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

2024-08-11

民族国家(精选十篇)

民族国家 篇1

关键词:女性,身体,民族危亡

刘禾的《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是“重写文学史”中的重要文章, 作者在文中表明了写作目的:讨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与民族国家文学的关系问题。而这样一个很大的题目很难在有限的篇幅当中充分的阐述, 萧红的《生死场》的接受史可以看做是民族国家文学生产过程中的某种缩影, 因此作者选择了这样的文本来对上述那个大的题目进行阐释。

作者以《生死场》为例, 用民族国家与女性意识作为解读《生死场》的双重维度, 她发现在过去的解读中存在着严重的偏差, 而这个偏差正是由于民族国家曾经是解读的惟一规则造成的, 于是她沿着孟悦、戴锦华的女性主义诠释再推进一步:她认为萧红不仅具有女性意识, 而且自觉的处于女性意识与民族国家意识对立的状态, 于是刘禾开始指陈“男批评家的盲区”、发现“民族兴亡与女性的身体”的关系, 最后她认为“八十年代文学的最大功劳就是对民族国家文学的反动之中”, 汉语文学的再生在于突破民族国家文学的圈子。

文章的作者刘禾是具有丰厚理论修养的批评家, 尤其是对西方的批评方法颇为精通, 因此, 她能够自由的运用西方的批评方法对于现代文学进行解读。对于她运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来解读萧红的《生死场》的方式我是深表赞同的, 从女性经验出发可能更接近萧红的本意和文本的传达。并且作品中的的确确有大量的女性身体经验的叙写, 这是萧红作为一位女性所特有的体验。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 萧红并非不想抗日或对民族命运不关心——她的困境在于她所面对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敌人:帝国主义和男性父权专制。这种情况在《生死场》中金枝的身上表现很集中。“丈夫和强奸者给她带来的身体体验与由于日本军的侵略而造成的民资身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萧红和金枝有着相似的体验, 这样说的可能不是太准确, 但是她们所面对的困境的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很自然的可以理解萧红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内容, 也可以理解在《生死场》中萧红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女性的身体体验。我们更加可以肯定刘禾这种解读方式, 在90年代她的解读方法的确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 不能因为文章的价值而忽略当中一些略显偏颇之处。比如她认为男性批评家忽视了萧红作品的女性内容, 只关注民族大义。我们必须要明白在不同的年代, 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是不尽相同的, 不同时期的社会的意识形态更是大相径庭, 因此对作品的研究点不同, 就会引发出作品的多重解读方法。刘禾在论述中, 说“民族兴亡的眼睛造成了鲁迅对萧红作品的阅读盲点”这种说法过于偏激, 我们必须考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首先思考的是民族的危亡, 这也是鲁迅一直在关注的, 我相信作为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应该去想。再次, 我觉得鲁迅未必没关注到大量的女性身体体验的叙写, 但是我们还要考虑的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鲁迅真的明确提出来那部分内容能否被大众接受。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问题的关注, 或者说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解读来作品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解读方式。但是在我们更应该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来思考。在三十年代, 女性主义还没有发展起来, 那从这个角度来看作品基本是不存在可能。而且那个时候的女性自身也未必能够有这种意识, 包括萧红更多的应该是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来进行创作的。

对《生死场》的女性主义立场解读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却不是她文章论述的最终目标和唯一目标。她是以此作为例子来阐释中国现在文学批评实践和民族国家文学的关系的问题。而在文本内容中“民族危亡与女性的身体”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后来的作品中类似于这种的思考也出现在作家的作品中, 比如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 (1941年) 、张爱玲的《色·戒》、铁凝《棉花垛》 (1989年) 都描写的是当国家遇到危难时, 作为女性的身体的体验。当然这里的身体体验显然与萧红笔下的女性的生育与死亡的身体体验不相同, 但是却表现出来了相同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只一次出现在了女作家的作品中, 可能作家并不是有意要表明出对于女性身体和国家民族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 但是起码作为一种体验它不断地出现, 那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讨论的问题。在那样特殊时代背景中女性确实比男人多面对一个敌人:男权话语体系对女性的压制。

《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来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但并为因此或得别人对她的尊重, 在他人眼里, 贞贞是一个失去少女贞操和民族节操的双重失节者。张爱玲《色·戒》中的王佳芝, 同样是作为美人计中的一个“诱饵”, 作为一个被导演控制的演员, 遭到的确实同伴们异样的眼光。而《棉花垛》里的小臭子和乔, 一个因为出卖革命而被杀, 一个因为忠诚于革命而被杀。但是作为女人, 她们的身体仅仅是被当做一种工具。在战争的特殊年代, 侮辱占领女人的身体往往被看做是使国家、民族蒙羞的手段。因此, 作为一个女性, 利用自己的身体达到政治上的目的, 为国家、为民族贡献力量就要受到“鄙视”。那么, 在面临国难的时候, 女性这一特殊群体应该如何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确实是一大难题。

面对国家危亡的时刻, 女性的确是面临了双重的困境:民族的危亡与男性话语强权的压制。而女性明显的外在表现身体的体验在民族、国家面临危难时也是苦难的。萧红的《生死场》更多的是生育与死亡的痛苦, 而还有一种就是牺牲身体为国家、民族做贡献, 反而得不到起码的尊重。战争年代, 女性似乎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样的困境女性很难去摆脱。在作品中, 作家借由女性独特的身体体验只是一种写作角度, 应该是期待对这样问题的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3

民族国家 篇2

试题内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国家、民族的服饰,是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它是这个国家、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深沉地蕴涵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心理、气质、品格、神韵。它给人们以国家的认同感、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宗教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文化亲和力、国家凝聚力、民族生命力的源泉。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有无比悠久的历史、光彩夺目的创造、绚丽多姿的样式,在世界服饰文化中无与伦比,具有重要地位。

中华民族的服饰可溯源到旧石器时代的用树叶、兽皮遮体,“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后世的人们用丝麻的织品来替代兽皮,将丝麻织品染成五色,制成服饰,这便是“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表玄,下裳黄”。上衣下裳样式的确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思想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将宇宙天地、乾坤阴阳等形而上的道理寓于形而下的服饰之中的“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的服饰从一开始,便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的表征。

殷周以后,服饰“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五色的不同颜色服饰表示不同等级,衣服上不同的纹饰亦体现不同等级,把服饰当作礼仪的内容之一。服饰作为社会政治典章制度、等级名分、贵贱之别的表征,具有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社会人际关系的功能,所以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汉以后,历代冕服制度都有所改革,到隋唐而历宋元明清,服饰文化丰富多彩,灿烂美观,既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又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服饰文化中独占鳌头,凸显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无限的魅力,为人们所赞扬敬服。隋唐服饰沿袭汉魏,有所改革,但无论男士都分礼服与便服两种。隋文帝扬坚制定《衣服令》,规定皇帝服饰有衮冕、通天冠、白纱帽等,后又有所增加,皇太子、百官的服饰也各有规定。唐初高祖李渊制定《衣服令》,对皇帝、皇太子、皇后、妃嫔等都做了规定;官员的常服服色基本按品级分为紫绯、绿、青等。宋代的服饰崇尚素雅,天子、后妃、诸臣、士庶之服都有一定之规。历代士大夫、思想家对服饰非常重视,他们或参与制定,或进行改革,作为其制礼工作的一部分。假如不按规定穿着,便被视为是逾僭和非礼的行为。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作为民袭人文精神的体现,随中华民族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它经历了从简朴到复杂再到易简的过程,它广泛吸收了本土和外来的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在大化流行、融突互补中不断化生新的服饰,使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在世界服饰文化中呈现其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独特魅力,形成了唯变所适性、等级制度性、多样并蓄性、民族人文性等显著特点。尽管这些特点中,有的需要放弃,有的需要淡化,有的需要改革,有的需要继承,但都是创造新的服饰文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服饰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闪光的方面,在当下古今中西服饰文化的融突和舍中可转生为既体现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又能体现现代中国人精神面貌和审美观念的新国服。

(摘编自张立文《国服与民族人文精神》)

【注】①文:色彩交错。②章:花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饰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蕴涵着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气质。

B.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可以强化人们对国家、民族、文化以及宗教的认同感,同时服饰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原动力。

C.上古时期,人们在野外的洞穴里居住,用树叶、兽皮等遮蔽身体、抵御寒气,这些树叶、兽皮就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衣着服饰。

