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安全转播工作

2024-08-21

广播电视安全转播工作(精选八篇)

广播电视安全转播工作 篇1

1 安全播出概念和意义

电视安全播出是指播出和传输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漏, 系统连续性可靠正常地运行, 广播信号不中断, 用户能正常接收信号、图像稳定、伴音清晰;舆论导向正确, 节目内容健康、内容不被篡改。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特点是点对面的广泛覆盖, 一旦播出便无法收回、不可逆转, 必将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 广播电视肩负着党和国家宣传的重任,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极高的威望。因此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来说,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线。

2 影响安全播出的因素

播出质量包括播出技术质量和安全播出两个部分:播出技术质量是指播出时声音图像质量, 其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节目本身在制作时的质量。然而, 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采用、节目临时变化调整、机器运行故障、现场直播活动的未知因素等, 这些都是必然遇到并影响播出安全的因素。因此, 保障系统设备正常运行, 无人为责任事故的保证是安全播出的必然条件。

(1) 供配电系统安全。机房供电是播出安全中最基本的保证和前提。没有了供电的保证, 安全播出则无从谈起。播出机房用电需合理科学的安排, 设备用电必须与照明和动力用电分开, 主备两组电路同时供电, 分别经过两组UPS, 再到机房供电柜。各个机柜的供电也要一半接主电源、一半接备电源, 万一单电路出现故障, 可以保证播出基本不受影响。

(2) 硬盘播出系统及监控设备安全。现在大部分电视台均采用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的硬盘播出系统, 用主备两组服务器镜像, 每个频道分别由一主一备两个硬盘播出系统, 对多个频道的播出系统, 一半频道来自主服务器, 另一半来自备服务器。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UPS供电回路。

(3) 发射设备安全。发射设备因长时间处于高频大功率工作状态, 其可靠性相对于整个广播电视系统而言是较低的, 应定期进行保养维护, 提高播出设备运行可靠性, 才能保证发射系统高质量、高稳定地工作。

(4) 软件系统安全在广播电视硬盘播放系统计算机上的软件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直接影响播出安全。因此, 硬盘播放系统的计算机上的所有工作软件, 都要进行备份。当相关软件出现问题的时候, 要重新安装使用, 保证播出系统的正常运转, 保证播出安全。广播电视硬盘播放系统计算机的软驱、光驱和USB接口, 都要经过病毒查杀, 保证硬盘播出系统不受病毒侵扰, 并且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维护。

3 科学化管理强化播出安全主要措施

电视技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观众收视需求的不断上升, 宣传要求的不断提高, 给电视播出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确保安全播出, 必须进行科学和规范的管理。

3.1 成立应急突发事故领导小组

安全播出影响因素很多, 为增强应急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 因此成立应急突发事故领导小组。由台领导任组长, 主管安全播出的副台长任副组长, 日常工作由技术部负责, 其他科室协作处置。主要负责本地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传输的安全和指挥调度, 保证节目内容、光缆干线、卫星传输、无线覆盖不发生政治事故和重大播出事故, 确保本地广播电视信号安全畅通。

3.2 打造安全播出强素质人才队伍

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播出培训, 首先是要加强播控系统人员安全播出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播出安全的重要性。其次, 加强岗位业务操作培训。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性很强, 必须拥有过硬的技术素质和熟练的业务水平。此外, 加强应急预案事故演习, 定期进行演练, 有利于提高各科室之间协同处置能力。以提高播控人员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 便于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候能24小时立即响应, 及时解决。

3.3 完善安全播出规章制度

首先, 严格遵守值班制度, 机房实施24小时值班, 应建立完善各类岗位操作规程。值班人员应对播出系统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日常维护处理, 值班机房应建立上下班交接制度, 非机房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机房。其次, 应进行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 严格进行每周设备例行维护与检修, 及时发现、排除播控系统硬件等各类故障和隐患, 保证播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 建立完善权限管理程序, 加强对自办节目的监审, 做到内容有审签、传递有专人、交接有签字、播前有重审, 确保节目从制作到播出各个环节的安全。

3.4 建立安全播出工作考核体系

通过考核奖惩进一步增强各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的安全意识, 找出薄弱环节, 完善提高, 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进一步促进播出、传输的安全管理, 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 减少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能力, 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和社会的稳定。

摘要:随着广电事业不断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播出形势,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线, 担负广播电视重要使命。文章就广播电视播出定义与意义, 影响安全播出的因素, 以及加强安全播出的措施, 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作简要分析。

广播电视安全转播工作 篇2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全面落实各级各部门消防安全职责,确保广电事业安全稳定发展,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转播台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把消防安全工作列入工作议事日程,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教育所属人员严格按照消防法规加强火灾防范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杜绝火灾事故发生。

二、转播台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制定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实施方案、灭火预案及应急疏散预案,保证每半年开展一次灭火及应急疏散演练。

三、加强对播出机房、发射机房、发电机房、数据机房等消防安全重要部门人员用电管理,建立安全用电管理制度,规范岗位(工种)操作规程,逐级落实内部消防责任,签订责任书,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并加强对用电设备日常检修,保持设备运行良好,防患于未然,确保制度落实。

三、加强对办公用房、播出机房、业务用房、值班室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对管理区域内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护保养,保障消防水源充足,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熟知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数量、功能和使用方法。

每半年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如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有重大火灾隐患的要上报消防管理部门处理(有检查记录、火灾隐患整改记录)。

四、严禁堵塞、占用安全疏散通道和锁闭安全疏散出口。

严禁使用不安全的电热器具,要实行人、气分离。要及时维修和更换室内外照明线路。确保用电、用气、用火安全。

五、积极组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要做到“三知”(知防火知识、知灭火知识、知火警电话)和“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自救)。

六、确保本单位不发生重大火灾隐患和事故。

七、奖惩办法

(一)考核奖惩标准:本责任书考核结果纳入局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

年内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的,工作人员年内不得参与系统内各类评优,并在系统内进行通报批评。

