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园区

2024-08-12

开放式园区(精选五篇)

开放式园区 篇1

如果有人指着一棵树问:“它有什么用?”或许,你会说: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遮阳避雨……如果走在幼儿园里有人指着一棵树问:“它有什么用?”或许,你会说:带孩子观察和认识、以一叶而知四季、在树下追逐玩耍……如果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时间,有人指着一棵树问:“它有什么用?”你又会怎么说呢?

那么,围墙呢?草坪呢?小路和绿化带呢?当这些出现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中时,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你是否思考过:如何将其巧妙变身,为幼儿户外运动所用呢?

缘起

我园位于梅李镇师德园,南临人民路,东靠寺泾河,全园占地面积1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720平方米。园内大面积的草坪、山坡、环园通道、软质和硬质场地、长廊以及多套大型活动器具可供幼儿开展多样的健康活动。得天独厚的硬件环境为幼儿园形成“健康”特色园所提供了条件。

2010年,幼儿园申报了苏州市立项课题《优化幼儿园健康教育模式的园本化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根据幼儿园场地特点,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把园区划分为七个区域:跑跳区、平衡区、投掷区、走跑区、骑行区、钻爬区和综合拓展区。如图:

参考健康领域幼儿发展目标,我园制定了幼儿体能发展学期目标、月目标和周活动计划。孩子们在教师的组织下轮换进区,循环游戏(即从跑跳区→平衡区→投掷区……回到跑跳区)。在安吉游戏的影响下,上学期教师们开始了“开放式户外自主性运动”的尝试。教师们通过年级组集体研讨,根据户外七个区域的场地特征将园区近百种大小运动器械(如三轮车、双人车、货运车、扭扭车、平衡木、轮胎、竹梯、跨栏、沙包、皮球等)分区投放,鼓励孩子们在轮换进区、循环游戏的过程中自主选择器材,自主创设游戏场景,自主开展运动游戏。

“运动带来健康,游戏释放快乐”。开放式户外自主性运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拥有了完全自主的空间,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人。“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绽放光彩,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自主、交往、组织能力日益丰富。同时,随着游戏经验的积累,孩子们在开放式户外自主性运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游戏模式:小区域循环模式、自主交换模式、一条龙游戏模式、多起点模式、零星点状模式等。

发现

幼儿园作为幼儿集体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每所幼儿园都有其独特而丰富的教育资源:操场、绿化带、过道、长廊……我园因地理优势而在园区资源上一枝独秀:大广场、山坡、草坪、软质场地、环园通道、长廊……我们把这些园区资源合理划分为七个游戏区域,为幼儿的开放式户外自主性运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但是,随着开放式户外自主性运动中七个区域的多次循环,孩子们对游戏区域的场地、器材、玩法逐渐熟悉,并形成了一定的游戏模式。之后,他们的游戏兴趣不再激昂,游戏热情日渐降温,我们的开放式户外自主性运动遭遇了一个新的瓶颈。

静思

“最美的风景总在远方。”不可否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受固有思维模式影响,我们往往会“忽视”身边的教育资源,甚至“无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还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可是,当我们将视线跳过幼儿园的围墙投向社区前,是否注意到园区教育资源呢?园区资源中我们“目之所及”却“熟视无睹”的每一棵树、每一面墙、每一块草坪是否能“完美变身”,成为孩子们的运动乐园呢?

行动

一、盘点

为了有效开发和利用园区丰富的潜在教育资源,幼儿园组织教师对园区资源的存在形式、表现方式、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勘察。经过盘点我们发现,结合户外场地特点和户外自主性运动特点,园区大广场、山坡、过道等部分资源已经为开放式户外自主性运动所用,并在户外自主性运动组织过程中逐步调整优化,共形成了以下七个区:

但仍有许多园区资源是闲置的,如:玩沙池、绿化带、种植园地、草坪、大树及树丛……

二、开发

根据园区各类资源的特征,结合开放式户外自主性运动的要求,我们对园区资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筛选,确保所选用的园区资源能为幼儿户外运动所用,并对筛选出来的园区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让这些隐性的教育资源转化为显性的幼儿户外运动的一部分。

(一)区域做加法

《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的确,要重新点燃幼儿对户外自主性运动的激情,教师们的认识高度一致:首先要为孩子们准备好丰富有趣的开放式户外运动环境。

1.闲置园区场地资源+固定材料

两块不规则的草坪,在幼儿园不同的角落默默守望:一块在L型路口转角,来园、离园时很多家长穿越草坪,已经踏出了一条光滑的小路;一块在绿化带一头,两棵香橼树静静陪伴,平常很少有人涉足。

