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血栓

2024-07-28

产后血栓(精选八篇)

产后血栓 篇1

1 常规护理

(1)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 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 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1], 应及时通知医师, 积极处置。 (2) 抬高患肢: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30°, 以利静脉回流, 减轻水肿。 (3) 避免碰撞伤肢:在护理过程中嘱患者注意安全, 严防再次碰撞伤。 (4) 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大量静脉注射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 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为保护静脉血管, 每天热敷穿刺处2次, 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 (5) 预防并发症:高热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 口唇干裂者涂石腊油, 保持皮肤清洁, 常更换体位, 防止压疮发生。 (6) 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食, 忌食辛甘肥厚之品, 以免增加血液黏稠度, 加重病情。 (7) 辅助治疗:使和气压治疗仪辅助治疗, 每天2次, 每次20min。

2 特殊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外, 还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医师。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多发生于术后、产后及长期卧床、体质较差的患者。在护理中要注意患者大便不可过干, 病情严重者勿过早下床活动, 严禁局部推拿、按摩。

3 心理护理

临床工作中, 笔者发现产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忧郁或烦躁易怒等情绪, 应对不同患者, 采取不同护理措施: (1) 对精神紧张、有恐惧心理患者, 要主动关心其病情变化, 使其消除思想压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对忧郁型患者, 护士应反复进行开导安慰, 说明忧则气郁、思则气结, 而人体以气机调畅为贵, 气行则血行, 气机郁结, 则易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不利治疗; (3) 对烦躁易怒型患者:护士要给予耐心说服和安慰, 向其讲解怒而伤肝, 而肝主疏泄, 肝郁气结, 则气血运行不畅, 同样可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而加重病情, 使其配合治疗。

4 恢复期护理

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 应适当下床活动, 增加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运动应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宜。

关键词:血栓,下肢静脉,产后,护理

参考文献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诊治分析 篇2

【关键词】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 R271.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1086-02

1产褥期妇女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高发人群,大部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而严重者起病急,血栓脱落易發生肺栓塞等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疗程长、恢复慢,远期可导致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静脉营养障碍,影响今后的工作及生活,现越来越受到临床妇产科医师的重视。现将我院近期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0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11年1月至10月间共收治产妇6789例, 其中剖宫产3073例,合并产后下肢DVT的患者10例,其中左下肢8条,右下肢2条。平均年龄31岁,其中大于31岁的7例(占总数70%)。初产妇5例,经产妇5例。经阴分娩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8例(占总数80%)。其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1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贫血1例,滞产2例,产后出血4例,介入术后2例。平均体重83kg。住院时间13至30天,平均19d。

1.2 临床特点 发病时间在产后2~7d,平均4d。主要临床表现及体征为①患肢肿胀或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3例出现小腿粗肿,患肢周径较健侧增粗2cm以上;②Homan征阳性(将患肢足向背侧急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③压痛,腓肠肌握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常见于小腿肌肉、腘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④浅静脉曲张,患肢皮温增高,发病1、2周后可姓浅静脉曲张。⑤全身症状有低热,体温上升不超过39℃,可有轻度心动过速和急倦不适等症状,本组患者中1例出现咳嗽、咯痰、胸闷等非特异性呼吸系统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听诊局部肺野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

1.3 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采用无创检查法,结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检查基本能确诊。所有病例血浆D-二聚体均升高,1例可疑合并肺栓塞患者测血浆D-二聚体1200g/mL。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局部深浅静脉瓣下可见低回声团,静脉管腔内无血流信号,静脉加压官腔无塌陷,即诊断DVT,本组中6例累及腓肠肌静脉丛,1例累及腓肠肌静脉和胫后静脉,1例累及胫前、后及腓静脉,均为周围型。1例可疑合并肺栓塞患者行心脏彩超及肺部强化CT检查明确PE的诊断。

1.4 治疗 急性期需限制活动,绷带加压,以防血栓脱落,卧床休息,抬高患肢15度(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稍屈曲,1到2周肿胀消退后方可下床活动。应用广谱抗生素,以抗厌氧菌为主,控制感染。溶栓治疗尿激酶10~2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1日1次,10d为一疗程。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5000IU(每次剂量按100单位/公斤体质量)皮下注射,每12h1次,持续5天用药3天后,加用华法林,检测INR,调整华法林用量,使INR值在1.5~2.5之间,用药时间6~12周,注意观察阴道出血量。同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20ml静脉滴注祛聚治疗,1日1次,7~10d为一疗程,治疗中检测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其它对症治疗如扶他林止痛、硫酸镁纱布消肿。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肿胀及疼痛消失,3例肢体粗肿者出院时患肢周径较健侧差异在1cm之内,出院时复查静脉彩超提示8例静脉血栓完全消失,其余2例未发现新血栓形成及血栓蔓延。1例可疑合并肺栓塞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消失,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1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出血并发症。自出院随访至产褥期结束未发现症状性肺栓塞及血栓蔓延,没有明显的血栓后遗症表现。

