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模式

2024-06-29

产科护理模式(精选十篇)

产科护理模式 篇1

关键词:FCMC,产科护理,模式

对于产科护理来说, 需要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为孕产妇提供针对性的护理, 尤其是给予孕产妇高品质、安全性的健康照顾, 从而实现产科护理的目标[1]。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FCMC) 模式开始广泛应用, 该模式注重增强孕产妇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强调母婴照顾上的家庭成员参与, 该模式顺应了产科护理的发展方向, 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将健康和预防疾病知识传授给孕产妇及其家庭, 还应当促进护理对象自我护理意识的增强。为此, 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80例孕产妇, 研究分析产科护理FCMC模式的应用,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80例孕产妇, 以上孕产妇均没有严重并发症。年龄在22~37岁, 平均28.2岁。在文化程度上, 本科及以上17例, 大专28例, 高中25例, 初中10例。

1.2方法:产妇及其家属对本次FCMC模式完全知情, 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护理理念:首先, 对于以上80例孕产妇, 加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理念的教育。相对于非妊娠妇女, 妊娠期妇女虽然在生理和心理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但在总体上可以归为健康状态, 也即正常人的特殊生理时期。对此, 不管妇女处在妊娠期, 还是产褥期, 其中的大多数时间可以不住院治疗, 而且在家中就能实行妊娠期自我检测及保健, 并完成新生儿的护理照顾任务。此外, 在孕产妇住院期间, 将病房舒适、医护人员平易近人、家属不离等作为护理模式中的关键控制点[2]。

1.2.2对待方式:在对待方式上, 产科护理人员应当作为孕产妇、胎儿及其家庭的维护者。也就是说, 产科护理服务的对象不应当局限在孕产妇本人上, 而需要包括其整个家庭。具体来说, 对待方式应当满足热情接待、细致询问、耐心解答、全程帮助等方面。在热情接待上, 护理人员应当对住院的孕产妇及其家属热情接待;在细致询问上, 产科护理人员应当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健康需求仔细询问;在耐心解答上, 护理人员应当耐心解答孕产妇及其家属在产前、产时、产褥期护理和新生儿照顾上的问题;在全程帮助上, 一方面要在医院内帮助孕产妇解决问题, 更要利用电话咨询、网上交流、上门探视等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3护理环境:对常规的分娩环境予以创新, 鼓励孕产妇家属共同参与到产科护理中, 不仅有助于缓解孕产妇的紧张情绪, 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家庭成员的焦虑心情。依据实际情况处理待产期活动上的限制, 并根据孕产妇需求来调整其待产时的环境布置等措施, 最大限度满足孕产妇及其家庭的需要。对病房适当布置, 增加家庭感和温馨感, 有条件的基础上, 为各个病房配备一定的衣柜、茶几、电视等设备, 保持全天的热水供应, 放宽孕产妇家属的陪伴时间。

1.2.4健康教育:在FCWC模式中, 产前健康教育应当以家庭为中心。对父母的育婴知识和技能予以指导, 促使孕产妇及其家庭在最短时间内接纳新生儿。产妇每天数胎动三次, 最好保持左侧卧位, 注意活动上的安全。指导其在需要帮助时按呼叫器, 由护理人员来处理相应的问题。

1.2.5分娩支持:对于医院分娩管理上的规定, 临床中可能出现的分娩不适应情况以及应对措施, 医护人员应当详细告知产妇及其家属, 促使孕产妇可以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医护人员将产程进展情况随时告知产妇及其家属。在产妇由于宫缩而出现剧烈疼痛时, 护理人员可以指导产妇采取缓解疼痛的方法, 如拉玛泽呼吸法;指导家属来为产妇实行缓解疼痛的按摩;并且全程予以心理和行动上的支持。对于需要进行剖宫产的产妇, 医护人员应当将剖宫产术前、术后的相关事项告知给孕产妇及其家属[3], 并耐心解答产妇及其家属心中的疑问, 解除顾虑, 从而防止不良情绪的形成。

1.2.6产后护理:产后将母乳喂养的优点告知产妇及其家属, 尤其是向产妇解释早吸吮和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同时, 对母乳喂养的技巧进行指导, 比如正确的哺乳体位、含接姿势等内容, 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乳房胀痛、乳头疼痛的原因, 教会产妇对奶胀和乳头皲裂正确防治的方法, 并指导其掌握人工挤奶的技巧。对产后及时排尿的作用进行讲解, 并指导产妇进行排尿。将新生儿护理手册发放给产妇及其家属, 讲解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的原因及消退时间, 通过示范来指导产妇及其家属为新生儿更换尿布, 并将新生儿沐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抚触的优点及方法进行讲解, 强调接种预防的目的和时间, 指导产妇及其家属正确观察新生儿尿便。产妇产后应当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 保持愉快、开朗的心情。在产后饮食上, 护理人员应当指导家属给予产妇均衡饮食, 注重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的摄入, 从而保证充足的乳汁。

1.2.7出院指导:在出院时, 护理人员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耐心地告知产妇及其家属, 比如保持母乳喂养、预防接种、对脐带规范消毒, 合理“坐月子”等内容。将保健手册发放给产妇, 对产后访视的时间、内容以及重要性进行讲解, 并进行避孕措施方面的指导, 耐心回答产妇及其家属关心的问题。设立专门的母婴保健服务电话, 并提供电话咨询和网上交流等服务, 及时为产妇及其家属出院后的问题提供指导, 从而促进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

1.3观察指标:对以上80例产妇进行随访, 根据我院自拟的调查问卷, 调查产妇在母亲角色适应、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分娩过程等四个方面的情况, 每个方面分为好、一般、差等三个等级, 由产妇自行评价。

