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功能主义

2024-06-04

英国功能主义(精选十篇)

英国功能主义 篇1

一、分类

由于作家的政治立场不同, 理想的性质与取向不同, 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形成了保守与进步两种倾向, 也就有了所谓的“积极”和“消极”之分。

1、消极浪漫主义

华兹华斯、骚赛以及科尔律治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 并在思想观点和创作理论上有不少相同之处, 因此他们被称为“湖畔派”。湖畔派三位诗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 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这些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 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 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 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

2、积极浪漫主义

新崛起的诗人把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潮, 代表诗人是拜伦、雪莱和济慈。他们是积极浪漫主义者, 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拜伦不仅严厉地谴责和嘲笑骚塞等消极浪漫主义作家, 而且还以他火一样炽热的歌声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叛之情, 表现了对上流社会的极端厌恶与失望。

二、思想特点

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 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 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

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 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冲破遵循“三一律”这道顽固的樊篱, 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 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精神。浪漫主义作家一般对现实生活强烈不满, 又由于他们的气质和个性的关系, 在创作中他们不愿意去精确地描写现实, 而是按照应该有的样式去描写生活, 不着意于普通的实际生活的描写, 也不着意去描画细节的真实, 而是驰骋想象描写奇人奇事奇境, 有时甚至打破人神界限、时空界限、生死界限, 表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奇特的艺术境界。他们执著追求理想, 以幻想的世界否定和批判现实。

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 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 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 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 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 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武器都是人道主义, 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 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3、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 对

庸俗丑恶现实的反感, 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 便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在他们的笔下, 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 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和具有异国情调的环境里。他们强调在人和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 对大自然的向往, 对自然人性的歌颂, 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 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华兹华斯认为, 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 它既可怡情, 又可益智。他们寄忧思于自然, 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 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 强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 地中海沿岸各国, 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 哥特式的建筑, 古代的废墟等等。

三、艺术特点

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 有强烈的主观性

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 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 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 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浪漫派认为爱情是人最强烈的情感之一, 通过爱情一切都生活在其中, 因而爱情便成为浪漫派作家竭力表现的对象。他们把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对梦境的探索。梦境既有现实生活的折射内容, 也有而且大量是非理性的精神表现。浪漫派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20世纪文学直接相通。浪漫主义并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 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而是竭力表现理想, 表现主观愿望, 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所以在文学创作中, 浪漫主义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 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 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也无关紧要。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因此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 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 大胆地、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浪漫主义是按照理想中的生活应有的样式, 按照作家主观的感情逻辑去想象和创造艺术世界。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 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 学习表现手法, 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 大大丰富了文学表现手法, 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 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 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广阔, 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融于一炉。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此外, 浪漫派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发掘, 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 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 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 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 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 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他们把想象视作“各种才能之母后”, 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 他们充分发挥想象, 浪漫色彩由此而生。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 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 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特点, 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摘要:本文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分类、思想特点以及艺术特点等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参考文献

[1]朱维之, 赵澧, 黄晋凯.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第六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朱维之, 赵澧, 黄晋凯.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第六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 (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 (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刘春芳.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论[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9.[3]刘春芳.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论[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王婉秋.英国浪漫主义诗学中的几个问题[D].吉林:吉林大学, 2007.[4]王婉秋.英国浪漫主义诗学中的几个问题[D].吉林:吉林大学, 2007.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篇2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归隐自然的倾向。18世纪中后期的诗人罗伯特·彭斯(1759年-1796年)和威廉·布莱克(1757年-1827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他们在英语诗歌文体和语言上做出了很多可贵的尝试。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其《苏格兰方言诗集》擅长抒情和讽刺,语言通俗;布莱克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则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在20世纪大放异彩,影响了整个现代英诗。

然而,英国浪漫主义第一批真正的大师则是被称为「湖畔派」的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1770年-1850年)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他与「湖畔派」另一诗人萨缪尔·柯勒律治(1772年-1834年)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大部分为华兹华斯所做,而柯勒律治的名诗《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汗》亦收入其中,充满幻觉和奇谲的意象。然而华兹华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则是长诗《序曲》。骚塞的诗歌极富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入。湖畔派三位诗人均蛰居于英国西北湖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

乔治·拜伦(1788年-1824年)和雪莱(1792年-1822年)两位诗人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他们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雪莱的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通过神话描写被压迫的人民的苦难和暴君的必然下场,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他的短诗《西风颂》、《致云雀》等音韵铿锵,更有「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等名句传世。拜伦是19世纪上半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游历各地,其诗作充满异域情调。代表作《唐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深入骨髓的检阅,发人深省。在欧洲,拜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把孤独、悲壮、崇尚个人式反抗的浪漫主义者形象称为「拜伦式英雄」。拜伦晚年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因伤寒而死于希腊战场。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还包括约翰·济慈(1795年-1821年)。他的创作生涯只有5年,却写出了著名的抒情诗《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沉醉于古代世界田园牧歌的美景之中。瓦尔特·司各特(1771年-1823年)以创作小说为主,其代表作《艾凡赫》以12世纪的英国为背景,塑造绿林英雄罗宾汉的形象,他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浪漫主义在英国文学里则在后来发展出了不同的形式,主要是与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类似,他们两人共同撰写的《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一书企图抛弃奥古斯丁风格的诗词风格,改以较为直接的述事方式和来自民间传统的题材取代之。两位诗人的作品也与因为法国大革命而产生的乌托邦社会思想有所关系。威廉·布莱克则成为了在英国最强调浪漫感觉的诗人和画家,他还主张:“我必须要另外建构一套风格,否则便会被其他人的思想所奴役。”布莱克的作品也受到许多中世纪书籍的影响。威廉·特纳(J.M.W.Turner)、约翰·康斯特勃都被视为是浪漫主义的画家,而拜伦、雪莱、玛丽·雪莱、济慈等人也被视为是浪漫主义在英国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汤玛斯·卡莱以及英国的前拉斐尔派则代表了浪漫主义后期转型为维多利亚时代文化的阶段。1865年出生的威廉·巴特勒·叶芝还将他的这个时代称为是“最后的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最规范,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下列一些特色;首先,英国的浪漫主义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学运动,它是由少数作家自由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其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犹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断,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早在十八世纪末,从威廉·布莱克(1757--1827)和农民诗人罗伯特·朋斯(1759--1796)等人的诗篇中,就吐露出浪漫主义的苗头,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拜伦、雪莱的诗作为高潮,直到十九世纪末维多利亚女王(在位1837--1901)执政的时代,依然还可以从丁尼生、罗伯特·勃朗宁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等人的诗歌中,看到浪漫主义的余声。再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明显地分为对立的两大派别。消极浪漫主义先于积极浪漫主义登上文艺舞台,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与之相对立的,就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爱德华·杨

Edward Young.(1683–1765)Poet, Playwright.Active 1719-1765 in England, Britain, Europe.爱德华·杨,英国诗人,剧作家兼文艺评论家。主要作品如下:

BusirisYoung, Edward 1721

The Universal PassionYoung, Edward 1742-1745

英国浪漫主义诗作中的东方主义 篇3

一、什么是东方主义

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首次认为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是“欧洲中心”的普遍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了“欧洲”或“西方”这一身份的优越性,及“非西方”的低劣性。东方主义批评理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点是关于学术研究课题;第二是思维模式;第三是权力语篇。

