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强度

2024-07-30

中低强度(精选三篇)

中低强度 篇1

关键词:桥头跳车,低强度桩,软基处理,载荷试验,沉降

引言

研究造成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 应该考虑如何减小桥头软基的工后沉降并且使桥头处理段沉降逐渐过渡到和非处理段一致。处理桥头软基的方法很多, 如碎石桩法、粉喷桩法、堆载预压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低强度桩是一种较新型的桥头软基处理方法, 我们对该方法在某桥头段深厚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对现场测试结果做了初步分析。

1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低强度桩常用水泥、石子及其他掺和料 (如砂、粉煤灰、石灰等) 制成, 强度一般处在5~15MPa范围内。低强度桩的施工工艺基本同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 比较简单, 其桩长、桩径以及桩身强度较易控制, 施工速度快, 工期短。低强度桩的桩体材料可以因地制宜, 利用工业原料和当地材料, 工程造价低廉。低强度桩桩体置换效用较强。低强度桩桩身强度和刚度一般较大, 接近刚性桩。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性状与刚性桩复合地基性状基本相似, 桩体置换作用都较强, 可以全桩长发挥桩的侧摩阻力, 而且当桩端落在较好土层上时, 还可以较好的发挥桩端阻力作用, 桩间土上荷载相应减少。低强度桩桩长可以调节, 地基处理深度较深。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 地基沉降量降低显著。低强度桩约束作用较强。在群桩复合地基中, 桩对桩间土具有防止土体侧向变形的作用。相同荷载水平条件下, 无侧向约束时土的侧向变形大, 从而使垂直变形加大;由于桩对土体侧向变形的限制, 减少了侧向变形, 也就减小了垂直变形, 使复合地基抵抗垂直变形的能力有所加强。

低强度桩可以起到加筋作用。桩体的设置可以使复合地基整体抗剪强度提高, 而加固区往往是荷载持力层的主要部分, 加固区复合土体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可有效提高地基稳定性。这样, 在工期要求较短的情况下, 可以快速加载。

2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

2.1 工程地质条件

某桥下伏以深厚软土地基为主, 厚度在30.40m左右, 地下水位在0.15~1.06m之间。

2.2 设计方案

为了较好的解决桥头跳车问题, 对工后沉降的要求是:与桥头衔接处路基差异沉降S≤10cm, 紧接桥头路段的一般路段工后沉降S≤30cm。根据设计要求, 有几种方法可以选择:碎石桩复合地基、粉喷桩复合地基等。碎石桩属于散体材料桩, 桩体承载力取决于桩周土能提供的侧限力, 本工程的软基深厚且性质较差, 故难以提供足够的侧限力, 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大。粉喷桩加固深度一般在10.15m范围内, 否则质量很难控制;粉喷桩加固范围内的沉降很小, 但是在深厚软土内, 下卧层的沉降较大, 导致沉降和工后沉降较大。由于上述原因, 本工程不拟采用上述两种处理方法。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可以避免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 故本桥头软基采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处理。

桥头段路基堆载高度不等, 台背后填土达最高达2.7m, 一般路段处填土为0.5m。堆载高度的不同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不一样;处理段和非处理段的沉降将会存在差异。本工程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采用了不改变桩距、只改变桩长的方式, 使桥台、处理段和非处理段沉降逐步过渡。在处理范围内所有桩距为1.8m, 桩径为377mm, 矩形布置, 置换率为3.4%。靠近桥头的桩长为18m, 桩尖落在土层 (2) :, 该土层性质相对比较好;而其它桩的桩尖可能落在较差土层上, 沉降较大, 这样正好形成了沉降的过渡, 较好的解决了承载力要求不一致以及桥台、处理段和非处理段沉降差异过大的问题。为了增强软基处理的效果, 同时参考其它桥头段处理的方法, 在堆载之前, 首先铺一层TGS-3020经编化纤高强土工格栅一层, 这样可以减小沉降和差异沉降。

2.3 低强度桩的施工

2.3.1 桩体材料的配合比为:水泥:石灰:粉煤灰:砂:碎石:水=1.00:0.06:0.18:5.08:5.02:0.97。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4cm, 坍落度控制在12~15cm之间, 成桩后7d强度8.6MPa。

