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特点

2024-05-29

反应特点(精选八篇)

反应特点 篇1

主要化学反应为:

这一传统工艺存在很多缺点:工艺操作难度大, 必须严格控制H2/CO的比例, H2量过高, 产品浓度达不到要求;H2从产品气中脱除比CO2从产品气中脱除难度要大的多;脱碳后的合成气CO含量过高, 进行甲烷化反应时, 为了缓解反应器大幅温升的问题, 必须加大循环量, 增加动力消耗;由于脱碳量大, 对脱碳工段的操作要求高。

本文通过实验, 发现了甲烷合成反应的一些特点, 可以解决传统甲烷化工艺存在的缺点。

1 实验部分

1.1 催化剂

采用专利ZL201010252961.3中的催化剂, 催化剂型号为XJ-01, 主要活性组分为金属镍。

1.2 催化剂性能评价

采用高压固定床反应装置进行催化剂活性评价, 装入5ml催化剂, 反应前在一定温度下用H2进行还原2h, 随后切换反应混和气 (H2、CO和CO2) , 待反应达到稳态, 即各种物质含量不再随时间变化后, 反应器进口和出口的气体组成由色谱分析 (TCD) 数据求算反应结果。

采用美国安捷伦公司6890N气相色谱仪, 按着国标:

GB/T13610-2003分析。

1.3 催化剂表征

1) 催化剂和催化剂前驱体中镍的晶相和晶粒度:采用日本理学D/m ax-2200PCX射线衍射仪分析 (XRD) ;

2) 催化剂组分:采用美国PE公司Optim a2100DV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射仪分析;

3) 催化剂相变和积碳分析:采用德国耐弛STA449F3热分析仪热重分析 (DTG) ;

4)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分布测定:采用美国麦克公司ASAP2020M低温氮吸附法, 比表面积为BET比表面积;

5) 催化剂CO吸附量:采用美国麦克公司AUTOCHEMⅡ2920化学吸附仪。

2 结果与讨论

1) 反应条件为在280℃, 1Mpa。

2) 反应器出口CO2浓度2=反应器出口CO2浓度1*反应器进口Ar浓度/反应器出口Ar浓度。

有表可见, 运行111h后, CO转化率为100%, 反应器进出口CO2浓度几乎一致, 说明有CO2存在时, H2先和CO进行甲烷合成反应。长时间运行过程中, 合成系统中虽有大量CO2, 但是催化剂A没有积碳的征兆, 对其进行各项表征, 各项性能与新鲜催化剂没有区别。

3 结论

反应特点 篇2

一、 2010~201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化学原理大题(见表1)

二、试题特点

纵观浙江省近5年的化学反应原理大题,总体呈现情境新颖、图文并重、强调基础、突出应用的显著特点。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一)立足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构成学科体系的基本骨架,化学原理试题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近5年的试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基础内容有: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状态概念及判断、平衡转化率、化学反应方向与限度、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能量变化图像、反应热、活化能、盖斯定律、焓变、熵变、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化学平衡常数概念及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概念及计算、pH、Kw、电离度、盐类水解平衡概念及影响因素、沉淀溶解平衡(2015年高考不作要求)等。其中考查能量与反应过程关系图像出现频度较高,如2012年第(3)题根据反应的ΔH和活化能Ea判断能量关系图合理性、2014年第(3)题判断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性等题目原型来源于课本相关图像等。另外,化学平衡常数概念及计算、平衡移动原理、图像等也是每年的必考知识点。但由于综合卷容量有限,因此每年考查的知识点的面不可能很大。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应充分关注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观念,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二)注重知识应用

化学试题强调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考查的能力有:①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考查考生能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图像、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能进行初步加工、吸收和有序存储的能力;考查考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并能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②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表格、图像、模型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③化学探究能力,考查考生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的能力。如2014年试题第(1)题煤炭的脱硫技术中给出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判断CO与CaSO4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该小题考查考生是否掌握热化学方程式含义,是否理解焓变、熵变与反应自发进行的内在联系;2012年第(3)题及2014第(2)题均给出信息“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求反应的Kp”,该小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平衡常数概念及信息迁移能力;2013年第(2)小题考查文字表达能力。近5年的化学反应原理试题都考查了考生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识分析、解决图像问题的能力。应该强调的是,无论试题情境如何陌生,试题所考查能力的落脚点还是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和化学学科基本方法。教师在复习教学组织中应该着眼化学学科基础观念及其本质,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三)与科技、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试题往往以科技、生产、生活实际中技术为题材考查知识的应用,如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和水解反应;先进的制氢方法甲烷自热重整;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煤炭的脱硫技术等。这样的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的萌发,有助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就命题者而言,这些全新的题材既是为了创建一个对全体考生公平的试题情境,并借此体现化学学科的社会和应用属性。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新科技及其应用的视角以及低碳和绿色化学等思想去阐释和解决问题,以真正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

