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超高产栽培技术

2024-06-23

油菜超高产栽培技术(精选十篇)

油菜超高产栽培技术 篇1

1 培育壮苗

培植壮苗是争取秋发、实施油菜高产调控技术的前提, 也是提高植株自身抗寒能力, 抵御油菜越冬期冻害的基础。在油菜育苗上, 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1.1 选择适宜品种

适合洋口镇种植的高产油菜品种有秦优10号、秦优11号、浙双3号、沪油21和史力佳等。

1.2 把握播种适期

近几年, 极端气候频发, 连续4年洋口镇油菜越冬期遭受雪灾、干旱、低温冻害。在选用耐寒品种的基础上, 适期播种是防御油菜冻害的重要措施。洋口镇移栽油菜, 适宜播种时间为9月18~22日, 苗龄30~35d, 力争10月底前移栽结束。播种期要根据品种、气候、移栽期等确定。冬性强的品种要适当早播, 春性强的品种要适当迟播;移栽早的早播, 移栽迟的适当迟播。洋口镇主推品种秦优10号、浙双3号等的播种期9月18~22日为宜。防止过早和过迟, 播种过早, 容易冬前抽薹, 不利高产;播种过迟, 则苗龄短、苗小, 冬前发不足, 也不利高产。

1.3 实行稀播、足肥

移栽油菜苗床密播会使油菜出现高脚苗, 栽后抗寒能力下降。根据壮苗稀植高产栽培技术要求, 应稀播、匀播, 秧床播量应控制在0.4kg/667m2, 秧本比掌握在1:7左右, 每667m2大田留苗床不得少于100m2。秧床在前期用人畜粪培肥的基础上, 播种前结合整地, 再追施纯氮5kg/667m2左右, 配施磷、钾肥和硼肥。

1.4 合理水肥促控

播种后如苗床干燥, 要及时补水。2叶1心期及时间苗、定苗, 以每平方米留苗90~100株为宜。肥水管理上, 应水肥结合, 根据苗情长势合理促控, 前期以促为主, 中期促控结合, 后期严格控制。既使秧苗正常生长, 又防疯长, 确保油菜秧苗健壮。

1.5 及时化控促壮

及时化控, 培育矮壮苗。3叶1心期, 每667m2秧床用15%的多效唑40g, 兑水50kg叶面喷施, 对培育壮苗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抗病抗寒能力明显增强, 努力实现株型矮壮、叶色深绿、叶片丛生、叶柄粗短、主根粗直、根系发达的壮苗目标。

2 大田栽培

2.1 适期移栽

苗龄30~35d, 菜苗具有6~7叶, 就应及时进行移栽。菜苗足龄就必须尽快早移栽, 在洋口镇力争10月底前移栽结束。

2.2 施足基肥

油菜越冬前生长量决定着春后有效分枝数的多少, 因此施足基苗肥, 有利于冬前早发, 争取较多的叶芽原基分化数。洋口镇油菜基 (苗) 肥纯氮用量应占一生总用氮量的50%, 每667m2基肥折纯氮不少于8kg、五氧化二磷7.5kg、氧化钾7.5kg。具体讲, 可667m2施高浓度复合肥50kg+硼肥1kg+人畜粪500kg, 每增加50kg人畜粪用量, 则减少1kg复合肥用量。

2.3 合理密度

降低密度是实现油菜超高产栽培的技术关键。降低密度应通过扩大行距的办法进行, 将行距从原来的40~50cm扩大到70~80cm。据我们试验, 油菜移栽密度下调后, 可以有效减轻病害, 显著提高单产。目前洋口镇大面积栽培油菜的移栽密度还停留在以前的6500~8000株/667m2的水平上。这个密度水平只能获得150~200kg/667m2的常规单产, 要取得300kg/667m2以上的超高产基本不可能。试验表明, 只有把移栽密度降到4000株/667m2左右, 才有可能获得300kg/667m2以上超高产。

洋口镇目前应用的高产油菜品种个体生长潜力大, 根据试验和大面积调查, 在适期移栽条件下, 洋口镇旱茬油菜适宜移栽密度为3500~4000株/667m2, 秧苗素质好取上限, 秧苗素质略差则取下限。同样, 稻茬油菜适宜移栽密度为4000~5000株/667m2, 如移栽期推迟, 则移栽密度取下限。但在生产调查中我们也发现, 有的种油农民为了片面节省用工而过度降低密度, 移栽密度只有2800~3200株, 这也较难获得高产。一般株行距配置:行距0.7~0.8m、株距0.22~0.28m。

2.4 科学移栽

按行距东西方向拉浅沟, 沿浅沟均匀施肥, 再在浅沟内北侧按株距用小锹摇口移栽, 及时踩实, 及时壅根, 将浅沟盖上, 防止积水造成烂根或肥害。整个作业流程要逐行完成, 确保土壤墒情不流失。

2.5 栽后管理

2.5.1 补水、补苗

移栽后如遇干旱, 尤其是旱茬油菜, 要补1次水, 同时搞好查苗补缺。

2.5.2 中耕、除草

活棵后, 按县植保部门技术意见, 适时搞好化学除草。有条件的要尽可能中耕除草, 培土壅根, 同时增加土壤通透性, 提高土温, 促进生长。

2.5.3 防治虫害

油菜栽后常受蚜虫、菜青虫危害, 达标田块按植保部门技术意见, 搞好药剂防治。

2.5.4 预防冻害

适期移栽的油菜更易获得秋发, 秋发油菜如遇越冬前气候条件较为有利, 油菜生长可能较旺, 要加强对越冬期冻害的防范意识。一方面, 要提高油菜自身抗冻能力, 旺长油菜在冬至前每667m2用15%多效唑60~80g兑水或喷施矮苗壮50~60g化控1次促壮抗冻;另一方面, 可通过增施有机肥、培土壅根、撒施草木灰或覆盖秸秆等措施保暖防冻。

2.6 施好薹肥

超高产栽培油菜的密度稀, 必须施好薹肥, 薹肥数量一定要保证, 足够的数量才能满足油菜生长和高产的需要。在施薹肥时, 要看苗掌握, 生长正常的油菜, 应于薹高10cm左右时施;生长发育偏差的油菜薹肥必须提早追施;生长发育偏旺油菜薹肥应推迟施或不施。薹肥的使用数量须据苗情而定, 发棵差、缺肥明显要多施;反之要少施。一般施尿素15kg/667m2左右。

