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功能建设刍议

2024-06-12

群众文化功能建设刍议(精选十篇)

群众文化功能建设刍议 篇1

1、微信的产生

微信, 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手机聊天软件。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支持多人群聊,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软件”完全免费, 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 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2013年1月15日, 微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3亿, 数字惊人。

用户数从零到数亿, 微只信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IT评论员曾评价, “微信可能是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在线通信工具”。

从微信产生的社会根源看, 它是兴起于当代都市、与高科技产业密切相关, 并以现代电子传媒移动通讯设备为载体的传播大众文化的产品。兼具时尚化和大众化的运作方式, 强调用户体验和感情愉悦, 也不失市场化所必须具有的浓厚商品性色彩。

从微信产生的人类自身看, “人之好动、好奇、好思、好名、好利、好戏、好美, 以及人之自我超越性和人的自我装饰倾向, 都是促进社会流行文化生生不息产生和更新的精神动力”。人类个体对新事物猎奇和好奇心理, 对群体归属感的强烈渴望, 并希冀从中获得社会身份认同。

2、微信的社会文化特性

首先, 微信具有各种资源优势。短短两年时间, 微信迅速成为用户最喜爱的移动IM, 并被奉为“社交神器”, 与其本身兼具“QQ、邮箱、手机通讯录、微博、语音、彩信”等产品为一体重要相关。整合和管理各个社交网关系, 通过视频、交友、摇一摇、漂流瓶、手机通讯录等沟通方式提供了多元沟通体验。微信项目总监刘乐君曾经说过, “微信每次基于用户体验的功能创新, 都令用户数量出现洪泄式的增长。”

其次, 微信产品具有社会上的认受性。任何流行文化产品, 如果要真正在全社会范围推广, 必须不惜代价首先设法推销给社会上层的“少数精英”, 并被广泛认可和接受。越是受社会上层尤其是“意见领袖”的青睐, 越会广泛流行。高端智能手机受大众追捧, 微信软件成了这些移动通讯设备使用者的必备社交工具, 微信新推出的“朋友圈”功能更是虚拟社交的一把利器。

再次, 微信解决了大部分腾讯产品缺乏高端用户的问题。QQ用户群比不上MSN的商务化、高端、精英。而微信用户群则偏高端一些, 甚至微信已被外界称为“挑战运营商短信”和“语音通话业务”的跨时代产品。

最后, “社会文化基因”效应。生物学家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活着的无神论者理查德·道金斯提出“大众文化产品会依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社会上传播, 只有那些满足人类需要、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产品才会生存并继续繁衍。”要想获得感召力和成功, 有效、有用和有娱乐性要同时存在。以“令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示自己, 要让受众“迷恋”并“产生习惯和依赖”。

二、微信的社会文化传播功能

1、微信具备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

(1) 微信与传统媒体兼具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功能, 我们可以解释为:“就一般大众而论, 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 通常来自大众传播。大众传媒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 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

在新媒体出现前, 人们对外界认知主要来自传统大众媒体, 媒体报道什么, 人们就了解什么。报纸的版面编排、电视节目播放次序等, 也影响到人们对事件重要性的认识。

微信等新媒体也具备这项重要的社会文化传播功能。通过信息置顶、腾讯推送新闻、加关注公共主页的等手段来实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各有特点, 但都具备重要的议程设置功能, 二者难以相互替代。

(2) 微信打破传统媒体“意见领袖”单一状况

传播学经典理论中两个很重要的概念便是“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它是说, 日常生活中, 有这样一些可以通过传播某些信息对别人行为产生影响的人物, 即意见领袖。将这些“领袖”与一般受众做比较, 无论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意见领袖对它们的接触频率和接触量都远远大于一般受众。

微信这类新媒体的出现, 让“意见领袖”不用非要借力大众传播媒介。“意见领袖”有了更方便的传播手段, “意见领袖”因此也纷纷涌现。传播者的多样化, 除了丰富的正面力量, 却同时也给虚假信息源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给把关带来难度。

2、微信的新新媒介传播功能

著名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认为, 互联网诞生前的一切媒介都是旧媒介;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 而新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

微信, 是“第二媒介时代”的新新媒介代表, 大学生和白领是微信的两大主要人群。校园中, 微信不仅能快速搜索校友, 还可通过微信签名找寻同城老乡或志同道合的朋友, 或给亲朋好友送出文字、语音、图片祝福。微信, 是一种省钱的交流工具, 也是时尚的代名词, 它给大学生和白领们带来了全新的社交模式。

微信的“多模态”特性使其传播信息的方式更便捷和人性化。它有两大功能:

(1) 联通功能。微信传播方式是点对点传播和点对面传播的有效结合, 旨在打造“全民社交圈”, 整合了群体传播功能。微信, 不仅包含手机通讯录好友、QQ好友, 还包括查找附近陌生人的功能, 使得人际传播从个人所熟悉的“强联系人群”扩展到陌生新奇的“弱联系人群”。在这点上, 微信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全局”意识。

(2) 延伸功能。微信版本不断升级换代, 微信3.0版本将“摇一摇”、漂流瓶、用户绑定手机号 (包括港澳台美日等海外地区) 三项功能完美结合。微信3.6版本推出了信息群发、微博精选、触发彩蛋等功能。微信4.0版本新增了相册功能、朋友圈和微信应用平台等, 拓宽了移动社交横向纵向空间。

3、微信的社会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符号功能

微信是大众文化产品, 是相对虚拟网络空间的现实品。作为流行消费符号, 微信偏向高端用户群, 一般支持苹果、安卓、赛班平台的手机间互发消息, 后现代生活水平刺激了大众消费能力。微信具有年轻与活力、时尚、前卫等形象价值, 微信符号消费行为逐渐成为了一种品牌文化上的认同, 用户获取了形象价值、文化价值, 甚至归属感和满足感。

(1) 时尚符号象征。在流行文化的运作中, 微信具有一定“意义”, 表达了使用者的意图、心态、风格、气质, 甚至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 包括财产水平、个人能力、兴趣爱好、品味特长、声誉影响力等。鲍德里亚曾说过, “消费社会里, 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 而是它们的意义, 又称为符号价值。”为社会地位、名望、品味而进行的消费, 就是符号消费。这实际是一种炫耀式消费。交换或消费过程里, 物品或媒介变成特定形态文化符号, 人们与其建立关系, 消费的不再是符号本身, 而是它所代表的“意义”。语音对讲、二维码身份识别功能、动感表情, 都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 满足了人们对自由生活态度的追求。

(2) 技术复制性。“打上了技术的烙印, 技术的性质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它的文化性质”。从这一观点看, 微信是一种技术产品, 而非严格意义的文化产品。“即时通讯的特性使世界变得更小”, 快速与方便使传播力更强大, 联系人之间通过复制、粘贴, 几秒内即可完成高效率的信息传递。本雅明在批判流行文化技术复制性时指出, “正是技术复制的快餐性, 才使大众有机会进入文化圈, 享受过去从未有过的文化娱乐, 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鉴赏水平。”

(3) 大众娱乐功能。从社会传播功能看, 像大多娱乐产品一样, 在消费、享受的过程中, 获得感官刺激和心理愉悦, 并与他人、集体、社会建立关系。马克思关于文化生产和消费理论认为, 要“审视大众文化产品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的二重性”。消费社会特征使大众文化产品商品性更明显, 而大众文化产品最终目的是追求广义上愉悦效果。

三、微信对大众社会的影响和展望

1、微信对大众社会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无论是大众时尚层面还是生活方式表达、人类思维领域方面, 微信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指出即时通讯有两大传播学特征:“现实转化为影像, 时间断裂为一系列永恒的现在”和“造成了空间距离感的模糊消失, 使时间化为破碎的、间断的永恒的当下”。

过往的即时通讯沟通平台以打字或对话的方式进行, 过度依赖会使面对人群机会减少, 缺乏面对面沟通易造成与社会的隔阂。微信却解决了这一弊端, 视频信息功能具备双向及多向意义交流功能, 涵盖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立体化沟通方式, 无空间与时间限制, 拉近人们沟通的距离。“耳朵听见说话”和“眼睛看见跃动的形象”对内心的冲击远胜过“屏幕上沉默的文字”。

(2) 负面影响

同任何网络媒介一样, 在带给人们巨大便利同时, 也消解了理性思维。过分强化时效性, 让无限快节奏、高效率成为生活方式, 引起思想迷失。微信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播方式也是一种解构, 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 解构着现有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

另外, 微信本身的技术复制性增生了大量重复信息和垃圾信息, 致使人类懒于思考, 盲从相信, 从而导致思维趋于简单化和盲目化。

2、关于微信的展望

科技发展, 文化渗透, 媒介涌现。大众要正确对待和审视各种文化潮流及文化产品, 不可置之不理, 也不可过于亲密。作为网络使用主体要自我节制, 调节适应对信息的欲望, 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控制。让网络最终成为人类思想延伸与交流的利器, 趋利避害。

微信也不断在于国际化接轨, 我们对腾讯未来国际化战略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黄金萍.微信是如何飞起来的[N].南方周末, 2012-02-03.

[3]慕名.微信们要革谁的命?[J].通讯企业管理, 2011 (8) .

