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工程

2024-08-09

营造工程(精选十篇)

营造工程 篇1

劳动关系是衡量企业和谐的风向标。企业的和谐稳定是生产经营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和保证, 也是职工安居乐业, 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和保证。没有和谐稳定的劳动环境, 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工会作为群众组织, 积极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它需要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为此, 企业工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职工所求的工作, 切实维护好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 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的推进, 长庆采油三厂工会, 根据企业特点, 研究制定了以下四个常规制度:

一、每年召开两次职工代表大会。

职代会通过对行政、党群、生产、经营、安全等进行审议, 并对《职工提案征集解决落实情况的报告》《薪酬与业绩挂钩考核办法》《基层管理考核方案》《星级达标管理考核办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考核办法》进行现场公示, 将作业区的生产经营目标, 技术进步目标, 企业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目标及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目标等用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 为作业区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建立职工提案征集解决落实反馈制度。

为保障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力, 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特别是遇到诸如企业改制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时, 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之前, 作业区都组织职工开展提案征集活动, 架设起职工和企业之间的“连心桥”。对职工反映的问题, 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 责令限时解决, 对职工有疑问的问题适时召开恳谈会答疑解惑, 畅通沟通渠道。

三、加大区务公开力度。

对工资、奖金、差旅费、午餐费、业绩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奖惩结果、人员调整、岗位竞聘、学习培训和评先选优等实行公开处理。正确引导广大员工参与作业区的决策、管理、监督, 形成了“作业区—井区—班组”“三方推动抓落实、三级联动促深化、三项规范保长效”的工作机制, 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促进了和谐油区建设。

四、加大工会信访工作力度。

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 把信访工作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 创建对话、沟通、质询平台, 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话语权, 让职工“说出想说的话, 提出想提的意见”, 构建公平公正的民主环境。

对于企业内特殊人群, 如困难职工特别是特困职工的生活保障等, 都是平日工作中需要细致处理的重点, 对于困难职工, 长期实施送温暖工程, 为职工排忧解难, 是工会的一项基本职责, 也是工会参与和谐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会要做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知心人、第一沟通人”, 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职工关心企业的热情, 享受家的温馨。为此, 长庆采油三厂工会开展了“六必访”活动。即:员工因病住院必访;出现家庭纠纷必访;天灾人祸必访;生活出现困难必访;婚、丧事必访;家属来单位探亲必访。在“六必访”的基础上, 还创新了“精神帮扶、物质帮扶、就业推荐”的新路子, 按照工会有关政策, 积极争取做到凡是符合条件的都要纳入到困难职工范围内, 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 不断加大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对遗属的慰问和生活物资帮扶工作, 确保节日期间职工队伍稳定。凡属单位在册员工的子女, 困难家庭优先给予帮扶, 并在其毕业后给予就业推荐, 对非困难家庭子女, 符合就业条件也愿意在油田工作的, 也给予大力推荐, 切实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此外, 工会还加大了对员工技能培训教育的投入, 企业深知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基。因此, 工会把管理作为教育的基础。职工对工作的认知和行为,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职责范围、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信息的掌握程度。长庆油田采油三厂五里湾第一采油作业区把管理作为职工教育的重点, 每季度定期组织开展“标准化操作”培训, 从实质上帮助职工了解、熟悉、掌握各种操作流程和操作标准。通过培训教育提高职工要求学习生产技术、操作技能, 提高自身文化、技术素质的积极性, 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的责任感, 促进了职工间的交流, 达成相互理解和支持;加深了对企业管理程序、规章制度的认识, 增强了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现代企业发展之路, 要依靠凝聚所有员工的动力来增加企业的生产力。为达到此目的, 长庆采油三厂工会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竞赛活动, 根据各阶段生产经营情况, 开展以“立足岗位、勤俭节约、挖潜增效”劳动竞赛、“科技创效、降本增效、技能创优”劳动竞赛活动、“拿下419, 我该怎么做”竞赛活动、“节约1元钱、多产0.1吨油”百岗千哨劳动竞赛、“大干30天、冲刺1700”劳动竞赛、“安全平稳促上产、冲刺全年总目标、全力支撑419”劳动竞赛等活动, 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满足了生产需求和单位发展需要。在提高能动性的同时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把《安全生产法》《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条例》与维护职工职业健康安全结合起来, 在全区先后开展了“安全生产90天、我为上产做贡献”活动、“百日安全竞赛”活动、“安全生产月”“安全警示月”等活动, 有效提升了职工安全意识。

同时, 工会积极组织员工开展深化科技创新活动, 把“服务生产、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来抓, 每年组织两次“合理化意见”征集活动和一次“五小”创新创效活动, 使群众的智慧有效推动单位的各项工作开展。积极开展“创争”活动发挥“大工会”的作用。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作为开展“创争”活动的重要载体, 激发广大职工参与的热情, 形成了职工和企业共谋发展、和谐祥和的局面。

推进农居工程营造地震安全环境思路 篇2

一、以人为本,把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作为民生大事来抓

(一)更新理念,深刻认识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重要性。一是借鉴汶川地震启示,充分认识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是提高抵御地震灾害能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去年“5.12汶川地震”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一条深刻的教训就是,抗震设防工作没有到位,绝大多数农村农居和中小学教室、宿舍都未达到设防要求。目前,我县人口51万,80%以上居住在农村,绝大多数农居都是砖瓦土木结构,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很差。遇到6级左右的地震绝大部分的房屋都会倒塌,对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从我县地处的地理位置,充分认识地震灾害发生的潜在危险,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我县地处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防御区之一,在辖区范围内分布有三条地震断裂带,这些地震断裂带活动频繁,难以预测在哪一天爆发,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三是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充分认识营造地震安全环境是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健全机制,加强对实施地震安全工程的领导。县委、县政府一贯重视支持农居抗震设防工作,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进行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文件,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镇政府也指定了一名副镇长分管这项工作,各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实施地震农居工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县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机制不完善,个别单位思想理念滞后,重视不够,指导不力,进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应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认真解决。

(三)统筹规划,把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列入民生重点发展项目统一实施。省政府关于《海南省2008-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已把农居地震安全试点示范工程列为民生工程重点项目,我县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从本县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2009年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示范工作计划,把145户列为试点示范户,目前已有80户动工兴建,年底有望按照计划全面实施。同时,我们还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科学安排,与我县国民经济及财力增长相适应,与“十一五”规划和以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衔接,与其他民生发展项目协调的原则,正在编制**县2008到2012年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示范规划,预定5年内实现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示范户800户,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扶持资金尚未到位,5年内我们要积极争取省拔款200万元,县财政解决160万元,以保证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示范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思路,加快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实施的步伐

