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经验

2024-07-25

外国经验(精选六篇)

外国经验 篇1

关键词:优势,劣势,社会基础

一、法典的优势和劣势

众所周知, 中国现在已经到了制定民法典的关键时刻, 制定法典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了学界的共识, 现在讨论的都是一些法典的立法技术问题, 似乎学者们已经深深沉醉于这种“书面理性”所带给我们的诱惑力。那么, 法典究竟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

(一) 法典内在优势。

大陆法系法典的内在优势包括三个方面:法律容易为普通人知晓、法律的确定性和法律的灵活性, 这三个因素被大陆法系学者称为“民法法系的新格言”。

1、法律容易为普通人知晓。

拥有众多成文法是大陆法系的重要特征。法典化根据某些标准对于某一部门的法律规范进行理性化、有序化和等级化整合, 使之能为普通人所知晓。其实, 法典本身就是为对抗法律的任意性、神秘性和秘密性, 因为它归功于法典本身内在的体系性。法国民法典在此可以作为很好的例子, 他被某些学者称为“大众性法典”。他行文风格简明易懂, 大量条文脍炙人口, 与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学者型法典”形成了鲜明对比。

2、法律的确定性。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 本身能够给法律主体带来明确的预期, 使其在事前能够清晰地知晓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用法律经济学的话说, 就是节约了信息费用。这一确定性的特点能够使法律主体自由选择行为模式, 知晓行为的法律责任, 带来了社会的一般安全感, 有利于降低社会争端的解决成本。

3、法律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一部法典生命力的最好体现, 法律本身要适应纷繁复杂、变革显著的现代社会。有学者认为, 相对于判例法而言, 成文法缺乏灵活性, 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 普通法法系, 尤其是英国法, 遵循先例的原则对于法官的约束, 并不见得比成文法法律对于法官的约束程度低。这方面没有学者做过基础性定量的研究, 我们只是我们自身法律制度的“传教士”罢了, 我们只是凭着我们的想象与感觉在此妄下结论。

(二) 法典的负面效应。

由于法典是人类伟大理性的体现, 他可以带来一些积极的效应, 但我们绝不能忽视他的负面效应, 包括法典的凝滞效应和法典的断裂效应。

1、法典的凝滞效应。

其意义就是法律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的凝固。以法国民法典为例, 在1804年到1880年的大半个世纪内, 虽然社会和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但众多立法中仅有180个条文与民法典的内容有关, 还不及现今一年内制定的民法条文的总数。对此, 瑞士也有类似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和政治权威有关, 因为它产生了“法典崇拜”的现象, 用攻击法国民法典的话说, 就是“政治怪胎”。甚至有法国学者在法典制定之后宣称“我不知道什么是民法, 我只知道《拿破仑法典》。”

2、法典的断裂效应。

断裂效应指法典会隔断联系其条文和本元之间的联系, 就是新法典的诞生宣布了旧有法律秩序的终结。在这个替代过程中, 新旧法律秩序的叠加会造成法律秩序的混乱。法典的诞生, 会引起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动, 但它又是稳定社会的一个有力武器, 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到矛盾和困惑。