[4]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7]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文化广场建设与创新刍议 篇2

文化广场建设与创新刍议

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文化广场是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体现城市的活力。近年来,惠州市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群众的需求,相继建设了一批文化广场,开展了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为城镇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为城镇增添了一道绚丽的文化风景线,为“惠民之州”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文化广场的定义

“广场” ,是指面积广阔的场地。它最初出现于古希腊,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广场大体有政治广场、文化广场、商业广场等之分。但三者之间并没有太严格的界限,比如许多的政治广场、商业广场都不乏有文化的元素。

文化广场,顾名思义,就是文化了的广场,是特指展现人类精神财富的广场。具体而言,就是在广场兴起过程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渗入大量文化因素(如历史传承、传奇故事、民俗民谣、民族宗教、文学艺术、文体活动等)的新型广场。它涵盖了“动、静”两方面的文化内容:“静”是指在广场上展示地域文化,如以建筑艺术、雕塑、花木点缀等形成广场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动”是指在广场上进行群体性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又可统称为广场文化。因此,无论该广场是否命名为文化广场,无论是位于城市还是乡村,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凡具有以上两项内容特征之一的均可归入文化广场统计。由此而言,如远古的祭坛、北方的庙会、老北京的天桥、鲁迅笔下的社戏,都是文化广场的雏形。即便是在乡村经常开展文体活动的晒谷场,也可以算是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开放性;因此它被称作是“没有围墙的大舞台”。二是社会性;它常被比作“城市的公共会客厅”。三是娱乐性;它被喻为社区居民的“星光大道”。四是公益性;它就好比是一个“文化大超市”,让广大群众各取所需。五是时代性;它具有鲜明的地域、年代特征,是一张“城市的文化名片”。

二、文化广场的功能

在惠州市,文化广场建设方兴未艾,一批大型文化广场建立起来并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景观,更多的镇、村、社区及企业文化广场星罗棋布般遍布城乡大地,它们共同满足着广大群众文化、娱乐、休闲、交流等多层次的需求。下面结合惠州市文化广场的特点来归纳其一般应具有的功能:

(一)集聚功能。文化广场如磁石般深深吸引着广大市民,市民茶余饭后来此散步、健身、休闲,自发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下埔滨江公园为例,市民在这里早晨可以锻炼身体,晚上可以闲逛聊天,夏季在这里纳凉消暑,秋季可以放风筝;老人爱在这里散步,小孩爱在这里嬉戏,一家人爱在这里其乐融融地游玩。每当华灯初上,市民便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中老年妇女分为几组在跳广场舞,时尚男女则钟情拉丁舞,时时还可见穿梭疾行的少儿轮滑手、充满青春活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力的跳街舞的年轻人、伴着柔和的古乐悠闲地在练太极拳的老年人。音乐声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这里俨然成了欢乐的海洋,百姓的舞台。

(二)交流功能。首先,文化广场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如通过文化广场建设,惠州市民有幸领略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激情广场》的精彩演出;通过文化广场推介,惠州本地的特色文化—龙门蓝田舞火狗、惠东平海渔歌也登上了省运会开幕式等大雅之堂。其次,文化广场促进了信息交流。如下埔滨江公园的LED显示屏,定时滚动播出介绍本地文化、旅游的宣传片,已成为惠州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同时,各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经常在文化广场举办大型文体活动,既可以展示最新的发展成果,又可以加强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第三,文化广场促进了人际的交流。文化广场吸引市民走出封闭的独门独户,增加人群接触社会的机会。还有,民间各种各样的广场舞蹈队、木兰扇表演队、太极拳队等的成立,也能更多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

(三)教化功能。惠州各地文化广场以结合节庆开展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地方建设最新成果,传播健康文明的科技、文化、生活知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工作常态。如惠州市自2007年3月启动“快乐时光”广场活动以来,围绕“让群众唱起来,跳起来、快乐起来”的宗旨,结合“爱国歌曲大家唱”等节目,深入到各县区文化广场、公园、社区、学校和企业,至今为止已开展了200多场演出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活,营造了昂扬向上,欢乐和谐的良好氛围,又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了聚民心、促和谐的目的。

(四)承载功能。从远古时代的文化广场雏形—祭坛开始,文化广场就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反映着社会发展和群众精神文化的诉求,是群众的“精神家园”。在今天惠州的文化广场建设中,常采用雕塑、浮雕、长廊等形式,展示、宣扬本地历史文化。如惠州西湖明月湾广场上的著名雕塑—《平湖秋月》,一米多高的大理石基座上,端坐着两名少女,在圆月背景造型下一个在吹笛子一个在弹琵琶。整座雕塑造型流畅生动,与周边长垂的翠绿柳条和湛蓝的湖水相互映衬,充满诗情画意和岭南文化韵味,又与景点名字情景交融,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在此留影。再如东江公园的《客家女》雕像,以一位头戴客家凉帽、身穿客家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走在田埂上的客家母亲形象,既象征温柔、善良、孝顺、勤劳、贤惠的客家女品格,又喻示东江是客家人的母亲河。

(五)辐射功能。首先,惠州以文化广场建设为龙头,带动了城乡文化广场及其周边一大批诸如文化室、篮球场、科普健康宣传栏等文体设施的建设。从2006年起,惠州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超过100亿元,建成科技馆、博物馆等市直文化场馆13个、县级文化场馆70多个,镇级综合文化站73个,在建和建成“农家书屋”、社区文化室超过1000个,初步形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格局。其次,文化广场带动了一大批市民主动参与文化活动。市民借广场大舞台抒发情怀,展示艺术才华,强身健体,自得其乐。如发端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于下埔滨江公园的“红太阳”健身队,短短几年时间,带动市民自发组建舞蹈锻炼队1000多支,每天晚上活跃在全市大大小小的文化广场。第三,文化广场还带动了周边商业、文化活动的繁荣。如惠州江北区,以前只是一个行政区,一到晚上就人迹稀少;随着市民乐园的建设,几年后周边陆续汇集了展览、文化演出、体育比赛、电影放映、饮食购物等场所,现已成为当地休闲、娱乐、消费的“热点”。第四,文化广场还对推广本地特色文化有重要作用,如小金口麒麟舞,就是通过多次在文化广场举办民间艺术汇演、开展民间艺术巡游活动等方式,才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文化广场的创新思路

文化广场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深刻反映。时代的进步,将为文化广场注入新的生命力,赋予文化广场新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将会提升文化广场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体现其新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一)文化广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文化广场不再是城市的专利,惠州早已在城乡建设了一大批文化广场,并规划在2015年前,每个行政村(社区)将建设一个不少于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让市(村)民可实现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享用文体娱乐设施。通过在乡镇、农村建设一批文化广场,有利于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有利于推动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以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活动经常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有利于推动文明创建向县镇、农村、社区延伸,不断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化广场是提高群众素质的平台

文化广场是群众自我教育的平台。如今,不论是城市或农村,人们都把文化广场当作业余文化活动的首选之所,群众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向文明队伍靠拢,将文明礼仪变成自觉行动,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了文明有礼的浓厚氛围。文化广场也是宣传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如各地各单位依托文化广场组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广场文化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并以此占领主流文化的阵地,抵制不良风气侵蚀。文化广场还可以陶冶群众的情操。因为文化广场本身就是一个建筑艺术品,它在给人们建设良好的美育环境同时,也可以强化人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此外,文化广场具有娱乐休闲的功能。它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交往空间与环境,有助于市民愉悦身心,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文化广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推手

文化广场对文化产业繁荣的促进作用可以体现在:一是文化广场通过接受文化资源渗透易于形成文化产业市场。如龙门农民画之乡—嘉义庄,把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的堂屋改建成专门的农民画创作室,把门前禾坪改造成有“十里画廊”之称的文化广场,接待游客到村中参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观、购买农民画。当地农民每月生产、销售农民画的收入户均四五百元,技艺好的可以达到一千多元。二是文化广场通过“文化搭台、商家唱戏”可以搭造文化产业平台。如惠州自2004年起,每年五一期间在下埔滨江公园举办“惠州悠闲美食节”,已成为许多市民五一期间必游之处。三是文化广场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可以培养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如通过利用文化广场策划文化项目方案、组织文化活动、歌舞比赛、礼仪庆典、广告会展等一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可以从中挖掘培养创意人才、渠道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等,不断建设文艺人才队伍,丰富区域文化产业人力资源。

(四)文化广场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抓手

建设文化广场一是有利于整合“文化惠民”资源。如惠州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举办省运会的东风,现已建成一批省内及至全国一流的文化艺术体育场馆,以及在城乡各地建设了一大批文体设施,但其中大部分未被充分开发和利用,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依托这些场馆(设施)建设文化广场,可以迅速聚拢人气,找到人脉与文脉的结合点,让这些场馆(设施)“活”起来、“动”起来,进而打造成为当地的“休闲热点、文化高地”。二是有利于扩大“文化惠民”受益面。如据统计,2011年惠州市全年共举办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电影晚会、文艺汇演、游园活动、书画展览、体育竞技、健身活动等各类型的广场文化活动553场次,参与群众132.7万人次,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一顿“文化大餐”。三是有利于创新“文化惠民”形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益临近,空巢老人增多,让文化广场成为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老人主要休闲聚集地,让他们老有所乐,实施文化养老应是一个的发展方向。

(五)文化广场是增强地域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这表现在文化广场所衍生的广场文化一是有助于增强地域凝聚力。当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文化广场活动,当他们在进行着同一种活动、做着同一种动作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出共同的力量。二是有助于增强地域亲和力。如今在惠州文化广场上,老客家学会了东北的秧歌、西北的腰鼓,新客家也接受了传统的木兰扇、太极球、现代的拉丁舞等;无论是族群,还是文化形式,都在文化广场上得到很好的融合,产生一种和谐的美,这是对“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外地人、本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的最好诠释。三是有助于增强地域向心力。通过城镇文化广场,可以对当地丰富多彩文化资源进行展示。当人们以共同拥有、共同享受这些文化资源为荣时,便会相互感染,产生群体意识,增强文化认同感。

四、结语

当前惠州市正全力建设成为文化惠民先行区,积极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惠州要借这两股东风,科学规划并建设一批文化广场,为 “文化强市”及“幸福惠州”建设插上一双文化的翅膀。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群众文化功能建设刍议 篇3

