊病人; (2) 按CCMD-3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3)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4) 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或合并器质性精神疾病, 或者有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小组访谈成员家属入选标准: (1) 家中有按CCMD-3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2) 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 并持续照顾3个月以上; (3)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4) 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自己也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或患有其他精神疾病。焦点小组访谈的组别数目是以达到信息饱和为原则, 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家属和患者在表达意见时可能因对方在场而有所顾虑, 故本研究除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的混合组外, 还取家属和患者各单独一组, 共3组, 每组成员9~10人。每一个成员只允许参加一个访谈小组。

1.2访谈提纲

根据研究目的和访谈对象设计访谈提纲, 内容包括现在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未来的期望, 以引导访谈进行, 保证访谈的持续和切题。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总结出精神分裂症的知识热点提供给小组成员, 以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并抽取一定的访谈对象进行预试验, 以完善和修改访谈提纲、访谈方法和组织工作。

1.3资料收集

访谈之前, 研究者需要向访谈参与者介绍本研究, 并填写知情同意书。每个小组访谈有两个主持人, 一个主持人负责引导讨论持续进行, 强调访谈的保密、自愿和无伤害原则以及访谈的基本规则, 然后依据访谈提纲中的问题组织访谈对象进行讨论。在访谈时尽量做到随和、谦虚, 鼓励所有人都发表看法[10], 控制访谈时间在1.0~1.5 h;另外一个主持人则协助访谈的顺利进行, 处理访谈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并全程对访谈进行录音记录以利访谈后研究人员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

1.4资料整理与分析

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记录逐字逐句记录, 反复核对后打印出来, 将与本课题相关的观点标注出来并写上关键词, 将并列的关键词与其他研究成员讨论后归纳于不同的主题词进行分析。

2结果

2.1小组访谈成员的人群特征

3组共29人。其中, 患者组10人 (8男2女) , 34~54岁, 高中以上;家属组10人 (3男7女) , 35~58岁, 小学以上;患者与家属组9人 (患者4女1男, 家属2男2女) , 28~75岁, 高中以上。

2.2对目前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的认识

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到的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比较少, 只有极少的患者接受过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是以讲座的形式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患者认为这样的课程“很有趣”, 能帮助他们认识精神分裂症, 但同时也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 容易遗忘课程内容。大部分人是在看病或住院的时候接受医生对这个疾病的简单介绍, 重点在于患者的幻觉是假象、不存在的, 患者应认识到自己患病并应坚持治疗等内容。用这样方式得到精神分裂症信息有限, 患者和家属都认为当自己在生活中面对困惑时对自己的帮助不大。个别人表示是通过上网或者看书来获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信息的。但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接受关于精神分裂症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课程。

2.3希望从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中获得的知识

2.3.1病因、诊断、症状和治疗

患者和家属对这些内容都很有兴趣, 但是担心这些内容太过深奥, 他们听不懂, 所以教育者在准备这方面内容的时候要考虑患者和家属的知识水平, 尽可能的简单明了。

2.3.2药物

药物是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重点之一, 他们提出了“为什么我的孩子按时服药还会复发”、“抽烟对我用药有什么影响”“我吃药的副作用很大, 就不想吃, 不吃的话, 人又很萎靡, 怎么办”、“吃药会引起肥胖, 这个怎么解决”等等问题, 归纳起来就是药物的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副作用以及怎么处理副作用带来的问题。

2.3.3复发控制

患者和家属认为这个内容非常重要且难度很大, 难以掌握。精神分裂症复发率高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也是家属最担心的事情, 正如家属所说“病情一复发就是天就塌下来了, 我们现在谈精神分裂就如谈虎色变, 就是说艾滋病第一, 它第二”, “复发之后病人很受折磨”, “我心里的苦楚已经没法说了”, 复发是患者家庭最大的负担。在家里如何护理病人、控制复发对家属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 任何有利于帮助患者控制复发的措施他们表示都愿意去尝试。还有家属说“我每次都看着他吃药, 坚持了三年, 我工作都不要, 陪着他吃药, 他是八月份减的, 到最后只吃一粒维思通, 医生让减的药, 到了十月份就复发了”, 认为完全按医嘱服药就不应该出现复发, 表现出对复发特别的恐惧和不理解。

2.3.4日常生活活动

这个内容被认为比较简单, 容易掌握。但很多患者表示都有记忆力下降的问题, 这会干扰到日常生活活动的完成及药物的规律服用, 所以应提供一些增强记忆力的方法, 以帮助患者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活。

2.3.5人际交往

病人表示有孤独感, 渴望与人交往, 希望能够提供人际交往的技巧。有家属表示患者患病以后“受不得半点刺激, 说不得半句重话”, 希望课程能够提供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有效方法。

