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电视台

2024-06-30

福州电视台(精选三篇)

福州电视台 篇1

“竞争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外部因素, 方言类电视节目兴起的内在动力是媒介传播的分众化、窄播化。”[1]推出方言节目的绝大多数为地市级电视台, 它们面对中央级、省级电视台的竞争, 相对处于弱势。这些地市级电视台推出方言节目的初衷, 是想利用方言节目地域特色浓郁、针对性强的特点, 吸引具有方言背景的本土民众, 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而这正是传播范围较广的中央级、省级电视台难以兼顾到的。从福州电视台推出《榕城风》节目来看, 当时电视台的决策层考虑到:台里的不少自办节目与省台的节目风格相近, 在竞争中优势不明显, 而推出一档福州方言《榕城风》, 节目开播伊始, 受到许多热爱民俗文化的中老年市民的欢迎, 但观众的新鲜感过去之后, 它开始表现平平, 收视率在1%左右徘徊, 与外省方言节目《拉呱》、《阿六头说新闻》等常有超过10%, 有时甚至突破50%的收视率相比, 光景要冷清许多。《榕城风》在开播头年没能象外省一些方言节目那样形成火爆的局面, 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福州台推出《榕城风》主要是作为一种尝试, 观察受众的反应, 还没有上升到塑造品牌节目的高度来考虑, 在人力、财力方面并没有作为一个重点来投入。《榕城风》的采编人员开始时仅有三人, 最多时也不过六人, 节目主持全为客座, 靠这点班底要想撑起一个名牌栏目, 实在是勉为其难。开播头一年《榕城风》的运作机制也比较僵化, 采编人员全部由台里“养着”, 员工之间的收入没有拉开。编导们播节目都是“求稳”的心态, 对节目创新干劲不足。当时《榕城风》节目的内容也比较单调, 主要由《福州话时事》和《闽剧俱乐部》这两个版块构成。《福州话时事》是从普通话的《福州新闻》中选材, 由方言主持人配音播报, 实际上就是《福州新闻》的方言版, 没什么新鲜的内容。节目组也曾搞过与观众的互动, 曾请来省实验闽剧院的著名演员陈琼、朱善根, 举办观众见面会, 效果不错。但由于节目组在人力、财力方面力有不济, 这类与观众的互动活动只能偶尔为之, 无法长期搞下去。开播头一年, 《榕城风》基本上是以“传者”为中心在运转, 播什么观众就看什么。

2004年1月, 《榕城风》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改变, 由台里划拔经费变为制片人承包经营。节目组要完成编播工作, 还必须完成经营创收任务, 编导们的收入与节目经营创收“挂钩”。运作方式变化后, 对节目进行创新、改版, 以满足本土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从而提升节目收视率、影响力, 吸引广告客户, 成为节目组的第一要务。

一、从方言配音播报到用地方曲艺的形式播报, 进而发

展到动漫元素的介入, 方言新闻的播报越来越生动活泼, 贴近观众

国内的一些电视台曾尝试改革方言新闻的播报方式, 将主持人正襟危坐的播报方式变革为用地方曲艺的形式讲新闻。如大同电视台《周末茶座》用大同数来宝的曲艺形式讲新闻, 而齐鲁台的《拉呱》则用山东快板说新闻, 都使方言新闻的收视率大幅提高。“以曲艺的形式播报新闻、讲故事, 将新闻以一种个性化、娱乐化的形式呈现, 更适合现在的电视观众越来越爱听新闻这一趋势”[2]。2004年, 《榕城风》运作方式改变后, 节目组决定借鉴外台经验尝试用福州地方曲艺———评话来讲新闻。节目组从福州市曲艺团请来评话艺人, 推出方言新闻《评话时事》。《榕城风》的主要收视群体是中老年观众, 用评话讲新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评话时事》推出后, 观众们常写信或拔打节目热线提出对节目的改进意见, 方言新闻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了。《评话时事》取得好评后, 《榕城风》又利用福州的另一种地方曲艺———伬唱推出了《说唱时事》, 由艺人演唱新闻。《说唱时事》与《评话时事》丰富了方言新闻的播报方式, 选材面更广, 使节目更活泼、更贴近群众,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 动漫评话《甘国宝》在福州电视台播出, 榕城的主流媒体对这一将传统的曲艺与新潮的动漫相结合的作品展开热议, 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榕城风》节目借着这股热潮, 进行节目创新, 在福州市新的城市规划公布之际, 推出《动漫评话时事》, 介绍福州新的城市规划, 在评话的播讲中不时插入反映城市建设的动漫画面, 节目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使方言新闻的播讲又有了全新的方式。