2结果

通过对以上80例孕产妇开展的f CMC模式的产科护理, 在产妇出院后3个月内完成了调查。在母亲角色适应、新生儿技能掌握、母乳喂养技巧运用、分娩过程等方面, 以上产妇均感觉良好, 平均良好率为90%, 见表1。

3讨论

在产科护理中, 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有赖于护理人员的认知和态度。不仅, 产科护理人员要对f CMC模式具有深刻的认识, 产妇及其家属也应当对该护理模式给予充分的支持。通过该护理模式的实行, 有助于护士职业形象的提升, 并提高产科护理的人性化水平。结合本次研究, 在母亲角色适应、新生儿技能掌握、母乳喂养技巧运用、分娩过程等方面, 以上产妇均感觉良好, 平均良好率为90%。综上所述, 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 可以提高孕产妇护理的质量, 并满足人性化的护理需求, 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修霞.产科护理发展趋势[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13 (3) :17-18.

[2]何萍萍, 徐丽华, 沈宁, 等.家长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识[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0 (12) :885-886.

产科护理模式 篇2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服务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两组自然分娩成功率均为100.00%。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AS量表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血量、总产程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对本次产科护理服务满意率(80.43%)显著高于对照组(52.17%)(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保障产妇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产科;人性化护理;临床应用效果

【中?D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妊娠、分娩均属于人体特殊的生理时期,产妇、家属、胎儿等多方面因素均将显著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难度[1]。本文将选取我院产科于2015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2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服务中的实际效果,为确保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2例产妇年龄20-36岁、平均(28.16±0.64)岁,孕周38-42周、平均(40.16±0.13)周。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92例产妇均分为研究组(n=46)、对照组(n=46),各组上述相关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与排除标准:①已婚足月并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②排除存在妊娠相关并发症者;③排除患有先天性疾病、残疾等异常情况者;④具有正常的心肝肾功能;⑤排除存在精神、免疫、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者;⑥排除恶性肿瘤患者;⑦排除胎儿异常者,如脐带绕颈、畸形等;⑧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研究前指导患者独立签署由本院医学与伦理研究会制定的知情同意书;⑨本次研究内容通过本院医学与伦理研究会审核。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如遵医嘱配合产妇完成各项检查、根据处方提供相应治疗药物、严密监测母婴生命体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各类产后并发症、给予科学的喂养指导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病房布置主选淡粉、淡黄等暖色调,病房内可适当放置绿色植物,此举有利于产妇感受家庭温馨,消除或缓解因陌生环境所致紧张、恐惧情绪;②由于产科检查项目及围分娩期的多项治疗及护理工作均涉及身体私密部位,因此产科护理人员可为产妇提供布帘、挡板或给予单人病房等形式为产妇创造独立的住院空间,此举有利于保护产妇个人隐私,同时应注意在行各项检查治疗服务时尽量避免非目标区域肢体过度暴露;③加强护理人员与产妇、家属的有效沟通,及时掌握其现阶段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过度担心母婴安全者可例举既往成功分娩的典型病例提高其自然分娩自信心,耐心及时的解答产妇及家属关于母婴分娩的相关疑问,可通过讲解分娩相关知识提高其对自身实际状态的掌握程度,缓解因不了解母婴状态、惧怕分娩疼痛所致焦虑、恐惧情绪;④可根据产妇日常爱好提供音乐、书籍、电视等物品,此举有利于通过分散产妇注意力从而缓解其身心不适感,日常饮食也应根据患者口味喜好提供健康食物,此举有利于避免围分娩期缺乏进食欲望从而导致的各类营养问题,应注意食物需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切忌食用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⑤护理过程中需耐心倾听产妇主观感受并表示同情、理解,主动询问产妇所需,积极满足产妇合理需求,指导家属积极配合产妇并提供各项支持,如饮食、经济、心理等,从而消除产妇分娩后顾之忧;⑥分娩过程中对产妇提供积极的语言、肢体鼓励,及时告知产程进展,分娩完成后及时告知产妇分娩情况,可尽早使母婴相互接触,通过改变称呼(妈妈)从而使产妇尽快转变社会角色。

1.2.2 观察指标①负面情绪:记录两组产妇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本次研究所选择的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抑郁,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予以评价,各量表分界值分别为50分、53分,得分结果超过分界值则分数越高、对应负面情绪程度越重[2];②满意度:利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产妇对本次护理服务质量[3],该量表内容涉及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服务态度等项目,采取独立、不记名填写形式,量表总评分12-60分(共12个条目、每条目得分1-5分),其中20分以下不满意、20-40分一般、40分以上满意;③分娩情况:记录两组产妇总产程所需时间、出血量等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两组产妇SAS、SDS量表评分情况(护理前、后)、总产程所需时间、出血量等数据均属于计量资料,经()表示;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评价结果属于计数资料,经n(%)表示,数据传入SPSS.19软件并实施相应检验(t、),若P<0.05则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负面情绪两组产妇均顺利完成自然分娩,无中转剖腹、产钳助产、分娩中死亡等异常情况,分娩成功率均为100.00%。经分析可知,两组产妇护理前负面情绪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A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有所下降(P0.05),如表1。