(四)强调数据、图像曲线分析处理能力的考查

“宏观—微观—符号—图表”四重角度表征化学知识是化学学科知识尤其是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学习的鲜明特色,近5年浙江理综卷化学反应原理题中,共出现11个图、2张表,要求学生画图3张。这些图表中,除了2014年第(3)题的能量—反应过程图基本与教材原图相近外,其余图表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而且与实际工业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原理,透彻掌握教材内外化学反应原理相关曲线的表征及其本质,真正掌握控制变量等方法在化学反应、实验及工业中的应用,并通过分析和解释图像中曲线起点、转折点、平衡点的含义及曲线变化趋势原因,对相关问题作出严谨科学的解释或阐述。

三、对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结合近5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在高三化学反应原理的复习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四重表征 夯实基础

高考命题以科技为载体着重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理论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化学反应速率、各类平衡及移动原理等相关知识的关联性,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引导学生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从“宏观(条件变化)—微观(粒子运动、瞬时速率变化)—符号(平衡常数表达)—曲线(各类图表)”四重角度表征理解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是复习的重中之重。endprint

例如复习化学平衡时以2NO2?N2O4为例,演示实验(改变温度、压强等),学生观察现象,从宏观上感知,从微观角度解释理解现象的改变,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画出速率—时间图像、温度或压强改变时NO2物质的量浓度—时间图像等。

(二)互动命题教学 换位思考

针对专题,围绕典型例题的剖析的基础上,让学生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换位思考,对所考查知识点从多角度、多方法开展同桌相互命题训练,起到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具体做法:教师选择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剖析,整理相关知识体系,让学生以此为母体进行变式训练。

例如针对平衡图像复习专题时可以选用2012年新课程理综化学卷第27题,围绕平衡移动原理知识点设置设问,让学生相互命题。

【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第27题】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 ΔH=+108kJ·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学生命题如下:

(1)第4 min改变什么条件;

(2)第10 min改变什么条件;

(3)第14 min改变什么条件;

(4)图中画出第10 min到14 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

(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第18 min时反应容器体积缩小1倍,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在图中画出COCl2 、Cl2、CO浓度变化曲线;

(6)……

(三)关注真实情境 学以致用

反应特点 篇3

随着经济的发展, 催化裂化逐渐成为世界上重油轻质化的重要工艺, 成为汽油生产的主要手段。催化裂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企业实现最佳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是企业创造良好业绩、实现企业目的的关键技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对产品的要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原料多样化和产品多样化的需求, 催化裂化技术积极进行着改良。明确了解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有利于进一步的改进催化裂化技术, 不断完善工艺, 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

(一) 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

催化裂化技术已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工艺, 熟练掌握催化裂化技术能够促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因而必须重视催化裂化技术。首先要明确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 并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特点确定影响催化裂化技术的主要因素。

催化裂化过程中的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 可以将大分子原料的油裂化解为小分子烃类, 同时还能通过一定的缩合反应生成焦炭。在催化裂化的反应过程中, 在高温下特别是当温度超过600摄氏度时, 通过自由基机理进行的主要是热裂化反应, 而且基本上所有烃类的热裂化速度都比较高, 热裂化反应产物中含有数量较多的乙烯、甲烷和a-烯烃, 无异构烃类, 烯烃和烷烃之比不大。而催化裂化反应则是通过正碳离子机理进行的, 催化剂表面上的酸性活性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催化裂化反应产物中C3、、C4和异构烃类很多, 烯烃含量也相对较高。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 有着不同的特性, 在工艺条件不同的情况下, 会有着不同的反应状况。

至今为止, 催化裂化技术通常是采用高温、大剂油比的操作工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生产工艺的要求不断提高, 追求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当工艺苛刻度逐渐增加时, 热裂化反应程度就会不断地增大, 从而致使热裂化反应产物中干气和焦炭的增多, 导致液体产品的产率和质量下降。催化裂化过程中的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 能够将难以进入沸石的较大的汽油分子打成碎片, 然后再进入沸石再次进行催化裂化。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 进一步提高了生产, 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 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观察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 有助于确定催化裂化过程中影响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运用先进的仪器装置进行试验, 观察研究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影响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因素, 确定了影响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有反应温度、剂油比、反应时间和原料油性质等。

在催化裂化过程中, 反应温度对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有着一定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改变, 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也相应的有所变化。在进油时间、速率和催化剂藏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要固定反应的重时空速和进油量, 进而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研究观察反应温度对热裂化和催化裂化的影响情况。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 催化裂化反应状况加剧, 当反应温度继续升高, 催化裂化反应会在538摄氏度左右处出现一个转折点。当反应温度低于538摄氏度时, 催化裂化反应的增加速率比反应温度高于538摄氏度时催化裂化反应的增加速率小。因而表明在保持进油时间、速率和催化剂藏量不变的条件下, 反应温度高于538摄氏度时裂化深度不断增加。

