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技术

2024-07-10

池塘养殖技术(精选十篇)

池塘养殖技术 篇1

1 苗种中间培育和越冬

1.1 暂养池塘处理

暂养是采用36×667 m2池塘将稚贝装网袋吊挂方式。池塘边打木桩,架浮梗,间距3 m,将池塘四周用塑料布护坡。塑料布高于水面0.5 m,池塘经过消毒,消毒药物为漂白粉。在稚贝装袋入池前15d左右,开始肥水,施肥量为氮元素1 mg/L,磷元素0.1 mg/L,逐渐进水至2 m。暂养期间应视水色和透明度适时追肥。

1.2 吊挂暂养

附着稚贝在室内经15~20 d的培养,规格达0.8~1.0 mm时,装袋移入池塘中进行吊挂暂养。网袋分1级(60目)和2级(26目),规格为47 cm×29cm, 33 cm×20 cm。1级网袋每袋装入棕绳附着基为一帘;网片附着基4片,每一吊绳捆9袋,分3层,网袋间隔20 cm,垂绳下端挂坠石,下层网袋离池底超过30 cm,吊绳间距为0.8~1 m。当稚贝规格达到2 mm时,将1级网袋换成2级网袋,按2 000粒/袋装稚贝,每袋内装50~100 g网衣,将原附着基上的稚贝全部刷洗下来,取出原附着基。每一吊绳捆16袋,分4层。

1.3 日常管理

洗刷袋:稚贝下池后,前7 d不用洗刷袋,以后每隔2~3 d洗刷袋1次,避免网袋因网眼密阻塞,使稚贝缺饵,缺氧造成死亡。换2级网袋后,3~4 d需洗刷袋1次,洗刷袋时要求操作要仔细,避免稚贝受伤、破损造成死亡。

换水:换水靠水泵利用涨潮抽水,汛期交换量为150%左右。尽量在大潮期间纳水,纳水时要避免纳入赤潮水,注意盐度变化不要太大。

施肥:视水色变化情况,适量施肥,施肥量为氮肥1 mg/L,磷肥0.1 mg/L,阴雨天不施肥,水色较深不施肥。

1.4 越冬管理理

11月中、下旬天气变冷,将池塘中暂养稚贝网袋刷洗干净,挂入育苗室内越冬,室内越冬期间,换水日交换量为10%,水温控制在2~3℃,盐度变化范围在24~28,平均每个月将网袋洗刷,倒池1次,翌年3月。随着水温升高换水量加大为50%~100%。

2 成蚶养殖

2.1 养殖池塘处理

选择塘底平整,无淤泥池塘3 200×667 m2,有进排水闸门,放养前进行施肥,氮肥1 mg/L,磷肥0.1 mg/L。

2.2 苗种底播

4月上、中旬起捕幼蚶,将幼蚶均匀播撒于池塘中,播撒实际面积占总面积的70%。有效放苗密度3.66万粒/667 m2,平均55粒/m2,即170 kg/667 m2左右,规格2.0~2.5 cm, 210粒/kg左右。

2.3 养成期间的管理

适时换水、追肥:换水靠水泵利用涨潮抽水或自然纳水,凭借养成水环境条件,掌握池内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并根据水色来考虑追加肥料,避免赤潮水的纳入。池塘水位保持60 cm左右,高温雨季应适当提高水位。

水色和水质调控:水色过老、过肥,应尽量换水控制,水色过清,透明度过高,则要采用肥水处理。透明度一般控制在30 cm左右,水质主要监测盐度、pH值和溶解氧,保持良好水质指标。

病害防治:养殖期间,防治病害多采用泼洒漂白粉和生石灰的方法,漂白粉用量为1 mg/L,生石灰用量为10~15 kg/667 m2左右。

依据养殖品种,适时起捕,在冰封上冻前清蚶结束。

3 结果与讨论

在东港市北井子镇和五四农场3 200×667 m2毛蚶池塘养殖,采取清塘消毒、换水肥水、掌控蚶苗播撒时间、密度和防病等技术措施,成蚶总产量达126.1万kg,平均规格59粒/kg,产量403 kg/667m2,成活率93%。

3.1 吊挂式中间暂养和室内控温越冬能有效的提高稚贝成活率

室外土池经肥水后,饵料充足,并且池塘的水环境空间较大,采用吊挂形式,能有效避免敌害生物的伤害,提高成活率,起捕比较方便,不存在漏捕损失。不足的是稚贝在袋内密度过大,网眼易阻塞,影响水交换及稚贝摄食。洗刷网袋等操作过程中易造成稚贝破损。特别是在60目网袋的培育中,影响尤为明显。因此需要加强此阶段的培育管理,及时换袋和疏苗,控制合理的培育密度,加强水质交换,加快稚贝的生长速度。在水温降低到3~5℃时,移入育苗室内越冬。室内控温越冬易于管理,能有效提高稚贝的成活率,实践证明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3.2 合理的苗种播撒密度、有效的水质管理能提高幼蚶和成蚶的养殖产量

田螺池塘养殖技术 篇2

田螺是盛产于我国的大型淡水螺,多年来,田螺的人工养殖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市场供应基本上依赖于野生资源。随着人们对田螺营养和保健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田螺的养殖也开始受到广泛注意。由于田螺对水域的适应能力强,且养殖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效益好,因此,许多地方把发展田螺养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现将有关田螺池塘养殖技术要点向同仁作一介绍。

一、池塘要求

田螺在水深20cm以上的水田、水沟、水塘等水体中均能正常生活,且能适应肥水环境,只要选择池深1m以上的土池即可,池底以松软的腐殖质土壤为好,面积大小不限。为了增加田螺的爬附面积,同时也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遮阳条件,可以在池边种植空心菜;如果池塘面积较大,还可以在池塘中央种植一部分莲子等挺水或浮水植物。

二、水源条件

田螺耐寒、怕热,其生活适宜温度范围为20℃~28℃,低于10℃或高于30℃时即停止摄食而钻入泥土、草丛以避寒暑,当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被烫死。因此,为了确保高温季节能经常向池塘冲水,养殖场地的水源一定要充足,且不受工业和农业污水的污染。

三、池塘消毒

在种螺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具体做法是:生石灰干池消毒用量为60kg/亩~70kg/亩,带水清塘(水深1m)用量为135kg/亩~165kg/亩,化浆后全池泼洒;漂白粉干池消毒用量为10kg/亩~12kg/亩,带水清塘(水深1m)用量为13kg/亩~14kg/亩,溶解后全池泼洒。

四、种螺的选择与放养

种螺的规格以60只/kg~80只/kg左右为好,可选用人工养殖的成螺,也可直接从产地收购野生螺。在收购野生螺时,要剔除表壳粗糙、上有大量藻类附着、颜色暗黑的成螺,因为这类成螺往往在产仔后大批死亡,有些甚至产仔未完就死亡了,直接对养殖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种螺的放养时间应掌握在当年第一批产仔以前,因为养殖产量的高低与第一批仔螺的数量密切相关。江南地区以3月中下旬为好。种螺放养密度以130kg/亩~150kg/亩为宜;如果选用上一年养殖的1龄成螺,放养密度可提高到160kg/亩~200kg/亩。

