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的法治问题

2024-06-28

新闻业的法治问题(精选九篇)

新闻业的法治问题 篇1

一、法制电视新闻批评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主持人习惯性的点评常带偏见

法制电视节目在普法的同时也是一个交流法律观点的自由市场, 电视节目是交流的平台, 不同的利益主体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博弈。节目本身在各方观点的交流或表达中, 应保持中立的角色。对于主持人来说, 同样如此。而在实际节目的播出当中, 主持人在批评性新闻报道的点评中常常会出现有失客观的情况, 甚至还会带有一些偏见。如7月21日主持人在新闻《脑部被插针儿童手术成功》播出后的点评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给人印象当中, 在农村这样的傻媳妇还真不少, 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这里他把这两位双胞胎有精神问题的母亲称为“傻媳妇”。

(二) 批评领域广但力度小

河南政法频道秉承“大普法、大法治、大服务”的宗旨, 以法律为主线向社会延伸。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法治现场》栏目的题材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批评报道也呈现出这样的特征。如2014年7月份涉及批评监督的题材就有“五花八门暑期班”、“郑州垃圾围城”、“渣土车”、“小区高空坠物”等方面。总体来说这些批评报道曝光了一些不良社会现象, 促进问题的积极发展和妥善处理。但总体而言这些报道缺乏力度, 给人一种只拍苍蝇不敢打老虎的感觉。2014年7月29日该栏目在《五花八门暑期班“在职名师”授课成噱头》的追踪报道中大量回顾了上周的内容, 追踪结果却无实质进展。正如新闻中提到, 这种现象很普遍甚至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但作为一种违反教育管理规定的现象, 到底该如何治理, 是谁充当了他们的保护伞?但最终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并没有呈现给观众。

(三) 批评报道暗访频率偏高

陈力丹教授在《记者暗访原则上不宜采用》的文章中认为, 暗访是一种欺骗行为, 是非法的或者违背道德的, “原则上是不允许的”。只有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 例如在人民生命安全受到重大威胁的情形下, 在用尽了各种合法手段无法获得信息的情形下, 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使用暗访手段。 (1)

在《法治现场》的批评报道中, 很多镜头使用的都是“非常规拍摄”。通过分析发现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需要暗访, 多数情况下记者可以表明采访目的和身份。2014年7月17日在《我的诊所为什么被查封?》的新闻报道中, 记者带着爆料人的疑问和诉求去采访汝州市卫生局相关工作人员时, 全程采用了“非常规拍摄”。记者就“这些被注销行医资格的医生是否是非法行医”这个问题采访卫生局工作人员时, 完全可以表明身份和目的, 相关人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不需要遮掩, 因为这是他们正常的工作内容。频繁地使用隐性采访, 虽可以快速地得到一些记者想要的信息, 降低采访难度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但是正如央视《新闻调查》的内部信条:无论如何, 秘密调查都是一种欺骗。

二、隐含问题的批评报道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 淡化了电视观众的法制意识

法制节目在普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 培育具有现代意义的法律精神和法律文化, 要坚决抵制那些违背法律精神的人治思维。在节目中表现之一就是主持人的重理轻情, 相对冷静严谨, 不能因个人价值观不同或好恶而表现出带有偏见的点评。

当下不少法制节目和民生节目有一个相同的现象就是主持人沉迷于犀利甚至是絮叨的点评。在演播室当中, 主持人很容易出现角色表演不当的情况。主持人面对弱势群众受到不公正、不公平等遭遇时, 容易以其代言人的角色出现而不遗余力地批评。虽然这些点评能给观众痛快淋漓之感, 让主持人的正义感爆发, 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但是这样的情绪容易感染观众淡化了他们的法治意识, 不利于普及与培育法律文化和精神。

(二) 缺乏批评力度降低了公众的新闻期待

期待视野是德国文艺理论家提出的有关美学接受的理论, 这个理论最大的特点在在于强调读者主体性地位。读者在接受过程之前, 根据自身的人生经历、阅读经验、审美趣味等, 对于文学接受课题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期待视野被引入新闻传播学中后, 强调了受众的主体性地位。作为个体, 受众依据个人的经济地位、文化阅历、个人偏好、经历遭遇等来主动地选择新闻和信息。因此, 从受众的角度考虑, 媒介组织要根据受众的需要引导受众的关注传播对象, 并且要从受众的心态变化入手切入其期待视野。

对于法制节目的批评监督报道来说, 观众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的广大群众来说, 希望看到的是违法犯罪、欺压良善、社会不公平等现象得到曝光并改善, 更是迫切希望和自身遭遇相似的问题得到解决。如果在这方面缺乏力度和针对性, 总是隔靴搔痒的话, 会让观众失去兴趣和关注焦点。如此下去, 很难让挑剔的手持遥控器的观众对节目产生依赖心理。

三、提升法制类电视新闻批评报道效果的建议

以河南政法频道的《法治现场》为例, 资讯类法新闻节目批评报道的效果就容易被节目暴力、凶杀、离奇等类型的题材所影响。所以这类节目在提升报道效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改进。

(一) 注重对节目团队法律素养的提升

法制新闻相对于民生新闻来说, 对节目制作团队法律方面的素养要求要高得多。作为传播与普及法律文化和法律精神的节目创作队伍, 如果本身缺乏法律素养, 那么在向公众进行普法宣传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偏误。目前来说, 以《法治现场》为代表在优秀法制新闻节目对基本法律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 同时在节目制作中栏目法律顾问的参与也提高了节目的质量。

对于主持人来说也同样要像记者、编导等人员一样, 加强法律知识修养的提升。在批评性报道的点评中, 不预先设置立场或者被情感绑架。节目要体现人文关怀, 但是还要注重法制类节目的严谨、严肃、理性、科学等要求。主持人在节目点评中, 始终以法律精神作为准绳, 以引导社会按照法律来处理问题, 按照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如果主持人缺乏法律素养陷入看似犀利其实有失偏颇或带有偏见的点评当中, 看起来很有正义感、责任感, 也能很好地赢得观众掌声, 但却容易诱发不良的社会情绪, 不利于和谐社会秩序的建构。

