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

2024-08-17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精选八篇)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 篇1

1 影视配音情感缺失概述

一部高质量的配音作品, 仅局限于让观众听懂人物对话是不行的, 这不仅不能满足观众对影视的需要, 也不能够做到影视艺术的完整性。而现在影视剧作品的配音质量差,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感的缺失。

1.1 艺术情感的内涵

“情感是人们对与之发展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反应。”配音艺术的源泉来自真实情感, 艺术的情感可以由想象引发出来, 丰富合理的想象最能调动配音演员在创作中的情感变化。因此, 在创作时, 配音演员应将自己的感情带到规定的情境中, 把自己当作为影片中人物, 然后通过真情流露表达出想要的艺术感情效果, 做到与观众产生共鸣。

1.2 影视配音的特点

影视配音是三度创作, 具有很强的制约性、整体适应性及技术依赖性, 当然在这么强的制约下, 一旦做出完美作品, 其魅力与成就将是不可估量的。

1.2.1 规定制约性

影视配音艺术创作具有强烈的规定制约性, 是一种多度创作的艺术。在影视创作中, 配音演员从创作这一个环节就开始严格地受原片的制约, 他们只能在原片提供的语境中, 诉说屏幕中角色“正在”讲的话,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迅速与角色融为一体。

1.2.2 整体适应性

影视配音艺术创作具有很强的整体适应性, 这是规定制约性的前提。第一, 影视配音创作与时代的整体适应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时代的表达在语法、词汇和发音上有着不同的要求, 甚至连呼吸的状态频率都有着细微的差异。第二, 影视配音创作与影视作品各要素的整体适应性。配音与片中内容风格相贴合, 与人物整体视觉形象统一, 与画面气氛语境融合, 与音乐的情绪节奏融合。第三, 影视配音创作者的整体适应性。为了把握角色和演员的表演风格, 在同一时间的配音创作中, 他们还要注意与对手的配合。

1.2.3 技术依赖性

不同的情况下, 声音的实际变化是不一样的, 配音演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和丰富的表现力, 还要注意使用的麦克风。

1.3 配音情感的缺失

影视配音事业的潮起潮落都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 虽然外界因素有很多, 但影响配音作品质量的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情感的缺失, 而情感的缺失的现状有以下几点。

1.3.1 创作前准备不足

影视配音的剧本通常较长, 反复研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而许多配音演员轻视创作前期的准备工作, 不对剧本作深入的分析, 导致虽拍摄完美, 做工精致, 但声音黯然失色。

1.3.2 艺术情感缺失

在电影配音中, 有声语言的表达有许多, 人物的形象千姿百态, 知识不深的配音演员是难以迅速地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赋予与人物性格相符合的音色。一切艺术表现都是以情感为支撑的。无论是表演还是创作, 都要有真切的以物为我的真情体验感受。缺失情感的创作是无法成为完美的配音作品的。

1.3.3 无保障低待遇

相对于演员片酬高备受关注, 配音演员知名度低收入也低, 且水平参差不齐。因此, 配音演员的门槛降低, 从业人员越来越多, 竞争大、业务少, 收入也相对低。

2 影视配音情感缺失的原因

2.1 配音员演员素养问题

配音演员需要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专业水准。配音演员的工作不只是为了与原片对上口型就结束了, 他是需要专业理论学习和长期的实践磨练。达到合格的配音水平, 具有难度的技术, 是要学习对应的配音理论和技巧。

2.1.1 语言技巧基本功不扎实

一是随着配音演员的门槛降低, 从业人员越来越多, 导致配音演员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士也来担任配音工作。二是不少有过专业基础训练的配音演员, 工作时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无法不断学习, 没有不断进行自我提高, 基础不扎实。

2.1.2 配音演员声音缺乏弹性

声音的弹性就是对声音随着情感改变而改变的那种力度。声音缺乏弹性会导致情感的变化不明显, 无法更好的表现出丰满的人物形象, 但现今有部分配音演员的声音缺乏弹性。

2.1.3 规定情节不会幻化人物

配音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工作, 让配音演员去花费大量时间研究角色也成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所以角色的感知要根据配音员自己的揣摩和配音导演的引导。使我国许多配音作品只能采用流水线作业式的配音。配音演员缺乏对剧本的渗透, 就无法对剧中人物进行准确的定位幻化人物。

2.2 团队合作和人才问题

配音不是独角戏, 他是有对手戏, 要有合作精神, 要有合作伙伴之间的默契。但随着老一辈配音演员退出舞台, 新人才得不到挖掘, 也会导致配音事业黯淡无光。

2.2.1 缺乏空间意识

唯有依靠各种声音与环境声搭配, 树立空间意识, 才可以在平面的荧幕上虚拟出影片的空间感。后期配音时各种各样的声音元素多采集, 才能搭建起一个可信的空间环境, 让观众信服。经费不足和制作水平低下会影响到配音的质量, 很多制作团队和配音演员缺乏空间意识。

2.2.2 人才缺乏

据统计, 我国从事配音工作的约有150人, 专门开设影视配音专业的院校、配音专业培训机构更是凤毛麟角。而已开办配音专业的院校机构, 教学条件多半又达不到市场所需求的标准, 无法培养出满足实际配音需要的人才。

3 影视配音情感必备的要素

配音演员要想完整地表情达意, 塑造贴切的人物性格, 就必须掌握配音的专业功底, 贴合剧情中人物的特点, 与对手匹对;同时, 与现代技术进行完美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塑造完美的声音形象。

3.1 专业功底的掌握

配音演员要有气息控制能力, 要具有特色的声音, 在工作时, 要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情感状态。因为配音演员的工作地点在室内, 且持续工作时间较强, 无论有多少剧本都要始终保持专业的水平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因此配音演员的专业功底一定要硬。

3.1.1 掌握材料感知角色语言

了解原片的时代背景, 掌握原片的思想内容, 认识原片的风格体裁, 分析原片的语言特征, 找准剧情发展的脉络, 理解剧中人物的感情, 摸清人物的气质音色, 知道人物的地位作用。

