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适应性

2024-07-14

地方适应性(精选十篇)

地方适应性 篇1

一、我国新课改实施的背景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确立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 社会进步迫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中, 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科学内涵自身也需要进行新的课程变革。

首先, 社会的发展促使我们深思: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诚然, 课程改革本身不是目的, 目的是为了发展。尤其是当今全世界中小学教育在规模、数量、受教育机会等问题上较容易解决, 因而质量的要求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不能提高教育质量, 人们是不会进行课改的。

其次, 从教育的科学内涵来说, 学生不仅要掌握科技文化知识, 了解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还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学校的课程设置应是围绕这一基本要求进行的。然而, 从分析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情况来看, 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知识面狭窄, 缺乏个性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课程实施采取“忠实”取向原则, 不顾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课程的地方适应性, 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同时, 课程评价过于强调选拔功能, 忽视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再加上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长盛不衰, 因此,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我国不同区域新课改实施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不平衡的国家之一, 地区甚至个人存在着贫富差距较大的现象。因此, 教育在不同区域间发展也较为不平衡。譬如, 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教育经费相对富足, 而贫困地区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教育经费相对匮乏,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教育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等等。而新课改的方针政策虽是面向全国, 但其更贴近城市及发达地区的课改状况, 而贫困地区的新课改之地方适应性却被忽视。尽管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 但不可否认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仍占大多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因此新课改是十分重要的, 但却又是非常薄弱的。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地方适应性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新课改的方针政策主要是以国家的全局规划为整体着眼点的, 而这些规划内容又多与城市及发达区域的课改理念相吻合。因此, 解决贫困地区新课改的适应性问题就变得十分必要了。如果地区不顾及自己的地方特点, 一味追随国家的主流课程, 其课改必将走进误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新课改的地方适应性问题从未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虽然我国下发的教育文件中都提到过“教育要与民族、农村地区的发展相适应”的表述, 《纲要》也明确提出了课程适应性问题,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能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无论是以前的教育文件还是《纲要》, 他们的提法也仅仅是一个笼统的要求和设想, 具体该怎么做还需要地方教育工作者根据实际去摸索符合自己要求的课改体系。

三、不同区域新课改地方适应性存在的弊端

我国的新课改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在地方适应性问题上仍存在着弊端, 这些弊端无疑会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 课程观念不一致, 课改认识有误区

尽管新课改已经推行十余年, 但社会上各种人群对课程观念的理解仍不一致, 对课改的认识也有误区。

首先, 不同身份的教育工作者对新课改的认识也有偏差。作为地方的领导部门, 认为新课改是一项国家目标, 地方只是起着协作作用。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上好课, 搞好教学才能搞好教育, 搞好教育才能推动地方的发展。其次, 课改理念与实践在不同区域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脱节现象。虽然新课改赢得了教育界的掌声, 但依然存在课程理念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育领导部门对新课改的创新大唱赞歌, 但是一线教师们却依旧“穿新鞋走老路”, 即使尝试接受了新课改的理念, 也仅仅是模仿其他地方的课改成果 (如“杜郎口模式”) , 却未理解课改的真谛。一边倡导素质教育与综合发展, 一边又始终将升学考试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存之本。

(二) 地方课程追随国家课程, 目标定位不明确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情况, 目前新课改都是追随国家主流课程目标进行的, 毫无地方特色, 目标定位不明确。盲目追随主流课标而不顾地方特性是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

首先, 表面上遵循国家目标,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偏差。地方新课改虽然在表面上都遵循国家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系,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更多地关注“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 而将其他两个维度作为辅助性目标, 有些地区甚至连辅助的作用都不去实施。遇到领导检查就将三维目标写进教案, 临时演练给领导看, 检查走后, 依旧进行着应试教育式的新课改。其次, 地方课程目标的缺乏导致地方课程难以开发和实施。由于大部分贫困地区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及设备, 因此不具备开发新课程的实力, 所以也不可能开发出符合实际的新课程。对于这些地区, 国家在制定新课改时应充分考虑地区实际, 调配一些课程专家给他们做理论指导和培训, 鼓励他们在国家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三) 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堂教学盲目效仿先进

新课改在课程结构和课堂教学方面进行较大的改动, 体现了许多创新之处。首先, 《纲要》在课程结构的目标部分明确提出了新课改的地方适应性问题,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从《纲要》的规定中可以看出, 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弊端还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因此, 各地区必然存在着“课程多、内容杂”的问题。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其次, 课堂教学盲目效仿先进。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而大部分地区不顾自身实际, 盲目照搬典型的教学模式 (如: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 , 教学过程简单化、形式化现象突出。

(四) 课程评价无创新, 评定价值较差

本次新课改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就目前情况来看, 没有哪一种成熟可靠的评价方式能替代升学考试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因此,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还是具有相当的难度。

第一, 课程评价观念较为落后。新课改在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过程中, 对教师、学生、课程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要求, 希望各方面都能有所提高。但在实际中我们发现不同身份的人对“发展”的理解也是有差别的。对教师而言,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传授知识的水平是其发展的主导;对学生而言, 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业成绩的发展是其学习的关键;而对于课程而言, 它所提倡的知识是否能帮助学生应对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是其重要指标。以上这些课程评价观念都是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违背的。第二, 升学考试制度优势明显。尽管关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己经进行了多年但成效甚微。对于广大贫困学生而言, 中高考仍然是其跳出农门, 改变命运的重大转机, 而这种考试的成绩也是唯一能衡量其发展的最直观手段。第三, 缺乏具有特色的评价方式, 适合地区特点的课程评价体系尚待建立。师生的共同成长和课程的发展状况关系着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 如何根据地区实际来确定他们的发展标准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然而贫困地区却没有能力和师资去确立适合自己的课程评价机制。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适合地区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就相当困难了。

四、平衡不同区域新课改之地方适应性弊端的策略

纵观新课改在这十余年的发展情况来看, 只有走突显地方特色且符合地方实际的课程体系, 才能使新课改发展的更加顺畅。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平衡不同区域新课改地方适应性弊端的策略:

(一) 变革课程观念, 走特色课改之路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科书的改头换面, 也不只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间的简单更替, 它需要在课程观念上实现同步变革。

首先, 要根据地区特性树立多层次的课程观念。在教师观上, 要认识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在学生观上, 要认识到掌握技能与独立发展的重要性;在课程观上, 要认识到地区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在教学观上, 要认识到走特色化教学之路的必要性。其次, 要树立正确的地方课改实践观, 走具有地方特色的课改之路。新课改的理论若与地区实际相背离, 就会缺乏指导作用。只有与地区特点相契合, 在实际中才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

