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转型

2024-07-11

生态转型(精选十篇)

生态转型 篇1

2011年10月29~30日, 制革专业委员会2011年工作会议暨全国皮革行业环保高级研修班会议在广西北海隆重举行。来自50多个单位的14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邀请环保部相关领导对“十二五”期间国家环保政策进行了指导解读。同时还邀请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和企业的领导和专家作了专题演讲和讨论, 共享当前制革产业新的发展思路、环保理念和先进技术, 同时呼吁行业企业积极采取措施, 共同努力, 保证行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环保政策解读

环保部总量司水处处长张震宇向各参会代表解读了当前国家的环保政策。他认为:制革业污染物种类多, 排放强度大, 后端治理的难度较大。当前, 制革行业许多企业已经实施清洁化生产, 但也有很多企业生产粗放, 特别是规模以下企业数量众多, 清洁生产任重道远。“十二五”期间, 制革行业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认真落实淘汰制度,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严格新建审批, 特别是总量不足地区坚决不准新建。

环保部污防司综合处杨俊峰就制革行业环保核查办法进行了解读。他主要介绍了通过环保核查的主要条件, 同时根据2010年环保核查的情况介绍了制革企业在环保核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他强调, 今后每年可能将组织四轮环保核查, 对于未列入环保合规公告的制革企业于每年3月1日、6月1日、9月1日和12月1日前均可进行企业环保核查申请, 申请环保核查所需的自查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需要交中国皮革协会、环境保护部以及企业所在地省级相关环保部门。

●“十二五”期间皮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在会上作了题为《“十二五”制革行业发展与跨越》的报告, 他对当前皮革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环境政策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同时对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他在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期间, 皮革行业发展将呈现以下五大发展趋势:1、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 形成产业发展的新格局;2、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3、市场调整步伐加快, 国内外市场布局实现新平衡;4、节能环保步伐加快, 社会责任意识显著增强;5、配套行业发展步伐加快, 助推主体行业整体提升。

●当前制革产业新的发展思路、环保理念和先进技术

本次大会共有11篇专业报告, 分别邀请了四川大学皮革系教授彭必雨、陕西科技大学教授马宏瑞、四川大学皮革系教授李国英、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吴浩汀、大陆台商皮革业联谊会环保顾问罗清拔、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孙晓峰等专家, 从制革行业污染物处理技术原理及工程实例、清洁化生产技术、污水处理管理技术、低碳经济分析以及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等内容同与会代表进行了经验的分享。

◎清洁生产

四川大学教授彭必雨:针对清洁化生产, 作了《皮革生产中的环境问题及清洁生产技术》的报告, 他认为, 实行清洁生产可大大降低末端处理的负担, 实行清洁生产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污染物来, 制革清洁生产总体思路是:一方面杜绝高风险的“有毒”化学品的使用, 用“绿色”化学品取代“污染”化学品, 用“高吸收”、“高固定”的材料和工艺, 用“紧凑性”工艺、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从源头上避免 (大幅减少) 污染物的使用和排放。另一方面采用保毛法替代毁毛法, 大幅降低废水的有机物和氮负荷。

四川大学教授李国英:以兆亿制革厂的清洁化技术为范例进行了分析。她提到兆亿公司通过与北京大学工学院合作, 利用中水建立人工湿地同时配合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建立中水回用系统, 可以提供工业区区内各厂接管用水。在污泥处理方面利用太阳能技术来干燥处理污泥可以达到污泥减积的目的。引进热泵节能技术部分替代原有锅炉, 降低锅炉烟气排放量, 固废处理通过与四川大学合作成立固废处理公司, 将制革废毛、废皮边角料制备蛋白填料回用于制革复鞣填充, 并代处理工业区各厂的固废以实现减废再利用。

宝斯卡 (商丘) 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壮斗介绍了本公司新型清洁生产工艺。该工艺与传统制革工艺相比, 可实现从浸水到染色, 全部废液充分循环再利用, 基本达到零排放。采用该工艺可使蓝湿革、二层革得革率增大, 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 节约用水90%以上, 节约能源25%以上, 废水的回收率基本可达100%, 彻底解决了制革污水排放的难题。

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总监廖秋生介绍了兴业公司采用快速浸水技术, 在浸水工序使用生物酶降低浸水工序用水量。采用该技术可以使毛整体脱落和回收, 大幅度降低废液的COD和硫化物含量, 特别是可以使氨氮的含量降低90%以上。该技术结合中水回用和生物膜处理技术, 还可大幅降低生产用水量, 中水回用大生产, 取得制革循环经济的重大突破。

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孙晓峰作了《推行清洁生产, 促进制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他在报告中提出实现清洁生产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 即对污染物的控制重点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 对污染源的控制方式由点源控制向集中控制转变。当前皮革及其制品业作为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 是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要每两应年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对评估验收工作的规范和日常监督管理, 根据工作需要可依托省级清洁生产中心等有关机构开展评估验收。◎污染治理技术

东南大学教授吴浩汀就制革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做了相关的报告, 他就生物法污水处理技术分享了自己长期以来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报告说氧化沟技术在我国制革废水处理中广为应用, 氧化沟技术处理制革废水既有适用性, 也有局限性。针对目前对废水中总氮的要求, 同时考虑到废水的脱氮功能, 他提出了反硝化脱氮氧化沟技术, 实现了在氧化沟内独立的缺氧区和好氧区, 形成稳定的生物脱氮环境。

陕西科技大学教授马宏瑞作了《制革废水氨氮、总氮处理技术与污泥处置对策》的报告, 他认为制革毛皮废水氨氮和总氮达标是可行的, 其处理工艺成熟, 但其运行中有诸多关系需要协调, 制革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考虑COD削减与脱氮的协同, 直排企业出水设计处理工艺时应与回用相结合;污泥处理在没有低成本的运行方法时, 可考虑最大限度地减少体积的办法。

台商皮革厂联谊会环保顾问、普士顿兴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清拔就含铬废水铬处理技术、废铬液循环利用技术进行了经验的分享。他认为在铬液循环方面, 制革过程中含铬废液的部份直接回用可以使废水循环利用, 并对pH微幅调整, 降低药剂费用。同时他还指出, 采用无铬鞣制过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采用多种鞣剂结合鞣制、铬鞣剂进行改质或采用多种鞣剂进行结合鞣制, 利用化学助剂进行胶原改质, 采用新型高效助鞣剂等方法都可以增加铬的吸收率, 降低鞣制废水中三价铬的含量。

北海东红制革有限公司董事长施荣川介绍了东红制革环境治理情况, 同时分享了企业制革节能减排的理念:降低能源使用, 减少CO2排放, 接轨Pas5000低碳标签理想, 为保护地球环境尽一份努力;废水回用, 减排废水, 在国家法令因减排而达到需要增产之目的;建议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辅以实质资金鼓励或贷款, 专用于环保措施。

兴昂制革 (惠州) 有限公司环保总监简呈霖介绍了本公司制革整饰工段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通过使用膜生物反应器配合活性污泥处理法, 达到了很好的生化处理效果, 接下来通过反渗透系统作污水回用, 出水水质稳定, 年节约新鲜自来水的使用量近100 000 m3。他认为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改变了制革企业“脏、污染重、难治理、高能”的妖魔化现象, 为推进节能减排、节约水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环保总监刘天星针对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 分享了该公司在污水处理方面所成功应用的技术。污水深度治理工艺采用化学强化处理和物理去除相结合的方法, 其处理工艺简单, 运行和维护比较容易, 不易受外界条件干扰, 除磷效果好而稳定。经过脱水产生的污泥在经处理, 每消化1 t污泥去除20%的有机物, 每天产生3000 m3的沼气, 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型改革 篇2

齐建国 梁晶晶

2013-06-03 09:46:00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06月01日

历史实践表明,每一次文明转型都会引起人类经济社会体制和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革命。

我国在1978年以前处于农业文明主导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步向工业文明转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里程碑。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需要再进行一次深入的改革。

生态文明转型改革难度更大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将意味着对创造财富的生产活动施加更严格的生态环境约束,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技术体系创新,使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实现革命性的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将会使创造财富的生产成本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增加而增大,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会降低,财政收入增长能力将会下降,从而降低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投入支出能力。

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却需要政府增加对生态恢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公共支出,这将与政府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低收入群体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增长形成矛盾。

其次,无论是通过增加资源税的途径激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是通过增加生态环境税的改革提高企业排污代价,都会增加企业成本,企业必将逐步通过价格变动向消费者转移这些成本。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可避免地会提高物价

