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大棚

2024-08-11

冬暖大棚(精选六篇)

冬暖大棚 篇1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耐低温早熟品种, 如10-702长茄 (荷兰瑞克斯旺) , 该品种品质好, 产量高, 耐寒, 早熟。播前进行种子处理, 用50~55℃温水浸种20min, 换清水浸种12h, 晾干水分;或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种20min, 然后用清水将种子上的药液冲洗干净, 换20~30℃水浸种4~5h, 再播种。

2 播种育苗

可采用穴盘加基质进行育苗。一般选用50孔塑料穴盘, 即每盘可育苗50株。根据茄子定植需苗量, 准备塑料穴盘数量。按每1 000盘50孔穴盘用基质4~5m3准备基质。播种深度以1.0cm左右为宜[3]。播种后, 将育苗基质喷透水 (穴盘排水孔有水珠溢出) , 使基质持水量达到200%以上;苗期子叶展开至2叶1心, 水分含量为持水量的65%~70%;3叶1心至成苗, 水分含量保持在60%~65%。3叶1心后, 可结合喷水进行1~2次叶面喷肥。催芽期间, 室内温度可保持25~27℃, 预计3~4d出苗。当苗盘中60%出苗, 即可将苗盘摆放进育苗温室。日温25℃, 夜温16~18℃为宜。当夜温偏低时, 可采用地热线加温或其他临时加温措施 (烟道加温或热风炉加温等) , 2叶1心后夜温可降至13℃左右, 但不要低于10℃。白天酌情通风, 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茄子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早疫病;虫害为斑潜蝇、蚜虫等。播前进行基质消毒, 控制浇水, 浇水后放风, 降低空气湿度。幼苗期夜温不得低于10℃, 发病初期喷洒百菌清、多菌灵、普力克等。可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虫害。

3 定植

定植前结合整地施土杂肥75~90t/hm2, 复合肥600~750kg/hm2。定植前7~8d扣棚, 利用高温闷棚杀除虫卵、病菌并且熟化土壤。施肥起垄后, 按40cm株距刨穴。10月上旬, 先用50%多菌灵500倍液在棚内全部喷洒1遍防病, 再将7~8片叶的壮苗带营养块移栽到穴内, 浇透水封好穴, 2垄盖1块地膜, 两边压紧, 逢苗处开“十”字口, 将苗引出膜外。然后在膜下中间沟里浇透水, 白天保持25~28℃, 夜间15~18℃, 空气相对湿度60%~70%。定植3.45万株/hm2左右。

4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浇1次缓棵水, 但水量不要过大。地表干后培土, 然后盖地膜。温度以白天25~28℃、夜晚15~18℃为宜。当门茄坐住, 进行1次追肥、浇水。冬季光照比较弱, 需及时去除下部老叶、黄叶, 改善透光条件。茄子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 低于15℃容易落花, 低于13℃停止生长。当温度超过29℃时应及时通风, 温度低于25℃应及时闭棚, 15℃左右时要放下草苫保温。晚上大棚气温最好在14℃左右, 不得低于11℃。阴天棚内不能增温, 草苫应晚揭、早盖。遇雨雪天气, 如气温不是很低, 也要揭苫透光[4]。由于无滴膜和地膜的应用, 棚内相对湿度一般在60%~70%, 夜晚为90%左右。如棚内湿度过大, 采用高温闷棚 (30℃以上) 、放风, 可排出大量湿气。浇水、喷药应尽量选在晴天上午进行, 但浇水量不宜过大, 开好深沟, 以防积水。冬季天气晴燥, 应根据大棚内表土发白程度, 结合追肥, 进行浇水。在冬春季遇霜冻和下雪等气温较低的天气, 应加强保温、升温工作, 一般用大棚口加挂稻草帘、大棚内挂浴室取暖灯等措施, 以保证茄子安全过冬。

5 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根据病虫发生情况, 因时因地制宜, 合理运用生物、物理机械、化学等防治措施, 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在晴天稀释喷雾。一般在10时前、15时后喷药较为适宜。生产过程中要保持田园清洁, 及时摘除病枝、残叶, 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减少传播源。及时铲除田园、田埂、田后墙杂草, 并集中处理。茄子病害主要有绵疫病、灰霉病、白粉病、青枯病和褐纹病等;虫害有斑潜蝇、茶黄螨、蓟马等。防治绵疫病、褐纹病一般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一般用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 或10%速克灵烟剂3.75kg/hm2熏蒸防治。防治白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斑潜蝇、茶黄螨一般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 (收获前7~10d停止使用) 等喷雾。每隔7d喷l次, 连喷3次。要尽早防治。

6 适时收获

采收要掌握“宁早勿迟、宁嫩勿老”的原则。一般在开花后25~30d, 当茄子的“茄眼”不明显, 果实呈本品种应有的光泽, 手握柔软有粘着感时采收。从11月下旬开始采收, 可陆续采收到5月下旬。采收后在24h内上市销售。

摘要:介绍了冬暖型大棚茄子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以期为茄子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大棚茄子,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

参考文献

[1]夏明艳.大棚茄子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 2009 (3) :36.