配音演员, 如同电影演员备稿一样, 在进行艺术创作前, 要进行充分准备。了解原片的时代背景, 理解原片的思想内容, 分析原片的语言特点, 认识原片的题材风格, 理清原片的发展脉络与线索, 找准剧情发展的脉络, 理解剧中人物的感情, 摸清人物的气质音色, 知道人物的地位作用。这样才能准确生动地再现原片人物形象。

3.1.2 掌握气息注重声音作用

配音时情感与气息控制是相通的, 且会对声音产生影响。因此, 再给影视人物配音时要掌握气息控制, 还要与情感运用、声音变化紧密相连。影视剧配音是需要连贯性的, 想要做到一气呵成就要必须将感情贯穿其中。所以, 情感运用与气息控制和声音变化是有巧妙的联系, 不仅互相影响, 还能互相促进。

3.2 贴合人物的背景特点

人物的背景包括原片故事发生的时代、地点、人物的生活习俗、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风土人情等。声音的造型因人物关系不同、规定情境不同、情感不同而受到影响。剧中人物年龄、性格、感情、信仰和社会认知, 以及社会地位发生改变时, 配音演员在其配音中都要有相应的变化。例如, 《甄嬛传》故事所处的时代是清朝的宫中, 语言有半白半文言的感觉, 给甄嬛配音的季冠霖在甄嬛痛失孩子的戏中, 将一个虽知仇人是谁却不得不忍隐的妃子形象与孙俪的表演完美统一起来。

3.3 贴合人物性格的特点

一部影视剧作品中, 每个人物性格各异, 配音演员不仅要贴合人物性格特点, 要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 要通过语速的快慢来调节情感的表述。通常, 语速较快声音尖利、性格开朗的人声音饱满富有感染力、性格胆怯的人气短声弱语气迟缓。这样既符合观众的审美, 也达到塑造角色时声音与形象的统一。例如, 电影《黑郁金香》中, 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对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表演的配音极为成功。一个英俊富有正义感, 另一个毫无心机软弱善良。

3.4 幻化人物的特征

在理解深入原片的过程中, 先从角色的行为模仿入手, 走进片中角色, 从角色的思想行动换位思考, 由表及里、由内及外地进行推敲, 把握行为逻辑和语言特征, 使其加工成形神兼备的, 有语言生命的角色。

3.4.1 以原片表演为基础抓特点贴合人物

配音演员工作就像演员演戏一样, 在片中的表演为基准进行创作。要把握原片演员的表演特点, 才能更好地还魂。只要把自己当作戏中的演员, 才能实现形似, 但这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有时配音演员要利用自己的声音、语言去弥补原片角色的演员在表演上被会有公认不妥当的地方, 尽可能地用声音弥补他的表演缺陷,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形神兼备, 才能塑造出有生命、有性格的形象。

3.4.2 以规定情境为依据幻化人物

配音演员在进入配音创作时, 应该以规定情境为依据幻化人物。配音演员始终要用内心感受并完全投入到剧中去, 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追捕》中, 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把女主角在受到狗熊威胁爬到树上尖叫声配得让观众惊讶不已。谈到自己这段配音时说就感觉到一只凶恶的熊扑向自己, 她在配音中, 真切地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 不仅还原了原片人物, 还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4 结语

影视配音不应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配音员本身的语言技巧方面, 忽略了艺术情感方面。配音演员也是演员, 影视配音创作接近表演的范畴, 同时接近播音的范畴。相对来说, 影视配音艺术更接近表演。配音演员要充分的调动自己的心理各种功能, 才能创作出让观众铭记于心的声音形象。

影视配音是熔技术、艺术于一炉;导演、表演合一体, 声音, 表情成一统的综合技巧。只有真切地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 还原剧中的人物形象, 才可以得到广大观众的赞誉。

摘要:配音艺术中情感缺失的原因是无严格的专业培训、配音演员语言技巧参差不齐、情感运用不到位、缺乏合作精神等。并据此提出人物配音必备情感要素:基本功与技巧的掌握、幻化人物的特征、贴合剧情的特点、丰富生活积累经验等。配音演员只有将自己幻化成剧中人物, 全身心地投入到配音角色当中, 与团队默契合作, 才能情感充沛地创作出完美地角色与配音作品。

关键词:配音,情感,技巧,幻化人物

参考文献

[1]陈雅丽.实用播音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

[2]段鸿欣.外国影视剧翻译的心理学解释[J].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

[3]富润生.声音造型和语言艺术——译制片演员艺术的探讨[J].电影通, 1980 (15) .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 篇2

摘要:在现阶段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上,对健康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这就使得高校体育教育中学生健康意识的缺失。本文在分析公共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缺失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就其改进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健康第一”教学理念更好贯彻与执行。关键词:体育教育;公共体育课;健康教育;改进措施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多年实施,在全社会范围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健身氛围,但是我国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现状却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普通人平均寿命少10岁,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中出现的“过劳死”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中健康教育的弱化和缺失。而高校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主要培养阵地,其公共体育课是培养知识分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投入。

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缺失上的现状

(一)正确健康理念的缺失

在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公共体育课的地位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以及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也常常不够全面和深入。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对健康的理解主要体现在生理健康方面,容易将体育、健康、体质等概念混为一谈,而对于体育意识、健身观念、健身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认识常常容易忽视,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没有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念。

(二)健康教育内容的缺失

在当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上,各项教育活动主要是以运动技术为主,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和体育技能为导向的,虽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理论课堂上会涉及到体育健康、科学健身方法、运动损伤处理等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但是显然不够全面,在大学生的体育课堂上,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的指导还是相对欠缺。此外,在课外实践课堂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快乐体育、休闲体育等项目则是相对缺失,很难满足学生在健康教育方面的个性化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健康体育的良好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都是高校公共体育课健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容易造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很多实践已经证明,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亚于疾病的危害,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反而有助于疾病的减少或恢复。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多是以90后的独生子女居多,家庭和社会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但同时也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上的弱化,随着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比例的进一步上升,在高校的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悲剧。