3 讨论

文献统计孕期静脉血栓病发病率为0.13~0.5,产褥期DVT发病率0.61~1.5,较非孕期高3~10倍,剖宫产术后DVT发病率更高[1]。主要原因为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管壁损伤:产褥期血液粘滞度高,呈高凝状态;孕晚期下肢静脉压增高,静脉曲张,血流缓慢;麻醉后周围静脉扩张、下肢肌肉麻痹、松弛,及长期卧床,静脉血流滞缓,从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左髂总静脉受右髂总静脉跨越,影响左髂股静脉回流,故血栓易发生于左侧;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如抗生素、高渗溶液、造影剂等均能引起静脉化学性损伤、静脉炎,输血后血液中红细胞碎片、颗粒均可诱发静脉血栓形成;感染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形成感染性血栓。Jacobsen等[2]研究表明,产后DVT的危险因素有剖宫产、子痫前期、辅助生殖、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其中最主要的是剖宫产、妊娠高血压、贫血。Greer等[3]研究表明,围产期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龄尤其是大于35岁、经阴分娩时行会阴侧切、剖宫产尤其是急症剖宫产、BMI过高、既往静脉血栓病史、家族性血栓病史、血栓形成倾向。本例研究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1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贫血1例,滞产2例,产后出血4例,介入术后2例,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高龄、肥胖、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滞产、剖宫产等为DVT的危险因素。

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程度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以及血栓形成的范围和性质,主要好发于小腿静脉,另一些起源于股静脉、髂静脉。血栓的蔓延可沿静脉血流方向,向近心端伸延,如小腿的血栓可以继续伸延至下腔静脉。当血栓完全阻塞静脉主干后,就可以逆行伸延。血栓的碎块还可以脱落,随血流经右心,继之栓塞于肺动脉,即并发肺栓塞。Kearon[4]回顾文献表明,周围型DVT有30%~50%可以发生肺栓塞(有症状性及无症状性),有不到1/3可向近心端蔓延发展为中央型DVT,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而周围型DVT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一般不留任何后遗症。因此应尽早明确诊断及干预治疗。应高度重视产妇主诉,如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肿胀的发展程度,须依据每天用卷带尺精确的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才可靠,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这一体征对确诊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价值。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对检查DVT较敏感,血浆D-二聚体升高预示着DVT可能大,D-二聚体阴性基本可排除DVT。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部位及分型,检查范围应包括下腔静脉、髂静脉及双下肢静脉;小腿腓肠肌静脉丛或腘静脉以远深静脉血栓形成为周围型,腘静脉及其近心端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中央型,二者皆受累为混合型。彩超检查难以确诊的,必要时需行静脉造影检查已明确。如果临床高度怀疑,应在等待结果时即应开始溶栓、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应在发病72h内,以纤溶制剂(尿激酶)为首选药物;临床上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抗凝药物是低分子肝素,大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已证实抗凝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降低肺栓塞发生和病死率,华法林则通过抑制羟基化酶,抑制凝固因子活性,发挥抗凝作用,且服用方便,适合长期维持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均有去聚作用。有人质疑经抗凝去聚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凝血功能,是否会导致出血,目前尚未发现上述综合治疗在血管完整的情况下有导致出血并发症,故认为比较安全。评价治疗的指标主要为局部症状的缓解及患、健肢周径差值的缩小。本组10例DVT均为周围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但中央型DVT严重者(股蓝肿)可行下腔静脉永久性滤器植入+静脉切开取栓术。因致命性肺栓塞,起病急骤,目前尚无抢救成功可能,故临床医师往往纠结于是否所有患者均需行下腔静脉永久性滤器植入以防止血栓脱落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考虑如为漂浮血栓或蒂窄的血栓,或既往有家族性肺栓塞病史者,可考虑植入下腔静脉永久性滤器。

导致DVT的高危因素众多,无高危因素的产妇亦不能完全排除发生DVT之可能。我们提倡对所有孕产期妇女,应进行合理指导及宣教等措施以防止DVT的发生意义重大。加强孕期保健,合理营养,控制体重,预防感染,纠正贫血,适当运动,休息时抬高下肢,穿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等不失为预防DVT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办法。另外,应尽早诊治妊娠合并症及并發症;对胎膜早破者应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正确处理产程,避免产程延长,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术后禁用抗凝药物;剖宫产术后早期做屈伸下肢活动、督促孕产妇尽早下床活动等,及时补充液体,严密观察小腿部变化,监测红细胞压积和凝血指标,如果出现高凝状态应及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及丹参等药预防。美国胸科医师协会临床实践指南建议:不推荐阿司匹林用于预防产后DVT[5],建议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围产期穿弹力袜治疗,产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抗凝至少6周;对存在多个高危因素的产妇建议使用6周的低分子肝素及弹力袜[6]。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50

[2]Kearon C. Natural history of venous thromboem bolism [J].Circulation,2003,107( 23 Suppl 1): 122-130.