通过观察研究得出, 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剂油比也影响着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在进油速率、催化剂藏量和反应温度保持稳定的条件下, 通过改变进油时间来观察研究剂油比对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作用规律。随着剂油比的改变, 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也会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剂油比的不断增加, 使参与单位质量原料裂化反应的活性中心数不断增加, 进而导致催化裂化反应综合速率不断提高。因而在催化裂化过程中, 剂油比的增加致使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也会以同样的速率不断的增加。随着剂油比的减小, 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幅度相应的也比较小。

除了反应温度、剂油比对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反应的时间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在进油速率、催化剂藏量和反应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进料喷嘴来观察研究反应时间对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和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作用规律。反应时间的变化, 影响着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状况。随着反应时间的不断增加, 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并不是一味的呈现反应加剧的形势。在较短反应时间内, 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明显的处于抑制状态, 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 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幅度增大, 延长反应时间能够提高裂化深度。因此, 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可以采用较短甚至是超短接触的反应时间, 获取更为理想的产品和组成分布, 提高催化裂化工艺。

结语

通过观察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 明确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与反应温度、剂油比、反应时间和原料油性质密切相关。采用适当的催化剂和确定合理的操作条件, 综合分析影响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因素, 保持一定的操作条件, 改变相应的环境, 进而控制和调整催化裂化过程中的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 最终创造更加理想的效果, 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海, 毛羽, 高金森.催化裂化过程中的热裂化反应和二次反应研究[J].当代化工, 2005 (12) .

[2]高永灿, 张久顺.催化裂化过程中的热裂化和催化裂化[J].化工学报, 2005 (03) .

[3]李莉, 谢朝纲, 张久顺.催化裂化过程中过裂化反应行为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6 (9) .

儿童生理特点与药物不良反应 篇4

药物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直接关系到患者和公众的生命健康以及生命质量, 同时药物不良反应, 历来也是医疗界高度重视而又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 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 扩大了临床用药选择范围的同时, 也相应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且发生率随着用药品种, 数量的增多成正比关系。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生理解剖特点均与成人不同, 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疗效和毒性反应均有特殊表现。儿科用药的剂量, 是按每日每千克体重来计算给药剂量, 又因儿童其生长特点及使用新药的安全性缺乏长期临床依据, 故药物不良反应仍然层出不穷。

1 儿童生理特性与用药

1.1 小儿, 特别是新生儿, 早产儿, 其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体内酶系统亦不健全, 对药物的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等过程, 不同于其他年龄组儿童, 更不同于成人。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列如氨苄青霉素新生儿吸收快而完全, 吸收率比成人高一倍, 而磺胺吸收则较成人慢。新生儿液体占体重比例大, 水盐转换快, 但对水和电解质代谢的调节功能差。如幼儿用利尿剂可能引起低钠, 低钾现象。

1.2 婴幼儿期, 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 患病后常有烦躁不安, 高热, 惊厥。可适当加用镇静剂, 镇静剂的用量, 年龄愈小, 耐受力愈大, 剂量可相对偏大。但是婴幼儿使用吗啡, 哌替啶等麻醉药品时易引起呼吸抑制, 不予应用, 婴幼儿体表面积较大, 皮肤薄嫩, 皮肤角化层薄, 局部用药过多或用药时间过久易致毒性反应。

1.3 儿童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一些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沉积引起神经系统反应, 如儿童服用环丙沙星, 可引起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 氨基糖类药物对婴幼儿引起的中毒, 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反应很不明显, 因此这类药物是我国儿童耳毒性损害听力, 造成语言残疾的主要因素。雄激素的长期应用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生长发育。四环素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着色变黄, 孕妇, 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动物试验证实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幼年动物软骨发育, 导致承重关节损伤, 故避免用于18岁以下儿童。

1.4 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肝、肾。小儿肝, 肾发育不完善, 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较低, 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相对高发。小儿肾小球率过滤低, 药物不能及时排泄。如新生儿应用氯霉素易出现灰婴综合征, 就是氯霉素在体内蓄积所致。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抗感染药不良反应居于首位, 这与儿童疾病特点有关, 感染性疾病占首位, 而其他疾病相对少见。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与此类药物品种多, 临床应用广泛与合理用药水平不高有关。所有的抗生素处方的70%以上药物是针对呼吸道系统感染的, 因此病源菌的抗生素耐药也无疑清楚的表现在治疗中耳炎, 肺炎, 脑膜炎等疾病上。婴幼儿患皮肤湿疹常采用激素制剂治疗, 因局部用药吸入量少, 全身不良反应轻。但如用药疗程长, 其安全性还存在争议。如有临床报道:用硫酸阿米卡星与头孢拉定联合用药致小儿血尿, 原因是二者在肾中代谢, 出现肾毒性[1]。因此临床应用应严格遵循药物的用法、用量及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儿童合理用药应遵循:确定诊断, 明确用药目的, 有针对性选药。初步确定药物后, 要根据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知识全面考虑一切因素, 制定包括给药剂量, 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疗程长短以及是否联合用药等问题的用药方案。在用药过程中仔细观察, 权衡利弊, 判断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随时修订和完善用药方案。