(二) 增加深度分析做好连续报道

当前很多资讯类法制节目往往注重对事件简单、片面的陈述, 然后援引法律条文或栏目律师说法进行简单的对接, 缺乏对于事件发生背景和原因、事件后续发展、最终问题解决甚至相类似现象的深入分析。在这种情况下, 给观众的感觉是一期节目下来完整性不足琐碎有余。在批评报道中由于新闻事件背景原因、发展过程、问题真相等充满复杂性, 所以更加需要做好深度报道, 有针对性地去监督批评, 不能隔靴搔痒。要解决这一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较为可行的策略之一就是做好连续报道。根据采访的深度、线索的挖掘、问题的指向以及时间的推进, 制作以某一主题为主线的连续或系列报道。

(三) 争取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提升监督效果

纵观7月份31期的《法治现场》, 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或者说在社会上反响强烈的批评报道不多, 有些还成了“断头新闻”。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就是记者没有很好地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 舆论监督效果平平。在《法治现场》的批评报道中, 记者使用“非常规拍摄”获取的镜头的情况非常普遍, 即使在采访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时候也在使用。面对这种情况, 如果事先取得这些部门的配合, 可能采访的效果要好一些。

在7月24日和28日的新闻《五花八门暑假班, “在职名师”授课成噱头?》的报道中, 记者几次去当地教育部门暗访都没有取得有效的信息, 所以只能在爆料人和这种“暑期班”现象间徘徊。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在三令五申下这些学校和老师敢于办补习班, 一定有人在充当保护伞。所以, 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记者暗访和社会举报, 显然很难一时解决。与这条报道效果不同的是, 7月15日在《谁弄脏了贾鲁河的脸?》的报道中, 《法治现场》记者联合郑州环保和水务部门的执法人员一同来到向贾鲁河排放污水的石料厂, 经过现场检查, 很快确定了污染源并对这家石料厂老板依法作出了处理。

温家宝曾说,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也是目前党和政府一直在着力解决的问题。法制类电视新闻报道, 不仅要承担宣传与普及法律精神和法律文化、培养公众法律素养的重任, 同时也要运用法律作为武器, 监督批评社会不良现象、风气、违法犯罪行为, 彰显社会正义、公正、平等, 为社会和谐和法治建设作出贡献。尽管目前这类报道还存在问题, 但是随着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和节目制作团队的法律素养、选题的科学性、事件挖掘深度等方面的不断改善, 法制电视新闻的批评性报道一定会在其资源优势下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磊, 电视法制节目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EB/OL].http://media.people.com.cn/GB/7514982.html, 访问于2014年8月24日.

[2].胡智锋, 尹力.电视法制节目特制、创作与开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3].钱坤, 民生新闻中批评性报道的问题分析及建议[J].新闻战线, 2007, (07) .

新闻法治与新闻伦理教学大纲 篇2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及渊源。

2.熟练掌握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类型和主要内容。

3.掌握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需注意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1.法及其基本特征

2.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3.我国新闻法制的特点

4.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区别联系

第二节 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及渊源

△1.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2.我国新闻法制的渊源

第三节 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

1.依法保障言论出版自由

2.依法限制滥用言论出版自由

3.新闻界本身的自律

第四节 新闻法制的类型

1.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

○2.判例法

3.在特殊领域涉及新闻媒体法制

4.在宪法、刑法、民法以及其他法律中包含有关新闻媒体的规定

第五节 新闻法律关系

1.什么是新闻法律关系

2.新闻法律关系的类型

第六节 我国法制的主要内容

1.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

2.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

3.新闻事业行政管理

4.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

第二章 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新闻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了解英美等国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状况。

3.了解我国当前新闻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4.了解如何加强我国当前的新闻法制建设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闻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1.经济条件

2.思想条件

3.政治条件

第二节 英美等国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状况

△1.美国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状况

△2.英国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状况

3.其他国家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状况

第三节 我国当前新闻法制状况

1.我国当前新闻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2.我国当前新闻法制之状况及新闻立法的进程

3.我国当前新闻法制建设方面值得肯定的成绩

△4.我们当前新闻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5.如何加强我国当前新闻法制建设

第三章 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行政管理机关对新闻事业的管理状况。

2、了解我国关于报社记者站管理暂行办法。

3、了解关于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办法或制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关对新闻事业管理的主要表现

1.新闻事业实行批准登记制

2.新闻行政管理机关对新闻机构的日常工作行使管理权

3.新闻行政管理机关对新闻机构和新闻违法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使行政处罚权

第二节关于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办法或制度

1.报社记者站管理暂行办法

△2.实行新闻从业人员资格制度

△3.中国记者网

第四章 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问题。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3.了解广告法在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

第二节 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问题

1.什么是比较特殊的突发性信息

2.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媒体应负的职业使命

3.当前我国新闻媒体在比较特殊的突发性信息发布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4.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广告与中国广告法律

△2.《广告法》具体内容

3.《广告法》与广告法规

第五章 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何谓危害国家安全罪。

2.了解与新闻传播活动有关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

3.掌握重大军事报道中记者的行为规范。

4.了解淫秽色情出版物的认定标准及其法律责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与国家安全

1.何谓危害国家安全罪

2.与新闻传播活动有关的危害国家安全的主要罪行

第二节 新闻活动与保密制度

1.什么是国家秘密

2.什么是泄密罪

3.中国媒体军事泄密现象透析

4.重大军事报道中记者的行为规范

第三节 新闻传播活动与维护社会秩序

1.淫秽色情出版物的认定标准及其法律责任。

2.“法轮功”为什么被称为邪教

第六章新闻传播与公民权益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舆论监督和新闻维权、侵权之间的关系。

2.掌握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

3.熟练掌握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4.掌握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5.掌握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6.了解新闻侵犯著作权的表现、原因、危害,以及解决侵权问题的对策

7.了解其他新闻侵权的形式

8.了解新闻侵权的预防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中的新闻维权和新闻侵权

1.舆论监督和新闻维权

2.舆论监督和新闻侵权

第二节 新闻对公民权益的侵害

1.新闻侵权行为及其特点

○△2.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

○△3.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第三节 新闻侵害公民权益的常见形式

△1.新闻侵害名誉权

△2.新闻侵害隐私权

△3.新闻侵害著作权

4.其他新闻侵权的形式

第四节 新闻侵权的预防

△1.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善于化解新闻官司

3.正确认识新闻官司

第七章 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什么是道德、职业道德和新闻职业道德

2.掌握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职业道德与新闻职业道德

1.什么是道德与职业道德

2.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

第二节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的关系

△○1.二者的辩证关系

2.法律、道德与传媒、司法

3.我国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法律根源

第八章 新闻职业的道德原则与规范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2.了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意义。