(一)深入宣传,增强群众忧患意识,激发群众建设地震安全家园的热情。多年来,在宣传、建设、科技、广播、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县结合开展《防震减灾法》发布纪念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科技日等活动,运用刊登专题文章、进行地震知识讲座,出动巡回宣传车、组织图片展览参观、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做了大量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及时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收看了地震救灾现场,踊跃开展献爱心、支援抗震救灾活动,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了一次防震减灾的深刻教育宣传教育工作,但还存在着方法不够灵活,内容缺少通俗趣味性。今后,我们要着力在改进宣传教育的方法,丰富宣传教育的内容上作文章,进一步加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力度,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建设地震安全家园的积极性,依靠群众力量扎扎实实做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示范工作。

(二)试点示范,积累经验,探索出加快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途径。2007年,我县已在金江镇大拉村委会开展了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示范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省地震局的指导帮助下,试点示范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大拉村试点经验

从小就是天才 我的异界特种部队 宋末商贾第二部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的推动下,目前,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示范工作已在全县铺开,145户列为2009年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示范户。我们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克服困难,把地震安全工作落实到村到户。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探索出加快地震安全农居工程步行的途径,力争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走在全省前列。

(三)加大投入,破解难题,保证地震安全农居那一世小说网 http://工程顺利实施。加快地震安全农居步伐,除了加强领导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等因素外,加大资金投入是至关重要的保障因素。因此,县财政应该把地震安全农居工程扶持资金列入预算范围,并逐年加大支付力度,切实解决因资金不足出现的疑难问题,为我县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财力保障。

三、竭诚服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实施任务

(一)设立机构,把服务工作送到千家万户。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各项任务,服务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地震局同建设局等相关单位联合及时成立了“**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服务中心”;11个镇也挑选3至5人设立了“镇农村农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服务站”,并已挂牌上墙;157个村委会组织了“农居协会”,选配了157名联络员,全县已初步建立了农村农居地震安全工程服务网络。目前,这些服务机构已启动运转,开展了试点示范户调查摸底、试点计划申报,施建资料收集、施工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强这支服务队伍的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中的骨干作用。

(二)加强培训,培育一支技术精堪、责任心强的农居建筑工匠队伍。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含量高,选址规划、设计施工都必须严格依照抗震设防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为了确保农居建设抗震设防的质量,我们已在加强建筑工匠培训,提高施工技能上下了一番工夫,但培训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全县大多数农村民居建筑工匠的技能尚停留在传统农居建造的技术水平,抗震设防的技术尚未掌握。今后,必须加大培训力度,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印发农居建设抗震设防技术资料、现场讲解示范等多种形式,把全县农居建筑工匠的抗震设防施工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实施任务。

(三)严格管理,确保扶持资金使用到农居抗震设防工程上。要切实加强农居抗震设防扶持资金的管理,严格资金的审批程序,做到农户姓名不对号的不审批,建筑资料收集不全的不审批,抗震设防不达标的不审批,弄虚作假骗取扶持资金的,要责令收回,并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充分发挥扶持资金在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实施中的促进、推动、鼓励作用。

探析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的措施 篇3

关键词:生物防火林带 功能 问题 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林业局把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实施绿色防火作为预防林火蔓延,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和危害,促

进森林资源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组织制定了生物防火建设规划,专门做出决定明确要求各地把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体系建设与林业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使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由此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绿色防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生物防火林带由1998年的35.5万公里迅速发展到2001年的46.8万公里,南方福

建、广东等部分省区已初步建成了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体系。随着各地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其良好的多种效益正逐步展现出来。

1生物防火林带主要功能

1.1 防火效能高。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森林边缘建立阻隔带,或将大面积集中连片森林的分隔成若干小区,一旦发生火情,可将火源阻隔在林缘之外,即使在林内着火,也可将山火有效控制在隔离带内,起到阻火、隔火和断火作用。拥有防火林带11万多公里,平均每公顷有林地密度高达15米的福建省,近五年来,全省森林火灾发生率平均每10万公顷3.9次,年均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44‰,都比前五年大幅度下降。森林火灾损失逐年减少,主要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防火意识普遍提高,防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而初具规模的生物防火林带在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功不可没。

1.2 经济效益好。木荷等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树种,不仅易于栽植,生长较快,而且材质优良,是制作家具和地板的上等原料。据调查,18年生木荷林带,平均1公顷活立木蓄积为126立方米,平均每公顷木荷林带年收入可达数千元。另据专家测算,以新造木荷防火、用材两用林带为例,按现价计算,每投入1元,到公益成熟期采伐,可创产值18.58元,投入产出比是1:18。如营造果树型防火林带,将林带建设与农民致富结合起来,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1.3 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营造阔叶防火树种和经济果木林带,一方面可以改变单一林分为混交林,有利于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抑制森林病虫害、保持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在原来开设防火线的山脊上栽植防火林带,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森林面积,有效减少雨水对防火线的冲涮,对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有明显作用。一些地方在行政区域交界和山林权属界线处建造生物防火林带,使之成为防火屏障和清晰明确的权属界线,稳定了山林权属,减少了火灾和山林纠纷的发生,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此外,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同点烧防火线、开设生土带都是防止林火蔓延的主要措施,但与后者相比较,绿色防火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每开设1公里10米宽的阻隔带需占用1公顷有林地,全国目前38万公里需占用近40万公顷土地。二是节约投资。虽然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初期投入较大,但维护生物防火林带与维修“全光式”防火线相比,节省用工和经费,据了解,在防火线上种植木荷,4年后林带郁闭,每年维护1公顷防火林带需10个工,而维修1公顷防火线需67个工,对比节约57个工,按每个工20元计,每公顷可节约1140元,如果将目前全国的近40万公里机耕隔离带的一半改造成防火林带,每年仅维护经费一项即可减少支出超亿元。三是防止水土流失。防火线大多开设在山脊、山岗,这些地方一般坡度较大,长期去除地表植被,必将变成不毛之地,一遇暴雨,大部分土壤表土成被冲走,有的形成带沟、地槽,个别地段露出风化石。点烧防火线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偶尔还会造成跑火。营造防火林带则可避免上述弊端。

2 我国生物防火林带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在防火阻火中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全国平均每公顷有林地只有2.94米,且发展极不平衡,有的省区甚至还是空白。根据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到建设期末,将建设林火阻隔带343万公里,其中生物防火林带188万公里,使全国平均每公顷有林地有阻隔带24.2米,其中林带13.2米,相当于666公顷为一网格,不仅可以基本控制重大、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而且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据测算,按规划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平均每年可增加收入30亿元,减少水土流失1亿多万吨。

3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营造的措施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长期受益的防火基础性设施,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形成网络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步伐。