2 结论

目前, 我国儿童用药问题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儿童用药临床研究工作已蓬勃开展起来, 为儿童提供科学, 合理的用药保障, 并尽快与国际接轨, 是每位医药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应利用我国现有的药物资源, 尽快健全和完善药品监测机制, 为儿童安全、有效的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生理特点与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根据儿童生理特点与用药的原则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不同, 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疗效和毒性反应均有特殊表现。结论 因此临床应严格控制药物的用法, 用量, 用药时间及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儿童生理特点,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解读明代廷杖的特点及其社会反应 篇5

关键词:明代,廷杖,社会反应

皇帝盛怒之余下令在宫廷上当庭杖打官员,称之为廷杖。在明代,廷杖多是因为官员进谏惹怒皇帝。明代律令中对于廷杖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与之前朝代相比,明代皇帝对廷杖的使用更为频繁,尤其是明代中后期,廷杖因此成为明代社会突出的政治现象。

一、明代廷杖的特点

由于各个时期的皇帝综合素质不同,对大臣的谏言反应也不同,士大夫自己在各个时期的精神面貌也不尽相同,使得廷杖的执行情况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一个时期,从洪武年间到景泰年间。这是明王朝的上升时期,君主相对比较开明,大臣的谏言方式也比较温和。如洪武八年(1375),刑部主事茹太素在陈述公务的时候,言语之间有忤旨的意向,被当朝廷杖,成为明史记载中第一个被廷杖的大臣。总体来说,洪武一朝发生廷杖的次数相对较少,只是开了皇帝廷杖大臣的先河而已。在建文帝一朝,由于政治风云突变,皇帝忙于应对前朝危机,无暇顾及大臣行为之妥否,廷杖之事从来没有发生过。永乐一朝虽然没有明显的廷杖记载,但皇帝公开处罚大臣的事情还是存在的。接下来的明仁宗、明宣宗两朝,因社会稳定,国家太平,君臣之间鲜有激烈矛盾,所以廷杖记载更少。到了正统年间,发生了王振擅权的事情,大臣屡次劝谏皇帝,引起圣怒,廷杖之事多有发生。明英宗复辟之后,皇权已不如初开国时稳固,政治也不复最初的清明,正直的大臣屡屡犯谏直言,被廷杖的事时有发生。到了景泰朝,由于皇位继承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明景帝也不愿意主动提及这个问题,那些怀有“共治”理念的正直大臣便看不下去了,御史、大理少卿等人多次向明景帝提出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明景帝下令廷杖并下诏狱,结果御史竟死在狱中,这是谏言大臣从来未遇到过的遭遇。

第二个时期,从成华朝开始,一直到崇祯。与前一阶段相比,此阶段的廷杖次数明显增加。仅成化一朝,明史记载的廷杖次数就有十余次。被杖责的官员,有的因时政问题向皇帝谏言,有的因奏言刑狱弊政被杖,有的因谏言万贵妃干政被杖责,有的因谏言妖僧作祟被杖责。可见大臣谏言的问题越来越广泛,皇帝使用廷杖的次数越加频繁。在正德一朝,大臣被杖责又成了家常便饭,而且出现了大臣群体受杖的情况。正德朝的谏言,主要围绕着刘瑾擅权和明武宗南巡两个方面。明武宗朱厚照是位极具个性色彩的皇帝,沉湎于玩乐,宦官刘瑾便慢慢掌握了大部分政权。大臣不满刘瑾擅权,双方冲突较多,刘瑾便矫诏廷杖大臣,大臣越发不满,对明武宗的谏言便更激烈。对于大臣的谏言,明武宗有时候能听进去,但大多数时候是不愿意听的,刘瑾便怂恿他廷杖大臣,并多次获得默许,廷杖次数因此明显增加。但有时即使没有刘瑾,明武宗还是要执行廷杖。明武宗喜欢到宫外游玩,不喜欢政务,多次借机溜走,到江南游玩。群臣不但向他谏言南巡的危害,有几次甚至进行拦阻,使得他的南巡计划流产。这自然大大激怒了明武宗,他便责罚拦阻的群臣,结果造成了170名大臣群体的受杖事件。到了嘉靖朝,皇帝对廷杖的使用已经到了滥用的阶段。如嘉靖帝即位不久,群臣在左顺门伏阙哭争大礼,被吵得心烦的嘉靖帝就下令杖责在场的所有官员。后来发生了严嵩擅权,弹劾严嵩的奏折很多,也发生了多次大臣群体被杖责的情况,被杖毙的大臣也不在少数。接下来的隆庆朝,虽然只有六年,但大臣被廷杖、被下诏入狱的事件也有好几起。天启朝魏忠贤专权,廷杖的执行频率有升无降。崇祯一朝由于内忧外患,虽然廷杖次数有所减少,但崇祯仍然没有忘记使用皇帝的廷杖特权,因谏言被激怒的大臣或被廷杖,或被下诏入狱,或被降职流放。

