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

2024-05-29

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精选十篇)

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 篇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病例选自我院门诊2007年12月-2008年9月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7例,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45岁~75岁,平均年龄59.6岁,病程2年~25年。入选患者均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近期内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进行性高血压和钙拮抗剂过敏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52例和7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继往史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每天予氨氯地平5 mg,视血压情况调整氨氯地平剂量;观察组每天予卡托普利12.5 mg,早晚各1次,下午予伲福达20 mg 1次,疗效欠佳加大卡托普利剂量。2组在血压平稳2周后逐渐减量至最少有效剂量,疗程8周。治疗期间每日测量血压2次,同时观察心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后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检查。

1.3 疗效评定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 (1 mm Hg=0.133 kPa)且降至正常(<90 mm Hg)或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 mm Hg;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94.2%;观察组总有效率8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 P>0.05)。见表1。

2.2 2

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变化比较,见表2。2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变化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χ2=1.63, P>0.05。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头痛3例(5.8%),其中1例因头痛严重停药;观察组面部潮红1例,踝部轻度水肿1例,干咳2例,共4例(5.3%),1例因干咳严重停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 P>0.05)。

3 讨论

高血压患病率迅速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高血压不能有效控制是心脑血管病并发症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社区医院作为控制高血压的主要阵地,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必须从有效、价廉、安全和服药方便等方面考虑,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

现在的高血压指南提倡联合用药,小剂量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既可中和不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又可提高降压疗效。对于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Ⅱ级(血压160/100 mm Hg)以上,或者即使Ⅰ级高血压合并3项危险因素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同时有糖尿病,或伴有临床心血管的高危患者,以及老年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或者超过目标血压20/10 mm Hg时的患者都需要药物联合治疗[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都是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这两种药联合疗法是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有效方法。它们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药物相互的优势效应,降压疗效叠加,改善代谢异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等,进一步强化了患者的降压及降压以外的器官保护效益[2]。卡托普利血浆半衰期(T1/2)为2 h~3 h, 1 h~2 h达峰作用,持续8 h~12 h,每天2次给药即可获得24 h降压效果。伲福达为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后经胃肠道迅速吸收,在体内持续释药6 h~8 h,可获得12 h~14 h有效血药浓度,其两药合用总有效率达88.0%。氨氯地平是新一代的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外Ca2+内流发挥降压功效,每天1次给药,血浆半衰期为11 h,清除半衰期为24 h~26 h, 5 d~7 d后达稳态能平稳降压,其总有效率达94.2%。对于观察组中出现的无效者,主要考虑是依从性不好或不良反应所致;对照组中出现的无效者主要原因是依从性不好(因药品价格高擅自减量所致)。

本文中两种控制高血压方式都非常有效,但浙江省社区人群降压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分析认为[3],治疗费用仍然是城乡居民中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首要考虑的因素。虽然氨氯地平不但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还具有明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4],但是氨氯地平相对价格要贵,对于农村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其每月要花费100元左右;卡托普利联合伲福达每月只需30元左右,患者易于接受,且控制高血压也很有效。而且这两种控制高血压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较低,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 P>0.05)。因此,我们认为卡托普利和伲福达联合使用具有安全、有效、价廉和服药方便的优点,是治疗高血压的理想用药。

参考文献

[1]孙宁玲.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的解读[J].高血压杂志, 2005, 13 (6) :378~379

[2]石义永.卡托普利联合伲福达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 15 (8) :618~619

[3]唐新华, 金宏义, 徐小玲, 等.浙江省社区人群降压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高血压杂志, 2005, 13 (5) :313~315

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 篇2

摘要:“时间”与“修补”是贯穿小说《修补匠》的两条主线。主人公乔治是修补匠, 他的工作是修补生活器具和维修钟表。从现象学来看, 钟表刻画的是物理时间, 而实际所指的是现象学时间, 钟表是时间和思维的象征。现象学时间是思维和本体, 也是文中所有故事情节的本源。修补是通过想象对回忆的修补, 这种修补是对生活意义和家族传承意义的建构。

关键词:《修补匠》; 现象学; 时间; 修补;

2010年哈丁的《修补匠》被称为是普利策小说奖数十年来最大的黑马, 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本由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问鼎普利策奖。小说并不具有完整的情节, 而是通过对事物和情节细致绵密的描述, 诠释了生活的意义和家族的传承。哈丁也认为, 自己不是在写作之前, 而是在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 并进而获得对种种细节的真正理解。小说讲述了三代人的故事, 从主人公乔治对祖父和父亲的点滴回忆中, 拼凑出了一幅家族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图卷。小说在情节的展开过程中使读者获得生活体验并领悟到生活的真相。小说对文字的优美和精确性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 它的精美源于对事物尽可能精确的描写。对感性事物的描述越精密, 思想就越清晰深刻, 这是本书的文学特色。“时间”与“修补”是贯穿小说的两条主线, 两者都生发于文中人物的思维与想象, 是主观意识活动的展现。对时间的解读不能仅仅局限于钟表所刻画的物理时间, 文中的时间是思维和本体。通过对时间与修补的现象学解读, 读者可以把握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 从而理解这部小说。

一、钟表与现象学时间

小说以时间为主线。钟表和时间是文中反复出现的两个事物, 前者具体, 后者抽象。乔治的修补匠工作包括修理钟表, 小说中有钟表及其维修的大量描述。钟表象征时间, 钟慢人老、钟停人亡, 钟表的走动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小说本身也像是精密的钟表, 通过穿梭时间将读者带到过去和将来。

