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政治

2024-07-16

门阀政治(精选四篇)

门阀政治 篇1

西晋后期, 北方战乱纷争不断, 晋琅琊王司马睿在琅琊王氏诸兄弟的协助下南渡长江, 在江左建立新的政权。 之后, 琅琊王导凭借他在晋元帝司马睿身边的关键地位, 苦心经营, 奠定了东晋皇业和琅琊王氏在江左的根基, 自此形成了“王与马, 共天下”的局面, 开启了东晋百年门阀政治的格局。

王与马的这种关系, 实际上是一种以家族集团利益为基础的相互利用的政治结合。 对于皇权来说, 初到江左, 需要依靠门阀士族网罗名士, 装点朝堂, 更需要门阀士族的拥护来确立其统治地位, 以便在江左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安身立命。 西晋末皇族司马氏的五位王爷躲避战乱南渡长江, 然而“五马浮渡江, 一马化为龙”, 除元帝一马以外, 其余四王, 即彭城王、汝南王、南顿王、西阳王, 都因不见容于士族权臣而丧生, 由此可见士族门阀的势力之大。 在琅琊王氏之后又陆续出现了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 他们都曾权倾朝野, 与司马皇室形成过“共天下”的局面, 然而却始终没能篡得天下, 这是门阀士族之间彼此牵制的结果。 对门阀士族来说, 他们要维持皇权与士族之间的平衡以保障家族的富贵荣华与政治利益, 因此他们绝不允许皇权或是士族中的任何一方打破这种平衡。 这也正是谯郡桓温能在门阀士族的支持下掌握权柄, 而在蓄谋篡晋求九锡之时却被王、谢诸士族合力所抑的原因。 门阀政治是“皇权与门阀士族势力的某种平衡, 也是恰逢其时得以上升的某几家士族权力的平衡”[1]。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东晋的门阀政治得以形成, 并一直延续到南朝建立之初。

二、成为门阀士族的几大要素

东晋当轴处政的门阀士族, 或是凭借与司马越、司马睿的历史关系, 如琅琊王导、颍川庾亮、陈郡谢鲲、太原王承, 或是凭借南渡后建立的特殊功绩, 如谯郡桓彝、高平郗鉴, 但无论是何种方式, 他们都是以掌握兵权来确立家族地位, 之后通过仕宦和联姻的方式维系家族的地位。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为高门士族子弟提供了政治上的特权, 他们不必像底层士族和寒门素族子弟那样为仕途而苦心经营。 东晋主管选官人事的吏部尚书和郎官等重要职位都由门阀士族担任, 从而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同时士族之间往往通过联姻的方式维护其门第的高贵, 维系家族地位的长盛不衰。 如琅琊王氏与高平郗氏、陈郡谢氏有姻亲关系, 颍川庾氏、谯郡桓氏均与司马皇室有姻亲关系, 而太原王氏作为当政的士族, 在当时已经没有足为时局重心的人物, 也没有事功, 而只是凭借与孝武帝和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姻亲关系以维持门户利益。

然而东晋门阀政治中的斗争是十分残酷的, 从“王与马, 共天下”以来, 每当一个士族权势鼎盛之时, 必有另一个门户伺机而起, 之后取而代之。 如颖川庾氏家族在盛极之后受到桓温的诛戮, 谯郡桓氏家族在桓玄之后死绝, 太原王氏两支世称华胄, 也免不了在政争中覆灭。[2]只有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在残酷的政治纷争中得以保留, 家族发展得以绵延至南朝之末, 究其原因, 除了以上所说的家族渊源、掌握兵权、政治联姻、世代仕宦等要素以外, 家族的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比于其他家族在政治上的昙花一现, 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两大士族正是因为在家族文化上占有明显优势, 其家族荣耀才得以绵延不断。

三、王谢家族的文化优势

东晋时期玄风盛行, 要想成为一代名士就必须由儒入玄, 各个士族, 尤其是家族领袖必须是玄学清谈的代表人物, 因此出入玄儒是士族共同的文化特征, 不具有家族的代表性, 在此不作赘述。 王谢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高门士族, 其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是门风的形成, 二是对家族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一) 门风

