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解读

2024-07-15

情感解读(精选十篇)

情感解读 篇1

情感在人类社会和精神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渗透在人类生活的不同角落, 其实质就是“个体对刺激情境的一种主观体验” (罗晓燕, 2010) 。人类的认知同情感是相互作用的, 情感不能脱离认知而存在, 认知也同样受到情感的影响, 抽象的情感往往可以通过建立在人类认知基础上的隐喻来理解和表达。所以, 为了描述情感, 人类将其隐喻化, 这就是所谓的情感隐喻。情感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 一种思维方式, 更是一种情感体验。本文从情感隐喻的运作机制入手, 通过互动理论、映射理论、合成理论探究诗歌中的情感隐喻, 并通过实例赏析诗歌中的情感体验。

2 隐喻与情感隐喻

隐喻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追溯到Aristotle, 他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 两者属于一种比较关系”, 换言之, 他的诠释确立了对修辞学隐喻研究的基本线索 (蓝纯, 2005) 。其后, Richards和Black (1962) 提出了互动理论, 成功地划清了隐喻的研究与修辞学这两者的界线。而隐喻研究真正进入一个风行的时代是Lakoff和Johnson (1980) 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著作的发表, 宣告了隐喻从此真正被纳入认知语言学的领域, 同时概念隐喻理论, 一种全新的用来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出现了。概念隐喻理论将相对抽象的概念加以具体化、实体化。1985年, 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一书中提出概念合成理论, 解释了隐喻的工作机制, 弥补了概念隐喻理论的不足。这种理论将源域 (source domain) 和目标域 (target domain) 都看成是合成空间 (blened space) 的输入, 而且还提出类属空间 (generic space) 的概念, 进而源领域、目标领域、类属空间、合成空间四者进行互动。

情感作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生活中占据无法取代的位置。认知可以影响情感, 情感同时也可影响认知, 换言之, 人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影响的, 对人类情感的研究也就构成了探索人的认知心理部分。为了生动地描述人类的情感, 人们将它隐喻化, 简言之, 具体化、范畴化。所以应该从隐喻的视角来找到情感隐喻化过程的相互关系和特点。情感隐喻的研究始于Lakoff和Johnson (1980) , 他首先提出情感隐喻与空间、方位有关, 例如, “喜悦是上” (Happy is up) , “悲伤是下” (Sad is down) 。其后Kovecses (1990) 等众多学者对语言的情感概念作了大量的研究。

3 情感隐喻的工作机制

Richards和Black提出的互动理论, 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以及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 这三个理论相互并不矛盾, 同属认知互动观, 三者互为补充, 各有各自的侧重点。其实隐喻的工作机制是由语义冲突, 到映射, 再到概念合成的互动运作过程。同样, 这一认知互动运作的工作机制适用于对情感隐喻的运作机制的研究。基于语义冲突, 人类被好奇心所驱使进行互动, 随后寻找所谓不同事物之间的一致之处, 这其中就是映射在进行。映射是有方向性的。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被转移到另一个领域, 这种转移通常由简单到复杂, 或是由具体到抽象。映射的结果是引起两个以上的心理空间概念的整合, 最终形成新的隐喻意义。

3.1 情感隐喻的语义冲突

情感隐喻工作机制的首要前提是语义冲突。语义冲突“如同张开的弓, 引起巨大的张力, 激起互动” (岳好平, 2010) 。换句话说就是由于喻体意义与本体意义的冲突, 为了消除这种冲突, 人们通过认知开始寻找这两个矛盾体的相似性。例如:

例1:“Shall I compare thr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William Shakespeare:Sonnet 18)

在例1中, “Thee”和“summer’s day”互相没有联系, 分别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将这两个属于不同类别的事物等同起来, 就构成了语义上的冲突。

3.2 情感隐喻的映射

隐喻的主要内容是映射, 其过程是将始源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中。在这一过程中, 始源域和目标域相互映射, 获得相关的内涵。例如:

例2:“Love me little, love me long, is the burden of my song.Love that is too hot or strong Burneth soon to waste.” (Norton:Love me little, love me long) .

西方人情感外露, 例2这首诗中用火来隐喻爱情。目标域“爱情/love”衍变成源域“熊熊烈火/burning flame”。对于“火是爱情”, 认知对应可以理解成两点, 第一, 熊熊烈火能使人烧伤, 使人痛苦, 同样, 爱情也容易使人受伤, 陷入痛苦之中。第二, 熊熊烈火有开始 (点燃) 、过程 (燃烧) 和结果 (熄灭) , 这和爱情的发展有着相同之处, 爱情有其发生、发展和结束等阶段。

3.3 情感隐喻的概念合成

情感隐喻工作机制的第三环节是概念合成, 以三种方式进行:转换 (transforming) 、类比 (analogy) 、突显 (prominence) 。

例3:“The fountains mingle with the river/and the rivers with the ocean, /the winds of heaven mix for ever/with a sweet emotion.” (P.B.Shelley:Love’s philosophy)

转换通常以通感形式出现。例3中, 爱意作为始源域, 味觉作为目标域, 两者看上去并无联系, 但通过人们的认知, 爱情美好如同喝了蜜似的甜, 转换成了味觉, 形成了新的隐喻意义, 爱是甜如蜜的东西。

例4:“And then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W.Wordsworth:The Daffodils)

类比方式是将抽象的事物类比成实体事物。例4中, “pleasure”和“heart”属于输入空间1, “fluid”和“container”属于输入空间2, 通过类比, 提取出新的概念进入类属空间:能装另一物的容器, 整合得出新的隐喻意义:my heart with pleasurefills。

例5:“We are the hollow men, we are the stuffed men, leaning together, headpiece filled with straw.Alas!” (Thomas Stearns Eliot:The hollow man)

突显形式是指人们“眼”“眉”“心”等身体行为在人体的突显。隐喻的意义与理解者过去的经历以及文化背景相关。 (束定芳, 2000) 如下图1所示, 例5中所提到的“body/人体”属于输入空间1, “脑壳中装满了稻草/headpiecefilled with straw”作为人体中最突显的表情, 属于输入空间2, 通过突显形式, 形成类属空间。通过文化经验的作用, 合成空间同样从输入空间1和2中获取, 四个空间互相扩充完善, 构建了新的隐喻意义。

4 诗歌中的情感体验

情感作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生活中占据无法取代的位置。众所周知, 人类的基本情感可以分为“喜悦、悲伤、愤怒、恐惧、厌恶、惊讶”6种 (罗晓燕, 2010) 。本文只以喜悦为例。喜悦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体验之一, 在诗歌中存在大量的隐喻表达。普通心理学家认为, 喜悦是“个体达到所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 (岳好平, 2010) 。

例6:“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ring” (Thomas Nashe:Spring)

春在诗句里苏醒了。与其他季节相比, 春天不仅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 而且一个诗意的名词, 它带给人们无限的欢乐与希望, 带给人们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春天景色宜人, 处处皆入诗境, 品读Thomas Nashe的这首诗歌, 把“spring”隐喻成“pleasant king”是为了突显春天的自然活力, 给予人们美妙的启示, 最美的心情。例6这首诗歌的创作可以被看成“伪装”成情感隐喻的形式, “pleasant king”的字面意义与“spring”毫无联系, 但这两者却激起诗人在这两者之间展开想象, 发现其相似性, 最终形成全新的情感隐喻意义, 使诗歌更加美丽和有吸引力。

例7:“My heart is like a singing bird…/My heart is like an apple tree.../My heart is like a rainbow shell…/Work it in gold and silver grapes, in leaves and silverfleur-de-lys;/Because the birthday of my life is come, my love is come to me.” (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A Birthday)

例7这首诗, 前半部分, 诗人使用了三个排比句和明喻, 表达了她爱的喜悦;后半部分中, “Because the birthday of my life is come”与“my love is come to me”相互呼应, 突出诗歌的主题, 因为爱的到来, 她欢快无比, 让全诗弥漫着欢快的味道, 这份爱将是她生日里收到最珍贵的礼物。为了表达诗人对生日的欢喜, 她巧妙地使用隐喻来表明她的生日, 这样很容易使她的诗歌充满感情, 使读者容易理解它的主旨, 产生共鸣。事实上, 这里提到的“birthday”只不过是她对爱的感谢, 让她重生。

例8:“Spring Snow”is written by Han Yu with the sentence that“On vernal day noflowers were in bloom, alas!/In second moon I’m glad to see the budding grass./But white snow dislike the late coming vernal breeze, it plays the partingflowersflying through the trees.” (Han Yu:Spring Snow)

例8中, 诗人韩愈不从人的角度, 而是从雪的角度入手, 期盼春意, 但又怨春色来迟, 本来是人的情感, 但诗人用通感 (或是称为移就) 的手法将人的情感赋予了无情之物, 这样自然地把物与人合, 使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全面地渲染于诗歌之中, 借说白雪嫌春色晚, 白雪似乎自己颇解人情, 穿过庭中的树, 化作飞花来装扮春色。此诗参与了隐喻元素后, 感官效应显得十分明显。

5 结语

本文从隐喻的视角来考量, 应用相关理论探寻情感隐喻化过程的相互关系和特点, 并通过诗歌实例赏析了诗歌中的情感体验。情感隐喻的工作机制“语义冲突—映射—概念合成”强有力地诠释了诗歌中情感隐喻的表达, 正是通过隐喻, 诗人可以内化他们内心的感受, 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实体化。当诗人难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 他们在诗歌创作中运用情感隐喻来表达, 使得诗歌更加灵动, 避免了单调与乏味, 以图景的模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另一方面, 对诗歌中的情感隐喻的解读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 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Kovecses, Z.Emotion Concepts[M].New York:Spinge-Verlag, 1990.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罗晓燕.英汉“嫉妒”情感隐喻的体验哲学和文化阐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10) .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岳好平.英汉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