2.7 防治好病虫草害

在各种病虫草害中, 常年对洋口镇油菜产量最有影响的是菌核病, 其次是后期蚜虫。油菜菌核病和后期蚜虫防治不好都会造成毁灭性减产, 损失轻的减一两成, 损失较重的减三四成, 损失严重的减五成以上。油菜菌核病和后期蚜虫的防治都相对有一定难度, 有些农户因为田间行走不便而放弃用药防治, 常常因此造成严重减产。

洋口镇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常年主要存在用药时间偏迟, 其次是用药次数偏少, 甚至不用药。据试验, 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用药时间以第1次在主茎开花株率25%左右, 过7d左右用第2次药, 可以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随着用药时间延迟, 防治效果就降低, 且田间操作难度加大。

洋口镇油菜蚜虫各年发生情况不一样, 虫量小就不必用药防治;在油菜花期至嫩荚期百株蚜量超过2500~3000头时需用药防治。用药时间必须及时, 用药越及时效果越好, 用药时间越迟, 防治效果越差, 防治难度越大。

洋口镇油菜除菌核病、蚜虫外, 还有其他病虫草害, 它们一般年景没有大事, 特殊年景也会发生和影响油菜, 要根据其发生情况按照植保部门要求搞好防治。

2.8 防灾减灾

洋口镇油菜的一生常常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 抓好防灾抗灾减灾是增加油菜产量的保证。灾害性天气每年或多或少总要发生的, 要从总体上立足防御,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增加油菜产量。油菜田的内外三沟要配套, 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在移栽后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活棵, 中后期遇到雨涝要及时排水降渍, 中后期遇到严重干旱要搞好抗旱。

油菜超高产栽培技术是各项栽培措施的综合配套。相比于常规栽培, 超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是扩大行距, 降低密度。至于培育壮苗、科学施肥、狠抓菌核病防治和防灾减灾等措施都是超高产栽培和常规栽培所共同应具有的。

摘要:根据实践, 提出通过适期播种、稀播足肥、科学调控育壮苗;通过适期移栽、合理稀植、科学施肥、狠抓病虫害防治和防灾减灾等进行大田培管来实行油菜超高产栽培。

油菜制种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篇2

油菜制种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1 选好制种田块 制种田应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而不宜过高的田块,以免贪青、倒伏造成减产,影响种子品质;同时制种田应排灌方便、非重茬,以保证制种高产稳产;制种田要集中连片,便于管理.

作 者:李莉 焦宏廷 王军亮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种业导刊英文刊名:SEED INDUSTRY GUIDE年,卷(期):2009“”(10)分类号:S6关键词: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篇3

摘 要 随着农业的发展,关于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也逐步提高。通过对油菜高产的幼苗选择、栽培技术、种植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我国油菜的优质高产,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播种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1 初期播种

油菜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在幼苗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光合作用的影响提高含糖量,如此一来油菜的营养便能得到更充足地保障。

1.1 挑选种子

油菜的品种繁多并各具特色,即使是在相同植株上的叶形也并不一致。我国南北地区温度有较大差异,且天气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在选种时就要选择抗倒伏品种,如“中油801”“华杂4号”等优质油菜种。在初步筛选完油菜品种后要晾晒一两天。选种时,将初步筛选的品种泡在盐水里4 h左右进行消毒,再用草木灰掺拌。如果出现干旱的情况,就将种子用水浸泡,等条件适宜后再进行播种。这样的挑选过程可以有效的清除种子中的杂菌,保证油菜种的播种质量。

1.2 环境条件

油菜在开春后发芽,温度的选择理应谨慎。根据油菜对温度的选择来看,如果在发芽期间温度高于10 ℃,即可迅速抽苗,否则抽苗时间将会延长。开花期间的温度要控制在15 ℃左右,温度过高会造成结实不良,过低则会影响开花数量。在开花过程中注意湿度,大概为相对湿度80%较合适。

再就是泥土的选择,尽量要挑选地势平坦的种田,土质肥沃,靠近水资源并在近几年都未种植过花科作物,以更好的保证油菜的生长要求,避免幼苗过密导致生长不良。油菜的根系发达,泥土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油菜的生长发育,正常的土温能加快油菜的发育,所以有经验的种植者会在油菜生长发育时选择较深的泥沟,经常松土施肥、填充缝隙、提高温度来进行油菜的增产。若种田恰巧干旱需要开沟引渠,那么开田的深度不应低于20 cm,表面没有成块的坷垃头,保证泥土的细平厚实。

1.3 播种技巧

在油菜播种之前,先均匀划分每块土地的播种量,每次播种的时间间隔不大,确保齐苗全苗、早播早发。根据调查发现,早播对于油菜的生長发育具有积极作用,促使油菜种发芽快、营养高,使得营养物质能够快速积累,缩短种子的成熟时间却不影响生长态势。在播种时,每677 m2种田约需要播种400 g油菜种子,播种时表面浇灌稀薄粪水并盖灰,建议压膜保证温度,遇到干旱时要时常洒水以促进种子健康生长。

1.4 防虫防治

在油菜幼苗期间,常见的病虫是菜青虫、部分蚜虫和小菜蛾。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数量逐渐增多,目前,通常用菊酯类农药杀害此类病虫。此外,霜霉病也偶尔发生,一般用托布津来防治。另外,在油菜生长到角果期喷洒药剂效果最佳。

2 合理移栽

移栽可以使油菜储存更多的营养物质,对冬季的生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移栽时,建议挑选根茎强壮的油菜苗,杜绝移栽隔夜幼苗。

2.1 准备移栽

确定对油菜苗进行移栽时,首先要考察周围的水源,降低附近泥土的水分,以便控制杂草的过分生长,从根本降低杂草对油菜幼苗的危害。

2.2 合理密植

要想油菜跨越冬季并高产,就要保证在10月中旬移栽油菜,密植的目的是使油菜不至于因长时间排水不通而烂根。在移栽前,要开好沟渠,检查泥土周围有无积水并事先铺一层底肥,选择晴朗的天气,避免雨雪对油菜根的损害。在移栽后,要及时进行油菜间苗,挑出弱苗小苗,剩下的单行留苗,当植株叶片长到6片左右进行定苗,使油菜苗密度统一。土地肥沃的种田,可以对幼苗进行适当的间隔;贫瘠的种田加密种植,根据各自的情况决定油菜的密度,因地制宜。

2.3 科学施肥

油菜苗进行移栽的同时,需要添加相应的化肥与土壤混合,有利于幼苗更好更快的生长。通常意义上我们采用尿素作为底肥,移栽后看幼苗的生长情况再施加其他肥料,勤观察幼苗的生长态势,前后进行清水浇灌,等幼苗发育到3张叶片时可以使用硼酸喷雾促进油菜苗的产量。首先,底肥是指在疏松土壤时进行播撒的肥料,它的作用体现在改良土地结构,为油菜幼苗的生长提供养分,获得高产量。