所谓门风, 就是“世族精神文化传统”。 世家大族为了传承其家族精神, 都十分重视家族教育, 因此士族多有家诫、家训、门律、门范等, 宗族领袖人物辞世也往往留有遗言、遗令用以教育子弟、训诫后人。[3]陈寅恪先生指出:“所谓士族者, 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 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 ……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 不同于凡庶, 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 ”[4]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评价道:“王、谢子弟, 浮华矜躁, 服用奢淫, 而能仍世贵显者, 盖其门风孝友, 有过他氏, 马粪乌衣, 自相师友, 家庭之际, 雍睦可亲。 ”由此可见, 王、谢家族的门风对于维系其家族显贵的重要作用。

魏晋时期, 琅琊王氏家族的奠基人是以至孝闻名的王祥。 王祥在思想上是儒玄双修, 他强调信、德、孝、悌、让在立身处世中的重要性, 并将其写在了留给后代的遗令中, 这对琅琊王氏后来的兴旺和家风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陈郡谢氏在江东更是素有“德门”之誉, 处贵而遗权, 谦让自守的门风使得谢氏门户得以保全。 谢氏家族的鼎盛应当是凭借在淝水之战中的卓越功勋, 谢安以八万北府兵大败前秦苻坚八十万水陆大军, 谢安的弟弟谢石、子谢琰、侄谢玄也都作为统帅在这次大战中建立了巨大功绩。 然而淝水之战后不久, 司马皇室有意伸张皇权, 谢安以大局为重离京师外驻广陵, 让出中枢相权, 谢玄退居会稽, 让出北府兵权, 这种以退为进的做法保住了其家族地位稳定在一个极限水平上, 一直延伸至南朝之末。

谢安作为宗族领袖, 更是时常举行家族聚会以“戒约”家族子弟。 《谢玄传》记载, 谢安曾在家族聚会上问及子侄:“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 ”大致意思是问做父兄的为什么总要教育自己的子弟, 使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 其侄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 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大致意思是家族子弟就如同美好的树木, 应当植于庭院内供人欣赏, 暗喻培育家族人才是为了向皇室效力。 对于谢玄的回答, 作为长辈的谢安十分满意。 事实上, 谢氏家族这种翼主的门风正好符合当时门阀士族对于平衡皇权与士族权力的要求, 与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是相统一的, 这也是谢氏家族地位可以长久维持的原因之一。

谢氏家族在谢鲲一代跻身玄学名士, 谢尚一代取得方镇实力, 谢安一代更是屡建事功, 然而谢氏家族在东晋, 不凭挟主之威, 不以外戚苟进, 不借强枝压干, 这与其谦逊自守的门风有重要关系。 反之, 也正是这样的门风保证了其家族地位的长盛不衰。

(二) 人才的重要性

东晋处于南北分裂、东西对峙的混乱状态, 教育亦是时兴时废,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世家大族成为了学术文化的重镇和堡垒。 陈寅恪先生曾明确指出:“中原经五胡之乱, 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 固由地方大族之力, 而汉族之学术文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 故论学术, 只有家学之可言, 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 ”[5]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征便是“地方化”、“家门化”。相呼应的是, 士族门阀想要保持其门第兴盛、 世代传承就必须加强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培养。 然而门阀政治为士族子弟提供的政治特权往往让他们不喜读书、沉溺声色, 士族子弟担任的官职既有权势又无冗务缠身, 甚至连“痴儿”都可凭借门第进入上层政治的情况, 让他们在仕途经济上毫无压力。 因此, 士族中德才兼备的人才显得更加难得与可贵。 钱穆先生指出:“今所谓门第中人者, 则在上有贤父兄, 在下有贤子弟。 若此二者俱无, 政治上之权势, 经济上之丰盈, 岂可支持此门第几百年而不弊不败? ”[6]那些文化底蕴深厚的家族, 即使偶尔遭遇政治挫折, 但因其代有人才, 因此可以世代兴盛, 绵延不绝, 王谢家族就是如此。

王谢家族在人才上相比于其他几个高门士族有明显的优势, 据《东晋文艺综合研究》[5]中所列世系图所载:

