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

2024-07-17

高校二级学院(精选十篇)

高校二级学院 篇1

大学文化是通过形成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得工作、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广义的学院文化是指学院所创造的有自身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学院文化是指一个学院独有的价值观念、历史传统、管理模式、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行为规范、风格风貌, 以及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其他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带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化现象。本文主要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探索为实例, 从狭义的角度来阐明大学二级学院文化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1 要重视文化建设在二级学院建设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学院文化是一个学院的根基和灵魂, 是学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是学院综合实力中的软实力, 更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学院文化一方面能够通过确立学院共同的愿景和追求, 引导、凝聚、激励、推动、影响全体师生, 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进而达到推进学院各项建设与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 学院文化是一种柔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通过弥漫在学院的文化氛围达到对身处其中的独立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调适和约束。这种柔性的力量, 对于高校这样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尤其适用。学院文化“实质是以人为中心, 以文化诱导为手段, 以激发教职工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2 二级学院文化建设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级学院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准则呢?首先, 一个二级学院文化的目标定位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 要坚定不移地唱响主旋律, 这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 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其次学院文化应该与学校的文化一脉相承、遥相呼应, 这是学院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与之相适应相配合, 形成共性的客观要求;再次, 学院文化应该与学院的学科领域、专业特点、发展状况、发展历史、办学理念、发展诉求等要素紧密结合, 融会贯通, 这是学院文化的凸显个性的现实要求;最后, 学院文化要总结凝炼出学院的愿景规划, 提出学院的核心价值观, 这是开展学院文化建设的基石。

3 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主体

学院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长期性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院上下群策群力, 共同参与。在整个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学院领导班子是倡导者和推动者, 教师和学生是主导者和建设者。这其中, 相对于学生的流动性和学院育人的根本任务, 教师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 教师是学院文化的创造者、继承者和发扬者, 教师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学院文化氛围的营造, 影响着学院育人质量。而学生作为学院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也要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到学院的文化建设中来。文化与传播学院在院训的征集过程中, 就是把院训作为体现学院办院特色、凝聚人心和鼓励师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 是学院办院理念、精神风貌、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这样的高度来开展工作。征集过程中, 最大限度的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全员动员, 每一个系部, 每一个团支部都提交了至少三条征集案, 经过了广泛征集、研讨、网上投票等一系列环节最终确认了“文以博, 传以道”作为学院的院训, 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

4 加强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措施

4.1 精神文化建设是学院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

精神文化是学院文化的核心, 也是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抓好精神文化的建设, 就是抓住了学院文化建设的关键点。而精神文化中的核心就是学院核心价值观和愿景追求的凝炼与设计, 也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

学院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学院存在的使命、意义以及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坚持的基本原则。它是可以经受历史和时代检验的基本理念, 也是学院价值体系的基础;学院的愿景追求是建立在学院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目标体系, 指明未来学院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取向, 愿景追求可以体现为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发展规划或者发展目标。核心价值观和愿景追求的提出通常是学院经过长期发展建设, 师生共同积累、积淀, 总结、提升的结果, 同时也是对学校文化建设核心理念丰富与延续。核心价值观和愿景追求明确后, 学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石就确立了, 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标识文化建设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

4.2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氛围

物质文化的建设体现在为学院师生提供教育、教学、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的物质保障。学院可以通过优化办公区的实物布局, 整洁办公环境, 为学院师生的教学、科研、文化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丰富文化展示等方式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的时候应该凸显学院的专业特点。学院应该有各种宣传橱窗, 定期更新, 用来介绍学院的建设发展成就, 学院的优秀校友等等。优美舒适的办公环境, 严谨规范的办公文化能够使得教师和学生们心情愉悦地投入工作和学习, 而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也成为展现学院文化的窗口。

4.3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为学院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院师生的行为, 是全院师生都必须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及其组织形式, 是学院文化的行为纲领。加强制度建设, 一方面是保障学院管理的科学、规范、严谨, 减少决策和日常工作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加强学院管理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在制度的制定上也应该充分体现“以师生为本”的基本原则, 以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 既尊重个性也强调共性, 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 为师生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硬条件和软环境。

4.4 要重视标识文化建设, 体现学院文化理念、个性特点

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岗位职责 篇2

全面主持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负责主持学院有关教学、科研、学科与专业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师资培养、行政管理等建设规划、工作计划和具体规章制度的制定。

2、抓好专业建设,根据学校专业建设的规划要求,会同副院长组织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育改革、教务管理等专业建设工作,组织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与精品课程建设。

3、抓好科研工作,召集并主持学院学术委员会等会议;会同副院长组织科研团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工作;组织选拔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

4、抓好人事管理,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要求,会同学院党委书记拟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定编计划、引进计划、培训计划等;负责组织聘任工作、年终考核和业务考评,督促、检查教学和行政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5、抓好财务管理,根据学校财务制度和工作的相关要求,负责学院经费的合理使用、批准签字,主持学院校内津贴的发放工作,按照学校的有关精神和学院的相关规定,公平、公正、合理地发放各项校内津贴。

6、抓好资产管理,根据学校资产管理的要求,会同学院资产管理员开展学院教学、科研、行政等活动需用资产的申报,登记、报废与清产核资等工作。

7、代表学院负责学院与其他兄弟院校的联系,积极拓展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联系,努力提高学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8、兼管学院工会工作。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探析 篇3

【关键词】高校 二级学院 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高校纷纷进行体制改革,管理模式由之前的“校系二级建制,校系两级管理,以校为主 ”,转变为 “校院两级建制,校院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目前我国几乎找不出不设立二级学院的高校,可见其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问题开始凸显,改革发展滞后。如何赋予二级学院更大的自主权力,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当前我国高校二级学院管理的主要模式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由纵向、横向管理系统组成的组织结构,一套是纵向的垂直职能领导系统,另一套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任务而形成的横向项目系统。具体到高校中,纵向方面,由系部、中心组合成学院,院长管理系部、中心,而学校只需要管理到院一级;横向方面,学校在承担跨学科科研任务或者跨学院工作时能有效地将系部、研究中心等所属的学院联系起来,进行必要的交叉和渗透。这一模式能更好地理顺校院系之间的行政领导关系和协调横向学科群之间的学术关系。

二、我国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权责不清晰

权责相对应是二级学院在管理中比较重要的原则,它是构建二级学院运行机制的灵魂,有利于检验二级学院制下的新的运行机制是否科学和合理。目前,很多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责权不清的现象明显。这体现在:校、院之间的基本职能没有进行合理的区分,出现责、权、利不明确,甚至责权不对等,很多职能部门的设置与工作不协调,运行不顺畅。由于部门间分工和职责不明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经常发生矛盾,同时,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自扫门前雪”,缺乏沟通反馈机制,导致部门工作脱节,执行不到位,管理工作效率低。

2. 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建立时间尚短,制度建设尚不完备。许多高校二级学院设置无章可循,约束机制缺乏,领导意志横行,相关的行政制度、财务制度、学习制度、教学制度、监督机制等不配套,导致许多二级学院发展缓慢。尤其是考核制度,许多学院的考核制度、考核体系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和竞争作用。