[2]李春娟.大棚茄子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 (1) :14.

[3]张金霞.大棚茄子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 2008 (12) :17-18.

冬暖大棚 篇2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Ⅰ、Ⅱ、Ⅲ、Ⅳ、Ⅴ型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建造的结构参数依据、结构参数、选址与场地规划,日光温室墙体、后屋面、骨架、覆盖物及建造、安装的操作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北纬34°25′~38°23′)及黄淮海同纬度地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日光温室——严冬季节,依靠太阳能,不加温或基本不加温,主要用于喜温性蔬菜生产的一种保护设施。具有三面围墙,后屋面(后坡)和透明的前屋面,透明覆盖物为塑料薄膜,夜间覆盖不透明保温覆盖物。

山墙——垂直于日光温室屋脊的两侧墙体。

后墙——平行于日光温室屋脊,位于北侧的墙体。

后屋面——后墙与屋脊之间的斜坡,又称后坡。

前屋面——由屋脊至温室前沿的采光屋面,又称透明屋面。

承载力——日光温室各部位的荷载能力。

后跨——后屋面水平投影距离。

前跨——前屋面水平投影距离。

采光屋面参考角——由屋脊至温室前沿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

温室间距——前面温室后墙外沿至后面温室前沿的水平距离。

温室方位和方位角——温室方位为座北朝南,东西延长。方位角是温室延长方向的法线与正南方向的夹角。

后屋面仰角——后屋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锐角)。

总荷载——静荷载、活荷载、自然荷载之和。

静荷载——温室构件及固定结构等永久性设施的重量。

活荷载——温室使用时临时加上去的负荷,如覆盖材料的重量、作物吊蔓的重量等。

自然荷载——由自然降雪、降雨、刮风等给温室增加的压力,通常称为风、雨、雪荷载等。

风荷载——由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所产生的荷载。

雨、雪荷载——温室平面部位因雨湿覆盖物和积雪增加的荷载。4 确定日光温室结构参数的依据 4.1日光温室的承载力

日光温室各部位的承载力必须大于可能承受的最大荷载量。荷载量的大小主要依据当地2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最大降雪量(或冬季降水量),以及覆盖材料的重量。由于在日光温室建造时,墙体的承载力一般都大于其可能承受的荷载量。因此,墙体承载力可以不考虑,主要考虑骨架和后屋面的承载力。以济南地区为例,按其最大风速17.2m/秒,最大积雪厚度190mm,干苫重4~5kg/m(雨雪淋湿加倍计算),再加上作物吊蔓荷载、薄膜荷载、人上温室局部荷载等,济南地区日光温室骨架结构的承载力标准,可按平均荷载0.7~0.8kn/m2,局部荷载1.0~1.2kn/m2设计,其他地区可据此适当调整。4.2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

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取决于墙体、后屋面、前屋面三部分的保温性能。

整体保温效果应达到:在最寒冷季节晴天时,室内外最低温度相差20~25℃,连续阴天不超过5天时,室内外温差不小于15℃。墙体具承重、隔热、蓄热功能,其热阻值R应达到1.1 m2.℃/W以上。若用砖砌墙,可为24cm砖(外墙)+18cm珍珠岩(或5cm苯板)+24cm或12cm砖(内墙);若用土或土坯砌墙,墙体厚度为80~100cm。寿光型日光温室后墙横截面呈梯形,下宽350~450cm,上宽100~150cm。

后屋面具承重、隔热、蓄热、防雨雪功能,其热阻值应与墙体相近,应由蓄热材料、隔热材料、防漏材料组成,总体厚度30~35cm。

前屋面(采光屋面),具采光和保温功能。前屋面散热面积大,须采用热阻值大重量轻的覆盖材料,并便于管理。不透明覆盖物采用草苫时,重量应达4~5kg/m2。采用保温被时,厚度应大于3cm。

4.3日光温室采光屋面参考角与形状

日光温室经济实用的采光屋面(前屋面)参考角的确定,应在有利于增加采光量、节省建造成本、适当增加温室跨度、提高设施利用率的原则下加以确定。据试验和测算,山东日光温室采光屋面参考角以230~260为宜。纬度高、冬季温度低的地区,采光屋面参考角可大些;纬度低,冬季温度高的地区,采光屋面参考角可小些。

采光屋面形状采用圆面——抛物面复合型,或拱圆型。5 山东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日光温室结构参数 温室类型 脊高(cm)后跨(cm)前跨(cm)前屋面角(度)后墙高(cm)后屋面角(度)山东Ⅰ型 310-320 70-80 620-630 26.2-27.3 210-220

山东Ⅱ型 330-340 90-100 690-710 24.9-25.9 230-240

山东Ⅲ型 360-370 100-110 790-800 24.2-25.1 240-260

45-47 山东Ⅳ型 380-400 100-120 800-880 22.9-24.4 260-280

45-47 山东Ⅴ型 420-430 120-130 970-980 23.2-23.9 290-310

45-47 其中脊高为日光温室的高度;后跨为脊柱到后墙的距离; 前跨为脊柱到前棚沿的水平距离; 前屋面角指的是日光温室立柱的顶端到棚前沿它们之间的连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后屋面角的仰角指的是后屋面的延长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6 日光温室选址与场地规划 6.1选址条件 6.1.1位置