(二)消防安全生产责任考评结果列为考评领导干部政绩、评选先进和荣获各项荣誉称号的一项重要依据。

对因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并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广播电视安全转播工作 篇3

作为工作在重庆广电集团 (总台) 播控岗位的一线人员, 笔者将结合实际的直播和转播工作总结提出注意事项和应急预案。

一转播

以重庆广电集团 (总台) 为例, 主要转播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每天晚上七点整的新闻联播。转播工作是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一旦出现非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转播事故, 或出现了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转播事故, 值班人员应急处理措施不当导致新的人为事故, 那么后果都将是灾难性的。而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日凌、雷雨、大风等天气影响;以及野蛮施工导致电缆被挖断;播出系统设备故障;频道值班人员经验不足, 遇到突发情况时慌乱等等因素都会影响转播工作的顺利完成。考虑到这些因素, 我们采取了以下这些措施来保障转播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图1所示。

转播正式开始前半小时, 转播频道值班人员负责检查主备各路转播信号画面、声音是否正常 (检查信号时一定要画面、声音同时检查, 避免因只检查画面, 不检查声音的陋习造成不应发生的播出事故) 。发现有信号不正常的情况, 必须马上向值班领导报告, 并按指示做出相应的转播方案调整。各路转播信号正常的情况下, 以广电光纤干线网传送的CCTV-1信号为主播信号源, 中星、鑫诺卫星传送的CCTV-1信号以及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为备播信号源, 硬盘循环播放的《鸟瞰新重庆》风光垫片、备播录像机作为紧急信号源。《鸟瞰新重庆》风光垫片、备播录像机两路紧急信号源既接入频道切换矩阵, 同时分别接入四选一频道应急旁路开关的第三路和第四路, 紧急情况下, 可方便快捷地切出应急信号源。如图2所示。

转播过程中, 一旦主播路光纤信号出现问题, 马上切换到信号正常的中星、鑫诺卫星信号或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继续播出。如果出现极端情况, 主播信号源和备播信号源都出现了问题, 马上通过四选一频道应急旁路开关切换到硬盘循环播放的《鸟瞰新重庆》风光垫片或备播录像机垫片继续播出。

在日常转播工作中, 转播频道值班人员是直接操作的一方, 遇到紧急情况时, 值班人员对紧急预案的熟练程度, 对播出设备的熟悉程度, 都会影响到他是否能够冷静正确地操作。考虑到这些因素, 除了平时反复地提醒和演练外, 针对转播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转播过程中, 转播频道值班员旁边都有同事协助观察备播信号源, 一旦主播信号源出现问题, 转播频道值班员可迅速切换到信号正常的备播信号源, 极大地提高了切换的速度和准确度, 大大减小了人为事故发生的几率, 保障了转播工作的顺利安全完成。

二直播

以重庆广电集团 (总台) 为例, 直播工作主要包括户外现场直播和日常新闻节目直播。和转播工作相比较, 直播工作有它的特殊性:转播工作一般只需要播控一个部门内部协调配合就能够完成, 而直播工作特别是户外大型现场直播往往需要地方政府、新闻、大型节目、传输、播控等多个环节的协调配合, 共同努力才能够顺利完成。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总结探讨一下直播工作中一些应该注意的地方, 对提高今后的直播工作效率和直播工作的顺利圆满完成是很有必要的。如图3所示。

直播节目在前期策划阶段, 就应该和节目拍摄地主管部门取得联系, 寻求后勤、安保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保证节目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节目开始制作时拍摄地主管部门和群众不配合, 不支持, 甚至出现阻挠节目拍摄, 威胁工作人员人生安全的极端情况, 导致节目制作和播出失败, 给重庆广电集团 (总台) 造成本可避免的重大损失和不利影响。

直播工作人员和设备到达现场后, 首先要熟悉现场工作环境, 做好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如果是在野外架设设备, 要尽量避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 做好防雨、防风、防雷措施, 避开人流、车流和野生动物密集区。车辆要停放在平坦、宽敞, 视野开阔的地方, 停好后, 注意拉紧手刹, 垫好三角木。设备架设完毕后, 环绕转播区拉好专用警戒线, 并安排专人值守, 保障转播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直播开始前一段时间, 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必须按时到岗, 提前检查调试好设备, 测试好信号通道, 做好直播前的准备工作。各环节之间必须保持相互间的通信联络畅通, 保证相互间的默契配合, 避免因人员缺岗、迟到、相互间配合失误等人为因素造成不应有的播出事故。

直播过程中, 转播车送出一路现场信号到卫星上行站, 通过租好的卫星转发器将卫星信号传送到播控机房的卫星信号接收系统, 解出对应的现场信号, 达到直播的目的。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 还可由转播车分别送出一路光纤信号和一路微波信号, 作为备份信号, 提高直播安全性。接收到的现场信号先送入播出机房总控矩阵, 再由总控矩阵分别调度给相应的演播室和播出系统, 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信号送到播出机房后, 根据实际情况有两种播出处理方式:一种比如大型文艺演出, 主持人现场主持, 信号送到播出机房后, 不需要再进演播室, 直接调入播出延时工作站延时播出。另一种比如大型新闻时事、体育赛事直播和日常新闻节目直播, 信号送到播出机房后, 需要进演播室, 加入主持人现场评论和解说, 再回到播出机房, 进入延时工作站延时播出。考虑到现在的直播以需要加入演播室环节的情况居多, 在这里, 我们就只讨论带演播室环节的直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如图4所示。

当直播过程中, 现场一切正常的情况下, 主直播信号路出现技术故障, 可通过相应频道矩阵切换面板马上切到备直播信号路。如果主备直播信号路都出现技术故障, 可通过相应频道应急四选一旁路开关切到硬盘循环播出专用垫播风光片—《鸟瞰新重庆》或备播录像机应急垫片信号源。故障排除, 信号恢复正常后, 切回主直播信号路继续播出。