(二) 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之路, 忌盲目效仿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才能开发出适合自身需要的课程。首先, 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不是适合全国所有地区的。它仅仅是作为一个先进的模板和创想去指引有条件的地区慢慢向其发展和靠拢。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改善自身的条件, 努力向新课改的目标靠近。这就是说教学改革和创新也是要从实际出发的。有些贫困地区连最基本的教学都难保证的情况下, 何谈创新?其次, 过渡地区的教学模式应采用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尽量打破盲目追随所谓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努力根据客观实际进行有效教学, 有时盲目效仿新的教学经验只会适得其反。

(三) 权衡各种课程评价方法, 变革地方升学考试制度

课程改革的另一个着眼点就是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构建适合地区需求的评价体制必须要充分立足地方实际。首先, 要大力宣传提倡新的课程评价方法。升学考试制度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 若想改变人们对传统人才标准的判断方法, 只有改变升学考试制度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其次, 要打破单一化与形式化的评价方式, 走评价形式多样化的发展之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方式向既注重结果评价又注重过程评价的方式转变;从只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向综合品德、活动和成绩的多维评价方式转化。

纵观全文分析, 不同区域新课改的地方适应性问题是国家推行新课改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的环节, 它需要构建自己相对独立的课改体系。这个任务就目前的水平和条件来说, 确实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如果新课改希望能够有所发展和突破, 就必须打破当前全国课改大一统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课改的区域性需求, 更好地满足师生成长和课程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教育实施这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54.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A].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13.

[3]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J].教育研究, 2000 (2) .

[4]钟启泉, 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课程改革国别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钟启泉.课程改革:新视点与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8) .

军转干部如何尽快适应地方工作 篇2

一、找回“新兵”作风,在“勇于放下”中夯基

曾在军旅都有过自己得心应手的岗位和值得回味的辉煌。由于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部队数量规模的大量压缩,许多优秀干部不得不离开军营。特别是通过考试择优录用的转业干部更是优中之优。但是,新的岗位毕竟不是在部队了,我们不能沉醉于过去的辉煌中常提当年勇,而应面对现实重新定位,从当好“新兵”开始。

第一、要当好新兵,就要给过去划上句号。有句顺口溜说:少尉、中尉、上尉无所谓;少校、中校、上校全无效。这虽然是一句十分偏激的调侃,但也反映了一些人对转业干部的态度。别人对你不太当回事,所以自己也不可把自己看得太重,这不能怨天尤人。面对新的岗位和工作环境,光有思想压力不行,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给过去获得的什么功奖、当过的什么长,划上个句号,不能沉醉于过去的荣誉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而要努力使压力产生动力,使动力变成能力,使能力转化为效力。

第二、要当好新兵,就要“勤”字当先。关键是要做到“三勤”:一是要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勤动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大家在点滴的工作中意识到你是个勤快的人、有用的人;二是要从正做着的事情开始,勤思考。注意克服在部队形成的惯性思维和习惯作法,凡事多想几个为什么,在提高工作质量上下功夫;三是要及时反映思想状况和工作进展,勤汇报。这样一方面便于领导掌握你所负责的工作开展情况,帮助你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也便于领导更快的了解你的工作特点和能力素质,在今后分配作分工作任务时更好的发挥你的特长。但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汇报变成“小报告”。

第三、要当好新兵,就要严于律已。转业干部大都有喘口气的思想,觉得自己犹如放飞的笼中之鸟,没有了部队纪律的约束,自己也该萧洒萧洒了,思想上的放松,生活上的安逸,场面上的虚浮,往往难以自拔。从近年来转业干部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的现实看,他们的落马就始于对自己的放松。因此,转业干部要认清自己情况不熟,工作外行,对单位没有贡献的现实,在思想上自警自律,在行动上不能越轨,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

二、常怀“学生”心态,在终身学习中进步

转业到地方,自己的的职能任务、岗位特点和编制序列,都与部队截然不同,在两种职业的转换中必将存在适应过程。特别是当前转业干部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个别转业干部**等问题的出现,致使一些人对转业干部有抵触、怀疑等情绪,这无疑给转业干部进入角色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在在新岗位上得心应手,立身谋事,关键就是善于学习,先当好学生。

一是要顺利完成初任培训。初任培训就像入伍时的新兵连训练,这是干好工作的基本功,通过初任培训来考察是不是一个“好坯子”,也是考察干部的重要手段。通过初任培训要学政治理论、学科学文化、学业务知识,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和运筹工作的能力。要像若干年前的新兵生活一样,刻苦认真,珍惜荣誉,切实扎好根。

二是要多向身边的同志请教。这是最经常最方便最见成效的学习方法。你身边的同志了解单位情况,熟悉本职业务,工作经验丰富,不论他比你年轻年长,比你职务高低,只要虚心求教,他们自然能给你提醒与帮助,引导你尽快适应岗位。达里既要有一个谦虚的态度,以表自己的诚意,又要想方设法把同事们教你的东西尽快掌握,如果同样的问题反复去问,同事们就会对你的能力打问号了,另外,你还要学会选择,不能一味的拿来,应多学些业务技能,少些人情事故,切忌道听途说,背后议论,防止误入歧途。

三是注重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工作岗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要善于把手头的每一项工作都当成锻炼提高的契机,形成“工作--思考--工作”的良性循环。对此,一要忌急。刚上岗时手头的工作不多,重要的是观察与学习。不要嫌领导不安排任务,领导是怕给你安排任务会使你的弦绷得过紧,亮不好第一相。要重在台下摹仿,尽快形成开展工作基本路子;二要忌粗。开始工作时业务还不够熟练,思路比较单一,又与同事们工作上的交流不足,我们只能稳中求胜,切忌一知半解,自以为是;三要忌满。工作中的成绩自然凝聚着我们的心血与汗水,但更应辩证地去认识。一方面是因为你所完成的任务难度不大。另一方面是因为领导和同事们对你的能力偏低的估量。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一层也就乐不起来了。还是毛主席说得好:“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四是不断优化知识结构。转业干部工作性质、岗位发生了变化,在部队的那一套工作方法有的可能还管些用,有的就可能完全不适应新的岗位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单纯凭老经验干工作,而是要根据工作特点,在不断学习中改善结构,修正工作思路方法。要抓好在职学习关键要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入手,制定出以业务工作为核心,相关知识为辅助的学习规划。可以通过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方法,在2至3年内把业务熟练地掌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与时俱进,逐步更新知识结构。