2.2 分娩情况研究组产妇出血量、总产程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如表2)。

2.3 满意度研究组产妇对本次产科护理服务满意率高达80.43%,对照组仅为52.17%,数据对比P<0.05(如表3)。

讨论

研究表明[2],妊娠、分娩均属于机体应激反应,产妇围分娩期将处于严重的生理不适状态,加之部分产妇由于过度担心母婴安全、惧怕分娩疼痛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的共同压力,从而使其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目前已有相关资料发现,程度较重的负面情绪并不利于顺利分娩,甚至将因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状态从而增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量,母婴安全随之受到威胁[4]。此外有研究显示[5],围分娩期产妇身体机能差、身心不适导致进食欲望下降,而胎儿(新生儿)所需营养多由母体提供,因此确保产妇每日营养摄入量对母婴健康具有积极意义。而以往临床产科护理仅侧重于生理层面的服务内容,指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产妇生理不适感,确保临床各项检查及治疗工作顺利开展,最终目的在于确保顺利分娩及母婴安全,往往对产妇心理、饮食等情况并未过多关注[6]。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的新型理念,其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指在临床护理中融入个体化、针对性、创造性的服务内容,在确保临床护理有效性的同时,有利于缓解患者心理状态,从而使其积极主动配合相应治疗及护理服务,最?K目的在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保障患者疗效、预后[7]。研究表明[3],随着近年来医学服务领域的侧重点逐渐由单一的生理层面向社会、生理、心理等多元化发展,加之产妇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因此对产科护理服务要求随之提高。基于此,有学者认为在产科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若加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则有利于通过改善患者营养、情绪等方面状态,从而有效改善产妇生理、心理状态,提高其积极配合临床医护人员工作依从性,最终使其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本文通过分组研究后发现,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研究组产妇负面情绪改善效果较优,出血量、总产程均少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此外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率(80.43%)优于对照组(52.17%),此结论与杨佳彤[7]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保障产妇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产科护理模式 篇3

【关键词】产科护理;新模式;剖宫产率;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new mode of obstetrics nursing care and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cesarean section rate. Methods: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5, 49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49 cases were treated by using the new model of nursing care.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esarean s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new model of obstetrics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neonatal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baby.

Key words: obstetrics nursing; new model; cesarean section rate;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01-02

阴道分娩是指不进行人工干预手段,使胎儿经阴道娩出的一种自然分娩方式[1]。阴道分娩符合自然分娩规律,是临床最为理想的分娩方式,对胎儿和产妇均伤害较小。而剖宫产虽大大减少了分娩时间,产妇产中疼痛较少,但对胎儿及产妇损伤较大,易引起多种产科并发症发生[2]。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使用不同护理方法,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为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生存质量提供更多参考。现将具体研究内容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经无妊娠高危因素;均无系统性疾病;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产妇年龄21-31岁,平均年龄(26.3±1.4)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5±1.2)周;初产妇68例,经产妇30例。按入院编号从98例产妇中随机选取49例设为观察组,将另外49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一般资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如进行基础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知识教育、饮食指导、围产期基础护理等。观察组产妇在产科护理新模式下進行护理。①产科知识指导:产妇在入院时,护理人员需及时向产妇发放产科健康知识手册,给予产妇及家属观看相关健康知识视频,为产妇讲解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利弊[3]。②心理护理:加强与产妇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产妇心理状况,并告知产妇阴道分娩的是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正常分娩,减少产妇的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4]。③并发症预防护理:定期对产妇进行检查,严密观测产妇产程进展状况,及时了解产妇病史、家族病史等,对产科常见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产妇出现高危妊娠因素时,需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产妇情绪[5]。④生活护理:护理人员需为产妇提供优质环境;对于产妇提出的需求应及时满足;对产妇进行饮食指导,建议产妇多食蛋白质类食物、补充维生素[6]。⑤产时护理:在产妇产时给予人性化护理,为产妇提供助产,并根据产妇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分娩计划,产妇分娩时可由一位家属到待产室进行陪产,给予产妇心理支持。护理人员需及时观察母婴状况,当出现异常状况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剖宫产选择率、最终剖宫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两组正态计数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剖宫产选择率8.2%与对照组53.1%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最终剖宫产率14.3%与对照组51.0%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2.0%与对照组16.3%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2.0%与对照组18.4%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自然阴道分娩依赖于人体自然生理结构和生理过程。阴道分娩无手术创伤,能促进产后排除恶露,子宫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便于产妇产后恢复,且不影响产妇再次生育过程。进行阴道分娩时,胎儿经过阴道自然挤压后,能促进肺间质积存羊水排出,减少了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7]。

近年来,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多,许多产妇及家属对剖宫产认识不足是引起剖宫产分娩选择率逐渐升高的主要原因。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产在产科护理新模式下进行护理,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剖宫产选择率8.2%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通过护理干预,产妇及家属对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认识更加深入。剖宫产分娩主要针对于高危妊娠产妇,是保证高危妊娠产妇母婴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剖宫产手术切口较大,不仅易导致产妇出现感染,术后恢复较慢,且易导致新生儿出现多种并发症。观察组产妇最终剖宫产率与对照组51.0%相比明显较低,P<0.05。与刘艳[8]研究结果相符。观察组产妇最终剖宫产率为14.3%,而剖宫产选择率为8.2%,剖宫产率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3例产妇产时出现难产状况,经产妇和家属同意后改为剖宫产。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采用护理干预后,护理人员能根据产妇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因此能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产科护理新模式能有效降低剖宫产选择率和最终剖宫产率,且能有效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提高母婴生活质量,值得在产科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钟玲莉,谢茶枝,汪艺,等. 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4):5745-5746.

[2]刘宁. 产科护理中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效果以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14):193-194.

[3]单晓芳. 产科护理新模式在產科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322-323.

[4]雷君. 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3):3102-3103.

[5]余柳玲.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22):203-204.

[6]聂文英. 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336-337.

[7]黎秀梅. 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437-438.

