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系常见故障排除

2024-07-26

润滑系常见故障排除(精选八篇)

润滑系常见故障排除 篇1

1. 现象

每天检查发动机机油量时, 机油的消耗量超过0.1 L/100 km。排气管冒蓝烟。

2. 原因

(1) 活塞与气缸配合间隙过大引起机油上窜到燃烧室烧掉。 (2) 活塞环磨损过甚;活塞环弹力不足;活塞环开口间隙、侧隙、背隙过大;活塞环开口重叠或活塞环装反等原因引起机油上窜到燃烧室烧掉。 (3) 气门杆油封损坏, 气门导管严重磨损引起机油下窜到曲轴箱跑掉。 (4) 油底壳放油螺塞松动;油底壳接合面不密封;曲轴油封或凸轮轴油封损坏;气缸垫损坏;机油滤清器或机油压力开关松动等原因引起机油泄漏。 (5) 曲轴箱通风不良。

3. 诊断与排除

(1) 检查润滑系及其各密封处有无漏油现象, 按油迹即可查明具体原因。检查气门室盖处是否有机油, 如果有机油, 则应检查缸盖、气缸垫;如果没有机油, 则应检查油底壳处、放油塞处是否漏油。如果不漏, 则检查正时齿轮处、曲轴前油封处是否漏油;检查凸轮轴后油堵处是否漏油;检查机油滤清器处、油泵密封面是否漏油。

(2) 无漏油点, 则启动发动机, 观察排气管是否排蓝烟。如排气管排蓝烟, 说明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因上述 (1) 、 (2) 各原因引起机油上窜燃烧室燃烧, 或者气门与气门导管不密封引起机油下窜燃烧室燃烧。出现此故障, 可测量气缸压缩压力, 并从火花塞孔向气缸注入新机油的方法进一步判明是活塞与气缸壁不密封, 还是气门与气门导管不密封, 并视情对活塞与气缸或气门与气门导管进行检修。

(3) 按燃料供给系的有关内容, 检查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是否正常。曲轴箱强制通风如不良, 将使曲轴箱内的气体压力和机油温度升高, 造成机油泄漏和蒸发, 并增加机油上窜燃烧室的倾向。

二、机油压力过低

1. 现象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 机油压力指示灯始终亮。油底壳机油面增高, 并有水分或浓重的燃油味。

2. 原因

(1) 机油量不足或机油黏度过低。 (2) 机油泵减压阀弹簧过软或调整不当。 (3) 机油滤清器堵塞, 机油滤清器旁通阀弹簧折断或过软。 (4) 机油泵工作不良。 (5) 润滑系油路或各密封部位有漏油现象。 (6) 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间隙过大。 (7) 机油压力指示灯或油压开关失效。 (8) 气缸垫损坏, 气缸盖、气缸体有裂纹使冷却液漏入油底壳。

3. 诊断与排除

(1) 发动机发动后, 机油压力指示灯不亮, 而运转一段时间后, 机油压力指示灯点亮。此时应拔出机油尺, 检查油底壳内机油量, 并检查机油是否有水珠和燃油味。必要时加添机油、更换气缸垫或检查活塞与气缸的密封性。

(2) 发动机在运转中, 机油压力指示灯突然点亮, 说明润滑系有严重泄漏, 应予以检查排除。

(3) 运行中, 机油压力指示灯始终点亮, 应先检查机油量和机油黏度, 再检查机油压力指示灯及其油压开关是否正常。然后拆下机油压力开关, 启动发动机, 若机油喷出无力, 则说明集滤器、机油泵、机油进油管、机油滤清器旁通阀或机油泵减压阀有故障, 应视情检修或更换新件。如上述均正常, 则应检查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和凸轮轴轴承间隙是否过大, 并视情修理。

三、机油变质过快

1. 现象

在小于或远小于机油更换周期 (10 000 km) 时, 用仪器检查机油 (斑痕、水分、运动黏度等) 或用滤纸检查机油, 结果为不合格。

2. 原因

(1) 机油牌号不对或机油压力过低, 且机油黏度过大。 (2) 机油滤清器滤芯堵塞。 (3) 曲轴箱通风不良。 (4) 活塞与气缸壁间漏气。 (5) 气缸垫损坏, 气缸盖、气缸体有裂纹使冷却液漏入油底壳。

3. 诊断与排除

(1) 检查机油压力是否过低, 查看机油有无水分或燃油味, 如有此类现象, 则按机油压力过低的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2) 检查机油滤清器是否超过更换里程;检查机油滤清器旁通阀是否始终处于开启状态。

