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园林建设

2024-09-01

城市绿化园林建设(精选十篇)

城市绿化园林建设 篇1

1.1 城市园林

最近几年, 国家提倡美化、绿化城市, 把城市建成园林化城市, 随着城市园林的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已经发展成为新兴的环境产业。

1.2 绿化

绿化就是指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绿化不仅包括种植防护林、道路绿化美化、居住区以及公共场所的绿化等, 还包括国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

1.3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 生态学的广义角度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 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从狭义角度就是依据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 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适合居住的城市环境。

2城市园林建设中的绿化意义

2.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的绿化能调节城市局部气候, 能调节空气湿度。园林绿化能阻挡、过滤、吸附大气中的尘埃, 同时还能起到消化吸收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气体, 从而净化空气, 能极大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园林绿化能降低城市噪音, 利用绿化树木, 可以吸收和隔离噪音, 减弱和避免噪音的侵扰。同时, 园林绿化还可以减少降水径流, 也就减少了径流所造成的河湖污染, 涵蓄地下水。

2.2 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伴随着园林化城市的创建, 城市园林绿化逐步发展成为环境产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对园林绿化需求越来越大, 成为经济领域的一门产业。城市绿化是对社会环境资本的投资, 带来多项经济红利, 并且收益丰厚。城市园林绿化潜能巨大, 蕴含着无限的生产力, 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 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 是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城市中出现的绿色招商引资, 用生态繁荣城市的发展模式。都是因环境提升, 生态改善, 而招来了投资者, 吸引了旅游者,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3 提升旅游业, 提高城市竞争力

园林绿化提升了旅游业的环境。山川秀丽, 自然美景, 名胜古迹遍地, 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旅游区域内外, 要建设园林、绿化美化, 使得旅游区域生机盎然, 吸引旅客流连往返。在风景区进行园林建设, 绿化美化, 可使旅游者置身其中, 而使风景区产生更大的旅游价值。新辟风景区, 通过园林绿化, 组景配置, 形成覆盖全年的旅游景点, 够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同时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 更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2.4 构建宜居城市

园林绿化能够美化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用众多具有艺术特质的花草树木装扮城市, 运用园林设计优化配置, 构建园林艺术景观, 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城市面貌。为了能创造美好的宜居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城市风貌, 要在充分发挥公共场所的绿化作用的同时, 还要把居住区绿化、绿化单位、装扮街道以及隔离防护带等。迎合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

3创新城市园林中的绿化建设

3.1 绿化多样性

绿化不是简单的植被覆盖, 它是美化环境、构建生态环境、园艺建设等, 因此需要注重多样化。比如, 注重树种选择的多样化, 不仅可以迅速扩大绿化的面积, 还可以美化环境, 节约绿化成本和维护费用。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成活率高的树木。树种来源与用途要广泛, 起到美化环境和绿化的作用, 比如街道树, 林荫树, 观赏用途的树, 树林带等。

3.2 加强绿地多样性

促进城市建设和自然界相融合, 构成城市中的生物多样, 城市建设中加大对自然景观的保护;规划建设自然保护区、湿地建设等, 构建更多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 形成生态系统。一方面美化环境, 发展生态城市, 另一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3.3 提升配置水平

绿化美化, 构建生态城市, 要求合理配置动植物, 以及科学地规划城市生态系统。需要提高园林建设绿化认识, 构造出适合本城市发展的自然景观, 实现动植物与城市时空设计完美融合, 提升绿化美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志伟.园林维护在城市建设中重要性问题探讨[J].农技服务, 2015 (4)

建设园林城市满足人们对园林的需求 篇2

一、园林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前进变化

人类初始,人的数量不大,人们完全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之中。到了原始公社时期,出现了种植场地,在房前屋后开始种植蔬菜、果树,这可以算做园林绿化的胚胎或前奏。

古代的园林:在奴隶社会后期的商末周初、出现了“囿”、“苑”,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这就是园林的雏形。至秦汉时期有了“建筑宫苑”,就是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寄情山水,为追求大自然风光和山林野趣的享受而建私家园林,使园林由建筑宫苑转向了创造自然山水环境,从而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的思想基础。唐宋时期,园林创作从单纯模仿自然环境发展到在较小的境域内体现山水的主要特点,产生了“写意山水园”。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我国传统园林形式特点也完全成熟,达到了最高峰。今天我们看到的保留下来的古代园林,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包括了北方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和江南的私家第宅园林,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扬州的个园、片石山房等。这一时期建设园林主要是建立一个美的居住环境,为了游憩和满足视觉景观的享受,以达到精神寄托的目的。这时的园林是为少数人所有并为其服务的。

近代的园林绿化: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社会逐渐过渡到工业社会,出现了公园,并有了少量的绿化。在我国国土上建成的第一个公园是1868年外国人在上海租界所建的外滩公园。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城市开始建了一些公园,以后并陆续出现街道、广场绿化,以及校园、公共建筑、住宅区等多种形式的绿地。这一时期的园林绿地在内容和性质上有所发展、变化,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有了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形式也从只有封闭的内向型园林,增加了外向型园林。兴造园林已不仅仅是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陶冶,也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

当代的园林绿化:大致相当于现代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学习前苏联城市绿化理论,把传统园林扩大到整个城市绿化,并提倡城市绿化形成系统,城市园林绿化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认识上和经济上的原因,我们的园林绿化还处在较低水平上。直到近20年来,由于工业、交通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污染,这才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要求保护生态环境,这就是要创建园林城市——建设城市大园林,把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作为根本目的,并与国土绿化、大地

景观联系在一起。园林的范围更加扩大,内容更充实,园林还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条件,向着人类创造的理想环境而努力前进。

二、创建城市大园林,建设好园林城市,满足人们对园林环境的基本需求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为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园林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大。

当前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就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

(一)要有健全的生态环境,使人们能在其中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二)有为居民进行锻炼、游憩、游览的户外活动场所。

(三)有美化的市容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

(四)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只有建成园林城市,才能达到和满足上列要求。园林城市——城市大园林,我的理解就是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大园林,即不但要有一定比例的各种类型的公园、风景区,城市的所有绿地都应加以园林化。山水、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的三个基本要素,但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植物。所以,从规划上考虑和绿化上要求,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绿地率都应达到一定要求,如30%一50%,甚至更高,而每人平均占有的公共绿地面积也应达到8平方米以上。在计算方法中,我认为应当把常住在本市的外地人口算进去,而且还应当把经常性的流动人口数计入,也就是应当控制城市人口数,不然每人平均占有的绿地面积指标将没有意义,也满足不了人们对园林环境的要求。创建城市大园林应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城市绿地总体规划,而总体规划的实现要靠措施,要有人力、物力、财力的保证。要提高全民的认识,加强管理,长期坚持,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奋斗,高水平的园林城市才能实现。

