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

2024-07-25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精选十篇)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87例,其中男48例,女39例,年龄10月~13岁,平均(6.78±2.46)岁,病程2月~2.5年,平均(13.4±3.56)个月。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发作性或顽固性刺激性咳嗽,其中刺激性干咳63例,24例咳浆液性或黏液性痰;41例咳嗽在清晨夜间均有发病,19例主要在夜间,16例主要在清晨,1 1例无规律。咳嗽持续时间约1~12个月,每次咳嗽发作时间为15~40min。诱因:上呼吸道感染者54例,因吸入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6例、运动后加剧4例,有个人过敏史和有过敏性疾病及特异体质11例,无明显诱因13例。所有病例均长期反复应用多种抗微生物药物,同时配合祛痰止咳药物,但无明显疗效。

1.2 辅助检查

本组所有病例体温正常,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者或偶可闻及少许干罗音;部分患儿咽部轻度充血者,X线胸片正常或两肺纹理增粗,心电图无异常,血常规基本正常范围内。肺功能检查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均占预计值的80%以上,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78例,提示气道阻力增高,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1.3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标准[2]:①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实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大于20%;③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1.4 治疗

首先应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阿斯利康,批号:311672)吸入,酮替芬(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10401)lmg,2次/d,口服。按需口服支气管舒张剂[氨茶碱(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00303)]或吸入速效μ2受体激动剂[硫酸沙丁胺醇(葛兰素史克,批号:KI0289)0.1mg/(kg·次)]治疗,有过敏性疾病史和过敏鼻炎者加用抗组胺药物。以呼吸道感染为诱因者适当加用抗生素。待咳嗽症状缓解后给予较长时间酮替芬和糖皮质激素气雾剂维持治疗3个月,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至停药,随访期1年。

2 结果

本组患者75例(86.3%)用药3~5d后咳嗽症状均有所改善,7~10d症状明显减轻,2周后咳嗽完全控制。8例发作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坚持用药维持治疗,1个月后症状消失。4例疗效不明显,患儿发作时仍需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才能缓解。

3 讨论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唯一临床表现特殊类型哮喘,又称过敏性哮喘或隐匿型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疾病之一。是由变应源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气道阻塞性疾病,以慢性咳嗽或反复发作为特征,无典型哮喘的喘息发作和肺部阳性体征。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及室内装修材料中有毒成分对呼吸系统的损害增加,咳嗽变异型哮喘发生率也随之增加[3]。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认为以持续的气管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炎症细胞、炎症介质、细胞因子与气道组织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持续性气道炎症反应与气道黏膜高反应性。且对多种刺激性因子如过敏原、理化因子、运动、药物等呈现高度敏感状态。炎症细胞介质直接刺激位于咽喉、气管、大小支气管上皮的咳嗽受体引起咳嗽;支气管收缩引起机械变形,牵引刺激咳嗽受体;研究显示由于气道上炎症持续存在,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气管上皮下咳嗽受体的兴奋阔值低于正常人,对于各种刺激性的敏感性增高。咳嗽变异型哮喘主要是中央气道狭窄,而中央气道咳嗽受体较为丰富,故表现以咳嗽为主。咳嗽变异型哮喘与典型哮喘一样,是由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释放炎症介质,如白介素等引起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道仅有高敏而不产生炎症痉挛、狭窄或仅有轻微变化,气道狭窄阻塞程度未达到引起喘息的水平,故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咳嗽而无典型哮喘的喘息。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特征以发作性干咳为主,无痰或少量白色稀薄痰,多夜间、早晨出现发作性;多数春秋季发病;家族中多有过敏史及个人过敏史如患过湿疹、荨麻疹、药物过敏史等;体格检查多无性阳性体征;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正常,可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胸部X线检查示肺纹理粗乱;血沉检查正常。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表现为慢性咳嗽,且无明显的阳性体征,易被被漏诊或误诊呼吸系统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或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原因为部分医师对本病缺乏警惕性,未能充分认识到本病的临床特征,按常规习惯思维诊断为常见病、多发病;咳嗽变异型哮喘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接诊医生询问病史不详细或不全面,忽略病儿个人及家族过敏史;诊断标准存在不足;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的滥用如遇高热就加用地塞米松等或不规范使用,使咳嗽变异型哮喘病暂时减轻或缓解,误导医师认为治疗有效而导致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认识和警惕性,掌握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特点,接诊过程中全面了解家庭史、过敏史、临床特征和治疗经过,对于长期咳嗽不能用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缓解又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应考虑到咳嗽变异型哮喘,可进一步做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4]。如不具备支气管激发试验条件且高度怀疑咳嗽变异型哮喘可能性,可试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诊断性治疗,病情缓解则有助于诊断[5],同时应注意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鉴别。