3.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生物防火林带特有的防火效能和多种效益,提高广大林区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对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使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为林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3.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把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森林防火发展规划,作为造林绿化责任制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发展缓慢、达不到标准的地区,应进行通报批评;对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或弄虚作假的,应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3 依靠科技,提高水平 一是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纳入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标准,促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加强防火树种的选优、繁育以及防火树种优化配置和提高抗火性能研究,大力推广生物防火林带营造适用技术。三是建立优良树种、优良品种的种源基地和苗木培育基地,为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培育优质种苗。

3.4 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一是建立完整的林带管理制度,加强林带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检查验收管护制度,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3.5 完善政策,加快发展 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增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投入。二是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明确责、权、利关系,确保投资者权益。三是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实行更加优惠的税费政策。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营造地形体会 篇4

凡园林绿化建设工程需要施工, 必先动土, 营造地形。动土营造地形范围很广, 包括挖土堆山, 挖土造湖, 挖土造池, 或场地平整, 地形落差角度复做, 开建园道等等, 都是园林绿化建设工程营造地形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特别在设计和执行设计图纸施工任务中, 设计地形、施工者营造地形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中, 根据设计图纸, 合理营造地形能够创造出符合各种功能要求的优美园林景色、景观。

2 中国园林因地制宜营造园林的优秀艺术传统

中国园林传统的民族风格, 以自然山水园中的山、路、石、植物为重点。

早在2500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人工造山之事。“尚书”所载“为山九刃, 功亏一篑”之喻, 说明当时已有篑土为山的做法。周代灵圃中的灵台, 灵沼已有明确的凿低筑高的改造地形地貌的意图。秦汉的山水宫苑, 则发展成为大规模挖湖土方堆山的营造地形工程, 并形成“一池三山”之传统程式。唐代在文化艺术、工程技术方面则更为先进, 更为发达, 王维的“辋川别业”是在利用大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上, 以适当的人工改造形成的, 地形地貌变化丰富, 既具有大自然的风貌, 又蕴涵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和画境。

顺应自然之理, 又包含提炼, 夸张等艺术加工, 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和独特艺术魅力的造园景观。

明清造园之后, 造园工程艺术更加成熟、高明。以北京颐和园和圆明园为例, 以挖土堆山创造出万寿山与昆明湖山水相映的美景, 圆明园集各方艺术之精华, 著称于世, 堪称造园艺术无与伦比, 绝世称赞佳作。

中国因地制宜的园林工程艺术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也从实践到理论, 总结了不少精辟的理论。

3 岭南园林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园林的优秀传统

近几年来, 岭南园林艺术家们, 总结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园林艺术方面和又大胆进行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探讨及研究、创新方面, 特别是在因地制宜, 以自然风貌为营造基础, 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和谐方面, 创造了岭南庭院因地制宜, 结合地形起伏, 塑造假山基础上发展成为“塑石”、“塑山“为假山的发展, 创造艺术提供了新的途径。广州白云宾馆在兴建时, 结合地下水位低, 原地有古榕树等实际条件, 制定了合理的地面高度, 另一方面又合理降低了原基础的平面高度, 使设计地形高低景观之落差比例合理。为了保留原高层庭院中的古榕, 巧取自然景观中石壁附榕根的素材创作出“榕根壁”的塑壁石。又以塑石为自然式挡土墙。这样做, 使真榕根与石壁和为一体, 既保护和利用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古榕, 又克服了地面高程难处理之处, 引水其上浸流而下。继承和发扬了“有真为假, 作假成真”的传统理法与技巧。作者2005年3月在执行佛山市三水森林公园东门绿化景观改造工程的时候, 在实施复测地形图时, 就发现原设计图纸的地形, 落差十分大, 同时, 在开挖景池与挖花基基础时, 还在距离地面±00之下60cm处, 发现红岩层建筑垃圾与普通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的垃圾坑;斜坡底下铺广场砖、草坪与斜坡顶端落差相差80°角。为此, 立即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反映, 并采用勾机挖起红石岩、红沙土, 将红石岩、红石土填进垃圾坑, 并堆起馒头形小山丘, 然后种植上开花黄槐、红花紫荆、白兰、大叶紫薇等乔木。在乔木下种植双夹槐、大红花、红继木、米籽兰、山瑞香等灌木;所有黄土裸露的地方, 都铺种上“马尼拉草”草坪, 使人工堆成的小山丘营造成为一个优美青翠绿色生机的景点。根据原设计图纸, 在斜坡顶端还要建造一个100㎡自动喷泉景池, 在开挖景池的时候, 又将在景池开挖出来的土, 放在斜坡底下铺设广场、草坪的位置, 将广场砖、草坪地面提高45㎝, 将原来复测80°角位提升45°度角位, 由斜坡顶端位至斜坡底广场位刚好相差35°角位, 符合设计、落差位的比例, 又符合天然落雨水的引水, 排水的要求。所种植的植物、园道、园林建筑小品不受天然水冲刷的影响, 收到良好的效果。

4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利用地形建设好绿化工程

在我国传统园林造园工程过程中, 都是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利用地形, 特别是利用原有地形, 天然自然景体而著称的。所以, “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便成为我国园林工程艺术一大特色。例如:我国寺院、庵、观、庙、山庄等建筑体及其园林都是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山顶、山腰、山坡、峡谷等富有变化的地形、自然的曲线美, 使建筑与自然的地形紧密地连成一个优美的艺术整体。例如:广东著名名山—鼎湖山, 山顶建有白云寺山腰建有庆云寺, 山坡建有跃龙庵, 峡谷之中还建有凉亭, 加上小溪涧、小桥、流水各种天然山石、奇石…, 由郁郁葱葱翠绿色原生植物群落所包围, 形成一个美丽翠绿、清新宁静的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充满艺术美的鼎湖山。在现代园林造园及现代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中, 也应用“因地制宜, 高埠可培、低方宜挖, 就高堆山, 就低挖池”的原则。作者在佛山市三水区森林公园内丽日天鹅湖景观施工工程中, 运用了在A段北侧低洼地方采用挖低池蓄水的方法, 把挖出的土方沿着湖的四周堆成不同形状高低起伏的山体, 然后种上串钱柳、清明柳、红蒲桃、白蒲桃、水石榕、毛杜鹃、龙船花、白婵、水草、风车草、蒲草等绿色植物。使起伏的山体与水、绿色植物, 形成山水, 绿色植物一起构成环抱一齐、互相辉映成趣的自然曲线美的景观。这样不仅加强了地形、地貌、地物的对比, 同时, 又丰富了园林绿化的景致, 还能利用湖水种莲花, 形成美丽的莲花池。这种做法,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来的地形地貌, 对挖出来低洼地的土方又有效利用, 减少了堆山的外运土方量, 不但节约了投入施工资金, 同时又将山体、水体、绿色植物三者合一与地形相组合, 显得自然而富有生机, 充分发挥了营造地形造景的主观功能性。

