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传统文化

2024-07-10

中西方传统文化(精选十篇)

中西方传统文化 篇1

很多学者认为建筑受文化的影响,建筑的风格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可以将中西方的文化与建筑作对比,找出其中渊源。

1 审美观点的不同

例如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建筑审美观上的不同,中国人崇拜自然,在不能合理解释自然现象的时候,中国人拿出“天神”来做解释,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是上天的力量,后来很多思想学派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这也成为很多修行者地终极目标,他们认为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的附属人类应该服从、顺应自然,在审美上认为自然的就是美的。所以中国的传统建筑比较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大规模的建筑群,如宫殿、陵墓等,常常会依山伴水,曲径通幽,利用山势起伏自然形成建筑物的错落排列。建筑物一般不高,但却种植有高大的树木。尤其是寺庙里类的建筑,更是常常刻意隐藏于林木之中。

2 地理环境的不同

笔者认为,这里还有地理环境的因素,中国的中部地区是由长江、黄河两条河流灌溉的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农业耕种。定居中国的人类逐渐形成了农耕民族。只要尊崇季节气候的变化,按时播种、收割,他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中国人对这样的自然环境相当满足,于是养成了他们崇拜自然,臣服于自然的观念。由于中国总的来说是风调雨顺,一场灾害通常很快就会过去,这时候,人们会以为是自己的祈求的到了回报,这就更助长了这种自然观的形成。

欧洲的自然环境要恶劣得多。欧洲平原稀少,山地居多。此外,欧洲大陆一直被冰雪覆盖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别说是农耕,连畜牧都十分困难。因此,定居欧洲的人类以狩猎民主为主。在他们心目中,自然界很容易被具体到了每一只羊、鹿、狼或豹的身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与自然界战斗,并取得胜利。任何向自然界的祈求都不会得到回报。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是人类永远无法改变的,甚至无法认知。另一方面,恶劣的自然环境也在欧洲人心地植下了人与自然势不两立的观念,养成了欧洲人好斗、好胜的欲望。既然自然界强大恐怖,又与人类对立,那么,人类对自然的一切改造都是无尚光荣的。这也正是欧洲园林、建筑刻意标榜人为因素的原因。

3 自然的不同

我们从自然观的角度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古代中国有数不清的如四大发明这样为世界科技作出卓越贡献的成就。但是如果按学科来看,古代中国的主要科学成就都集中在应用领域,例如制造业、建筑业等;而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成就相对贫乏。我读过一本介绍数学发展历史的书。对数学贡献最大的是欧洲人,同时,书中也介绍了巴比伦、埃及、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数学成就,却对中国的数学成就只字未提。由于前文提到的中国人对现有的自然界颇为满足,也就失去了改造自然的兴趣和动力,认为应循天命,知足常乐,这种思维方式蔓延开来,就造成了中国人普遍满足于问题在表面上得以解决,而对于隐藏于表象之下的事物内因缺乏兴趣,懒于对问题刨根追底。所以古代中国对于自然界的研究始终都只停留在肤浅的客观观察阶段,极少有人把观察结果抽象总结成理论,也就是经验更多,理论则缺乏至极。更不要提用理论来指导改造自然了。虽然我们有宏伟的长城,有神奇的都江堰,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石窟,但那一本著作可以将其总结成实用并精确地理论。我们已经提到过中国人的自然观过于崇尚自然,于是心甘情愿的臣服于自然。这种自卑,带有奴性的思想也使得中国人很轻易的屈服于“权威”,不敢有创新思想,尤其是那种把自己放到与权贵平等地位上的思想。而欧洲在文化上经历了文艺复兴;政治上,民主制度终于战胜专政制度;科技上,完成了工业革命,这一时期近代科学形成了,并以加速度向前发展。科学在越来越大的规律上应用于生产过程,对自然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提出、电力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钢铁、机器制造、化工等新兴产业部门的崛起手生产体系的全面更新,形成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互动的全新面貌。由于欧洲国家特有的开放得性格,外扩领土的强烈欲望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使其在建筑形式上博众家所长,去其所短,并保留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在内存品质上有新技术、新材料、先进的理论基础的保证,增加了外观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民主制度由于保障了方向正确,和调动了多数人的积极性,其效率远不是专制制度可以同日而语的。

我们研究了两种自然观对欧洲和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都已经是历史了。孰优孰劣我们不去做公断,只有因为了解不同自然观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更有利我们发展的自然观。观察这两种自然观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到一个事实,就是人类的野心有多大成就就可以有多大。人类是能够战胜自然的。这也是典型欧洲人的自然观。随着欧洲文明的胜利和广泛输出,我们中国人也普遍接受了欧洲的各种思想,比如马列思想,和我们正在学的自然辩证法,都是欧洲人创立的。中国人的自然观也普遍发生转变。例如,人定胜天的观念在中国就很有争议。如果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这个词组显然是语法和逻辑错误,但现在连高中地理教学都会经常讨论这个话题,请大家记住,人定胜天并不是一定不正确。“人定胜天”不是说人类谁便怎么样做都会战胜自然。战胜自然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并且可能还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

4 结语

现代建筑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不容忽视,文化中自然观对建筑的影响是直接而必然的,人与自然应该形成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等几条基本原理。自然辨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景观设计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辨证法。同样,我们也要保持建筑中的文化因素,让建筑有生命,由内涵,有气质,能够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刘启波.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方法与设计准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构建跨越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篇2

制度、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是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不少合理的管理精神,探索一条构建跨越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企业文化模式之路必须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吸收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确立起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人本思想和注重群体合作及人际关系的行为能力,并以此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实质和精神动力

2.首先是把员工导向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的导向作用。其次是凝聚企业作用,把企业的内耗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和对企业的忠诚。第三是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到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激励作用。第四是创新作用,企业应能给员工提供不断创新的舞台,来适应外部市场变化对企业的要求。最后是使企业的管理和规范变成员工的自觉自律的规范作用。

3.结语: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企业文化也应该按照时代的要求赋予新的内容,它必须在分析继承本民族、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管理风格的基础上,吸纳其他文化有益的营养,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不断向前发展。具体而言,我们应从家庭关系和人个关系的有机结合完善企业的组织行为,提倡人本管理,进行跨文化训练等方面不断地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契合点,注意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上善于把握其度,剔除糟粕并赋于新的时代含义,在构建企业文化模式中体现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要体现与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科学的兼容,只有这样我国的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少走弯路,健康发展,日臻完善。

西方文化崇尚智慧和理性,讲究科学、民主,信仰宗教,追求道德和灵魂的净化,个人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鼓励个人奋斗、勇于竞争和拥有个人成就感是其价值概念的核心。美国文化是西方高度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是由各种文化组成的“大融炉”,具有强烈的开方性和兼容性。美国人民有争取自由、独立、民主的传统;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极度推崇个人主义和个人奋斗;重视法治,公平竞争。

三中国文化的消极因素和西方文化的非理性方面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但也有其糟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它一方面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体现出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对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阻止现代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因为企业的管理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中国文化的消极因素体现在企业管理方面主要