二、制定民法典的条件分析

对于法典制定的条件,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教授、原司法部部长罗伯特·巴丹戴尔指出:“一切法典化措施, 如果要获得成功,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批天才的法学家, 一个政治上的意愿。”对比欧洲大陆来说, 中国当前制定法典的社会基础鲜有学者进行讨论。而推进我国法典化进程的则是天才的法学家们和强大的政治意愿或者说一种政治权威。想想法国民法典的制定, 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于政府和个人的思想模式在大革命中被改变, 代之以新型的关于个人、社会、经济和国家的思想方式。法国大革命的理性力量所产生的主要思想之一, 就是所谓的后来的世俗“自然法”思想。它构建于人性观念基础之上, 《人权宣言》则是这种观念的具体体现。革命, 用亨利·梅因爵士的名言来描述, 是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的工具, 因为它对人权的强调产生了“个人自由”的主张;它还导致了政府权力的分立。最后, 革命为加强世俗国家法律制度的威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度非常复杂的法律领域顷刻间简单化一。自此以后, 从理论上说, 法律领域的主题仅限于个人和统一的国家。在此阶段, 国家权威的另一个支撑手段是民族主义, 二者的共同结合产生了同一强大的政治意愿, 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反映民族精神和统一民族文化的国家法律制度。因此, 革命是自然权利、权力分立、理性主义、反封建主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 法国民法典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断裂的必然产物, 它是作为社会急剧变化的一种自然反应, 这就是法律对于共同的社会生活需求承认的结果。当然, 我们不要忘记法国民法典的四位制定者和拿破仑本人, 是他们杰出的才能和本人坚强的意志在四个月的时间内产生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国民法典。历史充满着偶然和不确定性, 但是法国民法典却是法律回应社会生活所产生的, 不能不说历史事件是众多因素合力的结果, 每一个细节和巧合都会成为它的变量, 影响着它的发展趋势。由于法国革命后的法律制度对其他国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大陆法系的很多法律制度带有以法国革命为特征的乌托邦主义以及反对这种乌托邦的双重色彩。我们再看德国民法典。从历史来看, 德国民法典比法国民法典晚了近一个世纪, 这时的德国民法典不可能不受法国民法典的影响。由于拿破仑军事帝国的扩张, 原“神圣罗马帝国”在莱茵河西岸地区被并入法国版图。1806年, 这个由300个邦国组成的“神圣罗马帝国”在拿破仑的军事胜利下彻底解体, 莱茵河地区的16个邦国组成了莱茵联盟, 拿破仑是这个联盟的庇护人, 这个联盟的组成邦国在1808年达到37个。拿破仑法典于1808年起在这里实施, 这就是说, 莱茵河西部、占德国人口1/5的地区, 自1808年至1899年, 在近一个世纪里拿破仑法典一直得以实行, 其中巴登大公国实行的《巴登邦法》几乎就是法国民法典的德文翻版。在拿破仑政权垮台后, 曾有人提出法案主张恢复实施普鲁士法, 但因遭到抗议和反对而无果而终。法国民法在波恩、海德堡和弗莱堡等著名大学仍然被继续教授。诚如有学者所言:“当拿破仑法典不在‘基于帝国的原因’而实施的时候它将作为‘理性的帝国’而存在。”但是, 二者的社会条件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与法国革命的局面“混乱不堪”相比, 德国民法典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却是德意志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 当然更应该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德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最终德国形成了垄断资本主义。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的是一批天才法学家, 当然更包括一批伟大的哲学家, 他们使德国民法和法典化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的结果是德国民法典继承了潘德克顿体系, 产生了德国民法典五编的体例。在德国, 法律成为真正科学的产物, 也被视为能够像数学一样被验证和得到精确结果的一门科学。

从以上二者的简单介绍可以看出, 法典化确实需要条件的, 但条件的复杂性使我们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讨论上。作为法典化代表的法、德两国在法典化的过程中各有其自身的特色, 虽然二者源于共同的罗马法, 都将自身看作是罗马法的真正继承者。将以下这句话用到这里一点不为过———只有是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但我们又不能过分强调二者的不同之处, 抹杀了二者共同的法律渊源。另外,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 其他国家的民法典也在某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992年制定的荷兰新民法典、俄罗斯1996的新民法典, 还有日本民法典、埃塞俄比亚民法典, 等等。我们也应该将关注的眼光放到第三世界和转型中的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来, 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相似性的比较, 期待获得更多有意义的启示。

三、法典化的启示——中国应当何为

法典化似乎成为整个法学界流行的名词, 无论是官方还是学者, 都在热烈讨论我们应该制定一部什么样的民法典, 它的体例是什么?它的体例顺序是什么?它应该包括那些内容, 等等。这些都是技术性的讨论, 诚然这些讨论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在立法技术的层面上我丝毫不怀疑讨论的必要性。但我的问题是, 中国法典化的合理性在哪里?我国民法典的修订是不是受到了某些范式的影响?难道它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威的产物?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学者在此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不过朱苏力的有关“法制及其本土资源”的观点却给我们带来了有意交的启示。我希望看到在制定民法典前有大规模的法典化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讨论, 这样可以将我们现在的问题总结一下, 将我们遇到的问题好好暴露一下, 让我们的忧虑有一个特定场合得到释放。当然, 这可能仅仅是个幻想, 因为这也不切合实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官方大力促进法典化的功利思想, 从而不允许反对意见的充分表达;学者的功利化思想, 主要指民法学者对自身利益的过分关注, 从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不切实际的研究, 且过分追求功名;学科分化严重, 缺少法律的哲学支撑, 缺少宏观哲学探讨;社会学者大都浮躁, 缺少有效的社会调查, 所以缺少法典化的实际国情研究;法官的学术功底不高, 缺乏研究探讨能力……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都没有考虑清楚。我们连我们的前辈都赶不上, 清末立法前还曾组织过大规模全国性的民事习惯调查, 我们在此做的确实不够。波斯纳说过:“未来的法律是属于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言外之意就是说未来的法律是以定量研究为基础的, 而不是学者立法的那样拍脑门的异想冲动所为。