情感化设计解读 篇2

摘要: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有多少种生活,就有多少种设计。设计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该文通过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的论述,希望引导并传播一种轻松、自由、无拘无柬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情感;设计;情感化设计

情感是“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刺激物对人们发生了具有一定意义的信号作用而引起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体验”,包括喜怒哀乐恐悲等心理状态。艺术中的情感的概念,不是一般的科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某种诉诸感觉的概念。“艺术家意在表达的一切概念都应该是某种诉诸感觉的概念,或者说,都是诉诸感觉的生命形式。这种概念没有必要是真实发生的情感概念,艺术的意义又是一种想象出来的情感和情绪,或是一种想象出来的主观现实(存在)。”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情感也越来越淡漠。人类文化学者认为,人类存在着一种不可根除的情感,即对于寂寥空间的恐惧和对于空白的一种由压抑而转化生成的填补冲动。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社会中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渴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设计软性的一面来平衡技术硬性的一面。”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设计不是屏除激情或情感,而是要创造一种中性的,能容纳和激起使用者的情感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一种境界,一种崇高的境界界。

如果说新设计哲学的兴起给设计的情感化引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础,那么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设计的情感化铺设了强有力的时代物质基础,物质上的富足使人们更加注重自我的情感需求。“当标准化设计思想被终结之后,所有的生活形态或商品的存在意义,就已经转变为取悦社会大众心态为主的行为了。”在现代化大量生产的体制背景下,虽然造就了大众社会的形成并且使普通百姓成为社会舞台的主角,但是社会大众所能得到的却仍然只是基本的物质的充实而已。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免不了要进~步追求原来只有王公贵族们才能够享受到的精神生活。过去产业界所奉行的标准化与规格化的思想,能够为我们带来的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最基本的条件,或者也可以看成是帮助社会大众追求理想生活品质的一个过渡性阶段。但是,追求精神生活不仅是人的本性所在,而且也是每个人所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我们现在的新世纪具有新感觉,充满灵气和情感,宽容、开放和多变性成为当今时代的定律。我们已从信息时代进入感受的时代,消费者期盼被产品的体验所感动,激情和情感将带给普通设计一些特殊的东西,过去的千年已经扩张了人类的物质产品,当人们经过了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的时期后,满足情感、扩展心灵必然会成为新世纪生活环境构筑的基本方向。作为设计师,我们必须充分重视人的情感需求、自我意识,调动人们生活的激情,为人们带去更多可以获愉悦和感动的产品,与消费者产生心理层面的互动,提高产品的亲和力。另外,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五层意动论即:第一级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第二级安全需求(Safetyneed);第三级:归属与爱的需求(Belongingnessandloveneed);第四级尊重需求(Esteemneed):第五级:自我实现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need o他反映情感化设计的不同层次的情感水平。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提示了设计的实人类对产品的需要由简单实用功能性的需要上升至蕴含着各种精神文化等情感因素的需要,这种结构性与生命的结构有相似之处,包括从低级生物的生命结构到人类情感和人类本性这样一些高级复杂的生命结构(情感与人性正是那些最高级的艺术所传达的意义),这正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逐级上升的反映。“一种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它就不再成为需求。”当功能性成为普遍底线的时候,已不再是需要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所说的“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居必常安,而后求乐”,也阐述了人类需要满足的这种先后层次关系。这对于产品情感性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学角度的理论支持,因此设计师应高度重视和关心人的需求层次的发展。

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正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设计过分强调产品的机能导向、忽视人的情感需求而提出的。它旨在扭转功能主义下技术性凌驾人情感之上的局面,使得以物为中心的设计模式重新回归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主线上。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即是一种着眼于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私1毒要的设计理念,最终创造出令人快乐和感动的产品,使人获得内心-,悦的审美体验,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感动。

谈到情感化设计对人的生活的改变,我们就很容易想到设计大师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 o他曾经说过:“我并不关心(我的设计)看上去是什么,我只关心它们在人们心中引起的情感。”斯塔克的设计往往能于使用者产生情感交流,他的设计也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产品都是为了有用而设计的看法,让人们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他最著名的设计就是蜘蛛形状的柠檬榨汁机了,它基本上不能被成为榨汁机,而是一个造型感极强的雕塑作品,1993年推出,~度成为时尚的象征,被摆放在风尚人群的居室中。

现在,居多事实表明,在审美上令人感觉快乐的物品能使人更好的工作。使人感觉良好的产品和系统会较容易使用,并引起更和谐的结果。在与人的情绪和情感有着良好沟通的物品,容易让人有更长久的情感依赖。设计生产那种没有情感可言的、冷血型的产品,就不会给人们的交流带来愉快,也不可能拉进人们之间遥远的感情距离。而如果产品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具有较强的情感化因素,就会让人们在交流时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喜欢它,产品与人之间的距离将因为情感而越靠越近。

frog公司产品在与人的情感联结方面,摆脱了沉闷和枯燥的样式,在调动用户和美观艺术的情感方面,作出很大的尝试。让人们对IT设计产品有了全新的体验frogdesign的sap设计的用户界面,一贯以冷冰冰、机械、无人性化感觉,现在保证软件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挖掘美感,将柔和活跃的色彩引入设计,给用户舒适美观欢跃的感觉,通过在视觉感知上的美化,在情感层次给用户一种心灵的慰藉,将有助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把基本的可用性(usability)和高层的情感、美观、心理协调结合。

设计师要使人的地位不断地攀升,并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人类自身,要追求一种技术与情感的平衡。也就是说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不仅要满足人的功能需求还要考虑用户的感受,更多的是为使用者提供情感上、心理上等多方面的享受,迎合人类情感的多样性。融入情感的设计能够促使人和产品和谐共处,使人们能轻松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方便和舒适。把一个新的复杂的产品设计得象人类久违的伙伴一样平易、亲切,是设计师追求的新目标。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人与产品之间的情感纽带,无情感的设计将会破坏人、物和环境的和谐。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符合情感化设计的产品呢7 ld.A.Norman把设计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本能层(visceral)、行为层(behavior)、反思层(reflective o所谓本能层,就是能给人带来感官刺激的活色声香。而行为层是指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技能,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最高的层次就是反思层,这个层次实际上是由于前两个层次的作用,而在用户心午产生的更深的情感、意识、理解、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种种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影响。

所以,满足情感需求的产品首先应该是与人们的审美趣味相符的。任何一个注重情感需求的设计师都不希望自己的设计作品是注重情感的但却是难看的。中西美学的发展轨迹本身暗示了这样一条路,如我们看到的,西方从“自然”(客观对象)经“神”(客观精神)走向了“人”(审美主体),中国从“人伦”(社会关系)经“形式”(艺术作品)走向心灵(审美体验),其共同趋势都是从客观转向主体,从外在规定转向内在根据。~切以客观物态化形式出现的“美”都只不过是现象,都只有在审美主体得到哲学的阐明之后,才能加以合理的解释。美的问题归结为审美心理的问题,审美心理的问题归结为人的本质问题。那么,人在“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或“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时候,他在对象上面所确证的并非红色和黄色,弧线和直线等等这些天生感官即可感知的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根据他的想象力而对象化了的主体中的社会性本质力量,即通过五官感受的媒介而相互传达着的人类普遍性的情感,可以说,情感的对象化过程就是“按美的规律塑造”的过程,“对象化的情感”就是“美”。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作为“对象化的情感”,是“按美的规律塑造”的过程,符合情感需求和符合审美是相一致的。

另外,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组成部分,在人性化设计的诸多定义中就有“最大限度的迁就人们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情感,.使人感到舒适”,“适应人的身体和情感并让人能在产品背后得到更多关怀的用品的设计”,这些含义中都包含了对情感的关注。情感化作为人性化设计的一个方面,与人性化设计共同致力于产品设计对人本身的关爱和呵护上,在产品设计中全面灌注“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提高产品的亲和力。只不过情感化设计在细致层面上更注重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给人们带来更多轻松快乐、幽默新奇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其外表美观迷人,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使用起来也就比较愉快。产品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会令人快乐,加倍喜欢。这是产品设计的人性化要与情感总要联系起来的原因。再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建立在个性时代的基础上的。对情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个性是人精神世界的突出表现。随着物质均质化的结束,个性消费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设计师要充分认清不同年龄、性别、社会经历的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将情感化设计的着眼点放在情感需求的差异化层面。时尚是产生在社会大众共同体的情感需求层面上的,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因而建立在时尚基础上的设计本身就是对大众情感需求的体现。

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也是对产品设计过程中明确的指向性和丰富的表现性。好的设计产品,从工程学的角度,应该具备良好的功能;从心理学角度,应该容易操作使用,不会让人搞不懂,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使人感到愉悦。有时,人们常常买些一些吸引人的产品,那怕他们并不好使用。只为喜欢它,它能让人高兴。设计师愈来愈认识到,产品不止是实现功能的总和,真正的好的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情感化设计在更深层面上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和体贴,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诠释着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把对人情感需求的充分关注融入设计之中,满足实用性以外的需要,设计出令人快乐的产品,为人们带去更多可以获得愉悦和感动的产品,激发生活的热情,让生活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赵江洪.设计心理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柳冠中.工业设计学概论,黑龙江: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7. 【3】杨岚.人类情感论,天津:百苑文艺出版社,2002.