二、廷杖的社会反应

1.皇帝对廷杖的态度。廷杖作为皇帝展示自己权威的手段,他对廷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廷杖的执行情况。皇帝的态度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解气。对于大臣的进谏,古往今来的皇帝,纳谏者通常被当作明君或者胸怀大度,这从一个侧面说了谏言本身是一件不容易被接受的事,皇帝很容易因为被扫了颜面而动怒。一国之君怎能在众臣面前被人奚落呢?因此寻找一个发泄怒气的渠道成为皇帝在盛怒之下的首选,廷杖便充当了这个角色。廷杖是皇帝展示自己权威的一种手段,它的实施无需经过任何司法程序,只要皇帝一声令下,马上就会有太监执行,而且打多少下也由皇帝一人说了算。为了确保这股怒气宣泄得酣畅,杖责时其他大臣不用回避,这就是使得被杖责的人不但要承受肉体的疼痛,还要承受精神上的羞辱,也只有这样,皇帝心中的怒气才能消停。况且,让其他大臣目睹这场惨剧也是满足皇帝的某种心理需求,这件事对群臣来说也是一个警示。第二种是事后的安抚和补偿。大臣明知会触怒皇帝,可能获得肉体和精神上的惩罚,依旧冒着风险进谏皇帝,精神可嘉,是忠义的体现,本意是好的。一个明君是不能辜负这种好意的。所以皇帝消气之后,意识到大臣没有犯不可饶恕的错误,就会给受杖的大臣平反昭雪,恢复他的名誉。有的皇帝在最初登基时,还会给前朝受杖者以特别的优待。明代廷杖的结果有三种:当庭杖毙;受杖几天后死去;得以活命,或者一杖了之仍旧原位任职,或者杖后入狱,或者的被贬官、流放。在宣德之前,受杖的人较少,事后平反的情况也少。大体来说,平反分为三种情况:当朝起用并恢复官职,追谥赠官,恩荫子弟。当朝起用主要针对杖责之后保住性命的人,为了避免他们失宠倒台,皇帝会根据情况重新起用他们,如弹劾刘瑾的大臣,在刘瑾伏法之后便为他们平反昭雪。追谥赠官主要针对被杖毙或者受杖之后几天死去的大臣,皇帝给他们追加谥号,这相当于对受杖者的肯定,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如正德皇帝南巡时因廷杖而死去的官员,嘉靖帝一登基就对全部官员追加了谥号,仍活着的在新朝得到重新起用。恩荫子弟也主要适用于因进谏而死去的大臣。新皇登基时,通常会对前朝因忠义直谏而死的官员的子孙以特别的优待,称作荫叙。如明穆宗即位的时候,就对前朝被杖责至死的大臣后代荫为国子生,受杖者本人还被列入遗忠之列。

2.群臣及知识分子对廷杖的态度。首先是反对廷杖,请求皇帝立即停止廷杖。从皇帝下令开始的那一刻,就有大臣马上反对。反对的理由很多。有的大臣提出“刑不上大夫”,认为廷杖与《礼记》的精神背道而驰;有的大臣认为,受杖大臣的进谏,本意是对皇帝的忠爱,并无意冒犯龙颜,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没必要杖责;有的大臣认为,廷杖大臣会打消大臣进谏的积极性,会堵塞言路,不利于政治清明;还有的大臣认为,廷杖容易被奸人所用,使正直的大臣受到损害,同样不利于朝政;还有的大臣就事论事分析,认为受杖者并没有错,因此请求停止廷杖。其次是对受杖者的赞扬的仰慕。万历朝的大臣邹元标被杖之后,大臣张元忭礼记作了一篇《壮哉行为邹进士赋》歌颂邹元标的行为。当听说邹元标被处死时,张元忭又写了一篇《哭杨椒山文》来祭奠他。大臣对廷杖官员持褒赞态度事绝不是个例,纵观整个明代,除了立场不一致的大臣,多数大臣对于被廷杖的大臣都是持肯定甚至仰慕的态度。因为在大家看来,这种吃力不讨好甚至有生命危险的行为,被杖者仍然甘冒风险去进谏,是一种值得尊敬的忠义行为,受杖者应该向古代的忠义之士一样,受到仰慕。第三是对廷杖制度的接受。尽管群臣都不赞同皇帝廷杖,但纵观整个明代,大家对廷杖制度还是持接受态度。在封建传统道德中,君为父,臣是子,君就是整个国家的大家长,他的话大家要无条件服从。所以即使很多时候明明知道皇帝是不对的,大家也积极进言请求终止廷杖,但他们对廷杖并没有到深恶痛绝的地步,也没有想过废除这种制度。