三、创建园林城市的几点议论

(一)城市的各部门都应为建成园林城市而奋斗

城市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是人类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在没有实现城市大园林之前,城市规模越大,则与自然距离越远。现在,为了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和对自然的追求,各个部门都应当为了实现城市大园林共同努

力。如城市中心区不宜过大,各种类型的建筑不宜过大。过高、尤其居民建筑更不宜过高,过高的楼房容纳人口数量越多,相对绿地比例就越小,本来楼高了相应的绿地面积应加大,但实际做不到。

(二)传统与时代结合的形式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群众的需要和情趣也在变化。原有的古典园林作为文物遗产需要很好地保护,要建的新园林则必须在传统与时代结合上下功夫,要去创新,可以说新的形式正在形成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学习对我们有益的国内外的新形式。综观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我觉得还是传统的少,新的多、新的占了绝大部分,因此在建设园林时,还是应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中国式的现代新园林。当然,在技法上是可以学习继承传统的,如自然山水园。叠山理水、注重寓意和意境、小中见大、借景等。

(三)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各得其所

现在城市绿化、应当花草树木合理搭配,既要有乔木,又要有灌木,也要有地被植物;既要有常绿的,又要有落叶的;既要有花,又要有草,使花草树木各得其所。建设城市大园林应从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如城市广场和建筑前面就可以多种花草,不但能造成开阔的景观环境,突出主体,还便于群众活动,也有利于空气流通;而郊区隔离片林就应以种植树木为主,留出林缘或适当空间种植少量花草,供人们休憩活动就可以了;而公园则应当依据功能分区,形式和内容应多样,花草树木可丰富多彩。

(四)以科技为先导,为建设城市大园林创造物质条件

在创建城市大园林过程中,要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科技水平,以植物材料为例,如:

1.引进新优品种,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的素材,提高绿化美化水平。这些年已有成果,如杂交鹅掌揪、矮紫杉、华山松、红叶小檗,金叶女贞、品种月季等,但还很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绿化树种选择还是应以乡上树种为主,引进新优品种要有个观察适应过程,栽种数量不宜过大。

2.要选育优良品种,如柳树木来是北方平原的乡土树种,适宜栽植应用,现因栽植在城市中的柳树雌株过多,一到飞絮时妨碍卫生,群众讨厌,所以都不愿栽种柳树了,这本来是很好解决的问题,柳树可以无性繁殖,选择雄林采条就可以解决了。还有槐树,槐树是较适应城市环境的树种,但个体之间,如树形、抗病虫害能

力等方面也不尽相同,若能选育优良品系的槐树,对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会有很大作用。

3.要研究树木生态,减少应用植物的盲目性与损失,如云杉类本来是生长在高山上的树种,喜凉。怕热、耐荫,而在城市绿化中常被种在背风向阳之处,生长不良也就不奇怪了。

4.生长要有一定的空间,尤其栽植地的面积有限,土壤不良,这都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现在按规范规定挖的坑是树木栽植的规格。这是不科学的,应按该树种可能生长的大小挖坑换土,并要有好的种植土壤,仅仅渣土过筛是不行的。有的还需要换客士。

5.城市绿化树种应丰富,要有特色,如这几年大量栽种银杏。银杏本是优点较多的好树种,寿命长、病虫少,又是我国驰名世界的化石材种,在我市绿化中多用一些无可非议,但不能数量太大,况且银杏又是雌雄异株,作为行道树应选雄株,雌株结果下落,伤害行人。银杏又是生态条件要求较高的树种,应当考虑条件,如水的保证等。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篇3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周围事物不仅会采取功利的态度,而且也会追求精神享受。这就使城市园林绿化不但具有生活实用价值,生态作用等实用功能,还具有精神功能,心理调控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园林绿化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我们在发掘其实用功能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精神功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街道绿化在城市园林规划中的意义

街道绿化对城镇的卫生防护及美化环境方面,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街道绿化在园林绿化整体系统中,犹如人的骨骼,四通八达,其视觉效果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城市的印象。主干道行道树可选择高大的乡土树种或引种成功的外来品种,如国槐、女贞、香樟、梧桐等。不同等级的道路上,可选择列植的方式:在不同的组团或色块之间,可以选用不同的树种,以增强住宅的可认别性与居民的归属感;在道路两侧可种植修剪整齐的绿篱,以增强人户的导向性。行道树要选择分支点高、树冠繁茂的树种。

街头绿地在城市中起着装饰、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在设计中应根据其位置、面积大小、人群活动量及规律、四周环境等因素,确定其功能和形式,满足观赏、休息等各项使用要求,突出各自的个性特征。植物要多样化,植物层次要丰富,注重季节变化及植物形、色、味的效果。

2.城市园林绿化经验

第一,城镇总体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商运输业的发达,人口日益密集,使城镇自然环境逐渐被破坏,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解决环境污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运用生态学理论来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充分发挥绿化植物的功能。我国城市园林绿地近年虽有增加,但仍分布不均,绿量不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由于人口的密集和房地产业的兴起,城镇用地越来越紧张,可供建立大型公园绿地的土地很少,所以提倡多建小游园、小绿地,且成散点状布置,尽可能均匀分布,这样既可方便居民使用,又有利于改善环境。由于城镇绿化资金有限,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在园林绿地规划时,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充分利用现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设中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层次管理,提高园林艺术品位,增加人文内涵。在植物种类选择上,要适地适树,逐步引进外地树种。

第二,小游园与居住区公园。小游园与居住区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人们在居住区内学习、休息、活动的时间最长。因此,绿色的环境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居住区绿化设计要满足功能要求,为居民提供游憩场所,要求安排一定的活动设施,在材料的构成上也较为复杂,包括草地、疏林、丛林地、铺装地面、花廊花架及小品等。因地势不同,规划设计应灵活多样,植物配植也应灵活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的规划设计确定树种选择。

第三,单位绿化。单位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位总平面布置和建筑总体设计时,已经考虑了建筑物的形象和美观问题。因此,在建造绿化设计时,而应大量植树种草,以植物材料为主进行园林绿化布局,既节省了投资,又可以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四,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有住宅山墙绿化、围墙绿化,花廊花架绿化等,根据要求不同,应选择不同品种。垂直绿化占地少,且可以明显增加绿量,遮掩许多建筑设施,而且秋天很多品种叶色变黄,变红,色彩鲜艳,所以设计时应多考虑垂直绿化。

3.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一是整体优化原则。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规划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二是异质性原则。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属性,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原则。

