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蔬菜技术

2024-07-16

绿色蔬菜技术(精选十篇)

绿色蔬菜技术 篇1

一、蔬菜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

1. 同类蔬菜作物相互传染病虫害

各种蔬菜的病虫害, 其病原菌经常潜伏于土壤之中, 如番茄的晚疫病、黄瓜和茄子的枯萎病, 其病原菌孢子经常在土壤内越冬, 第二年则继续发生危害。危害蔬菜的害虫, 经常在杂草、残株及土壤中越冬, 如十字花科蔬菜的菜青虫、蚜虫, 茄果类蔬菜的蓟马等, 当出现严重连作时就等于为害虫发生培养了寄主。

2. 同类蔬菜作物的根系分泌物产生自毒作用

许多蔬菜作物的根系分泌物对其本身, 甚至对同属、同科作物具有毒害作用。有的根系分泌物对有益微生物也会起抑制作用。当分泌于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不能得到分解时, 就自然会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3. 同类蔬菜作物连作影响土壤养分的分配和平衡

一种蔬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 对其所需要的养分连年不断吸取, 土壤某一种养分元素必然缺乏, 而对于其不需要的养分形成逐年累积, 造成养分比例失调, 地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其次, 各种蔬菜地下部分根系的分布有深有浅, 吸收养分范围各有不同, 如果每年连作, 其根系的养分吸收仅固定在一定范围内, 相对也会造成养分缺乏。

4. 土壤理化性质变劣

设施蔬菜的温室、大棚,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 又得不到雨水淋洗,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已成为设施蔬菜生产的严重问题。

二、防止连作障碍的绿色调控技术

1. 实施轮作倒茬

(1) 根据不同蔬菜种类来确定连作年限。如黄瓜、辣椒病虫害较多, 轮作间隔期2~3年, 茄子、西瓜受连作影响最大, 种植一年后, 要相隔6~7年才可以再种植。番茄、菜豆轮作间隔期3~4年, 大白菜由于需求量多, 栽培面积也较大, 虽然软腐病、霜霉病容易影响下茬的生长发育, 但是仍然需要有部分连作, 连作年限不应该超过3~4年。 (2) 采用多种形式轮作轮作方式。除菜与菜间轮作外, 还可以在菜、粮间进行轮作, 如蔬菜作物可以与马铃薯、玉米、小麦进行轮作。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连作的危害, 还可以取得菜、粮双丰收。另外, 还可以进行水旱轮作, 以抑制线虫等多种病虫的为害。 (3) 充分利用蔬菜作物间的互利作用。如大蒜等蔬菜作物的根系是须根类型, 不但对土壤下层的养分难以吸收利用, 而且它的根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会分泌一种大蒜素, 对多种真菌、细菌等都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因此, 在大蒜收获后种植大白菜, 不但土壤肥力较高, 而且软腐病也很少发生。豆科作物的菜豆、豇豆和豌豆等, 其根系上的根瘤菌有固定土壤中氮素的作用, 土壤肥力较高, 也有利于接茬大白菜的生长发育。再如以黄瓜为前作, 对后茬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也比较好。

2.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性品种是防止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目前国内外已选育出很多抗病虫害的蔬菜品种, 如抗凋萎缩、抗黄萎病、抗根结线虫病、抗白粉病的甘蓝等。而黄瓜、甜瓜、茄子、番茄等多种蔬菜都可采用抗性钻本嫁接来防止连作带来的病害障碍。

3. 高温闷棚

高温闷棚是对土壤消毒的一种简易方法, 在夏季高温期, 用薄膜覆盖密闭棚室, 以高温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操作时要选择在晴天的上午, 向土壤中浇水, 然后将棚室密闭, 夏季闷棚后棚内的温度最高可达到70℃以上, 闷棚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天就能杀死土壤中大部分病菌和虫卵。另外, 当冬季外界气温较低时, 也可采用冻棚的方式, 病菌和虫卵都有自己的生存温度范围, 将大棚内的土壤深翻后, 揭去棚膜, 利用外界的低温使棚内的病菌不能正常发育, 最终导致死亡。

4. 嫁接育苗

对于连作的茄果类和瓜类蔬菜, 可以采用嫁接的方法来消除连作障碍。蔬菜品种与嫁接砧木要有较强亲和力, 砧木自身应具有适应当地环境条件, 抗寒、抗旱、抗盐碱、抗土壤传染病害能力强, 同时不改变蔬菜品质。嫁接后的蔬菜苗通过砧木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 不和土壤直接接触, 避免土传病害从根部对作物直接侵染。还有就是嫁接后, 由于根系会比自根苗成倍增长, 在相同面积上可比自根苗提高吸收能力30%左右, 植株生长健壮产量明显提高, 并且明显减轻土壤积盐和有害物质的对蔬菜根系的侵害。

5. 重施腐熟有机肥

有机肥不仅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及微量元素的含量, 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保肥、保水、供肥、透气、调温等功能。因此在大棚蔬菜的施肥中要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

6. 无土栽培

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篇2

技术概述: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是将农业防治、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科学用药几种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中的单项防治技术进行集成,根据作物种类、生产方式、病虫种类、防治基础和技术目标制定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绿色防控组装与集成的配套技术。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集成与推广可以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蔬菜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在8%以内,二是蔬菜农产品质量得到提升,蔬菜中的化学农药残留量明显降低,三是有效保护蔬菜生产环境,实现蔬菜可持续发展。

增产增效情况:该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800万亩次以上,蔬菜产品优质优价,同时每亩减少化学防治两次以上,减少农药成本,亩增收节支达到200元以上。

技术要点:将各种农业(生态)、物理、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和科学用药进行有机地协调和集成,形成简便易行、生产者容易接收和实施的技术。叶菜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为抗病品种+轮作换茬+水肥运筹(基质育苗)+防虫网覆盖+黄板诱杀+杀虫灯诱杀+性诱杀+性迷向+生物农药+科学用药。

1.核心技术

①轮作控病。针对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返碱严重的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推广水旱轮作控病技术,可有效控制土传病害,对霜霉病、灰霉病、轮纹病、白粉病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还可解决返碱严重的连作障碍,实现蔬菜可持续发展。种植模式有水芹—瓜类、草莓—菱角、西(甜)瓜—荸荠、旱作水芹—莲藕、茭白—茄子、水稻—叶菜等。

②冬春烟粉虱防治。抓好冬春季烟粉虱防治是控制全年烟粉虱发生的关键。重点抓好50目防虫网育苗、大棚通风口防虫网阻隔、无虫苗移栽、摘除下部老叶、棚内黄板诱杀、苦参碱等生物农药使用、丽蚜小蜂、浆角蚜小蜂天敌使用、揭膜前吡蚜酮、噻嗪酮、噻虫嗪等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使用。