再就是苗肥,第1次施苗肥是在4片叶子左右进行,促进油菜苗的健康发育;第2次施苗肥是在8片叶,这次施肥关乎油菜的产量问题,应格外重视,及时施肥保证油菜养料充足。

还有花肥和荚肥的添加也要注意,花肥在油菜开花前期的时候施加,确保是根外施肥,荚肥在旺盛的开花期添加,以此来提高产量。过冬时施肥还可以增加厚度,对油菜进行保暖。

3 花蕾管理

受播种或温度湿度的影响,油菜开花时间不一致,所以对受精有一定影响。为了确保油菜的开花时间在相应范围内,就必须对抽芽的油菜植株进行氮水补充,但要尽量在白天实施,因为冬天的夜晚油菜容易发生冻害。油菜的根茎叶在生长过程中大都会出现变形状态,这一点和油菜幼苗期相同,可以喷洒硼酸以保证油菜不会提前开花,造成无实的现象。

4 种田管理

在冬季来临前,部分油菜生长势态良好,可以摘除油菜部分绿叶抑制过快生长,对生长状况不佳的弱苗进行施肥营养,所以对油菜苗种田的管理十分重要。除草主要是以预防害虫为主,既可以在播种前进行杂草处理,也可以在出苗前除草。通常人们以为冬季的油菜生长缓慢,实际上它的根系正在快速发育,所以冬天的保护措施相当重要,需要时常松土进行保温,或通过浇水提高地温等方式来帮助油菜顺利跨过冬季。

到了开春时节,温度回暖,但此时不应该立即施肥,而是要多松土促进油菜的生长。冬季发育不良的幼苗可以选择施花肥,开花后对外部喷洒肥料,进行轮作,保持生长态势。

5 适时收获

关于油菜的收获流传着“八成熟十成收”的民间俗语,也就是说当油菜成长到80%左右就可以收获了,油菜籽缩水变硬,角边出现黄色,但此时的重量和油分是最丰富的,也可以采用药剂进行部分催熟,增加油菜的产量。油菜收获后应立即栽培二季作物,借用油菜的养料根基实现增收。

6 结语

油菜要想高产,从选种到收获都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相关经验的指导下进行。播种时对种子的挑选、泥土的要求、病虫的防治以及肥料的喷洒期都需注意,就我国目前的技术来看,在种植过程中还要进行细节上的处理,有针对性地种植,保证油菜在减少人力的情况下实现高产,将富含胆固醇的油菜发挥其最大功效:菜油是冶金、医药领域的原材料,菜根是饲养家畜的“好伙食”,可见油菜的高产研究应不断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油菜超高产栽培技术 篇4

1 技术路线

通过生产调研和试验验证, 查找陕西省油菜生产中限制高产的关键因子。组织试验研究和典型调研, 集成超高产栽培技术, 实现个体的稳健发育、群体的协调生长、高产与高效的平衡, 形成陕南油菜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2 集成超高产关键技术措施

通过生产调研和试验验证, 分析栽培管理措施和有关技术指标, 集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解决生产中优势品种覆盖率低、群体不足、菌核病高发等问题。

2.1 引进推广高产高抗双低油菜新品种, 扩大良种覆盖面

油菜品种多、乱、杂, 优势品种推广普及度不够是限制陕南油菜产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06年起积极开展双低油菜新品种的引进及试验示范工作, 先后从大面积生产中挑选出15个表现较为突出的油菜新品种, 筛选出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秦油10号、油研52、绵新油19作为当地生产的主推品种[1]。

2.2 培育适龄壮苗技术

在月河川道油菜生产中, “高脚苗”、弱苗比较普遍, 长期困扰着农户。在项目实施中, 通过推广适期播种、扩大苗床面积、苗床化控、科学建床4项技术, 可有效降低高脚苗和苗高, 增加菜苗越冬前绿叶数、根茎粗及开盘直径, 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2.2.1 适期播种技术。

试验于2010年在大同镇民七村进行, 土壤有机质18.1%, 速效氮120.2 mg/kg、速效磷18.2 mg/kg、速效钾136.1 mg/kg。前茬水稻。设施氮量、密度、播期3个因子, 其中施氮量设5个水平, 分别为120、150、180、210、240kg/hm2;密度设5个水平, 分别为9.0万、10.5万、12.0万、13.5万、15.0万株/hm2;播期设4个水平, 分别为9月1、5、10、15日。不设重复, 小区面积20 m2。水稻品种为秦油10号, 采用宽窄行单株栽插[2]。

从表1可以看出, 最佳播期为9月8—12日, 最佳密度单株移栽10.5万~13.5万株/hm2, 最佳施氮量150~180 kg/hm2。

2.2.2 扩大苗床面积。

经调研, 生产形成高脚苗的另一主要因素是苗床留苗密度高, 苗龄长, 在肥水充裕的条件下缩茎段伸长形成“高脚苗”。一般年份高脚苗比例高达25%左右若10月上中旬遇到阴雨或干旱影响, 高脚苗比例会大幅增加, 达到80%以上。通过试验和调研, 项目区重点推广了扩苗床、稀播、稀留苗技术。一是改苗床与大田1∶10~15为1∶58备足专用育苗地, 苗床地扩大80%。二是三叶期定苗时留苗数从140~180株/m2降到80~100株/m2, 留苗密度降低43.8%。三是苗床管理要注意开沟排渍。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高脚苗, 培育壮苗。

2.2.3 多效唑培育壮苗技术。

根据相关试验表明, 在油菜上应用多效唑, 能有效控制主茎高度, 增加茎粗, 提高植株抗倒性, 从而达到壮苗、增产的目的。为此, 项目单位2008年进行了多效唑培育油菜矮壮苗的试验。试验品种为秦优10号, 播期为9月10日。从表2可以看出, 油菜苗在三叶期和五叶期喷施多效唑, 油菜越冬、抽薹时绿叶数、单株叶面积均比对照增加, 根径变粗, 叶柄短, 成熟期一次分枝、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加, 产量增加, 产量以喷施150 mg/kg多效唑溶液效果最好。