三是多样性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的拼块的复杂性、多样性,可以采用多度、均匀度、镶嵌度和连通度等加以描述。

四是景观个性原则。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它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这是地域分异客观规律的要求。

五是遗留地保护原则。即绝对保护自然保留地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

六是生态关系协调原则。指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协调。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七是综合性原则。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

以上原则都可以直接借鉴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当然,这些原则并不是在每一块绿地都能得到体现,不同园林绿地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兼加考虑、应用的生态学原则也必然有所不同及侧重。

4.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健全法规转变职能。要使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顺利开展,不仅要有完善的规划和健全的法规,还要建立配套的行业管理机构。建立配套的行业管理机构时,把主管部分的园林绿化单位逐步地推向市场,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管理职能的转变创造条件。

第二,加大投入保障发展。解决城市园林绿化资金不足的问题,是关系到巩固现有园林绿化成果和保障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大问题。所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城市绿化养护和公园经营维护经费以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费用,并充分利用园林绿化部门的有利条件,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筹集资金。

第三,多元经营促进发展。按现行体制,城市园林绿化属于公益事业型的第三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府的管理职能逐步转变,公益事业型的城市园林绿化产业也必然会向多元化的经营型转变。应多组建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经济实体和集团公司,逐步把城市园林绿化产业推向市场。 [科]

【参考文献】

[1]刘亚丽.城市园林绿化的精神功能[J]湖南林业,2007,(7).

城市绿化园林建设 篇4

关键词: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生态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能够很好的实现生态园林效应的打造, 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工作与居住环境。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能够意识到园林绿化建设在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方面能够发挥的积极效用。

1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

由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的发展需求, 再加之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刺激因素作用, 据统计我国从2010年到2015年, 绿化苗木生产规模扩大非常迅速。这表明, 2010年~2015年, 盆栽植物和观赏苗木的平均种植面积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2.07%、44.63%, 要高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20.92%、30.71%, 尤其是观赏苗木更加明显, 说明我国绿化苗木市场已经开始接近饱和。近年来苗木花卉生产规模扩大非常迅速, 有些地方甚至是是以几何基数增长的。

从全国范围来看, 我国绿化生产经营行业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由于不同省份之间城市生态绿化起步时间不同、产业化发展水平各异、规模差异等因素的存在, 我国绿化苗木种植业的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目前, 我国形成了绿化苗木种植业的四大主要产销中心, 分别为:一是以浙江、江苏为主要生产区域, 其主要市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是以河南、山东为主要生产区域, 其主要市场为北京、天津地区;三是以广东、福建为主要生产区域, 其主要市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四是以四川、江西、云南为主要生产区域, 其主要市场为西南地区。因此,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园林效应

2.1 利用园林建设来吸收有害气体

加强对于现代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其生态园林效应有诸多体现。比如, 植物叶片对于二氧化硫就有着非常好的吸收能力, 当其被置于含有二氧化硫的环境中时, 植物体内二氧化硫的含量可以是正常状态下的五到十倍, 并且植被有较好的废气的处理能力。绿色植物的这一作用能够极大的帮助我们净化空气, 优化我们的生活、工作与居住环境。

2.2 利用植被来净化水体和土壤

植被还能够非常好的净化水体与土壤, 这也是形成园林生态效益的一种形式。实践表明, 树木可以非常好的吸收水体中的物质, 这会有效降低水中细菌的含量。很多水生植物及沼生植物都能够极好的净化城市污水, 对于污水中的微生物、细菌等能够有效进行降解, 这会极大的优化水体与土壤, 营造更好的城市生活环境。这也是很多城市社区中会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的一个原因。

2.3 调节气温及湿度

园林植被在调节气温及空气湿度方面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在炎热的夏天树荫下的气温大概比无绿地的气温要低3~5℃, 这也是在炎夏人们在有树荫遮挡的地方和无树荫的区域会产生强烈的体感温度差异的一个原因。一般情况而言, 树冠的茂密区域能够遮挡住太阳辐射热量的70%左右, 这会非常好的实现对于温度的调节, 增强人的舒适程度。另一方面, 绿色植被在调节空气湿度上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一般认为, 相对湿度在50%上下时是人体最为舒适的, 而绿色植被在呼吸作用中会释放大量水分, 这会极大的提升空气湿度, 让周围的环境更加舒适宜人。

2.4 实现通风防风以及降低噪音的作用

园林建设还能够为城市环境的通风防风带来帮助, 并且可以很好的降低城市的噪音污染。一片区域性的林地能够和周围其他地区形成明显温差, 而这又会进一步形成区域性的气体环流, 带来更好的通风效应。这在城市建设中能够显著的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让密集楼群内也可以提升居住环境的通风量。

2.5 发挥园林植物的环境指示作用

园林植被不仅能够极大的改善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以及居住条件, 园林植被还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环境指示作用, 这种效应通常见于植物群体间。鉴于植被对于环境因子影响反应的不同特征, 可以将其划分为外显型和积累型。外显型一般通过植被体表的一些可见特征来指示环境条件, 积累型则通常需要某一因子, 一般为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反映出来。

结束语

园林绿化建设考察报告 篇5

为学习先进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先进经验,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为推进我县国家园林县城建设提供借鉴,xx月xx日到xx日,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带领住建局、某园林、昌盛公司相关人员到咸宁进行考察学习,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及考察体会

**市位于**省东南部,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城内淦河穿城,有各类山体,是闻名的“**”。近年来,**市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年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年接受了住建部专家组关于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验收。

此次考察主要参观**植物园,工业园区绿化,桂香大道、银泉大道等街道绿化,十六潭公园、水上喷泉、竹博物馆、桂花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以及一系列街头小游园和城区林荫路。认真听取了市园林局、规划局对园林创建的情况介绍。通过考察活动,考察组一致认为深受启发,收获了很多可借鉴经验。对**园林绿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站位高远,立足民生抓绿化。

关于为什么要“创园”,在咸宁全市上下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创园”不是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是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创造绿色福利的民生工程。搞园林绿化不同于建高楼大厦,园林绿化所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人居环境的美化不为少数人所独享,全体市民都可以平等地享受到。因此,城市园林是最平等、最公平的一项公共福利。不仅如此,在实际建设中,XX市也把亲民型、惠民型、便民型绿地建设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在城市树种选择上优先考虑观赏性好、冠大浓荫的速生乡土树种,三五年内就很快形成了绿荫。利用市区群山环抱、山城相依的优势,将山体转化为公园,先后建成了香吾山公园、**公园、**公园等山体公园。为方便市民休闲健身,先后建成了石景园、望泉园等10余处街头游园。同时,为给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使得的休闲、健身、娱乐的游园环境,还将启动城市“百园工程”,用3-5年建成各类公园100个,形成郊野公园、综合性公园和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在街道绿化上,为实现市民绿色出行,在**大道、桂乡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推行双排或多排行道树,种植冠大浓荫的地方特色乡土树种,并将道路绿化与休闲绿带相结合,形成极具特色的城市林荫道,让市民能够在绿荫中行走、休闲、健身。