【4】4 Donald.A.Norman,情感化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班级:08-1班

学号:10号

日期:2011年11月5日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以情感人,在解读文本中升华情感 篇3

一、捕捉文本细节,寻找情感入口

词语是语言最小的意义单位,有些字或词语初读时并不觉得怎样,而一仔细品味,便顿时觉得韵味无穷。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蕴含作者或主人公情感的关键性词语,引导学生以此为情感的入口,细细解读和品味文本。如本课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小女孩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一个‘舍不得’,将一个懂事、爱花的小女孩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学中,我这样启发学生:这么美的月季花,你舍得摘吗?那文中的小姑娘舍得吗?所以她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然后提问学生:“从‘舍不得’这个词中,你觉得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爱花的小女孩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于是,她只摘了一片花瓣,那她又是怎样摘花瓣的呢?从这些动作中你又感受到什么?”这样,以“舍不得”为学生情感的入口,也就寻找到学生情感的激发点,引导学生在品味“俯在”、“小心地”、“摘了一片”、“双手捧着”等词语的过程中感受到小女孩对花的热爱和珍惜。

二、巧设情感冲突,掀起情感波澜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文本的情感变化往往是文章发展的内在脉络,尤其是以描写感情为题材的课文,则更为明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中的情感变化巧设情感冲突,让学生置身其境,也陷入这样矛盾和纠结的状态,进而掀起情感波澜,解读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置情感冲突的:既然小女孩如此地爱花,把花儿当做珍宝一样,那她为什么还要去摘花瓣呢?如果你是小女孩,你能体会到她摘花时的矛盾和纠结的心理吗?在“摘花”和“不摘”之间,她最终选择了摘一片花瓣,你感受到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巧设情感冲突,在冲突中让学生体会到小女孩当时内心的纠结,矛盾的心理,进而引导学生品味到小女孩由“爱花”到“爱母亲”,感情上实现了更高层次的飞跃。而最终选择只摘一片花瓣,既可以实现送花给妈妈的心愿,又不会影响花的美观,更说明她是个懂事的孩子。

三、展开想象移情,泛起情感涟漪

在文学作品中,文本并不会对所叙述的事件描写得面面俱到,而会有一些“留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自由地展开想象,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细细地品味和感悟。这一想象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被文本中的情感所感染、浸润,进而由“他人之情”迁移为“自己之情”,泛起情感上的涟漪,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女孩对妈妈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第二天我买了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母亲的阳台上。请同学想象一下,当我把花放在母亲阳台上的时候,“我”会对母亲说些什么?母亲又会对“我”说些什么?这样的情境创设,给学生自由想象创造了空间,也给予学生深入思考与言语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从“被文本的情感所感染”到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真情言说,在更深层面上体验和理解小女孩对母亲的爱。

四、依托文本题眼,升华情感体验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作者对文章的标题的拟定非常地讲究,因此标题中也常常蕴含着作者一定的寓意。引导学生依托文本的题眼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可以避免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一直停留在文本的表层,而直抵文本的深处,进而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对文本思想内涵更为深刻的理解。如在本课教学即将结束时,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本文以《花瓣飘香》为题,这花瓣飘着的香仅仅是指花香吗?这里的花香还有着怎样的寓意?作者也被小女孩打动了,送给自己的母亲一盆雨季花,作者送给母亲的仅仅是一盆花吗?这里的花还代表着什么?这样,学生从花的“表面的美感”的认识上升为一种“内心真爱的表达”,加深了对“飘香”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引导学生感悟到小女孩对母亲的深情像花瓣散发出的芳香,悄悄飘进作者的心,也飘进了每一个读者的心里。

总之,文本解读的过程精彩纷呈,在以情感为题材的课文解读中,只有把握住文章的情感脉络,深入地挖掘和解读文本的思想内涵,才能深入感悟文本的真情,构建充满生命活力和激情的魅力课堂,不断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解读阿毛诗歌的情感世界 篇4

阿毛是一位对诗有着热烈而执着之爱的诗人, 这种热烈和执着来源于她的人生, 她一直认为, “被诗歌簇拥的人生, 才是充实的人生。”她将诗歌作为她的眼睛, 时时用诗的眼睛去感受和观察周围的世界, 去追寻来自现实和理想的光芒。她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绝对的诗人”:用“骨头坚硬的诗”喂养自己, 用“被心抚摸过的文字”搭救自己, 这样绝对的诗人不会被生活的磨难吓倒, 却会为爱而惆怅难眠;“不为衣食犯愁, 但会因不写诗而心慌”。诗人敏感的天性注定了阿毛终将超越生活的惯性边线, 进入一个以诗性体验为根本逻辑的话语空间, 她总是用自己超强的感悟能力去体验、去感知, 但女性诗人主体情感的含蓄化特质又使得诗人在进行情感的自我抒写时具有一种内敛的总体倾向, 这样, 发自诗人心底的强烈情感便在外化为诗的过程中增添了一份忧郁与彷徨, 源自心底的呐喊强音也就成为一声轻轻的咏叹, 而那些落在纸面的文字, 低调而华丽, 闪耀着黑钻般的光泽。

一.石头的疼痛———感觉体验的自我消解与重构

诗人总是擅长将自我感知和体验外化为如歌的文字, 用诗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绪体验。阿毛最专注的是对疼痛感的表达。正如她在诗集《变奏》的《跋》中所说, 她要“敏锐的感受、观察, 去生发语言, 由语言出发, 然后由语言去安慰生活中、身体中、心灵中、生命中……各种各样的痛。”但阿毛体验的疼痛却要远远强于一般意义上身体的疼痛感, 那是一种灵魂的痛楚, 就像被踩的蚂蚁会尖叫, 又像走过的石头也会疼。阿毛坚强与敏感特质让她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石头的疼痛, “我的头发在疼, 嘴唇在疼, 牙齿在疼, 眼泪在疼”, 最后总结出“任何一个事物的疼, 都是我们的某一部分在疼”的结论, 这种对疼痛感的独特描述源于诗人自我感觉体验的消解和重构。

与一般的自我书写式的女诗人不同, 在阿毛的诗歌中, 直接描写自我身体体验的地方相对较少, 更多的是将这种自我身体体验转嫁于物, 如《玻璃器皿》中, 诗人就借玻璃器皿来表现女性主体“干净”、“脆弱”、“圣洁”、“悲悯”等种种特征, 这些特征或性质其实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但我们发现, 在阿毛运用的众多转嫁物中, “石头”的出现频率尤其高, 诗人尤其喜欢在自己的诗中写到石头, “我不能不写到石头———它的坚韧与厚度, 写到现在的自己———即便在爱中, 也只会静默。” (《不能不写到》) “像长在深山里的石头, 永远不说话, 不改变形状和硬度。” (《愿望》) 石头的静默与坚忍其实与诗人自身有着相似之处。在《午夜的诗人》中, 她就明确解释了她偏爱石头的原因:“石头永远是沉默的, 就像诗人在现实里, 是孤独的, 正如午夜的石头可以开口, 午夜的诗人能够嚎叫一样。”一般来说, 很少有女诗人愿意在自己的诗中出现冰冷的石头意象, 作为一位内心情感极其细腻的诗人, 阿毛却反复在诗中设置石头意象, 这似乎与她多情敏感的气质形成了矛盾, 但如果我们对阿毛诗中的石头意象进行深入分析, 就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深意。

石头永远是孤独的, 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她像石头一样, 用坚强的心默默享受孤独, 承受忧伤, 阿毛用诗排解孤独, 诉说忧伤, 因此在她的诗中, 石头成了她的宠儿。正如阿毛在《如果你一直喊》中说的那样:“石头仍然不说话, 它沉默的品质, 我在诗歌中保留到现在。”沉默而坚韧的品质, 正是诗人所向往的一种处事不惊, 以不变应万变的生活态度, 诗人以石头自况, 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人格和意志品格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自我感觉体验的消解。

虽然石头意象象征着冰冷和麻木, 但这并不代表阿毛以消解自我感觉体验为最终目的, 我们发现, 阿毛在诗中每每提及石头, 总是要与疼痛相连, 这便形成了一种对感觉体验的重新建构。实际上, 阿毛用石头的意象来消解自我感觉体验, 正是源于诗人自身超出常人的敏感, 她说:“我这么敏感, 是因为世上万物都会疼, 你不在, 不在疼的中心吗?” (《石头也会疼》) 体验石头的疼痛, 正表现了阿毛极致的敏感。此外, 沉默成为阿毛建构的另一个中心。在《石头的女人》组诗中, 阿毛就将包括自己在内的这些“黑夜里出生的女人”比作石头, 她“相信石头的冷漠, 我在边缘, 相信绝对”, 石头的女人经常沉默, “无边无际的沉默吞噬我, 不由言说。”在她们眼中, “星星只不过是些闪光的石头, 美丽的一切在于遥远与沉默。”她们于是像石头般沉默, 然而石头的女人真的一直沉默着吗?绝不, 《晨》和《午》中的“我们沉默”, 而在《夜》里, 她们“刺破天空, 踩穿大地”, “沉默然后爆炸”。实际上, 沉默是石头的女人最有力的武器, 她们“悄无一语, 用沉默的光辉打动你”, “用沉默的光辉击败你”, “用沉默的火焰燃尽你”。 (《两性之战》) 由此看来, 表现极端的敏感与反抗的沉默才是诗人石头意象的真正用意所在, 而这一意象的塑造则是通过自我感觉体验的消解和重新建构完成的。

二.时光俪歌:关于爱的赞颂与反思

外表冷漠, 内心火热, 阿毛的诗是充满温情的, 因为她心中有爱, 心中有爱, 才能笔下有诗, “无论你是谁, 你在哪里?你只需要一个词, 和它全部的能量, 那就是———爱。” (《词》) 阿毛的诗中涉及最多的便是爱, 这里既有缠绵悱恻的男女之爱, 又有对世界和人类的自然之爱, 还有对诗和生命的终极之爱。