二、变演播室录播为仿直播式制作, 充分发挥电视传播优势, 使《方老讲古》重获“新生”

方炳桂老先生是一位热爱福州乡土文化的人士, 他对福州方言有研究, 语言表达能力强, 熟知福州的许多典故、民间故事, 长期主持福州人民广播电台福州话节目《左海乡音》, 在群众中有较高的知名度。2006年, 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零距离》栏目开辟了以方老为主持的节目版块《方老讲古》。编导们将方炳桂先生请到演播室中, 布置好背景, 让方老一个典故接一个典故地讲下去。背景是固定的, 镜头的切换也比较少, 制作也比较简单, 方老来一次可以录制好几期节目。《方老讲古》刚推出时, 因方老的“名人效应”, 观众还会看个新鲜。日子久了, 因节目的形式过于单调, 每天总是方老一人在滔滔不绝地讲, 不少观众感到这像“老生常谈”, 渐渐失去了收看的兴趣。《方老讲古》没能成为《生活零距离》栏目的一个亮点。2007年, 《生活零距离》改版为生活服务类的《生活315》, 《方老讲古》这一版块已不适合放在栏目中。当时生活频道对《方老讲古》还寄予期望, 不想就此“拿下”这一版块, 考虑到同属生活频道的《榕城风》是反映福州民俗风情的节目, 便决定在《榕城风》中增加《方老讲古》这一版块, 尝试一下, 看看效果。

引进《方老讲古》, 《榕城风》的编导们一致认为, 如果继续采用演播室录播模式, 《方老讲古》被“拿下”是迟早的事。当时直播类节目在国内受到许多电视台的追捧, 这类节目时效快, 现场感强, 很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福州电视台新闻部在调研了外台直播类节目的运作情况后, 推出了直播类新闻节目———《直播福州》, 收视率很快得到提升。看到直播类节目受欢迎, 《榕城风》的编导们想到《方老讲古》涉及福州的许多老街老巷, 老宅老铺, 如果借鉴直播类节目的经验, 让方老走出演播室到实地去“现场播报”, 观众有身临其境, 收看“直播”的感觉, 收视率将大幅提升。编导们的设想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方老讲古》改版后播出, 观众常看到的是方老站在一条巷子里说:“观众朋友们, 我现在来到某某巷, 我左手边是某某古建筑, 右边是某某老铺……。”方老讲到一座古建筑, 屏幕上就出现这座古建筑的画面, 聊到一个老字号, 镜头就会带着观众到老铺中看个够。有时方老还会拦住一位路人, 与他聊起老巷的历史, 让人们了解老街巷的变迁。整个节目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觉得是在收看方老做“现场直播”。《方老讲古》借鉴直播类节目的经验进行制作播出后, 观众好评如潮。有一段时间因方老身体原因节目暂时停播, 《榕城风》的热线几乎被观众打爆, 都在询问原因, 观众的收视热情比改版前提高了很多。改版后的《方老讲古》还配上了普通话字幕, 成为“双语版”, 满足了不少外来人口的收视需求。电视阅评员沙印新老先生负责监看福州电视台的节目, 他在电视阅评会上发言, 说自己改版前后的《方老讲古》都看了, 过去他这个外地人看《方老讲古》挺费劲的, 不少方言词句难解其义。改版后节目“脱胎换骨”了, 直观的画面配着普通话字幕, 比较好理解, 看起来顺畅多了。方老讲的许多内容也是他这个外地人想了解的, 使他对福州的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方老讲古》改版前后的情况看, “受众的需求直接决定了媒介传播效果的好坏。而方言电视节目正是满足了受众的这些要求才得以发展的。”[3]《方老讲古》的改版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求, 使它在改版后重获“新生”。

三、推出方言电视散文、方言小品, 使方言节目多样化, 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

这几年, 不少电视方言节目出现了庸俗化的倾向, 主要表现为:一些方言节目主持人素质偏低, 出镜时为取悦观众不注意过滤方言俗语中粗俗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格调低反而容易吸引观众, 将“低俗”误解为“通俗”。还有一些方言栏目只求“哗众取宠”, 推出没有什么内容, 一味搞笑的节目。如近几年很多地方台都在方言节目中设置了用方言对电影片断进行配音的版块, 其中有不少是一味搞笑, 取媚观众的, 低俗不堪。一些地方台的节目策划人甚至认为, 方言节目低俗一点不要紧, 因为它面向的收视群体文化素质不高, 俗的东西他们看得懂, 雅了他们反而接受不了。