有:重政治而轻效益的偏向;重专制而轻民主的偏向;重人情而轻法治的偏向;重生产而轻流通的偏向;重传统而轻变革的偏向;重均同而轻个性的偏向,重伦理而轻科学的偏向等。

文化与经济是互动的,美国经济非常发达,但我们不能由此推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完美的,西方文化同样存在许多非理性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重视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外在关系,强调人对物的支配关系,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与物的和谐统一,这在企业管理中则表现为人际关系不协调,团队精神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潜在效益。一是个体本位,虽然张扬了人性,利于创新与进取,促进了自由平等的观念,但却导致了自私自利,自由涣散,惟我独尊以及无政府主义。人与人之间疏远隔离、缺乏融洽的沟通,反映在企业管理中则主要是同事之间是纯粹的竞争关系,员工与企业之间也是纯粹的雇员与雇主的关系,员工不能将自身的利益和企业的目标有效地结合在一块。最后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这使得西方的一些企业一心地去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追求短期的企业目标,对自然资源的滥采滥用,过度开采,这种不关心“天人”和谐的做法极大地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

(3)领导人与员工的关系方面的差异

在西方,企业领导人好比“虎”,员工比做“羊”,在“虎”的带领下,最后“羊”都变成了“虎”,企业作为一锻炼自身、提高自己的好场所,员工自然对企业忠诚,而在我国,企业领导人为了能够续任,员工为了有提升的机会,他们往往相互勾结,形成一小的利益团体,最后企业中形成了不同的派别,派别之间相互斗争,不仅员工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企业也缺乏活力。

中西方饮食与文化 篇3

1. 一日有几餐?

众所周知,在我们中国就是“一日三餐”——早饭,午饭和晚饭,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一日不止三餐。

早饭——breakfast。

午饭——lunch。但在英式英语中,如果午餐比较丰盛,是一天的主餐,亦可被称作dinner,即“正餐”。

晚饭——supper。 也有不少英美家庭把晚饭当作一天的主餐,即late dinner。因此,dinner在现代英语中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指“晚餐”。

另外,在英美国家,正餐之后还会食用“甜点”,即dessert,如水果、布丁、冰淇淋等,作为正餐的最后一道。在英国,下午四点左右常吃甜点并配以茶水等饮料,这样的便餐被称为tea,即“茶点”。

还有一个词,即brunch,现在用得越来越普遍,它是breakfast和lunch的混合词。一般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不少英美人士常把早餐和午餐合为一餐。

在中国,人们见面习惯上爱问:“吃了吗?”“吃的什么饭?”但是遇见外国人,你千万不能说:“Have you had your breakfast/lunch/dinner?”人家还以为你要请客吃饭呢!

2. 怎样用餐?

中国人习惯用筷子,即chopsticks。而英美人士则习惯用刀叉,即a knife and fork。西方人从小就培养孩子要具有“绅士风度”或“淑女风范”,因此,他们在餐桌上要遵守以下礼仪:刀叉是从外侧向里侧按顺序使用(也就是说事先按使用顺序由外向里依次摆放)。进餐时,一般都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即一刀一叉成双成对使用的。有些例外,如喝汤时,则只是把勺子放在右边——用右手持勺。刀叉有不同规格,按照用途不同而决定其尺寸的大小。吃肉时,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号的刀。吃沙拉、甜食或一些开胃小菜时,要用中号刀,叉或勺一般随刀的大小而变。喝汤时,要用大号勺,而喝咖啡和吃冰激凌时,则用小号为宜。餐巾铺在腿上,刀叉按顺序摆放,吃的时候刀叉不能碰盘子使其发出响声,喝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等。

3. 美食知多少?

外国常见的美食hamburger, pizza, salad等大家可能都知道,而中国美食更是数不胜数。你知道它们的英文名字吗?

中西方传统文化 篇4

关键词:中西方茶文化,传统文化,英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上一直非常重视。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 它所容纳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其中茶文化是英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中西茶文化差异为视角, 开始英语文化教学, 势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 以及语言驾驭能力, 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都会有所促进。

1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1.1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语言作为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首先, 语言是用来记录人类发展历程的载体, 是文化流传至今的工具。语言作为媒体符号的一种, 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也是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古往今来, 人们的生活与语言紧密相连。在英语系统中, 将红茶称之为“black tea”, 直接翻译成中文, 实际上是“黑茶”,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是由于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 由于最初红茶从中国福建武夷传入英国的时候, 这种茶叶的外表颜色是黑色, 故将其称之为“black tea”, 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到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 英国人重视茶叶本身的颜色, 而中国人则重视茶汤的颜色。所以说从语言能够看到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情况, 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准。

1.2 文化是语言实现价值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标志, 而文化则是语言价值得以实现的载体。中国文化是经由语言记录, 语言在此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语言记录拥有具体的记录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情感、事业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中国文化必须要借助语言才能够表现出来。同时, 人们在进行交流或者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 都是通过语言实现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 才创造出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以茶文化为例, 它具有巨大的包容力, 不仅可以吸纳众多外来文化, 为自己所用。而且也可以被其他文化所吸纳, 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总之, 文化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 离不开文化的辅助, 恰当辅以文化背景, 学生们的语感、语境才能够更好。

2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 目前世界各国的茶文化都是由中国茶文化衍生、发展、变化而来的。在茶文化从中国传播到西方国家的过程中, 受到当地居民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 中西茶文化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下面针对这些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从中西茶文化差异来看,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饮用方式以及社交礼仪方面的不同。

首先, 中国人饮茶非常简单, 一般都是清茶一杯, 不会添加任何辅料, 有些考究的人, 会使用专门的茶具, 在煮茶、泡茶的顺序上十分讲究。随便什么时间, 约上几个好友, 围坐一起, 品茗畅谈, 这就是最为简单的中国茶文化的应用方式以及社交礼仪。当然,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 每个民族或者地区的饮茶方式各不相同, 并且各具特色。我国少数民族饮茶, 往往会加入一些奶、糖等辅料一同饮用。汉族居民则是以“清饮”为主,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因此“清饮”是中国大部分人饮茶的方式。如果追溯我国茶文化的起源, 最初发于神农, 而后兴盛于唐代, 在宋代得到更加的普及。在唐宋时期, “煮茶”是最为流行的做法, 到了明清两代则以“泡茶”为主, 由于中国人热爱“清饮”, 所以对水质要求很高。最后, 中国人饮茶并没有固定的时间, 一般都是闲暇之时, 兴致所致。

其次, 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代表, 英国人饮茶以“混引”为主, 喝茶的时候, 会将奶、糖等辅料加入茶汤, 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辅料。另外英国人热衷“红茶”, 英国人每天都会喝茶, 喝茶已经成为了他们一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他们放松身心的方式, 也是英国人生活品位的象征。从这些内容来看, 茶文化传入英国之后, 在形式与内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它被赋予了鲜明的西方特征。英国人也会邀请朋友一同喝茶, 但是与中国人不同, 英国人会准备各种点心, 与茶品一同食用, 他们将其称之为“茶会”。英国茶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方茶文化, 英国人对茶的坚持, 主要是体现在对生活的享受以及人际交往需求等方面。