阿毛诗中的爱含义广泛, 如果加以分类, 则可以分为对爱的赞颂和对爱的深切反思。首先, 阿毛的诗中最常表现的是对爱的歌颂和赞美, 可以说是一种对“爱”的爱。这种爱又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对美好爱情的歌咏。爱情本身在诗人看来永远是值得歌咏的, 爱使诗充满色彩, 爱使诗人对生活充满希望。阿毛的关于爱情题材的诗很多, 此处不加赘述。二是对诗的热爱。阿毛是一个“半生光阴都在纸上的人”, 她坦言:“毫无疑问, 我爱诗, 我只爱诗, ”阿毛正是在诗歌创作中获得了幸福的生命体验, “我整天写诗, 做诗人, 我整天爱呀, 做恋人, ……”她是将整个生命系于诗的, “我不能不写啊!为了每一次在诗的开头出生, 每一次在诗的结尾死去。”阿毛渴望被诗歌庇护, 更希望自己的诗歌可以庇护别人, 她认为, “如果一个人爱诗, 那她就会从更深的层面上了解世界, 关注生命, 体验惊喜和愉悦, 苦难和疼痛。”阿毛正是用她的诗承载着她的爱与恨, 喜与悲, 伤与痛, 情与理, 一个爱诗如命的女子会在午夜感受笔尖的疼痛, 会在雨中记录生命的感动, 会在每一个人生的驿站停下来, 用诗记录来时的路……其三是对自然和人类的爱, 她爱诗, 因为她爱生活, 推而广之爱全人类, 她爱春的气息, 她爱夏的红颜, 她爱世间的每一颗露珠, 爱天空的每一颗星星, 她爱一切美好的艺术。阿毛是用灵魂爱着这世界的人, 正是因为有了爱, 她的诗才充溢着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才能够给同样心中有爱的人们以心灵的慰藉。

阿毛的诗不仅有对爱的赞美, 也有对那些错位的爱的深刻反思。阿毛在很多诗中都描述了一些无果之爱或是畸形的爱, 在《爱情教育诗》中, 她就描写了一个大学生为了所谓的“爱情”而溺水身亡的悲剧, 这样的爱情在阿毛看来是算不得真正的爱情的, 因为它脆弱, 不堪一击, 而且毫无意义, 这样的爱“已经是个卑俗的词”。另一种畸形的爱是外遇和出轨, 最有代表性的是她的颇具争议的叙事诗《当哥哥有了外遇》, 不难看出阿毛对这种错位的爱的否定和鄙薄, 在这类诗中, 另一首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懦夫 (妇) 的外遇症 (史) 掠影》, 这首诗以一个医生的眼光和一些比较专业的医学术语对外遇进行了戏拟, 阿毛称这类疾病为心理疾病, 并给出医嘱:“切忌玩火自焚;远离过敏源;加强免疫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 她越来越意识到在不负责任的爱情游戏中, 女性永远是软弱者的角色, 进而对爱情与女性自身进行了深切的反思, 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爱如果是奇遇, 住在婚姻里, 却只是附丽”, “她从来就不是花瓶, 也不是插图, 却成为, 一首永远读不淡的诗”, “她凋零着, 让灵魂最终跨出肉体, 还原成来处的一朵花, 或一只鸟, 栖息在时间里。” (《女人词典》)

在这样的感悟之后, 进入新世纪的诗人阿毛在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了情感的复归和理性的哲思。在诗集《变奏》中, 阿毛就明确表示:“我希望我的诗歌能感染人、给人信任, 能让人产生赞叹与感激之情。所以, 我在诗歌中的自传性的细节与自白, 在减少, 而渐渐成为一种类别, 甚或一个性别的传记, 而最终要成为生活、时代的传记。这是我的诗歌在走的路。”她首先反思了自己的爱:“我多么爱啊, 所以用尽了剩下的名词, 也用尽了这血肉之躯。”这是何等的悲壮和震撼人心!那些曾经记录着爱的文字经受了时间的洗礼, “是文字让时间说:青春逝去, 但仍能记忆, 爱死去, 但仍能呼吸。”然而反思不是不爱, 只是变化了爱的方式, 所以, 她这样在爱:“手指用键盘, 眼睛用雨水, 灵魂用她自己。”当她洞察了这一切, 当她在爱和爱的过程中领悟了爱的真谛, 她便用诗安慰自己的灵魂和心, 所以, 当别人为爱情幽会的时候, 她要为遗忘写诗。

三.展翅蝴蝶:在文字中飞翔

“看不看, 她终是要飞翔”, “她比我们看见的更高更美, 一如带翅的天使与神”。这是阿毛对女人的定义, 没有谁比她更渴望自由, 在她的诗中不止一次地写到飞翔。她羡慕鸟儿的生活, 她认为小鸟天生高贵, 它们整日说着“蜜语”, 还住着“空中楼阁”, 甚至连吵闹都那样地富于“美感”, 外出觅食都那样地“休闲”, 诗人渴望鸟儿一样的自由, 而现实的生活却如此沉重, 但尽管是“冒险的摹拟”, 诗人却还是愿意“偶尔飞上天”, 去感受那份叛逆与自由。可以说, 阿毛是在文字中飞翔的女人, 她在诗中寻求爱与美、追求绝对理想。

正如诗人维尼所说:飞鸟在地上行走, 也让人感到有翅翼在身。阿毛热爱飞翔的状态, 渴望做一只飞翔的蝴蝶, 她认为女诗人应该像蝴蝶一样美丽地飞翔, 她渴望过着鸟儿一样自由的生活。虽然她没有翅膀, 现实也终究无法实现她飞翔的梦想, 但阿毛却拥有另一双想象的翅膀, 使她的飞翔梦梦想成真———作为诗人, 诗意的语言使她飞翔。在《多么小的词》中, 她这样写到:

……绿叶变得枯黄/像眼泪一样掉下来/同样是飞翔/它的姿态要告诉你/即便轻盈也是沉重//可你对一片凋零的花瓣/说什么呢?/飞翔也是一个重要的词/噢, 飞翔, 飞翔/我们总是心存期望

飞翔的姿态不仅仅存在于她的文字中, 还存在于她的思想和灵魂里。在诗中, 她是一只展翅的蝴蝶, 飞翔于自由的蓝天里, 她无时无刻不想象自己长出一对宽大的翅膀, 在风中自由而多情地飞舞。想象为她插上一双翅膀, 任由她如此地奢侈。而飞翔与想象并不同质, 想象是比飞翔更自由, 更美好的生命旅程。“二者绝妙的统一, 便是在想象中飞翔, 这样, 想象是开始, 是导线, 是航标, 是风向, 更是贯穿飞翔的一条线。”于是, 阿毛开始了在想象中飞翔的旅程, 在想象中飞翔, 对她来说是思想与灵魂的和谐统一, 是生命之歌与文字之美的完美融合, 更是灵与肉的交错纠结……黑夜, 镜子, 梦境、天空都为她的想象展开了话语空间, 进而创造出一个个情感的漩涡, 阿毛在她自己构建的一个个情感漩涡中醉生梦死, 快乐伤悲, 涅槃轮回……在她的诗世界里, 她已经是一只展翅的蝴蝶了, 在文字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着……

阿毛是快乐的, 因为她爱诗;阿毛的诗是幸运的, 因为它们有她的爱。她用青春的笔写下如歌的岁月, 她把炫彩的梦变成了绚烂的诗, 她用如水的文字把短暂变成了永恒。她要自己像太阳那样活着:灿烂而明媚;更要自己像鸟儿那样活着, 幸福而自由;而她自己, 一个有着水一样质感思维的女诗人, 要像阿毛那样活着:单纯而美好。她的诗寄寓着她太多太多的情感, 而这种情感由心底流入笔端, 只作重音轻叹, 而那些满溢的情感, 则幻化做纸间的一粒粒宝石, 永恒而璀璨。在诗的世界里, 她陶醉了自己, 在爱的感召下, 她演绎着阿毛式的传奇……

摘要:阿毛是新世纪以来诗坛成绩显著的诗人, 其创作具有内容丰富、艺术多样等特点。为了能够具体揭示阿毛诗歌创作上的艺术特质, 本文以“情感世界”为主题线索, 具体分析“感觉体验”、爱情表现、文字特征共3方面的内容, 这3方面内容正是深入其诗歌世界的重要方式。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落实情感目标解读 篇5

江苏省铜山县柳泉镇中心中学 王传果 邮编:221136 内容摘要:

一、背景分析:落实情感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走向成功的需要;是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二、情感教育目标的内容,将化学教学中基本的情感目标按由低到高 的层次列为5个方面。三.如何制定情感目标。四.情感目标的实施策略。经过一学期的试验实施阶段,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情感仍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落实、情感目标、实施、情感教育

一.背景分析

1.落实情感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录的一代新人。”据此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也“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2]

[1]并将课程目标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感到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容易理解、把握,也能注重过程与方法,而对于情感目标不甚了解,感到无从着手。本人开始实施新课程时,也是仅有知识与技能目标,逐渐增加过程与方法目标,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情感目标。情感目标的缺失,不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也不能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2.落实情感目标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走向成功的需要。

人不是机器,人的行为也不是机械运动,人是有血有肉的,有着复杂的意识、思维活动,而人的行为无不受情感支配,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往往决定了他今后的发展方向。周恩来少年少时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奋斗不息,终于成为一代伟人。

任教多年的教师,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当年在班上不显眼,甚至被忽略的学生走向社会结果大有出息,而那些当年在学校曾经辉煌一时的学生,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后来却杰如黄鹤无声无息,在此,智商就无法解释。为何聪明人不都是成功者的事实。心理学家提出了情感智商即情商的概念。智商更多用在于预测一个人的学业成就。情商则更多被认为是用于预测一个人能否取得职业成功或生活成功的更多有效的东西。心理学家认为高智商+高情商=成功的人生。因而,我们的教学要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指导过程与方法,也要进行情感教育。

3.落实情感目标是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认识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关系。认识是情感产生的理性基础,情感在认知活动中产生,沉积和发展。认识越深刻,情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越浅薄,认知不正确则产生错误的情感。同时情感又反作用于认知,积极的情感促进认知,消极的情感阻碍认知,情感越强烈,其动力或阻力的作用越强。

根据以上规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落实情感目标,教师还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能极大的促进认知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具体方法请看下文情感目标的实施及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二.情感教育目标的内容