我们再看看民法学者们怎样为他们的学者建议稿找到理论支撑的。王利明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其立法理由》的体系说明中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确立民法典体系的必要性;二是确立我国民法典体系的三个宏观问题 (完全照搬德国民法典体系还是合理借鉴并有所创新;民商分立还是民商合一;民法典与民事单行法的关系) ;三是如何构建我国的民法典体系 (总则和分则) 。通篇来看, 完全是法律技术性的问题, 而没有社会基础的可行性论证。的确, 法律移植在我们的法律体系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 但是移植仍然要有它合理性存在的前提。法典无疑是舶来品, 自清末以来就开始法律移植, 到现在已经一个多世纪了。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规定的制度,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配套系统, 它是由大量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共同构建, 它们在一定的环境下相互协调才能有效运转。因此, 即使个别的法律或是制度能成功移植, 在一个其他法律制度不配套的法律体系中的实际运作效果也未必好。正如西欧国家在二战后都在不同程度上“移植”或试图移植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 但是——在不带贬义的情况下———播下的是龙种, 收获的是跳蚤。还有我们熟悉的“不动产”一词, 我们对它何等熟悉, 但在广袤的青藏高原我们却找不到和这个普世概念相对应的财产!还有我们的社会究竟是处在什么样的阶段, 仅仅是从一个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转向一个工商经济为基础的陌生人社会那么简单吗?社会的断裂和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令我们束手无措, 我们应当何为?民间法、司法法, 还有法典之外的各种大量的单行法和大量的非正式法律制度和法典一样成为人们选择行为模式的预期, 我们真到了后现代社会所遇到的那种境况吗?

我们应当何为?我没有答案。我只想说一句:法典没有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 只有合适和不合适的。我期待中国的学者和官方在制定民法典之前谨慎地考虑一下我们的现实和国情, 多做社会方面的调研, 我们的功夫应该在法律之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祖国, 期待有更多的《乡土中国》一样的作品问世, 而不是一本又一本的什么学者建议稿和官方委托稿, 因为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深切关怀;我们还期待更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人性论》问世, 好好反思一下转型中的国人真实面目。这才是我们应当做的!

参考文献

[1]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2]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本杰明.卡多佐.刘培峰译.法律的生长.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3.

我的经验与外国硬币作文 篇2

事实上,我喜欢钓鱼,集邮和打篮球。但我花了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收集外国硬币。也许收集外国硬币是我的爱好。

我仍然记得我的第一个外国硬币是荷兰的金币。我着迷于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奇怪的硬币。从那时起,我失去了自己在收集外国硬币。我有一些漂亮的硬币,其中大多数的名人在一边。另一方面可能有一个著名的建筑象征的国家或日期和硬币的价值。

大多数外国硬币是圆形,但是一些有不同的形状。例如,香港的硬币是不同于其他国家。他们就像美丽的紫荆。当我第一次看到他们,我甚至以为他们纪念硬币,但当我看到他们,我发现他们是硬币。

硬币可以由不同的金属制成的。一些是由镍、和一些由不同的金属制成的混合物。

再议外国税收征管的经验与启示 篇3

关键词:税制改革;税收征管;纳税意识

一、国外税收征管的几大特点

尽管各国税收征管要受到其政治、经济体制及其发展水平、生产力状况等各因素的影响,而尽显相同,但通过梳理不难发现征管效率高的国家的税收征收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纳税人自觉的纳税意识

在目前的税收征模管式下,纳税人自觉依法申报纳税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历史上,美国公民一直是政府税收的积极支持者,申报纳税人数高达90%以上,当之无愧为全世界各国申报纳税比例最高的国家。然而从这一彦语中——“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死亡和纳税”,我们发现外国人自觉纳税意识高并不是天生的。这与国外实行严密的征管、稽查制度、惩罚措施,还有一系列行使有效的促进纳税人自觉申报纳税的措施是分不开的。美国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在税制设计上鼓励纳税人自觉纳税,税种、税目、税率尽可能简单,税种设置贯彻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二是在税收征管中努力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各级政府税务机关中均设置纳税人服务中心。三是在税法中具体规范了尊重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范围。