总体水平,引起结构性物价上升。物价往往是社会中低收入群体最重要的利益关注,他们的生活水平对物价上升弹性最为敏感,这将会加大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压力。

第三,解决前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不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负担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成本,采取对高收入者征收生态环境税的方法获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投入来源。但这同样会遇到巨大阻力。

1978年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顺应每个社会成员追求物质利益的期望,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制度创新激发了所有人致富的积极性。除了生态环境代价以外,几乎没有人从改革中失去什么,只是有人得到了更多,有人得到的少一些,随着时间的积累,人们的物质利益差距扩大了。

而生态文明转型改革的目的不再只是要加快创造财富,而是要更加“公平”地分配财富,缩小收入差距,恢复被消耗掉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将会使一部分人在改革中失去一些既得利益。而这部分人正是居主导地位、具有话语权的社会群体,如果他们没有在思想上建立维护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保护社会正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责任的自觉,失去既得利益意味着他们也将会成为生态文明转型改革的阻力。

上述问题仅仅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这一场改革会遇到的诸多困难的一部分。

必须克服改革面临的基本矛盾,消除阻力

生态文明转型改革要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必须克服改革面临的基本矛盾,消除阻力。

第一,在全党和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这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让“不管黑猫白猫,破坏生态环境就不是好猫”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意识自觉和行为自觉,这是这场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传统经济制度的核心之一是产权的确立和基于产权的利益分配制度体系。由于这一制度体系没有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植入其中,从而导致作为“社会共有自然资产”的生态环境“产权”缺位,造成生产者“公然盗用”“社会共有自然资产”——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社会共有自然资产”损失不能得到补偿。因此,生态文明转型改革必须建立起生态环境产权维护机制,把生态环境纳入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之中,建立生态环境管理与利用的公民参与决策制度,确立“社会共有自然资产”“产权”和利益补偿规则;改变和完善目前的征收排污费、开矿资源使用费和生态恢复保障金制度,实施污染物排放税和生态使用税“全税”制度、排污型消费产品环境消费税制度,形成完善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税收制度体系。

第三,全面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循环型技术经济范式,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传统工业文明下的技术经济范式是线性的,即“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废弃物排放”。生态文明下的生产者责任要延伸到对生态环境保护负责。资源开发者要对生态恢复负责,产品生产者要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后果负责。生产者对产品生产要从设计开始考虑全寿命周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对消费后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使国民经济转变成基于绿色低碳技术支撑的“资源高效清洁开采—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废弃物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型技术经济范式。

第四,大力培育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国家生态功能区规划,实施国家生态恢复与优化保护战略,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建设产业,全面提升生态利用的经济效率。大力培育和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实施长期税收优惠政策。

生态城市转型的「疫苗」 篇3

国内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建设在先,规划滞后,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了,生态环境则严重恶化下去了。如今,各界愈发意识到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与能源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当前主要的供能方式还是以煤炭为主,使用方法也较传统而且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能源体制本身的缺陷。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的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丧失了约80%的城市湿地。随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人们的住房需求也随之增长,这意味着建筑能耗持续上升,包括用电、制冷、供暖等。

虽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但却都没有与之匹配的能源规划,这就很容易出现能源分配不均、分配不足等现象,从而制约城市的发展。

能源规划在新型城镇的发展规划中理应先行。在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在2013年11月21日中欧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提到“构建新型城镇能源体系”的观点,以及新奥集团所研究和实践的能源利用方式,恰恰是我国目前能源规划中缺失的一部分。其中王玉锁提到了“因地制宜用能”的观点,即因地制宜地利用不同类型的资源禀赋,利用不同用户负荷特性的互补性,加强区域能源总体规划,实现城市不同区域用能的协同调配,达到系统能效最优和能源价值的最大化利用。谈及政府,新奥集团也提出了“系统能效牵引”的概念,就是希望发挥地方政府主导权,整合城市供能体系,依托技术创新,对城市进行整体“能源规划”。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而在目前新旧能源交替的现状之下,技术创新或许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可行路径之一。目前国内在能源技术领域方面的探索有很多,例如,新奥集团自主研发的泛能网就可以成为支撑现代能源体系的可行方式。

泛能网是一种将信息网、能源网和物联网高度融合的能源互联网。它能够将多种不同品类的能源进行嫁接、转换,同时进行智能高效的有序配置,最终形成一个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相融合、集中式和分布式互补、供需双向互动、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优化的现代能源体系,通过转变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方式,打造“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区域能源,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泛能网目前已在北京、青岛、上海、常州等多个城市进行应用。

面对城市飞速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城市规划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现代能源体系来保证现代化建设。无论是技术创新上的尝试,还是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都将改变传统能源体系的现状。

[编辑 陈俊伶]

E-mail: cjl@chinacbr.com

生态转型 篇4

国内方面,政府和学术界都对生态转型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议。党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即到2020 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例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党的十八大上,又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国内学术界,关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研究者既有知名学者,也有众多青年学子,研究的视域和角度各有不同,主要集中在工业转型,其中又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 1) 发展生态工业是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向以高技术含量为主的工业体系演变的过程,最终可以实现产业生态转型[1]; 2) 结合矿产资源、产业结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生态转型进行了研究[2]。实证分析: 1)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个别省的现况,提出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转型[3]; 2) 对比了产业生态化路径,结合某一省在资源型产业的生态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认为应该以产业生态园和循环产业集群为基础的路径,实现生态化的转型,以保证跨越式绿色发展[4]。

由此可知,国外的视角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提出的产业生态转型,而国内对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并且对生态环境与经济的互动提及较少,研究视野主要是工业方面,对农业生态转型的研究很少。更重要的是,对于生态经济效率这一结合生态与经济的二维测度,国内研究缺少对其和产业生态转型之间关系的研究。所以,笔者引入生态经济效率的理论体系,探索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内在关系,分析生态经济效率作为农业生态转型衡量标准的可行性,构建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农业生态转型模式,提出基于三维视角的产业生态转型对策。

1 生态经济效率作为农业生态转型衡量标准的可行性

1. 1 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根本目的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都是人类探索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的产物。生态经济效率的提出与农业生态转型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的时间也很吻合,根本目的都在于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效率主要针对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中的经济与环境两个方面,在最优的经济目标和最优的环境目标之间建立一种最佳的联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而不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与农业生态转型特别是我国现在的农业生态转型,即创造新的人工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过程这一经济、环境二维定位一致。另外,生态经济效率主要针对区域和国家层面,这与农业生态转型针对产业和国家也是大致相同的。

1.2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具体目标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的目标都是要求发展经济,都要求在提高人们福利或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具体来说,生态经济效率的主要目标有三个: 一是降低资源消耗,即使能源、原料、水和土地利用最小化,增强可循环性和耐用性,使物质闭路循环; 二是减少对自然界的影响,即使废物、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有毒物质的扩散最小化,促进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 三是提高产品或服务价值,即重在通过产品功能性、灵活性和模块化的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提供额外的服务和关注,以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功能性需要,从而尽可能降低物质和资源使用量。生态经济效率的目标与农业生态转型的目标( 从传统农业模式向生态农业模式转型和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 基本是一致的,尤其是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按照3R( Reduce、Reuse、Recycle) 操作原则从源头开始全过程、多层次、多途径地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污染和排放,使资源能源得到合理、高效和持久的利用,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彻底改变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

1. 3 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内涵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不仅有兼顾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两方面之意,而且含有企业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来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之意。它以“以少生多”和提高资源生产率的理念为基础,鼓励企业创新,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所谓“以少生多”,就是以消耗更少的资源,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它所关注的是资源生产率而不是劳动生产率。而农业生态转型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之所以要生态转型,主要是顺应人类经济发展的潮流,即从人造资本为经济发展限制因素进入到剩余自然资本是限制因素的时代。显然,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的核心内涵都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即高资源生产率。

2 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农业生态转型模式

农业生态转型不仅需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还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在转型过程中会经历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整个过程体现出渐进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探讨农业生态转型的各种过渡形态或者模式。为了探讨农业生态转型的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模式的关系,笔者将生态经济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两个维度,构建了在二维平面 “经济效率( e) —生态效率( p) ”图像,利用公式表示了生态经济效率的度量。曲线E表示生态效率的走势,曲线离原点越远,生态效率值E就越高。见图1。