一、企业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企业文化打造企业精神,品牌的背后是文化的积淀。中国铁建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曾经创造了名垂史册的辉煌业绩,形成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也是铁建企业文化的雏形。在这个基础上,“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成为新形势下中国铁建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工会工作的优势,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工会的职能优势,使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工会四项职能除维护职能外,都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工会工作的教育、参与、建设职能都在于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它既是工会工作的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两者可以达到相互促进。

2.利用工会独特的组织优势,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品位。工会积极分子队伍是一支庞大的队伍。通过工会工作的功能,他们逐步形成多才多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而且完整的组织体系覆盖各个层次。市政分公司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利用这一优势,着力培养工会积极分子,使之更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具有特色,使企业文化建设品位和个性不断提升。

3.利用阵地和文化设施的优势,建立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好的策划和运作,更需要硬件支持,工会拥有更多的阵地和完善的设施,这些硬件得到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发挥“纽带”和“加油站”作用,还可以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丰富多彩。市政分公司工会建立的学习园地、宣传橱窗及报纸和开展的“学习三个代表”、“劳动合同法宣传”、“百日安全无事故”、“六比六赛”等活动,都为企业文化建设增添了内容。

4.是发挥工会工作优势,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吸引力,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品位,工会工作优势还在于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以有益的活动吸引人,以真诚的爱心凝聚人,市政公司开展篮球赛、扩展训练、歌唱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建立三级民主管理网络,开展以职代会为基本形成的民主管理活动;征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用语等,架起了职工连心桥,增强了共铸企业荣誉丰碑的信心,以独特的形象反映出带有鲜明个性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权益的代表。在党的领导下,工会工作经过漫长的探索,制订了“教育、维护、参与、建设”四项社会职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会工作之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况,外资和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劳动关系趋于复杂化,为此,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显现出其特别重要性,但教育、参与、建设职能仍不失为重要内容。

1.工会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在国有企業改革过程中,工会可以通过卓有成效、形式多样的活动对职工进行价值取向、与企业目标远景结合起来的教育,引导职工接受本企业文化理念,产生归宿感,成为一种动力,创造出和谐环境,实现企业“以人为本”和职工“以企业为家”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在90年代初期面向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当中,市政分公司在产业上经历由土方到市政的重大产业调整,在变革的过程当中,工会注重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协调一致、团结奋斗的企业氛围,激发了员工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干劲,最终使老同志接受新产品,学习新技术,成功实现了职工队伍的转型,从实际上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也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利。

2.工会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凝聚作用。员工是有思想的,任何员工的行为都会受到自身思想的指导和约束。国有企业的改制,也带来了职工文化心理的改变。工委可以发挥基层工会、工会小组等基层组织的优势,通过了解员工的感知、动机、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与职工沟通思想和情感,使职工围绕企业的共同目标,凝结成极大的群体合力,产生奋发向上的集体意识,焕发职工的能动精神,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3.工会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弘扬作用。工会可以继续通过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宣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企业精神,并通过精神、理念、传统等无形的因素,陶冶职工的情操,培养职工群体意识和良好的共同习俗和道德风尚。

三、企业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前景展望

在新的工会工作格局正在进一步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工会在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过程中,应该把“三个追求”作为工会工作新的理念:

1.追求社会协调发展。工会必须始终牢记组织的使命和职工的呼声,即使社会劳动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又使劳动主体更具活力;既推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既鼓励和帮助劳动者为经济发展建功立业,又关注和维护劳动者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既着力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又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追求企业持续发展。一方面,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职工生存的根本,另一方面,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企业最大限度的效益和员工最大限度的忠诚是相辅相成的。应鼓励更多的企业依靠职工,创造卓越。

3.追求员工全面发展。追求员工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具体体现。只有了解关爱职工,才能吸引职工;只有代表服务职工,才能组织职工;只有教育引导职工,才能真正拥有职工。

总之,工会工作一定要坚持因企制宜、因企施策、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要抓好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设,抓好典型,通过典型带动更多的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贾永杰,男,(1958-),河北省新城县,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分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兼机关党支部书记

(作者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分公司)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刍议 篇4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发展文化事业也日益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 广大基层的文化公共设施日益普及、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常态化、系列化。但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堪忧的现状, 一是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 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弱化, 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 道德滑坡、世风变浊。二是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流入文化市场, 恶化了社会精神环境。三是宗教活动频繁, 封建迷信抬头, 危害社会风气。农村婚丧喜事大操大办现象突出, 落后文化习俗抬头。

反观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 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深刻领会党的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的基础上, 把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把“软实力”抓出“硬效果”。

第一, 发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 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 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 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 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以上决议, 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 保障中央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配套落实到位。加强对“农村书屋”“基层文化工作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日常管理, 真正发挥其文化教化的功能。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 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 推动文化活动经常化。创新服务供给机制, 采取政府购买、委托、补贴等方式,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产品, 对高雅艺术演出活动进行补贴, 免费向低收入困难群体提供文化服务, 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第二, 发挥大众传媒信息传递的功能, 创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方法和路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书报、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传播媒介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广泛的作用。但是, 随着宽带网络和家用电脑在广大农村和社区得到普及, 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 这就需要各级文化宣传部门要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唱响网络思想文化主旋律。文化宣传可以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市场企业积极参与主旋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研发。基层可通过开展社区文明网站创建和评比活动, 充分发挥网站、论坛、贴吧、集群、微信公众服务号等网络平台传播信息、互动交流的功能, 来进行群众性文化教育宣传, 发布文化活动信息, 组织群众为文化活动开展建言献策。只有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真正开展一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才能永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三, 发挥基层组织文化创新的载体功能, 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主体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凝聚党员、凝聚人心的主阵地, 是思想建设的主阵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是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 是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组织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 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 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 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 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 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 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创意征集活动, 集中民智, 发动民力, 为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挖掘深厚的资源和人力禀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 是支撑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承载着文化强国战略的重大使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 有助于在广大群众中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风尚意义深远。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深入挖掘当地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 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文化创新的高度热情,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培养对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责任担当, 坚定不移的走出一条基层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

摘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必须转变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群众文化,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柴发柏.浅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J].群文天地, 2010 (9) .

[2]刘刚.加强新形势下基层文化建设[J].政工学刊, 2008 (8) .

现代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刍议 篇5

——现代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刍议

在现代企业管理的主题下,企业是一个由多元文化构成的价值观体系,它不仅体现了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融合,而且还与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各种客观要素相联系。在企业这种多元文化的组织结构中,诚信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才能在企业中真正树立诚信理念,赢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当今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竞争的激烈、经营行为的短视、经营理念的冲突都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某一方面出现价值失衡,发生违悖诚信的行为,其根源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对诚信理念的忽视。努力提高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诚信素质,建立企业的诚信文化,使企业经营行为既合乎国家之法,又合乎企业之德,这是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始建于1992年的天九伟业国际集团,以她“至诚至信,天长地久”的企业精神实现创业史上的第一次腾飞,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二次创业,从而迎来企业二次腾飞的黄金时期。骄人的成绩,展示了一个诚信企业的发展前景,其获得巨大成功所凭借和坚持的诚信价值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企业诚信文化的绝好样本。

一、天九诚信文化诠释

《辞海》对诚信的解释为“诚实,不欺;遵守诺言”。具体来说,“诚”是不欺心,为人处世不说谎、不虚伪,忠诚不贰,坦诚恳切,言而实在,言而有成,是一说一,是二说二,说到什么份上,做到什么份上。“信”是不欺人,以信待人,以信处事,信守然诺,说话算数,一个人说过的话不算数,就没有信用。诚信是诚实、信用二者的交集,诚而守信,信必自诚。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一个具有诚信内涵的企业,它的精神理念就是企业诚信文化。这种诚信,反映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它并非因外在力量而无奈地执行诚信理念,而是主动地把诚信作为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以诚信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世界500强中的很多企业堪称“百年强企”,它们在长期业务经营中形成良好的信誉,诚信文化就是这些企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平台。天九伟业国际集团提出“先卖诚信,后卖产品”、“恪守诚信,说到做到”等一系列营销理念,清楚地表明诚信文化在天九营销事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其实,天九的诚信文化不单是体现在营销业务中。天九核心价值观的前四个字“至诚至信”,指出天九追求、奉行诚信的原则,而且不是一般的诚信,是至诚至信,永远诚信,恒久诚信,诚信至永远,诚信高于一切。天九价值观的后四个字是“天长地久”,这也表明,追求至诚至信,不是一事一时的,而是长远、永久、持之以恒的。“至诚至信,天长地久”的诚信文化,包含了天九的名字,精炼地概括了天九的精神,既展示天九独有的特质,又阐释天九历来的信仰。天九诚信文化,也是天九人的精神宪法,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它要求天九员工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和业务做到最好,为集团、国家及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天九诚信文化的根本是为了人,它可以使天九员工不断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可以帮助天九人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为此天九人倡导去燕雀之念,树鸿鹄之志。天九人坚信志向高远,作为伟大。天九人坚持企业永续,基业常青。

笔者按:

与诚信文化相反的是,现实中尚有个别企业以行骗为业,他们的员工也有共同骗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不能说这个企业没有企业文化,但我们可以肯定他们没有诚信文化。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调查》节目中,一个台资企业以精心设计的加盟连锁、特许经营为骗局,在全国骗了400 多家加盟店,每当客户前来考察时,所有员工都齐心协力做“托儿”,配合默契,其企业文化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他们的文化不是诚信文化。当然,这家企业最终的结局也令人喟叹。缺失诚信的企业给人的警示是:诚信文化的丢失是企业生存权的丢失,诚信文化的缺憾必然带来组织的畸形。因为诚信文化作为企业的制导系统,决定着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决定着企业能否永葆基业常青。