钟表刻画的是以物理世界的机械运动为参照物的物理时间。钟表的运转展示了物理时间的流逝, 随着钟表的走动, 生活中的一切慢慢出现。然而, 物理时间只能由过去流向现在和将来, 不能回返, 并且是均匀流逝的。所以, 钟表最终指向的是物理时间背后的主观时间, 也就是现象学时间。现象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现象学时间与物理世界的运动并无关联, 它并不以钟表的机械走动为标准, 在物理世界中没有参照物。“一切运动都耗费了时间, 而时间却丝毫没有减少……那么时间显然并不依赖于运动。”[1]323现象学时间是主观思维, 是主体的意识之流, 具有可长可短的弹性特征。这种时间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三个维度, 三者是融合在一起的。“我们所给予特征描述的将来、曾在与当前之本源时间之现象, 该现象我们称之为时间性。”[1]364

本体论现象学认为, 时间规定包涵存在者。钟表象征时间, 文中钟表和时间作为主线的反复出现暗示一切事物和情节都在时间之中发生。“时间具有包-涵之特性, 它借此包涵了存在者……在恰当的领会之下, 我们亦可将作为包-涵者的时间称为‘容器’……”[1]344也就是说, 现象学的时间作为经验事物发生的容器是客观的, 而作为纯意识之流又是主观的, 它是思维和灵魂。时间因为是思维而具有主观性;时间又因为与存在者结合而具有客观性。因此, 时间是本体, 也就是文中提到的带有神秘宗教意味的“是”。总之, 钟表刻画的是均匀流逝的物理时间, 但实际象征的是现象学本体时间以及思维。在这个意义上, 钟表又是自然和宇宙的缩影。

现象学时间是将过去、现在和将来融为共时性整体, 它的特性是在将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方向的绽出 (这里“绽出”指的是时间总是跃出自身, 不停留在当下的特性) 。叙述者乔治在自己将要离世的几天时间里, 对祖辈、父辈以及自己的一生加以回顾, 建构了生活的意义以及家族延续的意义。过去、现在和将来构成的时间通过想象结合在一起, 其整体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过去的东西在现在中的潜在出场或保存, 以及未来的筹划在现在中的尚未实现的到达而构成的统一体, 即“此在的在世之在”。小说中的时间随着人物的思维和想象不断发生着转换, 过去、现在和将来总是超出自身而相互关联。

时间的自由转换是小说的文学特色。在转换时, 作者不作任何提示, 而是平铺直叙, 却非常自然。这正如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情况, 意识经常将真实的感知与想象混合起来, 常常连我们自己也搞不清究竟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回忆或幻想。时间就是在这种切换即两个时间点反差的“断裂”中显现的。现象学认为, 时间即思维, 唯有思维可以回到过去、到达将来。当下的思维必须要在过去和将来的背景中才会发生。海德格尔认为, 我们只有首先到达最遥远的将来, 也就是将来的最终可能性的死亡的时候, 才会以本真的态度思考人生。乔治在接近死亡的最后几天, 虽然面对死亡, 但死亡尚未发生, 他是在预知死亡的前提下回顾人生的。故事的开头就明确了时间是在乔治“临死前八天”[2]1。这是个特殊的时刻, 人只有在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才能完整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一生。而家族的历史、祖辈们的生活经历在他将要故去的时刻也呈现出新的意义。

小说紧紧围绕时间的流逝展开, 按照时间顺序, 将乔治最后几天的病床生活以及对家族和自己一生的回顾叙述出来。这些叙述以及乔治的回忆在时间上常常颠三倒四, 从现在到过去和将来的时间跨越非常自由。例如, 在结尾处, 乔治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既穿插了对现在情况的叙述, 又包含有当时对过去的回忆。时间从“过去”切换到“过去的过去”。“乔治·华盛顿·克罗斯比临死时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情是1953年的圣诞晚餐。那天他和妻子和两个女儿———贝齐和克莱尔, 他的两个女儿此时正坐在他的床边……他疼爱的女儿们, 他知道, 只要他允许, 直到死的那天为止, 也就是今天, 她们都会是爸爸的小乖乖———正准备吃饭时, 门铃响了。因为他快死了, 他不记得从饭桌旁边站起来……当他认出站在前门台上的是他的父亲时, 他回忆起从一个十二岁男孩到一个中年丈夫, 然后再到瘦得不成样子的父亲时的整个过程。”[2]142这段文字的时间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反复切换, 甚至还有回忆中的回忆。这种混杂的时间关系需要读者仔细阅读辨别, 作者的用意是要读者在这些记忆的碎片中将各个情节按照时间的顺序连接起来, 从而拼凑出整个故事。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被动地接受信息, 还要发挥想象力去建构情节和人物的完整形象。当读者花费工夫将它们拼凑成完整的图画时, 主题也就自然呈现了。因此, 小说对读者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要求读者具有建构意义的能力。这种写作风格很符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的思维总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穿梭的。

本体论现象学认为, 时间是本体和经验事物的容器, 其本质是动态的绽出。“时间在本质上是绽出的。”[3]377时间的前后相继以及绽出特征决定了它是连续、动态的。无论是极短的瞬间, 还是较长的时间, 都是有限的, 最终都要消解和虚化在无限的背景中。瞬间是连续、没有间隔的虚拟点, 前后相继的时间序列上的时间点都是整体, 因此瞬间是有弹性的。无限背景中的或长或短的时间其实没有什么根本区别, 它们最终都会绽出、跃出自身。“由于现在在自身中就具有特殊的延伸性, 我们便可或宽或窄地掌握这个延伸。现在之维度的幅度是各不相同的:这个小时是现在, 这一秒也是现在。”[1]338