中大班教师借助家长资源,发动家长收集了家庭闲置的缸和瓮,在L型路口转角,循着家长踏出的小路,用大小高低不同的缸和瓮,错落有致地变出了一条供幼儿游戏的“探险之路”。而另一侧,富有创意的年轻教师们打造出了一片富有挑战性的攀爬区,一根根普通的金属水管林立在草坪上,孩子们都会时不时地来这里挑战一下。

一旦开启智慧,在园区场地资源上合理增加一种或几种固定材料后,很多无人问津的园区资源被激活了。就连最常见的零零落落分散在园区的大树也被开发利用起来:有的在周围做上攀登架成为了树屋;有的挂上了绳梯成为“救援小鸟”的消防梯;有的用粗绳子两两相连成了孩子们双层走钢丝的杂技场……无疑,打破教师对园区资源的固有思维,整个园区资源变得灵动而丰富,孩子们的户外运动也更自由和欢畅。

2.已启用场地资源+游戏材料

丰富的游戏活动离不开场地资源的开发,同时也需要多种游戏材料来增色。为了让幼儿户外自主性运动更富有乐趣,教师们群策群力,通过对各区域场地特点和运动技能特点的研讨,有针对性地建议园部投放多种材料,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这些材料包括游戏主材、辅助性材料和情境性材料。

游戏主材:多种功能不同、玩法各异的车辆;可自由组合的攀爬类材料;各种球类及投掷类材料……

辅助性材料:标志桶、跨栏、轮胎、垫子、彩色门洞、各类投掷目标(毛绒玩具、水桶等)、球网……

情境性材料:木桥和自制门洞(骑行探险)、各类玩偶(运送)、各类车辆(消防救援)、球衣(星球大战游戏)、蘑菇(野外采摘)、鸟窝(拯救小鸟)……

通过闲置的园区场地资源的利用和已有资源的再开发,园区户外运动场地可谓旧貌换新颜。幼儿的户外自主性运动游戏内容丰富了,游戏难度提高了,孩子们的游戏激情也再一次被点燃了。

(二)区域做减法

大面积的绿化带虽然能美化园区环境,但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户外活动区域。我们幼儿园西面就有这样一条占地面积很大的绿化带,能否让这片绿化带成为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资源呢?

教师智囊团进行了实地勘察:这片绿化带长约50米,宽约3米,整体规则狭长,中间稀疏地点缀着各种树。站在绿化带一侧,教师们议论纷纷:“如果能和孩子们穿梭在这片绿色的小世界里该多好呀!”“是的,如果在绿叶成荫的初夏,能和孩子们围坐在树下玩游戏也不错哟!”……

于是,根据绿化带地形,教师智囊团对绿化带进行了规划,因势利导删减绿化带中的部分黄杨树,原有绿化带完美变身,成了一个丛林迷宫!看,这个迷宫,巧妙地绕过海棠树丛,迂回曲折中设置了多个封闭路口和三个出口,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惊喜呀!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穿梭其中捉迷藏;推小车运动中,他们捡拾、运送垃圾;运水游戏中,他们在树丛间穿梭,给大树浇水……

真的是惊喜,恰到好处地给区域做个减法瘦个身,让闲置的区域大放光彩,成为了最受孩子们欢迎、最具神秘色彩的户外运动区域!

(三)区域做乘法

在对闲置区域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新运动区域的开发带来的欣喜,体验着区域中新游戏带来的刺激和快乐,同时教师们进一步思考:我们的园区还有哪些资源可以再利用。

1.穿越——从区域到区域。

米的塑胶跑道在孩子们的户外运动中使用频率极高,但仅限于孩子们在塑胶跑道上运用游戏器材自主建构、自主游戏;在塑胶跑道和围墙中间是一大片种植园地,紧靠着围墙有五棵大树。

教师们用粗麻绳将五棵大树连接,孩子们两两合作,搬来了户外运动中休息用的自制PVC长椅放在种植园地的田垄里,区域和区域神奇地连接起来,孩子们在跑道上小心翼翼地走过白色小桥,在五棵大树间玩起了“穿越”。

同样借助“穿越”手法,教师们在大小两个沙池中架构了人字梯,两部人字梯上一部木梯,孩子们就可以从一个沙池“穿越”到另一个沙池啦!

2.拓展——从平面到立体。

大型爬网区,孩子们乐此不疲地从三个入口钻入,又从不同的出口探出头来。具有慧眼的教师们发现,爬网下面何尝不是一条长长的“隧道”呢?于是,在爬网下方,孩子们运来了体操垫、钻圈架、彩色门洞、毛毛虫钻爬网……这样,我们的爬网区成了具有上下两条通道的“立交桥”啦!