二、天九诚信文化解析

天九的诚信文化,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又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对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企业来说,诚信就是立诚守信,言真行实,这是我们的本分,是天九集团做企业的本分,也是天九员工做人的本分。“至诚至信,天长地久”是天九文化的精髓,在天九十多年之发展建设中业已得到全体员工的道德认同,成了所有天九人的坚定不渝的信念。讲诚信就是讲责任,就是对天九集团的事业负责,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合作伙伴负责,对与企业息息相关的社会负责。古人云“国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对天九来说,绝非一句口号,而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完成的过程。天九不仅选择诚信,而且建立诚信,更且巩固和完善诚信,实现诚信双赢。

(一)对客户诚信,意味了解你的生活,提供卓越产品和完美服务

对客户讲诚信,提供卓越产品。天九以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为核心业务平台,以全球华商为主要服务对象,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服务力的华商组织。多年来,天九始终秉承“强强联手,和合共荣”的宗旨,全力打造华商协会的高端品牌,在新品开发、品牌推广、行业合作、区域合作及企业评价等方面强化“心理零距离,质量零缺陷”的产品理念。协会每年在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世界杰出华商大会”和“全球华商500强颁奖大会”,以高尚的品位、丰富的商业机会和最具价值的人脉资源凝聚着全球30多个国家的杰出华商,成为全球华商的顶级盛会;每年在相关国家、省市和行业举办的系列杰出华商高峰会,已成为各地政府与杰出华商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对客户讲诚信,细抓精品服务。天九坚持客户至上的经营原则,努力践行服务承诺、产品跟踪服务和VIP客户分级管理制,让50%的客户满意,让30%的客户高兴,让20%的客户感动。为确保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华商协会所有服务均实行会员制。协会拥有“华商500强俱乐部”、“华商领袖俱乐部”、“华人亿万富翁俱乐部”、“杰出华商理事会”、“世界华商组织联盟”五大会员序列,可为会员提供最佳的交流合作平台,同时建立以领袖顾问团、投资家顾问团、外交家顾问团、咨询专家顾问团和系列专业机构为核心的咨询服务体系,可为客户提供高质高效的“一站式终身服务”。服务内容涵盖招商引资、高层公关、国际合作、权益保护、包装推广、咨询、策划、培训等项目。

对客户讲诚信,树立完美形象。为全面做好集团高端资源的整合与维系,天九建立主席办公关部和秘书部整体负责的服务支持团队,协助营销一线开发客户,而客户开发成功以后又为客户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和做好售后服务。在职能服务理念上,天九集团上下高度统一,无论是对客户的熟悉,还是谈判的沟通技巧,很多领导均是身经百战,很多助手也都耳濡目染。为迎接业务高峰,做好客户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卢俊卿先生延后了泰国和印尼中华总商会的邀请,推掉了连云港市政府和侨办的邀请,专心留在协会思考业务,帮助洽谈客户。而协会副主席夏令生先生,不顾舟车劳顿,连续出差10天飞了5个地方,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品牌是龙头,产品是基础,服务是形象,天九力抓产品创新和完美服务,响亮地提出打造“服务超市”,在广大客户中树立良好的诚信企业形象。

笔者按:

诚信作为经商的黄金原则,古已有之。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古今儒商都十分注重诚信,不仅将诚信作为恪守的商业道德,而且作为企业的经营之道,坚持靠信誉来赢得客户。同时,中国人又是世界公认的最会做生意的两大民族之一。历代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无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而成为当时的士商、儒商、德商、圣商。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史上,儒商功不可没,儒商的诚信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和最著名的儒商是孔子的弟子——端木子贡。他对孔子非常尊重。孔子死后,别的弟子守丧三年,他却守墓达六年之久。他以诚为先,以信为本,经商于曹、鲁之间,家累千金,曾随孔子周游列国,为孔子实现其理想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被奉为儒商鼻祖。后人因此用“端木遗风”来褒扬经商致富之人。

中国历史上的徽商,则可谓“贾而好儒”,具体而言就是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他们普遍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史记.货殖列传》成为他们必读之书,他们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惑于眼前利益,自觉地用儒道经商,以儒家伦理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黄长寿“以儒术饰贾事”,鲍要“一生以书生之道行之”。红顶商人胡雪岩在胡庆余堂店内设立两块巨大的金匾,上写“真不二价”和“戒欺”。由于他们坚持以诚待人,以信服人,非义不取,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每到一地就会出现“归市如流”的局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铸就了一代儒商的形象。天九集团将诚信文化作为企业精神,亦为其奠定了辉煌与荣耀的基石。

(二)对员工诚信,意味了解你的追求,搭建事业平台和人生舞台 对员工讲诚信,搭建成长平台。天九投资数千万元之巨,历经6年之久,终于探索、试验成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先进商业模式和激励机制——营销企业家孵化器。孵化器成功运行两年来,已对员工、对集团、对社会带来巨大效益,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热烈关注和赞誉。目前,已有上千人接受营销企业家孵化,孵化成效显著。截至2006年底,已孵化出3位总经理,6位见习总经理,22位总监,73位经理,223位主管。其中,一位来自农村、年仅19岁的初中生,经过不到两年的孵化,已从一名普通员工一步步孵化为主管、经理、总监、见习总经理。天九全球首创并产业化运营的企业家孵化器,集营销实践、创业特训和高效激励于一体,辅之以传、帮、带等特别扶助,为每位创业者搭建张扬个性、挥洒智慧的事业平台,为每位创业伙伴铺设快速致富、快速成长、快速成为企业家的“绿色通道”,帮助每位创业伙伴建构属于自己的事业王国。对员工讲诚信,以人为本激励。卢俊卿主席在向中外企业家交流自己推行人本管理经验时说,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满足人才不断增长的正当需求,即致富、成长、当老板。卢主席认为,企业家要有励才之术。古人云:“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在天九用得频率最多的是褒义的、赞美的词汇,有80%的时间对员工是赞美,只有20%的时间是批评。此外,天九还创立并推行了三维高效激励体系,即:愿景激励+机制激励+过程激励=高效激励。天九是这样制定的,也是这样实行的。在2006年11月聚餐会上,卢主席对三位创业者承诺,如有谁的业绩达到**万且排名第一,就将自己价值2万元的劳力士爱表奖给谁。事隔很久,三人早已淡忘当日的承诺及奖励标准,卢主席却通过财务中心总结他们的业绩,在集团表彰大会上当场兑现,令所有创业者感奋万千!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三维一体的高效激励机制,此是天九由诞生西部农民城到驰骋国际大都会的成功法宝。对员工讲诚信,维护员工权益。天九严格履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员工的权益保护。早在1992年集团始建,就在全员范围内签订劳动合同,对工资、养老、医疗等保险及福利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天九切实加强对女员工的保护,使其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都得到有效的保障,每年“三八节”都为女员工送上贺卡和玫瑰表示慰问,使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归属感不断增强。与此同时,集团积极构筑温暖工程,每年一度的“天九亲情”活动,提高了员工爱司如家的主人翁意识,让困难员工切身体会到天九大家庭的爱心体贴和真情关怀。

笔者按:

明清之际兴起的晋商,也曾声名显赫,富可敌国,辉煌数百年。山西人崇尚信义,把诚信作为一种体制或制度的灵魂。从他的选拔制度、考核制度,到任用制度,到奖惩制度,一切一切的前提是诚信,没有诚信一切无从谈起。很多过去的山西人,十二、三岁到商号里去做买卖,干三年,只给吃饭钱,不发给工资,不发给穿衣钱,在这三年学徒期间,每天都要伺候人。这三年期间,就是财东掌柜考察你的时候,发现你人性中有一个恶劣的斑点,或者有稍微一丝的不慎,马上就把你开除。这是从他的选拔制度。第二是奖惩制度,发现你做人做事很有诚信,马上提拔重用,马上就从一般的小伙计变成大掌柜。发现你既诚信也能干,马上给你顶身股。咱们都有股份嘛,你不用出钱,又诚信又有本事,算你一股。过去山西票号为什么那么发达,就是晋商创立了所有制和经营权的分离,创立了顶身股制度,顶身股制度就是现在的职业经理人。我看你这个人可用,马上你就是我的职业经理人。第三个是他的密押制度,为什么晋商过去赚钱最厉害,就是他把诚信原则列为所有的制度考核的核心,所以在晋商的商号里面、票号里面,诚信是一切制度的灵魂。

天九创立营销企业家孵化器,也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为员工提供驱动力。包括“相马加赛马,德绩加业绩”的用人机制,“高效高薪,多效多得”的分配机制,“重奖重罚,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公平竞争,效率优先”的竞争机制,以及“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发展机制。尤值一提的是,天九的所有机制均在诚信文化的统领之下,员工在入司之初就必须与集团签订《诚信责任书》,违反了诚信原则,必然要受到集团重处,更有甚者,由于后果严重而交由司法机关处理。一位业绩非常突出的创业者因违背诚信理念,对客户讲假话、乱承诺,按照业绩考核本已得到的营销大奖也因此被取消了。

(三)对伙伴诚信,意味了解你的期望,建立合作渠道和共赢模式

对合作伙伴讲诚信,搭建合作平台。企业的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诚信的价值,在于它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团结和凝聚全球杰出华商,以促进华商精英强强联手、和合共荣为宗旨,搭建高端平台,加强交流合作,赢得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商会员的一致好评。目前,协会主要的三项工作任务,第一是凝聚全球以华商500强为核心的华商,促进大家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合作共融。第二件事情,联系全球华商组织,促进这些华商之间的交流合作。第三件工作,就是促进全球杰出华商和杰出华商组织与中国,包括国外的一些各级政府之间的招商引资等交流合作。对合作伙伴讲诚信,建立共赢模式。何谓共赢?就是在同一片蓝天下,一切行业、单位和组织相互依赖,互惠互利,共存共荣,按照多方得利、义利合一的原则行事。天九终生追求的不是赚钱,赚钱的真谛,是为了促进社会繁荣与人际和谐。天九在这方面领悟得很早,理解得也非常之深,在创业伊始就倡导“天九为商三原则”的先进理念,提出“义利兼顾,以义统利”的义利观,在义利不能兼得的时候,应当舍利取义。为此,天九人始终坚持“100+1=200,100-1=0”的合作理念,不惑于眼前利益,不牺牲合作伙伴的利益,通过公平竞争,与对手共同发展,共获利益,而绝不是以邻为壑,企图将对手置于死地。行动高于理念,“天九10万元书号费”的故事已成为了经典的创业案例。同时,天九人时刻不忘社会责任,为邻里谋福祉,为伙伴助佳绩,诚邀全球杰出华商加盟协会,共享商机,共聚人脉,共创未来。