3. 二级学院自主权缺失

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决定了学院要足够的权力,目前高校管理的实际状况是权力过多的集中在学校手中,作为二级学院大多是贯彻学校的各种决定和会议精神,学院既不能获得学校的足够授权,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对系部的权力管辖,导致学院不能做主,系部各自为战,学院形同虚设。这些权力主要表现在科研、教学、财务、人事等方面,自主管理名存实亡。

三、完善我国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的对策思考

1. 理顺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管理职责,进行有效管理协调

二级学院管理中纵向的多层次性和横向的多部门性造成了矛盾不断,各自为政。因此要对二级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进行职能分析,明确其职责与功能;同时要确定二级学院与学校本部管理部门之间的上下级业务指导关系,这样既能保证二级学院管理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又能保证二级学院延续学校的管理制度,把二级学院的管理纳入到学校整体管理系统之中。学校的管理方式也应该由以往的增加管理层次转变为减少管理层次和增大管理幅度,各个部门密切联系,统一协作,集权与分权相统一,从而形成一种高效运作的管理模式。

2. 建立一系列相关的制度

学校要及时根据教育和社会发展现状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学院的职责、权力,确保以学院为中心的管理机制的有序运行。学院也要根据学校文件和学院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如《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学院及各系部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岗位职责》《学院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学院教学管理暂行规定》《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表》等,保证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同时学院要完善考核机制,定期对学院教职员工各方面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奖励和激励,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有效运行。

3. 赋予二级学院充分的自主权

总的而言,积极促进二级学院建设是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作为改革的主角,学校与系部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一方面,学校要主动下放权力,赋予二级学院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人事权、分配权、财权、物权和融资权等;另一方面,系部要主动上交部分权力,系的权力体现在教学、科研活动上,只设系主任,主要负责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学术事务等的管理,其行政职能由院来接管,由学院领导。

总之,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是提高我国高校管理效率、完善管理制度的有效方式,高校不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还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逐步完善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只有理顺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管理职责,进行有效管理协调,建立一系列相关的制度,赋予发挥二级学院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彦伟. 大学应建立以院(系)为中心的管理体制[J]. 中国高等教育,2001(Z3).

[2]曹如军. 试论大学专业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J] . 复旦教育论坛,2003(4).

[3]李北群,徐月红. 对我国再度兴起的学院制的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8(1).

高校二级学院网站建设和维护 篇4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校二级学院开始建设自己的网站。通过学院的网络平台, 学院师生及其他网站访问者可以非常便利地了解学院动态、教学情况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但是目前很多二级学院的网站存在着不被学院领导重视、开发人员不专业等问题, 网站的风格太平凡不能吸引访问者的眼球、网站的内容也得不到更新, 使得内容枯燥乏味。那么, 要建设和维护好一个学院的网站, 就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寻找策略, 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网站建设和维护方案。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网站建设与一般的网站建设一样, 都包括网站建设的可行性论证、需求分析、技术解决方案、内容规划、网页设计、网站测试和网站维护等各个方面。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校内的广大师生、另外还包括其他国内外用户, 主要展现二级学院的概况、课程设置、学院动态、学院特色和党团、科研建设情况等;建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学院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 注重时效性和创新性, 为广大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近年来, 信息化带动了高校网站建设工作, 各高校网站建设如火如荼, 二级学院作为高校的主题, 其网站为了对用户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和对校内用户起到实时了解学院动态信息的作用, 二级学院网站也在逐步完善。

1 存在的问题

1.1 学院领导对网站建设不够重视某些高校的学院领导尚未

意识到开发学院网站的意义, 仅仅把网站建设当做一个形象工程, 而忽视了它能给用户传递实时信息的作用。所以, 学院往往没有投入合适的人员进行网站的开发建设, 有些学院在完成网站建设后, 也通常会忽略对网站的后期维护和管理。

1.2 网站建设人员不够专业目前大部分高校二级网站由各单

位自行建设, 其中一些高校二级学院直接从在校教师或学生挑选开发人员。虽然所挑选出来的开发人员都具备网站建设的知识和能力, 但他们多数缺乏实际的开发经历, 所以在开发出来的网站可能会显得不够专业。此外, 多数不够专业的开发人员没有开发管理入口, 那么要进行信息的添加只能通过修改网页或者数据库, 这就导致后期的维护工作变得非常繁琐。

1.3 网站内容单薄, 枯燥乏味大部分高校二级网站的实质内容

较少,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只是提供一些学院的的基本情况, 如学院概况、师资介绍、课程设置, 这些信息基本是一成不变的。网站上即使添加了“学院动态”或“学院新闻”这种能体现学院信息变化的版块, 内容却仍然更新缓慢甚至得不到更新, 网站内容自然单薄乏味。

2 解决策略

针对二级学院网站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现提出如下解决策略。

2.1 提高学院领导对网站建设的重视程度学院领导要高度认

识到教育信息化在学院工作各方面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意识到建站的目标是为了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所以, 高校的二级学院除了要在学院网站建设方面给予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以外, 还要为网站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此外, 学院还要督促网站开发人员在建站前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 认真做好规划, 以保证网站建设方案的切实可行[1]。

2.2 组建一支专业的网站建设队伍一个优秀的信息化网站的

建设和维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它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学院要形成一个专业的网站建设队伍, 其中网站负责人要对网站建设和维护方面有很好的见解, 能管理和组织一个团队进行网站的开发, 对团队中各个成员的分工合理;队伍中每个成员除了具备网站建设的专业素质外, 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个队伍, 除了要负责网站的前期建设外, 还需负责网站的后期维护和管理, 以保证网站的信息及时更新, 使网站保持持续而旺盛的生命力。

2.3 学习优秀的网站建设案例目前, 很多高校的二级学院都建

立了自己的网站, 其中不乏很多优秀的网站。平时, 多关注这些网站, 边学习边思考, 从而不断地在学院网站的栏目、布局和内容方面对网站进行优化。

3 建设方案

3.1 栏目设计根据网站的定位及建设目标, 二级学院作为高校

的一个分院, 其网站建设不仅要体现学校的校训和办学宗旨, 还需设置一些能体现自己学院特色的布局和栏目, 如详细的学院概况、学院新闻、学院特色、通知公告栏目等。在笔者亲自开发的的学院网站中主要包括以下栏目:

学院动态:如学院新闻、通知公告栏目等栏目, 主要体现学院的动态情况, 以动态信息内容为主, 内容需不断更新。

学院概况:如学院简介、机构设置、领导介绍、专业设置、教师风采等内容, 以静态内容为主。

学院特色:如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内容, 主要体现学院的特色和优势。

学生工作:如学生活动、学风建设、就业指导等内容, 以动态信息内容为主。

教学科研:教学、科研成果展示, 不断上传学院教师的教学心得、发表论文、课题申报书供广大用户参考学习。

党团建设:组织介绍, 机构设置、活动方案、党团活动等内容, 关注时事, 动态体现活动开展情况, 如“下班、入室、到人”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3.2 页面设计目前很多二级学院网站页面采用当前流行的

“DIV+CSS”方式进行布局。DIV是HTML中的一个元素, 负责内容的维护, 它只是一个标示, 把内容标示为一个区域;CSS是Cascading Style She e ts (层叠样式表单) 的缩写, 负责样式的维护, 对页面的风格的定义。为了完全实现内容和样式的分离, DIV标签只可以拥有两种属性, ID和class。通常, 将页面的风格定义在一个独立的*.css文件中, 可以使页面代码大大缩短;其内容和样式的分离, 使页面的重构性增强, 只需修改*.css文件, 既可对整个站点布局进行调整。