《榕城风》的收视群体主要是一些本地的中老年人, 整体文化素质并不高, 他们是否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只能听听曲艺, 看看传统戏剧, 欣赏品味并不高呢?《榕城风》节目在这方面曾做过有益的探索。自2005年起, 《榕城风》节目先后推出了方言电视散文《踏青》、《榴花洞》、《邵飞飞》和方言小品《郑堂和贻顺哥》等系列等节目。电视散文是文化品味比较高的一类电视节目, 将俗的方言与雅的电视散文相结合, 似乎有些不伦不类。《榕城风》节目组的编导们在创作方言电视散文时, 首先考虑的是, 不能“曲高和寡”, 要贴近观众, 创作的内容必须是观众能够理解、接受的。《踏青》描写的是福州三月郊野踏青的民俗, 《榴花洞》则用《闽都别记》中记载的福州一处古迹“榴花洞”演绎故事, 邵飞飞是福州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多情女子, 她的故事让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感叹不已。这些电视散文在选材上都贴近本土观众, 是他们能够理解、接受的。在取景方面, 编导们也尽量在鳝溪、东山等本地的风景名胜中拍摄画面。唯美的画面加上方言娓娓道来的叙说, 节目制作得相当精致, 满足了文化层次较高的本土观众的需求。

“方言电视节目的特色之一就是娱乐。正因为它具备了娱乐功能, 因此老少咸宜。这也是方言电视节目能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4]。2007年, 《榕城风》节目再次改版, 编导组力求加强节目的娱乐功能, 尝试推出了《郑堂和贻顺哥》系列方言小品。郑堂是明代福州的一位落魄秀才, 为人机智幽默, 好打抱不平, 为穷苦百姓伸张正义。他的许多传说, 福州人至今仍津津乐道。贻顺哥则是闽剧《贻顺哥烛蒂》中的主人公, 吝啬贪财, 是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在福州家喻户晓。据民俗专家考证, 清代确有其人。《榕城风》的编导们请来在闽剧《郑堂烧火炮》中扮演郑堂的闽剧演员林忆惠和在《贻顺哥烛蒂》中扮演贻顺哥的朱善根, 将郑堂与贻顺哥这两位福州家喻户晓的古代人物“复活”, 让他们穿越时空走进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 演绎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方言电视小品《郑堂和贻顺哥》系列最大的特点是通俗而不庸俗, 追求喜剧效果, 但不是一味地搞笑, 重视节目的社会教育意义。在《郑堂和贻顺哥》系列中, 有郑堂与贻顺哥结伴走访老街老巷, 重访他们当年故居的内容。通过他们的走访带出了很多街巷故事, 反映了城市的变化。一些劫匪专挑年老体弱之人下手, 编导就让郑堂与贻顺哥在老人馆巧遇劫匪, 与之斗智斗勇, 终将其擒获, 在节目中传授了不少防抢防骗的知识。一些地方“六合彩”盛行的时候, 郑堂与贻顺哥在节目中又扮演起卧底的角色, 逐一揭露了“六合彩”的利益链, 揭穿了其骗人钱财的本质。从整个《郑堂和贻顺哥》系列看, 郑堂与贻顺哥两人管的“闲事”基本上都是社会热点, 他俩的嘻笑怒骂都是“有的放矢”。观众看了以后, 能从中悟出是非曲直, 受到教育。整个方言小品系列在满足观众休闲需求的同时, 又让大家受益非浅。

从1995年重庆台开办方言电视节目《雾都夜话》算起, 方言电视节目在国内出现已有十六年了, 福州电视台的《榕城风》节目也已走过了八个年头。八年来, 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的自办栏目多次改版, 人员也不断优化重组, 绝大多数栏目改头换面了, 只有《榕城风》保持了稳定。节目定位没有变, 收视人群也未曾流失。从《榕城风》取得的经验看, 只有勇于进取, 不断尝试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包容传统的内容, 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电视方言节目才能保持“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安艺.方言电视节目热探析[J].新闻前哨, 2008 (10) .