笔者按:

继续以山西晋商为例,晋商主张做生意义利相通,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这是商人经营的哲学基础和商人价值观的核心。山西票号讲究六个字“守信、讲义、取利”,它把守信、讲义放在取利之前,靠信与义来赢得人心。单说平遥的“日升昌票号”,在全国各地设分号600多个,甚至远及日本、朝鲜、东南亚、俄罗斯等,年汇总金额100万两至3800万两不等,经时100余年,盈利1500万两,实际上就是一个跨国的私家银行。美国作家罗比.尤思森称之为“中国的华尔街”。很多大商家,晋商的大商家,他们把诚信作为立身、立德、立文章之根本。

其实,晋商论文化,他不如徽商,论权力不如京商,北京很多八旗子弟的人脉关系,晋商是远远无法相比的,论精明晋商又不如浙商,论管理晋商不如潮汕商人,他不如广东人,广东人的管理理念是晋商所不能比的。但是在这种强手云集的境况下,晋商一个个战胜他们,最后成为天下金融之牛,成为十大商帮的老大,靠的是什么——诚信。以前晋商借钱很不容易,因为银行贷大不贷小,贷官不贷民,贷城不贷乡,那遍地都是银行,老百姓却贷不出一分钱来。但后来山西人做票号的时候,哪个生意人想贷钱,马上就可以贷出来。他靠的又是什么——信用,这个信用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就是把它当作一种信仰。山西人走到哪儿,他宣传一个理念,我是关公的后代,你相信我,关公是山西人。过去的中国,百里一座关帝庙,十里一座杏花村。到处都能看见山西人建的关帝庙,山西人为什么要建这个关帝庙,就是告诉你,我是关公的后代,你和我打交道,给我借钱你放心,我不会坑你,不会害你,这是他已将诚信作为一种信仰。

天九业务经营也恪守自己的“为商三原则”:追求利润,但不唯利是图;勇于竞争,但不伤天害理;等价交换,但不斤斤计较。这种原则不仅说在口上,唱在歌上,而且挂在墙上,印在名片上,体现在行动中。它其实就是一种“义商”文化,区别于“奸商”,天九人义利兼顾,以义统利,仁德为先,大智大勇。

(四)对社会诚信,意味了解时代需求,孵化企业家以造福全社会

一个视诚信神圣如使命的企业,必定是一个高度负责的企业,是一个以国家昌盛和人民幸福为己任的企业。多年来,天九集团始终坚持“和合创业,共同富裕”的发展宗旨和理念,以企业家孵化器为核心商业模式,致力于打造“企业家的黄埔军校”和“华商的联合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造就职业企业家,凝聚全球杰出华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就是天九永远不变的使命。企业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为稀缺的资源,设若没有企业家,进入WTO的中国将赤裸裸地站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任人挑剔。因此,培育优秀的企业家,来挑起中国经济的脊梁,委实是社会首任。对于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来说,社会需求就是命令。社会迫切需要大批职业企业家,成千上万的人才立志成为企业家,但因囊中羞涩或缺乏相应条件而举步维艰。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有需求就有供给。为何如此强烈而巨大的需求却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呢?而况这一需求关系到众多仁人志士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那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遗憾!能够将天九的事业与国家、民族和他人的利益紧密连结在一起,天九的拓荒人深感自豪,同时也坚信,得道多助,天九伟业也会因此而得到长足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天九企业家孵化器应运而生。1995年,天九提出建立一种全新的组织创业模式——“企业家孵化器”的构想,并于1999年正式创立了第一个企业家孵化器。2000年9月12日,为推广企业家孵化器这一全球性创新成果,科技部、商务部、中国社科院、北京市政府等有关机构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了“新经济与企业家孵化器国际论坛”,企业家孵化器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追捧和赞誉。2004年9月,第一个专业孵化器——营销企业家孵化器实验成功,2005年成功实现了营销企业家孵化器的产业化运作。目前,有上千位营销精英在企业家孵化器机制下,走上了“告别打工,走向老板”的全新创业之路,200多名创业者实现了“快速致富,快速成长,快速成为企业家”的梦想。企业家孵化器的成功和推广,为新经济时代增添了一个崭新的亮点,天九也由此被誉为中国商界的“黄埔军校”!当然,企业家孵化器是天九的创造,但不是天九的专利,它是创业者快速发展,快乐成功的事业平台,是有志者挥洒智慧,实现创业梦想的理想之所。天九还要将这一星星之火传遍大江南北,为造就中国的职业企业家阶层做出更为卓著的贡献。笔者按:

《大学》中说:“生财有大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生财要取之有道,仁者“生财”是用来发展“仁”的事业,“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生财”是实现“仁”的事业的手段,通过他们以财行仁的活动而得民心,故曰“以财发身”,有理想的商人就是“以财发身”,是仁者。他们有超功利的最终目标,有对社会发展的强烈责任感,有爱国家、爱社会的崇高美德,有济世救民的远大抱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清末民初,中国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广东、福建许多民众为躲避战乱到香港、台湾和南洋谋生,他们艰辛创业、诚信经营,创造了华人经济奇迹。据统计,在海外的华人有5500万人之多,遍布世界各地。根据伦敦《经济学人》周刊的估计,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包括香港和台湾)所持的有流动资金总额高达2万亿美元,是现在中国本土国民生产总值的两倍。他们在成功之后,曾慷慨解囊,无私捐助中国大陆的康梁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在香港,出现了像李嘉诚、包玉刚、霍英东、郑裕彤、曾宪梓等一批声名远播的“华商领袖”人物。

天九立足时代背景,着眼未来需求,以造就职业企业家为企业使命,破解社会经济难题,亦可谓“顺天应人”。如此“乐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和壮志豪情,始终激励着天九人至诚至信,追求卓越。

三、天九诚信营销案例

不用再远征古今中外,天九集团其实有很多故事堪称为诚信典范。天九的营销精英们以真诚的语言、真诚的态度,打动了无数个尚在犹豫的客户,让他们爽心快乐地购买天九产品。正是这种真诚的态度,很多客户自愿推荐他们的亲友、同事来购买天九产品,享受卓越服务。也正是这种诚信的品格,让很多客户感动之余,纷纷给寄来鲜花和贺卡以表谢忱,更有甚者,一位五十多岁的山西大同的客户,在她购买天九产品后,竟提了一大纸箱地方土特产专程来京感谢我们的创业者……

天九营销冠军卢斌能持续创造优异的业绩,能快速地从营销经理孵化成为总经理,成功秘诀很多,但他的第一要诀就是诚信恳切。卢斌的一位客户斯女士,最初非常谨慎,她每次接受业务都交纳现金,前两次都是要求亲自把钱交给卢主席,她才放心。卢斌在业务交往中做到了诚实、诚心,除了解顾客的实际需求及心理需求外,还针对顾客的性格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在给客户介绍项目时从来都不乱承诺,他只把我们项目的高度和对客户的好处给客户介绍得清清楚楚,使对方产生欲望,始终把握主动权。他言必信,行必果,最终让斯女士感动了,2006年6月斯女士已经非常放心的把30余万元现金交到了报到组,当天晚上在钓鱼台国宾馆又把巨额现金交给了卢斌个人。除斯女士这一重点客户外,卢斌还对龙新建进行了4次开发共成交20多万元,对金保华3次开发,对臧平3次开发,诸如此等,不一而足。诚信也是传奇营销英雄侯祥的成功秘诀。侯祥的成功不是靠运气,更不是靠聪明,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对客户真诚,是他成功的前提。凡是与侯祥成交的客户无不为他的真诚所折服,有几个女客户现在已经认侯祥为干儿子。2006年3月,侯祥将华商协会理事会邀请函传真给了浙江的佳音女士,两天后,佳音女士主动打来电话,侯祥感觉到佳音对华商协会及他自己的高度信任,放下电话,就迅速了解该公司的情况,得悉其“城市美容箱”项目启动后,市场反映良好,但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不够,亟需招商引资。在后来的沟通过程中,侯祥详细介绍了协会相关情况,并结合她的项目及招商引资等情况为她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设想,听罢侯祥的介绍,佳音女士当即决定入会,当天下午侯祥便收到她的入会费。诚实、守信、感动客户是尚敬龙总经理的营销法则。随时关注客户,发自内心的关注客户,让客户感受到他的诚意。客户有了困难或需求时,尚总总要想办法帮助解决,无论多大的困难,只要有1%的可能就要100%的努力,特别是已经承诺了的事情,就必须遵守诺言。这样建立起来的客户给敬龙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这样的朋友才会是最牢固的。尚总按照天九的客户服务观和业务原则,努力让尽可能多的客户感动,业绩增长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每一位天九伙伴都还清楚的记得,被集团业务总裁吕贵提起的王琼,她在2006年11月份就预言自己将是天九会展的冠军。后来她站在领奖台上,如愿以偿!她的成功源自诚信,源自用心的付出。2006年春天,中国医院院长大会,有一对老夫妇,作为嘉宾参会。面对两位70多岁的老人,当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当王琼了解到他们不但是第一次参与会议,并且还是第一次来京,于是她义务为老人家做了及时妥善的安排,并且包揽了老人在大会期间的全程服务,甚至出门乘出租、上飞机……两位老人回去之后即写来了言辞恳切的感谢信。可是令王琼意想不到的是,老人的儿子是当地教育局的局长,在天九后来组织的其他项目上,一次就为王琼组织了十几个参会代表。

