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长

2024-07-07

教学生长(精选十篇)

教学生长 篇1

看到“生长”这个词, 不由感叹它的灵动, 细细品来顿觉意蕴深远, 一路探寻, 发现它一直是教育的视野中一朵耀眼的玫瑰。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 教育是一种生长, 这个过程不是一个通过灌输实现的被动过程, 而是在个人积极主动参与共同生活的过程能动地实现的。

观其意, 实其践,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时, 笔者一路实践“自然”与“生长”的理念,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向更多领域教学的实践漫延。

一、真而自然:呈现儿童课堂生成的状态

有时在公开课和研讨课中, 常常感到教学的不自然, 不像真实的课堂, 有不少教师感叹, 公开教学课是花架子的课, 只能看看, 教学中学不来, 为什么学不来, 何为花架子, 这就是因为公开课、研究课往往追求表演的亮, 而不是真实状态下的家常课, 真实的课堂才是自然的课堂。

《认识周长》一课是许多人公开教学过的课, 其中小组合作活动进行探究的环节总是被许多老师喜欢, 因为它让学生合作起来了, 动起来了, 课堂上呈现出热热闹闹的景象。如让学生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一枚硬币的周长、一张长方形纸的周长、一张正方形的周长。

观看过一些公开课, 常常感叹学生的聪明, 量树叶的周长马上就会用线来围了, 量一枚硬币的长也总有学生能想出用滚动法在尺上度量的方法, 更不要说量长方形只量个长边和宽边就能计算了, 正方形只要量一条边就能乘4计算出周长了。我们听课的老师真的感叹这些学生的“睿智”。为了使教学活动进展顺利, 教师往往“提前演练”或“经验渗透”, 使得部分教学内容甚至整个教学内容都成为儿童的已有经验, 使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实际上, 教学内容应在儿童已有经验与挑战高度之间寻找平衡, 这就要求教师适度准备教学内容, 没必要事先让儿童知道太多的教学内容, 而应在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设置适合儿童经验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新教学内容, 使得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体现儿童学习经验的层次性和结构性, 真正做到教学内容的自然呈现。

在自然状态下上《认识周长》一课时, 发现学生的真实状态是这样的:

状态一:认识周长的第一课时, 大多学生不会合作, 用线围着量树叶周长的方法, 也是在教师暗示下想到的。

状态二:得出周长的一般概念后, 学生测量全部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条边, 再进行相加。

状态三:对于曲线长度的理解不太明白。总感到直的线好量, 对化曲为直后的恒等不太理解。

读懂儿童, 理解儿童的真实学生状态, 这才是课堂教学的自然之道, 课堂上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由不懂到懂的过程, 由茫然走向清晰的生长过程才是数学教学的自然之道。

二、尊而自然:尊重儿童学习的原生思维

教与学活动应该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享受过程, 而不是教师抛出知识点, 学生不切实际地接住, 最后消化不良。教学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过程, 数学课堂的自然, 就要从尊重数学学习的原生思维开始, 因为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受生活经验和前续学习知识的直接影响,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 每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有不同的原生思维, 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案例1: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一根直的金属线

师:你们能估一估它有多长吗?

生1:大约30厘米

生2:60厘米

师:要想准确知道它的长度, 必须用尺子来量一量。请一位同学上来量一下。

通过师生合作测量, 得出大约是50厘米。

师把这根金属线弯成曲线

这时让学生再说一说它的长度,

生1:弯的线长度是多少, 不好量长度吧, 线段才好量长度呢。

生2:我想弯线间直的距离好像是20厘米。

生3:我感到这条线刚才量出来是50厘米, 现在弯起来还是50厘米吧。

师将线还原为直线再慢慢弯曲, 最后将这条线围起来, 用透明吸管将两头连接起来, 围成了一个心形。

这时再让学生感觉:这心形周围的线有多长?

大多学生说大约50厘米长。

这时教师再把这个围成的心形还原到直线形态, 让学生体会由直变曲再化曲为直的过程。

仔细研究上面这个片段, 我们不难发现, 儿童的原生思维是不同的, 受二年级学习线段的测量的影响, 生1这一类孩子思维受线段是直的, 用直尺能量出长度的影响, 产生错误的原生思想:弯曲的线不是直的, 怎么好量长度呢?生2这一类的孩子感知到线段的直线距离, 以两点间直线距离来估弯曲的线的长度, 原生思维还是以线段的长度来定义曲线的长度。生3的原生思维已经有了长度守恒的初步思想, 能感知出由直为曲的变化是长度守恒的, 这一类的学生应是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或是知识广度的不同形成的原生思维。

所以尊重儿童的原生思维, 在课堂上不要轻意否定他们的想法, 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的行走中感受自己原生思维与知识的碰撞。教师不要将学生一下子就锁定在标准答案中, 在读懂儿童的基础上, 应尝试理解儿童的思维,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自由地大胆亮出自己的原生思维。

三、顺应自然:找准儿童学习的生长起点

教学的着眼点, 要关注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寻找儿童数学学习的真实的生长起点, 整体把握知识的脉络, 让学生在智慧的体验中丰富感知, 让他们在个性化的思维中碰撞学习, 促进智慧的生长。

根据学生在案例1片段中的反应, 我们要思考认识周长前续知识, 认识线段在教学中要学生掌握的地方, 不能仅仅局限于认识线段和用尺子量线段的教学, 在认识线段的教学中还要增加一些灵动的教学。

长度守恒感知活动:

活动一:两根等长的棍子, 先两头并齐放置, 让儿童看过之后, 改成平行但不摆齐放置, 问儿童两根棍子是否等长?

先让学生尝试判断, 再用电脑演示第二幅图的变化过程, 体会位置移动中, 方向变了, 线段长度本身没有变化。

活动二:给学生一段毛线, 拉成直线后让学生量出长度, 再给学生一根弯曲的毛线让学生先估一估长度, 再尝试量出它的长度。

活动三:设计这样的练习活动, 如果将图中的绳子拉直, 它的长度大约为多少厘米?