最后,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茶文化在茶道精神的体现上也存在很多差异。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包容了非常丰富的中国传统内涵以及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内涵。它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核心, 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茶道内涵极为丰富, 当代茶道精神以“和”为核心, 倡导和谐、平和, 以和为贵。而西方茶道精髓与中国则完全不同, 他们比较重视饮茶的形式, 将饮茶视为品味的象征。

3 中西茶文化差异下的传统文化英语教学策略

3.1 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我国教育体系中引入英语教学是在20世纪后期, 英语教学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脱离文化背景的语言教学, 是架空的教学, 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在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学后, 学生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英语词汇的内涵, 同时在语境、语感也会越来越好。以英国为例, 英国是西方国家中茶文化发展最快速, 体系最完善的国家, 正是因为英国人热爱饮茶, 视茶为时尚、最健康的饮品, 因此茶叶自传入英国以来, 就迅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进而形成了非常具有英国特色的英式茶文化。而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 自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拥有四千多年的茶文化历史, 其中蕴藏了太多传统文化内涵,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从世界范围来看, 即便是英国, 其茶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也难免会受到中国的影响, 红茶在英国大范围普及, 英国才演变成今天以红茶为主的品饮文化, 而英语作为英国人的母语, 在以整个文化背景为基础的发展条件下, 茶文化的渗透, 必然会带给英语巨大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将中英茶文化作为媒介, 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能力、驾驭能力以及语感、语境分析能力等等, 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借助这个契机, 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内涵,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 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 在理论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巨大提升, 才能够不断成长为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3.2 茶文化在英语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落实

为了能够促进英语教学效率, 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要将文化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 设计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设计, 学生在文化情境中体悟英语词汇的内涵和使用方法, 语言驾驭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会因此而进步。

首先, 英语教师要以中西文化的差异作为基础, 将中西文化比较分析, 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由于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 导致交际风格以及行为模式也存在巨大差异, 以茶文化为切入点, 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茶文化的不同展现给学生。上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已经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教师为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 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文化认知结构, 掌握双方语言体系中交际规范、词汇使用方法以及句法之间的不同, 进而解决很多实际交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以中英两国的茶文化差异为例, 英语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 有意识的将这些具有差异的茶文化只是引入课堂, 如“听力教学”, 新词汇结合茶文化背景进行介绍, 像black tea, soft drinks等词汇充分反映了英国人的饮茶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通过为学生讲解这些内容, 让学生了解英国人的语言习惯, 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和使用方法。这样在听取“听力材料”的时候, 才会更准确、更快速的理解对话的意思,

其次, 在英语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 教师必须做好文化导入设计, 由于英语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属于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的学习和吸收, 需要一定的媒介和桥梁, 因此文化导入就成为了文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英语教育领域的相关学者提出:文化导入分为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一个层次是语言知识结构的导入, 在导入这个部分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消除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认知障碍, 将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传递给学生。第二个层次是系统地导入文化知识, 以课本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 将重点、难点有条理地归纳;最后一个层次是导入广泛的文化内容, 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传统等等。这些内容丰富了英语文化教学课堂, 使学生摆脱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理论学习, 尤其是各种传统民族文化的引入,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茶文化中有关饮茶习惯的对话和文学段落等等。“dish of tea”这种短语, 在英国都非常常见, 还有成语“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这一句体现了中国茶文化对于英国茶文化的影响, 也肯定了中国茶叶在世界范围内所带来的影响。正是因为茶文化发源于中国, 而茶叶也是从中国进口的, 虽然目前茶叶已经十分普及,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 西方国家依旧将茶叶视为比较珍贵的物品。它也象征着一种财富。而“all the tea in China”就是代表一大笔财富的意思。

结束语

基于中西茶文化的英语传统文化教学, 会使英语教学效率更高, 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完善学生的语言结构, 文化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本文针对茶文化差异下的英语传统文化教学进行了几点分析, 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甄秀玲.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与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关系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6 (5) :24-26

[2]郭丽杰, 金月.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重要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23) :12-13

[3]莫小满, 王晓惠.教学技能大赛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英语广场.2016 (2) :24-25

[4]王璇.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英语广场.2016 (2) :45-45

中西方传统文化 篇5

人不是每天都在结婚,但每天都有人在结婚。婚礼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当中的里程碑,其中融合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今天我们选择通过中国婚礼的演变,来探究文化间的融合和差异。

中式婚礼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此时的中国传统婚俗已然十分成熟。中国人素来讲究礼数。婚礼,原为“昏礼”,古时于黄昏举行。字的左边是“女”部,右上为氏族的“氏”,右下为“曰”。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即女性改变姓氏正式成为夫家人的一种仪式。

中国人成亲向来讲究日子,通过阴阳八卦推算出黄道吉日,以求大吉大利。到了出嫁的前夜,请一位多子多孙的老人为新娘梳头,边梳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祝福他们同偕白首。中国人认为红色寓意吉利,婚礼当天,新娘身穿红色凤冠霞披,其上时常绣有凤凰,鸳鸯等意向,新郎同样身着红色的九品官服。迎亲过程中伴随锣鼓鞭炮齐鸣。在古代,人们用鞭炮驱逐看不见的鬼邪。婚礼最大的重头戏无疑是“拜堂”,司仪用高亢的嗓门喊出“一拜天地”——表示中国人对于天地传说的信仰与敬畏。“二拜高堂”——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馈,即孝道的体现。“夫妻对拜”——体现夫妻相敬如宾的连理关系。由新人一一执行。然而这些仅仅是中式婚礼代表性的冰山一角,至于交杯酒掀盖头等此类耳熟能详之事在此案下不表。

然而时代总是在迈进。到了二十世纪初,就有孙中山夫妇以西式婚礼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此后,婚礼在社会变迁中随时代潮流不断变化。我们搜罗到了许多照片,从中可窥得一二。

在50年代的中国大陆,有些普通老百姓开始穿起了婚纱与西服举办婚礼。马文婕同学的外公外婆首先尝试了这种婚礼形式,图为他们的结婚照。外婆家在当时出身显贵,不仅拍了十分洋派的婚纱照,还在和平饭店摆了西式酒宴。仪式上,外婆伴着孟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步入会场,两人说出了浪漫的婚姻宣言,随后与外公交换了戒指。可见当时就有西式婚礼概念的渗透。但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并非所有人都能承担这么大的花费。

相比之下同时代的爷爷奶奶家境平平,受经济与时代所限,两人没有举办婚礼,仅是领证结婚,衣着朴素地照了张结婚照。到了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为

了弥补年轻时的遗憾,他们补拍了西式婚照。图中爷爷奶奶的婚服是当时借一对亲戚结婚时的,可大致反映当时婚礼服装的样式,同时也间接反映当时经济水平大幅提高。

中国婚礼文化的演变,表面上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更深层次与经济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因为它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理解西方文化,感受世界文化展开了卷轴。