事实上,自了解东方开始,西方学者便把西方价值观,思维模式与衡量标准嫁接到对东方世界的认识上,这种先入为主的歧视与不平等,使学术与文学作品中涌现了大量扭曲、变形的东方形象。东方主义的本质就是西方眼中的东方世界,是西方试图控制东方的一种政治话语,或是西方创造的一个“他者”世界,而非真正的东方世界。

二、 浪漫主义诗人诗作中的东方主义

十九世纪,英国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引起了整个国家(包括文学领域)对东方世界的好奇与关注。相对贫弱的东方被认为是一个野蛮、未开发的世界。这一时代潮流中的浪漫主义诗人,很难超越当时西方社会之于东方世界的普遍看法。他们或多或少对经济欠发达的东方国家留有不好的印象,都带着一副“有色眼镜”来看待东方世界。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的《忽必烈汗》,通过诗人的想象构建了一个东方帝王形象,而这种想象正是建立在当时西方社会对东方世界的普遍认识之上。诗人在第一节讲到可汗命令建立一座占有“十里方圆的沃土”的宫殿。沃土本是用来养育牛羊,是游牧民族牧民的生命之源,而一座逍遥宫的修建,不仅破坏了大自然,也宣称了可汗的骄奢淫逸,以及他对人民的公然藐视。第二节,诗人使用“悬崖深谷”、“一片荒芜”、“恶魔情人”及“一锅骚乱”等来描述宫殿的坐落位置以及它的最终命运。他全然没有赞扬皇帝,而是揭露了逍遥宫只是这位自大、滥权的皇帝的娱乐场所。所以,在诗人眼中,可汗是一位给人民带来灾难(劫掠、屠杀、死亡)的好战的皇帝。

雪莱在其诗作《奥西曼迭斯》中也对古埃及皇帝奥西曼迭斯进行了讽刺。他在活着的时候为自己建立了一座坟茔,并在墓碑上刻写:“众王之王——/奥西曼迭斯就是我,看看我的业绩吧,/ 纵然是一世之雄也会必颓然而绝望!”。诗的第五行“鄙夷一切的神色”也表明皇帝的专制、自大。雪莱本想揭露自身社会的黑暗面,但是他却用一名古代的东方皇帝作为例子,而不是运用本国案例或直接抨击当局。诗人在其另外的史诗《希腊》中,也展示了自己的文化理想。他认为文明源于希腊,并认为中国、印度及美洲土著人是未驯化的野蛮人。

作为革命的诗人(柯尔律治后期变得保守),两人都通过对东方皇帝的反面描写来表达自己反对专制与不平等的思想。然而,他们的描述充满了强权、不公平的话语,都避而不谈皇帝的成就及贡献。可见两人都受当时社会对东方皇帝扭曲原型理解的影响。

在十九世纪末,中国的美好形象也日趋坠落。中国人被认为是一群乌合之众,而非独立的个体。他们被看作是欺诈、虚伪、保守的形象代言人。拜伦在其喜剧史诗《唐璜》中写道:

“它从不会越过防线而透漏出/ 天生所要表现的东西,这好似/ 一个满清官吏从不夸什么好,/ 至少,他的做派不会向人表示/他所见的事物使他兴高采烈,

/也许我们从中国学来这些——”

拜伦在这里表现了他对中国人的讽刺与蔑视。他认为中国人虚伪、冷漠、好掩饰真实情感。而对于一名追求自由的浪漫主义诗人来说,这与他的追求背道而驰,正是他要抨击的对象。

拜伦在游历东方国家时,写道自己对东方的看法:“我觉得他们和土耳其人并无多大分别,他们穿长袍我们穿短衣;我们爱说话他们比较沉默……”,可见,他对东方的印象与对土耳其的印象无甚差别,而拜伦对土耳其没有任何好感。

浪漫主义时期的散文家托马斯•德昆西在其《一名鸦片吸食者的自白》一书中,也描写了一个丑陋的,未开化的中国。

三、 结语

东方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柯尔律治的《忽必烈汗》,拜伦的《唐璜》,雪莱的《奥西曼迭斯》以及德昆西的《一名鸦片吸食者的自白》都显示了东方之于英国文学家想象的重要性。西方学者共同构建的把东方视为“他者”的原型或意识形态对这些文人深有影响:他们认为东方人堕落、懒惰,欺骗,不理性。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认为西方构建主观主体的基础是其与“他者”的不同之处,认识“他者”意味着获得对“他者”的了解,以及控制“他者”的力量。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人笔下或眼中的东方世界正是相对于当时西方世界的“他者”,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形象。

[1]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65.

[2]查良铮. 《唐璜(下)》[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666.

[3]晓 树.《震撼心灵的诗人》[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79.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篇4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英国

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 (意思是“传奇”或“小说”) 一词, “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 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 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1】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 浪漫主义在表现形式上, 强调主观与主体性, 侧重表现理想世界, 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而以浪漫主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因此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 最规范, 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其他国家相比, 有其无可比拟的光彩和风韵, 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于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进步真可谓是功不可没。近代的文学家, 历史学家和学者都热衷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和探索, 对其发展和起源以及特点做了相当完善的了解。

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起源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 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同时18世纪英国的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以及德国狂飙突进文学, 都推崇主观情感, 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而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 费希德的“唯我论”赞扬了人的主观作用, 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 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 最重要的代表是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在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当中, 其诗歌的哲理沉思色彩是最浓重的。【2】他在1802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第二次高潮则从诗人拜伦开始, 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 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拜伦、雪莱以及济滋是继“湖畔派”诗人之后英国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 但他们和“湖畔派”的思想倾向则是截然相反的, 他们虽也主张抒情主义、理想主义, 但他们所表现的不是消极颓废之情而是积极向前的、反抗暴力的革命之情。他们的理想不是返回自然, 返回中世纪, 而是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暴政的新世界。【3】1848年以后,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 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 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 犹如小河流水, 潺潺不断, 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 骚塞, 与之相对立的, 就是以拜伦, 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英国人向来以固守传统、含蓄深沉、坚忍不拔、孤僻甚至固执的民族性格闻名全世界, 然而英国人的天性中又有一种“多愁善感性”, 对艺术和自然具有特殊的感悟力。这似乎又培养了他们惯好独处、喜欢乡间和酷爱大自然的天性。【4】故西方浪漫主义以大自然为背景、注重想象、注重夸张变形、情景交融的方式与风格也自然成了他们的主要借鉴对象。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

三、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 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 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 用客观实际或实践来束缚自己的思想, 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

第二,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 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 运用夸张, 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 充满异常的情节, 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

第三, 在艺术创作中将人与自然地和谐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将自己的心灵置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 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四、结语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 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是由于因其所产生和发展的环境, 一方面是由于他自身的表现。从所处的环境来看, 当时英国是第一个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 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在国内它的政府用严刑峻法对付群众运动, 而人民的斗争则更趋高涨, 终于导致后来的宪章运动和议会改革。从布莱克起始, 直到济慈, 浪漫作家们都对这样的环境有深刻感受, 形之于诗, 作品表现出空前的尖锐性。从其自身的表现来分析, 英国浪漫文学作品数量大, 而且两代重要作家代表都有多篇不朽之作, 在题材和诗艺上都突破前人, 突破国界, 成为全欧洲以至全世界的文学和思想影响。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7785.htm?fr=ala0_1_1