(二)彰显个性,突出特色抓绿化。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XX市始终立足于独有的植物和地形特色,抓卖点、抓亮点,通过园林绿化个性彰显,打造城市特色,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1、打造“香城”特色。**是中国桂花之乡,桂花资源十分丰富。为此,XX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充分突出“桂”文化的主题。在城市18条主干道中都大量栽植了不同规格的桂花,建设了以桂花为主题的桂花公园、沁香园、桂花品种园等,在火车站广场设置了月圆桂香雕塑,在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修建完成了国内首家桂花博物馆。为进一步打响城市品牌,XX市立足于芳香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确定了打造“中国香城”目标战略,力争用3至5年时间,通过实施规划“留香”、设计“添香”、建设“增香”、全民“植香”、科研“选香”、督办“保香”等六大工程,将咸宁打造成为集香道”、“香河”、“香院”、“香泉”等为一体的名副其实的“中国香城”。

2、突出“乡土”特色。咸宁植物资源丰富,特色与珍贵品种繁多,在城市绿化中,咸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除充分利用好桂花与竹类植物外,还栽植了苦槠、枫香、樟树等乡土特色乔木,及南天竹、薛荔、石血等优良地被植物,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效野气息的城市绿化地被景观,为城市引来“山乡”气息,不断营造丰富的城市绿地景观。

3、突出“丘陵”特色。咸宁为丘陵城市,山体众多,为维护好城市的“山气”,咸宁对城区的山体进行了分级分类,植被最好的一类山体划为生态林地严格保护,植被较好的二类山体定为风景林地转化为山体公园,植物一般的三类山体适当划为城市建设用地以解决用地紧张的局面。同时,为保持城市景观与山体绿化背景的协调,适度处理城市建筑形式、色彩、体量之间的关系。合理处理城市高、中、低层建筑与山体之间的关系,留好视觉通道,把山体、绿色引入城市中心区。

(三)舍得投入,严格标准抓绿化。

二、**园林绿化建设对我县的启示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什么样的思想来行动,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咸宁在“创园”过程,首先在思想认识上求突破,将园林绿化工作提升到为市民谋绿色福利的高度进行认识,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全民动手抓创建,创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我县进行国家园林县城创建,也要首先树立抓园林绿化就是抓环境、抓民生、抓社会事业的理念,将园林绿化工程视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实事工程。在实际建设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多建亲民型、惠民型的绿地,为城市功能完善撒下一片

为学习先进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先进经验,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为推进我县国家园林县城建设提供借鉴,xx月xx日到xx日,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带领住建局、某园林、昌盛公司相关人员到咸宁进行考察学习,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及考察体会

**市位于**省东南部,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城内淦河穿城,有各类山体,是闻名的“**”。近年来,**市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年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年接受了住建部专家组关于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验收。

此次考察主要参观**植物园,工业园区绿化,桂香大道、银泉大道等街道绿化,十六潭公园、水上喷泉、竹博物馆、桂花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以及一系列街头小游园和城区林荫路。认真听取了市园林局、规划局对园林创建的情况介绍。通过考察活动,考察组一致认为深受启发,收获了很多可借鉴经验。对**园林绿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站位高远,立足民生抓绿化。

关于为什么要“创园”,在咸宁全市上下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创园”不是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是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创造绿色福利的民生工程。搞园林绿化不同于建高楼大厦,园林绿化所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人居环境的美化不为少数人所独享,全体市民都可以平等地享受到。因此,城市园林是最平等、最公平的一项公共福利。不仅如此,在实际建设中,XX市也把亲民型、惠民型、便民型绿地建设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在城市树种选择上优先考虑观赏性好、冠大浓荫的速生乡土树种,三五年内就很快形成了绿荫。利用市区群山环抱、山城相依的优势,将山体转化为公园,先后建成了香吾山公园、**公园、**公园等山体公园。为方便市民休闲健身,先后建成了石景园、望泉园等10余处街头游园。同时,为给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使得的休闲、健身、娱乐的游园环境,还将启动城市“百园工程”,用3-5年建成各类公园100个,形成郊野公园、综合性公园和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在街道绿化上,为实现市民绿色出行,在**大道、桂乡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推行双排或多排行道树,种植冠大浓荫的地方特色乡土树种,并将道路绿化与休闲绿带相结合,形成极具特色的城市林荫道,让市民能够在绿荫中行走、休闲、健身。

(二)彰显个性,突出特色抓绿化。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XX市始终立足于独有的植物和地形特色,抓卖点、抓亮点,通过园林绿化个性彰显,打造城市特色,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1、打造“香城”特色。**是中国桂花之乡,桂花资源十分丰富。为此,XX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充分突出“桂”文化的主题。在城市18条主干道中都大量栽植了不同规格的桂花,建设了以桂花为主题的桂花公园、沁香园、桂花品种园等,在火车站广场设置了月圆桂香雕塑,在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修建完成了国内首家桂花博物馆。为进一步打响城市品牌,XX市立足于芳香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确定了打造“中国香城”目标战略,力争用3至5年时间,通过实施规划“留香”、设计“添香”、建设“增香”、全民“植香”、科研“选香”、督办“保香”等六大工程,将咸宁打造成为集香道”、“香河”、“香院”、“香泉”等为一体的名副其实的“中国香城”。

2、突出“乡土”特色。咸宁植物资源丰富,特色与珍贵品种繁多,在城市绿化中,咸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除充分利用好桂花与竹类植物外,还栽植了苦槠、枫香、樟树等乡土特色乔木,及南天竹、薛荔、石血等优良地被植物,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效野气息的城市绿化地被景观,为城市引来“山乡”气息,不断营造丰富的城市绿地景观。

3、突出“丘陵”特色。咸宁为丘陵城市,山体众多,为维护好城市的“山气”,咸宁对城区的山体进行了分级分类,植被最好的一类山体划为生态林地严格保护,植被较好的二类山体定为风景林地转化为山体公园,植物一般的三类山体适当划为城市建设用地以解决用地紧张的局面。同时,为保持城市景观与山体绿化背景的协调,适度处理城市建筑形式、色彩、体量之间的关系。合理处理城市高、中、低层建筑与山体之间的关系,留好视觉通道,把山体、绿色引入城市中心区。

