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新农村

2024-06-19

福建省新农村(精选十篇)

福建省新农村 篇1

1 福建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需状况分析

1.1 供给层面分析

(1) 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规模严重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家发展战略长期的重心以城市与工业为主, 对农业长期实行“以工保农”政策, 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 存在着“重工轻农”、“先工后农”的错误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的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总的来说福建省农村财政投入增长的幅度小于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从表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虽然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年增加, 但它所占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却不断下降, 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相对减少的, 这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地位极不相称。

(2)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投入产出效率不佳。一方面, 福建省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都是由政府做出的, 是典型的“自上而下”模式。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中起着主导作用, 但由于中国政府的官员做决策难以克服“政绩观”的错误思想, 以致于政策决策都是集中在短期性的、见效快的行为。另一方面, 福建省基础设施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使用与管理制度不完善。公共财政资金被挪用和浪费现象严重, 或是公共部门对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缺乏对农民的需求调查, 没有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 项目进行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

(3) 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事权在各级政府的界定不尽合理。实行分税制后, 我国的政府财权与事权逆向运动, 中央凝聚了大量财力, 而地方相对财力不足。而且, 与农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责任主要落到了县政府, 进而落到了乡镇政府。地方由于缺乏税源, 而且规范的转移支付未建立起来, 面对庞大的农村公共事权, 乡镇政府只好通过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弥补经费的不足, 而村自治组织承担其本不该由其负担的公共支出, 最终又转嫁到农民头上, 从而增加了农民负担。这点在福建地区也不例外, 甚至因为自然地理条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而更为严重。

(4) 政府主导型的提供模式尚未建立。各级政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毕竟有限, 各部门的资金并无法缩减, 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能稳定增长。此外, 政府没能广泛地引入多元的投资主体, 市场主体缺乏政府的激励补助机制, 不能起到“花小钱办大事”的作用, 加之政府投融资模式缺乏创新。这些都体现政府供给的不足, 不能有效地发挥相应作用。

1.2 需求层面分析

(1) 农村基础设施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福建省在关系农民眼前生存与生产的公共需求方面则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有不同的需求侧重:落后地区侧重由政府全额提供的人畜饮水、村间照明、打井、村间道路建设等;中等经济水平地区侧重于政府要加强乡村卫生、乡村通讯等;经济发达地区则侧重于提供体育设施、文化设施。但是福建省农村存在不能充分重视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需求差异的现象, 如有些经济落后地区为了“形象工程”反而过多投资文化休闲设施。

(2) 广大农民对基础设施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一方面, 福建省农村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民对基础设施的强烈依赖性。我国在1978年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虽然这种形式激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同时农民的资本存量变小, 规模效应变小, 农民获得信息的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都大大降低。另一方面, 福建省农业部门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强烈依赖。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互相交织的弱势产业, 农民是一群难以抵抗这些风险的弱势群体。因此, 急需福建省各级政府提供包括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各种公共产品, 给予有效的支持与保护。

(3) 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西方的公共产品理论认为,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必须遵守“量出为入”的原则, 即要重视公共产品需求决策机制的建立。目前, 福建省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需求决策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 政府偏好取代了农民的偏好, 农村基础设施的规模和种类都由政府来决定。对如何激发农民民主意识、有效真实地表达需求缺乏有效的方法。

2 福建省新农村基础设施供求均衡的实现途径

2.1 转变指导思想, 明确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要求,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逐步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当前政府应该取消“价格剪刀差”增加农村剩余, 并且要适时加大对农产品价格的补贴;进一步加强农村的税费改革, 对农民的税收, 特别是流转税进行减免;由政府主导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2.2 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 同时采取各种融资模式引入各种社会资金

通过完善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特别是乡镇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体制;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 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此外, 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 引入如PPP融资方式 (私人建设——政府租赁——私人经营的方式) 或BOT融资方式 (建设——经营——转让) 等不同的融资方式,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2.3 正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 满足农民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首先,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各级政府在公共事权上的责任, 规范各种政治关系。包括以法律的形式使政府不渗透到社会, 不干预市场。也包括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省各级政府提供不同的农村基础设施产品的权利与责任。其次, 继续完善我国的分税制, 同时要加强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设, 要按照不同的事权分配不同的财权。最后, 在确定农民各种不同需求的基础上, 满足农民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需求, 加强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卫生建设。

2.4 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管理经营的监督,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方面, 要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首先必须实行财务公开, 定期公布收支情况, 对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其次, 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约束, 及时查处在公共服务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和相关人员。最后, 要加大人大、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 推行会计集中核算, 确保公共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做到专款专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出效率管理, 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 做到不浪费资源。建立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效益的评价机制。在投资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审计、审查和监督。建立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责任人或法人制度, 把投资的运作直接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 让他们负责到底。

2.5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建立农民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 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首先, 完善村民委员会制度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决策都要由农民或农民代表投票进行表决。其次, 要改革地区领导人的产生办法。村级班子成员应真正由民主选举产生, 而不是由上级组织安排, 更不能把村委会变成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通过选举约束, 使村级班子成员真正对本地选民负责, 把本地选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最后, 也借鉴外国经验, 建立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的农业组织来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合法权益。

摘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活动与生产活动, 是解决新农村一系列问题重要的一环。本文以我国东南省份福建为例, 采用公共产品理论就该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需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并针对如何尽量避免这些后果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公共产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福建省

参考文献

[1]杨红,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特殊论[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5

[2]孙开.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支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2

[3]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7

[4]瞿振元等.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3

[5]杨晓蔚.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63;29—33

福建省新农村 篇2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充分发挥效益,根据国家有关部委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我省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标准

按照水利部、卫生部《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规定,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基本安全最低值,即为饮水不安全。

我省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按照保障水源、改善水质、保证水量、提高标准的总体要求,一般采用饮用水安全标准档次,四项指标为:

水质:供水工程出厂水质标准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农村小型集中式(日供水1000立方米以下或供水人口1万人以下)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因条件限制,部分指标可暂按照GB5749-2006中的表4执行。

水量:水量设计标准应符合水利部颁布的《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的规定,采用的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定额不低于60升/(人·日)。

方便程度:具有供配水管网(或管道)供水到户。

水源保证率:一般地区不低于95%,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

通过新一轮工程建设的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达到具有较完善的净化消毒设施,配水管网供水到户,“一户一表一龙头”的目标。

二、项目实施

(一)整体推进,实行集中供水

按照水利部的要求,总体采取整乡、整村推进,结合新农村建设,新建集中式供水工程,配水管网供水到户。水源符合水质、水量要求的地区,应尽可能实施集中式供水;有条件的应优先选择联片集中式供水或管网延伸式供水;市郊、县城城关、乡镇周边及沿海农村,采取延伸城(镇)区自来水管网供水到户;有水源条件但未接通自来水或出厂水质不达标的,通过扩大或改造原有水厂供水范围,完善净化消毒设施,新铺管网供水到户。通过改建、扩建进一步完善供水工程相关的配套设施。受水源、地形等条件限制的偏远、居住分散的零星农户,不适宜建设集中式供水的,可就近以小水库、山塘、山涧水或打井为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和消毒,建简易自来水入户。部分沿海突出部、岛屿难以用调水解决的,可考虑打机井、雨水集蓄或海水淡化等方式解决。

(二)优选工艺,分类组织实施

各地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要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鼓励选择先进适宜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净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规模在100吨/日以下的供水工程,建议采用高效净水器或生物慢滤技术;规模在100~3000吨/日的供水工程,建议采用高效净水器或一体化净水设施;规模在3000吨/日以上的供水工程,建议采用常规净水工艺或一体化净水设施,并注意做好出厂水的消毒,以保证供水水质安全稳定。

(三)保护水源,确保饮水安全

要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工作,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严禁进行各项开发活动和排污行为,以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源应坚决搬迁或关闭,严禁新建、扩建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建设项目。科学合理开发水资源,防止无序超采地下水。任何单位、个人投资兴建的村镇供水工程必须报经水利部门批准。各级水利部门要主动协调环保、卫生部门,定期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进行必要的检测。加强对农村自来水的水源和水质监督管理,共同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三、项目管理