三、充满“行家”自信,在发挥特长中立身

要想在新的岗位上立身谋事,还要善于扬长避短,恰当地发挥自己的优长。只有这样才能让领导和同事们感到你还能做些更重要的事情。

一要当好遵章守纪模范。军队以铁的纪律著称。转业干部经过部队多年的培养,自觉遵守纪律已经成为良好的习惯。地方虽然没有了部队纪律的约束,但同样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是我们的“根”,必须去遵守。要深入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讲程序、守规矩,给自己的言行加把锁,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都要心中有数,言行得体。

二要用好业务专长。军营是个大学校,转业干部曾在这里数十年的砺炼。其他同志恰恰缺少这种经历。从安臵转业干部的原则上讲,转业干部的定岗都经过组织考核考察,是结合工作经历和业务专长进行分配的。特别是部队政工干部分配到党政机关、武警干部转业到公安机关等等,业务上有着很大相容性,自然会较快地进入角色,成为业务骨干。对于在业务上与自己在部队里从事的工作不对口的同志也不必有太大的压力。“隔行不隔理”。如果善于对自己数十年良好的工作思路与做法进行吸收借鉴,进入角色也会很快,只要有了良好的开端,对以后的工作就会增强了信心。至于在写作、书画、音乐、电脑、外语等方面有特长的公务员,也无疑会与自己所从事的业务相得益彰。

三要发挥好组织管理才干。转业干部不管是军事干部、政治干部,还是后勤装备干部,都有着带兵的经历,从完成日常工作,到受命执行急难险重任务都有制定计划、分工协调、组织实施、总结讲评等一套完善的工作程序,这种特定的程序使军人在思考问题、组织协调、指挥实施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这是其他职业人员所难以具备的特有素质。我们要在工作中扬其所长,特别在处理事务性工作中灵活地运用它,必有事半功倍之效。

四、强化“公仆”意识,在为人民服务中创业

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国家工作人员职责中最本质的体现。岗位的转换,职务的变动,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做贡献,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只有牢牢把握这个根本,我们转业干部才能立身创业。

一是不慕虚名,把注意力集中到扎扎实实抓落实上。走上新的工作岗位都有一种建功立业,尽快做出成绩,打开局面的强烈愿望,这是值得提倡的,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但是,单位建设是实打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在开展工作中必需对上级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单位负责。工作不刮一阵风,对一些基础性工作要反复抓,力求抓细抓具体。对认准了的工作就是难出名也照样下功夫,对有了成效的工作就是出了名也要坚持不撒手。要把着眼点放在少说多做艰苦创业上,不要幻想有什么捷径可走,更不能搞急功近利的所谓政绩。

二是不使偏劲,把精力用在提高单位整体建设水平上。转业干部上岗后大都与其他同志配合做协助性工作,即便是领导干部也很少安排正职。这同部队不仅存在职务高低之别,也有着主管与协助的差别。因此,要把副职当明白就要树立辅佐观念和配角意识,时时从大局出发维护正职或主管的威信,“拉偏套用正劲”,对待工作多想“怎么干”,不争“说了算”,要站在主管的位臵上思考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协助主管打好谱,当好家。当然,在自己承担工作范围不能只唯守业,做无为官,要通过努力在干事业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工作的能力素质,相对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出色的政绩真正成为主管人员的得力助手。另外,还需要注意刚到新的岗位上要防止和克服把劲使在抓一两项拳头产品上,要坚持全面建设提高单位的整体水平。

地方适应性 篇3

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法、理、工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学型的经济管理类本科院校。现有教职工1037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300多人,还有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和广西优秀教师。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成人教育在册生近12000人。建校四年来,学校牢固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和谐建校”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积极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富民兴桂新跨越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努力构建人才培养特色

努力打造学科专业特色 学校积极构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路,凝练学科方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地方和区位优势,以特色促发展,强调为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服务。在努力保持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管理类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着力打造学科专业特色,重点建设了一批基础厚、水平高、师资强、发展前景良好的学科专业,并带动其他学科专业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开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展经济与管理、会计学等26个本科专业,同时设有金融保险、资产评估与管理、国际商务等23个高职高专专业。基本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龙头,以国际贸易、财政、金融、保险、会计、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广告学、法学等本科专业群为主体的学科门类和专业结构。初步形成经、管、文、法、理、工等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着力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广西财经学院是目前广西高校中唯一的一所经济管理类本科院校,生源主要来自广西,毕业生就业也主要在广西,这决定了学校立足广西、面向广西培养人才的特点。过去20年,学校的专科教育一直是经济管理类的单科教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经济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在广西经济战线发挥着骨干作用,给社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根据这一历史和优势,学院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鲜明的广西地方特色,而且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主要满足广西工商、金融等第三产业的需要,据学院招生就业办统计,2005年以来,该校毕业生50%以上到商业企业就业,27%的学生到工业企业就业,约6%到金融企业就业。总之,培养的人才具有地区性、行业性特点。

着力培养“东盟通”人才广西濒临北部湾、毗邻“东盟”,是连接我国各省市(区)与“东盟”各国的枢纽和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它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东盟间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和国际交易中心。党中央和国务院希望广西利用自己的这一区位优势,发挥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地带、枢纽和大通道的作用,把广西建设成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基地、信息交流中心。广西经济发展的这一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为广西高校培养人才指明了方向。今后,广西必将需要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熟悉中国和东盟两个市场,通晓东盟各国的政治、法律、经济制度和经济贸易政策,了解东盟各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需要大批“东盟通”,包括“东盟政治通”、“东盟经济通”、“东盟贸易通”、“东盟金融通”、“东盟法律通”等等。为此,学校围绕培养人才的目标任务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各专业的课程增加与本专业有关的东盟国家的内容;编写出版和使用有关东盟财经的教材;大胆改革外语教学,加强东盟各国语言的教学,在继续加强英语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东盟各国小语种的教学;大胆创新实习方式,把国内实习与到国外实习结合起来,把每届学生都安排到东盟国家进行半年以上的实习。这样,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巩固了就业基础,深受学生和社会好评。