[3]Jacobsen A F, Skjeldestad F E, Sandset P M. Incidence and risk patterns of venous throm boem bo lism in pregnancy and puerperium- a register-based case-control study [ J ].Am J Obstet Gyneco,l 2008,198(2):231-237.

[4]Greer I A.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 boem bolism in pregnancy [J].Eur JM ed Res,2004, 9( 3): 135-145.

[5]Geerts WH, Bergqvist D, Pineo G F,etal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 boem bolism: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 line s( 8th edition)[J].Chest 2008,133 (Suppl 6): S381-S453.

产后血栓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 对于此次研究, 产妇均知情, 并签署研究同意书;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 (50例) 和参考组 (50例) , 观察组年龄20~34岁, 平均年龄 (26.5±1.2) 岁;参考组年龄21~36岁, 平均年龄 (27.1±1.4) 岁;两组产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参与研究进行对比。

1.2 方法

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产妇分娩后需谨遵医嘱,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了解产妇不适地方, 及时指导和处理, 指导产妇在分娩3 d后下床活动, 活动轻微, 以此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产妇子宫恢复;同时产妇产后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更换床单和病服, 避免生殖道感染。同时要加强产妇营养护理, 补充体力, 保持充沛精力;并防寒保暖。若发现产妇有可能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需要立即报告医生, 并进行处理。

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产妇分娩后, 护士需指导产妇下床进行活动, 定时按摩下肢, 注意下肢的防寒保暖工作。在进行静脉穿刺时, 避免于下肢静脉穿刺, 当发现疑似静脉血栓形成时, 要立即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例, 发生率为4%;参考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2例, 发生率为24%;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6, P<0.05) 。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26例, 基本满意20例, 不满意4例, 满意率为92%;参考组满意18例, 基本满意20例, 不满意12例, 满意率为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4, P<0.05) 。

3 讨论

产妇分娩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 (1) 静脉血流缓慢:产妇在妊娠晚期, 子宫增大, 负重增加;部分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数量不断提高, 纤溶活性减少, 在某些因素下, 会形成下肢内血栓。产妇胎膜早破, 胎先高浮时, 产妇活动会限制等各种因素会延长产妇的第二产程, 双腿静脉受到压迫而减慢回流速度, 导致静脉血流瘀滞;产妇行剖宫产, 需要长期卧床, 未早期开始下床活动, 导致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2]。 (2) 静脉壁管损伤:高龄产妇血管弹性不佳, 过于肥胖患者, 血管壁遭到压迫, 血管缺氧, 在同一静脉部位反复多次穿刺, 导致血管壁过于粗糙, 易导致流动血液形成凝血状态, 出现静脉血栓。 (3) 血液高凝状态:产妇分娩后血小板黏稠度提高, 凝血活酶进行释放, 凝血因子增加, 致血液成分改变, 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使静脉血栓形成。

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促进静脉回流:产妇分娩后要指导产妇适当运动, 指导家属定时对产妇进行按摩, 做良好的收缩运动, 并提早下床做轻微运动;多喝水, 促进肠胃蠕动, 预防便秘;保持心情舒畅;做好下肢的防寒保暖工作。 (2) 预防静脉血管壁损伤:产妇输液时, 不可留置过长时间, 加强护理工作, 预防感染, 密切关注静脉情况, 保护血管[3]。 (3) 预防血液出现高凝状态:产妇分娩前, 必须要熟知产妇合并史, 掌握高危因素, 稳定产妇生命体征和病情, 补充水分, 输液,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积极治疗原发病。 (4) 健康教育:为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护士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产妇尤其格外重视, 使患者特别重视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性,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并勤加运动, 降低发生率。 (5) 饮食指导:产后, 需指导产妇正确饮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平衡膳食, 多进食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 避免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血液出现高凝状态。 (6) 运动护理:产后运动受限, 可在床上进行下肢的屈伸活动, 内外收展, 尽早下床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4], 改善下肢血液流动缓慢, 防止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在此次研究中, 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实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 参考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4%;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满意率为92%, 参考组满意率为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产妇分娩后, 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可有效降低发生率, 确保产妇健康恢复, 临床价值高,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 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参考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实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 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 参考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4%;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满意率为92%, 参考组满意率为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产妇分娩后, 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可有效降低发生率, 确保产妇健康恢复, 临床价值高,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临床护理,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彭波.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8 (07) :701.

[2]龚桂芳.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广东医学, 2012, 33 (11) :1688.