4 维护和管理

当一个网站建设完毕, 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发布, 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站工作的结束, 而是网站工作的刚刚开始。也就是说, 网站建设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 还要在网站建成之后不断展开维护与管理工作。包括丰富网站内容、网页的制作和网页的更新、网站的安全管理和数据的后期维护等。一个内容丰富、日新月异的网站才会受到欢迎。

要很好的进行网站的维护和管理, 首先要有专门的网站管理人员, 且人员尽量不要经常变更, 同时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对网站服务器或源代码存在的漏洞能迅速甄别, 发现可疑文件后能及时处理[2];其次, 要做好网站备份工作, 将本地数据备份工作, 确保信息在遭到破坏时能及时恢复;再有, 每次上传的文档文件要进行病毒检测, 避免上传带有病毒的文件。此外, 还要保持对网页的更新与检查, 实时地更新网页内容尤其是动态内容, 经常通过测试软件对网站所有的网页链接进行测试, 看是否能连通, 尤其是网站的导航栏目, 可能经常出问题, 网站管理员也可以在网页上显示“如有链接错误, 请指出”等字样。

5 总结

高校二级学院的网站建设有待进一步的被重视, 从而给网站的访问者带来获取信息的便利性, 也能体现当今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从上文中, 可以看出二级学院的网站的维护与建设同等重要, 网站管理人员要不断丰富、更新网站, 确保网站的访问安全可靠, 学院网站才能够真正地为广大师生及其他访问者所喜爱。

摘要:从建站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论述了目前高校二级学院网站建设和管理的一些现实问题。然后, 笔者讲述了自己开发一个二级学院网站在建设方案和维护方面的收获。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网站,网站建设,重视,建设方案,维护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雷.我国高校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信息.2009.

高校二级学院 篇5

[关键词] 高校二级学院 行政秘书 现状

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秘书既是院系行政管理层的参谋和助手,又是院系行政管理层与师生员工间的桥梁和纽带,是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行政秘书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其工作任务繁重,缺少交流,容易造成许多问题的产生,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因而要对二级学院行政秘书工作的特点和现状进行探讨,才能更好地做好政秘书工作。

一、行政秘书的工作职责

我国高校行政秘书工作广而多,杂而乱,细而琐。因此,行政秘书必须明确自己职责,才有可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行政秘书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笔工作。主要负责学院工作计划和总结、学院领导讲话稿、通知文件、申请报告、会议纪要等材料的拟草和校对以及学院新闻报道、学院网页更新、学术报告等宣传工作。二是人事工作。做好学院教职工岗位聘任、考勤、考核、奖惩、职称评定、人事调动等工作。三是日常行政工作。主要涉及日常行政事务处理,如文件档案管理和归档,会务筹备和接待、后勤工作,会议通知,消防安全检查、资产管理工作、;管理办公设施、办公用品;函电文件处理;信息资料的收发、整理及利用;处理突发事件、紧急事件并及时向院系行政管理层请示报告等。

二、行政秘书工作的特点

高校行政秘书主要是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其特点主要有:

1.辅助性

辅助性是相对主导性来说的,一般来说,辅助就是在主导的领导指挥和控制下从旁帮助领导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作为行政秘书就是出于这样一种助手的位置,帮助领导完成其交待的任务和工作,这是秘书工作最核心的职能。院系领导不光承担行政工作,还要兼顾教学与科研,所以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各行政秘书对领导布置的工作及时完成,并对其进行跟踪和督促。对重要的事项要及时汇报和提醒,及时将院系教学情况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相关主管领导。

2.协调性

秘书协调是领导工作的补充和延伸,是辅助领导化解矛盾、理顺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保持最优化的过程。在高校二级学院中,教学行政管理的许多环节呈现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行政任务是在多个部门、多方面的配合下共同完成的。行政秘书恰恰处在校级行政管理部门、学院、教师、学生的信息交汇点,也是各种行政矛盾最集中的地方,所以高校行政秘书必须具备八面玲珑的协调能力,善于分析和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坚定而又策略灵活,行动果断而又处事稳妥,才能辅助领导处理好院系各种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和谐有序的工作氛围。以“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原则,上下沟通、协调左右、联络内外,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3.广泛性

事务繁杂,范围扩大,头绪众多是秘书工作的广泛性特点。从文件起草和会议通知等日常工作到为院领导出谋划策、参谋咨询,从与教学秘书、学生政治辅导员的配合到与本院院长、书记、各系主任以及与校办、人事处、教务处、保卫处、工会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络、上下沟通,几乎包罗万象。这要求秘书人员从大量琐碎的工作中整理出头绪,统筹安排。培养自己的细心和耐心,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

4.参谋性

参谋是指出谋划策,为院系行政管理层提出工作建议和设想,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和方案,充当学院领导的“顾问”和“智囊”,及时解决领导遇到的难题和疑惑。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秘书是连接院系领导和各部门的桥梁,他们熟悉与教师教学、学生管理、科研工作相关的各项政策和要求,熟悉教学资源的实际配置情况,熟悉教学行政人员的秉性和各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环节,要积极收集整理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领导修改和重新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推动院系工作的顺利进行。充当好领导工作的助手,协调领导处理党、政务,教学、管理矛盾,使领导可以集中精力开辟领导活动和决策,适时地为领导提出建设性方案,做好参谋工作。秘书人员要善于分析形势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增强预见性, 提高对谋略的实效性,把为领导出谋献策渗透到工

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三、行政秘书工作的现状

根据行政秘书工作的特点,结合地方高校行政秘书的实际,我认为,二级学院行政秘书工作容易出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工作任务多而繁琐

二级学院的行政秘书工作头绪较多,工作范围几乎涉及到二级学院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工作,除了要完成各类文件的登记与传阅、各个会议的通知、各种来电来访的接待和处理之外,还要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同时,要与不同的教师和学生接触,及时处理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还要兼职处理相关的教学任务和党务工作,工作内容没有定性的规定。实际工作中涉及的任务远远超过行政秘书这个岗位职责。因此,行政秘书虽然天天忙、月月忙,但年终总结时却是“忙忙碌碌无头绪,兢兢业业没成绩”。

2.工作得不到重视

二级学院的行政秘书平时工作十分繁忙,通常感觉是上班像打仗一样,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经常是几件事情一起干。无论做得多辛苦,领导总是认为这是你应该做的,并且在年终绩效考核时,行政秘书得优秀者却凤毛麟角。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你都得为他们服务,如果服务不好,往往会遭到投诉,或是责骂等,因而没有被重视,得到的回报也少。付出与回报往往难成正比,导致有些行政秘书心里有牢骚,肚里有怨气。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心理极易产生,抱怨自己进错门、上错岗,情绪郁闷,工作没劲。

3.工作晋升机会少

二级学院的行政秘书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秘书专业出身,很多都是一些引进人才的家属或是子弟,从事行政事务一般很难升到高级职称,往往只是评到一个中级职称就到了瓶颈。现实中,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秘书的培养工作往往不受重视或缺少关爱。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交流,缺乏工作的职业规划和指导,对于未来不知何去何从?前景渺茫!正是由于定位模糊,前途不明,导致行政秘书大多思想不稳定,态度不积极。导致部分行政秘书缺少工作的激情,不深入学习研究相关知识。(免费看电影tnag)