然而文化的传承并非一蹴而就,我们在时代更替时仍然将传统中华文化之精髓保留,并且做到了本土特色和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人与西方人结合的例子越来越多。这给许多中西合璧的新人在婚礼仪式的选择上带来了困扰,这是由中西方婚礼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马文婕同学的姑姑XiaoLin于90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就读时与当时的同学Kreig一见钟情,他们在得到各自父母认可后决定举行婚礼。但是问题接踵而至,到底在哪里举办,如何举办着实让双方费了一番心思。中国人讲究规矩仪式,而西方却崇尚庄重简单。中式婚俗的种种考究与传统儒家文化中“礼”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而西方崇尚的自由与开放也是由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所传承下来,亘古沿袭的思想观念。

因此,要想办让双方都满意的婚礼,也就是要考虑如何将中西婚礼文化相融合,则变得非常重要。在婚礼筹备的过程中,本来并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姑父,逐渐接受理解了中国文化,同意了类似选择良辰吉日等婚俗。而爷爷奶奶也作出了让步,同意飞往芝加哥参加婚礼。他们决定在大学校园中举办一次小型的中西合璧的婚礼。两人身着婚纱和西装举办一场西式婚宴,再换旗装旗袍等向来宾分发喜糖。这是一场最终让双方家庭都极为满意的婚礼,也给他们留下了一生的美好回忆。

可见要让文化的差异走向融合,关键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而这种理解与尊重并不单单是表面所看到的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让步,而实则是给与了一个空间,让外来文化充实到本土文化,使之更为丰富。这就像是西方婚礼文化的传入除了从婚纱,婚戒等实物上对于中式婚礼的改变以外,更多是一种自由理念在东方的领航。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方式开始从原先循规、考究变得更加趋于多元化。比如当下有一些年轻人也愿意选择玫瑰婚典、蜜月旅行或邮

轮婚礼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宴请。

虽然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浸润大大增强了婚礼形式的丰富度,但如果不注意保护,本土文化也可能面临着淡化乃至消亡的境地。而我们认为,这种保护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是这个世界文化瑰丽多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我们强调要理解外来文化的同时,切莫忘了更要回头理解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篇6

关键词:饮食文化 差异 用餐器具

我们知道,各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当然,饮食文化也不例外。现如今,世界文明在不断地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连地球都被称为地球村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我们必须在文化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尊重,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交流。下面我们就针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粗略探讨。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所以,中国人尽管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中国人重视味道,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要菜肴端上台面后,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而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卡路里不够。”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也都生吃。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属于一种“中庸之道”。当然,现在我们中国的一些营养师也提倡蔬菜生吃,但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传统的饮食观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2、烹饪方式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中,“蒸、煮、焖、炖、煨、烧、爆、烤、煎、炒、烹、炸、拌”等烹饪手法样样精妙。而西方烹调讲究规范,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在实践操作中按科学要求或菜谱对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操作简易,时间精确,但是却需要很多仪器,例如:天平秤、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等等。难怪我的一位去英国留学的朋友告诉我,在英国,哪里的厨房有油烟,哪里的灶台比较油腻,哪里就有中国人。因为英国人的烹饪方式是非常单一的。

3、饮食结构差异

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大体说来,中国人以素食为主,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西方人则喜好荤食,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另外,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如鸡鸭的舌头,脚掌等),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不可多得的美味。

4、用餐器具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分工非常明确。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5、用餐礼仪差异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西方奉行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常首先入座并坐首席。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主人一般请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

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在安排座位时,如果是男女共同参加的宴会,则由男女主人共同主持,必须将男女宾客分开列成两个名单,通常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时针方向朝外侧排列。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男宾常依地位而不是根据年龄安排;二是夫妇座位应在同一边但不相连。另外,如果男女结伴同时赶赴宴会,那么男士应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并帮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在上菜与进餐时,应首先从左侧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送给其他女士,最后给女主人;接着,再按同样的顺序给男士上菜。当女主人及其他女士拿起餐巾、刀叉开始进餐后男士们才能开始。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且仍然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与其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西方地域广阔,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地间隔较远,一碰到什么突发情况,全都得靠自己。而中国人却住得相对集中,常常是一个部落,一个村落集中在一块,一遇到野兽或者突发事件,都是大家联手对抗。从而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平和闲静。西方人习惯于分则食之,不固定座位,喜欢自由走动,这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自古以来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三、使用餐具不同的原因

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们发现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推测,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的。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取食,久而久之,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

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长短。如今,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形等境界发展。随着信息的交流,中西饮食文化也在互相渗透,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更健康、更绿色环保的食品,这是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更是我们所密切关注的。

参考文献:

[1]杜莉,孙俊秀.西方饮食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

[2]李麟.东方人和西方人的饮食.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

[3]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教学” 篇7

随着中国入世后与国际的接轨, 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势必大增, 因此, 时代迫切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学外文要听、说、读、写、译五会, 还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交际双方除了所用的语言相同外, 还必须对世界及其运动方法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 也就是说他们应具有一些共有知识或者说是背景知识。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 渗透文化教育, 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

二、文化、人的思想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体现文化, 是文化的编码手段之一, 语言的使用受到社会的制约。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 要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律和规范。文化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 而且包括社会的宗教, 风俗习惯、传统及生活方式。由于经济发展和地理文化的不同, 构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 社会价值标准的差异以及语言风格与习惯的差异等等。

早在柏拉图时代语言便被看作是思想的外衣。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思想决定语言的内容;思维方式影响表达方式。没有思想, 语言便没有意义;没有语言, 思想便无法传达。学习英语, 我们可以从英语的特点认识到西方人的一些思维特征。当然人的语言对人的思维又具有反作用, 它会不断的加深人的某种固有的思维方式。

三、中西文化差异与文化教学

1、中西思想观念差异及在语言中的体现

(1) 个人主义取向与集体主义取向

跨文化交流学者拉里萨姆瓦和理查德波特说: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 个人主义是首要的和肯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美国可能是主导一切的。在英文的书面语中, “我”字永远是大写, 而“我们”、“你们”、“他们”和“你”、“他”、“她”则不然。从这小小的侧面也可以看到, 在英美文化中, “我”的地位最重要。英美人的个人主义还体现在他们把个人看作是组成社会的单个元素, 因此他们做自我介绍时只说姓名而不提所在的公司和家庭。美国的个人主义强调的个人包括个人的身份、个人的作用、个人独立性、自主选择。他们的个人主义与我们传统观念上的个人主义有所区别, 不是与“自私自利, 损人利己”等同。

中国传统强调群体意识。儒家经典《礼记》中就有对儒家思想的大同社会作过典型的描述, 称为“礼运大同”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 从“仁”这个字的结构由“二”和“人”组成可以看出, 是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有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自我介绍时往往用“鄙人, 敝人, 不才”等谦辞。当被问及身份时, 我们甚至只说所处的单位, 集体等而省略姓名。