情感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新课程培养目标均可视为情感教育的内容,本人将化学教学中基本的情感目标按由低到高 的层次列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志趣---志向

兴趣是一个人为求知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志趣是趋于稳定的兴趣,是行动或意志的趋向。志向是个人所确定的发展方向,是行动的意图或决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里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的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理想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经历“有趣----乐趣—志趣”的体验。只有这样

[3]才能让兴趣之草扎根于人生观和理想的沃土之中,并长成志趣的参天大树,并发展成为学生的志向,学习并从事研究化学。

2.资源与环境意识

曾几何时我们的参考教材均宣称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储量多多,引以为自豪、骄傲,又由于我国处于发展初期,造成了资源惊人的浪费。今天,要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由资源短缺所引起的瓶颈作用已经凸显出来。是的,我国是地大物博,但我国也是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较小。无论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均已呈现出较大的供不应求的矛盾。以水资源为例,我国的水资源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分布都很不均匀。南方地区降水多,广大北方地区降水普遍较少,特别是西北地区,有些地方的年降水量仅50毫米,从时间上南方降水多集中在4---8月,北方则集中在6—9月,并且出现了40多个缺水城市。以石油资源为例,目前我国的石油产量,除新疆油田能保持高产稳产外,其他油田的产量已大打折扣,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保证我国的能源供应,目前我们主要从伊朗、苏丹、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进口石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可能达到4亿吨左右,而2005—2020年我国的石油产量则维持在1.8—2.1亿吨的水平。有人预测,到2010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50%,2020年将达到60%。如此大量的进口,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甚至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当然,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其中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决策,需要每一位公民身体力行。为响应党的号召,我们应树立资源意识,并让孩子们从小树立 以节约资源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

环境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三大问题之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我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到地方性环保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环评法的通过实施,使环保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尽管我们的环保法律体系已比较完善,环保执法队伍也得以加强,环境污染事件仍时有发生。问题在于一些企业或部门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个人素质有待提高,见利忘义,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寻找各种借口,采取各种手段,躲避环保部门的检查,偷排污染物,最终酿成大的污染事件。当然,其个人也必然受到法律的惩罚。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将来要走入社会的各个岗位,从小树立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注环境,关心自然,意义深远而重大。在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将改变人们对化学的错误看法,也将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发展,促使更多的人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中有一项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我曾对学生说,我没有宗教信仰,如果说我有信仰的话,我信仰科学。科学的灵魂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至少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合作的协作精神,自由竟争的宽容精神,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等等。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是对人类自身的关爱。归结到一句话就是:人文精神就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4]《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而科学与人文精神是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完整的人。既崇尚科学,具有科学精神,又关注社会,关注他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

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就是在前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感召下,走上了科学之路。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科学家的动人故事,折射出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供给我们精神力量。氩的发现过程,得益于瑞利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精神。居里夫妇历经艰辛提取到镭以后,面对着潜在的百万财富,居里夫人说过著名的一句话,“镭不应成为任何人发财致富的工具,它属于整个世界。”将她们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无偿的贡献给全人类。居里夫人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高尚无私的人格,在困难危险面前毫无畏惧的勇敢精神,永远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当然,反面教材也有,黄禹锡因论文造假事件,违背了科学精神,由韩国民族英雄到受世人讨伐,声明狼籍。

强调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处处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与爱护我们的学生,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关爱。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下所孕育的学生,必定也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必有高尚的情操,这样的人会借助自己的能力给予社会更多的关爱,成为完整高尚的人。

4.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周恩来少年时 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报国情怀,我们的青少年应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能够以此为动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固然很好。即使不能成才,将来走入社会,也能‘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爱国主义素材比较多,俯拾皆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从中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到侯氏制碱法,到建国以来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到‘神六’上天,到“外交为民”东帝汶、黎巴嫩的撤侨行动等等,均值得国人引以自豪。但自豪而不能骄傲,我们不能枕着先人的荣誉睡大觉,也不能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应当看到,在许多方面,我们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一些国外公司掌握着核心技术,巨额利润都让他们赚去了,我们只有很少的一点加工费。尤其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虽有华裔科学家获奖,但至今仍无中国籍科学家获奖。能够看到落后,正视落后,才能奋起直追,才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5、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世界观,它制约着人的情感意志和对事物的态度,指导着学生的学习,也指导着科学家的研究。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晚年无法解释万有引力的存在,转而认为是上帝施加的,就再无重要发现。化学史中燃素说与生命力论也是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而没能站住脚。

化学科学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素材,许多化学原理、化学问题也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说明才能使学生正确和掌握。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蕴涵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其他如量变质变规律,内因外因关系、真 理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均可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理论已很成熟,前人之述备也,不再赘述。

三.情感目标的制定

制定情感目标是落实它的前提,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方向,才会采取措施、设计教学环节去落实该目标。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教师(也包括本人)的教案就没有情感目标,教学中也忽略了情感教育。怎样制定情感目标呢,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三点:

1.依据教学内容制定情感目标

化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只要认真钻研领会,总能找到相匹配的情感教育内容。如开启化学之门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变化多端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兴趣—乐趣—志趣的起点。在活动与探究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合作与交流意识;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资源与环境意识;物质的化学变化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化学计算教学要让学生体会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化学变化的意义,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爱国主义教育则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随时可以进行。

2.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定情感目标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完整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我们 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多钻研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基础和情感需要,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情感目标。了解学生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观察、聊天、谈心、问卷调查等,既拉近了师生间距离,又能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何乐而不为。

3.根据形势需要,因时制宜制定情感目标

一些国家及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已经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完全可用于情感教育。如重大体育赛事上中国队夺得金牌,“神六”上天等,不用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只需几句话,学生就能无比兴奋群情激昂,充满了民族自豪感。然后再引导学生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祖国更加繁荣富强,需要立足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成为祖国的脊梁,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其他如九.一八纪念日,勿忘国耻。维护我国钓鱼岛主权、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都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些重大污染事件,江苏的“阳光”工程、彩虹计划、发展生物质能源等,可发展学生的环境与资源意识。

四.情感目标的实施

1.创设情景,感染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起综合作用。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强烈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使在场的人产生相同的情感。此即情绪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与弥散规律。这一规律演说家或电视节目主持人利用的比较娴熟,如倪萍,很会煽情,片刻之间,能让人欢欣鼓舞,也能让人声泪俱下,或者是义愤填膺。在化学教学中,也要学会运 用这些规律,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例如在进行空气污染与水污染教学时,广泛搜集相应的文字图片资料,或播放视频资料,兰州的天空看不到蓝天,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会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形成保护大气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学到化石燃料时,介绍中国石油资源短缺的现状,中俄石油合作项目-铺设西伯利亚到大庆的输油管道,日本向俄方投资50亿美元抢走了输油主管道,我方仅铺设较小的支线管道,输油量大为减少。中国的春晓油气田及日方的无理要求,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在这一情景下,学生不仅能认识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更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2.爱生如子,师生融洽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5]试问,天下那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有几个父母为孩子真生气而不爱自己的孩子。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师若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生如子,热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并将自己的希望与期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学生亦会亲近老师,努力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催化剂,能有力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融合渗透,润物无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此借用杜甫《春雨》诗句,是说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像春雨一样,无声无息的滋润着学生心田。例如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当中,蕴含着丰富的辩 证唯物主义思想,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些内容,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是一致的,在学习认知目标时,自然而然的学习情感目标。再如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无须过多的说教,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在各方面处处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对学生关怀备至。在学习上耐心辅导,有问必答。有一次在三(4)班上课时,有位同学突然生病,捂着肚子疼得直叫,身体缩在一起,不能起来。情况紧急,我立即叫两位同学架着她上医务室,一边打学校电话一边叫一位同学告诉其班主任,自己也紧随学生下楼,见到其班主任后才又回到教室。几天后该生辉校上课,又询问其身体恢复情况,嘱其调养与加强锻炼等生活细节。教师真诚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并着力营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氛围,无需多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也必定具备与发展人文精神,形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积极情感。

4.着力渲染,不惜成本

这里的成本是指课堂教学时间,遇到一些不可多得的重要素材,为扩大宣传效果,着力渲染,可让学生讨论、举手发言,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必珍惜课堂教学时间。先进的思想,积极的情感指导与调节着个人的行为,比多做两题的作用更大。如常见的盐中,介绍侯氏制碱法与侯德榜的简要生平。本人在辅导课上则增加介绍其留学时的刻苦,回国后帮助吴蕴初先生建天津塘沽天原化工厂,日本侵占华北前后,迁址四川重建天原化工厂,其间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建国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化工部部长,参与设计了小化肥碳酸 氢铵的化工工艺。侯德榜先生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历史不会忘记他。其中,着力介绍侯德榜先生的伟大功绩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对侯先生怀有崇敬的心情,向往着科学家的伟大功绩和荣誉。其他如“神六”上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体育健儿在重大赛事上获得金牌,皆可极力渲染,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动力。当然,不能报喜不报忧,对一些重大污染事件,通过翔实的文字图片资料、数据,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之后,我会问他们,“如果将来你做了企业负责人,你会怎样做?”让学生发表看法,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认识到破坏环境也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经过一学期的试验实施阶段,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较大发展,发展了学习兴趣,增强了环境与资源意识,崇尚科学与科学精神,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在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其一,仍有12%的学生认为环境污染是化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造成的,可见这一错误观念根深蒂固,更有必要强化情感教育,删除这一错误认识,强化正确观念。其二,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存在较多的欠缺,显示出这一代青少年从小因娇生惯养而形成的共同特点,对他人或社会漠不关心,只顾自己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曾有媒体认为,抱大的一代只懂得享受,不懂得付出。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将是教育面临的又一重要任务,也是情感教育需要特别加强的领域。当然,人的情感形成是极其复杂的,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这就要求进行情感教育、落实情感目标也要长期实 施反复实施。要落实情感目标,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情感,适度的情绪,语言具有感染力,能够调控课堂的情绪情感活动。教师要做情感的主人,要善于以情感人,象节目主持人倪萍一样,能让人声泪俱下,也能让人喜笑颜开,能让人悲愤交加,也能让人欢欣鼓舞。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97页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页