产科护理模式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产妇,纳入标准:1初产妇;2愿意配合此项调查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自然分娩(阴道分娩、产钳助产等);4无精神障碍,无脑部及其他躯体性疾病;5沟通能力正常,具备完成量表调查的能力;6新生儿指标正常,无畸形及先天性疾病。排除标准:1存在沟通障碍,精神疾病;2四肢不能自主活动;3死胎或新生儿有先天性疾病。产妇以优质护理管理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性别、孕龄、身高、孕次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产时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

观察指标:1护理质量: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护理调查表,由护士长对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记录以及病房管理共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评分0~50分,0~25分,0~80分,0~100分,0~100分,满分355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2护理满意度: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住院环境、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主动巡视以及总体评分五个方面,评分0~5分,在患者完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评价。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5.0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3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 意义 (P<0.05)。见表1。

2优质护理模式

2.1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

组织护士学习优质护理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思想,加强对护理礼仪、人性化管理服务、健康知识等体检服务的配套培训,树立“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意识,从“产妇要我服务”到“我要为产妇服务”[1]。

2.2改善产科住院环境

为产妇提供温馨的病房氛围,病室放置鲜花,消除异味,可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病房及病房走廊内张贴关于新生儿沐浴、抚触、自然分娩优势、母乳喂养方法等相关宣传图片,变为产妇自行学习围产期的保健知识。病房内添设乳房按摩仪、产后足浴盆、微波炉、温奶器等基础设备,为产妇产后快速康复和新生儿护理提供人性化护理基础。

2.3组织政策

健全产科规章制度,规定产房的助产士实行弹性排班,根据病房住院产妇人次,对护理资源进行合理安排,要求助产士必须服从安排,听从指挥,随叫随到,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在15~30min之内达到产妇身边。产妇分娩时可让产妇自由选择一名熟悉的护士进行陪伴分娩,分娩过程中由该名护士对产妇进行心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安慰和技术上的指导,如指导产妇如何呼吸、用力和在宫缩间歇休息等。安排高年资护士负责病情复杂产妇护理,并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指导。开展床边护理及开放式婴儿护理服务,后组织护理骨干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遵循PDCA原理,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改进[2]。

2.4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

产前向产妇讲授围产期的健康知识,讲解分娩时护理配合、药物知识的基本情况、分娩注意事项及技巧,指导产妇分娩时所采取的体位、呼吸方法等,使其有心理准备,解除思想顾虑,增加应对能力。产后开展床旁护理,讲解产妇自身健康保健方面知识,包括产后恶露、排泄、伤口、乳房的清洁护理、营养指导、会阴部护理、产后性生活指导及避孕方法,排泄、休息知识的指导,功能锻炼的方法等,告知其不要过度避风和过度保暖,勤换内衣、内裤及洗手的重要性,增加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教会产妇产后康复操的做法,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开展婴儿开放式护理,婴儿沐浴、游泳、抚触均在床边完成,适时指导产妇及家属婴儿护理知识。

3讨论

目前,优质护理是已经逐渐成为各大医院争相追求的目标和护理改革的方向。优质护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内涵包括患者的安全、身体的舒适、心理的平衡及基本的生活需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服务,让患者接受到贴心、诚挚的服务,对于缓解医患矛盾,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具有重要意义[4]。优质护理服务既是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要求,又是构建相互友好与依存的医患关系的主导成分之一,为缓解当前的医患关系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有研究显示,优质护理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对于满足产妇的身心要求有重要的作用[5]。

我科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以来,护理质量和产妇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出发点以产妇为中心,拓展了护理范围,有利于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产科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分界点,将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产科优质护理 篇5

在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全体护士牢记“病人至上、精益求精”的服务宗旨,强化基础护理,从工作模式、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优质护理工作,朝着“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提高护士自信心,增强护理品位,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让患者在轻松、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中住院。我科从护理理念、护理形象、护理技术、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动员培训,打造护理队伍的品牌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和有效的跟踪、监督和管理,推动模式病房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士长在临床工作模式及管理方式上都做了相应调整。病区严格实行“管床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的三级护理质控制度,权责分明,重新修订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首先推出了“基础护理班”的创新排班模式,实施个性化的基础护理服务。每个床旁的基础护理实施记录表,包含了协助翻身、床上活动、排泄、床上洗头、床上擦浴等项目,每天由专业组长动态评估病人的自理需求,及时修订基础护理项目,护士长参与跟班督查、指导,进行环节质量控制,保障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同时,科室将整体护理延伸到院外,即由管床护士对所负责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得到了广大病人的一致好评。

护士管床是我科的服务特色,就是根据科室的床位和护士数量,将某几个床位分给一个护士管理。让每个病人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护士服务。在管理中,护士要做到自己所管辖的床位病患得到及时满意的服务,随时随地出现在有需要的病人身边,一改以往病人需要的时候急着找护士的现象。还实行老带新人一组的分组横向管理,同时实行管床护士、上级护士与科室质控护士的三层纵向管理,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全程无忧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开展人性化服务:本科室护理单元开展各项关于优质护理服务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即患者住院有人接,看病有人带,手续有人管,检查有人陪,教育有人讲,出院有人送;清楚用药,清楚分管医师和护士的详细信息,清楚治疗流程,清楚治疗过程,清楚治疗费用。产科依据自身的特点,开展一些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在孕妇中进行宣教,教他们有关怎样在怀孕过程中以及在怀孕后进行身体健康的维护、如何使用新生儿用品、如何对腕带标志进行识别等

护理过程中体现人性化:为产妇进行会阴冲洗、乳房护理或指导母乳喂养时实施人性化护理:会阴冲洗、乳房护理或指导母乳喂养均需要暴露产妇的隐私部位,操作完毕应尽快为产妇穿好衣裤或盖上被子后才离开病房,让产妇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

为出院产妇送温馨:为所有出院的产妇讲解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清洁卫生、用药、避孕、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讲解出院异常情况的应对措施以及产后复查,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时间,并告知咨询电话,以便出院后随时与我们联系。待出院手续办理完毕,由主管护士送至电梯口,与产妇及家属道别,说声再见。满足孕产妇个性化需求,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孕产妇满意度。人性化护理服务更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始终以孕产妇为中心,视孕产妇为朋友,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使用“您好”、“对不起”、“谢谢合作”、“再见”等礼貌语言,密切了护患关系,赢得了孕产妇的信任和赞扬,从而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对医院工作满意度。