[3]乔翠云.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20 (12) :1007.

产后血栓 篇4

方法:将我院近年发现的3例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病例进行分析。

结论:剖宫产术后血栓性静脉炎重在预防,早期识别、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关键词:剖宫产并发症 血栓性静脉炎 高危人群 预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42-02

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是产后少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与产后感染及妊娠血液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1]。但是临床医生大多了解不深,若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常因诱发肺栓塞而危及孕产妇生命,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于剖宫产术后的血栓性静脉炎[2],多是由于剖宫产手术的损伤和对血管内皮的损伤而导致,剖宫产发生该病是阴道分娩的3-19倍。因此产科工作者应了解其发病原因,做好预防、识别和早治疗,以保障孕产妇的健康。近年来,在我院发现了3例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病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例病人年龄在20-45岁之间,1例为初产妇,2例为经产妇,均在产后1月内发病。

1.2 临床表现。病人多在剖宫产产后4天-10天左右有一侧下肢轻度疼痛和肿胀,一般未引起重视,出院后逐渐加剧致行走困难、发热,半月后一月左右到上级医院方才确诊,以右侧为主。

1.3 随访。3例病人均到上级医院常规行联合抗炎、抗凝溶栓、局部物理治疗、抬高患肢等治疗。

1.4 治疗结果。3例病人下肢疼痛消失,长距离行走下肢水肿,均形成下肢静脉血栓,长期服药或用下肢弹力绷带。

2 讨论分析

2.1 发病原因及机理。静脉血栓发病与年龄、制动、既往血栓史、恶性疾病、外科手术、原发性高凝状态、血型等因素有关。血栓性静脉炎是剖宫产产后少见的并发症,病变以单侧居多,在产后1-2周发病多见,其发病与产后感染及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3,4]

2.1.1 剖宫产产后感染:产后宫腔胎盘剥离处有许多栓塞性血管,受细菌感染的菌栓由子宫静脉感染,逐渐扩展到骶总静脉及下肢静脉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如子宫底部感染可感染卵巢静脉,左侧可致肾静脉,右侧可扩展到下腔静脉或骶静脉形成血栓性静脉炎。

2.1.2 剖宫产手术造成血管损伤和失血过多,术后卧床过久,引起下肢静脉血流变缓减慢,血容量不足,使血粘度偏高,血小板聚集较差,促使血栓形成。

2.1.3 妊娠期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比非孕期延长4倍,说明纤溶活性下降,纤溶酶原虽然随孕周增加而增加,但由于胎盘激素的影响,纤溶酶原向纤溶酶转化受到抑制,纤溶酶原消耗减少,故呈低纤溶狀态。生理变化的高凝低纤溶为预防产后出血做好了物质准备,但也相应带来易发生血栓的弊端。如出现某些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及产褥期长期卧床均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诱因[2]

2.1.4 剖宫产手术后的病人几乎完全符合构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三要素:活动减少、血流缓慢、高凝状态及潜在的静脉损伤[5]。3例系晚期妊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且又是剖宫产术后,术后卧床则促使了深静脉血栓形成。

2.2 诊断。产后血栓分为盆腔性血栓性静脉炎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盆腔性血栓性静脉炎一般在产后1-2周出现,可有寒战、高热、持续性下腹痛、多局限、移动子宫是感疼痛、腹股沟触及肿大淋巴结并压痛明显,恶露增多。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常于产后2周出现,因血流受阻,下肢出现水肿、疼痛、皮肤紧张变白、毛孔增大,可有寒战发热、皮温稍高、行走困难而就医。

本病早期与子宫内膜炎的症状类似,易诊断为产后感染,所以对产后2周有寒战发热、下腹痛及下肢疼痛、单侧肢体水肿、一般抗炎治疗不佳时应考虑为产后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的最佳诊断方法为超声彩色多普勒。

3 剖宫产产后血栓性静脉炎重在预防、及时诊断、早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术前筛查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为:肥胖症、不能早日起床活动、产妇年龄较大、多胎经妇。术中减少血管损伤和出血,术后采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预防可用小剂量肝素、口服阿司匹林、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与手术的关系最密切,因此在手术一开始,就应从解决静脉血液淤滞和高凝状态两方面采取预防措施。前者可以从加强腓肠肌舒缩运动着手。产妇术后如果经常运动下肢或按摩下肢,在活动中肌肉会收缩挤压深部静脉,使得静脉血流加快,可预防血栓形成。

二级预防:指术后通过检查早期发现亚临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给予早诊断、早治疗、正规治疗。

4 应吸取的教训

我院3例系晚期妊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且又是剖宫产术后,属高危人群范畴,术后未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对待,对早期出现的临床症状未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造成3例病人后期恢复不良。建议产前要注意识别有血栓栓塞疾病的孕妇,对有血栓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的妇女进行血栓倾向的筛查,对可疑病例强调做到早期发现,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损害[6]