D.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技艺的提升,人们逐渐用丝麻等织品取代一些天然物品,并将这些丝麻织品染色后缝制成衣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的“衣服”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古人将上衣称为“衣”、下衣称为“裳”,还根据“天玄而地黄”的理念来确定上衣和下裳的颜色。

B.上衣下裳的服饰样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这些传统服饰可以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特征。

C.殷周以后,传统服饰在体现实用价值的同时,还注重色彩的搭配,色彩绚丽、纹饰精美的衣服表明穿着者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

D.尽管中华服饰文化意蕴深厚,特点鲜明,受到世人的普遍赞誉,但我们也应该以理性的眼光,对民族服饰文化传统进行合理扬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隋唐以前,传统服饰没有礼服与便服的区分;隋唐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汉魏以来的服饰进行了改革,明确规定了礼服与便服的样式。

B.中国古代的服饰大都具有礼仪的功能,体现出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这也是历代统治者重视制定服饰典章制度和相关法令的主要原因。

C.在珍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服饰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这样中华服饰文化才能进一步繁荣发展。

D.服饰是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因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实的需要形成符合现代中国人审美观念的新国服。

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B(“服饰电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原动力”错)

2.C(“色彩绚丽、纹饰精美的衣服表明穿着者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错)

国家构建先于民族形成 篇3

首先,在前殖民地时代,撤哈拉以南非洲的政治发展进程,总体上还未达到民族国家的发展阶段,大多数地区只存在一些部族社会范畴的政治共同体,在少数地区则只形成过一些规模较小、结构松散但体制功能发育程度还较低的古王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形成和稳定存在所必需的政治发展阶段和前提条件尚不具备,诸如制度化了的国家体制结构的初步发展,统一国民经济体系或经济生活纽带的初步形成与建立,各个民族或部族虽然差异很大但已有聚合在某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内长期共处的共同生活经历与习惯,一份长期积淀而成的富于凝聚力和整合力的国民文化遗产等等,所有这一切,在前殖民地时代的黑非洲大陆的许多地区,都还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

其次,近代时期西方殖民者对非洲的殖民分割及其统治后果,又更加剧了独立后非洲国家构建现代民族国家、实现民族一体化和追求统一国民文化的迫切性与艰巨性。非洲各国基本上都是以原殖民地的疆界为框架建立的,但西方人留下这份殖民地"政治遗产"本身问题众多,远不足以作为独立后新国家稳固生存的基础。

在民族一体化与统一国民文化的构建方面,当代非洲各国面临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非洲各年轻国家有着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许多国家很不一致的形成背景或创立模式。

非洲国家的产生先于民族的形成,是先人为地构建起一个国家,再来为这个国家的生存寻求必要的经济、文化、民族基础。而在西方,现代国家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与民族一体化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近代产生的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它们都是在各自社会内部民族文化融会、社会经济联系纽带形成、统一王权兴起等力量的推动下,形成了同质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基本上是单一民族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产生,是其民族一体化发展的结果,是其社会经济整合与联系发展的产物,因此这些国家创立时,已大体上具备了使自己生存巩固下来的经济、文化、民族基础。正因为如此,西方近代史上形成的国家,基本上是民族构成单一的国家,即所谓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在这些国家中,民族与国家具有同构性与兼容性。

当然,现代"民族国家"也可能是由众多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国家",但这些众多的民族,相互间却必须或者存在着某种共同的文化纽带、精神认同,或者是有过共同的政治生活经历,或是有某种内在经济联系,有某种共享的利益。东方国家大多数是多民族的国家,国家与民族并不完全等同,但尽管如此,其内部往往都有较为复杂的民族结构和宗教文化背景,各民族也多有自己的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经济生活上的差异也是长期存在的,但是,这些有着多民族背景的国家,却已经有久远的生存历史了。在这些国家内的各个民族,已有在同一个古代国家机体内、在一个王权统治下,长期共处生存的历史经历与交往过程,相互间已形成程度不同的或紧或松、或强或弱的经济上的、文化上的、社会生活上的联系与依存关系,并且因为这种联系与依存关系的长期存在,在那些众多的民族间逐渐形成了某种共同的国家观念意识与情感,一种对某个"中央集权"的统一政治实体(国家、政府、君主、首都等等)的认同与共拥感。东方国家也曾经成为了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过像非洲那样的西方统治命运。但是,这些古老国家在前殖民地时代便已经形成的那种较为成熟规范的古代国家历史文化与政治实体,使它们"非殖民地化"的结果,大多表现为国家主权和独立地位的"恢复",一种失而复得的"再生"。也就是说,它可能是古老国家的"重建"与"复国"。

然而,对于这些年轻的非洲国家来说,情况却很不一样。

一方面,当代非洲年轻国家的产生模式,不同于近代西方国家那样是经过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而导致现代国家的产生。非洲的模式基本上是先宣布组成国家,建立政府,然后依靠政府人为的力量,借助于国家和政府机构的有组织的政治权力来推进民族一体化进程,来为这个新国家的生存、稳定与发展寻求必要的文化纽带、国民意识和社会经济基础。于是,政府权力与国家机构,在当代的非洲大陆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太多太复杂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政治或政府成为独立之初这些非洲国家最为可以凭藉的"发展资源",而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资源却相对地不足或功能很弱。

另一方面,非洲大陆(不包括北非的埃及等国家)在非殖民地化之后建立的那一系列国家,基本上不是"重建",而是"新建"。独立后非洲大陆新创立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按外部西方殖民者的利益任意"肢解与分割"而建立的,它与当地原有的历史文化共同体以及政治经济联系并无兼容性和同构性。因此,脆弱的国家结构和松散的国民纽带,使这些国家也很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国内动荡。因此,如何由传统部族社会发展成现代国家,如何将分割破碎的部族文化整合成富于凝聚力的国民文化,是非洲各国建立后面临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历史性挑战。

民族国家 篇4

一、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内涵

民族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共同体形式,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归属。逐渐地, 民族主义便应运而生了。

( 一) 民族的定义

毋庸置疑, 讨论民族主义, 离不开对民族内涵的探讨。那么, 什么是民族, 如何给民族下一个较为科学、全面的定义, 却是困难的, 也是见仁见智的。

学者王缉思在《民族与民族主义》一文中对此进行了归纳, 即对民族的定义大致分为主观派和客观派。学者刘中民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包括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形式。笔者比较赞同刘中民的理解, 具体理解如下: 第一, 主观派认为, 民族共同体成员共同的心理认同决定了民族的产生, 也就是说从共同的感情出发来界定民族。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中所说, “即使是最小的民族, 其成员也不可能认识其同族中的大多数人, 不可能见过他们, 甚至不可能听说过他们;然而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都存在着一种想象的交流。”①第二, 客观派强调, 地理条件、肤色、种族、语言、等客观因素构成了民族的最基本特征。如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第三, 主观与客观结合派主张将前述主观与客观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来界定民族, 即一个完整的民族既有其语言、肤色、地理条件等客观要件, 也有其共同的心理认同和文化信仰皈依等主观要件。如密尔认为民族感情是民族构成的核心, 这种共同感情使得民族成员更加愿意与彼此合作, 希望被同一个政府统治, 并希望这个政府完全由他们本民族治理。②

( 二) 民族主义的内涵

有人说, 民族主义是一只大象, 每个研究者就像是“盲人”一样摸到的只是它的一个小部分而非它的全部。埃里·凯杜里认为, 民族主义是19 世纪初产生于欧洲的一种学说, 该学说认为人类自然的划分为不同的民族, 这些民族由于某些特性而能被人认识, 政府的唯一合法形式是民族自治政府。③安东尼·史密斯认为, 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 目的在于为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其个性, 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或潜在的民族。

( 三) 民族主义的功能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 它既可以团结本民族力量、坚决维护本民族利益, 进而建立属于本民族的国家; 也可以因此而制造动乱甚至战争, 进而导致国家分裂。因此, 民族主义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 统一功能和分裂功能。

1. 民族主义的统一功能

民族主义是一种群体的共同意识, 这一群体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它也是群体中每个成员民族认同的心理基础。而每一个民族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和苦难的经历, 并且深深扎根于每个成员的心中。正如在中华民族, 每个成员都认同自己是华夏儿女, 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由衷的自豪和骄傲。因此, 民族主义具有凝聚不同国家和地区同一民族的功能, 能够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聚合到一个地区或国家中, 或者重新组建为一个全新的国家。这就是民族主义的统一功能。