琅琊王氏家族在王导一代有记载的, 有以王导、王敦、王邃、王旷、王廙为代表的14人, 之后一代有以王恬、王洽、王劭、王荟、王允之、王羲之、王彪之为代表的25人, 再下一代有以王珣、王珉、王谧、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为代表的35人。

高平郗氏家族在郗鉴一代有记载的只有郗鉴一人, 之后一代有以郗昙、郗愔为代表的5人, 再之后一代有以郗超、郗恢为代表的6人, 再下一代只有郗僧施、郗循二人有记载。

颍川庾氏家族在庾亮一代有记载的, 有以庾亮、庾怿、庾冰、庾翼为代表的16人, 之后一代有记载的有17人, 却并无为时局所重的人物, 再之后一代人数锐减, 记载的只有7人, 再下一代就只有两人有记载。 颍川庾氏势力的积累, 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但是它的衰落却发生得非常急骤, 而且此后的家族地位也不能比齐王、谢, 而是“再世之后, 三阳仅存”。

陈郡谢氏家族在谢鲲一代有记载的, 有以谢鲲、谢褒为代表的3人, 之后一代有以谢安、谢尚、谢奕、谢万、谢石为代表的10人, 再之后一代有以谢玄、谢朗、谢琰、谢道韫为代表的14人, 下一代有以谢重、谢混、谢方明为代表的21人。

王谢家族相比于另几个士族, 不仅在家族人才数量上占有明显优势, 并且其每一代在政治上的重要人物也更多, 这无疑对其门户的延续起有重要作用。

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虽然是东晋时期的高门士族, 然而都是从北方迁来的侨姓士族。 面对江左这片陌生的土地, 他们只有家族内部相互依靠和扶持才能生存下来, 因此各家士族都将个人命运与家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都十分重视家族利益。 如使谢氏家族成为当时江左最高门户的谢安, 始有“东山之志”, 无处世意, 然而其宗族兄弟谢万不擅经营仕途经济。 “东晋士族门户的社会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世袭意义, 但是法律上毕竟与封爵世袭不同。 ”[8]士族要想维持家族地位于不坠, 本族必须要有代表人物居于实力地位以使门户利益得到政治保障。 谢安正是出于宗族利益的考虑, 为谢氏门户计, 才毅然出山。

正是因为这种重家族利益而相对轻个人利益的观念, 东晋门阀士族都十分重视家族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宗族领袖人物的选择。 他们深知如果没有家族人物握以权柄, 其门户的统治地位就无法维持, 必然被其他门户所取代。 正因为家族人才的政治地位直接影响整个家族的命运, 所以当轴士族在择定其门户继承人时, 是以家族利益为重而不只是局限于个人家庭。 如王导兄弟一辈几乎都居重任, 庾亮死后其弟庾冰、庾翼继承权柄, 桓温临死不以世子而以弟桓冲代领其众, 谢安继诸兄弟之后始出仕而又于宗门中特重其侄谢玄。[9]由此可见, 人才对于一个家族的鼎盛和其地位的维系起有重要作用, 而对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无疑是一个家族文化特征的体现。

结语

东晋的皇权不振和士族专兵, 导致陆续出现了王与马、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构成了东晋百年门阀政治。 这些高门士族或是凭借兵权、家族渊源, 或是凭借政治联姻和仕宦, 试图长久的维系家族地位。 然而其中只有作为文艺世家的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凭借其家族门风和对家族人才的培养, 使得其家族地位得以绵延不绝, 直至南朝建立之初。 由此可见, 对于门阀士族地位的维系来说, 家族的文化优势亦是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286.

[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60.

[3]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0:200-201.

[4]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 2001:259-260.

[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M].北京:三联书店, 2001:147-148.

[6]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 中国学术思想史丛论卷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144.

[7]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8]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86.