(3) 检查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是否正常。

四、油底壳机油面升高

1. 现象

柴油机在工作时, 不仅消耗柴油, 而且总有一部分润滑油窜入气缸内被燃烧掉或外部泄漏而逐渐损耗。如油底壳内的机油不但没有损耗, 反而油面升高, 这是一种反常现象, 应找出原因, 及时排除。

2. 原因

(1) 冷却水漏入油底壳。气缸套封水圈经长期使用而变质或安装时损坏, 失去密封作用, 冷却水渗入油底壳内。气缸盖水道孔水堵松动, 冷却水由此处流出, 进入油底壳。气缸垫破损, 冷却水沿损坏处流入气缸内, 沿缸壁流入油底壳。气缸盖、机体冷却水套有裂纹, 或因砂眼、气孔等漏水。

(2) 柴油漏入油底壳。喷油泵壳体有砂眼、气孔而漏油。喷油泵柱塞套定位螺钉松动或垫圈密封不严而漏油。

3. 诊断与排除

柴油机出现油底壳机油面升高的情况时, 首先应判断漏入油底壳内是冷却水还是燃油。

拖拉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篇2

关键词:拖拉机;润滑系统;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 S219.0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17

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就是把润滑油不断地供给各机件的摩擦表面,使两机件的直接摩擦变为间接摩擦,减少摩擦功,防止摩擦过热和机件磨损。润滑系统如果发生了故障造成润滑不良,会加剧发动机零件的磨损,降低拖拉机的使用寿命,应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本文对拖拉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对诊断与排除方法做以介绍。

1 机油过快变质

1.1现象

用机油尺沾少许机油,并滴在洁白的吸墨纸上,发现机油呈炭黑色并有杂质颗粒,或者油滴外缘呈黄色而核心部分呈黑色。

1.2原因

机油在高温(有时在常温下)和氧化作用下会生成氧化物或氧化聚合物,这种现象叫机油的老化。老化了的机油色泽变黑,粘度改变,油性变差,含酸量增加,不仅加速零件磨损,而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缸壁与活塞间隙过大,活塞环磨损;燃气窜入曲轴箱而使机油高温氧化;水、汽油等其他液体漏入油底壳,使机油乳化变质;滤清器工作不良,杂质进入机油而污染变质。

1.3诊断与排除

在实际使用中要确定机油是否变质,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油分析器进行分析鉴定;没有条件的,可凭经验对油的性能进行判断鉴定,如手捻搓感觉法或气味法等,为防止机油变质要经常保持曲轴箱通风良好;水分、汽油等非润滑油液不可漏入油底壳;机油液面升高现象,须查明原因,予以排除;经常检查、维护滤清器,按规定及时更换机油,保持机油清洁。

2 发动机烧机油

2.1现象

排气冒蓝烟,晚上作业时,排气管成串冒火星,严重时形成窜机油;油底壳油面明显降低,发动机性能明显变坏。

2.2原因

新的或刚修后的发动机,在试运转中没按技术要求进行,使活塞、活塞环和缸套表面擦伤,造成烧(窜)机油;低温作业,负荷小,加油过多或拖拉机长期超负荷作业;活塞环磨损过度,弹力减弱,活塞环开口间隙及边间隙增大,活塞环对口、失圆及活塞环装反,环槽回油孔堵塞等,造成刮油不净和机油上窜;活塞及缸筒磨损严重,间隙过大,椭圆度及锥度超限,造成封闭不好,高温气体下泄(下排气),机油窜入燃烧室,引起烧(窜)机油;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过大,机油被吸入汽缸烧掉;机油压力指示阀活塞磨损,回油量增加,引起烧(窜)机油。

2.3诊断与排除

烧(窜)机油会使机油中积炭和微粒机械杂质增多,使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早期磨损;会使缸套、活塞、气门等零件表面积炭过多,散热性能变坏,加速零件磨损;会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由于烧(窜)机油和机油中积炭、污垢增多,使机油早期报废等,会大量增加机油的消耗,造成浪费。通过拆缸盖,观察活塞顶部、缸套上部、气门口处是否有大量积炭。严重者,可用一张纸放在排气管口上,如果机油烧不完,就可在纸上看见喷出的机油。这就要仔细检查活塞、活塞环,缸套磨损程度,严最者应更换,此外,油底壳的机油,空气滤清器油盘的机油,应严格按规定加油,过多就容易窜到活塞上部燃烧,排气管处就会冒蓝烟。