2. 民族主义的分裂功能

民族主义在培养本民族人民之间密切的感情的同时, 也产生了民族成员的诸如盲目排外、极端民族情绪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尤其是在多民族国家里。如我国以热比娅为首的疆独势力, 在一些外部势力的利用和误导下, 进行分裂国家的错误行径等等。

一国多族, 民族间习俗和信仰差异、发展差距、利益差异、误解和陌生感等的持续存在, 极易产生民族矛盾和冲突, 进而滋生分离主义倾向, 从而导致民族国家的分裂。许多国家也在因此而不断上演着悲剧, 无一例外都是因为一旦它与极端民族主义、恐怖主义和宗教狂热分子等结合起来, 会给多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二、民族国家的内涵

关于民族国家的内涵, 许多国内外学者都试图从民族结构上来界定。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民族领地与整个国家疆界相一致, 即达到“一族一国”才是民族国家。但是, 纵观现代世界, 极少有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

笔者比较认同我国学者宁骚关于民族国家的定义。他认为, 民族国家的本质内容不是民族结构, 而是国家的统一性和国家文化的同质性, 是人民对主权国家在文化上、政治上的普遍认同。因此, 他把民族国家定义为: “所谓民族国家, 就是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的、具有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以及同质的国民文化、由本国的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④

三、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构建的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是政党权威的基本来源。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所以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构建的政治合法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社会民众对政党、政权的支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今世界, 单一民族国家由于民族成分单一, 其政治合法性自然毋庸质疑。但是多民族国家中, 其政治认同是很广泛的, 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克服和消除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积极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的语言和共同的政治文化, 力求在各民族中产生广泛的认同。另外, 多民族国家的各民族在长期的日常联系和经济交往中, 再加上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 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国内民族市场。通过统一的国内民族市场发展起来的国内经济联系, 逐渐造成生产资料、人力物力的集中, 由此使国内各民族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 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 各民族之间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就成为事实。

各民族对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家政治文化的认同和由来已久的统一的民族市场构成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基础。⑤因此, 在许多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国家进行政治动员进而维护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政治资源。

四、从民族主义的双重功能看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构建的关系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为本民族利益而斗争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 以民族感情为基础, 以建立自己的单一民族的主权国家或以本民族为主体的主权国家为最终目标。历史上, 民族主义在团结本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 20 世纪90 年代前后, 民族主义却主要表现为分离主义, 致使许多少数民族从自己的母国分离出来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 分裂了许多多民族国家。目前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继之而来的必然是无休止的地区冲突, 进而威胁到国际秩序的稳定。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 民族主义如同一把双刃剑, 既能构建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 又能威胁和破坏国家稳定和统一。因此, 理性的从民族主义的功能来分析其与国家构建的关系就成为当务之急。

( 一) 从民族主义的统一功能看其与国家构建的关系

从民族主义的统一功能来看, “历史上各个民族国家的创建虽因文化、宗教、国土、人口等不同因素而选择了不同的建国道路, 但任何规模较大的旨在建立民族国家的社会政治运动一般都是嫁接在民族主义的枝干上的。”⑥因此, 民族主义的统一功能起到了构建民族国家的积极作用。

在欧洲, 资本主义萌芽有了初步发展, 可是封建势力和教会却成为它发展壮大的强劲绊脚石。由于民族主义可以起到凝聚本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 它也能够适应统一的国家政权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而这正是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因此, 西欧资产阶级在构建民族国家时, 大力倡导和极力推崇民族主义。因此, 英国、法国等国家先后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民族国家。

在北美大陆, 随着资本主义的逐渐发展, 统一的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等也逐渐形成, 美利坚民族逐渐产生了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族国家的迫切要求。最终, 在西欧民族主义和本地民族主义的影响下, 北美大陆于18 世纪70 年代爆发了反对外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 因此, 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19 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初,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日渐觉醒, 反抗斗争陆续出现, 一大批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也陆续建立了。这其中, 民族主义发挥了凝聚人心、团结人民奋起反抗、争取民族独立的巨大促进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亚非拉地区民族主义运动更是风起云涌, 新兴的民族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这一时期, 民族主义力求摆脱殖民统治, 渴求民族独立, 重视民族传统, 倡导现代文明。民族主义能够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要求, 并充分发挥了凝聚本民族精神和力量的强大作用, 积极推动了民族国家的构建。

( 二) 从民族主义的分裂功能看民族主义与国家构建的关系

从民族主义的分裂功能来看, 多民族国家出现的民族自治和分离运动虽然使得长期以来积累的消极的民族情绪得到不同程度的宣泄, 但它也不同程度的威胁着多民族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民族主义有着解构和分裂民族国家的一面。因为民族主义的分裂功能, 导致许多没有建立政权的民族要求自治或独立建国, 并进而导致多民族国家有了发生裂变的可能, 多了发生裂变的危险。

在民族主义的分裂功能的作用下,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 前苏联分裂成为了15 个国家, 前南斯拉夫分裂为7 个国家, 等等。另外, 许多民族分裂浪潮也不断涌现, 比如俄罗斯境内的车臣要求独立事件, 乌克兰的克里米亚明确要求独立建国, 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库尔德族提出建立独立的库尔德斯坦共和国, 等等。至此, 我们发现, 民族主义在多民族国家的裂变中所起的分裂作用, 不但导致了原有的主权国家分裂, 而且大多都引发了地区性的冲突和动荡, 这严重影响了地区乃至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多民族国家经过几个世纪的考验, 历经沧桑, 其合法性不容质疑。民族分离分子无视历史和现实, 继续搞分裂国家的活动, 只能加剧地区局势紧张、动荡和流血冲突, 为外部势力的介入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多民族国家、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不过, 我们也需要看到, 这种有民族分离导致的国家裂变, 从一定程度上分析也是对部分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一种有利的调整, 是对长期以来某些民族不平等现象的揭露和否定, 也使得某些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的或被其他力量束缚的民族实现和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终走上独立发展之路。比如当软弱的清政府面对来势汹汹的列强侵略而手足无措时, 数代有识之士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反抗外侵, 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才有了今日56 个民族亲如一家的局面。

由此观之, 民族主义作为一把双刃剑, 在民族国家的构建中起到的统一和分裂国家的双重作用, 因此, 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它。民族主义的统一和分裂的双重属性以及它们对民族国家的构建和解构作用,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当民族主义对一个国家起解构作用的同时, 它也在对另一个新的国家起构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中民.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1.

[2]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3]刘中民, 桑红, 刘玉华.试析国际格局的民族主义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2) .

多民族的国家课件 篇5

多民族的国家课件一

[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以实际行动来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

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理解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认识到台湾与大陆统一是必然趋势。

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处理民族关系原则。

2、台湾是中国领土,台湾必将与祖国统一。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教法选择] 情景体验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应用]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我国历史、时事中有关民族融合、发展的材料,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重点关注“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指导学生收集两岸互动和“台湾的独立分子”言论的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综合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视频

导入

播放视频:2009“感动中国”人物x疆退休干部阿里帕阿力马洪收养维吾尔、哈萨克、回、汉等6个民族孤儿的故事。学生在故事中认识感悟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设置情境,引出本课学习主题。

践行与评价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活动

一、请学生演唱自己喜欢的少数民族歌曲《吉祥三宝》等,或师生简单跳几个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提问:歌曲或舞蹈反映的是哪个民族,涉及了哪些文化内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 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

活动

二、小组代表介绍自己收集的我国历史上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史实,以及八年级地理课中介绍的我国民族分布状况。(得出结论: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少数

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板书)

活动

三、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聚居区即五大民族自治区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自治区是根据什么制度确立的?教师简单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四项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另三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板书)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

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快速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合作完成下面的图表,然后各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交流,看哪个组完成的最准确,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PPT出示图表:

现象 表明

在历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一定比例

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教学

对一种风俗习惯是改革还是保留是本民族人民内部的事,任何人和单位不能进行干涉

政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公民信教和不信教

实施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通车

1.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PPT出示: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后,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对藏族同胞倾力援助的有关资料。

首先师生共同感受全国人民为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后想一想: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还可以……

引导:我们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中和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主动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2.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板书)

利用歌曲和舞蹈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产生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树立民族大家庭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大团结。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掌握学习重点,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时政再现

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板书)

播放视频:澳门回归10周年晚会中有关澳门回归后取得成绩的部分视频资料。提出问题:①港澳顺利回归的因素有哪些?②港澳回归后繁荣、稳定和发展说明了什么?(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回答,教师订正并总结。)

1.群众基础: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板书)

2.制度保障:“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板书)

教师讲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

● PPT出示:

资料一:两岸“三通”后,两岸商贸、旅游、文艺演出(如本山快乐营赴台演出)异常火热。

资料二:09年赖访台,台湾同胞举行游行的图片。

学生探究分析:

(1)两岸商贸、旅游、文化交流异常火热说明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赖访台,台湾同胞举行游行?