咳嗽变异型哮喘与哮喘有着相似的病理基础和肺部功能损害,如不针对性治疗,可导致不可逆的损害[6],相当部分可发展成典型哮喘,故应重视其治疗。一旦确诊,即进行解痉、抗炎疗法等治疗,可予以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及H2受体拮抗剂单一或联合应用。如选用硫酸沙丁胺醇、茶碱类和抗胆碱能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以解除支气管痉挛状态。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稳定肥大细胞膜。吸入糖皮质激素加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茶碱缓释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小,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肺功能情况。

既然变异型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就应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缓解期长期控制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尽可能消除咳嗽症状,使发作次数减少甚至不发作,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防典型哮喘的发作,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变异型哮喘常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无喘息,多在夜间或早晨发作。支气管扩张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联合应用,可症状减轻,一个月内完全缓解。结论: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上较常见,提高对其认识,及时给予综合性治疗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特点,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怡,马尔勤.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5):4350-435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 1):738-744

[3]刘云杰.咳嗽变异型哮喘58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18(5):515-516

[4]徐钰荣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51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 31(5):171-172

[5]应红霞.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96例误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 12(5B):886-887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检查项目 篇2

发作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影像学检查

多无异常,CT有助于排除早期间质性肺疾病和非典型支气管扩张。

3.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测定

是诊断CVA和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CVA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不如典型哮喘明显,大部分患者肺通气功能完全正常,因此仅根据肺功能的改变难以做出判断。针对CVA存在AHR这一特点,对疑诊CVA的患者可以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70%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FEV1<70%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另外,利用呼气峰流速仪测定峰值呼气流速(PEF),是一种简易、便携式的肺功能动态监测方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阳性判断标准是日内(或2周)变异率≥20%,以阳性判定为气道高反应性来诊断CVA。

4.气道炎症的评估

CVA的病理学改变是气道炎症,因此检测气道炎症指标,在判断气道炎症、辅助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诱导痰(IS)可行痰细胞分类和痰内可溶性物质检测,反映气道分泌物的情况,参与CVA气道炎症的细胞中,以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最为明显,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可预测CVA发展成典型哮喘。

(2)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冲洗和肺泡灌洗主要反映肺亚段以下的外周气道炎症情况,支气管黏膜活检可直接获得气道炎症的病理学依据。

(3)呼出气中一氧化氮(FENO)FENO与嗜酸性细胞的气道炎症及AHR存在相关性,CVA及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因此,FENO对CV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在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呼出气冷凝液(EBC)无创检测技术,与诱导痰、支气管肺泡灌洗等相比,具有实时、简单、重复等特点,可动态检测气道炎症。

5.体征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 篇3

【关键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分析;疗法

【中图分类号】R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45-01

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控制治疗应越早越好。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急性发作期治疗上要求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要求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不可忽视非药物治疗如哮喘防治教育、变应原回避、患儿心理问题的处理、生命质量的提高、药物经济学等诸方面在哮喘长期管理中的作用。笔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的小儿喘嗽饮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2月间我院儿科收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0例的病历资料,男25例,女15例,年龄1.5-10岁,患儿临床特点:所有病例均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病程在1个月以上,以夜间和晨起较重;无明显哮喘、无发热、肺部听诊无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均无其他肺部并发症及肺部疾病,胸部X射线检查33例表现肺纹理增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按就诊时间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酮替芬口服:2-4岁每次0.3 mg,5-8岁每次0.5 mg,9-13岁每次0.75 mg,每晚口服1次。观察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小儿喘嗽饮:炙麻黄、生甘草各4.5 g,石膏15 g,杏仁、百部、地龙、陈皮、川贝母各6 g。咽痒者加以枇杷叶、桔梗;咽充血、扁桃体肿大者加蒲公英、玄参、蝉蜕;反复感冒者加黄芪、防风等。药量根据患儿年龄、体质量等因素决定,2-4岁每日用1/2剂,5-8岁每日用2/3剂,>9岁每日用1剂,水煎服,分3次服用(中药局提供中药汤剂)。

3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平均5.5d,对照组为7.6d,观察组有效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0例儿童显效15例,咳嗽由重度转为轻度或由中度转为消失,有效5例,咳嗽由重度转为中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显效率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0例儿童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6例,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显效率50%,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犹于对照组。

4 讨论

儿童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过程肯定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已经证实儿童哮喘是一种多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基础是特应性素质,而环境中过敏原的接触对于儿童哮喘基因的表达又往往是必需条件。突然发作的喘息为儿童哮喘的主要特征,儿童哮喘的喘息症状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而有较大的差异,患儿可出现高调喘鸣声,呼吸频度加快、呼吸困难,婴幼儿可表现为张口呼吸、鼻翼扇动。许多患儿可伴有咳嗽,一般病初为干咳,发作消退时咳出白色粘液样痰。严重发作时可表现为烦躁不安、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查体可见三凹征、心率加快、双肺有哮鸣音。进一步加重可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浮肿、肺底中、小水泡音、肝脏肿大。所以对于儿童哮喘的发病来讲,家族遗传所导致的过敏体质和环境因素在儿童哮喘的发病中均具有重要作用[1]。