(四)健康教育评价机制的缺失

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旨在以恰当的形式,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对教学的成果进行考核和确定,是公共体育课程得以实施和教学质量得以改进的主要途径,而当前的公共体育教学评价多是局部性的评价、静态的评价或结果性的评价,但,主要是考核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和达标程度,忽略了健康教育评价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首先要实现教学中心从竞技体育向健康教育的积极转变,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为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将竞技体育课程同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要充分认识到生理上的健康并没代表着真正的健康,只有实现生理、心理、精神、道德、生活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在整体上的健康,才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二)构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设是强化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自体育健康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的颁布以来,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变的更加多元化、科学化。高校体育教师在优化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系时,应当坚持以健康育人为重点,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和健康水平的课程内容新体系,个人觉得至少应当包括健康理论、体育理论、体育锻炼卫生、体育锻炼医务监督、运动损伤防治以及医疗医院等方面的内容。

(三)明确公共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基于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当以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主,明确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健康意识、掌握终身体育方法、完善个人意志品格、修身塑形等多元化的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体系,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建立以发展个性、强身育人、增强健身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为中心的体育健康教育新模式。

(四)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当前高校健康教育中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或存在的缺陷,公共体育教学要强调“知、信、行”的统一,着眼于学生的行为改变,重点在提高学生卫生知识及提高个人健康技能。因此,对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不仅仅要对学生的运动技能等表面成绩进行考核,还必须对学生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求更加科学的检验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基层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探索出能够真正适应我国高校体育健康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一、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邓丽说:“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28.9%,即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1个以上的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会不断增加。由于不能和父母双方一起生活,这些正处在情感、性格发展和变化转折期的儿童,在情感方面显现出了很多消极的情绪,

形成了特有的孤独的精神世界。

1.父母重物质补偿、轻亲情关爱

如今,打电话是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维系情感的主要方式,而且大部分的父母在与孩子通电话的时候会询问成绩、生活起居怎样,极少数家长会与孩子有情感上的交流。这些父母,无力对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只能通过金钱和物质补偿留守在家的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与孩子的长期分离,导致孩子生活、学习、内心情感等方面受到冷落。父母监护的缺乏,亲情交流的缺失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教育的缺位与隔代教育的弊端

“读书无用论”的陈旧思想在一些农村家长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一些家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做示范,向孩子灌输“不上大学照样可以赚大钱”的思想,使留守儿童在精神上没有正确的思想引导,缺乏上进的动力。而且,留守儿童一般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他们只关心孩子的温饱问题,有的对留守儿童盲目溺爱,而有的在其思想和行为上就完全放任自流。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走向了娇宠溺爱和放任自流两个极端,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

3.情感沟通技巧的缺乏

一方面,外出务工父母及代理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多数没有掌握有效的情感培养技巧,如他们不懂得如何在有限的通话时间内和平时的生活中寻找话题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另一方面,虽然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但他们往往只能通过一次或几次活动来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沟通,而且活动的方式多是做游戏、唱歌等,情感沟通不够深入和持久,事实上情感教育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

二、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危害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一种严重失衡。这些留守儿童内心渴望父母的关爱,有限时间的电话嘘寒问暖,使孤独感、自卑感在他们心中渐渐生根。长此以往,压抑的感情无法释放,合理的诉求得不到理解和满足,留守儿童自然而然就会寻求心理的释放和感情的寄托。由于分辨是非能力弱,缺乏自制力,很多留守儿童就此沉溺于网络这样的虚拟世界里而无法自拔。

三、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若干策略

留守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面临诸多困境,他们的健康成长亟待家庭、社区、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行动支持。

1.家长要做学生情感的奠基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1)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情感的不可替代性,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经济支柱,还是孩子的情感父母、情感支柱。(2)孩子是有情感的动物,作为代理家长,应承担留守儿童物质、精神双方面的责任,不仅代理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关心孩子情绪的阴晴圆缺。

2.教师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留守儿童因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其教育唯一的寄托就是学校教育。学校要把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健康教育当做常态机制来抓,真正做到使情感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入头脑,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价值观。另外,在家庭对孩子情感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就需要适当补位,更多地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思想感情等方面给予更细致的关爱。情感教育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它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3.社会要承担情感教育的责任

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家庭、学校,我们还应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拓展儿童情感教育的多种途径。如,政府可以利用当今高度发达的电视、电话、网络媒体等便捷的渠道,使用谈话、专家讲座等形式,传播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知识,解决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方面的问题;当地的妇联、共青团委员会等组织可以鼓励工作人员、社会志愿者等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子”,建立留守儿童帮扶的长效机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寒暑假期间会有大批的留守儿童进城,社区可以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为其创造一个集体的家,丰富他们的生活,改善他们孤独的情感;农民工务工的城市社区可以为务工人员安排适当的场所,在工作之余为他们“充电”,帮他们掌握与儿童情感沟通的知识和技巧等等。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提高,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林,青永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高艾青.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问题调查分析[D].国防科技技术大学,2008.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小学教育

专业〉)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与重塑 篇4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情感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应试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中一直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智力能力方面的培养, 忽视了情感教育在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导致了学生情感世界比较单调, 甚至是一片空白。在当前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 我国的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到处存在重知识轻情感的现象, 缺乏情感教化的具体方法, 导致情感教育的缺少。

2.学生自身存在不良情感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物质膨胀使得学生的道德水平、审美情趣和情感水准不断发生剧烈的变化。科技、网络、录像等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思想情感方面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沉迷网络游戏变得冷漠、自私等等不良情感特征。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教育界人士深思。