1、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应符合《福建省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的范围,按年度计划安排实施。项目可行性报告、实施方案(初步设计)要按《福建省农村供水项目可行性报告(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及有关规定编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级发改、水利部门审查批复;工程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由设区市发改、水利部门审查批复,并抄报省级发改、水利等部门备案。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立项后,集中联片供水工程要组建项目法人,单村供水工程要确定专人负责,明确工程建设管理责任。工程建设方案中的受益范围及人数、解决饮水不安全的技术措施、主要建筑物及布局、工程投资及筹资方案、施工组织及进度安排等重要内容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人员)及其联系方式等情况,要在施工现场以醒目方式公示。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实行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或技术责任人控制、施工或供货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制。日供水1000立方米(或供水人口1万人)以上单项工程,应按照有关规范、规定,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较大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可结合当地实际按相关规定执行,或由具有一定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程监理。项目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应签订合同,明确其职责、任务、要求,并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规模较小的单村供水工程,可选择部分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巡回监理小组,进行流动监理。

4、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管道等主要材料设备的采购,应按有关规定,以公开招标等形式组织。有条件的应实行集中采购。集中采购应参照当地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

5、项目建成后,应及时组织验收。供水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验收办法另行制定)。所有工程项目都要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运行、维修养护、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福建省新农村 篇3

同时,《创业就业》课程纳入学校必修课,根据毕业生所学专业、创业意向和生源地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基地现场观摩。由100名专家组成的服务团将为创业毕业生提供实用技术咨询、项目带动和智力支持。

南昌大学

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到当前工作的首要位置

南昌大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生工作,在2009年学生工作会议暨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校长周文斌对2009年学生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学生工作。二是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全校各有关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到当前工作的首要位置;各院(系)党政主要领导都要高度关切毕业生就业,明确目标责任,认真实施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要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利用一切途径、一切资源收集用人信息,想方设法推荐毕业生;要积极利用校友资源,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联系;要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就业,加强对贫困毕业生和求职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帮扶力度;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改革。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调查发现9成学生期望到城市就业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近日完成的一项大一学生未来就业调查显示,毕业后准备到经济发达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约为91%。尽管就业形势严峻,但约41%的学生对未来就业还是充满了信心。

福建省新农村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福建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这大大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促使消费规模不断扩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00年2410元增至2009年的5016元, 登上新的历史台阶。在消费支出逐年增加的同时,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处于优化的过程, 从低层次提升到中高层次。2009年福建省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为45.9%,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 说明福建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阶段。但与此同时, 农村居民消费的发展也呈现一些不足, 本文认为这体现在: (1) 农村居民消费对福建省GDP增长的贡献度低 (如图1) 。1980—1998年, 贡献度呈现波动性下降的状态, 在1998—2009年这十几年间贡献度在1水平进行上下波动, 未出现有效的提升。这充分说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增加其对福建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的紧迫性; (2)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处于波动式周期性的增长状态。根据1996—2009年福建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变化特点 (如图2) , 可以分为三个周期性阶段:①1996—2000年人均消费支出呈现出“先升后降, 再回归”的增长状态;②2001—2005年人均消费支出呈现“先降后升, 再回归”的增长状态;③2006—2009年人均消费支出呈现倒“U”形的增长状态, 峰值达到历史高位。这表明增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稳定性、逆周期性, 以强化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内生稳定性作用的客观必要性。

所以对于福建省解决好内需问题、“三农“问题来说, 面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发展状况, 充分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又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

数据来源:根据《福建省统计年鉴》 (1995—2010) 整理得出。

数据来源:根据《福建统计年鉴》 (1995—2010) 整理得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0) , 《福建省统计年鉴》 (2010) , 广东省、江西省、浙江省2010年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2 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对比分析

居民消费结构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 (包括物质资料和劳务) , 反映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 人们对各类商品及劳务的需求结构, 体现一国的经济

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状况。为了全面地了解当前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特点,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将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1995—2009年的发展状况进行纵向比较和将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全国水平、周边省份进行比较, 已达到研究目的。

2.1 1995—2009年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纵向比较

根据1995—2009年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本文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纵向对比。恩格尔系数 (EC) 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EC值越大, 生活水平越低。EC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 50%~60%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 30%以下为极富裕。

第一阶段 (1995—1999年) , 居民生活水平从绝对贫困提升到温饱水平, 食品支出比重显著下降, 交通通信支出增长快速, 发展型、服务型消费支出呈增长趋势。本阶段农村居民的EC从1995年60.96%下降到51.47%, 趋势明显。伴随食品支出比重的下降, 农村居民用于居住、医疗保障、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的支出比重呈现增长趋势, 尤其是交通和通信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最大, 从3.94%上升到1999年7.98%, 成为农村居民的第四大支出项目;

第二阶段 (2000—2005年) , 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状态发展到小康阶段, 食品支出比重平缓下降, 发展型、服务型消费支出增长明显。在此期间, 食品支出、居住支出比重平缓下降, 仍是农村居民最大两项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文教娱乐、交通和通信三者支出比重继续呈增长趋势, 其中医疗保健上升1个百分点, 交通通信支出从2000年的8.55%上升到11.1%, 成为农村居民的第三大支出项目。与此同时, 家庭设备类支出比重呈现倒“U”形变化, 表明在此期间随着收入增长, 农村居民进行了大量的家庭设备购买, 改善家庭生活;

第三阶段 (2006—2009年) , 居民生活水平处于小康阶段, 各项消费支出比重呈波式变化, 食品支出比重呈上升趋势, 发展型、服务型支出比重呈下降态势。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部分产品价格攀升的影响, 食品支出在2006—2008年呈上升状态, 2009年下降为45.94%, 而文教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的支出比重分别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居住和家电设备的支出比重呈增加趋势, 其中居住支出的增幅明显。相比较前两个阶段, 交通和通信支出的比重明显增大。

2.2 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全国水平、邻省间的横向比较

针对2009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福建省与全国水平、周边省份进行相应的比较, 以此更好地了解当前福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

与全国水平相比, 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滞后性, 食品支出比重大, 发展型、服务型消费支出比重较小。2009年福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94%, 远高于全国水平, 食品支出仍占福建农村居民很大比重, 且交通通信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10.09%。而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的支出比重低于全国水平, 特别是居住支出比重16.37%, 相比较于全国水平, 少了近4个百分点。

与周边省份相比, 福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程度为中等程度, 与浙江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发展型、服务型消费尚需较大发展。福建在食品、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与广东的比重大小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在文教娱乐、家庭设备的支出比同江西省相接近, 但在这些项目与浙江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中同广东、浙江、江西相比, 福建农村居民的居住支出比重最小, 交通通信的支出比重却高于这三个省份 (如图3) 。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程度较高, 福建与浙江的差距很大。

3 福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分析

通过1995—2009年的纵向分析, 福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通过横向比较, 与全国水平相比, 福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存在滞后性, 且与相邻省份相比, 福建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特点与居民收入、产品价格、消费理念等因素存在很强联系, 本文认为其中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

3.1 收入增加, 大大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促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凯恩斯理论认为收入对消费起决定性作用, 收入增加会促使居民的消费支出扩张。伴随着人均纯收入的增长,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从绝对贫困发展到小康阶段。食品支出比重显著下降, 居民拥有更多的消费能力用于居住、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的支出, 促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而且收入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使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水平低于浙江省。

3.2 物价上涨制约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需求弹性较小的产品价格上涨将增加消费者用于该产品的支出额, 在收入水平不变时, 这将排挤其他产品的消费。2002年以来食品价格、房价出现了较大的上涨, 导致2002—2009年食品支出比重在45%~47%之间波动, 2008、2009年的住房支出比重处于历史高位。所以价格上涨强化了食品比重, 增大居住支出比重, 排挤出对发展型、服务型的消费需求。

3.3 消费理念的变化致使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不断提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再加上家庭结构的优化, 农村居民对住房需求、医疗保健需求、教育需求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如子女的教育支出不仅仅局限于义务教育, 扩展到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乃至大学教育, 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这在福建省特别是闽南地区尤为明显。这促使居住、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的支出比重长期保持增长状态, 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

3.4 地理环境、文化因素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

1995—2009年, 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支出比重从3.94%上升到11.37%, 成为第三大支出项目。其增长原因不仅在于汽油价格、通信价格的上涨, 更在于地理环境和文化因素。多山、多丘陵的地理环境造成地域间的相对封闭, 在经商务工文化的驱动下, 农村居民扩大了交通通信的需求, 增加支出。这也是福建省农村居民对交通通信的支出比重高于全国水平、周边省份的重要原因。同时饮食文化浓厚客观强化食品支出比重, 促使福建省农村居民的食品支出比重与广东相近。

4 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消费结构的优化对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决定性意义, 是促使消费行为升级的关键途径。结合福建省农村的发展现状, 本文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①促使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多元化, 增强消费能力。在增加收入的同时, 增强农村居民的资产流动性, 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有助于强化收入预期, 促使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张;②维持农村消费市场的价格稳定, 降低食品、居住的价格上涨对发展型、服务型消费的冲击程度, 以此淡化农村居民的通胀预期, 增加预期消费。同时发展新型消费业态, 推行“千村万店”工程, 完善农村市场的流通环节, 减少流通成本;③引导农村居民升级消费理念, 树立健康、绿色、文明的消费观念, 利用“山海情”、“三下乡”等形式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利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活动引导农村居民增加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服务型的消费支出, 促使消费理念不断升级;④注重文化元素的开发, 推动新型消费文化的建设, 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由于福建地域文化差异大, 经商文化和饮食文化较浓厚, 可因地适时地运用消费政策, 结合当地文化特点, 培育和发展新型消费文化, 更好地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蔡秀玲, 邓春宁.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及政策导向刍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6) .