曲线在直尺上的长度计算。

通过上述三个活动,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了更好的基础, 在认识周长后更要多让学生体悟多边形的周长计算的一般方法。再慢慢过渡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计算。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后可以再回转进行练习。由于一些老师在教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后, 学生求一般图形找不到周长计算的公式, 反而不知如何求了, 所以此处的回旋, 应重视和加强周长本质意义的教学, 使周长计算扩展为一般图形的周长计算, 服务于周长概念的理解。

课文《生长的植物》教学反思 篇2

从哪个点进去,用什么教学手段让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去产生的观察的意识,并能生动地表现出物体细节的变化似乎成了本课的难点,也成了一直萦绕我的问题。四年级上的孩子,对事物的描绘还是处于想象和概念的层次。如何引导他们成了关键,我找到了一个点,通过植物连连看,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绿色植物,让学生观察叶片特征说一说,画一画,紧接着我采用了植物线描写生的方式进行示范。这样的好处是一开始给学生降低了难度,解决了有的学生无从下手的困境。同时,也能让孩子们更仔细地去观察植物的细节。比如:叶子的整体造型不同,有的是细长的,有的是很多小叶子根据一定的排列组合在一起,有的叶子的边缘是流畅的,有的有锯齿边等等。

第一次试教,总得来说还算顺利,可也有很多的问题。

1、教师的演示时对于构图的安排偏小,应该在简单的示范后出示一幅完整的作品让学生观察欣赏更为全面。

2、画家作品欣赏部分,我的引导不够明确,学生也说不出什么来,时间花了但却没什么实际的效果,接下来得多找些资料先对作品有了解才能指导学生欣赏。

生长课堂,需要创新的教学环境 篇3

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优良的种子和合适的土壤,还需要良好的环境。在教学中,知识的生长、学生的成长同样需要良好的环境。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在教室中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创新教室环境,在教室的布置以及教学材料(这里主要是指教学活动材料)的配备上下功夫,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正能量。

一、创新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激发兴趣

【案例1】开学第一课

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新接了一个对数学没有兴趣的班级。开学第一天,她在黑板上将许多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有序地排列,还添上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认识我吗——伟大的0”“别小看它——小数点”“你知道阿基米德检验王冠的故事吗?”“数学家索菲愿意做你的朋友”……讲台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立体模型:有棱有角的长方体、胖胖的圆柱、尖尖的圆锥、圆圆的球体……教室的四周挂满了红红绿绿的纸条:“数学迷宫”“车轮为什么制成圆的?”“1+2+3+…+99+100=?”“你能把字母变成数字吗?”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分析】

吴老师精心安排,将整册书的教学内容以更为形象、更为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看到了另类的数学。在他们眼中,数学是好玩的,是有趣的,这便为今后数学的学习奠定了“趣”的基础。吴老师创新的教学环境布置,让“教室”变成“学堂”,不仅改变了学生固有的认知观念,也让学生充满无限的遐想。

二、创新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触摸知识

【案例2】《认识钟表》教学

开学初,教师就可以早早地在教室前面挂一个钟,每天时不时地问问学生“现在是什么时间?”第一次可能没有学生会看钟表,也可能有的学生会看钟表,然而当学生发现老师每天总是不定时地问他们时间,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弄明白怎样看钟表,可能会向会看钟表的同学请教,也可能会向父母求教,也可能会去看书本。经过一段时间,等到正式上“认识钟表”这一课,我估计学生都已经认识钟表,不需要教师教了。等到学生都会看时刻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询问学生“从刚才到现在过了多少时间?”,这样的日常提问又会迫使学生自己去想办法学会计算时间的方法。

【分析】

在教学中,时间本身就是一位“良师”,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认知会慢慢趋于完善,学生的认识也会慢慢趋于深刻。所以,有人说有些知识是不需要教的,时间会教会学生这些知识,特别是一些学生“身边”的知识,他们完全可以在日积月累中自己掌握。

三、创新教学环境,帮助学生领悟规律

【案例3】《一一间隔规律》教学

在教学“一一间隔规律”之前的一周,教师未雨绸缪,第一天课前在黑板的左上角画一个“△”,结果课中没有用到,学生感到很奇怪。因为学生的经验是教师课前写的课中都会用,教师要求学生课后不要擦掉所写的“△”,结果给学生留下了不知为何的悬念。等到第二天,教师接着在“△”后面又默默无语地画了一个“○”,依然不说何用。第三天,教师又接着在后面画了一个“△”,此时有些学生开始有所悟。第四天,教师刚要画,就有学生猜测接下去会画“○”,结果果然如此,这些学生很兴奋。等到第五天,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接下去会画‘△”,此时说明他们已经找到了图形的排列规律,正式教学“一一间隔规律”一课时,教师借此导入。

【分析】

上述课例,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播下了知识的种子。好奇心,是人类探索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未知世界都有好奇心理,所以教师创设的像谜一样的教室环境和教学情境可以勾起学生欲知谜底的强烈愿望,从而激起学生一探究竟的学习行为。另外,教师制造的一些反常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氛围同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这种“思念”,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延长,直至他们找到答案的那一刻。

四、创新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案例4】《认识钟表》教学

课前准备:钟表、电子表、1-12的数字卡片、纸片式时针和分针。

学生按照12人(对应表盘12个数字)一小组分组,并按照表盘数字位置入座。

教学过程:(教学整时部分)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的组成,会按照钟面各部分的组成来创造一个钟表吗?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给你们的数字卡片和纸片式时针和分针来创造一个钟表,看哪一小组做得又快又对。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发现,小朋友们都很爱动脑子,每一小组都创造出了一个钟表。可是,有些小组放的数字位置并不精确,有没有哪个小组来帮一帮他们?(我们可以结合座位的位置,一组由每一位小朋友依次拿一张数字卡片,时针和分针放在桌子的正中间。)

师:钟表创造好了,你还想知道关于它的哪些知识?(关于钟表所对应的时间以及时间的书写方式。)

师: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整点时间。8点我们准时上第一节课,你们知道8点在钟表上应该如何表示吗?小组讨论讨论,并按照你们的想法改变台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生: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师: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分针指向12?

师:因为钟面上时针从12的地方走一圈回到12的地方,按道理应该是0-12,0和12是同一个位置,为了美观,我们就将0省略,用12既表示0又表示12。因此,分针便应指向12这一个数字。

师:有小朋友会写8点这一时间吗?