[2][3]闫德发, 陆文杰.方言电视节目刍议[J].电视传媒, 2009 (2) .

福州电视台 篇2

(一)传播观念滞后

“六五”普法规划所覆盖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而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又是重中之重,对青少年来说法制观念的确立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六五”普法的很重要的目标即是培养青少年公民社会所需要的素质,而公民素质培养更在于对法治社会的原则有基本了解,具有公民社会的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而目前我们的法制教育更多的是刑法的教育,在青少年的权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法制宣传的重要内容则严重不足,对与公民意识社会培养相关的法律如《宪法》和《民法》知晓率低。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中,虽然一直强调法制教育,但实际上因缺乏激励机制,如:没有列入教学大纲、不将法制教育内容做为学校教育水平与质量考评的标准之一等,故校方并无动力推动此事。尤其是在当前成绩作为教育结果考量的大环境下,法制教育更处于弱势地位。法制教育走过场,在讲课时间和数量上较为随意。没有统一的法制教育的教材,不能给予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法治观念。

(二)传播手段的陈旧

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中,手段有限、经常大班式的讲座是法制宣传教育常用的形式,讲课内容又枯燥无味。例如:全校师生集中听取法制讲座。除了讲座一种形式以外,极少有学校还有其他更为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进行法制传播。因此这种填鸭式的灌输,让法制宣传效果大打折扣。法制宣传是单向传播,缺乏互动。体验式教学固然好,比如走近监狱、少管所等,还可以举行学生模拟法庭等,但受到的条件限制颇多,只能偶尔为之,不能形成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同时法制宣传不能针对特定年龄层次,做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属于粗放型的宣传,例如在一所学校中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年龄对所需要的法制观念有差异,而不分层次的宣教,影响了传播的效率。

二、电视媒体青少年法制宣传的优势

(一)电视媒体覆盖广,影响力大

大众媒体兴起后,尤其是电视媒体兴起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在青少年法制信息传播的通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学家指出,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家庭、学校教育和同龄群体,大众传媒已成为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第四个重要因素。”[1]“在青少年使用媒介的实际情况调查中,显示他们接触最为频繁的大众传媒是电视(50.4%),其次是报刊杂志(38.5%)和课外书(36.3%),再次是广播(30.9%),最后是互联网(27.2%)。”[2]这说明在所有的传播渠道中,电视仍然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从电视节目类型的占比来看,法制类电视节目几乎占有整个专题类节目的近19%,播出量占专题类节目的10%。因此电视法制节目也是宣传法制的主要渠道,它是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信息载体。现代青少年从电视上获取的信息并不少于他在学校里所习得的。这些信息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对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形成,对法律事件的理解和判断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中,应更加重视电视媒体。

(二)电视的表现手段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青少年正处自我独立人格的形成期,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对社会和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还在形成之中,学习是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的需要完成的任务,为进入成人的规则社会做好准备。在学习过程中,青少年更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图像化的具象的接受方式是青少年更喜欢也更易接受的方式。而电视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声音、图像等视听手段的运用,可以引起青少年的注意力,这是其他的学习手段,如报纸、杂志等所不能比拟的。例如福州电视台《法眼》节目,曾使用情景短剧、案件模拟拍摄、纪实、现场讨论等多种表现手段来制作节目,以引起青少年的关注。其次青少年有较为强烈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已有的结论、判断,进行反方向思维,产生动摇、怀疑,进而持否定态度。受众的逆反心理则是指受众受已有意识的支配、思维定势的影响,对宣传的观点从心理上产生抵制情绪,是一种感性的直觉状态的心理意识。”[3]对青少年而言,传统的宣教式的法制宣传,使青少年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法制宣传持否定态度,这样传播就可能是无效的。而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天然地具有一种平民气质,因此在法制宣传上,以一种更为平等的视角、双向的沟通来完成交流。这样青少年是主动自愿地接受信息,因此这样的影响产生的效果是其他媒介所不能替代的。

三、电视媒体法制宣传策略

电视媒体是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另一重要渠道,甚至是学校法制教育的最有助益的补充,因此充分利用好电视媒体的宣传策略,并利用媒体整合资源的能力和学校的法制宣传相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将会使青少年法制宣传效果达到最优。