当直播过程中, 现场出现不适合播出的画面或声音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 摄像机操作人员在现场直播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对现场情况要有一定的预判, 尽量避开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区域, 一旦拍到类似信号, 要马上摇开镜头并向转播车上的现场导播和导演报告情况。现场导播、导演在现场直播过程中同样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对现场情况要有一定的预判;当接到现场摄像工作人员拍到类似现场信号的报告或发现送到转播车的信号中有类似现场信号, 要马上检查是不是已经切出该路信号, 如果已经切出该信号, 必须马上切到其他信号, 同时向演播室和播出机房通报情况。演播室导播和其他工作人员在现场直播过程中同样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一旦接到直播现场工作人员送出了类似现场信号的报告或发现送到演播室的信号中有类似现场信号, 要马上检查是不是已经切出该路信号, 如果已经切出该信号, 必须马上切到其他信号, 同时向播出机房通报情况。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以重庆广电集团 (总台) 为例, 直播时都采用延时工作站延时播出 (延时时间长短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 。作为电视台直播工作中一道切实有效的过滤闸门, 播出机房延时工作站值班人员在现场直播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一旦接到直播现场工作人员或演播室工作人员送来了类似现场信号的报告或发现送到延时工作站的信号中有类似现场信号, 必须马上向直播频道值班人员和机房值班领导通报。直播频道值班人员在现场直播过程中同样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一旦接到延时工作站值班人员发现类似现场信号的报告, 必须马上做好垫播的准备工作, 听从值班领导安排, 切到应急垫播信号源;如果没有领导在现场指挥, 接到报告后, 毫不犹豫马上切到应急信号源, 千万不要慌张机械地去找、去等垫播信号源切入点, 延误了切换时间, 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播出事故。直播信号恢复正常后, 切回直播信号路恢复正常播出。

LED照明与电视转播 篇4

关键词:色漂移,摄像机眩光,频闪效应,色彩矩阵,光谱特性

随着LED照明应用的快速发展, LED在体育场馆照明中的应用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已有一批新建和改建的体育场馆采用了LED照明。2010年为新址演播室全面推广应用LED照明灯具提供科学依据, 中央电视台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 开展《LED照明灯具在电视演播室应用研究》工作, 今天在电视演播室和体育场馆等专业照明领域, 由大功率LED模组为照明光源的灯具已经开始应用。今年的里约奥运会, LED是体育照明的新宠, 据不完全统计, 至少有2000多套LED场地照明灯具用在各类场馆中。LED体育照明技术发展速度很快, 是未来场地照明发展的方向。预计到2022年冬奥会将会有更多的体育场馆采用LED照明。

一LED照明在体育场馆的应用

LED照明以其耗电量小、色品质可调、控制灵活、能瞬时点燃等独有特点, 较适合用于体育照明。采用LED灯具进行体育场馆照明, 可以大大丰富体育比赛之外的照明效果, 轻易实现舞台灯光等其他可以丰富体育场馆照明效果的内涵。由于体育场馆要兼顾比赛和电视转播, 所以对照明的要求很高, 对LED照明的稳定性、眩光、频闪等一系列问题需作进一步深入探讨。将LED用于体育场馆照明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 与我们日常电视转播相关的有以下几点:

LED的颜色性能:因为体育场馆有电视转播, 颜色性能无疑是很重要的。在LED产品的各项颜色性能指标中对显色指数Ra、色温TCP、光源的色容差、色偏差都可以做出定量规定, 但在实际应用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 现场显色指数Ra会提高, 色温TCP会降低, 使之与初始值之间会有很大差异, LED用在体育场馆会产生多大的色漂移还有待验证。

LED照明的眩光问题:在体育场馆中眩光不仅会影响比赛, 还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心情, 如果出射光直接照射到摄像机镜头上, 还会产生摄像机眩光, 影响拍摄。解决LED照明引起的眩光除了在灯具设计时要考虑防止眩光外, 灯具的安装高度和投射角度也是控制眩光的重要因素。

LED照明的频闪效应:评价频闪效应的指标有频闪比和频闪指数。LED灯的频闪效应较其他几种光源更加突出, 在相同频率的情况下, LED灯的频闪比要比金卤灯的频闪比高。在实际应用中频闪对于体育场馆照明尤其重要, 当转播比赛需要慢动作或超级慢动作回放时, 转播画面很容易出现抖动的现象。因此, 国际大型赛事对体育电视转播频闪提出了要求, 有的体育馆将频闪比定为小于3%。

2不同的LED眩光控制效果差异很大

近年来, 随着摄像机技术水平的提高, 摄像机对人工光的适应能力也在提高, 对场地照明的显色指数和相关色温的要求有所降低。主流的超高速摄像机具有频闪校正功能, 能有效提高回放图像的质量。

二LED照明的色彩还原

按照《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 彩色电视照明要求光源的显色指数Ra不低于85。如果光源的显色指数过低, 电视画面的色彩还原会受到很大影响。各厂家LED灯具的显色指数高低不同, 而且与传统的卤钨灯的显色指数存在差距, 在中央电视台开展《LED照明灯具在电视演播室应用研究》工作时, 通过对LED照明灯具在演播室使用中与传统的卤钨灯进行比较, 了解LED照明灯具对电视图像色彩还原影响的程度和灯具可能影响电视图像色彩还原的因素。通过测试得出结论, 显色指数Ra≥85的LED灯具, 电视画面色彩还原较好, 完全满足电视台演播室灯光对色彩还原的要求。低显色指数的LED灯具电视画面色彩还原差, 在显色指数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色温为3200K和5600K的LED灯具均可保证电视画面色彩还原正常。