由图1 可见: 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值的直线将区域分成A、B、C、D四个区域,不同的区域代表了农业生态转型的发展模式。A区域代表农业传统发展模式,表明农业生产过程中无害化、减量化水平较低,生态效率较低,资源消耗与废物排放的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资源短缺危机的日益突出。处于这个区域的阶段,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存在问题,污染也比较严重; 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和经济发展也属于低水平。这种模式一般是比较初级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转型的主要对象。首先,这些地区和企业没有意识到进行农业生态转型的重要性,还是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再者,由于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初级,这些地区和企业获取的经济利润也是有限的,没有条件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而这一点,又从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生产的原始化。

B区域反映企业资源利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无害化水平提高,生态效率高,但经济效率低。这种发展阶段或者生态转型模式一般不会出现。企业进行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所以经济效率作为企业追求的重点,效率低下的情况比较少见。而生态效率水平高是指污染水平很低且资源利用率很高,对于企业而言,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改善污染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再者,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率成正相关,资源利用率高意味着经济效率也高,这种生态效率即资源效率高而经济效率低下的模式显然与常理相悖。

C区域表示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存在问题,污染也比较严重。处于这种模式的地区,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科学利用有所忽略,在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也做得不够。造成这种模式的原因一般是企业没有从宏观上意识到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整体重要性,过于强调经济效率,忽视了生态效率。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如果想提高生态效率,需要从宏观上意识到生态效率的重要性,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污染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生态效率。

D区域代表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转型的最终目的。处于这个发展水平的地区,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都不错,对于各项污染的控制也比较得力。这是由于处于这种模式的地区通过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科技,既着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科学综合利用; 又能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农业生态转型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模式一般是从宏观上意识到了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整体重要性,这是产业生态转型的高端模式。在这种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都高的基础上,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生态经济效率,需要科学创新,研发新技术和方法。

A→C →D是一般企业的发展模式,即当环境污染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积极开展对工业污染源排污的控制,企业由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向环境无害化发展,即为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当务之急是先提高经济效率,提高废物再生资源化水平。A→C→D发展模式的变换也反映了我国众多企业生态效率的发展轨迹。

A→B→D是罕有的农业发展模式。一般农业企业或农户不会把生态效率的提高作为第一要务,而是专注于经济效率,所以这种模式一般不会出现。

A→D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轨迹,是穿越高山的曲线,该轨迹要求生产过程中通过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减少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负荷的排放,促使企业生态效率的不断提高。该模式直接跨越了生态与经济的瓶颈,达到双赢,是当前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捷径。

3 基于三维视角的产业生态转型对策

从农业生态转型模式可以看出,由于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高低不同,呈现出来的资源利用率以及污染程度也各不相同。笔者参考以往学者提出的各种对策,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维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不同产业生态转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 1 微观角度

从微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主要建设方向是生态设计,即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开发、绿色装备制造和企业环境管理。其中,绿色产品设计使农业企业从认识原料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始,重新审视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延长产品寿命,特别是减少废物和增强循环的目的; 企业环境管理主要着眼于产业共生体各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包括对企业员工的环境安全和健康知识培训,对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所进行的管理。

另外,要实现农业生态转型,必须涉及到工艺流程的优化,生产技术的改进,才能实现企业内部或产业内的多种关联衔接,取得农业生态转型的效益。为此,应该着重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企业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生态转型相关的治污技术、末端产生物回收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以使得在市场竞争中能赢得环保高地。二是政府要为企业打造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平台,提供原创技术支撑。农业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信息、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在资源节约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产业化联合机制攻关项目,特别是加快推广节约技术。

3. 2 中观角度

从中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必须依赖于产业共生体系。产业共生是指把不同经济部门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各企业之间通过物质、能量、水、副产品的交换以及土地、物流、知识信息等的共享来提高各企业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区域企业整体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的最大化。从产业共生的概念来看,企业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括废物资源的交换利用,而且包括产品等其他实物资源和服务的供需合作,甚至包括信息等非实物资源的共享。产业共生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是有效的统一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途径,有利于产业的生态转型。

根据当下开发区域和产业集中地区的特征,农业生态转型应作好全面部署规划,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相关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造,应发挥市场的作用,依照产业生态化的原则,以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为依附,引进与之配套的原料物流企业、信息服务企业、末端产物承接消化企业等,完善整个园区的产业生态系统,优化园区的环境,从而建立园区内利益共享机制和共生企业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3. 3 宏观角度

从宏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是按产业生态学原理在观念、管理和技术三个层次上大力推进,从传统产业模式、污染控制模式向生态产业模式转型。实现农业生态转型发展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整体谋划,综合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应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各自的职责,落实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共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 应建立健全决策的相应机制,进一步完善咨询制度,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扩大政务公开范围,使行政行为公开透明,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参与、监督等的权力。

参考文献

[1]谭雪兰,李诚固,刘西锋.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化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6):377-380.

[2]鞠松涛,叶永恒,王宏伟,等.资源型矿业城市的生态化转型研究[J].资源·产业,2005,7(1):14-18.

[3]谢忠秋,陈晓雪,黄瑞玲,等.江苏城市转型与产业转型协调发展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3(6):244-251.

生态转型 篇5

论生态恶化之成因--侗族文化转型与生态系统藕合演替

有人认为当今的生态危机是人类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结果.但是,沅江流域的`侗族文化在几次转型中都大规模且强度倍增地利用其所处之生物资源,从而使其所处生态系统重大改性,而一千多年来该地区之生态结构,无论是生物多样性还是生态系统抗逆能力及稳态延续能力,均未遭受过重大创伤,真正的生态蜕变仅仅发生在20世纪中期外来文化重大冲击之后,可见,生态系统蜕(灾)变的主要原因是利用方式不当,根本原因是错误理念所诱发的掠夺利用.

作 者:陈茂昌 CHEN Mao-cang 作者单位:贵州警官职业学院,贵州・贵阳,550005刊 名:贵州民族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GUIZHOU ETHNIC STUDIES年,卷(期):25(4)分类号:X24关键词:文化转型 生态改性 藉合演变

绿色生态城市转型需能源规划先行 篇6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国政府再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表述: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列为五大系统体制改革之一,这无疑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高度。

众所周知,城市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在当前政府对生态环境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生态城市转型与建设成为此后城市规划的重要路径。目前,传统的城市规划,正是由于缺乏前瞻性,造成了城市边建设、边拆迁、边规划的恶性循环,其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已成为各界的共识。

2013年9月6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扩大就业,促进节能减排。因此,在李克强总理强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之后,我们必须吸取以前“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走好新型城镇化这条路。

城市规划,能源先行

传统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建设在先规划滞后,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如今,各界愈发意识到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与能源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目前,在国内各类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除了包含城市供电、供气和供热等规划外,很少涉及能源规划,由此可见城市规划中能源规划意识的相对淡薄。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的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北、上、广、深等大型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人们的住房需求随之增长,这意味着建筑能耗也在随之增加,包括用电、制冷、供暖等。当前的焦点问题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能源规划,这就很容易出现能源分配不均、分配不足等现象,从而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当前的城市规划更注重经济战略规划和空间规划,能源方面的部署也存在前瞻性不足的问题。随着绿色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能源规划在新型城镇的发展规划中理应先行。在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曾提出“构建新型城镇能源体系”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研究和实践的能源利用方式,恰恰是我国目前能源规划中缺失的一部分。王玉锁提出的“因地制宜用能”观点认为,因地制宜地利用不同类型的资源禀赋,利用不同用户负荷特性的互补性,加强区域能源总体规划,实现城市不同区域用能的协同调配,达到系统能效最优和能源价值的最大化利用。笔者以为,这套能源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而新奥集团提出的“系统能效牵引”概念,就是希望发挥地方政府主导权,整合城市供能体系,依托技术创新,对城市进行整体“能源规划”。

能源体系调整加速度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的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虽然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能源资源总量,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的增长,人均能源拥有量已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

当国际社会正加紧探索新能源的脚步时,中国当前主要的供能方式还是以煤炭为主,使用方法也较落后且方法传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能源体制本身的缺陷。比如,我国85%的煤炭是直接燃烧使用的,包括火力发电、工业锅炉、民用取暖和家庭炉灶等,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已居世界前两位。在愈发严峻的形势下,城市的能源规划亟须提高到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中国政府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在中国新旧能源交替的现状之下,技术创新或许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可行路径之一。从技术角度来讲,清洁能源技术持续革新,能源成本不断下降;气体能源技术富有调节性,促进了不同清洁技术的互补协同;特别是信息与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多能源系统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些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正在改变着一些城市的用能模式。因此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改变城市对化石能源的单纯依赖,并使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利用得到加强。