[2]段小红.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国际比较[J].世界农业, 2010 (8) .

福建省新农村 篇5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6]250号 【发布日期】2006-11-30 【生效日期】2006-11-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指导意见

(闽政办[2006]25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指导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切实提高农村群众预防火灾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精神,结合我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部署和农村消防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战略任务和《福建省“十一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闽政〔2006〕22号)的目标要求,遵循“统筹协调、科学发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规划统领、注重实效,以人为本、提高素质,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全面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健全完善各级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初步形成适合农村特点的灭火救援体系;农村消防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稳步提高,农村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整治,火灾事故较多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监管网络。建立完善由政府负责,派出所、综治、民政、农业、林业以及教育、文化等部门参加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要运用好乡镇(街道)成立综治办、村设立综治协管员的有利条件,推动乡镇专(兼)职防火员配备工作,努力构筑以综治办和派出所为依托、村委会为载体、治安巡逻队伍为纽带、综治协管员为骨干、家庭为单元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网络。有条件的村要逐步配备村专职防火员,其他村、自然村配备兼职防火员,不断落实农村消防工作措施,努力消除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空白点。2010年,实现100%的乡镇配备或聘用专(兼)职防火员。

(二)切实加强村镇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镇规划标准》和《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结合村镇总体规划调整、村容村貌治理、农村扶贫以及水利建设和农电工程建设改造等工作,将村民住宅、商业网点及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讯等建设纳入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电网改造、能源、公路、农业信息化等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2010年前,全省完成总体规划的城镇,消防规划审批率达100%。要按照科学、规范、合理、合法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房屋、设施和自然条件,加快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农村消防安全环境。要有计划地对以易燃建筑材料为主体,房屋连片集中、火灾荷载大的乡村实施改造;在村庄内部道路整治中,要按照消防规范要求保证消防通道通达顺畅;在农村供水、能源、水利建设和改造等工程中,要充分考虑消防用水需要,结合各地自然条件,修建消火栓、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取水设施;同时本着“快补旧账,不欠新账”的原则,加强消火栓建设,严格按规划落实同步建设,力争逐年减少省级重点镇(中心镇)的市政消火栓欠账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

(三)积极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地方专职、企业自办及村办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探索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灭火救援体系。重点镇(中心镇)以及人口超过5万、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亿元的建制镇,要率先建立专职消防队,其它乡镇、村要因地制宜地依托民兵、保安、治安联防等组织建立专(兼)职消防队伍。依法建设乡镇企业专职消防队,发展政企联建消防队、群众志愿、义务消防队。配备消防车辆或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推行“一村一队一车一泵”,逐步规范队伍的“建、管、训、用”。成立村民联户联防组织,建立执勤制度,定期组织灭火演练,掌握初起火灾扑救技能,协助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和巡查。力争用5年时间,在农村逐步建立以建制镇专(兼)职消防队为主体,集镇、村群众义务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为补充的农村消防队伍,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抗御火灾的能力。

(四)深入开展农村消防宣传教育。把农村消防宣传教育纳入普法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创建文明村镇、评选文明户等活动。按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制定村民防火安全公约。抓住季节特点和重大节日等时机,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发动新闻、农业、林业、教育、文化、旅游、共青团、妇联等各方面力量,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文化工作站以及各种消防宣传资料,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习俗,指导农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增强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采用编制教材、读本等方式,切实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校教育内容,组织家庭学习火灾扑救以及安全疏散、逃生自救方法等,提高农民群众基本的灭火和逃生技能;在农民群众集中的学习室、活动室等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常识的宣传,并在村内人员主要流动地段设置消防宣传栏、宣传牌,在驻村企业和火灾荷载大的区域(地段、部位)制作防火警示标志。

(五)大力整治农村火灾隐患。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调动村民委员会防火、灭火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乡镇公安派出所的作用,组织开展农村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做好火灾隐患登记备案,实施跟踪复查。在重大节日、活动期间和备耕和收获季节,要根据农村经济条件,分清轻重缓急,实施重点检查,切实加大对农村草垛、麦场、育种、养殖、种植场所、木屋毗连区、企业以及林内林缘边工矿企业、临时作业点、电力线路走廊等火灾隐患的督促整改力度。对火灾危险性较大的,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依法作出相应处理,努力减少和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工作职责

(一)县(市、区)政府职责。一是将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和谐村镇建设和平安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成立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检查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保障消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三是指导制定当地村镇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目标,把村镇消防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村镇消防工作发展适应农村发展需要。四是定期检查村镇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等消防工作实施情况,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组织开展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定期考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五是组织协调农村火灾事故扑救工作。

(二)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和公安派出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制定工作措施;要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农村派出所等级评定和民警绩效考评内容,将辖区内的消防安全工作与其它公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同验收;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确保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公安消防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农村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派出所民警的消防培训工作,指导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民政部门要结合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主动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有关政策,并做好农村火灾灾后的社会救助和保障工作。建设(规划)部门要做好农村消防规划协调工作,把消防规划纳入村镇规划,城镇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把城镇规划审批关,凡在总体规划中缺少消防规划内容或内容不合理的,一律不予审批。农业部门要结合农业生产,做好农忙、秋收等时节的防火安全,配合有关部门宣传农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常识,发挥农业灌溉机械在灭火方面的作用,实现一机多能。林业部门要结合林业生产特点,做好森林用火安全和防火工作。教育部门要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校安全常识教育内容,通过学生带动农民消防安全素质的提高,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一个村庄的消防安全社会效应。

(三)乡(镇)政府职责。一是成立乡镇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加强消防组织和设施建设;定期研究部署和协调解决农村消防安全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农村消防工作的实施情况。二是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有实效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三是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消防规划,定期讨论研究消防安全工作,将消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确保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四是建立公共消防设施和专(兼)职、义务、民办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发展的保障机制,逐步配齐必要的消防设施,定期开展训练,及时处置火灾事故。五是定期检查指导各村组、各单位的消防工作;重大节日、火灾多发期,组织专项检查,采取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做好季节性防火工作;督促指导所辖村(自然村)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积极组织、协调火灾事故扑救工作。六是与各村委会,辖区企业、学校等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四)基层公安派出所职责。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将农村消防工作与其他公安工作一并部署。二是协助乡镇、村、组落实农村消防安全职责。三是督促辖区单位、村民委员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掌握乡镇、村居委会、各企业消防组织机构开展工作情况。四是定期检查指导各单位和村民委员会消防工作,发现火灾隐患,及时依法督促整改。五是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六是严肃查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开展火灾事故调查登记处理工作。

(五)村民委员会职责。一是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组织,落实消防安全联络员、义务消防队员职责,建立消防设施器材使用管理保养、防火安全检查巡查、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安全奖惩和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消防安全制度。二是制定并监督实施防火安全公约,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户,并将落实情况纳入“文明家庭”评选。三是建立消防宣传阵地,有条件的设立固定的消防宣传栏、宣传橱窗,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春播、夏收、秋收等农事林事用火高峰期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重大节日和乡村民俗活动期间应加大消防宣传力度。四是搞好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其正常运转;适时组织进行灭火技能和逃生自救训练,并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活动,消除火灾隐患,组织及时扑救火灾。

(六)驻村单位职责。接受村委会、派出所消防工作指导、监督,积极配合做好当地消防安全工作;健全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实内部消防管理机构、人员,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和实施灭火疏散逃生演练;认真开展防火巡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积极建立“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责任体系。要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健全农村火灾防控体系。县(市、区)和乡(镇)政府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公安、综治、民政、建设(规划)、农业、教育、文化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辖区消防安全工作;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一名副职为本辖区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各项消防安全工作。各级公安、综治、民政、建设(规划)、农业等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努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部门行业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共同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格局。