(二)税收征管的计算机化

在西方发达国家,计算机应用于税收征管的各个领域,从税收预测、税务登记的办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稽查选案到涉税服務等各个环节,使税收征管科学而高效。美国最早开始建立计算机征管网络,形成了十大税务管理计算中心,并与银行、海关、边防等部门联网,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并且率先使用了个人社会保险卡和社会安全号码,用以记录其个人资料和社会经济安全情况。还定期将税收征管情况、上缴国库情况、用于公共开支情况进行公布。这及其有效地降低了征纳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进行双方博弈过程中花费的无效成本,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同时在税源监控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三)严格的税务稽查

国外往往都是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强有力的监控体系和严密的稽查体系。首先,稽查对象都是在经过计算机内部所存标准与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对比分析后确定的,相对应我国人主要凭借稽查人员的经验和直觉以及接收举报的方式确定稽查对象的做法,科学、客观的多。美、德、日等国家还专门设立了税务警察组织,在打击涉税犯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另外在其协助下,对犯罪加以的严厉的处罚都得到了真正执行。相对我国在执行处罚发方面做得很是不到位,处罚效率低,并且“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的现象更是普遍。这严重损坏了执法的严肃性。

(四)完善的税务代理

要实现税收征管的公正化、公开化、社会化,就要实行规范有效的税务代理制度。在美、德、法、等西方各国都很好的实行了该制度,构成税收征管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纵观税务代理制度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可概括出以下几大特征:建全的税务代理法规,严格的资格认证考核制度,规范的行业管理。我国自80年代末推广税务代理制度来,在资格认证、有效市场、行业规范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很大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世界认可度低,在我国拿到注册会计师证的从业人员,在美国等国家仍不被认可;国内的代理机构相对与四大,在规模上、权威上、都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

二、借鉴国外经验,对深化我国税收征管的启示

(一)规范申报纳税制度,强化服务意识

纳税申报是新征管模式的基础,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正当权益又是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的基础。我国税收征收行政机关应逐步改变由高压式的征收理念到到为纳税人服务理念的转变,建立起优质、快捷的办税服务场所,为纳税人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互信、协作的征纳关系成为每一个现代税务机关的核心任务。同时加大对不依法申报纳税的惩罚力度,执行到位。使纳税人在自觉纳税和试图偷逃税款成本收益之间自己做出觉定,促使养成自觉依法申报纳税的习惯。

(二)加快税收征管的计算机化,拓宽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衡量一个税收征管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是看它多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能迅速处理大量信息的计算机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个问题。并且在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的的深度应用成为当务之急。对此我国应第一,按照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工作规程,开发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软件,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的处理、税收会计统报表分析、税务稽查对象选择到各类税务信息的生成等,实现计算机自动监控管理。第二,尽快建成中央、省、市、县四级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国地税之间,税务机关与银行、海关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网,及时提供和反馈信息,实现税源监控的动态实时管理。

(三)建立强有力的稽查体系

首先,针对征管工作强度大,业务量多的问题,充实稽查人员队伍,使大体上达到税务人员总数的40%左右。加强对其稽查技巧、微机技能培训,提高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其次,实现人工和计算机结合的选案方法,做好税务稽查内部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的协调工作。最后应分散稽查权力,充分发挥相互制约机制的作用,建议建立多层次的稽查体系,。对重大案件的处理,应实行听证制度或公开办案制度,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以增加透明度。

(四)推行税务代理制度

目前我国税法透明度仍不是很高,很多小规模纳税人核算水平和办税能力低,建立“自核自缴”纳税申报制度,必须重视利用社会力量协助办税。为此一是组建税务代理人的行业管理机构。对代理机构进行权威性审核,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等,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税务代理管委会一类的行业管理组织,处理税务代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类问题,约束税务代理行为,以形成税务代理的民间自律机制。二是建立能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合格、合法的税务代理队伍,严格抓好会计注册师等考试的认定和聘用工作,核定标准向国际看齐。

参考文献:

[1]孙承.美国税收征管的几个显著特征[J].吉林财税,2000,(1).