注重素质能力培养 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

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和能力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在积极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增强大学生的“四种能力”。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学风建设月、大学生文明修身、“学习制度、规范行为”、“知荣明耻,做文明大学生”、“诚以修身、信以立业”等主题教育活动;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全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质量要求,积极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四年来,获省部级以上教改工程立项25项,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五项,其中,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项目”,成功举办全国财经政法类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及兄弟院校的认可和赞誉,并得到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成为自治区高职高专优质专业;财政学、会计学、管理学、国家税收、电子商务、物流学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出版专著教材59部,其中,9种教材获得自治区级优秀教材奖。在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32项、自治区级奖励184项;科研工作实现新突破,共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7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立项56项。学校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

坚持开放办学 加强教育国际交流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方针,积极拓展和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英国伦敦会计学院、法国梅斯高等商学院和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一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同时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泰国东亚大学、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和KSA城市学院等东盟各国的高校也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合作项目学生和留学生达600多人,中法项目28名学生成功赴法留学,相关专业学生赴越南、泰国交流学习已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之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学院将进一步扩大与东盟各国的教育交流,发展前景广阔。

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就业形势喜人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责,厚德为先,尚能为重,创新为魂,优质为上”的办学思想,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每年均有1000多家用人单位进校选聘毕业生。2004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2004年、2006年和2007年三年被广西教育厅评为“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适应性研究 篇4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新生,适应性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主导方向分析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要着重突出自身在实践性、应用性、专业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 从以下主导方向中准确定位自身发展。

1. 努力突破由我国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束缚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看重的是应用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这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截然相反。而升入大学的本科生都是由小学、初中以及高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在以往的学习中, 将教材理论知识及应试技巧学习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来自农村的本科生, 在大学以前的整个学习阶段几乎没有任何实践性技能,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极大。因此,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要努力突破由应试教育带来的学科建设、学生考核等方面的束缚, 引导新生尽快融入到高校生活和学习中, 满足本科教学要求。

2. 立足地方, 突破局限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这种地方性是该类高校发展的根基。因此,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应立足于地方特色, 注重与地方产业的对接, 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同时, 实施开放型办学策略, 突破地方局限性, 增强自身发展动力。

二、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生适应性研究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目标、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 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与传统全学习式培养模式不同,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兼顾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同时, 更加重视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面临环境适应以及人际交往问题的同时, 也面临着对学习“两重性”的适应性问题, 具体研究表现如下。

1.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的生活及环境适应性研究

与其他类型本科高校相似,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同样面临着来自生活以及环境的不适应。究其原因, 在于大学生活中, 本科生日常接触的人不再局限于一个小地方的小团体, 人际交往更加复杂;而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地理环境等也与社会更加接近, 在拥有更多自由的同时, 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 这就导致新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种程度的不适应性。针对该种情况, 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通过心理课程开设及指导、生活关注以及和谐校园环境建设等途径加强对新生的教育引导, 以帮助其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2.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习适应性研究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显著特色在于其教育及学习的“两重性”, 即学科教育在注重理论素养培养的同时, 更加注重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完成教学要求的同时, 亦要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应用实践中。这对于之前一直专注于教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入学新生来讲, 无异是一个新的重大挑战, 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压力, 很有可能导致其出现学习上的不适应。针对该种现象,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本科生进行分阶段的培训, 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 减轻学习压力, 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本科高校在我国本科高校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是我国高等大众教育普及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应成为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并基于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特色, 加强对其入学新生的适应性的研究, 以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菲菲.高校新生地方依附、人格特质与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刘印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建设的导向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8) :65-67.

地方适应性 篇5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适应新常态,扎实推

进地方人大工作

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5 k J.Om 9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适应新常态,扎实推进地方人大工作

按照中共常德市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网络培训班的通知》精神,我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学习了相关内容,并进行了在线交流。通过学习与交流,我充分认识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因此,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把握推进“四个全面”进程这一重大战略布局,不断深化对人大工作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强化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找准工作切入点、着力点,努力提高人大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首要前提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度的根本特征,也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在服从县委领导方面,我们要做到“三个保证”:一是从政治思想上保证。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解决人大干部队伍中存在的 “人大工作是最后一站”、“二线思想”、“工作热情不高”、“调查研究不深入”等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方面的“四风”问题,在思想上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从工作精力上保证。要从全县工作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县委不同时期和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主动分头挂靠重点工作,以足够的精力参与其中,确保县委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三是从人力上保证。要围绕服务招商引资、扶贫攻坚、棚户区改造等县委中心工作,选派精干力量,成立工作班子,全面完成县委交付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在依靠县委领导方面,我们要做到“三个报告”:一是阶段性工作定期报告。如人大“三会”、较大规模的代表视察调研等阶段性工作实行定期报告制度,以有利于党委工作的统筹安排;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工作报告,拟作出的决议、决定,内部的人事任免及其他重大问题,坚持事先报告县委,主动争取支持。二是工作动态随时报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情况以党组的文件随时上报县委,让县委准确掌握人大工作动态,便于了解情况,加强领导。三是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在履行职责中对涉及全县重大问题时,坚持及时报告,坚决按照县委指示处理执行。此外,人大作为人民代表机关,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应,使人大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做到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统一。

二、正确处理三大关系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处理好第一要务和人大根本任务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完整、更加全面、更加协调。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无论“五位一体”还是“四个全面”,都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地方人大虽然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根本任务是民主法治建设,但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为发展营造法治环境、提高法治保障上,尤其是要通过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审议决定重大事项、依法进行人事任免等工作,加快推进地方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为地方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二)处理好创新发展和继承完善的关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很强。这些特点决定了人大工作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性和严肃性。再加上人大工作历史较长,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们应该继承、借鉴。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转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不断推进,客观上要求人大工作不断创新,而且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人大工作也有不少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值得发展。在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要明确规定哪些事项是重大事项,要加大对决议、决定事项的跟踪监督落实力度;在强化“一府两院”工作监督方面,要深化预算监督,看好“钱袋子”。同时,在遵循人大工作法定职权、法定程序的基础上,要运用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方式,切实增强监督实效;在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方面,要在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选举、任免相统一,保证党委意图实现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拟任命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述职报告、任前了解情况、审判检察人员资格审查等任免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提高人大任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增强被任命干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意识和依法办事意识。