(二)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农村消防工作督查、考评、奖惩机制,将消防工作任务层层分解,纳入政府及其部门领导任期工作目标、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中,作为“文明村舍”、“五好家庭”评比的内容,把农村消防工作与经济工作指标和各项社会管理工作指标实施同制定、同考核,兑现奖惩,确保农村消防工作健康、顺利发展。切实形成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村民委员会、村办企业、个体业主、村民代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三)以点带面,推动农村消防工作全面发展。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创建“消防安全示范乡村”活动,并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和好做法,积极推动落实农村消防工作措施。要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确定农村消防工作目标,加强分类指导,重点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标准由低到高,内容由少到多,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经费保障。县(市、区)和乡(镇)政府要建立健全村镇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保障机制,将村镇公共消防设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及其装备设施经费按有关规定纳入地方政府财政统筹保障。鼓励依法设立消防公益基金,开展消防公益活动;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助消防公益事业,用于加强村镇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及其消防装备建设和防火宣传。

福建农村小学原则上不再撤并 篇6

今年4月,福建省教育厅在全省开展了农村小学(含教学点)走读生单程步行上学时间的专项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省农村走读生单程步行上学时间在20分钟以内的占78.66%,20至30分钟的占14.83%,30至40分钟的占4.48%,40分钟以上的占2.03%。单程步行上学时间超过40分钟的农村走读生比例超过5%的县(市、区)有10个。

福建明确,要切实规范学校布局调整程序,审慎从严控制学校撤并,现有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原则上不再撤并。严禁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撤并学校,也不得通过减少教育教学资源投入的形式人为造成学校自然消亡。在交通不便的农村边远地区,应继续保留在校生数小于10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并通过经费拨付、师资保障、装备配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促进这类学校从“小而差”向“小而优”转化,以稳定区域内生源。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经费补助的倾斜力度,并足额拨付到位,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或挪用,以确保其正常运转的基本需求。

福建省新农村 篇7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并将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其中无论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还是“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抑或是“管理民主”,都需要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技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而要想有效地发挥科技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既要不断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又要加大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力度,从而力求将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我国目前不仅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高,而且既有科研成果推广转化的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下。因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促进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提升农村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水平既定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提升现有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效率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这不仅有利于节约大量的科研资源,而且有助于提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和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可见,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特别是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有关各方应在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充分地认识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重要性及其现存的不足之处,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应对,以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而有效地推进各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以福建省为例

2.1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已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更是高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虽然导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科技贡献率相对低下是最关键的原因之一。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就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因素。特别是在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诸要素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即使在农业领域也不例外。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现状,不仅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而且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效率更为低下,平均仅有10%左右,从而导致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较低,到“十五”末只有48%[1],2008年底也仅仅缓慢地增至50%左右[2]。虽比“九五”末的37%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70%~80%的贡献率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福建省作为我国较早地实行了改革开放的省份,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与此相对应,其农业科技发展理应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而目前的现状却并非如此。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工作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为当地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就其整体而言,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福建农业科技所发挥的作用与其经济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与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有关资料显示,福建省在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一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上,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五”末仅为40%左右[3],比同期全国农业科技48%的贡献率还低了8个百分点,与国外农业科技发达国家相比,其差距更为悬殊。可见,福建省当前的农业科技发展状况不仅滞后于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远远地落后于全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平均水平,这对于急需农业科技给予强有力支撑的新农村建设而言,其不利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可见,在福建省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支撑作用,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低下,农业科技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水平相对低下;二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效率较低,已有的农业研发成果难以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本文将主要针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问题加以探讨,并据以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至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将另文加以探讨。

2.2 福建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效率低下的原因

在明确了福建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发展所存在的推广与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之后,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关各方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年来,随着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科技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人还存在着“重研究,轻转化”的错误认识,即只重视科学技术初始阶段的研究和探索,却不注重于已有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现实中,作为农业科技需求主体的农业企业和为数众多的农户,他们往往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拉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是等待政府主管部门给项目、给成果,被动地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推动,从而导致农业科技需求不旺;同时,政府的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则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调节,由技术供需双方自主协商解决,因此也没有花大力气去推动。这些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是当前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福建省在这方面的问题同样存在,应尽快地加以转变。否则,福建农业科技就很难赶超国内外的先进水平,也很难发挥出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从而难以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第二,经济发展对农业科技的实际需求与农业科研活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衔接,致使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地满足。与全国其他省份的情况类似,福建省当前在农业科研体制上,仍然存在着科研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即所谓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目前,福建省大多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为主要代表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中,而这些单位的科研人员大部分的研究项目和研究资金主要来自于各级政府部门,他们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缺乏与企业的直接联系,虽然其研究项目大多是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之后确定的,但其与多样化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致使科研活动与实际的农业生产需求之间形成了“两张皮”,并最终有碍于农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本应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主体的农业企业则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其在生产经营中急需的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地满足,而为数众多的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渴求更是无法得到满足,不仅影响其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而且有碍于各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第三,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体系不完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据资料显示,2004—2007年间,福建省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列全国第10位、第9位、第9位和第8位,稳居全国前列,且处于稳中趋升的态势;但作为省域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其竞争力水平却相对较低,并且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2004—2007年间,福建省的农业竞争力分列全国第13位、第12位、第15位和第21位,其中2007年比上一年骤降了6位[4,5]。究其缘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科技支撑不力,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仅有40%左右,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还低8个百分点。而导致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紧密,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的中介缺乏,农业科技市场不完善,等等。正是由于推广与转化体系不完善,以及由此而引致的转化能力不足、效率低下,导致大量的农业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四,政府宏观调控措施不完善,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的效率。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市场机制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市场调节并非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特别是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这一具有鲜明特点的对象,更不能纯粹地依靠市场机制,各级政府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引导,以提升其推广与转化的效率,从而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同时,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的实践也充分地证明,政府调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也不例外;而在我国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形势下,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更多、更复杂。因此,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过程中,除了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之外,政府还应适当地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调控。近年来,福建省在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先后组织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专家大院模式、农业科技服务110模式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福建省目前在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现有的宏观调控手段相对较为单一,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原有的一些宏观调控措施已逐渐地落伍了,其实施的效果因此大打折扣,从而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三是现有的一些宏观调控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因缺乏刚性和权威性等各种原因而难以得到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从而影响其实施效果。可见,现有的政府宏观调控措施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革、补充和完善。

此外,相关的科技人才缺乏和资金不足也是目前限制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其中推广与转化资金不足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因涉及的内容较多,将另文加以讨论。

3 福建省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建议

针对前述影响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3.1 增强转化意识,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正如前面所述,目前,导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相关主体对其重视不够,不少人在思想上仍然存在着“重研究,轻转化”的倾向。对此,有关各方应及时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而力争营造一种人人重视科技推广与转化的良好氛围。首先,应通过大众媒介的宣传和引导,增强相关主体的科技兴农意识,应特别注意增强各方主体的科技转化意识,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以增强其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其次,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农业科研单位存在的“只重研究,不重转化”的思想认识问题,要促使科研单位按照“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在深入研究和充分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的系统开发,并注重这些研发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关注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销售情况和售后科技服务情况。也就是说,要将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产品生产,以及随后的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加以看待。农业科研工作者应当积极地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动地将自己的研发成果推广到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从而使科研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后,还要注意促进科研成果供需双方密切协作,并选择适当的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模式,应尽快地由过去的科研成果提供方的单向推动或需求方的单向拉动,转变为供需双方协作的“推拉互动模式”[6],即除了研究主体要积极地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之外,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方也应发挥其应有的拉动作用,以正确地引导农业科研的方向。因为农业科研成果从最初的研究到开发,直至最终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这并非完全自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有研究单位对相关成果的主动推广与转化,更应有科研成果需求方的积极参与和拉动,因为需求是影响供给的最终决定性因素。过去,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既在于未能将推、拉双方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需求拉动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6]。今后,为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要努力促使科研单位的推动与成果需求方的拉动之间的有机配合,以实现推拉互动促转化的目标,具体的形式可采用供需双方合作开发项目,或由科研单位根据成果需求者的需要组织科研活动等,这样的研究成果针对性强,因此其转化效率也相应较高。