[2]《关于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主题的研究》王春西安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

[3]《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刘宁 (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作品 篇5

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l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E gaze –and gazed –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人的女性情结 篇6

关键词:男性 女性 性別困惑 双性同体

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影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也呈现多元化的走向,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英国六大“经典”浪漫主义诗人的也比比皆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抨击他们是父权意识形态的捍卫者。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偏激,有失公平。本文拟以法国女性主义对传统男/女二元对立解构的理念为出发点,纵观六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历史背景和他们的经典诗作,通过探索其矛盾的心理机制和性别困惑与理想,从而说明他们既是男权宗教话语的维护者,又是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提倡者。

法国女性主义吸收了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反对男女对立的二元本质论。她们认为,根植于西方文化意识的二元对立,把男女分为主从的两个群体,认为女人是男人创造出来的,女人是男人的射体,是男人不可缺少的附属物,女人依附于男人并低于男人,这种男权意识形态又确立了一套对立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认为男性是积极的、统治一切的、理性的、强壮的、有保护能力的、果断的,女性是被动的、顺从的、胆怯害羞的、感情用事的、非理性的,软弱的。正是这种“女为男用”、“男女有别”的男性力比多(libido)机制使女性成为受男性奴役、压迫的缺席者和缄默者,所以,她们主张消除性别差异,两性和平共处,达致一种无性别意识差异的乌托邦的文明世界。英国六大浪漫主义男性诗人,一方面置身于西方基督教父权性别神话中,强调其男性的“阳刚”之威力,霸权之地位,认为女性只不过是男性的射体,另一方面字里行间又透露出对女性的敬仰、崇拜和向往,蕴涵着浓郁的女性情结,通过女性来挖掘灵魂的原始意象,再现灵魂的统一性与连贯性,从而步入重寻阴阳交错、雌雄共存的的思维话语之旅。

美国当代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南西·高德楼(Nancy Chodorow)在《母爱的重现》(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1978)中描述了西方男权文化中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并指出把女性与感性联系起来的传统观念起源于传统的家庭结构(Alan Richardson,1988:13)。因为孩童的早期的前俄狄浦斯(pre-oedipal)经历是以母亲为中心,俄狄浦斯阶段鼓励女孩保持与母亲身份的认同而男孩拒绝母亲来迎合父亲,男孩、女孩发展了不同的亲属关系能力,女孩以体验他人的情感和经历来定义自我,男孩的自我定义则是对母亲的疏远、对女性的贬低和对女性气质的否定。这种根深蒂固的贬低女性的父权文化传统在英国奥古斯汀和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里表现得极为盛行,居于这两个时期的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在强调性别理论二元对立的男性文化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普遍渲染所谓的“女性”情感,然而,出于“大男人”的尊严,他们不能简单地把对情感的强烈感悟归属于男性,而是归咎于他们的母亲、妻子和姐妹,通过兼并女性情感来宣扬女性的特质。

浪漫主义诗人吸取女性特质的策略主要是对早期孩童时期对母亲身体的记忆和描写。布莱克在《由理生之书》(The Book of Urizen)中,把“女性体格”看成是由“血、奶和眼泪” (十八节第四行)构成的。作为母亲身体外在表现的奶和眼泪是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孩童时自我意识和情感形成的源泉。华兹华斯在自传体长诗《序曲》(The Prelude)中写到:

天赐幸运的婴儿,

吸允着母亲的乳汁,

在母亲的怀抱里甜然入睡,

灵魂吸允着母亲眼中情感!

在这神圣温馨的氛围中,

他感知到美德通过感官最广泛的交融

使客观外界事物生光辉、升华。

(引自M.H.Abrams,1986:235)

拜伦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 Pilgrimage)中,像华兹华斯一样,把灵魂食粮与哺乳结合在一起:

滋养着幼小生命的溢满乳汁的胸脯,

那是我们心灵

吸入第一滴甘露的源泉。

(引自erome J.McGanan, 1980:Canto4,Line149-151)

母亲的乳汁是婴孩生命的源泉,母亲的情感是他们感知客观事物的力量,是他们灵魂升华的根源,是他们诗歌才能的起端:

因为情感已授予他力量,

这力量通过感官的发育

的确象唯一伟大心灵的

代表,与它所目睹的外物

紧相配合,既接受又创造,

进行创造。无疑地,这就是

我们人生的诗兴的开端,

(引自John Purkis,1970:145-146,Lines 256-262)

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大多都是幼年丧母,通过母亲的乳汁吸取母性温慈从而获得感知外界的力量多来自于母亲般的姐妹或恋人,华兹华斯在《序曲》里感激地呼唤他不在人世的妹妹:“我所有早年的温柔/都是从你那里吸入(Harold Bloom and Lionel Trilling,1973:197,lines213-214);拜伦在《写给奥古斯塔》(Stanzas To Augusta)一诗中,赞颂他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斯塔:“你是我独一无二的星光”,“像天使明眸,将我守护”(四节)。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对女性特质的容入不仅局限于婴儿时期,而是他们一生不断的追逐。雪莱在《普洛斯宾之歌》(Song of Proserpine)中,把女性比喻为“大地母亲”,“从那不朽的胸脯,上帝、人和禽兽得到生命”(第四节)。

nlc202309010040

正是从他们执爱的女性那里,浪漫主义男性诗人达到了女性气质的温慈境界,从而获得感知外界的的力量:

他的灵魂升华到

情感的智慧之巅

他的温柔也不缺乏卑贱,

他的心会有哺乳母亲的温慈;

他的生命会充满:女性的柔软,

平凡的爱恋和娇弱的欲念,

温顺的爱好和最温柔的悯怜。

(引自Harold Bloom and LionelTrilling,1973:197,ines224

-230)

在浪漫主义诗人的眼里,充满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诗人应该有慈母的柔情和情怀,因情感是诗人对世界的感知和再现,用华兹华斯的话: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是被情感加工过的思想过程的产物(汪培基,1981:31)。浪漫主义诗人就是通过对母性情感的兼并与吸收,使女性特质内在化,为外在的情景做出深沉的注解与诠释,创造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华兹华斯的《水仙花》、《丁登寺》都是在与妹妹的交流中、启发下,对美好记憶的迸发和宣泄,诗中演绎并洋溢着女性情感,显现出女性艺术欣赏和诠释对诗人思维向度的影响。女性不仅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中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他们人生不可缺少的伴侣和向导,拜伦的成长经历得益于女性,就像他笔下的唐璜,一个当初迷惘、哭泣、害羞的少年,一路惊险,最终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外交官,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她们(少妇朱丽亚、海盗的女儿海蒂、苏丹王后、卡萨琳女王等)既是唐璜生活的引路者,又是见证人。

男性诗人对女性的依赖、崇尚和仰慕,是对他们诗人男性神话的有力抨击,也说明了他们颇为矛盾的心理机制和女性观,正如拜伦宣称的:“尽管我对你们女人抱有偏见,……但是我认为世界上最坏的女人也会造就很有点名气的男人。她们都比我们好, 尽管有缺点,但这缺点是我们造成的。”(张建理,施晓伟,1991:70-71)其他的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和拜伦一样,他们既洞察和同情女性的苦难,对她们受到男性自我中心的歧视而被排挤到边缘的命运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对她们有深刻的偏见。处于这种矛盾心理挣扎中的男性诗人,在有意识维护男权秩序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投射出浓郁的女性情结,从而对两性对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意识、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提出质疑,试图打破男女两性之间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从根本上解放男性和女性,建立一个双性同体的自由王国。

综上所述,一直被崇为经典的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为所处时代集体潜意识的影响,受当代使命的重托,为其时代宣扬父权制思想,但不知不觉间又肯定了女性情感,在艺术创造和自我人性完善过程中的不可缺失性,从而去寻找雌雄同体的理想人格。可能正是这种男女两种元素在他们身上的和谐共存,使他们的浪漫主义诗歌迸发出感人肺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Abrams,M. H.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86.