符合NY5010-2002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6.1.2土壤

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富含有机质,适合种植蔬菜的土壤,土壤的卫生标准应符合NY5010-2001的规定。6.1.3其他

周围无遮荫物;有较好的通风条件,但不要建在风口处;灌水、排水方便,水质符合GB5084规定的标准;具备田间电源。6.2场地规划 6.2.1温室面积

日光温室长度以60~80m为宜,单位面积造价相对较低,室内热容量较大,温度变化平缓,便于操作管理。6.2.2温室方位

日光温室方位座北朝南,东西延长,其方位以正南向为佳;若因地形限制,采光屋面达不到正南向时,方位角偏东或偏西不宜超过5°。6.2.3前后温室间距

为防止前栋温室对后栋温室遮光,前后温室的间距应为前栋温室最高点高度的2.5~3倍。日光温室的建造 7.1墙体 7.1.1土墙

可采用板打墙、草泥垛墙、土坯砌墙。墙基部宽100cm,向上逐渐收缩,至顶端宽80cm。推土机筑墙,墙体基部宽350~450cm,顶部宽100~150 cm。在后墙离地面100cm处留通风窗,规格50cm×40cm,窗框用水泥预制件。墙内侧铲平抹灰,墙顶可用水泥预制板封严,以防漏雨坍墙。7.1.2空心砖墙 7.1.2.1墙基

为保证墙体坚固,需开沟砌墙基。墙基深度一般应距原地面40~50cm,挖宽100cm的沟。填入10~15cm厚的掺有石灰的二合土,夯实。然后用石头(或砖)砌垒。当墙基砌到地面以上时,为了防止土壤水分沿墙体上返,需在墙基上铺两层油毡纸或0.1mm厚的塑料薄膜。7.1.2.2砌墙

用砖砌空心墙,内、外两侧墙体之间每隔3m砌砖垛,连接内外墙,也可用预制水泥板拉连,以使墙体坚固。砌空心墙时,要随砌墙,随往空心内填充隔热材料。墙体宽度因填充的隔热材料不同而异。两面砖墙内填干土的空心墙,墙体总厚度为80cm,即内、外侧均为24cm的砖墙,中间填干土。若两面砖墙中间填充蛭石、珍珠岩等轻质隔热材料,墙体总厚度可为55~60cm,即外侧墙24cm墙,内侧墙砌12cm墙,中间填蛭石或珍珠岩等。

山东Ⅲ型等内跨度9m以上的日光温室,北墙应设双层通风窗,即

在距地面20cm处,每3m埋设直径为30cm的陶瓷管,为进风口;地面上高150cm处,设50×40cm的通风窗(又称热风出风口)。12月至2月期间应关闭封严通风口。7.2后屋面

有后排立柱的日光温室可先建后屋面,后上前屋面骨架。为保证后屋面坚固,后立柱、后横梁、檩条一般采用

水泥预制件(或钢材)。后立柱埋深40~50cm,须立于石头或水泥预制柱基上,上部向北倾斜5~10cm,防止受力向南倾斜。后横梁置于后立柱顶端,东西延伸。檩条一端压在后横梁上,另一端压在后墙上。将后立柱、横梁、檩条固定牢固。然后可在檩条上东西方向拉6~9根10~12号的冷拔钢丝,两端锚于温室山墙外侧地中。其上铺2层苇箔,抹4~5cm厚的草泥,再铺20cm厚的玉米秸捆,用麦秸填缝、找平,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再铺盖5cm厚的水泥预制板,泥缝。为便于卷放草苫,可再距屋脊60cm处,用水泥做一小平台。在拉铁丝后,也可先铺一层石棉瓦,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再铺5cm厚的蛭石,上盖5cm厚的苯板,之上加盖5cm厚水泥预制板,外铺1:3水泥砂浆炉渣灰抹斜坡,上坡下平,厚度5~15cm,便于人操作时走动。7.3骨架

7.3.1水泥预件与竹木混合结构

该型结构特点为:立柱、后横梁由钢筋混凝土柱组成;拱杆为竹竿,后坡檩条为圆木棒或水泥预制件。7.3.1.1立柱

分为后立柱、中立柱、前立柱

后立柱:10cm×10 cm钢筋混凝土柱

中立柱:9 cm×9 cm钢筋混凝土柱

中立柱因温室跨度不同,可由1排、2排或3排组成 前立柱:8 cm×8 cm钢筋混凝土柱 7.3.1.2后横梁:10 cm×10 cm钢筋混凝土柱

前纵肋:直径6~8 cm圆竹 7.3.1.3后坡檩条:直径10~12 cm圆木 7.3.1.4主拱杆:直径9~12 cm圆竹

副拱杆:直径5 cm左右圆竹 7.3.1.5 钢丝

东西向拉琴弦:10~12号冷拔钢丝,每25~30cm一道

绑拱竿、横杆:12号铁丝 7.3.2钢架竹木混合结构

特点:主拱梁、后立柱、后坡檩条由镀锌管或角铁组成,副拱梁由竹竿组成。7.3.2.1主拱梁:由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6分管)2~3根制成副拱梁:直径5mm左右圆竹 7.3.2.2立柱:直径50mm国标镀锌管