东晋门阀政治总结 篇2

田老师的《东晋门阀政治》可谓是研究东晋政治史的一部力作,专业性很强。此书主要讲述东晋门阀政治的兴起讲到覆灭,中间已司马氏(皇权)分别和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高平稀氏、谯郡谢氏、太原王氏(士族)分别共天下的史实为支撑,详细论述了东晋政治风貌,给以后的研究者值得深思的建议和论点。我的史学功底差,可能对此书的理解也不到位,读完此书,只能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东晋门阀政治兴起与消亡的原因稍作议论和解释。

关于东晋门阀政治兴起的原因,田先生在书中提到“东晋一朝,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流民出力,门阀政治才能维持”。即,在东晋,皇帝统而不治,士族把持朝政大权,流民的巨大不可取代的力量,是门阀政治形成的原因,缺一不可。下面,我对天先生的观点作一下解释和补充。

所谓门阀政治,与传统的皇权政治不同,是皇权与门阀的共治,即皇帝大权旁落,士族把持政局的一种体制,即“祭则司马,政在士族的政权模式”。我们要追溯门阀政治兴起的原因,当让要思考东晋时期,皇权不振,士族专权的原因。

关于皇帝大权旁落,这与东晋的各个皇帝有关。我们都知道,东晋王朝是司马睿和王导在南渡以后建立的。然而在南渡以前,司马睿与王导刚开始结合时,司马睿就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上。那时,他只是一个“恭俭退让”,时人未之识的一班宗室成员,而王导已经具有了很深的政治阅历和很高的政治名望。这使得,在东晋建立以后 ,王导及王氏家族成员身居高位,大权在握,而司马睿只能是稍逊一筹了。还有,东晋很多皇帝在位时间都很短,这使得皇帝即使有巩固皇权之心,却无做此事的时间和经历。

东晋的门阀政治最开始是王与马共天下,王氏家族势力很大,王导凭借在东晋建立前已经确立的很高的政治名望,在东晋建立时身居高位,这更使得王氏家族在民间的声望有了很大的提高。王导的堂弟王敦都督江、扬州军事,佣兵自重,后来叛乱,威胁晋室,这是王氏。王羲之、王献之之流在民间的声望不是一般士族可以比拟的。这都是王氏家族势力巨大的表现。所以说,王氏家族把持朝政,就像囊中取物。后来即使王氏家族衰落,可是士族不仅一家,淝水之战后,陈留谢氏凭借在淝水之战中的优异表现,及不俗的军事力量,取代琅琊王氏,开启谢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此后,又有庾与马、郗与马、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流民在东晋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所谓流民,就是不愿忍受异族统治和践踏而南下的北方人民,但与一般意义上的流民不同,而是由流民帅控制的武装组织。司马氏依靠士族的军事力量统治天下,而氏族中领袖人物正是因为手里的强大武装得以成为权臣。在这些一人之下的强臣中,有的就是流民帅出身的。郗鉴就是一位。当年郗鉴南渡,把他率领的流民安置在了合肥。后来郗鉴密谋评定王敦叛乱,就是借用了流民和流民帅的力量。东晋建立以后就有着尖锐的民族矛盾,北方胡族对江左政权虎视眈眈,东晋可用军事力量均由士族掌握,但士族多不愿派自己的兵出去打仗的,因为这样会削弱自己的势力,所以皇帝想要调动朝中兵马去抵御胡族入侵或是收复江北,是很难的。此时,拥有武装性质的流民,则成为东晋唯一可用的军事力量。流民,在一般朝代,显得并不起眼,但是在东晋,流民在保卫东晋免受胡族铁蹄践踏上却着实立下了汗马功劳,流民出力,门阀政治才能维持并延续更长时间。

门阀政治的形成与维持,也有其制度保证。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为士族控制政治权力,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地方上士族把持各级中正官,因而控制了官吏选拔渠道,并通过源源不断地向国家输送预备官吏进而把持了政治权力;二是中正官在选拔士人时任意高下,妄定资品,而中央主选尚书对于资品获得的资格却难以复核、检查,因而对选官的控制能力减弱;三是资品获得的标准主要是“门资”、“势位”,这就使得士族长期把持政权,为成为世家大族奠定基础。九品中正制运行近半个世纪的结果就是皇权统治在选拔、任用官吏方面受到士族控制,因而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政治局面。

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是偶然还是必然?当然我觉得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门阀政治也不例外。司马睿与王导的南渡,可以说是门阀政治形成的偶然因素,没有南渡可能也就没有东晋一朝了吧,没有东晋又哪来的门阀政治呢?