根据年龄分为5岁及以上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和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长期治疗方案分为5级,从第2级到第5级的治疗方案中都有不同的哮喘控制药物可供选择。对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哮喘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选择第2级、第3级或第4级治疗方案。在各级治疗中,每1-3个月审核1次治疗方案,根据病情控制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如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如部分控制,可考虑升级治疗以达到控制。但升级治疗之前首先要检查患儿吸药技术、遵循用药方案的情况、变应原回避和其他触发因素等情况。如未控制,升级或越级治疗直至达到控制。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理改变是以支气管黏膜肿胀为主,位于气道上皮黏膜下的咳嗽感受器在致病因子刺激下,通过迷走神经反射直接引起咳嗽。酮替芬为新型抗组胺药物,有较强抗过敏作用,为H1受体阻断剂,能抑制组织中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舒张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并可改善微循环,使聚集呼吸道黏性物得以排出,炎性症状得以改善。方中炙麻黄开宣肺气,止咳平喘,杏仁能够降气,共為宣降肺气,止咳平喘要药;生石膏为辛凉解表重剂,既可使邪热从肌表外出,又可以制约麻黄之热;炙百部润肺降逆止咳,地龙咸寒入肺,有走窜之性,通经活络,止咳平喘;陈皮、浙贝母除湿祛痰平喘,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肺功能测定有助于确诊哮喘,也是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FEV1≥正常预计值70%的疑似哮喘患儿,可选择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反应性,对于FEV1<正常预计值70%的疑似哮喘患儿,选择支气管舒张试验评估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PEF每日变异率≥20%均有助于确诊哮喘。过敏状态检测:吸入变应原致敏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早期食物致敏可增加吸入变应原致敏的危险性,并可预测持续性哮喘的发生。因此,对于所有反复喘息怀疑哮喘的儿童,尤其无法配合进行肺功能检测的学龄前儿童,均推荐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以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协助哮喘诊断。也有利于了解导致哮喘发生和加重的个体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环境干预措施和确定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气道无创炎症指标检测:痰或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等,可作为哮喘气道炎症指标。虽然目前尚无前瞻性研究证实这些无创炎症指标在儿童哮喘诊断中的确切价值,但这些指标的监测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水平和制定最佳哮喘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年1月~2002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的70例就诊为CVA患儿, 诊断均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断标准[1]。其中, 男38例, 女32例;年龄2~12岁, 平均 (4.5±1.2) 岁;病程2个月~5年, 平均 (3.2±1.3) 年。有药物过敏史者32例 (45.71%) , 有湿疹或荨麻疹病史者28例 (40.00%) 。65例患儿均因反复咳嗽就诊, 其中, 刺激性干咳35例, 咳少量白色黏液痰30例;以夜间或清晨咳嗽为主34例, 昼夜均有咳嗽21例, 10例有突然阵发性剧烈咳嗽, 11例咳嗽无规律性;52例活动后加重, 咽痒23例, 胸闷13例, 均无喘息症状;咽部正常25例, 轻、中度充血31例, 严重充血9例;X线胸片检查56例正常, 9例肺纹理增粗。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者39例 (55.71%) , 呼吸音粗者31例 (44.29%) , 所有病例均未闻及哮鸣音。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均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止喘灵口服液, 年龄<3岁每次3 ml, 3~5岁每次5 ml, 6~9岁每次7.5 ml, 10~12岁每次10 ml, 2次/d。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20~40 mg/ (kg·d) , 分3次服用;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15~20 mg/ (kg·d) , 1次/d, 连服3 d后停4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疗效标准[2]: (1) 治愈:咳嗽症状消失或不够轻度标准。 (2) 显效:咳嗽由 (+++) 转为 (+) 或由 (++) 转为 (-) 。 (3) 有效:咳嗽由 (+++) 转为 (++) 或由 (++) 转为 (+) 。 (4) 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咳嗽症状观察标准: (1) 轻度咳嗽 (+) :间断咳嗽, 不影响正常睡眠和学习。 (2) 中度咳嗽 (++) :介于轻度和重度咳嗽之间。 (3) 重度咳嗽 (+++) :昼夜咳嗽或阵咳, 影响学习和睡眠。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12例 (34.29%) , 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治愈8例 (22.86%) , 总有效率为71.43%,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11.9, P<0.0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 发现CVA是常见的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 CVA以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为本质, 与典型哮喘一样, 是由多种诱发因素如感染, 过敏原导致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被激活, 释放各种炎性介质 (组胺、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前列腺素、血栓素等) 和细胞因子 (炎症前细胞因子、黏附因子、趋化因子、白介素、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等) 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 MP感染在儿科明显增多, 且好发年龄有小龄化趋势。关于MP感染诱发哮喘的机制, 目前认为MP作为一种特异性抗原, 通过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而引发哮喘速发相反应 (IAR) 和哮喘迟发相反应 (LAR) 或双相反应, 从而造成呼吸道的变态反应性炎症[3], 其中LAR是造成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仍是目前治疗MP感染的主要药物, 对病原体的某些毒力表现如黏附力、活动度等有抑制作用, 使其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积聚, 并在炎症趋化作用的吸引下达到炎症区释放, 使药物在局部组织浓度高于血清浓度;长期低剂量应用还可降低CVA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阿奇霉素口服后2~3 h达血药峰浓度, 具有极好的组织渗透性, 组织浓度高于血药浓度50~100倍, 且阿奇霉素体内半衰期长, 每天仅需服药1次, 用药依从性较好。止喘灵口服液是由苦杏仁、麻黄、洋金花三味药组成的纯中药制剂, 相互配伍而发挥其降逆肺气、解痉止咳之功效。本文使用阿奇霉素配合止喘灵口服液治疗CVA, 治愈率达34.29%, 总有效率达94.29%,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MP感染可能诱导CVA的发生发展, 对于CVA儿童在解痉止咳的同时给予抗MP治疗, 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止喘灵口服液, 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15~20mg/ (kg·d) , 1次/d, 连服3d后停4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20~40mg/ (kg·d) , 分3次口服。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4.29%, 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治愈率为22.86%, 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诱导CVA的发生发展, 阿奇霉素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较好。

