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特性

2024-07-02

时代特性(精选七篇)

时代特性 篇1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实时性保障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将新闻传播推向高速化发展中, 那么新闻实时性保障怎样维持就成为新闻传播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新闻传播手段的不断多样化, 使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掌握已经逐渐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形式向主动控制方面过渡, 并且新闻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使人们了解新闻的途径更加丰富, 在无形中对新闻传播造成一种实时控制, 在这样的新闻控制下, 对新闻传播的速度以及新闻的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将新闻传播者推向新闻传播的关键点, 需要更加重视新闻的质量, 重视对新闻事实的陈述。 (1) 不管是对新闻的传播还是对新闻事实的鉴定都需要遵守事实, 客观看待事件发展的过程, 不将自己的主观情绪带入新闻报道中。在对新闻陈述的过程中, 需要新闻传播者认清新闻的本质, 负责任地对新闻进行陈述。例如现在网络上对于“王宝强离婚事件”非常重视, 不久前法院正式开庭审理, 在这一新闻中, 传播者需要根据法院审理的事实进行陈述, 不能像微博与微信键盘手一样有很多偏激的想法, 需要对新闻的实时性进行保障, 在重视新闻时效性的基础上保证新闻的客观观点, 重视新闻的发生过程以及新闻的传播时间, 保证新闻的传播与发生新闻的过程不能相差时间太久, 重视新闻的合理性与真实性。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媒介与渠道

新媒体传播形式并不是新闻传播的媒介或是渠道, 新媒体是多种媒体形态下相互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综合媒体形式, 这种综合性的媒体形式重视新闻传播的媒介与途径的创新, 积极引进新时代下的手机、电视或是网络TV等形式, 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媒介与传播的渠道, (2) 是一种在完善的传统新闻传播形式下创新的新闻传播形式。新媒体传播形式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或是电子产品为基础进行新闻的快速传播, 是建立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互动平台, 高速推动着新闻信息的传播。新媒体传播形式逐渐改善人们传统的观看新闻习惯, 不用一直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新闻播放, 而是通过手机或是电脑等形式在第一时间掌握新闻, 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使无处不在的电子信息产品对传统新闻传播形式产生巨大的冲击, 逐渐创新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如著名影视小生柯震东吸毒事件发生之后, 基本一天之内, 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叫柯震东的影视演员, 诸如此类的事件比比皆是。由此可见, 新媒体形势下新闻传播的媒介与渠道逐渐多样化, 传播速度飞快。 (3) 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体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 系统性强, 新闻发布的可信度高, 并且传统新闻在传播上具有很高的威严性, 公众信服力高, 而现在, 发布新闻已经不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享权利了, 任何人都能利用手机或是电脑等电子产品发送新闻。

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与广泛性

保证新闻的时效性与广泛性是新闻传播的基本准则, 是使人们真正了解新闻事实与真相的重要方式。传统媒体主要是通过报纸或是广播等为媒介进行信息的传递, 并且传递的时间比较固定, 人们对于新闻的等待时间比较长, 新闻工作者的压力非常大。例如要了解天气情况, 只能在早上或是晚上固定的时间才能收到气温的变化数据, 若是采用报纸这种传播形式, 就只能放在第二天的报纸上, 导致其失去新闻的时效性, 这样的传统新闻传播形式在一定基础上限制了新闻的时效性与广泛性。 (4) 但是, 在技术发展迅速的现代, 信息的时效性与广泛性保证得非常好, 人们只要打开网络数据或是无线wifi就能随时随地掌握实时信息, 人们沟通的平台越来越多, 而微信或是微博等新闻传播的力度非常大, 会及时更新天气或是新闻消息, 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实时性, 并且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速度更快。

在新的媒体传播时代, 各种信息化传播形式提升了传播的速度, 但是因为新闻传播的范围比较广、方式多样,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受到威胁, 新闻数量增加过多, 逐渐出现新闻泛滥的情况。在新时期, 人们对于明星的娱乐新闻非常感兴趣, 经常会出现明星夫妻之间出现裂痕或是离婚等新闻, 这种新闻虽然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或是阅读兴趣, 但是在新闻真实性方面不够严谨, 经常有虚假新闻发生, 需要加强对新闻传播的管理, 需严格新闻的审核与播放,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新的媒体时代下, 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与传播速度的加快, 对于新闻的实时性与广泛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能够将新闻快速、有效地传递到人们手中。

四、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受众对新闻的监督与反馈

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是让新闻受众知晓社会的变化以及国家的政治发展以及经济改革情况等, 但是在分析新闻的基础上要求新闻人对新闻进行客观的审核与判断。新闻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使新闻的真实性与质量逐渐降低, 导致很多虚假新闻趁势出现在新闻传播中, 而且现在的诈骗现象非常频繁, 需要受众具有判断新闻真实性的能力, 监管部门也要对新闻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受众在新闻传播形式多样的基础上, 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新闻, 增强了受众之间的互动范围, 在信息技术方面也逐渐加强了新闻宣传的能力, 扩大了受众了解新闻的渠道, 人们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就能及时掌握新闻, 关注国家的发展以及大事小情。在这样的信息传播过程中, 人们可以通过舆论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或是将遇到的困难发到微博、微信以及社交网站上, 传播速度非常迅速, 在点击率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就会引起社会或是政府的关注。因此, 多渠道新媒体快速有效的信息传播, 能够很好地增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度, 加强新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结语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新闻推到新的发展时代中, 文章主要针对新媒体形式下新闻传播的广泛性与真实性、实时性以及传播的途径与传播的媒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根据新时代新闻背景下的新闻受众对新闻的反应以及新闻传播方式的应用, 阐述新时代媒体发展的趋势, 以及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注释

1 董立娟.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特性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108-110.

2 莫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J].理论导刊, 2011, 07:94-97.

3 张洁.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02:94-96.

浅谈党员教育的时代特性 崔益虎 篇2

浅谈党员教育的时代特性 崔益虎 -领导讲话

文章摘要: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党的.先进性要求,正是基于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这一基本目标,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赋予了党员教育的时代特性。党的各个时期中心工作决定了党员教育内容的时代特性;社会存在决定了党员的思想状况,从而决定了党员的时代特性;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党员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时代特性。实践证明,在切实重视和抓好党员教育工作中,只有不断冲破传统,把握住党员教育的时代特性,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关键词:党员教育、时代特性、途径、方法

时代特性 篇3

一、色彩的符号性

雅戈布森说:“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贴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如果分离开来说,听觉符号是纵向的,需要时间的维度体现;而视觉符号是横向的,旨在空间维度。

色彩符号无疑是视觉上的,但是它的特殊在于它不仅可以独立的作为一种符号具有象征意义,也可以作为图形符号的视觉变量一部分使用——而前者是无形的,个人理解上此时其更接近于语言符号。笔者始终深信,如果说世界的诸人要划分群类,应该是按照地域文化。因为文化象征着这一个民族的历史沉积,一个民族最初的文字记载抑或艺术创造总是与神话相关,从民族的神话可看到这个民族的精神崇尚、寄托与取舍。大多数如基督教最初的教义是禁止偶像的,因此一切崇拜由符号传达。故而,尝试理解一个民族的符号崇拜,是推敲它走过的历史足迹——获知它的沧桑所必需。

没有什么比源于自然的先天色彩符号更加直观的影响人的情绪,构成象征意义。

色彩的符号崇拜可能是共性的。而散布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人们对某个特定符号崇拜的偶合,我认为是起源于对同一自然本源的崇拜。

最显而易见的是对金色——太阳崇拜——由此象征世界各国的王权和神圣的事物。

但,即使是同一本源,人们的祈福仍有着微妙的差异:军政的希腊人敬仰阿波罗,视金色为真理和生命和不灭的荣誉;农耕的埃及人拜太阳神瑞,金色象征丰收的谷物;宗教性的印度人视金色为永恒的真理。