为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可以在田螺养殖池中混养少量的花、白鲢和泥鳅。

五、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根据田螺的食性特点,选择畜禽粪作为田螺的主要饲料,另外增加投喂部分由60%的米糠、20%的麦麸、10%的豆饼和10%的玉米粉配制的人工饲料。具体投喂方法是:在种螺入池前2天~3天,沿池塘四周成堆状放入畜禽粪,用量为200kg/亩~300kg/亩。种螺入池后,每隔10天~15天增加施入1次畜禽粪,而此时的投放地点不能仅局限于池塘四周,还应包括池塘中部位置,每次的增加施粪量约为50kg/亩~100kg/亩。为了确保饲料的质量,在仔螺产出以后,每隔2天~3天投喂1次人工饲料,每次的投放量为田螺总重量的2%~3%左右。

六、水质管理

一是在高温季节要加深水位,且经常冲水,防止水温偏高;二是要保持水体透明度30cm左右,如水质偏瘦则要增加肥料,如水质过肥则要进行换水;三是每隔1周要泼洒1次生石灰(水深1m时用量为10kg/亩~20kg/亩),用于水体消毒、调节水体pH值和增加水体的含钙量。

七、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1次巡塘,检查田螺的生长情况、饵料生物丰欠情况及水质肥瘦情况等。在养殖过程中,如发现螺厣吸入螺壳内较深,说明饵料生物不足,应增加投喂量,如发现螺厣四周有螺肉挤出,说明螺体已经缺钙,应增加水体和饲料中钙的含量。在田螺产仔阶段,要经常翻动成堆状的鸭粪,防止仔螺钻入其中致死。田螺养殖池中,鸭鹅不能进入。

八、病害防治

田螺的抗病力较强,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仅发现螺壳表面附有藻类和固着类纤毛虫,此类疾病可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治疗,具体方法是:以5ml/立方米~10ml/立方米的浓度全池泼洒福尔马林,24小时后进行大量换水;或在换水后以0.5g/立方米的浓度全池泼洒高锰酸钾,第三天再泼洒0.2g/立方米~0.5g/立方米的三氯异氰脲酸。

九、收捕

当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出的仔螺,经过8个月的饲养,个体体重可达8g~10g左右,达到上市规格,一般亩产可达1000kg~1500kg。田螺的收捕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让没有达到上市规格的小螺继续留在池中饲养,同时留足用于次年繁殖的种螺,其它成螺陆续收捕上市。在水温较高的夏秋季节,可于傍晚在池塘四周放一些草把,第二天清晨到草把上捡拾,也可采取带水抄网捕捞的方法;在水温较低的冬秋季节,一般进行干池捡捕。在捕捞操作时,要尽量避免损害小螺及种螺。

田螺的养殖技术

田螺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磷、钙、铁元素以及维生素,是一种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营养食品。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螺繁殖与习性

繁殖季节。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水底摄食生长。到4月份开始繁殖,七八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1龄~2龄雌螺可产仔20个~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个~50个。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到性成熟,每年4月~9月是产仔季节。

生活习性。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处。田螺属杂食性,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等,喜夜间活动,夜间摄食旺盛。

(二)田螺养殖场地选择与建造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田螺池规格一般

宽1·5米~1·6米,长度10米~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子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

(三)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1、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个~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菜、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天~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为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开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在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公斤~0·18公斤,每隔10天~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厘米~15厘米。一般每3天~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5、捕捞上市。田螺经过一年精心饲养,一般个体可达到10克以上。捕捞方法可干池捕捞。捕捞时,要选择个体大的田螺作为亲螺培育,为翌年繁殖仔螺作准备。

田螺的养殖技术

田螺肉质厚实,营养丰富、打碎后是黄鳝很好的饵料。

田螺在日本已大量人工养殖。由于饲养田螺方法简单,疾病少,苗种来源容易,因此,可以在家庭饲养。

我国田螺科分田螺和圆田螺两个属:田螺属,其螺层不膨胀,而具有螺旋色带,如长旋田螺;圆田螺属,贝壳表面光滑,螺层膨胀,有中华圆田螺和中国圆田螺两种。目前在我国华北、黄河平原、长江流域一带常见的是中华圆田螺

田螺可单养,也可与鲫鱼、泥鳅等混养;可在水稻田或休闲田中饲养,也可在池塘或河沟中饲养。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在15℃以下或30℃以上时,停止摄食活动,10℃以下开始入土冬眠,15℃以上时开始繁殖,每只每次产小田螺约20~30个,4龄以上的亲田螺可产40~50个。经过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田螺的雌雄在外壳上很难识别,主要根据触角识别,雄田螺的右触角呈一定程度的螺旋状弯曲(此触角兼作交接作用),而雌田螺左右两触角形状完全相同。田螺在饲养过程中,疾病较少,成活率高,但在稻田饲养时要防止鸟害和逃逸,在进出水口要设置较密的栏栅。田螺对氧较敏感,含氧量低于3.5毫克/升时摄食不良,1.5毫克/升时开始死亡。

田螺食性很广,人工饲养时,可投喂米糠、菜屑、鱼粉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田螺活动的时间,一般在晚7时后到次日上午9时。捕捉方法简单,只需将脱脂的米糠与土相拌和,投入水田中若干地方,这时田螺会聚集采食,用手拾起即可。若在稻田中放养,每10平方米可放养1500~1800个。

田螺人工养殖技术

作者:佚名转贴自:爱农网点击数:8

4田螺是我国生长的一种淡水螺,属上等保健食品。近几年,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田螺应该如何进行人工养殖?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系教授张玉贵作了以下详细介绍。

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已开始人工养殖,特别在自贡等地已进入规模化养殖。不少农户把养殖田螺作为一项创业门路,甚至作为增收而大力发展的一个产业。总体来看,我省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宜养殖田螺。

生活习性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常见的有中国圆田螺、方形环棱螺等。

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欢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细菌和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在水温15摄氏度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摄氏度,30摄氏度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停止摄食,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摄氏度时田螺会死亡,水温低于8摄氏度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摄氏度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

繁殖习性田螺雌雄异体。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种螺放养一般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

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鱼。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养殖水体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

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

水质调节养殖池中的水质好坏是养殖田螺成败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保证水质优良,凡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绝对不能使用。因为含铁量过高的水,放养种苗后死亡率很高,能成活的螺壳上也附着红锈,甚至螺肉也呈现红棕色。硫磺水质同样使用螺具有硫磺臭味,不堪食用。养殖用水以稍混浊的河川或池塘天然水体最佳,不要过于清澄透明,水体应含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和充足的氧气。由于田螺对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当溶氧量在3.5毫克/升时,就不太摄食,降至1.5毫克/升时,就会死亡,所以养殖用水必须清新,能用半流水式养殖较为理想。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保持30厘米左右。

饲养管理最初的三至四个月成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以至二年后则不再成长。因此,田螺在人工养殖期间要抓住时机,充分投饵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这样螺肉大且柔软味美,为天然者所不及,产量也较高。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它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二、三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投饲不必定位,并要多设投饲点。水温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时不需投饲。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摄氏度),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

3%。当水温在15-20摄氏度、28-30摄氏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则少投或不投。田螺在天然状态下,当年能长至6-8克的个体,而人工养殖的个体重可达12-15克。