关键词:阿奇霉素,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中药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 1998, 36 (12) :747.

[2]张成云, 寇东灿.阿奇霉素糖浆治疗支原体肺炎62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8 (2) :154.

为您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怎么预防 篇5

咳嗽变异性哮喘预防注意事项有哪些?无论是什么病,预防是很重要的。积极、全面的预防,是减少疾病发作的必要手段,也是患者病情恢复的有效保证。那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预防的措施有哪些呢?下面请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中医呼吸科郭玉琴主任为您分析一下。

预防哮喘须戒烟,同时也要避免吸二手烟;采取适当的职业卫生措施,避免职业性哮喘的发生;注意保持室内清新,勤通风等。具体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1、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如螃蟹、虾等。

2、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应及时为患者及时的增添衣物,同时衣物要经常晾晒消毒。

3、不要让孩子抱着长绒毛玩具入睡。

4、家里不要养宠物和养花,不要铺地毯;避免接触花粉、尘螨、油烟、油漆等。

5、注意补水,防治体内的电解质失衡,而诱发哮喘。

6、室内尤其是儿童卧室内要保持通风。

郭玉琴:主任医师、教授。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中医肺病科坐诊专家

擅长治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不明原因慢性咳嗽、肺心病及支气管扩张等。

郭玉琴主任,河南人,1983年河南中医学院毕业,现任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中医肺病科主任医师,肺病治疗专家,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临床运用人,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常务委员。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 篇6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082-02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症状,常见于儿童,尤其多在夜间及清晨发作。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不及时可以发展为典型哮喘,使患者病情加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选用短效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也是一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常用药物。笔者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1]。患者咳嗽症状持续多于一个月,以夜间或清晨发作为主;无合并感染或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抗哮喘治疗有效。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疾病;BPT试验阳性及患者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7.4±1.5)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7.1±1.1)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10,5ml) 雾化吸入治疗,用量为2~7岁儿童:200~400μg/d,分成2~4次使用。 7岁以上的儿童:200~800μg/d,分成2~4次使用,连用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默沙东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53,5mg/片,4mg/片)治疗, 6~10岁患儿每日1次,每次5mg,2~5岁患儿每日1次,每次4mg。连用1个月。

1.3疗效评价采用自拟标准进行疗效判定。显效:开始治疗后一天症状缓解,治疗后7d内咳嗽消失,治疗后1个月症状无反复;有效:治疗后3d咳嗽开始缓解,7d内咳嗽明显减轻,在15~30d咳嗽症状消失,并且1个月症状无反复;无效:经治疗15d后咳嗽症状无消失或减轻。

1.4咳嗽症状评分[2]夜间咳嗽评分:夜间无咳嗽,0分;睡觉时咳醒1次,1 分;睡觉时咳醒2次,2分;睡觉时咳醒>2次,3分。日间症状评分:日间无咳嗽,0分;日间偶有咳嗽,1分;日间间歇单声咳嗽,2分;日间间歇阵发咳嗽,3分。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3925(64.1)12(30.8)2(5.1)37(94.9)*

对照组3912(30.8)17(43.6)10(25.6)29(74.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评分比较表(x±s,分)

组别例数

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395.57±1.122.08±0.35*6.56±1.051.57±0.82*

对照组395.67±1.393.29±0.396.78±1.302.13±0.77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是多发于儿童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以干咳为主的咳嗽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特别是夜间及清晨发作或加剧,不合并喘息、气促等其它症状及体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类似,是由于各种炎症细胞(T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释放大量炎症介质(组胺、白三烯、炎症趋化因子等)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布地奈德作为一种局部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具有高效抗炎作用。它通过干扰补体激活及抑制抗体合成从而抑制免疫反应,并能稳定肥大细胞溶酶体膜,进而减少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生成,最终减轻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使患者症状改善[3]。白三烯与白三烯受体结合,导致支气管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进而引起哮喘。孟鲁司特作为一种白三烯受体阻断剂,可以选择并高效结合白三烯受体,阻断白三烯的效应,减少其致病作用,从而改善患者哮喘症状,因而可以联合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孟鲁司特纳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2]陈斌华.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9):1292-1293.