③性诱杀和迷向性。针对露地叶菜鳞翅目害虫推广应用性信息素诱杀和迷向技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仿生、释放和传递,诱杀成虫或干扰昆虫交配行为控制为害。性诱杀技术主要用于叶菜类鳞翅目害虫如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等,通过诱杀大量雄成虫,控制子代种群数量。性迷向技术主要用于防治小菜蛾、实心虫等,通过性信息素缓慢释放,田间浓度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进而减少雌虫与雄虫相遇交配机率,控制害虫发生和危害。

④生物农药应用。通过使用病原真菌、细菌、病毒以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推广多杀菌素、短稳杆菌、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印楝素、苦参碱、甜核·苏云金等生物农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蓟马、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二十八星瓢虫等,示范推广应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甜瓜枯萎病、番茄青枯病。

⑤科学农药使用。示范推广应用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噻虫嗪、嘧菌酯等高效、低毒、低残等环境友好型农药。严格执行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规定,坚持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建立蔬菜农药使用档案,示范推广蔬菜质量安全全程管控,真正实现蔬菜病虫防治科学用药、质量控制和农药残留追溯机制。

2.配套技术

①抗病(虫)品种选用。选择生产上抗耐病(虫)表现较好的品种,如冬秋温室推广应用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东方美二号为主的番茄品种、青椒上选用大果168、墨秀等抗(耐)病毒病的品种、西瓜上选用小果型的早春红玉、特小凤和中果型8424等高产抗病品种、大白菜选用绿宝、津东中青1号、鲁白11等抗病品种、花椰菜选用农乐、丰乐等抗病品种。

②健身栽培。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绿色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要点 篇3

关键词:绿色有机蔬菜;栽培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46

在蔬菜栽培过程中,蔬菜遵循生态规律自然生长就被称作绿色有机蔬菜。即蔬菜在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除草药剂、生长素等物质,同时也没有应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由于化学物质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还会造成土壤板结,而化学残留物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障食品安全,栽培绿色有机蔬菜的技术发展尤为重要。

1 选择良好的蔬菜品种

在栽培绿色有机蔬菜的开始阶段,应采用有机蔬菜行业认证的蔬菜种子进行蔬菜栽培,选择良好的蔬菜品种。一是要保证蔬菜种子没有经过基因工程、物理或化学加工等技术的加工,以保证有机蔬菜种子的原始性;二是有机蔬菜种子的选择要注重栽培的外部环境条件,如栽培地域的湿度、热量、光照等气候特征,以保证有机蔬菜有适合生长的外部环境;三是要注重有机蔬菜栽培的内部条件,应该选择对虫害和草害抗性强的品种进行栽培,以确保有机蔬菜自身拥有较强的生长力。

2 制定有机蔬菜轮作计划

制定有效的轮作计划可以保障有机蔬菜的顺利栽培,轮作计划以换茬和休耕的形式,在一块栽培土地、一定的年限中,栽培不同的作物,从而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使用[1]。轮作计划的制定,在绿色有机蔬菜的栽培中,有利于防止虫害、草害和病害。由于这三种为害的发生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轮作计划可以改变环境,从而有效地抑制这三种为害的发生。同时,轮作计划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例如森林砍伐后,进行土地开垦,虽然前几年的作物收成质量高,数量多,但是随着对地力的使用过盛,作物质量和数量都下降。而轮作计划的制定,可以通过休耕等方式调节地力,从而使土地资源得到可持续使用。

3 充分发挥有机肥料的作用

栽培绿色有机蔬菜,应该杜绝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药剂,充分发挥有机肥料的作用。因此在绿色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一是要选择符合绿色有机蔬菜栽培要求的有机肥,要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严格操作,使用钙镁磷肥、氯化钙等矿物质配料,通过发酵、翻堆等方式降解堆肥中的化学物质的腐熟肥等[2];二是过多的有机肥料会造成蔬菜烧根现象,造成有机蔬菜产量减少,而过少的施加有机肥料会使有机蔬菜缺肥,从而降低有机蔬菜的质量。所以要注意施肥量,保证有机肥料用量充足。同时要施足底肥,把施肥量的80%作为底肥,结合土地栽培地域的实际情况,均匀地将有机肥混合于栽培土壤中,以保证有机蔬菜生长所需要养分;三是要进行合理追肥。当蔬菜长到3~4片叶子时,针对底肥的养分情况,以开沟或者开穴的方式施肥补充肥量,同时及时补充有机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

4 有效防治虫、草、病害

防治有机蔬菜的虫害、草害和病害是有机蔬菜培育技术的关键之处。因为有机蔬菜与普通蔬菜培育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机蔬菜栽培不能使用农药来抑制虫、草、病害。

一是控制草害。过多的杂草会阻碍蔬菜的正常生长,而目前对杂草的控制主要是人工锄草,这个方式不仅可以达到锄草的目的,同时对有机蔬菜的生长也没有损害,可以做到真正的无污染。另外,利用秸秆覆盖或者休耕轮作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杂草的生长。

二是控制虫害。严重的虫害容易给有机蔬菜生产带来损失。为此可以利用生物技术控制虫害。由于害虫对光和气味比较敏感,因此杀虫灯的使用可以有效抑制虫害泛滥,或者以物品吸引害虫,把害虫聚集起来后进行人工集中消灭。还可以利用生物链避免虫害泛滥,即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消灭害虫,其中应特别注意天敌引用对有机蔬菜生长是否会造成新的影响。

三是控制病害。有机蔬菜如果发生病害,一般会出现大面积传播的现象,在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蔬菜栽培人员应密切关注有机蔬菜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記录蔬菜病害状况,从而提早预防病害并及时处理病害。

5 定期清洁有机蔬菜栽培地块

在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要定期清洁栽培地块,以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是及时清除有机蔬菜栽培地块的杂草,并把病叶和病果摘除;二是收获有机蔬菜后,要对病、虫、草及时清理,把地块中腐坏的枝叶运到栽培地块外,并把腐坏枝叶进行集中处理;三是可以采用秸秆覆盖的方法避免土壤裸露。定期清洁栽培地块可以有效抑制有害物种对有机蔬菜的为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土地资源,使其达到可持续使用的目的。

6 结语

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趋于健康无污染。而绿色有机蔬菜正好满足人们需求,因此在栽培绿色有机蔬菜时,应该选择良好的蔬菜品种,然后制定有机蔬菜轮作计划,充分发挥有机肥料的作用,有效地防治病害、虫害和草害,定期清洁有机蔬菜栽培地块,从而为人们提供优质安全的蔬菜产品,使农业与生态能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小伟.有机蔬菜栽培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2014,15(21):43.

[2] 陈官仁.有机生态型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应用分析[J].农家科技,2014,8(11):48.