日常管理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摄氏度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田螺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 4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收获与运输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投放的幼螺可达10- 20克,当年孵出的仔螺也可达到5克以上规格。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

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冬、春季则选择晴天的中午拣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拣拾等办法采收田螺。

池塘养殖刺参技术 篇3

一、养殖场的选址与建造

1. 养殖场场址的选择。一般刺参养殖池必须建在沿海水源方便、水质澄清、无污染,夏季海水水温低于30℃、冬季水温高于-1℃,无大量淡水流入的港湾、海汊及滩涂地。

2. 养殖池的建造、整修与隐蔽物的投放。①养殖池的建造。养殖池以长方形、南北走向为好,单池面积10~30亩,池水深度保持在1.8~2.5米。池底以岩礁石、硬泥沙或硬沙泥较好,不渗漏,坡比以1∶2.5为宜。最好设高、低2个进排水闸门。盐度常年稳定在28~34,pH值为7.8~8.7,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有机物耗氧量1.4毫克/升以下,氨氮0.1毫克/升以下。池塘建成后,要翻耕池底,修筑环沟,以便于刺参栖息。②养殖池的整修和隐蔽物的投放。若利用对虾养殖池养殖刺参,应对虾池的底质进行改造整修,新开挖的刺参养殖池也要进行整修。底质是刺参生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刺参夏眠的重要场所,泥质和烂泥底质不适合刺参栖息生长。为了保证刺参栖息生长具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一定要把池底的污泥和杂物彻底清除。投放的隐蔽物主要有石块、水泥制件、瓦块、废旧轮胎、扇贝养成笼、废旧网片、陶瓷管、竹制品等。隐蔽物的投放时间一般在放养刺参苗种前的1个月铺设完成。

二、苗种放养前的准备

1. 清污、除害及池底的处理。在苗种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推土机将池底污物全部推出堆放于池沿,暴晒半个月以上。清除敌害生物可用漂白粉、生石灰等,一般采用进水30厘米,每亩用漂白粉20~30千克或生石灰80~100千克均匀泼洒。对泥沙质池塘,尤其是新建或清淤后的池塘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取反复进水、暴晒的方法。

2. 安装增氧设备。一般采用微管增氧设备,它是通过罗茨鼓风机与微孔管组成的池底曝气增氧设施,直接把空气中的氧输送到水层底部,能有效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

3. 进水及饵料生物的培养。①进水。消毒药物失效后,即可进水。根据当地敌害鱼类的鱼卵和仔鱼出现情况确定进水网的设置,一般用60目尼龙筛绢网做成的锥形网过滤进水。进水时间一般在放苗前的半个月以上,使池水充分沉淀,降低混浊度,利于刺参苗的成活。②饵料生物的培养。通常采用向池中施肥、进排水、移植等方法,创造有利条件,促使饵料生物不断繁殖生长。刺参的基础饵料可分为底栖生物和大型藻类生物两大类,底栖生物是指以底栖硅藻为主的单细胞藻类,大型藻类是指大叶藻、鼠尾藻、马尾藻等大型藻类。培养饵料生物一般从放苗前1个月左右开始,还要根据当地的水温、水质的肥瘦情况及饵料生物的繁殖特点等灵活掌握。方法是清塘后先进水30~40厘米,使用发酵后的有机肥料,如鸡粪、牛粪,每次用量为100~200千克/亩,分2~3次施入水体;或使用无机肥,如尿素、磷酸二铵、过磷酸钙,每次用量为氮肥3~5千克/亩,磷肥0.3~0.5千克/亩。前期每3~5天施肥1次,后期7~10天施肥1次,当池水透明度达到60厘米时停止施肥。通过施肥使水色呈黄褐、黄绿或浅绿色,以后随着水色的变浓和透明度的降低,逐渐添加适量的新水,并根据水色情况适当追肥。水深达1米左右时,使池水透明度稳定在50~60厘米。有隐蔽物的池塘,可移植大型藻类;泥沙底质的池塘,可移植大叶藻;水质较清、水深、温度低的池塘,可移植海带、石莼、裙带菜等。定期施用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不仅对刺参养殖池水中的氨氮、硫化氢、有机物等有分解作用,而且微生态制剂本身也是刺参的良好饵料。

三、苗种的放养

1. 苗种放养的池水条件。养殖池平均水深1米以上,浅水区50~70厘米,池水以呈黄绿色、黄褐色和褐色为好,透明度50~60厘米。水温5~15℃,突变温差小于5℃;盐度25~34,盐度差小于5;pH值7.8~8.7,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2. 苗种的质量要求。放养的刺参苗种要求个体大小均匀,体态伸展粗壮;颜色正常,体表有光泽,身体无溃烂、无伤害;离水后收缩正常,躯体硬朗,在水中头尾活动自如,爬行运动快,伸展自然;肉刺尖锐挺拔;排出的粪便不粘连,摄食快,排便快。

3. 苗种的计数。购买刺参苗种计数时多采用重量计数法。

4. 苗种的运输。刺参苗种一般采用干运法运输,即将刺参苗种装入聚乙烯袋内或直接放入泡沫箱中,在气温高于15℃时应加冰块降温。苗种装运量的多少主要根据路途远近、运输时间长短、气温高低而决定。一般运输时间在10个小时以内,保温箱装苗种的厚度不要超过20厘米。运苗种时气温最好不要超过18℃,如果温度过高应使用保温车,并采取降温措施,并要注意苗种不能与油污接触。

5. 苗种的放养密度、时间及成活率。①放养密度。刺参苗种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池的条件、隐蔽物的数量、水交换条件、饵料的供应情况、刺参苗种的质量及成活率、管理水平、计划产量、资金状况等诸多因素而确定。苗种放养量可参考表1。②放养时间。苗种放养时间一般为春季或秋季。刺参的养殖大多采取轮捕轮放的方式,为保证养殖池内的存养量,使养殖产量连续、稳定,每年都需要补放苗种。一般春季放苗的池塘,在秋季或翌年春季补苗;秋季放苗的池塘,在翌年的春季或秋季补苗。③成活率。在放苗条件适宜、苗种质量优良、水质正常的情况下,放养300头/千克左右的刺参苗种,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放养600头/千克左右的刺参苗种,成活率一般60%以上,放养1000头/千克左右的刺参苗种,成活率一般在40%以上,小苗的成活率往往不如大规格苗种稳定。

6. 苗种的放养方法。刺参苗种放养,应选择风和日丽

的天气,气温以5~18℃为宜,气温过高和大雨天气不宜放苗。可采用直接投放法或网袋投放法将刺参苗种均匀地投放到养殖池中,同时要注意细心操作,以免损伤苗种。①直接投放法。将体长5厘米左右的苗种直接撒到池底的石头或隐蔽物上,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刺参苗种往往分布不均匀。②网袋投放法。将刺参苗种装入网袋,袋内同装小石块(以防网袋漂浮移动),由潜水员把刺参苗种投放到指定位置,打开网袋,使刺参苗种自行爬出逸散。