(2) 崇尚竞争与追求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西方文化持征服态度而东方文化持顺从态度。西方人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任, 要驾驭和征服大自然。东方人则认为人与大自然是朋友, 人应与自然合作, 与自然和谐的共存。这一世界观上的分歧反映在人际问题关系上, 西方人崇尚竞争, 竞争从美国人的孩提时代就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比赛或是玩游戏, 他们懂得“being number one”的重要性。而中国人讲求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和气生财, 以和为贵”等。了解了这一点, 我们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就不会把他们的坦率, 直截了当看作是鲁莽无理的表现。

(3) 将来取向与过去取向

西方人把时间看作是一条直线, 是不可浪费的东西, 他们欣赏决策果断, 办事有效率的人。准时对西方人来说非常重要。中国人则把时间看作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无起始点, 我们更看重人和事, 并不把预约看成是铁定的不可改变的东西。中国人做事强调谨慎稳重, 考虑周全。

西方人在时间取向上也不同于东方人。大多数西方人是将来取向。他们不停的为将来做打算, 因此, 他们对拖延或推迟缺乏耐心。这种文化的人喜欢改变与创新, 却很少注意过去的传统习惯。中国人则是过去时间取向。他们强调传统, 为自己文化的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而自豪。

在文章布局上的差异也反映出东西方人在时间取向上的不同。 西方人的文章多开门见山, 并且段首有主题句。这样的文章利于浏览, 节约时间。中国人的文章则讲究曲折, 欲说还羞。

(4) 对沉默的使用

有人说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谈话中的沉默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同时也表示了听者的反映, 如同意, 反对, 缺乏兴趣等。东西方人对这种“无声的语言”的使用也是不同的。沉默在西方主流文化中不是重要部分。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很少沉默。中国人则不同。他们认为“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沉默是金”。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只有通过反思获得。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对沉默的 不同态度, 有利于在跨文化交流中减少误会。

(5) 问候方式

人们日常交往无不是从打招呼开始的。东西方人打招呼的方式有很大区别。在西方人眼里, 中国人见面常用的招呼语“去哪儿呀”“吃了吗”“回来啦”等要么是废话, 要么是干涉隐私。用这些语言打招呼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甚至还会产生误会。西方人见面则常用“Hello!”, “Hi!” , “How are you”等打招呼。由于中国是一个礼仪之帮, 说话做事要符合一定的礼节。晚辈对长辈, 下级对上级一般不能直呼其名, 要加上称谓, 官衔等以示尊重。而西方人则不同, 不熟悉的人之间或在正式场合使用“先生, 小姐”等以示尊称, 熟悉的人之间则很随便, 甚至儿子可以直呼其父母大名。

总之,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 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 还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才能更好的交流, 合作, 不至于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烦来。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 包括学习者个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 教学是环境因素中很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努力书利用文化语言观来指导教学, 培养学习这的跨文化意识, 适时、适量、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文化教学, 提高学习这的社会文化能力。

摘要:学习外语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交际双方除了所用的语言相同外, 还必须对世界及其运动方法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 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 还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才能更好的交流, 合作, 不至于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烦来。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 渗透文化教育, 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

中西方传统婚礼文化差异概谈 篇8

婚姻观是价值观的一种, 从婚礼可以看出中西方人对于恋爱、婚姻的价值取向以及中西方文化在婚姻方面的差异。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中西方保持各自的婚姻文化特点。

二中西方婚姻观差异

1. 择偶方式不同

中国人传统的择偶方式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西方一向盛行自由恋爱, 第三者无权干涉。当今社会, 中国人以自由恋爱为开端, 最后步入婚姻殿堂的也不少。

2. 对结婚的看法不同

在中国古代, 结婚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 侍奉公婆。在当代, 这种情况也不少见。在西方, 结婚是为了找个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 从而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交上获得满足。

3. 对离婚的看法不同

在中国, 有时夫妻双方即使出现感情问题也不会立即离婚, 他们会顾虑对子女、家庭等的责任, 不轻易离婚。而在西方, 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 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 他/她会做第二次选择。

4. 婚姻关系不同

中国的婚姻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 尤其是婆媳关系。西方的婚姻, 父母很少干涉。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对比

1.中式婚礼的传统吉祥习俗

中西方在婚礼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传统习俗有“三书六礼”“三叩九拜”的礼节。六礼分别为: (1) 纳彩: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 男方请媒人提亲后, 女方同意议婚, 男方备礼去女方家求婚, 礼物是雁, 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 后来又发展了新意, 说雁失配偶, 终生不再成双, 取其忠贞之意。 (2) 问名:是求婚后, 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准备合婚的仪式。 (3) 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礼仪, 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礼仪。古俗, 照例要用雁, 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 甚至羊、猪等, 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4) 纳征:订盟后, 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 是成婚阶段的礼仪。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 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 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 女家将赠男方衣、帽、鞋、袜作为回礼。 (5) 请期:送完聘礼后, 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 征得同意时的仪式。

2.西式婚礼也有传统的吉祥习俗

(1) 新娘抛花球:谁接到就象征她快要结婚了。 (2) 新郎抛袜圈:同样谁接到就象征快要成新郎了。 (3) 新娘要戴手套:手套是爱的信物, 在中古世纪, 许多绅士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 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4) 婚戒要带在左手无名指上。 (5) 新娘要戴面纱: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 (6) 新娘穿白色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 白色就象征着欢庆, 白色也是富裕、快乐的象征。后来则加强了圣洁和忠贞的意义, 形成了纯白婚纱的崇高地位。而再婚的女性, 可以用白色以外的其他颜色, 如粉红或湖蓝等, 以示与初婚区别。 (7) 结婚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8) 结婚蛋糕特别定制。 (9) 蜜月旅行:一般西方在举行完结婚仪式后, 就会与亲朋好友告别, 去度一个只属于新人的蜜月。

三传统中西式婚礼的大致特点

1. 西式婚礼

穿洁白的婚纱、笔挺的西装、蛋糕香槟、抛花球……简洁神圣的西式婚礼, 让那些追求小资情调的, 梦想成为公主、王子的新人们十分心动。

在西方的教义里, 两个人的结合是上帝的旨意, 因此婚礼必须是圣洁的, 代表纯洁的白色是婚礼上独一无二的主色调, 白色的婚纱、白色的布置、白色的蛋糕、白色的婚车……一切白色的花卉都会成为西式婚礼上最受欢迎的装饰物。

2. 传统中式婚礼

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凤冠霞帔状元服……中式婚礼上, 传统的喜庆与热闹, 把吉祥和祝福以最热烈的方式送给一对喜结连理的新人。虽说中式婚礼听起来有些老套, 可如今却是个新鲜玩意儿。

中式婚礼讲究“天地人和谐”的哲学, 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心理,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 还是两个家族以及社会关系的事。需要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 引起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士的重视。所以, 又叫“人前婚礼”。

以情动人, 感谢父母、答谢亲朋好友, 是中式婚礼上的一大重点, 喝“多子汤”、饮“和睦酒”、吃“团圆饭”、敬“父母茶”等情节, 让到场的每一位宾客都感动至深。而新人也会因此感受到婚姻的庄重和家庭的责任。