参考文献

[1] 孙玉杰.产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与临床特征[J].当代医学,2009,15(9):89-90

[2] 臧学利.产后血栓性静脉炎20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4,25(3):215-216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3

[4]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6

[5] 梁桂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5):269

产后血栓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88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妇,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4例。对照组初产妇28例, 经产妇16例;年龄19~32岁, 平均年龄 (25.3±4.8) 岁;孕周34~42周, 平均孕周 (39.4±1.5) 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时间1~19 h, 平均发病时间 (8.1±4.7) h;体重43~74 kg, 平均体重 (54.9±6.7) kg;观察组中初产妇29例, 经产妇15例;年龄18~36岁, 平均年龄 (25.6±4.9) 岁;孕周34~43周, 平均孕周 (39.1±1.5) 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时间1~17 h, 平均发病时间 (8.3±4.6) h;体重43~77 kg, 平均体重 (54.6±6.2) kg。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模式, 观察组产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 主要措施为: (1) 一般护理:保证产妇处于绝对卧床休息状态, 将患肢适当抬高30 cm左右, 在膝关节下方位置垫一个软枕, 使膝关节的屈曲程度保持在15°左右, 保持产妇下肢处于生理功能状态, 并避免对髂股静脉造成压迫。使产妇的皮肤保持清洁, 注意对肢体进行针对性保暖, 对患肢皮温、颜色及动脉搏动等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暂停对新生儿的母乳喂养。 (2) 抗凝及溶栓治疗:静脉滴注肝素的滴速水平不能过快, 使用尿激酶实施全身溶栓治疗和经导管进行局部溶栓治疗时, 应该对有出血倾向的产妇进行密切观察, 在用药前应该了解产妇是否已经合并存在出血性疾病, 产妇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时, 应该高度警惕颅内出血的发生。在溶栓治疗后应该嘱产妇下床活动的时间不能过早, 以免已经溶解的血栓发生脱落导致出现肺栓塞。 (3) 局部外敷:采用肿消散对患肢实施局部外敷护理, 外敷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加强产妇皮肤的护理, 在浸湿之后应该及时进行更换, 使药物的渗透性得到显著性提高, 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皮肤湿疹及压伤的出现, 还应该定时、定点对下肢周径水平进行测量, 对肿胀消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4) 置管溶栓护理:溶栓导管的保留时间需要控制在10 d左右, 采用浓度为0.05%的碘伏对导管引出皮肤位置进行消毒, 并及时更换无菌敷料, 1次/d, 防止局部位置发生感染。采用超声或静脉造影对血栓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对溶栓导管的侧孔位置进行调整, 使其始终位于血栓内部, 从而使溶栓治疗的效果得到充分保障。拔导管操作前应该实施深静脉造影, 停用抗凝及溶栓药物,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水平达到60 s以内之后, 可以拔除导管和导管鞘, 在对局部实施消毒处理后应该下进行加压包扎。 (5) 肺栓塞护理:肺栓塞通常情况下会在血栓形成的2周左右发生,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咳嗽、咯血。一旦产妇并发肺栓塞, 应该立即嘱咐其处于平卧状态, 给予高浓度的氧气吸入, 避免剧烈活动与咳嗽, 给予及时的抗凝和溶栓治疗[2,3]。

1.3 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产妇满意度, 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 满意度= (满意+基本满意) /总例数×100%。比较两组产后并发肺栓塞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对临床产科产后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为95.5%, 高于对照组的81.8%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产后并发肺栓塞例数比较

对照组产妇有7例在产后并发肺栓塞, 观察组有1例,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促进产妇在产后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使静脉内膜的损伤现象减少, 在最大程度上防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可以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产生积极有效的预防效果。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应该对产妇实施积极的抗凝和溶栓治疗, 对出现肿胀的肢体实施局部外敷处理, 并对产妇有无出血倾向进行密切观察和准确的判断。在临床产科护理服务过程中, 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产后并发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妇实施护理, 主要可以通过对产妇实施积极有效的溶栓和抗凝治疗, 进一步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从而使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 使治疗速度加快, 在最大程度上防止产后并发肺栓塞, 对产妇的康复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妇的安全。

摘要:目的 研究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妇,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4例。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模式, 观察组产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 高于对照组的81.8% (P<0.05) 。观察组产后并发肺栓塞1例, 少于对照组的7例 (P<0.05) 。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后

参考文献

[1]黄菊.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13) :122-123.

[2]肖光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2例.北方药学, 2013, 10 (8) :29-30.