(3)结合课本有关内容和自己所收集到的“台湾的独立分子”言论内容,请你就台湾的独立分子阴谋能否得逞谈谈看法。

(教师小结:通过探究了解到台湾的问题现状、中国政府的态度、中华儿女的愿望和“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板书)通过时政再现,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统一的前进步伐,联系香港和澳门今天的稳定和繁荣,体会到党和国家制定的“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这个情境和活动的设置,从铁的历史事实中认识到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新课

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订正。

情感升华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知识转化为爱国情、社会责任感。

板 书 设 计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1.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1.群众基础: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制度保障:“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教学反思:

多民族的国家课件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②知道汉族人口占91.6%,其他55个民族占8.4%。③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④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⑤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阅读“中华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3、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2、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1.我国的民族政策; 2.学会阅读“中华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四)教学计划: 一课时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室、课件

(六)课程类型: 公开课

(七)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法、设疑法、探究法等

(八)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播放音乐《七月火把节》上课之前,请听一首音乐,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我国一个多民民族的大家庭,彝族只是其中的一个民族,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的民族,大家有兴趣吗?

一.众多的民族

1.请打开课本51页,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快速阅读本页的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看谁找得又快又准。(投影问题):

(1)人口最多的民族是?(2)什么是少数民族?(3)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4)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5)人口超过400万的有?(壮满回苗维,土家彝蒙藏)

2.汉族人数最多,那么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各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呢?(出示幻灯片扇形图)得出:汉族—91.6%;少数民族—8.4% 过渡: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显然不同的民族人口数不同,那么分布区域又怎么样呢?

二.民族分布(请读52页图B):

1.投影汉族人口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地区最为集中。

2.那么少数民族的分布又如何呢?

(1)首先请把人口数最多的9个少数民族在图中的相应位置找出来。

壮族:广西

土家:湖南、湖北、四川

满族:东北三省

彝族:云南、四川、贵州

回族(分布最散):宁夏

蒙族:内蒙古、青海

苗族:贵州、湖南、湖北

藏族:西藏

维族:新疆

(2)下面我们来看全部的少数民族的分布:比起汉族的分布,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找找少数民族数最多的省区是?(云南—20)

3.从整体看:56个民族交错分布,具有“大杂居”的特点。从小范围看:如“壮族”集中分布在广西;“藏族”集中分布在西藏。像这样一个民族集中分布在一个地区的特点,我们称它为“小聚居”。

总括:总的来说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分布情况是: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地区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汉族人口分布。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4.那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有什么优越性呢?(阅读课本54页“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后思考)为各族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过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生活在不同地方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三.民族风情

1.学生活动: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最了解的一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形式:舞蹈、歌曲、小品、演讲等)由于时间有限,更的我们就留到课后再分享。

2.老师也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民族风情:

(1)首先请看图片,猜猜是什么民族的服饰(服饰是区别各民族的重要标志)。(投影服饰图片)

(2)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下:一些民族的传统节日。(课件展示)

3.总之,祖国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民居、饮食等风俗习惯,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请问:如果你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变成了“落汤鸡”,你会生气吗?

投影:我们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过渡:那么你知道国家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让各民族和睦统一相处的吗?

四.民族政策

1.读53—54页的课文后回答:我国的民族政策有?(1)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本章第一节学过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的“5个自治区”(课件展示:五个自治区)

A.我国最南边的自治区: B.我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区: C.我国最大高原上的自治区: D.我国跨经度最大的自治区: E.我国以回族为主的自治区: 此外,还有自治州(如:四川凉山自治州)、自治县(如北川羌族自治县)、更小的还有自治镇、乡。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板书)

汉族—91.6% 民族(56)

少数民族—8.4% 壮族人最多 珞巴人最少

汉族分布最广,集中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西北、东北和西南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1)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民族政策

(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歌谣总结:(为了同学们能更好的掌握好今天的内容,老师总结了一个歌谣,我们一起来读读)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汉族。

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汉族分布遍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

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

各族杂居或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

3.课堂练习: 1.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等边疆地区。

2.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3.我国的民族政策有?

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 篇6

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执意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涉藏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坚决反对达赖以任何名义到其他国家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也坚决反对外国领导人同达赖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法方不顾中方重大关切和中法关系大局,在涉藏问题上投机取巧,必将对中法关系造成损害。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说:“这种自我炫耀式的做法毫无必要,只能作茧自缚。”

[知识链接]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平等是基础。各民族一律平等,不仅包括法律上、政治上的平等,也包括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平等。只有民族完全平等,国家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开辟了道路。解决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经济。

2、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积极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载入了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4、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跟踪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立并得以维持的原因是()

①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②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别已经完全消失③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④我国政府允许少数民族地区享有完全自治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④

2、维护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

①是新时期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能充分调动各民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④符合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汉族青年张强到宁夏旅游,他来到一家清真餐馆,请你告诉他需要注意()

A.不要让服务员知道他是汉人

B.不能要求餐馆提供肉类食品

C.不能饮酒

D.不能将猪肉火腿肠带进餐馆

4、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这样做()

①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②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④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习惯就会发生较大改变⑤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二、材料分析题

5、材料一1965年至2004年,中央对西藏地方财政补助累计达968.72亿元,其中1994年至2004年达785.26亿元。对口支援西藏的中央部委、省市区、中央企业先后派出援藏干部2892人,支援自治区建设项目1698个,投入资金64亿多元。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为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西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材料二事实上,达赖私人代表前段时间向中央提出的所谓《为全体藏人获得真正自治的备忘录》,实质就是企图先在占中国四分之一的国土上建立一个由达赖集团控制的“半独立”、“变相独立”的政治实体,条件成熟时再谋求实现“西藏完全独立”。而达赖一直坚持的所谓的“中间道路”,用中央参与接触谈判的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的话说,更是彻头彻尾的“西藏独立”,只不过是加了一个“大藏区”、“高度自治”的包装而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材料二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2)多年来,西藏自治区多次严厉打击各种分裂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西藏的稳定有何积极意义?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参考答案:

一、1.C2.B3.D4.A

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刍议 篇7

一、文学重建的基础

中国文化是在专制的国家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文化是对一个国家统治阶层精神实质的反映, 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对中国封建统治及问题化特征的分析, 是判断中国文学重建的基础和依据。文化与文学这两个概念在根本上是有区别的, 但先人并未给出明确的区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近现代文学发展的基础, 是文学国家主体性的重要来源。[2]

1. 中国文化与文学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西方学者泰勒对“文化”这一概念做出来定义:从广泛的民族意义上来说, 文化或文明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律以及风俗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综合体, 泰勒这一定义的提出, 在世界较大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文化、文学与统治之间存在关联, 文学思想与通知思想的结合, 使得文学、政治、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封建国家社会的组成部分, 文学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封建特征。文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渗透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封建统治在文学中得到了不断的记录和展现, 文学为中国封建统治服务, 经过漫长的演化与变革, 文学逐渐发展为独立的体系和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历史上文人墨客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 确立了国家治理与思想文化的同一性, 着重强调了圣人在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秦汉以后,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封建专制制度的巩固, 文学与国家的发展关系也逐渐规范, 一些学者甚至尝试将各家学派的思想理论引入到文学领域中, 以此来规范文学思想。正统的中国古代文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制度的完善而不断深化与成熟, 与现代文学的要求相比, 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反民主、反科学的观念。[3]

2. 文学的含义、体裁及功能

文学这一基本概念, 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学与狭义的文化内涵基本相似, 它包含了所有的文字记载, 狭义的文化是指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将社会社会生活反映到作品中, 以语言的形式记录人的思想观念、情感、价值观, 文学逐渐发展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核心构成要素。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文化思想引导文学的发展方向, 而文学则将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4]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在早期的文学作品中神话故事、传说这种虚构性较强的文学体裁, 是对社会生活真实方面的反映, 在文学研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文学与历史、政治、哲学、文化思想在民族国家的最初发展中便肩负起了记录历史、传承思想的重担。文学相对于哲学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学术化体系, 诗文功能的不断扩大和应用, 逐渐拓展到整个文学的功能, 文学体裁的应用功能各不相同, 且形式各异, 但其所起到的社会功能都是相同的。[5]