目前国内在能源技术领域方面的探索有很多,例如,已建成的将信息网、能源网和物联网高度融合的能源互联网(泛能网)。它能够将多种不同品类的能源进行嫁接、转换,同时进行智能高效的有序配置,最终形成一个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相融合、集中式和分布式互补、供需双向互动、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优化的现代能源体系,通过转变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方式,打造区域能源“安全、稳定、经济、清洁”利用,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该网目前已在北京、青岛、上海、常州等多个城市进行应用,在降低用能成本的同时,在环境优化、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同样可观。

面对城市飞速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城市规划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现代能源体系来保证现代化建设。无论是技术创新上的尝试,还是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都将改变传统能源体系的现状。制定城市能源发展战略,优化能源结构,落实节能措施,最终将助力中国城市向绿色生态文明城市进行转型,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作者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

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范式转型 篇7

“范式 (paradigm) ”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1962年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并做出系统阐述的。一般而言, 范式是指一种观念、理论和规律。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 将“范式”概括为哲学、社会学和人工三种类型的范式。笔者认为,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主要是指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 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及应该遵循的规律及其路径。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对自身危机认识的基础上, 是人类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的结果, 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包含三个层次的维度:一是社会生产层面的维度, 即人类的生产方式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二是社会制度维度, 即社会制度如何决定和调节人们在自然资源使用和分配中的关系, 这种关系又将如何作用于社会生产;三是伦理维度, 即在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制度安排下技术的发展导向及社会的价值追求。

北京大学陈平教授将经济结构划分为由下至上的生存经济、生产经济、制度经济的金字塔式体系, 其中, 生产经济和制度经济是传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生产经济主要是以产业经济为主体的产品的生产和交换过程, 制度经济是适应特定生产经济形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而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首先关注的是生存经济, 即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生存经济是生产经济和制度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要使人类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就必须从生存经济的层面着手, 以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本质的发展模式。

如果, 说工业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工业现代化, 那么, 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EM) 的概念是德国学者约瑟夫·胡勃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其核心内容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它是生态文明视野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根据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在18世纪至21世纪期间, 世界现代化可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其中, 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是由工业革命引发的, 主要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福利化、流动化和专业化等, 其副作用包括资源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等。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是由知识革命引发的, 主要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生态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等。第二次现代化包括三个转变: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从国家社会向全球社会、国家经济向全球经济的转变。

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中, 生态现代化的研究范畴主要是指世界现代化过程的生态革命和生态转型, 它既包括经济的生态转型 (生态经济) 、社会的生态转型 (生态社会) 、政治的生态转型 (绿色政治) 、文化的生态转型 (生态观念) 和个人行为模式的生态转型等。生态现代化必然会引起全球的自然环境的变迁。生态现代化过程很复杂, 其中的生态响应、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 及其相应的生态技术与效率、生态组织与结构、生态制度与政治、生态观念与文化, 构成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研究对象。生态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内容是:生态变迁、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现代化的耦合关系。它有两个研究维度:一是分领域维度, 包括生态响应、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等3大领域;二是分层次维度, 包括生态效率、生态结构、生态制度和生态观念等4个层次。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或第二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 是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将完全脱钩, 是世界现代化的生态转型。为测量并反映一个国家生态现代化的相对水平, 该课题组构建了包括人均CO2排放、生活废水处理率、森林覆盖率、有机农业比例、安全饮水比例、可再生能源比例、长寿人口比例等30个指标在内的生态现代化指数。该课题组研究发现, 全球生态现代化进程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 中国正处于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期, 生态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比较大。例如, 中国自然资源消耗比例大约是日本、法国和韩国的100多倍;中国工业废物密度大约是德国的20倍、意大利的18倍、韩国和英国的12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大约是法国、加拿大和瑞典的7倍多, 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4倍多。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要达到发达国家目前阶段的水平, 大约需要50年。

从生存经济、生产经济、制度经济的金字塔角度看,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包含着三重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三重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在于人和人之间在占有和使用生态资源上的利益关系, 它直接决定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形态, 进而决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路径。如果这一重关系无法控制在自然界的承载范围之内, 既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经济的不协调发展, 也会使后发展起来的国家由于既定的产业分工和路径依赖以破坏自然的方式来谋求发展。因此, 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的实现, 必然建立在产业发展理念和方式的变革之上。

毫无疑问, 生态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 并且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形态。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 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人类必须彻底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 逐渐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产业体系, 因此, 生态文明时代的主题就是建构新发展范式, 来正确处理人类生存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需要重点突破以下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一, 产业的生产方式如何从资源攫取型向资源循环再生型转变。生态文明的生产模式必须按照资源循环再生高效利用、低排放低污染的原理去建构, 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缺乏资源循环再生机制, 这就形成了资源—生产—消费—污染的恶性循环。生态文明理想状态的物质生产应该是一种无废料、无破坏、零污染的生产, 这就要求我们如何创建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再生和低碳排放的生产模式, 使人类摆脱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局面, 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其二, 经济增长方式如何从外延的扩张型向内涵的质量型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实际上就是人类要处理好发展与环境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脱钩的问题。生态文明必然要求构建一个人类保护自然、自然养育人类的和谐发展模式, 而工业文明为了满足人类的无限欲望, 追求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扩张型、反生态的经济发展方式, 这必然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而质量型、生态型的发展方式主要是提高产品的功效上, 更关注的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环保质量, 而不再表现为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上, 以及产品对环境的破坏上。一言以蔽之, 生态文明时代的主题就是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创新,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相互协调的全新发展范式。

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视角的产业发展方向

产业生态化与产业的集群化、产业融合化并称21世纪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产业生态化兴起的现实背景是工业文明和传统工业化的反生态特征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工业文明的与日俱增的弊端促使人类反思流行的通过大规模开发、利用和投入资源以追求现实产出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传统工业化发展范式, 逐渐意识到生态恢复、环境净化和资源保护才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选择的经济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和追求的物质享受所产生的生态足迹不得超越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取代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意味着传统工业化初、中期阶段无限索取的产业发展模式应该由反生态特征走向亲生态道路, 及回归生态化和促进产业生态化。与农牧业时代的生态化产业不同, 生态文明时代的产业生态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界和谐互动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 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

所谓产业生态化是以产业生态学和系统论为理论指导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以及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全书关注的重点问题。概括而言, 产业生态化就是要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 即根据产业的基本单位—企业 (群落) 之间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梯度之间的关系, 利用现代科技和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构造一系列的企业链网, 从而构建整体上和分层次的产业生态系统, 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 使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从而促进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 产业生态化既遵循自然规律, 也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产业生态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 不断演进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首创了一种新型的废弃物管理利用途经, 这就是被称为“工业共生”的生态工业园区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行动在世界范围的实施, 产业生态化业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新范式。其发展在宏观层次体现为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立法, 中观层次体现为区域生态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建设与运行, 微观层面体现为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创新和经营管理的生态化。该趋势在三大产业中都有越来越显著的体现, 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物流业、生态IT业等。全球范围的生态革命, 促使生态与产业成为一种全新的互动关系, 在产业生态化范围不断拓展的同时, 产业生态化含量也不断提高。以生态产品的生产、运输、享受、使用、回收再利用为产业链的新兴生态产业迅速发展, 生态环境和产业领域产生了全方位的渗透和融合, 产业生态化现象和特征与日俱增, 并逐步形成了生态产业一体化和复合化, 传统的三次产业正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从产业结构上看, 产业生态化的核心是建立生态化的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产业结构指的是一个层次多样、功能完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经济—社会大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 它可以把人类的产业活动纳入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自然生态大系统的生产活动中, 把人类的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置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 通过对人类生产系统 (产业系统) 与自然生产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整合, 使物质和能量在环境—产业—社会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之间, 不断地被循环和高效利用。从这个意义出发,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内涵可以这样理解:首先, 全部经济部门按照产出的不同, 可以重新划分为两大类, 即产出为实物产品的物品产业和产出为服务产品的服务产业。在此基础上, 物品产业各部门按照其生态经济功能分为资源产业、广义制造产业和还原产业。