7.3.2.3后横梁:50mm×50mm×5角铁或直径60mm国标镀锌管(2寸管);中纵肋、前纵肋(或纵拉杆)直径21mm、27mm国标镀锌管或直径12mm圆钢

7.3.2.4后坡檩条:40mm×40mm×4mm角铁或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6分管)7.3.2.5钢丝

东西向拉琴弦:10~12号冷拔钢丝,25~30cm一根。绑拱杆、横杆:12号铁丝 7.3.3钢架结构

特点:整个骨架结构为钢材组成,无立柱或仅有一排后立柱,后坡檩条与拱梁连为一体,中纵肋(纵拉杆)3~5根

7.3.3.1主拱梁: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2~3根;副拱梁:直径27mm国标镀锌管1根 7.3.3.2立柱:直径50mm国标镀锌管

7.3.3.3后横梁:40mm×40mm×4mm角铁或直径34mm国标镀锌管;后坡纵肋:直径21mm或27mm国标镀锌管2根;中纵肋:直径21mm国标镀锌管;前纵肋:直径21mm国标镀锌管.7.4外覆盖

7.4.1透明覆盖物

日光温室透明覆盖物主要采用PVC膜(厚度0.1mm),PE膜(厚度0.09mm),EVA膜(厚度0.08mm)。

薄膜透光率使用后三个月不低于85%使用寿命,大于12个月流滴防雾持效期,大于6个月

7.4.2不透明覆盖

日光温室不透明保温覆盖材料主要有:草苫、保温被等。7.4.2.1草苫

用稻草或蒲草制作。山东各地以稻草制作的草苫为主。宽度120~150cm,重量4 kg~5kg/m2,长度依温室跨度而定,紧密不透光。

冬暖大棚 篇3

一、病虫害频发的原因

1. 人为因素 冬暖大棚是在人为环境下进行蔬菜生产,一般以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黄瓜、番茄、西葫芦等为主,难以实行轮作换茬,因而致使病原菌在大棚内累积,特别是土传性病害如黄瓜的枯萎病、根腐病及茄子的黄萎病等,从一开始的零星发生到整个大棚全部发生,只需要两三年时间。加上菜农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不重视田园清洁,从大棚内带出的植株病残体随意丢弃,造成病原菌再次侵染,使病害交互感染几率加大,一旦发生,常常呈现出暴发的趋势,防治起来十分困难。

2. 环境因素 高温高湿是冬暖大棚内小气候的主要特征,棚内长时间较大的空气湿度是各种真菌性、细菌性病害发生的主要诱因。调查发现:冬暖大棚进入11月份后,放风时间逐渐缩短,昼夜温差大(白天30℃左右,夜间12~16℃),造成植株叶片结露时间长,这对真菌性、细菌性病害,如黄瓜的霜霉病、灰霉病,番茄的叶霉病、灰霉病、晚疫病等,发生十分有利。

3. 外界因素 菜农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各种病虫害的识别、发病原因、传播途径、综合防治技术等知之甚少,虽然相关部门组织了有关冬暖大棚蔬菜的管理技术培训,但是由于菜农常按习惯进行生产,趋众性较强,再加上对新的知识接受能力偏低,依旧沿用大田蔬菜生产方法管理,方法单一,病虫害防治效果差,致使保护地蔬菜病虫为害猖獗。

另外,菜农对农药的依赖性强,蔬菜一旦出现病虫害,首先想到的是采取药剂防治,乱用、滥用、频繁使用各种杀菌、杀虫剂,不但增加了蔬菜生产成本,而且防治效果不理想。为了尽快控制病虫为害、减少损失,常通过加大农药使用量、增加施药次数来达到防治目的,结果使得各种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如常见的黄瓜霜霉病,在冬暖大棚建造初期,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可是现在防治效果不到60%。而新的农药研制速度与病虫抗药性相比严重滞后,棚内一旦发生病虫害,很难彻底治愈。

4. 其他因素 冬季地温低,蔬菜特别是茄果类蔬菜在这个时期分苗,伤口愈合慢,缓苗时间拉长,土传性病害对蔬菜的为害明显加重,发病率比露地同类蔬菜高。同时,冬暖大棚为冬季不能自然越冬的病虫害营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如黄瓜的霜霉病、白粉病和白粉虱、蓟马等,在邹城冬季自然条件下难以越冬,然而因冬暖大棚的发展,这些病虫害不仅在冬季为害,而且为大田提供了大量的菌、虫源,形成常见病虫害周年侵染、循环为害、蔓延重发的格局。

二、综合防治措施

冬暖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频繁、传播快、为害重,防治必须本着安全、有效、经济、无污染、无残留的原则,将多种措施结合起来。

1. 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 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轮作换茬,如瓜菜类同茄果类蔬菜进行轮作,蔬菜同食用菌进行轮作。栽培上采取起垄覆膜、膜下滴灌、嫁接栽培等农业措施。