绿色蔬菜生产和保鲜技术 篇4

绿色蔬菜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总称。“安全”都是指蔬菜内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或将其控制在安全标准以下,“优质”是指蔬菜的商品质量,“营养”是指蔬菜的内含品质。开发绿色蔬菜有其重要而特殊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绿色蔬菜开发的特点

(1)绿色蔬菜的开发是综合技术应用与先进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将蔬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蔬菜生产、加工、贮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污染的优质、安全食品的生产供销管理系统。

(2)绿色蔬菜开发应以高新技术为手段。绿色蔬菜生产,除对商品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外,还必须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提高,即无公害和营养丰富。从生产技术上除了采用一般的丰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外,还应在原料作物播种、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贮藏保李李鲜等各个主要环节遵守无公害的控制标准。例如:植保方面,农药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蔬菜的特殊要求,要低毒、少量;作物栽培方面,化学合成的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必须限制在不对环境和作物质量生产不良后果;品种先育方面,尽可能地适应当地或大棚、温室栽培方式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技术改进中,要控制严格的化肥、农药、生长剂、保鲜剂等的施用标准,积极采用“替代技术”如生物防虫杀虫和防治病害的技术。

(3)绿色蔬菜开发是以市场信誉为首要条件,应以科学管理及法律监督为保证。绿色标准应同时具备以下3点:(1)产品的原料产地经有关指定部门食品审定具有良好生态环境;(2)蔬菜生产过程及水、肥、土条件符合一定的无公害控制标准,并接受有关指定环保部门的监督;(3)生产、加工及包装、贮运过程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最终产须由国家级或指定的专门监测中心检测合格,对其商标标志予以法律保护。绿色蔬菜无论外观、包装、本身不含有毒及有害物质,得到市场的信誉,堵住假冒伪劣蔬菜混入。

3 蔬菜的污染及其对策

3.1 蔬菜主要污染来自工业的“三废”

城市的垃圾、地膜及氮素化肥、农药以及在运销过程中受有害或有毒物质污染。具体污染有两大途径;(1)直接污染,如农药、大氧中的有害气体及粉尘等;(2)间接污染,如:污水、土壤中有毒物质、流通污染等。

1)空气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光化学烟雾和煤烟粉尘等,这些污染有时是直接的,使蔬菜细胞及叶绿素遭到破坏。

2)水质污染。水体污染已成为菜田土壤及蔬菜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污水中的酸、碱物质或油、沥青以及悬浮物,还有一些有毒有化合物及致病的微生物等。

3)土壤污染。如重金属镉、铅、砷、汞等。另外销酸盐污染、农药污染等。

3.2 防止蔬菜污染危害的基本对策

(1)依法治理,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工业“三废”加大环保力度。

(2)提倡洁净生产,开发绿色蔬菜,如基地化、规划化、产业化生产。

(3)建立蔬菜污染的监测系统,定期检测污染情况,对进入蔬菜生产环境的大气、水质、土壤、农药、化肥和植物等所含有害物质不能超出最大允许值。开展抗污染品种的选育,实行合理污灌,科学施肥,采用无公害农药及生物防治等方法,达到无公害绿色环保的目的。

4 防止蔬菜污染的生产技术

4.1 生产基地、栽培方式、蔬菜种类及品种的选择

(1)生产基地的选择要把好大气、水质及土壤关。要充分利用各地的生态经济优势,发展具有优势蔬菜产业,如鲜菜生产基地、贮运菜生产基地、加工菜生产基地、保护地生产基地、淡季生产基地等。(2)栽培方式的选择。从病、虫、草害防治的角度,实行水旱轮作、粮菜轮作、菜菜轮作等栽培制度,降低化学农药及除草剂的用量次数。在温室和大棚内采用无土栽培方法,可避免大气及土壤污染,且病虫害较轻。北方可大力推广庭园模式,采取养猪——沼气池——生产菜的三位一体结构。(3)蔬菜种类及品种的选择,要选用抗病优质的品种,及降低成本,又防止农药污染。

4.2 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是要“防重于治”,二是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应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是发展方向,历来应用的有机堆肥、轮作倒茬、间作防虫防病等,应坚持进行。当前,利用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在选用抗病品种基础上把住4道关:(1)隔绝或减弱病原。采取轮作,改善土壤肥力状况都值得提倡。(2)改善田间小气候,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3)健体防病。增施有机肥,控制好温度、光照、土壤酸碱度等,使植株根深叶茂增强抗病能力。(4)生物防治,以虫治虫,如应用苏云金杆菌(1:800倍)或用颗粒体病毒30单位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采用赤眼蜂寄生鳞翅幼虫、防虫效果都很好。

4.3 施肥技术改革

(1)当前蔬菜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菜田土壤退化主要表现:有机质含量低,物理性变劣,无机养分的平衡破坏,土壤酸化和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进程加快。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要从施肥制度改革入手,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化肥用量要适当,提倡测土施肥,做到化肥与有机肥合施,氮、磷、钾配合施用。

(2)生态模式的应用。(1)气候资源利用型,根据蔬菜不同品种对气候的要求不同,各地要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潜力,发展特色蔬菜品种。(2)土地资源利用型,充分利用土壤资源,采取菜菜轮作、多茬生产;粮菜轮作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废弃资源利用型,如秸秆或秧棵退田;牲畜及禽类粪便发酵后施用等。采取生态模式将蔬菜温室、猪舍及厕所、沼气池集合于一体,发展蔬菜棚室生产。(4)洁净生产型,主要是无土栽培和发展芽菜类生产等,实现高产、高效、节水、防病虫害、省工省地的作用。

5 提高蔬菜商品质量的途径及技术

(1)选名特优蔬菜品种,新品种要具备良好的栽培及经济性状,推广应用于生产。

(2)改进栽培技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3)重视贮藏保鲜。蔬菜保鲜的实质就是要求尽量减弱其生命活动,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形态、品质、色泽、风味和营养成分,减少损耗。目前,蔬菜常用的辅助保技术:

(1)植物激素类保鲜剂。如细胞激动素、植物生长素、赤霉素、生长抑制剂等。

(2)物理、化学保鲜剂:如吸附剂、气体发生剂、胜利代谢调节剂等。

(3)常用的防腐保鲜剂,如氯气、漂白粉;二氧化硫,漂粉精、福尔马林、高锰酸钾、苯并味唑防腐剂等。

(4)被膜剂的应用,臭氧处理,空气放电处理、水或空气热处理等。

绿色蔬菜(黄瓜)栽培技术规程 篇5

一、范围

本标准仅适用于安阳市恒大农业有限公司,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黄瓜栽培的产地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采收、包装、贮运。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747 绿色食品 瓜类蔬菜 NY/T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三、术语和定义

(一)黄瓜

黄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中幼果具刺的栽培种,为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二)农家肥料

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物质的肥料。它们不应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农家肥料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经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体,达到卫生标准。主要农家肥料有:堆肥、沤肥、灰肥、厩肥、沼气肥、饼肥等。

(二)商品有机肥

以动物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通过无害化处理杀灭了有害病菌、病毒、虫卵和杂草种子,在短时间内对有机蛋白进行分解和转化,无臭味,易运输的商品肥料,其氮、磷、钾三种养分的含量在4%以上,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

(三)三元复合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养分的化学肥料。

四、要求

(一)黄瓜产地的选择

黄瓜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和疫病区。

(二)育苗

选用丰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合季节栽培的品种。本茬2月中旬播种,用50孔育苗盘育苗。苗床选在日光温室内,将营养土装盘,并摇实刮平,反复浇水直至浇透。在穴孔中央用竹筷或手指戳一小穴,平放入粒种子,再盖土刮平,并加盖小拱棚保温。