事实上,在我们身边,可开发、能利用的资源有很多。只是,我们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有时会自我设限。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跳出固有思维的樊笼,发现身边资源新的可利用价值点,链接并激活,让园区的教育资源如乘法般发散出迷人的运动魅力!

(四)区域做除法

事物都有多面性,很多时候,试着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一切都会柳暗花明。园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一样,试着去除园区资源的固有功能,并赋予其运动的价值,你可能会豁然开朗、惊喜连连。

1.围墙:围墙,顾名思义,隔离了园内和园外。但当围墙隐去隔离的功能,它也同样能华丽变身,成为幼儿的户外拓展区。看到孩子们小心翼翼攀爬的样子,谁还会说那只是隔离的围墙呢?

2.路肩:绕园一周毫不起眼的路肩也一样,在开放式户外自主性运动中,成为了孩子们比拼平衡走的舞台。

3.树丛和小路:分散着树木和矮灌木丛的小树林与通过其间的石板小路,在忽略了树木的绿化功能、小路的通行功能后,你猜它们能变身成什么?看,红黄两队孩子在草坪树丛间玩“星球大战”有多嗨!小路是他们游戏中不可逾越的“楚河汉界”,而草坪上的树丛成了他们躲避射击的有效防护……这样的游戏,哪个孩子不会纵情其间呢?

那么,小凉亭、玩沙池,甚至于我们的活动室和长廊呢?去除这些园区资源的固有功能,它们又会如何华丽变身呢?

后记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美丽的蝴蝶,买了网兜尽力追捕,但蝴蝶在网中恐惧挣扎,毫无美丽可言;而另一个人,种了几盆鲜花放在窗台,蝴蝶蹁跹而至、曼妙轻舞。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教育也应该是一种吸引。当我们运用加减乘除的教育智慧,充分挖掘园区教育资源,有效构建幼儿与园区资源之间的运动平台,为幼儿的户外自主性运动游戏打造一个丰富有趣、富有挑战性的运动乐园,那么,我们又何愁孩子们不会在其间自由、自主、创造、愉悦地运动和游戏呢?

开放式园区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卢飞来自河北文安工业园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的思想一旦被禁锢,比终身监禁他的身体还要残酷”。我所演讲的题目是“开放思想,腾飞翅膀”

可以说,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都是解放思想的产物!特区的理念造就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有资本才能招到好的项目,有门面才能引起投资商的关注,有可靠的环境,投资商才敢大胆的来投资。借鉴于此,提出几点要求,建成有规模的招商中心,提高园区整体绿化面积,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问题面前我们反思,要解决问题,必须要大力加快发展。发展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将永无止境。

几年来固安县的发展有目共睹,固安工业园区的迅速崛起带动了整个固安县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去借鉴、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去开拓、去创新。走别人的路,不丢人,这要看你怎样去走,如果只跟在人家后面走,永远也超越不了人家,既然我们想超越,就要走一条到达终点的捷径,去弯取直,扬长避短。总有一天我们能够超越。承认差距是一种胸怀,找出差距是一种境界,缩小差距是一种本领。

想要实现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靠园区工作人员的勤奋工作。

良禽择木而栖。要想加快园区发展,特别是在筑巢引凤上下工夫,求突破。是否有优越的建厂条件,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因素。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主渠道。离开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强化招商意识,加强工作力度,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

苏州工业园区探索开放创新综合试验 篇3

《批复》要求,苏州工业园区要紧紧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并积极复制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更好地培育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制度先进、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国际先进现代化高科技产业新城区,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排头兵,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经验。

此次批复同意的《方案》明确,苏州工业园区将以打造中国开发区升级版、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提升国际化开放合作水平为发展目标,着力建设五大平台——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示范平台、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平台、国际化创新驱动示范平台、行政体制改革示范平台和城市综合治理示范平台。积极探索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发展道路,更好地引领全国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完善国际化、开放型创新体系,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服务要素和人才要素,更好地参与国际创新竞争,更好地引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按照“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要求,依托中新合作优势,拓展市际合作、省际合作、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辐射推广园区经验,更好地践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为了联系区域发展实际,对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进行全面研判,苏州工业园区特邀请国内外社会、经济、法治等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建立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专家咨询联席会议机制(简称联席会议),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问诊把脉开方”。

2016年1月30日,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专家咨询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举行,18位知名专家联系国内外投资与贸易、科技创新、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前沿性政策动向,结合国内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为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出谋划策,为开发区转型发展提出真知灼见。