[3]邹嵘,邓少洁.孟鲁斯特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4例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1,8(5):17-18

[4]申广红.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5):3919-3920.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72例分析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前来就诊的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给予临床回顾性分析, 男患儿40例、女患儿32例, 年龄1~10 (6.9±0.7) 周岁, 病程1个月~2年 (0.9±0.4) 年。荨麻疹史患儿19例、婴儿湿疹史38例、家族过敏史患儿15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全国儿童哮喘组在1998年制定的《儿童哮喘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可知: (1) 患儿临床表现为干咳, 且咳嗽持续时间大于1个月, 咳嗽情况在夜间或清晨加重; (2) 患儿未发生感染现象, 或经长时间持续抗生素治疗后病情无好转, 之后改用抗哮喘药物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3) 对患儿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 结果呈阳性, 且对其连续监测1~2周PEF值, 每天变异率>20%; (4) 患儿自身或其一、二级亲属中具有特应性疾病史; (5) 患儿排除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症状。

1.3 治疗方法

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均给予相关抗哮喘治疗, 具体给药剂量为: (1) 5岁及以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给予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氨药物雾化吸入, 每次布地奈德吸入剂量为0.5mg, 复方异丙托溴氨吸入剂量为1.25mg, 每天给药3次, 给予顺尔药物口服治疗, 每天给药1次, 每次给药剂量为4mg。 (2) 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年龄>5岁, 则给予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氨药物雾化吸入, 每次布地奈德吸入剂量为1mg, 复方异丙托溴氨吸入剂量为2.5mg, 每天给药3次, 给予顺尔药物口服, 每天给药1次, 每次给药剂量为5mg。若患儿出现支原体感染现象, 则可加用阿奇霉素治疗, 给药剂量为10mg/kg, 每天给药1次, 给药方法为连续服用阿奇霉素3d后间隔4d继续给药。若患儿病情较重, 则可同时给予沙丁胺醇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剂量为每次吸入100μg, 每天给药2次, 常规给予氯雷他定药物治疗。所有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均连续治疗4周为宜。

2结果

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 首诊误诊为支气管炎患儿12例、误诊为支气管肺炎患儿5例、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2例, 共计19例, 误诊率为26.39%;72例患儿经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治疗4周后均痊愈出院, 治愈率为100%。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 简称CVA, 属于哮喘类疾病[1], 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 但未出现哮喘发作时伴有的典型呼吸困难或喘息等症状[2], 因此临床对于此类疾病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 延误患者治疗时机, 降低患者治疗效果。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 (1)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儿童, 但大多在3~7周岁[3]; (2) 诱发因素为气候变化、剧烈运动等[4]; (3)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 且为患儿惟一临床症状, 咳嗽反复发作持续时间>1个月, 且夜间及清晨病情加重; (4) 患儿通常自身具有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 (5) 影像检查无明显异常现象; (6) β受体激动剂能够缓解患儿咳嗽症状。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误诊或漏诊原因分析: (1) 临床医师在对患儿进行疾病诊断过程中, 未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具有足够的认识; (2)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临床无典型症状; (3) 临床医师在对患儿进行疾病诊断时, 未对患儿病史进行详细询问。

综上所述, 对出现慢性咳嗽的患儿进行临床疾病诊断时, 应对患儿病史进行详细询问, 若患儿发生非外呼吸系统实质性病变、咳嗽症状具有长期慢性反复等特点、咳嗽加重时间固定在每日清晨或夜间等情况, 应考虑患儿是否患有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 一旦确诊应及时对其进行抗哮喘治疗, 从而降低患者发生哮喘的几率, 提高其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儿童,哮喘, 咳嗽变异性,诊治

参考文献

[1]谢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8) :31-32.

[2]张丁录.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26例误诊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 4 (4) :148-150.

[3]刘秀芳, 姜红霞, 朱琳.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155倒诊疗回顾性分析[J].新疆医学, 2009, 39 (2) :18-19.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篇8

关键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舒喘灵,酮替酚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它往往发生在患有上、下呼吸道的感染肺结核、哮喘等疾病时。大多数情况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咳嗽症状渐渐好转,但有时经过使用多种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治疗,咳嗽丝毫不见减轻,而迁延不愈,这种患儿患得往往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1]。2008年9月~2009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2例,现将其临床诊治体会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2009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5个月~15岁,平均6.4±2.7岁;病程1~8个月,平均(2.4±0.8)个月。误诊情况:所有42例患者,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17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6例。误诊为慢性咽炎6例,误诊为支气管扩张3例。误诊率为100%。所有患者均长期反复应用多种抗炎药物,同时配合祛痰止咳药物,但无明显疗效。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舒喘灵联合酮替酚进行治疗。舒喘灵0.1 mg/(kg·次),3次/d,疗程2周。酮替酚,<3岁每次0.5 rmg,2次/d,>3岁每次1 mg,每日1~2次,疗程2周。