关于晋氏南渡的原因,《晋书》中有三种记载,一是王导的建议,二是裴妃的建议,三是王旷的建议。各史家亦是众说纷纭,答案不一。但田先生却想出了新的答案,他说:“以上三说,各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一些真实情况,可以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它说明南渡问题不是一人一时的匆匆决断,而是经过很多人的反复谋划。对于这个结论,倒是很新颖,但我觉得很合理。试想,当时北方大乱,胡族来犯,西晋抵御不住,北方必定沦陷,南渡可谓是明智之举。可是司马睿和王导都是在江北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势力大多在此,南渡之后能否赢得民心,实未可知。这样,当三个亲近的人一次提出南渡的建议时,司马睿当然还是接受了南渡的建议。南渡后建立起东晋政权,这个陪同司马睿南渡的王导自然是功不可没,成为朝中权臣,王氏家族的力量在江左也强大起来,成为可以左右皇权的家族势力,开启东晋门阀政治的大门。

东晋门阀:看不到大厦将倾 篇3

那一夜四野皎然,雪落满怀,小船航行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才到戴逵门前。他没有敲门,而是转身回去,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按照当时的习俗,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到立春,还要以萝卜、芹芽相互馈赠,名为“春盘”。

而在整个中国的南方,东晋的名门望族们都感到一阵轻松。因为去年,宰相谢安的子侄们率领军队,于淝水大破苻坚的大军,衣冠南渡的士族不必再惶惶然,认为随时有亡国之患了。

门阀士族,坐致公卿

这一年,在位的皇帝是司马孝武帝司马曜。正月他办了两件事:封两位司马家的子孙为王,拜谒祖先的陵墓。除此之外,史书没有记载他在正月的言行,朝中算是无事。

淝水之战后,谢家的名望和权势,已经到达了顶峰,而王徽之所属的琅琊王氏,也是东晋最有名望的高门大族,两家并称“王谢”。他的父亲王羲之在时,与谢安极为亲密,曾经在兰亭集会,传为美谈。

两晋门阀,起于西汉。汉武帝独尊儒术,读书士子为官,但却没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只凭官员推荐。加上讲学收徒、门生故吏的种种人情,到东汉已经有了世代为官的豪门大族。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品状拔擢人才,本意是唯才是举,但是鉴别推举的权力又全在地方官员和名士之手。于是世家大族把持选举,到两晋时到达顶峰,士人崇尚清谈、博取浮名,可以什么事都不做,坐在家里就当上了公卿。

王羲之对这种风气极为不满。他虽然是名门出身,但关心实务,曾和谢安一起视察民间耕作生产。他还是一个军事才干出众的将领,曾经担任北伐的参军,做过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他曾不止一次批评当世的士族只管清谈,不理实务。

但是,世俗风气之盛,已经不是王羲之能够扭转的,他儿子王徽之居然成了最为放诞的名士。

所谓名士之风

因为是名门之后,王徽之几乎一出生就注定会成为国家的官员。但是当时的风气,已然是不屑于实务,虽然身有官职,但倘若勤劳政务,则会被群起耻笑。

王徽之在20多岁时,已成为大司马桓温的参军,但他终日蓬头散发,不理政务。后来,他又去做了江州刺史桓冲的骑兵参军。有一天桓冲问他:“你是管什么的?”王徽之答道:“不知道,有时候看到有人牵马来,大概我是管马的。”桓冲又问:“那府里有多少马?”王徽之坦然说:“我从来不问马的事,哪里知道有多少?”

桓冲依然耐着性子,问:“马死了多少?”

王答:“活的尚且不知,哪里知道死的?”

桓冲只好说:“你在府里日子也不少了,应该好好料理公事。”

王徽之不理他,抬头看天,过了一会,以手支着脸颊说:“西山早上的气息真叫人清爽。”

这种渎职荒唐,在当时却被认为是一种名士之风,大受赞誉。而王徽之的父辈以及率领东晋军队击败敌人的谢家子弟,因为曾经操持军务,也难免为人诟病。因为当时从军者被称为“将种”,为流俗所轻。

中原沦丧,于我何干

到了太元九年,王徽之早已不做官。他退居会稽山阴,踏踏实实修身养性。虽然中原沦丧、外敌环伺,但是跟名门望族的士大夫似乎并无关系,他们的优渥安逸与生俱来,于是在他们眼中也必然永远不会失去。

但是衰朽的气味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士族不必靠学问做官,于是越来越多的子弟不再读书。东晋大臣虞啸父出身江南门阀,年纪轻轻便官至侍中,被孝武帝所喜爱。一次宴饮中,孝武帝问他:“卿在门下,初不闻有所献替邪?”意思是,为什么没有听过你进谏呢?