3 冷却水箱内出现机油

3.1现象

驾驶员没有用机油桶加过冷却水,水箱内冷却水表面浮有机油油珠。

3.2原因

冷却水箱内出现机油时,说明油路和水路有相通的地方,此时油底壳内机油面也一定升高。其原因:气缸盖、机体有气孔、砂眼或产生裂纹;气缸垫片破损;气缸套封水圈破损;气缸盖水闷头松动或破损。

3.3排除方法

冷却水箱内有机油出现和油底壳内机油面升高,两种故障可能会同时出现。排除时,慢慢拧松放油螺塞;如果有水流出,说明冷却水漏进油底壳;如果水道与汽缸相通,发动机工作时水箱中会有气泡冒出。只要发现油底壳内油面反常升高,就必须更换机油。当放出机油后,通过观察分析,会很容易地辨别出漏进油内的究竟是水还是柴油。一旦发现油底壳内油面反常升高,必须及时进行彻底排除,以免由于机油变质,引起烧瓦等重大事故。

4 机油消耗过多

4.1现象

油底壳油面下降快,需不断的向油底壳加注机油。

4.2故障原因

曲轴前后油封或润滑系各油路接头、油管、衬垫等处漏油;曲轴箱通风装置堵塞,造成曲轴箱负压增大;气门杆油封损坏,气门杆与导管磨损严重,机油进入燃烧室;维修时将活塞环装反,机油进入燃烧室;活塞环因结胶卡死在活塞环槽内,或活塞环磨损严重;活塞环开口间隙过大、扭曲环位置装错,或四道活塞环开口未错开,均造成活塞环和缸套贴和不良、密封失效,使机油窜入燃烧室,造成机油消耗高;润滑油选用不当,粘度过小,机油漏失的就多;机油加得过多,机油飞溅进入燃烧室,造成机油烧损过多。

4.3排除方法

发动机润滑系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篇3

1. 故障现象

发动机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 机油压力表指针指示值低于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2. 故障原因

(1) 润滑油黏度过低; (2) 润滑油不足, 或集滤器堵塞; (3) 机油压力表损坏; (4) 机油限压阀弹簧失效或调整不当; (5) 机油泵内部零件磨损严重, 间隙增大, 造成油压不足; (6) 主轴承或连杆轴承间隙过大, 润滑油流失过多。

3. 检查排除方法

(1) 发动机运转时, 检查机油管路各接头及各润滑结合面是否漏油。若检查外部无泄漏, 要检查发动机油底壳里的机油量, 拔下油标尺, 查看油面高度。油面高度应在油尺“max”和“min”之间。检查机油液面时, 车辆必须保持水平位置。发动机停转后, 等几分钟, 以便机油回到油底壳内检查。如果机油面过低, 机油泵泵油时会吸入空气而泵不上油, 导致机油压力下降, 此时应加够机油重新检查机油压力。

(2) 检查机油质量。若机油黏度太低不符合规定, 则应更换规定规格的机油。若机油油面升高, 且有“柴油味”, 则说明机油中进入了燃油;若机油颜色呈乳白色, 则说明机油中混入了水, 这时应检查机油中出现燃油或水的原因, 排除故障后按规定更换机油。

(3) 如果机油压力表上的示数近乎于没有油压, 而警报灯却没有亮, 或者仍能听到离心式机油滤清器在工作, 可换一个机油压力传感器试用。

(4) 若压力表、传感器良好, 则应检查机油滤清器是否堵塞, 旁通阀的开启压力是否正常。

(5) 若上述检查均正常, 但机油压力仍低, 就拆检机油泵总成。

二、机油压力过高

1. 故障现象

发动机正常运转, 机油表读数超过规定值, 功率下降, 有时还会顶坏传感器或机油滤清器外壳等。

2. 故障原因

(1) 机油黏度过大, 流动性差; (2) 主油道堵塞, 机油流动阻力增大; (3) 回油阀开启压力过高, 或机油道堵塞; (4) 主轴承或连杆轴承的间隙过小, 机油循环困难。

3. 检查与排除方法

(1) 抽出机油尺, 检查机油黏度是否过高, 过高应更换合适的机油。

(2) 卸下滤清器, 检查滤芯是否过脏堵塞, 或旁通阀弹簧弹力过强而不能顶开, 引起机油压力过高。

(3) 检查减压阀弹簧是否压得太紧, 或弹簧弹力过强而不能顶开, 引起油压过高。

(4) 上述检查无异常, 应检查缸体内通向曲轴轴承的油道是否堵塞。油道堵塞易引起机油压力高和烧瓦。

三、机油温度过高

1. 故障现象

机油温度过高会使机油黏度下降, 零件表面润滑不良, 磨损加剧。

2. 故障原因

(1) 气缸与活塞密封不严, 使大量燃气漏入曲轴箱; (2) 冷却水量不足或水套水垢过厚, 风扇百叶窗未打开或节温器工作不正常; (3) 发动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转; (4) 曲轴箱通气孔堵塞;润滑系供油量不足或轴瓦间隙过大, 润滑效果差, 使运动件温度过高。