同时,指代不同的事物时候,色彩的象征意义也受到影响。比如黑色和白色,在光谱上没有,似乎应验解语:用不存在代表死亡。但是纹章学中,黑色被犹太神秘主义者冠以智慧的象征;西藏人则认为白色代表“扎什伦布”(意思是吉祥须弥山),象征精神升华至彻悟。

在搜集到的很多关于此书的读书笔记中,对这些色彩的序列被拆开,从某一行专色的角度平行的分析理解。都认为是不合理的。

在卡巴拉大师之前,很多现代宗教的术士将光谱中的七色和音阶的解释合在一起。

关于人体部位的色彩系统,卡巴加称之为“东方的查克拉斯系统”(Chakra)。并说:“音乐、色彩和人体精神力量的中心,在东方宗教中被作为查克拉斯系统。这种揭示了为什么音乐家的同时是艺术家。”

实际上,局限于对亚洲文化的认知缺陷,卡巴加本人对于这一引用并没有系统理解,在标注的时候偏向于自己的感情色彩,草率的忽略和错列了一些细节,如thlrd eye(三眼)的靛色象征对crown(顶冠。ThousandPetal Lotus是千瓣莲花的意思)的紫升华过程,他用实体额头和头顶解释不能说明其中意义。实际上,查克拉斯的人体色彩能量源引于印度,是一句梵文,意思是“生命能量之轮”,以描述位于灵魂身体的边界上的人体的七个主要能量中心,修行僧认为它们是通向灵魂能量的门口,每一个中心都必须是渐进的。从最底端的根基能量中心、红色能量,代表我们的生存本能、强大的物质能力和活力,用来接通各种能量和吸收地球上的宇宙能量,以便激活其他能量中心——到头顶能量中心、紫色能量为一切感知工作带来最高层次的魂灵真理,升华到祈祷与保护,神秘主义与启迪的所在地。这些颜色的排列本身是一种符号崇拜——或许是因为对音乐、色彩和人体精神力量中心的联想崇拜,也或许只是因为“7”这个本身晦涩而富有隐喻的数字——或者更加大胆的猜想,是遵循神迹彩虹——光谱所定的色彩进阶。

圣经旧约《创世纪》中,彩虹是上帝与挪亚立约的誓言记号,彩虹的七种颜色代表教堂中圣灵的七件圣物:圣礼、教义、圣职、政体、祈祷、权利的放松与约束。

也许这并非没有一定依据。牛顿17世纪用三棱镜分离光线的时候这样描述感觉和知觉之间存在的差别:光线是没有颜色的,它其中就是包含了某种能量而已,这一能量引起了我们对这中或是那种颜色的感觉。

现在的我们已经知道羊色光的区别在于波长,但是对于自然光谱的神秘的情绪感染力;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专色崇拜和色彩民俗

时至今日,尽管世界从表面看来日趋大同,学者们却越来越多的开始挖掘国家的走向规律与其民族遗留文化的关系,从中寻找这个民族的生存喜兴和行为特征,以期更好的预言它的走向。

而理解并象征一个民族的色彩体系的隐喻,是推敲它走过的历史足迹——获知它的沧桑所必需的。

[红]CMYK:0/100/84/0 RGB:253/0/21

红是最强有力的色彩,能引起肌肉的兴奋、热烈、冲动。醒目,同时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而今,红的醒目直接用于喻示燃情似火、奔放,亦可常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示用。

在古代,红色的象征多与自然界的生命力、激动愤怒、过激的情绪有关。古希腊象征战神与火神,尤可指代古罗马的众神之王朱庇特(希腊称宙斯),此外红也是男性活力象征。基督教中,红色代表基督的热忱。

在我国,红是吉祥的颜色,象征喜庆、成功乃至富贵。官门漆成红色,谓之朱门。清朝时,呈上的奏章经皇帝批定后由内阁用朱书批下,称红本。婿嫁喜事一律着红色。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文化的红色崇拜源于火,人类对于火除了有一种恐惧和敬畏感外,同样怀有依赖与崇拜的感情。跳动的火焰给原始先们带来温暖,也开始了火的文明。也有一说红色是对血的敬畏。血在原始人心目中代表生命和灵魂,神圣而不可亵渎,同叫又象征征服和荣罐,如皿祭。更倾向于前一种说法,因为血崇拜以珂兹特克为典型,由于献祭行为的残酷,民族色偏压抑的赭石和褐色,而中华民族的尚红有“中同红”之说,色泽饱满温润。

[黄]CMYK:0/20/100/0 RGB:255/204/0

纯色的黄由于有金色的成分,所以有时昭示灿烂、辉煌,值得信任的意思。

我国,古人把黄色视为皇族的尊贵象征,代表地位、权利、威严。同样,从本源分析,古代的五方、五行、五色、五德中,中央为土黄色,祖先尚的黄非人金黄,而是土黄。华夏文明对黄色的崇敬应该是源于土崇拜。

但是,在西方黄色有疾病、猜忌,卑鄙的意思,如Yellowjournalism(耸人听闻的报道)。在基督教中,黄色有背叛的意思,可能是由于犹大的衣服是黄色的,如Yellow dog(叛徒)。

而佛教中,黄色代表谦卑与摒弃尘世,因此袈裟是藏花红与黄色组成。

在我国,黄和红的结合有着特殊的神圣意义。犹在传统中运用的很繁复,是一种敬神的崇敬,在神圣的五星红旗中意指代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

香港著名CI设计师蔡启仁先生认为,国人对黄色和红色的偏好始于中华民族发源于黄土高原。

这是否可以珲解为,以农耕为社稷的华夏民族以之表达对火和地的崇敬。

[绿]CMYK:64/0/100/0 RGB:92/179/35

中性特点,和平色、自然美、宁静、生机勃勃,宽容色,可衬托多种颜色色而达到和谐。甚至是柔和的护眼色。

有时候绿色象征矛盾的事物:如代表凯尔特人的“祝福岛”(人类死后灵魂归所),也象征嫉妒。更多的时候,绿色象征整个大自然和生机盎然。有时候绿色象征感情生活,在回教国家中,绿色是神圣的。

诙谐的是,在我国古代,除了墨绿色因为近黑用来形容女子云髯外,绿于法作为一种惩罚的标志。同时唐代乐府妓院的男子都戴绿纱巾。“绿帽子”的亚名由此俗成,并一直沿用至今。另外,与红色相对,青色官服表示官位低下。唐制六、七品为绿;明制八、九品为绿。只不过,这些涵义已然很少有人去联想现代的绿色作为自然和平的象征越来越为人们钟爱。

实则,绿是不可或缺的。很少有主色调为绿的建筑,然则景观视野所见却不可无绿。

[蓝]CMYK:77/20/14/0 RGB:62/141/171

和平、永恒、博大、遥远,同时显出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也代表忧郁。

同时代表水与海洋、苍穹无边无际。有一个说法是古罗马认为蓝色象征维纳斯(希腊的阿芙洛迪特),一说金色。基督教把蓝色作为室女星象征。西方非常推崇蓝色,认为是睿智和高贵的颜色。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对蓝色的崇拜。

在印度,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是蓝色皮肤。思职死亡的卡莉女神亦以青色肌肤出现。

著名的印度4座色城之一焦特布尔(另3座为土黄色的杰塞梅尔,灰白色的乌代布尔,粉红色的斋浦尔)传说在印度人分四等的时代,最高等级的婆罗门把自己居住的房屋涂成靛蓝色突显身份。废除种姓制度之后,非婆罗门种姓家庭也开始把自己的房屋涂成靛蓝色。几十年之后,焦特布尔成为一座蓝城。