资源产业是指从生态环境中获取初级资源产品和生态服务的产业, 其生态经济功能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按照资源的生态性质, 可分为不可更新资源产业 (如采矿业) 、可更新资源产业 (如农业、林业) 和永续资源产业 (如风能开发、太阳能利用) 。资源产业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初级资源产品如原材料、能源和食物, 以及涵养水源、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

广义制造产业 (generalized manufacture industry) 是指对初级资源产品进行多种层次加工的产业, 其生态经济功能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广义制造产业与工业是不同的, 因为我们是从产业的生态经济功能角度界定广义制造产业, 而对工业的界定则是从生产方式角度界定的, 因此一些被视为工业部门的产业, 如采掘工业、森林工业和能源工业等都不包括在广义制造产业内, 而被纳入资源产业范围。

还原产业 (revivification industry) 是指直接从事污染治理、资源再生利用和生态恢复保护的产业部门, 这些产业主要是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 其生态经济功能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还原者或分解者。

服务产业是指直接服务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产业, 如商业、餐饮、旅游等, 其在生态经济功能上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还有一些不固定的服务产业, 如金融业, 其生态经济功能也可定位为消费者。综上所述, 各个产业部门依据其生态经济功能的不同构成了与生态系统功能结构一致的循环型的生态化产业结构。这种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 产业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例如, 能源脱碳是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含碳矿物能源物质会产生温室效应、烟雾、酸雨、赤潮等环境问题, 合理的方法是逐渐减少含碳较多的能源物质, 采用非矿物燃料, 比如, 用石油代替煤炭, 天然气代替石油, 更多地使用太阳能、氢气、地热和核能等能源形式最后用生物能代替化学能, 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二, 产业系统要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化的产业系统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关系, 产业系统排出的废渣、废液、废气等物质和能量不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和自净力。

第三, “废料”的资源化。生态化的产业系统要求充分利用每一道工序的废料, 把它当作另外一个工业部门或工序的原料, 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这不仅仅是要求政府或企业想方设法处理垃圾, 更重要的, 是建立以“废料”为资源的企业或一系列产业。因此, 产业系统内部的结构要相互协调, 各个部门及环节之间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要相互协调。由于集约和再循环使用, 使得系统内各个不同的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要远远大于出入产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第四, 生态化产业系统的生态价值链必须是闭路循环的。也就是说, 进入一定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在各个企业之间循环, 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变为另一个企业的资源来源, 目标是低资源消耗和低污染排放。

第五, 生态化的产业系统要求改进工艺设计, 促进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采用适用的技术经济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品设计, 减少“消耗性污染”。如食品添加剂、矿物燃料的消耗都会产生污染。这就要求改良原材料, 采用能够预防或防止各种消耗性废物排放的原材料, 替代或禁用有毒材料。在改进工艺的基础上, 还必须促进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 即用同样的物质或更少的物质获得更多的产品与服务, 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和产品的生态效率, 比如通信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减少信函的往来。这就要求依据功能需要来设计产品, 在生产、使用、维护、修理、回收及最终处置的过程中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从产业特征看, 循环产业 (circular industry) 和低碳产业 (low carbon industry) , 特别是后者是21世纪产业生态化的重要产业形态和发展方向。低碳产业强调的是一种有别于“三高一低”的高碳产业的新产业发展模式, 而产业生态化是发展路径的问题, 更侧重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者是表里关系。可以说, 低碳产业是载体、表现、形式、特征, 而产业生态化是路径、结构、转换、过程。

生态化技术创新:提高生态效率的内在要求

从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产业革命的本质是开发和利用新的资源, 是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只有这样, 产业才能摆脱旧有资源边际报酬递减的限制而不断发展和演进。但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 技术创新改变了资源的相对报酬, 带动了新型产业的兴起, 同时, 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也推动了原有产业的升级和转化。通过这种方式, 技术创新以“创造性毁灭”的方式改变着旧有的产业结构, 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新陈代谢。

技术创新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技术创新的方向和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文明导向是密不可分的, 工业文明时代技术创新的“唯经济价值”论和短期化倾向, 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陷入了“竭泽而渔”的状态, 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和实践, 正是为了克服工业文明的流弊, 因此, 生态文明也为技术创新指明了方向, 即技术创新只有促进资源节约和替代, 才有利于环境保护, 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保证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言以蔽之, 生态文明导向下的技术创新是一种生态化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理念进行全面审视基础上的扬弃,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是指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考虑新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既实现技术的商业价值, 同时保证或者创造生态价值, 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 带动产业的生态化变革, 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遵循这一思路, 生态文明理念为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提出了3个发展方向。

第一, 通过生态化的技术创新, 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要素组合效率, 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例如, 针对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通过创新开发具有更高效率的生产设备, 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针对传统工业生产中单向循环的问题, 设计更新生产流程, 建立高效的双向循环生产系统, 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针对生产过程中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进行废料再利用的研发, 变废料为可以利用的资源。

第二, 通过生态化的技术创新, 不断开发新资源, 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素的可替代性决定了我们可以用丰裕的资源代替稀缺的资源, 而这要依靠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例如, 石油、煤炭这些传统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寻找替代能源是解决长期发展所必需的。利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 以玉米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 部分替代石油等传统能源, 已经显现出经济和生态效益, 在巴西等国家这一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第三, 通过生态化的技术创新, 降低固体废弃物、液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减轻经济发展带给环境的负荷和对气候的影响。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是须臾不可分的。笔者所指的环境系统主要是自然环境系统, 即各种天然因素的总和, 它们构成了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外在空间, 也构成了人类活动释放的废弃物的沉积场所, 要减轻人类经济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 就必须依赖生态化的技术创新。例如, 采用生态工艺来设计和生产产品, 或者对生产中的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在实践上, 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效率的提高也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技术创新的经济生态效益。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该创新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物质产出的增加, 并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而技术创新的生态效益, 则关注的是这种技术创新是否具有比以往技术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以及技术创新是否会给环境带来破坏, 特别是该技术创新是否会造成环境质量的不可逆变化,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技术创新, 要求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 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取得暂时的经济增长。

二是技术创新的资源生态效益。技术创新是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整个社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物质前提, 这就要求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断提高物质和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废物排放, 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天然物质资源与能源消耗, 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是技术创新的集群生态效益。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 其关键的生成机制在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激励。这种内在的激励机制如同自然界的生态激励机制促进自然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一样, 也能大大增强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与协调性, 使技术创新系统的时空性质呈现新的特征, 这不仅有利于技术创新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了技术创新集群的步伐, 而且也拓展了技术创新规模, 扩大了主体选择技术创新的范围, 有利于发挥主体自身创新优势。因此, 注重探寻技术创新内在的激励机制, 提高技术创新的生态集群化程度, 既有利于经济发展, 又降低了人们参与技术创新的门槛。

四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生态效益。技术创新原本是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 由于人是社会的人, 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必定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 而传统的技术创新却忽略了这一点, 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则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时候, 同样关注人与人的矛盾, 即社会生态问题, 使社会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 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 注重提高人口素质, 使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总目标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而反映生态文明水平的核心指标是生态效率 (ecological efficiency, eco-efficiency, EEI) , 这一概念最早由Schaltegger和Sturm于1990年提出, 此后为学术界和很多国际组织认可并采用。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WBCSD) 认为生态效率是“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满足人类需求并保证其生活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同时逐步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强度, 使之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一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认为生态效率就是为了符合人类需求而使用生态资源的效率, 它是一种投入产出比, 其中产出是指一个企业、行业或整个经济体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投入是指由企业、行业或经济体造成的环境压力。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则更明确地认为测量和评价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的指标就是生态效率, 它是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 EFP) 的比值, 即EEI=GDP/EFP。上述定义大同小异, 并为提高生态效率指明了经济效益高效发展而又环境效益清洁发展的产业生态化方向, 主要的途径包括:一是生产或服务过程的物质减量化或去物质化;二是提高能源效率或能源去碳化;三是从利润经济转向功能经济;四是采用清洁生产方式。

简要的结论

如果说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次现代化, 那么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次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工业现代化, 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生态现代化。

如果说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需要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 那么生态文明时代则需要实现传统发展范式的转变, 即从工业文明时代追求物质财富总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范式向追求财富增长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创新并重、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全新发展范式转型。

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方式转型之路 篇8

以“绿色、生态和数字化——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型”为主题, 深入探讨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必将打开未来城市大门, 引领新的生活方式, 对建设更持久、更宜居、更和谐的城市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迫在眉睫