3. 检查与排除方法

(1) 气缸与活塞磨损, 或活塞环弹力减弱、失圆、活塞环开口未错开等, 都会引起气缸漏气, 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 按要求加足冷却水, 并定期清洗水套中的水垢;打开风扇百叶窗, 检修节温器。在气温较高时, 应通过冬夏转换开关, 使机油流过机油散热器。

(3) 柴油机连续超负荷运转不得超过1 h。

(4) 保持曲轴箱通气孔畅通, 保持润滑系畅通和正常工作, 保证轴瓦正常间隙。

四、机油消耗量过多

1. 故障现象

柴油机烧机油, 排气管冒蓝烟。

2. 故障原因

(1) 油底壳油面过高, 机油过多飞溅进入燃烧室。 (2) 活塞环与环槽磨损严重, 活塞环边间隙和开口间隙过大, 泵油现象加剧, 使机油进入燃烧室;油环装反胶结在环槽中, 或磨损过大、失圆、弹力减弱等, 使其刮油作用失去或减弱。 (3) 气缸套与活塞配合间隙过大, 密封性降低, 机油进入燃烧室。 (4) 曲轴前后油封或润滑系各油路接头、油管、衬垫等处漏油。 (5) 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过大, 机油进入燃烧室。

3. 检查与排除方法

(1) 油面高度不能超出机油标尺的上刻线。

(2) 当活塞环的边间隙和开口间隙超限时应更换。更换气缸套或镗缸后换加大的活塞和活塞环, 保证其配合间隙。

(3) 安装油环时, 必须使倒角的一边向上。若油环胶结, 应拆下来用木片、毛刷清除积碳。若油环磨损过大或弹力消失, 应及时更换。

(4) 检查油路各接头处是否紧固好, 曲轴前后油封、油底壳接合面等处衬垫是否完好, 位置是否正确, 更换气门导管。

五、机油变质

1. 故障现象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 质量不断变化, 润滑性能逐渐变坏, 使发动机磨损增大, 并可能引起事故。

2. 故障原因

(1) 润滑油受热氧化, 会生成胶质和碳渣, 阻碍活塞运动, 甚至使活塞环粘结在环槽内, 引起密封不良和机件过热, 造成严重磨损。

(2) 发动机工作时, 一部分燃烧生成物与气缸内冷凝水结合而生成酸性物质混合润滑油内, 对金属机件有腐蚀作用。

(3) 空气中的灰沙、机件磨损下来的金属屑和燃烧后的碳渣等机械杂质混入润滑油内, 会加速机件磨损。

(4) 燃油系统故障或曲轴箱通风不畅, 一部分柴油混入油底壳, 使机油黏度显著降低而失去润滑性能;气缸垫密封不良, 冷却液混入润滑油, 也会降低润滑油性能, 并加速金属机件的锈蚀。

3. 排除方法

润滑系常见故障排除 篇4

1 机油消耗量过多

四冲程柴油发动机, 平均机油消耗率通常为2~8克/马力·小时。机油消耗量过多, 主要可归纳为2条途径:一是发动机烧机油, 二是渗漏机油。排查故障时应先从直观入手, 检查渗漏。检查各油管接头、接合面、曲轴轴承油封等处是否漏油。在排除漏油的嫌疑后, 再集中精力查烧机油的原因。造成烧机油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曲轴箱内油面过高, 曲轴转动抛向气缸壁的油量增多, 蒸发及燃烧损失增大。

2) 活塞环弹力不足、磨损严重, 扭转环、锥度环及带有导角的环方向装反;活塞环在环槽中胶结, 致使密封和刮油作用减弱;活塞环开口间隙和边间隙过大, 泵油作用加剧, 大量机油窜入燃烧室。

3) 气缸磨损严重, 椭圆度过大或缸壁有划痕。应更换新缸套。

4) 活塞磨损, 气缸间隙增大。气缸中心线不垂直。活塞偏磨。活塞环槽回油孔堵塞。

5) 曲轴箱通气孔堵塞, 使曲轴箱机油压力增高。

6) 气门与气门导管磨损, 配合间隙过大。机油从气门导管间隙进入燃烧室, 烧掉或进入排气管道排出。

7) 机油质量不符合要求, 黏度过小或机油温度过高。

使用中, 一旦发现因烧机油造成机油消耗量过多, 此时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会变差, 应进修理厂修理。