高校二级学院 篇6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危机管理;对策干预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扩招与合并等系列举措,高校学生人数急剧膨胀、构成学生成分多样化、心理状况良莠不齐,而原有的办学条件、教学生活设施、后勤服务已经不能与学生规模和日益增长的需求相适应。随着高校应急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逐步意识到高校内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应急管理事件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针对事态的可能发展方向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从而减少应急事件发生的次數和频率,减小应急事件对现行高校稳定工作的影响,这就是高校危机管理工作预警机制,研究和制定高校应急管理工作预警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概念解析

1.1危机

“Cris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Crisis”在希腊语中意为“Crimein”,其意义为“决定”。《现代汉语词典》对危机的解释是:①危险的祸根,如危机四伏;②严重的困难的关头,如经济危机。即危机有双重含义,一是潜在的危险因素;二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已成为现实。日本学者龙泽正雄认为危机有五种内涵:①危机即事故;②危机即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③事故发生的可能性;④危机即危险性的结合;⑤危机即预料和结果的变动。危机具有公共危险度,致使生活秩序被破坏,社会秩序被打乱,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人民群众无法安居乐业。

1.2危机管理及危机管理意识

危机管理原是指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是为了对应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

危机管理意识起源于欧美,1915 年莱特纳的《企业危险论》首次提出了危险管理;1921 年马歇尔在《企业管理》中也发表了危险负担管理的意见和危机的处理方法。1962年古巴危机,是指某种冲突状态处于转向战争,或者转向和平这一分界点时,为防止其升级到战争而力图控制事态的体系。1970年以后,危机管理也开始涉及到“非军事性的危机”领域,并逐步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国家或城市管理新理念。进入90 年代,随着企业危机的复杂多样,该课题的研究更加受到国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1.3高校危机事件及危机管理

高校危机事件是指发生在高校校园内或发生在社会上并且与高校成员密切相关的事件,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严重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秩序,破坏教育教学设施,对高校成员造成不安与伤害,损害学校形象声誉。危机管理的概念源于企业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

高校的危机管理是指高校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除危机,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因此,高校危机管理过程也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2 高校二级学院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其成因

尽管当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高校危机事件的因素日益复杂多变且不确定、发生频率逐渐增多、各类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要建立高效、快捷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应急能力建设,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高校危机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要想从多方面解决,必须从引起高校危机事件的原因入手。

2.1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

当前社会的负面影响给学生带来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爱情至上等消极思想对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和影响,致使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容易受鼓动或被社会上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在经济、学业、就业、情感、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下,大学生容易产生巨大思想困惑和心理压力,当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长期积压又得不到合理宣泄和及时调节就会出现心理危机。

2.2二级学院危机管理缺乏敏感性与主动性

高校二级学院是高校的二级机构,处于高校的庇护之下,“大河有水小河满”,生存方式高度保障,很容易使二级学院对危机的爆发和威胁缺乏敏感性。加上危机管理意识较弱,危机往往无法在萌芽阶段立即被发现并及时进行处理和妥善解决。即使有的二级学院管理者能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也未必能形成组织整体的预警能力。因此,当危机来临时,要么茫然不知所措,要么只是进行被动式反应,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才着手将危机产生的负面效应加以控制。在危机管理中,高校二级学院主动性的缺乏使得危机管理无法彻底消除本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3 教育培养失调、家庭环境影响是关键诱因

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存在重知识教育和成就教育,轻人格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现象。学校和家长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情绪情感、心理需求和心理调适能力,这种失调会引致大学生过激行为的产生。当然,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溺爱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失调。高等教育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是很多家庭难以承受的重负,而高校内学生家庭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差别,鲜明客观的浓缩汇集到一起,往往容易引发较为激烈的冲突。

2.4二级学院应急组织机制的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了“平安校园”建设。高校二级学院也积极响应“平安校园”建设的号召,重视和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尤其对消防、防盗、防骗等安全问题都有一定的应急预案,并推出了一些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新举措。但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看,高校二级学院还缺乏健全的危机管理体系,危机管理缺乏预测性,对危机的处理多凭借经验,缺乏科学的指导。因此,在危机处理中易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也增加了危机处理的成本。

2.5 事件的后续服务工作不到位

目前高校多采取“事后动员,打突击战”的工作方法,当事件的相关人员得到相应的安置后,大家都“收兵回营”。然而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我们并未对产生此类事件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对解决事件的经验未进行总结,这是治标不治本,同时校方也未对广大学生进行心理安抚,因而也为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埋下了隐患。

3 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的对策干预

加强和改进二级学院的危机管理,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危机管理的需要,是实现二级学院科学发展的需要,更是贯彻以人為本理念、切实保障高校师生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针对高校危机事件出现的新情况以及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创新探索,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不断完善高校二级学院危机管理机制。

3.1强化危机意识

首先重在加强预防。高校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的情报信息工作,构建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灵敏高效,从部门深入到专业、班级的情报信息网络,搜集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及时妥善地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其次是制定预案。加强对突发事件处置的研究,拟定完善的处置方案,制定工作流程,建立效率高、权威性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决策机构;建立突发事件处理责任制,实行层层包干,做到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再次是组织预演。对火灾、传染疾病等突发事件组织预演,使主体人员熟练掌握处置的全过程,能够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3.2健全高校危机应对体系

高校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危机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危机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受灾师生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发挥高科技优势,努力提高应急管理的物质后勤保障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高校应急处置的主动性、联动性、快速性和高效性。

3.3重视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有:对当事人的同校师生以及危机事件处理小组人员,实施减压团体的心理教育模式,帮助他们处理和调适危机事件对他们的创伤性冲击;对受危机事件影响的高危群体进行及时筛查与处置,如果发现相关人群身心状况有较大改变的情况(如情绪反应强烈或当事人的好友异常镇定等),应将其列为高危群体,并对其进行特别的关注,避免意外再次发生;应警惕危机高发时间段,如在当事人死亡的周年、当事人的生日等特殊日子,适当关注受危机影响严重的师生的动态。

3.4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和社会各界对应急法规和知识的学习

认真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和政策要求,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各类高校还应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我国的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干部教育和普法教育也应当把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教育演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各类预案演练。

3.5开展危机后的复原工作

危机事件的风波平息之后,应当及时开展危机复原工作,高校的危机管理部门应抓住机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一些应急机制要适当调整,对一些过度的做法要及时纠正。同时还要做好文字记录,以备后用。学校的工作重心应逐步转移,由危机管理转变为常态的管理,以尽快恢复校园的正常秩序,弥补被耽误的工作和造成的损失。

4 结 语

近年来,高校各类突发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且有逐年增长的势头,校园安全和秩序受到严峻的挑战。这类事件往往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传播扩散速度快,不仅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当前,我国高校二级学院的危机管理存在意识薄弱;敏感性与主动性缺乏;校园危机的长期性与复合性,导致二级学院危机管理的困难增长;二级学院危机管理的对策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和改进高校二级学院的危机管理,构建科学的危机管理系统.妥善处理各类危机事件,成为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管凤仙.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C].2009年第三届海峡两岸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论坛文集,2009,P233