(三)定植

1、整地作畦

(1)苗床选择符合黄瓜的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三年以上未种植瓜类蔬菜,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2)整地施肥

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6.7㎡施宗源多君多生物有机肥480kg,三元复合肥150kg,过磷酸钙30kg,结合耕地翻入土地。(3)作畦

8m跨度大棚作5畦,高畦20-25cm。整平畦面后铺滴灌、盖地膜。2.定植

幼苗子叶张开后即可定植,定植选择晴天进行,每666.7㎡定植2200株左右。定植后立即浇一次定根水,七天后可再浇一次缓苗水。

(四)田间管理 1.吊蔓

当黄瓜长到4--5片真叶时,开始牵蔓。采用麻绳吊蔓,扎在子叶与第一叶间,随着瓜蔓的伸长,每节在麻绳上缠绕半圈,生长旺季每周进行2--3次,宜在下午操作,因上午植株蒸腾量小,水分含量高,容易将折断。2.整枝

采用单干坐秧整枝方式,因此及早抹去侧枝摘掉所有卷须,摘除5节以下的雌花,以保证植株结瓜前有足够的营养体。当植株长到生长架时,及早放蔓,放蔓的量根据生长架的高度而定,一般在0.5--1.0m左右,尽量使幼瓜不接触地面。放蔓时,可将瓜蔓顺着同一方向躺在畦上,也可将瓜蔓盘在畦上。同时,将底部老叶全部摘除,改善通风,预防病害的发生。3.肥水管理

黄瓜是喜肥作物,且根系分布较浅,吸收水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经常供水。黄瓜叶面积大,蒸腾量大,需水量也就大,但也要根据植株大小和天气情况,使既能满足黄瓜生长发育的需求又节约用水。开花结果 时,追施尿素10公斤。收获前30天停止使用。

(五)病虫害防治

在生产期根据各阶段的病虫预测预报情况,注意观察以下病虫害的发生: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疫病等。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合理通风,培育壮苗。2 物理防治

黄板诱蚜和频振式杀虫灯杀虫,覆盖防虫网防虫。3 化学防治

(1)病害防治 危害黄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角斑病。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克/亩,DT%可湿性粉剂每125克/亩,或阿米西达32毫升/亩进行喷雾防治。每种农药黄瓜生长季只使用一次。

(2)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白粉虱。选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亩喷雾防治。每种农药黄瓜生长季只使用一次。

(六)采收

黄瓜采收期为5-8月份。结果初期每隔2-3天采收1次,盛果期1-2天采收1次。采收时应轻摘、轻放,采收的黄瓜应放在荫凉、通风处。

(七)运输、贮藏 1.运输

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装运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在运输中严防日晒、雨淋,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长途运输时应冷藏,可采用加冰制冷或机械制冷方法冷却到规定的温度。2.贮藏 黄瓜不适宜长期贮藏。若短期贮藏,最佳温度为7-10℃。2 贮藏最佳的相对湿度为90%-95%。库内堆码应保持气流均匀流通。

安阳市恒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蔬菜绿色防控标准化模式示范技术 篇6

1.示范区基本情况

地点:阿城区北的阿什河街城郊村境内,距离主城区5公里,园区面积400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53亩。共展示蔬菜品种38个,主要有茄子(黑长茄)、辣椒(景尖椒3号)、绿秀菜花、紫甘蓝(荷兰农场主)、胡萝卜(红笋)、早甘蓝(日本亿方加康)、白菜(北京新3号)番茄(欧宝)、马铃薯、豇豆(特长紫豇豆)、豆角、黄瓜等。

2.露地蔬菜绿色防控标准化模式示范技术

2.1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

频振式杀虫灯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害虫,每台灯控制面积30亩。频振式杀虫灯对多种害虫有诱杀作用,主要有地老虎、金龟子、夜蛾科、螟虫(二化螟、玉米螟、菜螟)、小菜蛾等21种。

2.2性诱剂诱杀技术

性诱剂主要是利用昆虫的性信息素诱杀害虫。常用性诱剂主要诱杀小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一般每亩设10个诱盆。诱盆悬挂高度为高于作物30~50厘米,各诱盆之间距离20米。

2.3生物防治技术

2.3.1保护利用天敌

设施蔬菜为以虫治虫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瓢虫、草蛉、丽蚜小蜂、赤眼蜂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菜青虫。

2.3.2推广应用生物农药

应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拟青霉素、昆虫病毒制剂及农用抗生素、座壳孢菌剂等可防治温室白粉虱等多种害虫。

3.保护地蔬菜绿色防控标准化模式示范技术

3.1紫外线杀菌灯应用技术

紫外线杀菌灯能辐射出强烈的短波紫外线,对核酸蛋白质作用特别强,能使细菌发生变异或死亡,每天开启1~2小时,有利于作物产生光合作用,可以预防和减少作物病害的发生。

3.2诱虫板诱杀技术

蓝色诱虫板可诱杀各种蓟马。黄色诱虫板主要诱杀白粉虱、美洲斑潜蝇、蚜虫、叶蝉等。从苗期和定植期起使用,保持不间断使用可有效控制害虫发展。对低矮生蔬菜,应将粘虫板悬挂于距离作物上部15-20厘米即可,并随作物生长高度不断调整粘虫板的高度,但其悬挂高度应距离作物上部15-20厘米为宜。对搭架蔬菜应顺行,使诱虫板垂直挂在两行中间植株中上部或上部。开始可以悬挂3-5片/亩诱虫板,以监测虫口密度;当诱虫板上虫量增加时,每亩地悬挂规格为25厘米*30厘米的黄色诱虫板25-30片,25*20厘米 黄色诱虫板30-40片即可,或视情况增加诱虫板数量。

3.3生物防治技术

3.3.1保护利用天敌

设施蔬菜为以虫治虫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瓢虫、草蛉、丽蚜小蜂、赤眼蜂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菜青虫。

3.3.2推广应用生物农药

应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拟青霉素、昆虫病毒制剂及农用抗生素、座壳孢菌剂等可防治温室白粉虱等多种害虫。

4.示范技术调查情况

4.1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情况

频振式杀虫灯在7月5日到8月5日开灯诱虫,累计诱到害虫1452头,其中:小菜蛾229头,菜螟55头,夜蛾453头,螟虫421头,地老虎79头,金龟子215头;诱到益虫9头,其中:瓢虫7头,蜻蜓2头。益虫害虫比为1:163。

4.2性诱剂诱杀技术情况

在7月5日到8月4日开始在田间应用性诱剂诱虫,累计诱虫518头,其中:小菜蛾438头,甜菜夜蛾37头,金龟子43头。性诱剂处理区与对照区比较,小菜蛾田间落卵量降低23.5%,被害株率降低20.1%;甜菜夜蛾田间落卵量降低19.6%,被害株率降低16.7%。