进入新世纪, 河北省城镇化快速发展, 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显现, 但快速城镇化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资源利用率不高。城市仍未摆脱无序蔓延“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 全省城镇人均占地172平方米, 超过国家规定最高120平方米的标准;城镇建设每年需新增建设用地约25余万亩, 土地缺口很大。

二是生态环境压力较大。2007年全省万元G D P能耗高出全国水平50%,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指标居高不下, 有些城市空气污染总体上还较为严重, 阴霾天气多、环境质量差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生态自我调节功能比较差。

三是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清, “看见的管不了, 管得了的看不见”;管理粗放、手段落后, 很多工作不到位甚至缺位, 环境脏乱差、市政设施维护不及时、违章建筑时有发生。

河北究竟有哪些城市还不宜居住, 有多少方面人民还不满意?我们究竟该以何种方式实现城镇化, 实现什么样的城镇化?经过深刻的反思我们认识到, 传统的城市发展方式带来的种种弊端、种种困境, 已经严重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进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不尽快转型, 城市发展之路会越走越窄, 丧失机遇、枉谈未来。

城市转型不仅要纾远虑, 更要解近忧。从城市的发展趋势看, 面对温室气体排放快速上涨和当前城市发展方式对未来的威胁, 世界各国越来越高度重视节能减排, 低碳、宜居、生态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

从河北的资源状况看, 资源相对短缺, 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弱, 电煤需求量的2/3需从外省调入, 人均可利用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不下决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城市发展将难以为继。

从人民群众的期盼看, 呼吸新鲜空气, 喝上干净的水, 在清新怡人的环境中生活, 越来越为人们所向往, 我们有责任为广大市民创造绿色、生态的宜居城市。以绿色、生态和数字化为目标,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探索一条统筹、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 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河北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初步探索和实践

面对城镇化水平低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双重压力, 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在快速城镇化中实现转型、以城市转型推动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 于2007年底作出了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战略部署。目的就是通过第一个三年大变样 (2008年-2010年) , 第二个三年上水平 (2011年-2013年) , 第三个三年出品位 (2014年-2016年) , 走出一条健康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我们把“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魅力初步彰显、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头三年大变样的阶段性目标, 细化分解出19类86项硬性指标, 许多指标就是针对绿色、生态和数字化的要求而设定的, 其中第一位的就是改善大气和水质量。

实际工作中, 我们始终秉承绿色发展、低碳生态和数字城市的理念, 着力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生态宜居城市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实际行动。

(一) 着力推进城市节能减排

打造低碳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两年多来, 我们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一是开展“双三十”节能减排工程。确定了30个重点县和30家能耗大的企业, 制定节能减排目标, 签订“军令状”, 实行“一票否决”, 完不成任务的, 县长自动引咎辞职, 国有企业负责人就地免职, 民营企业停产整顿。在“双三十”工程的推动下, 我省万元GDP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了17.21%。二是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出台了《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在全国率先发布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完善了相关地方标准体系, 从设计、施工到验收实行全过程闭合管理, 全省累计竣工节能建筑1.6亿平方米。扎实推进既有建筑热计量和节能改造, 累计完成1950万平方米。推广应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 在建筑中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7000万平方米。保定市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唐山市被列入全国既有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示范城市。三是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成污水处理厂108座, 垃圾处理场70座, 全省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75%和65%以上, 比两年前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2009年, 所有设区市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天数均超过310天, 8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可吸入颗粒物比2007年下降了19%。

(二) 着力修复城市生态系统

优美宜人的生态生存环境, 是人民群众最广泛最长远最直接的根本利益。同时, 城市发展对大自然不能只是索取, 而要反哺给自然更好的生态。我们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 积极修复城市生态, 努力营造绿色环境。一是加强水系综合治理。按照自然生态、近水亲水的要求, 加大城市河道、湖泊整治力度。唐山市将昔日采煤沉降区改造为南湖城市生态公园, 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石家庄滹沱河整治项目融城市防洪与景观再造为一体, 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衡水市凭借衡水湖的天然优势, 着力打造水市湖城。二是大力推进园林绿化。设区市主城区两年新增园林绿地1万多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3.6%和39.5%, 比2007年分别提高3.3和3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平方米, 增加2.8平方米, 初步构建起绿量充沛、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体系。三是优先保证生态用地。按照节约、集约、挖潜的原则, 既保证合理的开发强度, 又保证生态建设用地。大力拆除违章建筑、违法临建和危陋建筑, 累计腾出土地30万亩。严格落实绿线控制, 规划增绿;对违法建设只拆不建, 腾地建绿, 努力做到“既集约、又生态”。

(三) 着力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伊斯坦布尔宣言》指出:“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生活的地方”。现代城市的精髓是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让本地人安居乐业, 让外地人心向往之。

我们坚持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 强力推进“一保三改”工程。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制定三年建设计划、筹集配套资金、落实优惠政策,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累计解决23.8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267个, 惠及群众70万人。888.7万平方米棚户区完成拆迁改造, 解决了15.2万户住房困难。316个旧住宅小区得到改善, 改善面积1100万平方米, 15.5万户群众受益。

加强住宅区绿化建设, 新建小区绿地率全部达到30%以上, 努力让人们住有所居、住得舒心。

(四) 着力完善提升城市功能

现在城市的功能正在向生态、文化等领域拓展。着眼于解决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多、承载能力不强、功能不完善的问题, 我们大力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 开放资本市场、经营市场、作业市场多方融资, 着力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城市循环体系、城市环卫体系、城市绿化体系、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等六大体系。两年多市政基础设施总投资达到1205亿元, 相当于前5年的总和, 是我省城建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

(五) 着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

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是城市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 代表了现代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我省大力推进数字城管、数字规划、数字房管和数字市政建设。在数字城管建设上, 先后印发了《网格式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细则》、《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评估规程》以及13项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各市投入近3亿元用于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 其中石家庄、廊坊、唐山、秦皇岛4个设区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其他各市也正在准备评估验收。同步推进数字规划、数字房管建设, 目前各设区市已全部搭建起数字管理平台, 近期即可投入使用。下一步, 我们还将启动数字市政建设, 坚定不移地朝着数字城市、智慧型城市的方向努力。

实践证明, 我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过程就是城市转型的过程。正是通过大变样工作, 河北省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和设想

当前, 我省正在谋划“第二个三年上水平”的目标和举措, 这三年也正是我省城市进一步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实践“绿色、生态和数字化”的深刻内涵, 进一步完善思路举措, 改进工作方法, 创新体制机制,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一) 用规划引领转型

规划是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 实现城市转型必须靠规划来引导、靠规划来控制。我省连续三年开展了“城乡规划年”活动, 11个设区市规划编制投入达11亿元, 初步解决了“规划有没有、全不全”的问题, 但“规划好不好”这一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

在未来三年中, 我省将以“绿色、生态和数字化”的理念重新审视每项规划、每项设计, 大力度地深化和提升。在省、市和重点县三个层面, 强力推进生态城市发展规划, 把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数字城市的实践, 由点的探索逐步向整个城市扩展, 推进城市建设整体上水平。

(二) 用标准规范转型

规范和标准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技术规则。前两年, 我省着力健全技术标准体系, 发布了城市景观建设技术导引、公共建筑技术导引等, 各地也相继制定了建筑节能等设计导则144项, 城市建设管理正在步入规范化轨道。

下一步, 我省将认真执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 (试行) 》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着力完善绿色建筑、节能住宅设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市绿地建设、数字城市建设等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同时, 开展技术标准资料搜集和研究工作, 建立健全绿色标准评价体系, 启动标识申报和审定工作, 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三) 用试点带动转型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成功案例, 是低碳技术集成应用的典范。我省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唐山等城市, 也在建设生态城市和宜居环境上进行了有益探索。特别是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制定了141项生态技术指标, 涵盖水处理及利用、绿化生态、绿色建筑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这些, 我省都将进行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

省级层面, 曹妃甸新城、北戴河新城、黄骅新城、石家庄滹沱新区都将加快生态城建设进度, 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城市森林、智能系统等方面做好示范、提供借鉴。

市级层面, 每个设区市都将建设1-2个示范项目, 如绿色建筑、生态街区、低碳小区等, 打造我省的“城市最佳实践区”。

(四) 用科技支撑转型

科技改变城市、创新改变生活, 科技创新是城市转型的支撑和动力。我省将加大对节能减排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能源的引进推广力度, 尽快提高应用面积, 向规模化、低成本、高效益方向发展。特别是对大型公共建筑, 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作为硬杠杠写入技术规范强力推行, 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积极引进绿色建筑和数字城市建设领域的高端人才, 鼓励科研单位和高校加强绿色城市理论和相关技术前沿研究, 力争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五) 用宣传促进转型