[3]邱鸿钟,梁瑞琼等.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1]马斌奇(1978~),男,讲师,现为西安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祁新雷(1983~)男,助教,现为西安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3]王锐(1979~)男,助教,现为西安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来源: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项目

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思考 篇7

一、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1、档案管理工作意识淡薄, 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相当多高校二级学院, 对档案管理工作不清楚, 重视程度不够, 档案管理意识也不强, 以为二级学院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 从而忽略了对档案管理的工作, 没有充分意识到档案的潜在价值。由于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 忽视了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档案资料管理, 再加上平时不留意收集和整理, 导致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流失, 从而无法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二级学院档案管理人员不是专职的档案工作人员, 错误地认为档案工作就是对档案材料的简单整理、装订, 未对档案管理工作投入较多的精力。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档案意识淡薄, 对二级学院档案作用缺少认识和了解。

2、机构设置不健全

二级学院对档案管理职责的不明确, 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导致档案管理人员习惯于按经验办事, 随意性大, 忽视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由于绝大部分二级学院在档案管理上基本上存在着“谁收集谁管理”的现象, 整理标准、归档范围和装订要求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因此, 有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处于散乱状态, 没有集中统一管理;分不清楚哪些文件资料上交校档案室, 哪些应留存二级学院;甚至出现有部分档案重复保存, 有些则无人收存。这就出现档案管理难、归档难、开发难等僵局。

3、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队伍不稳

绝大多数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员为行政秘书或其它相关人员兼职, 而未设专职档案员, 如教学档案由教学秘书管理, 行政档案由行政秘书管理。二级学院领导这样的安排, 从表面看似乎是有利于档案管理。本质上, 其实这些兼职管理人员本身已兼数职, 对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全心投入, 而且普遍都是未经过档案管理知识的专业培训, 业务素质水平不精通, 对档案归类、范围、保管期限、立卷、程序等等都不清楚, 另上级职能部门对各二级学院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不够, 开设的专题讲座寥寥无几, 在这样的形势下, 就有了什么都入档或入档不完整的问题, 以致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4、管理手段落后, 工作效率低

现已是信息化时代, 但绝大部分二级学院档案的现代化及档案保密配置不够, 设施相对落后, 这对档案管理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校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仍采取手工操作。档案工作人员在文件资料的整理、立卷、归档后, 通过手工的特点对文件资料进行调整、编目;借阅时, 档案管理人员检索极其困难。档案存放滞后, 未采用管理新模式, 导致档案室里的旧图纸和学生实践产生的实物体作品堆积如山。

二、加强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策略

1、强化档案意识

做好档案的收集, 必须先强化领导档案意识, 当领导对档案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 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 对档案工作检查日常化、制度化, 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有提高。强化档案管理工作职责, 加强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建设。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利用宣传窗、广播、黑板报等介质, 对档案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加大宣传力度, 促使全体师生都能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档案收集、管理工作, 使他们增强档案意识, 同时又能增强档案管理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从而为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扎实的基础。档案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若存在问题和困难, 要积极主动地向领导汇报, 以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2、规范二级学院档案管理体制

二级学院档案工作的关键是管理制度化, 故二级学院应结合自身实际, 建立收集、整理、归档、立卷、保管、借阅等规章制度, 对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制定标准, 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建立好完善的规章制度的同时还需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 及时掌握归档文件的收集、整理和管理等情况, 使档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从源头把好关。

3、加强管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由于相当一部分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员非专职化、专业化, 对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现状, 二级学院领导应加强档案专业知识教育, 采取多形式、多渠道, 积极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的指导, 学校也要采取各种形式开设专题讲座, 对提高档案员的业务水平创造条件, 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及时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不断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4、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 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

随着网络知识的普及化, 信息技术的成熟化, 档案管理信息化也是一个必然趋势。二级学院对档案工作必须跟上现代化步伐, 充分发挥现代化办公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建立完善的各类档案数字化信息数据库, 实现档案管理、检索、利用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郭靖.浅谈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3) .

高校二级学院党校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篇8

一、形成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的制度化建设, 提高二级党校培训的思想教育迎合度

1930年5月, 毛泽东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 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 提出“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新时期开展二级党校培训工作, 理所当然离不开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调查。大学生的入党动机问题历来应该是我们重点考察的工作。因此, 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 提高二级党校培训的实效性, 必须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制度。通过定期的调查制度, 取得一手资料, 奠定开展党校培训的抓手和依据。

二、采取层次化的培训模式, 满足二级党校学生理论多元化的需求

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级党校培训必须结合大学生学习过程, 分阶段开展党的理论教育。在大学一年级主要开展入党启蒙教育, 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二年级侧重于党的基本理论的培养, 使得大学生掌握扎实的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三年级以党的经典理论知识、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为主, 培养大学生的时代感。四年级以党务工作培养和工作调研为主, 不断提高学生的党务工作水平。培训层次逐级递进, 加强系统性, 为培养高素质、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而设计。

三、优化教育内容, 提高二级党校教育内容的传承性和新颖性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优化, 对于二级党校培训至关重要。笔者认为, 从培养具有坚定信念和高素质能力人才的目标出发, 二级党校教育培训内容应该涵盖党的基本知识理论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党的基本知识理论教育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精神为学习内容。传统美德教育紧紧围绕“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 弘扬优良作风和加强党性锻炼为主要培训内容。法制纪律教育以基本的法律常识、专业工作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廉政文化教育以廉洁自律教育为主要内容, 具体包含参加一次廉洁自律宣传, 重温一次入党誓词, 举办一次廉洁自律格言警句、书画展览和参加一次廉洁自律座谈会等。

四、创新教学形式和载体, 提高二级党校培训的针对性

开展党员争当先锋工程。以学生党员榜样形象展示为主, 要求每名学生党员必须每天佩带统一发放的共产党员胸章;党员寝室、党员床铺要悬挂学院统一制作的标识。以党员突击队为依托, 成立学生党员督察小分队, 负责校园内的文明督导、榜样督察、宿舍建设督查等工作。开展“重温入党誓词, 塑造党员榜样形象”活动。

开展党员扶贫帮困工程。开展一帮一活动, 学生党员与班级中有入党愿望, 积极要求进步和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团员同学建立一对一联系, 学生党员主动关心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特别是针对那些家庭经济困难但学习不求上进的同学, 要主动与其结成帮扶小组。

开展毕业生党员教育工程。引导毕业生党员参加一次廉洁教育课, 引导学生党员对廉洁自律意识入心入脑。引导毕业生党员参加一次成功经验交流会, 选择优秀的毕业学生党员, 以“入党为什么、毕业留什么”为主题, 就考研、择业、就业等热门话题与低年级同学进行交流。引导毕业生党员重温一次入党誓词, 组织毕业生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以及廉洁自律宣誓活动。通过此项活动, 强化他们在人生道路中永远铭记党员责任的意识, 表达廉洁从业的决心。引导毕业生党员制作一面毕业墙, 组织优秀毕业生党员进行毕业墙的设计工作。引导毕业生党员提一条学校发展建议, 组织优秀毕业生党员座谈会, 邀请学校、学院领导和优秀毕业生代表出席, 畅谈学校发展, 为学校和学院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引导毕业生党员认领一棵毕业树, 为表达学生党员对母校的留恋与感激之情, 将号召全体毕业生党员在学校校园内进行校园树木认领纪念活动, 以留下学生的美好祝福和怀念。