2. 配方施肥 根据冬暖大棚种植作物的需肥特点及常年施肥规律,采取配方施肥技术。提倡多施腐熟的有机肥,逐渐减少化肥的用量,增施生物菌肥,在满足冬暖大棚蔬菜对肥料需求的前提下,平衡土壤菌落,降低土壤中有害菌数量,进一步提高冬暖大棚蔬菜的综合抗病能力。

3. 选用抗病品种 这是冬暖大棚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一环,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或目标销售城市选用适销、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的蔬菜品种,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品种,新品种引进前一定要进行试验示范。在同一个冬暖大棚种植基地,品种间要做好合理搭配,科学布局。

4. 生态防治 ①控制好冬暖大棚内的空气湿度。除采取覆膜栽培、运用滴灌技术外,在放风方式上也要进行改进,即采取1天三放风:早晨拉开草苫后开始放风,排出棚内夜间产生的有害气体,降低空气湿度,同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第二次放风在中午12时,主要降低拉开草苫后因作物蒸腾增加的湿度;第三次放风在加盖草苫前进行,放风时间长短应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来定,温度高时适当延长,温度低时短些。

②进行变温处理。不同的病虫均有自己的发育适温,如灰霉病属于低温类型的病害,超过32℃分生孢子就不再萌发,采取变温处理,可降低病原孢子萌发速度,提高药剂防效。

③张挂反光幕。在大棚后墙上张挂反光幕,增强棚内光照强度,提高蔬菜作物的综合抗性。

④施二氧化碳气肥。试验表明,施二氧化碳气肥一般可使蔬菜作物增产10%以上,同时植株生长势增强,对大棚内常见病虫害的抗性显著提高。

⑤应用生物农药。冬暖大棚蔬菜病虫害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并且不利于绿色蔬菜生产,与之相比,生物农药效果则好很多。如用木霉菌防治蔬菜灰霉病,用放线菌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效果均较好。

⑥做好种子处理。很多蔬菜病虫害都是通过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采用55℃温水烫种,能够杀死种子表皮甚至种子内部潜伏的病菌。

5. 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是最简便、效果最明显,菜农也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但是由于病虫害种类繁多,农药品名复杂,使用不当常常会造成药害,盲目增加农药使用量也会诱发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污染环境,加大防治难度。因此,应根据蔬菜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及气候特点,进行病虫害阶段性预防;同时积极推广和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无残留杀虫杀菌剂,真正实现冬暖大棚蔬菜无公害生产。

冬暖大棚香瓜的整枝和留果 篇4

1 整枝

整枝是洋香瓜栽培中的主要措施之一。幼苗于4~5片叶时摘心, 选留健壮子蔓生长, 将子蔓用尼龙绳牵引悬挂于棚架上。除了需要保留的子蔓外, 其余子蔓及时摘除, 子蔓长到25~30片叶时摘心。根据品种特点, 采用以下2种方式整枝。

1.1 单蔓整枝

此整枝方式操作比较简单, 管理也方便, 成熟期可提前, 结果也集中, 但产量稍低。具体操作是:将基部1~10节的子蔓全部摘除, 选留11~15节位上子蔓坐瓜。秋季高温时, 结果子蔓在母蔓的11~13节上;春季低温期间, 结果子蔓多在母蔓的14~16节上。对有雌花子蔓留2片叶摘心, 对无花子蔓及时抹除, 主蔓20片叶摘心, 主蔓和侧蔓共维持25片叶左右。

1.2 双蔓整枝

产量比较高, 但瓜成熟比较晚, 而且成熟期不太集中。具体操作是:幼苗在苗床内3~4叶时摘心, 定植后长出3~4条侧蔓, 从中选留长势健壮的2条子蔓, 基余的子蔓摘除。抹除子蔓上1~2节的孙蔓, 在子蔓6~10节上留孙蔓坐瓜, 孙蔓上出现雌花后留1~2片叶摘心, 其余无雌花的孙蔓应及时抹去。子蔓20片叶时摘心, 每株留2个瓜。

整枝应注意的事项: (1) 无论单蔓整枝, 还是双蔓整枝, 都要前紧后松。坐果前严格整枝, 及时去杈, 坐果后整枝摘心不严格, 可允许长侧枝, 以便增加光合作用的叶面积, 促进果实膨大, 达到高产目的。 (2) 无论主蔓还是侧蔓摘心, 应及早摘心, 防止伤口过大。主蔓摘心应在叶片没展开之前, 结果子蔓或孙蔓摘心须在花蕾未开放前进行, 以促进坐瓜, 膨大果实。预留结果蔓上无雌花、雌花枯萎或雌花发育不良的, 均应及早摘除。双蔓整枝须预留5条结果蔓, 确保2条蔓上能坐瓜。 (3) 摘心强度要适当。如果茎叶旺盛, 适当疏蔓和摘心, 有利于植株健壮, 促进果实膨大;如果植株长势弱或病虫害严重时, 整枝和摘心强度要小, 适当促进茎叶生长。 (4) 要防止伤口感染。整枝摘心宜在晴天进行, 并适当喷洒农用链霉素, 防止伤口感染。开花期尽量不喷药, 非喷不可时, 应在傍晚进行。