[紫]CMYK:25/58/0/0 RGB:187/99/174

虽然现今的主流认为紫色是一种需要慎用的颜色,因为大面积有恐怖感,女性向过强。但是对于崇尚其神秘感的东万宗教如我国的道教和印度的佛教行僧来说,紫色由代表力量的红色和代表神圣智慧的蓝这两种创世色结合,助人集中意念提高知觉层次,是升华的象征。

在我国,紫色是最高官位的服色,象征高贵和庄重,普通白姓不能用。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天帝居于天上的“紫微宫”(星座),人间帝王(天子)和以天帝为信的道教都以紫为瑞。如称吉瑞之气为“紫气”、“紫电”,皇宫叫做“紫禁宫”、“紫禁城”。

希腊神话中少女厄科披若紫色的沙袍思慕美少年纳西索斯(后者因为自恋最后化身水仙),象征紫色另一个释意即忧伤。但更多的用法是尊贵,古罗马时期,皇室和神职人员经常身着紫色的教袍。拜占庭的王子和公主们相传出生在挂满紫色帷幕的房间里,故而有谚语“to be born in the purple(生于紫色)”一说:另一个相似的说法“to be raised to the purple(获准穿紫色的衣服)”意思是提升为主教,但实际上如今的大主教多穿着红色袍子,而非紫色。在现代西万宗教中,紫色隐喻忏悔,紫罗兰色谕示贞洁和温顺等美德。古罗马认为紫罗兰是记忆之花。

有看到过一说回教中紫是禁忌色,然笔者没有能够查到相关的考证。不过确实很少见到回教国家中紫色的出现。南美倒是有此一说,因为巴西殉葬时候用一种紫色的小花,所以伴随着赞礼,紫色有了死亡的涵义。

三、色彩的今日研究

对于构成的传统定义是:遵循一定审美规则以理性的组合方式入手,表达感性的视觉形象。

主流的色彩理论将色彩符号的特征归为冷暖感,空间感,体重感和矢量感。

笔者比较倾向的观点是:色彩构成遵循的规则既是视觉的,亦是情绪上的一也许并不局限符合秩序的美的构成,同样可以是一种表达。著名的设计师戴维?林肯的“口区轻微呕吐感”色彩组是一套取自受伤者和尸体的色彩系,它让人们产生了一种搅乱内心的反映。

无疑这组色彩死气沉沉,相较1980年美国卡洛尔?杰克逊女士整套人与色彩之间的“色彩季节理论”的服饰配色规律,以她的绚丽优雅受到欢迎并取得了商业成功——“轻微呕吐感”是如此纯粹,但是它确实真实描述了人类某一刹那生理上和心理上共鸣的情绪。

这是古来今来多少艺术家向往去接近的——用一组色彩一个形态,至少是尽可能的贴切把握住某个瞬息一逝而过的微妙情愫。

而今,色彩是一个真正的学术课题。

从潮流的服饰搭配到产品的用户群分析,乃至一个城市的规划。法国一代色彩宗师让?菲力普?郎科罗(Jean-PhilippeLenclos)在1960年代创立的色彩地理学(La Geographe deLa Couleur)开创了实践应用型色彩理论学说——以调查、测色记录、取证、归纳、编谱、总结色彩地域性特质等实践方法为主要研究形式,并在城市规划、建筑与环境景观、现代工业产品等设计实践领域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配色指导作用;

其理论主张和实践成果受到社会文化学、城市规划、国际流行色等领域里许多专家的肯定。色彩地理学主张对某个区域的综合色彩表现方式(主要是民居)做调查与编谱、归纳的工作,目的在于确认这个区域的“景观色彩特质”、阐述这个区域居民的色彩审美心理。

这使得职业化的色彩设计师日益同专业设计师的队伍里分化出来。在色彩设计的过程中,自然、人文环境因素对区域人群色彩审美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后记80

现代的色彩设计中,建筑乃至产品往往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

第一次走在新加坡河畔时候,总也觉得那跳跃的色彩过于缤纷靓丽,年轻,精致如时尚品。受到温克尔曼古朴怀旧的“崇高的忧雅”这一道德艺术标准思潮的影响,一度我认为过于繁复而无主题的色彩总有缺失灵魂的感觉。新加坡的景观如此悦人耳目,设计师无所不尽其精湛华美的技巧装饰,反而令这个年辑的国家所缺失的历史重量呈现在表面。

然而一周之后,笔者却对这宜人的小资风情有了新的感触。节奏轻松活泼,浪漫到九分带一丝慵懒。这恰恰是属于新加坡的色彩。纯度很高,并不张扬却自信熠熠,如画。

回到上海的街头,记得一刹却上心头,色调中的灰比重骤然突增。

周围落落大满金属感极强烈的摩天大厦,这样的设计或许是为了贴合这座城市日益的现代感和快捷的节奏。很浮华,不得不说——但是并不喜悦。橱窗中陈列的产品也是如此,映着明灭的灯火,营造出地平线上奢靡而颓废的街景。如果说最初的简洁流线造型和银灰色调让人眼前一亮,最初的近乎奢侈的靓丽色交织令人眼花缭乱一时迷恋。那么现在,当这些年轻的流行渐渐的除了商业化的本来面目已经不剩下多少余味了。

80年代出生的我们伴随着上海追逐世界时尚的脚步成长——这确实是一段凌乱的追逐——拿来,用,然后才理解,深入。

这份怅然一直持续到经过8号桥,一回首、一惊鸿——赞慕!时如流沙,不知觉间上海的设计师们或专研或交流或留学取经归来运用自己的思维大致摸清了方向,开始真正的中国设计的时候,80年代的大多数人已经在一知半解的试探教育中成型出炉了。

有人说80后是经不起推敲的一代,没有足够的内涵底蕴,便不容易坚持自己相信的东西。

并非没有努力坚持,但更多的是妥协。

“看过目录和内容简介就自以为看过一本书。”我想,这样的评价固然武断,却并非没有一点道理。

一个过度时期成长的年轻人。教育体制的游戏规则叫做“应试”,知识的学习像是快餐。刚好接触到穷兵黩武的商业进驻初期,营销为主体的经济环境,抄袭,仿冒以及更多没有任何意义的作品充斥市场,而设计的成本在商业行为中被降到尽可能的低:从物资成本,时间,到技术含量。

橱窗依日灯如昼,心情轻松了许多。

SWATCH的手表,光怪陆离的缤纷纯色,很上海80的俗,只求跃目不求悦目;北欧橱窗的简洁的金属色,很上海80的雅,造型流畅,略带一点狡黠的idea。

时代特性 篇4

一、何为“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原是西方新闻传播法中的一个概念,是没有法律依据的非道义裁判。它的历史发展脉络是西方国家大陪审团制度下,由普通公民组成陪审团负责对案件进行审理监督。大众传媒总是追风捕影,通过外围的报道和渲染,在开庭审判前就先对案件的性质或涉案背景进行大量的铺垫。这些先入为主的感性报道,影响到陪审团投票的公正性,并在带动作用下进一步影响判决的司法独立性。这个过程充分显示了西方司法体系中“陪审团”的重要性。从“媒介审判”的基本定义来讲,中国在理论上不会形成“媒介审判”,因为我国的参审制度目前还不具备足以影响司法审判结果的力量,大众陪审主要是监督司法的公正独立性,不会对当庭法官发表个人判断倾向的意见,从而介入到审理之中。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媒体通过在社会舆论上的主导造势对司法施压,同样也可以造成“媒介审判”。很显然,“媒介审判”超越了司法程序,是我们的新闻媒介为吸引眼球,抢先对案件做出判断,假设性的定罪、定刑,或作出胜诉或败诉等结论,甚至假手于所谓的内部人士、内部消息,这些都是在法院判决前做出的。实质上,它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