4.3诱虫板诱杀情况

黄板诱杀种类主要有粉虱、蚜虫。悬挂期间平均一片黄板可诱杀害虫3249头,其中粉虱772头,蚜虫2479头。与对照区对比,蚜虫田间落卵量降低44.3%,有蚜株率降低46.1%;粉虱田间落卵量降低19.6%,有虫株率降低19.3%。采取黄板诱虫,可明显降低田间落卵量,降低虫株率。

5.结论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篇7

1 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具体实施

1.1农业防治技术

在蔬菜种植中频繁复种是导致蔬菜病虫害频发以及日趋严重的直接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合理安排农作物品种布局, 实行轮作的种植模式。在轮作种植模式的应用过程中, 应具体地分析不同农作物应采取何种轮作模式[1]。例如蔬菜轮作的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清除病株、枯叶, 从而防止蔬菜病虫害的蔓延, 采收后要及时对菜园进行清理, 对菜地进行翻耕, 拣除废弃的地膜, 对菜地进行一定时间的晾晒, 方便下一次的种植。

1.2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主要通过物理的诱杀手段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该技术主要包括引诱剂诱杀技术、杀虫灯诱杀技术及色板诱杀技术等物理性技术, 具体如下。

1.2.1引诱剂诱杀技术

使用性诱发技术主要是通过释放人工制成的雌性诱剂诱杀雄蛾, 减少雄蛾雌蛾的交配繁殖, 降低卵孵化率, 从根本上降低害虫的繁衍率, 在使用引诱剂诱杀技术时应采用棋盘式分布的方式悬挂诱捕器, 定期更换诱捕器下放置的诱芯, 并对粘虫板进行及时更换。

1.2.2杀虫灯诱杀技术

在种植区内布设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 可以有效地诱杀如斜纹夜蛾、小菜蛾、金龟子等趋光性害虫, 明显控制趋光性害虫病虫害的发生[2]。

1.2.3色板诱杀技术

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 黄曲条跳虫、蚜虫、害螨等趋色性害虫逐渐滋生和活跃起来, 可以在种植区布置黄板、蓝板等引诱性色板, 对此类害虫进行有效的诱杀, 可以直观地监控害虫的种群数量。

1.3化学防治同生物防治相结合

在种植区应用农业防治及物理防治的基础上,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生物源农药进行生物防治、使用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但这个过程要充分重视化学防治应于生物防治相结合。

1.3.1生物防治技术

在蔬菜病虫害的防控过程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无公害的生物防治。例如在进行叶斑病、灭杀烟粉虫等病虫害的治理过程中, 应优先选用生物源农药进行防治, 使用芽孢杆菌喷雾来防治蔬菜叶斑病等, 使用矿物油喷雾灭杀烟粉虫, 减少防治过程对绿色蔬菜的影响[3]。

1.3.2化学防治技术

若仅仅使用生物防治技术无法有效地控制设施蔬菜的病虫害, 那么则需要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对病虫害进行治理。在选取化学农药时要尽量选取低毒害低残留的化学药剂, 严格按照防治指标用药, 投放适当的药量, 在用药期进行间隔性的采摘, 确保蔬菜的安全性。

2 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成效

2.1生态效益显著

对蔬菜的病虫害采用绿色的防控技术进行预防和治理, 不仅大幅度地降低了化学农药的残留量与使用量, 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蔬菜的食品安全性, 从根源出发降低了化学性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在消灭蔬菜病虫害的同时, 科学合理地保护了病虫害的天敌, 减少了益虫的灭杀量, 实现了蔬菜管理与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2.2经济效益显著

据统计自种植区应用了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后, 不仅大幅度地增加了其蔬菜种植的产量, 大大地保障了蔬菜的质量, 蔬菜的外型与口感都有了极大的改观, 在保障蔬菜的食品安全性的基础上拓宽了蔬菜的销路, 使蔬菜具有了更大的经济产值能力, 提升了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

2.3社会效益显著

鉴于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 方便大面积的推广和使用, 在满足人们对于绿色蔬菜需求的同时, 有效地提高种植区蔬菜生产的质量与产量, 以其日益增长的经济收益吸引了大量生产者加入种植业, 保障了我国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通过对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操作与成效的具体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平衡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与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在保障蔬菜健康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满足蔬菜产量需求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 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防控技术, 它的推广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丽霞, 樊会丽, 夏明聪等.郑州市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初报[J].中国果菜, 2010 (07) :44-45.

高寒冷凉区绿色蔬菜生产技术 篇8

绿色蔬菜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产地生态环境良好的前提下,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并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的总称。绿色蔬菜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A级绿色蔬菜即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A级绿色蔬菜即通常所指的绿色蔬菜,在符合产地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

二、互助县发展绿色蔬菜的优势

互助县海拔高,气候冷凉,大气、水源洁净,草原面积大,有机肥源充足,传统种植以禾谷类作物为主,蔬菜病虫害少,具有生产绿色蔬菜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蔬菜产品的色泽纯正、品质优、质量好,深受消费者喜欢,特别是蔬菜上市期,正值南方炎热季节,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是高寒冷凉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之一。

三、要利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未经腐熟的有机肥中,携带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性蛔虫卵,施入农田后,一部分附着在作物上造成直接污染,一部分进入土壤造成间接污染。另外,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施入土壤后,要经过发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选用,一方面产生高温造成烧苗现象,别一方面还会释放氨气,使植株生长不良,因此,在施用有机肥时一定要充分腐熟。腐熟有机肥标准是:颜色为褐色或灰褐色,发酵物温度降至35度以下,无臭味,有淡淡的氨味。这样的有机肥才适合施用,堆腐关键是要及时。

四、绿色蔬菜生产要提倡轮作倒茬技术

轮作倒茬是一项基本的农事制度,在生产绿色蔬菜时,一定要注意轮作倒茬。轮作倒茬有利于调养地力,协调和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耕层理化性状;能有效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五、高寒冷凉区蔬菜的播期安排

高寒冷凉区气候寒冷,早春播种季节,降雪、霜冻等低温天气比较频繁,如果播种太早,幼苗极易发生低温冷害现象,因此播种时间要相对较晚。通常情况下,互助直播蔬菜播种宜在4月中旬以后,其中荷兰豆、小荚豆、甜脆豆等豆类蔬菜宜在4月中旬以后,蒜苗在4月下旬以后,直播西葫芦宜在5月份播种,娃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为了避免抽薹宜在5月中旬以后播种。花椰菜等育苗蔬菜的播种时间根据定植时间确定,例如最早大棚育苗时间应在4月20日前后,苗龄35~40天左右,6月初定植。生产中早播冻害现象往往造成很严重的损失,应在生产中引起的注意,切不可盲从早播。

六、主栽蔬菜的密度与种植方式

西葫芦。起垄覆膜,直播垄高20~25厘米,采用宽窄行,宽行100~120厘米,窄行70~80厘米,70厘米×65厘米定植,每亩1000~1200株;