四总结

改革开放后, 中国打开国门, 接受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 同样, 西方也被中国文化深深地吸引。随着时代进步, 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包容异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当今中国婚礼有举办西式的, 进教堂宣誓交换戒指;有举办传统中式的, 上花轿, 拜高堂;也有选择中西合璧, 如在婚宴上新娘会换好几套礼服, 既有婚纱也有旗袍。另外有些娶了中国女子的外国人会要求举办传统中式婚礼, 要求骑着白马, 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去迎接新娘。真可谓“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随着世界越来越趋同, 中西方人的婚姻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中西方保持各自的文化特点, 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全然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摘要:本文通过中西方婚姻观念的对比, 阐述了中西方传统婚礼文化, 并透过婚礼这种形式, 对中西方婚姻价值观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中西方婚姻观,中西方传统婚礼文化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中西方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解读 篇9

一、从精神文化看中西方广告的差异性

中西方广告差异最根本的原因是中西方精神文化的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制约着中西方广告人对广告的创意与表现, 也制约着中西方消费者对广告的解读。

1、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中西方广告中的体现

首先, 西方思维通常被描绘成是一种受到了希腊罗马传统影响的线性的 (linear) 分析 (analytic logic) 思维;与此相对照, 东方思维经常被描绘成体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 强调的是更多图形式的 (configural) 和整体的 (holistic) 认识世界的方式。 (1) 如果用符号来表示, 西方思维是直线, 简单明了, 起点和终点明确;而东方思维是圆, 浑然一体, 无所谓起点和终点。这种直线思维和循环思维方式的不同成为中西方文化多向度差异的起点和根本, 明确这种差异, 将有助于从根本上理解中西方广告创意、表现及作用方式的不同。

其次, 在直线思维中, 事物是通过一个基础的、不变的真理来加以认识, 按照基础的、不变的规则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理解该事物, 西方思维体现出逻辑性。在循环思维中, 一个事物处在同他事物的关系之中, 没有不变的真理, 没有明确的规则, 一切都是变动的, 而在变动过程中事物有可能转化成其对立面, 中国思维因此具有辨证的特点。在中西方广告中, 这种差异有时就会造成不同文化消费者对广告理解上的困难或者产生歧义。西方广告如果遵循直线思维和逻辑原则来进行创意, 西方消费者能迅速抵达广告人设定的那一端, 从而会心一笑, 命中广告目标的靶心, 而中国消费者可能不明就里、不知所云。

再次, 西方思维更专注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 个体事物及其属性始终是关注和分析的中心;而在中国思维中, 世界不是一个个孤立事物的集合体, 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切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人们对事物间关系的研究与利用比对事物本质的追问更有兴趣。中国广告在创意表现时会纳入大量“关系”要素, 通过不同要素之间或显或隐的联系, 利用暗示、暗喻等手法使消费者明白广告意图;消费者也依据其惯常的思维习惯自然而然地将其解码出来。西方广告则更注重产品信息本身是否传达得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为达到这一目的, 利用夸张、变形达到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是西方广告常用的创意手法。

2、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中西方广告中的体现

首先,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一个显著差别在于西方文化注重的个人主义与中国文化推崇的集体主义, 这一问题已被大量研究广泛论述, 无须赘述。这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常常成为中西方广告各自的创意原点, 在广告中以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

其次, “自由”是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 它既是西方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 也是西方个人和社会始终如一追求的目标;“和谐”则是中国文化秉持的为人处世之道, 在中国思想史中源远流长, 近年来更是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法国勒克莱尔超市50周年店庆的广告, 以法国名画《自由引导人民》为蓝本, 借助法国尽人皆知的自由女神对自由坚持不懈的追求来宣扬本超市对低价位的执着态度, 法国乃至西方受众看完之后应该心领神会, 而中国受众则会纳闷革命和超市有何联系。中国受众对“山美、水美、人更美”或“四海一家皆兄弟”之类的广告创意更司空见惯, 接受起来也更顺畅自然。

二、从消费文化看中西方广告的同一性

广告推销产品和观念、制定判断标准、改变消费观念、建构生活方式,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 其最终指向, 都在于推销消费文化。在这一点上, 中西方广告没有明显的差异, 消费文化在中西方广告的共同作用下, 成为中西方消费者的共同语言, 凭借这种语言, 中西方广告得以在不同文化中实现互跨。

1、跨文化传播中, 广告推行消费文化的深层目的不变

全球化是以物为核心的全球化, 也可以说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以资本增殖为目的的一种进程, 确保这种进程顺利完成的条件之一便是消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形成。 (2) 换句话说, 全球化进程需要广告把消费文化推向全世界, 广告必然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文化传播。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跨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广告挟带着消费文化攻城略地。消费文化成为超越各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 各国受各自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消费文化的侵蚀。当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沉浸在消费文化中不能自拔时, 广告的跨文化传播已为资本的跨文化增殖扫清了文化和心理上的障碍。

2、跨文化传播中, 广告推行消费文化表现出多样性

消费文化决定了广告的本质, 各国的文化传统、文化习惯、文化特色决定了广告的表现形式。汤林森 (John Tomlis on) 在《文化帝国主义》中这样举例:7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为了将其Holden车卖到澳洲, 推出了一句显然是“澳洲本色”的诉求:“足球、肉饼、袋鼠, 再来就是Holden车。南方星子照耀之下, 他们身手相连并行。”通用公司在美国营销时, 推出的“权宜转用”口号:“棒球、热狗、苹果派与雪佛兰。在美好的美国大地上, 他们身手相连并行。”对于这个现象, 辛克莱的评论是:“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观众根本无从知道广告的详情。乍看之下, 似乎是以他们本国色彩的修辞向他们诉求的广告, 实际上只是全球同一广告运动的版本;我们也从中知道, 全球营销策略, 远比世界品牌这个明幌的做法还要来得阴柔而暗地潜行。” (3) 由此看出, 跨国资本为了在更广范围内生存, 不得不借助当地文化对广告进行改头换面。由于笼罩了当地文化这层面纱, 广告与当地消费者产生了共鸣, 掩藏在广告表象之下的消费文化在消费者心理上实现了“软着陆”。

值得注意的是, 跨国广告经常会采用一些对当地文化“退让”的策略, 以博取当地消费者的好感, 但这并不是消费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真正让步, 恰恰相反, 跨国广告通过当地文化的适当妥协把它所推行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注入到当地消费者的心中。

三、从行业文化看西方广告对中国广告的影响

1、西方广告作品对中国广告的影响

1981年中国对外贸易广告协会成立后, 中国广告开始参加国际广告交流。随后, 中国广告组团越来越频繁地参加世界广告大会和各种广告节, 各种西方广告作品集和广告节获奖作品展示成为中国广告人受西方广告作品影响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如今媒介的迅速发展, 又使得这一途径更加方便快捷。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西方广告作品为中国广告人观摩、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986年始, 国际知名4A公司开始进入中国, 在中国投放了大量的广告, 中国广告人得以近身接触带有西方广告特色、代表西方广告水准的作品。因为是在中国投放, 所以没有直接看西方广告作品时的语言障碍;因为是在中国市场中应用、检验, 所以比此前观看获奖作品时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些广告体现着西方创意、表现手法, 遵循着西方广告理论, 对中国广告的示范作用相当明显。