小说中的叙述正是这样, 时间仿佛具有弹性, 可以被拉长或压缩, 它们都会绽出。时间的自由变化使小说的叙述视角丰富多变, 思维可以通过想象压缩历史、穿越古今, 也可以无限放大某个瞬间。例如, “我只是希望……一百万年之后, 当考古学家清除覆盖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那层沉积, 找出房屋的界限, 给每个盘子、桌腿和胫骨贴上标签、编上号码时, 你不在那里……霍华德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个画面, 一个考古学家正在仔细检查乔治细小的指骨, 并向他的同事们解释说……也许这是一种野蛮仪式的一部分……”[2]86时间的弹性体现出思维的自由特征, 思维既可以穿越古今, 也可以聚集于某个瞬间。形象地说, 乔治的回忆既是显微镜又是望远镜:过去某个重要的生活细节可以在回忆中被详细描述, 而过去的很多事情也可以放置在较长时间背景中, 因为微不足道而被忽略。瞬间本身无限小、没有间隔, 它背向过去、面向未来。短暂的瞬间固然会绽出, 而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如80年或100年, 虽然相对较长, 但与无限的背景相比也同样迟早会绽出、跃出自身。在无限的时间背景中, 或长或短的时间其实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中国人常说的人生如“白驹过隙”, 西方人说的“千年如一日, 一日如千年”, 就是这个意思。

二、“修补”的现象学解读———生活意义的建构

小说中有大量关于钟表的描述。钟表象征时间, 维修钟表就是“修补”时间, 也是生活意义和家族传承意义的建构。乔治总是在尽力维护这些钟表的正常走动, 因为钟表象征着生命和家族的延续。他去世之后, 他的妻子搬入新公寓, 并将他留下的钟表全部带过去, 每日维护它们的走动。她希望这些钟表能唤回逝去的丈夫, 至少钟表的走动意味着丈夫没有离开, 意味着他仍以某种方式存在着。“她把他的十二台最好的钟表都摆在她的`起居室里……让它们不停地走动……好让她死去的丈夫重现, 在这间屋子里召唤他出来……”[2]22

如同我们拨动指针、调整时间一样, 小说中的时间是也是随着作者的叙述而调整的。小说就像是精密的钟表, 事物的出现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出来, 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不断进行转换, 这种转换就像是钟表的指针被作者拨动。读者所看到的文本就像是钟表的外壳和表盘, 而钟表内部的复杂结构却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领悟。钟表的后盖是不能打开的, 里面的复杂结构也只有维修的人才能看懂。而当读者将文中的种种情节完全理解后, 读者就成了能读懂、会修理钟表的修补匠, 即那种能够修补时间、建构意义的人。作者希望读者都能成为修补匠, 成为善于思考生活、读懂生活的人。小说没有明确给出感性描述背后的生活意义, 这种意义主要是家族传承的责任感, 它是推动我们每天生活的动力。有了它, 日常生活才能得以维持, 才能按照固定的规则和结构有条不紊地运转, 即使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遗憾、甚至是令人绝望的事情, 也可以坚强面对。多数人每天忙忙碌碌, 实际上支撑生活、决定生活节奏和结构的东西隐藏在生活表面之下。人们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被这些最重要的东西所影响, 而它们一旦改变或者失去, 会对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甚至使我们失去人生的方向和动力, 变得迷惘。可惜的是, 很多人浑浑噩噩终其一生也没有弄明白这些影响生活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作者的用意就是将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事按照时间线索展示出来, 彰显隐藏在生活表面之下的东西, 进而引导读者认真思考生活的本质。就像我们看到钟表的运转就会对它的内部结构感到好奇一样, 作者希望唤起读者对生活表象之下的东西的好奇心, 并且自己去探寻它。

小说的主题是主人公临终前对生活意义的探寻。这种生活意义不是对日常生活的简单反思, 而是乔治在临终前回首一生的终极思考, 是对生活意义和家族传承历史的最终整体建构。意识现象学认为回忆是自然的反思。“内在时间大都是通过自然的反思而形成的。这种自然反思就是回忆。因此, 在胡塞尔的时间分析中, 回忆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4]108乔治试图得出跨越三代人的生活意义, 时间的跨越由于超出了乔治自己的生活经历, 因而只能借助想象才能完成。回忆是再造感知的经验想象, 是对过去感知的当下再造。“现时的感知是根据作为体现的感觉而构造起自身的……在不与感知相衔接的情况下, 也可以有独立的当下化出现, 而这就是次生的回忆。”[5]68这种再造由于时间序列的不同组合而不断构成新的意义, 它具有现象学解释的反思描述特征。

乔治和爱德华心中的父亲形象是残缺不全的, 他们努力通过回忆拼凑出各自父亲的完整形象。父亲的形象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家庭生活总是以父亲为主线, 父亲形象的构成意味着生活意义的完整揭示。补全父亲的形象、追问家史中的疑问、探寻生活的完整意义就是乔治在临终所做的事情, 这种探寻也伴随着乔治和爱德华的一生。小说中的生活意义是通过回忆将各个时间阶段的记忆碎片聚集在一起而构成的共时性整体, 它的构成离不开本源时间。本源时间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呈现, 最终通过语言文字得到表达, 它是记忆碎片得以附加于其上的本体, 它的三维结构使得思维中的立体形象构成成为可能。探寻生活意义的过程伴随了乔治一生, 这种探寻就是现象学的解释学循环。它既是回忆, 更是对生活不断解读的历程, 总是处于未完结的开放状态。生活意义不是抽象的传统形而上学之物, 而是在生活和时间的流逝中对感性经验的反思。乔治通过对几十年往事以及几代人生活经历的回忆, 将这些很久之前的生活体验重新构造出来呈现于当下, 小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很少有人会跨越几十年时间去思考生活的意义。“修补”是在回忆中对时间和历史的修补, 是生活碎片的重新整理, 是将意识中的记忆碎片归于某种秩序而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修补依赖于本源时间, 乔治可以自由地穿梭于过去、现在和将来来建构生活的意义。