建设“绿色、生态和数字化”城市涉及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环境等方方面面, 但最根本的是广大市民要有绿色生活方式。我省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让节能、环保、生态、低碳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让市民更多地参与到绿色城市、数字城市建设管理中来。

初中化学教学的“生态化”转型 篇9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完善,指导,实践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 在化学学习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陶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 需要生活的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而化学是一门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以实验为基本方法来研究自然的学科,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性教育, 只有从生活中找寻熟悉的事物才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简言之, 生活, 既是化学教学的目标、指导和内容, 也是化学教学的方法、途径和准则。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激发求知欲, 促使知识的构建, 丰富师生的课堂生活, 加强学生生活经历, 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生存化的探求:聚焦“实存”的生活问题, 自然引发“研究性学习”

生活中有很多的水, 海水、江水、湖水、井水等等, 水资源非常丰富。平时生活、农业、工业中都要用到大量的淡水资源。生活中学生有过洗衣服的经历, 水中加了肥皂后会形成很多的泡沫, 但是洗衣服后会形成很多的固定漂浮物。装水放置的热水瓶中会有水垢形成。原因就是因为水不是纯水, 其中含有一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若含量高则为硬水, 含量低则为软水。硬水有诸多缺点: (1) 和肥皂容易形成浮渣, 降低洗涤效果; (2) 工业上容易形成水垢, 造成锅炉导热不利, 甚至导致锅炉爆炸; (3) 长期引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怎样才能降低水的硬度呢?学生从生活中找寻经验发现煮沸水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水垢, 水蒸气冷凝形成的水不能使肥皂水形成浮渣, 等等。

在教学环节中, 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让学生自己找寻解决途径, 采取多种方式, 通过网络、教材、讨论等, 利用学生好奇的特性, 找寻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 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中, 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究, 获取知识, 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分析推理、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方法, 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化的开掘:提纯“普世”的生活经验, 有效生成“学科型新知”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化学教学中, 这是前提条件。所以在创设情境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心理需要, 从生活中找寻学生感情兴趣的知识, 这样, 化学教学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

比方说人类在原始社会是吃生冷食物的, 偶然的机会发现打雷后树木燃烧, 某些没能逃避的动物被烤熟, 发出阵阵香气, 从此开始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 开始学习烹饪各种美食。当时的火不是人为形成的, 怎么保留火种呢?关键就在于要时不时添加木材、秸秆类。由此学生想到没有木材等材料可以燃烧吗?推出燃烧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存在可燃物。保留天然的火种不当就容易熄灭, 那如何人为的去制造火种呢?学生可以联想到钻木取火, 实际上就是磨擦生热, 这又是什么原理呢?在室温条件下木头燃烧吗?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温度也是关键。可以穿插联系生活中煤炉的燃烧, 煤气的点燃等。然后创设一只在空气中正常燃烧的酒精灯, 另一只用灯帽盖灭, 这两者一者燃一者灭, 又是为什么呢?由此可以知道没有氧气为条件, 燃烧也是无法实现的。从生活中找寻实例, 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掌握知识和技能, 更好的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使原本枯燥乏味、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便于记忆。

三、生命化的运用:启用“活性”的化学知识, 大力导引“科学化生活”

初中化学最后一章为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科学营养目前属于比较流行的理念, 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学习六大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基本组成和效用, 才能有效的合理饮食, 保证更好的生理状态。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饮食中要加强蛋白质的摄入, 保证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生活中提倡使用铁锅, 原因就在于烹饪中产生微量的亚铁离子, 而缺少亚铁离子会得缺铁性贫血;骨骼的生成离不开钙的积累, 饮食中要适当补充牛奶、虾皮、鱼骨等富含钙质的产品;水是生命的源泉, 因此每日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剧烈运动后需要补充适量的盐开水以保证细胞内外液的平衡等等, 这些都是生命与化学知识的联系与应用。

四、生态化的评价:选用“有机”的评价方式, 适时激发“发展性教学”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化学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在在教学中的正面引导作用, 积极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 因地制宜, 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如:搜集资料写小论文、撰写实验报告、做社会调查等, 以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考试命题内容, 更多注重于生活的联系, 习题灵活多变。将课堂教学生活化, 可以拜托传统的纸上谈兵, 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讲解,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将教学目标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 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学会更好的生活, 促进全面发展。

总之,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等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 (5月) .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年5月, P765.

[2]谢杰妹.化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实施策略.化学教学, 2010年第2期, 总274期, 第23页.

[3]党拴科.化学教学要创建“生活化课堂.中学化学, 2008年11月, 第5-6页.

生态转型 篇10

1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商业生态系统”是美国学者詹姆士·穆尔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竞争的新生态学”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詹姆士·穆尔认为, “商业生态系统”是商业世界的有机体相互作用、相互完善、相互补充的经济联合体, 是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相互配合以生产商品和服务而组成的群体。群体成员之间构成了价值链, 不同链之间的相互交织形成了价值网, 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1]。在1996年, 穆尔又系统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规律 (如图1) , 并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发展战略参考;其后, 穆尔 (1998) 又进一步强调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和共生性。

从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发展可知, 商业生态系统是建立在网络经济而不是传统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基础上, 系统成员需要多样性和生态分离:核心企业起着关键种的作用, 是进化中的演化物种;缝隙型企业则是商业生态系统的益生菌;政府、顾客、企业、中介服务组织等“物种”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因此, 与传统的竞争战略理论相比, 商业生态系统的一些理念在研究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中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应用价值。

(1) 强调共同进化与整体竞争。

按照人类学家Gregory Bateson的观点, 共同进化是一个比竞争或合作更为重要的概念[1]。一种产品的设计、生产或分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参与者, 形成了共同命运的格局。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根据对企业经营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多物种在系统中的分工的不同, 将诸物种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系统中的生产者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转化成企业的利润, 消费者在对产品和服务的“消化”中培育了为生产者提供后续的生产要素的能力。分解者扮演着处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废品物资的角色, 维护商业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2]。商业生态系统中领导企业和其他合作者一起集成以产、供、销价值链为核心的系统价值网, 网络成员结成“合作竞争”下的跨行业动态战略联盟[3]。商业生态系统打破了传统的企业之间“单赢”的竞争观念, 更多强调系统内企业的合作、竞争以及“共同进化”, 并通过开放的环境吸引成员, 以扩大系统的共同“做大饼”的方式来避免共同“分小饼”式竞争[4]。当今的企业领导者, 包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企业领导者, 都不再把自己的企业视为等级分明的组织结构, 而是在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 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 还是要开发新的市场, 都必须与其他公司携手, 培育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经济群体, 其共同目标就是集中有效资源, 创造出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新价值[5]。

(2) 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对于保持系统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作为关键种的核心企业对于系统抵抗外界的干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所支持的多样性在遇到外界干扰时充当了缓冲器的作用, 从而保护了系统的结构、生产力和多样性。以核心企业为演化物种, 不断增加龙头产品价值, 创造一个属于本系统的商业模式, 从而形成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利益集团, 逐步形成商业共同体。例如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块状经济群落, 以正泰与德力西集团为核心, 整合骨干企业、缝隙企业、生产资料市场、零配件加工市场、专业研究机构、销售机构、信息机构以及展览机构、专业劳动力市场等, 逐步形成了商业共同体。

(3) 强调系统成员的多样性。

多样性概念来源于生态学, 自然界的物种之间形成了多条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进行着生态圈内物质流动与能量传输的良性循环。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 多样性对于商业生态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多样性对于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环境扮演着缓冲的作用;其次, 多样性有利于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的创造;再次, 多样性是商业生态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先决条件[6];最后, 多样性将催生更多的缝隙型企业, 并提升了生态系统的商业机会。