[3]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73页 [4]总主编钟启泉、裴新宁主编《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8页

[5]王翔主编《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与能力培训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123页

(6)李学农、陈震主编《初中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04页

(7)《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第7页

(8)周志华、周琦峰主编《生活·社会·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版第028页、231页

(9)[英]艾·陶莉著,孙雪垠、孙雪芹译《居里夫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第105页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多元解读文本,培养学生向善情感 篇6

一、不拘一格的解读文本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自身喜欢的方法,依照自身意愿去阅读,不过多限制。学生可以自主选取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篇文章可让学生自行安排阅读。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文本感兴趣处多读,可写读后感,让其将自身的阅读感朗读出来,分享于其他同学。在多元化文本解读中,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后,学生们才可自觉阅读,积极思考,主动去解读文本,让他们在学习中真正体验到语文阅读的乐趣,这是最为基本的情感。在此种学习下,才能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培养其阅读思维,提升其阅读能力。

比如,苏教版四年级《天鹅的故事》文本中,有描写天鹅捕食鱼虾的场景,“发出阵阵欢呼声‘克噜—克噜—克噜”。此时,教师对学生说到“天鹅看到冰面下有鱼虾游动,为能吃到食物而感到高兴!为天鹅胜利欢呼”,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天鹅发出的叫声。但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群天鹅此时捕食到的鱼虾,定然会感谢之前的‘破冰勇士,即老天鹅。所以,此时朗读天鹅叫声应该是感激语气。”,然后其用感激语气读到“克噜—克噜—克噜”。此时,又有学生提出,老天鹅会教导小天鹅在面对困难、挑战时,不应该退缩,而应该勇往直前,敢于面对。如此其以老天鹅的语气读到“克噜—克噜—克噜”。此外,其还将涵盖在内的“教导”通过语言外化表现出来,如此俨然成为那只勇敢、经验丰富的老天鹅。在此节阅读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使他们阅读文章时更有成就感,并能更深入的理解文章主旨,感悟文章情感。

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师生地位应平等,鼓勵学生交流自身的学习体会,甚至可进行讨论,如此让学生能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在此种环境下阅读下,可得到多样化体验。而学生也希望能和其他人一起交流,让他人分享自身的阅读见解,一同体验阅读的乐趣。同时,要让学生能够将此种情感体验更好的表述出来,就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擅长或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比如:与同伴交流、与老师交流等。学生有了能良好交流的对象,在阅读中,对课文能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其热爱阅读,并从阅读中得到乐趣,领悟文章的情感主旨。

比如,在《珍珠鸟》教学中,该文最后一段内容中有点睛之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对此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此句的内涵。教师可先让在家中有养鸟或养过鸟的学生浅谈下养鸟中的趣事,然后让家中有养其他宠物的学生,谈谈宠物与自己及家人间的事。然后,教师进行总结,人和动物是可友好共处,彼此信任的。延伸到人和人间更是如此,再让学生谈谈相关的事情。有学生详细讲了和同学的相处、和玩伴间相处、和父母相处等方面的事情。然后,再从‘不信任视角去探讨这一思想内涵,有学生就说到在《生命桥》一文中的羚羊因不信任猎人,导致老羚羊为小羚羊的生存,英勇跳崖。可以看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其自不同视角去解读此句话的思想和内涵。

三、指导学生多样化写作

文学作品的思想和内涵并非由单纯由作家独创的,而是由作者和读者一同创作出来的。换言之,文本价值就是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体现出来。倘若一篇文章,一部文学作品仅仅从单个视角、单一层面去解读,那么得到的感受、体验是单调的,且会将其“读死”,无法活化文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独特理解及感受,更好的引导学生去深挖文本内涵和亮点,鼓励他们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分享个性感受。

比如,《生命的壮歌》一文主要讲动物间的一个感人故事,学生在阅读文章后,都对蚁国英雄壮举感动,被老羚羊舍己救人的行为深深触动。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蚁国英雄、老羚羊都是是通过自己的血肉之躯,写就一曲生命之壮歌,给予我们心灵莫大的震撼。那么,你们对这些动物的行为有何感想,写出你的读后感。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写下了自己对动物英雄行为的感受及感悟。

四、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生活经历的不同,所以在阅读的感受上也不尽相同。同时,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有所差异的,因而在阅读方式、文本解读视角上也是不同的。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的个性见解,让他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如此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且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作用。教师则需要进行引导,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去阅读课文时,才能真正的愉悦、轻松、主动去学习,才能把将阅读看作为精神层面的享受,而非被动化学习。

比如,《蒲公英》一文中,详细介绍两粒蒲公英种子未能听从太阳公公叮嘱,落于沙漠、湖泊中而失去了生命,这就告知学生不应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应做到实事求是。在读完课文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教师扮演,4人为一小组,把文中所描写的情境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在扮演中,学生凭借自身的切实感受将所扮演的角色表现的更为真切,让语文阅读的感悟更为独特。如此,教师为学生创造展示才能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性,使其更为主动参与到阅读中,使阅读效率大幅提升。

流行语的情感结构解读 篇7

流行语的出现其实自古有之, 比如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经》, 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流行语情况比较复杂, 有的属于社会热点, 有的属于网络语言, 有的是商业化助推的结果。

留美博士、传播效果研究学者、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周培勤说, “流行语属于典型的大众文化, 有鲜明的大众文化的特点, 以前可能是小范围的传播, 现在由于借助于现代传媒, 能够很快地在社会上传播, 应该说, 流行语的流行, 是社会文化有活力的表现。从一个社会来说, 历来有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分野, 流行语显然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 虽然说, 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经常有所排斥, 但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 现在的大众文化常常扮演着主体的角色, 不少流行语经过沉淀后可以进入主流, 甚至进入精英文化的范畴。”

以春晚为例, 每年除夕伴随着春晚的播出, 新一波的流行语也席卷了大街小巷,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 春晚中的一些精辟独到的语言还在被大家津津乐道。这是一场辞旧迎新欢度大家一起迈入新年的晚会, 舞台上的节目多是以反映社会热点为主题, 比如住房问题, 养老问题, 婚姻问题等, 它取材生活, 所以很容易出现反应老百姓共同心声的一些语言, 自然就形成了流行语。

二、“情感结构”的展开

“情感结构”是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中使用的一个专门术语。他认为, “情感结构”表面的是“客观结构”与“主观感受”之间的张力, 突出了个人的情感和经验对思想意识的塑造作用, 以及体现在社会形式之中的文本和实践的特殊形式。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情感结构, 这种情感结构具有某种普遍的决定性, 这就是《文化与社会》中的“情感结构”。

威廉斯非常强调“情感结构”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的东西, 即使始终处于塑造和再塑造的复杂过程之后。文化始终都是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 而“情感结构”也处于不断形成的过程中, 它集中反映了一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意义与价值。

情感结构作为一种文化分析工具, 注意到了实践意识中的关系模式和内部冲突模式, 但更加强调对于质变的感受意识, 尤其关注在这种感觉结构中正在形成的突变因素。他在总体上想要强调的是:文化是一个“形成与结构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对“基础”的反映, 它本身就是“生产性的”。

“情感结构”强调了两层意思:一是文化有其自主性, 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未必一致;二是文化与阶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文化与社会共同体、共同经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并不是工人阶级只能有工人阶级的文化。正如他说的:“使用一种共同语言的人也共同继承了一笔知识和文化传统的遗产, 随着经验的每一次改变, 这笔遗产必然会不断地被重新评价。人为地制造一个‘工人阶级文化’以对应这个共同的传统, 纯属愚蠢之举。”

三、人们为什么会需要流行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根据上述看法, 我们可以把威廉斯的理论大致概况如下:“文化”是物质、知识和精神所构成的特定社会整体生活方式的表现, “文化分析”目的在于重建特定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要重建特定的“情感结构”, 而作为文化生活之主体的普通人的“生活经验”, 必须在物质生产和物质条件的背景下, 通过文本和日常生活实践的不断互动展现出来。

这就需要展现的载体, 这个载体必须使作为文化生活之主体的普通人能快速理解并运用到生活中, 很明显, 流行语就充当了这个载体, 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个词, 都直观的表达了普通人的某一种情感结构。

以“逆袭”一词为例, 逆袭, 网络游戏常用语, 指在逆境中反击成功。逆袭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以弱胜强、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多用在形容本应该是失败的行为, 却最终获得了成功的结果。当人们都在抱怨别人有的是背景, 我们有的只有背影的时候, 有一部分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不但没有沉沦, 反而越挫越勇, 闯出一片自己的天下。逆袭其实战胜的不是别人, 不是环境, 而是自己。所以越来越多自称“屌丝”的普通青年, 期待自己“屌丝逆袭”的那一天。

四、流行语揭示了怎样一种情感结构

流行语频繁出现, 主要是多元文化的表现, 在大众传媒时代, 尤其是网络时代, 流行语的盛行, 说明话语权的下移扩散越来越明显。它反映了社会冷暖, 反映了时代节奏, 尤其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态。当然, 部分流行语也呈现出泡沫化现象, 浅表化、庸俗化, 因而, 我们平时经常可以接触到一些非常粗俗甚至不堪的流行语, 消解着一个社会应该具有的主流价值观。世上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事有矛盾才为事, 物无阴阳不为物。因此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完全正常。但社会大众对同一类事物的不同价值判断会有倾向性取舍, 即会赞成一种, 而反对另一种。当一种价值判断成为多数人的看法时, 便形成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看待流行语应该脱去其调侃、讽刺的外套, 正视其正能量的作用。