五、制定完善的考核体制, 加强二级党校培训的规范性

完善的考核体制是保障二级党校培训取得实效性的制度保障。二级党校培训考核, 笔者认为应该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个层次。过程考核, 以读书笔记、学习体会、研讨表现、师生测评等为载体来考核, 结果考核以结业考试和答辩为主要环节进行考核。通过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考核, 能够有效的保障二级党校培训的规范性, 不断提高二级党校培训的质量和层次。

摘要:创新高校二级学院党校 (即二级党校) 教育培养模式, 顺应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需要, 是学校党校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 创新二级学院党校培训模式, 应该从形成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的制度化建设, 提高二级党校培训的思想教育迎合度;采取层次化的培训模式, 满足二级党校学生理论多元化的需求;优化教育内容, 提高二级党校教育内容的传承性和新颖性;创新教学形式和载体, 提高二级党校培训的针对性;制定完善的考核体制, 加强二级党校培训的规范性等方面开展。

高校二级学院国际化发展的探讨 篇9

一、制定符合二级学院发展的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的因素是复杂的, 不同地域的不同高校, 高校中的不同二级学院, 其国际化的战略驱动因素和模式不尽相同。因此, 高校二级学院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和实力去选择符合本学院学科特色的国际化战略和实施方式, 目标是将学院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上实现国际化, 即将学院的国际化活动扩展到整个高校, 甚至到全球 ( 周密, 丁仕潮, 2011) 。我们可以从教育观念国际化、教育目标国际化、教育内容国际化和教育合作国际化等方面来考虑制定二级学院国际化战略。

二级学院在国际化发展方面的战略指导思想涵盖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重视引入优秀海外师资; 二是重视开展国际学术活动; 三是重视留学生招生和国内学生出国联合培养交流; 四是重视全外语课程建设。提高国际化意识, 制定切实符合二级学院发展的国际化战略是完成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总体任务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高校二级学院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国际化的战略愿景缺少自上而下的共识

1. 高校和二级学院在国际化办学思路上没有同步, 前瞻性不足。高校与二级学院在国际化办学思路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例如, 学校在制定部分国际化办学的顶层设计时可能疏于考虑二级学院的可操作性; 而二级学院的部分国际化办学思路也未能从长期和全局角度宏观理解学校层面所设计的国际化战略, 只考虑到短期或局部对学院有利的方面。

2. 高校缺乏适应二级学院特色的国际化办学总体设计。高校如果在国际化办学定位、办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没有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战略设计, 就会使二级学院更加缺乏必需的行动力[1]。学校的国际化办学习惯抓大放小, 难免忽略学科特色, 而各自的学科特色不同又是二级学院的特点之一。如何发挥二级学院的学科特色并将之融入到国际化办学之中是国际化办学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 高校在国际化办学上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 致使二级学院的国际化内容和形式略显单薄。

3. 缺乏较为完善的机制保障国际化办学体制的延续性。高校将国际化办学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之一, 应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保障国际化办学向多元化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并从具体措施上落实这些保障。否则, 二级学院在国际化办学中将因为具体环节方面未能及时落实 ( 如经费不足等) , 致使许多国际化工作流于形式, 难以深入开展。

( 二) 国际化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措施

目前, 许多高校将国际化建设工作主要交由学校的外事部门完成, 二级学院很少参与, 尚未形成学校和学院统一的意志, 外事部门也只是根据学校领导安排的交流项目做具体的落实工作。由于缺乏与二级学院的沟通和交流, 开展的国际交流也只是停留在校际间的框架协议基础上, 没有依托载体进行更深入的拓展和提升。很显然, 国际化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 没有具体的规划与措施, 人才培养还未成为大学国际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把国际化理念与学院文化融为一体的观念尚未形成。

( 三) 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成为国际化发展瓶颈

近年来, 国内知名高校纷纷行动起来, 打算在国际教育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国际化办学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学校的管理体制与二级学院是否对接, 成为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二级学院一般还没有形成长期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学院还缺乏一整套符合学院自身实际可操作的规则体系。换句话说, 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受限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制。比如: 学校对学院留学生招生的规模限制, 对海外人才引进的标准和审核, 均由学校职能部门核定和把关; 对来访的海外学者报批手续繁琐等。只有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二级学院才可以在人才培养、科研工作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开展国际化工作。这显然制约了二级学院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 四) 校园文化和环境在二级学院中没有凸显国际化

我国高校在已经开展的国际化办学实践中, 教育资源的引进多于教育资源的输出, 教育市场的开放多于教育市场的拓展。而且, 在我国高校实施的国际化办学项目中, 大部分限于人才培养这一单一领域, 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交流办学、社会服务等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国际化的氛围在二级学院中没有体现出来, 而营造国际化的文化氛围是相当重要的。校园文化可对师生员工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可以从学生的社团活动、师生员工的日常用语、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学术活动、竞技比赛等各种常规工作生活中体现出来。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建设是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前奏, 是顺利推行系列战略方针的基础。学校校园的整体环境也是国际化办学氛围的要素之一, 而这方面亟待大幅度改进。例如, 校园建筑物的标识牌, 许多都是中文标识, 很难见到有中英文对照的; 学校的门户网站, 尤其是部分英文网页版面的内容缺乏实时更新, 部分对外的宣传手册未考虑配备英文版等。相对应的二级学院亦是如此。

三、促进高校二级学院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 一) 二级学院需要上下积极响应, 并形成共同的国际化战略愿景

高校二级学院国际化的战略愿景不仅是学院领导带领全体师生员工的发展目标, 更是每位师生员工各自在工作学习中对自己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实现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下属二级学院的主要任务是要关注、了解和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学习国际知名大学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以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为参照, 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学院国际化的战略愿景。高校二级学院在国际化方面的战略愿景是要自上而下的完美结合, 既有学院领导的战略愿景, 又有全院教工对实施国际化的积极响应, 并使其成为每位员工对自己的要求和努力工作的共同目标。共同的战略愿景不仅具有战略思维, 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2], 这才是二级学院所寻找的国际化办学的核心所在。因此, 强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愿景, 自上而下达成共识, 是促使院本国际化惠及每位师生的必要条件。

( 二) 强化国际化的理念, 充分激发国际化办学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1. 建立开展国际化办学的保障机制。学院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投入必要经费, 建立相关制度, 学院领导和教授共同参与研究制定和完善学院国际化办学的保障机制, 相关分管领导定期汇报国际化工作的推进情况。遇到涉及教学或者科研工作方面的问题,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一起研讨解决, 使国际化办学成为学院的经常性工作的一部分。

2. 通过建立多渠道信息网络, 密切跟踪世界高等教育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 结合学院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积极捕捉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市场信息, 并结合学科的发展进行科学调整、规划办学目标和任务,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3. 主动与学校外事部门对接, 将学校的相关信息和政策内化为二级学院可操作的规章制度, 结合二级学院的学科特色, 积极参与学校与国外知名大学的战略合作, 并深入开展教学、科研等的合作和交流。从参与的各项外事活动中, 积极争取资源, 为下一轮开展的国际化工作奠定基础。