产后血栓 篇6

资料与方法

对象分组: (1) 诊断标准满足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或肺栓塞 (PE) 要求; (2) 在DVT发病前半年有妇科手术史; (3) 具备相关诊断检查条件; (4) 病历资料完整, 有手术名称、手术时间等信息; (5) 排除不明确诊断, 及无妇科手术或术后半年以上患者。

临床资料:结合上述诊断要求, 2010年3月-2013年5月收治满足条件病例49例, 妇科病组31例、产科病组18例, 其中肺栓塞2例。对31例妇科患者进行分组, 年龄均数47.6岁。恶性肿瘤患者11例。具体疾病类型:宫颈癌3例, 内膜癌4例, 子宫肌瘤18例, 子宫脱垂2例, 结扎术2例, 不孕症1例, 附件肿瘤1例。行子宫全切除术12例, 广泛性子宫+双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0例, 腹腔镜肌瘤剜除术2例, 腹腔镜输卵管造口+通液术3例, 子宫+单侧附件切除2例, 子宫+附件囊肿切除2例。产科组病例18例, 平均年龄26.4岁, 均为足月妊娠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无其他合并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单因素分析法:以χ2检验法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对于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要求的, 用 (±s) 来表示, 对于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 以及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 采用非参数检验;对于组间差异性分析以单因素方差方法来分析, 对于多因素分析,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

结果

对术后VET发病时间的分析:依据分组资料, 妇科VTE组时间<14天21例 (67.74%) ;14~29天4例 (12.90%) ;>30天6例 (19.35%) , 总的来看<30天的发生率80.64% (25例) 。对剖宫产VTE组统计可知, <14天4例 (22.22%) ;14~29天10例 (55.55%) ;>30天4例 (22.22%) , 总的来看<30天的发生率77.78% (14例) , 经检验, 对于分类1与分类2两组数据进行对比, P<0.05。从而得出妇产科组VTE在术后2周内发生率较高, 而剖宫产组VTE在术后发生时间长于妇科组, 见表1。

对术后VET患者年龄、病种及手术方式的分析:从妇科VTE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 妇科VTE组住院病例平均年龄45.32岁, 而对照组妇科住院患者年龄平均40.8岁, 从而得出妇科VTE组年龄要高于妇科住院对照组。经过对年龄、恶性肿瘤在妇科VTE组及妇科住院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 P<0.05, 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合并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从而得出对于高龄段妇科VTE组, 恶性肿瘤可能是导致VTE的主要因素。

妇科术后VTE相关个体因素分析:对妇科VTE组患者与妇科住院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 血浆Hct水平 (红细胞压积) 在术前后的变化有差异, 而Hb (血红蛋白) 、PLT (血小板计数) 、Fib (纤维蛋白原) 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妇科VTE组的Fib (纤维蛋白原) 要高于妇科对照组, 而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却低于对照组;在血常规检查对比中, 妇科住院对照组手术前后的Hb、Hct及PLT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对Fib、HDL-C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得出P<0.05, 从而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 说明HDL-C对VTE具有保护作用, 而Fib是诱发VTE的危险因素。

剖宫产组术后VTE相关个体因素分析:对剖宫产VTE组与剖宫产对照组进行比较, 分析其血浆Hct变化可知, 对于HCT、TC、TG、HDL-C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对于Hb、PLT、LDL-C、Fib则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对于剖宫产住院对照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比, 发现剖宫产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后Hb、HCT及PLT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得出剖宫产手术前, Hb、HCT水平高于手术后, 而术前PLT却低于术后。对于剖宫产VTE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其HCT、TC、TG、HDL-C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对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 HCT、TC、TG、HDL-C对VTE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讨论

从诱发VTE的危险因素来看, 手术及术后围护期并发症是致病主要原因, 而以抗凝为基础的有效防范和治疗是减少VTE发生的前提。年龄是构成栓塞的危险因素之一, 特别是对于高龄段患者, 随着体重增加及运动减少而使得体内抗凝物质减少, 导致VTE发生率的增高。妇科VTE组40~59岁的患者高于对照组, 可以判定该年龄段是发生VTE的高发期。恶性肿瘤在本组对照分析中也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恶性肿瘤也是另一致病因素。腹腔镜不会增强VTE的发生率;血脂的代谢紊乱与血液的高凝存在关系, 特别是高脂血症与VTE的发生有关, 本组研究对HDL-C进行回归分析后能够促进对VTE发生的保护, 而HDL水平过低则是构成VTE的重要因素。对于妊娠期出现的血液稀释问题, 通过研究剖宫产组与对照组术前血浆HB、PLT及HCT水平, 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对于剖宫产术后发生的VTE的发生率要高, 而术后补液对体内组织液的回流, 可能导致PLT的进一步升高。

从VTE发生率来看, 妇产科围护期并发症也是关键诱因, 特别是对于高龄段、恶性肿瘤患者进一步加大了VTE的风险;对于出现血浆Fib增高问题也是危险因素, 而对于HDL-C则具有保护因素;妊娠患者会对VTE的发病期带来延长, 而术后14天内是构成VTE的高发期。