(三)舍得投入,严格标准抓绿化。

二、**园林绿化建设对我县的启示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什么样的思想来行动,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咸宁在“创园”过程,首先在思想认识上求突破,将园林绿化工作提升到为市民谋绿色福利的高度进行认识,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全民动手抓创建,创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我县进行国家园林县城创建,也要首先树立抓园林绿化就是抓环境、抓民生、抓社会事业的理念,将园林绿化工程视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实事工程。在实际建设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多建亲民型、惠民型的绿地,为城市功能完善撒下一片 绿,为市民福利提高留下一片荫。

(二)要突出绿化特色。

XX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立足本地实际,突出“香城”、“乡土”、“丘陵”三大特色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彰显了城市个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受到国家、省专家组的一致好评。XX县山清水秀、文化悠久、乡土树种丰富,尤其是青桐与主城区鸣凤镇的“凤文化”关联度非常高,我县在国家园林县城的创建过程中也要借鉴咸宁的经验,深入挖掘乡土树种中的特色优势,把我们的绿化特色彰显出来。

(三)要大规模增加绿量。

绿量是“创园”的基础,绿量不足“创园”不可能取得成功。咸宁在“创园”过程中,始终将城区绿量作为硬指标抓在手上,每年投入这亿元进行绿化建设。在实际建设中为增强绿化密度和厚度,见缝插绿,推广密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县城区绿量与国家标准有较大差距,要增加投入,加大绿化建设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城市绿量。针对我县城区大树过少,绿化厚度不够的现状。一方面要引进乔木大苗,另一方面要推广密植,对条件允许的路段栽植双排或多排行道树。同时,我县园林绿化建设中行道树多为香樟和广玉兰,树种较为单一。绿化层次除临沮大道、安泰大道等少数道路外较丰富外,一般只有乔木和草坪两个层次,有的仅有简单的一排行道树,绿化层次不足。为此,要加大城区增绿补绿力度,丰富乔灌花草等绿化层次,强化绿化造景效果。

三、对我县国家园林县城创建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青桐主题,擦亮文化特色。

绿化主题是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内涵和灵魂,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绿化的特色所在。要将青桐作为我县城市绿化的主题,充分发掘青桐在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格、爱情、文学、音乐、宗教等意象,将桐叶封弟、凤栖梧桐、梧叶知秋、梧桐夜雨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文学意境等,通过雕塑小品、文化墙、植物造型等手段,在街道绿化、公共绿地、庭院绿化等建设中加以展现,形成独具远安特有的园林绿化个性。要在临沮大道花林寺镇高速入口至二桥路段沿路种植青桐,建设梧桐大道,体现“凤栖梧桐”的文化韵味,彰显主城区千年古镇的文化魅力。该工程预计投资500万元。

(二)打造三大公园,共享诗意栖居。

2、建设安泰等小游园。拆除安泰大道两侧的土坯房,在财政局南侧建设“安泰园”,形成紫薇等专业小园林,密植乔灌花木,强化植物造景,在游园内配置休闲娱乐、体育健身设施,该工程预计投资998万(含征地拆迁费),规模小游园达到5个以上。

3、建设植物园。将鸣凤公园周围山体纳入公园范围内,添建相关设施,完善植物引种、科普教育、示范引导等为基本功能,建成40公顷的植物园并对外开放,建议由国土资源局牵头。

(三)建设林荫道路,实现绿色出行。

对原有道路进行增绿补绿,宽度为5米以上的人行道栽种双排或多排行道树,选植冠大浓荫的地方特色乡土树种,行道树过小的路段每2至3米栽植一棵进行密植,让市民能够在绿荫中行走、休闲、健身。工业园区道路配套时,人行道控制在2.5米以内,左右建设绿化带。园区行道树选植冠大浓荫树种,并密植乔灌花草,阻隔视线,降噪防尘。

(四)推广立体绿化,建设绿色庭院。

鼓励单位和个人充分利用屋顶、墙面、坡体、栅栏、沟坎等种植攀缘植物,利用楼道、走廊、阳台等空间养花种草。开展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实施临街重点建筑立面灯光亮化工程,提升庭院绿化亮化品位。

(五)健全机构制度,落实基础保障。

浅析园林城市建设 篇6

摘要: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

关键词:城市发展园林建设 原因

0 引言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全国城乡单位的园林绿化日新月异。有苏杭园林誉满全球,桂林天然山水美甲天下,古都北京,西安旧貌换新颜。今有改革开放特区,深圳、夏门,埔东等称之现代化花园式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园林式、花园式的单位,小区、学校层出不穷。这样既美化了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

活质量,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现今从事园林绿化养护队伍日益扩大,这批养护大军中,部分是农业院校毕业生担任技术员,园艺师,而多数来自转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农工。本文就先进社会的发展来解析下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1 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1.1 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1.2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1.3 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1.4 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从近年节假日七天长假期掀起的旅游热、假日经济等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经济提高了以后,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跳出小园林的围墙,扩展到风景名胜区的领域,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

2 园林城市发挥的作用

2.1 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能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2.2 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 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自然美,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是城里人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师法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其指导思想是天人合一,最适合人群需要。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 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道路立交桥的绿化搞好了,会使人感到市容很美好,美好的市容风貌,是映入来到该市所有人眼帘的第一印象,而且会长记在心,影响很大。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能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2.3 要把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作为一项独特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当整个社会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还不那么强烈,到了小康阶段后就变得日益强烈了,这是个规律。例如目前,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员涌入公园、绿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在其他时间里进园赏景、观花,从事露天跳舞和开展拉琴、唱戏、打扑克、下棋等自娱自乐活动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特别是老人和康复中的人常把公园作为每天必到之处,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处场地。目前的问题是现有的公园的数量和所能提供的活动项目都已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解决之道一是要尽快增建新的公园;二是要在居住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中适当增加文化设施,以便于就近参与活动。

城市绿化园林建设 篇7

1.1 净化空气

由于城市建设, 车的尾气排放等问题, 导致城市环境污染现象及其严重, 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质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臭氧等, 植物对于这些有害物质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城市进行园林绿地建设就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有害物质的侵害, 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数量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除了上述中的有害物质外, 空气中还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 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小觑。这些固体颗粒物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 对于太阳的照明和辐射都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同时还会导致人们疾病的产生。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对城市空气有过滤作用, 能够阻止粉尘颗粒物的飞散传播, 净化空气。

1.2 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

空气中存在着很多的细菌, 大部分都是人们用肉眼无法识别的, 许多细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会覆盖很多的花草树木, 这些植物对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吸附的作用, 并且还能阻挡粉尘,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细菌的粘附, 许多植物分泌出的物质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能够杀死细菌。同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本身就可以减少细菌, 使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减少。