2.3 合理密植技术

陕南油菜经历从常规品种到分枝部位、植株均高型秦油2号等品种的演变, 生产上为了充分发挥秦油2号的优势, 推广适度稀植, 陕南油菜大田密度从原来栽植15万株/hm2以上降到6.0万~7.5万株/hm2。秦油2号之后生产中运用的品种株型普遍为中等, 这一密度已不能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优势。为了准确研究主推品种适宜栽培密度, 组织开展适宜密度研究。

2.3.1 单双株移栽及密度二因子试验结果。

为了研究在高密度下如何协调群体与个体间的关系, 开展油菜单双株移栽及密度二因子试验。从表3可以看出, 宽窄行单株移栽密度为10.5万株/hm2时, 产量最高, 实产达3 892.5 kg/hm2。双株移栽密度为12.0万株/hm2时, 单产最高, 实产达3 786.0kg/hm2。

注:各项结果均为2年平均值。

2.3.2 移栽密度生产调研结果。

2008、2009年在民七村及三元宫村进行试验, 结合高产创建测产, 对省市复测的78个田块, 分8个区间, 对秦优10号高产示范片的移栽密度进行分类统计, 计算平均值。从图1可以看出, 秦优10号只要管理得当, 在9.75万~12.75万株/hm2种植密度时个体和群体都能协调生长, 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田间调查及密度试验均表明, 密度与产量相关性状呈抛物线变化趋势, 适当增加密度不仅能够发挥品种耐密植的潜力, 增加单位面积角果数, 提高油菜籽含油量, 而且由于单株分枝数减少, 群体支撑力增强, 抗倒伏性增强, 更容易实现高产稳产。

2.4 科学施肥技术

2.4.1 肥料配比试验结果。

2007年在花园乡三元宫村4组某农户承包地进行“3414”试验, 土壤黄泥土, 前茬作物玉米, 土壤养分状况pH值5.8, 有机质含量18.8 g/kg, 速效氮122 mg/kg, 速效磷18.9 mg/kg, 速效钾138.0 mg/kg。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 每个因素设0、1、2、3 4水平, 共计14个处理。品种为秦油10号。

通过“3414”试验建立油菜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Y=61.06+26.22N+0.880 6P-12.55K-1.34NP+0.06NK+4.43PK-0.774N2+0.068 9P2-1.114 8K2, 获得了土壤对油菜产量的当季贡献率为26.5%, 最佳施肥配方为施纯N 187.5 kg/hm2、P2O570.5 kg/hm2、K2O 54 kg/hm2, 最佳产量为3 196.5 kg/hm2, 比空白对照增产2 263.5 kg/hm2, 产投比为1∶6.4,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可结合高产经验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2.4.2 硼肥试验。

油菜是陕南主要油料作物, 80%以上地块已连作近20年, 硼肥施用量不足, 导致油菜花而不实现象经常发生, 近年来虽然加大了硼肥推广力度, 但由于市场上一些硼肥含量不足, 加之部分农户不重视底施硼肥, 造成施用效果不理想。为此, 项目组在筛选市场硼肥的基础上, 引进美国硼砂集团生产的速乐硼和四川国光生产的国光硼进行试验推广, 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硼肥施用方法上采取2种方式:一般田块采用苗期、薹期各喷1次, 速乐硼每次用750g/hm2, 国光硼每次用750 g/hm2;缺硼较重田块采用底施加喷施, 底施硼砂15 kg/hm2, 蕾薹期结合防病喷施, 用量同上。试验表明:油菜喷施硼肥, 可明显增加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一次有效分枝数和株高, 可明显提高油菜产量;不同品牌硼肥的增产效果差异较大, 其中国光硼及速乐硼由于其有效硼含量高达21%, 且具有极易溶解等特点, 应用效果显著好于其他产品;硼肥早施比晚施效果好, 在苗期、薹期各喷1次的增产效果比只喷1次更为明显, 增产幅度均达20%以上[3,4]。

2.5 以菌核病为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菌核病是陕南油菜的主要病害, 常年植株发病率高达10%~30%, 严重的达80%以上;病株一般减产10%~70%, 单产损失5%~30%。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首先选用秦优10号等耐病抗病品种;二是开沟排湿, 宽窄行栽培, 播种时开好排水沟、边沟和腰沟, 蕾薹期清理三沟, 确保遇雨不积水, 降低田间湿度;三是盛花末期打三叶, 及时摘除黄叶、老叶、病叶, 防止病菌蔓延, 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 减轻发病;四是规范化学防治, 在油菜初花期 (主茎开花株率10%时) 和盛花期 (第1次喷药后7d) 喷药防治, 兼防霜霉病。可用50%多菌灵超微粉1 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复方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轮换使用, 喷药时也要向油菜田四周田埂上喷药, 杀灭菌核萌发长出的子囊盘和子囊孢子。以上措施综合应用, 可有效控制菌核病的发生, 研究区发病率显著降低, 一般在10%以下, 发病期延迟5~7 d, 产量损失大大降低。在采取综合措施突出防好菌核病的同时, 还要抓好蚜虫、菜青虫等虫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1]邱德远.氮素对油菜产量构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1.

[2]李得宙, 张胜, 张润生, 等.不同施肥水平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 :24-26.

[3]艾复清, 李改珍.密度与施肥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 2005 (2) :53-56.

油菜超高产栽培技术 篇5

秦优10号为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具有产量高、抗性强,增产潜力大以及适应性广等特点.笔者根据多年试验和生产示范情况,提出了秦油10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作 者:吴琼 强光华 作者单位:吴琼(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宣城,242053)

强光华(宣州区文昌镇农业综合服务)

“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篇6

关键词:“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63-02

在推广应用“双低”油菜品种的同时,油菜生产要立足主攻单产,提高种植效益。在生产技术方面,要继续推广应用以“秋发,冬壮,春稳,活熟”为中心的油菜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并提高技术到位率。

1 播种及育苗管理

1.1 精细整地 苗好一半收,土壤是基础。育苗移栽油菜,培育出壮苗,精细整地是关键措施。育苗地要选择肥沃,靠近水源的砂性土壤。地选好后,要深耕耙透,耙匀。然后开沟做畦,畦沟,围沟要沟相通。畦面要求平整,表土疏松细碎,水气协调,为出苗迅速,苗全,苗齐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1.2 施足肥料 育苗地要结合耕整施足底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kg,45%复合肥50~80kg(或尿素30kg、氯化钾2.5kg、过磷酸钙50kg)、硼0.5kg,全层均匀施入土中。