随着体育照明逐渐进入LED时代, 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 除规定计算一般显色指数Ra用的8种色样外, 还补充规定了6种计算特殊显色指数用的颜色样品, 包括彩度较高的红、黄、绿、蓝、欧美青年妇女的肤色和叶绿色。我国光源显色评价方法另外又增加了中国青年妇女肤色的标准色样。特殊显色指数是光源对第9~15种标准颜色样品的显色指数即R9~R15。

研究发现一般显色指数Ra对LED的显色性评价存在与视觉评价不一致的问题。一般显色指数Ra较低的LED白光在视觉上的显色性可能并不一定较差, 反之, Ra较高的LED白光在视觉上显色性可能并不一定较好。只有Ra和R9 (对饱和红色的特殊显色指数) 同时具有较高值时才能保证LED白光的高显色性。LED体育照明也离不开R9, 所以在相关标准中增加了对R9的规定, 高清电视转播时R9>20。

3 R9体现对于红色的还原能力

无论是采用RGB混色得到白光还是蓝光LED加黄色荧光粉等不同方法得到连续的白光光谱, 都使得LED能提供体育照明所需的连续可见光光谱。区别于传统大功率金卤灯, 在金属卤化物初始成分决定后, 光源的光电参数如色温、显色性等就已经确定, 但随光源燃点时间的增加, 金属卤化物的各种成分消失速度不同, 其成分的配比也将发生变化, 使其光色也会相应地变化。但LED白光不同, 它的发光原理决定了LED可以提供稳定的色温及显色性, 且有从2700K~6000K、从65~90不同的选择, 可以很好地满足体育照明的需求。高色温的LED可以提供更高的流明输出, 而显色指数越高, 光源光通输出会显著降低。

三LED照明的频闪效应

造成LED光输出频闪的原因较多, 既有器件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又有驱动模式的不同而造成的。为此就要研究各种不同驱动的频闪特性, 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改进技术。由于LED的光输出具有非常优良的电流频率响应特性, 在低频和LED的PWM调光模式运行条件下, 其光输出的曲线几乎与电流曲线相一致。此时由于驱动电流是单向脉动的, 其光输出也具有单向脉动特性, 光输出的波动性很大, 光输出的频闪深度为100%。在高频条件下应用时, 由于荧光粉余辉的效应加强, 光输出的波动有所减小, 具有向好的趋势, LED照明驱动器的电流输出特性将直接影响到其光输出的频闪大小。

LED灯具一般采用PWM (脉宽调制) 模式调光, 通过改变数字脉冲占空比即可简单地实现改变平均输出电流, 从而调节白光LED的亮度。当脉冲频率过低时, 电视图像会出现闪烁现象。我们通过试验测试出脉冲频率最低值是多少时, 电视图像会出现闪烁现象, 以及电子快门速度与脉冲频率的配合关系。

摄像机CCD上的光通量跟镜头的光孔径和电子快门有关, 我们通常采用镜头的光孔径来控制光通量的高低, 而用电子快门控制CCD的感光时间。目前的摄像机都可以专门设置电子快门开关和相应参数值来控制摄像机CCD的感光时间, 对于1080/50i格式的高清摄像机来说一般有1/60s、1/125s、1/250s、1/500s、1/1000s和1/2000s等, 有些摄像机 (如索尼HDC-1580) 电子快门还可以通过采用一定的频率脉冲来控制CCD感光时间, 一般有50Hz到4700Hz连续可调。正常拍摄时摄像机一般将快门置于关闭状态, CCD曝光时间约为1/50s即20ms (实际曝光时间为场正程时间约18.4ms) 。

针对高端应用的LED驱动器一般都采用固定频率工作模式的PWM调光机制。在PWM调光中, LED正向电流以减少的占空比在0%至100%间转换, 以进行亮度控制。通过试验找出LED灯具PWM调光的最佳频率范围, 既能保证图像不出现闪烁, 又能达到要求的调光精度。图像出现闪烁是由于在每一次曝光时间内灯具的P W M脉冲次数不相等造成的, 两次曝光之间最大有可能会出现1个脉冲的曝光误差。如果PWM的周期远小于曝光时间, 则由此带来的曝光误差很小, 不会出现闪烁。例如电子快门1000Hz时, 曝光时间为1ms, PWM频率为20833Hz时, 脉冲周期为0.048ms, 即一个曝光周期内有20个脉冲, 1个脉冲的曝光误差就不会带来可以察觉的闪烁。

如果曝光时间是PWM周期的整数倍, 则两次曝光时间内的PWM脉冲数一定相等, 图像就不会出现闪烁。如果PWM频率是50 (PAL制) 或60 (NTSC制) 的整数倍, 则每一次曝光的起始时刻对应的PWM波形相位相同, 这样从理论上讲也能保证每个曝光时间内的PWM脉冲数相等, 图像无闪烁。但由于PWM频率的误差会使曝光对应的相位发生改变, 最终产生以差频为频率的极低频率的闪烁 (呼吸现象) , 这种情况在PWM频率较低时较严重。所以在实际使用中, 如需使用高速电子快门, 灯具PWM频率应不低于30k Hz;如不使用高速电子快门, LED灯具可适当降低PWM频率, 但应选择PWM频率为50 (PAL制) 或60 (NTSC制) 的倍数。

四LED照明对电视转播的影响

大型体育赛事及开幕式的转播, 活动区域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参与转播的摄像机机位多、特种设备使用多以及舞美灯光和地面显示屏主体拍摄的反射等因素都会对大型体育赛事转播构成影响。