中国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 形成思想活跃激荡、利益多元化的社会现状, 但因为初始太过贫穷, 我们过多的关注了经济发展, 导致我们主流价值观的缺失, 形成崇尚金钱, 拜金主义横行的现状, 现今社会正经历着一场转型的阵痛, 物质至上的观念如洪水泛滥, 四处蔓延。我们着重发展经济, 增加物质财富, 却同样不能放弃对友谊、亲情等精神财富的追求, 一个对爱情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因为人们眼里只剩下趋炎附势, 惟利是图。

“流行语强迫症”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社会庸俗化的表征之一, 比如说, 每年的春晚小品, 为了包装和商业化效果, 而刻意制造出一定的“流行语”, 但这些流行语总体价值不大, 甚至成为廉价的时尚点缀品。

流行语是社会和时代的晴雨表, 透过流行语, 我们可以领略社会和时代某种微妙的文化心理, 体味社会和时代的某种深意。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 流行语是民间生活的润滑剂, 哪儿的民间社会充满活力, 哪儿的流行语就大量出现, 什么时候的社会生活越宽松活跃, 什么时候的流行语就越发达, 流行语贴切地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参考文献

[1][美]雷蒙·威廉斯, 著.文化与社会[M].吴松江, 张文定,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美]雷蒙·威廉斯, 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3][美]雷蒙·威廉斯, 著.新左派的文化政治: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理论[M].赵国新,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解读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诉求 篇8

1.1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诉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告诉我们, 人的需求是不断递增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得人们对设计造物的要求愈加挑剔, 设计不仅要实用, 而且要适用。不仅要适用, 更要在设计中赋予审美的、情感的、文化等含义。[1]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 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构建和谐社会, 正是塑造一切以人为中心的和谐;与之相适应的产品设计自然也应体现出关怀人性、注重情感设计。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诉求正是让产品与消费者产生情感的交流, 提高消费者, 触动他们的心弦, 从而真正造福于人。

1.2社会因素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时时感受到日益增加的压迫感, 生活压力增大导致诸多现代都市人总感觉自己生活不如意, 尤其是在那些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地方。

人们借助于工业化产品的帮助, 从繁重的劳动中逐渐脱离出来。但是于现代设计极力追求效率, 过于方便快捷的产品设计减少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 这样缺乏情感因素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下去, 会引发了人们对工作厌倦、逃避的情绪。人经常处于紧张之中, 会突破心理承受能力的底线。所以要提倡有情感诉求的产品设计, 舒缓用户的紧张感。

二、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诉求的表现形式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诉求往往会唤起使用者的某些情感体验, 拉近物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 产生愉悦感, 吸引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富有情感的产品设计就是遵循人的情感活动规律, 去争取消费者在心理上的共鸣, 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设计师们不断地寻求情感的表达形式, 试图找到这些广为人们所接受和共鸣的设计点。

2.1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

现代设计过于追求效率, 减少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 如电话代替了见面聊天;速冻食品在快速解决吃饭问题的同时, 也让家人借烹饪加深感情的机会消失了。设计师以往进行产品设计时, 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便捷、合理的解决相关问题, 而忽视了人们的感情需要。在深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今天, 人们更注重对家庭的回归, 对感情的渴求也愈发迫切。[2][3]亲情、爱情、友情等需要表达的渠道, 设计师有责任考虑如何通过产品设计, 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而不仅仅在产品的方便、快捷上下功夫。

如图1, 只属于孩子和家长的鞋子设计, 令人倍感亲情的温馨。美国市场曾出现别出心裁的“情侣伞”——情侣同撑一把伞, 这样的功能设计创造了一种亲密的爱情体验。把一个新产品设计得象伙伴一样平亲切, 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是设计师追求的新目标。

2.2追求产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包豪斯创立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 带来了大到建筑, 小到家电的几何方正形态。千篇一律的造型缺乏生气与人情味, 难以让消费者与舒适愉悦联系在一起。现代人工作紧张、竞争激烈, 希望在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中得到片刻的安宁与休憩。反映到对产品的选择上, 就有了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要求, 全方位的“使人愉悦”。

越来越多的办公产品出现可爱顽皮的形象, 给严肃、快节奏且注重效率的办公空间里带来亲切、幽默与轻松的感情体验, 缓解紧张的工作气氛。同样, 家对于现代人而言, 也不仅是休憩的场所, 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富有情感的产品展现的各种表情, 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从而带给人们温暖与情趣, 让人快乐。专门用来打闹的狼牙棒枕头设计让嬉戏更加过瘾、顺手, 出乎意料的造型来体现一种随意的轻松, 给心情放个假。

生硬而机械味十足的产品设计有悖于人的本性, 具有趣味性的设计赋予产品更多的感性内涵, 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 对于现代人的心灵净化与心理平衡有着积极意义。

2.3富有生命力的表达

工业化时代以来, 简洁、方正的产品长期占据我们的视野, 那种标准化带给人们的是冰冷与缺乏生气, 离人们的精神家园越来越远。人们早已厌倦千篇一律的机器语言, 渴望多姿多彩的生活。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直接服务于人的工业设计亦需要生命感的表达。富有生命感的设计, 以自然、亲和触摸到了人类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这款由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椅子 (图2) 模拟了自然界的草木植物向上生长中表现的旺盛的生命力, 简单而充满魅力的弧线, 就象一株铝制的植物静静地生长着, 充满了欣欣然的内在活力, 给产品中带进温馨的自然情调。类似的设计还有很多, 在展示使用功能之余, 带给人的心灵冲击和情感体验不言而喻。

由此可见, 产品设计中需要生命感的表达, 由此表现出来的活力正是如今都市中的人们最渴望的东西。

2.4追求个性化设计

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早已不满足于享受流水线生产的批量产品, 越来越注重对个性的追求。人们渴望借使用个性的产品, 彰显自己的品味。

个性化的创新设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成为继功能、价格和质量最易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苹果电脑就是设计个性化的成功案例。风靡全球的iPhone, 卖点正是个性化的外形设计, 人性化的操控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引领IT界的时尚风向标。新近的结婚戒指设计, 将“I do (我愿意) ”变成了有形的声波出现在戒指上。这种特别的设计对于新娘意味着特别的爱与承诺, 极度的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三、结束语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 人们需要有一个繁忙之余, 贴心温馨的精神家园。人们希望产品设计在能够提供更好的功能之外, 表达出更多情感。产品设计的情感化诉求无疑可以承载慰藉心灵的重任——实现人与人的沟通, 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总之, 产品的设计越来越注重情感诉求。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 需要综合工程、消费心理学等知识, 以便设计出的产品能够真正融入到用户的生活和使用环境中, 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4]

参考文献

[1]简昭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1

[2]余莉莉.体验经济下的情感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4.1

[3]潘荣, 张可方.需求层次在产品设计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设计探析[J].包装工程, 2008. (11)

情感解读 篇9

此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设置之全, 在中、高考试题中分值所占比例之大, 均开创了我国实施重要专项教育之先河, 体现了国家对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 充分反映出维护民族团结对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0世纪90年代后期, 有关情感领域的目标设计模式日益增多,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当属教育目标研究专家、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授豪恩斯坦 (A.Dean Hauenstein) 所著的《教育目标的一种概念架构———对传统分类学的整合》 (1998) 一书, 书中作者对情感领域目标提出新的分类模式, 该模式已成为被广泛接受和引用的教育研究成果。

笔者在此将简单介绍豪恩斯坦的情感目标分类理论, 并以此为依据, 解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下称《指导纲要》) 中的情感目标设计。

豪恩斯坦主张, 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同样重要, 不可厚此薄彼。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激励型的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在掌握事实、概念、原理知识等认知能力的同时, 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和信念等情感素质。

豪恩斯坦的情感领域目标是以“处方性信息”和“符号性信息”为主要输入, “接受、反应、形成价值、信仰与外显行为”五个层次为过程, 经过学习体验之后, 学习者获得有“情感品质”的学习结果, 成为有“素质”的人。

如下表所示, 情感领域目标分类体现了将内在的情感品质转化为外在行为的过程。

豪恩斯坦的情感目标分类理论主张, 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的情感心理内化、升华和外显的过程:从单纯的接受和反应开始, 产生情感的倾向;经过内心体验而发生态度的变化;再经过自觉的加工组织, 最终升华至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层面, 从而形成一个由外显到内化, 再由内化至外显的完整的、动态的情感水平目标系列。

一、《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接收”情感目标解读

“接收”是指具有“意识”、“意愿”和作出“关注”的情感。当个体有接收的情感, 就意味着他愿意、而且有意识地关注某些外部刺激, 并保持有持续的敏感性。“接收”属于被动性情感, 此时的外显行为虽不多, 但对学习者而言, 这是学习过程的起点, 也是兴趣的最低水平。

《指导纲要》指出, 民族团结教育可利用以下资源:

学校资源:通过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家庭、社会资源:学校要与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组织教育内容。

地域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等。

文本和音像资源:如图书、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等, 以及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和各类教育软件。

以上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层面、多视角和全方位原则, 通过丰富、有趣、灵活、有序的学习资源, 不断引导、激发和维持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习意识。这正是民族团结教育中“接收”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反应”情感目标解读

“反应”是由“默许”、“依从”和“评估”构成的一种情感素质。“默许”表示对别人建议的观念、行动和责任予以认可和接受。“依从”是指基本不需要他人敦促就能实施某一行动的素质。“评估”可分为言语性评估和非言语性评估。言语性评估指学习者说出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感觉, 如喜恶程度、难易程度、相信与否等, 非言语性评估包括手势、体态与面部表情等用以表露或表达各种情感的身体语言。

1. 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的方式

(1) 组织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

(2) 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3) 组织师生参观互访, 相互学习, 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