(三)处理好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的关系。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关键要做到“三个把握”。一是要把握支持不是放弃监督的原则。强调监督与支持的有机结合,并不是要弱化人大监督的职能。肯定成绩是一种支持,纠正工作偏差更是一种支持。因此,搞好监督与支持的有机结合,关键是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二是要把握监督与支持的结合点。首先,要同县委同向。人大监督要与县委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也是人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其次,要与“一府两院”同力。人大与“一府两院”虽然职责和分工不同,但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作,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在现阶段就是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次,要与群众同心。与民同心,就是要解决人大工作为了谁的问题,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大工作中的具体化,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属性。三是要把握监督与支持的量和度。在人大监督工作中,要把握好监督的力度和深度,加大跟踪监督力度,打好“组合拳”,搞好“回头看”,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统筹兼顾,提高监督工作质量。

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核心内容

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人民事业的成败。作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推动依法履职成为非常现实的重要课题。

(一)要弘扬严谨笃学之风,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一是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特别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想大解放,促进思想政治素养和认知能力大提升。二是要学习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加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的决策部署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努力增强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本领,凝聚发展共识和合力。三是要学习人大制度及相关业务。要加强对人大制度、人大业务和法律法规的知识学习,不断探索做好人大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依法履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弘扬履职为民之风,夯实人大工作群众基础。一是要感情上贴近群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与群众真诚相待、坦诚相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踏踏实实的为群众解决困难,才能赢得民心。二是要工作上依靠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府两院”按照党委的意图做了一些具体事,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进行了监督,究竟做得怎样?监督的效果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充分运用群众的这双雪亮眼睛,因为“一府两院”有什么问题,工作上有什么短板,群众最了解、最关心、最敢说。所以,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沉下去,主动倾听群众意见,广泛吸收群众参与,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府两院”工作好坏的最基本的标准。三是要一切为了群众。要始终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反映民声、代表民利贯穿于依法履职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三)要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依法履行各项职权。一是要围绕中心工作鼓实劲。要紧紧围绕全县发展改革发展大局,把法律规定做、党委要求做、“一府两院”需要做、人民群众希望做、人大能够做的事项,作为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精准发力,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积极发出人大“好声音,努力实现人大新作为。二是要围绕增强监督实效出实招。要改进监督的组织和实施,综合运用并不断完善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视察调研、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方式,不断提升监督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要探索财政预算审查监督方式,强化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监督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加快推进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和重点专项资金公开,提高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规范性和实效性;要积极推进专题询问常态化,注重探索运用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形式,推动人大监督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使人大监督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要围绕服务代表办实事。要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加大优秀代表的宣传力度,要认真落实代表法的有关规定,搭建好代表活动平台,拓宽发挥代表作用渠道,建立健全代表活动小组,推动代表活动小组开展经常性活动。要建立健全代表激励制度,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为代表在工作上撑腰,生活上关心,经费上保证,事业上支持,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要充分发挥代表议政、监督、桥梁、表率作用。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7

地方适应性 篇6

黑水城文献与西夏学国际论坛暨中俄西夏学联合研究所揭牌仪式开幕式积极构建适应地方重大需求的特色学科群2010年以来, 宁夏大学整合学科资源, 创新服务政策, 在引导学科交叉、组建服务团队的基础上, 探索构建了若干个以服务地方发展为主要导向的特色学科群, 为提升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水平起到了引领、示范与带动作用。民族学学科群成为地方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催化剂。《回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做大做强宁夏文化旅游产业对策研究) >《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和《中阿文化及经贸交流咨询报告》等“回族学、西夏学、阿拉伯学”重大研究项目及研究成果, 在推动宁夏文化产业发展提速的同时也成为对外宣传宁夏历史文化底蕴的靓丽名片;生态学学科群为“美丽宁夏”建设添砖加瓦。以服务宁夏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引导和推动“生物学、草业科学、农学资源与利用、林学、水利工程学”等学科幵展交叉建设并组建服务团队, 相继完成了宁夏污染物总量规划、湿地保护规划、火石寨和南华山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项目的科学论证, 并积极参与《宁夏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的研宄和编制。同时, 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型草业技术体系建设及产业化开发等科技成果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数亿元;工程学学科群为服务宁夏主导产业建功立业。积极推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材料学、应用化学、能源化工”等学科交叉创新, 在服务宁夏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所研发的"甲醇/二甲醚高选择性制丙烯国产催化剂”等多项成果在解决困扰企业重要技术难题的同时也填补了部分国内空白。以解决“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与制造、智能化远程网络监控及故障诊断”为方向的联合攻关, 为助推宁夏协同创新联盟体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农学学科群支撑起“宁夏农业发展的一方蓝天”。大力引导“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水产、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围绕宁夏“一优三高”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定位, 围绕“三大示范区”、13个优势特色产业、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积极开展“设施农业、草畜产业、畜禽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与食品机械科技、葡萄与葡萄酒、优质粮食生产”等科技创新, 弓I领支撑宁夏现代农业发展。回族科研成果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深入企业调研宁夏大学设施农业专家指导设施农业技术回族舞蹈一“水之秘语”获中国首届回族舞蹈大赛一等奖為J

地方适应性 篇7

关键词:地方经济,高职会计教育,教育改革,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仍不平衡, 高职教育应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面向中小企业培养职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会计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承担着这个任务。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高职会计教育的改革如何适应扬州市地方经济发展进行一些探讨。

一、扬州地方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扬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2015年扬州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252.01亿元、3697.89亿元、4016.84亿元, 按可比价增长分别为12%、11%、10.3%。财政总收入分别为660.3亿元、726.27亿元、515.18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259.26亿元、295.19亿元、336.75亿元, 其中税收收入分别为212.75亿元、242.22亿元、274.67亿元, 分别增长17.8%、13.9%、13.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690元、30322元、32946元, 分别增长9.6%、9.5%、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214元、15284元、16619元, 分别增长12%、11%、8.7%。

从报告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 在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下, 扬州市迎难而上、积极应对, 全力以赴促改革、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 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稳中有进。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 主要体现在“三大压力”不断加大: (1) 经济下行压力。从近三年的经济发展看, GDP增幅有所回落, 呈现由快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区间换档的走势。企业利润空间也在收缩, 房地产市场交易也在下滑。2015年以来, 商品房销售一直处于负增长, 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对税收收入、土地收益、上下游相关产业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船舶产业依旧存在产能利用率低、船价低、毛利低, 融资难、用工难、交船难等问题;石化产业的延伸产品价格与成本倒挂造成一些企业较大亏损;钢铁产业受产能过剩影响, 资金回笼和融资难度较大。 (2) 转型升级压力。服务业占比、居民消费率、R&D占比等相关指标均低于省平均水平, 结构调整依然任重而道远;在高成本发展阶段,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利率上浮和变相收费等现象, “融资难、融资贵”难以根本解决, 人工薪资、社保等费用逐年上涨, 给消化高成本带来巨大压力。 (3) 居民增收压力。近几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持续下行回落。受宏观形势的影响, 外贸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企业用工减少, 就业难度加大, 以工资为主的居民收入增长受到严重抑制。