二、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语文学科的内在本质决定了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对一个人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语文学科的内容和其他学科内容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就在于语文学科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语文课本里每一篇文章都是作家利用宝贵的时间精心构思的, 或崇高悲壮、或清纯委婉、或淡雅优美, 都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流露。每一位作家在构思和创作作品的时候是充满感情色彩的, 同样的教师在传授学生这些文学作品的时候, 也必须是带有感情的, 通过声情并茂的情感教育, 使得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时候能够调动自己的情感, 与作家产生共鸣, 进而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语文教育目标决定了我国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极少注重情感教育, 常常提到的有, 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这四个方面。这是中国教育过分追求功利化的结果。近年来, 对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时能够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方面的发展要求, 只有这样, 学习到的知识才能转化为信念, 成为学生内在主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语文教学整体功能的发挥要求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语文教学不仅具有认知教育的功能, 注重提升学生的智力;也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 重视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发展。二是指语文教学的过程具有整体性。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甚至是一个章节都是一个整体。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理解, 才能明白作者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 而情感的投入则是维系文章整体性的枢纽。

三、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

1.改进教学方式, 开展具体、生动的教学情景

由于情感受到所处情景的制约这一规律, 我们知道情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 而情景中的因素又对情感的产生有着反作用。因此,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 在一定氛围的熏陶下, 通过情景的感受和体验, 进而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心灵的沟通, 在很大程度上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具体的实施方法主要有:用语言描述情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运用多媒体再现情景的发生;利用人的体态模仿当时的情景等。

2.教师树立情感教育意识, 用情感启发学生心灵, 感悟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不仅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情感方面的渗透, 同时也需要教师以合理、恰当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情感, 将文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方法。回想语文教材的作品, 每一部都是作家真实情感的结晶, 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汇都是作家情感的真实反映。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该感受、体会把握作家的情感因素, 进而去感染熏陶学生, 启发学生的心灵, 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准和情感把握水平。

3.注重挖掘语文教材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将抽象化为具体, 将复杂化为简单, 以引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追求真善美,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 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还要寓情于理。寓情于理是指把作品中蕴含的哲理以某种方式带入到作品特定的情景中, 给予学生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否定或者是肯定的审美评价和态度,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获得对真善美的追求, 提高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情感因素的把握, 使得学生的身心、智力、情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叔萍.重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齐齐哈尔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2]程燕.情感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 篇5

高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强烈且不易控制, 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苦闷时受到鼓舞则为之振奋, 在热情澎湃时受到挫折则容易灰心丧气, 因此要把握学生情感的节奏, 适时给予调控。作为语文教师, 要学会驾驭学生学习中情感的动向, 充分发挥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以课本为基础, 培养学生情感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首先不能脱离课本, 要以课本为媒介进行情感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资源, 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开发和利用, 把情感元素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去, 把情感目标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去完成, 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智水平。例如:杜甫《兵车行》中“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是对千古以来驻守边关将士魂魄的祭奠, 也是对的百姓命运的忧虑。对一类人命运的担忧, 对民族前途的忧虑, 对人性被扭曲的悲悯, 这样的情感表达, 已经超出了个体的小我, 进入一个泛我、类我的全新情感领域。教师通过这一文章的讲述就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的关注,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归有光《项脊轩志》里充满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温情回忆;李密《陈情表》里对祖母的拳拳养育之恩念念不忘;韩愈《祭十二郎文》中对兄嫂、子侄的思念令人感伤, 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亲之情, 对亲人的关注情怀。比如引导学生分析舒婷《致橡树》中的诗句,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 紧握在地下;叶, 相触在云里”, 就要让学生感悟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树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 进而明白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 只有独立自主、平等自由、同甘共苦的爱情, 才能随着岁月的流逝升华为亲情, 日久弥坚。另外通过文章的讲述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责任意识、自然情怀等方面的情感。因此, 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培养不能脱离课本, 要以课本为基础, 发掘课本中的情感, 以引发学生的情感。

二、重视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情感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 也是提高能力和修养的重要过程。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阅读教学法就是通过吟咏、分组读、复述等多种有趣的读书方式, 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 先做一个全面的感语。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句中的黄河奔腾豪迈的气势似要破纸而出。汉字的构造较拼音文字来说, 节奏感更强, 更富有声色美。读时, 可凭意义停顿、词形的停顿, 或急或徐、或长或短、或高或低, 节奏鲜明, 耐人寻味, 可从语气、语调中体味不同的情感, 从而调动学生的心理, 进而感受。读得越熟, 理解越深, 其中的体味也就越深入。

三、联系生活, 培养学生情感

在语文课教学时, 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语文题材, 在题材、形式的选择上要给学生留出自由空间, 将封闭式课堂变为开放式课堂。所谓“大语文”语文是保罗万象的,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自然, 走向社会, 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语文, 走进语文世界, 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丰富, 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 真正热爱语文, 并学会从语文学习中发现美, 创造美。

四、发挥教师作用, 培养学生情感

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 才能把自己的情感传染给学生, 从而引发出作品、老师、学生之间在情感上的三向互动。良好健康的教师人格可以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 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教师积极向上的理想、高度的敬业精神以及强烈的求知欲等都是鼓舞学生不懈努力的召唤。语文教师的健康情感是教育学生基础和动力, 教师的情绪感受等, 随时随地都可能在学生的心中打下烙印, 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应当有强烈的情感教育意识, 并善于把握机会, 以自己情感的火焰照亮学生的人生路程。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 篇6

关键词:实然与应然,体育教育,功能缺失,社会渊源

纵观教育发展史, 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教育总是和学校教育息息相关, 体育教育由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两部分组成, 长久以来一直被广大教育者认为是素质教育和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成份。然而细看体育教育发展史, 我们不难发现, 近些年来, 虽然体育教育内涵日益丰富, 然而它的功能却被逐渐弱化。这种现象原因何在, 这值得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1 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应然与实然

1.1 高校体育教育功能实现的应然要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现代化人才的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除了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灵活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外, 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体魄。这也对高校的全面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学校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高校体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肩负着多种教育职能及责任, 根据现代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纲要, 高校体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运动体能教育的身体教育功能、道德品质教育的精神教育功能以及社会适应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前者是体育教育功能中最基本的, 后两者则是对现代教育功能的拓展和延伸。因此, 挖掘和延伸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功能, 将体育教育的目标长远化也是我们未来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1.2 高校体育教育功能发挥的实然现状