5 园林绿化工程在营造地形时要掌握利用为主, 改造为辅的原则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 常常碰到原有地形并不理想的情况, 对原有地形应该采取就地取材, 加以利用的办法, 这也是节约投资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时, 还可以结合园林绿地的功能对地形进行合理的处理。2007年在佛山市三水区西南镇至芦苞镇南丰大道绿化工程, 在经京珠高速公路桥底下转弯处有2个高2.5m的土丘, 杂草丛生, 影响全路段绿化景观。于是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建议, 在两个小土丘上面增铺少量的土方, 铺设小园道, 放置几块天然黄蜡石, 然后种上黄槐、细叶榕、盆架子、羊蹄甲、鸭脚木、马缨丹、大红花。裸露地方铺上大叶油草, 搭配错落, 有层次, 十分青郁优美, 成为南丰大道绿化工程建设一个靓丽景点。如果把这2个土丘用机械勾机把它勾平, 将挖出来的大量土方外运, 不仅费时、费工、费力、增加工程投资, 还会影响到整个路段绿化工程的效果及景观。

6 园林绿化工程营造地形时还应维持自然美观, 保持结构、安全的原则

园林造园工程、绿化建设工程所营造、形成的地形、地貌其外观、景观都应该是自然的, 尽量做到与自然之山水地貌, 周围环境形态相吻合, 避免产生人为、人工的过多造作, 特别要避免产生非自然的人做生硬观感。营造地形的改造应力求“合自然之理”, 使整个工程符合“自然之趣”, 从而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意愿要求。同时, 园林绿化是一种艺术品, 而且是综合性 (园林建筑+绿化+照明+水景+雕塑+假山+奇石等的综合处理艺术结晶体) 。其地形、地貌的景观应该力争将自然界的真山、真水、真石、真木 (植物) 的再现得更为美观秀丽, 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艺术需求。在营造地形时, 在施工过程中, 还要注意堆土的沉降压力, 挖土的地基基础安全, 切勿盲目草率, 避免流沙和塌方的出现, 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 做好园林造园绿化建设工程的营造地形施工。

7 结束语

地形是组成园林绿化空间的最基本要素, 也是园林绿化其它造景的要素基础。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 做到合理营造地形就能够创造出符合各种功能、各种需求的优美秀丽园林绿化景观、景点。同时, 园林绿化工程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特别是近年来提倡和市政工程融为一体, 与市政工程、建筑工程必须相协调, 才能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地功能全面地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孟兆祯、毛培林“园林工程”, 全国高等林业院校试用教材, 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1996年1月。

[2]叶华盛、彭湛聪“因地制宜, 创造有效的功能空间”, 佛山市政公用, 佛山市政公用事业协会编, 2003年2月。

[3]田永复“中国园林建筑构造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4年3月。

[4]车生泉、周琦“庭园绿化设计”, 上海市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2006年2月。

营造工程 篇5

2014宁夏营造林工程

核查验收工作方案

为了规范全区营造林工程核查验收工作,强化管理,明确责任,使核查验收工作程序化、规范化,保证核查验收工作有序开展,为营造林考核、资金管理、营造林投资计划安排提供依据,按照自治区林业厅有关营造林核查验收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核查验收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

对自治区绿化委员会2014年下达各市、县(区)及有关单位的营造林计划任务(具体工程包括2013年秋季和2014年春、夏季实施的三北五期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资金项目及飞播造林种草、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和其它营造林工程等)以及2011造林保存情况进行核查验收。为避免重复上报验收,本次核查验收对区林业厅直属单位、农垦系统、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营造林进行单独验收。

(二)内容

本次核查验收内容包括2014年营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以及林木管护、档案管理、2011年造林保存率等内容。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自治区林业厅成立营造林工程核查验收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全年造林核查验收的领导工作,组织研究解决核查验收中的重大问题,安排核查验收工作人员、资金,组织开展督查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徐庆林

区林业厅副厅长 副组长:李

区林业厅副巡视员

成员:徐

区林业厅植树与防沙治沙处处长

区林业厅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处处长

王自新

区林业厅资源保护处处长

张全科

宁夏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

赵世华

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副局长

景佩玉

宁夏防沙与退耕还林工作站主任

王东平

宁夏生态林业基金管理站主任

王智啸

宁夏林业国际合作项目中心主任 核查验收办公室负责具体核查验收工作,负责培训、考核、调配核查验收技术人员,并严格按照核查验收办法及其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及时报告工作进度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核查验收办公室成员如下:

任:徐

忠(兼)

副主任:周建宁

成员:汪泽鹏

马学军

冯起勇 窦建德 杨健 俞立民

李涌 晋喜

(二)造林核查工作的相关职责

1、区林业厅有关处室、单位要根据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明确职责、加强配合,确保核查验收工作顺利开展。

2、核查验收工作由自治区林业厅植树造林与防沙治沙处总协调,处理解决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把各营造林单位数据上报情况。抽取应验收乡镇的样本村,使核查验收面积达到营造林总面积的5%以上,并按有关规定保密密封,及时交核查验收办公室开展验收工作。厅办公室、计资处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3.核查验收具体工作由宁夏林业调查规划院负责,根据各营造林工程实施单位的情况,将任务分配到各核查验收小组,分片负责,责任到人。参加核查验收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参加验收工作。

各有关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和工程实施单位要按照自治区林业厅的安排,对营造林工程进行全面自查,及时提供核查验收所需的作业设计、档案资料、自查报告及造林小班图表等基础数据,积极配合核查人员开展核查验收工作,确保核查验收工作顺利完成。对无自查报告或提供自查报告不符合《宁夏回族自治区营造林核查验收技术规程》的市、县(区)、部门不予验收。

(三)核查验收分组及工作任务 1.分组情况

根据行政区划和各单位实施营造林工程的任务,按林业调查规划院的科室成立5个验收小组,资源监测室1个、地理信息室2个、规划室1个、环境监测室1个;成立技术指导组2个,由院领导和院办公室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每组3人,技术指导组每组3人。

2.任务分工

资源监测室组:负责完成银川市直、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宁东管委会8个单位的验收任务。

环境监测室组:负责完成石嘴山市直、大武口区、平罗县、惠农区、贺兰山管理局和自治区农垦系统6个单位的验收任务。

地理信息室一组:负责完成中卫市直、沙坡头区、海原县、中宁县、哈巴湖管理局、白芨滩管理局6个单位的验收任务。

地理信息室二组:负责完成吴忠市直、利通区、青铜峡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太阳山区和罗山管理局8个单位的验收任务。

规划设计室组:负责完成固原市所属市直、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泾源县、隆德县、六盘山管理局6个单位的验收任务。