3.2 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其中既有作为科技需求方的农业企业、广大农民和其他主体,又有作为成果提供方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主体,还有那些专门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服务的机构及人员,以及政府的相关部门。因此,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工作大多属于政府主导型的,即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及转化工作,却没有发挥其他相关主体的应有作用,特别是没有很好地发挥作为农业科技成果主要需求者的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的作用,从而导致项目研究与实际需求之间形成了两张皮,并最终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也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由于农业科技中,既有公益性较强的农业基础研究和农业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项目,又有一般的经营性和应用型的研究项目。公益性研究成果存在着显著的正外部性,无法像一般商品那样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成本的补偿和必要的盈利,因此一般应由政府出资来支撑这类项目的研究及成果推广。而多数经营性和应用型的农业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因此,这类项目的研发,特别是其推广及转化应主要依赖市场机制来实现。可见,对于不同性质的农业科研项目,在其推广与转化阶段,应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区别予以对待。这里所谓的“分类管理”,其基本思路是:对于公益性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并提供人、财、物方面的强有力支撑;而对于经营性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则应推向市场,并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提高其推广与转化的效率。按照这一思路,今后政府部门将主要负责公益性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推广与转化工作;而那些具有经营性特征的农业科研项目的研发、推广及转化,由于它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直接面向市场的能力,应促使其研发主体逐步地转变为科技型企业,并根据技术需求方的“订单”来组织相应的研究和转化活动,或通过与技术需求方密切合作,从而成为技术需求方企业固定的研发机构,这样就可以较好地解决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难的问题。目前,那些主要从事农业种苗、化肥、农药、花卉和农产品加工等相关领域技术开发与转化工作的机构,应逐步地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直接并入相关的企业;至于那些专门从事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专业培训和技术中试等相关工作的机构,也可以转化为科技服务型企业或直接并入生产经营型企业,以实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当然,对于经营性的科技型企业,政府部门并非完全放手不管,而应该适时地予以必要的支撑、引导和监管,特别是在这类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初期,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如为这类科技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基础设施购建、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等等。在这方面,福建省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如在《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就明确指出[7]:转制后的农业科研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所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所得,应给予必要的税费减免。可见,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工作实行“分类管理”,不仅符合农业科技的实际,也有助于提升转化效率及其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并有助于推进各地的新农村建设。

3.3 强化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众所周知,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在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科技应先行。而科技的研发、推广与转化,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为充分地发挥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就必须尽快地形成一支由科研项目的研发、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以及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庞大的科技队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及转化等相关工作中,从而促使农业科技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真正地发挥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然而,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而高素质的人才又有赖于必要的科技培训。尤其是在我国当前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相对低下,且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及转化人才也十分紧缺的形势下,如何尽快地培养和造就一批适用的科研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的新型农民和农业企业员工,从而形成一支庞大的农村科技推广与转化大军,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而要想实现上述一系列目标,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应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科技培训力度,特别应注意通过培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并着力提高其科技应用能力。

对于当前正面临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下等多重压力的福建省而言,为尽快地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其中最及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大对相关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以期在短期内迅速地提高其科技素质,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由知识形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有效地推动各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全省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科技人才培训,以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和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农业技术人才,从而有效地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并促使其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中发挥“播种机”的作用。在具体的培训方式上,一是针对广大的农村居民,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工程,以增强农民吸收和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将农业科技知识和相关的科研成果辐射到农村的千家万户;二是以农业部实施的“百万中专生计划”为依托,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加快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并促使其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福建省可以依托现有的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切实落实招生计划,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为农村培养5万名以上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种养能手和经营能人,并通过这些实用技术人才进一步引导和培训周边的农民,从而有效地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并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7]。三是依托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农业科技示范户,采取科技培训入户、技术服务入户、农业信息入户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并通过其带动广大农民致力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3.4 应促使农业企业成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转化的主体

农业企业成为经营性农业科技项目研发和推广转化的主体,这既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过去的旧体制下,农业企业所需要的科技成果主要由其主管部门提供,企业普遍存在着依赖思想,缺乏自主研发和推广转化的动力和压力,这种情况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多样化的需求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基于当前全国的大环境,同时结合福建省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今后应力求通过改革切实地将农业企业定位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转化的主体。为此,农业企业要主动地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切配合,共同研发各种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并及时地应用这些技术生产市场适销的产品;农业企业还应主动地向农业科研单位提出所需的科研项目,或者以各种优惠条件,吸引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使各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得以真正地发挥;农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还应有自己精干的科技研发和推广转化机构;农业企业要将企业设备的更新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创名特优产品等建立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以有效地提升农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借以促进和拉动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可见,促使农业企业成为农业科技进步和推广转化的主体,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科技成果供需之间“两张皮”的问题,而且可以显著地降低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从而有效地节约人、财、物力,有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

3.5 加快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强调农业企业应成为经营性农业科技研发与转化的主体,并不意味着农业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全部应由自身进行研发和转化,这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而言既不可能,也不经济。因此,农业企业还应积极地借助于技术市场获取所需的科技成果。同时,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者中,还包括了为数众多的农民群众,对于他们而言,更不可能自己研发和推广农业技术成果,技术市场对于他们而言更显得必不可少。因此,经营性农业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就成为大势所趋。而技术市场有利于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研究机构与广大的农户之间的相互沟通,有利于促进新技术的尽快推广与应用。因此,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技术市场,从而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易和转化。

培育和发展农业技术市场,应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应尽快地建立和完善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技术市场竞争规则,并强化对各种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从而尽快地完善技术市场体系;第二,应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及其科研人员将各种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科研成果以各种形式进入技术市场,开展技术转让、技术联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多样化的技术供需双方的互动活动,并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从而促进更多、更好的农业科技成果由知识形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第三,要努力促使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等相关的技术需求主体积极地参与技术市场建设,并通过技术市场获取所需的实用技术;第四,要充分地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使之成为农业新技术推广与转化的中介,成为广大农户与科研成果实现对接的桥梁,并借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第五,为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各地要尽快地建立健全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等市场中介机构,并理顺科技成果商品化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技术推广与转化的效率。

在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双方通过技术市场或会展活动实现对接方面,福建省近年来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其中始创于2003年的一年一度的“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6·18”)就是一种十分成功的模式。“6·18”以“项目—技术—资本—人才”为主题,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提升为目的,力求实现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各要素之间的有效对接,其实质上是一种定期举办的、非常设的技术交易会展,是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实现面对面洽谈交易的平台。“6·18”通过邀请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前来参会,并吸引广大技术需求方参与,通过交易平台促进优质项目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的双向推介,以促进项目成果供需双方的成功对接,并通过技术对接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近年来,依托“6·18”平台,福建省的农业部门积极地实施科技项目带动战略,不仅为海西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而且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2009年召开的第七届“6·18”交易会为例,本届交易会仅福建省农业厅就征集到农业技术需求项目137项,有80项成功实现对接,其中有32项居国内领先水平,预计总投资约7.18亿元,比上届增长35%。在对接的项目中,单项投资超1 000万元的有25项,占31.3%,比上届增长了108.3%;单项投资超500万元的有34项,占42.5%。据测算,这些项目投产后的年产值可达20.63亿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2.87[9]。此外,福建省委农办、福建省林业厅等相关的涉农部门和单位也都通过“6·18”成果交易会征集到大量相关的技术供需项目,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对于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3.6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措施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正如前文所述,基于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自身及其推广转化中所具有的特点,各级政府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引导,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就是说,不仅公益性农业科研项目的研发和推广转化需要宏观调控,即使是那些生产性和应用性的农业科技项目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也需要适当的宏观调控措施。

针对前面所提及的福建省目前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调控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第一,综合应用多样化的宏观调控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一般而言,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常用的宏观调控形式有经济、法律和行政等不同的形式。我国目前比较常用的宏观调控形式是行政手段,而本应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和法律手段则相对较少使用。因此,当务之急是应该将这几种常用的宏观调控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今后,福建省应在自己职权的范围内,一方面逐步地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行政调控措施,另一方面还应特别注意突出经济和法律调控形式的应用。在经济调控形式的应用方面,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明确规定企业在增加科技方面的投入时,可享受各种税收减免;可以获得低息甚至免息的贷款等。在法律、法规调控形式的应用方面,福建省可以根据自身在经济、社会领域发展的现状,由省人大或省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地制定和颁布有助于促进农业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和现有科研成果转化的地方性法规或条例,或者推动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第二,及时地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宏观调控措施,增强其适用性。针对因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而导致原有的一些宏观调控措施不再适用的问题,有关各方应与时俱进,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农业科技的特殊性,及时地加以改革和完善,从而提高其实施效果。第三,加大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实施力度,增强其实施刚性。各种宏观调控措施效用的发挥有赖于其实际实施情况,如果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权威性和刚性,必然影响其实施的效果。对此,各级政府今后应该特别注意抓好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法律、法规是各种宏观调控方式中最具权威性和刚性的,这是其他宏观调控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今后应促使相关的立法机构加快制定各种适用的法律法规,以提高宏观调控措施中法律法规的比例,从而增强宏观调控措施的权威性和刚性;②要把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运行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把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转化作为组织部门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以促使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做出有助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推广转化的理性决策;③要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制度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制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制度,应重点抓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和“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制度”等各种始创于福建省的宏观调控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工作;④要增强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刚性,做到有法必依、有规必循,对于有意不履行相关规定的直接责任人要给予必要的经济上甚至行政方面的处罚,而且这些处罚措施应在相关的宏观调控规范中直接予以明确。

参考文献

[1]宁启文.立足产业强支撑[N].农民日报,2006-08-31(1).