1.3 品种选择 “双低”油菜品种优质高产,高含油量,抗寒性强,抗倒能力强。宜选用秦油Ⅱ,中双Ⅱ,核优46等。

1.4 适期早播 适期早播是力争早栽,早管,促秋发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育苗时间9月初至9月上中旬,秧龄在30~35d之间。移栽密度以1.0~1.2万株左右/667m2为宜。直播油菜的适应期较长,从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均可播种。不过,随着时间推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1.5 培育壮苗 在稀播、匀播的基础上,每m2留苗100~150株。同时用多效唑等生化制剂控制旺苗,使之墩实粗壮,提高抗寒能力。

1.6 早管促早发 大田要施足基肥,注重肥料的平衡施用;移栽时墒情要好,如遇干旱,应带水移栽或灌溉后再栽。活棵后即加强中耕、除草。

2 冬前化控,壮苗越冬

2.1 冬前化控 油菜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由于播期早,移栽早,施肥量大,冬前生长量大,冬季易发生冻害。因此冬前要做好化控工作。通过控旺促壮,控上促下,达到提高地上抗冻能力和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一般每667m2可用15%多效唑60~80g兑水进行喷施。生长过旺的田块用量可增至80~100g喷施。

2.2 壮苗越冬 除了早施苗肥,中耕除草外,还要及时做好培土护根工作。增强保暖抗寒能力,使其壮苗安全越冬。

3 合理施肥,促进生长发育

3.1 油菜的需肥特点(1)研究表明,甘蓝型油菜生产100kg菜籽,约需消耗氮10.5kg、磷3.5kg,钾9.6kg,三者比例为1∶04∶1。如果要生产150kg/667m2菜籽则需要施氮15.3kg、磷素5.3kg、钾素14.4kg。三要素施量少,产量低。(2)油菜不同生育期需肥不同。如苗期至蕾期吸收氮45%,磷50%、钾43%;蕾期至终花期,吸收氮50%、磷41%、钾40;终花期至成熟,吸收氮5%、磷9%、钾17%。(3)油菜对硼肥敏感。尤其是甘蓝型油菜不可缺硼,否则,造成“花而不实”,不仅籽粒变小,造成减产,而且含油量低,影响产量和质量。(4)油菜生长需要硫肥。在油菜的茎叶中含有较多的硫,生产50kg油菜籽,需要纯硫1.3~1.5kg。(5)油菜不能偏施氮肥。氮肥过多,如磷肥钾肥不足,不但易引起病虫危害,而且菜籽含油量降低。

3.2 油菜籽合理施肥 根据油菜生产需肥标准和特点,合理施用方法是:(1)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配合,速缓效结合。如甘蓝型油菜每667m2应施土杂肥5 000~6 000kg,过磷酸钙40~60kg,碳铵60~80kg,硼肥0.25~0.3kg。(2)勤施苗肥。移栽活棵后结合中耕除草,每667m2施碳铵10~15kg。11月中下旬继续追施苗肥,每667m2施碳铵10kg左右,以加速叶片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确保壮苗越冬。(3)酌施腊肥。腊肥有冬肥春用,增温保墒,改良土壤之作用。每667m2可施塘泥或土杂肥2 000kg左右。(4)巧施薹肥。甘蓝型油菜,在花薹期每667m2追施硫酸铵10~12.5kg,以满足油菜生长期对硫的需求。

4 抓好“五防”,活熟到老

4.1 防渍害 油菜生长后期根系活力下降,如遇大暴雨或连阴雨,田间积水,易造成烂根,倒伏,要及时清沟沥水,排涝,严防渍害发生。

4.2 防病害 (1)如果发现油菜盛花期植株感染病毒病和菌核病,在病株达1%时进行喷药治疗,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800倍液,喷药量为75~110kg/667m2,每隔7d左右喷1次,连喷3~4次。(2)初花期若发现油菜植株感染霜霉病,应及时使用75%的多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并与该病发生初期进行喷雾防治。隔7d左右再喷1次,连喷2~3次。

4.3 防虫害 (1)如果发现油菜中有菜青虫出现,应立刻用80%的敌敌畏1 500~2 000倍液喷雾或75%,敌百虫晶体1 000~1 500倍液防治。喷药时间,下午4:00以后或早上露水干后为宜。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应在雨停间隙进行。喷药时以叶面充分湿润为宜。(2)蚜虫主要危害油菜嫩叶背面和顶端,刺吸汁液,使受害部位变黄卷缩,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出现枯死,对油菜产量危害极大。防治方法: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

4.4 防倒伏 油菜后期倒伏一般为茎倒,在籽粒为灌浆结束,如遇大风暴雨,造成田间积水,使茎秆倒伏,造成减产。防倒伏方法,立足沟渠高质量全面配合,及时清沟沥水,保水畅通,做到雨过田干。

4.5 防早衰 早衰一般减产5%~10%。防治方法,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2次肥药混喷,防病与防衰结合,确保油菜秆青籽黄,活熟到老。

5 适时收获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篇7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抗 (耐) 病性品种。二熟制应选择生育期较长的高产、稳产、纯度好的杂交油菜品种;三熟制应选择生育期较短 (其生育期的长短以不影响二茬、三茬作物的生长为宜) 的杂交油菜品种或普通的白菜型油菜品种。播前将种子进行盐水消毒和除杂。盐水选种可以淘汰菌核和杂物、秕粒, 从而提高可用种子质量, 其方法是用10%的盐水浸种并搅拌5 min, 除去漂于水面的异物, 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数次, 晾干即可播种。

2 苗床准备

苗床要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灌溉方便且2~3年内未种过油菜的砂质土壤, 并按1∶ (5~6) 的比例留足苗床面积。留足苗床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条件之一, 苗床面积小、播量过大, 就会发生苗挤苗, 形成大量的高脚、弯脚、长柄弱苗, 导致幼苗生长发育不良, 甚至苗床内出现抽薹现蕾等现象。苗床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氮、磷、钾、硼相结合, 一般施腐熟有机肥30 t/hm2、磷酸钙450 kg/hm2、硼砂15 kg/hm2。硼砂与有机肥施于耕作层, 磷肥施于苗床表面并与表土混合, 播种前可用人畜粪水或沼液泼浇表面, 使苗床充分湿润。苗床施肥翻耕后, 要开好边沟、围沟, 边沟宽25 cm, 围沟宽30 cm, 沟深均为30 cm, 然后整墒做畦, 畦宽1.5 m左右。平整后畦面要求表土层细碎, 上无大块下无暗垡, 种子能均匀落在土壤细粒之间, 深浅基本一致。