二、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扬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途径。而可选路径之一是以先进的制造业带动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到这一点, 就要优化用人环境, 强化人才保障。扬州市职业大学在当地高职院校中地位突出, 培养了大量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要进一步认识职业教育对扬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将逐步减少的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扬州市职业大学要将现有学校主体支撑做大、做强、做好, 做出特色, 成为引领与示范。笔者于2016年初分别向扬州市职业大学2013~2015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各发出200份调查表, 收回的有效问卷分别为180份 (90%) 、165份 (82.5%) 。样本选择的用人单位行业和性质覆盖面广,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选择了部分毕业生所在的扬州市新兴行业企业通过走访、进行现场访谈来做实地调查。

由调查可知, 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半数以上能做到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就业的单位主要是民营中小企业, 岗位大多是基础岗位或一人多岗。87.88%的被调查企业要求持有会计证, 企业对计算机等级证书也较注重, 占比47.27%, 60%的企业要求会计人员熟练运用财务软件, 说明计算机和会计软件操作已成为会计人员的必备技能。所有企业都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基本的会计核算技能, 72.72%的企业要求会计人才熟悉财经法规, 帮助企业依法经营;有70.3%的企业要求会计必须具备税收的计算申报技能, 原因是企业希望会计人员承担纳税申报, 可以节约人力成本。调查数据还显示, 82.42%的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除此之外, 良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选择比例分别为68.48%, 66.67%和37.58%, 反映出企业很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与工商、税务、金融等相关机构相互沟通与协调, 为企业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会计人员还需要与单位内部各部门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选择职业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例为32.73%, 很多会计业务处理要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另外, 会计人员也需要创造性地运用职业判断能力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目前扬州市职业大学高职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 毕业生的能力与企业的需求之间还有一定距离。目前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操作能力不够强, 适应会计岗位要求的时间较长, 一些学生专业技能功底欠缺, 难以迅速上岗, 成为“熟练工”。为解决这些问题, 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设想

(一) 更新会计教育的理念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院校要及时搜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信息, 深入分析研究, 持续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的毕业生才会“适销对路”, 就业竞争力才会高。会计人才还必须是一个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学习者, 高职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基础, 使学生毕业后能独立学习新知识, 自主掌握新技能。

(二)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相结合, 可以按会计职业岗位设置专业课程, 把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三个课程模块。例如, 在专业课程模块, 可以设置包括出纳岗位、资金往来岗位、实物会计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经营决策会计岗位、财务成果及报表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税务会计岗位、财务分析与评价岗位等九个专业岗位的课程群, 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不同岗位的会计知识, 具备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 就业面宽, 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所从事的会计工作。

(三) 改革教学模式, 充分运用会计案例教学

建立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 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目标是学会学习, 贯穿师生互动、学生互动, 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方法和形式。运用会计案例教学, 让学生具有“实战”的感觉和经历, 使学生被动听课变为积极思考、主动实践, 对学生分组进行协作教学, 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还能使当前高职会计教育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得到缓解, 让会计教育课堂化向社会化过程转变。

(四) 改革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可以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方式, 建立完善的技能考核体系。考试形式应该根据课程特点的多样化, 并且要更接近实务。另外, 建立合理有效的高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要根据绩效考核目标, 采取规范化与实证化相结合, 以定量考核为主、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教师评价方式。

(五) 会计教师实践技能与培训方式的改革

真正深入开展校企融合、工学结合。一是向社会各行业广泛吸引高水平专业会计人才到学校任职。二是让会计教师定期到企业去顶岗, 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可以邀请优秀的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到学校来讲课, 举行讲座或培训, 让所有会计教师有机会能接受到最新的专业知识。此外, 要构筑一个好的网络平台, 方便高职会计教师交流。

(六) 高职会计教材建设的改革

应着力打造立体化会计教材, 做到系列化、多样化和信息化。学校层面一是要制定全面的高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二是建立奖励制度, 鼓励教师积极编写制作教材。三是建立教材评价与选定标准。会计教材有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的特点, 以及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教材的评价与选定标准要邀请相关的学者、行业专家参与制定, 作为选用教材的依据。

高职会计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不可能一步成功, 我们要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敢于实践,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才能培养出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闫顺玉.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改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09.

[2]王亚凤.西安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3]唐青玉.会计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9) .

[4]张小媛.北部湾经济区对高职会计人才需求与改革的启示:以钦州学院为例[J].管理观察, 2015 (7) .

地方适应性 篇8

关键词:地方经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支持地方高校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人才,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理人才结构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地方经济与地方高校

经济发展需要三个重要因素:资源、人才和技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依靠应用型人才的支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当地人民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

一方面,高校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较为理想的科研环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将长期从事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纳入当前地方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运用其具有的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进而发展地方经济。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联系用人单位和单位招聘的便利条件,有利于以“学生为本”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标准,实施“应用能力”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以实习工作岗位为导向,基于中小企业管理的应用,走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道路,整体得到锻炼。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管理应用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化地方高校教学改革,“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急需人才。”为进一步提高转型发展水平,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忻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企业”,忻州师院经管系对现行的教学方案进行改革,采用创新的培养方法,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改革课程体系,构建适应企业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包括目标定位、专业定位和就业定位;其次,教学中对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薄弱环节,构建面向地方产业的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再次,在教学理论研究中,注重基本原理的讲授与实践情况相结合,从方法论上加强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总体把握,设置新型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最后,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面向地方经济(主要针对地方企业)的学生创新体系,搭建创新平台,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面向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地方区域产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对现有教学体系的改革,提出一个对象(应用型人才)、三个定位(目标、专业、就业),以面向企业需要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搭建学生发展平台。以“学生为本”为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以应用能力为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上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分类的角度出发,系统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的体系结构,构建了学生发展的平台。

3.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能力,提出以实践工作为导向,以管理为基础,以中小企业的管理为基础,与各种教学改革思路相结合的学习和培训。改革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管理应用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4.以实习项目为驱动的学生课外实践教育。针对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较多地偏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状况,开展以实习项目为驱动的学生课外实践教育,依托地方区域产业,建立学生主题研究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联合机制平台:实践性课程设计、应用性学生课题和竞赛项目等。共同促进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体系和大学理论平台科学、有效的结合。

5.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对接能力。鼓励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时效性论文,争取学院资助项目,促进学院资助项目的对接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研讨会的研究课题,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的科技活动提供条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针对不同层次的团体和专业,组织学生到不同类项的企业或特色地方经济的企业参观学习,使其强化专业技能的对接能力,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

三、结语

“地方高校转型并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理人才结构。

参考文献

[1]张仁坤,杨淑清.“临港化工”背景下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230-234.