二、中国文学的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发展, 中国的社会及中国文学都经历了改革。从清朝末年过渡到民国初年, 通过丰富的实践积累, 中国文学发生了质的飞跃;五四运动时期达到空前发展高潮, 文学的内容、形式、思想观念以及时代政治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 文学也从旧文学形式逐渐过渡为新文学形式;20世纪中期的新旧文学更替是中国文学的第一次重建, 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文学重建, 以第一次文学重建为基础, 在此后又进行了多次的重建与规范。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由旧民族到新民族再到新国家的变化和转型, 文学的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 以反映社会发展实际为主脉, 文学在经历多次的重建后, 重塑了文学与民族国家的同步发展, “新”文学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标志,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6]

1. 五四文学的建构与分析

五四时期的旧文学向新文学的重建与过渡成为了民族国家文学主体性的开端。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世界的发展, 从根本上是有区别的, 违背了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因素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社会救亡图存的需要。清末民初, 西方列强在侵占中国的同时, 也将西方的思想带入了中国, 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实践资源, 对消极落后的文学予以批判和否定, 强调多种形式的文体革命, 在创作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 不断推动文学革命的前进和发展。

文学是对文化的承载体, 文学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 文学的表现形式多样、感染力及影响能力较强, 以文学的方式来表达思想, 更易于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理解, 引起社会的共同反响, 这种以文学为传播媒介的文化发展当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彰显了文学独特的魅力和作用。[7]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中国不同的社会团体与旧文化、旧思想以及旧制度的决裂, 都是通过激烈的抗争形式而实现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进步青年为主力, 以现代化的观念来对中国文学进行重新审视和评判。

2. 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与文学的发展

现代化的民族意识是在民族平等,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理论是观念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社会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中, 民族与国家观念的产生与完善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和关键环节。中国文学的重建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联系。[8]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 新旧观念针锋相对, 各政党学派为争取实现自己的政治观念和主张, 动员一切可以应用的资源, 文学重建的主要实施者是知识阶层, 普通老百姓很难参与到其中,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民族国家的群众基础。进入现代化, 中国社会逐渐步入转型发展时期, 在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复杂的环境中, 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也发生了改变, 中国社会的矛盾也由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冲突转化为国家内部人民之间的矛盾。[9]中国的新文学运动是一场除旧迎新的革命, 对旧文学的批判继承, 对新文学的应用, 新文学以西方先进文学创作理念和观念为基础, 在模仿中探索, 这样照搬硬套的方式, 无法确立中国文学鲜明的特征和标志, 文化自觉性的不足使得文学的发展在探索过程中亦步亦趋, 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中, 文学重构与生活的关系作为其重要内容,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文学创作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也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理论基础。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古人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强调艺术即文学表现形式、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以现实为基本原则, 强调文学作品应反映民族国家发展的现实, 将“真”与“美”作为文学评判的标准, 确立中国文学的发展应以国家民族为主要发展方向, 文学源于生活, 同样也是对生活的反映, 社会生活的真实性是文学创作的来源, 对于文学作品要以写实为基准, 在材料的应用及阅览上, 要严格缜密, 描写时要忠于事物的实际发生发展情况。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快速且丰富多彩的, 文学通过书面文字、声音、影响以及抽象画的表现方式, 将生活的发展和变化展现出来, 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 人的知识和意识来源于生活, 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

三、结语

现代化思想观念的发展催生了中国文学的重建, 文学的重建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理念, 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促进了民族国家的新生。以现代化思想为发展导向, 彰显文学的引领带头作用, 以崇尚民主、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 来唤起人们对自由解放的重视, 强化文学语言、形式以及思想观念的革新, 以人民群众知晓的语言、文字来反映现实生活发展实际, 揭露社会矛盾, 激发人们的创新及变革热情。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 以新的文体形式、内容, 探索文学与人生、艺术之间的联系, 将写实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 将创新作为文学创作的发展目标。

摘要:中国文学是各民族及各朝代文学积淀的总和, 是在不同社会发展环境及不同语境中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深化, 中国文学也经历了多次的重建, 形成了极具鲜明时代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的不同文学流派和理论, 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 文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但文学风格却各有不同。本文主要是从分析中国文学发展的特征的基础上, 对中国文学的重建与民族国家的新生等方面进行深入化的探究。

关键词:文学重建,民族,国家新生,问题探索

参考文献

[1]姚新勇.少数民族文学:身份话语与主体性生产[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2) :2-17.

[2]吴翔宇.五四儿童文学建构中国形象的现代生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24-32.

[3]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 (上)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 2004 (03) :61-77.

[4]方长安, 王桂妹, 王本朝, 方长安, 黄发有.民族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专题讨论) [J].河北学刊, 2004 (02) :117-133.

[5]张志忠.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J].文艺争鸣, 2009 (01) :56-74.

[6]陈晓明.壮怀激烈:中国当代文学60年[J].文艺争鸣, 2009 (07) :28-57.

[7]杨圣敏.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J].西北民族研究, 2009 (02) :14-38+192.

[8]林精华.民族国家价值观的重建——关于当代俄国民族主义思潮的研究[J].民族研究, 2003 (01) :19-28.

论国家利益是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篇8

1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国家利益

何为民族政策?其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研究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马克思主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 看任何问题都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研究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我们要先来看看民族政策是本质。弄明白这个问题, 离不开对政策及政策本质的分析。所谓政策, 即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特定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 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阶级性是政策最根本的特点。其本质在于政策主体通过社会各种利益的考量, 进而进行理性判断并做出最佳选择, 以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实现统治阶级利益。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也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所谓国家的政策实际上是党的纲领政策的具体外化。或者说是党的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取得国家意志的形式, 体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对政策及其本质有了初步认识后, 再来认识民族政策及其本质也就迎刃而解了。民族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问题而制定和实施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 其本质是为了有效解决民族问题而进行最佳选择, 最大限度地实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 在我国指工人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就我国民族政策的本质, 站在民族这一特定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的角度上说, 是实现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 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 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民族状况的实际决定的, 而不仅仅体现政策主体 (即中国共产党) 的价值偏好。

理解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还要先理解价值取向的概念。价值取向 (value orientation) 属于价值哲学的范畴, 是指特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应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的实践性品格决定着主体的价值选择, 无论对主体自身及相互关系, 还是对其他主体的影响都不可低估。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即民族政策的价值底蕴, 具体来讲, 是政策制定主体基于特定利益和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应对或处理民族隔阂、民族矛盾及民族关系时所确定的政策目标、适用范围及措施办法。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既有民族政策主体的主观因素, 也有民族实际等客观因素, 如民族成分、民族分布状况及民族关系等, 其中民族政策主体的价值取向居于支配地位, 是主导性的因素, 其他因素居于次要地位, 影响或制约着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从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概念可以看出, 民族政策价值取向不仅体现政策主体的价值偏好, 而且反映民族政策主体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在我国, 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外化,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政策的主体, 其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价值立场是什么呢?党纲中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利益。既然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 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而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必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以中华民族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而不是从某个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去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笔者认为, 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对党的指导思想及其所代表的根本利益这个常识性问题是不容多作解释。因此说, 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政策的制定主体, 其基本价值立场是众所周知的。而对于其价值态度, 我们可以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随着对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了解和认识的加深, 将民族问题置于应有高度, 给予了必要重视来看。对这一点, 可以从90年来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系列文献中获悉, 其价值态度也是相当鲜明的。中国共产党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以中华民族利益为基本价值立场, 鲜明的态度也就表明了其民族政策的基本价值倾向。

2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各民族共同繁荣

关于这中国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问题,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吴仕民副主任有着这样的表述:“中国的民族政策以民族平等为基石, 以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为基本内容, 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说,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才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里所指的各民族共同繁荣, 应当是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在内, 即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 而不仅仅是指少数民族的繁荣。

我党在民族政策的实践上, 民族政策理论也是经历了不断调整、发展的过程。由最初民族自决、民族自治两者并提, 到最后放弃民族自决的提法, 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重要民族政策进行调整的同时, 其他民族政策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民族区域自治试点成功后继而逐步推广, 最终得到党和国家的确认。今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是国家的三大基本政治政治制度之一并且载入宪法。透视我国民族政策的演进发展, 就会发现:从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以后, 党考量民族政策尽管比较重视少数民族各项权益, 但也是在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前提下, 表现出对少数民族权益应有的重视, 把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作为中国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3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政策主体的性质