在以往不少这样的新闻中“,媒介审判”的发生过程,是一条很清晰的脉络。那就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对一个有争议性的司法案件进行了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大规模讨论,由此假借“培养分析”之手促成代表“大多数人意见”的共识就出现了。接着,媒体继续进行舆论引导宣传造势,记者或媒体凭经验或主观思想,通过主观报道或评论,将自己的观点有所目的地传播给受众,先入为主,在潜移默化中,让受众将这些观点意见认为是大众的意见、自己的意见。由此,沉默的螺旋在社会大讨论中显现,数量上居于劣势的理性反对者们被舆论所掩盖;媒体与媒体之间任意转载,强强抱团形成舆论冲击波,将媒介一手培养出来的舆论变成了“大众的意见”,在权威或官方的媒介平台上报道出来,从主客观形成了舆论压,导致社会公众意志与司法部门在观点上形成对峙。 虽然这个社会公众意志的代表性也有待琢磨,但媒介的造势显然剥离了怀疑的空间。

媒介审判并非一个新兴现象,但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皆可为媒体的盛况下。信息源与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合二为一,发送与反馈,信息的交互关系也更为交叉广泛,整个社会成员被纳入到一张巨大的网络之中,各式各样、真真假假的海量信息充斥其中。同时,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助力,影响越来越大。加之媒介审判和网络媒介自身特点,使得自媒体时代下的“媒介审判”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和变异。

因为,网络舆论相对自由、隐匿,且非理性、真实性差,大家都可以随意发帖,有的网民的舆论情感表达偏激,甚至是刻意歪曲,过度宣扬。在涉及一些重大司法案件讨论时,往往会因为网民对案件的不了解,仅凭个人主观情感做出非理性判断,作出了一时偏激过激的评论,而少数客观的一方又相对沉默,数量占大多数的非客观一方的反应又显得激烈,此时,原本的舆论监督,这时候很容易变异为集聚形成“社会公众意志”,造成“社会审判”。

现在,微博微信逐渐普及,民众交流信息快捷。李某某案发生之后,微博上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在搜索平台上,录入 “李某某”进行搜索,居然能搜索到11400000多条微博。这一千万多条微博中,半数都是通过转发量累加起来的,而微博的原作者中有不少是权威媒体、法律工作者、著名评论家。一个人加一台手机的传播效果,便可敌得过一个电视台一家报社,这便是自媒体时代的巨大威力所在。

二、自媒体时代下“媒介审判”的新特性

(一)“媒介审判”的发源阵地由传统权威媒体转移至网络这一“自媒体时代”里最大的信息平台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负面信息的爆料往往被归结为派系斗争、“无畏反黑”记者的产物,因为一些现实原因,很多极具新闻价值或亟待社会大众关注的社会案件,往往被掩盖不报或在传统媒体的操控力下少量爆出。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将信息源无限放广,很多不敢不能不愿报,都找到了新的传播途径。与传统媒体作为“媒介审判”发源地不同的是,“李某某”案的曝出始于微博爆料,转发及评论的主题参与者为数量庞大的网民。从议程设置的理论来分析,在案件之初,并没有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台等权威机构为我们设置这个关于 “李某某”的议题。换个角度想,每个城市每天都会出现很多小年轻因逞威风打架伤人而被刑拘的案件,这些案件能引起的轰动往往局限在县或镇一级的小规模区域里持续几天。没有网络的发起及带动,李某某事件便不会被大众关注,不会有现在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正是网络著名论坛天涯网页上一个帖子将矛头指向准打人者———李双江之子,在几个小时中,就产生了几十万惊人点击量。到第二天,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这场普通又不普通的“军二代”伤人事件。尽管在随后的几天中,网站论坛微博等平台都曾在第一时间因为某些原因删掉网民的偏激言论,想让这些“不听话者”同传统媒介保持步调集体噤言,但在自媒体时代超强的舆论凝聚力面前,妄图以禁言失声蒙混过关显然只是徒劳,在网络的推动下,李某某案随后即被炒热成为社会热点。

(二)案件的重要程度随着社会关注的“加热”不断提升,案件的调查审理过程始终处于舆论氛围的监督及主导之中

在我国传统媒体环境下,由于所实行的宣传政策和媒介把控手段,媒体的形象地位有着较为浓厚的权威和官方色彩, 因而,媒介监督往往会被社会大众视为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方法。而今,在媒介把控适当宽松、自媒体时代到来的大环境下,媒体的公司化、市场化、利益化,使得权威色彩受到削弱。

为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媒介必须在激烈竞争的媒介市场中拔得先机,这样才能获取更多利益。于是,媒介会集体性的把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发挥到极致,力求以轰动效应夺取收视率夺得销售量,并以在社会上能够引起强烈反响,能够影响和号召一定规模的社会各方行为,作为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于是,许多带有一定争议性的社会案件,在媒体博收视而不是常规报道的心态下,遭受了过量的报道, 不断被炒热,并且跨时甚久。而这种密集的关注度将会一直伴随着案件的审理,使案情变得更为复杂,舆论环境更为多变。在这种高压之下,司法犹如高空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遭致骂名,掉下深渊。在李某某案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这一点,该案的曝光度、持久度,支撑着其成为十分罕见的一直排在TO P5的新闻头条。可以试想一下,在这样的高压关注下, 涉案人员、办案人员、审案人员能否真正做到心无旁骛?

(三)“媒介审判”案例中传统媒体将新闻关注点向大众娱乐心理倾斜,推动“刻板印象”形成

在自媒体时代所构建的关联大网下,媒介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事件的发展脉络,相应的,持相同观点或在宣传渲染下被动站队到同一立场的公众们,也会对这个媒介产生了可观的认可度。可见,“媒介审判”是具有现实的动力。新闻媒介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在新闻事件发生后,虽然能够作出高效的采写,却很少去核对新闻的事实。例如,某大报第一时间发言后,其他媒体便以此为依据,作相关转载或后续报道。众多媒体一哄而上,一时对某人某事进行了一番狂轰滥炸的报道,显示了媒体的及时性,似乎在比比谁的“威力”最大,谁更直观标准,便是谁能号召更多的受众,谁能在司法面前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由网络媒体为主阵地的“媒介审判”是以网络民意,而不是电视台或机关公告的官方态度,来推动案情审判的发展的。无论是网媒还是纸媒,在报道中多以“军二代”“太子”“李天骄”等称谓讽刺或是代指李某某。同时在之后的半年里一个又一个的重磅炸弹被抛出,如: “因女方被收买而撤诉”“李某某女友艳照曝光”“李某某曾被退学”“李某某曾强奸英语老师”“李双江情绪低落病倒入院” 等,这些消息陆续被“有心人”人肉出来,尽管一时间真假难辨,但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对李某某不利,俨然给人感觉李某某就是生来纨绔、大逆不道的反面典型。这些不严谨、过度娱乐化的用词,不仅有违媒体操守准则,另一方面则是无形中推动了“刻板印象”的形成。当下的热词“富军官星二代” “太子党”“特权阶级”已然在社会中形象欠佳,成为堕落腐败、无能张扬的代名词,而媒体的烘托更使其减分不少。当司法案件以“李双江梦鸽之子……”的标题出现在娱乐新闻版块里,一桩司法案件便成为了一场活灵活现的舞台剧,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大众对现实负面情绪的宣泄口。 在唯市场唯利益的时代,为夺取收视率点击量出版量,传统媒体也主动下水,或直接或遮掩或故作正经地将李某某案的最新动态纳入到每日的头条之中。于是,在网媒、传统媒体、 受众几方频繁的“传受交互”下,大众的娱乐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媒体收获了关注,而司法也不得不走到幕前。