2 留瓜的方式和方法

2.1 留瓜的方式

留瓜有单层和双层留瓜两种方式。单层留瓜在主蔓11~15节留瓜;双层留瓜是在单层留瓜的基础上, 在主蔓20~25节留2个瓜。各株所留的瓜尽量在相同或相近的节位上, 使结果采收上市期集中。

2.2 留瓜方法

坐果后5~10天, 幼瓜如鸡蛋大小, 选择果形端正的留下, 多余的瓜疏除掉。单层单蔓整枝留瓜每株只留1个, 小型瓜的双层瓜每株留2个, 大型瓜品种每株只留1个瓜。各株留瓜节位尽量相同或相近。留瓜过多则瓜小, 品质差, 网纹乱, 影响质量。

冬暖大棚 篇5

从近年的栽培实践看, 以线丝瓜和南京长丝瓜在大棚中生长最好, 产量也高。原分布在云南省的个旧、四川的成都和江苏、天津一带。目前在长江流域和江北地区栽培面积也很大。这个品种主要优点是耐寒、早熟、丰产、对光照不敏感、耐阴、耐温、喜肥水, 是一个最适合冬暖型大棚栽培品种。

2 大棚丝瓜的栽培管理技术

2.1 育苗

培育适龄小苗是提高前期产量、达到高效的重要环节, 丝瓜育苗应掌握以下环节。

2.1.1 种子处理

越冬栽培的丝瓜育苗期一般选在9月上旬, 亩用种子1.5~2.5kg。

为防止丝瓜种子带菌, 提高发芽整齐度, 播种前一定要做好种子处理。一是晒种, 晒种可以促进种子成熟, 有利于种子发芽, 一般浸种之前晒种1~2天;二是种子消毒, 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h, 然后用清水洗净;三是浸种催芽, 因丝瓜种皮较厚, 浸种时将选好种子放入60~80oC的水中, 不断搅拌, 当水温降到常温时, 要用清水浸泡24h, 洗去种子表皮的胶状物, 待种子充分吸水后取出, 用洁净的纱布包裹, 外包一层塑料薄膜, 28~30oC保湿催芽, 24~48h后大部分种子就能露白, 露白后就可进行播种。

2.1.2 播种

为避免移栽时伤根, 育苗时应采取保护根系的措施, 可采用塑料体、纸钵育苗。塑料体、纸钵育苗, 配制营养土是重要步骤之一。营养土配制:一般用肥沃的园土6份, 充分腐熟的粪肥4份, 配制而成。土和肥都要过筛、调匀, 此外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腐熟的鸡粪20kg、过磷酸钙1kg、草木灰6~8kg, 并在营养土中掺入50%多菌灵1.5~2kg杀菌消毒。然后把营养土装入长宽各16cm的塑料袋中, 土高10cm, 把塑料袋集中摆放成宽1.5m的畦面, 播种前苗床洒透水。将发芽的种子平放钵内, 每个营养钵放两粒。再覆1~1.2cm的营养土。设拱棚, 并覆盖遮阳网或旧薄膜, 遮阴防雨。苗期注意勤浇小水, 防病治虫, 去掉弱小植株, 选留一株壮苗。

2.1.3 苗期管理

出土前床温要高, 白天保持25~30oC, 夜间不低于18~20oC, 促进幼苗出土, 一般4~6天即可出齐苗。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降低温度, 防止幼苗徒长, 形成高脚苗。

2.2 定植

2.2.1 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一是整地施肥。于播种前10天左右施足基肥。一般亩施鸡粪和优质圈肥各5m3以上, 豆饼肥300kg左右, 过磷酸钙200kg, 硫酸钾50kg。地面铺肥与沟施相结合。施肥后深翻整地, 做双垄, 垄高15~20cm, 垄顶宽20cm, 垄距50~80cm, 然后用大水浇灌适墒。二是覆膜提温。因丝瓜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 所以覆盖地膜保温, 此期间温度不能低于12oC。当气温低于12oC时要立即扣棚提温。

2.2.2 定植

为了提高前期产量, 大棚丝瓜宜采用密植栽培。当丝瓜幼苗期30~35天左右, 长出2~3片真叶, 即可定植。定植时注意选择晴天上午, 定植密度为株距30~40cm, 栽植深度比原土坨略深些, 最好采用“稳水座苗”的方式, 在起苗、运苗和栽植过程中要防止散坨伤根。定植后, 将垄面整修, 然后覆盖地膜, 并打空把苗引出膜外, 以利保墒提温。

2.3 定植后的管理

2.3.1 越冬丝瓜栽培

定植后处在较寒冷季节, 温度低是影响缓苗的重要因素, 因此, 在管理上, 要重点加强温度管理, 以提高棚温, 在定植后10~15天内, 可使昼温保持在30~35oC, 此期一般不通风或小通风, 创造高温条件, 以利缓苗。如晴天中午前后棚温过高, 幼苗出现萎蔫时, 可盖花苫遮荫。幼苗期一般不浇水, 垄间要中耕, 保墒增温, 缓苗后, 昼温顺降到25~30oC, 夜温保持在15~20oC, 不要低于12oC。