四、养殖期的管理

1. 水深。根据季节的不同保持一定的水位,一般1.5~2.5米(各养殖期水深参考表2)。

2. 饵料的品种及投喂。池塘养殖刺参,应根据池塘条件、养殖密度及刺参出皮率等掌握投饵量。一般池塘较肥沃、养殖密度较稀,可不投饵。养殖密度较大时,在摄食旺盛季节需适量投饵。①饵料种类。以鼠尾藻、海带等加工成藻粉并掺入适量多种维生素及添加剂,制成配合饲料投喂;将海带、鼠尾藻等藻类经浸泡、蒸煮后制成浆状直接投喂;或购买刺参专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②投饵时间。刺参摄食具有季节性和夜行性,一般3~5月份、10~12月份,水温5~20℃时,为人工投饵喂养期,最佳摄食水温为10~15℃。夏眠期(6~9月份)和冬季(1~2月份)不投饵,在投饵期每天傍晚投喂1次即可。投饵原则以适量为准,日投饵量为活参体重的2%~8%,并根据刺参排便多少、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3. 养殖池的水质调控。①养殖池水的环境指标。养殖期间水质的控制指标为: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pH值7.8~8.7,氨氮少于0.2毫克/升,水色正常,透明度在50~60厘米,底层硫化氢含量在0.01毫克/升以下,化学耗氧量在4毫克/升以下。②养殖池水的调控。春、秋两季是刺参的快速生长期,代谢量大,水质极易变坏,要加大换水量,水位不要过高;夏季(水温23℃以上)刺参的生长已明显减缓,逐渐转入夏眠阶段,此阶段保持最高水位,使底层温度降低,要增加夜间、凌晨时的换水量,以降低池水温度;冬季低温期,由于刺参摄食量少、代谢差,可以少换水,水面结冰后(可不换水)要及时清除冰面上的积雪,并在冰面上打冰眼。具体换水措施参考表2。此外,根据池水情况开启增氧设备。一般在夜间22时左右(7~9月份为21时)开机,至翌日太阳出来后停机;连续阴雨天,提前并延长开机时间,白天也应增氧,尤其是雨季和高温季节(7~9月份),13~16时要开机2~3小时。

4. 日常管理。每日测量水温、盐度、pH值等水质指标;早晚巡池,注意观察水色、水位等参数的变化;每日观察刺参的活动、摄食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投饵量)确保刺参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每隔10~15天下水探摸,测量、观察刺参生长情况;注意池塘堤坝的安全,尤其是多雨季节;注意防盗,发现吸附在干露池壁上的刺参及时将其放回到水中;做好各项记录。

五、收获

池塘养殖刺参,一般轮捕轮放,每年以3∶1的比例捕大留小。一般每年分两期收获,春季多从清明前后到6月初,秋季多从10月份到小雪或大雪。新年、春节期间,鲜参的市场价格高,可适量收获出售。刺参收获规格需达150克/头以上。

长臀池塘养殖技术 篇4

1 鱼池条件

试验在广西都安县鱼种场进行, 选择成鱼池3口, 面积分别为1#池1 700 m2, 2#池2 000 m2, 3#池2 300 m2, 平均水深均为1.5 m。鱼塘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 水源为澄江河水, 水质符合GB11607规定, 有供电设备, 能及时供电, 每口试验鱼池配有1.5k W叶轮增氧机1台。

2 鱼池准备

2.1 鱼池消毒

鱼种投放前半个月, 进行清塘消毒。将鱼池水排干到水深20 cm左右, 用生石灰150~200 g/m3, 溶水搅匀后, 全池泼洒, 一周后注入新水, 使池水保持1.0 m左右, 进水口用60目筛绢网做成网袋过滤进水, 防止野生杂鱼进入。放鱼前1天, 在池塘的下风处安装小网箱, 放入10余尾鲢鱼种进行试水, 24 h后, 鱼种活动正常即可放鱼。

2.2 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用4%~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10min。

3 鱼种放养

3.1 放养规格

要求体质健壮, 体表完整, 无伤病, 无畸形, 活动能力强, 规格整齐。鱼种规格全长20 cm左右, 体重约50 g, 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3.2 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

放养时间为2006年4月下旬, 水温20℃左右。每667 m2放养长臀鮠鱼种130尾, 配养1 kg以上的鲤鱼30尾。

4 饲养管理

4.1 投饲

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的鲤鱼沉性饲料。鱼种放养第三天开始驯化摄食。具体做法是投喂前敲击器具, 再将饲料投到确定的位置, 一个星期形成条件反射, 养成集群抢食的习惯。每天投喂2次, 投喂时间为8:00—9:00, 17:00—18:00。坚持定时、定质、定量、定位的“四定”原则。每天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 投喂量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鱼体活动情况等予以适当调整, 以投喂后半小时吃完为原则。

4.2 水质管理

5—6月份, 每隔10 d加注新水15~20 cm, 池塘水位随水温升高不断加深, 6月份前达到最高。7月—8月份高温季节, 10 d左右换水20~30 cm, 保证池水溶解氧在4~7 mg/L, 透明度保持在35 cm左右。每天傍晚开增氧机2 h, 使氧气水中均匀分布。

4.3 日常管理

每隔1个月检查一次鱼的生长情况, 根据鱼体重量调整投喂量。坚持每天巡塘, 检查鱼的吃食情况、浮头情况、水质变化等, 特别是夏天高温季节, 定期换注新水, 定期消毒食场、并做好生产记录卡, 包括放养成情况, 发病用药情况, 清塘换水记录, 微生物制剂使用记录, 投饵记录, 水质检测记录, 收捕记录, 异常情况记录等。

4.3 病害防治

在水温高、吃食量大的季节, 每隔两星期用二氧化氯进行食场或水体消毒, 并每月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池塘水质。

5 试验结果

经过24个月的饲养, 2008年3月3口塘共起捕长臀1 326 kg, 平均规格为1.1 kg/尾, 成活率为90%。解剖雌鱼和雄鱼, 性腺均发育到第Ⅳ期。

6 讨论

长臀由野生变为养殖品种, 从广义上说, 是属于驯化的范畴。鱼类的驯化, 是指被移植的种类, 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 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 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衍后代, 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驯化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单生命周期, 二是多生命周期, 前者包括存活阶段、繁殖阶段和后代存活阶段, 通过三个阶段, 移植获得“生物学效应”, 而后者为移植产生了生物学效果之后, 只有继续适应新环境的各种条件, 发展其种群, 形成稳定的经得起捕捞的水产资源, 产生了“渔业效应”, 才算完成了驯化的全过程。驯化从移植为发端, 但移植的结果不一定能达到驯化的目的, 很可能因某种原因而中止于某个阶段。本试验只是将野生的长臀驯养成养殖品种, 为人工繁殖打下基础。

长臀是激流型鱼类, 在池塘中饲养, 虽然能在池塘中生长, 但由于受环境因素的限制, 生殖腺发育只能到Ⅳ期, 不能在池塘中繁殖。

池塘养殖中, 水质调控很重要。野生长臀生活在比较清澈的河流里, 要求的溶氧比较高, 因此在池塘养殖中, 由于投喂饲料, 水质容易变肥,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耗氧量较大, 容易造成缺氧, 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里, 容易发生泛塘事故。所以在养殖过程中, 应注意调控水质, 勤开增氧机, 及时加注新水, 适当配养鲢、鳙鱼。