三、核查验收方法

(一)准备工作 1.基础数据准备

由厅发展规划和资金管理处、植树造林与防沙治沙处、防沙治沙与退耕还林工作站、生态林业基金管理站、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协助提供各市、县(区)及相关单位任务计划、2014年的营造林工程自查报告。

2.人员培训、考核及核查验收组组建

培训与考核工作由核查验收办公室负责组织。培训的内容:《宁夏营造林工程核查验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和《宁夏营造林工程核查验收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技术规程》),林业政策和有关造林核查文件,营造林核查规程规范,工程管理以及廉政建设、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

核查验收技术人员以宁夏林业调查规划院为主,每个核查验收小组由核查办公室调配3名技术人员组成,以核查验收小组为独立单元进行核查验收,共同对核查验收结果签字确认并负责。

3.核查验收样本抽取

由造林治沙处依据符合技术规定的县级自查报告中的基础数据和核查验收样本抽取方法,抽取被核查单位的样本乡、样本村(行政村)的起点号和间隔号,进行密封保管,在正式开展外业核查验收前交核查验收办公室按规定保管和启封使用。

4.物资资料准备

在开展核查验收外业工作前,核查验收办公室应充分做好外业工作所需物资资料的准备,包括核查用地形图、各类调查卡片、核查用GPS定位仪、求积仪和网点板、笔记本电脑、卫星影像数据、计算器等仪器用具。对被核查单位相关资料,各工作组要确定专人负责,严格管理。

(五)外业核查

外业核查由各核查验收组组织技术人员,按照《工作方案》、《技术规程》和林业政策有关文件、营造林及森林资源调查规程规范、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外业核查工作流程如下:

1.召开座谈会

在核查验收组负责人主持下,召开被核查单位有关人员和核查验收人员座谈会,听取被核查单位的情况介绍,通报本次核查范围、内容、核查工作量,提出配合工作的基本要求。

2.收集和分析处理资料

收集被核查单位2014各乡(镇、场、站)营造林自查上报数据,并进行核对,确认上报数据。查阅被核查单位的各项营造林计划文件、总体设计、作业设计、检查验收的档案资料、资金来源及安排、使用的相关证明资料。从这些资料中认真检查有无“间重复”、“工程间重复”、“单位间重复”等现象,并取得相关复印件。

3.村级样本抽取

按照厅植树造林与防沙治沙处确定的样本乡、样本村的起点号和间隔号抽取样本村,并提取应核查验收的小班调查卡片资料和图纸。遇特殊情况无法准确提取时,核查小组不得擅自处理,应将有关资料(核查人员和被核查单位责任人要签名)传回造林处,由造林处按有关规定处理,并报领导小组备案。村级样本一经确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4.造林小班的核查验收

核查验收技术人员依据《工作方案》、《技术规程》的要求,在抽中的村开展营造林小班的核查工作,核对造林小班的位置、界限、面积、造林树种,现地填写各类调查卡片、表格。对核查验收结果的确认,必须经核查验收组的所有技术人员共同在抽检的小班登记表上签字才能生效,并对签名确认的结果负有直接责任。

5.每个核查验收组应在每个县级工程单位核查验收结束时,向验收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度和有关情况,并组织汇总分析该县级工程实施单位核查验收情况。每个核查验收组完成上一个县的核查验收任务后,厅植树造林与防沙治沙处应提前1-3天将下一个被核查单位的抽样密件送达。

6.全区各核查验收组外业结束后,由核查验收办公室组织汇总全区核查验收情况,同时组织进行外业质量抽检。

(三)内业汇总分析

外业工作结束后,要对核查验收资料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核查成果。核查成果分为县级成果和自治区级成果。内业汇总由核查验收办公室组织各核查验收组技术人员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1.县级成果由各核查验收组负责完成,主要内容包括:营造林工程县级核查验收基本情况、完成情况及核查小班表、统计表格、图件等。2.自治区级成果由核查验收办公室组织完成,主要包括:2014自治区级营造林工程核查验收报告、各类统计表、专题报告及电子验收图等。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9月10日-10月20日,研究部署核查工作,成立机构,制定核查验收工作方案和技术细则,落实人员、经费、车辆,准备图、表相关资料,召开培训会,做好核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外业核查验收阶段。10月20日-11月20日,分组对样本乡抽中的行政村逐户逐地块完成外业调查工作,以小班为单位勾绘检查验收图,填写核查验收卡片、表格。

第三阶段:内业汇总阶段。11月20日-11月30日,分组分乡镇、分县汇总核查验收结果,总结经验和存在问题,汇报核查验收工作情况。11月30日前完成自治区级核查验收成果报告,并将核查验收成果报告上报自治区林业厅。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核查验收工作顺利实施,厅核查验收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核查验收工作的领导。将核查任务落实到组、到人。各核查工作组要负责对本组成员的领导,将绘图、填表、现地踏查等各项任务分别落实到人,使验收工作顺利实施。各被核查单位要加强对核查工作的协调配合,确保核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要严格执行核查标准和办法。必须严格按照自治区林业厅统一制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核查,各项数据要求按实地调查填写,做到完整准确,内业计算要以外业调查为依据,做到准确无误。

(三)要严守廉政纪律。核查人员要严格执行“两严禁四不准”纪律。即:严禁吃拿卡要,严禁借核查工作以权谋私;不准接受被核查单位的宴请,不准收受任何礼品、礼金,不准在被核查单位报销任何费用,不准随意更改核查验收结果。实行廉政信息反馈制度,由被核查单位对核查验收小组成员填写廉政信息反馈卡,签字盖章后寄送到自治区林业厅监察室。

(四)要实行“一事一报”制度。核查验收中对核查办法及相关规定中未明确规定的问题要实行“一事一报”制度,逐级上报至核查验收领导小组,不得擅自处理。

(五)要严肃查处核查中的违纪行为。对在核查验收中发现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将坚决对当事人按照党纪政纪及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在核查中如发现各县有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依法履行职责、工作措施不力的,自治区林业厅将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依据干部管理有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必要时自治区林业厅将停止林业资金的拨付。

(六)要严格管理核查验收经费。厅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处按照营造林核查验收的工作量核定工作经费,严格按照宁财(行)发[2014]97号文件规定的标准和实际情况,对外业核查验收差旅费、车辆租赁费、外业各种耗材费实行定额包干,加强管理。

书香班级的营造 篇6

关键词:多用途码头;重点难点;对策措施;工程方案;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069-01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

能像一首诗,

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使你一贫如洗,

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可是它装载了

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这是美国诗人狄金森的著名诗篇《神奇的书》,它告诉了我们书籍的神奇与美好。到底阅读给学生带来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功能:

第一是阅读对学生德性的影响。阅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阅读不仅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阅读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第三,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转化。学生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阅读这一块失分比较多,是因为学生阅读的量和教师对阅读的指导没有跟上,他们的阅读深度不够,思维的深刻性没有到位。他们的思维能力没有随着阅读而真正得到提升。第四,精神生活。学生的心灵成长在初中阶段是极其关键的,初中阶段的心理教育尤其重要。初中阶段心理教育最好还是阅读入手,选择能够滋养学生心灵的阅读材料,给他们阅读,他们的心灵成长一定会受到积极健康的影响。

鉴于此,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教育信仰的真谛。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营造书香气息,使班级有浓浓的读书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班级建设和学生自身的发展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于阅读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营造书香班级的途径和方法

1、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首先,教师应躬亲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生活中占何种地位。其次,要在班级大造舆论,通过教师宣讲,学生介绍读书经验等方法 让学生明确大量阅读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再次,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教室布置上突出读书的主题,从标语内容、板报设计以及教室装饰性的画框等,都紧扣读书主题,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饰物都传递读书的信息,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暗示。

2、设立图书角 在班级建立图书角,使学生有书可读,这是营造书香班级的物质支撑。

3、图书角的管理 设立图书长,专人管理;推行书籍漂流制度,通过读书会,交流彼此阅读的书籍,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一些共同的语言。

4、书籍的来源 班级图书角的书籍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师生捐赠,二是家长捐款,用所捐之款在教师指导下按书目购卖或订阅。三是向学校借阅。

5、书目的选择 针对班级的阅读实际的情况,本着可读性强,各个层面兼顾的原则,既选课标必读书,又选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对课本内容拓展延伸的书籍,也选供还没养成阅读习惯,读书凭兴趣的孩子读的故事性强,内容通俗易懂的书籍,

二、如何阅读

怎么读书?我认为要让学生获得完整的阅读体验。仅靠语文课本是不能让学生获得完整的阅读体验的。

第一是精读和泛读。必读书目要精读,对《课标》推荐的必读书目推出一系列的阅读指导和训练范式,将语文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精读训练。

第二是诵读和默读。每天我诵读一篇最经典的文章给全班同学听,每天傍晚吃完晚饭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读,每天半小时,借此让孩子获得一种阅读的体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第三,共读和自由读。师生共读一本书,让彼此间有更多的共同话语,有了共同的话语就能谈论共同的问题,然后由这本书引导孩子读更多的书。第四,读写结合。读一定要写,只读不写,肯定是没有收获的。让学生写多种方式的阅读体会,不一定要写读书笔记,读童话他可以编自己的童话,读散文他可以写自己的散文,或写自己的赏析,读出来的方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最是书香能醉人。通过以上举措,这几年笔者所教班级的学生喜欢上了阅读,几乎达到了人人手不释卷的境界,思想变得深刻了,思维变得活跃了,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不仅阅读水平有了提高,更带动了各个学科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整个精神面貌也与众不同,男的更绅士,女的更淑女,言行举止优雅得体,这些都是拜阅读的功劳。

营造林工程技术现状及改进措施 篇7

1 营造林技术在不同迹地的应用现状

1.1 火烧迹地造林

火烧迹地造林的过程中首先要清理火烧迹地,其次,结合火烧迹地状况进行合理地筛选,选取合适的树种,确定区域造林密度。仙女山火烧迹地造林就严格依照上述营造林工程流程,在该基础上选取混交树种种植技术,实施密度计算,造林效果非常显著,其具体状况见图1。

混交树种选择时,要结合火烧迹地林木状况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树种与区域内的林木种类、树林比例等近似,这样才能够保证区域生态的稳定性。混交树种种植时常采用80cm×80cm×20cm块地进行补植,处理时要注意保留阔叶树种。除此之外,还可以选取40cm×40cm×30cm林穴进行人工造林,多用在大叶栎、红椎、米老排等树种种植中。

造林密度设计时可以适当参考区域林木密度,在该基础上使用∑xiyi(xi即第i个树种的造林比例,yi即对应树种的标准造林密度)计算密度数据,保证林木的生长状况。

1.2 伐木迹地造林

伐木迹地造林的过程中,要先分析伐木状况,确定林木区域内伐木的种类、面积及林木毁损状况等,在上述基础上合理选择树种进行补植。不同林木具有不同的更新能力,阔叶树更新能力较强,补植的过程中密度可以控制在900株/hm2,杉木更新能力较弱,补植的过程中密度可以控制在1000株/hm2。伐木迹地造林补植时很容易出现补植密度低于区域林木密度的状况,可以适当补植松、柏、柳、杉等较容易成活的树木,或选取桉树、樟树等抗病能力较强的树木,从而保证补植密度。

1.3 病虫害迹地造林

病虫害迹地造林的过程中使用的营造林工程技术与伐木迹地中使用的技术大致相同。处理时也需要先分析病虫害迹地林木的损毁状况,结合上述数据确定树苗种类、数量等。与此同时,还要对病虫害迹地的损毁林木进行清理,在保留阔叶乔木树种的基础上全面烧毁病虫害树木,防止出现病虫害扩散。该区域要尽量选用桉树、樟树等抗病能力较强的树木,这样才能提升造林的病虫害“抗性”,优化造林效益。

1.4 阔叶树次龄、幼龄林

阔叶树林营造的过程中要加强保护,构建相应的保护装置,或选取相应保护人员实施珍稀树种的防护,从而保证阔叶林中珍稀树木能够成活。依照树龄状况、密度状况等进行相应的人工调控,合理设计阔叶林林木的密度。常规造林中阔叶树次龄幼龄林的密度一般控制在200~1600株/hm2。与此同时,阔叶树次龄、幼龄林木生长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实施幼中林抚育,控制幼中林郁闭在0.6左右。当超过0.6后要采用相应的措施实施间伐抚育。选取长势较劣的树木做间伐标记,将上述树木与常规树木加以区分,间伐抚育时直接选取其作为目标,排劣存优。除此之外,在珍稀林木幼苗成长的过程中也要对影响其成长的草木,如灌丛、杂草等进行伐除,从而保证珍稀树木茂盛生长。当10%的林木个体胸径超过40cm后,可砍伐利用上述林木,重新进行补种。

2 新时期营造林工程技术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国在营造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结合不同迹地形成了针对性的营造林工程技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营造林工程技术体系。但其在树苗培养、营造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树苗苗根损坏,成活率较低。树苗苗根损坏,成活率较低是当前影响不同迹地营造林效益的关键。(2)缺乏科学营造管理制度。我国营造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营造林工程技术指标及规范,造林管理过于开放和自由,这直接导致造林工程粗放,严重影响了造林质量。因此,在完善营造林工程技术的过程中,要加强树苗苗根培育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实现营造林工程的全面控制,实现造林效益的最大化。