现代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热情不足, 业余时间也多为室内活动, 很少有自觉进行室外体育锻炼的群体。体育课堂教学极为被动, 大多数学生不愿意积极配合老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这些不良表现最终导致的体育教育结果表现如下: (1)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每况愈下。分析1989~2012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不难发现其变化趋势, 在体型方面, 肥胖率、近视率逐年增加;在运动素质方面, 短跑、长跑及立定跳远都出现了逐年下降的现象。 (2) 过紧或者过松的教学组织, 使得体育教育的外延功能难以体现。前文提到, 除了增强身体素质这一最基本的内涵功能以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 体育教育还拓展和延伸了精神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两大外延功能。然而, 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 常常因为教学组织过松或过紧阻碍了体育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一方面传统教育方式以教师为教学主体, 侧重于体育技能的简单模仿和反复练习, 忽视了对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散漫的“放养式”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下, 学生缺少老师的管制, 容易出现静多动少、闲话聊天多体育讨论少的状况, 此类教学组织法最终结果就是学生没有学到真正的体育知识, 更罔论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素质提升。

2 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缺失的社会渊源

体育对于青少年来说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极为必要的课程。步入高等教育阶段后, 与以前的教育阶段相比较而言, 学习压力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获得体育教育知识的途径和渠道应该更为丰富, 然而体育教育却难以实现其应有的功能, 究其社会原因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长久以来, 大多数学校因为中国高考制度的原因, 文化课的地位远远高于体育课这类“鸡肋课程”, 为了增加文化课的教育时间, 有些学校经常把体育课“充公用”, 堂而皇之的拿来上语、数、外等其它科目, 甚至在高三阶段直接不开设体育课。因此, 造成了在初级阶段教育时体育教育被严重忽视的情况。虽然国家教育部一直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号召全面素质发展, 然而当前中小学极度重视文化课程忽视其他素质培养的现象没有丝毫缓解的趋势, 这种文化课程为本的思想充斥着我国的初级教育阶段的整体模式, 补习班、熬夜写作业等现象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久而久之, 学生内心渴望体育, 而现实的教育制度却让学生不由得不放弃体育, 这一矛盾愈演愈烈, 体育在初级阶段受轻视的地位没有任何改变, 本来初级教育阶段是学生培养体育运动习惯, 发展体育学习兴趣的高峰期, 然而却不得不为文化课程让步, 葬身在高考的“独木桥”之下。因此, 大学生体质下降这一现象, 不仅仅是大学体育教育制度不够完善、教育组织方法不合理的问题, 更多的是因为大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中, 没有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 没有形成明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和正确的体育学习知识, 进而导致进入高校后没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意识, 在大学的体育教育中存在着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对体育课的排斥心理, 难以真正用心学习体育知识和认真进行体育锻炼。

3 将高校体育教育功能完成由实然到应然转变的几项建议

通过以上探讨的我们可以看出, 导致高校体育功能缺失的社会渊源是来自多个方面的, 其中主要责任归咎于高校自身的教学, 故而,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矛盾, 并以此为问题的中心, 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措施, 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根据以上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处理。

3.1 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监控体系

众所周知, 在当代教育教学中, 很少有针对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制度出台, 来对个方面进行约束。因此,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有教师本身最了解, 在进行期末考核的过程中, 成绩也受到体育教师直观因素的影响, 并且对于当代高校体育的考核内容和形式而言, 均具有单一性, 考核的重点主要局限于简单运动技术的比划, 因此, 学生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也相当容易, 但是却达不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同时在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状况上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并且当一学期的体育课程结束之后, 也不能对学生的心神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验证。基于此, 作为高校而言, 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目标监控体系, 为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并以此为契机, 对学生学习前后心理极其身体等各方面的变化进行系统的评估, 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并且还能够督促高校体育教师不断地用心教学和创新教学。

3.2 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为了使学生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就要求了老师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和能力, 这里的能力所指的是教师专业的业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即不能将组织教学模式、方法滞留于传统的理念中, 更不能不重视高校体育教学, 产生随意放养的心理。由此可见,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培训至关重要。在培训的过程中, 应将思想品德教育作为首要内容, 其主要原因是它能够对高校体育教育者的心理动机产生绝对的影响作用, 同时使他们热爱并重视这份职业。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诸多的创新型体育教师, 他们将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不断地丰富, 但是却停滞不前, 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并且由于惰性心理的影响, 致使在监督上不严, 对学生持放任自流的心态。

3.3 将意志品质以及个性心理的发展教育功能逐渐强化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而言, 在家庭中多以独生子女的形式存在, 因此, 在进行高校体育施教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的考虑当代独生子女的个性与意志品质特征。进而促进学生意志品质以及个性心理的发展。目前, 这两点也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并借此来形成国民品格, 塑造儿童个性。同时, 体育教育本身而言, 也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增强社会适应性的作用。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 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已从小学体育开始, 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品质。使学生在磨练与锻炼中健康成长, 因此, 我们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也应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和手段, 促进学生意志品质以及个性心理的发展。

4 结语

作为人在成长中所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 学校教育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有着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教育则是大学生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重要时期。高校体育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是培养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具体实践途径。日后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研究, 为大学生的社会化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荣芝, 唐文兵.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趋势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 (6) .

[2]李春雷.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09.

[3]张红松, 刘刚, 周岩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 (6) .