2.Bloom,Harold.and Trilling,Lionel.Romantic Poetry and Prose [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McGanan,Jerome J. Lord Byron, The Complete Poetical Works.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0.

4.Purkis,John. APrefacetoWordswort

h.London:Langman Group Ltd.1970.

5.Richardson, Alan. “Romanticism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Feminine”, ed. Anneik Mellor, Romanticism and Feminis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

6.The Critical Works of British Writers.Trans.Wang Peiji.Shanghai: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1981.

7.The Preacher of the Hell--

Selected Letters of Byron.Trans. Zhang Jianli & Shi Xiaowei.Shanghai: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1991.

(作者介绍:赵海梁,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左金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浅析近代早期英国的重商主义 篇7

一、英国重商主义的兴起

英国是拉丁世界中最早迈入重商主义时代的国家。早在14世纪初, 英国就禁止输出任何货币或银锭并且保护本国贸易船只和国内纺织业, 直至亨利七世大力推行重商主义。在这时期, 英国经历了中世纪以来首次人口快速增长, 价格革命, 农业革命, 宗教改革及工商业扩张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国民财富的构成及其分配开始重组, 经济形式从自然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变。新兴乡绅及工商业资产阶级逐步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力量, 要求国家统一, 并开始向旧贵族的经济政治特权挑战。

英法百年战争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之后, 以王权的胜利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为标志, 英国首先在拉丁世界的区域政治体系中确立了绝对主义的新型君主制。因此, 王室财政开支迅速增加。如何使国家的预算最终保持平衡是新兴君主国面临的一个挑战。因此, 以王权为代表的新兴民族国家与新兴经济和社会力量达成一致, 重商主义应运而生。

二、英国重商主义的思想

英国的重商主义以货币为主, 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意识。15世纪末以来, 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 西欧对金银等硬通货的需求不断增加。席卷拉丁世界的价格革命使金银并行的复本位货币制度日趋混乱。两者之间的比价变动, 为投机家提供了可乘之机。虽然王权在稳定货币制度中的作用受到重视。但是, 并不主张由国王凭借手中的权力随意改变金银比价, 一国的币值不得不根据世界行情确定兑换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重商主义者进一步提出向欧洲大陆国家学习, 研究其硬币兑换制度, 并按照世界行情确定兑换率, 这是相当可贵的世界市场意识。

英国重商主义重视农业商品化意识, 反对圈地运动。重商主义者十分重视农业, 提倡增加粮食生产。主张保护农民的利益, 积极发展粮食贸易。针对圈地运动造成的农牧业比例关系发生的变革, 提出杜绝圈地, 增加粮食生产的主张, 这种主张并非保守和倒退, 而是为了给农业发展争取有利条件和公平待遇。因此, 都铎王朝限制粮食价格和粮食自由流通的政策受到批评。

英国的重商主义者支持宗教改革, 提出了和平解决宗教争端的设想。重视大学教育, 反对新兴资产阶级的短视行为。从英国教会的实际状况出发, 重商主义者认为, 英国教会过多的沉湎于世俗事务, 腐化堕落日益严重, 因而丧失了应有的精神感召力。因此, 英国教会应当首先进行自我改造, 严格遵守法律和教规, 禁止买卖宗教仪式, 神职人员应以宗教事务为本, 深入学习经文, 以达到寻求真理的目的。重商主义者认为, 只有学好七艺才能获得知识理性, 从而提高一个人的判断力。

综上所述, 英国兴起的重商主义涵盖了极为丰富的内容, 但是, 其共同特征在于, 主张并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发展商业资本主义。英国的重商主义思想表现出较少理论抽象, 并不具有经典意义上的货币主义特征, 而是放眼于整个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阐发了较为切合实际的思想主张。这为英国顺利进入历史过渡阶段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英国重商主义的影响

首先体现在英国远洋航海事业的发展。随着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英国对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迫切。伊丽莎白一世深知, 英国的商业需要英国战舰的保护。海外贸易商人与政府开始更为紧密的联合。海外贸易商人与王室政府联手的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众多的特许贸易公司应运而生。英国的海外贸易从此开始发生重大转折。正是在此时, 英国向海外扩张的海洋战略产生了。海洋战略的产生突显了国家海上力量的重要性, 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对海外贸易市场的开拓不仅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且增强了英国的海上力量。使英国从一个海洋小国弱国一跃而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海洋大国。直到1588年英西海战,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 英国对西班牙商业霸权的挑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此, 英国加速迈向成为海洋强国和海外贸易大国的道路。无敌舰队的失败使英国人慢慢地得知了帝国的秘密, 在商业时代赢得了海上的胜利比赢得陆上的胜利更有利可图, 虽然在1588年这一点也许还不被人们十分理解, 但在下一个世纪里, 这种秘密便越来越公开, 以致于成了每个英国人所知晓的事。在重击西班牙海上霸权后, 英国商人的特许贸易公司开始公开活动在广阔的大西洋和北美地区。160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特许状, 1606年弗吉尼亚公司获得特许状, 分别展开对亚洲, 非洲和美洲的殖民贸易。英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商战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 近代早期世界历史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重商主义推动的海外贸易冲破了区域世界的限制, 成为区域世界互动进入新阶段的根本性推动力量。传统的划分为区域的世界日益由分散闭塞走向交往和开放。人类的历史形成为整体的世界史。这一时期, 世界各地区之间逐步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联系, 人类历史舞台从大陆延伸到海洋。随着拉丁世界海外扩张的殖民活动的兴起, 亚欧大陆各区域世界之间并行发展的平衡局面被打破, 世界历史的天平开始向西方倾斜。与此同时, 争夺世界海上霸权, 从而控制殖民地和商业贸易的商战向世界各地区蔓延。区域世界之间的互动随着大发现时代的来临, 以国际商战为主题进入了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陈源.《国际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3]黄顺力.《地理大发现与中国海洋观的改变》.[J].厦门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4]夏继果.《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外交政策研究》.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

[5]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年版

浅探英国自由主义福利体制 篇8

1 社会保险

英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几方面内容。其中,英国每年养老保险支出约占整个社会保障支出的41%。

1.1 养老保险

英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三大类和七小类———国家养老金(国家基本养老金、国家第二养老金)、企业年金(待遇确定型养老金、缴费确定型养老金)、私人养老金(利益相关者养老金、集体型个人养老金、自我投资型养老金)。