3.受杖者本人对廷杖的态度。按常理来说,受杖不仅肉体要承受疼痛,精神上也倍受羞辱。受杖者本人对廷杖应是深恶痛绝的。但在明代,受杖者却并不这么认为。首先他会觉得我没错,监督皇帝、批评皇帝的过失,我做到了一个臣子的本分,即使会被惩罚我也要恪守臣子职责。其次,受杖也是一种舍身取义的行为。有的大臣明知道会触怒皇帝,但情愿抱着必死的决心来进谏。如正德年间的蒋钦三次上疏,三次被廷杖,但仍旧不罢休,并在后来的上疏中将自己比作殷周时的比干。第三,有错就要指出来,这原本也是社会道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万历朝时被杖过的吴中行就这样说“:今日已席稿待于阙廷,因念死等耳,即今视古虽彭殇齐算也,事俟纲常,言传简册,弟得死所矣。”坚持认为自己是在维护社会纲常,进谏只是尽职尽责。第四,进谏也是忠孝的表现,古代大臣常将忠孝当作为人的第一守则,而君便是“天下人之父母”,为了忠孝,他们可以舍去一切。如嘉靖朝的兵部武选司杨继盛因上疏弹劾严嵩激怒皇帝,被廷杖一百,然后下诏入狱,受尽各种折磨。即使如此,他仍然不怪皇帝,仍然认为皇帝是“圣明厚德如天地”的天子,自己应“尽人臣之职者”“,鞠躬尽瘁,没于王事者”。即使是临到刑场,他还嘱托儿子将来做一个忠厚正直的好官,以报效国家,否则就是不忠不孝。

反应特点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使用克林霉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男75例, 女45例。患者年龄16~89岁, 平均年龄为 (47.8±12.7) 岁。所有患者均使用克林霉素制剂, 主要包括口服盐酸克林霉素胶囊, 静脉滴注或者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静脉注射剂等9个品种。

1.2 方法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3], 对所有出现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患者, 按照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和系统将克林霉素不良反应进行分类, 分析对比不同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生机制, 并且进行分类综合探究。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相关类型分析

在该研究中, 患者出现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现象主要发生在消化系统、过敏反应、皮肤黏膜、泌尿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过敏反应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类型, 达到34.17%, 在常见器官系统不良反应中泌尿系统是发生率最低的类型, 仅为5.00%。见表1。

2.2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在所有的120例患者中, 有90例患者为首次使用克林霉素, 其中首次用药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2例, 在连续使用药物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的患者有38例。在给药途径中因为静脉滴注而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有93例, 发生率为77.5%。与其他给药途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肌内注射的发生率最低, 仅为5.85% (7/120) 。所有患者中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有12例, 占总患者数的10.00%。见表2。

注: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X1=89.1199, X2=118.1794, X3=111.0857, X4=123.5131, X5=137.0514, X6=130.1354) 。

2.3 9种并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所有12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合并用药, 合并的药物主要为甲硝唑、头孢菌素、华法林、环丙沙星、可的松、万古霉素、红霉素、布洛芬、硝苯地平。其中, 联合使用甲硝唑与环丙沙星的用药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比较明显, 均为3例, 占患者数的18.75%, 分别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反应以及昏迷现象。而其他联合用药主要引发轻微的皮肤和胃肠道反应。见表3。