2、西方广告公司对中国广告的影响

西方跨国广告公司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 大多有相对稳定的部门设置和较完善的运作模式, 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操作流程科学、组织内部资讯通达、工作效率较高, 能较好地发挥员工潜力、适应市场的需要。这些对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内部结构和运作流程影响深远。目前, 国内大型本土广告公司的内部结构和部门职能大多模仿西方4A公司而来, 在职位称呼上也沿用西方4A公司的叫法。

同时, 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在广告运作流程上也参照西方4A公司。在西方广告公司服务过的本土广告人朱海松这样评价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业务流程:“这个流程是在本土广告公司经过不断实践过的, 但仍保留了国际4A广告公司流程的基本架构。” (4)

此外, 西方广告公司对中国广告人才方面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西方跨国广告公司进驻中国内地的早期, 直接从母公司派驻华人员, 后来从香港、台湾、新加坡调集优秀广告人, 随后逐渐重视本土广告人才的培养和任用。有“港台新”背景的4A广告人通过著书立说、学术演讲等方式影响着中国本土广告人;走出4A的本土广告人, 自立门户或加盟本土广告公司, 把他们在4A学到的成熟的广告理念、思考模式和操作工具带了出来。本土著名广告人叶茂中说目前广告业的人才互通已完成, 很多本土公司大量从4A引进人才, 理念上和作业方法上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 (5)

3、西方广告制度对中国广告的影响

世界广告发达国家的广告代理制较为成型, 是西方市场经济和广告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西方跨国广告公司的进入, 我国广告经营也需要实行广告代理制来规范跨国广告公司在中国的行为, 给中国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较为公平合理的机制保障。因此, 我国于1987年出台《广告管理条例》,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广告代理费的概念。

随着国外广告代理公司的加快进入, 西方广告代理制对我国的影响也开始加大。1994年广告代理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1997年3月, 我国颁布《广告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规定广告代理费为广告费的15%。西方国际通行的广告代理制以条文形式被正式确立, 这种代理制实际上就是美国模式的直接挪用。

但当时中国本土广告公司非常弱小、服务水平低下, 媒介、个人、企业的关系也很混乱, 这就造成了以政府文件正式确立的广告代理制在我国的真正推行事实上有着诸多困难, 这也是我国广告代理制长期没能真正实施、出现零代理、负代理、低代理等不规范现象的原因。其根本症结就在于单纯导入西方广告代理制模式, 和我国广告业及相关行业发展水平脱节, 而且没能结合自身特点加以适当的变化和修正。

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告应对西方广告的文化关照

结合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 中国广告势必面临西方广告更猛烈的冲击。而从文化角度来看, 中国广告的应对之策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中国广告必须恰当利用本土文化

并非因为中国广告诞生于中国土壤, 就必须向中国文化寻根, 否则就是“数典忘祖”。广告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中国广告必须关注本土文化, 必然是依据广告之为广告的规律。

从文化规律而言, 中国广告如果不关注本土文化, 照抄照搬西方广告理论和创意表现技法, 就会造成中国广告人原创能力的下降和对广告理论思考能力的弱化。从经济规律来看, 中国广告公司高度分散、高度弱小, 面对西方广告的大举进攻, 只有避开其锋芒、深入挖掘自身优势, 才能找到立足之点。而中国本土广告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本土文化的利用。从传播规律出发, 中国广告关注本土文化是中国广告受众的特殊文化背景和文化的需要。西方广告实践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产生, 中国文化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中国广告在契合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中实现传受双方的共鸣, 才会收到良好的广告效果。

第一, 中国广告恰当利用本土文化要做到思考差异、正视差距

首先, 了解了西方文化, 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看到了差异, 才能找出针对差异性问题的应对办法。中国广告对本土文化的利用, 不是为了利用而利用, 而是在真正把握中国市场特殊性的基础上, 对中国消费者有深刻的洞察。

其次, 中西方广告的差距是历史和社会条件限定了的, 不是中国广告一厢情愿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能追赶上的。中国广告不能简单地以“只有与西方不同, 才能超越西方”这样的逻辑为起点, 不能为了区别于西方广告去利用本土文化, 而应为了和中国消费者更相契合。归根结底利用本土文化还是要符合广告的自身规律。

第二, 中国广告恰当利用本土文化还应做到广视野、深挖掘、重沟通

中国元素作为本土文化的代表, 不应囿于京剧、脸谱、窗花、书法等中国符号, 应以更广阔的视野、深入挖掘中国本土文化内涵, 和中国消费者实现心灵交流和文化沟通。中国广告对本土文化的利用, 如果只停留在视觉符号上, 一来流于表面, 二来也难免显得单薄、缺乏内涵。对较为抽象和深层次的本土文化的利用, 更需要广告人潜心学习、深入挖掘、细心体察, 方能有深刻的洞见。

中国广告是否需要和如何利用本土文化, 都应以能够和目标消费者沟通为起码的判断标准。一方面避免在本土文化的利用上“曲高和寡”, 脱离中国消费者的文化接受水平;另一方面避免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民族化, 而不能在产品诉求上和消费者产生深层次的沟通。

2、为中国广告创造健康宽容的文化空间

第一, 广告主体的专业文化素养和本土文化素养制约着中国广告的发展

中国广告主体要想充分恰当地利用本土文化, 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需要对本土生活、本土消费者的真诚和热情。中国广告走过了三十年, 从表面来看中国的广告理论与世界同步。但实质上, 这种所谓的同步恰恰反映出中国广告真实的差距, 因为在“理论同步”的虚假繁荣之下, 是中国广告机制的不完善、广告结构的不顺和广告市场的不成熟, 而中国广告往往对“中国特色”认识不足。当中国广告沉醉于国外的先进理念、成熟模式、精致表达时, 就会忽略其安身立命之本。中国广告应充分认识和挖掘中国消费者的特性, 保护其中民族化的特点, 在广告中有意识地加以体现, 使消费者在接收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中得到培养和涵化。这需要中国广告人、广告主、广告媒介的共同努力。

第二, 广告受众的广告心态和文化心态都较为成熟, 是中国广告获得健康宽容文化空间的保证

受众广告心态的成熟主要表现为无论对中国广告还是西方广告, 不盲从盲信、不盲目地否定, 能积极地利用广告为自己获取信息、方便消费服务。

文化心态的成熟集中表现在面对西方广告带来的文化冲突上。不符合中国思维习惯的西方广告引起中国消费者心理上的不适、有辱中华民族尊严的西方广告致使中国消费者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 中国消费者可以表达愤怒, 可以要求西方广告撤回和道歉。但对此类问题如果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 而无限扩大化、上纲上线, 则既对西方广告不公平, 也不利于中国广告自身的发展, 广告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逼仄。