教师引导:8点在书面上表示叫8时,写作8时。

(出示电子钟表,钟面表示8:00。)师:这是电子钟表,知道上面表示的是几时吗?是的,冒号前面的数字就是表示几时。因此,8时我们还可以写成8:00。

师:小朋友们,整点的时间,你们认识了吗?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如果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你,你的数字表示的是几时?

师:会在钟表上拨出对应整点时间了吗?请以小组为单位,拨出4时、9时、11时……

【分析】

生长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倘若每一位学生都发一个钟表模具,势必有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自顾自摆弄模具。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认识钟表的过程,让他们能将生活实例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对教室环境和教学环境进行了一些改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入座,让每一位学生都扮演钟表中的一个数字。这样既能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去创造钟表模具,去巩固所学知识。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去思考、讨论、质疑。在解决质疑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应学知识,而且在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在不断生长,在小组激烈讨论中,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更新。

五、创新教学环境,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案例5】《认识人民币》教学

在学生分别认识了1元及小于1元的纸币与硬币后,教师将带领学生认识“1元=10角”。

师:小明要买一本1元钱的笔记本,可以怎样付钱?

生1:拿出一张1元的纸币。

生2:拿出一枚1元的硬币。

师:如果没有正好1元的,该怎样付钱?

生3:拿出1张5角、两张2角和1张1角。

生4:拿出两张5角。

生5:拿出10张1角。

……

教师请这些用不同方法付钱的同学手中拿着钱在黑板前站成一排,然后启发学生:看着这些不同的付1元钱的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6:这么多的方法,能不能将这些方法分类?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谁能帮他解决?

生7:同学1、2的方法为一类,正好有1元,直接拿出1元就可以了;其他同学的方法为另一类,没有正好1元的,要用5角、2角、1角的凑成1元。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根据生7的回答将学生分成两组)我们再看看同学3、4、5……的付钱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8:他们手中拿的人民币的面值不同,张数也不同,但加起来都是10角。

生9:当没有正好1元时,我们付钱时要凑满10角。

生10:左边两位同学手中拿的都是1元,右边3位同学拿的都是10角,虽然方法不同,但是他们付的钱是相同的,因为1元就等于10角。

教师板书:1元=10角。

【分析】

生长的课堂是动态的,教室环境和教学环境的营造也是动态的。俗话说得好,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看出来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需如此。首先需要有东西可以看,其次是需要有时间看,最后是需要有兴趣看,而如案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就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三点。也就是说,教学内容需要配上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环境,才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巧妙的细节设计与课堂时空的巧妙融合,将学生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不同方法一一展示,形成不同的方法。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中,“1元=10角”这一认知重点与难点呼之欲出,学生得以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六、创新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增强体验

【案例6】《吨的认识》教学

课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环境:一是在食堂仓库中摞起20袋大米,共重1吨;二是在食堂的长方体洗菜池中放入1立方米水,也就是1吨水。

课上,教师组织了这样的教学活动:一是先请学生分小组轮流让每一个人试着抬1袋大米;二是带学生看一看1吨水和1吨大米,告知学生,这么多水重1吨,这20袋大米重1吨。回到教室后,学生交流对1吨的感受。

【分析】

教学的地方不仅仅局限在教室,也可以是教室之外的地方,只要是能够进行教学的地方都可以称为“教室”。上述案例中,食堂成了“教室”,在这里,学生不仅实实在在地观察到了知识,而且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知识。只有当学生对1吨的感觉清晰了,有了深刻的体验,并建立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联系,才能合理地转化与运用,这些不是仅仅在教室中告诉学生“1吨=1000千克”所能达到的。而回到传统意义上的教室之后,在这里,只是成了交流感受、交流认识、交流思想的地方。

七、创新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掌握技能

【案例7】《圆的认识》教学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用圆规画圆……

突然,一名学生插嘴。

生1:圆,我会画。

他的发言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

生2:我也会画圆。

生3:老师,我会画很多圆。你看,这是我画的奥运五连环。

生4:我还会用圆规画出美丽的“花朵”呢!

【分析】

由上述案例得到启发,在教学“圆的认识”之前,对课中要用的圆规,教师不必急匆匆地让学生在上课前夕购买,而可以在开学初就早早地让学生准备着。在之后漫长的日子里,面对圆规这一新鲜玩意儿,学生是不会让它静静地躺在文具盒里的,而一定会忍不住动手玩一玩。其中,对圆规的用途这一简单的问题,学生大多有生活经验,对圆规的用法这一技术问题,学生也会在玩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并且学生还会玩出花样,用圆规画出一些复杂的图案。也就是说,在教学之前,圆规在学生的眼里不只是一种学具,而更是一种玩具。等到正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用圆规画圆开始,在学生交流使用圆规画圆经验中引出关于圆的知识,此时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说、有据可依、有法可循。同样,对量角器等一些学习用具,教师也可以期望学生在教学之前的那段日子里能够玩出名堂。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师以往的观念中,教学就等同于上课。其实,教学并不等同于上课,教学的涵义要比上课广泛和开放得多,教学的地点不只是教室,教室之外的校园、家庭和社会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所以,聪明的教师会创新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进行知识教学。(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曾维平

生长式教学的探究与实施 篇4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一位特级教师教学《认识分数》,课始不久老师请学生上来板书“二分之一”。学生上台后轻轻地问老师:“老师,你是想我写对呢,还是写错?”当时让老师哭笑不得……这样的现象让人深思:学生为什么会问要写对还是写错?平时学生是不是很多时候懂装不懂?课堂是满足教的需要还是学的需要?是教师不喜欢学生来展示还是不需要学生来展示?为什么学生到了高年级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还很弱?为什么学生会越来越不喜欢数学?学生该经历怎样的数学学习过程才能有更丰富的收获?