首先, 有些体育场馆灯光照度低且多为混合灯具, 会对整体节目质量产生影响。其次, 转播系统多采用级联方式, 使得多品牌摄像机经常共用, 例如索尼、松下、池上等品牌摄像机, 由于其预置的彩色矩阵所产生的色度空间的不同, 使得各品牌摄像机的色彩还原能力各不相同。另外, 超高速摄像机、无线摄像机、微型摄像机的大量使用, 对色彩的一致性产生了挑战。新型灯具器材在被广泛用于电视节目舞美设计的同时, 导致转播现场光源光谱特性复杂, 影响了图像色彩的正确还原。舞美设计中大屏幕的使用范围从舞台背景延伸到舞台地面、四周到穹顶上空以及观众席内, 大屏幕本身的亮度对拍摄主体的影响、摩尔纹等问题均会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在电视转播中摄像机是确保节目图像质量的基础条件, 它的状态直接影响节目最终的直播、录制效果。正确、高效地进行摄像机的参数调整至关重要。

现场转播区域灯光条件复杂且光谱曲线不平坦, 虽然用传统的方式对摄像机进行了调白, 但实现正确的色彩还原也较为困难, 特别影响人物肤色部分的正确还原, 而这正是人眼最为敏感的地方。另一方面, 转播平台趋于大型化导致多品牌摄像机经常共用, 虽启动了所有摄像机内置的ITU-709彩色矩阵, 但还会由于镜头和电子器件的个体差异造成摄像机的色彩还原能力不同。

相比较于太阳光的全光谱, 体育场馆中的不同光源会产生不同的光谱分布。白炽灯光谱大部分分布在红色和黄色频谱内, 在白炽灯照明的场景, 看起来更加温暖, 荧光灯则有大部分能量以绿色光谱释放, 所以需要对不同光源的图像进行补偿。

这是不同光源与摄像机光谱响应曲线的关系, 摄像机如何对这种色彩失真进行补偿呢, 当今的广播级摄像机均采用把光电器件丢掉的光谱响应设法用矩阵电路给予近似恢复的方式。由于直播现场大量使用了LED光源同时也有传统照明, 在复杂光源下, 通常丰富的色彩不容易还原, 转播羽毛球比赛时场地中的蓝色和绿色就是比较典型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高节目的直播与录制质量, 需要在标准灰度卡进行调白的基础上, 用统一的色度卡对彩色矩阵进行精细调整。

ITU彩色测试卡是在原有标准测试卡 (11阶灰度卡) 的基础上增加了24个量化色度等级色度块以及4个肤色色块, 并辅助16:9和4:3宽高比线, 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综合测试卡, 可以确保HD、SD制作过程中的色彩准确性。它的色域值丰富于传统的标准彩条, 通过摄像机拍摄在矢量仪得到的是一个呈现为六边形矢量效果图。通过对应色彩进入各个矢量框的方式, 调整矢量角和饱和度达到色度还原的保真度。所有色块均要分别校正, 以保证调整摄像机色彩矩阵时的绝对准确性。

为保证彩色矩阵调整时的精度, 在主色块之间的3个色块提供了附加数据值, 可以在拍摄前通过手动的方式修正摄像机色彩矩阵。

另外, 该测试卡明确显示出带有典型特征的四种不同肤色块, 每一肤色都可以在矢量仪中找到对应的矢量角和幅度值, 只要将肤色的对应值调整到相应的矢量位置, 就可以得到所需肤色的正确还原值。

使用该测试卡及矢量仪可以很容易发现并校正颜色错误。这是一幅色彩矩阵校正前后图像的对比, 从矢量仪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校正前青色、蓝色和绿色受到了压缩, 过分强调了品红色区域, 青色和蓝色之间色彩损失, 中心点处的原点位置表明矩阵整体向红色发生偏移, 在校正后图像的色彩还原正常了。

13 2014年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现场

青奥会开幕式主席台面光光源与现场光光源共同影响嘉宾镜头的拍摄, 主要是两种光源在显色、色温方面存在差异。在这种布光条件下, 在现场光和面光同时开启时, 通过使用测试卡针对现场特殊情况校准摄像机, 人物肤色达到了比较好的还原, 弥补了现场光对于面光的影响。

14 2014年索契冬奥会冰雪项目比赛场地

在索契冬奥会冰雪项目比赛场地, 滑冰馆灯具布置应减少冰面对观众和摄像机的反射眩光, 跑道终点照度和频闪指标应满足超高速摄像机的要求。

五结束语

延边广播电视转播台科技创新二例 篇5

RVR-PTX30激励器是产自意大利生产,性能优良的调频激励器,现在售价近3万元,延边广播电视转播台大部分调频发射机都使用该激励器,由于是进口产品,出现故障后,维护比较困难。延边广播电视转播台的一台激励器出现了无功率输出故障,对其进行改造与维修,用变通的办法,非常巧妙地解决了功率输出问题,使该激励器“起死回生”。

如图1所示,根据原激励器配说明书及线路图分析,该激励器的功率调整是通过调整面板旋钮,经过数字电路控制末级高频功放管Q2 (BLW86)集电极电压大小实现的。经过检查发现,面板调整显示正常,而功放管Q2集电极无电压,经检查,直流电源(30V)正常,由此判断是电压调整部分出现故障,导致无功率输出。

恢复原电路困难极大,经过分析实验,采取了变通的办法加以解决,如图2所示,把原电压调整电路弃之不用,选择一个功率较大的三极管,串联在电源电路里,把一个电阻和一个电位器串联后,再并联在电源E上,三者组成一个串联式电压调整电路,如图2连接,在面板上打个孔用于固定电位器。通过调整,电位器就可以调整功放管Q2的集电极电压的大小,进而实现调整输出功率,达到维修的目的。由于一般调频发射机所需激励器的推动功率都在15W以内,为了安全起见,在取样电路中,串联一个与电位器相同阻值的电阻,电位器选取的依据是,该调整管达到最大基极电流时,电位器不会坏,如果调整管的放大倍数不够,可再加一级放大。使用该激励器时,功率在5W以内,所以,选R、W均为2kΩ1W,调整管BG1选取,选择功率>50W,塑封NPN型三极管,将其固定在机壳上,注意调整管与机壳保持绝缘,这样既能固定,同时也有很好的散热作用。电位器安装固定在面板上,以便调整功率,如图3所示。