1.1.1 国家基本养老金

国家基本养老金来源于两部分,一是由雇员、雇主共同缴纳的国民保险税,二是通过一般税收收入安排的财政补贴。国家基本养老金以强制性、费率统一和全民覆盖为特征,由皇家税收总署统一征收,缴费按不同人群计收:有雇主的雇员的征收依据是雇员的薪金总额,高收入者按收入不同征收20%~40%的高收入税、自营职业者分为定额征收和经营利润两部分计税。

英国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有法定的领取年龄。目前男性为65岁、女性为60岁,并且在逐年延长,到2020年女性的退休年龄也将延长至65岁。同时领取人还必须在每年缴纳至少52周的费用。计发水平中等,2015—2016年每周可领取的养老金水平如下:

1.1.2 国家第二养老金

国家第二养老金在2002年被提出,但将在2016年被废除,与国家基本养老金整合成一个新的养老保险,但因其发挥的重要作用,还是应加以介绍。

国家第二养老金强制所有工薪成员参加,但只有以下员工有资格领取:周平均工资低于112英镑,有低于12的儿童并且在领取儿童福利、领取照顾者津贴者、领取残疾者津贴者。因此不难看出,该养老金旨在保护低收入和生活在困境中的弱势群体。

1.1.3 职业养老金

职业养老金分为DB(待遇确定型)和DC(缴费确定型)。DB型提供的养老金待遇是雇员退休时工资的一定百分比,且雇员工作时间越长,所获得百分比越高。雇主和雇员承担的实际缴费额由确定的养老金水平决定,并将定期根据精算估值调整。DC型通过缴费形成个人账户,在离职时可以带走。截至2009年,约1/4的职业养老金计划由雇主缴费,也有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的,费率基本由雇主决定。

英国对企业年金的领取设有一定年龄条件,领取企业年金的年龄条件为55岁,身体条件不佳者例外。员工提前死亡的,将一次性给付。

1.1.4 私人养老金

不管是否被企业雇佣或者不管雇主是否同意,个人都可以选择参加保险公司的私人养老金计划。如果雇主没有为雇员提供企业年金计划,雇主必须与一家或多家保险公司建立协议,为雇员代扣应缴费用并向保险公司缴费。

1.2 医疗保险

英国拥有其引以为豪的公立医疗服务,简称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覆盖了基本所有英国国民,并且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该制度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起就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之久。

1.2.1 筹资方式

经费采用现收现付制的模式,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收入,也有一部分从国家保险金中抽取。国家强制所有工薪阶层每人每月缴纳工资的0.75%,雇主缴纳工资总额的0.6%,独立劳动者和农民缴纳收入的1.35%作为医疗保健费,为了防止医疗资源的浪费,每张处方也需交2.2英镑手续费。

1.2.2 体系分层

NHS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即全科医生为主的初级卫生保健和医院提供的二级保健。为了更合理的配置资源,英国的社区卫生保健体系提供90%以上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只有不到10%左右的病人被转接到医院。

1.2.3 享受标准

《国民保健法》规定,全体英国公民,无须取得保险资格即可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但是牙科手术、视力检查和配眼镜等费用较高的医疗服务仍需收费,除了产妇、儿童、退休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病人对每种药也需支付处方费。NHS还包括了卫生教育和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以及对医疗相关问题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1.2.4 支付方式

英国国民保健项目由社会保障主管机构将医疗费直接付给供服务的一员和药物供应者,患者和医院不直接发生经济关系。

1.3 失业保险

1.3.1 失业救济金

雇主按每周支付雇员工资的不同标准缴纳失业救济费;职工按照每周收入的不同标准缴纳,凡周收入超过17.5英镑以上均可参加保险,而独立劳动者,缴纳减额保险费的已婚妇女和遗孀不在保障对象范围内,费用缺口由中央财政填补。

1.3.2 再就业服务

为了促进失业群体的就业,英国还推出了再就业服务。如果在失业三个月后仍没有找到工作,失业者需要去就业中心与服务官员进行广泛的面谈,寻找问题所在,同时也需要加入为期三天的求职培训班,学习自我推荐技巧。对于失业两年及以上的求职者,英国政府将对其重新开始学习班,帮助其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并且将给予30英镑的培训补助费,报名参加一系列培训;向雇佣失业者的雇主提供250英镑/月的补贴;就业中心的官员与长期失业者“一对一”结对子。

1.3.3 私人失业保险金

除了国家失业保险服务外,英国也有众多保险公司经营私人失业保险业务。在英国排名前十的经营私人失业保险金的保险公司中,最高收益可达3000英镑/月。

1.4 工伤保险

1.4.1 筹资方式

英国没有单独的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待遇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所有拥有工作的人都应参加工伤保险,对于事故风险高的企业,有额外的补贴制度。工伤保险由雇主、雇员和政府共同负担,政府负担大约占保险费总额的1/6。

1.4.2 保险待遇

英国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7方面:工伤残疾津贴、长期护理补助、特殊护理补助、医疗补助、收入降低补贴、退休补贴和遗属抚恤金。

1.5 生育保险

1.5.1 国家生育保险

英国国家生育保险主要分为生育津贴和法定生育工资两类。享受生育津贴的雇员需在预产期前的66周内已缴满26周的保险费,并且周收入在58英镑以上,未接受雇主提供的法定生育工资。法定生育工资完全由雇主支付,享受法定生育工资的雇员需要受雇于同一雇主至少26周,且周收入在58英镑以上。

1.5.2 私人生育保险

与其他保险相似,也有许多保险公司经营私人生育保险。不同的保险公司提供不同的医院服务选择,同时也提供不同的保险项目和政策福利。

2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机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针对社会上需救助者。

2.1 无家可归者

英国区政府会对当地无家可归者进行登记,并提供每天一顿的早餐和每周一次的洗澡和洗衣服服务。但这两项服务均只保证了无家可归者最低的生活需求,旨在使其不对社会救助产生过分依赖。

2.2 残疾人津贴

过去在英国,残疾人可以申请领取残疾人生活津贴,分为16岁以下和16岁以上两档。16~64周岁的残疾人,不论工作与否、财产和收入状况如何,都可以获得每周100镑左右的残疾生活津贴。如今,政府正在进行残疾人生活津贴改革,出生于1948年4月8日之后的残疾人士需要申请个人独立付款(Personal Independence Payment),以削减政府开支。

2.3 低收入及失业群体

低收入家庭生活救助主要是对家长有全日制、有子女,但收入低于官方贫困线的家庭进行救助。救助的金额随政府规定的贫困标准而变化。低收入家庭还可以取得一部分取暖费,有子女的可取得学校的免费牛奶和免费膳食以及免缴国民保险费,并享受房租补贴。但是从2013年4月15日起,就业适龄人员(16~64岁)领取的救济金将会封顶,不能超过普通工薪家庭平均收入的数额。

3 其他政策

其他政策是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针对老年人的社区照顾和有差别的住房政策对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颇有借鉴作用。

3.1 社区照顾

英国的社区照顾主要有“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两种方式。前者指政府直接干预的规范性养老,一般由政府、公益机构等组织提供,护工也是专业或半专业的人员。服务对象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后者指没有政府直接干预的非规范性养老,护工一般是与被照顾者有血缘关系或道德维系关系者,服务对象通常是有一定自我生活照顾能力的老年人。

3.2 住房政策

在英国,住房从建造商来说分为三种:政府负责修建保障住房,低价出售或出租给中低收入家庭;民间住房协会修建社会住房,低价出售或出租给中低收入家庭或少量中高收入家庭;私营开发商则为中高收入家庭建设市价商品房。这使得拥有不同住房需求的家庭都能得到住房,并且保证保障住房的比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对低收入人群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或津贴,以解决贫困人群的住房问题为基本目标。

4 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养老金缺口、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就业形势严峻,都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借鉴英国福利制度的优点,大力发展补充性社会保险,促进企业年金发展,鼓励个人参加商业保险,缓解政府对社会保障支出过大而产生的财政压力。积极发挥社区的作用,补充养老服务。加强私人医疗保险投入,推行分级医疗诊治。完善信息公示制度,公开社会保险基金使用情况,增进国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完善就业再就业制度,将生活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增强失业者再就业能力。更加注重社会保障的事前预防,平衡好事前预防和事后保障的关系,都将是值得尝试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解静.福利国家模式变迁的历史比较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120-130.