3.了解什么是有偿新闻以及如何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4.了解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危害、产生原因及防止虚假新闻的道德诉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1.新闻职业的道德原则

2.新闻职业的道德规范

第二节 新闻职业的道德规范

1.忠于职守,勤奋敬业

2.正确导向,注重效果

3.报道真实,客观公正

△4.清正廉洁,遵纪守法

5.尊重群众,尊重同行

△6.团结协作,公平竞争

第三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1.新闻选择的标准

○2.重视舆论导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3.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4.不断探索,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四节 反对和制止有偿新闻,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职业道德

2.在深化新闻改革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第五节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杜绝虚假新闻

1.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

△2.虚假新闻的危害

3.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4.防止虚假新闻的道德诉求

5.严守规章制度,堵塞失实漏洞

新闻法治化的困惑与出路 篇3

新闻法的缺失使新闻法治化陷入困境

1979年5月, 复旦大学新闻系学生在校庆学术报告会上率先提出了制定新闻法的问题。1980年9月, 赵超构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小组会议上提出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的建议。然而, 20多年过去了, 《新闻法》却始终没有出台, 新闻法的缺失, 虽然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新闻活动无法可依, 但却给当前的新闻传播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具体来说, 《新闻法》难产的原因在于对新闻法的性质、功能等关键问题的明确上, 行政部门、立法机关、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这些争议的主要问题有:如何界定和表述《宪法》中规定的公民享有新闻、出版自由;舆论监督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新闻媒体和出版社要不要主管和主办单位等。在新闻立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新闻法的立法目的难以明确阻碍了新闻事业法治化。新闻立法的宗旨是保护和发展新闻自由, 但也强调了对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限制和约束, 成为立法与否旷日持久的争执核心。2.新闻法中关于媒体创办权的规定存在难点。曾任社科院新闻法研究室副主任、参与起草过《新闻法》的孙旭培研究员认为, 《新闻法》一时难以出台, 根本原因在于《新闻法》应该规定谁可以创办传媒的问题, 面对全部媒介国家化的情况, 现在提出的问题是, 公民和法人能否参与创办传媒?目前的《新闻法》草案被要求不涉及创办传媒, 而《出版法》却规定:这样的《新闻法》显然违背《宪法》第35条规定的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如果允许公民创办传媒, 则又与我国现在的新闻体制不符。

因此, 为了改变新闻事业在现实中所面临的这种尴尬局面, 摆脱无法可依的现象, 必须加快新闻立法的速度和进程, 以保障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利, 同时也需要新闻立法来约束各种滥用新闻自由的行为, 保证舆论监督的公正和力度。

新闻法治化需要重视的问题

《新闻法》在全世界很多法治国家都是一部除宪法以外的重要大法。在民主国家, 新闻媒体被看作是除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权力”。而在我国, 新闻媒体也扮演着党和政府喉舌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数十年的法治建设和新闻实践, 为我国新闻立法提供了社会环境;法学研究和新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为新闻法治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前提;大量新闻纠纷和新闻诉讼案例, 为我国新闻立法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现实基础。1997年4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 提出“积极推进新闻出版的法制建设。要加快立法工作, 加强依法管理, 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到2010年新闻出版法制建设要建立以《出版法》、《新闻法》和《著作权法》为主体及与其配套的新闻出版法规体系”。《新闻法》的颁行已经为时不远。

1.坚持党领导下的新闻法治化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新闻事业都是由党委宣传部门领导, 虽然新闻体制逐步放开, 但是对媒体意识领域的监控从未放松, 部分人认为新闻立法会削弱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实际上全面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党的奋斗目标之一, 而且新闻立法只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之下, 把对新闻规律和我国的实际国情的认识凝结到新闻法中, 就能充分体现党的引导作用, 从而使新闻法中的自由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2.加快新闻法及相关法律的颁布实施。为保证新闻主体依法实现自己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新闻立法必须建立和健全明确而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这既包括因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侵权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还应包括基于行政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行政责任, 以及因触犯刑法而产生的刑事责任等。

3.新闻法治和新闻自律并举。新闻自律机制的功能, 首先是“限制”性的, 既约束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 使之恪尽社会责任, 不滥用新闻自由的权利, 又通过自身行之有效的工作, 避免政府直接出面制定严厉的法律。新闻法治与新闻自律并举, 使两种机制中“张力”与“限制”互补。政府通过参与建立自律机制, 既能达到规范新闻媒介的目的, 又可避免与之直接冲突, 可以有效弥补新闻法治刚性带来的不足。

总而言之, 《新闻法》的制定势在必行, 其对新闻自由、舆论监督、新闻采访权等问题作出的大量规定, 必将更加完善目前的新闻法律体系, 加快推进新闻法治化建设, 在新闻法治化的进程中, 法治与自律并举, 自由与监督并行, 才能使新闻事业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张扬。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闻法学》,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

[2].陈建云:《中国当代新闻传播法制史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3].孙旭培:《新闻法:最需要的法律最困难的立法》, 《新闻爱好者》, 1999 (9) 。

新闻业的法治问题 篇4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进十八大报告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理政的一个重要规则、理念,随着近年来的推进,正在成为从基层到中央上下一体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意味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工作的时候也就要做到法律至上。

法治,追根溯源是追求公平、公正、公开。“法治思维”首先是一种法治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法治思维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的,一个平时没有法治理念的公职人员、领导干部,遇到问题不可能突然形成法治思维。其次是领导干部或者是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一种法律规则的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律规则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等法治精神和原则。此外,“法治思维”还表现为一种行为选择,面临多种问题的解决方式、手段时,领导干部能够首先研判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治精神等。

理论需要联系实际。我们就发生在广东的“乌坎事件”来说,事后有诸多评论认为正是后期地方政府在处理问题时良好的措施以及方法转变,才使得这起备受关注的突发事件得以完善解决。那么在这起事件中又是如何体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呢,我们不妨作一概括:

第一,发生社会矛盾,政府首先积极主动介入,不逃避,不推诿,勇于承担责任,与公众沟通;

第二,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依据相关的法律分析公众的诉求是否合法、合理; 第三,对于合法诉求应依法展开调查,在调查中公众的参与很重要,确保调查的客观、中立;

第四,调查情况清楚后,行政决策或者决定采取和公众民主协商的方式进行,吸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能采纳的应说明理由,避免行政专断;

第五,信息及时有效的公开,事件调查情况等相关信息通过发布公告的形式公之于众,确保信息的权威和准确,避免虚假信息扩散,掌握信息主动权;

第六,对于违法行为,不姑息,不放纵,应追究法律责任的依法进行,行政权力不干预司法行为;

第七,依法维护村民自治的权利。

法治思维四大评判标准

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方式的大背景下,下一步在建立“法治思维”、学会“法治手段”方面,最切实的步骤是什么?