[2]孟庆启.中国税务管理现代化概论[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外国经验 篇4

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施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政策有一定的差别, 但是其中存在很多共性, 这主要表现在其农业的发展都受到政府财政、农村金融信贷机构以及农业保障机构资金的大力支持, 它们都有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来确保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国外金融支农经验, 对我国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有很好借鉴意义。

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这与美国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密不可分。美国的农业金融机构是伴随着其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而发展的。美国发达的农业离不开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由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以及私人信贷组成的农村金融支农体系。

美国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是由美国联邦政府主导创建的, 专门针对本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提供融资的机构, 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和服务, 并通过信贷活动调节农业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控制农业的发展规模等。美国农村合作金融是由美国政府主导设立农贷专业银行及其基层机构组成的信贷系统, 由农业信用管理局领导, 其主要目的是对农业相关组织、农业发展项目放贷, 扩大农业可用资金来源, 改善农民工作条件和福利, 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业发展。美国农村商业性金融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 美国近90%的商业银行经营农贷业务, 尤其是设在小城镇的商业银行, 农业贷款一般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50%以上, 美国的人寿保险公司则为农业提供长期贷款。美国是开展农业保险最早的国家之一, 自1939年建立农作物保险制以来, 美国从政府成立机构直接办理农作物保险业务到引进商业保险公司共同经营, 再到完全交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代理的转变, 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时, 得到政府提供的经营管理费和保险费补贴等有力支持, 美国农业发展离不开美国发达的农业保险。

2.德国

德国是最早建立农业金融制度的国家, 它是欧洲农村信用社的发源地。德国农业以中小家庭农场为主, 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在德国, 基本上各类金融机构都发放农业贷款, 但是以合作金融机构为主体。德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由政府设立, 为了扶持农业发展, 不以盈利为目的。德国的合作金融体系为金字塔式, 分为三个层次, 最顶层为德国中央合作银行, 中间层是三个区域性合作银行, 底层是基层合作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各级合作银行都是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 自下而上入股、自上而下控股的合作银行体系。截至2004年底, 德国农业贷款占农场信贷44%的份额, 德国合作银行是农村信贷的最大供给者。德国商业性金融机构实行综合化经营, 各银行都可提供农业贷款, 是农业贷款的第二大供给者, 截至2004年底, 德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在农村信贷市场的份额为35%左右。

3.印度

印度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印度储备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国家农业农村发展银行组成, 印度储备银行是印度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是印度农村金融的主渠道, 1969年商业银行国有化后, 按照中央银行的规定要求, 各商业银行的放款必须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 从而使各商业银行不断增加对农业的中短期贷款, 同时还对初级农业信贷合作社提供资金融通。1975年印度政府为解决农村地区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少、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而设立了地区农村银行, 其职能是吸收存款, 直接向农业贷款。20世纪60年代印度的初级农业信贷合作社发展迅速, 1960—1961年初级农业信贷合作社达到21.2万个, 其职能是专门对农民提供中短期贷款。国家农业农村发展银行是印度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 其不仅接替了农业筹资开发公司的职能, 而且还继承了印度储备银行关于农业信贷的全部功能。

二、我国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现状与问题分析

我国服务于农村市场的金融主体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由于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收缩, 经营重点转向城市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 农业经济的高风险性和信贷资金的趋利性, 为确保规模效益, 国有商业银行对部分县域存款达不到经营临界点的分支机构进行了整合和撤销, 县级支行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存款, 除了小额质押贷款外, 基本上不对农业放款。这对于需要资金的广大农村来说, 大量资金被吸收上存, 对发展农业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包袱沉重, 支农能力有限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支农的主力军, 截至2007年底, 我国已改制组建113家农村合作银行, 17家农村商业银行和1824家以县 (市) 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机构。自2003年改革启动以来,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支农资金也有了很大提高, 截至2007年底, 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余额达12260亿元, 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2038亿元, 农户联保贷款余额1351亿元。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存贷款规模不大, 经营效益不高, 农业发展需要中长期大规模的资金, 而由于农村信用社经营包袱沉重, 不能根据种植和养殖产业化的周期规律来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规模, 支农心有余而力不足。