(四)“媒介审判”的主体站位缺乏理性,同情“弱者”,有选择的自发过滤客观事实,“沉默的螺旋”导致言论完全倒向一方

大众在社会案件中均将角色带入为“受害者”,而忽视另一方的角色心理,导致舆论的一边倒,少数人的客观发言随即便会遭到排挤谩骂打压,“竟然为他说话”成为众矢之的。 这涉及到了传播学中的接近性,因为,事实在所在地与受众接近,或在心理上与受众相近,容易引起了受众的普遍关注或共鸣。尤其舆论监督报道的主体就是网民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切身利益得失,有非常直观的感受,甚至网民自己就是事件的经历者、当事人。而当类似李某某案发生时,受众更多的考虑到的是惩恶、为弱者打抱不平,另一方面则完全忽视传统印象里恶的一方。于是,意见大规模倒向一方的局面出现,即使有客观信息或言论出现,也一定会遭致网络暴力的攻击。实际上,一边倒的言论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在一部分客观真实被忽视的情况下,后续演变的舆论环境必然是沉默螺旋的无限延伸。

(五)自媒体时代的“低门槛”所致的网络谣言使得信息源错综复杂、众说纷纭,司法步履维艰

在互联网主导的自媒体时代,传播通信技术所构建的超便捷传播网络让广大受众都拥有了无与伦比的话语权,言论自由的潘多拉魔盒由此被打开。大家都可以借助微博等多种 “个人媒体”直接发表观点,参与到社会案件的最新动态中去。而在现阶段我国网络社会管理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 没有实名制的约束,网民可以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地发表不当言论,没有因言论负责的后顾之忧。于是,他们在对案件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往往仅凭个人的主观情感倾向或单纯的喜恶,并未进行冷静思考的过程便作出“随大流”的判断。

网络传播中信息发布的便捷与低门槛化,将传统媒体环境下社会精英、领袖人物和权威媒体们紧攥话筒的手逐渐一一掰开。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媒介将网民关注的热点予以大量的报道,以投其所好,力图减少与网民视角交叉的盲区。 因为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靠近多数网民意见,将很多客观层面的信息剔除后,媒介自身所遵循的公正客观便进一步缺失。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媒介组织无脑“随大流”或者禁言失声的现象层出不穷,网络“媒介审判”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助纣为虐”,在事态发展中添油加醋、推波助澜,使得对司法独立的干预更强。

(六)过热的社会大讨论也昭示着大众在公平正义、社会道德上的极力追求,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媒体失信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上来看,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即使有很大的不满或愤怒,也会因为现实中的权威压制、阶层限制而将意见保留埋在心里,是网络给了他们发泄不满、 提出反对意见的最好平台。网络上人们毫无顾忌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坦诚而出。而极具争议性的社会热点事,则成为极佳的话题,参与人数多、矛盾关系交叉、易找到接近感, 让他们对社会案件的关注度超于任何以往。通过自发聚集的大规模讽刺、谩骂和攻击,不仅将内心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 也得到了自认为“惩恶扬善”的快感。在这些发泄与聚合的过程中,网络裂变式的信息传播,使这些敏感信息以惊人速度传播,而且,传播范围越广,越容易对司法审判造成舆论压力。在李某某案的后续发展中,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诸如“杨澜不当言论”“因女方被收买而撤诉”“李某某女友艳照曝光” “李某某曾被退学”“李某某曾强奸英语老师”“李双江情绪低落病倒入院”等消息使得案情愈加复杂、真假难辨。

三、对自媒体时代“媒介审判”现象的防范对策

(一)区分“新闻监督”和媒介审判,媒体应做好“陪审”而不是越俎代庖

在社会舆论监督体系中,大众传播媒介应居于中部枢纽的位置,但不能全额代替舆论监督主体,将大众的话语权大揽手中,以大众发声器自居。媒介完全代替民意,这是极为严重的媒介越位,尤其是批评性报道,在自媒体时代中,往往会招致大规模的受众响应。这势必会影响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造成“媒介审判”。舆论监督和媒介审判的差别,主要是舆论监督是客观存在的公众意见,而媒介审判有可能带有媒介主观意图。

大众传播媒介理论上应代表舆论,但公众表达的意见又是褒贬不一,通常会呈现出正反两种不同意见的社会效果。 之所以会经常发生“媒介越位”“媒介失衡”的现象,除了现阶段我国法制还不健全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主观认识上, 大众媒体常常会不自觉地燃起“为民作主”的责任抱负,将 “为民说话”奉为职责所在。“由民做主”“为民做主”这两个词虽然看似相近,但内涵却天差地别,如何做到如何把握更是难上加难。

(二)新闻媒体的角色定位应遵从客观的准则

大众传播媒介一直以来,都占据着传播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位置,在提供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还是提供娱乐这四个职能上,大众传播的主导作用维护了社会信息交互的有序进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方面面的便利,在榜样和标杆的树立上也颇有建树。但媒体在带来正面引导作用的同时, 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新闻报道应用客观事实说话,记者都是有思维、有情感的人,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情感倾向。所以,新闻从业人员一定要保持冷静,理性思考,在作报道或评论时,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歪曲误导观众, 必须严格从客观事实出发。特别对重大司法案件的报道,一定要客观、公平、全面。案件审结之前,不能做倾向性明显的报道或评论,以免干扰正常的司法活动,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三)重视“自媒体”的“集星火燎原”之力,慎用大众传媒的舵手作用

1.将报道和评论区别开。客观的阐述事实,适度的发表主观评论。将二者分开是因为功能的不同。在真实客观的报道将必要信息向交待清楚之后,留给大众独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而不能从“他做了什么”变为“他竟然做了什么、他怎么可以做了什么”,力图减少在报道中内含的媒体渲染色彩。

2. 媒体应给涉案当事人提供平等的发言和辩解的机会。 重视报道的平衡性,提供给受众全面丰富客观的真实信息, 而不是有选择的真实。

3.评论的公正性。评论是媒体自身的“话语权”,必须注重它的公正性。既要有态度,也要做到不偏不倚减少主观的情感色彩,慎用手中的笔杆所形成的舆论导向作用。

4.媒体应加强同步报道和连续性报道。对于有争议性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决之前作定性、定罪或偏袒性报道,相关报道应同司法程序一致。

(四)提升网民素质,规范网上发言,肃清网络谣言

在自媒体时代,通过多种媒介手段,如微博、微信、论坛等,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之中,传播者与接收者合二为一,成为大众的双重属性。所以,大众在网络社会中做出行为时,既应注意到作为传播者的慎言慎行,也要保持作为受传者的冷静思考。如何两面兼顾分别扮演好这两个角色,这对于肃清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有直接的影响。首先作为受传者,面对一件整个社会铺天盖地讨论、媒体狂轰滥炸的信息爆炸情况下,依然能尽量保持独立思考,对信息内容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辨别。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发言自由,每个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看法。但是,享受权利的时候是否应牢记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呢。这种义务也许法律尚未界定,可是当网络世界与我们的关联度紧密度无限加深,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维护自身环境应该是每个人被赋予的天然使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理性发言、保持怀疑不轻信,客观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表达观点的同时不能为事件的某一方推波助澜,导致局面愈演愈烈;以诚信真实为自身准则,不造谣不盲目转发方能缓解或杜绝谣言滋生壮大的困境。

自媒体时代的即时性,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的新闻更新速度,当一些突发事件和重大司法案件发生时,传统媒体现有的新闻体系很难能迅速做出反应予以播报。当公众往往不能从权威媒体或官方获得及时的信息时,他们便会自发地打开电脑,通过网络搜索获得信息,而处于薄弱监管下的互联网往往也会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但是,丰富的另一面是真假难辨。由于自媒体时代发言的自发性、随意性,广大的信息源汇集在网络,不可能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处理这些庞杂的信息,一个一个去鉴别真伪。虽然,从目的性上来说,法律和网络舆论都体现的是对社会公平司法正义的要求。但是网络舆论中不可控制因素过多,网络谣言盛行,就会对公众产生更大的影响,其危害性毋庸置疑。网络上海量的信息内容不可能全部依靠政府部门监管,只有依靠网网站管理员、网民的共同监督,才能实现行业自律。只有监管部门、传播者和受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够避免传闻四处散布和网络舆论对司法独立造成侵害,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正能量才能真正得以更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时代特性 篇5