河蟹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篇5

方正县自1997年引进河蟹试养,经过十多年的`养殖实践,河蟹池塘养殖获得成功,成为我县渔民增收的新渠道.河蟹池塘养殖的成败,关键在水质饵料和蜕壳期管理,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作 者:姜晓芹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方正县水产总站,黑龙江,方正,150800 刊 名:黑龙江水产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FISHERIES 年,卷(期):2009 “”(1) 分类号:S9 关键词: 

★ 有关小龙虾养殖技术介绍

★ 人工捕捉天牛数据分析

★ 种养结合生态型养殖技术模式的分析论文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及技术应用探讨

★ 多肉的养殖技术

★ 牡蛎的养殖技术及特性

★ 高中地理七大模块考点及要点分析

★ 人工承包合同

★ 沙漠玫瑰花的养殖和种植技术

青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篇6

1.池塘条件 池塘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电力配套、能排能灌、交通便利。面积以5~10亩为宜,呈长方形,东西走向,通风向阳,池底平坦,壤土底质,水深保持在1.5~2.5米。塘口必须配备增氧、投饵和抽水等机械设备。

2.清塘消毒 冬季干塘后清除池内杂草和池底淤泥(保留淤泥10厘米厚),修复加固塘埂,以增强保水性。清整过的池塘暴晒15~20天后,按100~150千克/亩的量用生石灰加水调配成溶液趁热全池泼洒,并随即用长柄泥耙翻动底泥,使石灰浆与塘泥充分混合,以氧化底层有机物和杀灭有害生物、各种病原菌。另外,用生石灰消毒还能增加水体中钙离子含量,为青鱼的生长提供所需的钙质。

3.培肥水质 鱼种放养前7~10天投施基肥,将用畜禽粪(最好是鸡粪)、生石灰、磷肥混合堆沤发酵而成的有机粪肥施入池底,用量为200~300千克/亩,然后将水位加深到0.8~1.0米,培育基础饵料生物;3~4天后追施EM菌、单胞藻激活素等,增强培水、净水效果,1个星期后可见池塘水体中有大量的浮游生物(主要是水蚤类),此时可选择晴好天气放养鱼种。

4.鱼种放养 投放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大规格成品青鱼深受市场欢迎,因此,应选择投放强化培育的2龄鱼种进行成鱼养殖,规格为1千克/尾左右。青鱼鱼种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塘口条件、养殖水平、饲料供应和鱼种规格等情况灵活掌握。放养密度太低,鱼池利用率不高,养殖效益也上不来;放养密度太高,则会导致青鱼生长缓慢,易引发鱼病。为充分利用池塘水层空间,可搭配放养与青鱼在食性上无冲突的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鱼种,以增加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益。鱼种应于2月底至3月初放养结束。苗种放养前用3%~5%食盐溶液浸洗5~10分种,以杀灭鱼种体表和鳃上的寄生虫、病原菌等。具体亩放养量见表1:

5.饵料投喂 通常选择投喂正规厂家生产的青鱼专用颗粒饲料(粒径为4毫米,长度为粒径的1.5~2倍,蛋白质含量应在35%以上)。在离池中心3~4米处搭建饵料台,以便于青鱼集群上浮抢食,发挥投饵机定点、定时投喂的效果。一般每日投喂3~4次,日投饵率为池鱼体重的3%~6%。整个投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4~6月份,每日投饵4次,日投饵率为2%~4%;第二阶段为7~9月份,每日投饵3次,日投饵率为3%~6%;第三阶段为10月份后,每日投饵2次,日投饵率为2%。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可适当投喂部分青鱼喜食的螺蛳、河蚬、幼蚌、小虾、蚕蛹等动物性饵料,以加快青鱼的生长。具体投喂时间、投喂量视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摄食、活动情况灵活掌握。

6.水质调控 在青鱼成鱼养殖中,水质调控是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每7~10天加新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保持水深在1.5~2.0米,池水透明度在30~35厘米;每月用生石灰对水体消毒1次,以减少水中过多有机悬浮物,保持pH值在7.0~8.5之间;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使池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四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雨天半夜开、浮头提前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在无增氧设备或增氧设备发生故障时,可采用撒施增氧剂的方法提高水体溶解氧水平,溶解氧应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

7.鱼病防治 青鱼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只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按照要求科学调控好水质,及时做好常规消毒、预防工作,青鱼就很少发病。定期使用含氯制剂全池泼洒,既可调节水质,又可避免青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用中草药、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制成药饵投喂,可预防青鱼的肠炎、烂鳃病。一旦发生疾病,应及时准确诊断、对症用药进行治疗。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

8.巡塘检查 养殖期间应坚持早、晚各巡塘1次,检查水质、水位的变化情况,观察鱼的摄食、活动、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认真做好塘口养殖记录,为来年的养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篇7

关键词:泥鳅,池塘养殖,管理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不高的小型淡水鱼类, 在我国大部分的河流、池塘、稻田等都有分布。

泥鳅养殖周期短、效益高, 5~8 cm幼苗, 4~5个月可长至15~20 cm, 重量可达15~20 g[1]。1年可投放2次, 获利润45万元/hm2以上。现将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养殖条件

虽然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 对鳅池环境的选择仍很重要。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 (最好能做到自流自排) 、通风向阳、光照充足、电力供应有保障的地方[2]。土质以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为佳;大小池塘都可, 一般面积200~500 m2的较多, 池深80~120 cm, 水深50~70 cm, 淤泥厚度15~20 cm。

2 池塘清整

养殖池以水泥池或三合土池为好, 水泥池底部以铺有厚度为15~20 cm的壤土为佳, 土池底质不宜为砂质土, 池塘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围造, 池壁高80~100 cm, 进出口用铁丝网或尼龙筛绢围住, 筛绢网目0.15 mm, 选择面积200~667 m2的池塘。食场上方需搭遮荫棚。

泥鳅苗下塘前10~15 d, 应进行清塘消毒, 先将池水抽干, 检查有无漏洞, 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7~10 cm时, 撒生石灰1 125~2 250 kg/hm2。如果池水无法排干, 用20mg/L漂白粉进行清塘。清塘后7 d注入新水, 注入的新水要过滤。注水后施基肥, 培育水质, 即在池的四角堆放鸡粪、猪粪等有机肥2 250~3 000 kg/hm2, 施肥5~7 d后可以放养泥鳅。

3 放养

泥鳅、大鳞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生长快, 肉质鲜美, 营养价值高, 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对象, 因而养殖户最好选择这2种品种进行养殖[3]。放养时间一般在9—10月或3—4月, 养殖时间为8~9个月, 放养规格3~6 cm, 要求大小整齐, 行动活泼, 体质强壮, 无病、无畸形。放养前用盐水消毒, 在水温适宜时, 浸洗30 min左右。放养密度150~500尾/m2。鳅种放养前用5 mg/kg硫酸铜或4%~5%食盐水消毒, 水温10~15℃时, 浸洗20~30 min。