虞啸父居然以为“献替”是进献礼物的意思,想到自己家在余姚,盛产鱼虾,便回答说:“天气还暖,鯯鱼虾鲊不能远送,等天冷了,当献给您。”孝武帝大笑。而如此荒唐的人物,后来居然还被任命为太尉左司马、会稽太守。

在士族垄断进阶之路,世家豪门日益坐大之时,读书的寒门士子,却在忍受贫穷。出身寒门的光逸在做小吏时,因为送客淋湿了衣服,只好脱衣烘烤,躲到县令的被子里,对县令说:“家贫衣单,沾湿无可代。若不暂温,势必冻死。”

大厦将倾

隐逸在山阴的王徽之自然看不到这些。他在府邸周围种满竹子,说“不可一日无此君”。在竹林阴翳的居所中,王徽之纵情于声色之娱,抚琴弄笔。

如果他翻检父亲的文书,也许还会看到这样一段话:“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

不知道王徽之是否会因此心中一凛。

转眼,太元九年的春节就过去了。

再过两年,都督北伐军事、巩固边防的谢安将要病死,东晋的士风更加败坏,再没有人能够担起这个偏安王朝的军政大事。而门阀士族的腐败变本加厉,以至于后来的颜之推说:“碰上了动乱,这些雅致至极的士人肉柔骨脆,体瘦气弱,路也走不得,凉也受不得,唯一能干的就是穿着绫罗绸缎,怀揣金银珠宝,在路边等着饿死。”

门阀政治 篇4

该设计由电源管理、检测电路、放大电路、ATmega32单片机、电流控制电路、显示门阀开度电路组成,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检测电路:在开关阀门时电机转动, 若出现异常情况电机卡死相电流会迅速增大, 这时需要把电机停止转动, 所以设置过电流检测, 将用电设备的一相电线穿过电流互感器, 检测电流, 经过处理电路转化成直流电压输出, 通过单片机内的A/D进行采集电压检测。过力矩检测, 在阀门的两头设置一个机械开关, 等电机转到位时, 使机械开关导通。可通过此开关转化为开关量, 然后用光电隔离的方法检测, 这样既能保护单片机又可以将硬件电路简单化。用这种方法可检测过力矩信号。

外部按键:在电路的设计中为简化按键的个数, 采用按键复用的方法。外部按键的作用就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停止, 以及远程操作与本地操作的切换, 开度大小设置, 电流检测最大值设置等操作。

电流控制器:为了扩大应用领域该控制器增加用户远程控制功能, 远程控制设置两种方案:一、利用远程按键 (原理同本地按键控制) 。二、与PLC接口连接, PLC可直接控制。控制方式为电流控制就是将输入的电流转化为电压, 利用单片机AD采集, 从而可远程控制门阀的开度。

门阀显示:采用传统数码管显示方式, 四位数码管显示, 开度值显示精确到0.1, 电流检测精确到10mA。

电源管理:本设计属于工业产品, 所以用电为380V的三相电, 所以所有的电源都从380V而来。实现方法, 先取相电压220V交流电压经过变压器输出30V交流电压, 再经过电源管理芯片得到其他外围电路用电5V、12V和24V。

Atmega32单片机控制:该单片机具有低功耗的特点, 大量的寄存器以及片内数据存储器都可参加多种运算;还有高效的查表处理指令;有较高的处理速度, 在8MHz晶体驱动下指令周期为125 ns。这些特点保证了可编制出高效率的源程序。