3 育苗移栽

油菜的播期应根据温光条件、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油菜适宜播期以能保证油菜在早霜前后成熟为宜。播种过早, 会影响播前的浅耕整地, 发生冻害;播种过迟, 则霜前不能充分成熟, 而且授粉期遇高温多雨, 影响正常的授粉, 从而影响产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特点, 适时早播, 可延长油菜生产期, 提高产量。播量不超过7.5 kg/hm2, 拌过筛土杂肥播种。油菜的种植方式分为育苗移栽和直播2种, 育苗移栽可缓解前后茬口矛盾, 有利于充分利用生长季节, 便于苗期的集中管理而培育壮苗, 比直播一般增产30%左右, 是油菜夺取高产的关键性措施。直播油菜一般在10月10日前播种。油菜移栽的最佳时期是六至七叶期, 苗龄35 d左右, 移栽时要栽大苗、壮苗, 剔除小苗、弱苗和异型苗。一般肥力的田块栽12万株/hm2左右, 肥力差的田块栽13.5万~15.0万株/hm2, 直播田留15万~18万株/hm2。合理密植, 充分发挥群体优势, 提高油菜产量[2,3,4]。播种后间去丛生苗, 2~3叶时间成苗;3叶时用150 mg/L的多效唑喷雾;4~5叶时定苗, 除去弱、病、异型苗。

4 冬前管理

早施追肥, 促进油菜越冬前的营养生长和根系发育, 达到冬壮高产苗势。特别是移栽苗活棵后, 要及时追施活棵肥, 用尿素对清粪水浇施。11月上旬施苗肥, 施尿素120 kg/hm2。油菜年前抽薹开花与品种特性、播种期、秋冬干旱以及栽培条件关系密切。冬性品种一般要经过20 d的0~5℃低温春化阶段, 所以一般不会发生早薹早花。而春性品种只需经过5~15 d的5~20℃温度就可以通过春化阶段, 所以春性品种或半冬性品种如果播种过早, 又遇上秋冬气温高及天气干旱, 就会导致花芽分化期提早, 出现早薹早花。对年前已抽薹开花的油菜, 及时选晴天摘薹, 摘时要求用利剪进行, 尽量减少伤口面积, 摘后立即追施适量速效肥料, 喷施1%~2%的硼肥[5], 或施尿素150~225 kg/hm2, 补偿植株体内养分, 促进生长;中耕松土, 以损伤部分根系, 延缓早薹早花现象的发生。

5 冬后管理

当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 油菜陆续现蕾抽薹, 这是油菜一生中生长最快、吸肥最多的旺盛生育时期。薹肥应做到“速”和“早”, 可施尿素112.5~150.0 kg/hm2或碳铵375kg/hm2。长势差的应在2月20日左右早施、多施, 长势好的可在2月底至3月上旬、抽薹10%~20%时施下。油菜是无限花序, 开花期较长, 边开花、边结角、边成熟, 因此在开花前或始花期看苗追施临花肥, 以提高结角率, 减少脱落。一般在初花期酌施尿素30~45 kg/hm2或碳铵105~120 kg/hm2。前期肥力足和长势好的可不施, 严防花肥施得过迟和过多, 以免造成贪青迟熟。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一般应在油菜生长处于盛花期、叶病株率发生达到10%以上, 茎病株率发生在1%以上时开始防治。一般可用克菌灵2.25 kg/hm2, 或纹霉星1.05 kg/hm2对水1 125 kg喷雾, 施药后7~10 d, 再防治1次。

6 适时收获

在油菜盛花期末30 d左右, 约有2/3的角果呈黄色, 角果内的种子大部分由绿色变为黄、红色时即可收获, 收割摊晒1d即进行脱粒, 并及时晾晒[6], 及时加工。

参考文献

[1]官春云.优质油菜[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5.

[2]龚金才.长江中下游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8) :116, 118.

[3]费维新, 李强生, 吴新杰, 等.利用栽培措施控制油菜菌核病的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24 (3) :47-49.

[4]陈新军, 戚存扣, 高建芹, 等.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 2001 (1) :29-30.

[5]张桂花, 白永庆, 许正辉, 等.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4) :122.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篇8

西充县油菜常年种植面积9 133.3 hm2, 占耕地面积的25.7%。责任制承包到户以后, 每户种植油菜面积约6 66.67m2以上, 大部分种植在高傍田和旱地的二类地。根据西充县的气候、土壤、栽培管理条件, 主要种植的是甘兰型油菜, 品种有川油系列、蓉油系列、绵油系列、德油系列等。

1 油菜形态和对环境条件要求

油菜是十字花科越年生作物, 根系圆锥形, 主根发达, 枝细根较多。主根上部渐次增大, 主根近地面膨大是油菜贮藏养分的重要场所。

油菜冬前茎杆各节密集一起, 到次年2—3月除基部缩茎段外, 伸长段各节间开始伸长, 当主茎高达10 cm时称抽薹。抽薹时分枝相继长出, 着生于主茎上的分枝为一次分枝, 分枝上的分枝为二次分枝, 依次类推, 有三、四次等分枝[1]。分枝多少、大小受品种和栽培条件影响较大。一般是种植稀, 营养生长期长, 分枝起点低而多, 反之则否。

油菜叶片形状, 因品种而异。同一油菜植株上, 不同部位叶形也有差异, 着生于缩茎段的是柄基无叶翅, 叶身短小的长柄叶, 着生于伸长茎下部的是柄基有叶翅的短柄叶, 着生于上部和薹茎段部的是抱茎生长的无柄叶。油菜叶片生长是互相影响的。温度适宜, 肥水充足时, 油菜就出芽快, 叶片肥大, 积累养分多, 以后所生的短柄叶和无柄叶也较肥大而健壮, 故适期育苗是获得壮苗的重要条件之一。甘兰型油菜越冬期要求有12片叶, 能在大雪到冬至时封行, 才有利于薹蕾分化。在栽培上促进和控制各部叶片的生长, 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是夺取油菜高产的重要手段。

油菜开春后要求较高温度, 从现蕾到抽薹期, 如气温高于10℃则现蕾后迅速抽薹;如低于10℃则现蕾抽薹日数就较长。油菜开花期要求更高温度, 以14~18℃为好, 气温降到10℃以下, 开花数减少, 高到30℃以上, 虽能开花, 但结实不良[2]。开花期以相对湿度70%~80%为宜。油菜主根比较长大, 支细根分布广, 必须有深厚肥土层才能满足根系良好发育的要求。土温高低, 在一定范围内影响油菜的生育, 土温高能促进油菜生长。故在油菜生长期间采取深沟高厢、重施腊肥、中耕松土、填塞土缝等方法, 以提高土温, 促进油菜生长, 都是有效的增产措施。