[2]马雪,杨张洁.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各国福利发展的积极影响[J].神州,2014(11):7-16.

[3]李其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一书序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

英国功能主义 篇9

波西·比希·雪莱 (Percy Bysshe Shelly 1792—1822) 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也是英国伟大的革命主义文人的代表, 他一生追求自由、平等与博爱, 时刻为了国家的民族而奋斗, 虽然英年早逝, 但是他的作品以及浪漫主义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英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在十九世纪前期, 雪莱在牛津自费发表《无神论的必要性》一书, 而被开除, 而后又公开支持爱尔兰的民族和宗教解放运动, 并写下《告爱尔兰人民书》, 一年后雪莱回到国内, 因对社会腐朽专制的强烈控诉写下了长篇诗句《仙后麦布》, 以诗歌的形式带人们体验了封建制度的残暴和资本主义的贪婪, 同时也描绘了雪莱对未来的热烈憧憬和期待, 突出地反映了雪莱丰富的浪漫主义思想。而后雪莱又发表了《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这是他最为著名的长篇诗句之一, 书中展现了雪莱对于自由追求和对革命事业的推崇, 由此, 雪莱也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而其浪漫主义文学诗歌作品代表着主要有《西风颂》、《致云雀》、《云》、《阿多尼斯》等, 其作品的浪漫主义思想也是全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二、雪莱“浪漫”的表现

雪莱的浪漫是深入骨髓的, 无论是其创作思想还是其作品表现中, 都具有深刻的浪漫主义色彩烙印。为此, 我们将一起来领略雪莱的“浪漫”。

1. 雪莱在诗歌作品中的“浪漫”

雪莱创作的多为抒情诗歌、长诗和剧作, 在其诗歌中浪漫主义是最为重要的元素, 他借着歌颂自然风光的同时, 展现了其富含哲理的浪漫思想, 在鞭挞社会黑暗的同时, 也描绘了未来的光明与美好。雪莱借一切自然的元素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咆哮和控诉彻底地激发了出来, 这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现代浪漫主义文人郭沫若完美地契合了。例如, 在雪莱《西风颂》 (《Ode to the Wes t Wind》) 的第二个诗段:

Thou on whose st 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在你的川流上, 在骚动的高空,

纷乱的乌云, 那雨和电的天使,

正象大地凋零枯败的落叶无穷……

以及第三个诗段:

Thou who didst waken from his summer dreams

The blue Mediterranean....

For whose path the Atlantic’s level powers

Cleave themselves into chasms…

Thy voice, and suddenly grow grey with fear,

And tremble and despoil themselves:oh, hear!

你, 哦, 是你把蓝色的地中海

从梦中唤醒……

哦, 为了给你让路, 大西洋水

豁然开裂, 一时都惨然变色, 胆怵心惊,

战栗着自行凋落:听, 哦, 听!

作者借自然的元素来释放心中的压抑, 将地中海、大西洋等自然元素拟人化, 充分展现了雪莱内心的咆哮。万古不变的宽阔海洋也为了革命风暴而让路, 这不仅象征着新思想和人民力量的强大, 也表明社会大众思想的觉醒。这是雪莱作品中的浪漫, 其与郭沫若的《雷电颂》大有相似之感。

2. 雪莱在思想中的“浪漫”

雪莱的思想继承了第一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诗人的特点, 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湖畔诗人以华兹华斯等为主要代表, 其在诗作中通常寄情于山水, 缅怀中古时代的光辉, 着眼于眼下, 宣扬个人道德的完善, 并抒发一种孤独的精神状态, 大有“清高”之感。而已雪莱、拜伦、济慈等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却脚踏实地, 着眼于社会现状, 宣扬民族解放、平等、博爱的思想, 并赞扬国家风景山川的美丽, 体现了他们爱国爱民的浪漫主义情怀。在雪莱的思想中, 浪漫主义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 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愤怒鞭挞, 在他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其思想中的浪漫。

三、雪莱“浪漫”的根源

雪莱的浪漫是现实与理想的交融, 它不同于英国传统浪漫主义的思想, 他是一种“反动”的浪漫, 正如后世将雪莱、拜伦等年轻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成为“撒旦诗派”一样, 他们的浪漫带有深刻的现实主义色彩。

十九世纪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时代, 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大行其道, 而社会底层人民却遭到了残酷的剥削和压榨, 人们苦不堪言, 而民主启蒙思想的流行, 解放了一大批年轻的文人, 让他们找到了为国效力的方向, 即为民主和自由而奋斗。这与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的自我完善相比, 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他们以诗歌为武器, 开始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 并且具备乐观的精神和高昂的战斗与奉献精神。雪莱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忧虑国家和人民的未来, 并接触了启蒙思想才走上了为国为民的奉献之路, 在他的诗歌之中, 处处表现着它不羁的想象力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他借自然的元素来抒发了内心的情绪和对未来的向往, 雪莱曾说:人类是平等的, 我相信, 在更高更完善的社会状态下将达到平等。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实现这个理想中的社会状态, 虽处处是荆棘, 但却依然一往无前, 在这种大无畏精神的主导下, 岂有不“浪漫”之理?

摘要:雪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使人, 他的诗歌作品大多思想丰富。感情真挚且意境高远, 这也正是雪莱一生追求自由信仰的反映。他借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追求, 并且也歌颂了自然风光的绮丽, 给人一种无穷的精神力量和艺术享受。雪莱的浪漫不仅体现在他诗歌的每一字句上, 还反映在他的思想之中, 甚至深入骨髓, 也正是由于雪莱这种浪漫的气质和特性才使得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才使得他的思想具备奇特瑰异的想象力。本文将分析雪莱诗歌作品中“浪漫”的具体表现, 并探讨其浪漫的根源所在, 以提高我们对雪莱思想和精神的认知程度。

关键词:浪漫主义,雪莱,诗歌,根源

参考文献

[1].赵宏维《雪莱的悲剧精神》.文教资料, 2007, (4) :75-76.