面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主动学习不足、思维过程暴露不够的“重教轻学”现状,我们在思考、探索、实践:我们应将传统的教为中心转为学为中心,积极探寻有效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

我们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把学生当作“工业产品”,被动地接受标准化生产。这样“工业生产式”教学的危害是学生成了教师思想的俘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学习力。其实,小学生进入课堂前并非一张白纸,每位学生都有相关的经验和理解数学的方式,缺少的只是直接参与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去追求“农业生长式”教学,想办法激活学生潜在的经验和动力,学生可以像“苗木”那样通过主动地吸收阳光、水分使其扎根土壤、繁茂枝叶。由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生长式教学,意在主张教师应想办法让课堂适应学生,充分挖掘人的主体性和生长性,使学生自由展示思维,经历学习递进的过程,实现从已有经验转向科学认知自主运动。

二、追溯,小学数学“生长式教学”的认知与梳理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不断生长,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目的。”他认为,生长既是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论。儿童有四种本能:社交的本能、制造的本能、表现的冲动、还有一种是探究和发现事物的兴趣或本能。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引导儿童独立自主地塑造自我,促使个性的自我实现。可见,儿童的潜能和经验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素材,也指出了起点。

小学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严谨性,但它都来源于生活。我们如果将抽象的数学与具体的生活相对接,可以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交流完成对数学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孩子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小学数学“生长式教学”就是秉承了这些认知和理念,强调学生尝试独立学习和互动交流,突出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推动者和促进者。

我们认为,当新的学习任务出现时,学生的经验会被激活,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观察、反思,产生认知冲突,通过比较、深究、推理、应用等数学活动,形成更丰富的认识和体验,归纳出新的认识和经验,从而完成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或重组,使认知结构随着新知的充实而不断调整、扩展。新获得的理解、经验与原有的知识建立意义对接时,学生就会用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和内化,转化成便于储存、提取和迁移的新知识结构。我们总结出其内在关系如下图:

三、架构,小学数学“生长式教学”的特征与流程

小学数学生长式教学的提出,其目的是实现教学从“关注知识的传递”转为“关注学生的成长”,从“记忆型学习方式”转为“思维型学习方式”,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生长智慧的沃土、增长学力的田园”。

1.内涵提炼

小学数学生长式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尝试、互动交流、抽象内化的一种教学形态,它是教师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寻求的过程,是学生完成自我改组经验和自我扩展结构的过程。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去尝试分析问题,在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形成、应用的过程,在交流和应用中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组。这样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快乐地学习知识,还可以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增强思考和迁移的功能。可见,促进生长的关键在于“舒展思维”,生长教学的着力点在于“经历过程”。师生围绕“问题———经验———思维———知识”四方面展开互动和创造的过程,教皈依于学,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思维真正成为学习的推力。这样,学生就像植物在充分吸收阳光和水分之后带来“根深叶茂”一样,学习兴趣和热情被唤醒,学习动力和潜能被释放出来。

我们认为,学生自己获得的这些知识、经验、方法、情感、能力、品质等都将成为他们的“认知储备”,我们也叫“生长储备”。一个人供他自由支配的“生长储备”越丰富、越充足,他就会有越多的新观念、新认知产生,自然也就有越多的经验去协调以建立更复杂的认知结构,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生长储备”。

2.特征分析

(1)真实性。真实性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能展现出自己本真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态度,不做假、不掩盖。在这种课堂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独立思考的沉默、合作探究的快乐、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可以听到学生针锋相对的辩驳、真情实意的建议、互助互动的讨论、开心爽朗的笑声。这种真实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师生可以畅想自己的思想,分享共同的智慧,畅谈各自的观点。可以有纷争、有沟通、有协商、和谐互助。

(2)开放性。开放性是相对于封闭性提出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潜在动力,允许和倡导学生质疑,通过互动交流,生成新的观点和经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经历实践、追求创新的过程。为此,教师需要拓展视野、活用教材,弹性设计、多留空白,延迟评价、激励探究,努力去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尽量不压抑学生积极的思维。我们的做法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绝不暗示。

(3)思辨性。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 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习数学课程的核心目的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也要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我们追求的不是靠死记硬背和机械照搬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过程进行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感悟数学思想的本质。

(4)结构性。数学因为是有着一定逻辑的系统结构,因此小学数学的学科性质同样显得系统缜密、条理清晰。可见,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存贮和提取信息。小学数学生长式教学十分重视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结,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结构体,这样可以提高吸收新知的能力和自我生长的能力。有人说,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迁移,因此,我们强调生长式教学要做到系统把握、整体建构、自我完善;而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忽视这一点,缺乏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活动空间和策略指导。

(5)递进性。小学数学生长式教学需要有序推进,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零碎到整体、由模糊到清晰的层层递进。学生完成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自我超越。教师要把学生的原有水平作为学习的前提,把学生的内驱动力看作教学的基础,不断渗透结构思想和递进意识,使学生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本质的原理和特征。

3.基本流程

我们在实践探索中,认真总结了小学数学生长式教学的操作流程和行动要素。我们以“生命主体的自然生长”为教学的核心,坚持以学为中心,以提高“内驱力、迁移力和再生力”为重点。我们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延伸三个方面来阐述流程的逻辑关系和操作要素。其流程图如下:

(1)教学准备: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其主要的行动要素是找准生长点———生长课堂的种子,预设适合学生的教学。具体的操作策略有:寻找知识的来龙去脉;梳理学生的已有经验;品鉴多维的教学资源。

(2)教学实施:从“数学结果的教学”变为“数学过程的教学”。其主要的行动要素是充足生长素———生长课堂的条件,搭建舒展思维的平台。苗木通过吸引阳光、水分、养料等产生生长素,通过生长素的作用来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教师需要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来充足学生思考和创造的“生长素”,即实现我要思考、我要挑战、我要提问、我要求解、我要发现等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力,从而促使学生能主动地舒展思维,完成自主学习。怎么才能创造出这样有利的条件呢?我们认为,教师可以从课堂文化、学习情境、学习材料、数学活动等维度来帮助学生点燃求知欲望,打开思考枷锁、舒展思维过程。具体的流程图如下:

(3)教学延伸:从“着眼当前习得”变为“着眼长远发展”。其主要的行动要素是增强生长力———生长课堂的追求,提供应用完善的空间。具体操作策略有:分层练习;综合实践;思维拓展。

我们通过实践和探究发现,小学数学生长式教学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载体、以尝试探究为途径、以展示思维为抓手、以重组结构为保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建构、自我激励、学力提升。