文中的很多细节描写都是回忆, 回忆是在时间中展开的。修补回忆是将遥远过去发生的事情重现出来。这些事情有些是乔治的亲身经历, 有些是他从祖辈那里听说的家族故事, 有些则完全是他的推测和猜想。小说中的时间并不连贯, 乔治的回忆总是断断续续, 有时乔治也不知道在过去的某段时间家里发生的事情, 只能依靠幻想和猜测。临去世前的乔治生活在过去以及幻想之中, 小说的大量篇幅描写的是与当下毫无关联的回忆或幻想。这种描写虽然是虚拟的, 却给人以真实感。这种真实不是现实中实际发生的事实, 而是关于可能性的真实。乔治将这些或虚或实的记忆碎片按时间顺序拼凑起来, 在时间中建构起人生意义和家族的历史。

小说用具体感性之物说明抽象道理。首先, 父亲是家庭生活的主线, 是生活意义以及家族传承的象征。“在人们长期的意识中, 父亲不仅是家人物质生活的依靠, 也是家人精神的支柱、生活意义的所在。”[6]64文中两代人乔治和爱德华, 其父亲分别都从儿子的生活中过早地隐退消失, 只为儿子留下碎片般的回忆。这就造成了儿子在心中塑造父亲形象的困难, 儿子必须通过将记忆碎片修补拼凑起来并进行思考才能得出父亲的完整形象。乔治和爱德华对父亲的种种疑问是对生活意义的终极追问, 而借助回忆对两位父亲生活点滴的描述既是父亲形象的建构, 也是生活意义的建构。其次, 小说中的“修补”也具有象征意义。修补生活用具和钟表暗指修补回忆、时间和生活意义, 修补是用记忆碎片拼凑出完整的形象。两位父亲及其家庭生活就像是残缺的雕塑作品, 都需要用记忆的碎片去修复。

小说中的许多自然风景的描写具有浓厚的超验主义色彩。超验主义认为, 自然是最高本体的感性显现, 接触自然是达到真理的途径, 生活的真理就在自然之中。同样, 现象学认为, 时间不是高高在上的抽象之物, 而是以实际生命体验得到展示的。经验事物在时间中呈现, 时间就是本体。在小说中, 自然是本体时间的感性显现, 而时间作为本体就是自然和宇宙的先天结构。因此, 钟表既象征本体时间, 也象征着衍生万物的自然和宇宙。“钟表的每一个齿轮和发条都有各自内在的功能, 但就整个机械装置而论, 它更大的目标是回到所选定的那个时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 钟表很像宇宙。”[2]133虽然钟表刻画的是物理时间, 但所指的是时间、自然和宇宙。它实际上暗示着最高本体的“是” (Being) 。“我就是这样想象着我自己, 在寻找他在布道时一直称之为深刻和秘密的‘是’。”[2]103直接提及隐秘的最高本体“是”, 体现出小说试图由种种具体事物上升到世间万物的最高领域, 从而探寻生活的终极意义的倾向。

三、结语

《修补匠》中感性经验的描写较多, 情节之间的结构比较松散, 更像是散文而非小说。另一方面, 作者就像钟表匠, 孜孜以求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语言文字和思想的精确。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使得本书又像是严密抽象的哲学着作。这两种风格都符合现代现象学的特征, 具有深厚的西方文化底蕴。小说较深的文化背景是中国读者阅读的难度所在。即使在美国, 这也是一本严肃而非流行的小众文学作品。如果没有普利策奖, 它极有可能成为文坛又一颗无声无息的遗珠, 被束之高阁。如果我们冲着它是获奖小说来阅读, 可能最后会失望而归。但文学作为严肃的文化形式毕竟不应完全迎合市场的需求, 仅仅满足普通大众和流行文化的需求, 而应担当起唤起人类崇高精神的使命, 这正是文学奖项的意义所在。《修补匠》包含了许多对时间和生命的哲学冥想, 需要读者反复阅读、耐心体会和思考, 它是一篇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M].丁耘,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2]保罗·哈丁.修补匠[M].刘士聪,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2.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 王庆节,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4]倪梁康.胡塞尔早期内时间意识分析的基本进路[J].中山大学学报, 2008 (1) .

[5]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M].倪梁康,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 篇3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 盐酸贝那普利 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22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是联合用药[2]。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指出,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药或与其他药联合是一线治疗选择之一。因此,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以观察其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心肌肥厚的影响。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老年高血压2~3级患者76例,均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72.5±11.3岁;高血压病史2~18年;其中2级高血压68例,3级高血压8例,合并心肌肥厚47例,动脉硬化51例,高脂血症61例,高黏血症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血压合并症及分级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患者均為停服其他降压药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日晨服,治疗组加用盐酸贝那普利10mg,1次/日晨服,24周1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天测血压并作记录,同时观察心率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均查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超声心动图并作记录。

观察指标:应用袖带水银柱式血压计,测血压前休息15分钟,取坐位测右肱动脉血压,治疗前及结束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取左侧卧位,于左室长轴切面指导下取左室短轴的M型图像,测取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PWT、IVST和LVDd取其均值。治疗前后检验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标准[4,5]。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观察例数。

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采用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 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38例,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94.74%;对照组38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6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血压变化: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2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前后左心室结构改变:治疗24周以后,治疗组中24例心肌肥厚患者的LVDd、IVST和PWT均值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23例心肌肥厚患者的LVDd、IVST、PW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不良反应和生化改变:治疗组3例头晕,2例头痛,1例面红;对照组有3例头晕,1例头痛,2例面红,用药1~2周后症状均自行缓解或耐受。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血脂、空腹血糖、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

讨 论

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多为原发性,病程长。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全身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动脉顺应性下降,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加重,最终出现心、脑、肾等多个系统的病变[6],此外,高血压状态可以增加心脏后负荷,引起心肌肥厚与心力衰竭。因此,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减少高血压所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脑血管的并发症,同时最大限度的避免降压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2006年中国钙拮抗剂防治脑血管病专家一致认为[7],长效钙拮抗剂不仅有效、平稳降压,还可作为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者首选药物。同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钙拮抗剂后又一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血管药物[8],其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可逆转心肌肥厚。二者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增加降压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更重要的是有效防治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逆转心室肥厚,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延长人均寿命的目标。