娃娃菜。平畦种植,株行距20~22厘米,每亩8000~9000株;

甜脆豆、小荚豆。宽窄行平地种植,有利于搭架,宽行110厘米~120厘米,窄行25厘米,株距3~5厘米;

花椰菜、西兰花。平地覆膜种植,45厘米×45厘米,每亩3000~3500株。

西芹是喜弱光蔬菜,弱光促使直立生长,强光有利于横向生长,一般株行距为25厘米×25厘米,每6行留40厘米宽的操作行,每亩保苗10000株左右。

七、温棚育苗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系育苗质量的主要因素除种子自身的质量外,主要与土壤、温度、湿度三个因素有关:

1. 苗床土

床土是培育壮苗的基础,通常按田园土7份、腐熟有机肥3份的比例,每立方米营养土再加入磷二铵1千克、硫酸钾0.5千克,然后用65%代森锰锌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按4~5克/毫升的标准,与半干的细土拌匀,把拌好的药土用一半于播种前撒在已浇透底水的床土表面上,然后播种,另一半药土用于盖土。也可用福尔马林消毒。

2. 温度

播种后地温保持在20℃左右, 气温25~30℃,种子破土时,要逐渐进行降温,促进扎根。育苗初期,外温较低,通风宜小,时间要短,以后随着温度升高,通风量加大。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炼苗, 早晨最低可降到8~10℃。育苗期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5℃,最高气温不超过35℃。

3. 水分

蔬菜育苗中早期控制水分防止徒长,表土水分经常湿润时,根系向水平方向发展,根浅,数量少,根毛不发达,而表土比较干燥时,幼苗向深层扎根,根系发生快,侧根多,根毛发达。一般床土干土层达1厘米以上,幼苗叶色深绿,无光泽是缺水象征。灌水时,切忌小水勤灌,也不宜大水浇苗,每次以接上湿土为宜。灌水最好选择晴天,温室每次灌水要在10点以前进行,使灌水时下降的地温能随气温的升高而得到恢复。

八、防治地下害虫

地老虎类地下害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一般晚上出土危害,可选用触杀效果好的药剂,在下午5点钟以后喷药,等其夜间出来活动时接触药剂进行毒杀。(1)黑光灯或蜜糖液诱蛾器诱杀成虫,堆草诱杀幼虫;(2)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3)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可选用4.5%瓢甲敌乳油1500~2000倍,或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此外也可以选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亩2~5千克毒土处理土壤。。

九、荷兰豆潜叶蝇如何防治

荷兰豆潜叶蝇通常发生在株高8~15厘米时,发生较早,田间到处可见黑色的小蝇子即潜叶蝇成虫,成虫在叶片上进行产卵,卵产在表皮下,孵化后在叶片内部取食叶肉,幼虫老熟后在叶内或土壤中化蛹,蛹最后孵出成虫。

山西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探讨 篇9

1 单项技术优化成熟

1.1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技术

1.1.1 优化技术

经过连续7年的试验观察, 明确了蔬菜田频振式杀虫灯的最佳安装高度是距离作物1.3 m处, 每盏杀虫灯的控制面积为2.67~4.00 hm2, 挂灯时间一般为5月中旬至9月上旬, 于每晚8时开灯, 次日早6时关灯。每天早上收集袋内虫体, 将诱杀的害虫彻底杀死后再深埋。关灯后, 用毛刷将灯上的虫垢打扫干净, 每星期彻底清扫一次灯箱, 擦灯管1次。

1.1.2 防治效果

该技术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17个科的40余种害虫, 每天单灯最高可诱杀害虫500~600头, 平均270头, 益害比1∶89。挂灯第二年, 灯下诱蛾数量比第一年下降约50%。持续挂灯5年后, 挂灯区蛾量比非灯区蛾量下降达80%以上。

群众评价:“频振灯高高照, 专门放出假信号, 招惹虫子看热闹, 来了就被消灭掉”。

1.2 性诱剂诱杀技术

1.2.1 优化技术

针对小菜蛾、棉铃虫选择专用诱芯, 田间设置水盆诱捕器, 或黏胶型诱捕器, 或蛾类干式诱捕装置。设置诱捕器的高度以高于蔬菜10~15 cm的效果最佳;性诱装置应集中连片使用, 连片面积越大、效果越好, 连片面积应不小于2 hm2。平均每0.067 hm2田放置诱捕器3~5个, 诱捕装置不要均匀放置, 田块四周要放密一些, 田块中间区域可少放;处于上风口的地带要多放, 下风口的地块要少放。性诱捕装置的使用, 应在害虫发生早期、虫口密度比较低时就开始使用。在用水盆诱捕器诱杀小菜蛾时, 要保持水盆水量充足, 每3 d清理一次虫尸, 并及时加水, 每半个月更换诱芯1次。

1.2.2 使用效果

使用小菜蛾性诱捕装置, 每个每天最多可诱杀小菜蛾500余头, 每枚棉铃虫诱芯每天最多可诱杀棉铃虫32头, 小菜蛾百株虫量比对照平均减少40.6头;被害株率比对照平均降低29.2%。

群众评价:“性诱剂有奥妙, 放个假妮让你抱, 但来就让你上套, 看你还敢发情骚”。

1.3 黄板、蓝板诱杀技术

1.3.1 优化技术

利用一些害虫的趋色性, 在4月中旬至8月底, 田间每0.067 hm2均匀悬挂黄板、蓝色黏虫胶板20~30块, 重点诱杀蚜虫、白粉虱、蓟马等小型害虫。设施蔬菜在以防虫网阻隔为主的基础上, 辅助黄板诱杀, 可控制蚜虫、斑潜蝇、白粉虱的危害, 使蔬菜整个生育期基本不用打药。

1.3.2 防治效果

菜田规模放置黄板后, 整体控制蚜虫、潜叶蝇的效果很好, 示范区的蚜量增加值比非示范区显著降低。使用蓝板主要诱杀蓟马和种蝇, 每天单板平均诱杀种蝇100~120头, 诱杀蓟马100头以上。洋葱田放置蓝板后, 打药一二次, 示范区洋葱烂根率为3%以下, 非示范区为5%以上。

群众评价:“黄蓝板彩旗飘, 种蝇难治我承包”。

1.4 防虫网阻隔病虫技术

1.4.1 优化技术

防虫网覆盖首先要选择合适孔径的防虫网, 一般选用20~25目的白色网。夏秋季节覆盖防虫网栽培蔬菜, 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目前, 山西省防虫网阻隔病虫主要有3种安置方法: (1) 将防虫网直接覆盖在大棚架上, 四周用土或砖块压严、压实, 在网上用压膜线扣紧, 留正门揭盖。 (2) 以竹片或钢筋弯成小拱架, 插于大田畦面, 将防虫网覆于拱架上, 浇水时直接浇在网上, 一直到采收都不揭网, 实行全封闭覆盖。 (3) 网膜结合覆盖法, 即大棚薄膜不揭除, 四周通风口及门口装上防虫网。