2 选用甘兰型油菜

甘兰型油菜俗称黑油菜, 植株中等高大, 茎有灰绿、兰绿、紫红等颜色, 蜡粉较厚。叶短椭圆形, 叶缘有1~5对波状缺刻。茎生叶为披形或长三角形, 没有叶柄, 叶基呈圆状半抱茎, 花深黄色, 花瓣近圆形, 开花时相邻花瓣两侧相重迭。角果较长, 常与花轴成直角。种子大, 圆形, 黑色, 千粒重3 g以上, 生育期为170~230 d, 产量较高, 含油量为35%~45%, 抗病、抗寒、适应性强, 增产潜力大。

3 精选地块, 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实现油菜高产的重要环节, 一般以绿叶、苗高、根茎粗分别为6~7片、23 cm、6~7 mm, 生长一致, 没有发生病虫害, 曲根, 苗龄适当的植株较佳。

3.1 地块选择与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地势稍高、向阳、排灌方便的砂壤土地块。苗床与本田按1∶5。播前进行整地, 要求田面平整, 以促进苗齐苗壮。

3.2 培育壮苗

3.2.1 抓住高产播期。播种期由气候状况、油菜品种特性决定, 西充县油菜一般在9月上中旬播种为佳。

3.2.2 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2 d, 用10%食盐水选种, 剔除秕籽劣籽, 然后用清水洗净待播。

3.2.3 播种。采用分厢定量播种, 将种子与灰沙混匀分次播种, 一般播量约为7.5 kg/hm2;播后盖一薄层细灰渣肥种, 以利于出苗。

3.2.4 早间定苗。为防治油菜幼苗拥挤, 在1片真叶时间苗, 2~3叶时定苗, 苗间距8~9 cm, 以免形成弱苗。

3.2.5 科学施肥。育苗施尿素、过磷酸钙、堆肥、水肥分别为75~105、375、15 000、22 500~30 000 kg/hm2作底肥, 结合间定苗追施水肥15 000~22 500 kg/hm2、尿素75 kg/hm2, 移栽前7~10 d, 看苗酌情施一次送嫁肥。为防治油菜的“花而不实”, 苗床3叶时用0.1%~0.2%硼砂或硼酸液和150 mg/kg多效唑液900~1 050 kg/hm2喷雾, 以促进形成壮苗, 提高产量10%~15%[3,4]。

3.2.6 病虫防治。霜霉病、白锈病、菜青虫、蚜虫等是油菜苗期的主要病虫害, 其中菜青虫、蚜虫危害较重, 要及时用吡虫啉粉剂150 g/hm2对水225 kg/hm2人工喷雾防治, 效果好。

4 适时移栽, 合理密植

为了促进早发实现壮苗越冬高产, 一定要在10月25日左右 (即播小麦前) 栽完油菜。移栽苗龄40 d, 移栽叶龄早熟、中晚熟品种分别为4~6、5~7叶, 按比例实行宽窄行 (53cm∶33 cm) 移栽, 栽植12万株/hm2左右。移栽前, 将地整细、深度至少达20 cm, 欠平, 沟开好, 才能开始移栽, 对两季田, 同时要开好主沟、边沟、四周沟, 做到下雨厢面无积水, 雨停沟干。整地时务必施好底肥, 沟施油菜专用肥525 kg/hm2。

5 冬前分类管理

移栽后10 d左右, 要充分利用温度高, 及时追灌移栽后的苗, 用尿素150 kg/hm2加水肥30 t/hm2, 促使早生快发, 壮苗越冬, 同时在中期搞好中耕培地和化学除草, 对杂草在2~3叶时, 油菜地里有阔叶杂草和单叶杂草, 可以用油菜双除、双草除净 (烯草酮) , 一般用药900 m L/hm2对水450 kg/hm2人工喷雾[5]。两季田湿度大, 容易发生白锈病、霜霉病、病毒病、菜青虫等, 可用15%吡虫啉—三唑酮 (叶病康) 750 g/hm2对水450 kg/hm2人工喷雾, 达到又防虫又治病的目的, 效果好。

6 春后管理

春后随着气温回升长势转旺的可能性很大, 春后不应在肥料上加码, 而应当以勤松土为主, 促进根系生长, 以利于发中求稳, 对因前期肥料不足造成的弱苗, 春后早施和适当重施薹肥及巧施花肥, 薹肥用人畜肥22.5 t/hm2, 在薹高20~23 cm时施下[6,7];花肥用0.3%磷酸二氢钾液、0.2%硼肥液、2%尿素液3种混合液。在见花时根外喷施, 同时要进行松土使其根系吸收能力增强, 在开花期要及时防治菌核病, 在开花盛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 对水750 kg/hm2人工喷雾, 机动对水450 kg/hm2喷雾, 同时做好轮作, 效果好。

7 采收

油菜成熟后, 应及时收获, 为种植二季作物, 抓住高产播期打下基础。在全田角果达80%现黄时, 可以收获, 晒干脱粒, 打净, 产量3 t/hm2左右, 实现增产增收。

摘要:介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栽植、冬前管理、春后管理等方面内容, 以为油菜的高产、优质、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罗香荣.油菜高产栽培综合技术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0 (S1) :86-87.

[2]曹国军, 包宗伟, 傅小平, 等.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11 (1) :83-85.

[3]李双印.油菜高产栽培理论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1) :43, 47.

[4]毕海波, 石玉虎, 桂中山.寿县安丰镇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7) :80, 82.

[5]郑香玲, 彭洪伟, 谢仙鹏, 等.丘陵旱地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9) :108-109.

[6]周明, 姜立纲, 刘明池, 等.我国热带海岛地区油菜有机栽培技术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1) :11094-11095, 11098.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篇9

1、选用良种, 精耕细作

根据我县气候、土壤及水利条件, 油菜种植品种以双低优质的云油杂2号, 花油5号为主推品种, 搭配品种花油6号、花油3号, 播种前撒施农家肥1 000~2 000kg, 及时翻犁细耕, 做到田平、沟直、墒高标准。

2、抓住节令、适时播种、规范种植、合理密植

根据我县气候适时播种, 播期10月1日~10月20日。规范种植以2.3m开墒, 2m墒面, 打塘点播或条播。合理密植:海拔2 400~2560m, 种植密度1 500~2 000株;海拔1 800~2 000m, 种植密度1 400~1 800株;海拔1 600~1800m, 种植密度1 200~1 800株。