[2]冯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N].人民日报,2009-01-06(8).

[3]姜安荣.借助“6.18”平台加快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建设[EB/OL].(2006-10-29).http://www.618.gov.cn/618bl/10/tjzsj2.ht ml..

[4]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6,609-610.

[5]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5,488-489.

[6]魏远竹,张春霞.科技成果转化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林业经济问题,2000(3):156-159.

[7]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C].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02(2):11-20.

[8]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J].山西农业,2006(19):4-18.

福建省新农村 篇8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海西经济区,新农村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农业问题始终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中央下发了12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专项作了部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又是关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极大变化,农产品的生产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也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但长期以来,受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市场引导生产的能力低下,又引发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低迷和农民增收缓慢等系列问题。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正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流通领域,农产品流通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海西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是未来海西农村建设乐章的主旋律。海峡西岸的福建农村,有着1 763万多人口,占总人口的50%左右。要使广大农村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就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1 农产品物流的科学内涵

农产品物流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且在这过程中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基于农产品的生产至产出消费,一般而言,农产品物流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即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如图l所示)。

2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对海西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福建是海西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对扎实推进海西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业生产力提高和农民温饱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福建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已经由80%以上降低到50%左右。现在,“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解决农产品供给短缺转变到切实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生活宽裕,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购买力水平上。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对于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食品“供应充足”,做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以至于“管理民主”,都具有积极意义和重大的促进作用。

2.1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它是具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对时间和新鲜程度的要求很高。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可以缩短农业生产资料由“车间到田头”和农产品由“田头到餐桌”中间环节的时间、弥补农产品供给和需求时间差创造时间价值;通过物流将农产品从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创造场所价值;通过对农产品合理化、规范化包装、深加工等增值服务创造流通加工价值;通过专业化、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和先进的物流技术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减少物流过程中的损耗,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利于农村新的社会分工的形成,增加农民就业机会;通过培育农产品物流组织实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降低农民经营农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总之,发展农产品物流,实现了农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并产生了价值增值,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从而直接或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

2.2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海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意味着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而且意味着要建立发达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低成本、高效率的送达消费者手中。实现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广泛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村交通设施建设、仓储设施建设、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可以实现农产品生产、采摘、分级、包装、运输、储藏、加工、配送等各环节的有机连接,有效解决农产品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等问题,使产业链得到上伸下延,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3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可以推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仓廪实而知礼节”,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必然会促进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另外,农产品物流组织实体的建立,势必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通过员工培训和企业文化的传播,同样可以带动乡风文明的建设。

2.4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有利于村容村貌的改善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目标之一。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新农村建设应该从村容整洁入手,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农民富裕了,就会有能力和有意识改造房屋,保持道路卫生,加强村容村貌的建设。另外,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会改善农村的建筑面貌。

2.5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个民主”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支撑。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农民及农村委员会的政治民主意识,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福建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3.1 农业发展总体势头良好,农产品物流潜在需求规模巨大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农业农村经济在多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根据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点,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农业发展区域布局作了科学规划,基本形成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以畜牧业、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初步统计,201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 307.06亿元,同比增长3.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 363.67亿元,增长3.3%,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 42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如表1所示,福建省各类农产品数目巨大,这些产品中有70%会通过农产品流通渠道成为商品进入消费市场,形成了巨大的现实的或潜在的农产品物流需求。同时,农产品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农产品物流难度大,物流条件要求高。

3.2 农产品物流受到政府重视,政策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农产品物流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2002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3年1月8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农业流通体系建设;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同时建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和协会参加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协调机制;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年关注“三农”,指出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2006~2010年《福建统计年鉴》

为贯彻建设海西经济区战略部署,加快福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福建省政府、各部门先后制定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工作的通知》、《福建省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评审工作方案》等政策,特别是福建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这是全国首个为物流业立法的地方性法规。因此,从总体上看,福建省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明显改善。

3.3 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有所提高,但物流技术装备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

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着力推动“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福建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1 200公里,使海西高速公路网通车总里程超过2 400公里,实现翻番;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主干的两条纵向通道,以及服务两岸和中西部发展的3条横向通道的主骨架初具规模,福建75%以上县城实现半小时内上高速;根据福建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全省实施“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建成硬化规模约4.09万公里,全省建制村通硬化公路率从2003年的不足53%,提高到2008年底的96%,有99.8%的乡镇、80%符合通车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通班车;通过实施“万村千乡”、“新网工程”、“双百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等工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但还是面临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产品物流节点建设落后于线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低;缺乏专门的农产品运输工具和仓储装备;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不健全。

3.4 农产品物流组织多元化,但规模很小,发展缓慢,竞争力不强

福建省现代农产品物流组织主要有国有商业企业、供销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生产经营大户、农民经纪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门为农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组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至2009年12月底,全省已登记合作社4 435家,注册资金66.8亿元,合作社农户成员达13万个,带动非成员农户30.7万户。2009年,全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 144家,其中,省级企业184家,国家级34家,分别比2003年增加572家、93家和19家。但多数农产品物流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单项或分段物流服务,很少能提供物流信息、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尤其是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第三方物流公司正处在起步阶段,运作管理不规范,营销能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3.5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薄弱,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美国供应链管理专家Martin Christopher指出:2l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实际上是成本优化管理,其最终目标是用系统的管理思想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同时使用户的价值最大化和用户的成本最小化。随着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日趋显露,供应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物流的成本高低。

而现阶段,由于农产品物流组织自身实力薄弱,难以成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承担大多数农产品流通与交易活动的物流载体(当前主要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乡村集贸市场)发育不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流、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导致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水平低下,物流成本高。

3.6 物流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但农产品物流人才匮乏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福建省物流协会统计,目前,全省中高级物流人才(主要是技能型人才)缺口高达2万余人。尽管福建多数院校开设了物流类专业,物流师的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也初步展开,但大多侧重于工业物流人才的培养,而对农村、农业、农产品特点有深刻理解,又能将其运用到农产品物流的管理人才则是凤毛麟角。

4 加快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推进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思路

4.1 加大农产品物流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力度,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现代物流知识的普及是基础,现代物流观念的树立是根本,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通过“三下乡”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和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向广大农民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宣传现代农产品物流。同时鼓励对农产品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要在高校拓展设置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资助扶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运作的高素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支持和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举办多层次的农产品物流从业培训和教育工作,建立农产品物流行业的职业终身教育系统;同时,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4.2 加快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产品物流,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基础。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农资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发展与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政府在促进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发挥积极作用,坚持以政府公共预算直接供给为主,同时大量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并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在整个物流链条上,技术创新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农产品物流技术主要包括包装技术、冷冻保鲜技术、增值技术等。应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性,不断改进包装,实现农产品包装的标准化、礼品化、系列化;研究农产品冷冻保鲜技术,同时加强农产品储运工具和设备的开发生产,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降低储运环节的损耗率;研究农产品分类与分类包装、农产品适度加工后小包装、农产品配送、特种农产品运输、仓储与管理等农产品物流增值技术,多层次全方面提升农产品价值。技术研发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对开展农产品物流技术研发与创新的物流主体和科研机构,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其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的积极性。有条件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的物流主体,应该主动增加对农产品物流技术的投入,加大物流技术开发力度,利用物流技术来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4.3 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组织,积极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公司