2.3.6婚姻咨询

精神分裂症及服药对女性月经周期、婚姻、生育、后代健康上面的影响被反复提出来了, 比如有女患者说“我有一个男朋友, 现在我们俩的感情非常好, 但是我还没有告诉他我患了这个疾病, 他是独生子, 以后肯定是想要生个孩子的, 我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告诉他, 也不知道这个病到底对我以后生孩子有什么影响”, 有家属也说“我就想知道他以后能不能正常生活”。希望知道如何减少影响, 帮助患者过上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甚至有家属提出是不是能帮她患病的女儿也找一个精神分裂症男患者结婚。

2.3.7对“迷信”、偏方的看法

患者提出有人吃了三只猫头鹰治好了癫痫, 询问精神分裂症是否也有同样的偏方, 还有人说“在农村, 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搞迷信, 最后不行, 又送到精神病院来了”。

2.3.8社会救助信息

患者和家属都表达了对社会救助信息的需求。有家属说“电视里报道, 换肾的、得癌症的、地震啊, 都有人救助, 为啥只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就没有人管”, 家属们还关心在他们过世之后, 患者以后怎么办, 会不会流浪街头。患者自己也关心, “我妈70多岁了哦, 她是我的监护人, 但是我妈死了以后我怎么办呢, 我的姊妹啊, 她们会管我么?”

2.4可能影响教育实施的因素

2.4.1歧视

因为担心受到歧视, 患者说“来听课, 最怕遇到熟人”, 患者和家属都认为课程应当在医院或者专门的精神疾病会所进行, 不能放在社区, 有患者说“不能到社区去, 社区总有人觉得你不正常……”。

2.4.2家属不理解

患者认为家属很有必要和患者一起接受精神科的健康教育课程, 正如一位患者所说:“……我认得一个病人, 前一段时间他妈妈得白血病死了, 他爸爸说他吃了药反而差一些, 就不准他吃药, 将他的药都扔了, 结果这一段时间, 又病又笑的……”, 家属与患者相处的时间长、联系紧密, 如果不能掌握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知识和恰当的沟通方式, 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2.4.3容易遗忘

因为患者和家属都反映“内容太多了, 听过就忘记了, 记得的话, 也只记得一点点”, 如果没有授课资料的话, 很容易将听过的课程忘记, 这样就达不到健康教育的目的。这一点还体现在接受过精神科健康教育的患者说不出以前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对自己的效果和影响。所以授课时需将授课资料复印发放给受教育者, 以加深印象。

2.4.4时间安排

时间尽量放在周末, 这样不至于影响某些人的工作。

2.5授课形式

大多数患者和家属希望教育者以讲授的形式进行授课, “希望有人上课, 面对面的交流会比较好, 顺便开导开导我们”, 表示这样不但可以获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知识, 还可以随时提问;或者是小组讨论的方式;或者是制作健康教育的小册子, 将之发给患者及家属以便随时翻看;或者将课程挂到网上或制作成电视节目, 患者和家属可以从网上或电视里接受教育。总而言之, 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精神科的健康教育, 但是讲授课程的方式大家都能接受。

3讨论

3.1我国的精神科教育课程比较少

目前我国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 能够提供给患者和家属的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也比较少, 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非常粗浅, 即使是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的患者和家属也对精神分裂症所知有限, 这也是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而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还有一部分人由于相信迷信、偏方, 造成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延误。我国迫切需要发展精神科健康教育的课程, 以督促患者及家属主动采取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减少复发, 提高生活质量。

3.2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的内容

患者和家属都希望尽可能全面的认识精神分裂症, 在家庭中能尽可能帮助患者面对和管理这个疾病, 以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涉及的内容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药物;预防复发;日常生活活动的管理;人际沟通的技巧;婚姻咨询;社会援助信息等。

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其疗效的发挥决定着患者的康复程度, 应当详细讨论一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食物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以免影响药物的起效或副作用过大而自行停药, 造成复发。复发是患者出院回家后家属最担心的问题[11], 但控制复发内容很多, 涉及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营养、锻炼、应激事件的正确处理以及一旦复发的正确处理等综合内容, 而家属常常苦于没有相应的知识, 遇到困难时不知如何处理, 加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非常昂贵, 尤其是医院的治疗费用常常让很多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将患者送往医院。家属们希望教育者能够提供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的方法, 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 能够正确而系统的处理疾病和健康相关的问题, 尽可能的在家庭中帮助患者恢复和保持健康。