(一)选题策略

要传达法制理念,要选题上贴近青少年,要让青少年感受到法律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以福州电视台的《法眼》节目为例,在节目的选题上,控制刑事案件的比例,选题范围涉及到网络安全、交通法规、校园暴力等,更注重节目的贴近性和服务性。许多案例来自于教育局德育处,该部门因掌握了青少年问题的大量数据,能较为集中地反映青少年的热点、焦点问题,因此成了我们选题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在选题的把握上更倾向于选取那些青少年身边发生的事件,但是却具有法律价值。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与切己利益有关的事件入手,这对青少年的法制启蒙更为重要。许多青少年社会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又充满疑惑,因此节目要因势利导借助青少年感兴趣的事件进行传播。比如《法眼》策划的一期选题,在微博上流传这样一条信息,某学校旁的拌面店故意刁难老人,不收老人的零钱,这条消息经学生们的微博转发引起了拌面店周边学校学生的强烈关注,纷纷到店里讨说法,引起一场风波,后经证实这条微博是一条网络流言。节目组认为,首先这样的选题贴近青少年,就是青少年与己切近的事件,其次案例潮流新颖,新媒体在学生中相当流行,因此这样的选题,会引起青少年的关注,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体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网络流言、隐私等,青少年概念模糊,而这正是一次普及法律知识的良好时机。节目播出后,不仅有很好的收视效果,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收益。《法眼》设立专题策划组,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制作法制教育系列专题片,连续5年,每年5期,选题覆盖亲子沟通、交通安全、网络犯罪、公民意识等内容,如:《青春防火墙》、《虚幻竞技场》、《“友情”现形记》、《血色轨迹》、《沟通的方程式》等,为青少年呈现一个多元的、有广度的社会视角,其中有7集专题片被全国普法办收录,作为青少年普法读物,也成为福州教育局网青少年宫中最重要的法制宣传内容。通过电视宣传的正确引导,为青少年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图景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二)互动性策略

如今的青少年接受良好的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强,遇到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希望得到尊重。因此在进行法制宣传时,单向传播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参与性强的节目,有充分的沟通交流更易达到传播效果。《法眼》首先在制作青少年法制专题的节目中就邀请中小学生、家长、教育者、法学专家、社会学者参与讨论,并由警官、检察官、法官结合案例,从不同的角度,结合相关案例探讨青少年教育问题。联合教育局、司法局等部门每年都组织福州市2000多所中小学校100多万中小学生观看青少年法制专题,并连续举办了5届“聚焦法眼、快乐学法”福州市中小学生征文比赛。除了征文比赛以外,我们增加了节目制作之前的问卷调查,对专题节目进行提前预热,同时在节目播出后及时进入投稿选手的家庭进行采访反馈。活动期间每年都有数万多中小学生主动投稿参与,学校方面也积极配合,家长也更愿意接受,法制宣教的三位一体体系———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三)线下活动策略

《法眼》宣传的线下活动有两个评判的标准:一是宣传效果,二是覆盖面。因此《法眼》整合相应的资源,通过线下活动可以达到法制优质的宣传效果和覆盖面的最大化。2009年《法眼》成立了“法眼服务团”,由律师、媒体人、法官、警察、心理咨询师等构成,为青少年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自2009年开始,“法眼服务团”联合教育局和司法局走进抽取的150所中小学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因“法眼服务团”的成员来自一线的工作岗位,他们有大量鲜活生动的案例,再配合电视台影像制作的优势,所以“法眼服务团”为青少年带去了一场场生动活泼的法制演讲和活动,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这些活动被录制成音响制品,向全市中小学进行二次传播,达到了法制宣传对中小学的全覆盖。

每年的“青春”法制教育系列专题播出时,《法眼》都展开大规模的线下征文活动,一个学生的背后是一个家庭,一个学生关注了,就是一个家庭的关注。活动期间共收到征文18多万篇,所有写征文的学生,首先是看过节目,并且认真思考才能写作,因此这非“沙发土豆式”被动接受,而是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对法制事件的思考中去。法制宣传需要家庭、学校和学生的良好互动。而线下征文活动调动了三方的积极参与,节目的影响力也更广,知晓率更高。

四、结语

法制节目的目的是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教育的力量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电视法制节目因其掌握的社会资源丰富,可利用的宣传手段多样,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作为媒体人更应恪守媒体道德,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法制观念服务。

摘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培养青少年现代公民意识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中存在传播观念滞后,手段陈旧的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利用好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采用何种传播策略更有效地进行法制宣传做探讨。