3.邮政储蓄在农村只存不贷, 农村大量资金被转移

按照政策规定, 邮政储蓄存款作为中央银行货币全额上缴, 县级以下营业网点变成单纯的吸存窗口, 虽然2003年8月开始, 邮政储蓄部门对新增存款开始自主运作, 但由于资金全部上交邮政总局, 在缺少激励的情况下, 存款大多流向城市, 很难回流到农村地区, 这对于农村及农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4.农业发展银行未能真正起到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业发展银行是广大农村地区惟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 设立之初,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运用政策性贷款促进农业发展环境的改善, 开始也逐步投入部分农业发展项目, 但由于各种原因, 这些项目贷款最终移交给农业银行而专门经营粮棉油。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5.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其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农业起不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商业性保险开始在我国展开, 但是由于农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 农民收入低, 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无法调动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致使我国农业保险参保覆盖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随着农村专业种植户、养殖户的大量增加, 他们需要风险保障却得不到农业保险的支持, 使得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有效的风险保证,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三、我国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建立合理分工、职责明确、与农业发展相配合的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包括很多方面, 农业发展不仅仅是农业生产, 而且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销售, 这些方面不是某一个金融机构可以胜任的, 需要很多金融组织或机构组成一个多层次的, 既分工又协作的支农体系共同支持。

金融机构可以把信贷业务分为生活型、生产型、政策型和商业型, 根据这些贷款所需要的资金额度、时间长短及贷款用途分别确定合理的贷款种类、期限和利率。对于新建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以将信贷重点放在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生活型的贷款上。生活型的贷款一般额度较小, 贷款期限比较短, 对于刚建立起来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比较合适。对于生产型的贷款可以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共同协作, 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发挥好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政策型的农业贷款则由农发行负责, 商业型的农业贷款由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业银行共同协作。对于农业发展中的龙头企业则需要重点扶持, 完善大额农户养殖业信用贷款、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等业务, 通过分工协作, 形成既分工合作又适度竞争的金融支农体系。

2.为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政府应该在认真分析农村金融服务特点的基础上, 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服务力度的积极性, 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比如可以借鉴印度金融支农经验, 规定商业银行以及地区农村银行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农户或者龙头企业贷款利率实行优惠政策或免除利息, 优惠利率与市场利率之差由政府予以补贴,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 用立法手段提升金融机构涉农覆盖面和信贷投放水平, 调整和完善邮政储蓄功能, 改变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成为农村资金“抽水机”的现状, 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规定商业银行和地区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一定数量的网点, 其放款的一定比例用于农业发展。

3.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

农业是高风险产业, 必须加快建立农业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 提升信贷支农的整体效益。建立一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格局, 加强农民参保意识, 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 分散农业风险, 发挥农业保险的金融服务功能, 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发展农业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根本上讲, 推动新农村建设就要立足于农业来发展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也是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美、德、印度等国在金融支农方面拥有较为先进的经验, 我国应克服目前金融支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建立合理的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 为金融支农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农业发展,金融,支农

参考文献

[1]吴大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撑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2]韩俊.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7.

[3]翟光宇, 秦蕊.我国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外国经验 篇5

首先指导老师好,各位师哥师姐好,本人曾在高

二、高三时学习过新东方的口语课程,与外教老师有过直接的沟通,对于这次的题目有一些感想,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应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 ○

我认为在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对自身的文化充分了解,充满自豪,更应该了解尊重他国文化,例如在与外教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如果对外国文化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对外教所说的一些外国习俗就会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这时难免会对一些外国文化产生误解,甚至是一些十分不好的想法,在与外教沟通时也不免会造成外教老师的反感,这样就会对双方的交流学习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扰,但如果我们能够平等的看对文化差异,尊重外国文化习俗,不对外国的文化加以主观的判断,只是当做一种新的文化去感知它,就可以避免造成这样的不便,以愉快的心情来学习交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2多了解一些基本的外国文化常识 ○

我认为像包括肢体语言,说话习惯在内的一些外国文化常识我们都应该多去了解,因为很多时候外国人认见为的常识与中国人所认为的常识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例如肢体语言,很多时候相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含义,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人们到陌生人通常会以握手来表达友好,日本人则不同,他们通常会以鞠躬来表达友好和尊敬,中国人常用竖大拇指来表示对他人的赞赏,可印度人却认为是对他人的不尊敬。说话习惯也是一样会有不同,中国人一般都喜欢在夸讲婴儿时总爱说:“看这对水灵灵的大眼睛”之类的话。然而,在伊朗可千万别议论婴儿的眼睛,因为,伊朗人对婴儿的眼睛最敏感,来客若出言不慎,便会引起主人的反感,但是如果我们在与外国友人交流之前就多了解一些外国文化常识,就能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样更能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3学会选择谈话的题目 ○