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妇产科病房在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护士积极性的调动,实行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制度。根据护理岗位的技术要求、工作风险、劳动强度、工作重要性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同时进行实际工作质和量的考核,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产科护理模式 篇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62-02

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在生育、还是保健方面都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妇产科的护理模式在这种潮流下也在不断改进,从单纯的常规护理转变为更加人性化的护理,健康教育、家庭化护理模式也都在不断发展。最近,我院又推出了一种最新的产科护理模式,即产科护理新模式,秉承以人为本,时刻把患者的身体、心理需求放在第一位,用最好的护理模式来消除产妇的焦虑,帮助产妇正常的分娩,最大程度的保障母婴的安全[1]。这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从实施以来,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医院赢得了更好的声誉。现选取我院的1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160例来自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产科的产妇,将其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80例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对比。患者年龄分布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26.22±0.85)岁,其中初产妇130例,经产妇30例,两组资料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160例我院产科的临产患者,将其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对入院患者采取常规的血压、心率、胎心监护等监测,并对患者加以照顾。对照组80例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产前的宣传教育:从患者入院开始,详细的为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相关配套设施及周边环境,比如说告知患者及家属开水房、食堂、微波炉等设施的位置,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在病房宣传栏多准备一些宣传册,纠正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一些误解,能够主动的认识到自然分娩的好处。并告诉患者,我们会安排专人照顾产妇,指导产妇如何训练放松心情,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新生儿的到来[2]。

(2)产时助产:在产妇生产的时候,我们安排有专门的导乐陪护,从产妇进产房的那一刻开始,负责照顾产妇的情绪,不断的为产妇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身体上的照顾,用热情和蔼的态度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帮助产妇排解心理不良情绪,建立顺产的信心。

(3)给予专业的生产指导:在产妇的生产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引导产妇采用正确的卧位,然后教患者采取有效的呼吸方法,放松心情,降低产妇分娩的疼痛感。在产妇宫缩来临时,导乐用正确的方式对产妇进行抚触,有助于肌肉的放松,并对产妇不断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让产妇积极的配合护士[3]。

(4)音乐疗法:音乐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魔力。有很多痛经史的女性都知道,在疼痛时适当的播放音乐有助于减轻疼痛感。所以,在产妇生产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略音乐的有效作用,我们可以在产房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舒缓紧张的气氛,分散产妇的注意力。让产妇能够放松心情,以愉快的精神状态完成分娩的任务。音乐疗法对于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

(5)融入家庭化护理:亲人的鼓励对产妇的心理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在我国,很多医院还是不允许家属陪伴生产的。我院的新型产科护理模式中,允许一位家属跟随产妇进入产房,陪伴产妇顺利生产,尤其是丈夫的陪伴,能够给予产妇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安慰,有助于产妇降低疼痛的感觉,减少焦虑的情绪,树立顺利分娩的信心。

1.3 评分标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疼痛判定标准来进行数据统计。SAS中,大于70分表示高度焦虑,60-70分表示中度焦虑,50-60分表示轻度焦虑,50分以下为情绪正常;疼痛判定标准为: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和无痛。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的软件包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相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且P <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比较

我们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产妇在护理前统计了SAS评分,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又进行了SAS的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评分变化,数据显示,治疗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产妇的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对疼痛的感觉也有明显的不同,相比之下,对照组的产妇疼痛感觉明显低于治疗组,具体数据如表2:

3 讨论

分娩是大部分女性必经的一个人生历程,受我国各种传统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产妇在生产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比如说担心孩子的健康、担心丈夫对自己不够关爱、担心生女孩不受婆家喜欢、担心产后身材变形、担心产后母乳不足等等,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严重导致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从而导致宫缩不正常,严重危害产妇的顺利分娩和孩子的顺利出生[5]。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产科的对照组实施了产科护理新模式,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SAS评分中,治疗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显示,对照组的产妇疼痛感觉明显低于治疗组,所以说这种新型产科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的焦虑情绪,减轻产时的疼痛,有助于树立产妇的自然分娩的信心,从而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医院赢得了更好的声誉。

参考文献:

[1]顾海兰.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5:166-167.

[2]董玫. 产科新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不良情绪、分娩方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9:1002-1003.

[3]黎秀梅. 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437-438.

[4]惠晓莉.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3,29:6177-6178.

妇产科“鸟巢”护理模式新举措 篇7

“鸟巢”护理是国际上流行的用于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一种方法, 是模拟柔软的子宫, 通过制作的一个温暖、柔软、舒适、安全的像“鸟巢”一样的窝, 让放置于温箱内的早产儿感觉到温暖、安全和舒适[1]。产科的护理新模式也是因此得到启发, 以“保障母亲安全、婴儿健康”为指导思想, 对孕妇进行导乐分娩, 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帮助孕产妇轻松安全顺利地完成分娩过程, 使孕产妇在整个受孕分娩的过程中都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增强其做母亲的责任感、幸福感, 使总妈妈和宝宝得到更多科学的指导以及全方位家庭化的护理, 从而增加他们的信赖感、安全感和舒适感。针对其孕前、产前、产时、产后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各层面的健康需求, 提供持续、及时、便捷、全方位、专业化、人性化的围产期优质护理服务, 满足其需要, 达到恢复的最佳状态, 我们称之为“鸟巢”式的护理关爱。

1 实施细则

1.1 产前优质护理服务

主要包含:门诊孕妇学校、门诊胎心监护、妊高征检测等。

开展孕妇学校并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 向孕妇提供一系列孕期健康教育, 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合理运动, 增强孕期保健知识, 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如门诊外设置健康宣教宣传栏, 包括孕早期、孕中期保健、孕晚期保健、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指导及婴儿养育指导系列保健知识, 内置病区各种常见病的教育指导, 如保胎、分娩、剖宫产以及住院分娩补助流程及合作医疗报销注意事项以方便患者及家属阅读, 力求普及母婴保健知识, 使保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2 产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 关系到两个生命的安危.