[2].江枫译《雪莱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英国功能主义 篇10

关键词:英国,科技社团,决策咨询,功能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社团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科技社团除了担当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重要功能外, 还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咨询机构。科技社团拥有先进的知识与技术, 能及时掌握和处理各种科技信息, 在政府决策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持作用。 英国作为世界上科技社团产生最早的国家, 其科技社团与政府决策咨询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代表性和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科技社团参与决策咨询的基本功能, 说明英国科技社团发挥决策咨询功能的特点及方式, 并对英国科技社团参与决策咨询的经验进行总结, 以期对我国科技社团参与决策咨询, 发挥决策咨询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英国科技社团参与决策咨询的主要功能

1. 1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英国科技社团在英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是英国政府科学拟定和采纳政策方案, 使政策制定科学化, 实现政策目的的重要智力来源。在英国, 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科学技术理事会等科技社团的活动, 大都游离于政府及政党活动之外, 在咨询项目选择、咨询工作开展、咨询手段使用和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科技社团运用科技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关注决策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 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手段和方法, 从科学技术的层面为政府提供准确权威的解释、解决问题的方案、科学合理的建议等, 担当英国政府幕后的决策机构或咨询机构。

在英国, 科技社团之所以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在于英国科技社团与政府之间有着密切合作的历史传统, 并形成了科技社团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方案的决策模式。正如撒切尔夫人所认为的那样, “文官们天生就不能提供出首相所渴望的政策创新建议”, 而科技社团是 “没有被旧体制所腐蚀的人”, 他们的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新鲜血液。因此, 撒切尔夫人所实施的大多数改革政策, 基本上都是由科技社团提出, 经首相办公厅政策小组转达, 而后采纳。比如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公共部门改革、 废除经济领域的供应限制等, 均是科技社团提出决策咨询方案的结果。

1. 2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

长期以来, 英国历届政府基本上都认识到, 政府过度依赖文职人员的政策建议存在一定弊端。因此, 英国政府努力在政府之外寻求更好的决策支持, 而科技社团恰恰是一个远离政府内阁、减少文职人员对决策的影响、各种思想能充分交流的理想机构, 能为政府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决策空间。英国科技社团在满足政府寻求决策支持的需要, 提供决策咨询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会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英国科技社团常常通过舆论媒体进行宣传, 接受媒体采访或发表演讲、举办各种讲座与报告、定期发布研究报告、出版专著期刊、简报等制造与扩大影响, 营造出一个能引起政策决策者的反应、实践新思想、 使政策建议得以接受的社会氛围, 进而对政府官员的思想、行动产生影响。这样, 英国科技社团既可以充当政府部门的宣传机构, 也可以帮助决策者进行独立思考, 通过舆论的力量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这种温和的介入方式是科技社团政策建议影响政府决策的有效途径。

1. 3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施政者需要政策建立在充分的理智与科学之上, 也需要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具有专业知识的建议和客观性的对策, 这有利于政策获得认可并得以顺利实施。不同科技社团大都聚集当前某一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 还有很多对特定问题有着丰富经验的研究人员。他们对问题的调查研究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或措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权威性和针对性。以英国皇家学会为例, 早在其成立的1660年, 就向当时的英国国王呈交一份关于英国森林资源状况的咨询报告。此后, 该学会一直针对具有较大争议的科技问题提出咨询建议, 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1998年以来, 英国皇家学会先后针对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与食品立法、环境等方面接连发表多次声明, 阐明自己的观点, 而这些观点后来都被英国政府所采纳。

1. 4发挥 “先锋” 与 “桥梁” 作用

在英国, 政府有时要改变原有政策或需要某种新的政治氛围。如果直接提出并执行某种新政策, 可能会引起社会公众或媒体的议论或攻击。在这种情况下, 英国政府便委托科技社团向社会公开新政策, 然后根据社会公众与媒体的反应, 灵活采取应对措施。如撒切尔政府的货币主义机制、对贸易团体进行改革等很多政策, 都是通过政策研究中心 ( CPS) 对外宣布并实施。正如撒切尔夫人所言: “我认为是我们使得哲学得以振兴, 自由社会理念得到大家的承认。我们创立了政策研究中心, 是它传播的这些理念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时, 英国科技社团通过交流与沟通, 在国内协调政府与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立场与观点, 促进彼此间的沟通与妥协, 为政策制定与执行创造条件。在国际上, 英国科技社团促使国内各方与国外集团进行协商, 充当国内外重要财团与权势集团的政策协调机构。总体上来说, 英国科技社团在决策咨询过程中发挥着 “先锋”与 “桥梁”作用, 不仅能够沟通政府与社会, 也能沟通国外与国内。

2英国科技社团发挥决策咨询功能的主要特点

2. 1党派归属性

英国科技社团自成立始就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1884年, 费边社成立, 它赞成对社会进行渐进性改革, 而反对革命性变革。其下属青年费边社被 《泰晤士报》描述为 “新工党的未来知识分子之星”。 1974年, 英国政策研究中心成立, 其目的是将英国保守党改造成为一个 “赞成自由经济学原则”的政党, 结束风行 “30年的社会主义时尚, 30年的干涉, 30年的美好愿望, 30年的失望”的战后舆论, 其核心政策是撒切尔主义。政策研究中心同保守党联系紧密, 公共政策研究所、公民同工党联系紧密, 经济事务研究所和政策研究中心则代表右派思想, 社会市场基金会则声称它既支持共产主义思想也拥护社会市场经济。由此可见, 英国科技社团政党归属性特别鲜明。

2. 2咨询内容的政治性

英国科技社团的咨询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诸方面, 但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 英国科技社团的党派归属性, 使其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政治与政策方面。20世纪80年代, 针对当时政府工作效率较低、机构较为臃肿的现象, 保守党政府采取 “私有化”政策。把原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委托给科技社团等民间组织, 强化了科技社团参与政策咨询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 布莱尔政府提出 “第三条道路”的政治理念, 重新对政府与科技社团的相互关系予以定位, 加强科技社团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科技社团更多地参与到政府决策中来。比如, 经济事务研究所、 政策研究中心、亚当史密斯研究所等, 都是撒切尔至梅杰时期提供政策建议的主要科技社团。费边社、 公共政策研究院、88宪章、社会正义委员会等在工党执政时期也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政策建议。

2. 3研究的独立性

英国的科技社团既不是政府部门, 也不是利益集团或利益集团的代表, 只是通过为政府提供方案、 建议或措施来影响政府决策。在这种背景下, 科技社团的研究需要高标准、严要求, 保持研究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以便能够经受实践与时间的考验。一般来说, 英国科技社团在确定研究主题后, 其研究过程与研究报告均不受政府部门干预。如果政府部门需要科技社团为其提供决策咨询, 会通过招标方式邀请科技社团参与竞争性投标, 最终确定参与决策咨询的某一科技社团。而科技社团会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学科的专业知识等, 通过高水平的研究, 为政府部门提供比较客观的研究报告。科技社团在研究上的独立性, 能够保证政府决策咨询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 4资金的政府支持性

在科技社团的发展过程中, 资金问题始终是个重要问题。对于英国科技社团而言, 英国政府第三条道路实施之后, 原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许多公共服务职能, 转移给各种非政府组织, 科技社团各方面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这样, 英国政府为了保证科技社团作为决策咨询机构能够运行与发展, 每年为科技社团提供约33亿英镑的决策咨询服务项目机会。 科技社团的另外一个资金来源就是社会募捐。同时, 科技社团可以通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获得一定收入, 而且这部分资金远远超过通过社会捐赠获得的资金。但是, 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从而获取政府资金的资助仍然是科技社团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据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英国科技社团的收入有39%来自于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3英国科技社团发挥决策咨询功能的主要方式