在与外国友人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不知道应以怎样的话题来开始交谈,其实外国友人与我们虽然存在一些文化差异,但选择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并不是很困难,例如在与英国人交流时我们可以以天气情况来开始交谈,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外国文化常识,同时也考验我们选择话题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人们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不愿过多的涉及个人、家庭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在与他们交流的同时就应该切忌少询问个人、家庭方面的情况。像一些涉及宗教、及外国禁语等方面的问题也应尽量回避,这些问题提出后虽然我们会觉得没有什么不便,但是可能会对与我们交谈外教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选择话题方面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选择好的话题不仅能让我们与外教的交流更加愉快,也能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外国文化知识,更快的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如果不慎选择了一些不便的话题,可能会让我们与外教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这样对我们的学习交流是没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应该在交流时选择对双方都认为比较合适的话题,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种能力。

4学会外国人的说话方式 ○我认为外国人的说话方式与中国人的说话方式有所不同,中国人在说话时可能会因为顾及对方的感受等原因而采用较委婉的说话方式,可外国人则不然,他们会在你做错一件事情时直接指出你的错误,说话的方式比较直接,言辞也可能会比较激烈,但其实他们并没有恶意,所以当我们与外国友人进行交谈时,需要了解外国人的说话方式,理解他们的真意,不要因为一时的言辞过激而认为自己丢了面子,就对此事耿耿于怀,这样将不利于我们与外教的交流更不利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

另外,为了更好地与外教老师沟通,我们自身也需要做一些改变: 1.努力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想要能够与外国友人更好地交流,我们不仅需要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更需要在说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时候英语水平不能等于英语表达能力,一个人即使拥有很高的英语水平,掌握大量词汇,但他的猜词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听力很弱,这不正是典型的哑巴式英语吗?而我们正需要改变这种英语学习的现状,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训练英语表达能力上,通过阅读一些英文书籍来培养自己的猜词能力,通过模仿外国人说话来进行练习口语,规范发音,并且在与外教交流的时候尽量说完整无误的句子,这些必要的练习更能帮助我们说一口流利的英语。2.用积极正面的态度与外国友人交流

在与外教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外教展示出我们对英语学习的热爱,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习者对所学习的东西都没有热情,没有迫切的求知欲,那么教授者又怎么能有热情呢?对于不懂的知识我们不能马马虎虎,一带而过,而应该下功夫去学会它,不要因为“好面子“而失去了学会的机会,同样如果犯了错误也要勇敢承认,切忌不要因为”面子“而犯下大错,我们应该以真诚,大方,热情的心来对待外国友人,更应该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来对待学习,这样还会有什么过不去的困难呢? 3.拥有开口说英语的勇气

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九年的英语学习所学到的东西已经足够支撑与外国友人的简单对话了,那为什么大量的学生无法开口说英语?这与一直以来所学的哑巴式英语有很大的关系,但我认为更大的原因是我们缺少了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大多数学生害怕说错了丢人,所以渐渐变得更加不敢说英语,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说错的问题,就算是母语中文,我们难道就没有说错的时候吗?母语都可能会出错,那么英语作为第二外语,说错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我们与其担心会说错,倒不如把时间放在开口练习上,练习的多了,说错的几率不就减少了吗?无论现在的英语水平是好是坏,只能敢开口说英语,英语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只要一直坚持,总有一天英语水平会达到与人交流无碍的程度。

以上为本人的经验与技巧总结,只是从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其实与外国人的交流远远不止这几点需要注意,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应多留心总结,有好的方法技巧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在此也向阅读此篇的师哥师姐表示感谢,在国庆假期即将结束之时,向各位师哥师姐晚道一声:国庆节快乐,天天开心,谢谢。

外国经验 篇6

一、简述外国文学翻译的概念及标准

顾名思义, 文学翻译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我国翻译界曾有张今、茅盾、郑海凌等诸多学者对文学翻译做出定义, 可谓见解独到又众说纷纭, 但总体而言, 可将文学翻译做如下概括:在忠实原创作品的基础上, 运用另一种语言将原创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展现出来, 给读者以与原创作品相同的艺术感染力。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 应该遵循“忠实原作、用语准确”的翻译原则, 这是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唯有如此, 才能更好地展现原创作品的艺术风貌。但文学翻译是一个“再加工”和“二次创作”的过程, 很大程度上受到本土经验的制约和影响, 需要在外国文学翻译中合理运用本土经验。

二、分析国内外国文学翻译现状

总体而言, 我国从近代开始有人从事文学翻译工作, 可谓起步较晚, 到如今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虽然起到了诸多文学翻译成果, 但仍存在不容乐观之处, 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 传统翻译价值观存在缺陷