( 三) 优化二级学院体制机制是实现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二级学院的体制机制往往受限于学校的规章制度, 因此在国际化工作开展上就要受到条件的约束。如何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释放国际化的亮点是二级学院所要考虑的。

1.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 吸引优秀海外学生前来深造。在高校国际化过程中, 最重要的力量是留学生。学院拥有国际留学生的国家数、人数及质量是一个二级学院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留学生的增多, 会对整个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世界眼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人数多、来源广、居住时间长、与师生交往的机会多, 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二级学院在招生上就要将留学生的招生规模适当扩大。如果一个二级学院国际留学生的规模达到20% 以上, 会对整个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世界眼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并且是无法替代的作用 ( 张骏, 2010) 。与此相应, 校园文化的国际氛围也会有所提升。

2. 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教师作为高校的智力主体, 其国际化的知识结构、经历、理念和视野对所在学科领域发生直接影响, 有利于提升其所在学科的国际竞争力[3]。师资国际化的途径包括广泛招聘国外优秀人才、吸引世界各地访问学者、鼓励教师跨国界交流与合作、学院为教师提供出国学习机会、进行语言培训、提高教师国际交往能力等。师资构成的多样化, 有助于二级学院国际化的进程。具有了国际化能力的师资队伍, 才能积极推广双语教学或者全外语授课, 为国际科研合作的申请奠定基础。有了良性循环的发展, 才能吸引和积聚高水平师资, 进一步推进国际化进程平稳向前发展。

3. 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国际化交流。国际化交流在学院层面有很多的渠道: 可以邀请国外知名大学学术大师和企业的来访学者作学术报告、扩大学生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等。首先, 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实质性合作, 广泛地与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增加联合培养及合作研究等途径来实现大范围的人才的国际交流与互动。其次, 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暑期学校项目可以成为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之一。通过聘请国际一流大学教师, 招收国际学生, 开展多种教学活动, 打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创造多文化、多学科、多层次交融的课堂和校园环境, 提升办学的国际化。第三, 增强高校教学环境的国际化。高校的国际化离不开教学环境, 教师的外语口语水平、开设全外语课程的教室硬件环境 ( 如电脑、投影、音响系统等) 、学生外语听力水平、外文版教材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国际化的授课。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在线直播国外大学的授课过程, 或邀请海外知名学者为国内高校学子开设网络课程, 把课堂学习和互动的场所通过网络媒介, 延伸到大洋彼岸。

4. 重视国际化校园文化交融和环境建设。第一, 注重硬件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二级学院国际化的程度在硬件设施上充分体现, 例如规范的中英文对照铭牌和学院大楼导览图等。另外, 高效丰富的信息平台也是促进校园国际化的媒介之一。学院的网站是对外交流的窗口, 尤其是学院英文版网页是国际交流的一张名片, 不仅中文网页的内容需要常换常新, 英文版面的更新频率也要及时跟进。学院宣传手册是对外交流的纸质材料之一, 一份精致的中英文双语学院宣传手册, 必然有助于提升双方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第二, 注重国际化氛围建设。二级学院一方面需要注重教学领域的全外语/双语建设,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行政管理人员英语水平的提高。要使学院内所有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与服务人员都能够用英语从事教学与工作 ( 如启动行政管理人员出国访学项目等) 。这样的外部环境是二级学院开展国际化办学的窗口与前沿基地, 是高校国际化办学力量的集合地, 是高校推行国际化办学理念的示范区。中外学生同堂上课, 也需要在一个多元化的教学与生活环境中, 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纵贯理解力、沟通力与合作的能力。第三, 注重文化兼容性建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其特点之一是兼容性强, 可兼收并蓄他域文化, 求同存异, 共谋发展。因此, 在高校国际化办学过程中, 各教职人员和学生都需要对不同国家和地域文化有所了解。二级学院可定期举行相关文化交流活动, 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域的留学生尽快融入我国文化, 同时也为国内学生尽快了解和学习外来文化提供机会和平台。因此, 营造国际化的外部环境文化, 是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的基础。通过国际化环境培养出来的人才, 在起步之初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国际化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直接影响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和程度, 高校师生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建设校园文化和环境, 从二级学院的建设辐射到整个校园, 使国际化的氛围延伸至校园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郭晓旻.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策略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2, 8, (3) .

[2]王金瑶, 来明敏.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思索探析与启示[J].江苏高教, 2007, (2) .

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探析 篇10

一、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的发展

学院制的由来非必究之议, 但在多年的发展之下,其存在的意义、延续性及其合理性是需要探讨的。 在中世纪的欧洲,很多大学为了解决高校管理问题,完善高校的管理体系,便有了二级学院发展的基础和萌芽。 在这之后,美国在19 世纪正式颁布了相关法律条文,在各个州之间开始真正意义地发展二级学院。 我国在1950年开始重视并实施相关规定,设置学院来弥补单纯意义上高校的管理不足[2]。 目前,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在许多高校逐步推行,提高了高校的管理效率,完善了高校的管理制度[3]。 占高校数量32%的民办高校( 依据教育部2013 年统计数据)也同样为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站在了改革的最前沿。 据华禹教育网数据,我国目前共有民办本科普通高校88 所( 不含独立学院) ,其中占85.23%的75 所学校采用到了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4]。 二级学院管理模式被多数高校所重视,其理论研究也得到了高校学者广泛的关注,在中国知网“ 主题”中键入“ 二级学院”, 截至2015 年4 月16 日,共有2668 篇相关文章,仅2014 年一年就261 篇,2015 年已经录入知网43 篇。

二、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发展的困境

创新的宗旨是为了超越,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步。二级学院管理模式从理论上来讲,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因诸多因素并未顺畅进展,特别是在各种资源相对短缺的民办高校。 翻研文献我们会发现,诸多学者已经总结出了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的现状, 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如制度、职责、观念意识、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等等不一而足,本文不再赘述。现以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发展中的难点为观察点,有针对性地归纳以下四点。

( 一) 简政放权与二级学院权限使用

简政放权即学校的顶层设计,如何用权即二级学院的执行落实。 所谓的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就是学校为了激发各教学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全员参与管理的优势,提高学校整体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以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为目的,对本校现有系部进行整合,一般按专业相关性重新进行资源划分, 进而形成二级学院,再将原来由学校掌控的各项政策有选择性地进行下移至各二级学院。这里的下移即如何简政放权是为一大难点,即哪些权力要下移,下移到何种程度,如何进行监控? 要实施权力的下放,务必要在改革的前期进行一定的论证研究,避免“ 一放就乱”、“ 放则失控”的情况出现。而高校的快速发展,改革时间的紧迫,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前期调研尤为困难;同时,另一个层面,作为二级学院的用权,是需要仔细斟酌的一难题。 以前是埋头跟着跑就行,这回可是真正当家做主带头干,在其位谋其政,如何保障二级学院工作的高瞻远瞩,如何进行内部资源整合,如何凝练专业特色等等是需要二级学院一把手去用心思考和组织研讨的。