2 自制音频电平表,解决全州广播调制度问题

延边广播电视转播有多台调频发射机,信号由微波传送,由于微波解码器音频输出电平不够标准,经常会出现过调制大(声音大失真)和调制度小(声音小)的现象,在调整微波解码器的音频输出幅度时,因为没有依据,不能实现标准的OdB输出。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调制度过大或过小问题,调频发射机调制度必须接近标准调制度(±75kHz),即音频电平为OdBm。此时,需要一台测试仪器,用以测量音频电平的大小,然后才能有调整依据,经多方联系,打算购买该仪器,但该仪器售价在万元左右,于是工作人员决定自己动手制作。把老旧废弃的调音台电平表拆下来加以利用,将其固定在金属盒内,在金属盒上打两个孔,安上卡侬插座,接上连线,并接上匹配电阻,使输入阻抗为600Ω。这样一个简单且便于携带的音频电平表就制作完成了。如图4所示,这是制作的音频电平表,使用效果非常理想,完全解决了多台调频发射机调制度过大或过小问题,实现了广播的优质传播。

摘要:延边广播电视转播台是吉林省较大的高山台之一,肩负着转播中央、省、州两种语言广播电视的信号传送及电视调频发射任务,多年来,转播台的全体技术人员不但圆满完成了各项转播任务,而且,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本文详细介绍了两例科技创新项目。

广播电视安全转播工作 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广播电视的需求也朝着稳定、多样的方向发展,也就推进了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进程。数字化的广播电视对供电线路及设备所处环境的要求更高,这就对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全面有效地查找基础设施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此问题成为保证数字化进程的关键。本文以乌兰山转播台为例进行分析,列举该转播台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为类似转播台进行可能存在问题的自查提供参考依据,并对存在的问题提供改造升级方案。

1 乌兰山转播台现状

乌兰山广播电视转播台建于1979年,是甘肃省最早的县级骨干台之一,信号主要覆盖县城所在地及沿黄河川道内三镇三乡,覆盖区域面积为1325.8 m2,人口21.3万。现有工作人员8人,配有扫频仪、场强仪各一台及其他工具,2006年12月该台完成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现有正常工作发射机6部,目前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七套电视节目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广播节目、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白银人民广播电台、靖远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等,发射总功率为8 kW,全天节目完整播出。

该台位于县城郊区的乌兰山顶,海拔高度1576 m,相对县城地面高度170 m。乌兰山发射机房为三层楼房结构,总面积438 m2,内设值班间、发射室,人机同驻。发射塔为56 m自立塔,1990年架设。工作人员经游道或由县城通往该台的简易道路上山,该简易道路长4.3 km,路面宽4 m,可通上山车辆,由靖远县文广局维护路面。台站供电使用乌兰山林场农用低压电,台站负载50 kVA。

2 现有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乌兰山转播台运转经费不足,基础设施改进落后,台站设施陈旧,急需更换、维护,许多方面存在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隐患。

2.1 设备存在的问题

2.1.1 发射设备陈旧落后

一方面由于配件稀缺或淘汰,早期的设施设备多已停用,无法修复,又缺少专门维护仪器、维修工具等,导致部分节目无法正常转播;另一方面受高山台气候环境影响,天馈系统老化严重,严重影响信号指标。故需添置新型发射机数部,信号传输设施数套及相关设施等,以保证甘肃电视台、白银电视台、靖远电视台、白银人民广播电台和靖远人民广播电台等节目的转播发射任务。

2.1.2 发射塔满载荷使用

现有发射塔发射天线已经满载荷运行,无法增加更多节目,任一发射天线出现故障,必因没有备用天线而使维修期间该套节目信号发射中断。且该塔投入使用20余年来,受技术、资金、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限制,未曾检测调试校核。

2.1.3 节目监测与台站安全监控设施缺少

机房播出节目没有专门监测监控系统,目前采用的是由两台电视机接收信号,工作人员收看监视来进行。电视数量少于发射节目数量,检测的全面性上有不足;且两台电视均为1994年购进,已使用二十余年,在收看节目的稳定性方面存在隐患。因而,节目监测与台站安全监控设施等都需安装,以保障播出安全之需。

2.1.4 节目传输缺乏保障

在节目传输方面,缺少县城一乌兰山台信号传输线路、设施,本地广播电视信号无法保障畅通。

2.2 供电防雷系统

2.2.1 台站供电条件限制

乌兰山转播台地处乌兰山顶,海拔高,自建台以来,乌兰山转播台供电一直使用乌兰山林场农用低压电,缺少专用供电线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由于供电线路长,杆路不规范,及气候影响等因素,易发生供电线路倒杆、断线、碰火、短路、变压器被盗等故障,使供电中断;且目前发射台负载已达50 kVA以上,而供电线路仍无专用高压线路设施,也无避雷设施等安全保障设施,台站所用电的质量很难达标,对设备也可能造成损坏。

2.2.2 台站内供电系统缺少规划

乌兰山转播台成立时间早,在逐年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供电线路一直缺乏统一的规划。虽然经过几次维修对供电线路进行了改进,但由于供电线路过于繁杂,且转播台仍处于改造升级的过程中,加上可能存在的线路老化情况,因而必须对现有用电线路进行排查,排除隐患电路并规划改进,才能适应新设备的要求。

2.2.3 全台防雷接地系统年久失修

供电线路没有任何防雷避雷设施,容易遭受雷电侵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这几年气象部门的年度测试中,发射塔、机房等处接地电阻均在10Ω左右,需改造升级。

2.3 其他

2.3.1 机房建筑面积狭小

不是专用机房,不能适应设备安装环境要求。早期建设的机房可使用面积不足100 m2,且机房、生活间混杂一起,没有专门的配电室、维修室、库房等。值班条件较差,设备拥挤不堪,互相干扰严重。