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与政策主体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甚至可以说, 政策主体价值取向对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具有支配作用。因而, 考察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对政策主体, 即中国共产党价值取向的考察就显然尤为必要。

政策主体的民族政策价值取向问题, 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持何种立场, 以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 这就离不开对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及其遵循民族观的考察。从性质而言,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及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就其性质而言,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因此, 中国共产党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必然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其创始人及其继承、捍卫、发展者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是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策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指南, 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 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看待和处理我国民族问题, 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就是在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时, 不能存有民族歧视的狭隘观念, 坚持各民族不论大小、强弱, 一律平等对待。因而, 在具体民族工作实践中, 要将剥削阶级颠倒的民族问题扭转过来, 要“加紧帮助落后的弱小民族”, 要不然与昔日剥削阶级没有任何区别。要坚持民族团结, 以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去思考民族问题, 逐步消除民族隔阂, 切实化解民族矛盾, 实现各民族间互帮互助、和谐共处、彼此融洽。实现共同繁荣, 是中华民族整体的共同繁荣, 因而走在前面的民族对暂居后列的民族要给予无私的帮助, 国家要对待发展民族地区以大力帮扶。因而, 对少数民族的帮助与支持, 也是符合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属性及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

民族政策是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体现和反映, 因而考察民族政策价值取向, 还需要回过头来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进行历史考察和逻辑梳理。由于党的民族政策是由多项民族政策构成的, 是一个相对完整并相当复杂的政策体系, 所以研究中难以对每项民族政策逐一进行考察、分析。但我们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发展历程看, 不论在萌芽时期, 还是在形成、发展, 乃至最后确认, 都是“国家主义”价值取向, 即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角度去考量选择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基于上述分析, 不难发现, 民族实践中的认识和判断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形成产生着一定影响, 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其无产阶级属性及其性质。

4民族政策执行目的:实现民族融合

政策是政策主体基于多种因素的考量, 为解决问题, 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而制定的各种规范的总和。不论政策制定还是实施、评估, 都将牵涉诸多环节, 任何情形的误判或环节失误, 都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从这个意义而言, 只要是政策, 就可能蕴涵着风险, 民族政策也概莫能外。但民族政策又蕴涵着怎样的风险?当前, 我国民族问题上出现的新情况或被称作的风险又与民族政策本身有无关系, 如果有, 又在多大程度上有关系呢?

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先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与现行民族政策进行区分。从性质上讲, 中国现行民族政策与历史上的民族政策有着本质的不同;从实施过程与结果看, 也存在明显区别。民族政策制定实施受政策主体价值取向支配, 也就是说, 两者的政策主体价值取向是存在根本区别的。历史上民族政策究竟是什么价值取向, 其结果又如何呢?我想, 历史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答案。况且,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为, 民族融合是未来相当久远的历史现象, 而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发展趋势, 人为的制造或阻止民族融合必然违背民族发展客观规律, 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 为缩小民族之间的差距, 增强国族 (即中华民族) 认同, 给予少数民族权益应有的重视正是弥合民族关系的黏合剂。现行民族政策在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给予少数民族权益应有的重视, 不仅不能增强民族间的区分度, 反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往来, 使各民族的共同因素逐渐增多, 进而使平等、团结、互助和和谐的民族关系更加巩固发展。在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前提下, 给予少数民族权益应有的重视是必要的。

5结论

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应对或处理民族矛盾、民族冲突和民族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是站在无产阶级及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立场上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是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从根本上说, 中国民族政策是“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民族国情的, 是科学的、适宜的。

参考文献

[1]李大健.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5, (2) .

[2]陈文俊.吴仕民介绍改革开放与中国民族政策的发展等有关情况[EB/OL].http://www.xinhuanet.com/zhibo/20090721/zhibo.htm.

[3]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研究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

建国以来,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我国的民族关系整体上呈现出了稳定和谐的局面。但是目前我国依旧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民族问题, 例如近些年发生的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等, 这些问题严重威胁了国家的统一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笔者认为, 这些问题的发生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较低存在直接关系。因此, 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因素。

“认同” (identity) 一词是现代社会科学中比较流行的词汇, 它是在社会经验积累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观念, 其内涵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在社会学领域, identity主要描述一种特殊的集体现象, 包含群体特性和群体意识两个层面;而在政治学领域, identity是一个不同于“物质利益”的分析概念, 强调身份和集体认同对个人行为的深刻影响。学者陈茂荣认为:“国家认同, 指公民对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统治权威的认可、接纳、服从、忠诚。国家通过颁布法律和制定政策保证公民的权利, 公民则履行相应的义务。”国家认同具有主权性、政治性、领土性、阶级性、合法性和波动性等特征。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被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所关注, 国家认同问题关系到一国公民在其所在国家的生活状态, 对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以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良性运转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接下来将对影响少我国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传统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构成复杂多样, 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新中国成立时, 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与政治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学者吴钦敏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分为四种:一是社会结构和汉族地区相同或基本相同, 例如满、壮、回、白、朝鲜、土家等民族;二是社会结构保留封建农奴制度, 主要是藏、傣、哈尼等族;三是社会结构保留着奴隶制, 主要分布在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和彝族地区;四是社会结构属于原始社会末期, 主要是滇西山区的独龙、傈僳、佤、布朗等族, 内蒙古东部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族, 以及海南五指山地区的部分黎族。通过比较研究发现, 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与主体民族的社会形态相似程度有关。

同时,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 各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制度。例如内蒙古地区的盟旗制度, 西藏地区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 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 维吾尔族的伯克制度, 景颇族的山官制度等等。这些内容、形式各异的政治制度在闭塞的民族区域环境中传承下来, 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在以上政治制度统治之下的少数民族人民, 其对国家的认识十分有限。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具有民族特色, 但是无论其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殊性, 都是我国总体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 在国家权力的推动下, 少数民族的人民民主政权逐步建立起来, 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由传统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 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 少数民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普遍增强。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密切相关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关乎少数民族人民的切身利益, 由经济引发的物质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国家认同这一精神层面的问题。正如安东尼·史密斯所说:“我们所寻求建立的认同本质上是实用的;它们依赖于经济的基础, 并且仅为促使和增进物质利益而寻求政治的表达。”

从地理特征分布角度来看,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 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地理位置相对闭塞, 地形复杂多变导致交通通达度低, 这些先天的不利因素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经济落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减弱, 长此以往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使当地人民对本民族以外的其他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了解少之又少。没有对国家基本的认识作为基础, 认同将无从谈起。因此,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 对于增强这些地区的国家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离了原始的社会形态, 改变封闭落后的经济状况。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援助, 增强了少数民族对国家的依赖程度,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些地区人民的国家认同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市场机制下, 人们受利益的驱动和对公平竞争的追求, 不同民族在经济交往中的民族意识逐步淡化, 为各民族之间平等交流提供了平台。

三、对外开放是打通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

这里所说的“对外开放”指的是对某一少数民族以外的地区开放, 开放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对外交往等方方面面。通过开放, 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特征越来越广泛的被其他民族所了解, 同时, 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之外的其他民族也加深了认识, 各民族在长期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同的认识, 共同认识的产生为国家认同的形成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

1. 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启动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8%, 草原面积占94%, 森林面积占41.6%, 水能资源占52.5%, 稀土、钾盐、铬、镁等储量占90%以上, 煤铜、铅、锌、锑矿占35%以上, 石油、天然气储量十分可观。此外, 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同样十分丰富。但是, 目前上述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依旧落后。而国家出台的包括西部大开发、兴边富农等多项政策也并未形成预想的效应。因此, 少数民族的对外开放还需鼓励少数民族人民主动的“引进来, 走出去”, 冲破本民族思想的束缚, 主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长此以往的主动开放, 将会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对国家的认同和依赖。

2. 对外开放有助于冲淡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和谐因素

对外开放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从而缓解由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不满情绪, 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对外开放还可以带动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融合, 开拓少数民族人民的视野, 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价值观念。思维的开拓有助于少数民族人民跳出狭隘民族思想的束缚, 增强全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

近年来, 在我国更加注重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的历史节点上, 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少数民族应抓住这一机遇, 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方位开放, 这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增进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四、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