4 饲养

除用施肥的方法增加天然饵料外, 还应投喂如鱼粉、鱼浆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 及谷物、米糠、大豆粉、麦丕、蔬菜、豆腐渣等植物性饲料, 以促进泥鳅生长。但若投喂过多饲料, 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大量投喂, 或暴雨过后投喂部分未经浸泡的硬颗粒饲料时, 泥鳅会出现胀气。这时应全池泼洒盐水, 内服消食利胃散、大蒜素及食盐, 100 kg饲料添加消食利胃散500 g、大蒜素200 g、食盐300~400 g, 连喂5~7 d。拌饲料时尽可能使用黏合剂或面粉, 使药粘在饲料上, 当泥鳅食药后才能发挥药效。投喂时间分上午、下午2次投喂, 上午投喂量占日投饵量的30%, 下午投喂量占日投饵量的70%。除此之外, 应还做好巡塘工作, 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 密切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泥鳅的活动情况。如天气闷热、气压低或连日阴雨时, 应注意观察泥鳅是否浮头, 若浮头严重, 应及时采用换水及化学增氧方法[4]。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 在养殖过程中既需要利用肥水培育天然饵料, 又需要进行人工投饵。泥鳅下塘后, 要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 一般每隔30~40 d追肥1次, 每次900~1 125 kg/hm2, 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 cm, 水色以黄绿色为宜。及时人工投喂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 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投饵做到“四定”, 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鱼种阶段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8%, 成鱼阶段为5%左右, 水温高于30℃和低于10℃时应减少投喂。开始时每天傍晚喂1次, 以后驯化改为白天投饲, 上、下午各投饲1次, 高温季节应在食台上搭遮荫棚。

5 日常管理

加强日常管理, 池水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 当水色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为2 mg/L以下时, 要及时注入新水, 养泥鳅的水要求“肥、爽、活”, 定期泼洒5~10 mg/L生石灰, 经常使用有益维生物制剂。溶解氧要求3 mg/L以上, p H值7.5左右, 鳅苗培育期间,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第1次巡塘应在凌晨, 如发现鳅苗群集, 这是池塘中缺氧的表现, 应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午后的巡塘工作主要是查看鳅苗活动的情况, 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检查水质, 并作记录。日常要勤观察, 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时要及时加注新水, 一般情况下, 7 d加水1~2次, 每次换水30~40 cm, 注意定期采用漂白粉对食场消毒, 每次用药125 g。此外, 还应注意随时消灭池中有害昆虫和蛙, 经常检查有无鱼病。

6 疾病防治

泥鳅适应能力很强, 只要管理得当, 避免鳅体机械损伤, 一般很少发病。平时应注意预防, 以预防为主, 综合治疗, 严格控制水质, 对水体进行消毒, 抓好“三消”, 即鱼体消毒、池塘消毒、饲料台消毒。若发现病死的泥鳅应及时捞出, 以防止感染其他泥鳅, 并及时治疗。

6.1 水霉病

在泥鳅苗的孵化中, 秋、冬季水温较低时容易发生水霉病, 特别是泥鳅受伤时更容易发病。水霉病症状为体表有白色绒毛状的水霉丛生。防治方法:鳅卵防治用1 m3水放食盐400 g加小苏打400 g的溶液洗浴1 h;病泥鳅可用3%食盐水浸洗5~10 min, 发病严重者可用0.5 mg/kg水霉净浸洗5~15 min。

6.2 赤鳍病

此病对泥鳅的危害很大, 拉网损伤、长途运输、水质恶化等都可引起发病。症状为泥鳅的鳍、腹部皮肤与肛门周围充血, 有时肠道也出血, 在鳍条腐烂处容易感染水霉。常与烂鳃、肠炎并发。防治方法:外用1 mg/kg漂白粉泼洒;苗种放养前应用4%食盐水浴洗消毒;内服药饵, 用达克菌、氟哌酸等制成药饵投喂。

6.3 寄生虫病

泥鳅苗阶段的常见寄生虫主要是车轮虫、三代虫、舌杯虫等。症状为被寄生的泥鳅苗常浮于水面, 急促不安, 或在水面打转, 镜检可发现寄生虫。防治方法:用0.5~0.7 mg/kg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5∶2) , 或0.5 mg/kg晶体敌百虫泼洒。

6.4 打印病

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 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流行于7—8月。防治方法:可用1 g/m3漂白粉或2~4 g/m3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6.5 其他敌害防治

养殖泥鳅的池塘, 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注、排水口应设密网拦滤, 严防有害的鱼类、水生昆虫、蛇、蛙等进入池塘危害鳅苗种或成鳅。若发现池中有水蜈蚣, 应用5 g/m3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灭。

参考文献

[1]黄浦东.池塘泥鳅高效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1) :272-275.

[2]邱凌云.泥鳅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3) :189-193.

[3]纪红艳, 纪庆军.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J].黑龙江水产, 2007 (6) :4-8.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篇8

1 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3口,呈长方形,南北向,总面积为0.67 hm2,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周围无工业、农业废水污染,无传染病源,池塘淤泥厚10~20 cm,进排水系统完善,水深保持在30~50 cm。池塘的溶解氧在4 mg/L以上,化学耗氧量为2 mg/L以下,pH值为6.8~7.5。

2 放养前准备

一是清整池塘。对池埂、池坡进行护理和修整。进水口高出水面20 cm左右,排水口设在池底鱼溜底部。进水口、排水口用密网布拦挡,池底向排水口倾斜,并设置与排水口相连的鱼溜,面积约为池底面积的5%,低于池底30~35 cm。池中投放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覆盖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1/4左右。同时池塘四周设防逃设施,在离池岸30~50 cm处,挖深30~40 cm、宽20 cm的沟埋设围栏,每隔1.5 m,使用1根直径4~5 cm的竹竿支撑,栏网的高度比水位高20~30 cm。二是清塘消毒。彻底清塘消毒,以杜绝病源。放养前,先将水排干,消除乌鳢、蛇等敌害。在投放苗种前15 d,用二氧化氯3.75 kg/hm2对水搅匀后全池泼洒,以杀死细菌、寄生虫、敌害等。三是注水施肥。在苗种下塘前的3~5 d,施腐熟的人畜粪3.0~4.5 t/hm2作基肥,然后将池水加至30 cm深左右,以培育天然适口饵料。待水色变绿,透明度为15~20 cm后投放泥鳅苗种。

3 苗种放养

泥鳅种苗放养时间选择5月25日,苗种来源就近从宣城市良种繁育场购买,挑选行动活泼、体质强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种苗放养,共放养6 cm泥鳅种苗50万尾,密度为75万尾/hm2。苗种放养前用4%~5%食盐水浸泡5~10 min进行消毒。由于采用降温方法进行运输,故在放苗时加水进行缓冲处理,温差不超过±3℃,并在池塘的上风头轻轻放入。5月15日投放一定数量大规格鲢鳙(表1)。

4 饲料投喂

投喂饲料时遵循“四定”投喂原则。投放泥鳅种苗5 d后开始少量投饵,饲料主要以本土华亿牌专用颗粒饲料为主,逐步诱食、驯化,当泥鳅对投饵形成条件反射时加大投饵量,逐步增加到泥鳅体重的3%~4%。泥鳅性贪食,喜欢夜间觅食,经过驯化可改为白天摄食。每天投饵4次,时间分别为6:00、11:00、14:00、18:00,投饵量分别占日投饵量的30%、20%、15%、35%。养殖后期还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在阴雨天气注意控制投饲量。

5 日常管理

一是水质管理。池水透明度保持20~25 cm,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水体溶氧4 mg/L以上。泥鳅喜肥水,在6月20日、8月15日、9月10日、10月12日、11月8日追施经发酵的鸡鸭粪等有机肥,每次用量750~1 050 kg/hm2,高温时期不施。平时每15 d左右换水1次,当水温达到30℃时每天注入新水,日交换量达10%,并适当增加水深。二是巡塘观察。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清除残留饲料,遇闷热天气增加夜间巡塘。特别在高温季节和天气突变时,更加注意搭配放养的花鲢、白鲢容易发生浮头,防止意外发生。同时,做好生产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工作须遵守“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6—9月, 每15 d用二溴海因进行病害防治, 用量为水深1 m的水面用750~900 g/hm2, 全池泼洒。7月25日、8月21日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定期用大蒜素拌饲投喂。

7 捕捞

12月1—3日, 进行捕捞上市, 总起捕率在97%左右。

摘要:从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等方面介绍了池塘泥鳅养殖技术, 以期为池塘泥鳅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泥鳅,养殖技术,池塘

参考文献

[1]杨壮志.冬季池塘泥鳅养殖技术[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2011 (12) :37-38.