一、“E时代”的时代特征及其给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当今时代, 有人称之为“后工业时代”, 也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 也有人称之为“E时代”, 每一种称呼都有其依据, 本文权且称当今时代为“E时代”。

笔者之所以称当今时代为“E时代”, 是因为“E时代”描述了当今时代的一个最大特征———网络技术的崛起。网络技术将人类从工业文明送进了网络文明。当今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网络文明的冲击, 都必须面对网络文明带来的挑战, 都必须去适应网络文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师也不例外, 如何做一个“E时代”的合格教师, 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文明将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留死角。但它首先改变的将是我们的教育。在网络文明的背景下, 它改变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改变了当今教育的内容, 还将知识平民化、大众化, 从而淡化知识的神秘感和神圣性。

二、“E时代”的精神职业特性分析

网络文明给社会生活带来方方面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也会影响着教师职业特性的变化, 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网络文明将会冲击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从“职业”这一角度看社会, 我们可以把整个社会分解为若干种职业空间, 每一个“职业空间”又可分解为“可作为空间”和“唯作为空间”。“唯作为空间”是指每种职业中只有从事该种职业的人才能有所作为, 而业外人士则无法进行作为的那部分“空间”, 这种空间通常称之为“专业性”;而“可作为空间”则是指每种职业中的业内、业外人士都可以有所作为的那部分空间。

显然, 一种职业中的“唯作为空间”越大, 其专业性就越强, 反之, 其专业性就越差。当一种职业的“唯作为空间”全部转化为“可作为空间”时, 那么这种职业就将面临消亡的危险。

由于网络文明提高了社会人群的文化程度以及其带来的知识转播途径的多样化, 极大地挤占了教师职业的“唯作为空间”, 教师的很多工作都可以由家长来代替, 都可以由各种媒体来替代, 在这种情形之下, 教师职业的“唯作为空间”在急剧缩小, 教师的专业性受到了网络文明的强烈冲击。

(2) 网络文明淡化了教师职业的神秘感。在传统社会里, 知识被知识阶层所垄断。知识阶层中的部分人走出来传播知识, 做了教师, 从事教师职业。教师在非知识阶层的人看来就是知识的化身。知识的神秘性, 为教师带来了神圣感,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里, 学生跟教师学习, 会有朝圣般的感觉。网络文明带来了知识的普及, 带来了知识的爆炸, 知识已经走向平民化, 知识阶层与非知识阶层的界限开始模糊, 甚至消亡。知识不再神秘, 师道的尊严被淡化。

(3) 网络文明给教师职业增加了难度。网络文明普遍提高了家长的知识水平, 家长知识水平的提高带来了高水平的学生, 学生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教师专业的难度。

网络文明带来了媒体的多样性, 媒体的多样性带来了学生学习的多渠道性, 多种学习渠道的出现, 让学生的视野开阔, 知识面宽广, 水平普遍提高, 从而也增加了教师职业的难度。

网络技术本身也增加了教师职业的难度。很显然, 如今的教师只凭一份教材、一本教案和一根粉笔, 想站稳讲台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想站稳讲台, 教师还必须掌握网络带来的各种技术, 这本身就增加了教师职业的难度。

(4) 网络文明给教师职业带来了种种困惑。网络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几乎是颠覆性的, 对社会的改变几乎是全方位的, 而首先接受这种改变的是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他们是按照网络文明时代的特征要求来施行自己的行为的, 而大多数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则是在网络文明到来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的, 于是, 当教师用自己的前网络文明行为准则去要求网络文明时代的青少年的行为时, 就会发生激烈的冲撞, 在这种冲撞中, 教师会感到如今的学生离经叛道、不听安排。而且面对这些学生, 我们常常又显得那么无能为力, 于是“种种困惑”便在教师职业中应用而生了。

三、研究“E时代”教师职业特点对当今教师的意义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 教育和教师常常成为社会的焦点, 但正面的东西少, 负面的东西多, 或者更明确地说,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 教育和教师常常成为社会指责的对象, 教师职业在社会的认同度几乎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这其中的原因相当复杂, 但无论如何也难以排除教师队伍自身出了问题这一内在原因。教师队伍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多数教师对自己职业所持有的观念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改变教育和教师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 除了社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之外, 教师自身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并通过改造自身来适应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文明对教师职业的要求。

(1) 教师应按照网络文明的要求加强自己的专业性。在网络文明的时代里,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已经超越了知识和技能的范畴, 因为这些知识和技能, 非教师职业的人也具备, 它已不属教师职业的“唯作为空间”。在网络文明的时代里,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更多的是指在拥有了知识和技能后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智慧。教育策略和教育智慧, 通俗一步讲就是用专业化的水准将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用专业化的方式或方法去教育学生, 从而让学生觉得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要远比从其他渠道学习知识速度快得多, 心情愉悦得多。这其中暗含的东西, 就是带有鲜明教师职业特性的、专业性很强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智慧。因此, 网络文明下的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更强调教育策略和教育智慧。

(2) 网络文明改变着教师职业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在网络文明时代里, 人的才华更强调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每个人都拥有“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的知识量的情形下, 人与人相比的则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因此, 教师的任务不再侧重让学生拥有知识, 而是侧重拥有知识后, 如何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创造出自己的东西 (创新能力) 上。这就是网络文明背景下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3) 网络文明使教师走下神坛。在网络文明的背景下,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 知识也不被奉为神圣, 知识走向了平民化, 教师一不小心, 自己知识的拥有量就覆盖不住学生的知识面。在这一背景里, 教师由神变为人, 走下神坛, 成为普通的人。所以, 今天当我们不再被他人顶礼膜拜时, 不要失落, 不要愤怒, 这是时代使然, 也是网络技术使然, 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

在当今的社会里, 教师职业不再神圣, 它如同其他职业一样, 功能就是为他人服务, 每个人通过自己提供服务的质与量来获取报酬。所以, 今天的教师教育学生不再是对学生的施舍, 而是为学生提供服务, 为其家长提供服务。因此, 在网络文明时代里, 教师的好坏常常取决于其服务意识的强与弱以及他所提供服务质量的高与低。

时代特性 篇6

作为一种视觉新闻, 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记录, 以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传递信息 (蒋齐生, 见《中国摄影报》1986年总74期) 。新闻摄影构成形式主要包括画面形象和标题或文字说明两部分;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 即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 不是艺术典型;拍摄时不摆布、不干涉被摄对象, 抓取最佳的一瞬间。

新闻摄影, 是新闻手段和内容同摄影技术和形式二者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既具有摄影的基本特性, 又具有新闻的基本特性, 归纳起来, 它的基本特性主要有新闻性、真实性、纪实性和瞬间形象性。随着科技的发展, 摄影从传统的胶片时代进入了数码时代, 数码相机技术的成熟和数字暗房超强的图片后期处理能力给新闻摄影带来了方便和快捷, 也给新闻摄影的各特性的准确把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新闻图片做出违背真实的改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一、挖掘题材, 创新视点, 确保新闻摄影的新闻性

新闻照片的产生过程必须遵循新闻的一般规律, 按照新闻规律拍摄的新闻照片就必然具备新闻性。这种特性包括:一是新闻摄影必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从时间概念上, 它是近时发生或发现的;从思想内容上看, 它应该是人们欲知、应知、未知的事实, 而不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从表现形式看, 画面形象表现要新颖、有创意。新闻摄影只有具备这种“新”, 才有新闻价值。二是新闻摄影必须迅速及时, 讲究实效。越是突发性新闻、重要新闻的报道速度越要快;报道速度越快新闻价值越高。三是新闻摄影报道的人或事必须具有新闻价值。

数字时代, 如何确保新闻摄影的新闻性呢?