2.3.2 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 施工流程为:先下桩至设计深度一灌注混凝土一边振动边拔管一提升至设计标高。为防止桩体挤断, 采用跳打工艺;为防止缩径, 规定振动提升速度不得大于1.5m/min, 且误差不大于±10cm/min。

2.3.3 为了防止上部桩体强度降低, 故桩顶可以超灌50cm左右, 成桩7d左右可以将其凿除。

3 质量检验

在全部旋喷桩施工完成后, 对早期施工的旋喷桩作抽芯自检。抽芯孔与旋喷孔中心距为15cm, 以检验旋喷桩直径, 经抽检2根, 直径满足要求。经抽芯检测, 粘土层内旋喷体60d单轴抗压强度大于3MPa, 达到设计要求。

4 结论

4.1 低强度桩处理软基时主要起到置换和遮拦作用。

4.2 沉降观测结果表明采用低强度桩处理可以起到沉降过渡和减小沉降的作用。

4.3 低强度桩可以明显提高地基承载力, 加快堆填的速度, 加大填土的稳定性, 缩短工期。

参考文献

[1]阎明礼, 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中低强度 篇2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水粉比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764(2012)05015405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现有的天然砂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使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已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但机制砂与河砂相比,其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且机制砂大多数级配不良,0.630~0.315 mm级颗粒偏少,并含有大量粒径小于0.07 5 mm的石粉。这些石粉与母岩的化学成分完全一样,且大量的研究表明,适量的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无不利的影响,甚至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13]。

《建筑用砂》(GB/T 14684-2001)规定: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分别为小于3%(大于等于C60),5%(介于C30~C60),7%(小于等于C30),但没有给出相应的理论依据。而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一般占到10%~20%,这远高于国标中石粉含量的限值。

为此,许多人进行了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能影响的研究[413],且各自得到了相应的观点。有的认为石粉会增加用水量[1415],从而对混凝土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有的认为石粉会填充骨料空隙,不会增大用水量[16],从而对混凝土性能改善有利;有的则认为有一个度[1718],不超过这个度,则对混凝土性能有利。这些观点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采用原材料的不同造成的,也可能配合比设计不同造成的。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确定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将成为机制砂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D(〗 王雨利,等: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确定的研究

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1.1 原材料

试验中采用华新P.C32.5和P.O42.5等水泥,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GB 175-1999标准,其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粗集料采用湖北阳新5~25 mm和5~31.5 mm连续级配碎石;机制砂为福刚石灰岩机制砂,其相关性能指标见表2,其级配曲线见图1。外加剂为武钢浩源FDN1高效减水剂。

2.2 讨论

从以上石粉含量对中低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可以得出:无论是流态混凝土还是塑性混凝土,即使其水泥等级、水灰比不同。混凝土要获得最佳工作性和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水粉比均为0.40。

由此,在进行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可以通过水粉比0.4来预测机制砂的最佳石粉含量,以此为基础上,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与调整。其大体步骤如下:

1)参考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进行配合比的初步计算,确定水灰比、砂率,各种原材料的用量等;

2)通过公式(1)来估算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即采用水粉比0.40来预测机制砂的最佳石粉含量;

3)通过试配来验证与确定机制砂的最佳石粉含量。

式中:mw为用水量;mc为水泥用量;ms为砂用量;x为代表石粉最佳含量的推测值。3 结 论

以中低强度等级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类型不同,采用的原材料不同,可能会造成机制砂的最佳石粉不同,但对应的水粉比均为0.40。因此,结合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通过水粉比0.4来估测机制砂的最佳石粉含量。

参考文献:

[1]蔡基伟,李北星,周明凯,等.石粉对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4):2730.

CAI Jiwei, LI Beixing, ZHOU Mingkai, et al. Effects of crusher dust of properties of low/medium strength concrete with manufactured sand[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6,28(4):2730.

[2]杨玉辉,周明凯,赵华耕. C80机制砂泵送混凝土的配制及其影响因素[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7(8): 2730.

YANG Yuhui, ZHOU Mingkai, ZHAO Huageng. Prepar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80 pumpcrete with machinemade sand[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27(8):2730.

[3]王稷良,牛开民,刘英,等. 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J]. 公路交通科技,2008,25(9): 302307.

WANG Jiliang, NIU Kaimin, LIU Ying, et al. Researching development of influence of stone dust on properties of manufacturedsand concrete[J].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8,25(9):302307.

nlc202309032324

[4]李兴贵. 高石粉含量人工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材料学报,2004,7(1):6671.