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划分成A组、B组和C组,3组例数均40例。A组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21±3.42)岁,平均病程(7.1±1.6)年;B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24±3.38)岁,平均病程(6.9±1.8)年;C组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23±3.4)岁,平均病程(7.3±1.4)年。3组患者在平均病程、性别构成以及平均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可比性。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中心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范围分别在140~180 mm Hg、90~110 mm Hg,取得同意,本次试验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动脉狭窄、心肌梗死、严重急性感染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临床资料不全面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的患者;近半年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或者中风患者;不能坚持完成整个研究的患者。

方法:A组患者单用卡托普利片,10~20 mg/次,2次/d。B组患者单用硝苯地平片,20 mg/次,2次/d。C组联合应用卡托普利片和硝苯地平片治疗,药物使用方式和A组、B组一样。3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停止使用其他降压药物,若出现异常须及时停止用药。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参照《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关于高血压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制定本研究治疗效果评价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舒张压降低≥20 mm Hg或收缩压降低≥30 mm Hg,但是没有在正常范围内;②有效:经治疗,舒张压降低<10 mm Hg或降低范围在10~19 mm Hg,未在正常范围内;③无效:治疗后,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未达到上述要求[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软件类型为SPSS 19.0。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s),经t予以对比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经χ2予以对比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和A组、B组相比,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可达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不明显,且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目前关于高血压发病机制尚未给出明确的标准,多认为在遗传背景下受后天环境因素影响和作用造成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出现异常而引起[5]。高血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很容易造成器官出现病理性损伤,导致其他器官衰竭而致死亡。临床中所用降压药有很多,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中卡托普利作为代表性药物,其对附近以及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具有抑制作用,可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下降,且对激肽酶发挥出抑制作用,以此减少肾上腺素以及前列腺素的释放,降低血压。硝苯地平作为钙拮抗剂,对心肌细胞膜的钙内流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能够扩张机体外周小动脉,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继而降低血压,此外,该药还可增加心肌供氧量和冠脉血流量。本次研究就上述两种药物在高血压治疗中单用和联合应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药物的C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用药物的A组、B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和A组、B组相比,*P<0.05。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临床中,联合应用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所获效果明显比单用两种药物好,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参考文献

[1]杨拯,姚冬梅.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45.

[2]黄玉环,薛盛龙,林金银,等.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45例[J].中国药业,2012,21(19):78-79.

[3]徐立,陈刚,张友章,等.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4,9(4):506-508.

[4]蒋嘉烨,王现珍,栗源,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进程中心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干预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27(6):954-958.

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 篇5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5-0576-02

中图分类号:R 587.10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3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老龄化不断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如何积极有效地控制此类患者的血压成为临床医生重视的问题。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86例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了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与别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男50例,女36例,年龄60~83岁,平均68.5岁。糖尿病病程5~20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WHO/ISH诊断标准[2],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分型符合1997年ADA/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全部患者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近期无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选病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治疗方法 86例患者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磺脲类与双胍类口服降糖药联合控制血糖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停用其他降压药1周后,首用或改用卡托普利片12.5 mg~25 mg,3次/d,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0~20 mg,1次/d,治疗1~3周或达到降压目的后,逐渐改为维持量;对照组则给予与治疗组方案有别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定期随访血压,1次/周。观察记录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血肌酐、尿素氮、血钾、尿蛋白排泄量。血压测定:患者休息15分钟,统一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坐位右上臂血压。降压疗效评定:参照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联合提出的标准。

3.疗效评定 ①显效:血压<135/85 mmHg,血糖控制满意,尿糖阴性,尿蛋白消失,血肌酐降至正常;②有效:血压<140/90mmHg;③无效:血压≥140/90 mmHg。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35例(76.08%),有效10例(22.22%),总有效率98.3%,无效1例(1.70%);对照组显效23例(57.50%),有效10例(25.00%),总有效率82.5%,无效7例(1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4.278,P<0.05,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优。

2.不良反应 两组均有面部潮红、咳嗽、踝部水肿、乏力等,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无须停药。

讨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不是单纯的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超过80%的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有一种或几种危险因素,称为“代谢紊乱综合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亦有人把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减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称为“X综合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有高甘油三脂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高血压并糖尿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肾血管严重并发症发生及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原因,高血糖还可通过激活蛋白酶C,增加内皮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等缩血管物质的合成[4]。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早期抑制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5],既扩张小动脉,又使醛固酮分泌减少,长期持续降压作用使它与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持久结合,使后者对组织中的RAS的作用减弱,从而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减少,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控制减弱,血压下降。ACEI降血糖机制[5]:有人认为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促进PGI合成,抑制缓激肽分解,对全身糖代谢产生良好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脂代谢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对心脏、肾脏保护作用更佳,为糖尿病及肾病的首选药物[6]。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收缩藕联,减低血管阻力的收缩反应性。两药联合应用协同平稳降压,疗效满意。ACEI降低肾小球压力,改善通透性,抑制肥大硬化,减少免疫复合物积聚与系膜基质扩增,保护细胞功能结构,钙通道阻滞剂(CCB)改善肾小球通透性,预防和降低肾小球肥大硬化,阻止氧自由基形成,加强排钠利尿作用。两药协同保护肾脏等靶器官。

综合上述,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确切,能很好地保护老年人的肾、心脏等靶器官,值得在基层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北凡,刘小清,武阳丰,等.我国中年人群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异常对心血管发病的预测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3):226-229.

[2]Guidelines Subcommittce.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J hyperters,1999,17(2):151-183.

[3]Stjth B J.Woronoff K,Wiernsperger N.Stiulation of the intracellular portion of the human insulin receptor by the antidiabtiie drug etforinn[J].Biochem Pharmacal,1998,55(7):533-536.