3、配方施肥, 科学肥水管理

油菜是需肥多, 耐肥性强的作物, 根据油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时期上, 要施足基肥, 增施种肥、重施苗肥, 在我区适宜施蕾苔肥和花荚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的经济科学合理施用。保证油菜优质、高产、高含油量。

1) 底肥

耕犁之前, 施有机肥1 000~2000kg, 深埋于犁沟内。

2) 种肥

亩施40kg油菜专用复合肥, 6kg尿素, 磷肥27~43kg, 硫酸钾10~15kg、硼肥1kg, 五种肥料拌匀后施入塘底。

3) 应用硼肥、磷酸二氢钾微量肥, 提高产量

在油菜抽苔现蕾期和初花期, 亩用硼肥100g兑水40kg喷雾, 防止花而不实, 谢花期亩用磷酸二氢钾50g兑水50kg喷雾, 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

4、田间管理

1) 播种后

一般7~9d出苗, 为了确保苗棵的健壮度, 要及时拔出拥挤苗, 力争做到早间苗, 1~2片叶间苗一次, 3~4片叶时间苗一次, 5叶期定苗。

2) 灌水

根据当地油菜发育需水规律进行灌水, 第一次:耕种完以后灌出苗水, 第二次:结合五叶期施肥灌水, 第三次:抽苔现蕾期, 第四次:初花期灌水, 第五次:结荚期灌水, 第六次:成熟期灌水。

3) 田间除草

第二次间苗后, 在行间浅锄一次, 增加土层温度促进油菜根系发展增强冻抗力, 5~6叶期定苗后中耕一次, 用土垄于根部, 防止后期发生倒伏。

5、及时做好病、虫草、鼠害防治

6、适时收获

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篇10

生产基地要集中连片, 严格隔离。油菜属于常异花授粉作物, 生产上易发生生物混杂 (甘蓝型油菜的自然异交率为10%~30%) , 导致产量降低, 品质变劣。为了保证品质优良, 提高其商品性和经济效益, 双低油菜生产必须集中连片, 严格隔离。一般以县为单位, 根据县内具体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以村或乡建立隔离区, 隔离区与其他油菜品种或能串花的十字花科蔬菜的距离应在600 m以上。一个隔离区只能种一个双低油菜品种, 一个基地县可建立3~5个隔离区, 选1~3个品种作主栽品种, 搞好隔离, 防止混杂。

2. 深耕整地

夏闲地深耕20 cm左右, 耕后带耙, 合口入伏蓄墒, 末伏浅耕施肥, 保好口墒;早秋茬地要早腾地, 早施基肥, 早整地, 重耙轻耱, 使土壤上虚下实, 以利适时播种。

3. 科学施肥

施足底肥, 增施磷钾肥, 施好硼肥。一般每0.067 h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 kg左右, 油菜是喜磷作物, 缺硼又会导致花而不实症, 所以一定要重视磷肥和硼肥的施用。每0.067 hm2产200~250 kg油菜籽, 一般需施20~30 kg尿素, 磷肥施磷酸二铵10~15 kg, 缺钾地区要适当补施钾肥, 硼肥 (硼砂) 0.5~0.75 kg或将100 g高效速溶硼肥在蕾薹期分2次喷施。

4. 适时播种

当旬平均气温下降到19℃~18℃或冬前≥0℃有效积温达900℃时为直播适期。运城市平川为9月上中旬播种, 丘陵地区适当提前7 d左右, 一般每0.067 hm2用种0.3~0.4 kg。

5. 合理密植, 及时间苗、定苗

合理密植, 要掌握好“五去五留”, 即去密留匀, 去小留大, 去病留健, 去弱留强, 去杂留真。一般在油菜2~3叶期间苗, 4~5叶期定苗。水浇地每0.067 hm2留苗1万~1.2万株, 旱地1.2万~1.4万株。

6. 防冻保苗

甘蓝型油菜较白菜型油菜抗寒性差, 因此要注意抗寒栽培措施管理。

(1) 防止临冻期冻害在6~7片真叶时, 每0.067 hm2用15%多效唑粉剂25 kg兑水50 kg, 配成150 mg/kg溶液喷施, 能有效地增厚叶片, 抑制根茎延伸, 增强抗冻能力。早培土。在油菜封行前长至8~9片真叶时, 即11月初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 围好根颈, 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提高抗寒力, 但注意不要聚起叶片。

(2) 防止大冻期冻害在12月上中旬进行第2次培土, 培厚培严实, 防止根颈外露受冻。

(3) 灌好冬水在日平均气温降至4℃~5℃时进行冬灌, 先浇弱苗, 后浇壮苗, 浇足浇透, 但不留积水, 浇后合墒中耕保墒, 增强油菜的耐冻性。

7. 春灌保墒

早灌返青水, 为防止晚发迟熟, 返青水要早灌轻灌, 宜在2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及时浇灌, 促进油菜早发稳长。结合春灌要施好返青抽薹肥。已冬灌的地区一般不再春灌, 以防植株徒长和病害蔓延。春灌或雨后要合墒浅锄保墒, 抽薹期结合中耕培土, 可保墒防倒。

8. 防治病、虫、鼠害

(1) 防治地下虫害播前整地时每0.067 hm2用油渣 (或豆渣、花生渣、煮半熟晾干的谷子) 1.5~2 kg, 加水吸胀, 拌甲敌粉200~250 g (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40 m L) 制成毒饵, 撒施田间耙入土中诱杀。

(2) 油菜出苗期防蟋蟀将2 kg麦麸和0.5 kg油渣混合, 滴几滴菜油炒香, 再用90%的晶体敌百虫50 g用温水化开与之混合配成毒饵诱杀。

(3) 越冬前虫害防治油菜越冬前主要防蚜虫、跳虫甲、菜青虫、小菜蛾等, 可用敌百虫粉或甲敌粉等农药喷杀。提倡使用微生物杀虫剂防治。

(4) 春季虫害防治春季防虫以菜茎象虫甲、蚜虫为主。菜茎象虫甲要在产卵前 (油菜抽薹初期) 防治, 蚜虫在油菜初花后危害加重, 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可用抗蚜威、辛硫磷等药剂防治。

(5) 菌核病防治菌核病在灌区要注重农业防治, 采取合理轮作, 培育壮苗, 控制氮肥施用, 春季中耕培土, 薹花期摘除枯黄老叶、病叶等并辅之以适当的药剂防治, 可取得良好效果。药剂用多菌灵、菌核净等。

(6) 鼠害防治生产上除喷洒有气味的农药或在鼠窝口放置鼠药外, 也可结合冬灌进行。

9. 适时收获

上一篇:液-液混合器下一篇:无线电接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