农产品物流组织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前提条件。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量大、品种多,需要大力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组织,使其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农产品物流组织的自身角度来说,一是要增强现代农产品物流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意识;二是要通过联合、兼并、协议联盟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壮大规模,提升竞争力;三是要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运作效率;四是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竞争力;五是要强化诚信建设,创建农产品物流服务品牌。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一是要积级引导和政策支持,将现有的一些农产品物流组织,如国有商业企业、供销社、以贸易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改制为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公司,壮大农产品物流组织队伍;二是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农产品物流组织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三是要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实现整个供应链上的资源共享、信息共用。

4.4 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不是单个农户、单个企业更不是单个销售商所能解决的,它应该是一个集体、一个供应链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整合各节点(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批发商、零售商等)组织的资源,按照相关的统一标准实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才能切实降低农产品成本,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以及完善农产品的市场信誉。组织引导分散经营的小农户联合进入大市场,培育与壮大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这是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的关键。当前,可以构建的农产品供应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供应链,可简单表示为“农户———龙头企业———批发(零售)商———消费者”的链条形式,其核心环节是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龙头企业;二是行业协会带动型供应链,可简单表示为“农户———行业协会———批发(零售)商———消费者”的链条形式,其核心环节是行业协会;三是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供应链,可简单表示为以“农户———专业合作组织———批发(零售)商———消费者为核心的供应链,其核心环节是专业合作组织;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带动型供应链,可简单表示为“农户———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的链条形式,其核心环节是批发市场。以上类型没有一种可以适应任何地方,因地制宜是需要坚持的主要原则。

参考文献

[1]闫俊周.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5):30-32.

[2]丁俊发.“三农”问题与现代物流[J].经济界,2004(4):22-23.

[3]陈乐群,谢志忠.供应链管理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探析[J].科技与产业,2007(3):37-41.

[4]刘跃,董爱君.发展农产品物流与新农村建设的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6(6):231-234.

[5]袁康来.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物流科技,2007(5):28-29.

福建省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探讨 篇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在福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过程中, 日益增加的土地流转交易对其中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1.1 土地的基础作用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重要性

在福建省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耕地起着最根本最基础的作用, 而由于福建省新农村建设条件的特殊性, 对耕地的依赖也明显高于其他省份。

(1) 福建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12.14万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的90%, 可利用耕地严重稀少。同时, 福建还是自然灾害多发省份, 每年旱、涝、台风和动植物疫病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 对于福建省来说, 耕地的稀缺性与重要性超过其他省份。

(2) 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产业层次较低,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亩产低, 并且市场开拓不足, 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方面不足。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建设还不完善, 存在许多漏洞。生产能力、科技含量、产业制度、市场体制方面的不足, 决定了福建省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水平。

(3) 福建省人地矛盾突出, 耕地后备资源紧缺。福建省土地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在生态稳定和优化的条件下实现耕地资源调整的空间狭小。林地面积虽大, 但不能毁林开荒, 因为在较优越的生态环境中又隐藏着特殊的生态脆弱性, 必须保护森林的高覆盖率。未利用地以荒草地为主, 很难进行有效的深度开发。同时还存在着耕地被私自占用、耕地开发不合理等现象。

1.2 土地流转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随着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福建农村的土地流转交易量大大增加, 许多耕地转化成为房地、工业用地等各种用地形式, 有力的支持了新农村建设。

(1) 土地流转交易丰富了农村交易形式, 也丰富了农村土地的使用形式, 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包括建筑、建材、化工、家电等。 流转交易带来的产业发展给农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农民收入增加, 繁荣了农村消费市场。同时, 引入大量投资资金, 易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使农村经济发展走向多元化, 提高集聚效应。闲置耕地通过交易转变为其他用地, 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质量, 改善农村交通、生产生活设施。

(2) 土地流转交易使得农村闲置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比如投资开发新型的公寓式住房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社会人地矛盾;大量工厂的建设吸纳了剩余劳动力, 缓解了农村治安问题。同时, 收入水平、生活满意度的提高, 缓和城乡矛盾,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1.3 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对新农村建设也有着消极影响

虽然土地流转交易的增加对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但同时, 缺乏调控与规范的交易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1) 过多的土地交易会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畸形。例如, 一些农民为了眼前利益将耕地过多的转化为其他用地, 造成耕地的不足, 影响本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土地交易缺乏宏观上调控会造成交易泛滥, 土地功能重叠, 对于农村本地经济与外来投资经济都造成严重破坏。

(2) 大量未经规范的土地交易充斥在农村经济中, 会对于农村的社会和谐也会构成不良影响。例如, 不法商人利用农村土地交易在法律法规方面的不完善, 利用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欺诈农民土地, 引起纠纷;地价波动对于依赖土地求生的广大农民会带来整体收入的波动, 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通过土地交易会造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 会引起贫富差距的加剧, 影响社会和谐。

(3) 对土地交易中问题处理不当的话会对新农村其他政策的实施起到不良作用。例如, 当土地交易带来农民利益的受损而政府没有即使进行处理, 会降低了政府威信, 影响政府其他政策的实施;农民贪图土地交易中的眼前利益, 会抵制政府长远的有利决策。

2 福建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及其特征

随着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深入, 福建省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势头有所加快, 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据农经部门统计, 到2008年底福建省有164.67万亩承包地进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占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10.80%, 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并呈现以下特征:

2.1 自发流转成为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据农经部门统计, 自发流转已经成为福建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最主要组织形式。例如, 漳州市约有80%的土地是农户与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之间自发进行流转的, 只有少部分是委托乡村组织进行流转;南平市农户之间自发进行土地流转的占到86%, 而委托乡村组织形式开展流转的只占14%。

2.2 转包和出租成为土地流转的基本形式

到2008年底, 全省转包土地60.97万亩, 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37.03%, 租赁土地74.46 万亩, 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45.22%, 以转包和出租方式流转的土地面积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82.25%左右。而以入股形式进行的土地流转, 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仅占流转总量的1.64%。因此, 转包和出租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主要的土地流转形式, 也是目前各方能普遍接受的比较符合市场化规律的农村土地流转形式。

2.3 土地流转主体趋于多元化

随着福建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速发展, 一些工商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也参与了农村土地流转, 并逐渐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参与主体, 这种现象在沿海地区较为明显。

2.4 土地流转用途区域差异明显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自然条件, 经济发展状况, 甚至风俗习惯都不尽相同。在经济发达地区, 土地大多流转成为工业、商业用地;而在落后地区, 流转方向依然还是农业用地。

3 福建省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总体上看, 目前全省农村耕地流转工作还处于自发阶段, 流转规模相对较小、流转行为不规范、服务机构不健全、流转机制不完善, 农民收益较低。

3.1 当地的土地流转机制构建缺失

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作为指导、管理农村土地流转的职能部门, 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明确、编制经费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 很难有充足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到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和服务中来。主要原因是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不健全, 乡村基层政府在土地流转上缺少应有的管理、引导和服务, 土地流转缺乏约束力和规范性。

3.2 政府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

部分政府搭乘“公共利益” 便车, 以公共利益的名义, 滥用土地征用权, 低价征地, 高价出让, 从而使政府制度性获利。部分政府为博政绩, 以低价供地作筹码吸引外来投资, 征地补偿价格过低, 并缺乏对失地农民的有效安置。

造成政府过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就没有明确其应有位置, 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错位。 (2) 福建省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 例如缺乏强有力的独立监督, 补偿定价机制欠缺科学性和公平性; (3) 政府的行政权利过大缺乏约束。

3.3 流转交易缺少规范化

在一些地方, 土地流转以口头约定为主。即使签定了合同, 也存在着合同不够规范和完善, 如合同内容不齐全, 流转面积、标的不准确, 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没有具体规定等。而且土地流转往往没有备案。这容易导致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不清, 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公证和监管, 潜伏矛盾隐患, 容易引发纠纷, 且调处困难。主要原因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指导监管不到位, 流转信息不畅, 大部分土地是农户之间的自发流转, 造成土地流转的随意性很大, 流转行为不规范。

3.4 流转市场发育缺失

福建省土地流转市场建立时间尚短, 目前多数乡镇未成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多数农村都没有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 缺乏供需信息沟通和利益协调机制, 造成流转不畅, 使得有流转土地意向的农户找不到合适的受让方, 而需要经营土地的受让方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出让者。主要原因是福建省土地流转市场建立时间短, 经验不足, 缺乏科学引导。

4 针对福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改进建议

4.1 针对土地交易机制的改进

(1) 建立逐级审批机制, 即凡向本村以外流转土地的, 须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流转申请, 经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情况复杂的须向乡 (镇) 政府请示, 由乡 (镇) 政府把关。