[4]黄香伯, 周建梅.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 (1) .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 篇7

关键词:医学生,礼仪教育,缺失,构建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领域向心理、社会领域扩展,医护人员的形象、言行举止、音容笑貌,都可以对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医疗效果。因此,对医学生开展礼仪教育研究,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医学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礼仪的基本含义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规范。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一般日常礼仪可以分为形象礼仪、着装礼仪、言谈礼仪、举止礼仪、社交礼仪和涉外礼仪等类型。

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而这些规范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换而言之,礼仪就是起源于风俗习惯。

二、医学生礼仪教育的背景及现状

随着医学教育的高速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医生的医德要求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医德教育逐渐获得医学院校的重视。而礼仪教育正是良好医德养成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医学生表现出来的礼仪素养值得我们深思,如何提高医学生的礼仪素养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一)医学教育的特点

医学职业是人类最为崇尚的职业之一,其基本任务是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医生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在人们的心中医生应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华佗或白求恩式的专业人员。因此,作为医生就要具备崇尚医德、一视同仁、平等待患、治病救人、具有高度的爱心与同情心的特征。医学生的教育既要教会他们治病的医术,又要教会他们具有良好的医德。而良好的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从日常点滴做起。这就对医学生礼仪教育提出很高的要求。

现在高等院校的医学生群体存在的某些特征值得我们关注:(1)医学生基本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存在价值观、道德观不成熟的特性,经常出现有失礼仪教养的行为,这对将来形成良好的医德是不利的;(2)现在的医学生在家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为强烈,不善于协调与他人的关系,排他意识强,与医生需要良好团队协作精神的品质是不相称的;(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医学生的价值观念有所改变,对于如何治病的专业素养极为重视,而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建设,他们普遍认为医生只要专业技术过硬,能治好病就是好医生。这种意识与医学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也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侧面根源。

(二)医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尚未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大学生的礼仪素养不容乐观。大学生礼仪实际行为的低水平与社会对大学生礼仪素养要求的高层次之间还存在矛盾。医学生的礼仪素养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医学生基本的文明礼仪欠缺:实验课不穿白大褂、不愿换鞋常有发生;下课在拥挤的走廊不知给师长让路,遇见师长擦肩而过,视如陌路等等。(2)医学生对医德礼仪的认知程度存在偏差。有相当部分医学生认为好医生的标准主要是技术过硬、救死扶伤,觉得谈医德礼仪修养是空洞说教、是“小儿科”、是不重要的问题。(3)医学生临床实习礼仪素养水平偏低。由于医学礼仪在校期间训练不够,部分医学生在实习期间与患者接触时,表现出许多的错位行为,如说话的语气、态度、言辞等常有不妥;询问患者病情时,不是和蔼地说“请问您哪里不舒服”,而是生硬地问“怎么了”;在让患者脱衣检查时,不是有礼貌地说“请脱下身上的某件衣服,好为您做某项检查”,而是简单地说“脱衣服,检查”;再如医学生举止不合礼仪也常见:有的对患者痛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冷落患者;有的在为患者做检查时,将不该暴露在异性面前的部位暴露,使患者受到了羞辱;有的穿高跟鞋在病房巡视等等[1]。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形象,离社会对医学生礼仪素质标准的高要求相差甚远。

三、我国礼仪教育与国外的礼仪教育的区别与趋势

在国内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受到了社会、学校、家庭的不同影响,加之自身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受的不同影响,他们的礼仪修养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尚未落到实处,礼仪教育渠道偏窄、知识偏少,礼仪教育方面的人才不足,大学生礼仪教育系统有待完善,加剧了礼仪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国外的礼仪教育较于国内的礼仪教育更为系统化、规范化,更有效果化。例如韩国的礼仪教育。我国当前的礼仪教育却远远不如同处亚洲的韩国。韩国的礼仪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有口皆碑的,韩剧中所折射出的韩国人彬彬有礼、温良恭谦、尊老爱幼等美好的品质,都无疑得益于韩国高度重视礼仪教育。韩国学校礼仪教育包含在系统的道德教育中,韩国从小学到初中设有道德课,高中设有伦理课,大学开设国民伦理课和社科课,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进行系统完整的礼仪教育。在家庭礼仪教育方面,人的行为习惯具有无声的影响力,为此,以家庭礼仪为中心,孝道、和谐、为他人着想,成为韩国家庭教育的重点[2]。

加强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们和谐相处,应该遵守共同的行为规则。礼仪就是这样一种规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列为基本的道德规范,把“明礼”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性任务。可见,礼仪素质是和谐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因此,要把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切实抓出成效。随着现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崇尚、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改革也显得势在必行。如今医学教育改革中对于医学生的礼仪医德教育也提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后医学生礼仪素质教育必将不断的向前推进。

四、医学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礼仪修养的形成不是先天的,它既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也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实践和主观修养,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中,通过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教育的熏陶和个人自觉的修养逐步形成和培养起来的。

(一)医学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转变,有利于团队协作意识的形成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其中礼仪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社会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人作为社会构成基本元素,更是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一道德规范很大部分涉及到社会礼仪。医学生作为一个“准社会人”,在学校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为人处世、接物待人,为将来真正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以免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医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走向社会的愿望,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那么对于医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医学生掌握社会活动要求的相关规范,不仅是医学生走上社会的需要,也是更好促进医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培养他们团队协作意识的形成,学会适应社会的变化。

(二)医学礼仪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在21世纪,医学模式从纯粹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医生的职责不是单纯的治好病,同时要扩大到群众的卫生保健,关心群众和社会的健康以及开展和进行有关组织管理工作上来。未来医生的角色任务要求实现医疗、预防与健康教育,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医院、家庭与社区的多方面综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本”管理,其实质就是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团结人、信任人、帮助人的良好人际关系。医学模式的转变就给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医生要治好病,更要求医生要会治“人”;而治“人”就涉及到医生要考虑病人的心理、家庭、人际关系等综合因素再综合进行治疗。而这些要求需要医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沟通交流能力、高度责任心与同情心等综合素质。医学礼仪教育正是教育医学生如何获取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做个合格的医生的重要途径。