抓住“创新”这根生命线

商务部原副部长、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专家咨询联席会议主席马秀红表示,苏州工业园区不是最早的开发区,却是发展最快、最具活力也最具发展潜力的开发区。园区在不同时期面临很多困难,但都是依靠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园区在困难中、在矛盾中、在风浪中能够不断地前进,取得今天的成绩。创新就是园区的生命线。

作为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旗舰合作项目,园区将原先的一块低洼地建设成为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综合发展指数、集约发展水平、质量效益位居全国开发区前列,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合作的成功范例。更为可贵的是园区在开发开放中,形成了新的理念、新的体制机制和改革创新的意识,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现在工作重点就是组织实施。这个总体方案,提出了三大发展目标,建设五大平台,涉及的面非常广,特别是五大平台,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都可以根据分类纳入到这五大发展平台。园区要更广泛的借鉴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做法,以创新的思维就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研究,前瞻性的发现问题。

24个字概括总体方案

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用24个字来概括: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统筹协调、示范先行、体系构建、成果共享。对园区发展,他有以下建议:

第一是抓重点。重点是要完成国家给予园区的战略,探索和总结园区的发展路径,打造开发区升级版。

第二是找突破。要构建能够支撑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打造新的价值链。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到现阶段需要进行转型升级。这种转型升级要和国家提出的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和体制结合起来。

第三是谋求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是和新加坡一起共同建设的,园区在新一轮转型过程中,一定要利用新加坡的经验,利用它国际平台发展的经验、服务业发展的经验等,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第四是探规则。国家给了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政策,园区要据此找出适应于国际新规则的演变趋势。

2016年1月30日,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专家咨询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举行。

不妨来个“新加坡+”

苏州工业园区未来的创新驱动往哪个方向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从中国范围来看,有两个方向要避免:一是要避免单一加工模式导致转型升级乏力。腾笼换鸟不能笼子空了,新的鸟没进来;二是要防止互联网经济和金融经济取代实体经济。现在提倡“互联网+”或者“金融+”,他本人只同意一半,对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可以这么提,但是对于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应该提“+互联网”“+金融”。

苏州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园区应当坚持当前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方向。自主创新并不是自己创新,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更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自主创新。园区的开放创新应该更加国际化。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借鉴新加坡经验很重要,但是应当来一个“新加坡+”,比如“新加坡+日本”“新加坡+德国”。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平台,苏州可以好好学习,但新加坡只是一个城市国家。所以,未来园区的国际化应当借鉴新加坡的模式。比如在国际化平台建设上学习新加坡,在推进制造业发展上学习日本、德国。

紧抓“供给侧”改革机遇

中央提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认为,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升级发展,园区可以从供给方面着手开放创新综合试验:

第一,重视制度供给的创新。对于整个制度供给框架应该是有效市场+有为和有限政府。其中,政府简政放权必须要结合大部制和扁平化来推进。

第二,重视规划方面的供给。和整个国土开发相关的各种规划,只能由政府牵头。规划供给上,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

第三,政策供给的创新。园区的政策环境要按照负面清单、正面清单、责任清单的逻辑,瞄准最高标准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来做。

第四,注重高新科技的供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五,投融资的供给。园区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以政府财政资金作后盾,争取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信贷式放贷,支持园区超常规发展。

最后,供给侧改革势必要落到人才的供给。怎么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一篇大文章。

人、城、产交融起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说,全国各类园区很多,但是实话实说真正成功的并不很多,苏州工业园区算一个难得的成功案例。

园区的规划具有前瞻性,具有科学性,杨保军第一个建议是由“产城融合”提升到“产城人”融合。园区实际居住人口110万,这是一个大城市概念了,面对这110万人口我们就要研究他们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技能、收入和消费模式,然后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另外,园区成为国际化窗口,有很多外国人才到这里创业定居,我们要考虑有没有国际化社区?园区就要营造一个让他们感到这个地方很幸福,很自豪,把它作为家园,那么就会迸发出创新的热情。园区形成了很多资产,要通过精细化、人性化、艺术化设计来提升,让已经形成的资产升值,光是城市和产业融合好,还没有到顶峰,要把人、城、产交融起来,才能真正的上一个台阶。

第二个建议,营造优良的创新空间。城市就应该把有想法但没钱的人、有钱但没想法的人结合在一起,让他们非常方便融合、沟通,降低交易成本,将来的园区要多元、混合,不要太单纯,创新才容易出现。