1.4.2 防治效果

经过试验对比, 使用防虫网阻隔病虫技术, 可以达到防虫、控病、调温、遮光, 以及防暴雨、抗强风等作用, 即: (1) 防虫害。基本可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等多种害虫为害。防虫网对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的防效均为90%以上, 扣网定植后只需打1次杀虫剂。 (2) 防病毒病。病毒病是多种蔬菜上的灾难性病害, 主要是由昆虫特别是蚜虫传病。由于防虫网切断了害虫这一主要传毒途径, 大大减轻了蔬菜病毒病的侵染。覆盖防虫网后, 番茄病毒病的防效达88.5%, 增产24%;番茄、青椒使用该技术后的病害显著减少, 平均打药2次, 比大田减少5~7次用药。 (3) 调节气温和土温。炎热的7月—8月份, 在25目白色防虫网中, 早晨和傍晚的气温与露地持平, 而晴天中午的气温比露地低1℃左右。早春3月—4月份, 防虫网覆盖棚内气温比露地高1℃~2℃, 5 cm地温比露地高0.5℃~1.0℃。 (4) 遮光调温。25目白色防虫网的遮光率为15%~20%, 网内空气相对湿度比露地高5%左右, 浇水后的湿度高10%, 有一定的保湿效果。 (5) 防暴雨、抗强风。暴雨撞击防虫网后, 网室内降水量减少21.6%, 落到网上已成蒙蒙细雨, 冲击力减弱, 有利于蔬菜的发育和生长。防虫网内风速可降低15%~20%, 有较好的抗风作用。

2 靶标病虫技术模式

在大力推广核心技术的同时, 示范区通过优化组合、配套形成了四项成熟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即: (1) 针对洋葱田危害严重的根蛆, 形成了“蓝板诱杀防成虫, 苦参碱灌根灭幼虫”的模式; (2) 针对叶菜类蔬菜常发的小菜蛾, 形成了“性诱剂诱杀压前, Bt、云菊喷施控后”的模式; (3) 针对茄果类蔬菜常发的蚜虫、病毒病、疫病, 形成了“以防虫网阻隔为主, 种子消毒、黄板诱杀为辅”的防控模式; (4) 针对瓜果类蔬菜枯萎病, 形成了“优选良种、配方施肥, 提抗性;深翻土壤、整地晒田, 降基数”的模式。

3 不同蔬菜主要病虫防控技术模式

在主推各个单项技术的基础上, 以作物为主线, 针对主要病虫优化组装实用性技术模式, 通过“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有序推进, 先后集成绿色防控模式。

3.1 叶菜类病虫绿色防控模式

防控对象:小菜蛾、蚜虫、甜菜夜蛾、霜霉病、白粉病。

防控模式:“杀虫灯+性诱剂+黄板+灭幼脲+多抗霉素”。

注意事项:杀虫灯与性诱剂应集中连片使用;挂灯高度以60~70 cm为宜;性诱剂应在成虫发生的早期使用;灭幼脲应在幼虫孵化盛期使用。

3.2 茄果类病虫绿色防控模式

防控对象:蚜虫、棉铃虫、病毒病。

防控模式:“杀虫灯+性诱剂+黄板+遮阳网+生物农药Bt”。

注意事项:挂灯高度以接虫袋底部距作物高度30 cm为宜, 每天清理诱虫灯上的残留虫体;生物农药Bt应在幼虫孵化盛期使用。

3.3 甜 (辣) 椒病虫绿色防控模式

防控对象:疫病、日灼病、棉铃虫、烟青虫。

防控模式:玉米与甜 (辣) 椒套种, 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生态环境。根据甜 (辣) 椒种植特点, 分为3种防控模式: (1) 疏散型。适合大面积连片甜 (辣) 椒种植区。按株距1.0~2.5 m, 行距2.5~3.0 m, 穿插种植玉米在垄背上, 设每穴双株, 株数为400~550株/0.067 hm2; (2) 紧密型。适合地块小于0.067 hm2的甜 (辣) 椒种植地。 (3) 院落型。适合小块或地势较高的甜 (辣) 椒田, 在其四周交错种植2行玉米。

注意事项:及时防治玉米上的棉铃虫。

3.4 洋葱病虫绿色防控模式

防控对象:种蝇、蓟马。

防控模式:“糖醋液+蓝板+苦参碱”。

注意事项:及时添加糖醋液, 用苦参碱均匀灌根。

3.5 温室大棚病虫绿色防控模式

防控对象:烟粉虱、蚜虫、根结线虫、土传性病害。

防控模式:“黄板+灭菌灯+生态调控+高温闷棚土壤消毒”。

注意事项:在大棚通风处和温室入口处设置40~60目防虫网, 同时悬挂黄板;灭菌灯每次使用时间为10 min;高温闷棚要浇足水, 密闭棚室。

3.6 网室病虫绿色防控模式

防控对象:多种病虫。

防控模式:“防虫网+黄板”。

注意事项:黄板应悬挂在网室入口处;防虫网对虫媒授粉会有影响, 注意选择授粉方式。

4 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在“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指导思想下, 坚持以蔬菜优势产业带为单元, 农业生态治理为基础, 生物、物理控制为核心, 化学调控为补充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4.1 农业生态治理技术

以提高作物抗性、降低病虫基数、优化生态环境为目标, 通过优选良种、合理水肥、种子包衣提抗性, 深翻土壤、秸秆处理、清洁田园降基数, 科学布局、合理轮作、适时播种优生态等田间管理技术来实现。

4.2 物理核心控制技术

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装置、食诱剂诱杀鳞翅目成虫, 黄蓝板诱杀叶螨、蓟马、蚜虫等小型害虫, 谷草把诱卵、除草灭卵。

4.3 生物核心控制技术

使用白僵菌封垛, Bt、白僵菌颗粒剂灌心, 苦参碱、烟碱、阿维菌素控叶螨及害虫, 海岛素、井冈霉素抑病害。

4.4 化学调控技术

强调监测预警,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喷雾器械早防、早治。

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 对上述技术赋予具体内容。

5 绿色防控技术效益分析

经过连续几年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山西省蔬菜病虫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 菜田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大大降低,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1 经济效益显著

从以投入品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 到以作物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可减少施用农药3~5次, 每0.067 hm2菜田减少农药投入50~80元, 减少用工3~5个。挽回损失或增加蔬菜产量300~500 kg, 优质率明显提高。以无公害产品平均售价高于普通产品10%计算, 该技术可增收350~500元/0.067 hm2。

5.2 生态效益明显

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后, 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天敌种群数量大幅增加, 可持续控制的效应逐步显现。如, 东阳示范区在未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前, 小菜蛾的危害率几乎达到100%, 棉铃虫的危害率也在15%~30%, 实施绿色防控7年来, 棉铃虫的危害已基本被控制, 小菜蛾的危害率也降到20%以下, 整个生产季节基本不需要化学防治。同时, 使用绿色技术地区的天敌种群数量增加, 提高和稳定了自然生态调控的能力, 如榆次东阳示范区主要天敌种类由实施前的3~5种, 增加到现在的10余种, 天敌种群数量比非示范区高出2倍以上。