1.3 调节湿度、调节气温, 改善气候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种植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使周围空气中的湿度增加, 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湿度增加, 增加舒适感。同时, 城市中由于一些建设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会使空气中的气候要素发生变化, 导致热岛效应的产生或者雨量增多等气象的发生, 对城市进行园林绿地建设能够改变地表温度调节气温, 还能够缓解城市的绿岛效应, 降低气温。

1.4 消减噪音

噪音也属于一种环境污染, 其来源主要是城市建设产生的声音以及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声音。噪声强度过强, 就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严重的话会导致人们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等。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能够对噪声进行反射使其声音减弱, 同时噪声波对植被进行作用时声音有所消耗, 都能够在一定情况下消减噪声。

2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设, 城市的园林绿地建设也在不断扩大, 就目前情况, 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绿地建设出现外移现象, 许多城市的郊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 但是市区内的园林绿地建设却不是很到位, 城市市区内的植被覆盖率较低, 使园林绿地的作用在城市市区内得不到良好的发挥, 导致现有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2]。

2.2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生物多样性不足, 重草轻树现象严重

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在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的过度开采和利用, 导致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大量的流失。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 生物多样性受到重视, 尽管有所改善, 但是依然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 草坪受到了普遍欢迎, 一些城市甚至将树木砍伐进行草坪的规划, 破坏了园林景观, 同时还导致绿地建设的抗病虫害、消除噪音等生态功能的减退。

2.3 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落后, 后期养护不到位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竣工后, 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和后期养护。大部分城市的园林绿地管理落后, 没有切实可行的制度进行落实, 造成对园林绿化的管理不当, 产生一系列问题。同时大部分城市对于城市园林绿地的后期养护重视不够, 资金投入不足, 导致城市绿化总体水平不高。

3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3.1 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发展

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的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 要确保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敏感地区, 要进行人工和自然园林绿地建设, 使人工复合生态环境系统能够为自然所用, 保证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 要因地制宜, 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合理搭配, 促进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生物多样性的发展。[3]

3.2 加大后期养护资金投入, 完善管理制度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是前期工程, 要想实现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对城市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大, 就要完善后期管理。政府要加大对后期养护的资金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后期养护意识。同时要对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和完善, 具体对后期管理的方法、时间等进行规定, 落实到人, 责任到人。

3.3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要以人为本

城市进行园林绿地建设除了要改善城市环境外, 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人民服务, 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时, 要对目的进行明确, 防止过度美化忽视实际作用的现象产生。只有在建设过程中, 考虑到人的需求, 才能够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促进城市园林绿地建设。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城市园林绿地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城市环境改善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城市园林,环境改善,园林绿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冯国禄, 吴铁明.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 2010 (11)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龙园林 篇8

1.1 借生态之名, 行反生态之实

“生态”一词大量出现在中国设计师的言谈和设计说明之中, 然而人们对生态理念的认识却十分模糊和极其肤浅, 将生态等同于园林绿化或营造湿地等等。风景园林设计体现生态原则的作品甚少, 而违背生态原则的反生态设计案例却俯拾皆是。

1.2 借自然之名, 行反自然之实

“自然”一词也同样频繁地出现在中国设计师的言论之中, 然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同样模糊和肤浅。自然景观类型和自然文化特征在中国设计师的心目中的地位甚低, 仅仅是大量的绿化和弯曲的线型而已, 而强加于自然之上的反自然规律的设计案例却大行其道。

1.3 借景观之名, 人工景观堆砌

“景观”一词被大量炒作, 被看作是高于风景园林的设计范畴。然而大多数设计师却荒谬地认为景观是园林绿化+硬质景观, 从而造成设计作品中人工景物大量堆砌、造价昂贵华而不实的奇怪现象,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甚至宝贵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

1.4 借以人为本, 人工匠气十足

由于中国设计师对“以人为本”思想的错误认识, 以为“以人为本”就是要突出设计的人工性, 因此将设计重点放在园林设计的人性化方面, 而不是强调自然景观对人的价值体现。加上对人性的研究和认识不足, 造成匠气十足、奇形怪状、过分张扬、豪华奢侈的设计风格成为时尚。

2 原因分析

针对现在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进行了相关信息的总结, 并进行了分析:

2.1 行政管理中存在非理性干预

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几乎是由外行人士领导专业内行, 而且个别领导者的长官意识很强烈, 直接导致了个别人的主观意识, 禁锢着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实践。另外, 行政管理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行业法律法规, 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2.2 缺少对古典园林手法的现代诠释

很多项目都不是在继承传统的艺术手法和设计思维的基础上, 挖掘其内涵, 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来进行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另一方面, 很多设计者并没意识到园林作品所处社会时代不同, 而盲目的因循守旧, 造成现代景观不伦不类。

2.3 规划设计用时的不合理限制

大型的风景园林工程如城市广场、综合性公园、滨河绿带等通常是政府美化市容、获取民心的工程, 关系到最高决策者的政绩。这些工程往往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其结果必然导致设计上敷衍了事, 实施中粗制滥造。

2.4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各地建设中经常忽视本土地域特征。因为园林法规的薄弱, 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的匮乏, 导致很多原本优秀的作品被反复重现, 缺乏新鲜感与活力。

3 解决方案

质量和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推动了园林工程向大体量多层次、多专业、以人为本和与环境协调性等方面发展。在园林营造中, 改造地形, 筑山叠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 要运用生态学、园林植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还要运用美学理论, 尤其是绘画和文学创作理论。园林是协调建筑与环境的纽带, 园林设计是将建筑环境和自然景观有效融合的重要手法。从满足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为出发点, 力求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生态环保花园式的生活社区。设计用她独特的魅力, 召唤着每一位设计者发自内心的创造力去不断的突破创新、编织新的精彩。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也将为设计师提供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设计师要有一种“旁观者清的状态去理解设计师自己, 才能更好地理解业主, 服务于广大的业主提高设计作品的品位。整个环境规划设计应该紧循园林文化的蕴涵意境注重内涵的品位与诠释。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独特性与和谐性、构成温馨、和谐、自然的环境空间由于园林建设和经营管理要消耗大量物质财富和劳动力, 在宏观布局和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中, 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人们对自然环境更加向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使生态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广泛深入:社会经济的长足进展, 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 促进了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因此, 风景园林学这样一门为人类的舒适、方便.健康服务的一门学科对改善生态和大地景观起生重大作用的学科, 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风景园林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比较起来, 在社会认知、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相对比较落后。风景园林是建筑、园林与城市规划三足中的一足, 目前力量略显不足, 影响较小, 仍然需要进一步确定学科与专业地位。

