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大自然

2024-07-13

敬畏大自然(精选八篇)

敬畏大自然 篇1

生命是渺小的, 生命更是脆弱的。当我们洒泪为逝者哀悼的时候, 更应该思考灾难背后的问题。

但事实上, 对于这次引发重大人员伤亡的区域, 专家亦早有警示, “当地群众砍伐森林,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部分地区林线已退至分水岭附近, 如不采取果断措施, 地质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必将发生地质灾害”这份报告中如是总结, 最终一语成谶。

地质灾害频发, 虽然和今年特殊的气象、土壤条件有关, 但多少与人们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某种必然联系。

据《舟曲县志》记载, 舟曲山清水秀, 绿树环绕, 气候宜人, 曾被誉为“陇上小江南”。但是, 由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曾伤及舟曲, 加之近年来森林的过度采伐, 破坏了当地的自然植被, 突发的强降雨导致地表土层松动, 最终引发了这场大规模的泥石流。

据统计, 目前我国的环境承载力已近极限, 近四成的国土面临水土流失, 已成为洪灾泥石流频发的元凶。

“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逝者已矣, 我们应当从舟曲灾难的切肤之痛中汲取教训。

气候变暖、水土流失, 这些所谓的自然因素其实皆因人为所致。沙漠化、冰川萎缩, 反常的自然表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初夏飘雪、冰雹肆虐, 这样的极端天气也时有发生,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回应。

事实上, 面对自然, 从古至今, 没有一个强大的王朝和民族不深怀敬畏之心。敬畏生命, 敬畏自然, 乃是文明世界的本能。

敬畏大自然 篇2

江苏省兴化市钓鱼中心校八(3)班刘汉文

它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部由人类杰出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虫共同谱写的生命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它就是《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的观察家”的法布尔一人性观照虫性,书中描写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不严肃的学术著作如同有没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而且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读罢《昆虫记》我颇有感触。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社会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生产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看,天空不再蔚蓝,流水不再清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景象已成为往事。听,一棵棵倒下的参天大树在哭泣,绿色正在慢慢地消失。忍耐了多时的大自然终于爆发了。沙尘暴、洪水泛滥正向人类袭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于是乎,迷途知返的人类开始了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把对大气的污染降到最低。

岂是如此这般,我只想说四个字:敬畏大自然。自然与人生一样,如同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她就对你笑;你对她哭,她就对你哭。不漠视自然,不漠视人性。“敬畏自然”,不是分析哲学,不是数理逻辑。它仅仅是世界上最有可能美好起来的一个庸俗。

法布尔不愧是“昆虫世界的维吉尔”和“昆虫之父”。他是凭借着广播的知识、诙谐的趣味以及精彩的文笔把我们一次次导向昆虫世界的,面对他的诚心引领,我们不仅无法拒绝,而且还会对他充满深深的感恩。因为他让我们最终明白:在这个世上,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动物需要友谊。只有学会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界中的大小生命,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坦途。

敬畏大自然 篇3

排烟融雪绿岛淹

人类虽有雕虫技

还需敬畏大自然

诗画注解:

作者们试图用短诗和漫画来演绎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醒人们敬畏大自然。

作品首先以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咸海(Aral Sea,旧也译作“阿拉海”)作为例子(图1),说明人类多年来的生产建设活动使得这个曾经的世界第四大湖日渐干涸而几乎成为不毛之地,当地居民纷纷背井离乡。近年来,当地政府痛定思痛,着手治理并修复咸海的环境问题,希望重新将河流引入该湖泊,问题似乎已经有了转机。

图2讽喻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假以时日,人们可以悠然坐在棕榈树上垂钓,以此丰富我们的餐桌。全球变暖还将缔造新的世界奇观——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的冰山将“串联”到泰国,与时下的曼谷洪水“胜利会师”。

图3似在表现开发商的强势。在高额利润或“快钱”的驱动下,开发商蜂拥而至,人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农民以自己最简单的方式保护自己,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对抗。随着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宽阔的马路也在不断延伸。于是乎,汽车满路跑,垃圾从四面八方涌来,把城市团团围住……

秋李梅摄影源于心灵对自然的敬畏 篇4

一句简短而又精辟的话语,道出了李秋梅对摄影最真切的看法,也道出了当下许多摄影人渐渐失去的那份对摄影最原始最纯真的追求。

李秋梅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积极参加各类摄影讲座和摄影采风等活动,对摄影充满无限情感与热爱。至今,已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其中多幅作品荣获摄影大赛的不同奖项。

“摄影瞬间的美让我着迷,人和自然在不断地交流与沟通,气候的变化、光线的变化、明暗的对比,它把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荣辱永恒地保留下来,那种可遇不可求的特性和富有挑战的意味,随时都会点燃你的激情。”