本课题系宁波大学校内科研基金项目结题成果, 项目编号:XY0700031

摘要:本文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广告跨文化传播进行解读。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分析中西方广告在精神文化上存在显著不同, 指出在推行消费文化上, 中西方广告则在根本上一致, 在跨文化传播中虽然表现出多样性, 但根本目的不变。就行业文化而言, 西方广告从广告作品、广告公司、广告制度上多方影响着中国广告。因此,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广告必须充分恰当地利用中国本土文化, 并从广告主体和广告客体两个方面为中国广告创造宽容、健康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中国广告,西方广告,消费文化,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①【美】史蒂夫.莫藤森著, 关世杰等译:《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第2页

②【英】约翰.菲利普.琼斯著, 孙连勇等译:《广告与品牌策划》,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第193页

③【英】汤林森著, 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第217页

④朱海松:《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 第185页

中西方传统文化 篇10

一、思想观念的差异

我国会计人一般对精神与物质、理论与实践关系有着比较传统的认识, 人与自然是和谐的, 即“天人合一”。理论与实践内在是一致的, 注重精神与致知。对社会政治上尤其是会计工作活动上的权利、权威和不公正、不公平现象较为认同和容忍, 民主、自由的思想相对缺乏, 具有明显的等级观念。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人一般认为天人、知行是主客二分的, 人与自然是抗争的, 包括会计在内的任何知识和理论都是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直接检验, 即证伪不可, 否则就是谬论。强调两者对立与分割, 注重物质和实践。对社会政治尤其是对会计工作中的权力、权威和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不易认同和容忍, 民主、自由思想较为强烈, 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二、专业知识能力的差异

我国传统思想是“贱工商, 轻功利”, 会计职业只是依附于工商的“账房业”, 是士农工商的末技。因而在传统上, 整个国家和民族对会计这一职业和会计人的重视程度和需求程度、对会计专业教育培养的财力投入和社会精英投身会计职业队伍的数量上都显得较低较少。加之我国自古只重“四书五经”的人文精神培养, 不重视科学技术和科技教育, 那些“通书达礼”的儒生阶层才可以为官治国。这些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在专业知识教育程度、培养层次、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专业综合创造能力上都不十分突出。相比,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自古希腊罗马伊始就重视工商和海上贸易, 精于核算, 倚重簿记。在传统上对会计职业和会计专业人员较为重视, 也有较大需求, 因而对会计教育培养投入也大, 社会精英投入会计职业队伍的数量质量也较大, 进而直接导致会计人所接受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程度和培养会计人才层次上较高, 而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综合创造能力上也就较为突出。

三、会计道德的差异

我国历来以“重义轻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注重个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 而且讲等级, 重身份, 强调“长幼有序、贵贱有别”, 不求超越, 个人要克己复礼, 要“天下为公”。这实际上是一种重精神文明、轻物质文明和集体利益至上的道德观。相应的在会计道德上所反映出来会计人内在的精神品质的修养上要重于优于外在的社会利益和物质利益的追求, 集体利益要优于会计个人利益。因此在自律的会计人人格道德和他律的会计职业道德结合过程中, 一方面偏重强调会计人的自我道德规范的自律, 另一方面偏重于会计道德集体价值重于个人价值的价值取向, 突出国家、集体的利益与荣誉, 强调只有在实现了会计群体利益的基础上, 会计人的个人利益才能实现, 是一个会计人利益必须服从社会利益和会计集体利益的会计道德观念和实践的结合。而美国, 自古希腊和欧洲封建时期以来一直非常尚功利、重实用。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就是个人必须通过节欲、勤俭、努力去合法地谋取经济利益。人与人之间讲平等、轻等级、强调个性的自由和个人的责、权、利以及个人作用。相应地在会计道德上所反映出来的是外在的社会物质利益重于优于对会计个人内在的精神品质修养追求, 会计人个人利益要重于优于集体利益。因此西方会计职业道德强调保障和增进社会与每个个人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会计职业道德他律, 同时偏重于会计道德个人价值优于集体价值的价值取向, 凸显会计个人的成就与荣誉, 只有在实现会计个人利益的同时才能实现会计人群体利益, 是一种会计个人利益至上的会计道德观念与实践的结合。

四、行为方式的差异

我国历来强调“礼之用, 和为贵”, 重等级关系与人伦情感而不重法治。办事做人“重名轻实”, 讲面子不讲得失, 重形式不重实效。在待人接物上贵“中庸之道”和考虑人际关系, “隐恶扬善, 执其两端”, 喜欢搞折中。因而我国会计人员一般比较循规蹈矩, 谦虚谨慎, 办业务处理会计问题不但要按照会计法规制度, 还要看领导脸色, 即“审时度势而后行”。会计行为上较为保守, 主观能动性差, 不敢冒风险。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一直崇尚竞争和个人奋斗, 重法治不重人伦情感, 也不讲等级关系, 提倡“牛仔也能当总统”, 只要不违法, 不必那么中规中矩。办事做人、待人接物喜欢直来直去。因而西方会计人一般比较务实求真, 独立自信, 办理业务处理会计问题不唯长官意志, 只依法规准则。会计行为较为直率大胆, 主观能动性强, 敢于善于冒风险。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

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一直到宋明时期, 主要的“理学”、“心学”, 是一种从形象开始, 进而发展到抽象, 最后还原到具体的实践的形态, 这个过程我国人思维始终保持一种辩证性。这种辩证关系为主的思维逻辑, 重与人和社会的联系, 轻与自然科学的理解, 并把工具的实用性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而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康德, 强调哲学从具有抽象特征的数学原则出发, 达到逻辑的体现, 这种统一的思维工具的特性失去了辩证性, 重视人对自然科学的掌握与通过工具改造自然。因而在西方长期以来, 科学与形式逻辑关系密切, 而我国古代哲学、科学的发展则与辩证逻辑关系更为密切。我国的思维是一种整体性、求同性和意会性的思维形式。因而我国会计人在思维结构上贵直观、重“悟”, 偏好形象思维和直觉, 不注重严密的逻辑论证, 习惯于曲线式和辩证性的思维方式以及从大到小, 从整体到个别的思维程序和方法。如时间上惯用年-月-日-时-分, 空间上惯用国家-省-城市-街道-门号。西方会计人在思维结构上, 偏好归纳分析和形式逻辑思维, 注重逻辑论证和经验事实的验证, 习惯直线和抽象思维方式和从小到大, 从个别到整体的思维程序和方法。如时间上的分-时-日-月-年, 空间上门-街道-城市-州-国家。Z

摘要: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的塑造与所在地域历史、社会、政治以及价值观等有着必然的关系。从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的思想观念、专业知识能力、会计道德、行为方式以及思维结构五个方面分析对比中西方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与其之间的因果关系, 可以发现会计主体人的塑造离不开所在地域文化环境, 具有明显的“遗传特质”。

关键词:文化环境,会计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

[1].张云.我国会计文化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9.

[2].李心合.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理财[J].会计研究, 2001.

上一篇:模块试验下一篇:依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