除了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以外, 公共服务水平同样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产生重要影响。以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例: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 西北地区在交通通信、环境保护、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 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其中交通运输方面的发展尤为明显:2006年7月1日,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西部地区相继开通了内昆、环渝、株六复线等重大干线铁路;西部公路通车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到2008年底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此外, 西部地区桥梁建设同样取得巨大进步, 隧道建设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但是, 在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建设中, 主要靠中央政府投资和国债, 地方政府的等靠心理比较突出。2004年在约占国土面积30%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铁路营业里程仅占全国总里程的9.5%, 公路里程也仅占全国总里程的8.9%, 高速公路和内河航线更少, 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5.4%和0.98%。交通通达度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影响外界信息的传入。因此,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对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方针信号的向少数民族的传输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育方面, 近年来虽然中央和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和扶持, 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首先,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盲、半文盲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大学生所占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 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教育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的体制, 长期以来80%以上的教育经费靠地方财政支出, 在分级财政体制下,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经济难以提供必要的教育服务。由于地方经济落后, 政府无法提供资金以满足教育事业的要求, 是造成这些地区的教育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重要原因。此外,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基础文化设施投入方面也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 体育文化场所短缺, 设施落后, 人民的文化生活极为缺乏。教育文化上的落后, 使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现状很难有效改变, 外界的新思想、新知识无法传入, 全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在这些地方难以生效, 这对于国家认同感的生成极为不利。

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公共服务的完善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面临很大挑战, 这就需要国家以及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援助。只有将国家的支持落实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实处, 人民才会对这个强大的国家产生认同与归属感。

少数民族事业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项综合性事业。少数民族事业的发展事关各族人民的福祉, 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关系到国家团结统一和长治久安。近年来, 我国少数民族事业不断深入发展, 使得民族团结不断巩固, 民族关系更加和谐。但是, 当前,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 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 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的问题仍然突出,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少数民族事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而国家认同则在促进民族团结与合作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导向作用。因此, 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有效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史密斯.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 (月刊) , 2011 (4) .

[3]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 2006 (6) .

[4]吴钦敏.少数民族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 2010 (4) .

[5]姚万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公共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学·经济·社会, 2008 (2) .

民族国家 篇10

一、《西藏日报》民族宗教政策报道内容、方式的历时分析

《西藏日报》作为西藏第一张正式的省级日报于1956年4月22日正式诞生, 笔者在对1956年至2013年间《西藏日报》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的新闻进行整理分析之后, 按照西藏社会与藏传佛教的发展大致分为六个阶段:和平解放时期、民主改革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新世纪新时期。

(一) 和平解放时期的民族宗教政策报道分析 (1956年至1959年)

和平解放时期, “少数民族大多有宗教信仰的格局尚未发生改变, 旧的宗教制度及宗教上层人士的地位根深蒂固。”依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的民族纲领和原则, 创刊初期的《西藏日报》秉承中共中央所提出的“慎重稳进”的民族工作方针, 关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以理论性文章居多, 党性原则并不突出。自创刊至民主改革之前, 关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报道篇幅达80余篇。报道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重大宗教活动与宗教事务的报道。二是中央领导人与达赖喇嘛、班禅致电内容。三是达赖喇嘛与班禅的活动行程与会议讲话内容。四是达赖喇嘛对于重大宗教事务与节日发出的声明。

达赖与班禅这两位宗教领袖是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的主要消息来源。“在某种意义上说, 报纸是设置地方性议题的原动力。在决定人们谈论些什么, 多数人想到的事实会是什么。”两位宗教领袖在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以及闭幕会议、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大会等会上所做的反帝爱国发言有助于肯定中共中央对藏政策的正确性, 提高广大藏族群众对宗教政策的认知意识。

(二) 民主改革时期的民族宗教政策报道分析 (1959年至1966年)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西藏的建立, 政治形势逐渐明朗化, 《西藏日报》就旗帜鲜明地展开了强大宣传攻势, 从1959年至1965年间关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的篇幅有80余篇, 报道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班禅额尔德尼的活动行程与讲话内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 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 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1959年至1965年间, 关于班禅的报道有近35篇, 占报道比例近二分之一。报道主要是班禅重视民生工作, 军队管理, 积极对中央领导汇报工作三个方面内容。《西藏日报》通过对班禅的发言内容进行长期的议程设置, 有助于广大群众对班禅所传达的爱国爱教与维护统一的思想充分认可。

(2) 普通僧俗参与的佛事活动的报道。普通僧俗这一之前被媒体漠视的群体是以对民主改革的支持者和拥护者而在新闻中出现的。《西藏日报》的宗教报道开始走群众路线, 特别报道了参加叛乱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一般僧人、贫苦喇嘛等强烈谴责与声讨叛乱罪行并拥护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拥护民主改革的一系列活动。

(3) 寺庙修缮、宗教事务、重大节日活动的报道。民主改革期间, 西藏宗教继续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西藏日报》对寺庙修缮、宗教事务、重大节日活动此类宗教界象征性事件进行的报道, 有助于普通僧俗及群众对宗教态度的形成, 从而更好地团结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

(三) “文革”期间的民族宗教政策报道分析 (1966年至1977年)

1966年, 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风暴, 并没有因为西藏的特殊地位绕道而行。《西藏日报》“作为西藏最大也是唯一一份省级报纸, 它以最大的影响力和最强的事业基础, 成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首先被摧残的对象。”

由于西藏平叛与民主改革工作相继完成, 《西藏日报》的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在这一时期少之又少, 1966年~1976年, 《西藏日报》宗教报道仅有20余篇。个人崇拜、阶级斗争等内容成为这一时期《西藏日报》报道的主要内容。

(四) 改革开放初期的民族宗教政策报道分析 (1979年至1991年)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西藏日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影响力明显扩大, 意识形态宣传与信息传播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1981年6月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确定了新时期我国宗教工作的方针, 即“继续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他们的宗教信仰”在教信仰方面, 重申在“文革”中被扭曲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继续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放和修复了一部分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的寺庙, 恢复了班禅等一部分宗教上层人士在“文革”前的职务, 被攻击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宗教人士也得以平反昭雪。

由于民族宗教政策的逐步发展与完善, 这一时期的报道内容具有浓重的宣传色彩。大众传媒“之所以具有宣传功能是与信息生产的特殊性分不开的。每一种社会信息产品中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 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西藏日报》的报道角度由理论性转为宣传性也与新时期的社会价值观、意识形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期间报道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寺庙重建与管理的报道。改革开放初期, 恢复与重建宗教活动场所在开展宗教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据不完全统计, 从1978年底至1990年, 西藏自治区共清退了‘文化大革命’中查抄的寺庙财物共计5万余件, 各种宗教用品300多吨。”《西藏日报》1978年~1988年中对寺庙维修与文物退还所进行的全面报道, 有助于民族宗教事业长期有序、稳定健康的发展。

(2) 政治领导人、宗教领袖的行程活动报道。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佛协西藏分会名誉会长帕巴拉·格列朗杰二人成为主要报道对象, 报道比例占总体的42%。主要内容包括政治领导人、宗教领袖在人民代表大会、佛协西藏分会等重大会议上讲话;视察寺庙恢复与开放工作;看望寺庙僧俗、听取寺庙工作人员汇报工作;在地区视察经济及群众生活等。

(3) 开展宗教活动报道。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 就必须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开展。开展健康正常的宗教活动, 有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关于宗教活动的报道主要有:“拉萨祈祷大法会”、“格西学位考僧答辩活动”哲蚌寺雪顿节、扎什伦布寺展佛仪式等。

(五)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民族宗教政策报道分析 (1992年至2000年)

1992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党和政府在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民族宗教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报道内容如下:

(1) “班禅”成为报道主要对象。《西藏日报》对班禅大师的报道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藏传佛教的尊重, 是新时期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体现。报道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班禅大师圆寂周年纪念。二是班禅大师灵塔祀殿开光、竣工系列报道。三是第十世班禅灵通转世系列报道。四是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典礼、参加佛事活动报道

(2) 寺庙法制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报道。1990年底,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 党中央强调: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充分发挥宗教团体作用的前提下, 必须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将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内。《西藏日报》对依法管理宗教政策的全面报道, 有助于宗教工作的正常开展、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在与民族宗教领域的贯彻落实。