福州电视台 篇3

1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 第一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计划;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 李长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并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系的概念;最终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 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出了“三个倡导”, 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准则;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行为, 至此最终确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纲要性内容。今天, 在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冲击的中华大地, 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无疑成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疏导社会价值导向的关键指引。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如此重大的作用, 主流媒体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主战场, 弘扬传播主流价值也成为义不容辞的使命。

2 电视脱口秀节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分析

2.1 避免“宣传”的误区

对于我国的主流媒体来说,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传播正能量, 唱响主旋律的历史使命始终能够牢记在心, 但在做好“宣传”的过程中, 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误区和惰性。主流媒体长期来在进行主流价值观宣传的时候, 大多采取的往往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输”和一边倒的报道方式, 这种方式在某一历史时期也许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可随着国门的打开, 互联网的兴起, 如此的宣传方式显然已不合时宜, 甚至会引起一些受众的反感, “宣传”的目的和效果也势必大打折扣。以美国的脱口秀节目来说, 它是美国民众消遣娱乐和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人通过对美国脱口秀节目的表现形式观察, 也许会单纯地把它视之为娱乐节目, 但实际上在其幽默、娱乐、讽刺的背后却往往隐含着意识形态的输出, 即为一种“看不见的宣传”, 这样的传播策略是中国的脱口秀节目最为欠缺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最好的宣传是能让被宣传的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前进, 而他们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 应当使之成为“看不见的宣传”。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脱口秀节目《聊斋夜话》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正对如何运用传播学和受众心理学理论, 有效传播主流声音,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着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2.2 《聊斋夜话》节目如何实现“看不见的宣传”

2011 年4 月, 福州广播电视台推出了福建省第一档新闻脱口秀节目《聊斋夜话》, 首播时间是晚上10 点, 节目总长30 分钟。经过几年来的创新发展, 这档新闻脱口秀节目在电视开机率总体下滑的趋势下, 收视率却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成为福州广播电视台品牌节目的新亮点。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统计, 这档节目的日最高收视率达到3.6%, 至2014年底平均收视率居落地福州地面百余套电视频道晚间10 点档的第一位。收视率的增长、影响力的扩散, 无疑加强了节目的话语权, 也为价值观的输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福州广播电视台《聊斋夜话》节目以构建主流文化、塑造主流价值、传播主流声音为己任,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承担起了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神圣职责。节目中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笔者做如下总结。