(三)礼仪素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医学的宗旨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医德教育和医学礼仪修养是医务人员医德品质培养和养成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良好的医德和礼仪修养有利于为防病治病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条件,即保证正常、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医护关系是防病治病的基本前提。良好的礼仪素养所呈现出的热情的问候、友善的目光、亲切的微笑、文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等,可以唤起患者的良好心态,彼此建立起好感和信任,进而可以营造出和谐的医患关系。病人对医生寄托了很大的信任,适度的安慰不但符合医生职业礼仪的要求,对治疗效果也能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医者个体礼仪素养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医患关系的好坏[3]。

五、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的构建

医学生礼仪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做好医学生礼仪教育,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礼仪素质标准,更好为患者提供服务,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随着医学生的礼仪素养的不断提高,医学教育跟医学事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一)建立医学生礼仪教育制度

目前国内医学院较少将医学生礼仪教育形成常规教育,没有纳入正常教育体系,学校没有设置专门教研室、专门师资力量。因此,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将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理论教育课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组织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同时,学校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培训一批进行医学礼仪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言行身教直接影响医学生礼仪素养的提升。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礼仪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只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才能保障医学生礼仪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良好的医学礼仪教育的校园气氛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环境造就出不同品质的人。要提高医学生的礼仪素养,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气氛。我们可以通过广播视频、图书、宣传栏等宣传方式在学校营造出浓烈的礼仪文明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感染,自觉进行自我礼仪教育。学校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是有效的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活动,比如邀请礼仪专家来校讲座、开展礼仪学习竞赛、组织观看礼仪视频等,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魅力和大学生风采;再者也可以通过成立文明督导队来发现校园中师生的不文明现象,倡导校园文明之风。

(三)利用典型作用辐射影响,加强礼仪教育

树立典型,作为考核评价他人的标准,是我们常用的做事方式。医德是摸不着、看不到、无形的,而礼仪作为医德的养成表现形式,是一种外在的,可以衡量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需要辅之以形,将动作要领具体分解,以身作出样板示范,让大学生在生动、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中把握礼仪的内容。因此,教师要从自身职业的特殊要求出发,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仪表美、形象美和语言美,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生动的礼仪示范教育。同时榜样激励也是大学礼仪教育非常有效的形式。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正确使用榜样激励方法,以古今中外一切具有典范意义的人物和事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养成会起到良好的促进和导向作用,他们会以榜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自己良好的习惯[4]。

(四)督促医学生自觉加强自身礼仪修养建设

礼仪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需要将理论完全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形成良好礼仪素养,养成良好的学风医德。因此要求医学生要反复实践,学以致用,时时进行自我监督和约束,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建设。礼仪像空气一样到处存在,关键是看平时要把握每次与人交流的机会,不断建设自我;只要长期坚持下去,礼仪素养一定会达到理想境界。

六、结束语

总之,医学生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相互配合。只有做好医学生的礼仪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才能为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无尽的力量,真正执行医学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康齐力.关于加强医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127.

[2]白宏亮.韩国的礼仪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26):124.

[3]朴玉霞.礼仪素养是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储备[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3):63.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 篇8

一、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

由于忽视“人”的存在, 我国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处于“虚热”状态, 实际上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这可以表述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

(一) 教育理念的缺失。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念就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 对理想信念教育及其现象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认识的成果, 是对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的客观反映[1]。传承了古代忽视个体欲求的“笃志”传统, 以及受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倾向的影响, 我国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远离人的本体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其教育理念, 无视人在现实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诉求, 个体的幸福和欲望一直得不到关注。当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也谈人, 但所说的人是抽象之人、集体之人, 而非具体之人、个体之人。这一倾向所导致的后果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人”的缺场。

(二) 教育目标的缺失。

由于教育理念中“人”的缺场, 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一直游走于较为尴尬的境地。总体来看, 我国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重。由于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 封闭性、空洞性特点明显, 理想信念教育“大而不当”, 这直接导致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与大学生心理产生较大距离。受教育者也往往觉得目标遥不可及而缺乏认同, 这也削弱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三) 教育内容的缺失。

一般认为,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教育, 以及树立理想和实现的关系教育, 是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内容[2]。然而围绕这一内容展开的理想信念教育却不尽人意。仅就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两课”而言, 其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密, 单纯局限于书本、课堂等狭小范围来进行理论论证和口头说教, 割裂了理想与人、理想与社会的内容联系, 表面上轰轰烈烈, 实际上收效甚微[3]。

(四) 教育主体的缺失。

关于教育主体缺失的讨论, 是建立在对某种“教育主体论”认同的基础之上的。有学者认为:在同一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主体,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主体的一体两面[4]。对这一主体论的认同是我们审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的基础。“一体两面”构成了教育过程中的惟一主体, 师生协同地认识和改造着客体。理想信念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以课程等媒介为背景进行的双向交流过程,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观念共享和思维激活的过程。然而, 在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 “授”与“受”的对立, 往往导致一体两面的紧张、断裂甚至对抗。

(五) 教育方法的缺失。

理想信念教育要取得实际效果, 就得讲究方法。然而, 由于缺乏平等的理念, 我国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存在着教育方法简单、僵化的弊端。目前, 我国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 课时少, 内容少, 方法简单, 严肃有余而亲和力不足, 其效果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甚至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可以说, 寄希望于通过一门课程、一项活动、一次教育就能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 无疑是简单和不现实的[5]。

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 社会环境的现代性激变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并存的世界, 就中国的实践环境看, 现代性是一个有待建构或正在建构的现实主题。一方面人们对于民主、自由之类的西方价值崇拜有加, 另一方面却又面临着因为引进西方现代性而带来的深刻的社会问题。随着传统的价值秩序的瓦解, 尤其是随着市场、货币、消费、科技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 传统社会中人的心性结构不可避免地遭受着强烈的冲击, 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年轻人, 他们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理想。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外部世界诱惑四处泛滥的全球化时代, 我国高校被动的、滞后的理想信念教育愈发显得羸弱而不敷以应对。