(3) 对达赖的揭批报道。1987年达赖喇嘛先后制造意图分裂的骚乱, 《西藏日报》于10月9日刊登出标题为“达赖集团是拉萨骚动的直接煽动者”的报道。1988年3月5日, 达赖再次在拉萨制造骚乱, 随后四处逃窜, 揭批达赖的报道篇幅较少。1995年, 以6月26日名为《达赖污蔑班禅大师居心何在?》的评论性报道再次揭开了揭批达赖报道的帷幕, 随后出现的报道如 (深入揭批达赖反动罪行1996.2.13) (是和平道士, 还是动乱制造者——评论达赖破坏西藏稳定和发展的言行1997.4.22) 等都在驳斥达赖的分裂行为。

(六) 新世纪新时期的民族宗教政策报道分析 (2001年至2013年)

新世纪新时期, “宗教多元化日趋加快, 各种不同宗教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日益频繁, 信仰宗教的人数持续增加, 宗教的社会影响不断加强, 涉及宗教的矛盾开始增多, 宗教关系问题日益复杂”。党和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把宗教关系明确为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 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 保持和促进宗教协和,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新时期新阶段的报道主要内容如下:

(1) 寺庙修复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报道。与1978年~1988年间对寺庙修复与文物保护、管理的全面报道相比较而言, 2000年之后的报道主要针对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扎什伦布寺、哲蚌寺、桑耶寺等威望较高的寺庙的修复工作。

(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大众媒介是整个社会的信息系统, 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利用媒介谋求自身利益的需求, 政治也不例外”, 政府通过大众媒介“发布政治信息、宣传政治主张”以传达自身观念和主张。进入建设新西藏的初级阶段, 面对西藏经济落后、文化素质偏低、宗教底蕴深厚的现状, 《西藏日报》及时地将宣传国家民族宗教政策, 让人民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 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为自身的首要任务。

(3) 关于揭批达赖分裂意图、维护国家民族统一的报道。这一报道主要集中在2006年~2012年。其中具有影响力的系列报道有“揭露达赖犯戒背祖, 祸藏乱教系列评论”、“从达赖两面伎俩看其反动本质系列评论” (2008年) 、“驳十四世达赖无耻谎言系列评论”、“揭露十四世达赖宗教上的虚伪性系列评论” (2009年) 、“透视达赖分裂言行、揭露达赖集团反动本质系列评论” (2010年) 等。

(4) 利寺惠僧政策的报道.近年来, 西藏不断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实施了“六个一”、“九有”等一系列利寺惠僧的新举措, 并把寺庙僧尼纳入了养老、医疗、低保的范畴。《西藏日报》报道利寺惠僧政策的内容主要有:各大医院免费进寺庙为喇嘛体检、发送药物, 建设寺庙图书阅览室, 数字电影进寺庙、开通有线数字电视。通过图文交互的报道方式, 体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寺庙的崭新面貌。

二、《西藏日报》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的总结与分析

(一) 《西藏日报》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主题

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内容分析可以看出, 报道的主题随着历史发展相应地发生了改变。民主改革的进行, 使得报道主题从和平解放时期宣传爱国统一战线、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渐转变为将爱国统一战线、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纳入到西藏民主改革之中。“文革”期间, 报道主题具有明显的阶级斗争、个人崇拜色彩。改革开放之后, 报道主题历经了改革开放初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创新寺庙管理、构建和谐宗教关系等变化。

(二) 《西藏日报》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对象

“发生新闻的主角 (谁) ”是新闻五要素之一。经过笔者对报道内容的统计分析“新闻主角”主要有班禅、喇嘛、中央及自治区领导、僧俗及普通群众、寺庙这四大类。其中关于班禅、喇嘛, 中央及自治区领导的报道比例占总体的50%。

(三) 《西藏日报》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类型

《西藏日报》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类型主要有消息、特稿、评论、图片等。其中消息所占比重占整体的66%, 进入新世纪, 关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的消息呈现骤增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新闻评论,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西藏日报》的新闻评论呈现出篇幅多、报道连续、针对性强的特点。尤其在2008年之后, 有见地的本报评论文章篇幅增加。

(四) 《西藏日报》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特点分析

(1) 报道框架始终不变, 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在西藏有一个长期发展演进的过程。和平解放时期, 党和国家提出“尊重西藏信教群众的信仰、保护藏传佛教寺庙、维持原有宗教制度”的宗教政策;民主改革时期确定了“废除宗教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制度, 推翻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 实现政教分离”的政策;改革开放以后实践“继续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策。报道框架却始终围绕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 形式多样, 主题鲜明。随着西藏社会逐渐明朗化, 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报道形式多样。《西藏日报》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报道方式让普通群众对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有了深入的认识。在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传达与对普通僧俗话语权的塑造上, 不同历史时期的报道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3) 报道角度宽广, 内容丰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所惠及的普通僧俗群众是西藏社会的一大组成部分, 对广泛的信教群众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是《西藏日报》近年来报道的一大特色。对不同地区、不同寺庙的普通僧俗群众的采访, 以特稿形式呈现丰富了报道内容。

(4) 宣传色彩浓重, 报道较为浮夸。西藏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了《西藏日报》肩负着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民主氛围的重大历史使命, 但是宣传报道声势浩大, 报道深度却未能与报道高度齐平。

(5) 报道内容浮于表面, 评论内容原创不足。在报道数量增长的同时, 报道内容深度却未改变, 报道内容愈发地浮于表面。例如, 对宗教领袖、中央及自治区领导的会议行程报道, 仅仅局限于领导人活动的时间、地点转变及极具宣传色彩的活动意义, 而无实质性的具体平民关怀内容。此外, 在对达赖喇嘛的揭批性报道内容上, 多是转载新华社等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媒体, 本地评论员的原创性内容不足。

(6) 报道模式固定, 内容千篇一律。《西藏日报》以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主要宣传内容, 因此报道内容基本具有固定模式, 导致报道内容千篇一律。例如, 领导人发言的基本模式是“领导出席并做重要讲话, 希望 (指出或要求) 广大僧俗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 做爱国爱教的僧人”成为普通僧俗必不可少的话语。未涉及人物的宗教报道也通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有效地巩固和发展”、“为满足广大僧俗的要求”等词语的组织在特定的新闻框架中再现事实。

三、对《西藏日报》提出的改进意见

(一) 突破传统思维, 创新报道内容

通过新闻样本分析, 我们注意到《西藏日报》报道利寺惠僧政策、寺庙僧人生活改善的文章过多, 而对就过去宗教所存在的问题却很少涉及。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只有“坚持真实, 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因此, 《西藏日报》在今后的报道中应突破传统思维, 创新报道方式, 拓宽报道视角, 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

(二) 理解宗教文化, 发挥自身优势

宗教问题历来是新闻报道中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西藏日报》素有转载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宗教报道的习惯, 《西藏日报》地处西藏首府拉萨, 且拥有众多优秀的藏族新闻工作者, 却不能及时报道新闻, 问题关键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宗教文化。藏族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报道应该拓展思维, 多下力气狠挖新闻, 寻找与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相关的新闻。

(三) 平民视角出发, 内容要“接地气”

始终坚持党性原则,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唱响主旋律是《西藏日报》的责任。但是作为人民的报刊也要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善于用事实说话, 让群众讲话。因此, 《西藏日报》应从平民视角出发, 使报道内容更“接地气”。

(四) 培养专业新闻人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西藏的稳定发展关乎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 《西藏日报》新闻宣传工作放在首位无可厚非。但宣传中往往充斥着空洞的口号和僵硬的语言, 枯燥、乏味、生硬的内容使受众看不懂听不进, 结果只能是自说自话。因此, 《西藏日报》应该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 新闻工作人员在报道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观念, 用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和观点, 突破僵化、固态的思维。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 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等方面, 对《西藏日报》1956年2013年间关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报道进行内容研究及框架分析, 以推进媒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高马克思宗教观宣传的水平。通过对不同时期《西藏日报》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报道的主题、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 以此总结不同阶段的报道特点及报道框架。在此基础上找出《西藏日报》报道方面的不足并对《西藏日报》今后的报道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西藏日报,宗教政策,历史分期,议程设置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周德仓.西藏新闻传播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5.

[3]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宗教政策法规读本[M].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2.

[4]朱晓明.藏传佛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读本[M].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7.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6]赵建国.传播学教程[M].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1.

[7]国家民委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M].中国民航出版社, 1997.

上一篇:机关文档管理中心下一篇:卫星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