(4) 商业生态系统建立在企业生态位分离的基础之上。

生态位是一个生物单位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适应性的总和, 两个生物不能占领相同的生态位, 即生态位分离。商业世界也一样, 企业对资源的需求越相似, 产品和市场基础越相近, 它们之间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就越大, 竞争就越激烈, 因此, 企业必须发展与其他企业不尽相同的生存能力和技巧, 找到最能发挥自己作用的位置, 实现企业生态位的分离。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指出:“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在相对大市场的一个小生态领域中的优先地位。”这一新思维已广泛被运用到企业和产品创新的市场定位之中。进入90年代初, 美国一些企业家们面对经营亏损、市场萎缩的巨大压力, 纷纷重新反思市场定位, 从传统的寻找用户转向寻找免于竞争的高新科技产品及创新市场领域, 如:微软公司将企业市场定位在高科技、小型化的电脑软件桌面系统创新上, 英特尔公司则着力创新个人掌上电脑, 使之小型化、方便化的市场定位战略。这些企业都充分发挥特长, 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市场“生态空间”, 跃居世界领先地位[5]。

2 浙江块状经济商业生态现状

(1) 生态机能残缺。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通过物质能量的梯级传递与循环利用, 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物质转换与动态平衡。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循环机制中也不可缺少, 有了分解者, 各类生物才能保持相对稳定和发展。浙江现有块状经济工业系统为追逐资本的不断循环增殖, 通过粗放扩张型的生产方式, 实施着“资源-生产-消费-废物”的单向线性发展模式, 严重制约着类似生态系统那种以“废物”为营养、广泛多样的“分解者”的生存发展。在浙江, 由于缺乏分解者的产业及其相关企业和健全的运行机制, 废物处理的产业化发展仍然较为滞后。

(2) 没有形成共同进化与整体竞争的协作机制, 集聚效益尚未发挥。

主要表现在:块状经济中的企业更加注重企业间竞争关系而非协作关系, 而对企业增多后的基础设施规模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等协作效益认识不够;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 企业发展成本明显提高,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土地紧缺、新劳动法实施等因素的影响, 广大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传统产业为主业的缝隙企业面临着生存困境, 企业整体外迁、资本输出趋势明显[7]。

(3) 中间产业不发达,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

浙江块状经济大多地处乡镇,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社会化网络组织不发达, 研发、培训、检验检测、金融担保体系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为企业提供公益性产品开发、信息咨询的政府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及其配套服务不够。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研发投入有限、技术水平不高, 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一些位于知识和技术服务链低端的产品和服务。以浙江研发 (R&D) 产业投入为例, 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较低, 2007年只有0.87%, 在国内的位次排在第10位, 与国际OECD标准规定的5%的基本要求相比, 企业研发投入明显不足;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1.52%, 在长三角地区排在末位, 刚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科技人力资源指数排在全国的第11位 (《关于印发浙江省服务业发展规划 (2008—2012年) 的通知》, http://www.zj.gov.cn ,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2008-10-31) 。

(4) 关键种或核心企业盲目扩张。

很多企业将沃尔玛的大规模连锁经营模式视为典范, 片面追求规模化而整合成大集团公司。这种大集团的思维和战略与沃尔玛差距较大, 如治理结构不完善、共同进化的平台功能缺失, 结果陷入了“规模化”陷阱。2008年, 浙江绍兴的华鑫公司、江龙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就是盲目的规模扩张导致了失败。

3 浙江块状经济生态转型升级策略与措施

3.1 产业生态转型与升级

(1) 产业的生态转型与生态产业建设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 “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因此, 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 以环境载荷和社会经济功能作为目标, 以物质和能量平衡、生产能力和其他要求为限制条件, 进行多目标优化。大力培养发展“分解者”进行废物资源化, 彻底转变原有的线性生产消费代谢模式, 通过废物的增殖, 促进经济资产和生态资产的同步增长与积累, 保障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从而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此外, 起着分解者作用的再制造业与清洁生产将成为我国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积极参与这种新兴生态产业的建设, 将为浙江块状经济群落提供转型升级的发展机会。此外, 企业在生产、使用和处理产品过程中追求“生态价值”, 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 就具有更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力[5]。在企业生态建设中, 可用ISO14000等环境规制驱使企业生态创新, 促使企业脱胎换骨。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的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 该系列标准不仅对产品、企业进行评价, 旨在指导、促进各类企业自觉地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管理, 推进技术进步, 逐步改造传统产业。当然, 产业的生态转型和生态产业的建设不能脱离整体的发展, 不能只顾局部利益, 顾此失彼, 兴一利而增多害[8]。

(2) 转移低端的生产加工环节, 培育高端的生产性服务环节

浙江块状经济群落可依托国内大市场实施产业转移, 延长产业链。将部分劳动特别密集的生产工序和中间环节向中西部尤其是临近省份转移, 培育一批与浙江母产业集群对接, 形成具有垂直分工和配套生产协作体系的生产和加工基地, 逐步形成研发制造与加工配套之间的跨省区的分工协作体系[9], 使产业吸附更多技术、文化、理念, 使产业链上每个吸附点能够产生新的价值、新的经济机会, 也即新的经济生态位。随着产业分工深化和资源环境约束, 块状经济的工业转型向研发和营销两端延伸及服务外包步伐逐步加快, 对生产性服务业形成越来越大的需求空间。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和品牌营销两端拓展, 延伸产业链的服务环节;对于自主研发和品牌营销条件尚不具备的企业, 要积极推进服务环节业务外包。政府在块状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中, 应做好体制保障、科技教育扶持和公共平台建设。

3.2 培育关键种, 建立基于核心企业的资源共享平台

(1) 在金融危机环境下, 浙江块状经济生态平衡被快速打破了, 实现产业块状经济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根本途径是提供一个可供其他机构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的资源平台, 这个资源平台应由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创建和维护。例如, IBM为了营造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 不惜投入大量技术资源帮助合作伙伴开发出标准化产品, 从而带动IBM标准化中间产品的销售。在2005年, IBM向合作伙伴免费开放500项软件专利, 同时免费开放技术、营销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内部信息资源, 投入巨资实施“碧海计划”、“蓝天计划”培训, 提高合作伙伴技术开发配套水平[8]。在我国许多大型企业集团中, 龙头企业惯常提供的平台很可能是一种低性能平台, 如资金资源、基于行政关系的市场资源等[10]。相反, 生态系统核心企业的地位主要来自于其所提供的系统创新平台, 如共享技术、知识资源和品牌资源等。商业生态系统核心企业与大型集团龙头企业的根本差异在于平台进化功能的差异, 因此, 政府应从政策、法律等层面推动培育可提供优质平台的核心型企业, 而非传统意义上龙头型企业的培育。政府可以下从三个途径去管理:一是对海量市场的保护与管理;二是对企业的平台类措施加以鼓励;三是对平台搭接过程进行规范与调控 (交易成本最小化) [10]。

(2) 利用传统制造业的优势, 依托国际市场, 通过品牌购买、股权购买等方式培育和发展若干家品牌企业, 并向生产领域与服务性环节渗透控制[9], 优秀的网络核心企业不但能使庞大且分散的商业网络如何与顾客联结的难题化繁为简, 而且通过为其他企业提供可资利用的“平台”, 还能促进整个生态系统改进生产率、增强稳定性, 并有效地激发创新。

(3) 引入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 完善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 加快进入资本市场, 构筑核心企业的品牌、资本壁垒等。为此, 地方政府应在土地、人才、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等方面给予倾斜, 予以重点保证。据报道, 台州政府近期开列了一份目录, 包括销售额达到5—10亿元甚至以上的100家民营企业, 用三年时间帮助它们完成股权的改制, 计划年内完成24家民营企业的改制, 希望它们能达到上市公司的股份结构标准[11]。

3.3 增强商业生态系统缝隙企业的繁衍能力

(1) 培育适宜创新的土壤, 吸引更多的缝隙企业加入商业生态系统。

缝隙企业是新产品、新市场等商业创意的重要来源, 它们围绕着核心企业不断地创造市场, 创造新的价值和产业延伸, 提升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抗干扰和抗破环的能力。因此, 政府和核心企业在培育产业时, 还要打造适宜创新的土壤, 不断繁衍缝隙企业, 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提高系统成员与外界进行交换的能力。

(2) 缝隙企业定位要准确。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企业之间是“寄生”或“共生”关系。由于缝隙企业的规模往往较小, 它是作为其他大公司的职能部分而存在的, 因此, 缝隙企业应采取高度专业化的战略, 专注于狭窄的细分市场, 以差异化求得一席之地[12]。当然, 随着价值链的不断整合, 也出现了很多在价值链中某一领域领先的公司。UP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向世界上170多个国家的无数顾客提供60种不同的供应链产品和服务[13]。

摘要:梳理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主张, 并结合浙江块状经济现状, 提出了浙江块状经济的生态转型与升级策略。

上一篇:智慧管理平台下一篇:广播网工程