开放式园区 篇4

关键词:开放式园区,双师素质,挂职锻炼,高职,培养模式

引言

在示范性高职院校遴选标准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中, 都提出了教师“双师素质”的要求, 并在界定标准中硬性地强调了应兼有一线实际工作和应用性项目研究的经历, 该标准反映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及特色师资的要求。但从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和构成上看, 缺乏实践经历恰恰是师资现状中的“软肋”, 使得普及和认定“双师素质”都较困难, 易导致在政策的末端以“双证”来单纯地衡量, 使教师的形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从培养渠道上看, 高职院校一般是采取通过校企合作而下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的方式, 它至今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渠道。但多年的实施效果表明, 它在师资的覆盖面、培养过程的监测以及可控性等方面, 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诸多关系尚待理顺。

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采用开放式大学科技园的形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由“下派教师到企业”, 到“引进企业入校园”的思维转变, 不仅可依靠科技孵化和社会服务等园区主体活动来培养师资, 还可集成与不同专业对应的全真工作过程的岗位与流程, 使开放式园区兼具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目前, 浙江省已有11所高职院校组建了不同形式的开放式园区, 其探索和试验为高职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提供了一种可能。

“双师素质”的内涵与特征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体系所给的定义, 所谓“双师素质”教师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 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 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 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 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专业职称。根据“双师素质”的定义条件,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复合了讲师与工程师的“双职称”标准, 它在一定侧面上表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其本质特征在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既要具有高校教师必备的教学实施能力, 又要具有与本专业对应的职业素质, 且这种职业素质特指行业从业经历以及科研服务能力。

按照这种本质特征的要求, 高职院校中较大比例的教师应当拥有与本专业对应的行业从业经历, 但因高职院校师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 且对行业从业经历的监测和评价比较困难, 因此, 在政策的末端往往是以“双证”来认定“双师素质”教师, 使得许多教师以单纯考证来获得第二职业资格证书, 并进而通过认定。严格地讲, 这并不符合“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本义。因“双师素质”的基点是防止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强调的是教师的行业背景、从业经历、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 它与职业资格证书并不是等量齐观的, 那些僵化的考证内容无法真正代表教师现今技术的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强弱, 它与“双师素质”的科学内涵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 “双师素质”具有动态性而非固定不变, 因受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可能早期的行业从业经历已不再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需要教师重回企业更新技术和提升其从业经验, 其规律同样适用于学校较长时期前引进的企业技术人员, 这实质上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因此, 需要寻求一个多样化的师资来源渠道。

开放式园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模式

高职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需要的是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 这是确保生产性实训名实相符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主要是从企业引进 (专职或兼职) 和高职院校多渠道自身培养, 二者一般都是经校企合作实现的, 其中后者的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及科技合作开发等。但存在一些典型的不足:一是校企合作较多的属于“一对一”式, 学校对企业依存度高, 缺乏自身运转机制, 往往因校企合作关系的“先热后冷”甚至存废, 造成专业建设发展的波动, 使学校居于难于选择的不利地位;二是挂职锻炼往往是分散的, 教师选择与专业对应的企业类型比较困难, 造成实践的岗位与教师从事的教学与研究方向不相吻合, 使从事的实践经历和提高实践技能二者相脱节, 学校难于真正地监测过程和评价效果;三是单纯的挂职锻炼受限于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通常因校企间缺乏紧密的深度合作, 使教师更多局限于企业的外围, 虽然学校集中了较大的精力, 也付出了较大的成本, 教师在表面上也具备了行业实践的经历, 但与提高教师实践技能的设计初衷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一般这归结为缺乏真正的校企合作机制, 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本身整体科研实力尚未占有合作的优势, 现阶段还难于对称地满足校企双方的需求。改变这一现状, 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办法, 其中, 开放式园区就是可资借鉴的模式之一。

自1989年东北大学率先组建国内第一家大学科技园以来, 全国已出现了6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 这些园区在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服务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类型, 虽然受定位所限而缺乏整体科研实力, 但同样具有一定的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 只是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因而, 园区的形式对于高职院校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自2004年以来, 不同形式的大学科技园开始出现在浙江省高职院校的视野中, 并于2007~2008年达到了高峰, 出现了11个开放式园区, 如温州电子信息科技园、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杭州高职科技创业园、安防科技产业园等。这些园区同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科技园有所不同, 一是园区被赋予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 学生可连贯性真实体验工作过程, 有利于校企双方监控实训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园区强化了创业和孵化机制;三是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是通过园区内“一对多”新的校企组合模式展开的, 较之于以往, 基于开放式园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模式更为有效。