。我们面对的既是健康的人, 又是需要特殊照顾与护理的人, 所以产时优质护理服务尤为重要。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除了为产妇提供一般常规检查和专科护理外还要满足她们各方面的需要, 保障母婴安全。

1.2.1 入院首诊问责任制

患者来院对第一次接待他们的医护人员印象是最深刻的, 所以首诊护士是患者及其家属直接接触的对象护士的言谈举止对塑立医院及科室的形象, 提高患者对医院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为此, 我们在接待患者时都应该热情接待, 面带微笑, 主动让座, 备好床单元, 护送至床前, 妥善安置, 并通知医师。完成入院体重、生命体征的收集向患者或家属介绍主管医师和护士、病区护士长, 医院的环境, 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等, 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第一时间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孤独感, 增加信任度、满意度, 减轻其心理压力。

1.2.2 服务方式多样化

(1) 想患者之所用, 病房放置一束花, 在病区挂起便民服务袋, 并配备剪刀、梳子、指甲刀、针线包、热水机、微波炉、陪护床、等日常生活用具、给患者营造家的温馨。 (2) 向孕产妇发放母乳喂养的好处、新生儿疾病筛查、重大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3) 主动在病室内设有病员意见薄, 虚心听取病员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1.2.3 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宣教

护士在进行产前评估时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并做好胎儿心电监护、备好吸氧装置。

1.2.4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个人隐私

如为孕妇进行灌肠、会阴擦洗、导尿、备皮、做阴道检查等操作时, 用屏风遮档, 动作轻柔, 态度和蔼, 满足身心需求, 从细微之处体现人文关怀。

1.2.5 做好健康教育, 满足患者基本需求

每个人由于存在年龄、职业、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 其身体和心理的需要也就有所不同[2], 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 了解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要针对共存的心理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开导, 不仅要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还要鼓励她们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想顾虑, 并根据不同需要为她们提供适宜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让她们为迎接新生命的来临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在分娩过程中设法鼓励她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 指导产妇配合接生, 为孕妇提供个性化的非药物性镇痛, 以减轻分娩中的疼痛。给孕产妇提供像家一样的环境, 使其在待产、分娩、产后观察, 和新生儿观察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1.3 产后优质护理服务

主要包含:产后康复训练、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在生产过后, 新妈妈体力极度消耗, 往往会身体虚弱、无论从身体到心理都需要全面的恢复与调理, 产后由责任护士为其进行盆低肌肉恢复和乳房按摩, 鼓励督导其早下床, 适当的运动。而新生儿护理则通过进行新生儿沐浴、抚触、新生儿疾病筛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在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前提下进行一对一婴儿沐浴、抚触的指导, 提高了产科工作质量, 向产妇提供产褥期保健、新生儿喂养、乳房保健等知识, 改善了服务态度, 促进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护士的形象, 同时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提升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 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通过对住院患者及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较满意计算为满意, 其中满意率高达96%, 较以前的90%大大提高, 每月都会收到4~5面患者送来的锦旗和几十份感谢信。护士自我能力得到提升,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 不再等、靠、拖, 自己会想办法去解决, 大大提高了护理执行力。基础护理到位, 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得到孕产妇及家属的认可, 使护士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由此可见我科开展了人性化的“鸟巢”护理, 不仅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同时也提高了科室的知名度和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逐年增高, 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进一步提高了住院孕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讨论

妇产科产前、产时、产后全程的“鸟巢”式护理关爱, 体现了产科护理人对工作的思索、创新及对这份护理事业的热爱, 她带来的不仅仅是创新独特的护理品牌, 更主要是切实的为孕产妇及她们的家属建立了专业的围产指导平台, 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从而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架起了更好的沟通桥梁, 提升了产科护理专科的发展。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取得双赢,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使每位护士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3]受到患者好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的护理模式。

摘要:目的 开展妇产科“鸟巢”护理模式, 目的通过“鸟巢”护理模式的开展, 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水平, 应用“鸟巢”式模式指导护理措施, 为产妇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改善医患者关系。方法 从2011年8月到现在, 对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实施“鸟巢”式护理模式, 在产前、产时、产后全程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改变护理模式采取温馨举措等,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鸟巢”护理模式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一定是值得推广的新的护理学模式

关键词:“鸟巢”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冯佩君, 葛文传.“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6) :33.

[2]吴春容.医院的人性化服务[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4, 2 (3) :113.

舒适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 篇8

1 住院环境的舒适护理

对产科的患者尽量安排单间或使用落地式布帘隔开, 保持患者拥有相对安静、私密的空间。病房环境清洁, 通风良好, 阳光充足, 室温维持在24~26℃, 相对湿度50%~60%, 病房定期空气消毒。病床可摇高坐起, 消除不良声音、光线刺激, 减少病房人员流动, 减少探视。

2 产妇的心理舒适护理

2.1 产妇入院后的心理舒适护理

产妇入院后心理活动比较复杂, 对医院环境陌生, 担心胎儿的安危, 有的家庭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 介绍病房设施, 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倾听产妇的想法和感受, 及时调整产妇的一些不良心态, 减少产妇的心理负担, 使她们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让产妇充分享受“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护理。