2.3.2 开花坐瓜期的管理

定植后, 壮苗, 大约55天左右第一朵雌花即可开花, 从开花到商品瓜采收期约需10~15天。在管理上主攻目标是促进植株稳发壮大, 搭好高产骨架, 提高座果率, 防止落花、落果。在栽培措施上, 一是加强棚温调控, 使棚温每天保持在25~30oC, 若超过32o可进行适当通风换气。夜间要加强保温, 加盖草苫, 使棚内温度维持在16~20oC, 最低不低于12o。如果温度持续高于35o或低于12o以下, 将会引起落花或出现畸形果;二是整枝吊蔓和肥水管理, 丝瓜径叶生长旺盛, 需进行植株调整。为了充分利用棚内空间, 多采用S吊蔓方式, 蔓长50cm时, 开始扯绳吊蔓, 每株一绳。丝瓜一生中应用主蔓结瓜, 侧蔓及时去掉, 以防消耗养分。利用主蔓连续摘心法结瓜, 当主蔓20~23个叶时进行一次摘心, 以后按上述办法连续摘心, 去侧蔓。根据植株的强弱, 第一次摘心时每株选留3~4个雌花, 将其余雌花去掉。在肥水管理上在根瓜座瓜之前一般不浇水, 应多进行中耕保墒, 如遇干旱, 可浇小水, 以防水分过多造成植株徒长, 导致落花、化瓜。根瓜座住后要加强肥水管理, 追肥浇水, 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15kg, 硫酸钾10kg。三是提高座瓜率, 影响坐瓜率的因素很多, 除花器自己构造缺陷和短柱花以外, 持续高温、低温、阴雨及病虫害, 都可以引起授粉受精不良, 而造成落花。为防止落花落果, 除要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外, 使用生长调节剂是提高坐瓜率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应用最多是2.4~D。开花后, 及时用2.4~D点在果顶上, 使用浓度为20~30PPM, 在此范围内, 气温高时浓度可低些, 反之则高些。使用时只涂抹果顶和蘸花, 不能溅到叶片, 以防造成伤害。使用的最佳时期是花朵刚刚开放时。处理后一般不落果, 不易出现畸形, 丝瓜生长速度加快。一般植株每茬留四个雌花, 坐瓜后留两个高质量的瓜, 摘除劣瓜。

2.3.3 结瓜盛期管理

根瓜采墒之后, 丝瓜进入结瓜盛期, 此期丝瓜生长量大, 结瓜数量增加, 不仅要求有充足的肥水, 而且有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在管理过程中具体落实以下措施:一是肥水管理。丝瓜根系发达, 茎叶茂盛, 生长期长, 结瓜多, 整个生长期内需肥量较大, 特别是开花后, 丝瓜生长期需大量的有机养分, 生殖生长进入旺盛时期, 需肥量很大, 应及时追肥。追肥可结合每10天左右一次浇水进行, 追肥时把全元素复合肥和鸡粪顺水冲施。每次冲施人粪尿300~500公斤, 或氮化肥15~20公斤, 间隔追施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同时可进行1~2次叶面喷肥;二是温度管理。丝瓜性喜高温, 结瓜期间, 应控制夜间温度不低于15摄氏度, 白天温度不超过32摄氏度为宜;三是光照管理。光照是大棚热量的重要来源, 也是光合作用不可替代的能量源泉, 改善光照条件, 是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在此期, 要坚持早揭草苫, 争取每天有较长的光照时间, 注意阴天也要及时揭苫, 争取多采一些散射光。在棚膜覆盖的整个期间, 要经常擦拭薄膜上的灰尘, 以提高透光率, 尽量减少棚膜上的水滴, 保持无滴膜透光性。可通过采用无滴膜棚膜防水剂以及覆盖地膜、灌水后及时排湿、降低大棚温度等措施, 来改善大棚光照条件;四是整枝摘老叶。在盛瓜期, 植株封垄, 田间郁蔽, 因此要及时摘除多余的雄花蕾、卷顺和畸形瓜, 同时要及时摘除植株下部变黄的老叶, 以利通风透光, 集中养分, 促进果实增长。

2.3.4 丝瓜的采收

丝瓜采收太早影响产量, 过迟纤维硬化, 品质下降, 还会影响后面幼瓜的生长, 同样降低产量。所以要及时采收 (“光丝一号”山东省寿光市) 适宜采收瓜长为50厘米左右。一般丝瓜冬天开花后15天左右可以采收, 盛花期一般开花后7天左右即可采收, 此期结瓜多, 采收勤, 每1~2天采收一次, 采收时宜用剪刀剪下, 整齐的摆在纸箱内或装筐待售。