2.3.2 台站无围墙

该台地处县城近郊乌兰山最高处,由于近年来上山休闲旅游人员较多,而发射台一直未建设围墙,台站内闲杂外来人员随意走动、锻炼身体等情况较为普遍,不利于安全播出,存在隐患,需修建围墙。

2.3.3 上山简易道路易中断

由县城通往该台4.3 km简易沙土路,路面宽约4 m,早年由乌兰山发射台自行修建,勉强可通上山车辆,由广电局、发射台的工作人员维护路面。受当年施工条件所限及泥石流等因素影响,塌方现象频发,导致道路受损,路面维护花费的人力财力多,而台站人力财力有限,道路畅通也就缺乏保障。

2.3.4 工作、生活条件较差

缺少基本办公、生活设施。由于人机同驻,值班环境噪音严重,又没有专门的餐饮食堂等。冬季机房内燃煤取暖,存在值班人员煤气中毒隐患等,夏季机房高温工作,缺少通风设施,严重影响发射设备工作寿命,且台站未配置消防设施等。

2.3.5 运行经费问题

长期以来,无线发射台由于其公益性原因,一直缺乏运转经费,地方财政只能负责工作人员工资,修补费用则是东凑西借,不能解决问题,建议将县级骨干发射台运行经费列入国家财政项目,用于支付设备维护、台站运行等相关方面,从根本上解决长通久通问题。

3 改造方法

据乌兰山发射台存在的诸多问题,确定该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如下内容:一是设施设备购置,节目监测与安全监控系统建设,节目传输设施建设,发射塔建设;二是供电线路改造和机房防雷避雷接地系统建设;三是发射机房和技术用房改、扩建,台站围墙建设,台站道路修建,并改善基本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添置新型电视发射机3部(含天馈系统),调频广播发射机2部(含天馈系统),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综合测试分析仪器1台,架设发射电缆布线桥架350 m,馈管充气设备1台,维修工具等设施若干,安装节目播出监测系统1套,建设台站安全监控系统1套,在新机房附近新架设80 m自立式广播电视发射塔1座,检测修正现有发射塔。

架设乌兰山—城区专用供电线路3.6km,新设台站专用变压器,更换供电杆路,安装供电线路防雷避雷设施等。购置稳压电源2台、备份发电机1台。建设乌兰山台—城区广播电视光缆信号传输线路6 km。增加数字微波电路传输设施2套。保障市县各种节目信号安全优质传输。建设机房防雷避雷接地系统,使综合接地电阻小于1Ω。对供电线路、信号传输线路、其他系统等处环节均加装避雷防雷设施。

建设专门广播电视发射机房、值班间、配电室、维修室、仪器室、资料室、库房等,建筑总面积900 m2,与生活区分离设置,硬化台站场地1500 m2。修建发射台上山道路4.3 km,路面拓宽至6 m,开凿道路排水沟4.3 km,硬化、沙化部分路面,整修塌方路段,消除隐患。新建台站围墙600 m。机房采用冷暖设施、通风设施,完善消防设施,建设供排水设施,添置桌椅板凳、炊具用物、太阳能、车辆等办公、生活设施。

4 结语

广播电视安全转播工作 篇7

我台与微波站合属办公, 地处高山, 远离市区。高压线避雷是一个很挠头的事情, 一到雷雨季节, 高压线经常遭到感应雷电的破坏, 雷电通过高压线进入机器,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经多方研究和探讨, 在高压线上方架设一根接地避雷线, 每3-4根杆接一根避雷线入地, 入地口用降阻剂、木碳和接地模块, 接地电阻要小于1Ω, 变压器高压用3个避雷器, 低压用3个避雷器, 配电盘用3个避雷器。这样接入之后效果非常好。

在一个就是防止卫星接收天线高频头和接收机损坏, 在天线前后做一个6-7米高的避雷杆作防雷感应电压的侵入, 从而降低了高频头和接收机的损坏率, 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2 低压避雷

变压器380V电压输出三线四线制均采用了避雷器, 为使雷电感应电压入地, 房顶铁皮、电气设备、线路、铁塔等均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工频均要做到小于1Ω, 铁塔要小于4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被保护物免遭雷击或感应雷等的破坏。

3 屏蔽接地

机器与机器之间外壳、设备与机器之间外壳、微波机外壳与发射机外壳之间、信号线外皮与机器外壳之间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多点公共接地, 避免外界浪涌感应电压、外界电磁场、高频干扰等等, 如果接触不好, 信号很容易受到工频干扰, 查起来费时费力很难查出故障点。在一个就是对人身也不安全, 一旦漏电, 机壳带电, 很容易造成人身伤亡。

特别注意的是接地线的阻值要小, 有条件的最好用铜排做为接地线, 铜排导电特性要好, 如果铜排不好铺设, 也要用大于25平方铜芯电缆线作为接地线。如果接地线太细是起不到作用的, 很容易损坏机器设备。大地接地坑要做好, 要用降阻剂、铜板或接地模块、木碳等做好, 接地线与接地模块之间要焊牢, 接地模块的好处是抗压强度大、泄流面积大、抗腐蚀、寿命长、有极好的导电能力。

4 广播电视防雷系统、接地系统的注意事项

4.1 铁塔防雷与接地设施的运行维护

4.1.1 铁塔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体是利用塔的建筑物基础中的结构钢筋组成, 接地引线是利用塔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筒壁中的竖向结构钢筋组成。防雷的均压环是由塔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筒壁中的环向结构钢筋组成, 防雷的法拉第笼是用塔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筒壁中的网格结构钢筋组成, 防雷的等电位面是由塔每层地板中的水平敷设蜘蛛网状结构钢筋组成, 因此任何施工未经许可不允许随意切割、破坏塔的基础、筒壁墙体和地板中的钢筋。