2 机油温度过高

机油温度过高会使机油黏度下降, 零件表面润滑不良、磨损加剧。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 汽缸与活塞磨损, 或活塞环弹力减弱、失圆、活塞环开口未错开等, 都会引起汽缸漏气, 应及时修理和换新。

2) 冷却水量不足或水套水垢过厚, 风扇百叶窗未打开或节温器工作不正常。按要求加足冷却水, 并定期清洗水套中的水垢;打开风扇百叶窗。检修节温器。在气温较高时, 应通过冬夏转换开关, 使机油流过机油散热器。

3) 发动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转;拖拉机作业时, 应避免柴油机连续超负荷运转。

4) 曲轴箱通气孔堵塞;润滑系供油量不足或轴瓦间隙过大, 润滑效果差, 使运动件温度过高。要保持曲轴箱通气孔畅通, 保持润滑系畅通和正常工作, 保证轴瓦正常间隙。

3 油底壳油面升高

油底壳机油高度用油尺计量, 超过油尺刻度, 便是油面升高。油面升高后, 油温高且不易扩散。升高是由于柴油和冷却水漏入油底壳所致, 可分几种情况:

1) 喷油泵漏油。柴油经喷油泵流入齿轮室, 再到油底壳, 使油面升高。或者喷油器严重漏油、喷油压力过低, 燃油不能燃烧而沿气缸壁流入油底壳使油面升高。排除方法:更换喷油泵油封, 调整喷油压力或更换喷油器偶件。

2) 气缸垫冲坏。气缸垫冲坏后, 水道与气缸穿通, 循环水便顺缸壁流人油底壳。排除方法:需及时更换气缸垫。

3) 气缸盖开裂。气缸盖在高温高压下工作, 如果突然遇冷水, 可能开裂, 循环水便从裂缝中渗漏到油底壳。开裂不单漏水, 严重的还会漏气, 使功率下降。排除方法:应及时更换新气缸盖。

4) 机体开裂。冬季严寒停车后未放净水, 水结冰冻裂机体, 水从水室漏人油底壳。排除方法:发现机体开裂, 必须更换或修复。

5) 水道堵片脱落。气缸盖上水道堵片因铆合不紧脱落, 大量的冷却水从水道口溢出, 顺气门口、挺杆孔藩人油底壳。排除方法:换新堵片重新铆合。

6) 气缸套封水圈损坏。封水圈在装配时有损坏或者使用长久发生老化而漏水。发现封水圈漏水, 应打开柴油机侧盖, 观察确定某缸封水圈损坏, 再拆卸气缸套。

4 机油变质

机油颜色变黑, 用手搓捻, 粘度下降并有杂质感;粘度下降或上升, 添加剂性能失效。要定期对机油进行监测化验检查, 若变质应及时更换机油。导致机油变质的常见原因如下:

1) 发动机长期处于高温情况下工作, 或机油压力过低, 供油不足导致机油温度偏高被氧化碳化, 使机油老化变质。

2) 活塞与气缸之间密封性下降, 大量混合气和滞流在缸壁上的燃油漏入曲轴箱, 稀释机油使机油变质。

3) 气缸垫密封不严或水套漏水, 冷却液漏入曲轴箱, 使油水混合乳化变质。

4) 机油滤清器滤芯堵塞或滤芯破损, 或旁通阀弹簧过软失去滤清作用, 造成机油内杂质过多。

5) 曲轴箱通风不良, 曲轴箱内废气含量过高, 加剧机油腐蚀。

5 机油表指针来回摆动

1) 油底壳油量不足。油量不足, 机油泵有时吸油不够, 则产生油压不稳。排除方法:加足机油量。

2) 调压阀关闭不严。调压阀关闭不严, 以及旁通阀弹簧弯曲、变形、弹性减弱等, 使调压阀时关时开, 油量时多时少, 引起主油道压力不稳, 机油表指针来回摆动。排除方法:应拆下调压阀, 更换弹簧、钢球, 研磨接触面。

发动机润滑系常见故障与保养 篇5

一、润滑系的常见故障

(一) 机油温度过高

机油温度过高促使其粘度降低, 会引起润滑不良, 机油消耗量增大, 同时加速氧化变质。机油温度过高的原因有:

1.机油散热器隔板脱焊漏油、机油未经散热管流出、散热器堵塞。

2.汽缸封闭不严。

3.转换开关位置不对, 机油不能流经散热器。

4.发动机负荷过重、冷却系散热不良造成发动机温度升高, 引起机油热负荷过重。

(二) 机油耗量过大

发动机工作时, 机油消耗一般为燃油消耗的1%~2%。机油耗量过大, 使发动机经济性下降, 形成积碳后还会引起爆燃、气缸磨损加剧等故障。机油耗量过大的原因有:

1.活塞环磨损严重, 开口间隙或边间隙过大。

2.活塞环装配错误, 如活塞环对口;锥形环装反等。

3.气门杆与气门导管之间磨损严重, 使机油自导管流入燃烧室。

4.活塞环弹力弱或卡在环槽内。

5.汽缸磨损严重, 使活塞环与气缸套之间密封性不好。

6.油底壳油面过高, 粘度过小, 引起机油上窜到燃烧室。

(三) 机油压力过低

机油压力过低, 摩擦表面得不到充分可靠的润滑, 增大摩擦和磨损, 还会发生烧坏轴瓦、气缸壁刮伤等严重事故。机油压力过低的主要原因有:

1.机油牌号不对, 粘度小。

2.机油温度过高, 使其粘度降低。

3.机油泵磨损严重或密封垫损坏。

4.集滤器滤网堵塞。

5.润滑油嘴脱落或漏装。

6.曲轴主轴承和连杆轴承配合间隙过大。

7.球阀与阀座密封不严或卡死。

8.限压阀和回油阀弹簧折断或弹力减小。

(四) 机油压力过高

机油压力过高, 使机油泵负荷增大, 加大了功率消耗和机油泵零件的磨损。压力过高的原因有:

1.机油牌号不对, 粘度过大。

2.机油温度过低使粘度过大。

3.限压阀或回油阀弹簧预紧力调整过高。

4.限压阀和回油阀卡死不能开启。

5.通向主轴承和连杆轴承的油道堵塞。

二、润滑系的保养

1.启动发动机前必须检查油底壳油面。如果油面过低, 应添加至规定范围内。油面过高应检查原因并排除。

2.机油滤清器堵塞会使机油流动阻力增大, 而旁通阀的开启使机油不经滤芯过滤直接进入主油道, 会引起零件磨损增加。因此要定期清洗或更换滤芯, 更换滤芯时要清洗滤清器总成。

3.机油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脏、变质, 必须定期更换机油。更换机油时必须清洗润滑系的工作部件和润滑油道。

汽车充电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篇6

1 不充电

故障现象:发动机以中速以上速度运转时,电流表指示不充电或充电指示灯不熄灭,或发电机端电在12V以下。

故障诊断:

1)检查发电机传动带松紧度,清除油污。

2)检查充电系导线是否松脱,熔断器是否烧断。

3)接通点火开关IG档,用螺丝刀头部靠近发电机后轴承盖,探测转子电磁吸力,若有明显吸力,说明励磁回路正常,故障在电枢回路;若无吸力或吸力微弱,说明励磁回路有断路、接触不良或局部短路。

4)若电枢回路有故障,可用试灯的一端搭铁,另一端接触发电机“B”接线柱。灯亮,表明蓄电池到发电机电枢接线柱之间的连线正常,则发电机内部有故障,应检查整流二极管是否击穿、短路、断路,定子绕组是否断路或搭铁;若灯不亮,表明蓄电池到发电机“B”之间断路,应检查蓄电池到电流表之间的红黑导线、保险盒内14号熔断器、电流表与发电机“B”之间的粉色导线是否断路或导线接头是否松脱。

5)若励磁回路有故障,可用一段导线短接发电机“B”、“F2”接线连接、同时将发电机的“F1”接线柱搭铁,然后重新探测磁力。若磁力变强,则说明发电机内部励磁电路正常,故障是外部励磁线路断路、或调节器有故障,应先检查励磁电路熔断器(保险盒内8号熔断器)有无熔断,然后再用试灯依次检查外部励磁电路连线、调节器等有否断路或接触不良的地方;若仍不增强,说明故障在发电机内部,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发电机F1及F2接柱之间的阻值。若不符合规定,则拆下电刷架,直接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两集电环之间的电阻,若此时电阻符合规定,则电刷磨损过短或卡在电刷架内与集电环接触不良;若拆下电刷架后测量电阻仍不符合规定,则为发电机励磁线圈断路。

2 充电电流过小

故障现象:在蓄电池亏电情况下,发动机中高速运转时充电电流很小;前照灯灯光暗淡、喇叭声音很小、电流表指示放电。

故障诊断:

1)检查发电机传动带松紧度,清除油污,检查紧固导线:

2)拆下发电机“B”接线柱上导线,用试灯的两根导线分别连接发电机的“B”和“F2”接线柱、同时将发电机的“F1”接线柱搭铁,起动发动机,逐步提高转速(转速不可过高,以免损坏二极管),查看试灯亮度。若试灯发红,且亮度不随转速升高而增加或亮度增加不明显,则为发电机内部有故障,应拆检发电机,检查二极管是否损坏、滑环是否脏污、电刷与滑环接触是否良好、定子绕组是否有短路或断路故障;转子绕组是否有局部短路、转子与定子气隙是否不当而碰擦;若试灯亮度能随转速增加而增强较大,说明发电机良好,则故障在调节器。

3 充电电流过大

故障现象:在蓄电池不亏电的情况下,电流表指示充电电流仍在10A以上;蓄电池电解液消耗过快、照明灯灯泡经常烧坏;发电机、点火线圈易过热。

故障诊断:

拆下电压调节器“F”接线柱上的导线,起动发动机,观察是否充电;若不充电,则为晶体管调节器中大功率三极管击穿短路,应更换;若充电电流仍然过大,再拆下发电机的“F1”接线柱上的导线,若还是过大,则为发电机的“F1”接线柱搭铁;若不充电,则为“F1”接线柱与电压调节器“F”接线柱之间的导线搭铁。

4 充电不稳

故障现象:发电机在怠速以上运转时,时而充电,时而不充电,电流表指针不断摆动。

故障诊断:

1)首先排除传动带打滑和导线接触不良等影响因素。

2)拆检发电机,检查发电机转子或定子线圈是否有局部断路或短路、滑环是否脏污、电刷与滑环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

5 发电机工作中有异响

故障现象:发电机在运转过程中有不正常噪声。

故障诊断:

1)检查调整风扇皮带松紧度。

2)观察发电机外部运转动态,是否碰擦。

发动机冷却系常见故障及排除 篇7

很多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 不注意对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定期检查, 经常是出现该系统故障后再进行检查, 冷却系技术状况好与坏, 正常与否, 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安全可靠性, 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在任何情况下, 冷却系都应使发动机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工作。下面就谈一下水冷却系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以及排除方法:

一、水温过低

故障现象:当冷却水温度从90 ℃降到40 ℃时, 耗油量增加30%;冷却水温度从80 ℃降到30 ℃时, 磨损铁质将增加5倍左右。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发动机润滑油过多。

检查润滑油量, 如果过多应从放油螺塞处放油, 以适当为宜。

2.节温器失灵。

节温器的功用是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 对控制发动机温度的作用很大, 不能随意摘取。检查节温器是否失灵, 如果失灵, 应当立即更换。检查节温器时, 先把节温器从发动机上拆下来, 放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金属盆内, 将金属盆加温, 测试节温器的开启高度, 同时测试一下节温器全开时的长度并加以记录, 将测量出的数据与厂家提供的数值相比较, 可知节温器是否失灵。

3.百叶窗未关闭或无法调节。

百叶窗的作用在于冷却水温度较低时, 改变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 从而控制冷却强度。关闭百叶窗可使冷却水温度回升, 如果关闭百叶窗后仍然不能升高温度, 这时应考虑用保温套。

二、水温过高

故障现象:冷却水温度从90 ℃升到120 ℃时, 耗油量增加, 功率下降。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冷却水水量不足, 风扇皮带太松。

此时检查一下发动机的水箱, 是否有缺水或漏水等现象, 如果水少加足冷却水即可, 同时检查发动机上所有水管, 有没有老化、裂纹、锈蚀、折叠等情况。风扇皮带太松, 可以调整风扇皮带紧度, 若需更换皮带时, 一定要两根同时更换, 严禁新旧搭配使用。

2.散热器芯堵塞。

散热器将来自发动机水套的冷却水加以冷却, 再把热量传到大气中去。散热器芯是散热器的主要部件, 它的堵塞会造成水温升高, 要及时做好清理。

3.水泵损坏。

水泵的功用是强制冷却水在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 水泵损坏应当立刻检查并更换。水泵轴前端用半圆键与驱动水泵的皮带轮连接, 检查锁紧螺母, 是否紧固;水泵盖板用螺栓紧固, 检查是否加垫或损坏。

4.节温器失灵。

水温过高, 节温器无法正常开启, 水流不能进行循环, 使水温继续升高, 如果在水温达65 ℃左右前, 察觉上水管温度较高, 说明节温器有故障, 应拆下节温器进行测试或更换。

5.气缸盖或气缸体水套内积垢严重。

水套直接连通水箱, 如果有大量水垢, 清除水垢的同时, 要清洗冷却系统各部件。

6.