冬暖大棚 篇6

1 在垛砌墙体时要筑够厚度

底部2.5~3.0 m, 上部1 m以上。由于墙体加厚, 御寒保温性能就增强, 既能有效地阻隔低温侵入, 又能把白天太阳的光照变成热能贮存起来, 夜间又缓慢向棚内空间释放, 使夜间棚内温度不至太低。墙体以黏土最好, 沙土最差。另外, 在大棚前沿外侧50 cm左右挖1条深、宽各50 cm左右的防寒沟, 长与棚长相同或略长于棚长的沟, 沟内垫入1层旧薄膜后, 填满麦秸、稻草等保温材料, 上面再盖1层不漏水的旧薄膜, 并用土压住。可使土壤中横向传热减少, 室内地热不易向室外扩散, 对提高地温有明显作用。据有关部门观测, 设置防寒沟的温室地温提高4℃, 能防止大棚前沿的作物根系受低温伤害。

2 设计大棚的总体尺寸在适宜的范围

在设计建造大棚时, 必须依据地理纬度、气候条件、场地面积等情况, 处理好大棚的总体尺寸关系, 使总体尺寸关系处于适宜范围。在北纬39°~41°的冬季严寒地区, 宜采用6~7 m的跨度, 脊高2.5~2.8 m, 后墙高度1.6~2.0 m, 后坡的投影宽度为2.0~2.3 m, 距前檐2、4、6 m处的切线角分别为26.5°、21.5°、14.0°左右, 长度为30~50 m比较合适;在北纬38°及其以南的冬季寒冷地区, 宜采用8~11 m的跨度, 脊高3.0~3.5 m, 后墙高度可增加到2.0~2.2 m, 后坡的投影宽度为1.2~1.8 m, 距前檐7~8 m处的切线角度不宜小于11°, 长50~80 m比较合适。

再者, 要设计合理的棚面角度。棚面角度是指大棚前坡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度数。棚面角度越大, 前坡面与阳光的交角越大 (即太阳投射角越大) , 透过的光线也就越多 (即透光率越高) , 反射光率越低, 反之则相反。由以前的经验可知:大棚的南坡面与太阳直射光线构成的交角 (投射角或入射角) 大小, 既决定于太阳的高度角, 又决定于大棚前坡面的倾角 (即棚面角) 。太阳的高度角是随着纬度、季节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 在大棚的采光设计上, 其前坡面的倾斜角度 (前棚面角) 应当与太阳光线配合成比较适当的角度, 以使大棚尽可能多吸收太阳光和热。聚氯乙烯棚膜覆盖前坡面与阳光的交角大小, 与光入射率、反射率的关系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 当太阳投射角为90° (或者说入射角为0°) 时, 光入射率最高, 该角度最为理想, 因此就把90°的太阳投射角称为“理想棚面角”。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也不科学的。太阳投射角40°与90°相比, 透光率仅下降3个百分点。如果以太阳光投射角50°为设计参数, 算出的棚面角度, 在冬至这天12:00的短时间内, 太阳光投射角为50°, 而10:00—14:00的大部分时间内太阳光投射角达不到50°, 这是因为10:00和14:00的太阳高度角比12:00低5.51°~6.97°。因此, 要以33°~35°入射角为设计参数。理想棚面角度减去参数, 得出的棚面角度的棚面与阳光的交角, 即使在太阳高度角最低的冬至这天的10:00—14:00这段时间, 光入射角也小于40°, 其透光率仅比入射角度为0°的“理想棚面角度”下降3个百分点;然而棚脊高度却比“理想棚面角度”情况下计算的棚脊高度降低了很多。因此, 便把理想棚面角度减去33°~35°这个参数所得出的角度, 称为合理的棚面角度。

3 采用聚氯乙烯 (PVC) 无滴膜, 及时洗尘

实践证明, 若薄膜上残存有尘埃和水滴, 或薄膜本身发生了老化, 就会影响棚内的光照状况。如果薄膜上附着1层水滴, 可使透光率的下降幅度达到20%~30%。新的薄膜在使用2 d后, 因尘埃的作用, 可使进入棚内的光减弱14%, 10 d后可减弱25%, 15 d后减弱28%。针对该种情况, 可每隔3~5 d喷水1次, 以将灰尘冲洗掉, 促使棚体透光率和棚温的提高, 或者采用无滴防尘长寿膜更好。

4适时卷、盖棚顶的草苫调节温度

由于雪的导电性能差, 下雪后的相对一段时间内可防止棚内的热量向外扩散, 但是一旦其融化, 又将吸收室内的热量, 导致棚内的作物发生冻害。为了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应在开始下雪时, 将草苫放下;当雪开始融化时, 将棚面上的雪用刮雪板把雪刮下, 再将草苫卷起。该阶段, 即使棚内的温度有所降低, 但只要有足够的光线, 随着日光的照射, 在上午将草苫拉开一会, 就能使棚内的温度提高10~15℃。

摘要:半地下式冬暖型塑料大棚的建造与管理研究表明, 大棚墙体、总体尺寸、棚面角度及薄膜的不同选择对大棚发挥应有的效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应加强这些方面的建管工作。

关键词: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建造,管理

参考文献

[1]安黎霞.晋中:温室大棚建造技术规范标准发布[J].大众标准化, 2010 (5) :65.

[2]郄丽娟, 韩建会, 薛金祥.改良型塑料大棚的设计及温度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 :284-287.

[3]薛建新.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配套生产效益高[J].新疆农业科技, 2007 (6) :23.

上一篇:电视新闻人才下一篇:失神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