LI Xinggui. Use of manmade sand with high content stone powder in concrete[J]. 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 2004,7(1):6671.

[5]Prakash R D S, Giridhar K. Investigations on concrete with stone crushed dust as fine aggregate[J]. The Indian Concrete Journal, 2004, (6):4550.

[6]李建,谢友均,刘宝举,等. 石灰石石屑代砂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J]. 建筑材料学报,2001, 4(1):8992.

LI Jian, XIE Youjun, LIU Baoju, et al.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containing limestone aggregate chips[J]. 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 2001, 4(1):8992.

[7]Hiroshi U, Shunsuke H, Hiroshi H. Influence of microstructure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nd concrete prepared by substituting mineral powder for part of fine aggregate[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96, 26(1): 101111.

[8]Violeta B B. SCC mixes with poorly graded aggregate and high volume of limestone filler[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3, 33:12791286.

[9]Bonavetti V, Donza H, Menendez G, et al. Limestone filler cement in low w/c concrete: A rational use of energy[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3, 33:865871.

[10]刘数华,阎培渝. 石粉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合料的利用和研究综述[J]. 水力发电,2007,33(1):6971.

LIU Shuhua, YAN Peiyu. Summarization of utilization and researches on stone powder used as mineral admixtures in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J]. Water power,2007,33(1):6971.

[11]王雨利,王稷良,周明凯,等.机制砂及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建筑材料学报,2008,11(6):726731.

WANG Yuli, WANG Jiliang, ZHOU Mingkai, et al.Effects of manufactured fine aggregate and aggregate micro fines on frost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concrete[J]. 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 2008,11(6):726731.

[12]王雨利,周明凯,李北星,等. 石粉对水泥湿堆积密度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30(6):151154.

WANG Yuli, ZHOU Mingkai, LI Beixing, et al. Effects of stone powder on wet packing density of cement and performances of concrete[J].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2008,30(6):151154.

[13]Wang J L, Yang Z F, Niu K M, et al. Influence of MB value of manufactured sand on the shrinkage and cracking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Sci. Ed. 2009, 24(2): 321325.

[14]Tahir C, Khaled M. Effects of crushed stone dust on some properties of concrete[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96, 26(7):11211130.

[15]Ahmed A E, ElKourd A A. Properties of concrete incorporating natural and crushed stone very fine sand[J]. ACI Materials Journal, 1989, 86(4):417424.

[16]Ahn N 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guidelines for using higher contents of aggregate micro fines in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ugust, 2000.

[17]Ramezanianpour A A, Ghiasvand E, Nickseresht I, et al. Influence of various amounts of limestone powder on performance of Portland limestone cement concretes[J]. 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 2009, 31(10):715720.

[18]王稷良,周明凱,朱立德,等. 机制砂对高强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10):2024.

WANG Jiliang, ZHOU Mingkai, ZHU Lide, et al. Effects of manufacturedfine aggregate on volume stability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29(10):2024.

中低强度 篇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快速力量的研究方面,在国内以对要求速度和力量和谐统一的铅球运动为强调快速力量专项的代表,对篮球仍然以下肢力量的训练为主,上肢的快速力量研究凤毛麟角,应此,借鉴一些铅球运动中的 快速力量 训练手段 , 现阶段国 内的训练 手段主要 是Olympic lifting训练法,是以一些重竞技项目中的动作作为训练手段,以此来发展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而在国外,Ballistic training和Plyometrics training却是比国内的教练更为常用,当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如果肌肉产生的力量明显大于外界的阻力,那么运动员所完成的动作就能表现出明显的爆发性。Ballistic就是根据这一原理来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而Plyometrics利用预拉长肌肉而实现快速、有力的运动效果。最大力量训练法、Olympic lifting训练法、Ballistic训练法、Plyometrics训练法对提高运动员的不同的快速力量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所侧重提高的具体快速力量不同,训练中要根据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 m )

(± S D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篮球专项10级学生16名,上肢均无手术史,其中国家二级运动员13名,国家一级运动员3名,训练年限均在7年以上。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法

选取竞技体育学院2010级篮球专项学生,对其进行筛查,排除上肢有过手术史学生后,分为使用高强度卧推组和中低强度卧推组进行。进行准备活动并热身,测试未实验前,两组受试者坐推实心球的远度。进行分组实验,四、六周后进行坐姿双手推实心球测试远度。