气缸盖阻水圈损坏或冷却水路中有漏水处, 使冷却水漏失造成缺水, 要及时更换阻水圈或者堵住漏水部位。

7.水温表或水温传感器失灵。

做到经常检查各零件, 如果有失灵现象要更换零件。

润滑系常见故障排除 篇8

一、制动气压不足

1.故障现象及产生原因。

发动机启动运转后, 气压表指针上升缓慢或者不上升, 气压达不到最低标准。出现此现象原因是空气压缩机传动皮带过松;空气压缩机排气阀封闭不严;空气压缩机缸盖螺栓松动或缸盖衬垫冲坏而漏气;空气压缩机到储气筒的气管破裂或接头漏气;油水分离器或空气滤清器沉积物过多而堵塞。

2.故障分析与排除。

气压表指示压力不足。启动发动机在中速以上转速运转, 观察气压表, 若表针上升慢或不上升, 踩放制动踏板听放气声。若松踏板放气声强烈, 则气压表有故障;若踩踏板有放气声, 则制动阀膜片等漏气;若松踏板放气声很小, 拆下空气压缩机出气管检查出气压力, 如果气压足, 空气压缩机到储气筒之间堵塞;压力不足, 检查空气压缩机皮带松紧度, 松则调整皮带, 如果压力正常, 检查空气压缩机空气滤清器及内部部件。

二、气压制动失效

1.故障现象及产生原因。

在汽车行驶中使用制动器, 车辆不能迅速减速或不能停下。这时气压表完好, 但指针指于“0”。出现此现象原因是储气筒内无压缩空气, 控制阀的进气阀不能打开或排气阀不能关闭;气管堵塞、控制阀膜片或制动气室膜片破裂而漏气;空气压缩机有故障。

2.故障分析与排除。

检查气压表和储气筒。如果储气筒内无压缩空气, 查找有无漏气处, 有漏气处故障在此, 无漏气处则查找空气压缩机故障;相反储气筒内有压缩空气, 踏下制动板有漏气声为排气阀关闭不严或气管漏气、膜片破裂;否则查找有无漏气处, 有漏气现象则故障在此, 无漏气现象则储气筒至控制阀的进气阀之间气道堵塞或进气阀不能打开。

三、气压制动不灵

1.故障现象及产生原因。

汽车在行驶中, 将制动踏板踏到底后, 车辆仍不能立即减速、停车, 滑行距离较长。观察气压表指示压力偏低。出现此现象原因是储气筒内压缩空气不足;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控制阀和制动气室膜片破裂、损坏或平衡簧顶张力过小;制动臂、蜗杆和制动气室推杆调整不当;气管破裂或接头松动漏气;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或蹄、鼓沾油及制动鼓失圆等。

2.故障分析与排除。

发动机运转几分钟后, 观察气压表指示的出气筒内压缩空气气压值。若气压不足, 且发动机停转后气压不明显下降, 则为空气压缩机有故障, 应检查风扇皮带的张紧度是否过松, 检查空气压缩机至储气筒间是否漏气, 如果上述情况良好, 检查空气压缩机;若气压为标准值, 但踏下制动踏板, 气压迅速不断下降, 则为控制阀至制动室之间漏气, 或气室膜片破损而漏气;或气压不断升高, 而发动机熄火后气压又不断下降, 这一般为空气压缩机至控制阀间气道漏气。上述情况良好, 则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自由行程不当应进行调整, 踏板自由行程正常, 则检查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 间隙正常, 检查有无沾油和气室推杆行程等。

四、制动跑偏

1.故障现象及产生原因。

汽车在行使中制动时, 左右车轮的制动作用不一致, 车辆向一侧偏斜, 当向左跑偏时, 则右轮制动滞后或制动失灵;当向右跑偏时, 左轮的制动有问题。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左右车轮摩擦片制动鼓间隙大小不等、摩擦片材质各异或接触面情况悬殊;个别车轮制动摩擦片沾染油污、硬化或铆钉外露;个别制动气室推杆弯曲变形、膜片破裂, 气管或接头漏气;个别车轮的制动凸轮轴被卡住;各车轮制动蹄回位弹簧拉力相差太大;个别制动鼓失圆。

2.故障分析与排除。

上一篇:输电导线舞动在线监测下一篇:质量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