首先, 新闻摄影作品的题材要新。能否拍摄出有价值的新闻摄影作品, 题材新是把握新闻性的衡量尺度, 题材有大有小, 有新有旧, 但反映重大新闻题材的新闻作品往往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 特别是反映突发性事件中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题材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其次, 新闻摄影作品的视点要新。司空见惯的老视角拍摄的新闻作品内容再好, 看起来也感觉平淡无味。视点新的照片给观众以全新的感受, 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在寻找新视点时要充分发挥创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经验, 而不能光凭直觉感受。

最后, 新闻摄影作品的瞬间状态要新。瞬间状态新是新闻摄影的精髓, 瞬间状态在人们心中只不过是一刹那的时间概念, 在拍摄时, 要认真预判与思考, 捕捉富有重大意义的瞬间状态。

二、遵守职业道德和客观规律,保证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新闻摄影必须真实。画面的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 新闻摄影不能想象和虚构。弄虚作假, 导演摆布, 是新闻摄影采访的大忌。只有真实生动的新闻照片, 才具有生命力。新闻摄影的社会效果决定了它比文字新闻更强调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包括:一是新闻照片上拍摄的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二是新闻摄影的拍摄坚持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拍摄;三是新闻摄影的内容和形式都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都是合乎时宜的;四是新闻摄影照片的文字说明应真实准确, 不能含糊其辞, 更不能随意杜撰。在新闻摄影中, 一幅新闻图片如果不能保证真实性, 其他的诸如美感、用光、构图, 从新闻的角度上都无从谈起。

数字时代, 如何确保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呢?

首先, 摄影记者要树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 遵循新闻客观规律, 牢牢记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不要为了追求见报率、点击率, 人为修改图片以追求画面冲击力和构图完美。

其次, 摄影记者要认真核实消息来源, 深入现场, 杜绝虚假不实报道。新闻摄影所抓拍的对象应当是真人真事, 拍的图片还必须符合真人真事的本来面目, 做到事实真实。在拍摄时应深入现场, 确保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原因) , 即新闻学所强调的5W、1H必须准确无误, 新闻摄影所拍摄的环境、人物表情、动作、细节必须真实, 新闻图片说明必须真实。

再次, 新闻图片的后期处理要尊重事实, 原则上应一律使用原始的数码作品, 不做任何数据修改。当然, 必要的时候在保证新闻摄影真实性不变的前提下, 可以合理运用剪裁、曲线、滤镜等工具调整画面的影调、明暗、反差, 以突出主体新闻人物和事件, 使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更强, 感染力更强。

最后, 需设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 加强对互联网络这一权力真空地带的监管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对一些蓄意发布不良图片的网络媒体和个人, 应坚决予以惩处, 涉及法律问题的, 应追究违反媒体及个人的法律责任。

三、认真观察, 辩证分析, 捕捉新闻事件的瞬间形象

新闻照片的瞬间形象决定着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而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又影响着新闻照片的形象价值, 进而影响着新闻照片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所谓视觉冲击力是指新闻画面形象对读者视觉的刺激和心理的震撼能力。影响新闻照片视觉冲击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照片画面的新颖程度, 越是新颖独特的东西越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二是照片画面形象与正常状态的差异状况, 画面形象与正常状态差异越大, 刺激也越强。因而在拍摄时可利用各种手段来加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如用超广角镜头、鱼眼镜头等造成画面形象或色彩的变异。三是画面形象要有真情实感, 拍摄时要注意去捕捉事件过程中人物内心流露的情感, 从而吸引住读者的目光, 让读者产生共鸣。

新闻摄影是纪实性的, 是记录历史的。历史是不会重演的, 因此, 新闻事件的经典瞬间稍纵即逝。摄影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 要迅速地进行判断、分析、筛选, 提高自己看得快、准、深的能力, 才能抓住“决定性瞬间”。

(一) 是仔细观察, 寻找典型“瞬间”形象。

摄影大师布勒松说过,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没有决定性的一瞬间”。由此可见, 决定性瞬间是摄影图片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观察新闻事件的发展状况, 寻找最佳的瞬间是摄影者的首要任务。这需要摄影记者拥有准确判断和捕捉典型瞬间的能力, 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去磨练。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来说, 仔细观察应建立在对事物做尽可能多的了解的基础上, 最好事先对采访对象的信息和背景做尽可能多的调查, 使自己不会处在完全被动情况下做盲目的观察, 带着对事物的思考进行观察判断, 才能极大地提高新闻敏感度, 从而迅速有效捕捉事物发生过程中的典型瞬间。

(二) 是把握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 提高新闻敏感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偶然性是寓于必然性之中的, 偶然性只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在现实社会中, 只要仔细研究就不难发现许多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必然性的一面, 许多偶然事件的发生也存在着必然性。分析、认识新闻事件的典型瞬间有偶然性和必然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增强摄影记者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嗅觉能力。

(三) 是预判典型“瞬间”, 提高捕捉“瞬间”的准确度。

俗话说,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新闻瞬间的捕捉并不完全依靠被发现和碰巧才能获取, 摄影记者可根据事件发生的种种迹象来分析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加以预见和判断, 从而选择拍摄瞬间的最好时机。

四、反映本质, 表现情感, 逼真再现新闻摄影的纪实性

新闻摄影必须是纪实的, 它的形象必须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 必须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事物本质的。

新闻摄影纪实性包括:一是摄影利用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的技术性能如实地把被摄对象的自身形式记录下来;二是它只能摄取相机镜头前面确实存在的具体的可视的实体;三是摄影所记录的都是客观对象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个瞬间的状态, 它拍摄动体时也只能把动态凝聚在一个固定的静止的画面之中;四是摄影只能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形象, 它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是靠用光、构图、景深等技巧来体现的。

一般来说, 新闻摄影必须要严格遵守纪实性原则, 但是也不能把纪实性简单地理解为对现实的复写, 有时在拍摄时, 为增强照片的艺术效果, 增强形象的感染力, 在不破坏纪实性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异处理。常见的变异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色调变异等。

数字化时代, 如何把握新闻摄影的纪实性呢?

一是拍摄的新闻必须真人真事;二是拍摄的新闻事实要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三是拍摄的手法要自然真实, 切忌弄虚作假、导演摆布;四是拍摄的态度应客观公正, 重客观事实, 避免个人喜好、情感等不良倾向。

总之, 数字化的普及, 给新闻摄影带来机遇与挑战, 我们要扬长避短, 发挥数码摄影的优势, 充分体现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视真实性为新闻摄影的生命;捕捉新闻摄影的典型瞬间形象;逼真再现新闻摄影的纪实性。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新闻摄影在数字时代茁壮成长, 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建.新闻摄影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云莱.新闻摄影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3.

[3]赵康.从新闻奖作品探究新闻摄影的新鲜性[J].新闻知识, 2008, (10) :79-80.