开放式园区的形式改变了教师挂职锻炼的形态“双师素质”的难点在于教师的实践技能, 而它的形成是一个从不熟练, 到熟练、从初级, 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演变过程, 也是一个“理论→实践”和“实践→理论”的相对长期的双向融合与升华的过程, 它需要在一个状态相对稳定和工作相对连续的挂职锻炼环境中才能实现。从现状上看, 因受到校企合作模式单一等多方面的因素所限, 以往的教师挂职锻炼一般是以分散的方式进行的, 学校难于跟踪与监测, 而教师也难于选择对口的企业类型。但开放式园区使教师挂职锻炼的形态得以改变。因园区内大中小企业形态各异、各种生产与经营状况并存, 分担了教师入园挂职锻炼的岗位数量, 并能以较宽的口径覆盖学校的现有专业, 以适应不同专业背景和实践经历的教师。一方面, 园区接纳的教师数量可常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改变了以往的分散方式;另一方面, 教师的挂职锻炼可在园区内实现工作岗位的轮换和工作内容的流转。此外, 因园区的地理位置和入园企业的集中布局, 使得这种轮换和流转是几无间隙的, 且与专业教学相互匹配。

开放式园区的社会化属性形成了教师入园挂职锻炼的运行机制教师挂职锻炼是通过到企业的实践经历而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 但仅强调教师具有实践经历背景是不够的。因以往的教师挂职锻炼通常是依托于校企合作而实施的, 一般是属于“一对一”式, 学校对企业的依存度较高, 如对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时间、内容、工作岗位的轮换, 乃至合作的中断与制度的存废等, 学校难于体现主动性行为, 而一般体现在企业的行为上, 因而对挂职锻炼的教师而言, 可能只是具有了实践经历但本身的实践技能并无实质上的提高。换言之, 在“一对一”式的校企合作下, 教师的挂职锻炼尚缺乏自身的运转机制。然而, 开放式园区使其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 一是基于园区的校企合作的对象发生了量的变化, 由“一对一”的校企合作模式转向了“一对多”的校企组合模式, 使园区具备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形态, 形成了与各专业对应的资源互补, 适应了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进入入园企业;二是开放式园区的社会资本介入、多元化投资主体等属性, 使入园企业更关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形成园区内主动式的集中生产与经营, 兼备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 并能以社会化机制实现自身的运转。目前, 在浙江省内11个园区中, 高职院校仍然居于主导的地位, 但部分园区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化管理, 如“温州电子信息科技园”、“杭州高职科技创业园”等园区已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化管理公司。

开放式园区本身固有的功能属性避免了教师挂职锻炼的盲目性以挂职锻炼作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渠道, 其目的并不在于仅提供一种行业实践的经历, 关键的是教师实践技能是否得到提高。因开放式园区具有培育企业以及创业、孵化、毕业的功能, 能代表企业从研发与设计到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 故教师到入园企业挂职锻炼将不再永远是工作见习或认识实习, 而是在园区有限空间里无限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 参与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 使教师的成果转化与孵化有了真正空间。此外, 还可借助入驻园区的校属研究所与入园企业“零距离”对接, 共同承担技术讲座、学术研讨会、技术研发等科研主体活动, 集中力量形成可能的优势项目。虽然高职院校本身的整体科研实力不占有优势, 但仍可借助园区的政策, 协助入园企业向地方政府申报新产品及申请项目基金, 优先评审校企合作的科研课题, 并可依托园区开展面向行业的职业培训、技术咨询等社会服务。通过这些定向性的操作, 可以在教师挂职锻炼的起步阶段, 就保持一个大小适中的明确目标, 它能从根本上克服为了“挂职”而“锻炼”的盲目性。

开放式园区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渠道使校企的深度合作成为现实教师挂职锻炼之所以是培养“双师素质”的主渠道, 原因在于它与从企业引进能工巧匠明显不同, 后者虽可改变高职院校师资构成的比例, 但往往在“实践→理论”上存在能力上的欠缺, 在现阶段也难以解决数量上的问题, 因而通常是将其纳入“兼职教师库”管理, 而高职院校教师基本上与此相对应, 其数量相对充足但在“理论→实践”上存在能力上的欠缺, 该现状是主张教师挂职锻炼的初衷。但以往单纯的教师挂职锻炼受到了企业自身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限制, 使得参加挂职锻炼的教师较多局限于企业核心的外围, 对教师实践技能提高并无太大帮助, 但进入园区后则迥然不同, 一是园区被附加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 入园企业有责任承担由教师带队进入园区参加的“顶岗实习”, 并要依据工作过程的不同内容而对工作岗位实现流转;二是开放式园区所具有的社会资本介入机制盘活了校企、企企之间的多方合作, 如融资、担保、入股等均有规范的园区政策保障, 使得在入园企业的成长过程中, 只要满足企业的内在需求, 则成果转让、资金投入及技术入股等都可成为校企合作的公开内容, 并因学校本身主体的存在而波及到参加挂职锻炼的教师本身。换言之, 因开放式园区的特殊政策扶持和入园企业的相异形态, 教师的主动参与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挂职锻炼, 至少可经历成果转化及创业的试验, 这无异能极大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确保校企深度合作的持久。