综上所述, 年龄在40~59岁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风险较大, 而腹腔镜手术患者并未增加VTE风险, 患者血浆高Fib是造成术后VTE高发的危险因素, 妊娠及产褥期出现高Fib、高血脂都容易诱发VTE风险。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病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妇产科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病症的住院患者, 以病例对照方法分别就其年龄特征、手术方式、前患病种等因素展开讨论。结果:发病时间多在术后1个月内, 而妇科手术后发病时间要早于产科。发生血栓组中恶性肿瘤患者所占比重较高, 在年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比分析可知年龄在4059岁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风险较大, 而腹腔镜手术患者并未增加VTE风险, 患者血浆高Fib是造成术后VTE高发的危险因素, 妊娠及产褥期出现高Fib、血脂都容易诱发VTE风险。

产后血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0例产后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再分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组。观察组中自然分娩组68例,剖宫产组82例,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为(27.4±2.6)岁,孕龄为(39.4±1.5)周,新生儿体质量为(3162.4±493)g,自然分娩组中患者产后出血量为(342.4±204.7)mL,剖宫产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为(356.5±198.3)mL。对照组中自然分娩组65例,剖宫产组85例,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为(28.0±3.8)岁,孕龄为(38.2±2.7)周,新生儿体质量为(3141.9±438)g,自然分娩组中患者产后出血量为(358.2±198.4)mL,剖宫产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为(362.6±191.8)mL。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胎龄、出血量、孕龄以及新生儿质量等一般资料情况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产后1~3 d临床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取空腹静脉血1.8 mL,收集在含有0.2 mL的0.19 mol/L枸橼酸钠的抗凝管内,立即轻轻颠倒抗凝管并摇匀,离心机分离处理。选用Sysmex CA-700全自动凝血分析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分析。血浆D-二聚体值,产后1 d:自然分娩≥7.83 mg/L,剖宫产≥10.78 mg/L;产后2 d:自然分娩≥3.29 mg/L,剖宫产≥3.80 mg/L;产后3 d:自然分娩≥1.87 mg/L,剖宫产≥2.96 mg/L,则静脉用丹参酮(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31022558)60 mg,以5%葡萄糖溶液250~500 mL稀释,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使用1周,如果没有出现异常体征即可出院,在出院后随访1周。对照组患者不测定血浆D-二聚体值,采用丹参酮治疗,用量和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内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产妇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产后出血等临床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然分娩组产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剖宫产组产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中剖宫产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临床多为深静脉栓塞,主要因静脉中血液黏稠度过高导致。由于产妇的特殊生理状况,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临床有研究资料指出其大约为非孕妇的4倍[2]。这主要是因为产妇在妊娠与分娩过程中,血液系统凝血因子水平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孕妇在分娩过程中需卧床静养,活动较少,血流缓慢,血液中常出现血凝块,栓塞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3]。因此临床加强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预防孕期血栓栓塞性疾病有积极意义。丹参酮是从丹参中分离所得,其能够有效抑制血栓的出现,对于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抑制的作用[4]。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丹参酮及血浆D-二聚体检测预防产期血栓栓塞,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患者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4.41%与2.94%,明显低于单纯采用丹参酮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可见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丹参酮预防和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综上所述,对于产后血栓栓塞性疾病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丹参酮方法预防和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丹参酮预防和治疗产后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00例产后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再分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组。观察组中患者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丹参酮预防和治疗,而在对照组中患者不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单纯采用丹参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都明显产后血栓低于对照组患者中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产后血栓栓塞性疾病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丹参酮方法预防和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栓塞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关键词:血浆D-二聚体,丹参酮,产后血栓

参考文献

[1]孙冬梅,马彦超.丹参酮预防产后血栓形成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26(1):18-19.

[2]苏萍.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6):49-50.

[3]燕双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79-81.

[4]左玉姣,李颖庆,王刚.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及血液流变学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5):732-734.

产后血栓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7月-2011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24例, 年龄20~36 (27.2±1.4) 岁, 均为产后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 均经颅脑MRV检查及DSA检查证实。20例实行静脉介入碎栓及接触溶栓治疗, 保留鞘管, 持续泵入尿激酶, 检测出凝血机制, 1例碎栓及溶栓未成功4d后死亡, 3例拒绝介入溶栓而采取静脉溶栓, 1例治疗3d后死亡, 所有入选患者均无心、肝、肾疾病, 无肿瘤、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病史。