3. 1利用电子媒体

英国科技社团通常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的热点、难点问题,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分析、评论, 以引起大众关注并制造一定的舆论氛围, 进而影响政府决策。如欧洲改革中心 ( CER) 致力于对欧盟改革的方法与政策施加影响, 开始时就以非正式的广播电视网进行舆论宣传。市民社会研究所健康部门的卫生政策舆论组织, 经常就国家健康问题召集医生、专家、新闻记者及相关政治部门与领域的其它组织召开会议, 通过舆论对英国卫生保健体制施加影响, 还创办斯德哥尔摩广播网, 以及支持市场经济的组织与个人广播网。

3. 2发表研究报告

英国科技社团可以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就某些专题进行研究, 还可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决策当局正在考虑或国内正在进行辩论的问题, 自行确定选题或计划进行研究, 还可以在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与被调查者共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等。研究之后, 科技社团会公开发表或向英国政府提供相应的研究报告。例如关注市场经济政策的亚当·斯密研究所 ( ASI) , 通过发表大量的相关研究报告, 促使英国政府采纳最高税收削减计划, 对刺激英国经济和改善英国商业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3. 3出版刊物专著等

英国科技社团比较重视出版期刊与专著, 以供政府决策参考。欧洲改革中心 ( CER) 出版小册子、 研究论文及双月期刊等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针对欧洲农业、欧亚关系、欧洲防务等专门出版专业刊物。 政策研究中心 ( CPS) 针对教育、卫生、刑事、住房、财政政策等发表过相当多的评论文章。改革中心 ( CFR) 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共政策科技社团, 分别围绕卫生保健、药物立法改革、世贸组织等主题, 先后出版过30多本专著及宣传手册, 并负责管理 《改革家》杂志的出版发行工作。社会市场基金会 ( SFM) 每年约出版两本书集、十二本宣传手册, 并发表大约二十篇文章等。

3. 4借助会议、演讲等

英国科技社团主要是向政府官员提供有益的信息与技术支持, 发挥公民与政府决策者之间的桥梁作用。为了实现自身的政策目标, 积极开展同政府官员面对面双向交流, 直接向他们施加影响。还在大学、专业协会、政府部门、同类研究机构中举办讲座, 以提高知名度和扩大组织影响力。九十年代中期, 有近131个欧盟成员国利益集团、46家商会、 14家思想库在欧盟机构附近设立办公地点, 其中就包括许多英国科技社团。

4英国科技社团参与决策咨询的研究启示

4. 1较强的独立性

作为一种制度化、市场化的研究咨询机构, 独立性是科技社团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的关键, 也是保持政府咨询客观性、公开性的要求。组织上的独立性使其摆脱政府对它们的约束与控制, 使得它们在选择与承担项目、运用研究方法上具有独立性。英国科技社团都是非赢利性的、自主独立经营的法人组织, 主要收入包括会员会费、社会或企业捐赠及服务性收入, 较少依赖政府的投入。如英国的公共政策研究所, 它的所有资金全部源于个人、公司、 志愿者和贸易组织的捐款。

4. 2完善的法律制度

英国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发达, 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其中包括有关科技社团的相关规定。 国家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科技社团的行为, 维护科技社团的利益, 并对科技社团进行控制与监督。科技社团的准入制度较为宽松, 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即可成立社团, 而且对相同领域科技社团的数量不加限制, 这有利于不同科技社团之间形成竞争。另外还实行优惠税收政策, 如低税率或免税政策, 为科技社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4. 3研究的科学性

英国的科学研究已成为其国家体制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趋向于细致化, 科学家接受过良好的专业技术训练及在相关领域内积累较多, 对社会变化具有独特的洞察力, 对未来事物发展的方向能做出前瞻性预测、提出科学的依据及专业性的判断。在研究方法上, 以经验与推理为基础, 不断改进研究方法, 逐渐创造并运用一系列先进科学研究方法。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决策理论、系统分析、可行性研究、调查方法、预测技术、推荐法、 问题结构法、检测法与评估法等。同时, 采用问题研究与出谋划策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短中期与长期研究相结合等手段, 满足各种不同的决策咨询需要。 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通讯手段的运用, 不但方便了科技社团的研究活动, 也为它们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提供了有力帮助。

4. 4咨询的针对性

在咨询过程中, 决策者能否采用政策的咨询建议, 对科技社团来说尤为重要。英国科技社团在确定研究问题时, 主要不是以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为主, 而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为主。针对国家、政府与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以影响政府针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决策为科研目标。英国外交政策中心主要是探寻全球化对英国外交及国内各项政策所造成的影响。亚当斯密研究所主要是追求扩大市场的影响力, 通过策略选择与竞争策略对公共服务体制进行再设计。政策研究中心在政治上主张小国家需要更大的个人社会责任感与自由, 在公共服务领域强调多元主义, 并建立正确回应政策使用者的机制。独立研究机构———公民, 主要是以复苏英国公共政策、政治思想为目标, 力图研究并提出解决英国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方法。

4. 5知识结构的综合性与人员的流动性

当今社会, 各种重大问题均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 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研究。 英国科技社团非常注重组织自身的组成与发展, 研究队伍中具有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人员。在知识结构上, 英国科技社团充分体现出多学科与跨学科性, 可以对社会较复杂的综合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也可以对不同领域问题同时开展研究。另外在保持研究队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吸收外部人员加入, 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既可以根据研究课题的实际需要聘请外部专家参与, 以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也可以使组织内部不断呈现出新观点、新方法, 进而拓展组织的研究思路。

4. 6舆论媒体的充分利用

当国内外发生重大政治事件或出现重大政治问题时, 英国社团的研究人员都会在主流媒体上及时曝光, 通过接受电台和电视的采访、发表时事评论、 举办新闻媒体招待会、召开针对问题的各种研讨报告会及电子网络等方式, 对相关背景情况予以解读、 对问题进行专业分析、对事件或问题进行评论、对所持观点进行阐述等, 然后根据研究成果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形成社会舆论向政府决策者施压, 进而对政策决策者施加影响。同时, 科技社团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 出版专著、期刊、研究报告等向社会公众、各界社会精英及政府官员进行科学宣传。一方面可以让民众更加清楚地了解政府决策, 或者是让政府掌握民众的思想倾向, 以形成政策共识。另一方面则基于科技社团的中立性, 增加政府政策的客观性与可信度。

参考文献

[1]RICH A.Think Tanks, Public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Expertis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DIANE STONE, ANDREW D E.Think Tank Traditions:Policy Research and the Politics of Ideas[M].Manchester and 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4

[3]LU YIYI.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The Rise of Dependent Autonomy[M].Ox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9

[4]李艳, 王凤鸣.欧美思想库运行机制对我国思想库发展的借鉴意义[J].学术界, 2010 (5) :73-76

[5]诚虎, 李文才.发达国家决策咨询制度[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

[6]褚松燕, 赵成根.西方思想库咨询模式对我国决策咨询机构发展的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 2005 (2) :41-45

上一篇:肺循环变化下一篇:劳动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