从内部环境看:需要通过更多的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来让公务人员了解法律、理解法律。那么,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常态化的、落地的包括新入职的、调任的公务人员在内的具有整体性的法治培训,不可以是碎片化的、支离破碎的。在公务员的任职期间,每年都应该有相应的法治课程。

从外部环境来看:首先是要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

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促进已建立起来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能够在监督合力和实效上不断增强。其次是加强问责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工作,如不断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保证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力有效。

同时,在公务员的晋升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对他们的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如果在这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甚至可以作为提拔的条件。只有将“法治状况”引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标准之中,并且应该占很大的分量,才能让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那么,对于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运用应如何评判呢?首先是法治理念的树立。虽然我们处在转型时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法治的发展方向是不能动摇的。其次是法律意识,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甚至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时的一个价值选择。此外,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是否坚持了一些判断标准——第一是职权的运用是否合法;第二是立法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第三是在行政决策时是否体现了民主参与、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合法性审查;第四是能否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行政裁量的时候是否体现了法律平等的精神、是否体现了平等的规则。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在“法治思维”的支配和影响下,运用具体的“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既不能畏缩不前、灰心丧气,也不能盲目自大、胡冲乱撞。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坚持 “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的重要论断,通过贯彻落实宪法实施工作,保障宪法的“生命”,维护宪法的 “权威”。要高举社会主义人权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要以宪法为核心,以现代宪法所倡导的 “人民主权”、“民主政治”、“限权政府”、“人权保障”、“公正司法”、“法制统一”等等基本法治价值,统率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通过崇尚法治价值在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弘扬法治文化传统,提升法治价值的影响力,逐渐削减各种“非法治价值”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依法办事”、“唯法是从”、“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等具体的政策和规范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各项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造一个与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相适应的“法治小康”。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直指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并成为国家与公民的政治常识。我国已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整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阻碍法治进程的主要问题是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核心是必须增强各级领导和司法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形成,不能依靠几个文件和会议,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实践,在“倒逼”机制下,培育和形成法治思维。就我区而言,应重点抓好6个重要环节:

第一,要真抓实干,做到说实话、办实事。

习近平同志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就要求我们要避免说空话,说大话,否则就会像赵括一样,只能是纸上谈兵,最终兵败而亡,误己误国。我们抓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做到说实话、办实事。在法律的框架下,在法治的轨道上,在创新社会管理上真抓实干,努力化解全区各种社会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亲情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努力建设“平安颍州”、“幸福颍州”的目标。

第二,要制定“法治颍州”建设基本规划,在顶层设计中贯穿法治思维。区委要统筹安排,尽快出台《“法治颍州”建设基本规划》,《规划》精神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符合宪法和法律法规要求,重点包括依法执政、依法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建设均应纳入法治轨道。让全区的各项工作步入到正常、有序的法治化道路上来。

第三,要规范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治区理政体现法治思维。党委依法执政,要求政策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要求,加大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的支持力度,从而更好地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支持司法机关公正独立行使职权。在自身建设上,要看工作运行机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的要求,任何组织和干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触犯法律底线者必须受到法律制裁。政府依法行政,要求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切实依法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还政于民;要有“作茧自缚”的精神,针对部门实际,制定《行政程序规定》,按章办事,规矩自我;要尊重司法权威,坚持行政不干预司法原则,并依法参与诉讼,自觉履行生效判决。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倡导公平交易,优化辖区内企业外部环境。

第四,要维护司法的公正、独立和权威,以司法力量保障法治思维。

全区各级人大、党委、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都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严禁以各种名义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给司法机关创造一个良

好的外部运行环境;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按照刑事诉讼程序,独立办理刑事案件;法院、检察院严格按照法院、检察院《组织法》规定,规范上下级监督关系和领导关系;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生效判决强制执行力度,提升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形成以党委、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依托,司法机关为主导的社会法治模式。

第五,要创新法治教育、法治文化宣传方式,力促社会崇尚法治思维。要加强全区中小学校的法治教育,从小学至中学,都应开设有一定课时的法治教育课;要加强全区国家公职人员法治教育培训,鼓励参加在职大学或研究生法学课程学习,接受系统法律思维训练;要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到广大的农村,要创作法治文化精品,树立法治建设典型。

第六,要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业绩考核机制,倒逼运用法治思维。

国内关于新闻法治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5

本文主要就“新闻法治”研究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做一个整理和分析,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有关“新闻法治”研究的文献作为综述对象, 归纳和分析“新闻法治”研究在国内2004至2014十年间的发展演变和特点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法治”研究所遇到的问题做一个学理上的分析和解答。在阅读和查阅了大量有关新闻法治的文献资料后, 笔者发现, 国内有关“新闻法治”的文献大体上可以概括分为以下几类, 即对“新闻法治”基本概念的阐述、对“新闻立法”历程的梳理、对“新闻立法”的相关研究、对司法与传媒关系的研究。

笔者通过检索以下数据来确定本文的综述文献:

检索项:主题

检索词:把关人

时间:2000—2014

范围:全部期刊

匹配:精确

通过检索, 笔者一共获得相关论文56篇, 本文将针对这56篇论文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