5.3 社会效益突出

渠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初探. 篇10

1.1 技术力量强

我县有一支常年服务于农业, 指导全县农作物病虫防治的专业队伍, 对全县主要农作物进行病虫监测、预测预报、发布信息、电视预报、新农药筛选、试验示范、新技术推广、重大突发暴发病虫应急预警等。他们技术过硬, 有献身渠县农业的敬业工作作风。

1.2 上级支持力度大

省市业务部门大力支持, 无偿配置部分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性诱捕器等, 用于绿色防控。

1.3 绿色防控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我站多年的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 绿色防控理念已深入人心, 他们善于接受新观念、新技术。

1.4 蔬菜质量好

通过绿色防控种植的蔬菜安全、无污染、品质好, 价格高。菜农种植积极性高。

1.5 技术成熟可行

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 渠县植保站技术人员已总结出一套成熟可行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2005~2008在部分柑橘、蔬菜上试行绿色防控技术, 保证了产量, 提高了品质, 减少了环境污染, 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 课题开展情况

2013年以来, 渠县植保植检站对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应用,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集成技术

2.1.1 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是根据蔬菜生长、生态环境和有害生物发生三者相互制约的关系, 利用一些栽培技术, 改变蔬菜生长生态环境, 创造对蔬菜生长有利, 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的环境条件, 从而达到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 控制病虫草发生与危害的目的。

2.1.1. 1 优选品种

选择生物产量高, 品质好, 抗病虫, 抗逆性好的品种。白菜选“早熟五号”, 辣椒选“改良早丰”, 茄子选“三月茄”, 番茄选“雪里红”, 青菜选“矮早青”。

2.1.1. 2 建立合理的栽培制度

在天星镇、三板乡、土溪镇常年种植蔬菜地, 我们提倡不同科属蔬菜品种轮作。如:十字花科与瓜类、豆科、茄科之间轮作。种白菜的、南瓜的、次年轮作番茄、茄子、黄瓜与甘蓝间作。

2.1.1. 3 培育无病虫壮苗

对甘蓝、白菜、黄瓜、番茄等菜类种子用盐水浸种、消毒幷对育苗床进行消毒,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在移栽前揭膜炼苗, 摘除有病虫株, 选健壮苗, 距移栽前3~5d, 喷施或浇灌防病药剂, 做到带药移栽。

2.1.1. 4 加强田间管理

生产过程中要求农户及时摘除病株、病叶、病果, 清除菜田残留物, 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减少传播源。

2.1.2 理化诱控技术

2.1.2. 1 杀虫板诱杀

利用害虫对颜色趋性, 安插黄色诱虫板进行诱杀。田间均匀安插黄色粘虫胶板20块/667m2, 防治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

2.1.2. 2 糖酒醋液诱杀

按红糖6份、醋1份、白酒3份、敌百虫0.1份的比例配制糖酒醋液诱杀小菜蛾、斜纹夜蛾、地老虎等。

2.1.2. 3 杀虫灯诱杀

利用害虫趋光性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菜田害虫17科30多种, 如:田间的甜菜夜蛾、地老虎、小菜蛾等蔬菜成虫, 实验地每年4~10月每2~3.33hm2菜地安装杀虫灯, 天亮关灯。

2.1.2. 4 性诱捕器诱杀

其原理是人工合成的雌虫性信息激素诱芯, 在田间释放, 通过空气扩散引诱雄虫来交配, 使之进入一个装置进行捕杀。雄虫被诱杀后, 减少了雌虫交配机会, 从而降低了虫口密度。在蔬菜生产期, 为了调查防虫效果, 每隔7d调查主要害虫1次, 每次10块菜地, 其中防治地和对照地各5块。每块地5点随机取样, 调查记载主要害虫发生情况。通过理化诱控技术的实施, 有效的诱杀了害虫成虫, 切实降低了幼虫虫口密度。

2.1.3 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在药剂防治中优先选用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使用苏云金杆菌 (BT乳剂) 、白僵菌防治菜青虫、小菜蛾, 捕食螨防治红蜘蛛、茶黄螨;使用农抗120防治炭疽病、黄萎病;使用苦参碱、天然除虫菊素防治菜青虫、蚜虫。

2.1.4 化学防治技术

在菜地必须用化学农药时, 应正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 并在害虫低龄幼虫期和病害发病初期使用药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豆荚螟在低龄幼虫期用灭幼脲1号;防蔬菜蚜虫用吡虫啉、啶虫咪;防治红蜘蛛和茶黄螨用克螨特、阿维菌素;防治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青枯病用58%甲霜灵锰锌100g对水50kg防治。

2.2 示范推广情况

我县2013年春季对蔬菜病虫害采用绿色防控技术, 当年试验200hm2, 节省化学用药支出40元/667m2;2014~2015年在天星镇、土溪镇、三板乡蔬菜种植基地推广2000hm2, 累计节省农药开支100余万元。

3 推广应用效果分析

3.1 经济性状分析

利用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在天星镇、土溪镇、三板乡进行示范推广, 经过实地调查, 使用化学农药次数明显减少, 蔬菜的品质得到极大改善, 示范园产出的蔬菜, 从外观和品质上都表现很好。

3.2 经济效益分析

一是菜农增收, 试验地菜农产值明显提高。二是节约农药费用。通过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的落实, 特别是频振式杀虫灯、黄板诱虫技术的应用, 有效地控制了蔬菜种植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示范区菜农使用化学农药次数和数量明显减少, 较对照区减少了3次用药, 节约成本40元/667m2, 且蔬菜卖相好, 品质高。

4 结论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以来, 通过调查, 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4.1 简单易行

农业防治农户平时都操作, 简单易行, 杀虫灯和黄板诱虫性诱捕器由专业技术人员安装, 一教就会。

4.2 操作安全

化学农药如施用操作不当, 易中毒。而在试验区采用农业防治, 物理、生物防治, 对人畜作物都安全。

4.3 增收明显

试验区产出的蔬菜环保、无污染, 深受市民青睐, 供不用求。

5 推广应用前景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在试验示范中表现出简单易行, 操作安全、增收明显等特点, 深受农户欢迎。实践中, 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将大大减少, 生态效益十分突出,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 该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6 建议

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技术服务, 指导菜农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技术要求操作, 确保老百姓“菜篮子”安全, 助农节支增效。

摘要:渠县一个农业大县, 近10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但在农作物病虫防治方面, 农民只注重化学防治的观念仍未彻底转变, 防治技术掌握不全面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致使田间有益生物受伤害, 土壤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我县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和农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面临较大挑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逐步扩大, 发生情况越来越复杂, 为害程度不断加重, 防治成本越来越高, 造成种粮效益下降, 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 对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 大力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能有效减少污染, 节省防治成本, 保护有益生物, 保持农田生态平衡, 提高农产品质量, 增加农民收入,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中小型传统制造商下一篇:中国烟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