3 讨论

克林霉素是临床上的一种比较常见抗菌类药物, 口服药物的抗菌效果比较好, 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4]。其作为林可霉素的氯取代衍生物, 具有类似的抗菌谱, 且抗菌活性明显更强, 在很多医院都将克林霉素完全取代了林可霉素, 运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发的各种感染性疾病, 但是目前有关克林霉素引发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 甚至出现严重神经肌肉阻滞从而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5,6]。使用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会涉及到机体的很多器官和系统, 例如消化系统、过敏反应、皮肤黏膜、泌尿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 甚至可能会同时累及到多个器官和系统。运用克林霉素引发的最常见引发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 尤其是在使用克林霉素时, 一般不会做药敏实验, 从而提高了药敏过敏反应的发生率[7]。在该次研究中, 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34.17%, 消化系统的发生率为25.00%, 皮肤黏膜的发生率为20.83%, 神经系统的发生率为14.17%, 泌尿系统的发生率为5.00%。此结果与罗润嫦[8]研究的结果相似。根据研究结果, 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在用药前需要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和用法使用。在该次研究的相关研究调查中发现, 出现克林霉素过敏的患者大多有过敏史, 所有在对患者进行克林霉素治疗前需要做药敏试验, 医护人员在患者治疗的时候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反应现象, 就需要及时上报给医生, 从而及早的队患者进行相关措施, 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9]。在该次研究中也发现克林霉素会引发迟发型超敏反应, 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对用药的剂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有皮肤过敏、静脉炎、发热以及条索状红肿等症状。在王婷[10]的相关报道, 克林霉素磷酸酯导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部分克林霉素联合应用优于可引发血浆蛋白结合律发生变化而导致患者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在该次研究中患者出现严重出血的情况可能性原因就在于此。所以需要尽量避免克林霉素与其他药物联用。

克林霉素与林可霉素相似之处在与神经肌接头阻滞作用, 克林霉素与其他仅具有肌肉阻滞作用的抗生素相比, 其能够阻滞几乎所有神经肌接头的部分, 主要有突出前膜、离子通道和肌肉[11]。所以克林霉素在同镇静催眠药物或者麻醉药物联合使用的时候, 会出现严重的协同效应而使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心脏麻痹以及肌张力下降等不良反应现象[12]。此外, 克林霉素在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联合使用的时候, 其两者之间的中枢抑制作用会出现累加效应, 严重情况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以及心脏性猝死。在该次研究中, 克林霉素在联合万古霉素使用时出现严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除了各种药物的协同效应之外, 还有一些会与克林霉素之间相互影响从而改变各自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也会引发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在该次研究中克林霉素联合华法林出现严重出血的患者, 其主要原因可能为这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使得华法林血浆蛋白未结合率增加。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尽可能的避免克林霉素联合用药, 从而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3]。在该次联合使用的药物主要为甲硝唑、头孢菌素、华法林、环丙沙星、可的松、万古霉素、红霉素、布洛芬、硝苯地平。其中, 联合使用甲硝唑与环丙沙星的用药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比较明显, 均为3例, 占患者数的18.75%, 分别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反应以及昏迷现象。

综上所述, 在克林霉素越来越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越来越高的同时, 需要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给予克林霉素足够的重视, 并且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尽量降低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克林霉素用药的不良反应特点以及用药的安全性情况。方法 选择该院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使用克林霉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克林霉素的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根据克林霉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和系统, 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在所有不良反应中, 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最高, 达到34.17%, 最低为泌尿系统, 为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给药途径中因为静脉滴注而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有93例, 发生率为77.5%。与其他给药途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联合使用甲硝唑与环丙沙星的用药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比较明显, 均为3例, 占患者数的18.75%, 而其他联合用药主要引发轻微的皮肤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于克林霉素的合理运用加用足够的关注, 并且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尽量降低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反应特点 篇7

1 资料与方法

对本院2009~2010年呈报的190例不良反应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病例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途径、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及ADR系统损害分布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19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108例,女性82例,男女比例为1.31∶1。年龄大于70岁的共65例,占总人数的34.21%,具体的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

2.2 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

190例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品种类及ADR例数均居首位,其中头孢菌素类药品10种,ADR例数43例,占22.7%,抗生素中涉及频次最高药品是氨曲南。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数量位居第二,品种有6种,ADR例数21例,占11.1%。

2.3 涉及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分布

各种药物在临床中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口服、皮内注射、局部用药等,给药途径和患者发生ADR的相关情况见表2。

2.4 用药后出现ADR时间分布

患者在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见表3。

2.5 ADR累及的系统损害分布

ADR累及的系统损害分布及临床表现见表4。

2.6 ADR发生的严重程度

在2008~2010年期间产生的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有5例,新的一般的10例,严重的7例,一般的168例。具体情况见表5。

注: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因存在1例不良反应同时累及多个系统,所以总例数超过190例

2.7 用药情况及ADR转归统计

见表6。

单一用药产生ADR数量较合并用药多,其中有57例由医院治疗后痊愈,有67例未经任何处理,不良反应自行缓解。

3 讨论

在不良反应中老年人发生ADR者较多。这与老年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有关系。老年人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都有所变化,当有些药物进入体内后即使是正常剂量也会出现不良反应,而且老年人肾脏、胆汁的分泌功能下降、排泄减慢而易发生不良反应。也有医院发生不良反应以21~30岁所占比例最大[1]。