(4) 聘请为民族团结事业作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为顾问或校外辅导员。

2. 教育方式体现的原则

(1) 民主开放性原则。贴近生活, 精心设计学习内容或者创设情境, 通过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 使学习者学会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

(2) 启发性原则。启发并鼓励学生描述、表露、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感受,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素质, 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反思性学习。

(3) 以人为本原则。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各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 (包括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态度、文化背景等) , 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

(4) 探究性原则。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探讨, 通过倾听他人观点、阐述个人立场、表达见解, 引导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探究。

而这些原则无疑对学习者“反应”情感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可以不断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形成价值”情感目标解读

“形成价值”是指对某一价值的“接纳”、“喜爱”与“确认”。

“接纳”是赞成某些基本价值观的素质;“喜爱”是指辨别不同价值观的素质;“确认”是通过经验证明某一价值观效用的素质。

《指导纲要》指出,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 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重视中华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四个维护” (维护人民利益, 维护法律尊严, 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原则,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上述任务明确要求, 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培养学习者如下价值观和理念:

●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要平等相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共同发展。

●全面了解国家的历史和现状, 正视民族文化问题的复杂性, 从而能够识别并拒绝危害国家稳定、破坏民族团结、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 拥护“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等方式解决国家间、民族间和文化间的冲突和矛盾。

●深刻领悟到不同文化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尊重、团结、互助是人民幸福之本、社会安定之本、国家发展之本。

“形成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情感目标, 直接关系到学生最终是否能够形成正确、健康的观念和信仰。在民族团结教育中, 培养学生“形成价值”的情感依赖于教师创设分析比较、理智探究、认知自我、评估价值和陈述辩解的机会, 使学生能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明辨是非, 增强识别力。

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信仰”和“外显行为”情感目标解读

“信仰”是“信任”和“承诺”某一价值观, 并将其视为指导原则的素质。它植根于价值观, 是一种深信不移的价值观。

“外显行为”是依据价值观或信念来“展示”或“调节”行为的一种素质。

根据《指导纲要》,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各族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 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 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 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交往中, 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关系,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

显而易见,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正确民族观的内化和外显, 即, 通过教育和学习, 学习者能够树立并自觉践行以下信念:

●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标志, 要坚信不同文化之间只有平等相待、和谐相处, 才能共同发展。

●要共同努力, 加强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逐渐发展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交往能力, 展示开放的民族心态, 自觉践行民族团结理念, 言行中折射出“平等、尊重、友善、包容、守信、互助”等信念。

●在遇到文化冲突或矛盾时, 能够顾全大局, 客观冷静思考, 借助理性手段解决问题。

●能够依据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不断调整、修正或完善自己的行为。例如:摒弃文化偏见、消除文化歧视、接纳文化差异、使自己具有宽容、豁达、包容异己、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 坚定信念、坚守理想、坚持正义。

近几年我国大、中、小学的各学科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都在提倡“三维教育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目标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目标, 受到高度的重视。

通过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情感领域目标的解读,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指导纲要》中的情感目标设计完全顺应并符合情感认知的心理过程和规律, 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天性和人格, 倾听学生的心声, 启发学生心智, 启迪学生思考, 指导学生朝着自我发展的情感目标努力的教育理念。《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无疑对各地区、各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A.Dean Hauenstein.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ducational objectives:a holistic approach to traditional taxonomie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pp.ix-28, 56-84.1998.

[2]D·R·克拉斯沃, B·S·布卢姆, 等.教育目标分类学 (第二分册情感领域) .施良方, 张云高, 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3]马兰.豪恩斯坦情感领域目标新分类.浙江高等教育, 2004 (4) .

也谈解读古诗词作者的情感体验 篇10

一、超前心理与情感抒发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细读这首《雨铃霖》,萦绕在心头的始终是离别时的低语、无奈和离别后止不尽的思念。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首古词离别时、离别后的情绪,体验其中的情感曲线,把握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及文字的表现力呢?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下阕多是写别后的愁苦,在想象别后的生活里,体验着内心的不忍与痛苦,这就是体验的结果,一种超前的体验。

超前体验是一种超越当时事实,提前体验后面可能存在或发生的事情。它既可以是一种行动,例如现在的超前消费,超前学习;也可以是一种心理行为,例如在心中假想某种事情的结果及影响等。在这种超前体验中,往往会带来心中的悲悯,情绪或高或低,表现在文学作品上就是对将来人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一种提前的情绪咀嚼。例如在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中,“人生寄一世,奄或若飚尘”,“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在这些诗里塞满着对于死亡的超前体验,诗人不断地咀嚼,不断地体验,把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与无可奈何的解脱体现得刻骨至深。下面我们具体来解读《雨铃霖》中超前体验的心理与表现力:

词的上阕主要描写离别时的场景。蝉,夏生秋死,越至秋时越悲。柳永提笔便提寒蝉的悲鸣,除了客观再现当时离别的场景还在于表现当时的离别氛围,“凄切”两字就定下了整首词的基调。长亭送别、都门帐饮,进一步铺垫离别前词人内心的无奈、哀伤、留念。词人在这里并不多言自己内心的离别之痛,将读者的视线牵引到周围的景物上,别前的痛苦表达得还不是非常透彻。然而随着“兰舟催发”,离别之时终于到来,词人那时已经忍不住将内心的痛苦倾倒出来,言之不足以表达,哭之;哭之不足以表达,只好牵手流泪不语,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词人面对朝夕相处的红颜知己,能够忍受离别呢?柳永到此时已经一改前面的借景抒情为直抒胸臆了,词中的离别之情更深一层。接下来,如何把内心的不忍、无奈、痛苦写得淋漓透彻,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呢?柳永将视线放到离别之后,他想象离别后的情形,超前去体验离别后的一幕幕。“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此时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表达词人心神空虚的情感。当词人想着离别后乘舟独行,漂泊在茫无边际的江面上,眼前一片烟波暮霭,心情越加孤独悲怆。虽然那时词人身还在别时的此岸,但心却被放逐到离别后的水面上,作者在这样的情感咀嚼里已经不能自已。“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词人在不能自禁的痛苦中,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宽慰。他想要说的是自古以来人们就因离别而哀伤,然而“我”的哀伤却因清秋的冷涩、萧条而倍加凝重,更让人不堪忍受。后面三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果说成是想象,是虚写,则都是从写法上去体会其妙处,然而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解读。这三句的妙处或许更应该看作是词人的超前心理体验的结果。我们可以想象词人当时站在岸边或者已经登上船,站在船头,看着渐行渐远的长亭,看着那只挥舞着的纤手越来越模糊,词人只能决绝地掉头走入舱中,拿起船中的酒壶,就着那满心的不忍与痛苦仰头而尽。词人想象着夜里醒来时虽然心还是眷恋着她,难舍难分,但是身已在他乡;虽然岸边杨柳依依,牵人欲留,然而自己头上早已残月西垂,晓风抚鬓。一样情而两地身,柳永在想象的世界里超前体验着这种离别后的苦楚。

二、超前体验与三个纬度

从以上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直到整个下阕词人都在想象着离别后的生活境况与心理境况。在这两种境况中体验着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走,离别过后无法割舍、排除不了的思念之情。词人将情感的触角超前地伸向了三个纬度,构筑了一个离别的意义群。空间上,词人由离别长亭写起一直写到离别后的旅途再到楚地的一座城市。在离别的长亭中实写离别之景,但是景中有情,如“凄切”、“无绪”、“留念”、“催”都印上了作者深重的离别烙印,而这一切的烙印也正建立在对离别的惆怅中。正如一个患者之所以对将要到来的手术产生恐惧就是因为他预想并害怕着疼痛和危险。反之,也正如一个孩子拿到一百分的成绩单他会加快步伐跑回家一样,因为他在心里预想着父母会是如何地高兴,会给他怎样的赞誉。柳永在词的一开头就把别后的心情放到别前了。后面的旅途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到达后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则是作者在心灵的放逐中,超前体验离别的结果,在超前中观照自己的情感世界。时间上,作者则是按照一个过程来表达,自己随着时间的延伸、离别的到来,情感变得越来越深。别前“凄切”“无绪”,别时“泪眼”“无语”,别后“冷落”“残月”,从词的意境上体会作者一步步地在铺垫离别情感,将离别的过程展示开来。作者超前的观照着自己别后的情境,让读者感受到了疼彻心肺的离别情。心理上,词人很清楚,真正的离别不是空间与时间意义上的离别,而是心理交流的割断。柳永因“黄金榜上,偶失抬头忘”,更因一句“且把浮名浅斟低唱”的戏言而到最后不得不“奉旨填词”。

三、以心解心与作品解读

在时间、空间、心理交错的三维空间中,离别之情真正落实到“心”上了。用这种超前体验的心理去解读柳永的这首词,可以说是以“心”攻“心”,或许能够说出个中的滋味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这种体验去解读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中的思归情怀。这样的超前体验的情思在《红楼梦》的《葬花词》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道出了人世的凄凉,一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道出了千古共悲的事实,这种情绪正是作者在历经人事坎坷,对人生的终极思考后做出的超前体验。

诗词歌赋以及一切的文学都是心灵的解码过程。在我们的解读过程中如果能够深入作者的心,以我“心”度彼“心”,就能最大限度地体会作者对自己内心波澜的真实观照。超前体验,既是我们平常人生活中的常有心态,也可以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方式。柳永只是其中一例而已。从这首词的解读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文学是讲究灵性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本身所表达出的心理体验,并且要带着“心”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中去。在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教学中,适度地引入心理学从而加深解读的力度,可能会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培养,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从《雨铃霖》解读, 谈谈情感体验的培养。

关键词:解读,《雨铃霖》,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汪祖华, 柯常金.古诗教学应注重情感体验.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1.

[2]王艳汝.古典诗词的情感表达.阅读与鉴赏, 2006, 11.

[3]毛三艳.古典诗词审美中的情感介入方式.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8.

上一篇: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下一篇:突发传染病应急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