四、深化,小学数学“生长式教学”的模式与策略

在促进学生自主生长的研究实践中,我们初步归纳了“三环四自”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结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三环”是指“尝试质疑、探究展示、提炼梳理”,简称“一试二探三理”。“四自”是指自主尝试———引发问题;自由互动———萌发生成;自觉应用———理解原理;自我反思———形成关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在这样的步骤中实现自我超越。“三环四自”的教学模式如图:

三个教学环节中,以这“四自”为教学途径,每一个途径都有相对应的学生活动目标:即激活经验———暴露数学现实;满足需要———舒展数学思维;深入本质———理解数学原理;建立逻辑———完善数学结构。同时,我们也总结了每个步骤要实现各自目标的操作策略。为了能更好地说清楚这个过程和关系,请见下图:

1.自主尝试,引发问题

尝试是儿童的本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让学生自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尝试”是手段,“问题”是目的,“经验”是内在的发力因素,离开了经验就失去了“生长”的种子。所以这个步骤的实质内容是激活经验,暴露数学现实。比如在教学二年级“角”的认识时的片断: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角”。(板书:角)

你听说过“角”吗?谁来说说看,你脑海里的“角”是什么样的?

生1:有些动物身上有“角”,是它们的武器。

生2:牛有角,羊也有角、梅花鹿也有角……

师:其他小朋友怎么想呢?

生3:桌角。

生4:墙角。

生5:数学书上的角。

师:在我们生活中确实有这么多角,但是我们数学上的“角”是怎么样的呢?刚才说的哪些肯定不是我们数学上的“角”?

……

通过学生的尝试发言,暴露出他们对“角”的已有认识,教师根据这些五花八门的理解进行比较,使学生能自动排除数学理解的干扰。只有把这些干扰的“角”剥离出来,学生才会轻松有效地掌握“角”的本质。

2.自由互动,萌发生成

所谓自由互动,是指多元的互动类型、开放的互动空间、轻松的互动氛围。它与传统教学相比,其结构如图:

互动是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生成,让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这过程中发生变化,产生“发芽”式成长,形成各自新的认识和观点。所以这一步的实质内容是:满足需要,舒展数学思维。

3.自觉应用,理解原理

在这里所谓“自觉”就是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主动地挖掘内在的本质属性,以便清楚地了解数学原理。在这样的心理机制下,学习者解开了自己原有的迷惑,找到了能平衡心中矛盾的道理,并能进行泛化和迁移,应用于解决问题。当学生改组了自己的经验、调整了自己的认知后,“解决问题”只是一个应用实践的过程。这里的“解决问题”既是指对前面的认知冲突的解释和排除,也指对类似问题的进一步实践应用。

4.自我反思,形成关联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要把抽象的数学转化为富有意义的个人理解,需要经历“动作认知———图形表象———分析抽象”的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分析抽象”的本质意义就是促进内化,内化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建立逻辑,形成关联。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人们常常淡化或忽视这样的过程,学生缺乏内化和整理的空间,只是在记忆和操练中逐渐熟练。因此,我们希望学生开展“自我反思”来促进内化,形成关联,完善数学结构。比如教学四年级“负数的认识”时的教学片断:

师:如果请你来把刚才出现过的这些数分分类的话,你会怎么分?

生1:分成两类,正数一类;负数一类。

生2:分成三类:正数一类;负数一类;0单独一类。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为什么?

生3:0是区分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板书)

师:如果用圈来表示这些数这个大家庭,可以分成三类。

师:像这样的正数你能举吗?负数呢?

师:这三类数中,有我们学过的老朋友吗?

生1:0和正数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

生2:我们以前学过的很多数其实就是这两类。

生3:负数是新认识的。(揭题)

我们知道,数学中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模块结构,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学生有时只知其理,并不知其位、不知其用。因此我们还需要把理解的知识和道理内化为孩子自己的东西,帮助他们建立起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一定的序列结构,这样才有助于他们提取和应用。

我们提出“生长式教学”,不是为了纯粹发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是想突出课堂中的“人性”。从“生产”走向“生长”,它对教改的价值在于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了以学定教和自主学习。我们努力探索自主互助学习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期望早日实现“学生在课堂中有自己独特的灵魂、独立的思考、自由的成长”的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晓玫.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植物生长靠什么》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认识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分。

2.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对植物生长会产生影响。

3.知道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水、养分、空气、阳光、温度等。

重点

知道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包括水、养分、空气、阳光、温度等。

难点

砂土、壤土、黏土的特征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波波、妍妍、琪琪三个好朋友走到一个墙角边,发现墙角边的两株植物长得大小不同。

为什么生长在相邻位置的两株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很大不同呢?

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植物生长靠什么》(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植物只“喝水”就够了吗?

观察书上的一组对比实验,得出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营养。

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

土壤里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这些养分溶解在水中,能被植物吸收。

三)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1.壤土能保水保肥,养分丰富,最适合植物生长。

2.黏土能保水保肥,养分较丰富,但透气透水性差。

3.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较少。

根据三种土壤的特点,把你的预测填写在P64“我的.预测”里。

四)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营养,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

阳光、空气、温度会对植物产生什么影响呢?

1.如果植物的生长缺少了阳光,植物会有什么变化?

2.如果植物的生长缺少了空气,植物会有什么变化?

3.如果植物的生长没有适宜的温度,植物会有什么变化?

得出:阳光、空气、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

五)拓展:制作豆苗迷宫

指导阅读P67

三、作业

制作豆苗迷宫

板书设计

11.植物生长靠什么

一、植物只“喝水”就够了吗?