一、对“新闻法治”基本概念的阐述

吴慧娟发表在《新西部》的《如何理解新闻法治》 (1) 概述了法治以及新闻法治的由来, 解读了新闻法治涵盖的内容, 从历史渊源和法理层面为全面阐述了新闻法治的基本理念, 从而指出新闻法治是对涉及新闻领域的多方面关系进行管理与调控的一种手段, 更重要的是新闻法治是对新闻从业人员与新闻媒体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而在张晶晶发表在《重庆社会科学》的《新闻法治的基本理念与法治新闻的客观报道》 (2) 一文中, 从另一个层面指出, 新闻法治的基本理念包括知情权、维护“人格权”、更正与答辩权、保密权等。对比两篇文章, 虽说都对新闻法治的基本理念做了阐述, 但是角度不同, 从而得出的相关解释也就有所区别:吴慧娟一文从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出发, 认为新闻法治是对两者的规范和保护;而张晶晶一文从司法层面和社会大众出发, 认为新闻法治应该在上述权利方面定义其基本理念。在笔者看来, 两文在自己的角度对新闻法治所做的概念定义殊途同归, 都是对新闻法治这一概念的恰当阐述。再者, 应该将两者的论述有所结合, 即新闻法治是对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权利规范和对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保障。所以, 在笔者看来, 新闻法治不仅是新闻界的目标追求, 更应该是法治社会的目标追求。

二、对“新闻立法”历程的梳理

(一) 对“新闻立法”现状的宏观概括

新闻法治, 归根结底是一个新闻立法的问题。没有法律, 何谈法治, 所以要实现新闻法治, 新闻立法是关键。然而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 国家的新闻立法也仅仅是纸上谈兵, 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付诸实践。我国有关新闻传播工作的只能在宪法的、民事的、刑事的、行政的、经济的各种法律中找到相关条款, 或是有专门针对新闻传播领域的若干司法解释以及党委、政府新闻主管部门和相关领导机关的指示、指令。

(二) 对“新闻立法”历程的微观梳理

对新闻立法的历史溯源和发展沿革的探索, 可以从侧面看出新闻法治的进展情况。自改革开放以来, 几乎每年都有人大代表提出新闻法或与新闻法有关的议案, 我国的新闻立法也由最初的酝酿到活跃再到停滞。通过对检索所得的56篇论文研读发现, 只有一篇文章是对“新闻立法”历程进行梳理的, 即孙旭培发表在《炎黄春秋》的《三十年新闻立法历程与思考》 (1) 。孙旭培的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简单的对新闻立法和新闻传播管理的现状做了梳理和分析, 而将文章的侧重点放在后半部分即思考的层面上, 这也其实是通过分析新闻立法的滞后和缺失, 来说明我国新闻法治的无法可依, 就如文中所说, “新闻实行法治, 就先要从新闻立法做起。不解决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我们永远只能在二三十度徘徊, 我国新闻界想在世界上赢得公信力, 那只是自话自说, 是没有可能的”。文章的后半部分剖析新闻立法没有重大进展的原因以及新闻立法停顿带来的后果, 对我国新闻立法提出了设想预期。这种梳理的方式, 没有简单地只从时间线索上对新闻立法进行比较浅层次的叙述, 而是通过深层次的思考, 将新闻立法较为深入地进行梳理, 把新闻立法停顿和新闻法治缺法可依所造成的后果展现出来, 喊出了社会对新闻立法的迫切要求。

三、对“新闻立法”的相关研究

(一) “对新闻立法”和新闻法治关系的研究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在新闻界, 新闻改革和新闻立法的呼声响起。20世纪80年代, 开始了对新闻立法的最初探索, 然而到现在,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新闻立法仍然停留在立法规划的阶段。当然我们不能只以一部《新闻法》的确立与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新闻工作好坏, 但是结合近年来在有关新闻传播领域的行政管理实践来看, 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弊端, 而我国新闻法治建设的一直滞后对这些问题和弊端的出现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进入新世纪以来, 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发展呼吁新闻立法。如前文所述, 有法才有法治, 新闻法是新闻法治的基石和根本前提;反过来说, 新闻法治又会促进新闻法的发展,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自新闻改革和新闻立法提出后, 学界对新闻法治进行了许多研究, 这些研究一方面对新闻改革和新闻立法工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如解决法学理论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另一方面, 对于新闻立法带来的诸如削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的担忧, 从某种层面来说, 这些问题的困惑不能得到解答也阻碍了新闻立法工作。

(二) 对新闻立法相对滞后的原因解读

虽说我国目前没有一部以新闻法命名的单行新闻法, 但我国的新闻法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等各层次的新闻立法在内的新闻法律体系框架。但总的来说还是谈不上完备, 而专门涉及新闻传播管理的法律就成了社会法治建设和发展的孜孜追求。顾理平发表在《江苏社会科学》上的《中国新闻法治的现实困境及推进思路》 (2) 指出, 新闻立法的相对滞后, 影响了新闻法治的进程, 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务实的手段推进中国的新闻法治。具体说来, 由于新闻这一特殊的精神产品与社会稳定的密切关系导致了政府竭力控制媒体报道内容, 再加上既得利益者出于自身权益的自卫及其带来的舆论监督不力, 使得新闻立法之路走得异常艰辛。从改革开放至今, 新闻法治建设推进非常缓慢, 然而导致中国新闻法迟迟无法诞生的原因有很多, 在检索到的论文中, 还有一些或多或少提到, 新闻法治建设会影响新闻自由甚至限制新闻自由, 或是担心新闻立法会削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在笔者看来, 这些担忧未免过于杞人忧天, 新闻立法的推进只能加快我国新闻法治建设的步伐, 为我国的媒介舆论监督和社会大众的言论自由给予法律上的保障, 对新闻自由没有限制, 而是在法的保护下, 真正做到新闻自由。再者, 把我国全面推向法治, 应该是我党的奋斗目标之一, 新闻立法也应该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把符合国情和新闻规律的认识和做法凝结在新闻法中, 这本身就体现了党的领导作用 (3) , 所以说那种认为新闻立法会削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三) 对“新闻立法”操作层面的理论设想

尽管新闻立法从酝酿到停顿, 但是学界对于新闻立法的探讨却没有停止, 而是从新闻立法的必要性、可能性到具体的可操作层面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如赵勇发表在《新闻爱好者》的《新闻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4) 从保障新闻工作者、保障新闻自由、规制新闻活动的需要三个方面入手, 对学界有关新闻立法中存在的一些原则以及必要性争议做了解答。如前文所述, (下转第29页) (上接第26页) 我国目前没有一部单行新闻法, 再加上我国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 而新闻法治化是改革必由之路, 而学界所做的这些研究努力, 对于新闻立法的实际操作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