2.2 产妇分娩时的心理舒适护理

由于产妇不良的情绪反应会给胎儿及产程带来不利的影响[2], 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亲切, 严密观察产程, 做好必要的宣教, 讲解自然分娩的生理过程, 消除恐惧心理, 增强对自然分娩的信心。指导产妇学会宫缩疼痛时进行深呼吸, 在观察产程的同时按摩产妇腹部, 动作轻柔、目光亲切, 这种直接触摸对产妇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可使其消除焦虑情绪, 增加分娩的安全感。介绍各个产程的临床经过, 教会产妇如何配合分娩进展, 使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另外分娩时实行丈夫陪伴, 使产妇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心和体贴。胎儿胎盘娩出后, 护理人员应告诉新生儿的性别, 赞美新生儿, 做好早接触、早吸吮, 传授母乳喂养知识, 使产妇感到温馨、舒适。

2.3 产妇手术前的心理舒适护理

产妇如果不能自然分娩需要行剖宫产, 护理人员应创造融洽的沟通氛围, 用通俗易懂的指导性语言说明手术与麻醉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术的时间、过程, 帮助产妇减轻或消除对手术与麻醉的恐惧和焦虑。

2.4 产妇手术后的心理舒适护理

产妇往往由于手术切口、子宫收缩引起疼痛, 会产生消极情绪, 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迷茫和紧张, 不能很快适应母亲的角色。此时护理人员应讲解疼痛的原因、持续时间及程度, 指导产妇做深呼吸、与产妇聊天, 分散其注意力, 使疼痛症状得到缓解。护理人员向产妇讲授一些哺乳和育婴经验, 产后注意事项等, 使产妇尽快进入和适应母亲角色。对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而无人陪伴的产妇, 要给予更多的帮助, 协助生活护理, 使其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3 体位的舒适护理

产妇怀孕期卧床时宜取左侧卧位, 因左侧卧位有利于提高子宫血流量, 改善胎盘功能, 增加胎儿的宫内供氧。分娩后的产妇协助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 促进恶露流出。如产妇行剖宫产, 手术后6 h协助取半卧位休息, 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 促进肠蠕动,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 饮食的舒适护理

为产妇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根据饮食习惯合理安排, 提供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 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产后指导少食多餐, 以清淡、高蛋白饮食及汤食等为宜, 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乳汁的分泌。适当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

5 社会支持的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需要家庭的参与, 因治疗护理与舒适护理很难界定, 故应与家属一起建立治疗计划, 以满足产妇的需要。产妇入院后我们提倡家人陪护, 分娩时丈夫陪伴左右, 以获得家人的关心和体贴。对于有封建思想重男轻女的家庭, 我们除了对产妇表示关爱外, 还要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其不良想法, 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 使产妇得到安慰, 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6 留置尿管的舒适护理

产妇留置尿管时应将尿管与尿袋连接紧密, 尿袋妥善固定, 低于膀胱平面, 并做好管道标识, 避免扭曲、折叠、牵拉、受压、反流。每日予0.5%碘伏棉球擦洗外阴2次, 及时清理尿管上的血迹,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并定时夹放尿管。指导多饮水, 每日2 000~3 000 m L, 分次饮用。尿管拔除后协助清洗外阴, 使舒适感增加。

7 满足宗教信仰的舒适护理

尊重产妇宗教信仰的自由, 不取笑, 不予干涉, 充分满足产妇的精神寄托。

8 小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不仅要求身体舒适, 心情也要愉快, 体现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 在产前、产时及手术前后增加了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是整体护理内涵的延伸[3], 拓展了护理的范围。而舒适是一种主观感觉[4], 护理人员通过相关的护理活动来满足产妇舒适的要求, 使产妇感受到护士的关爱, 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参考文献

[1]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第6版.台北: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8:7.

[2]王书霞.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J].家庭护士, 2006, 4 (4) :16-18.

[3]黄夏青.舒适护理在25例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 30 (2) :332-333.

产科护理模式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60例待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1~33岁,平均(29±1.5)岁,研究组年龄22~31岁,平均(27±1.5)岁。所有患者均属于初产妇,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孕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为待产妇提供普通产房,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详细介绍本院待产妇住院的经过,告之待产前相关注意事项,日常活动或饮食需遵照医嘱,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能降低分娩的痛苦。

1.2.2 研究组

(1)构建家庭化的产房,尽可能的满足产妇对日常生活的需求。例如:产房中放置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同时安置24 h热水设备,令产妇感觉人性化服务。允许产妇将各种新生儿贴图粘贴于产房的墙壁上满足其精神需求。(2)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因初产妇对分娩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尤为重视产妇的心理辅导,护理人员给予必要的安慰及鼓励,告之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分娩具有重要意义,能降低分娩时的痛苦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1]。(3)为提高产妇对疾病的认知度,为其开展知识讲座。要求产妇家属与其一同参加,有利于彼此间增进感情。讲座内容包含初产妇分娩过程以及新生儿护理事项,不仅提高初产妇对分娩的认知度,同时也使其对新生儿有了一定认识。讲座上,医师详细回答产妇提出的问题,消除产妇心中的疑惑。(4)产妇分娩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其身体状况,同时应对分娩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准备药物或仪器、设备。产妇分娩过程中情绪波动异常,护理人员贴心的鼓励能使其增强信心,可利用肢体语言与其拉近距离,视为朋友,告之医师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且本院自然分娩成功率极其高,能促进其积极面对分娩,克服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痛苦。(5)产后,护理人员引导产妇饮食,因其在分娩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产后及时补充身体营养尤为重要。以高蛋白质、高纤维、高矿物质的食物为主,为其身体提供营养支持有效缩短离床参与活动的时间,因离床适当活动对身体恢复具有促进作用。(6)正确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详细讲解乳头、乳房胀痛原因,并引导如何能保持充足的乳汁。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心理状况,同时了解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数据选择[n(%)]表示,两组比较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证实了对待产妇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a P<0.05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对待产妇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能提高自然分娩率,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a P<0.05