[4]高 妍.糖尿病与高血压治疗进展[J].中国内科杂志,1999,38(10):714.

[5]徐福胜.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68例分析[J].交通医学,2003,17(5):513-514.

[6]初少莉.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7):439.

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门诊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61~77岁;诊断分别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与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1]。

1.2 方法

(1)分组情况:6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贝那托普利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3.5)岁;平均病程(13.4±3.2)年。联合治疗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5±2.8)岁;平均病程(13.7±2.4)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给药方法:贝那普利组,口服贝那普利(商品名为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厂出品)10 mg,1次/d;联合治疗组口服贝那普利10 mg,1次/d,非洛地平(江苏阿斯利康公司生产)5 mg,1次/d。2组患者分别于每周监测一次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糖变化见表1。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1)P<0.01;与贝那普利组比较,(2)P<0.01

2.2 不良反应

3例患者在应用贝那普利时出现轻度干咳,但可以耐受,未中断治疗,其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其他副作用。

3 讨论

高血压、糖尿病都可加速心血管病和肾脏病的恶化,两者并发更是危险,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这样的高危患者,血压控制更为困难,这些人往往需要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最新公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明确规定: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控制目标为<130/80 mm Hg(1 mm Hg=0.13kPa):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讲,即使是轻度高血压单一用降压药有效率仅为50%~60%;联合用药可减少每种用药剂量,减少副作用而降压作用增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钙拮抗剂联用是良好的选择。本研究也提示联合用药降压效果比单一用药效果更好。非洛地平缓释片为长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抑制细胞外钙离子通过细胞膜向细胞内流入,导致血管阻力下降,可选择扩张动脉而使血压下降,波依定也可降低肾血管阻力,改善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4 h尿蛋白有良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非洛地平通过扩张心外膜的动脉和小动脉而减少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和心肌氧供,从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半衰期长,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不影响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2]。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其降压作用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两者均有利于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ACEI对各种程度高血压均有一定降压作用,对伴有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大、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合并症患者尤为适宜,因此两者联用除增加降压效果,使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达到最佳目标血压外,ACEI的扩张静脉作用尚能抵消CCB扩张动脉引起的血液回流受阻的副作用,减轻局部水肿和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副作用[3]。本组显示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这些药物对糖代谢无影响,因此联合用药副作用少,每种用药剂量可减少,患者依从性好,很适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贝那普利组32例,给予贝那普利10mg,1次/d,联合治疗组32例,在贝那普利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5mg,1次/d,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2组血压均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降压幅度高于贝那普利组,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联合应用降压疗效更好。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贝那普利,非洛地平

参考文献

[1]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年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华平,武艳琳.伴合并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新医学,2005,36(7):419.

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轻中度 (1~2级) 高血压患者197例, 均符合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疾病、心功能衰竭,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药物过敏者。197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试验组9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水平接近。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0mg, 每日2次口服。试验组给予卡托普利20mg, 硝苯地平10mg, 联合口服, 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6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水平, 或者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水平, 或者下降10~20mmHg, 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以上标准。显效加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表1)

由表1可见, 治疗前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两组比较, 水平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3、0.63, P>0.0 5) ;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50、7.36, P<0.01) 。自身对照: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 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总体上, 两组均可达到降压效果, 但试验组降压幅度大于对照组。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由表2可见, 试验组显效率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1 3, P>0.0 5) ;总有效率试验组 (93.7%, 90/96) 明显高于对照组 (6 9.3%, 70/101) ,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1 9.2 8, P<0.01) 。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出现干咳23例 (22.8%) ;试验组出现干咳8例 (8.3%) , 便秘11例 (11.5%) , 脚踝水肿4例 (4.2%) 。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 治疗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控制血压, 以延缓疾病发展, 减少并发症发生。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 有文献报道, 血压控制率仅为6.1%, 而这与患者常年使用一种降压药物治疗密切相关[1]。

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分别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钙离子拮抗药, 两者合用能够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小血管, 增加冠脉血流量, 阻断血管收缩, 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从而起到协同降压作用。卡托普利还能扩张静脉, 拮抗长期使用硝苯地平所产生的血液回流不畅, 减少脚踝水肿等不良反应[2]。

本文结果显示, 两组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效, 但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用降压效果好于单用卡托普利, 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不大。

参考文献

[1]杨巧敏.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 (5) :595-596.

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 篇8

关键词: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以来, 高血压的治疗以药物为主, 单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仅有40%~50%, 而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使70%~80%的高血压患者达标[1];联合降压治疗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以合适的剂量进行合理组合, 其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在于降压疗效叠加使作用增强, 而不良反应减少, 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存性, 进而提高治疗率和达标率, 并能更全面的保护血管和靶器官, 减少心脑血管事件[2]。本临床试验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依那普利+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CCB) 非洛地平缓释片为治疗组,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CCB) 非洛地平缓释片为观察组,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依那普利联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CCB) 非洛地平缓释片及单药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并为其应用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门诊就诊的患者192例, 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其中男性105例, 女性87例, 年龄36~79岁, 平均年龄67岁。高血压的诊断符合《内科学》第七版高血压诊断标准。血压最高186/112 mm Hg, 最低148/90 mm Hg。高血压病史最长13年, 最短1年, 平均7年。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患者,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肌酐≥221μmol/L, 血钾≥5.5 m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96例。排除对依那普利副作用刺激性干咳的患者。治疗组有6例患者合并房颤, 观察组有5例合并房颤。治疗组有2例在随访第6个月、第10个月发生脑出血, 观察组有3例在第4个月、第5个月、第11个月发生脑出血。患者在门诊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拍片检查。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体质量、血压、病程、心功能及基础心脏结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观察指标