1.3 疗效标准

(1)显效:用药后1周内咳嗽消失;(2)有效:用药2周内咳嗽消失;(3)无效:用药2周以上仍有咳嗽。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显效31例(73.8%),有效7例(16.7%),无效4例(9.5%),总有效率为90.5%。无效4例患者又经2个疗程治疗后转为有效。所有患者用药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半年以上,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4.8%,复发患者又经2个疗程后显效。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在1972年Gluser首次报道了该病并命名为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GINA中明确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形式,它的病理生理改变与哮喘病一样,也是持续气道炎症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它在儿童中的患病率大约为0.77%~5.0%[2]。

由于患有哮喘的患儿的呼吸道持续存在变态反应性的炎症,支气管上皮肿胀,使得气道内皮下的刺激感受器兴奋阈值低于正常人,因此,对各种外界刺激物的感应性增高,稍有刺激就发生哮喘,并且哮喘难以治愈[3]。

本组资料显示误诊率为100%,证明CVA误诊率极高,应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如患儿出现咳嗽反复或持续发作在1个月以上,以夜间、早晨发作性咳嗽为主,家族或个人有过敏史,过敏原皮试阳性,经抗生素治疗及止咳药治疗无效等情况,应重点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

舒喘灵为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对支气管扩张作用较强,而对心脏的β1-受体作用较弱,是目前较安全、最常用的平喘药。酮替酚对外源性、内源性和混合性哮喘均有预防发作效果,总有效率65%~70%,用药后发作次数减少,症状明显减轻,儿童哮喘的疗效优于成年患者。

综上所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误诊率高,使用舒喘灵联合酮替酚进行治疗,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参考文献

[1]田达志.舒喘灵加酮替酚治疗4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2):3625.

[2]张玉先,霍小平,靖少斌.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10,7(12):234—235.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3例诊疗体会 篇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共收治43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 其中男29例 (67.44%) , 女14例 (32.56%) ;发病年龄6个月~12岁, 其中8个月~3岁10例 (23.26%) ;4~6岁26例 (60.47%) ;7~12岁7例 (16.28%) 。

1.1.1 发病季节:

冬季22例 (51. 16%) , 春季13例 (30.23%) , 夏秋季或季节交替时8例 (18.60%) 。年发病次数≥2次4例 (9.30%) 。

1.1.2 常见诱因:

与过敏因素有关29例 (67.44%) , 其中有湿疹3例、过敏性鼻炎2例, 荨麻疹5例, 药物过敏史6例, 对花粉、尘螨等过敏者4例, 家庭过敏史9例;病初有呼吸道感染史14例 (32.56%) , 有抗生素应用史11例 (25.58%) , 接受吸入治疗7例 (16.28%) 。

1.2 临床表现

4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反复性咳嗽症状, 病程均>1个月。以夜间或清晨咳嗽为主32例 (74.43%) , 白天刺激性干咳8例 (18.60%) ;运动后加重3例 (6.98%) ;在发病期间有过发热11例 (25.58%) , 抗感染治疗后热退, 咳嗽无好转。所有病例均无喘息、胸闷及呼吸困难等哮喘典型症状。体格检查:呼吸音清晰者27例 (62.79%) , 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14例 (32.56%) ;于吸气末肺部可听到音调较短促的非典型的哮鸣音者2例 (4.65%) 。胸部X线检查:正常34例 (79.07%) , 两肺纹理增多9例 (20.93%) 。实验室检查:血液分析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内37例 (86.05%) ,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6例 (13.95%) 。

1.3 诊断

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03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 (试行) 》中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标准: (1) 持续咳嗽>1个月, 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 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 痰少, 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2) 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基本诊断条件) ; (3) 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 过敏原 (变应原) 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4)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误诊情况:本组9例患儿首诊误诊为急性支气管炎4例, 反复呼吸道感染3例, 支气管肺炎2例, 误诊率为20.93%。

1.4 治疗

确诊后立即给予抗哮喘常规治疗, 选用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1~7d和β2-受体激动剂 (舒喘宁气雾剂) 为基础治疗, 病情较轻时短期口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片。长期应用抗生素及全身糖皮质激素者, 排除双重感染和依赖症后, 停用与治疗无关药物。夜间咳嗽加重者给予吸入治疗加用茶碱缓释片;确有病毒感染者在基础治疗时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未合并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者避免滥用抗生素。症状缓解、咳嗽明显减轻后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 (布地奈德气雾剂) 巩固治疗。