伊春河开河时节,李秋梅在半开化的河边发现:阳光照在化冻的冰面,伴着涓涓的流水,春风用刻刀雕塑着渐渐融化的冰面。她细心观察,未冻的溪水成为冰雕的背景,神龟、大象、神龙、鲨鱼……幻化成一个个拥有生命的精灵,细心观察每一处冰雕的细节,又像是一件件有趣的水晶艺术品,形态各异,大自然仿佛成为了最伟大的艺术家。李秋梅在惊讶于自然界之神奇的同时,不忘用相机记录下这些冰趣造型,并通过后期润饰,将富有艺术的想象力与情感赋予每幅照片,形成不同时间光影交织下的明暗对比,生动形象地把握住了作品中形态的神韵,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李秋梅善于通过对细节的描述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体会,用独到的视角触摸大自然的肌肤、倾听它的声息,又在远景的拍摄上表现景物的形与韵。她说,“只要有一束光,就可以让家乡的山水树木顿获生机,在无数个生命的细节中,我常被山林中深海珊瑚般的美丽惊得目瞪口呆,内心敬畏自然带来的每一次感动生命的体验。我的情感流动着,脑海中显现出一个变化万千的影像世界。”

“每一次采风,我用双脚踏访家乡的山水,用心灵解读林都富有生命的岩石;每一次采风我都用心捕捉未被发现的美,用镜头寻找天真忘我的情趣和返朴归真的感受。”

李秋梅通过采风开始重新关注赖以生存的家园,发现生态之美,用镜头记录自然生命带给她的感动。在伊春,她领略到红松原始森林蔚然壮观的绿海松涛,将对自然的敬畏和理解通过相机表现,把家乡的生态美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作文 篇5

从正月初一开始,我在家里已经自我隔离12天了,我没去过疫区,周围也没有疫情,但我相信:宅在家里不去添乱,管好自己就是贡献。在家里这些天,我想的最多的就是那个吃蝙蝠的人,你就是这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是你的贪婪、无知和好奇害得大家好好的春节过成这样!

中国人爱吃野味,在全世界都是出名的。捕猎食用野生动物,源自蛮荒时代人类的本能。中国不同,作为全世界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地区之一,一直有较高的文明程度,按理说,会以食用驯化后的动植物为风尚。但今天的华人世界,为什么会逆其道而行之,以吃野味为荣呢?说到底是一些人的贪婪心理,刚刚吃饱就想着开荤,吃惯了人工饲养的动物就想着野味,这些人的贪婪心理是无法满足的,君不见麻雀那么小,却总有人想方设法的去吃它,东北虎那么凶猛,也有人千方百计的去捕杀,这些人要填饱的不是肚子,是欲望!是炫耀的心理!岂不知欲望的鸿沟是填不满的!

研究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有可能是——蝙蝠,研究成果表明,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有很强的传染性,为科学防控,制定防控策略和开发检测干预技术手段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中国科学院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成功证实蝙蝠是的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并首次在我国蝙蝠体内检测到烈性病毒尼帕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抗体,发现多个由蝙蝠携带的新病毒。蝙蝠真的很香吗?我没有吃过,但是它那个让人恶心的样子,你怎么能吃得下?上海野保部门专家指出,目前已知,一只蝙蝠的身上可能同时携带4000多种病毒中的50多种。这4000多种蝙蝠可能携带的病毒中,冠状病毒就达500多种,被我们所熟知的有SARS、MERS、埃博拉病毒、狂犬病病毒、马尔堡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这些病毒的致死率极高,如果知道这些,那个吃蝙蝠还拍视频的人不知道还会不会吃?所以我说他是无知,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我们大家,如果不是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不是那么多的医务工作者逆行支援武汉,他就害了大半个武汉!必定会被写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敬畏自然 适度重建 篇6

雅安震后,当务之急仍在救援与安置灾民,接下来重建家园将是重中之重。

重建家园要学会敬畏自然,尊重科学。从汶川、玉树,再到雅安,五年三次7级以上大地震,国民屡受重创,这提醒我们自然界仍有很多人类所不能掌控的东西,而我们需要学会敬畏自然,不再强求人定胜天。联合国全球风险指南今年有一个主题是“学会与灾难共存”。如何认识灾难、减少灾害,防治灾害,既是一个生存问题,也是一个科学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有约70%的城市和一半的人口位于灾害高发地区。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科学防灾、减灾。政府、社会、媒体、民众等各个层面都须提高这方面的认识,汲取汶川震后重建的经验和教训(详见本期封面报道),真正学会珍惜生命,敬畏自然。

重建家园应及时规划,合理布局。无论政府官员,还是专家学者,在受访中都第一时间提到了科学规划,空间布局的问题。灾后重建要解决好空间合理布局和功能有效配置。比如清平乡,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却两度遭到泥石流袭击,损失惨重。其中2010年的泥石流更直接导致379户居民房屋受损,不能居住。处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中的城市和乡村如何及时规划,合理布局,当成为科学、规划界重点研究的问题。