(1) 从生态园林城市出发,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塑造城市景观特色:分别创造以沿河为主的自然水体景观区及由环城林组成生态绿色景观区。形成以城区外部绿色林带景观为背景, 水体景观为依托, 以城区景观轴线为网络骨架, 突出城区的重点地段景观风貌, 以城区公共绿地系统和城市广场为中心的景观结构。

(2) 着眼于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的衔接和协调, 重视对城区出入口、工业区及城区内重点地段和重要节点处的形象设计。

(3) 突出“系统”的观念, 强调绿地景观的整体性, 突出城市整体环境观念, 保护城区自然环境, 以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目标指导绿地系统规划。

(4) 规划公共绿地活动功能应从人的需要出发, 满足居民游憩休闲等多项活动需求, 着重建设沿河地带的绿地系统。

(5) 突出因地制宜、经济节约原则, 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好的效益。

园林景观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空间上的有机结合, 首先应了解所在园林景观立地的历史与现状, 掌握它的发展趋势, 历史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料, 特别是传统的文化特征、城市风貌、历史遗迹, 并且了解当地的气候、民风、民俗、生活习惯和周围环境特点, 根据此把握基本的创作风格及思路, 往往设计灵感及理念的深度就是来自对当地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的理解与热爱, 并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 结成整体, 能为人们所接受。其次, 根据目标客户的需要, 追求实质、精心细化, 根据他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个性进行园林规划, 不要以点概面, 更不能抓面漏点, 要把园林做到业主心里去。园林是用来供使用者发挥个性、满足个性张扬的, 找到拥有自我的感受, 只能观赏, 不可参与的园林不是真正的园林。园林是人类生活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赏与参与互动, 园林设计也得提倡人性化。人本身来自于大自然, 只不过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将其强行分开, 人是需要回归自然来放飞心情、解除疲惫、张扬个性的, 户外园林景观是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只有可参与性的景观才能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的融为一体。因此, 充分考虑到建筑与环境对心情和家庭生活的影响力, 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最后, 投资成本也是一种资源, 节约成本, 投资合理, 也是评价一幅好的园林作品重要指标, 也是决定客户是否接纳该投资的重要因素。

总之, 在中国景观蓬勃发展的今天, 仍然有许多严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社会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学科相互渗透已使得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不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因此, 从广西工学院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这一成功案例可以看出, 景观设计必须与现代美学、现代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 才能使中国风景园林艺术获得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建宁.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J].广东园林, 2005 (2)

[2]姚雷, 郑悦.城市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应与时俱进[J].理论探讨, 2010 (3)

[3]赵振斌, 朱传耿, 蒋雪中.结合城市自然保护的城市绿地体系构建[J].园林, 2003 (9)

城市绿化园林建设 篇9

一、园林科研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一) 园林科研档案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科研档案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凭证和参考材料, 一切科研活动, 都要有完整、准确的科研档案作为依据, 都要吸取和借鉴已有的成果, 充分了解前人研究的结果。同样, 园林绿化领域开展新的项目研究之前, 必须查阅过去的档案, 只有占有大量、充分、可靠的材料, 才能从中得到借鉴, 受到启迪, 制定出新的计划, 研究出新的成果。

(二) 园林科研档案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信息

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前要查阅科研档案, 对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 有利于合理确定研究方向, 避免重复劳动, 这也是科研档案管理部门选择确定科研项目和申请立项必须具备的条件。园林科技档案是园林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活动的真实记录, 是人们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对科研档案利用的越多, 越充分, 所取得的成就就快, 社会的经济效益也就越高。例如:我市园林部门开展的《优良园林植物和野生景观植物引种、驯化和应用的研究》课题研究, 驯化野生植物50多种, 引种应用新优植物近20种, 并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 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药用植物的开发及在旅游城市生态环境中优化配植的研究》课题研究, 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查阅科研档案编著的《承德常见园林植物》和《承德地区园林绿化药用观赏植物实用手册》两部专业书籍填补承德市的空白。每一项成果的成功, 都需要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 每一项工作的进行都离不开科研档案的作用。通过查阅试验、历年资料数据, 使每一项新技术、新品种都能够有理有据的顺利进行, 充分有效地利用园林科研档案, 为我市城市绿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推进作用。

(三) 有利于园林科研工作的延续和成果的形成

科研工作的延续性离不开科研档案, 科研档案具有传递传播功能, 从一定程度上讲, 科研成果的形成均是由档案中相关资料的概括、升华而来。近年来, 由于园林其他因素的影响, 园林技术人员流动频繁, 以前由于没有建立规范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人员离职后造成相关研究资料的缺失, 研究工作无法进行下去。建立规范的科研档案除了可以有效地防止科研资料的流失外, 还可为考查工作得失、撰写论文、形成成果提供第一手资料, 为拟定计划、总结、报告等提供方便。

二、园林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 规范原始档案收集内容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 档案材料的收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档案法规定, 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 必须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移交, 集中管理, 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园林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科研档案的特点, 归纳、总结原始档案收集内容, 向科技人员发放“科研档案归档范围表”, 内容包括:课题申报表、实验原始数据、各阶段总结材料、论文、论著、获奖情况等, 要求课题研究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随时将他们在科研活动中的原始记录、进展情况、总结等材料按计划分阶段积累收集, 并按规定及时整理移交档案室, 以保证所收集到的原始档案材料统一、规范、标准、科学。

(二) 规范园林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园林科研档案管理可参照《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 建立符合园林实际的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 制定科研档案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及归档手续的具体规范;在科研工作中引入“三纳入”的制度, 把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纳入科研工作程序, 纳入工作计划, 纳入科研人员职责。充分发挥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档案建设中的作用, 真正把科研档案工作纳入科研管理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把科研立卷归档工作纳入科研管理部门的岗位职责, 把科研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科研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 从而保证“四同步”原则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得以贯彻落实;并引入奖惩机制, 将科研档案建设情况与科研管理人员岗位业绩评价挂钩, 进行定期考核。

(三) 规范园林科研档案整理方法

科研档案整理的基础工作包括的范围很广, 从档案材料的鉴定、整理、分类、立卷到编目、检索、库房存放、保护等。这些基础工作是否扎实、规范, 直接影响到园林科研档案的利用。原始档案材料归档前要及时进行鉴定, 园林科研档案范围包括:园林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植物保护、园林植物栽培等诸多领域, 档案管理工作者可根据不同的科研项目的不同特点和本单位研究机构的设置情况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立卷、登记、归档。归档材料可按机构分类, 也可按学科分类;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别编制:年度、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或部门) 、学科。这样便于查询者方便地找到所需的材料, 也便于档案管理人员编辑加工, 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四) 规范园林科研档案开发利用方式