4.1.2 塔顶的壁雷针、铁皮屋顶、锅炉烟囱等均采用可靠的方法接地连接, 应在每年春季检查这些设施的接地点连接是否可靠。开焊、锈蚀处要进行修复。

4.1.3 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建筑物的避雷设施进行一次检查、维护、测试。

4.1.4 每年春季,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各避雷点接地电阻, 其值应小于1Ω, 达不到要求的应做辅助接地体, 以降低接地电阻值。

4.1.5 雷雨季节应经常检查避雷设施是否安全可靠, 有无问题。

4.1.6 在雷雨天, 应关闭露天平台的门窗, 禁止人员到平台工作或观光。

4.2 供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

4.2.1 为了防止雷电损坏供、用电设备、设施, 确保供、用电设备的安全, 供电系统应采用TN-S接地方式 (三相五线) , 零线与地线分开, 供电系统设备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应与塔的防雷接地系统共用一个接地系统, 并做等电位连接。

4.2.2 塔内的强弱电线 (缆) , 应穿钢管敷设或穿地埋电缆钢管的两侧应可靠接地。

4.2.3 每年春季, 应对过压保护装置进行性能检测, 指标不合格的应更换, 在雷雨季节应经常对过电压保护装置进行巡视检查, 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更换。

4.3 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及其它用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与要求

4.3.1 为了确保雷雨季节, 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及其它系统的设备安全运行, 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及其它用电系统设备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应采用与塔的防雷接地系统共地, 做等电位连接。

4.3.2 为防止雷电和电力系统过电压从电源引入发射机, 发射机的电源进线侧应加装过压保护装置。

4.3.3 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设备工作接地、保护接地, 应采用射频接地并在地沟式线槽内敷设宽不小于120mm、厚为1mm的铜皮与接地干线相连接方式接地, 固定设备的基础金属柜架接地, 采用4 0 mm×24mm镀锌扁钢与接地干线焊接的方式接地。

4.3.4 机房顶部的各种金属设施、机房内的金属线槽、吊挂架、机架或机壳、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均应可靠接地。

摘要:结合实际, 谈谈广播电视转播台与微波站公共接地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转播台,微波站公共接地,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论电视转播台三级防雷法 篇8

雷击的种类分为直击雷、感应雷、雷击中二次放电等。

直击雷是雷云对网络线路中的器间、钢绞线、线缆外导体等直接放电, 其特点破坏力大, 设备破坏严重。感应雷是故名顾名思义在暴雷时雷电流的强大电磁感应作用下, 引起金属导体上产生高电压而放电的现象, 感应雷击现象占多数。当避雷设计不符合要求和规范或设备老化时雷击中二次放电现象对网络线路中的有源器间和无源器件造成损坏。很大程度上虽然从设备、环境、都进行了层层防护, 但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线路上雷击。

小功率电视转播台的防雷问题非常重要, 图们市电视转播台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20世纪70年代时雷击事故曾出现过轻微雷击事故。许多地方建设机房的年代较早, 电台一般为了考虑到传播效果, 一般建在当地山上至高点上, 这本身对雷击埋下了很不利的隐患。在建台时只注意天馈线、铁塔、机房等方面的防雷问题, 而忽视了供电线路上的防雷, 电视转播台往往顺着供电线路上极易发生招雷的问题。根据几年的工作经验和实践, 重点介绍山区小功率电视转播台供电系统防雷措施。

1 断开法

选择两只线包电压为220V, CT-10交流接触器, 安装在供电线路的两端, 即:CJ1在山下配电机电板上和CJ2山上配电机电板上。主要是利用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 在不供应电的情况下分别将山下电源外线接地和山上机房内供电设备接地, 在供电时交流接触器吸合, 接通电流, 这样有效防止电台在停播时间内设备被雷击的可能性。

2 分段法

为了削弱电压波峰在终端设备上冲击, 在供电线路杆上进行绝缘措施, 分成三段, 安装FS-0.22阀型避雷器, 每段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3 分级法

按着电压等级进行分级绝缘措施, 即380V高压线上进行一次接地、变压后220V低压线上二次接地、室内稳压电源上三次接地, 进行三次接地一般程度上也可以有效防止雷击。

4 隔离法

终端防雷措施是整个体系中重要的环节, 我们根据本地实际, 安装了一种高绝缘性的隔离变压器。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加有静电屏蔽, 电压比为1∶1.当两条供电线路上感应到同样大小的雷电冲击电压时, 隔离变压器初级低压避雷器就动作泄放, 对不足以使避雷动作残余雷电冲击电压, 通过隔离变压器受到一定衰减, 从而将雷电冲击电压限制在最低限度。

为了防止感应电位不同, 隔离变压器初级两端安装了一组R-250A低压真空避雷器, 当电源线路雷电感应真空避雷器放电, 使电压降低到极限额下, 当电压消失后, 真空避雷器可以自动回复到开路状态接在次级两端的C1、C2, 主要是降低其雷电冲击波峰值, 电容量一般选取在250V, 2—5uF630V左右, 隔离变压器的功率一般选取在300W~500W为宜。

5 瞬间关机法

根据天气预报情况, 遇到大风打雷程度厉害时, 瞬间关机避免设备有雷击损失有于北方地区打雷不像南方地区, 一般都是瞬间的不是长时间, 因此瞬间关机等打雷过后再恢复开机也是避免招雷的一个可行办法。

6 改变地面环境法

对地网投放一定规格阻剂, 以减少土壤电阻率, 对已经绣蚀地网锈蚀处理或更换, 达到减少地阻的目的。

目前我台定期检测设备, 指定专门负责人, 对设备主要采用三级防雷措施, 采取措施后没有出现供电线路被雷击损坏设备的现象, 保证了供电线路的供电要求, 更好的服务于群众。 (如图1)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养殖特点下一篇:大学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