园区的开放性使其成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公共服务平台教师的挂职锻炼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园区的附带功能, 且因园区本身固有的开放性, 使得这一功能至少可覆盖其他高职院校, 实现园区资源的共享, 使园区实际上成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公共服务平台。园区的开放性不是因它通常建立在高校相对集中的大学城, 而是园区实际上可跨越地域的限制, 以共享的方式面向高职院校提供教育资源服务, 甚至园区的开放性还跨越了师生的传统界限, 使教师的挂职锻炼与学生的创业团队共存于园区。以“温州电子信息科技园”为例, 在200余家入园企业中, 就包含了数量众多的学生创业团队, 而参与专业对口挂职锻炼的教师则并没有被限制在学校内部, 而是面向整个温州地区。

结语

开放式园区是高职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良好路径, 它不同于单纯的“双证”认定方式, 较之于以往, 开放的模式更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技能的获取。尽管这个园区模式不可能解决“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全部问题, 但园区的开放式试验至少为之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梅萌.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职能与孵化体系[J].求是, 2002, (8) :56-58.

[3]吕中华.高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黄洛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职业时空, 2005, (16) :54-55.

[5]何晋秋, 章琰.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5, (8) :27-29.

开放式园区 篇5

关键词:高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开放空间,人文关怀

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 在此历史背景下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应运而生。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科技园区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 例如园区在景观品质、产业吸引力和园区精神上存在一些缺陷, 过于单一僵硬的功能分区使空间缺乏层次与多样性, 原生生态系统被较大程度地削弱, 多数园区尽管发展为新的城镇但也是缺乏生命与活力的“问题区域”。

本文立足可持续发展及开放式园区的理念来重新认识高科技园区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国外优秀高科技园区建设案例的解析来探讨如何建设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性化的、能充分发挥个人和企业创新潜力的优美、高效、舒适、健康的高科技园区环境, 为推动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1 概念解析

1.1 高科技园区

简单来说, 高科技园区是以发展各类高科技产业并由高科技企业聚集形成的园区。高科技园区是在地域上界定了的特定区域, 以各类高科技人才和技术为依托, 以发展各类高科技产业为基础, 以转化先进技术成果为载体, 产学研一体化聚集而成的高科技产业群[1]。

1.2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里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2]。可持续的发展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 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3]。

1.3 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是一种可以激发各类群体、机构创新能力的方法, 它可以提升领导力、建立有创造力的组织, 使人们在工作中产生非凡的结果[4]。针对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要求, 如何提供开放空间与之协调并提供物质场所的支撑, 已成为园区环境建设的创新手段和至关重要的内容。

2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的背景

荷兰的INBO公司和JHK建筑事务所及JUURLINK+GELUK景观建筑事务所一起完成了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其设计就是主要围绕“开放式创新”这一主题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园区。

2.1 地理位置

埃因霍温是一个充满创新的城市, 面积为88.85平方公里, 人口22万, 位于荷兰东南部, 紧邻比利时与德国 (见图1) , 是荷兰第四大工业城, 也是欧洲四大高科技聚集居地之一 (见图2) 。由于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是很多知名公司的大本营。

2.2 发展概况

1891年埃因霍温还只是个小镇, 飞利浦创始人决定在此建立工厂生产灯泡, 随着飞利浦公司的壮大, 埃因霍温慢慢变成一座拥有现代工业的城市。上世纪90年代末飞利浦公司决心改造旧园区, 2002年公司将其厂区更名为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 吸引不同类型的企业入驻, 最终形成了综合性的高科技园区。

3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的特色

3.1 可持续发展的园区

无论是在环境建设方面还是在发展策略方面,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

3.1.1 交通环境

(1) 强调慢行交通

慢行交通一般指步行和非机动车两种交通方式。从现代交通的可达性来看, 人们每次出行的始、终, 最终都需慢行交通来承担, 因此它也是一种可达性最佳的出行方式[5]。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强调将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 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营造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的园区环境。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内部强调的是慢行空间, 机动车停放在南北两侧的停车楼 (见图3) 。

(2) 为道路降级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是座新城, 过去很多道路是顺应汽车需求而建造的。而现在一些双车道被降级为单车道, 节约出来的空间用来拓宽自行车道、步行道和更多的绿地建设。尽管高峰时有些堵塞但改善了慢速交通的环境, 鼓励人们多走路、多骑自行车, 对于环境和个人健康都有非常良好的作用。