校园文化建设刍议 篇6

一、构建凸现感染力的环境文化

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场所,其环境是否达到优美、秩序是否井然,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古时的“孟母三迁”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到今天的“环境出人才”,无不证明了具有生命力的环境文化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要依据小学生的特点建设环境文化。我校的校园外部环境建设、力争使整体环境达到洁净而清新、规范而愉快的效果。踏进校园,绿树成荫,尤其是5月份,楼前的野玫瑰花开,花瓣令人陶醉,花香沁人心脾。同时,在校园内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内容,如学校大门正对着的是镶嵌着我校办学理念——“自主、愉悦、发展、创新”的巨幅标语墙。走进教学楼,在宽敞明亮的一楼正厅,棚顶的菱形和圆形吊棚彩灯闪烁。右侧墙壁上挂着的“争创五星级学校”的宣传栏正中,醒目地显示着我校的办学口号: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左侧的幼儿园教室区宣传板上体现了我校幼儿园的办园目标——为幼儿一生幸福奠基。幼儿活动区的走廊内更是主题鲜明,主题揭示板展示着幼儿每月的主题活动内容,展示区内摆设着幼儿园师生的手工艺术作品。无论是谁,踏入校园便会感受到学校办学理念先进、文化气息浓厚。这样的设计也时时激起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书育人的责任心,激发学生做有志少年的决心。

二、构建具有激励性的班级文化

有人说,教室是圣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领悟人生、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修行的圣地。因此,教室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而且教室还应该有其独特的文化形式。教室文化不仅是各类校园文化的最重要形式,也是各级各类学校重视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教室地位的特殊性,故教室文化建设也应有独特性。因此,教室文化应该以励志文化、激智文化等形式为主。有效利用各班级墙壁悬挂励志的名人警句,时时催学生奋进;品读班级图书角内的文学类、科普类、励志类图书,让学生拓宽知识、积淀智慧;“争星喜报”记录下学生成长的足迹,树立班级楷模;特色班级展板展示班级特色和学生特长发展方向。幼儿园教室的“植物角”让孩子们见证了蒜苗、大豆、小白菜等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了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孩子们在生活中增长了知识。

实践证明,激励性的班级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和活力。把教室建设成一个“开启智慧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三、构建充满活力的走廊文化

所谓走廊文化,就是教学楼、综合楼的走廊所应承载的文化形式。各级各类学校都有极其丰富的走廊资源,学校走廊宽大、明亮、人流量大的特殊性,是开发校园文化形式的最有利因素。然而,走廊文化却出现了认识不统一与建设不平衡的问题。绝大数学校的走廊文化都以科学家的图片为主要内容,或以成品框匾为主要形式,这直接导致走廊文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其实,学校是千差万别的,走廊文化也应该体现出各级各类学校的差别和校本特征。因此,走廊文化,主要应该以校本内容为主,用学生熟悉的内容承载极其不寻常的文化。我校教学楼内根据不同的主题设置不同的宣传墙,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其内容比较丰富。如,走廊内有中华礼仪知识宣传图,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作为礼仪之邦的传统礼数,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阅读文字学习文明礼仪,并践行在日常生活中,这与践行《弟子规》活动相配合,做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语和古诗文鉴赏,为学生经典诵读渲染气氛,达到随处可见经典、随处可诵经典的目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宣传图、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及图片展,让学生与优秀人物为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展示板时时提醒学生用一个高标准约束自己。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校园里,天天受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好好学习、立志成才的教育与熏陶。教室内的黑板报、楼梯两旁贴着的“上下楼梯互相谦让”。教室走廊里“校园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提示语,使教室、走廊发挥着育人作用,师生时时在接受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学生绘画和手工艺作品展现学生的艺术才华,努力达到“让每块墙壁都说话,每处景物都传情”的效果。

四、构建具有延展性的食堂文化

有人认为,食堂只是学生就餐的地方,虽然一日三餐,但累计时间很短,恰恰因为这种观点,食堂文化容易被忽视。食堂文化之所以非常重要,恰恰是因为就在那很短的就餐时间里,让学生能够接受其它场合所接受不到的教育。正因如此,才决定了食堂文化的必不可少。食堂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所接触到的第一个需要耐心排队的地方,有秩序的排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食堂也是学生面对多种食品需要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做出选择的地方,还是学生接受食品卫生教育、食品安全教育和厉行节约教育的最为理想的场所。这一切就决定了食堂文化应该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食堂文化的形式应该是多视角、多维的,文化主题也应该是十分鲜明的。食堂的文化布置不可忽视,要精心设计,根据学生健康活泼的身心特点对学生餐厅的就餐环境进行布置。餐厅的墙壁和立柱上安排一些水果、蔬菜等鲜亮逼真的图案,激起学生食欲;结合爱惜粮食、文明就餐、讲究卫生、和谐相处、助人为乐等基本要求,有机安排一些宣传标语,让每一面墙能与学生形成交流,让每一句话给孩子们一个启迪。同时,食堂外走廊精心布置中华饮食文化、文明就餐要求,使学生能通过就餐学到知识,养成习惯,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良好品质。

五、构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发挥健康向上的导向作用,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实现育人目标。首先,校训中蕴含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如,我校“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人”的校训,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的是让校训激励师生与時俱进,改革创新,勇攀高峰。校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激发了全体师生的内在动力;教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引领教师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学风:勤学、好学、严谨、博学,形成勤奋好学的风气,塑造完美人格。其次,爱国、爱党主题教育鲜明。学校利用每学期的德育课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共产党员图片展,让学生了解党史,了解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发心中对党的热爱,激起向优秀人物学习的决心,并在生活学习中行动起来,做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如,开学典礼、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课前诵读和课前歌展示、手抄报制作、校园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以及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常识竞赛、好习惯分享等一系列健康活动。我校的校报“七色花”尽显师生风采——报道校园新闻,宣扬好人好事,展示学生优秀作品,记录学生成长历程。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团结协作、勤奋好学、不断进取的氛围。

教师文化建设刍议 篇7

一、教师文化有外在表现的准则

1. 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师是教育工作者, 教师发生在教育场所 (比如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食堂等) 的一切言行都具有教育性。这种教育性有时是隐性的, 隐性的教育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示范。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可以是一手好字、优美的语言、动情的朗诵, 也可以是得体的衣着服饰、标准的仪态、亲切的表情。合格的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可供效仿的榜样, 不合适的言行则可能给学生带来终身的伤害。

2. 应符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雨果说过:世界上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他不是说学校能够代替法律的强制力在规范社会方面所起的作用, 而是强调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场所, 是一个培养有文化、守法纪的合格公民的地方。教师应该在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和要求的义务的准绳之下行事, 应该是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

3. 应体现教师的教养与品位。

郭元祥说:“教师的服饰无小事!愿我们的男教师英俊, 愿我们的女教师美丽, 更愿我们的教师有高雅的气质、情趣与品位。”可以说, 教师文化的外在表现没有一件小事。外在服饰、行为体现的都是教师的教养和品位。教师走在校园里看到纸屑随手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里是教养, 遇到手里端着盘子的食堂工作人员主动让道是教养;穿着大方得体、符合职业身份的服装上班是品位, 理一个庄重美丽、符合大众审美的发型是品位。

二、教师文化是内在修养的要求

学校文化是社会亚文化的一种, 因此教师文化在许多方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功利主义、职业精神缺失、进取心损耗等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同样在某些教师身上有所表现, 进而影响到教师的积极健康发展。

1. 教师职业呼唤责任心。

有人说教师吃的是良心饭, 这是因为一方面教师是一个半自由的职业, 除去上课外, 他还有许多时间可供自由支配, 是用在学生身上还是花在别的地方, 这就是一个良心问题。另一方面, 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同样是四十五分钟时间, 课堂效果如何只有教师和听讲的学生知道。因此, 这里的良心其实就是责任心。作为传道授业、育人子弟的教师更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可以这么说, 有无责任心是衡量教师内在修养优劣的一把很好的尺子。

2. 教师职业需要进取心。

某些学校, 一些从事教育十几年、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 在专业发展方面对自己没有新的要求, 而现有的市区和校级培训只是起到“拉一把”或“推一把”的作用。如何促进教师的自我主动发展是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眼下, 大环境日益更新, 学校这方净土也受到一定的冲击, 学生接触外界途径变多, 对老师的要求日益提高, 因此教师唯有发展提升自己, 方能满足学生的进取需要。因此, 在发展教师文化的过程中, 我们更应重视对教师进取心的培养和强化, 而这也应该成为教师内在修养不断完善的巨大原动力。

三、教师文化是内外皆修的文化诉求

大教育家孔子说: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意思是一个人身体可能到三十岁就不长了, 但是知识、阅历和心理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向前发展。“活到老, 学到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同样, 教师文化的建设也需要内外皆修, 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提升过程, 正所谓相由心生, 外在的表现是以内在的修养做根基的。那么, 要提高教师素养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丰富教育学知识。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文化的主要部分。教师自主的专业提升首先是从完善职业的专业知识结构开始的。教师专业素养通常由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三个方面组成。现今的大学师范教育在教师身上构建的知识结构在日新月异的教育教学思想演进和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这就要求教师重新阅读教育教学的经典名著, 适时补充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进而把握教育教学实践发展的最新脉搏。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很难想象手头没有一两本学科最权威的专业杂志的教师如何成长为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所以说必备的教育学知识是教师文化发展的基础。