1.2 检测方法

患者于入院后第1天及介入溶栓后3、9d空腹抽取静脉血3ml, 注入EDTA抗凝管中, 室温静置0.5~1h后离心取血清,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 检测范围0~3.00mg/L, >3mg/L为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血清hs-CRP为 (37.2±2.4) mg/L, 溶栓后3d为 (18.5±1.7) mg/L, 溶栓后9d为 (5.3±0.7) mg/L。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P<0.01) 。随血栓溶解, 病情好转, 血清hs-CRP水平逐渐降低;随病情加重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2例死亡患者逝前检测血清hs-CRP含量达90.4mg/L

3讨论

hs-CRP是存在血液中的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非抗体性蛋白质。正常人体中含量极微 (0~3mg/L) 。当人体患感染性疾病、各种炎症或创伤可导致hs-CRP的明显增高, 因此, hs-CRP水平增高常预示着体内存在炎症反应机制的激活。以往检测hs-CRP常用乳凝集试验和免疫比浊法检测, 其结果欠稳定, 只能用于监测炎症。近年, 高敏感的乳凝增强免疫比浊法的出现使hs-CRP的检测出现了可喜的进步, 此法可检测最低浓度为0.2~10mg/Lhs-CRP, 且血浆水平稳定。现常用的标测hs-CRP试验在检测新鲜、贮存或冷冻血浆标本得出的结果相似, 可以用于人体大样本研究[1]。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损伤, 发病后机体发生急性相反应, 血清hs-CRP水平增高提示血液内促炎细胞因子含量和活性增加, 能反映体内炎症反应程度[2]。近来一些研究提示hs-CRP是独立于血糖、血脂、高血压的另一种脑卒中危险因子, 它不仅介导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而且导致粥样斑块破裂, 进而发生急性血栓栓塞性脑卒中, 因此, 血清hs-CRP水平的升高, 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3]。另外, Roumen-KlappeFox等[4,5]发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患者血浆CRP等炎症因子的显著提高, 提示急性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伴有机体炎症反应机制的激活。本资料显示血清hs-CRP含量变化随颅内静脉窦血栓溶解而逐步下降, 随静脉窦血栓加重而升高, 患者临终前血清hs-CRP水平达正常值的30倍。

总之, 产妇的上矢状窦和皮质静脉血栓形成时鵻, 可见皮质细静脉与梗阻健康搜索的皮质静脉交界处有甚多火罐网的细小出血区健康搜索, 以及严重的脑水肿, 脑内出血或缺血性脑梗死。产后静脉窦血栓形成主要原因有: (1) 产妇失血、出汗血液浓缩致血液高凝状态, 凝血因子增多, 血小板激活功能亢进, 粘附和聚集性增强, 使血液凝固性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 加之静脉窦的特殊解剖结构, 造成颅内静脉窦血栓。 (2) 产后感染, 产褥期产妇体质虚弱, 易发生感染或原有感染灶复发, 诱发血栓形成。当静脉窦血栓形成后, 静脉窦压力逐渐上升, 进而明显高于蛛网膜下腔压力, 脑脊液回流受阻, 发展为交通性脑积水, 脑室系统扩大, 颅内压力持续增高。产妇的静脉窦血栓形成机制目前不清楚, 贫血、低血压、脱水等可能是主要的诱发因素, 血液黏度增加和循环减慢, 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血小板增高, 这些因素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提示产妇静脉窦血栓形成时, 体内hs-CRP含量升高, 病情越重, 表明hs-CRP含量变化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有一个持续受损的慢性炎性过程, 这为静脉窦血栓形成程度提供了定量信息, 为患者病情预后提供了一个指标。

摘要: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在产后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含量变化, 并探讨其作用。方法 24例产后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 于入院后第1天及介入溶栓治疗后3、9d空腹抽取静脉血, 测定并观察hs-CRP水平变化。结果 入院后第1天血清hs-CRP为 (37.2±2.4) mg/L, 溶栓后3d为 (18.5±1.7) mg/L, 溶栓后9d为 (5.3±0.7) mg/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P<0.01) 。结论 hs-CRP含量变化为静脉窦血栓形成程度提供了定量信息。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静脉窦血栓,产后

参考文献

[1]李恒青, 郭顺华, 徐念, 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 14 (17) :9-13.

[2]孙国兵, 赵薛旭, 李作汉.脑缺血后遗症及其治疗对策[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 13 (3) :194-198.

[3]Napoli MD.Early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ischemic stroke[J].Thromb Res, 2001, 103 (5) :261-264.

[4]Roumen-Klappe EM, den Heijer M, van Uum SH, et al.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the acute phase of deep veinthrombosis[J].J VascSurg, 2002, 35 (4) :701-70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产后血栓】相关文章:

血栓04-08

血栓形成07-02

下肢血栓08-29

血栓通干粉05-03

血栓栓塞预防06-01

动脉血栓形成06-24

抗血栓药物06-25

血栓前状态07-18

血栓弹力图08-15

脑血栓康复04-16

上一篇:滨海体育旅游下一篇:解读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