时代特性 篇7

一、自由、个性、特色服务是Web2.0传播最突出的特点

以国内Web2.0网站豆瓣网(www.douban.com以下简称“豆瓣”)为例,该网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在其主页出现的内容上也取决于你选择的Web2.0网站。它以国内罕见的简洁的页面、个性的书评、影评和音乐评论并伴随着由此形成的推荐机制和众多风格迥异、拥有共同话题的小组吸引了众多网友。豆瓣的传播特色主要有:

1、关于书、音乐、电影等的个性评论

这是豆瓣的特色服务,也是豆瓣之所以占据读书网站中较高地位的原因。个性是互联网的永恒的法宝,自己发布书评、影评能把自己的喜好展示给别人看。而恰恰这种对“非主流”的追捧是豆瓣使用用户的整体风格,也是豆瓣最先取得成功的地方。很多人都习惯了在听说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后,先去豆瓣看看大家对它有什么评价,这些评论甚至可以直接决定购买决策。这是豆瓣的特色,也保证了豆瓣的收入。

We b2.0时代的互联网比以往都重视个性和这种“非主流”的增长,为什么“非主流”的东西会成为收入的增加点并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功?美国《连线》(Wired)杂志主编克莱斯·安德森根据流行度排序,开始的形状和其他需求曲线很相似,接下来,曲线随着曲目流行度的降低而陡然下坠,但一直没有坠到零点,形成统计学中的“长尾分布”,他用长尾理论来描述为什么那些小众产品能取得成功。(见图表1)

虽然处于需求曲线“头部”(阴影部分)的产品即热门产品、主流市场很棒,但是无数个需求曲线“尾部”的小众产品市场相加起来却数量巨大,因此,为小众市场定制的产品和服务也能和大规模生产一样产生经济效益。

2、Web2.0时代常用到的TAG是其个性化标签

豆瓣TAG的标签使用并不稀奇,国外的Flickr、Del.icio.us等网站都是靠TAG的使用起家并受到网友的追崇的。TAG是We b2.0时代网站的标志之一。在We b2.0时代,信息的传受关系不仅不再径渭分明,而且实现了彼此之间对等的信息交互。中国十年左右的网络发展使得网民成长为乐于提供共享信息的群体,这种信息的共享需要“TAG”穿针引线。网民对信息的分类也由传统的专人制定、固定使用的关键词分类发展到由自己定义并且可随意改变,TAG可以是信息的内容节选、可以是作者名字、可以是评论性的……总之,We b2.0时代网民在TAG串起的制作信息、共享信息和发现信息中寻找乐趣。

豆瓣更胜一筹的地方在于它有“豆瓣猜你会喜欢”这个功能,即个性化的推荐机制。在你登陆首页时就可以看到(每个人登陆豆瓣,呈现出的首页都是不一样的,这种个性化差异是Web2.0时代的显著风格),“豆瓣猜你会喜欢”是基于你历史的TAG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的。比如你曾经收藏过《芒果街上的小屋》这本书,你给它的TAG可能是“成长”和“外国文学”,那么在你的豆瓣首页豆瓣就可能猜你会喜欢《追风筝的人》,因为他们的某些TAG可能雷同。

类似的情况还有,豆瓣在书、音乐、电影的单独介绍页面里都会告诉你“喜欢这本书/这张唱片/这部电影的人还喜欢XXX……”,你可以沿着一小部分找到大部队,顺藤摸瓜地发现很多同类型的合你胃口的东西和跟你有一样兴趣爱好的人。而人与人的这种凭借兴趣的聚合,就会形成一种关系不固定却感情稳定的群体,在豆瓣网里表现为它强大的小组功能。

二、小组传播是Web2.0时代典型的网络传播方式

经常登陆“豆瓣”的网友很多人是冲着各个小组来的。加入小组的便利性(不需要管理员同意)、可收藏的小组数量的不限性、完全凭借兴趣“圈定”的小组的高度认同感、创建小组的简单性、收藏小组操作的简易性、小组起名的随意性和个性化都使得很多网友乐于其中。于是小组本身就是无数TAG的大集合,包括所有组员附带的TAG的集合,小组的“收藏”附带的TAG与TAG的集合。通过用户自我创造与分享内容,形成无数个具有共同话题的小圈子,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好友社区,小组既不同于现实生活中具有紧密联系和共同目的群体,也不同于网络空间中临时形成的松散群体。这种新型的网络群体是因为网民彼此具有某种相似性,相互吸引而形成的网络群体。这种小组传播方式是Web2.0时代典型的网络传播方式,即虚拟网络和社会网络相重合。这些群体的产生对营造网络空间的社区感和促进社会交往极为重要。

We b2.0网站是凭借社会性软件搭建的,从运作理念到技术特性都体现了一个“社会性”。“TAG的应用体现了社会性软件的人性内涵”(3),社会性软件首先是个人参与互联网络的工具,更加突出了个体发挥的自主性、参与性;豆瓣小组的应用和成功,就体现了社会性软件构建的是一种社会网络。We b2.0创造了更加清晰的网络社区和网民群体,“进一步便利网民作为人而天生具有的社会性。”(4)

三、群体交互和社区交往是Web2.0传播的一大亮点

We b2.0使网络不再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媒体角色上,而是打造社区性传播方式,向一种新型社会的方向上努力。除了小组,在豆瓣服务项目中小组、九点、友邻等服务及衍生服务也都侧重于打造社区性和群体性,体现了Web2.0时代的群体交互和社区交往的特性,这是豆瓣吸引广大网友的亮点。从豆瓣网在ALEXA统计数据下显示出的访问量变化(图表2)和网站排名(图表3)变化来看:

(图表2、图表3来源注释相同)(5)

然而豆瓣在2007年度有明显的下滑,几乎降到2005年豆瓣尚未奠定知名基础时期的访问量。根据图表3的显示,豆瓣的网站排名比起最高峰时期下降774位,但与之相比的小组人气却是红红火火。图表4显示了豆瓣网的下属子网对豆瓣网站的流量贡献率。

从中可以看出,豆瓣的小组存在像国内传统BBS里“扎堆”的现象。而人气越旺的小组对寻找小组加入的网友更有吸引力,这就意味着那些已取得较高人气的小组会更多地出现在榜单上为大家认识并吸引大家加入。当然,豆瓣的小组在吸引人气上,依然有两极分化趋势,类似于我们这个社会里的财富积累和名望积累模式。

为什么豆瓣的群体小组如此吸引网民、而群体模式下为什么成员越多的小组更具有吸引力呢?首先要看到,豆瓣是基于SNS技术的Web2.0网站。所谓SNS,即Social Netw ork Softw are,社会化网络软件,它将虚拟网络和社会网络相重合,打造社区性传播方式,模拟群体交往方式。在社会化网络软件的支持与构建下,社会网络关系链上蕴藏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这样的社会价值通常又被称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泛指建立在信赖与互惠交易等规范基础上的社会合作关系,是一种有助于提升该社群集体行动能力的一种资本。社会资本是社会运转的重要的基础之一,也是个人被纳入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

We b2.0与传统We b1.0的BBS和某种程度上的社区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善于营造一种“交往”的真实感,它更具有一个圈子应该有的凝聚力。一个个“地盘”的划分特色分明,群体交互和人性展示都比较全面,凝聚力强,更像是对“乡村俱乐部”形式的模拟。豆瓣当中的意见领袖比很多网站里的同类角色都更具号召力,形象也更丰满,意见领袖的类型也更多元。这些意见领袖无不是利用群体的公共空间,通过共享知识观点、活跃的参与讨论等方式,获得群体对他的认同感,他也在这种群体交往中积累了虚拟社区资本。这种社会性的网络交往方式延伸了现实社会的某些社会性,不难解释为什么网民乐于接受这种交往方式,因为它延伸和发扬了人的社会性。

注释

1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P.4

2[美]克里斯·安德森著,乔江涛译:《长尾理论》,中信出版社,2006

3庄秀丽、刘双桂:《拥抱2004社会性软件年》,中国电化教育,2004第五期,P20

4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9日,P23

5图表2和图表3来源皆是笔者2008年1月11日晚8点整,于知名网站流量分析网站www.alexa.com对豆瓣网(www.douban.com)进行数据分析后,截图所得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时代特性】相关文章:

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07-12

创作特性04-21

季节特性05-01

技术特性06-12

民族特性07-20

功率特性05-08

三个特性05-11

电器特性05-13

发芽特性05-14

性能特性05-21

上一篇:意义再生下一篇:构件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