(2) 通过有关部门监督流转合同, 即流转双方在达成协议并签订合同后, 须到乡镇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加以确认, 接受管理和监督。在确立土地流转合同时, 为防止农民土地流转收益降低及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可以采取流转收益指数化或与土地实际经济效益挂钩的方法切实保护流转中农民的利益, 以切实保护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3) 建立流转经营主体准入机制, 对规模经营主体的资信情况、经营能力、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审查。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 加强对农用地的分等定级工作, 保障流转市场规范、有序。

4.2 针对政府的不当行为的改进

(1) 改进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充分尊重被征地人的主体地位, 高度重视被征地主体的合法权利, 确保被征地人对征地过程的全面参与和对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完善土地征收补偿程序, 一是在法律中增加让失地农民参与征地全过程的条款;二是加强征地公告登记制度。包括征地方案及时通告失地农民, 告知他们讨论征地方案的时间、地点, 让他们有机会参加讨论并发表意见, 同时应公布征地补偿方案和安置方案;三是公布征地补偿的收支账目;四是土地征用的互利性。政府机构对所征的农民土地要作财产评估, 并向农民提交评估报告、提出补偿价格, 而农民则有权讨价还价。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 政府可将案件送交法院处理。

(2) 明确土地征收合法性的审查程序, 建立独立且强有力的检查机构, 对用地单位提出征地申请的目的、条件等内容进行审查, 对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征地申请不予批准。加强对政府行政权力的规制, 强化行政程序法, 控制政府的自由裁量权。

4.3 完善土地流转过程中管理部门的职责

建立更加完善的土地流转工作管理机构, 并明确其在宣传政策、协调利益、规范程序、调处纠纷、沟通信息以及建立台帐等日常管理方面的职责要求。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指导农户与业主签订流转合同, 建立完善土地承包和流转台帐, 加强土地承包和流转档案管理, 监督流转合同的履行等服务工作, 防范和化解土地流转风险。

4.4 政府通过其他手段对土地交易进行规范引导

政府还可以从这些方面加以扶持帮助: (1) 强化政策措施, 改善土地流转的环境条件。 (2)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同时, 积极探索建立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专项扶持资金的增长机制。 (3) 强化金融信贷支持, 鼓励农村土地经营主体做大做强。 (4)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部门协作机制, 把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落实好、维护好。

参考文献

[1]吴世雄, 范存会.公共财产支持“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2.

[2]胡必亮.城镇化与新农村[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04.

[3]刘彦随.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 2008-07.

[4]黄敏秋.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研究—基于土地制度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8) .

[5]张晓云, 杨俊.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责任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9) .

[6]周赛琴, 吴元兴, 赵慧, 等.引导、规范福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J].发展研究, 2009, (6) .

福建省新农村 篇10

1 柘荣县的农村女童问题现状

根据柘荣县计生局、富溪镇计生委、乍洋乡计生委的访谈记录及已取得的194份有效问卷入手, 具体研究柘荣县农村女童的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及参与及发展权等问题进行分析。

1.1 女童的生存权依然面临挑战

成年组164份问卷的结果表明, 100%的调查对象都知晓“非医学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是违法行为。但是, 有4.48%的调查对象认为“非医学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是可取的。在对农民进行访谈过程中了解到, 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严格落实和医学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 许多农村家庭选择采用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

1.2 女童的健康权保护不容乐观

在心理健康方面,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时代经历是病态心理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未成年组的问卷调查及谈访结果显示女童与男童在家庭中的受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在家中最受重视的人”项目, 女童得分为3.67, 而男童得分为4.13。问卷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家庭中, 女童的成长受到家庭的更大关注, 而在多子女的农村家庭, 83%的女童不能与男童一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及经济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爱与归属需求, 如果女童不能得到父母平等的关爱, 会使她们的身心受到伤害, 易产生自卑心理。另外, 在身体健康方面, 在农村多子女较贫困家庭, 90%的女童得不到均衡营养, 导致女童营养不良与体质虚弱。

1.3 女童的受教育权被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由于经济的发展, 国家及地方“关爱女孩”相关政策与制度的执行,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 多年来柘荣县尚无女童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而辍学的现象, 特别是“关爱女孩”成才工程的实施, 帮助大部分贫困女童完成高中与大学的学业。但是, 受近年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影响, 农业劳动凸显老龄化与女性化的同时, 女孩已经过早的成为家务劳动与农田劳动的重要帮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6%的女童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要负担繁重的家务及农业劳作。

1.4 女童的参与及发展权逐渐被重视

参与及发展权是得到社会尊重的表现, 而参与则是一种有效的赋权方式,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 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究其根本, 农村女童的参与及发展权能否得到充分实现, 是她们是否受到性别歧视的本质表现。成人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76.4%的成年人认为“女童长大后有要独立的经济能力”。但是, 对于未成年组的调查结果表明, 80%的男孩和53.3%的女童认为家庭分工应该是女主内, 男主外, 这也说明农村家庭中成年人对于性别的认识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其子女的教育, 说明农村家庭对于女童的参与及发展权方面还缺乏足够的重视。

2 柘荣县农村女童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的研究显示, 目前, 福建柘荣县农村女童问题有所改善, 但由于传统观念、性别刻板印象、家庭资源有限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影响导致农村女童问题的产生。

2.1 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

在问卷调查及访谈过程中近83%的农村妇女认为没生男孩会遭到族人及乡邻的歧视, 90%的成年组被调查者认为生男孩有助于帮助农村家庭的农田劳作。“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传统文化习俗根深蒂固, 这种传统的生育观念依然影响着农民的思想意识, 农民群众在精神与心理上对男孩的需求非常强烈, 导致少数农村家庭对女童生存权的忽视。

2.2 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严重

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广泛接受的对男性和女性的固定看法。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往往成为正确认知性别的严重障碍, 对于未成年组与成年组的调查问卷显示, 92%的调查对象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仍然是其生活的真理, 父母对女童的未来寄托责任的期望值低于男童, 从而导致女童的健康权、教育权及参与权的损害。

2.3 家庭资源的稀缺性

由于农村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在夫权家庭制度下, 在家庭资源有限时, 女童往往作为可牺牲的对象, 主要表现在日常饮食上、受教育程度上、更多的家庭劳动上, 最终出现“农业女性化”的趋势。

2.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目前, 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改善中国农村的养老体制, 在调查过程中95%的成年组调查对象认为“养儿为防老”。虽然民政部于1992年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试行) 》, 但在柘荣县农村96%以上的农村家庭以家庭养老为主, 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

2.5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逐步完善

由于对政府对妇女权益的重视, 在中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2002年8月) 总则中第六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 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三十条规定在承包期内, 妇女结婚, 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 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 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 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3 理论思考与建议

3.1 农村女童问题的媒体倡导

女童问题涉及到国家发展、教育发展、妇女发展及儿童发展, 媒体倡导是解决女童问题的有效方式, 利用媒体的力量改变在女童问题上包含性别歧视和传统性别观念的理念及表达方式。鼓励当地媒体关注农村女童发展问题, 从而促进和保护农村女童权利。

3.2 分类实施农村养老保障

柘荣县农村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 以社会保险模式为辅, 结合土地养老模式及社区养老模式, 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 从源头上逐步改变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 为农民家庭养老模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文化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发不断发展, 及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村家庭赡养老人的负担,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3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柘荣县利用自身的优势, 发展太子参等中药材种植业、中药材物流业及中药材加工业, 并且利用农闲时间, 与福建省内高校合作, 通过聘请女技术人员办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培训班, 使农民有一技之长, 切实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也正在逐步改善农民群众对女童问题的认识。更使当地群众意识到“生男孩”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知识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3.4 落实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2002年8月,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 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消除因土地流转制度给妇女带来的不公平影响, 将有力避免“出嫁就意味着失地”的现象。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更要明确农村妇女的主人翁地位, 从而要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执行的透明化, 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传媒渠道进行宣传, 使农村中的女性群体真正感受到实惠, 从根本上明确新的土地流转制度是确确实实的男女平等, 才能逐渐解决农村女童问题。

摘要:女童问题在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大框架下, 是衡量国家发展、儿童发展、教育普及的一个指标, 是个人及群体关注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实地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基础上, 针对柘荣县农村女童问题, 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并提出农村女童问题的媒体倡导, 分类实施农村养老保障,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落实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建议, 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柘荣县,农村,女童问题,性别歧视,建议

参考文献

[1]卜卫、李潘, 女童问题的媒体倡导[J].中国妇运, 2006, (2) :20-23.

上一篇:联系语境下一篇: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