( 二) 机构设置与二级学院队伍管理

二级学院的成立, 使得其在管理上更加自主与独立,因而,在机构的设置时我们会首先想到“ 全面”,但实际情况是,有限的高校资源以及改革的精简政策,使得在二级学院机构的设置时出现“ 更加全面细致的管理与资源精简之间的矛盾”。其中,教学管理上常规性业务的耗时、烦琐构成了一大难点。 如日常管理与发展需要的各种数据的汇总、分析、分享以及各种教学材料的准备、检查与存档,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维护等等在改革的大层面来看是细节上的小事,但在实际的运作中却是不可缺少的管理环节,需要有人有时间去做这一项工作。因此,实际上在进行组织机构的设置时,这样的“ 微业务”又该如何融合? 同时,作为二级学院,新成立的管理队伍,在知识结构、性格特点、专长内涵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地了解、磨合和管理。 杜拉克所著《 管理思想全书》 中关于人事决策的四条准则时提到,“ 在领导人的所有决策中,没有哪个决策与人的决策同等重要。 因为关于人的这些决策,决定了组织能否有绩效。 ”因此,现有管理队伍的现状与管理工作任务要求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矛盾。

( 三) 资源配置与二级学院之间协助管理

二级学院的成立是在原有资源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资源整合。但整合后的部门因工作的性质和范围的变化,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确保高质量的管理顺畅开展。 因此,有限的资源和合理的配置之间就形成了矛盾。 而各二级学院,在自身功能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在资源共享地带,如何进行学院间的创新协助也形成一大难点。

( 四) 学校发展的动态性与二级学院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发展是快速的,且同时一定伴随着动态性。 发展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且这个过程离不开改革,而要改革就要有变化,也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无序状态,因而就会形成一个动态的历史。 但作为基层的二级学院来说,期待的是更多的稳定与有序,这样才能更好地沉淀,而发展的快速度却需要二级学院一路小跑,甚是疲惫。因此,这也形成了一对矛盾,给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际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改革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的路径

( 一) 明确机构设置与定位

杜拉克曾提出,“ 组织只不过是各项职能的‘ 装配’,是有机性的,组织的结构应如何设置,应视组织需要些什么成果而定,讨论组织,应从组织所期望达成的营运成果着手”。 机构的设置是管理的基础,是影响到下一个环节各项工作的最基本的元素。 一流的大学得益于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有赖于一流的研究[5]。 二级学院管理模式虽然运行多年,但在我国民办高校之中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依然是新思想新观念。 因此,我们在进行机构的设置与定位之前要进行有组织的调研,首先,研究国家教育部门相关政策、标准,确定机构的设置;其次,具体分析校院二级部门及相关机构的具体业务即职责;最后,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进行着眼于未来,具有前瞻性的分类,并列出“ 具体业务清单”,做好校院各部门的精准定位。

( 二) 合理划分教学管理职责

管理职位的结构设计得好坏,关系到在职位上的管理人能否很好地发挥作用,以实现管理本身的职能和目标[6]。 一个管理人的职位,应以任务为基础,使管理人力求达成其任务,以达成学校发展的目标[7]。 在任务存在多部门合作才能进行的情况下,必须找到适合统筹任务的最优职位作为职责划分的主要依据。 同时,校方在精简机构和放权时,一定要深入考察二级学院对具体职责和业务的承受能力,要充分考虑到工作内容和人力资源之间的关联性,确保职责的划分合理、规范、有效。

( 三) 规划新模式下的工作思路

工作思路是实际工作中的导航标,也是至关重要的无形的指挥棒。 二级学院管理模式下的工作思路,应该是全员参与,以目标为宗旨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于2014 年初推进了二级学院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形成“ 两级管理、中心下沉、权责分明、和谐高效”的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在这种教学管理组织扁平化的模式下,减少了纵向管理,拓宽了横向管理。 进而形成了“ 顶层设计,中层落实,基层执行,实时监控”的有效的工作思路( 如图所示) 。

这一工作思路谋求的是在动态发展中寻求稳定的当下,即全员参与,目标管理,各负其责,稳定有序。 在各中层领导人的带领下, 依据机构设置和职责的划分,以坚持内涵发展、挖掘专业特色为核心方向,以文化传承、服务社会为己任,重视符合地方性、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 充分以理论指导实践,以教育部高教司[1998]33 号文件《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为指导,各个层面均能以明确的工作思路来开展各项工作。

( 四) 健全二级学院运行保障体系

1.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众所周知,无规矩无以成方圆,任何一个组织的有序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但在实际的工作状态下,人们往往疲于应付各种琐事,不能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做研究。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制度的缺乏或不合理。一个好的制度相当于几倍的人力资源,因此,在人力资源相对短缺的民办高校,规范化而高效率的工作结果往往依靠的就是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2.注重监控体系的整合。 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达标与否离不开监控体系, 形象点说监控体系就好比“ 立法法”,是各项工作的导航标,也是各项工作的约束利器, 在整个教学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监督和约束应该是相互的,应该形成一个闭环才是科学的。 因此,我们要对质量监控和反监控体系进行一定的整合,这中间需要的就是借助“ 全员参与”的力量,高校要营造并引导形成一种教学质量监督人人有责的良好校风。 不但建立常规的规章制度评价机制、教学检查反馈机制、教学质量评估机制,还要建立师生参与的管理人员评价机制、管理质量评价机制和社会参与的专业评价机制等。

3.实行明确的目标管理。 要通过目标进行管理,进而学校、学院、部门、个人逐级有效分解组织目标,以转化成各个部门和个人的目标,在确保工作质量提高的同时也确保了整体的方向不变。只有每一个管理岗位的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具体目标,才能有整体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提升。 目标管理要精细化,不但明确各岗位的具体定位和职责, 更要详细地对具体职责进行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得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从流程上看得见,从操作上做得到[8]。

4.构建畅通的网络环境。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的进行是建立在各种数据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同时在民办高校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辅以信息化建设上的弥补,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实际工作的必需。 比如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即引进了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自主学习软件、终端自助打印系统等等,可以实现教学管理的“ 一键式”现代化服务模式。 同时加强OA办公平台、QQ群、校园网站的建设也是信息同步,成为快捷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的绝佳途径。因此,畅通的网络环境是必需的条件。

5.简化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是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一个重要保障,清晰明了的工作流程指南也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具体体现。但发展是动态的,所以,工作的环节和程序也会因此而有不同的变化。为了使整体工作稳定有序,就必须及时增加新的工作流程,完善和更新已有的工作流程,以确保工作流程与时俱进,满足师生所需,提高工作效率。

6.营造团结进取的校园氛围。 一切的工作都需要具体的人来推动落实,再好的蓝图若没有有责任心的员工去执行,也只能停留在设想中。 校园环境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关键,良好校风的形成是高质量教学的保障。因此,民办高校务必须营造团结进取的校园氛围,就如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提出的“ 讲团结、讲进步、讲改革、讲奉献”的四讲精神。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团结协作又积极进取的校风带动下,学校在短短的十几年,由中专发展至本科,成为民办高校中的一大奇迹。

7.员工满意的工资体系。 民以食为天,是人都要讲生存,为了能够让员工更好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高校在制定工资体系的时候, 务必要合理合情地予以分配。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制定合理可操作的激励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满意, 进而激发员工更投入地、更好地为事业打拼。

参考文献

[1][5]程星.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210.

[2]王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5).

[3]龚月红.关于完善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

[4]许爱琼,严蕾,王丽红.民办本科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4,(4).

[6][7]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33,34.

上一篇:压电式传感器下一篇:免耕覆盖机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