重建家园要关注农村,引导农民。此次雅安市受灾最重的芦山、宝兴、天全诸县中,农村房屋倒塌者超过90%,相对而言各城市房屋的抗震性和安全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农村住房安全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四川农村自建房大多仍采用砖混结构,轻型建材推广较难,数位地方官员在接受采访时亦提到了这一点。政府应加强有效的指导,引导帮助农村农民建好房子。如何为农民的建房提供安全,是今后新型城镇化,包括农村建设和政务建设最应重视的问题。

最后一点,重建家园不宜急功近利,过度修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在汶川震后援建过程中,各地不遗余力的援建,确实使灾区短时间内迅速摆脱了困境,其正面作用不言而喻。但与此同时,灾区建设亦普遍存在赶、超、比的心态,以至于有一些地方出现过度建设的现象。比如有专家调研发现,汶川震后一些给农民设计的房子没有厕所,有了厕所没有化粪池。没有堆粮食的地方,农民粮食收回来无处储存。大到规划,小到细节,首要提供的都应是生存和生活的功能空间,急于工期,脱离实际,就难免会考虑不周。

敬畏大自然 篇7

关键词:爱惜之情,生命之源,敬畏之心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生共荣,这样的解读固然是极有道理的,但笔者认为,如此解读中,人类依然处于主动的超凡地位,自然还是被动接受人类的种种赐予。这无疑低估了作者原有的思考深度,《明天不封阳台》中隐隐蕴涵的生命诉求,始终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无视。作者在叙写中透射的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眷恋之情,长久以来都在渴求读者的热切回应。

一、柔弱至极,唤起爱惜之情

商品经济的大潮漫天席卷,城市的面貌日渐拥挤与嘈杂,清新宜人的自然区域正被人类逐渐贪婪无情地侵占。鸟类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大自然的空间正日渐稀少,于是有一天,一只鸽子,辛苦辗转之后便飞进了作者家中没有封闭的阳台。

柔弱笨重的它,作出的生存选择是对的,作者“我” 与儿子就是爱惜护卫它的守护之神,使它“渐渐安定”了下来;接着,“我”不禁浮想联翩,想让鸽子在这里安身立命,想让它在这里多逗留一些时日,想让它安心繁育后代,想留给鸽子一个改变对人类敌对的态度的机缘…… 其实父子俩对鸽子的怜惜关爱,不仅仅因为人类有怜悯弱小的恻隐之心,更因为作者“我”深深懂得鸽子们可怜受伤,无家可归的惨痛境遇,其实就是人类自我预期未来结局的必然下场。沉迷物欲、痴缠名利的人们,请你毫不迟疑地牢记一点,我们爱惜珍视地球的一切生命, 让自然环境更多一丝温馨与惬意,最后不还是为了更爱惜护卫人类自己吗?

二、草长莺飞,回到生命之源

文本在第9小节叙述了那一年作者“我”去内蒙古草原,情不自禁拥抱大地沉浸其中的故事。茫茫草原, 与蓝天相连,澄澈明净、博大辽远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 不禁心头一喜。

看着眼前蓊郁苍苍的绿色,遥望远方蓝天白云在召唤,听着耳畔悠扬嘹亮的牧歌,眺望远处驯良的牛羊马群在肆意奔腾。看到这久违的熟悉的一切,远离都市喧嚣、人心疲惫的作者,感受是清晰透心,细微入骨的。他好像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心灵故乡,随即,耳朵贴近地面,倾听着许久未闻的大地母亲的心音,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生存之根源的内涵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酣畅表达。回到草原,扎跟大地,就是回到生命的静心之源。

人类被利益驱使,绿色从而踪影全无;人类被短视蒙蔽,孩子的快乐也顿时消失。所以他才会对飞到家中阳台的“不速之客”寄予了更多的关注和爱怜,孩子对自然的渴望与寻觅是多么真切而无奈,让人动容不已、感慨万千。对孩子而言,有一处放纵奔跑、抛洒欢笑、绿影婆娑的小小乐园,就是回归了自然之家,就是回到了生命最初的快乐之源。

三、含泪倾吐,激发敬畏之心

作者由此引发的思考是理性的,人类工业文明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必然产生的社会进步,“我们早已不可能重新回到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中去”,但是人类社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自然有限的财富,作为沉重的代价。

其实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资源、巨大能量的互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早就已经不是原先苍翠广袤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赫赫人为印记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与渗透越来越密不可分。