2.2 护理分析

研究组自然分娩为26例,自然分娩率为86.66%,剖宫产率为13.34%,而对照组则为63.33%、36.67%,同时研究组患者满意程度高达92.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妇在经历分娩时,承受不同程度的痛苦,为降低其分娩时的痛苦程度,对其实施护理能有效干预,并获取令人满意的结果。随着医学界中“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普及开来,对入院接受待产的孕妇实施不同路径的护理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本院在产科中实施护理不仅能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且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声誉,对本院今后的医疗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院对60例入院接受待产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或家庭化护理,均取得了护理效果,但研究证实家庭护理模式更优。家庭护理模式基本过程可分为几步进行:(1)护理人员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的护理,经孕妇允许之下,护理人员定期与其家属进行交流,探讨有效消除孕妇消极情绪的方法,同时建议孕妇的家属发挥主观能动性给予其必要的家庭支持能促进其增强信心。(2)为降低孕妇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本院为其构建了家庭化的待产环境,日常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满足孕妇对正常生活状态的需求,有效改善其因陌生环境产生紧张的情绪[2]。(3)为使产妇做好分娩准备,护理人员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加强其对分娩的认知度,选取产妇分娩教育知识的视频对产妇的视觉、心理进行冲击,提高其对分娩的认知度。因其属于初产妇,对于其提出的任何疑惑,护理人员应耐心详解,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4)家庭化护理模式还包括孕妇产后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使其真正感受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因初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对其进行正确指导尤为必要,引导其如何保持充足的乳汁以确保新生儿能获取最高效的喂养,同时详解乳房胀痛的原因,降低其紧张、恐惧心理。不断加强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其为新生儿换衣服、换尿片以及沐浴,同时观察新生儿哭闹状况,为及时发现新生儿并发症奠定基础[3]。常规下,新生儿容易并发黄疸,指导产妇观察新生儿哭闹或身体局部不适能判断其是否已患黄疸,为黄疸的消退争取时机。建议产妇家属参与新生儿护理,能增进家庭和睦。(5)此外,因产妇经历分娩,身体消耗能量巨大,适当的参与户外活动能加快其身体恢复进度。例如,在家人的陪同下进行散步,于清晨或傍晚时段携手散步,不仅有利于产妇身体机能的恢复,且有利于增进产妇及其家属的感情,具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本院对60例待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或家庭化护理,护理过程中均获取了效果,但经比较,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86.66%。因此,本院提倡各医院产科对产妇实施家庭化护理模式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入住本院接受待产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采用家庭化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较优,产妇自然分娩率高达86.66%,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家庭护理模式对母婴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产科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家庭护理,产科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家庭化产科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0,08(10):107-108.

[2]赵洪英.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研究进展.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8(13):127-128.

产科护理模式 篇10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科,临床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与进步, 人们也逐渐对医院环境与护理水平更加关注, 护理人员以不再机械被动地执行医嘱, 而是采取人性化护理[1]。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人性化护理, 可对患者价值取向充分理解与尊重, 并对患者的人格与尊严、生命与健康以及权利与需求等给予关怀与关心, 从而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性化氛围[2]。本研究主要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资料, 均为急性下腹痛。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观察组患者40例, 年龄21~34岁, 平均 (28±3) 岁;对照组患者40例, 年龄22~35岁, 平均 (27±4)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首先对患者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 对患者自我控制力进行有效训练, 并通过自我检测、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等进行指导, 且对患者发放相关书面的宣教材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 具体如下。

1.2.1 病房布置

病房内的窗帘应尽量选择较为温馨的颜色, 例如粉红色与淡黄色都属于热色调, 可给患者带来愉快的心情。依照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 在其床头挂相应的漫画, 或悬挂有温馨话语的提示牌, 在病区走廊的墙壁上粘贴相关围产期知识宣传壁画[3]。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及时对患者心理干预方法进行调整, 采用不同形式的方法鼓励患者, 使其采取乐观放松的心态面对手术以及恢复情况。在进行护理时, 始终保持语言亲切, 且态度和蔼, 并耐心对患者与其家属进行有效宣教, 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4]。

1.2.3 母乳喂养指导

很多患者缺少对喂乳喂养的相关了解, 其护理人员除了进行口头指导外, 还可亲自抱着婴儿对不同的哺乳抱姿进行示范, 使患者尽快熟练掌握。

1.2.4 活动指导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鼓励患者科学合理进行适量的体能锻炼, 例如早期下床运动等, 杜绝提重物等活动, 从而预防出现伤口疼痛的现象。

1.3 观察指标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其内容主要包含护理人员的仪表仪态、满足患者需求情况、健康宣教内容与服务态度等, 所有项目均可通过不满意、一般满意与非常满意进行评价。总满意度 (%) = (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5.0%, 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0.0%,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具备个性化与创造性的一种有效护理方法, 其目的主要是使患者在精神上、生理上以及心理上始终保持满足且舒适的状态[5]。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人性化护理, 可充分对患者的价值取向进行理解与尊重, 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本研究主要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在产科护理中的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人性化护理应用在产科护理中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参考文献

[1]霍世英, 黄叶莉, 金慧玉.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对减少患儿中断住院治疗的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9) :6-7.

[2]许新艳, 苏丽珍.浅谈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风险及管理[C].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全国助产专业护士培训班论文汇编, 2011:15-16.

[3]陈海燕, 马建霞, 康荣.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C].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2010:54-55.

[4]雷凤琼, 罗琳, 杨泳茹.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C].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 (中册) , 2010:148-149.

上一篇:扫描技术下一篇:体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