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

三、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1.壤土

保水保肥、养分丰富

2.黏土

能保水保肥、养分较丰富,但透气透水性差

3.砂土

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较少

四、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1. 阳光

2. 空气

3. 温度

让教学技艺在师生互动中生长 篇6

一、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起点

体育课堂不仅是建构知识的平台,也是人际交往的场所。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客观环境是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去教化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干练的动作、优美的造型、得体的示范鼓舞学生,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玩耍,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游戏是小学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体育课中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巧、技能,还能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小学生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好动,注意力较易分散,很容易分心,情绪易激动,持久性较差等。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及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兴趣。如学习立定跳远技能时,可设计“小青蛙跳荷叶”的系列游戏;学习快速跑技能时,可设计“模仿动物跑”的系列游戏;学习投掷技能时,可设计“小猴扔桃子”的系列游戏;学习快速跑单元时,可设计“老狼追山羊”“猎豹追猎物”“美丽的梅花鹿”等系列游戏。学生们在游戏中尽情地奔跑,快乐地追赶,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能把体育教学内容全部融入游戏中,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习了体育技能,巩固了体育技术。

三、自主,教学互动的发生点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自主,并能感受自由和快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开放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创造,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脑、动手和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要给予学生放手选择的权利,鼓励他们创新和进取,并参与活动竞争,尽量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教法上,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重视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把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引领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激发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方法,给学生一段属于自己的“时空”, 促使学生产生奇思妙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想象和创造力,给他们“自由空间”去尽情地发挥,感受“放飞”时的快乐。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自由评价,让我们的体育课堂真正飘满自由呼吸的空气,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四、期待,教学成效的增长点

体育与其他科目一样,由于学生存在着先天体质、能力和心理上的差异,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体育“后进生”才是最需要体育锻炼的人。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来弥补或消除“后进生”的缺陷。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简化要求,使其在初步体验成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树立信心。特别要提出的是,对个别因为身体因素不能达标的学生,可以让其选项测试,防止他们发生因测试不合格而对体育课产生心理阴影,从而远离体育活动与课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稍有进步时,当学生顺利完成某一动作时,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一个充满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总能让他们体验到进步的愉悦和成功的乐趣,使他们倍感自信,激情满怀。

五、开发,教学素材的生长点

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具有潜在性、多质性、具体性。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我们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捕捉身边有教育价值的事物,把它们有效引入课堂,为提高课堂实效服务。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我们应注重从生活中提炼资源。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善用生活中的经验资源。可以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经验引进课堂,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动作,使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学习体育,在体育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同感,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其次,要活用生活中的设施资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可利用的一切设施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服务,这不仅能给我们的体育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再次,要巧用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即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在体育教学中,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利资源)进行有选择的开发和利用,既能减少资源开发的成本,又能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提高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体育教师既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又是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素材资源的载体。因此,在课改的进程中,我们应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学习,积极思考,参与教学研究,根据“身、心、社”整体健康观进行课程设计,在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

教学生长 篇7

核桃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特征特性这部分知识, 无论课文描述得多么细致、精准, 老师的表达能力多么形象、到位, 学生通过个体的理解、想象都很容易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因此, 这就需要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使知识显现, 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巧妙地突破教学难点。

一、教学难点突破策略

我校的原址在河南省新郑市八千乡, 是乡下。校园虽然不大, 但有几个小小的果园, 里面有杏园、梨园、桃园, 还零星地分布有几十棵樱桃树和几棵核桃树。我担任的课程是《园艺植物生产技术》, 这是为种植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开设的。在一节现场课上, 我们师生共同围着一棵杏树准备上课, 突然一个学生问:“老师, 这是桃树?”当时的我惊呆了!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真的很无语、很自责, 就这么个问题, 还引起了一阵小小的争议, 这说明不仅是一个学生分不清杏树和桃树。

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来自农村。在农村, 杏树、桃树是很普遍的树种。退一步说, 即使在校外没有见过, 二年级的学生在有杏树、桃树的校园里生活了将近两年, 也应该对这两种树有一定的认识。

核桃树远远没有杏树、桃树普遍, 学生对核桃树的了解情况可想而知。很少有学生见过核桃树, 即使见过核桃树的个别同学, 也只是“看到过”而已, 这对于学习核桃的生长结果习性和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帮助不大。新编课本上虽然有两组图片:雄花与雌花图, 核桃田间坐果状图, 但这远远不够。

核桃的生长结果习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学生要做到“脑中有图, 心中有树”。生长结果习性, 又适宜用直观教学方法。因此, 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让学生观察到核桃树各个时期的状况和核桃树的各种器官特征, 可以使知识鲜活、逼真、外显, 使知识看得见、摸得着, 降低学习难度, 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难点的环环突破

首先, 运用多媒体技术图片导入。展示带皮的青核桃图片和去青皮的核桃图片, 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 教师提问:你认识它们吗?它们两个谁才是核桃真正的果实? (带青皮的) 。核桃的果实是真果或是假果? (真果) 我们吃的是果实的哪个部分? (种子) 。果农和消费者多么希望营养都流向种子, 提高核桃的产量和品质。那么, 什么时候采收合适呢?通过观察和问答, 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核桃果实的发育过程和采收适期。

其次, 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反复观察核桃的根、茎、芽、花、叶等图片, 然后教师出示一套环环相扣的问题,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一点点跟进。通过问题的一个个解决,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加深、清晰, 突破教学难点, 完成教学任务。

学到有关核桃的内容, 《果树生产技术》这一模块已近尾声,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刚刚开始播放图片时, 有很多同学们不认识这些图片, 但经过反复观察、思考、争执、讨论, 最终还是能分辩清楚的。学生只有辩认清核桃的各种器官, 才能完成下面问题:

1.核桃的花是单花或是花序? (花序)

2.核桃是单性花或是两性花? (单性花)

(也就是说核桃有两种花, 雌花和雄花)

3.雌雄同株或是雌雄异株? (雌雄同株)

4.雌花和雄花会不会同时开?有几种情况? (雌雄异熟、雌先型、雄先型、雌雄同熟) 。 (无论是雌先型、雄先型, 都是不同时开放, 无法授粉受精, 也就没有种子, 生产失去意义。在这儿强调雌雄异熟的概念, 即核桃的雌雄花期多不一致的现象。)

5.建园时配不配授粉树?如何配?

6.核桃是虫媒花或是风媒花? (风媒花) 花期放蜂能提高产量吗?

7.有效传粉距离是多少?配授粉树时注意什么?

8.核桃是雌雄同株果树, 那么雌花和雄花开花前着生在一个芽内或是分别着生在两种芽内? (两个芽内) 。这样, 核桃的花芽就有两种, 分别是什么? (雌花芽和雄花芽)

9.它们是什么性质的花芽?是混合花芽或是纯花芽?

10.根据上面的分析, 你认为核桃的芽有几种?萌发后分别形成什么?

此时, 让学生再看一组芽很清晰的核桃枝条图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核桃芽的类型和着生方式。

11.如果一个枝条上核桃的四种芽都有, 它是什么枝?这四种芽在枝条上大致会是怎样的排列?如果一个枝条上少了一种芽, 会少了谁呢?它又是什么枝?