恩格斯早就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一一地报复了我们。”哲人的睿智洞见言犹在耳,先知们早就祈盼唤醒世人的,其实就是对自然的无限敬畏之心。警世心语不曾远去,谆谆教导记忆犹新,它郑重地告诫人们:请尊重关怀自然,不要居高临下般一味无尽地攫取侵占,而是要虔诚地俯下身子来,给已经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的自然生态,一个至关重要的修整恢复的“休眠期” 。休养生息之下,生态环境才能逐渐修复焕发生机,从而鸟语花香、欣欣向荣,健康宜居起来,生活其中的人们才能更加舒心、安心、放心。

令人敬畏的“自然城邦” 篇8

自然界的万物,以其独有的生活习性和繁衍方式,书写着生命的壮美与诗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有一些“好事者”,乐此不疲地关注着身边万物的成长,以友善、恭谦之心和动植物交结朋友,并用手中的笔记录它们的行踪。其中,美国田纳西州南方大学生物学教授哈斯凯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以下简称《森林》)这部具有生态学与文学双重特色的作品里,忠实地叙述了自然界物种之间鲜为人知的各种生存之道。哈斯凯尔是一个学识渊博并且很有人文情趣的学者,他的作品文笔细腻、语言生动、表述准确。

按理说,哈斯凯尔在大学校园里从事生物进化与动物保护研究,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才是正途。然而,他并不满足于那种曲高和寡的文献研究,而是把眼光投向了大学附近的一小片森林,并将这片森林命名为“坛城”。在这座“自然城邦”里,他密切地关注着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动植物的生存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生老病死。随后,他将观测感悟整理成教学资料,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最终他将所有的资料汇编一起,于是有了这本《森林》。

《森林》一经出版,就引起美国各方的关注,并且获得各种奖项。如2013年获得美国国家学院最佳图书奖、普利策奖非虚构类最佳入围作品、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等。众所周知,这种生态与人文跨界的作品,若想出彩谈何容易,这考验着作者的科学认知、人文素养和文字功底。《森林》之所以斩获诸多荣誉,一方面是本书内容与文笔经得起考验,另一方面也表明自然生态的问题已经逐渐由边缘走向中心,被全社会所关注。

正如本书副标题“林中自然笔记”所言,这是一本生态观测笔记。书中,身为生物学家的哈斯凯尔,以一年的时间轴为主线,他在每次的观测中,都试图揭开森林里动植物的生长、生存规律及其未来的命运。“坛城”是名副其实的自然城邦,也是整个自然界的缩影。书的每一章节,都以一次简单的观测结果作为行文之起点,比如藏在落叶层里的火蜥蜴,春天里野花的初次绽放等。通过这些观测,哈斯凯尔编织了一张动人的生态网,向人们耐心解释最小的微生物和最大的哺乳动物之间相互生存、相互依赖的科学道理,并剖析了延续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的生态系统是如何形成的。此外,他每天都会在这座“自然城邦”里漫步,梳理动植物之间盘根错节的敌友关系。每一次踏进“坛城”这座自然城邦,对哈斯凯尔而言都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亲密对谈。

阅读《森林》,我被哈斯凯尔精湛的文笔和科学见解深深折服。比如第一篇“伙伴关系”中,他把观测点瞄准并不显眼的地衣。生物学中,地衣是低等植物,因为匍匐于大地和岩石之上,和挺拔伟岸的大树无法相提并论。然而,哈斯凯尔认为地衣是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其顽强的生命精神非其他物种所能及。他写道:“地衣并不像动植物一样依赖于水。地衣体在潮湿的天气里膨发,在空气干燥时瘪缩。地衣细胞在冬天睡得不沉,冬季只要天气稍稍放暖,它就能快速恢复生机。”更为难得的是,哈斯凯尔对自然物种的观测不仅仅富含人文意蕴,更是从生命科学层面对物种起源演化、生长规律、生命基因等进行了严谨理性的梳理。

在严寒的冬季里,植物们是如何“死而复生”的?哈斯凯尔在“冬季植物”这一章节中认为,那些外表枯槁的乔木和灌木,其实每根枝条和树干外面都包裹着活体组织,在霜冻来临前的好几个星期,植物就开始准备过冬。“它们将DNA和其他精妙的结构转移到细胞中心,然后用保护层包裹起来。细胞变得又肥又大……变形的细胞厚实而柔软,能够化解冰晶的锋芒,使之不受丝毫损伤。”在哈斯凯尔的眼中,自然界中的物种都有着独特的生存之道,死而复生的现象在植物界比比皆是,可是科技发达的人类社会,对此却一筹莫展。

《森林》试图构建起令人耳目一新的“自然城邦”。在这个城邦里,动植物相互依存,却又按照各自的方式生活,这里有宁静也有喧哗,有强者也有弱者,有丰饶也有贫瘠,有尊贵也有卑微。哈斯凯尔在这座自然城邦里,找不到人类的高贵感和优越感。在大自然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种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自以为是的人类,若打破物种之间平衡关系,最终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上一篇:放飞个性快乐阅读下一篇: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