[2]李文姬.600余所专升本高校将转作职业教育[N].法制晚报,2014-05-10.

[3]西京评论·西岳[N].西安日报,2014-11-18.

[4]杨幽红.能力导向的工科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00-103.

[5]袁显峰.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区别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17):182-183.

[6]陈馥,严思明,卿大咏.油气化学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8-10.

[7]郭江,李荣.实施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冶金技术专业为例[J].华夏教育,2009,(9):113.

地方适应性 篇9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镇化的发展, 城镇问题越来越复杂, 对高职城镇规划专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镇规划专业已从单纯的工程技术型专业转向工程技术与社会经济并重的专业。如何使高职城镇规划专业教学方法适应新形势下地方的城镇规划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是摆在每一位高职城镇规划专业教师面前的课题。下面, 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高职城镇规划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2 新形势下地方城镇规划人才特征分析

2. 1 对专业性要求的提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我国城镇规划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促进“经济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空间载体迅速形成、扩张。外延扩张型规划成为城镇规划者所熟悉的主导规划范式, 但由于增长主义的终结, 地方在城镇规划上转向集约化内涵式为主[1]。这就要求我们规划工作者在城镇规划模式上有明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识。新形势下的城镇规划强调整合、修复各种被割裂的城镇空间, 重塑完整的生态及文化体系, 修补型规划成为城镇规划的重要任务。旧城改造的复杂性, 使得对城镇规划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2. 2 对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要求的提高

地方的基层单位, 最需要的就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又有较强规划设计能力, 求真务实、踏实肯干, 安心基层工作的规划设计人员。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做出的规划设计内容过于空洞而且难以执行, 对于规划的可行性缺乏调查研究, 只是流于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 动手能力不强。因此立足于规划行业发展方向, 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积极在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是新形势下地方高职城镇规划人才培养的方向之一。

2. 3 对前瞻性和合作性要求的提高

城镇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 是一种综合性的产物。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因素。如何利用规划引导政府决策和制定制度, 不仅需要规划工作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动手能力, 更需要专业人员具有前瞻的视角、历史责任感[2]。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 城镇规划及相关专业分工也是不断地细化, 各专业之间的配合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龙头专业, 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城镇规划专业人员必备的能力。“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城镇规划专业教育不是把学生送出校门就完成了全部工作, 我们应该基于城镇规划对于专业人员提出的内涵要求, 积极转变教学模式, 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外, 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促进其内涵发展。

3 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从新形势下地方城镇规划人才的特征分析, 原有的传统的单一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合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 强调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把学与做联系起来, 加强教学的实用性与互动性都是教学方法实践性应该重视的问题, 也是培养新形势下地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是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

3. 1 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以企业一个或几个真实的城镇规划项目为载体, 将其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 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要求完成。通过真题假做的方式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结合城镇规划设计实践, 将城镇规划的理论融入具体的规划案例之中, 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通过这种方式, 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在设计中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逐步锻炼和提高学生对城镇规划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3. 2 以设计院工作模式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参考设计院的工作模式进行教学环节设计, 包括项目准备———制订工作计划———编制收集资料提纲———现场踏勘 及资料收 集———方案设计———方 案汇报审 查———方案修改———成品制作等一系列程序。教师在教学中, 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然后根据不同课程项目的内容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子任务下达给各学生小组, 各小组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 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熟悉设计院的工作模式, 增强了学生实习和就业时的岗位适应能力。

3. 3 注重过程方式考核

传统城镇规划专业教学考核方式都是通过最后的图纸来进行成绩评定, 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影响了许多综合素质较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改革时将考核方式变为过程考核 + 最终评价的考核方式, 其中过程考核的比例占到70% 以上, 考核内容包括资料查阅收集情况、项目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项目的阶段性汇报情况等, 不限于课程实际项目图纸, 还包括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考核。通过考核方式的调整, 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理论课程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的积极性。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是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的催化剂, 合理规范的成绩考核制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3]。

4 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新形势下城镇化建设的稳妥推进, 地方对城镇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确定高职城镇规划专业适应地方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就可以抓住这一机遇, 实现互惠双赢。

摘要:新形势下, 复杂的城镇问题对高职城镇规划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使高职城镇规划专业教学方法 适应新形势下地方的城镇规划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是摆在每一位高职城镇规划专业教师面前的课题。基于此, 通过对新形势下地方城镇规划人才特征的分析, 结合教学实践, 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环节设计和考核方式的变化三个方面, 探讨高职城镇规划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期进一步促进该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地方人才需求,高职城镇规划,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张京祥, 赵丹, 陈浩.增长主义的终结与中国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 2013, (1) .

[2]王富海, 孙施文.城市规划:从终极蓝图到动态规划——动态规划实践与理论[J].城市规划, 2013, (1) .

地方适应性 篇10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 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同时面临着越来越严峻就业形势, 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面临着着越来越多的就业障碍与挫折。在这种现实背景下, 大学毕业生人格的坚韧性和生涯适应力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Kobasa认为坚韧人格的人应具备以下三种特征:第一, 拥有一种能控制和影响他们所经历的事件的信念;第二, 具有投入或专注于其所参与的活动的能力;第三, 将变化看作是一种促进更长远发展的令人激动的挑战。因此, 他将坚韧人格定义为一组能够帮助人们管理应激的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特质, 它包含三个因子:投入、控制与挑战。“生涯适应力”这一术语, 最早是美国生涯心理学家Super在修订他的生涯成熟度理论时提出。Savickas认为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改变或不可预测之生涯问题的准备程度, 并认为生涯适应力包括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信心四个维度。