准备活动:(1)1200 M热身跑(200 M×6);(2)振臂扩胸运动;(3俯卧撑10×2组。

受试者在训练前进行上肢主要肌肉群的激活。目的:应用唤醒原则,适当使用动态牵拉技术能提高上肢神经肌肉的协调功能性,

Sig值0.061>0.05说明这两种方法没有显著差异可以有效增加上肢功能链的能力。并良好接受抗阻训练,保证训练的安全性。小负荷的上肢肌力练习,使肌肉得到激活,保证训练的强度和安全性。

练习动作:将受试者分为两组,首先进行15 min的热身,热身方法相同。A组使用85%的最大重量进行卧推训练,目标次数为6次,一共7组。组间休息200 s;B组使用60%的最大重量进行卧推训练,目标次数为12次,要求快速,一共5组。组间休息120 s。每周训练3次(周一、周三、周五训练)共训练8周。

动作要求:躺在史密斯架上,握距比肩略宽,根据不同负荷,高强度组缓慢放下杠铃,低强度组快速举起放下杠铃,直到上臂与地面平行为止,然后推起杠铃回到起始姿态,如此重复。

放松活动:静态拉伸,放松跑。

测试方法:坐姿推实心球,两组受试者坐在高50 cm的长凳上,双手向前推出重2 kg的实心球,用卷尺测量其远度。每位受试者推球3次,取平均值。

2.2.2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统计结果用±SD表示,根据统计学原理,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运用SPSS17.0软件对受试者实验前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高强度组与中低强度组间进行双手推实心球远度数据T检验,取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客观数据变化

配对t检验显示,两组的训练前后水平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经过训练,两组运动水平显著增加。大强度组P值为0.0005,中低强度组为P值0.0045。

3.2 结果分析

该文中研究的快速力量主要体现在上肢的爆发力上,对爆发力定义的界定虽然不尽相同,但爆发力的实质却是相同的,其实质可以表述为:在极短时间内的力值变化,其大小可以用爆发指数来表示,爆发力指数=最大力值变化/用力时间=△F/△T。这种在极短时间内肌力的变化也称为力的梯度。实验中的两种训练手段经过统计学分析均对运动员产生显著的作用(P值分别为0.000489和0.00454均小于0.05),但并不能证明其中一种就要好于另外一种(sig=0.061>0.05),是因为大负荷训练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发放的冲动强度增大、频率增高,而高强度的快速力量能力主要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向运动单位发放冲动的频率和强度,因此能最大限度地募集运动单位,从而产生更大的力量,相应的使得快速力量能力增强。而中低强度的训练着重提高的是动作的速度,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加快刺激神经系统支配肌肉神经运动单位的运动频率,从而刺激加快肌肉运动单位的收缩速度,提高肌间和肌内的协调程度,达到缩短发挥最大力量时间,相应提高运动速度能力,使用力的时间减少,因此两种训练方法异曲同工,在篮球的上肢快速力量训练中均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在受试者接受实验后的训练比赛中。投篮和传球这些运用上肢快速力量较多的技术动作中体现出了良好的提高,大强度组受试者由于最大力量的提高,在身体的对抗中也体现出良好的提高。

4 结语

高强度卧推和中低强度卧推均能有效提高篮球运动员上肢快速力量且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明显差别。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可以根据运动员特点和需要合理的选择一种方式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上肢快速力量。

摘要:篮球运动员上肢力量加强与投篮命中率的提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比赛中,投篮大部分是在强对抗情况下进行的,在强对抗的情况下,没有较强的上肢力量作保证,就很容易使投篮动作变形,导致命中率下降。该文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16名专业篮球运动员分成两组,一组进行6周高强度卧推训练,另一组做中低强度卧推训练,于训练前、后测试受试者坐推实心球距离,评价其训练效果。结果表明两组受试者坐推实心球的成绩比较未训练前均有明显提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低强度】相关文章:

中低强度混凝土05-27

中低强度有氧运动05-30

中低渗透09-05

小学中低年级06-27

中低品位磷矿08-13

中低年级学生评语07-01

中低产林05-02

中低收入阶层06-27

中低年级学生评语五05-27

中低端白酒市场06-17

上一篇:书籍销售下一篇:烤瓷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