编制各级各类目录, 丰富检索手段。对于归档的材料要及时编制全引目录、案卷目录、分类目录和全宗介绍, 向本单位和外界报道介绍库藏情况, 开展园林科技信息交流, 或为实行科技成果的有偿转让编制成果简介、文摘等引导人们索取园林科研档案的信息资源。有条件的单位可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发研制具有查询、检索、阅读、打印和添加等功能的园林科研档案数据库, 然后制成光盘。一方面可永久记录和保存园林科研档案;另一方面可开展有偿信息服务;还可作为科研活动与科研交流的馈赠资料, 扩大档案的信息。

三、提高园林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

(一) 提高科研人员档案法制观念

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档案法》, 做到严格执法, 依法治档。必须牢固树立纪律观念, 自觉遵章守纪, 注重科研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 不断地提高执法的自觉性和执法能力。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科研人员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档案知识, 认识科研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明确“负责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是科研人员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从而在思想上重视科研档案工作, 自觉承担积累科研档案资料的义务, 主动履行科研档案归档的职责。

(二)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园林专业知识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 档案管理人员除具备档案业务知识外, 还要学会计算机处理技术。同时还要具备园林专业科研知识。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

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溶入了科研人员无数的心血, 许多涉及知识产权, 还包括许多不能对外界透露的资料。作为科研档案的管理人员, 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 制订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查阅审批制度, 不得利用职务之便, 为自己或他人谋利, 不得泄露不能对外公开的档案信息内容, 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保密习惯。如果这些资料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获得, 往往会给个人和单位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摘要:本文从园林科研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做好园林科研档案规范管理、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论述, 从而增强档案工作人员对园林科研档案的重视程度, 进一步提高园林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园林科研档案,价值作用,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宋喜梅等.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刍议[J].农业科技管理, 2012 (5) .

[2]涂立超, 梅方竹.试论高校科研管理中的科研档案规范化建设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5) .

中小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研究 篇10

1 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等作用。从内涵上讲, 城市绿地系统主要具有园艺、生态和空间3种内涵, 它是指在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 以各种类型的绿地为组分构成的系统, 是由城市公园、道路绿地、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环境绿地、园林圃地、经济林、防护林、生态林及城郊风景名胜区绿地组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1]。应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遵循以下规划原则:一是统筹考虑和布局农业绿地、林业绿地、水源绿地、环保绿地和游憩绿地。二是尽量少占农田, 在满足植物自然生长的条件下, 充分利用非耕种用地及建筑物间的破碎地形布局绿地, 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三是合理布局城市绿地斑块, 形成合理的绿色空间网络结构, 并注意留有发展余地。四是将植物多样性与城市景观规划结合, 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

2 合理实施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

园林绿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地位。园林植物可以净化空气, 减轻污染和噪音, 吸收粉尘和有害气体, 调节和改善小气候, 给城乡居民提供优雅、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2]。中小城市在进行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减少资金投入;同时, 在小区绿化造景时充分考虑楼层较高居民的观赏需求。

2.2 远近结合, 经济适用

植被选择不仅要考虑人们的观赏性, 还应充分考虑植被的适应性和经济性, 发挥树木、花草合理搭配等生态效益。

2.3 体现生态保护性

坚持以生态学为基础, 设计、组织住宅内外空间的资源和能源, 尽可能达到小区内外之间的平衡和循环使用, 从而最少量地使用资源、能源, 减少对环境的冲击[3]。

2.4 满足小区居民的审美, 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高质量、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氛围, 做到景为人用, 富有人情味。

2.5 具有创新意识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他设计一样, 要不断创新, 即要求园林设计者有广博的知识、灵活的头脑及发散的思维, 能够巧妙地创造出新的绿地景观、绿地风格和绿化环境。

3 合理配置城市绿化植物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工作涉及城市、社会、自然、生态、技术、艺术与工程等多方面内容, 而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起到关键性作用[4]。合理配置城市绿化植物是实现城市科学、生态、人文绿化的关键。目前, 城市平面植物主要有孤植、丛植和林植3种配置方式。

3.1 采用立体植物配置的方式

目前, 常用的立体绿化植物主要是攀援类植物, 它们是立体绿化的基础材料, 既可以进行墙体、屋顶篱笆、桥体和公路边坡的绿化, 也适用于室内立体绿化, 如紫藤、藤本月季、常春藤和苍翠等。

3.2 采用城市景观与花卉设计相结合的方法

花卉是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形式, 其具有色彩丰富、形态变化、灵活多样的特点, 为城市园林设计提供了形态各异的景观布局。景观花卉的主要形式为花坛、化境、花丛、花群及花台等, 而一些蔓生性的草本花卉又可用以装饰柱、廊、篱以及棚架等。在使用景观花卉造景时要遵循季相相宜、地域相宜、色彩相宜、位置相宜和因质相宜等原则。

3.3 采用草坪规划设计

一般情况下草坪具有观赏、点缀风景、提供活动环境、绿化环境和保护土地等作用。

4 合理制定城市绿化规划方案

4.1 总体规划, 统筹安排, 分期建设

远期规划绿地时要考虑到城市将来的发展, 既要考虑将来绿地面积与已建面积的比例, 还要考虑人口增长率和绿地增长率, 应预留一定规模的公园占地、道路绿化带及街头绿地等占地。分期完成城市、郊区、各农村乡镇及县域范围内的大地绿化, 从而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园林绿化体系。

4.2 培养引进人才, 提高绿化的覆盖率

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具有高级园林技术与管理的人才, 做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使城市绿化的布局更为合理。同时, 园林部门要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组织和技术培训工作, 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4.3 加强领导, 加大城市绿化保护的执法力度

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社会公益事业, 必须依靠有力的政府行为做向导, 才能正常运转。在中小城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绿化执法队伍, 是维护绿化成果的重要保证。

4.4 提高人们绿化保护意识, 落实“门前三包”工作

目前, 中小城市的“门前三包”制度落实的不够理想, 远远不及大城市的“三包”意识, 有些中小城市的“门前三包”形同虚设, 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 城市绿化环保维护的工作实施难度大[7]。政府应该加强对城市“门前三包”的监督管理工作, 将奖罚落到实处。同时, 利用报纸新闻媒体加大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提高市民绿化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摘要:就中小城市的绿化工作从城市绿地系统、园林绿化设计、城市绿化植物的配置及城市绿化方案的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以为构建和谐绿色城市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绿化,绿地系统,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李明品, 高慧.关于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探讨[J].内蒙古水利, 2009 (5) :124-125.

[2]姜来成.关于小城镇园林绿化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 1997 (1) :46-52.

[3]黄东英.新疆杨育苗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 (20) :19-20.

上一篇:小学英语情境创设例谈下一篇:机械手的加工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