二、电路与程序设计

1. 检测电路的分析

(1) 过流检测:通过用电设备的一根线穿过电流互感器, 由于穿心式电流互感器不设一次绕组, 其变比根据一次绕组穿过互感器铁心中的匝数确定, 穿心匝数越多, 变比越小;反之, 穿心匝数越少, 变比越大, 额定电流比:I1/n。式中I1——穿心一匝时一次额定电流;n——穿心匝数。互感出来的电流通过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变成直流电流, 通过电阻产生电压, 将微小的电压信号成比例放大就可知道用电设备的电流。

(2) 到位和过力矩检测:当到位的限位开关关闭时, 光偶的发光部分工作, 接受部分感受到光源也随即导通, 使输出的电平发生变化, 当限位开关恢复后, 电平会变回原样, 这样可通过电平的变化检测。

2. 电流控制器分析

PLC输出定值电流经过负载电阻产生电压, 再经过一个电压跟随器接到单片机的A/D口检测如图2

电流控制采用闭环控制, 电流大小控制开度大小, 开度大小反馈一个电流大小, 确保开度正常。反馈电流实现方法, 通过采集电机开度电位器的电压值来识别开度值, 根据这个电压值产生一个PWM波输出, 开度值与PWM的脉宽正正比。PWM转成电流分两步来做第一步PWM转电压电路 (将方波转化为直流电平) , 如图3所示, 第二步把直流电压转化成电流。

图3中C1组成积分电路C11是减少高频噪音

经过试验得之输入占空比0—100, 实际输出电压为10mv—4970mv

电压转电流如图4所示

基准电压UREF=1.25V.要求为输入0V时, 输出4mA得R=312.5Ω (R10和RP1之和) 为了得到一个稳定的基准电压, 经试验得出结论LM317做基准电压最稳定, 设计电路如图5所示:

利用lm317的官方资料计算输出一个1.25V稳定的电压。

3. Atmega32单片机

ATmega32是基于增强的AVR RISC结构的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由于其先进的指令集以及单时钟周期指令执行时间, ATmega32的数据吞吐率高达1MIPS/MHz, 从而可以减缓系统在功耗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

ATmega32 AVR内核具有丰富的指令集和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所有的寄存器都直接与运算逻单元 (ALU) 相连接, 使得一条指令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访问两个独立的寄存器。这种结构大大提高了代码效率, 并且具有比普通的CISC微控制器最高至10倍的数据吞吐率。

4. 显示电路

显示采用四位数码光, 用串行通信的方式驱动数码管。

5. 程序流程图

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

三、测试结果

1.测试设备

测试仪器:阀门电动装置, 恒流源, 示波器, 直流稳压电源

2.测试结果

经过连续供电100小时测试正常, 按键测试正常, 远程控制正常, 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 经过反复改进后已经进入生产, 应用到工业控制环境中, 运行良好。

四、总结

该设计面向对象非常的广泛, 该阀门电动装置具有高的可靠性、高的控制精度和各种保护功能。它可以精确、可靠地控制阀门, 充分地保护阀门和阀门电动装置的安全, 满足现代控制系统的需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全国各地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大量的给排水工程, 特别是污水处理工程规模浩大, 包括管道、自动控制阀门在内的水处理设备制造业已形成强大的水务产业。蝶阀阀门产品也应依据设备应用领域的变化相应改变其性能和参数。因此具有推广应用等特点。

摘要:该阀门电动装置是与阀门装置组装成电动阀门使用的, 它用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关闭、开度等。操作人员可以在操作室内远距离对阀门进行控制, 也可以在现场进行手动操作。本设计介绍了基于Atmega32单片机的门阀控制器设计。该设计主要由检测、电流控制电路、控制部分和显示模块组成, 系统的检测部分运用单片机的AD和光电隔离后的IO口等, 对使用的设备进行过电流、到位、过力矩等保护。根据实际工作情况, 可以设置不同的功能, 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本设计广泛应用于使用管道阀门的给排水、供热、电站、化工、制药、钢铁等诸多的方面。

关键词:Atmega32单片机,阀门,光电隔离

参考文献

[1]吴新杰.《AVR单片机项目教程:基于C语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1.

[2]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1.

[3]史久贵.《基于ALtium Designer的原理图与PCB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4]代佳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5]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华成英, 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年11月.

上一篇:心功能改善下一篇: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