一般而言, 外国文学翻译价值观研究遵从两种范式, 即语言学范式和语文学范式。典型的语言学范式价值观为奈达的“功能对等”或“对等”翻译准则;典型的语文学范式价值观为泰特勒的“三原则”, 严复的“信、达、雅”, 钱钟书的“化境说”以及傅雷的“神似说”等。上述两种范式都存在合理之处, 对文学翻译具有指导意义, 但随着翻译本体研究范围的扩大, 传统文学翻译价值观受到冲击, 上述两种范式的说服力减弱, 未能解释外国文学翻译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 忽视了对原创作品精神层面的展现, 不能继续将其视为文学翻译的价值评判标准。

2. 外国文学翻译定义多元化

对于外国文学翻译, 我国翻译界并未形成为人们所公认的定义, 文学翻译定义多元化局面的形成, 主要是受以下三点原因的影响:一是文学翻译是一个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特点的特殊综合科学;二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深化而推移的, 特定时期人们的认知情况是受限制的, 人们对文学翻译的理解有可能存在片面性和狭义性;三是文学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转换, 会牵涉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一种语言的内部文化特点会制约和影响文学翻译行为。由此可知, 外国文学翻译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 受复杂的社会条件及文化条件的制约, 文学翻译定义呈现多元化局面。

三、本土经验在外国文学翻译中的合理运用

1. 树立“双刃性”翻译理念

开展外国文学翻译工作, 应该树立起“双刃性”翻译理念, 一是要在翻译过程中讲究准确, 仔细斟酌所用词汇, 每个词汇都有存在的必要价值, 这是外国文学翻译的坚实后盾, 就如林语堂始终将“忠实”置于外国文学翻译的首位;二是注重彰显原创作品本色, 在对原创作品的斡旋和雕饰中,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达到巧夺天工的艺术创作功效, 勾勒出原创作品的深邃意境, 体现原创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引发读者的共鸣。

2. 认清本土经验的制约作用

中外在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不具有“对等性”, 因此, 外国文学翻译应合理运用本土经验。严复为我国近代翻译大家, 他所翻译的作品极具代表性, 研究严复对本土经验的运用情况有着典型意义。严复的母语是汉语, 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 面对不熟悉的西学及外国文学作品, 他总是试图用中国式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来加以理解和想象, 他将“Sociology”翻译为“群学”, 将“Liberty”翻译为“自繇”, 都是通过翻译将这种理解和想象外化的表现, 人们甚至能感应到严复的心理轨迹, 而这也体现了本土经验对外国文学翻译的制约作用。

3. 发挥本土经验的基础作用

人们选择何种外国文学作品大多与本土经验有关, 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的生根发芽, 并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也需要一定的本土经验做积淀作用, 并且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一是有成熟的接受时机, 当时机未成熟时, 人们不容易接受外来事物;二是外来事物与我国本土文化相融合。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为例, 在上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 我国民众不理解这种文学、甚至否定和批判这种文学, 这与当时我国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文学语境有极大关系。而时至上世纪80年代, 我国各领域发展现状得到改善, 大量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并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4. 协调陌生化与本土化的趋势

在实施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的过程中, 翻译者始终面临着翻译陌生化和本土化的矛盾问题, 看似翻译者有选择外国文学翻译是陌生化, 还是本土化的趋势, 但现实情况是, 外国文学翻译需要翻译者协调陌生化和本土化两种趋势, 实现两者的对立与统一, 更好地推动外国文学翻译行业的有序发展。

四、结语

虽然我国对文学翻译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 但在外国文学翻译持续发展过程中, 本土经验的影响制约作用已经极为明显。现阶段, 外国的文学作品繁花似锦, 充满异域风情的外国文学作品扩充了人们的视野, 增长了人们的知识, 广大翻译工作者也面临艰巨的任务, 需要树立“双刃性”翻译理念, 合理运用本土经验, 做好外国文学翻译工作, 将更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 净化和感悟人们日益浮躁的心灵。

摘要:外国文学翻译受到本土经验的制约和影响, 为了更好地展现文学作品的风貌和艺术魅力, 应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在外国文学翻译过程中合理运用本土经验。

关键词:外国文学,文学翻译,本土经验,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吴巳英, 李靖.外国文学翻译体例的时代演变——基于《瓦尔登湖》不同译本的比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83-87

[2]李卫华.《讲话》与外国文学翻译[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2 (4) :101-105

上一篇:设计与艺术下一篇:系统分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