不同迹地营造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优化树苗培育技术,结合最新培育技术提升苗根的完整性。新时期培育时,可以适当进行开沟假植,从而保证苗木根系湿润。运输的过程中,要采用培养液或培养浆进行包扎,从而减少水分流失。种植的过程中要先对苗根进行相应的日晒处理,同时将其置于相应的培养液中,从而保证树苗养分充足,使其在种植过程中顺利成活。营造林工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明确造林规范,其主要包括:严格依照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状况筛选林木,科学分析种植的林木品种,从而保证林木的成活率。加强树苗运输管理,结合树苗状况选取合适的运输方式。运输到工地后的树苗需严格筛选,从而保证林木的成活率。依照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状况,形成较为全面的种植计划,对其种植过程进行整理,保证种植人员能够科学、有序地落实营造林工程。与此同时,还要明确种植计划,把握好种植技术,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使树苗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提升树苗的成活率。除此之外,营造林工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把握好营造林工程数据,结合数据内容适当选取营造时期,从而保证营造温度、湿度等因素与树苗成长需求一致,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树苗的成活率。

3 总结

营造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合理把握各项营造林技术,结合不同的迹地选取针对性的营造林技术,对营造过程中的树苗种类、种植状况、种植操作等进行合理设置,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营造质量。与此同时,营造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营造林技术,结合营造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融入新的科技,从而保证营造林技术与时俱进,实现营造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付卫华,冷建文.优质高效的营造林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2(11)

[2] 冯喜贵,席文彬.榆林沙区营造林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

[3] 姜彬.浅谈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

关于加强山地营造林工程管理的思考 篇8

关键词:营造林,影响因素,质量管理

1 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营造林管理方法的影响

营造林通常都是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或者容易出现自然灾害的地带进行,在管理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概括来讲主要有下列几方面:重种植,轻管理。当营造林工程创建之后,得不到有效的管护,树木密度不适宜林木的正常生长;林木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也会影响营造林发展;认识问题。

1.2 营造林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营造林工作的开展有赖于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和辛苦付出,对于拟种植地区土壤、水文以及环境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进而甄选出适宜种植的树种。然而目前此类专业的技术人才较少,并且也缺少林业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性不强,管理力量薄弱直接影响到营造林的质量以及营造林的正常推进。

1.3 不规范的营造林作业设计

营造林建设需要进行周密全面的准备才可进行苗木种植,前期工作相当重要,需要技术人员全面了解种植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估。但是当前此项工作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不规范的作业设计严重制约着营造林的质量,盲目作业时常可见,遇到突发状况时不能灵活处理。

2 营造林管理的思路分析

2.1 科学合理的筹备工作

在开展营造林工作之前,要制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计划,有步骤的完成营造林工作。要针对区域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和考察,甄选适合当地立地条件和环境气候的树种,种植地区应选择地势高的地带。在营造林结束之后,要加强林木管护,重视林木修剪,病虫害防治以及防火和排水灌溉等措施的落实,切实提升营造林质量。

2.2 栽培环节的质量把握

对于栽植环节的管理,可以通过设定基层林业管护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职业素养培训。管理部门要制定详尽的营造林管理计划,根据月、周、日详细安排任务计划,做好质量管理。另外,还要优化设计营造林作业,逐一落实种苗标准、造林标准以及培育标准。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不同地区的土质情况进行差异化种植,摒弃短期的利益观念,着眼林木长远生长,重视长远的生态效应。在栽植以及管护过程中一旦发现林木质量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补种,减少资源浪费,影响林木生长质量。

2.3 改变造林方式

传统的造林方式给实际造林工作带来很多问题,譬如种植方式落后、管理粗放,树种品质降低,这些问题造成了现有林木质量差,生长速度慢,经济和生态效益难见成效,因此,转变造林方式以及经营理念迫在眉睫。通过发展混交林来改善树种单一的局面,让树种配置趋于更加合理,并且坚持适地适树、适地适种、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进行营造林建设,实行集约化管理,提高营造林质量。

2.4 选择适宜的植被恢复模式

我国土地沙化较为严重,致使土壤贫瘠,植被难以存活和生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要根据局部地形特征来划分立地类型,以地形部位、坡向或者土壤差异参考植被特征为依据确定立地类型,反映出不同立地类型间宜林性质的差异。针对沙区等土壤贫瘠地区可选择抗旱、耐瘠薄和耐风蚀以及根系穿透力强的植物,并且兼顾经济效益,可重点推广油松、侧柏、刺槐、落叶松、沙棘、榆树、白蜡等耐旱乔木和灌木。

3 总结

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林业的默默贡献,因此,首先要提高人们对营造林的重视程度,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发展营造林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提升经济效益,合理规划营造林工程,科学分析种植环境以及种植方法,提升林木存活以及生长质量,强化营造林管理,保证林业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营造工程 篇9

1 GIS技术的基本内涵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使用。这些技术有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地理制图、卫星遥感和数字成像等。在综合这些技术的基础上, 将空间中的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反馈到计算机中, 计算机根据这些数据产生可视图像, 并对这些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 以科学、高效、精确地描绘和分析地理信息。这些信息在计算机的辅助下, 可以绘制出林业地图, 计算森林面积, 实现信息的导入与导出。

2 依据GIS技术建立县级营造林项目模型的思路

2.1 确立明确的营造林目标系统

根据县级营造林的基本情况和林业部门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情况, 在GIS技术在县级林业资源调查摸底的基础上, 确立明确的体系目标。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了解专业人员使用计算机的情况, 另一方面还能够对GIS的基本信息有清楚的认识。

在经过专业GIS技术培训后, 建立和更新县级森林管理数据库, 以供专业人员随时调取使用。在做好基本技术指导后, 确立该县营造林的目标:以本县的林业信息资源为基础, 打造以地理信息系统化、自动化和现代化为核心的营造林管理体系, 进而提高营造林工程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2.2 运用GIS技术构建营造林信息管理系统

采用GIS与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IS) 相结合的“3S”技术, 利用SPOT5航天遥感数据, 通过判读土地类型、区域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子, 来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与营造林工程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层次化功能模块结构, 顶层由数据库管理、应用模型和系统输出3个模块组成, 使每个模块既能独立运行, 又能相互联系, 从而实现输入、处理、输出等功能。

2.3 GIS技术系统的实施

农林勘测部门为全县森林资源二类清查配备GIS应用软件。该软件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安装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可为营造林工程设计提供以下帮助。

第一, 数据查询功能

电子地形图是营造林工程设计的基础数据, 拥有“营造林工程设计信息管理系统”, 就等于拥有了一套电子地形图。可以在电子图上方便快捷地查询造林地的地理位置、立地条件等各种信息及数据。