1.5 疗效判断

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咳嗽明显减轻为有效, 坚持治疗1~3个月无反复为治愈。

2 结果

43例患儿在实施规范化抗哮喘治疗后, 多数患儿在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逐渐好转, 2周后患儿均相继痊愈, 未见相关并发症。治疗有效者38例, 总有效率88.37%, 坚持治疗1个月以上治愈者21例 (48.84%) 。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 临床特点是反复咳嗽1个月以上, 体征无明显异常, 抗生素治疗无效, 平喘药及抗过敏药有效。其病理生理改变与哮喘病一样, 以外界致敏性和 (或) 非致敏性物质刺激支气管黏膜产生慢性炎症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

3.1 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有两大病因, 一是先天性特异性过敏体质, 二是环境影响。其发病与呼吸道感染、季节、年龄、个人及家族过敏史等因素有关。本组患者以3~10岁发病率为高,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寒冷和气候骤变时多发, 因鄂西山区气候寒冷, 此年龄段患儿室外活动多, 吸入冷空气刺激, 或受凉后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 另外食物过敏、被动吸烟及室内装修的污染对呼吸系统的损害也不容忽视。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家族史或个人过敏史密切相关。呼吸道感染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诱因, 可能为病毒作为过敏原诱发了咳嗽变异性哮喘。近年来支原体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作有着密切关系, 对于难治性或反复发作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常规检测支原体以排除支原体感染, 阳性者在按哮喘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抗支原体治疗。

3.2 误诊原因分析

因咳嗽是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症状, 早期缺乏典型哮喘表现, 故易与急慢性支气管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 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且此类患儿多以夜间和清晨咳嗽为主, 白天常规就诊时症状不明显, 医师常给予对症处理, 未进行根本治疗, 导致延误诊治。本组患儿首诊误诊率达20.93%, 按支气管炎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反而容易导致抗生素滥用,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也给家长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病史对本病的诊断尤为重要。在临床诊疗过程中, 首诊医师要充分认识咳嗽变异型哮喘与哮喘的相关性, 尤其对缺乏临床体征, 仅有咳嗽患儿, 要全面了解病史和过敏史, 包括患儿发病季节与诱因、临床表现、呼吸道感染史、居室装修情况、被动吸烟史、家族史、是否过敏体质等因素。在除外呼吸系统实质性病变后, 长期慢性、反复特定时间内咳嗽的患儿要考虑到本病。

3.3 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

儿童哮喘如诊治不及时, 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 因此早期防治至关重要。基层儿科和全科医师要提高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 一旦诊断成立, 要根据哮喘的治疗原则进行规范化治疗, 以减低哮喘的发生率。吸入治疗是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法, 局部吸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哮喘受累的气道, 小剂量药物即能起到全身大剂量用药的同样效果, 还避免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局部抗炎作用强、起效速度快, 使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与典型哮喘治疗一样, 应早期诊断、坚持治疗, 指导正确的吸入方法, 宣传治疗的长期性, 提高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患儿除发作期治疗外, 在缓解期应坚持用药, 加强随访, 监测病情变化, 避免或减少其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性;尤其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及全身糖皮质激素, 使症状时隐时现, 以致病情反复不愈。

3.4 预防

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哮喘基本防治知识的教育, 提高依从性, 避免各种危险因素, 从而巩固治疗效果, 有效预防复发。冬春季因气候不稳定, 冷空气、空气湿度的变化、花粉期到来等均可导致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上升, 家长应注意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及时为孩子增添衣物并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因素;保持清洁卫生, 衣物经常晾晒消毒;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避免儿童家居环境的空气污染如室内装修、燃气、养宠物、铺地毯、被动吸烟等;避免接触花粉、尘螨、油烟、油漆、长绒毛玩具等可疑过敏原, 室内要经常通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作多数均有前兆, 患儿有眼鼻痒感、喷嚏、流鼻涕、流泪、咳嗽等先兆症状时, 家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预防。运动过度和换气过度也经常诱发喘息症状, 对于运动诱发变异性哮喘患儿则应限制运动强度。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4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其发病特点、误诊原因、诊治疗效及预防复发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儿在实施规范化抗哮喘治疗后, 多数患儿在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逐渐好转, 2周后患儿均相继痊愈, 未见相关并发症。治疗有效者38例, 总有效率88.37%, 坚持治疗1个月以上治愈者21例 (48.84%) 。结论:过敏体质和环境因素易诱发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因临床表现不典型, 43例患儿首诊误诊率达20.93%。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 可减少误诊误治。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疗效可靠, 规范化治疗并使患儿及家长掌握哮喘防治知识, 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复发。

关键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参考文献

[1]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6-272.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 (试行) [J].中华儿科杂志, 2004, 42 (2) :100-106.