1) 把主流观点融入多元表达之中, 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在电视传统新闻节目的表达中多以“播”新闻为主, 表现形式严肃而认真, 在随后的发展中, 特别是“民生新闻”概念的出现, 则出现了“说”新闻和“评”新闻, 表现形式变得生动活泼, 但是随着节目形态的老化, 创新的乏力, 该新闻模式也让受众逐渐感到视觉疲劳, 传播效果大大下降。而近几年随着新闻脱口秀模式的引入, 为电视新闻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 特别是其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令受众耳目一新, 使节目增加了更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福州广播电视台《聊斋夜话》为例, 该节目将新闻内容和“娱乐”手段进行有机结合, 在主持人的使用上, 节目组大胆启用了两位风格各异的男性主播担纲, 两者之间形象定位与语言风格上的强烈反差, 无疑为节目营造了一种亦庄亦谐的话语空间, 在表现形态上很有中国传统相声中“逗哏”和“捧哏”的味道。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 两位主持人以幽默为手段, 用主流观点解读新闻、分解观点, 将主流观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节目的全过程。同时节目综合运用语言、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 使新闻事件更加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情理互嵌, 让受众有一种身临其境, 重回“现场”的真实感, 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构筑起了体验“积极向上、真诚友善、温暖阳光”等等平台, 呼唤受众形成价值共享与想象的共同体, 不断增添和传递社会和谐发展的正能量。比如, 节目在说到北京交响乐团外籍大提琴手奥列格在动车上辱骂中国女子事件时, 运用了情境设计表现手法, 两位主持人分别演绎了国人和老外两种角色, 貌似滑稽可笑的角色碰撞, 却刻画出了国人对老外两种极端心态, 主持人把法治国家人人平等的观点很好地融入表演说笑当中。在第一届全国青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 《聊斋夜话》还策划制作了两期“迎青运”特别节目, 充分利用节目风趣幽默的特质, 演播室录制、现场VCR、情景剧三者相结合, 创新性地运用原创幽默情景剧展示了青运会的会徽、吉祥物、运动员村建设等筹备情况, 把传统主旋律宣传化于无形, 让观众在笑声中接受“节俭办青运”“人人为青运”的办赛理念, 节目播出后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 深受好评。《聊斋夜话》开播以来, 通过主持人的幽默对答、镜头的自由切换、欢乐场景的多重构建等, 潜移默化地传播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用故事说理, 增强正面宣传的感染力。一个生动的好故事, 有着强烈的打动人心的作用, 而在这些生动鲜活的故事中, 往往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无疑受众在接受故事内容的过程中也易于不知不觉地接受观点, 获得真知。在《聊斋夜话》每一期的节目中, 尽管没有直接出现大道理的讲述, 但是通过生活中精心选择的这些事件和故事, 最终却深刻阐释了其中的道理, 弘扬了人间真情。所以该节目虽然内容涉及面广泛, 但对于不同题材的话题主持人均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来表达, 以辛辣、有趣的观点讲述故事情节, 注重叙事情节的表现, 有意构建故事的情节冲突和观点碰撞, 使观众在收看的过程中, 既感觉紧张刺激, 又会被故事的发展进程所吸引, 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挑战视觉极限, 扣人心弦。比如, 在每期节目的设置上, 两位主持人很少直接开讲, 而是都会用“情境”表演的方式导入, 无论是新闻人物事件还是热点话题之间的那些事, 两位主持人都会像演小品一样, 将其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极具喜剧感的表演, 从传播效果来看, 显然比直截了当地讲述大道理更加具体可感, 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节目在聊到“四川老人自己摔倒讹诈三名小学生”“老人跳广场舞扰民”等事件时, 主持人围绕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国的老人集体变坏了吗?”多元化引用“外国小伙撞中国大妈反诬大妈讹诈”等典型事件为中国老年人群体正名, 从不同角度得出“中国多数老人被污名化”的结论, 并引导社会大众用公正眼光看待老年人群体, 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主持人对这一系列的鲜活故事的演绎、表达, 受众时而会心一笑, 时而低眉思索, 对这些生活常见却又不常思的大小事, 在细细咀嚼的过程中, 深刻体味到了人间真理和真情, 将故事中呈现的情景与自我生活融为一体、化为一境。

3) 把社会热点引入理性思考之中, 增强正面宣传的说服力。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也是最受百姓关注和议论的话题, 在引导过程中如果稍有差池就会有“出轨”酿成事故的风险, 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负能量。《聊斋夜话》节目在表现形式上虽然惯用幽默、调侃的手法, 但是却始终秉持着“娱乐只是手段, 反思才是本质”的理念, 本着积极探索新闻事件的真相以及对广大受众负责的态度, 坚持用理性的目光看待热点信息, 搜集多方观点, 以平民视角, 对事件展开抽丝剥茧的分析, 引导受众自发对“热点”进行“冷”思考。例如:对于节目中出现的“官员开房”落马、“性贿赂”、“萝卜”招聘等一系列“反腐”社会热点事件中, 一方面主持人深刻批判了“官场”潜规则, 同时也引导百姓如何正确看待公权力。《聊斋夜话》节目开播以来, 还先后围绕医患矛盾、教育公平、价值观扭曲等等社会热点和难点等问题展开讨论,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辩证看待我们“发展中的困惑”, 用生动的语言和事例告诉大家既要看到我国改革发展中暂时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更要让大众明白发展中的“美好前景”, 多讲社会发展的积极面, 引导受众从全局的高度, 认清我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把正视矛盾和化解矛盾统一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通过主持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 呈现了形态幽默、导向正确、个性突出、思想性强的解读和评论, 这些解读, 彰显了理性的光辉和力量, 增强了正面宣传的说服力, 激发了观众的思想共鸣, 得到了观众的认知认同。

3 结束语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有赖于媒体传播的有效手段, 通过发展类似脱口秀等新兴媒体节目, 实现媒体节目的多元化与趣味化, 更好地吸引受众、引导受众, 才能最终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输出的目的。2016 年2 月19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指出,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 坚持正确方向, 创新方法手段, 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既是对媒体人提出的新要求, 更是媒体人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程光明.新闻受众心理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 1999 (5) :78-79.

[2]王建萍.浅析我国电视脱口秀节目发展历程及方向[J].中国报业, 2016 (3) .

[3]宋佳仪.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探析[J].大众文艺, 2010 (23) :183-184.

上一篇:音乐信息下一篇:再植牙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