(二) 高等学校的功利性取向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漠视。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6]。从苏格拉底的大学理念开始, 大学一直是作为一种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空间而存在。她的职责是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关怀、创新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独立个体。然而, 不知从何时起,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悄然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怪圈:疲于奔命的专业调整, 高校人才的批量生产, 教学、科研的量化管理, 以及大跃进式的发展。在这一片喧嚣中, 大谈理想信念教育并以此来要求我们的学生显得多么苍白无力。种种怪相, 归结到一个哲学命题上就是:我们的大学始终把“人”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

(三) 学生个体的困惑迷惘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疏离。

“青春”是个备受赞美的字眼, “青春”是值得骄傲的资本, 然而, “青春”也是多事之秋。当代大学生心中充满了理想与渴望, 却很容易陷入困惑与沮丧的情绪之中。由于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心智发展不成熟, 这使得社会环境的激变所带来的核心价值观念的不确定性对他们的影响尤为明显。这种影响常常使学生个体显示出病状化的心理特征, 比如对现实环境的极度悲观失望、自我认知的失调、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等。特别是近几年就业压力的增大更是使部分学生对前途失去希望, 恐惧、烦躁的情绪油然而生。而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采取“无差错”的工作方式, 盯着学生不犯错误, 却很少有精力紧密了解、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更不用说对学生个体理想信念的关注与引导。“心无可依, 人无所随”是对当代部分大学生个体精神世界的恰当描述。

三、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建构

“人的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旨归, 也是我们讨论理想信念教育现代建构的前提。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建构是一项长久的、多领域的系统工程, 本文仅以“理想信念教育”这一客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探讨。

(一) 人学旨归:探索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现代建构的前提。

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有依据的、合理的想象或期望, 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因而可以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7]纵观当前社会, 各国对这一议题都十分重视, 只不过其表征形式略有不同。“理想信念”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的概念。虽然理想信念有阶级性、实践性等若干属性, 但“人”是理想信念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也是其最终的价值取向, “理想信念”一词本身即充满了对人性的眷顾、赞扬与关照。理想信念的这一内在特质, 决定了以哺育、引导为基本功能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性化特征, 可以说, “人的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旨归。把握这一人学旨归, 是我们探索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现代建构的前提。

(二)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建构。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我们应把对“人”的深度责任感作为进行现代建构的思维背景和思想坐标, 着重于对人的长远的、整体的关照。如此, 才不致被一叶障目式的眼光所左右, 一味地陶醉于急功近利的虚假繁荣之中。

1. 转变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理念

理想信念教育生成的原点是个体的生命体验。理想信念教育应伴随人的成长缓缓展开, 它需唤起人的主体意识, 提升人的认知水平, 体认人的内在需要, 激发人对基本价值、信仰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的教育应对诸如终极价值、绝对真理之类的东西保持审慎的态度, 不妨向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多元的价值系统和信仰体系, 引导他们去理解这些价值系统和信仰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培养他们对多元的尊重与宽容的心态, 以及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总之,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使人找到自我、成为自我的过程, 如果离开了个体的生活体认, 它必将异化、死亡。

2. 调整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目标

一直以来, 在目标设定上, 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过于强调“理想社会的实现”等远大理想和超然性目标, 习惯性地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来看待, 对人的独特性缺乏应有的尊重。殊不知, 理想信念教育是“取法乎内”的, 是个体内心高层次的渴求, 虽然它的形成或有待于外界情境的培育和触发, 但绝非通过“灌输”而就的。因此, 我们的教育目标不应一味重复一些响亮而空洞的辞藻, 而应为个体保留丰富的精神空间, 尊重个体真实的道德体验, 引领个体形成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3. 更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内容

虽然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教条化倾向已饱受诟病, 但谈及如何更新, 教育工作者往往退避三舍。究其原因, 主要是“规避心理”。随着社会开放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以种种新奇面孔借助先进传播工具纷至沓来。面对激变的环境, 教育工作者或是觉得力不从心而疏于思考, 或是虽有自己的思考但因顾忌到诸多“规范”而不愿、不敢去评判, 为了追求“稳妥”, 他们往往是抱着既有的“真理”、“价值”夸夸其谈。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同样需要与时俱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当代性就在于能够不断地正确指认时代本质, 解答时代问题, 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不妨将理想信念教育大胆地置于“当代视野”中去加以追问、研究。

4. 认识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主体

教育是一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事业。“一体两面”应该构成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惟一主体,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需协同地认识和改造思想客体。学生是主体, 又是不成熟的发展中的主体, 他们的成长渴望、价值冲突等需要教师仔细的聆听及悉心的引导。教师同样是主体, 作为“平等的首席”, 他们需要发掘学生生命内在的德性潜质, 不断探索这种潜质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并为之创生出各种有利的教育情境以促其成长[8]。理想信念教育正是在师生间长久的精神对话中得以创生的。所谓的“学生的老师”与“老师的学生”将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将是“同时身为学生的教师”与“同时身为教师的学生”这一全新的概念。

5. 研究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方法

教育无定法, 但真正的理想信念教育一定是坚持对人的价值引导而拒斥宣讲式灌输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 只有将各种选项呈现于面前, 个体才有选择的自由, 才有激起内心冲突的可能, 以及认真判断的机会, 才能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念。以既定的价值、信念对个体进行灌输、浇铸的举动注定是徒劳的。其这一特质, 也决定了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可以通过教学、交往、对话、活动等多种方式对个体进行哺育和引导。

总之, 在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 让我们厉行“引进来”和“走出去”方略, 引进生动的生活材料, 走向更加广袤的生活空间。

摘要: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已成为突出问题。本文以“人”这一现代性的主体要素作为思考的原点, 对其缺失的成因进行探讨, 并从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主体等方面对其进行现代性建构, 以增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力、魅力和实效。

关键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失成因,现代建构

参考文献

[1]李庆华.素质教育视阈下理想信念教育理念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2) :3-5.

[2]崔华前.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内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5, (6) :5-7.

[3]董晓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1) :81-83.

[4]胡弼成.教育主体评议[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2) :66-71.

[5]董晓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1) :81-83.

[6]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36.

[7]罗国杰.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1.

上一篇:证券公司创新发展下一篇:遮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