[3]祝筱姬, 韩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现状与展望[J].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7 (10) :944-946.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 篇10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孟鲁司特,糖皮质激素,儿童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哮喘的一的种特殊表现,由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表现不典型,其唯一的症状是慢性咳嗽,无明显阳性体征,容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和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有多种,目前临床上常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及白三烯(Cys LTs)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其抗炎机制是抑制TH2类细胞因子合成和炎症细胞向气道黏膜迁移,诱导嗜酸粒细胞凋亡,阻止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和内皮素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孟鲁司特是目前最强效的特异性Cys LTs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的活性,并有效预防和抑制白三烯所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及支气管痉挛,减少气道因变应原刺激引起的细胞和非细胞性炎症物质,抑制变应原激发的气道高反应性。本研究通过应用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治疗进行研究,评估其疗效。笔者2006年1月~2010年6月治疗86例CVA患者,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6例,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病时间为2~6个月。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修订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1]。具体为:(1)持续咳嗽>1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2)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3)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过敏原(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入选患儿年龄均大于3岁,平均(5±2.82)岁;男57例,女29例。

1.2 方法

将86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比例、入院时Pa CO2、Pa O2及Sa O2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吸入丙酸氟地卡松(辅舒酮气雾剂,125μg/吸,葛兰素公司生产),不合作加储物罐吸入;观察组除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外,同时睡前予口服孟鲁司特(顺尔宁咀嚼片,默沙东公司生产)4 mg 1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咳嗽症状和咳嗽对患儿睡眠、日常行为的影响,并根据评分法打分。两组必要时加用β2受体激动剂按需吸入,可同时使用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啶或扑尔敏)。

1.3 判断标准

1.3.1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咳嗽症状消失或不够轻度的标准;显效:咳嗽症状由重度转为轻度;有效:咳嗽症状由重度转为中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2]。临床控制、显效、有效统计为总有效。

1.3.2 症状严重程度及频度评分法

参考国内呼吸药物试验较常用症状严重程度及频度评分法。(1)程度标准:咳嗽评分,0分为无症状;1分(轻度)为偶咳,轻微影响正常活动;2分(中度)为较频繁咳嗽,明显影响日常活动或睡眠;3分(重度)为经常反复咳嗽,严重干扰日常活动或睡眠。(2)夜间睡眠评分:0分为无症状;1分(轻度)为偶有憋醒;2分(中度)为多次憋醒;3分(重度)为反复憋醒,无法入眠。(3)频度标准:0分为不发生;1分为<1次/周;2分为>1次/周,<1次/d;3分为每日有症状;4分为症状持续[3]。程度标准+夜间睡眠评分+频度标准=总得分。

1.4 常见的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为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上呼吸道不适。孟鲁司特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痛及头痛。观察患儿用药后有否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资料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描述以率与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按照上述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进行分析,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2,P<0.05),见表1。

2.2 两组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根据上述症状严重程度及频度评分法进行评分,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治疗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98%、4.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一种潜在隐匿形式的哮喘,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唯一症状是慢性咳嗽,无明显阳性体征,容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和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哮喘发病机制相同,亦为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递质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采用哮喘的治疗原则能取得明显疗效。气道炎症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组胺、前列腺素等,这些炎症介质引起气道平滑肌痉挛,黏膜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黏膜水肿、充血,黏膜分泌亢进,并诱发气道高反应性。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主要通过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嗜酸粒细胞的趋化及活化、抑制细胞因子合成,减少微血管渗漏,增加细胞膜上β2受体合成;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发挥抗炎作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对儿童发育无影响,是治疗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首选药物。众多的体外研究表明,Cys LTs可增加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的生成并增强其活性,而一些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反过来也促进Cys LTs的分泌,并增强其活性,提示Cys LTs是炎症发展和症状反复的重要介质。它可刺激气道黏液生成,降低纤毛活性,导致黏液纤毛的清除作用受损,过敏原容易进入气道,增加血管通透性,使纤毛气道水肿和小分子渗出,气道炎症加剧,强化嗜酸粒细胞的趋化作用[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与位于支气管平滑肌等部位上的Cys LTs受体选择性结合,竞争性地阻断Cys LTs作用,进而阻断器官对Cys LTs的反应。孟鲁司特是一种迄今为止最强效的特异性Cys LTs受体拮抗剂,能与人体气道中的Cys LTs高度选择性结合,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的活性,从而阻断了炎症的重要通路———白三烯通路,有效预防和抑制白三烯所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及支气管痉挛;减少气道因变应原刺激引起的细胞和非细胞性炎症物质,抑制变应原激发的气道高反应性;降低支气管上皮的敏感性,降低咳嗽频率;对慢性哮喘有长期的抗炎作用,并可改善气道重构[5]。但糖皮质激素并不能抑制患者气道Cys LTs的产生。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于炎症连锁反应的起始阶段,而白三烯拮抗剂主要作用于炎症连锁反应的迟发阶段,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

本文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孟鲁司特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效率(74.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2,P<0.05)。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6,P>0.05),治疗后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1,P<0.05),且未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其原因分析为两者的作用位点不一致,能互补不足,并且孟鲁司特为口服咀嚼片,1次/d,依从性好。因此,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2]朱建辛,鲍一笑,陈培丽,等.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治疗儿童咳嗽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1):950-952.

[3]朱立成,尚云飞.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4):4216-4218.

[4]Wenzel SE.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tes: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inasthma[J].Parmacotheragy,1997,17(1p12):334.

上一篇:扁桃体加腺样体切除术下一篇:简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