1周定期查体质量, 每日早、晚监测血压、脉搏 (门诊和自测相结合) 。

1.3 治疗方法

虽然近年来多种安全有效降压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 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满意控制率却无显著提高, 采用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依存性是血压达标至关重要的因素。高血压的治疗包括减轻体质量 (体质量指数保持在20~24 kg/m2的范围内) , 限制饮酒, 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 g) 。治疗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依那普利联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CCB) 非洛地平缓释片, 观察组给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CCB) 非洛地平缓释片。

依那普利:每天剂量5~40 mg,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周围和组织的ACE, 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 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降压起效缓慢, 逐渐增强, 在3~4周达最大作用。在肥胖, 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主要是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

非洛地平缓释片:每天剂量5~20 mg,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 显著减弱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 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性, 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钙拮抗剂还能减轻血管紧张素Ⅱ缩血管效应。钙拮抗剂降压起效迅速而强力, 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强, 剂量与疗效成正相关系, 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对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 长期治疗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联合治疗能明显增强降压作用。

1.4 疗效评价

高血压分级按照我国2010年修订并颁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依照指南血压定义与分类方法进行, 降压目标为<140/90 mm Hg。患者血压恢复至120~139/80~89 mm Hg为显效, 恢复至140~159/90~99 mm Hg为好转, 血压在Ⅱ级以上>160/100 mm Hg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相关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以 (±s)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临床试验, 两组治疗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两组血压都得到了很好控制。3个月血压随访结果显示: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 (135.6/82 mm Hg) 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幅度明显大于非洛地平缓释片组 (139.6/87.3 mm Hg) 。6个月血压随访, 治疗组 (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 血压平均下降16.2/7.1 mm Hg, 观察组 (非洛地平缓释片) 血压平均下降13.6/5.8 mm Hg。12个月血压随访, 治疗组血压平均下降18.2/9.7 mm Hg, 观察组血压平均下降14.1/6.5 mm Hg。治疗组显效72例, 血压控制率75%, 好转11例, 无效13例。观察组显效45例, 血压控制率46.88%。好转28例, 无效23例。两组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但治疗组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两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血管疾病, 需长期坚持治疗。降压是硬道理, 降压治疗越早达标, 患者获益越大, 其最终目的是要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本临床试验采用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及单药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治疗组血压控制率75%, 观察组血压控制率46.88%, 两组患者高血压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 高血压的治疗应以多种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为基础, 联合应用多种降压药, 从不同角度阻断高血压的发生机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依那普利和钙离子拮抗剂 (CCB) 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是目前公认可优先选择的降压治疗方案。多种药物的小剂量联合应用, 既协同加强降压效果, 可获得好的疗效, 又可减少不良反应, 并可改善预后。依那普利起效缓慢, 作用稳定;非洛地平缓释片作用较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依那普利和钙离子拮抗剂 (CCB) 非洛地平缓释片各有不同的降压机制, 联合用药时它们可以互补, 降压的效力大于任何药物单药给药。联用药物可钝化反调节, 互相限制另一药物诱导的不良代偿, 有利于兼顾患者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与并存疾病,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非洛地平缓释片导致的外周血管扩张能自发性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RAAS) 和交感神经系统, 使得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 后者又能减弱非洛地平缓释片的降压作用, 这时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依那普利则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作用, 和非洛地平缓释片一起降压互补, 同时减轻非洛地平缓释片引起的水肿。二者之联合不仅能更有效地降压, 同时肾保护作用也更强。选择更有效、更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是未来高血压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华琦, 李东宝.如何理解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之间的差异[J].心脏病学实践, 2006 (5) , 136-145.

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男52例, 女48例;年龄60~82 (71.3±5.1) 岁。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与《2010高血压防治指南》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内容相符合。患者坐位舒张压在95~112mm Hg之间, 收缩压则低于175mm Hg[1]。患者均无药物降压史, 不存在交流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等。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如下:肝肾功能存在障碍;处于妊娠或者哺乳期的妇女;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有过敏或者变态反应;在研究前3个月出现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 (苯磺酸氨氯地平组) 和B组 (复方卡托普利) 各50例, 其中A组年龄70.3±8.7岁, 男27例, 女23例, 收缩压158.3±5.8mm Hg, 舒张压104.3±5.8mm Hg;B组年龄71.6±7.9岁, 男25例, 女25例, 收缩压159.1±6.3mm Hg, 舒张压103.8±5.2mm H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本次研究前2w均停用降压药物, 停药期间每天服用安慰剂, 剂量为2片。A组患者每天清晨8点服用Am, 本次研究药物产自北京赛科药业有限公司, 剂量为5mg;B组患者每天清晨8点服用Co, 本次研究药物产自常州制药厂, 剂量为1片。治疗后4w患者血压依然没有达到标准的则剂量分别增加到10mg和2片。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w。

1.3 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评价标准主要如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舒张压下降程度≤10mm Hg并处于正常范围内, 或患者舒张压下降程度≥20mm Hg的判定为显效; (2) 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下降程度<10mm Hg且不在正常范围内, 或者患者舒张压下降范围在10mm Hg~19mm Hg之间的判定为有效; (3) 患者经过治疗, 血压没任何显著变化的判定为无效[2]。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中, 主要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相对于B组患者, A组患者临床降压效果更具显著优越性, 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2。

2.2 不良反应

2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A组患者2例出现轻微下肢水肿, 4例有轻度头痛, B组患者6例出现干咳, 2例出现轻度恶心反应, 均未对用药产生影响。

3 讨论

当前我国高血压疾病人群已经超过2亿, 而在这人群中老年人占据着很大的比例[3]。导致高血压的因素影响因素众多, 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效果不佳, 需要长期服药控制, 因此药物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患者都需要终身服药以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 但很多老年人对高血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在治疗中依从性较差。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 在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时候需要最大程度的简化, 选择治疗疗效突出, 不良反应轻微, 且服用剂量少及服药频率低的方案。而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复方卡托普利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广泛应用。