第二, 林业专题制图

应用Arc GIS应用软件, 通过简单操作就可绘制营造林工程作业区位置图和小班作业设计图。

第三, 面积核算

县级营造林分布较为分散, 小块营造林面积较多。因此, 实地测量起来既不方便又不精确。但如果使用GIS技术, 便可以很轻松地核算出小班营造林的面积。

第四, 协助营造林项目后续管理

后续监测和管理是人工营造林建康成长的关键环节。运用森林信息库数据库, 通过对各种林木的分类汇总和管理, 可以有效提高营造林项目的管理水平, 实时监测营造林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在这些实时监测得到的数据资源还能进入森林数据管理库, 为今后森林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数据保障。

3 GIS技术在县级营造林工程中的应用举例

3.1 GIS技术在县级营造林工程验收中的应用

传统县级营造林项目验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 需要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工程师长期奔波在各个营造林之间, 检查和验收林木成活率和生长情况。但是, 运用GIS技术, 在Arc CIS软件系统中, 运用营造林的相关数据、地形情况、水文情况、地质土壤结构等可以建构营造林工程验收模型。

根据GIS数据提供的营造林小班数据信息, 运用Arc CIS软件在小班地块上标识营造林的基本信息, 如:树种、面积、生长周期、水文条件等。这样, 在营造林验工程验收过程中, 可以一目了然地对森林有着全面的认识, 极大地提高了验收效率和验收质量。

在营造林验收完毕后, 要根据验收结果和验收数据, 在Arc CIS软件上相应的小班地块进行标注和补充, 将验收结果用于改良营造林工程项目, 进而完成验收合格的小班数据库, 为未来森林营造工程提供数据支持。

3.2 GIS技术在县级营造林更新中的应用

营造林项目在验收合格后, 需要不断更新小班地块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作为县级森林资源的最新数据, 需要及时汇总到二类数据中。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营造林中小班地块信息的更新

小班地块信息更新问题对于县级营造林统计数据非常重要。在Arc CIS软件系统中, 运用数据更新功能, 将已经验收合格的营造林数据输入系统中, 在二类森林资源矢量包中, 要注重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分离部分要素, 防止某些没有联系的小班地块数据冲突, 影响整个数据库的客观真实性。

第二, 营造林面积平差问题

在核算面积平差过程中, 要格外注重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小班地块的拆分问题。将没有拆分的小班地块套用造林之前的档案信息, 注意原始面积与改造后的小班地块面积要一致。其次, 运用Arc CIS软件计算未规划的造林面积, 利用计算结果, 核算小班造林面积及相关数据。第三, 计算面积平差时, 首先将小班拆分后, 生产面积数据, 根据这些面积数据进一步核算平差数据。

结语

GIS技术是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卫星定位等技术的基础上综合实现的地理信息技术。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它已经在资源勘探、林业管理、交通状况等多领用广泛应用起来, 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 该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人类在测量、改造、管理森林植被时的工作效率。同时, GIS技术在数据处理中, 使用简便的图形成像法, 极大地提高了营造林项目的管理水平。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 (GIS) 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县级人工营造林。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指导的县级营造林, 可以有效地建立起一套系统的森林数据库, 极大地增强了营造林工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背景, 着重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县级营造林项目中的思路和实践情况,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营造林,数据库

参考文献

营造工程 篇10

1 试验区概况

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具有两大高原的自然特点。试验区的年均温为3.4℃, 极端最高温29℃, 极端最低温-33.1℃, 年平均无霜期110天左右,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21.7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为534.4毫米, 且集中在七、八、九月, 蒸发量为1235.6毫米, 多东南风和西北风; PH值为7.5左右;土壤为栗钙土;无水利设施。

2 试验设计和方法

2.1 试验树种和造林方法

2003年在试验区内营造了柠条、沙柳和柽柳示范林。柠条采用植苗与直播造林, 沙柳和柽柳采用扦插造林。

2.2 试验方法

(1) 测定可食与不可食之比:

每年9月初, 将供试树种地上部分平茬, 分取其可食与不可食比值。

(2) 调查成活率:

在秋季调查试验区各树种的成活率。

(3) 测定营养成分:

对影响饲用植物营养价值的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 (钙, 磷) 等主要指标进行测定。

(4) 测定生物量:

每年秋季, 随机抽样, 取供试树种地上部分, 测定其干重 (生物产量) 。

3 营造技术

3.1 灌木树种的选择

选择好的灌木树种是提高林分饲用价值的基础, 饲料树种的主要指标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树种的适应性。我们对柠条、沙柳和柽柳的可食/不可食、成活率、粗疍白、粗脂肪、营养成分、生物量等进行了测定。通过对表1中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 得出柠条为最佳饲料树种, 沙柳为较好饲料树种, 柽柳为较差饲料树种。

3.2 提前整地

通过试验得知, 整过地的土壤含水率比未整过地的土壤高1.05%。在2003年, 陡坡地上雨季前整地后播的柠条成活率达90%, 而在同一地块中未整地而种植的柠条成活率不足50%。可见, 造林前整地不仅能疏松熟化土壤, 而且能蓄水保墒, 提高造林成活率。

3.3 适地适树

青海东部地区生境恶劣, 土壤、小气候等差异较大, 各树种对不同立地类型的适宜性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率, 要根据各树种的不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选择适宜的立地类型。

由表2看出, 柠条适宜性广, 在各种立地类型中均能成活且生长良好, 沙柳喜水分条件好的立地类型, 而柽柳却宜在盐碱滩地上栽植。

3.4 合理密植

三年生的饲料灌木的生物量随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饲料林单位面积产量, 在造林初期, 柠条采用1×3m, 沙柳和柽柳采用2×3m 的较大密度。其实, 这样也可起到群体抗逆效益的作用。

3.5 抚育管理

(1) 封育:

由于造林初期饲料灌木生长缓慢, 植被不稳定, 因此要进行封禁, 以利新枝、根系的生长。

(2) 轮牧:

饲料林营造4-5年后, 可进行有计划的轮牧, 若无限放牧, 植被又遭破坏, 草场又会退化。

(3) 平茬复壮:

灌木的萌蘖能力很强。为了促进萌生新枝, 扩大灌丛, 促进地上部分生长, 提高饲料林的产量, 造林后的笫三、四年进行平茬复壮。平茬使丛分枝数比平茬前提高3.5-5.9倍, 当年高生长量比平茬前提高6.1-9.8倍。

4 初步结论及建议

首先采用综合特征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合该地区发展的优良饲料树种柠条 (柠条适宜性广, 在各种立地类型中均能成活且生长良好) 、沙柳 (沙柳喜欢水分条件好的立地类型) 和柽柳 (柽柳宜在盐碱滩地上生长) ;其次通过采取细致整地、合理密植 (造林初期的适宜密度为柠条l×3m, 沙柳和柽柳2×3m, ) 和封育、轮牧、适时平茬复壮等措施来提高饲料林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品德与生活教学下一篇:文化“走出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