当前社会正处在一个信息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 个体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坚韧人格和良好的生涯适应力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受挫和转变中缓冲对心理的不良冲击, 增强心理的适应能力。当前, 关于坚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的研究还在摸索阶段, 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在改善生涯适应力方面提出建议, 更好地使毕业生健康发展, 适应自己的新角色, 为社会做出贡献。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陕西省几所地方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 有效率为92%。其中男生49人, 女生43人, 文科生39人, 理工科53人。

研究工具运用坚韧人格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量表。坚韧人格量表由卢国华和梁宝勇修订, 该量表包含4个维度, 即韧性、投入、控制和挑战。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是一个自评量表, 共27个条目。采用四点评分法, 即“完全符合”记4分, “符合”记3分, “有点符合”记2分, “完全不符合”记1分。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由吴淑琬 (2008) 编制。该量表共有21个题项 (包含4个反向计分题) , 采用Likert5点计分, 从“完全不符合” (1分) 到“完全符合” (5分) , 量表总分越高, 表示生涯适应力水平越高。量表由生涯关注 (4题) 、生涯控制 (4题) 、生涯好奇 (6题) 和生涯自信 (7题) 四个维度构成。

3 研究结果

3.1 地方高校毕业生坚韧人格状况

数据统计显示毕业生的坚韧人格各维度的题项均分在2.79-2.86之间, 总问卷的题项均分为2.81 (高于中值2.50) , 说明当前毕业生的坚韧人格总体水平良好。同时可以看出, 各维度题项均分情况为:控制>韧性>投入=挑战。可以得出,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坚韧人格水平总体呈现良好的趋势。说明毕业生都有着良好的坚韧品质, 在四个维度方面也都发展良好。这可能是因为当前就业问题对多数大学生产生重要的预期效应, 加上当前学校和社会对个体心理健康素质的要求和积极干预, 大学生的人格的坚韧性在毕业生身上已有较好的呈现。

地方高校毕业生坚韧人格的性别、专业差异状况如下, 数据显示地方高校毕业生坚韧人格不存在显著差异 (t=-0.494, P>0.05.) , 在韧性 (t=-0.924, P>0.05) 、控制 (t=-0.809, P>0.05) 、投入 (t=-0.466, P>0.05) 、挑战 (t=0.650, P>0.05) 等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一研究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国内实行男女平等和同工同酬, 而且改革开放后的大学生在接受家庭、学校的教育中坚韧性普遍受到重视, 加之学生阶段的辛苦学习和实践, 男女高校毕业生坚韧人格的性格差异并不显著。

尽管调查发现无论是韧性、控制、投入、挑战还是总的得分, 理工类的学生都要比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高一点, 但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看出, 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坚韧人格上无显著差异, 在韧性 (t=-0.438, P>0.05) 、控制 (t=-0.136, P>0.05) 、投入 (t=-0.969, , P>0.05) 、挑战 (t=-0.784, P>0.05) 等因子上均无显著差异。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环境对于坚韧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当前理工科的就业比文科要好一些, 但文科专业的学生可能在人格的坚韧性上有所补偿, 尤其是对毕业生而言, 大学几年生活的磨练和专业的学习对坚韧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3.2 地方高校毕业生生涯适应力状况

数据统计显示地方高校毕业生的生涯适应力各维度的题项均分在3.40-3.63之间, 总问卷的题项均分为3.51, 表明当前毕业生的生涯适应力总体水平良好。同时可以看出, 各维度题项均分情况为: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关注维度的得分最高, 说明毕业生对自己的生涯是十分在意的, 并愿意去思考自己的生涯。生涯控制的得分次高, 说明毕业生自己可以做出适当的生涯决定, 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有较大的控制感。生涯好奇维度的得分较低, 表明毕业生愿意多做尝试和利用机会充实自我、了解自我, 以期待对未来的生涯发展能有所帮助。生涯自信维度的得分比其他三个维度的得分都要低, 可见毕业生对自我价值是较为肯定的, 面对挫折也非常愿意再继续努力, 然而对于未来是否能够发展顺利, 是感到较为担忧和害怕的。

地方高校毕业生坚韧人格的性别、专业差异状况如下:数据显示地方高校毕业生生涯适应力不存在显著差异 (t=-0.494, P>0.05) , 在生涯关注 (t=-0.854, P>0.05) 、生涯控制 (t=0.030, P>0.05) 、生涯好奇 (t=-0.790, P>0.05) 、生涯自信 (t=1.603, P>0.05) 等因子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 地方高校毕业生生涯适应力在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t=-1.965, P<0.05) 。其中在生涯关注 (t=-1.269, P>0.05) 、生涯控制 (t=-0.838, P>0.05) 、生涯好奇 (t=-1.556, P>0.05) 等三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 但在生涯自信 (t=-2.466, P<0.05) 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理工科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技能相对有其对口的行业和领域优势, 相对来说文科生就业时面对的行业与岗位不是那么的明确。这一差异在生涯自信因子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 高校毕业生坚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相关分析

将对应的坚韧人格总分和生涯适应力总分输入SPSS中进行数据处理, 二者的相关系数r=0.763, P=0.000<0.01。揭示高校毕业生的生涯适应力与他们的坚韧人格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二者的相关性说明高校毕业生坚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存在紧密联系, 良好的人格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各个因子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良好的生涯适应力又可以促进个体坚韧人格的发展与稳定。

4 建议

结合本研究发现, 地方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辅导和心理健康工作中应该重视其人格的坚韧性培养和生涯适应力的发展。首先应该对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涯辅导, 毕业生就业这一年尤其应该重视其生涯适应力的教育和培训。第二, 学校应通过塑造坚韧人格来促进和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众所周知, 当前国内的现实环境决定了就业的艰巨性, 同时未来中国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 而坚韧人格和良好生涯适应力的个体会对这个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坚韧的人格有助于毕业生适应就业的曲折性和获得发展的机遇。

摘要:运用大学生坚韧人格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问卷对地方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地方高校毕业生坚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总体状况良好, 坚韧人格在性别和专业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生涯适应力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 总体上坚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有着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坚韧人格,生涯适应力

参考文献

[1]陈滢伊.关于坚韧人格研究的概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12) :173-174.

[2]卢国华, 梁宝勇.坚韧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8 (2) :103-106.

[3]马逸伦.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及生涯辅导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 20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地方适应性】相关文章:

生理适应性05-14

适应性策略05-18

职业适应性05-25

适应性研究06-12

工作适应性06-21

部队适应性06-28

安全适应性07-02

适应性气候07-22

生态适应性07-26

学习适应性07-31

上一篇:数列教学中的数学思想下一篇:关注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