四、对司法与传媒关系的研究

(一) 司法的制度化建构必要性层面

根据检索到的论文, 发现学界对于司法和传媒关系的研究比较多, 大部分论文从法治的视角出发, 提出如何完善我国新闻制度, 促进新闻媒介的法治建设, 如吴敏发表在《新闻研究导刊》上的《完善我国新闻制度的法治视角》 (1) 一文就指出, 新闻法治是媒体监督法治化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是对媒体监督的合理规制, 也是对媒体监督权力的一种保障;另一方面, 新闻法治将我国《宪法》中规定的言论自由进行了制度化建构, 让其在实践层面具有可操作性。

(二) 法治与自由的矛盾层面

还有一些论文从新闻侵权或舆论监督和新闻法治的关系入手, 即通过媒介舆论的影响力和媒介权利与义务的角度, 探讨了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主要是随着媒介的影响力逐渐增加, 传媒与司法的矛盾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如何处理好两者协调发展, 成了我国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姚斌发表在《中国报业》上的《浅析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基于当代传媒与司法关系》 (2) 一文认为, 只有在舆论监督和新闻法治的角度出发, 详细分析我国传媒业和司法部门的现状, 针对其表现出的具体矛盾和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从而达到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

注释

1吴慧娟:《如何理解新闻法治》, 《新西部 (理论版) 》, 2012年第Z6期。

2张晶晶:《新闻法治的基本理念与法治新闻的客观报道》, 《重庆社会科学》, 2010年第7期。

3孙旭培:《三十年新闻立法历程与思考》, 《炎黄春秋》, 2012年第2期。

4顾理平:《中国新闻法治的现实困境及推进思路》, 《江苏社会科学》, 2012年第5期。

5崔明伍:《新闻传播法》,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年。

6赵勇:《新闻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新闻爱好者》, 2013年第3期。

7吴敏:《完善我国新闻制度的法治视角》, 《新闻研究导刊》, 2012年第9期。

法治类新闻报道的新出路 篇6

1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对法治类新闻的新要求

1.1 受众对于法治类新闻报道的新要求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所以在道德思想、政策接受等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因而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作为法治类新闻报道的主要主体之一的受众,其对法治类新闻报道的需求成为指导法治类新闻报道主要发展方向。首先,法治类新闻报道的首要职能是代表着公共价值取向,要求法治新闻报道具有教育性,即法治类新闻报道的主旨是向公众宣传科普法治知识,推动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因而当前要求法治类新闻报道能够遵循十八大会议精神。同时对于文化水准较低的偏远地区而言,法治类新闻报道是他们获取法治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所以要求报道的内容要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让受众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其次,当前媒体传播行业具有播报渠道的多样性的特点,因而要求法治类新闻报道能够充分利用全媒体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新闻播放渠道,例如:在当前的纸媒大多数开通了公众微信号,实现多种渠道的时事追踪等,不仅对于重大的法治话题新闻进行报道,更要利用多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公众认识到更多的法治类新闻,掌握更多的法治信息,如乡镇地区发生消极的刑事案件,该地在其微信公众平台上撰写一篇法治类新闻报道,并添加较多的图片、思维导图等利于理解的内容,有效地起到警示作用并让当地居民感受到法治内容;最后,是当前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经济政治发展环境下,要求法治类新闻报道具有世界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法治类新闻报道也要求具有世界性特点,能够跟随世界发展的趋势,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具体是指法治类新闻报道的内容要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即对于国内外的相关法治类新闻都进行对比报道。如当前英国脱离欧盟的事件,我国能够从中挖掘出与我国社会性质相关联的法治新闻。同样要求法治类新闻报道能够制定科学的发展方向,确定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的战略发展方式,充分调动政策和时事的相互联系,整合资源,实现法治类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早日建设和谐社会,

1.2 新形势下对法治类新闻报道主体的新要求

根据上文所提出的受众对法治类新闻报道的要求可知,当前新闻撰写者对法治类新闻的主体。在当前国内外的局势下对法治类新闻报道撰写者提出来新的要求,一是要求新闻记者能够拥有良好的职业和道德素质,即法治类新闻记者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求真意识,在展开法治类新闻报道时以群众利益为主、为国家政策方针为辅,禁止采用影响动摇两者稳定的言论,并且在法治类新闻内容撰写时要拥有一定的法制知识,使公众能够通过具体的法治类新闻了解到国家最新的法律条例,政策要求,例如在当前要求新闻撰写者增加对整个法治事件的报道,而非在报道的前期将问题暴露,最终却使该事件成为烂尾新闻。二是要求法治类新闻报道记者能够把握时代潮流,具有创新性。全媒体时代下,法治类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法治社会的建设,让更多的公众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因而要求记者能够有效预测评估出人们的关注重点并有效协调这一新闻重点同法治类新闻报道的目的,站在人们的前方进行法治类新闻的报道,主要是要求法治类新闻报道能够从人民关心的话题入手,由小及大宣传相关法治知识。

2 法治类新闻报道新出路的具体策略

2.1 完善法治类新闻报道主体的职业素养

由上文可知,法治类新闻报道的主体在于新闻撰写者,寻找法治类新闻报道的新出路的基础在于新闻记者。另外受到记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法治类新闻报道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如何把握好理智和情感的界限成为法治类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对于法治类新闻而言,往往涉及到政府形象问题,所以在全媒体时代中,首先,要求加强对记者的专业性的培养,通过优秀法治类新闻报道的培训和宣讲,使法治类新闻记者能够掌握清晰理智的写作思路;其次,是通过培养在校学生的法治类思想,加强其实践活动机会,使法治类新闻报道记者能够拥有坚定的理论基础并且掌握最新的报道方式;最后,要求法治类新闻记者深入群众,从各种渠道中获得公众当前的主要需求。例如:“雷洋”案件中,记者将新闻报道的重点集中在执法不严方面,导致公众对于政府的不满大大加深,即使在真相大白天下的时候,还是难以扭转公众对政府的消极影响。