(3) 恢复古老街道

埃因霍温高新区在发展成城市前是以古老且曲折蜿蜒的道路与周边5个村子相连接的。而在后续的城市建设中这些小路被笔直的道路取代。现在当地政府又试图恢复这些道路, 因其两旁古老的建筑和树木是非常优美的慢行交通环境。

3.1.2 建筑环境

埃因霍温园区的建筑大多是简约、通透和可持续的, 并在园区环境中与视线的开阔感相互呼应。

(1) 为了保证园区景观受自然环境主导, 园区规定所有新建筑的高度不能超过已有树木 (见图4) 。

(2) 园区建筑多采用透明的玻璃材质以创造通透的空间, 并且建筑风格也透着简约凝练的科技感。园区内有绿盒子一样的停车楼 (见图5) 也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3) 园区力图在建筑内部创造更多交流空间:开放的中庭可以成为灵活的工作空间;电梯建在角落里从而鼓励人们走楼梯, 在上下楼梯的过程中就能和同事不期而遇, 从而增加了交流机会。

3.1.3 园区环境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充分利用了周边的自然环境, 结合园区内人工环境的营造使整个园区处处透露着大自然的气息。由于园区位于埃因霍温的绿肺—“多默尔河谷”上, 精心挑选的场地和多默尔河谷中的建筑保证了宜人舒适的工作环境 (见图7) 。

3.1.4 设计创新

为了保持园区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埃因霍温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以增强其发展的后劲并保持增长的活力。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通过每年举办的“荷兰设计周”活动宣传自己、凝聚人气, 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活动规模越来越大, 已受到世界设计业界的瞩目。

3.1.5 旧区改造

随着飞利浦公司由生产转向创新和研发, 曾经的生产性工厂多废弃不用, 于是埃因霍温园区出现了大批城市更新的工业区改造项目。创意和设计成为改造项目的主要产业类型。在欧洲经济危机背景下, 荷兰其他城市的办公楼往往空置率较高, 而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却处于上升时期, 吸引了大量设计和创意人才。

3.2 开放式园区

所谓“开放式园区”是通过公共交流空间环境的建设为大量集聚的创新主体进行接触和相互交流与合作提供环境及便利条件, 以此促进协同合作, 新的有价值的信息通过人们的广泛交流与相互作用而产生, 掌握最新思想的企业不断衍生出来从而保证整个园区持续的创新与活力。

3.2.1 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实现交流的重要途径, 而交流街区是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公共空间规划中最突出的特色, 设计师非常强硬地要求不在办公楼里设置公共服务设施, 如餐馆、超市、咖啡馆等, 而是通过集中于街区的形式迫使人们使用交流空间, 创造更多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每天午饭时园区的这条交流街就非常热闹, 湖边到处是散步的人群, 生气盎然 (见图8) 。

3.2.2 建筑空间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的建筑是为鼓励与激发代表各自领域顶尖人才的创造力而设计的。例如Inbo/JHK设计的工作环境就拥有多样性的空间, 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功能、特征和体验, 设计的目的是为员工提供拥有创意灵感的工作环境, 大型工作室被安置在回廊式大厅周围, 从而围合出一个中庭, 为大楼创造一种新的活力。

4 结论

通过对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的园区环境、建筑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分析, 笔者总结出我国未来的高科技园区建设需要关注以下要点:

4.1 环境和谐

恰当地融入当地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 可以为园区提供更和谐的整体环境, 并且为提高创新能力、留住人才、与原住民友好相处打下良好基础。

4.2 资源共享

高科技园区成功的关键在于科技信息的交流以及商业运作的支撑。园区的开放空间是实现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园区内注意提供一些资源共享的平台和场所, 例如孵化器、信息枢纽、管理服务、会议中心、休闲娱乐和运动设施, 将为科技创新提供整体环境平台。

4.3 场所营造

高科技园区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不同专业人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要在园区内设置适宜的公共交流空间。另外一些公共开敞空间的营造, 例如连廊、广场、公园、绿地等也给园区带来了更多的交流空间。

我国目前高科技园区建设中对于环境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们对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 是人们通过绿色生产、生态建设等方式为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所做出的理性选择。优质的创新环境是高科技园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石, 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空间则是创新环境的物质载体。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2]陈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展开及其意义[J].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学报, 1999, 10:30-31.

[3]张坤民.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4]汤普森·特拉夫罗.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M], 章建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5]刘莹, 罗辑, 吴阅辛.基于人本位的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细节设计研究[J].城市规划, 2011, 06:82-85.

[6]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 欧阳文, 徐泽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本社, 2012.

[7]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 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8]付军.高科技园区非正式交流空间景观设计初探[D].河北林果研究, 2003, 06:173-176.

上一篇:特种设备行业下一篇:计算机硬件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