2. 积累教育案例。

教师职业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素材, 如何将这些看似平常的素材演变成为教师成长的“阶石”, 变成教师文化的生长点呢?案例研究是一个极佳的成长途径。教学中间的一个小遗憾、教育时的一点小体会、成长中的一点小收获, 只要本着“教育无小事”的思想, 就会发现, 最朴实的现实事件中间隐藏着最深刻的教育哲理。而将教育哲理熟练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正是教育工作者最佳的生活境界。案例研究将两者有效地联系起来, 不仅仅搭建了一座桥, 更营造了一种自我砥砺的文化心理氛围。

3. 提高文化品位。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水的数量是一个方面, 质量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教师往往会陷入故步自封的窘境, 就如初中语文教师从事本行业的时间久了就只有初中的语文水平, 除了初中语文的基本教材外其他科目的知识全然忘却。因此拓宽视野, 培养精神与情趣, 关注健康等应该成为教师的修炼项目之一。所谓心境决定视野, 视野决定格局, 格局决定未来, 教师不应该只有“一桶水”, 而应该是一杯精心调制的鸡尾酒, 讲究搭配组合、讲究色彩口味、讲究协调融合、讲究文化与品位。

校园文化建设刍议 篇8

校园文化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不仅吸收着社会文化的精髓, 同时又推动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它既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也能够激励大学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 创建出具有特色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对于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 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内涵的第一个层面, “主要指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的物质体现, 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包括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文化体育设施、校标、校旗、校徽、校花、校歌以及校园纪念品等。这是校园文化的外部层次, 也是精神文化结晶方式的实体存在。”其中, 尤以校园的建筑、设施设备、绿化、景点最为重要。物质文化虽不能以显见形式快速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但它日日夜夜, 以或庄严或幽静或神圣或静美的充满文化灵性的气韵, 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形式, 给师生以文化和智慧的熏陶。

1. 学校建筑应有整体规划性。

许多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 逐步扩建校舍, 随着时代变迁, 校内建筑新旧有别、风格各异, 影响了校园整体环境风格的统一性、协调性。随着学校的发展, 扩建校舍在所难免, 但应结合学校的长期规划, 从全局长远考虑, 或另建立一个新校区, 或依照原有建筑风格建设, 或以新建筑风格为主, 对原有建筑作一些改善、整修。总之, 学校整体建筑的布局、风格, 应有计划性、合理性, 符合美学规律, 为校园物质文化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2. 突出专业特色和教育意义。

疏于专业特色的考虑, 校园物质文化往往千篇一律, 只见大楼名称不同, 而丝毫感觉不到专业的特点。各院系可以将自身特色, 或在建筑风格上或在人文景观的设置上加以体现。如有些大学文学院在教学楼前建了一尊孔子塑像;一些艺术院校校园内小桥流水、寒塘鹤影、杨柳依依;体育院系的建设突出“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特点等。这些都会让置身其间学习、生活的学生感受到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

3. 赋予校园物质文化内涵。

随着国家对高校的投入不断加大, 许多高校都建成了一批崭新而漂亮的教学楼、实验室、服务设施等建筑物, 然而在新建筑物不断建设的同时, 我们对校园物质建设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缺乏认识, 往往对教学楼简单命名, 大多数校园道路、桥梁、河流甚至没有名称。类似北京大学的“燕园”、“勺园”, 清华大学的“清华园”, 人民大学“静园”, 深圳大学“半亩方塘斋”等这样耳熟能详又充满文化气息的名称实在太少。学校应结合建筑风格与专业特点, 为校内标志性的建筑、景点取一个既朗朗上口又富有深意的名字, 这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不小的影响。

二、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内涵的第二个层面, “主要指校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观念, 即人们共同遵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治学观等, 其主要表现是校风、教风、学风。此外, 大学的传奇与大学的英雄也属于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精神层面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精神文化更是如此, 它隐含于校园的整体风貌之中, 师生的言谈举止、学习生活、乃至精神面貌都能体现出一所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

1. 强化学风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 因此学风建设至关重要。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倡导勤奋向上的学风、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不能偏移, 更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只有这样, 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健康、深入、持久地开展好, 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首先, 学校应建立奖学金等奖励机制, 表彰先进,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如专业奖学金、考研奖金。其次, 学校可以不定期开设介绍学习经验的讲座, 促进交流。第三, 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 应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

2.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梅贻琦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所谓大学者, 非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傅斯年认为, 预知一所大学的明天, 只需要看看这所大学今天的教授就够了。有什么样的教授, 就有什么样的大学。大师的风范、大师的一言一行, 就是校园文化的“活”的典范, 这种典型示范作用, 往往比说教、管理等手段更为有效, 其影响也更加直接和深远。所以, 高校要注重大师级教授的引进与培养, 并组织讲座、座谈等活动, 让学生在学识熏陶、理想教育、人格塑造等方面皆有受益。此外, 学校也要经常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讲学, 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3. 积极开发网络资源。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网络已深入高校学生的生活之中, 这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上看, “网络存在价值多元、信息良莠并存、道德失范、理性缺乏、人情淡漠、文化霸权等问题。”但是, 网络技术的普及, 无疑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 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网络可以且必然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崭新载体, 如电子期刊、网上讲座、网上“论坛”、电子信箱等, 都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只要因势利导, 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的有益方面, 去除或降低其负面影响, 必将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有声有色。如一些大学在校园网内开设了“网上报告厅”, 使同学们足不出户就可聆听国内一流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

三、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们基于共同爱好并为满足共同的兴趣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组织, 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补充, 是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它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较强的凝聚力和重大的影响力。“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学分制的实施, 高校社团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必须重视高校的学生社团建设, 以此为抓手,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创建学习型社团。

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当今社会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创新优势, 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这样描述学习型组织, 它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组织, 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 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 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在学习型社团中, 每个社团成员通过个体自我超越、心智模式改善、建立社团发展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共同创造实现团体目标的良好环境和社团氛围, 为社团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学习。因此学校应制定和完善各种配套政策, 促进学习型社团的发展, 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校园的建设。

2. 引导社团健康发展。

目前, 高校中学生社团的种类较多, 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接近在校生的70%。学生社团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文学艺术类, 包括文学社、诗社、书法社、艺术团、话剧社等。 (2) 志愿服务类, 包括导游社、记者团、讲演团、广播站、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 (3) 体育健身类类, 包括篮球社、足球协会、攀岩社、登山社、武术俱乐部会等。 (4) 理论学习类, 包括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 (5) 科技类, 包括大学生科技协会、计算机学社、无线电小组、机器人协会等。各类学生社团的发展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 陶冶学生情操, 发展学生特长,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若干团体参加,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除了上述社团种类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学校还应充分关注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 积极加以引导。当然, 在社团种类多、数量大的情况下, 学校应该加强对社团的组织领导, 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 对社团的制度建设、经费管理、社团发展、社团间的协作等各方面进行有效指导, 以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3. 建设精品社团。

品牌经营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而在学生社团管理中引入品牌意识, 正是着眼学校的发展、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的体现, 这本身也是社团管理的一大特色。学校要重点扶植那些学生参与面广且在同学中有较大影响的“品牌”社团, “这既有利于促进这些社团的发展, 又可以激发其它社团向‘品牌’方向努力, 使学生社团组织形成百花齐放、百团争妍的良好局面。”例如, 北京大学的爱心社、清华大学的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健康者协会、华东政法学院的学生社会法律援助中心等学生社团都是全国优秀学生社团。要把品牌意识在社团管理中真正树立起来, 关键在于社团本身质量的提高与特色的挖掘。只有不断地完善与巩固品牌社团, 才能构建真正体现当代教育特色的大学生社团, 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是高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要求, 而且是时代要求。高校的教化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文化氛围, 大学只有拥有了既有深刻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 才能彰显出它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夏少清, 周文辉.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建设途径.石油教育.2005年第4期

[2]陆宏儒.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广西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4月第23卷第2期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刍议 篇9

东阳市横店高中是横店集团全资创办的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既有公办学校相同的属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像横店高中这样的民办学校一般都设立董事会。董事会章程是学校办学目标及管理工作的依据,如横店高中董事会就为横店高中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师生义务职责和学校机构设置等作了全面规定。横店高中董事会章程指出,横店高中的办学宗旨为:根据横店集团经济“共创、共有、共富、共享”的宗旨,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创建横店高中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回报社会,造福桑梓,加快东阳普通高中段教育步伐,构建与本地小城市建设与发展相配套的现代教育新格局,以满足人民群众全面提高文化层次的急切需求,并尽可能多地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优秀的新生,为地方经济高速、高效、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横店高中的办学目标是保证基础、发展个性、办出特色、创建名校。为此,学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正确处理基础与提高,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显然,董事会章程的这一规定彰显了学校以人为本、公益性质的先进文化蕴含,而学校及各部门制订的管理制度就必须遵循董事会章程这一规定。

学校的管理制度主要分两大类,一是方向性的,如依据董事会章程、学校管理目标纲要,学校内各级各类人员都参与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根据学校总目标和上一级的目标确定本岗位目标等;二是具体管理操作层面的,如校长室、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处、年级组、教研组等工作职责,员工考勤、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寝室管理等制度。学校所有的制度都属于规范文化,都是为保障学校正常运行健康发展服务的,学校要靠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合理的制度把学校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各种力量加以组合,进行协调,使学校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促进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使教育真正为中华振兴奠基。