[2]王本龙.池塘泥鳅养殖技术[J].农技服务, 2011 (2) :88-89.

[3]管远亮, 陈宇.泥鳅养殖技术之一池塘内设置小体积网箱养殖商品泥鳅技术[J].中国水产, 2008 (1) :37-38, 42.

乌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篇9

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1 334~2 001 m2, 池塘呈东西向长方形, 通风向阳。池底平坦, 壤土底质, 保水性能好, 池底应保留15 cm厚的淤泥。水源充足, 引自引黄干线, 水质清新无污染, 水深1.5~2.0 m, 为防止乌鳢逃逸, 池埂要高出水面0.5 m以上, 最好在池塘四周设置网围, 进排水口用防逃网片捆绑牢固[1]。在池内四周栽植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 既可减弱阳光直射, 供乌鳢栖息隐蔽, 又可吸收有害物质, 净化水质, 水草要占池塘面积的20%左右。

2 清塘

每年春季清整池塘, 挖去过多淤泥, 充分曝晒池底。在投放鱼种前15 d左右, 选择晴天中午, 用生石灰1 500 kg/hm2对水成浆趁热全池泼洒, 杀灭各种病原、虫卵和敌害生物, 改善水质使之呈弱碱性。7 d后用80目筛绢过滤, 注水1.5 m。

3 鱼种投放

鱼种投放一般在3月至4月初进行, 要选用鳞鳍完整、游动灵活、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体长16~20 cm的隔年鱼种。大规格鱼种只要规格整齐, 可不用再分养, 小规格鱼种进行1~2次分池, 以免饵料缺乏时引起弱肉强食。鱼种规格150 g/尾时, 投放密度3.75万尾/hm2, 鱼种规格200 g/尾时, 投放密度3.00万尾/hm2。投放前, 鱼种要用3%~5%Na Cl溶液药浴10 min。选择晴天中午在上风口下塘, 温差不超过2℃。

4 饲料投喂

乌鳢为肉食性鱼类, 喜食新鲜野杂鱼, 但因动物饵料来源有限, 饲料系数高, 不适合集约化养殖, 所以提倡使用浮性颗粒饲料。浮性饲料能长时间漂浮于水面, 易于观察管理, 节约饲料, 并降低粉料残饵对水体的污染。鱼种下塘后要先进行投饵驯化[2,3]。开始投喂鱼糜, 2次/d, 然后在鱼糜中逐量掺入乌鳢专用配合饲料, 让乌鳢逐步适应配合饲料, 最后即可完全使用浮性颗粒饲料。投喂前先敲击容器发出响声, 让乌鳢建立吃食条件反射。整个驯化过程约需15 d。食台可用PVC管圈成正方形, 将饲料投入其中, 以最大限度减少饲料浪费。浮性饲料粗蛋白含量要>40%, 每天投喂2次, 分别在8:00—9:00, 占日投饵量的35%, 17:00—18:00, 占日投饵量的65%。在生长旺季的6—9月, 日投喂量要占鱼体重的6%~8%, 其他季节可适当减少。具体投喂时遵循“四定” (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三看” (看鱼吃食情况、看水质情况、看天气情况) 和“88”投喂 (80%的鱼吃8成饱) 原则。

5 水质调节

在高密度和投饵条件下, 池底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质在无氧条件下分解, 产生硫化氢、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 使水质变坏, 抑制鱼类生长, 引发鱼病。因此, 所以要加强水质调控, 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 cm以上, p H值7.0~8.5, 氨氮小于0.02 mg/L, 水质“肥、活、嫩、爽”。6—9月高温季节要保持高水位, 每7 d换水1次, 每次换去池水的30%~40%, 其他季节每15 d换水1次, 每次换去20%。每15 d泼洒1次生石灰改良水质, 使浓度达到15 g/m3。每15 d施用1次EM菌液、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底质。高温季节中午开机增氧2 h, 阴雨天翌日清晨及时增氧。

6 饲养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2次。观察水质变化情况、浮头情况、病害发生情况、鱼类吃食及活动情况、防逃设施完备情况, 及时清除残饵污物和病死鱼, 水草生长过旺时及时捞取[4]。建立池塘生产日志, 做好水质测定、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

7 鱼病防治

坚持“全面预防, 有病早治”的原则和“内服外消”相结合的方法, 积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每15 d施用10%聚维酮碘溶液0.45~0.75 g/m3对水体进行消毒, 每7 d用生石灰10g/m3化水成浆对食台进行消毒。高温季节, 按每1 kg鱼在饲料中拌入5 g大蒜, 连续投喂3 d, 每月2次。发现病鱼, 及时隔离治疗, 防止蔓延。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细菌性败血症:病鱼鳍基部及靠近鳃盖后缘的身体两侧有出血条纹, 腹部肿胀, 眼眶充血。用8%二氧化氯0.2~0.3 g/m3全池泼洒, 同时用氟苯尼考粉每1 kg饲料加入2~3 g, 1次/d, 连用3~5 d。 (2) 溃疡综合征:病鱼体表出现斑块状红色溃疡, 鳞片脱落, 肌肉溃烂, 露出内脏。发病时用20%苯扎溴铵溶液0.50~0.75 g/m3全池泼洒, 隔2~3 d再用1次, 同时用氟苯尼考粉拌饵投喂。 (3) 竖鳞病:病鱼鳞片竖起, 局部脱落, 鳞片基部水肿, 眼球突出, 腹部肿大, 肠道充血。用8%二氧化氯0.15 g/m3全池泼洒, 连用2 d, 用盐酸土霉素25 mg/kg·体重拌饵投喂, 1次/d, 连服3~5 d。

摘要:从池塘条件、清塘、鱼种投放、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方面对乌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进行总结, 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乌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湖北水产局.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实用技术手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32-33.

[2]柳富荣.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技术试验[J].科学养鱼, 2014 (3) :34-35.

[3]郭哲生.乌鳢池塘精养技术[J].齐鲁渔业, 2014 (1) :45-46.