从给药途径方面分析,190例ADR患者中,静脉滴注给药发生ADR比例最高。这与大部分文献报道一致[2]。静脉给药涉及药物不溶性微粒数量以及血细胞破坏、抗原滴度、内生致热原释放以及给药浓度和速度等因素,且静脉滴注药物直接进入体内,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作用及ADR较口服给药迅速而强烈。所以,建议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能口服或其他途径给药的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从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分布上可以看出发生不良反应最多人数的时间是半小时内,2周内出现不良反应有8例,因此患者用药后应有一段长期观察的阶段,以防止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

190例ADR患者中共发生系统损害221例,其中全身性损害多达33例。多出现过敏样反应及寒战,其次是皮肤及附件损害。不良反应涉及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是过敏样反应,据报道有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药物过敏的发生率较无过敏史者高4~10倍。因此,医护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避免再次应用该类药物,引发不良反应。

产生不良反应所涉及到的药物最多的是抗生素类药物,其次是中药注射剂。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4]。抗生素的滥用是目前用药安全的一个严重问题,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规范使用抗菌药物。而且用药后要认真观察患者反应,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本次调查中,联合用药导致ADR者36例,占18.9%。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甚至引发ADR,对患者造成损害。临床联合用药现象比较普遍,是潜伏用药安全隐患之一。ADR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种类的增加而增高,当联合用药超过4种时,ADR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临床医师给患者联合用药时,除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更要严密观察由此导致的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对医院发生的19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医院发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2010年本科收到的190例ADR反应报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ADR出现的时间、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0例ADR中男女比例为1.31∶1。其中大于70岁年龄组发生ADR居首位,共65例,占34.21%。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方式产生的ADR为155例,占81%。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分析,临床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1]曾斌,高厚明,刘志承,等.2006-2009年我院3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6):556-558.

[2]孔飞飞,谭兴起,郭良君.449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于监测,2011,8(1):39-42.

[3]朱文涛,郝海涛,马红.对北京市某中医医院16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35):3345-3346.

反应特点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站, 以克林霉素为关键词, 检索由克林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案例, 随机选取其中5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排除非病例报道。

1.2 方法

应用EXCEL表格, 将这些不良反应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给药途径、过敏史、联合用药种类、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强度分布等进行归纳、分类、整理。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所选取的500例患者中, 男259, 女241例;年龄3~79岁。

2.2 给药途径

500例患者中, 口服给药94例, 肌内注射12例, 静脉注射394例。

2.3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累及器官

500例患者中, 出现皮疹、瘙痒、多汗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 其次是恶性、呕吐、腹泻等, 再次为发热、无力等症状;累及器官对皮肤的伤害最为明显, 有229例, 其次是对胃肠系统的伤害, 有161例 (见表1)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 且在性别比例的分布上无差异;克林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的不同有明显的差异, 其中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造成的不良反应远高于通过肌内注射和口服给药。作者认为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易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与制剂的杂质限度和其降解物对制剂的安全性有关, 因此提示我们临床中应用克林霉素时应该密切注意合理给药方式的选择。

克林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类型多种多样, 因此临床的症状表现也不尽相同。在本组500例的病例中, 发现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首先主要涉及皮肤及其附件的损伤, 占45.8%, 近一半左右, 其次是对胃肠系统的损害, 占32.2%, 再次是对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 占11.6%, 而临床不良症状最常见的就是皮疹和瘙痒等症状, 这与对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密切相关, 而在不良反应中, 对机体伤害最大的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一般在静脉用药3~5min内出现, 若不及时抢救会发生生命危险, 对于过敏体质或者有过敏史的患者应该注意密切观察, 若有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定要及早发现, 及时抢救, 以防因时间的延长耽误治疗发生生命危险。其次是对胃肠的损害也较为严重。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腹泻的发生可能与抗菌药物的长时间使用有关, 导致体内的菌群失调发生感染, 其中由克林霉素引起的最为严重的肠道反应是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是由难辨梭状芽抱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导致, 克林霉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一般在用药后的4~6d出现, 虽然药物本身不会直接导致伪膜性肠炎的发生, 但是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应用克林霉素时还要注意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的相互作用, 注意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在临床中克林霉素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使用, 同时还应防止大剂量的使用, 做到合理应用,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 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救治。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克林霉素所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特点。方法 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站, 选取由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案例500例, 对这500例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等分类, 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相差无几, 共涉及4种给药途径, 发现14种不良反应类型和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 其中主要对皮肤和胃肠系统的损害尤为多见。结论 应用克林霉素会发生多种的不良反应, 因此临床在应用克林霉素时应提高警惕, 加强对克林霉素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谭世令.口服克林霉素致食管溃疡[J].临床误诊误治, 2008, 7 (17) :513-514.

[2]吴永乐, 张永信.克林霉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抗生素分册, 2009, 16 (2) :104-106.

上一篇:休闲娱乐体育下一篇:问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