12.核桃的芽是单芽还是复芽?

13.核桃的叶是单叶还是复叶?什么复叶?

14.与其他果苗相比, 核桃苗给你什么感觉? (核桃苗的根明显比茎粗, 好像核桃树苗的地上部和地下部不是一体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解决这个奇怪问题, 学生会结合图片积极看书, 使问题迎刃而解。

上述问题的解决, 需要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启发、提醒和学生的仔细观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和讨论才能完成。

把握文体特点,寻找教学生长点 篇8

语文课堂, 要把握文体的特点, 借助文本提供的语言材料, 引导学生了解语文的规律和特点, 进行语言的实践和运用。在学生原有学情的基础上, 寻找到新的生长点, 从而获得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笔者针对教材的文体特点, 进行了语用方面的探索, 现浅谈如下:

一、神话教学品味神话味道

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是一篇流传较广的神话故事。怎样体现神话这种文本价值的最优化, 哪些东西不用老师教, 学生读读就会的;哪些东西须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去感受、体会、领悟, 是我们要思考的。这个神话故事生动有趣, 学生很容易读懂, 也很快就能感受人物的品质。后羿的正义、勇敢, 逢蒙的奸诈、贪婪, 嫦娥的善良、机智学生读几遍课文就能读懂。但课文是怎样通过语言来生动地地塑造人物形象, 表达主题思想的, 学生却不容易发现, 这就是需要花功夫引导。另外这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神话故事, 挖掘神话故事与其他体裁的课文不同的特点, 引领孩子体味神话故事的语言魅力也是我们要思考的。

在研读嫦娥奔月的部分我引导学生发现这段文字的美, 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把嫦娥奔月的情景写得如此之美, 有何作用?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情景有一种静谧之美、安详之美、神秘之美, 叠词的运用读起来有一种韵律美, 更加突出作者赞美嫦娥为老百姓免遭磨难, 甘于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环境描写的语句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服务的。

在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上, 我采取整体阅读, 纵观全文的方法, 让学生结合这篇经典神话故事以及课外阅读的神话故事, 总结神话故事的特点。大致有:

1.主题大都是正义战胜邪恶, 或是完成主人公的夙愿。

2.常有神的帮助, 具有神奇的力量。

3.人物形象鲜明, 情节曲折生动, 扣人心弦。

4.大多是口口相传, 常有多种版本。

最后我提供了嫦娥奔月的几个版本的故事梗概, 让学生尝试运用课堂上所学神话故事的特点和表现人物的方法, 选一个版本或自编一个版本, 写写《嫦娥奔月故事新编》, 做到学用结合, 突出教材的语用功能。

二、散文教学关注作者行文特质

小学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散文, 具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等特点。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 要抓住每篇文本的行文特点, 理清行文的线索, 关注言语的表达形式, 抓住“题眼”, 品析文字的语言特色。

例如:《黄河的主人》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 向我们展示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 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 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叶老说过, 大凡读一篇文章, 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 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 理解才能透彻。“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我采用以读代讲, 旨在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理清作者思路, 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学生在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 对文章的表达顺序自然也有所感悟, 为今后高年段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据此, 我确定了教学目标为: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 抓住关键词语和标点, 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评价等方式, 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2. 以课文中心句为主线, 串起文本内容, 领悟文本表达手法。

三、说明文教学研读说明特色

叶圣陶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脸孔来说话, 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文时, 要引领学生关注说明文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挖掘其生动性、趣味性。例如《鲸》这篇说明文的的教学中, 抓住具体的数字“30 多吨“”2000 多公斤”来让学生体会说明鲸很重, 食量很大;通过比较水柱的不同来辨别须鲸和齿鲸;通过简笔画来介绍鲸睡觉的样子;通过列图表的方式将须鲸和齿鲸的吃食、呼吸等方面的异同给标出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 学生体味了说明文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对课文的表达方式感受更深了。

说明文的语言魅力是独特的, 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 教师要始终有着强烈的语用意识, 去挖掘说明文中蕴含的语文因素。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品读语言文字, 关注表达方式, 令学生获得新的生长点。

四、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孩子们怎能不爱诗呢?他们在咿哑学语时就曾念起那些美妙的童谣。诗的语言是斑澜的、新奇的、富有生命力的;诗的节奏是跳跃的、动听的、振奋人心的;诗的意境是变幻的、多棱的, 不追求唯一的……, 这多么符合孩子的本性啊。他们的眼睛是新奇的, 思维是跳跃的, 情感是丰富的, 想象是大胆的。可以说孩子与诗是一触即发的。我引导孩子们大量阅读中国的古典诗词、国外的优秀诗篇以及充满童趣的儿童诗, 让孩子们不断感受诗的无拘无束、天马行空, 诗的浪漫、新颖、多彩多姿,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勇敢作诗。

在教《看浪花》时, 我邀请孩子们试着当一回小诗人, 按课文的结构, 编一小节诗, 许多同学大胆发言, 编得挺不错, 还注意压韵了呢!

例:

我想到海底去潜水,

找来许多好宝贝,

哗———哗———

一束束浪花像云海,

我想乘着船儿去云海里逛一逛。

———沈洁

我想到海底去玩耍,

找找美丽的珊瑚花,

哗———哗———

一束束浪花像云朵,

惹得我入了迷, 忘了家。

———王璐

孩子们通过写诗, 激发了探索海洋、探索地球、探索科学的兴趣, 他们以前所未有的高度热情投入到创作中去, 美丽的大海、优美的文字又给他们以美的熏陶, 自己当小诗人编诗的尝试让他们体味到语言文字的魔力。语言文字不再是枯燥的白纸黑字, 而是一片片五彩斑澜的砖石, 让他们随心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可爱的小屋。

教学主张——名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 篇9

编者按

2013年,福建泉州启动名师培养工程。该项工程依托高校学术力量,着力整合优秀教师、大学专家学者、著名特级教师等资源,以规避以往单一向度培养模式之缺陷。泉州名师培养工程重点引导培养对象提炼并明晰自己的教学主张,进而在实践中形成相应的操作策略与方法,这是当下探索名师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本期专题遴选了泉州部分名师的教学主张与大家分享,这些文章充分反映出他们对基础教育教学问题广泛的兴趣和深刻思考、深厚的实践积累和相当的分析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一线教师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努力进取的良好风貌,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与借鉴。