访谈中对女性生理功能影响以及婚姻咨询的关注体现了患者和家属希望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需求, 教育者在提供可以帮助满足这一需求的知识的同时, 应当强调疾病的特殊性, 尤其需要提供在婚姻生育方面最恰当的建议。

患者及家属对社会援助信息的渴求, 反应了一个无奈的事实, 就是我国社区能够提供的精神健康卫生服务比较少, 能够利用的资源也比较少。课程只能尽可能的提供这些有限的社会救助信息, 并且实时更新。

3.3错误观念

患者和家属的观念中存在一些错误观念, 比如“迷信”、偏方;或者在家庭中不敢批评患者, 一味迁就, 家属不知道怎样与患者正确的进行沟通交流;或者对药物疗效及副反应没有正确的认识, 一遇到副反应较重, 就自行停药;或者认为患者经常复发, 是因为“道理没讲清”, 所以趋向寻求心理治疗。这些错误观念会阻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在设计教育内容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

3.4歧视

实施教育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歧视[12], 患者和家属都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或家人的病情, 如果在上课地点可能碰到熟人的话, 他们宁愿放弃这种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或者因为担心被歧视, 不愿上课, 而希望教育者能将这些信息编辑成健康小册子发给他们。健康教育者应当严密保护患者的隐私, 在没有得到患者的允许之前, 不能将患者相关的信息泄露出去, 并提供一切可以帮助患者保护隐私的便利, 如将授课地点选在专门的医院或会所, 而不是在社区;时间选在休息时间, 不影响正常工作时间;授课信息的通知由会所或医院传达, 不要在社区公布等等。

3.5焦点小组访谈法

本研究应用的焦点小组访谈法, 对研究者的要求比较高, 访谈提纲的设计、访谈过程的引导与控制、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这些方面的质量不容易进行控制。但其优势在于小组访谈能够深入研究对象中, 让他们之间相互交换意见并相互汲取力量, 提供丰富的、深度的描述, 深入挖掘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对精神健康教育课程真正的需求和要求, 防止研究者先入为主的认为受教育者应该掌握什么, 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接受教育。

从本访谈可以看出, 小组访谈法非常适合在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中运用, 通过访谈可以深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形式、内容、方式的需求, 为下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调查长沙市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 招募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和家属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的指导下进行3组小组访谈, 访谈资料进行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结果 目前我国的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较少, 患者和家属希望能有机会接受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以授课为主的健康教育形式, 尽可能掌握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 以帮助患者管理疾病、减少复发、促进康复。结论 教育者应当针对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在保护患者及家属隐私的同时, 设计内容丰富、能够真正解决其困惑和问题的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课程, 为长沙市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及家属提供教育服务。

关键词:小组访谈法,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WILLIAM R MCFARLANE, LISA DIXON, ELLEN LUKENS, et al.Family Psychoeducation and Schizophrenia: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003, 29 (2) :223-245.

[2]TATIANA L TAYLOR, HELEN KILLASPY, CHRISTINE WRIGHT, 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published literature relating to quality of institutional care for people with longer term mental health problems[J].BMC Psychiatry, 2009.9:55, 1-30.

[3]CHEN CF, CHEN WL, XU HL, et al.Surveys of health knowledge needs of famili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Chinese Health Education, 2005, 21 (5) :351-352.Chinese

[4]LIN Z, WANG WL, LU JN, et al.Survey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health education needs among families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3, 25 (3) :91-92.Chinese

[5]MORGAN DL.Focus groups[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96, 22:129-152.

[6]MARY A BLANCHARD, LINDA E ROSE, JAN TAYLOR, et al.Using a focus group to design a diabetes education program for an african american population[J].The Diabetes Educator, 1999, 25 (6) :917-924.

[7]BARBARA MOLINA KOOKER, JOANNE ITANO, HAE OKIMOTO.Using focus group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a masters in nursing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J].Research Briefs, 2000, 39 (7) :329-332.

[8]KATHRYN EILENE LASCB, GAIL WILKS, LISA M MONTUORI, et al.Using Focus group methods to develop multicultural cancer pain education materials[J].Pain Management Nursing, 2000, 1 (4) :129-138.

[9]YU X.Intervention research of social function improved team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rehabilitation[D].Shanghai: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3.Chinese

[10]王英, 张孔来.专题小组访谈[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7, 31 (5) :299-301.[10]WANG Y, ZHANG LK.Focus group interviews[J].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997, 31 (5) :299-301.Chinese

[11]ZHANG SS, CHEN HUA, ZHANG ZQ, et al.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elapse factors of 108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02, 5 (3) :221-222.Chinese

上一篇:阅读课型下一篇:北盘江特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