学校管理制度要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权威性,而这一切又都源于法规依据的准确程度、制订过程的民主程度和合理程度及激励竞争约束因素的明确程度。学校管理制度制订须秉持严肃认真细致周全的态度,贯彻先进文化理念。横店高中于2000年筹建创办,2001年9月正式招生开学。为使学校在起点上就进入科学规范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轨道,制订一套具有先进文化理念的管理制度成为一项十分急迫的任务。为此,学校筹建班子从2000年3月开始,一方面认真学习国内外关于教育管理的先进理论,一方面到北京、上海、广东及本省许多先进学校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反复研讨,经过一年多时间,草拟了学校管理目标章程、教代会制度、工资分配方案、教育教学管理及评价、卫生、安全管理等各级各类管理条例规章100多个。2001年6月,学校招聘的和市教育局调派的教师到位,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讨论修改,集思广益,直到当年9月开学,各类规章开始试行。随后,经受实践检验,凡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在每年一度的教代会上讨论修改,然后颁行;需要新制订的,由各部门讨论拿出方案,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再施行。

在公开、公正、公平、民主基础上出台的规章制度,体现了学校教职工的共同愿景、共同意志,认同度高,这本身就体现了先进的文化理念。因而,规章制度的效度也高。

横店高中从创办到现在,不过短短7年时间,然而却得到快速发展。学校先后获得东阳市文明单位、金华市文明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省级重点高中等荣誉称号,高考、会考、各类学科竞赛、教育教研硕果压枝。应该说,这一切与学校切实贯彻制度文化建设有密切关系。

从横店高中的制度文化建设案例中,我们感到,学校制订规章制度应贯彻以下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目标,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杜绝乱收费。

二、整体性原则。学校规章制度必须着眼全局,统盘规划,不能零打碎敲,矛盾打架。

三、人文性原则。

学校制度是为完成学校任务服务的,执行者是人,管理对象是人,制度为人服务,目的是促进人的进步,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四、公平公正性原则。

制度既然是管理规范,就一定要符合并保障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对学校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的同等的约束力,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行为规范。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制度制订必须强调教职工民主参与,要使教师从过去只是学校制度的执行者、服从者变为学校制度的设计者、参与者、支持者。重大规章制度出台必须经过教代会讨论通过,如高考会考奖励制度,教学教育评价制度等。

五、引导激励性原则。

制度的落脚点是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团队意识。因此,制度要凝聚教职工人心,引导教职工潜心工作,营造既和谐又有竞争的充满活力的氛围,激励积极因素、消减消极因素、抑制破坏因素,优化教育教学工作环境,提升教职工生活工作质量。

六、创新性原则。

当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开放社会,开放型的社会需要开放型的人才。学校规章制度必须适应培养开放型人才的要求,要与时俱进。

在横店高中制度文化建设案例中,我们还体会到,制订一套管理制度并不是难事,但如果体现先进理念的制度没有得到贯彻执行,那么再好的制度也无济于事。因此,必须增强教育力,强化执行力,以有力措施保证制度执行。

对此,建立坚强高效的组织指挥系统是第一要务。从校长室到各处室再到年级组教研组,必须保证信息畅达,不能有迟

略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与利用

许秀霞

(内邱县图书馆,河北内邱

摘要:地方文献的征集和利用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进行地方文献的征集,征集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地方文献,文章对此进行了全面论述。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征集利用

地方文献的征集与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已经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反映,而地方文献征集的多少、利用率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图书馆综合能力的标志之一。因此,研究、探讨地方文献的征集、利用将是今后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地方文献的定义及范围

征集、利用地方文献的首要问题是应该明确什么是地方文献,范围如何界定?目前,地方文献的科学概念及其范畴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明确、清晰的认识。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征集过程中,也都是按着各自对地方文献的理解或诠释进行征集,操作过程中缺乏科学依据,致使众多的图书馆只注意地方信息密度较大的方志、史料、专业志书等公开及半公开的图书、报刊出版物等“正规”核心文献,而忽略了与本地区历史、发展相关的非常规性文献。因此,地方文献的定义和范围一定要有个界定,界定到图书馆专指的地方文献,而不是泛泛的地方文献。除党政机关系列公文以外,凡研究、介绍、记述、蕴含本地区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文化源流、民族民俗、风土人情、土特物产等出版与未出版的文字、声、像等载体都可作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予以征集。

二、地方文献的作用及利用

征集、收藏地方文献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整理挖掘,可以为当地各项事业发展,包括决策和科研提供具有现实价值的文献资料服务,从而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

1. 地方文献是传统教育和乡土教育的好教材。

地方文献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地方史资料,内容复杂,种类繁多,更多的是独家所有。如宗谱,乡土气息浓厚,是一个家族、一个区域民族发展的沿革,许多宗谱记载了家族的兴衰,对曾出现在社会各历史时期、在社会各项事业中创造出业绩的杰出人物,都有详细记载。另如神话传说中就记述了本地区民族生活传统的来源、信仰、图腾的依据等,因此,可以说地方文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它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2. 地方文献为地方政权决策提供了依据。

地方文献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等特点。如地方志书在编撰过程中,对

滞梗阻现象。

第二,各个岗位上的人都须职责分明,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能者上庸者下。

第三,学校规章制度大多是常规管理中要求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行为规范,它的基本途径是制度约束和行为训练。学校在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巩固共识的同时,

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认真核实,科学筛选分类,全面系统进行记述,保证了材料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因此,地方文献是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历史,体察地方民情的重要渠道,更是制定政策、规章的依据。

3. 地方文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地方地理历史研究、民间民族民俗研究、土特物产研究都离不开地方文献。如关于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就是研究民间风俗、文化、民族图腾、信仰的重要资料。很多传说、神话已成为民族传统的史料,也是目前旅游业开发的原始资料。

必须重视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它不但是民族的精神财富,而且将转化为民族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之一。地方文献也是特色图书馆的标志之一,所谓特色,必须是有别于其它馆的东西。地方文献作用发挥的情况等,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图书馆认可程度的标志。

三、地方文献征集的原则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艰苦的工作,是一项地方文库建设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现代图书馆人的努力。因此,现在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地方文献征集、筛选、收藏,在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完整系统原则。对多卷册、丛书和连续出版物等文献,一定要收集齐全,保证文献的完整性和学科的系统性。

2.厚古宽今的原则。对时代久远的文献,能见到的就要收集;对当代文献,不可多加限制,文献较少的类目更要放宽,文献较多的要严格筛选,保持文献的真实性和地方特色。

3.宁繁勿简的原则。对无法判断其文献价值的,宁可收下,待数年后,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会对其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

4. 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有些本地区人士的著述内容虽与本地无关的文献也要征集,其著述对未来研究作者有着重要价值。

5. 有主有次的原则。对本地区文献要注意种类齐全,对周边地区有关连本地的地方文献也应予以酌情收集。

四、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的方法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要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在馆内建立专门的地方文献征集机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征集,尽可能全面地做好征集工作。

1.馆内建立地方文献征集组。建立地方文献征集组,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工作人员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证。对目前掌握的已出版或正在出版的地方文献做到优先采集收齐;开展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本地区曾经出版或未出版或会议交流的文献情况,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征集;同时,摸清本馆地方文献家底,避免盲目重复征集。

2.建立文献征集信息员网络系统,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

班级文化建设误区刍议 篇10

一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有些班主任在不了解班级特点、发现班级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 急于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例如, 起班名, 提出班级口号、班级精神、班训、班魂, 制作班徽、班旗, 写班歌, 起草班级简介、班级公约等。这个方案中的内容有一些是同学们参与制定的, 有一些是在网上找的。最后, 方案制定好了, 还把它贴在教室里, 让同学们去看、去学习。殊不知这个方案也许并不符合班级情况, 所以它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缺乏内涵的班级文化, 并不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也就不能对班级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 班主任不应急于制订方案, 提出其中的内容, 而应该根据班级情况, 在有一定班级文化积淀的情况下量身定做符合本班的方案。

二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教室的布置

有些班主任会热火朝天地进行教室的布置, 这样的教室就像一个展厅, 墙面、黑板、横梁, 甚至天花板都贴满了标语、名言警句、同学们的照片、书法和艺术作品。但教室毕竟是学习的场所, 布置得太复杂肯定会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 反而会起反作用。另外, 布置过于花哨的教室环境首先会浪费同学们的学习时间和造成不必要的开销, 而且会给下一个班级布置教室带来很多麻烦, 例如墙上撕不下来的透明胶、双面胶等, 清理起来非常麻烦。其实, 教室布置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部, 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 三者缺一不可, 否则就会过于形式化。

三认为班级文化建设一定要“与众不同”

我们打造特色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个性化, 但是有些班主任认为班级文化一定要“与众不同”:1班教室是这样布置的, 我们就要设计和他们不一样的;2班的班级口号是这样的, 我们就要喊出和他们不一样的, 甚至比他们更有气势的;3班制定了一个班级公约, 我们一定要制定比他们更有个性的……班和班之间有竞争是正常的, 但是每个班非要绞尽脑汁打造所谓的“特色”文化、不雷同的文化就没必要了。打造特色班级文化, 首先要班级文化是适合这个班的, 符合这个班的内涵和特色的, 只要我们从本班实际出发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就是特色班级文化, 而并不是非要与众不同才叫特色。如果刻意追求个性和特色, 只会让班级文化“四不像”, 虽然和哪个班都不一样, 但是并不实用。

四认为班级文化建设会立竿见影

有些班主任兴致勃勃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布置教室、开展活动等等, 当这些工作都完成以后, 便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大功告成, 可以高枕无忧地享受班级文化带来的成果了。这样的班主任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长期性的了解, 殊不知这仅仅是工作的开始, 而不是结束, 享受成果更是异想天开。俗话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打造班级文化是一项长远而系统的工程, 一个班有几十个同学, 他们的文化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 文化的功效也不是几天就能看到的。所以, 班主任要尊重教育规律, 耐心地经营班级文化, 经过长期的积累, 方能看到班级文化的重大教育成果。

上一篇:我国物流企业下一篇:卫生保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