Am属于钙离子拮抗剂药物, 能够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面钙离子通道进入到细胞里面对于血管平滑肌有舒张效果, 还能够扩张外周小动脉, 进而收到降低血压的效果;Co则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其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I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结合, 且对周围还有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有抑制的效果, 舒张血管进而达到降压的效果[4]。需要注意的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还应加强健康宣教工作, 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不可随意停药或者减少用药剂量。

在本次研究中, 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A组患者, 其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接受复方卡托普利治疗的B组患者具有显著优越性, 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且两组患者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该结果提示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Am和Co治疗均能取得突出临床治疗效果, 而Am疗效更为确切且不会引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 能够更好的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选自本院20112013年收治年龄超过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100例, 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A组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 B组患者接受复方卡托普利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相对于B组患者, A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具显著优越性, 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Am和Co治疗均能取得突出临床治疗效果, 而Am疗效更为确切且不会引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复方卡托普利,老年高血压

参考文献

[1]夏彪.观察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2种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 2010, 29 (33) :75-75.

[2]潘海燕.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12) :45-46.

[3]刘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13) :1585-1587

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 篇10

【关键词】吲哒帕胺缓释片;福辛普利;氨氯地平;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83-01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满意控制血压难度大,长期血压控制不满意可使心脑血管事件增加,本文观察了吲哒帕胺缓释片(钠催离)联合福辛普利(蒙诺)、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作用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 l2月~2011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200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排除肝、肾功能异常;高血压脑病及高血压危象;对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及ACEI类药物过敏者;肾动脉狭窄所致高血压:痛风患者。200例病人中男 142例,女 58例 ;年龄 50~82岁,平均年龄(72±6)岁;高血压病史 4~35年,平均7年 4个月;其中合并冠心病 38例,心律失常者 42例,糖尿病者 21例,脑血管后遗症 21例,心功能不全者 45例。

1.2 方法:200例高血压病人在单用一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停用原抗高血压药物两周后,给予吲哒帕胺缓释片(钠催离) 1.25mg Qd,一周效果不佳加福辛普利(蒙诺)10mg Qd,观察一周后效果不佳加用氨氯地平(络活喜)2.5mg Qd,如果效果不佳,两周后钠催离加量至2.5mg Qd,如血压仍未降至正常,络活喜加量至5mg Od,部分病人蒙诺加量至 20mg Qd,在观察期间不加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观察指标:血压、心律、心率、血尿常规、电解质、血脂、肝、肾功能、尿酸、血糖、心电图,其中血压测量于治疗后第 1-6周每周测量一次,第 8周测动态血压一次,其余指标于用药前和用药后4周、8周复查一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 :SBP下降30 mmHg以上,未达到正常范围;有效 :SBP下降 20~30 mmHg,但未达到正常者; 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收缩压降至≤90mmHg和/或舒张压降至≤50mmHg为低血压。

1.4 统计学处理:观察数据以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各组均数比较采用 t检查 ,以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情况:20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经钠催离联合蒙诺、络活喜治疗后,193例病人显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96.5%。从治疗前的168.5±7.5mmHg降至 148.3±5.1mmHg(P<0.05),第四周达最大降压效果,血压降至 138.5 ±5.6mmHg(P<0.01)。没有出现一例低血压,且有效的维持 24h的降压作用,昼夜降压幅度差异无显著性,且不影响原有血压的昼夜生理节律变化。

2.2 用药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用药后病人心率、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尿酸、肝、肾功能、心电图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没有出现一例低血压,其中2例出现低钾血症,经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短时间内纠正。

2.3并发症疗效:原有心绞痛者 38例,服药后症状减轻,其中21例症状消失;心律失常者有 25例发作频率明显下降,8例恢复正常心律;心功能不全改善者 23例。

2.4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的不良反应,可自行减轻或消失,无一例出现停药。

3 讨论

众所周知,收缩压增高与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衰) 、卒中具有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收缩压的发生率增加,卒中也成比例升高[1]。因此,ISH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l987年开始的中国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Syat Chia)[2]和 1989年开始的欧洲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Syat Eur) [3],均证实了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对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价值。

本文结果显示 :钠催离联合蒙诺、络活喜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但仍有 7例病人无效,可能与服药方式及并发疾病有关,用药期间没有出现一例低血压,可能和初始剂量较小、样本太小有关,这需要更多的临床样本验证。在用药过程中,少数病人发生一过性的不良反应,但都可自行减轻或消失,没有病人因不良反应而停药。三者联合用药的可能如下①随年龄递增而钠、水处理能力下降,而钠催离可减轻水钠潴留,发挥降压的作用。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吲达帕胺通过降低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可以减轻左心室肥厚[4];②钠催离与蒙诺联合可降低钠催离引起的低钾血症,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具有保钾的作用,并且也可使二者用药剂量减少,副作用也相应减少。③蒙诺与钠催离合用还有协同作用,因利尿剂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RAS)系统 ,从而使作用于 RAS系统的转换酶抑制剂作用更明显;④蒙诺和络活喜均有扩血管作用,蒙诺通过阻断RAS系统有扩张动、静脉作用,而络活喜直接扩张动脉,二者合用增强降压作用。

综上所述钠催离联合蒙诺、络活喜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符合以下条件:①平稳、有效、用药剂量小;②不良反应少;③服药简便,易于提高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Lloyd-Jones DM,EvansJc,kvyD.Hypertension inadults across the age spectrum: current outcomes and control in the community .JAMMA, 2005, 294:466-472.

[2]中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协作组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一临床试验总结报告[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5):329

[3]Staessen JA,Fagard R,Thijs L,et a1.Randomised double blind comparison of placebo and active treatment for older patieni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J].Lancet,l 997, 350:757

上一篇:从教能力下一篇:PLC控制原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