泥鳅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篇10

关键词:泥鳅,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1 场址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微酸性或中性黏质土壤、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用电有保障的池塘作为泥鳅养殖场地。养殖池多为长方形, 深1 m左右, 水深保持在0.4 m左右, 单口面积667~1 334 m2, 池内铺放厚约15 cm的肥沃河泥或富含有机质的黏土。为防止泥鳅逃逸或敌害生物进入养殖池, 需夯实池壁泥土, 并用网片将池塘四周围住, 网片上端高出水面20 cm, 下埋至硬土中。用密网布将高出水面20 cm的进水口和设置在池塘底部的排水口包裹。为方便捕捞, 池中设与排水口相连的鱼溜, 其面积约为池底的5%, 比池底深30~50 cm[1,2]。

2 放养准备

鳅种放养前20~30 d, 翻耕池底淤泥, 疏通进、排水管道, 堵塞漏洞。用生石灰1 050~1 200 kg/hm2对水化浆, 于池塘水深10 cm时全池均匀泼洒以清塘。鳅种放养前10 d, 加注新水20~30 cm, 将干鸡粪450 kg/hm2均匀撒在池内, 或用猪、牛等粪肥900~1 500 kg/hm2集中堆放在鱼溜内, 让其充分发酵。用以培养繁殖浮游生物, 使鳅种下塘后即可摄食适口的天然饵料。水质肥度以看不见池底泥土为宜, 视具体情况适当追肥, 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0 cm左右。

3 苗种放养

鳅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消毒5~10 min, 当4月水温升高至15℃以上且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 即可开始放养, 放养规格为4~6 cm, 放养密度为45万~75万尾/hm2。具体放养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要求同一养殖池中的鳅种规格均匀整齐, 以大规格鳅种为宜, 其养殖经济效益好且养殖周期短, 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及时捕捞或进行多茬养殖, 养殖池中可适当搭配中上层鱼类, 如草、鲢、鳙等夏花鱼种, 不宜放养鲤、鲫鱼等品种[3]。

4 养殖管理

4.1 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广, 供其摄食的动物性饵料有动物内脏、小杂鱼、鱼粉、蚯蚓、血粉等;植物性饵料有菜粕、麦麸、豆粕、次粉、谷物等。投喂要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 以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为主, 同时搭配其他饵料, 成鳅养殖时, 还应培育天然饵料。养殖初期, 日投喂量约为鱼体总重的2%, 后逐步增加。当水温达25~28℃时, 泥鳅摄食与生长均旺盛, 日投喂量应提高到鱼体总重的10%, 以促进泥鳅快速生长;若水温低于12℃或高于30℃时, 应适当减少投喂量或不投喂。每天投喂3次, 若苗种未经驯化则以傍晚投喂为主, 每次投喂量以次日凌晨不见残饵或略见残饵为度[4]。

4.2 水质调控

需保持池塘水质“肥、活、爽”, 池水质以弱碱性或中性为宜, 水色呈黄绿色, 透明度15~25 cm。当水中溶氧含量低于2 mg/L或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时, 要及时更换部分老水, 注入新水, 以增加池水溶氧含量, 避免泥鳅产生应激反应。一般每隔15 d施肥1次, 施肥量以225 kg/hm2左右为好。另外, 根据水色的具体情况, 每次施用碳酸氢氨37.5kg/hm2或尿素约22.5 kg/hm2, 以保持水色。若水质过瘦, 水体透明度过大, 则必须适当追肥。

4.3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塘3次, 观察泥鳅的活动情况及池水的水色变化;检查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 及时修复漏洞;定期清理、消毒饲料台;在气压低、天气闷热、下雷阵雨、连日阴雨等气候条件下, 若泥鳅出现浮头缺氧需及时冲注新水;定期使用防病药物, 发现病害及时治疗。此外, 做好养殖工作日志[5]。

5 病害防治

5.1 水霉病

病原:水霉菌。症状:泥鳅受精卵的孵化阶段, 水温较低时, 受精卵最易得病。泥鳅受伤时也容易得病, 病鳅行动迟缓, 食欲减退。体表可见灰白色棉絮状绒毛。防治方法: (1) 尽量避免泥鳅受伤。 (2) 用1 mg/kg漂白粉溶液浸泡3~5min。

5.2 寄生虫病

病原:车轮虫、三代虫、杯体虫等。症状:泥鳅幼苗阶段容易发生。表现为体表黏液增多, 离群独游, 漂浮水面, 呼吸困难, 食欲减退。镜检可见虫体。防治方法: (1) 0.7 mg/L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 (2) 三代虫可用0.5 mg/L晶体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 (3) 2∶5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浓度为0.7 mg/L。

5.3 腐鳍病

病原:短杆菌。症状:夏季流行。鳍条表皮脱落呈灰白色, 基部肌肉糜烂, 严重时鳍条脱落, 肌肉外漏。防治方法: (1) 0.35 mg/L强氯精溶液化水全池泼洒。 (2) 0.5 mg/L聚维酮碘全池泼洒。

5.4 气泡病

病原:水中存在过多的氧气或其他气体微粒。症状:泥鳅苗种阶段误食气体微粒过多, 聚集在泥鳅的组织、器官里, 形成气泡, 上浮在水面上, 泥鳅失去平衡能力;成鳅在夏季高温时候长期处在水层表面, 吸入大量氧气后, 在鳍条的表皮下形成小气泡, 产生白鳍现象, 成鳅的这一现象又称“白翅病”。防治方法: (1) 泥鳅幼苗池塘水质不宜过肥, 保证饵料可口、充足。 (2) 发病时大量冲水, 缓解病情。

5.5 肠炎病

症状:多发生在秋季温度下降时, 发病率低, 但是死亡率高。病鳅常以腹部朝上、背部向下的形式浮于水面, 并不断挣扎企图下沉。解剖可见肠道前部多为绿色藻类等食物, 肠道后半部有气体并膨胀, 肠系膜充血。防治方法: (1) 坚持“四定”原则进行投喂, 不要投喂过期或劣质饲料, 保持水质清新, 严格控制蓝藻过量繁殖。 (2) 用0.3 mg/L二氧化氯消毒, 每1 kg饲料拌诺氟沙星1 g进行内服, 连喂6 d。

5.6 敌害

主要有水蛇、凶猛鱼类、水蝎子、水禽等。防治方法: (1) 放养前彻底清塘。 (2) 加强池塘管理, 及时扑杀敌害生物。在池塘养殖泥鳅的管理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即鸟害防治。因水禽喜食泥鳅, 而池塘养殖泥鳅的水位较浅, 水禽较易捕捉泥鳅, 在捕捉过程中会惊吓泥鳅, 影响泥鳅正常摄食, 也会把各种病原带给泥鳅, 如不采取防治措施, 将给泥鳅养殖带来较大损失。实践中以在池塘上离水面1 m左右布置尼龙网线的效果为好。即在池塘的四角固定4根木桩, 池塘两边拉铁丝, 后面池塘的长边平行拉上尼龙线, 网线的间隔为30 cm, 拉上网线便可。

参考文献

[1]陈胜, 王飞, 梁毅.泥鳅养殖的研究与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2) :95-97.

[2]李奇.泥鳅人工养殖过程中易被忽视的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10) :77-79.

[3]李达, 和民, 龙战勇, 等.泥鳅与家鱼鱼种无土生态养殖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2) :107-108, 112.

[4]徐国有.泥鳅的高产养殖技术[J].养殖技术顾问, 2011 (10) :235.

上一篇:遗传与优生学下一篇:通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