2.2 提高法治类新闻受众的法治理念

由于法治类新闻报道中含有大量的法律知识,需要严谨的法律思维来进行报道,要求提高记者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意识。在全媒体时代中,新媒体新闻传播渠道越来越广泛,微博、微信、新闻App上的新闻层出不穷,对法治类新闻报道的把关,发挥其对受众的积极意义成为重要的发展目标。针对受众的新需求,可以通过提高法治类新闻受众的法治理念入手,定时展开培训学习会议,使法治类新闻要求记者工作拥有正确的职业道路和社会道德,不会为了增加该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而罔顾社会道德,对一些消极信息进行大肆宣传;定期撰写理论性较强的法治类新闻报道,对公众进行法治理念的教育培养,同时采用奖惩制度,奖励优秀的法治类新闻报道,增加新闻报道者的法治竞争意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下主要是指新闻传媒实现“互联网+”的方式发展,而法治类新闻报道由于专业性较强、较为枯燥等短板导致受众较少,发展缓慢,传播目的和传播事实相违背等问题。因而做好法治类新闻报道工作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确定当前法治类新闻报道的新需求;其次,对症下药,从法治类新闻报道的两大主体——记者和受众入手,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来实现法治类新闻报道的创新驱动发展。另外完善我国的新闻传播的方式,建立专门的法治类新闻报道体系,为我国法制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义.传道释疑解惑,党报时事新闻的制高点——新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如何做好时事新闻报道探析[J].记者摇篮,2016(2):49-50.

新闻业的法治问题 篇7

《新闻传播与法治理性》一书是近年作者将国内刊物发表的论文予以汇编而成的。该书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法治这一很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应承担的义务及拥有的权利;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新闻传播中的侵权行为;第三部分分析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目前存在于新闻传播中的新问题与涉及的权利、义务。基于法律视角剖析了法律新闻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此书对法律新闻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界定,在我国,法律新闻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尊重事实真相。法律新闻传播时,对各个环节,如案件的采集中所进行法律条文政策的宣传等活动,均应态度严谨,尊重事实真相,媒体的权威性应予保持,法律尊严也必须维护。

(2)依据法律法规。法律新闻只能在国家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内进行采集、传播,传播过程中不能私自超越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及程序,不能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

(3)防范引发公民犯罪。在法律新闻的内容中,不要曝光犯罪细节,尤其对作案细节或者暴力细节应加以限制。法律新闻应做一些必要的处理,对某些情节或信息予以删除,以免传播具有负面影响的情节或信息,从而产生不良影响。就新闻立法而言,目前我国尚未健全,尤其是对传播范围没有明确界定,在操作过程中难免有模糊之处。此书针对法律新闻的一些观点较为新颖,较贴合实际,可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4)新闻传播时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新闻在进行传播时,有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些当事人的隐私,尽管法律新闻的义务在于通过传播使民众掌握事实真相,从而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但在传播过程中,不可对当事人的名誉和隐私权造成侵犯。例如某些私人信息应使用编辑方式加工处理,即使对犯罪嫌疑人,新闻报道也无权任意曝光,这不仅体现了新闻机构遵守法律规定,而且也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新闻传播与法治理性》一书对我国新闻界新闻法治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剖析,并且建议提升民众法律素养及营造法治环境,走出现实困境。书中提到:法律的本质是对社会矛盾进行有效调整的重要手段,法律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受经济制度的制约,还会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还需要社会公众的认同。目前,在我们国家,法律不仅因社会舆论、道德观念而受到影响,还会因风俗习惯等因素而影响法律的实施。法律新闻可以通过舆论效应,对民众产生导向作用,引导人们改变落后观念,自觉遵守法律,对法律规范产生认同感,推进法律的实施。书中强调了履行并强化新闻法治的社会效能,实施法律新闻的引导舆论功能,推进新闻法治。与同类新闻书籍相比,这是此书的一个亮点。

新闻业的法治问题 篇8

一、新闻法出台的现实困境

“任何的法律都必须是和一定的历史环境保持必要的张力和联系。”有人把新闻立法称作“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其实, 这些都是一定的历史环境的折射。

(一) 第一阶段:1979年—80年代末

在1979年5月, 复旦大学新闻系学生率先提出了制定新闻法的问题。1980年9月, 赵超构提出了制定新闻法的口头建议。1983年6月, 纪卓如等人提出了《在条件成熟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的书面建议。之后, 新闻法起草小组在北京成立, 新闻法的制定工作正式开始。

1986年, 我国第一部新闻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试行稿》起草完毕。到1988年, 产生了三个《新闻法》的草本, 但1989年后起草工作停止。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深入, 人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于是就有了新闻纳入法治之议, 因此形成了第一个高潮。但是各种争议也比较激烈, 各种担忧接踵而至, 主要是顾忌新闻立法会削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二)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中国实行市场经济, 特别是自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以来, 对新闻法的呼声一直不断。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是法治社会形成、发展的最具基础性、广泛性、深刻性和现代性的强大动力源泉。”

这个时期, 主要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从研究新闻侵权纠纷中寻找突破口。“但是, 由于新闻法学理论研究的明显滞后, 新闻活动中相关因素的法律关系和新闻领域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尚未理清”, 因此, 这个阶段, 新闻法难以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对新闻法的目的认识不清。

(三)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新闻立法工作又一次引起人关注。

2004年3月,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在现行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 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至此, 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但是, 这个阶段人们对我国新闻立法的理论和可操作性存在很多顾虑, 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所以, 这阶段虽然呼声不断, 但新闻法终究呼之未出。

二、新闻法应有之义

新闻法难以出台的个中缘由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一点可能是“许多人想当然地以为《新闻法》是单纯保障记者和传媒权利的, 它的通过就意味着必须保障不受限制的新闻自由, 怕与现行制度相违背, 因而陷入认识误区”。

那么法律究竟是为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存在呢?还是为限制个人的自由而存在呢?对这个问题给予很好的解答就能理清它们间的关系。

(一) 新闻法应该保障新闻自由

自由在法律价值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 自由是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 追求自由的真谛是法律的价值理想之一。”所以, 新闻法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保障新闻自由。

在马克思看来, “没有关于出版的立法就是从法律自由领域中取消出版自由, 因为法律上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法律必须体现和保障自由, 才能使“个别公民服从国家法律也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

(二) 新闻法应该限制滥用新闻自由

但“自由从来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美国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默顿指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 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 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 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

“从法理上来说, 立法的宗旨就是保护一项权利, 同时防止对这项权利的滥用。世界各国的新闻立法要解决的也是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 即一方面保护新闻自由, 另一方面防止滥用新闻自由。”

利益冲突有时在所难免。“庞德谓20世纪法律之目的, 在以最低限度之牺牲, 而求最大的社会需要的满足。”21世纪的今天, 法律也是如此!