开放性: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篇10

进入新世纪, 封闭式教学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难以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实践型人才。时代背景的变化和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促使有效教学进一步寻求新的生长点以丰富和完善内涵, 有效教学的开放性应运而生。

有效教学封闭化的现状及其表现

长期以来, 人们对有效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的静态化的层面, 以教学结果为评价的有效对象。他们评价的基点是实施教学前的教学现状, 评价的内容是教学结果与教学前现状相比所产生的变化内容及其程度。这种认识直接跨越必须经历的教学过程, 把有效教学狭窄地理解为教学结果的有效, 显然忽视了有效教学的结果的动态生成过程。

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导致实践上的盲目或者偏颇。由于对有效教学的片面理解, 当前中小学教师在有效教学的实施过程上存在问题。如某项教学活动实施之后, 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并且获得所期望的结果而投入的资源 (时间、精力和经费等) 较少, 就认为此项活动是有效的, 反之则是低效的或无效的, 根本不考虑课堂教学的组织效果、全体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教学活动的实施状况。他们片面地认为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计划所安排的任务, 学生对教学内容已完全掌握, 即表明这是一堂成功的有效教学, 完全忽视了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培养, 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否得到训练, 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又有多少的体验。这就必然导致了有效教学的封闭化, 表现为:有效教学目标设置机械化和形式化、有效教学内容教材化和任务化、忽视学生自主参与和创造学习的过程、忽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和独立个性的发展。

实践有效教学开放性的必然性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揭示开放式教学与封闭式教学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发展方面的功效的强弱。

从表中不难看出, 开放式教学具有封闭式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尽管封闭式教学在知识传授的项目上比开放式教学的效率要高。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无论是从教学投入 (或教学所耗) 与教学产出 (或教学所得) 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 还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界定有效教学, 开放式教学与封闭式教学哪个更有效, 答案不言自明。

封闭式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而开放式教学的价值取向则在于追求自主与创新。开放的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封闭式教学中“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单向过程, 使教学交流更加多元、立体, 更能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地发展。应该说, 开放与封闭、有效与无效是不同维度的对立面, 如果我们将这两组矛盾各为横轴、纵轴的话, 会出现“有效的开放”“无效的开放”“有效的封闭”“无效的封闭”这四个象限, 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开放式教学和以讲授式为主要方式的封闭式教学都存在着有效和无效的问题。笔者认为, 有效教学是相对的。在封闭式教学情境下, 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有效组织教学, 做到精讲多练, 比教师在没有充分准备或设计不合理、组织不得当等情形下的教学要显得有效。在开放式教学情境下, 放得漫无边际、脱离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教学与放而不乱、放紧有度的教学相比, 后者显然是有效的。而当我们把有效的开放式教学与有效的封闭式教学放到一起加以对比, 显然开放式教学在组织得当、设计恰当、课堂把握稳当的情况下, 它所实现的效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远远高于有效的封闭式教学的效果。因此, 在“有效”的“开放”式教学面前, “有效”的“封闭”式教学便是低效的教学, 其有效性便不复存在。因此, 开放性是有效教学的应有之义, 是当代有效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效教学开放性的实施策略

开放式教学作为与封闭式教学相对立的教学方法, 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 改进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的不足, 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强调学生的积极探索、主动创造、实践操作, 致力于学生智力、道德、情感、个性的全面发展。有效教学开放性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开放性, 教学目标的多维度、多层次性, 教学过程的师生共创性,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教师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实施开放性的有效教学。

1.挖掘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开放的有效教学的教学内容不仅仅表现出其内容实质的确定性上, 更表现在其内容形式的开放性上。在当前的社会情境中, 教学内容已不再局限于教材的显性知识, 还包括课堂教学中师生从教材中挖掘出来的隐性知识;不再局限于教材的文本内容, 而且要包括学生学习教材时获得的体验性内容;教学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等相对稳定的文字性资料, 即“课程文本”, 也包括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 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程文本的仪器、模型、音像材料、课件、图书报刊、人文景观、文史掌故、古今名人、博物馆、风俗习惯、自然风光等精神的、物质的素材、资料、工具、手段, 即“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一改“教教材”的观念, 学会“用教材教”, 要用好教材, 用活教材, 同时又不能局限于教材, 要善于开发当地的各种资源, 将书本的世界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效地沟通和联系起来, 让现实世界为书本知识的运用提供诱人的境界和无限风光。

2.制定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预设的, 但不代表目标就是僵化的教条。僵化的教学目标不能根据教学实际作出灵活的调整和变化, 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开放的有效教学表现在其目标的多维度性和多层次性。其目标的多维性表现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放的有效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 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 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 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 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目标的多层次性表现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分层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 这是不争的事实。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 教师要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促进学生知识、智能和情感价值观的发展。这样既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全面发展, 又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自身的最有效的发展。

3.倡导师生共创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交往过程, 这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赞同。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既定的, 而是生成的;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不是模式化的, 而是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的复杂生成性体现了真正有效的课堂应是师生共创的场所, 是师生双方主体间沟通、对话、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创造性的情境中师生、生生之间既实现了自我塑造、自我发展, 又促进了他者的实践与成长。

开放的有效教学正是基于上述观点之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实践自己主体角色的同时, 给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提供充足的发挥余地;在行使自己主体权利的时候又要不妨碍学生主体权利的行使。因此, 开放的有效教学主张教师只能在自己的主体权利范围内实施课堂教学, 充分运用教学智慧使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融洽相处、相得益彰。

4.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开放的有效教学是对封闭的有效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它除了重视知识以外, 更加重视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方法目标和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此开放的有效教学主张采取多元评价的指标系统。有学者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提出多元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考虑六个方面: (1) 学生实现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2) 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目标设立和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活动过程中去; (3) 师生、生生之间有效地合作与沟通; (4) 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 学生反思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6) 使学生的学习获得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并根据这六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系统细目表 (包括教学目标、自主参与、有效互动、经验建构、情感体验、反思能力和条件保障七项) 。

上一篇:燃料电池汽车下一篇:网络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