(三) 新闻法应该符合法治精神

一切新闻活动都应该在法治化的环境下展开。“只有符合法治精神的价值和形式的新闻法才能为新闻自由创造良好的传媒生态, 促进其健康发展。”

实现新闻法治化, 一方面是对整个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 另一方面也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层面的明确。法治建设、舆论监督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人民群众, 媒体界、法律界都在呼唤法治和新闻自由, 根本上说, 人民群众都在呼唤、期待法治建设和新闻自由。这是时代脉搏不安跳动的声音, 是历史车轮滚滚而来的声音。

三、新闻法的未来走向

舆论环境、法治环境, 到底哪一环境创造哪一环境, 什么环境保障什么环境?说到底, 相对于其他环境, 法治环境还是根本。法治环境的恶劣, 会导致各种环境的恶化。没有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也就没有自由平等、充分表达、正义得张的舆论环境。但法治化又谈何容易?

“法律作为一个整体而言, 不可能在朝夕之间产生, 而是有一个发展、过渡的过程。”我们呼唤新闻法的出台, 但这并不是说可以把中国积习已久的痼疾的祛除都寄托在一部新闻法的出台上。一部新闻法并不能解决所有或大部分问题, 这有待于这些问题自身的解决。

一部新闻法是不可能协调好记者和利益群体的关系的, 换句话说, 中国需要新闻法的出台, 但新闻法出台了, 情况也许并没有很大的不同。新闻法的出台只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律只有被遵守、被不折不扣执行才能真正树立权威。法治思维的确立、法治意识的形成, 相较于法律文本的起草、修订而言, 任务更为艰巨。当所有社会成员自觉守法, 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 就会形成巨大的法治力量, 法治中国的梦想就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尹晋华.法律的真谛:写给执法者的书[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

[2]张西明.充满艰难与希望的历程[J].法律与生活, 1998 (7) .

[3]徐显明, 刘瀚.法治社会之形成与发展[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4]顾理平.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黄波.《新闻法》出台宜早不宜迟[J].同舟共进, 2006 (4) .

[6]张振华.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关系[J].青年记者, 2007 (8) .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95.

[8]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 1993.

[9]姜红.2003年度中国新闻与法治研究综述[J].新闻记者, 2004 (5) .

[10]何勤华, 李季清.民国法学论文精粹[M].法律出版社, 2004.

论法治类新闻该如何发展 篇9

关键词:法治新闻,基本特点,对策措施

电视节目因其生动、真实、直观的特点,受众范围广泛,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电视媒体立足自身的行业特点,结合法治新闻的特点,研究具体措施进行法治新闻的编排报道,更好地发挥法治新闻的舆论宣传和正面引导作用。

1 电视法治新闻的基本情况

1.1 电视法治新闻的基本特点

电视法治新闻作为新闻节目的一种,在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简洁性和动态性等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一是法制视角。法治新闻节目在编导、制作中要将法制宣传作为出发点,以此衡量新闻的报道价值,确保报道可承载受众关注的法律信息。二是法理性。法治新闻是对各类法制案件和纠纷进行动态报道的过程,在报道中,应该遵循和体现法理,让观众通过观看节目了解法理、受到警醒。三是严谨性。法律具有规范严谨的特点,要求法治新闻在报道中必须采用专业的法律术语,符合法律规范要求,不能出现与法治事实或要求不相符的情况。

1.2 电视法治新闻的基本功能

法治新闻主要是宣传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知识普及率,具体功能主要有三个。一是舆论引导功能。法治新闻通过陈述法律案件,通过举案说法的形式让观众获取法律知识,使观众潜移默化的接受法律熏陶,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实现对法治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二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基层生活中部分群众因为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缺乏用法制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当利益受到侵害时,经常会陷入困境。通过制作帮扶救助类的法治节目,在实现法治新闻的各项功能的同时,还能开展法制救助活动,帮助群众走出困境。三是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过法治新闻的宣传作用,可以弘扬社会正能量、形成震慑违法犯罪活动的震慑力,让试图以身试法者受到震慑而不敢犯罪。

2 法治类新闻的发展策略

2.1 实事求是的进行新闻报道

法治新闻因为具有以案说法的特点,新闻节目本身具备了复杂性、曲折性的特点,可以较好地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但要力戒滑向娱乐化。要尊重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精选角度进行正面的宣传和引导,防止新闻报道演变为单纯的案件重述,产生不良的负面效应,甚至让别人轻易地进行模仿。要注重新闻报道的最佳时机,在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进行宣传,防止新闻报道失去时效性,特别是突出新闻报道主要的普法宣传点,有所侧重地进行报道,不必对事件本身做面面俱到地赘述。要发扬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不必采用当事人的真实姓名,通过化名的方式进行报道,防止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2 突出新闻的法制性

要围绕新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为解决新问题、缓解新矛盾,法律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新闻报道要针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进行报道,迅速普及法律,让更多的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例如,我国新颁布了《劳动合同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这些都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可针对新法规,编排“这些法律法规将会影响你的生活”“安全环保法律法规专项解读和报道”等新闻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同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一些法规虽然正在研讨或修订,但是社会关注度较高,可以针对这些活动宣传,通过法理性的宣传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法治理念,让法治精神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提前为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预热”,让各项新法更加便于实施。

2.3 明确法治新闻的功能定位

法治新闻要明确一点:司法是解决矛盾纠纷、维护法律上的公平正义开展的活动;新闻则是激发观众的内心价值标准,让人们通过道德上的评判来判断是非,追求道德上的公正的活动。所以,要力戒“媒体审判”问题的出现,防止在新闻报道中与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等原则相违背,特别是要本着公平原则,站在事件之外进行报道,防止因听取单方面的意见或片面之词而盲目下结论,造成不良的舆论倾向,甚至对司法行为产生干预。

3 结语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步伐加快,法治新闻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有必要结合法治新闻的特点和功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促进法治新闻朝着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群众期盼的方向发展,推动法治新闻报道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形成记下一篇:小学低年级寓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